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家庭教育講座領導講話稿

欄目: 科教文衛講話稿 / 釋出於: / 人氣:9.62K

重視家庭教育是現代教育的必然,也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成敗的關鍵所在。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家庭教育講座領導講話稿,僅供參考。

家庭教育講座領導講話稿
家庭教育講座領導講話稿篇1

各位家長:

下午好!今天我給大家談兩個話題1、我們父母常犯的十大錯誤。2、家庭教育中應該怎麼做不應該怎麼做。

我們父母常犯的十大錯誤。

一、讓爺爺奶奶帶孩子。不自己親自照顧

很多父母以為孩子只要身邊有人看著,沒有生命危險就好。其實從出生開始,孩子就需要和別人交流。不會說話也可以交流。肌膚的接觸,擁抱,關注的眼光,和他說話。孩子需要不斷的交流,會變得比較聰明,對愛有安全感。我們很多家庭的孩子,是在沒有關注的環境下長大。腦子會變得怪異呆滯。然後永遠缺乏愛的安全感。終生追求那童年,嬰兒時期失去卻永遠追不回的愛。

二、把孩子當炫耀比較的物件

中國人一方面愛面子,一方面想鼓勵孩子上進。常常說,你看人家孩子多用功,成績多好。人家又得了什麼獎。這種比較最要不得。況且常常是當著很多人的面說。說難聽點,孩子考試考不好只怪你遺傳不好。包括智力,個性種種。並不是孩子不願意做好。實在是你的問題太多。你每一次把孩子和別人比,只帶給他多一份不滿和痛苦。對於事情沒有什麼幫助。

這種比較和競爭的心理,也導致團體比較無法和諧合作做事。喜歡互鬥。對於能力強的人不是佩服,而是嫉妒,要拉他下來。整個家長的教育觀念需要加速修正。否則我們的團隊合作永遠不如人。

三、不尊重孩子的隱私和權利

很多父母抱著傳統的觀念,把父母擺在權威的角色。認為子女是屬於父母的。這種不把孩子當一個擁有完整權利個體的錯誤觀念,導致個人和社會的很多不良的後果。父母進入子女房間應該先敲門。移動或用孩子的東西應該得到他的允許。任何牽涉到子女的決定應該先和子女商談。不要隨意翻看子女的日記或隱私。應該尊重孩子的所有權利,把他當一個成人一樣尊重。這個尊重是從出生換尿片開始。換尿片前,先和顏悅色告訴他要換尿片了,向他道歉,請他忍耐一下。這種尊重的精神是我們社會所缺乏的。導致社會缺乏服務和尊重的觀念。不被尊重的人以後也不知道尊重別人。

四、把孩子塑造成自己想要的方向

很多父母把自己一生的遺憾寄託在孩子身上。一直逼孩子往自己以為是正確的路走。即使孩子並不適合,或者不喜歡。在這種壓力下,家庭變的不快樂。親子的愉快時光成了鬥爭大會。犧牲了親子的和諧關係,追求一些莫明其妙,也不見得正確的父母理想。當子女長大回想起童年,盡是不快樂的回憶。的確是些愚蠢父母的作為。

五、把學校成績當成一切表現的指標。

很多父母小孩認為越用功越好。一切面向考試,很多父母愚蠢地以為學校的成績代表一切。人生的目標兩個,一是考大學,二是找好工作。目標訂清楚了。父母剩下的工作,就是用一切威逼利誘苦苦哀求,來達到這個目的。這個科舉時代遺留的過時觀念,仍舊深存人心。

其實事實擺在面前。很多大學生或者北大清華的現在也只能混口飯吃。在學校的成績並不代表一切。反而是全面的能力,活力,毅力,性格,才是影響他們一生的重要因素。

六、認為早起很好。睡覺就是懶惰

成長中孩子需要充分的睡眠。很多孩子6點就起床。每天睡不足8小時。全國還在推廣早起才健康的錯誤觀念。睡不足會影響發育。腦力會減退。我們的孩子需要充分的睡眠。

七、認為孩子不應該做家務事,應該把時間拿來學習

社會學家調查的結果,在家常做家務事的孩子將來生活比較幸福。可能是因為處理事情的能力比較強。所以長大以後比較不容易有挫折。或者比較能面對挫折。父母為了讓孩子學習,剝奪了一切孩子做家事的機會。剝奪了他學習工作、學習分擔責任、學習面對問題的機會。教養出一個個只會解幾題數學(又解不好)的傻孩子。父母應該讓子女充分分擔家事。

八、缺乏幽默感和輕鬆的一面

或許因為各種壓力,家庭的基本氣氛就是逼孩子學習。什麼是家庭生活?什麼是親子活動?完全不知道。父母因為生活壓力,失去了幽默感,失去了輕鬆。一切都是逼,都是趕,都是考試。實在不知道人活著是為什麼。在這種缺乏輕鬆和幽默感的氣氛下,一個小挫折就會引爆衝突。

九、認為父母的愛可以是對子女任何不合理要求的藉口

或許因為電視劇演太多了。很多人以為疼愛就可以當一切的藉口。很多父母常對子女說的一句話:我們這樣做,也是因為愛你,為你好啊。想用這句話堵住子女的反駁。這簡直荒謬。要求不合理就是不合理。別把愛扯進來當擋箭牌。父母的要求應該要合理。讓孩子心服口服。

十、認為養孩子是艱苦的義務,不是享受

我們父母,經過傳統的教育,習慣把養育兒女當成艱苦的義務。也因為這個苦,而常常暗示或明示子女要回報,孝順。比較正確的態度是養孩子是一種上天賜予的享受。應該享受和子女相處的時光。享受看著他成長的樂趣

家庭教育是整個教育體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分支,它直接關乎著整個中華民族的未來和希望,關乎著每一個家庭的幸福和安康,為人父母,我們要學會運用正確的家教方式,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撐起一片藍天。因此在家庭教育中要注意四應和四忌:

應言傳身教忌單純說教

在早期教育中,父母的言談舉止對於孩子的影響很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時時處處起到表率作用,努力克服以往不良行為習慣,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以良好的習慣,美好的心靈,文明的行為,優良的品質,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得到薰陶、受到啟發。而不是簡單粗暴地告訴孩子,應該怎麼樣,不應該怎麼樣。

應合理引導忌過分溺愛

很多家長總認為嚴格教育就是好的,希望孩子按照父母設計好的模式發展,稍有不從,就對孩子嚴加管教,其結果並未遂人願。相反有的家長對孩子百般遷就,用俗話說:“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這些都不是好的家庭教育方法。正確的家庭教育應是嚴格中包含寬容,寬容中滲透著嚴格,在為孩子創造好必要物質環境的同時,注重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應培養好習慣忌隨心所欲

應從小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如:晚上看電視不能超過一個小時,

9點以前必須上床睡覺等等。而且教育孩子隨時整理自己的衣服、文具,逐步養成把自己的東西固定放在一個地方的習慣。還要引導鼓勵孩子主動與班裡的小朋友打招呼,與別的孩子玩時互相謙讓。讓孩子,學會與老師溝通,願意配合老師做事。對孩子習慣方面的培養,最好採用家長以身作則、遊戲、娛樂的方式,幫助孩子在不刻意、不強迫的環境中養成必要的行為習慣。培養習慣要堅持前後一致,忌隨心所欲,才能達到預期效果。

應正視優缺點忌厚此薄彼

發現錯誤,忌大加斥責、嚇唬;發現優點,應積極肯定,忌抓著缺點不放。許多家長總習慣在孩子犯錯誤時,一味地批評、指責。這樣做的出發點是要告誡孩子下不為例,卻沒料到無意中扼殺了孩子的進取心,使孩子產生消極逆反心理。所以,當孩子想要嘗試新事物時,明知只會失敗,但仍應鼓勵孩子試試看,讓孩子有機會嘗試失敗,進一步獲取新的感性經驗。做父母的,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從而給予肯定、鼓勵。

各位家長,教育好學生是我們老師的承諾。我們學校、老師有責任盡力做好自己的每一項工作,教育好每一個孩子。為了適應飛速發展的教育改革的要求,教育好學生更需要家長的配合。

最後,我衷心希望各位家長對我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提出寶貴意見。謝謝大家。

家庭教育講座領導講話稿篇2

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今天就寄放教育與大家一起探討。 渴望兒女成才,下下父母同心。尤其是當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知識經濟日見分明,社會競爭日趨激烈,人們對子女的期望更高,對家庭教育更為重視。父母是孩子最貼近的老師,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舉一動影響著孩子的成長。 科學研究表明,孩子最早的學習是模仿開始的。他們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就會將看到、聽到、感覺到的東西“溶化”在正在發育的大腦裡,並在以後的生活中不知不覺地加以仿效。前蘇聯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說:“父母是孩子人生第一任老師,他們的每句話,每一個舉動,每個眼神,甚至看不見的精神世界都會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父母的這種教育又稱之為“生命的教育”,無數傑出的人才都是在這種教育下邁出了成才的第一步。

“舉例” 寒門家風好 少年早成才

——中學生國際資訊學金牌得主徐申傑的家教事例 李申傑:南京人

家庭背景:貧困工人家庭。母親國中文化、父親是駕駛員。

家教特點: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好家風、做人教育。 20xx年前(1981年)李申傑出生時正值豬年農曆新年,沒有多少文化的父母請舅舅給取名:申傑,希望他成為同齡人中的俊傑;20xx年後,李申傑不負眾望,1996年作為中國年齡最小的參賽隊員,從匈牙利布達佩斯捧回了第8屆中學生國際資訊學(計算機程式設計)奧林匹克競賽金牌。和李申傑家相熟人都說,李申傑的成功是一個奇蹟,他既無家學淵源又無優裕的生活學習條件,電腦也只學了短短的5年。李申傑成功的奧祕在哪裡呢?

1、媽媽只有國中文化,可說的句句在理。幼時的李申傑跟所有的孩子一樣在媽媽的懷裡學數學,學認字,所不同的是吃零食、買玩具相比,他對到書店買書有著深厚的興趣。李申傑的母親是一校辦廠的普通女工,20xx年動亂耽誤了她的學業。看著兒子對書摯愛,她深感欣慰,每個月她都精打細算、省吃儉用,從很少的家用中擠出一部分錢為申傑買書。在這個普通家庭裡,油漆斑駁的傢俱中最顯眼的就是擺滿書籍的書櫥。“老師比媽親,媽只能給你吃穿是老師給你知識,讓你長大後有出息。爸媽文化都不高,不能輔導你,你在學校一定要認真學、仔細聽,不能浪費時間。”上國小時,媽媽常常這樣叮囑小申傑。(主動配合學校教育好!)李申傑從一開始就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國小五年級時,李申傑被推薦到南京鼓樓區少年電腦班學習,只學了半年就在市裡電腦比賽中獲第一名,國小畢業又被保送到省重點中學南京金陵中學。接二連三的榮譽使年僅12歲的少年有的飄飄然,這時母親的話又像警鐘一樣在他耳邊敲響:“傑傑,你被保送重點,是因為你在電腦方面有特長,真要考的話你不一定考上。記住,不管是兔子還是烏龜,謙虛謹慎才能去得最終的勝利。“頭腦冷靜下來的李申傑很快恢復到原來的狀態。在之後的20多次省市電腦、數學

大賽中不斷得獎。(既肯定孩子的成長,又提醒孩子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客觀中看,這樣教育批評孩子才能接受。) “英語學不好,國外先進技術就學不到,語文學不好,以後連論文也寫不出來,那光學電腦有啥用?”母親文化不高,申傑覺的句句有理。於是,在鑽研電腦的同時也不放鬆對其他學科的學習,成績始終保持在前茅。

2、學習和作人都要像爸爸開車一樣認真,仔細。李申傑的父親是公交車駕駛員,幾十年一直是節油標兵,年年當先進,即使是單位效益不好時,他開的車也從來沒馬虎過。只有國中文化的父親在學習上不可能給申傑多少輔導,可他對待工作認真嚴謹的作風卻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申傑。剛從國家大賽歸來地李申傑深有體會。“從小養成認真仔細的習慣對我來說真重要,按錯一個鍵,寫錯一個字,那金牌就失之交臂了。”除了認真對待學習,李申傑在作人方面也不願有一點馬虎。他母親在和採訪的記者談到李申傑被選上國家集體隊後的情況時說:“申傑回來說心裡很害怕會考不好,我勸他要像戰士上戰場一樣卸包袱,輕裝上陣。”坐在一旁的李申傑連忙插話:我不是那麼說的,我是說前幾屆中國隊都拿到獎牌,我也要拿到,感覺壓力很大,你才勸我的。’’“那還不是一個意思。’’可我不是那麼說的嗎,登到報上的文章一定要真實。”為了一句話的真實性,就急的滿臉通紅,李申傑做人的認真由此可見。

3、籌錢買電腦,申傑至今難忘那一幕。1992年,李申傑第一次參加市電腦比賽,初試通過後,父母拿出全部積蓄為他買了臺

中華學習機配上驅動器,1300元在當時相當於他們夫妻倆半年的工資。

隨著電腦學習的加深,學習機已不能滿足申傑的需要。“要是有一臺電腦就好了!”申傑常常這樣想。不過懂事的他深知自己的家境,他沒有向家裡開口,而只是更加珍惜有限的上機機會。每天放學,為了有更多時間上機操作,他啃饅頭,喝白開水。休息天也是一有機會就去有電腦的同學家練習。

看著為電腦而痴迷的兒子,申傑的母親一陣陣心痛。那時申傑的父親因單位效益不好,已3年沒拿工資了,一家三口靠她每月二、三百元的收入,並且其中有三分之一要拿出來給申傑買書,交輔導費和培訓費,況且只有14歲的申傑,營養也是不能缺的。怎麼辦?只有借錢。叔叔、 舅舅 、姨媽都來了,大家鼎力相助,一臺價值4000多元的電腦386電腦終於抬到家了。至今申傑仍忘不了,全家像過節一樣,有淚不輕彈的小小男子漢含淚暗暗發誓:一定要好好學習,一定要報答所有愛我的人。(什麼是真正的父母之愛?瞭解孩子的心理,給孩子最需要的,就是最好的愛。也只有這種愛才可以成為孩子進步最強大的動力。)今天,這臺電腦依然是他家中最值錢的東西。

4、隊清貧的家,申傑有著更多的依戀。從匈牙利載譽歸來的李申傑在外面參加了大大小小熱熱鬧鬧的慶功會,而他的家裡卻平靜如故——父母沒有給他什麼鼓勵。只是鼓勵他繼續努力學習。申傑的母親多年前就給一家三口下任務:爸爸開好車。媽媽上好班、做好家務,傑傑把學習搞好。所以申傑從小就養成了自己的事自己做好的習慣。懂事的申傑從不向父母提出任何非分的物質要求,每月零花錢也從不亂花,節省下來,學校要交一些費用時就可以不向家裡要,實在不夠,他總會問媽媽,家裡有沒有錢,每每遇到此時,申傑的母親含淚說:“傑傑,以後別這樣問,你問得媽心酸,只要你好好學習,媽借錢也願意。”她還時常對申傑說;“媽媽不和別人得媽媽比,我不要金項鍊、 金戒指,我只要兒子有出息。我現在吃的苦比當年農村插隊少多了,只要你好好學習,媽再苦也不覺的得苦,因為苦中結出的甜果子。”

在父母的言傳教下,李申傑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每次春遊、秋遊,母親總想給他買點飲料什麼的,可申傑卻說白開水最好,又能解渴又能洗手。今年被選入國家集訓隊去北京集訓前,媽媽要給他買套新衣服,但申傑堅決不要:“去比賽又不是去比哪個穿得好。”,孩子越懂事,媽媽的心理越不好受,申傑的母親常說:“傑傑,你生在我們這個家真是虧了你了,和別人家的孩子相比,在物質上家裡能給你的真是太少了!”“那不一定我如果在條件好的家庭還不一定能成才呢。”申傑的話讓母親的心得到寬慰。

俗話說:家貧出孝子。李申傑對這個清貧的家庭有著更多的依戀。當申傑載譽歸來時,清華大學許諾,申傑高中畢業後可以免試入學。這是多少學子夢寐以求的事呀!可申傑卻說“如果能在南京上大學更好,我不想離開家”。

李申傑的成才說明了家庭教育的一個重要問題。文化程度不高的家長也能育子成才。家庭教育的主要內容是德育,以家長的品德,、人格修養去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成長,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受教育環境、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品德行為習慣和生活衛生習慣。李申傑的父母正是這樣,他們尊重知識,尊重老師,諄諄叮囑孩子:“老師比媽親,媽只能給你吃穿,是老師給你知識。他們對待工作認真、嚴謹,說的話句句在理。他們的經濟收入不高,自己省吃儉用也要擠出一部分錢為孩子買書,不惜借錢為孩子買電腦。良好的家風培養了孩子刻苦好學,奮發向上的精神。讓孩子養成了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好習慣,這是父母給孩子最可貴的財物,是幫助孩子走向成才之路的無價之寶。

家庭教育應從以下方面:

1、 形成良好的家風:和諧、勤儉、開拓、向上。

2、 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道德行為習慣和衛生習慣。

3、 如何教育好獨生子女,這是一個新課題:嚴是愛、寵是害。

4、 根據不同孩子的心理特點:採取對應的教育方法,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正面開導,給予鼓勵。

5、 要激發孩子立志成才的信心。

家庭教育講座領導講話稿篇3

俗話說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教育既是搖籃教育,也是終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響,在我們的大教育系統工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近年來,由於家庭教育的不和諧,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產生了許多的困惑:為什麼現在許多孩子學習挺好,但動手能力很差呢?為什麼現在許多孩子多才多藝,但心理素質很糟糕呢?為什麼現在許多孩子在學校是個“乖乖娃”,在家裡卻成了“小霸王”?發生在學生身上的種種現象,不能不引起我們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一、家庭教育的現狀。、

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必須是良好的學校教育與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結果。然而,教師們常常會發出這樣的感慨——學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一週,難以抵擋家庭消極教育一天。

現狀之一:教子方法有失偏頗我們通過深入分析、研究家長的心態和行為後不難發現,當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型別:

(一)“望子成龍”型。這是典型的中國特色的家庭教育,佔有相當的比重。家長們因為歷史的原因,常常把自身成長過程中的種種”遺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託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而對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較高。具體表現在:

一、重視分數。孩子不好好學習,是家長最棘手的問題;孩子的功課分數,是家長最關心、最敏感的話題。“學”而優則“獎”,已成為許多家長鼓勵子女學習的常用手段,“學習至上,成績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標。於是,家長包辦代替了孩子的家務勞動,

一是心疼孩子,不肯過早地把責任加在孩子身上;

二是不屑於讓孩子幹“雜活”,怕影響孩子的學習。倘若孩子考了個好分數,家裡便是“陽光燦爛的日子”;倘若孩子考差了,家長几天都沒有笑容。

二、捨得投資。不少家長為子女請“家教”、買《參考》、或者親自輔導,心甘情願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個--一切為了孩子,一切為了孩子的學習,一切為了孩子的分數。除了叮囑孩子學好學校的功課以外,課餘時間又陪孩子去參加作文班、書法班、英語班、美術班、音樂班„„在家長的心目中,這完全是一種”責任”。

(二)“順其自然”型。這是獨生子女現象出現後,家長因為自身的價值觀的認同而採取的教育方法。不可否認,有的家長是因為懂得遵循教育規律而理智地採取的這種教育方式。但更多的則是因為忙事業而無暇顧及,或因為自身的侷限而無賴放棄。

——重視家庭教育是現代教育的必然 。具體表現為:

一、”代理家長”的現象較為普遍。許多家長把教育子女的事情讓位於外公、外婆等“隔代人”。於是,長輩們的晚年生活都以孩子為“重心”、“中心”、“軸心”。“吃什麼”、“穿什麼”、“用什麼”時時刻刻牽動著長輩們的心。長輩們那“特別的愛”,使得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經驗,自我服務能力差;熱衷於自我設計,缺乏責任感。孩子許多的不良行為和習慣,就在長輩無微不至的“關愛”中滋生。

二、“心有餘而力不足”。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長、成才。然而,強烈的“希望”和教育“方法”之間差距實在太大。在家長的眼裡,孩子成了“熟悉的面孔陌生的心”。在現實生活中,一個可以領導成千上萬人的企業家,不能說服家裡的一個“寶貝”而找老師“告狀”、“述苦”的現象絕非個別。家長常常感嘆在子女面前,教育“無從下手”、“傷腦筋”。

究其原因,家庭教育的超現實性和不一致性是造成“望子成龍”和“順其自然”的家庭教育方式的主要癥結所在。所謂的“超現實性”,是指家長對待孩子“嚴”而出“格”。他們不能正確、客觀地看待和教育自己的子女;他們往往對自己的孩子都有一種過高的估價和希望,常常用鄰居、同事的小孩的優點去評判自己孩子的成敗,從而導致心理上的不平衡。

所謂的”不一致性”,是指家長教育孩子”“嚴”不入“格”。在情感上,家長都重視孩子的教育;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卻往往忽視教育的點點滴滴。如“頂嘴”、“自私”、“不招呼客人”、“不孝敬老人”等等行為,有的家長往往放鬆對孩子的嚴格要求。長此以往,孩子養成了一些不良行為,家長一旦醒悟,招數使盡亦束手無策。於是出現了學校裡的“乖乖娃”成了家裡的“小霸王”的異常現象。

現狀之二:孩子的表現差強人意現實生活中的孩子,由於受家庭和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表現出了種種令人擔憂的”怪圈”。

二、家庭教育的對策

對策之一:重視教育合力的形成

只有當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們的教育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學校要充分利用家長學校和家長開放日,利用現代教育和素質教育的觀點,全面指導家庭教育。

1、指導家長“信任孩子”。孩子是新生力量,相信孩子,就是相信自己。每一個家長,都應該對孩子有充分的信心。

2、指導家長“賞識孩子”。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從小就處在選擇之中,幾乎天天都有己的選擇。

孩子的興趣就是探索世界,越是不會幹的,他就越想幹,會了就不幹了。孩子是培養教育的物件,不把孩子當寵物,不要剝奪孩子的權利。賞識孩子所作的一切努力,賞識孩子所取得的點滴進步,甚至要學會賞識孩子的失敗,讓孩子感到家長永遠是他的後盾。在提高家長認識的基礎上,採取同一的內容,統一的標準來進行教育與評價。學校重在“如何做”,家庭重在“怎麼做”。學校和家庭密切配合,以實踐為重點,及時反饋,樹立榜樣,找出差距,再教育,再實踐,從根本上克服“教育靠學校包打天下”的被動局面。對策之二:重視家庭活動的開展。

生動、活潑的活動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教師完全可以以傳統節日為契機,開展豐富多彩的家庭活動。如春節期間開展“受歡迎的小客人,受稱讚的小主人”實踐活動;在婦女節、重陽節期間開展“媽媽好”、“祝福老人”等情感活動;在中秋節期間開展“我愛我家”的系列活動„„通過活動的開展,家長以“情感”的橋樑,以“親情”為紐帶,適時對孩子進行教育,一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對策之三:重視和睦家庭的建立。父母應該非常精心地營造一個令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家庭人文環境。父母應該以自己的言傳身教以及在生活中創造出來的每一個生活細節,讓孩子沐浴在一派和諧、文明、健康、寬鬆的家庭氣氛中。培養孩子活潑、開朗、勇敢、進取的性格,培養孩子良好的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培養孩子樹立平等、契約、寬容、創新、共生的現代意識,讓孩子懂得:要想成才,先要成人。

重視家庭教育是現代教育的必然,也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成敗的關鍵所在。作為學校,有義務、有能力對家庭教育進行適時、適當的指導。為了共同的目標,我們必須“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我們的教育才有效益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