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大學開學典禮領導講話3篇

欄目: 科教文衛講話稿 / 釋出於: / 人氣:8.44K

開學典禮是學校在特定的時間內為特定的目的舉行的一種儀式性的活動。本文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學開學典禮領導講話,僅供參考。

大學開學典禮領導講話3篇

大學開學典禮領導講話一:

尊敬的院領導、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是20xx級新生開學典禮,這是一個喜慶的日子。我謹代表全院5000餘名同學,向你們表示最熱烈的歡迎和最衷心的祝賀!

“十年寒窗終成就”,從今天起,你們揹負著親人的囑託,肩負著祖國的期望,懷揣著美好的理想,興奮地跨入了北京建築工程學院的殿堂,踏上了人生旅途的新徵程,續寫著人生奮鬥的新篇章。

大學是人生的新起點,邁好第一步是關鍵。一個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大學生活是人生的重要階段,特有的校園文化,將使我們從稚嫩走向成熟,從浮想走向理想。我想這是每位同學所期待和追求的。萬丈高樓從地起,大學階段的學習是高層次的學習,有著自身特點和規律,這就要求我們踏踏實實地從“第一步”做起:首先要做好第一個自我設計,確定大學時代的目標,儘快調整心態,為自己的大學生活規劃出完美的藍圖,瞄準目標鍥而不捨地追求。其次是針對所學專業,選定好大學學習的努力方向。專業是學習的基石,在掌握好相關專業基礎知識的前提下,進而掌握求取知識的方法,培養、鍛鍊自己獨立的科學思維能力。再次是從第一件小事做起,確立好大學的起步點,勿以小而不為,小事決定成敗。要聽好第一堂課,做好第一次作業,學好第一門課程。在小事中積累成長,渡過大學這段青春無悔的歲月。

大學是培養過硬學習本領、提高綜合素質的訓練地。作為一名21世紀的新型人才,我們不僅應該具備精湛的專業技能,而且還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各位同學,我們在即將開始的大學生活中,完善自我、加強修養、接受挑戰。要嚴格要求自己,努力規範自己的言行,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質,健全自己的人格,培養自己的責任心與使命感。所以,我們一要刻苦研習。孜孜不倦地學,不恥下問地學。深入學習本專業、本學科。二要博採眾長。要廣泛涉獵其它領域。努力把自己塑造成為一名既精通本專業,又具有豐富相關知識的高素質人才。三要努力提高素質、開拓創新。學會思考、學會實踐;積極參加各類的社會實踐活動,積極參與學院組織的各類文化、藝術、體育、教育活動。在實踐、工作的過程中,培養自己的創新、協作、溝通、管理等多方面的能力,為學院的教育教學改革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為把我們培養成一名德才兼備的新型人才而努力,在21世紀建設祖國的浪潮中奏響我們青年的樂章。

同學們:人生非坦途。讓我們共同恪守“團結、勤奮、求實、創新”的校訓;讓我們拿出“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心,拿出“吹盡黃沙始到金”的毅力,拿出“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勇氣,去迎接大學的風雨洗禮;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從現在開始,為學校、為祖國的未來拼搏奮鬥!

最後,祝大家身體健康,學業有成!

大學開學典禮領導講話二:

各位新同學,各位家長,各位老師:

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舉行20xx級本科新生開學典禮,迎接來自全國各地的新同學。首先,我代表學校黨委、行政和全校師生員工,對同學們經過艱苦努力,以優異的成績順利步入四川大學,表示衷心的祝賀!對始終支援同學們成長成才的家長及親友們,表示誠摯的敬意!

同學們,你們經過大學聯考的嚴格選拔,今天終於跨進了四川大學的校門,邁入了夢想中的高等學府,步入了這座神聖的學術殿堂,實現了自己十年寒窗所不懈追尋的進大學夢想。昨天,因為夢想,你們勤學苦讀,追求人生的跨越;今天,同樣因為夢想,我們相聚於此,即將攜手同行。

此時此刻,作為你們的校長和師長,作為給您們講的第一堂課,我最想講的是:進入川大的學生首先要有夢想,要有川大四年大學生涯規劃,要有一個自己每個人的大學校園夢。 我記得一位哲人曾經說過,夢想是人類對於美好事物的一種憧憬與渴望,而你的整個人生就是追尋和實現夢想的過程。只有當我們擁有夢想,才會點燃奮鬥的激情;只有當我們擁有夢想,才會獲得前行的力量。

夢想代表著開端。正是因為擁有夢想,我們才會邁出為之奮鬥的第一步,才會站在成就夢想的起點上。古往今來,無數科學家因夢想啟發靈感,而邁出造福人類的第一步;無數政治家因夢想點燃激情,而邁出改造世界的第一步。今天,在座的同學們,也如願以償地邁出了大學生活的第一步,即將開啟你們成就精彩人生夢想的第一步。 夢想意味著挑戰。實現夢想的過程,必然是艱苦奮鬥、挑戰自我的過程。只有付諸行動、不畏勞苦,才可能到達光明的頂點,否則,夢想只能是空想,永遠也無法照進現實。我要告訴同學們的是,有夢想的人最可愛,而有行動的人最可敬。

夢想成就著希望。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曾說過:“有夢想就有希望。”xx曾講過,一個民族多一些經常仰望天空的人,這個民族就大有希望;而一個民族總是看自己腳下的一點事情,那她很難有美好的未來。正是因為有夢想,四川在汶川地震災難後依然美麗;正是因為有夢想,甘肅舟曲在泥石流災害中挺直了脊樑。我們要相信,只要每位同學心中有夢,你們就能立足現實、面向未來、勇往直前,讓原本平凡的人生充滿希望,即使遇到更大的困難、挫折,也要奮勇前行。

在川大120xx年的辦學歷程中,我們歷代川大人也始終懷揣著夢想,不懈追尋著夢想,從1903-1920xx年胡峻校長所追求的“仰副國家,造就通才”,到1922-1920xx年吳玉章校長所提出的“崇尚學術,啟用新派”,再到1926-1930年張瀾校長所倡導的“學術自由,相容幷包”,始終蘊含著四川大學“輸入世界智識,創穫現代智慧,光大科學文明,培育傑出英才”這一矢志不渝的憧憬與夢想。

百餘年來,我們川大人更憑藉著自己特有的氣度、修養和素質,一次次將夢想變為現實,無數次書寫著屬於自己的輝煌:第一個開創了現代口腔醫學及教育、成為中國高等口腔醫學的發源地,成為中國第一批培養研究生的高校之一,創辦了全國第一個高分子材料專業,設立了新中國第一個製革專業,獲得了全國高校第一個宗教學博士點,我們的一級學科在全國排名前3的有4個、排名前10的有19個„„。川大先後匯聚了文學家李劼人、物理學家吳大猷、生物學家童第周、歷史學家顧頡剛、哲學家馮友蘭、美學家朱光潛等等大師巨匠,培養出了開國元勳朱德、xx楊尚昆、文壇巨匠郭沫若和巴金、一代英烈江竹筠等一大批精英、棟樑.

成就百年夢想,源自於川大人“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廣博胸懷。作為新一代川大人,要做到自豪而不驕傲、寬容而不放縱,學會從盛世中體會和諧與力量,從災難中領悟感恩與堅強,懂得有容才能海納,夫為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

成就百年夢想,源自於川大人“把優秀作為習慣”的永恆追求。作為新一代川大人,要樹立做好人、做有用人、做成功人的理想。從今天開始,我們每一位新同學、新的川大人,要做一個關心別人比關心自己多一點的好人,做一個有補於天地、有利於世教的有用之人,做一個承繼偉人功業、無愧美好青春的成功之人。

成就百年夢想,源自於川大人“厚德博學、虛心從善”的崇高境界。作為新一代川大人,不僅要有知識,更要有文化,不僅要有智慧,更要有責任,真正做到科學知識誠可貴,文化修養價也高,若為精彩人生故,智慧擔當皆需要。

成就百年夢想,源自於川大人“拼搏進取、追求卓越”的人生信條。人與人之間最小的差距是智商,最大的差距是堅持。先天條件不由自己決定,但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作為新一代川大人,既要善於仰望星空,充分發揮創造潛力,又要堅持腳踏實地,努力積累廣博知識,不拋棄、不放棄,將奮鬥進行到底。

同學們,此時此刻,我相信,在座的每位新生都充滿了對大學生活的美好期望,懷揣著許多對未來的憧憬和夢想。那麼,我要告訴同學們的是:你們的未來不是夢。因為你們現在已經有了夢,而在川大的四年,你們能夠為自己的夢去努力、去奮鬥,去把自己的夢想變成現實!

同學們,四川大學為你們實現奮發成才之夢,一直在進行著改革創新,創造性地提出了“323”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率先進行了課程設定改革。在XX年出臺“本科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的基礎上,學校構建了“三大類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綜合創新人才、拔尖創新人才、“雙特生”),啟動了“雙特生”的選拔培養,提出了“兩階段”、“三大類課程體系”創新人才培養過程改革,為同學們選擇適合自己的教育、實現每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最大限度地發展天賦和潛質搭建了廣闊平臺。

四川大學為你們實現全面發展之夢,積澱了深厚的人文底蘊,營造了濃郁的校園文化。同學們可以到校史館、歷史文化長廊,去品讀川大歷史的厚重;可以在“人文大講堂”,去感悟傳統文化的精髓;可以去心理諮詢中心,去汲取心靈的養分,真正使同學們在掌握精深專業知識的同時,擁有深厚的人文素養、具備完善的人格境界。

四川大學為你們實現求知求學之夢,提供了完備的學科體系、雄厚的師資力量。學校覆蓋了文、理、工、醫等11個學科門類,擁有46個國家重點學科,組建了交叉學科專業,設定了交叉學科課程,真正把多學科綜合互補優勢貫穿於育人全過程;學校大師雲集、名師薈萃,現有兩院院士13人、傑出教授6人、長江學者31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0人,此外在許多專業領域,還彙集著一大批學術大師和學術骨幹,為同學們傳道、授業、解惑。

四川大學為你們實現銳意創新之夢,積累了豐富、優質的教學科研資源。學校擁有10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及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個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以及眾多省部級實驗室,科研資源全面實現了向本科生開放。同時,實施了“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鼓勵同學們進科研、進課題組、進實驗室,不斷增強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

四川大學為你們實現放眼世界之夢,開展了高水平的國際化教育。學校與美、英、德等12個國家的國際知名大學開展了43個學生聯合培養專案,可以說每個學院、每個學科都具有與國際高水平大學聯合培養的“2+2”、“3+1”等專案,此外還舉辦各類特色夏令營、冬令營活動,力爭使在校本科生至少有一次海外交流經歷。

同學們,你們的夢想就是學校的夢想。我們希望和要求,每位新同學都制定自己的大學夢想和大學生涯規劃。我們的輔導員、班主任,學校的全體教職員工將全力幫助每一位同學去實現自己的大學夢想。同時,我們每個人的夢想,也必然與國家的進步、民族的振興和學校的發展息息相關、緊密相連,希望同學們能夠將實現個人夢想的過程,同祖國和民族的命運前途聯絡起來,與實現學校的跨越發展聯絡起來。

同學們,從此刻開始,你們精彩的人生畫卷正在開啟,你們的美好夢想正在起航。我相信,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你們一定會秉承學校傳統,胸懷祖國,勇於擔當;一定會堅持博學奮進,銳意創新,追求卓越;一定會擁有廣闊胸懷,虛心從善,樹德修身。同學們,讓我們彼此約定,讓我們攜手同行,此時此刻就是我們追逐夢想的開始,四年後,讓我們向家人、向母校、向社會交上滿意的答卷,把今天的青春夢想變為明天的美好現實!

最後,祝同學們學習順利、生活愉快、身體健康,讓我們共同為夢想而努力奮鬥.

大學開學典禮領導講話三:

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上午好。

今天起,你們成為了一個復旦人,我首先代表的全校師生員工,對你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你們在國內外如此眾多的一流大學裡選擇了復旦,我要對各位表示感謝!

從今天起,復旦將成為你們學習、生活和成長的地方。但是,我相信有一個問題你們還來不及思考,那就是你們到復旦來到底學什麼,或者說到底怎麼學?我們從剛才學長們和導師們的視訊當中,聽到了、看到了一些他們的感悟。所以,今天我並不想發表一個熱情洋溢的講話,而是要跟大家來分享一下我們對你們到復旦來到底學什麼的思考。

韓愈說過“古之學者必有師”。一般來講,自學成才,幾乎不可能存在。任何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必定會有一個導師。他還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所以,哪怕你不是復旦大學的教師,但如果你在發揮傳道授業解惑的作用,那你就是一個老師。對於學生來講,來到復旦自然就是為了悟道、受業以及釋惑。雖然你們最終會被歸到某一個專業,或學科,會學習很多相應的專業知識,這或許就是我剛才提到的受業。然而英國的哲學家、數學家和教育家懷特海德曾經批評上世紀30年代的美國教育,他說大學教育的目的已經卑微到只教學生某些學科的一部分的專業知識,因為你不可能把專業也教完;而不是像古代書院裡那樣,哲學家們傳遞給弟子的是一種智慧。其實,當時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也以他的切身體驗發出呼籲,他說僅僅靠知識和技能並不能使得人類獲得快樂而又有尊嚴地生活。雖然通過專業教育可以使他成為一部有用的機器,但不能造就和諧的人格。他同時也指出,學生必須對美和良好的道德有深切的感受,否則僅有專業知識的學生,不過更像是一條經過良好訓練的狗。此話有點粗,但是愛因斯坦不是一個講粗話的人。

然而,由於現代職業極度分化、多元化,隨之也導致高等教育的過度專業化。各類明確的職業指向使各種專業如雨後春筍般地應運而生,讓教育的意義變得越來越窄。教學的內容設定只是為了“就業”這個唯一的目標。這似乎是為了適應和滿足當前社會的需求,為社會提供一種及時的服務,但這樣的教育其實是在自棄,不是育人。它嚴重地違背了以人為本的教育基本原則,因為人不應僅僅是社會當中的一個部件而已。事實上,現在的大學包括復旦大學的畢業生的職業和所學專業的對口程度已逐年下滑,而且已經降到非常低了。也就是說你學這個專業,畢業後所從事的職業並不一定是跟這個專業有關的。因此,這就迫使我們對高等教育的理念、方法、內容進行新的思考,並做出相應的改變。必須有一點是十分清楚的,綜合性的大學,包括復旦大學必須有別於通常的職業學校。大學不能淪為金耀基先生所批評的那種職業的培訓所。專業知識固然是重要,大家固然必須去認真地學習,但是你們在復旦僅僅做這點是不夠的。按照懷特海德的說法,如果你僅僅只想學一些專業技能的知識,那麼你是非常卑微的。因為純粹的專業知識的學習,並不能夠保證你真正能夠學好專業,有時反而會扼殺你的文化生活和專業精神的基礎。雖然專業知識是必須學習的,但是來到大學作為學生來講,更重要的實際上是一個悟道的過程。

何為“道”?“形而上謂之道”,“道”首先是一套價值系統。儒學經典《大學》當中有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我們中國人認為智慧是以善為基礎的,因而道自然也就包含了善。不僅如此善還是開啟智慧之門的鑰匙,是道的終極目標。然而就現實來看,如果一個人對人類的存亡一點都不關注,對未來國家和民族將賦予你們的歷史責任和擔當一點都沒有感覺,對崇高的價值體系沒有過執著的追求,他就會缺少一個積極而又嚴肅的價值系統。這樣的人在思想和價值多元化的時代,必定會迷失自我。因此責任和擔當應該是對道的一種悟,也是道的一種具體的外在表現。我曾經多次說過,我們培養的學生要有對個人包括對自己、對整個國家乃至整個人類有責任感。如果學校的教育只是重視一些專業的知識教育,而不重視德性的培養,那麼很可能培養的人越有知識,越可能成為社會的禍害。

我們每一個人在對積極而嚴肅的價值的追求當中,都不得不去思考一些十分基本的問題,這也是建立價值系統必須要經歷的一個階段。這些問題包括人類存在的意義究竟是什麼,人類的終極命運到底會怎樣等等。雖然這些問題很大,現在甚至於未來沒有人能夠對這樣的問題提供一種完整的答案,但是我們必須對它進行思考。因為只有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才能獲得一套崇高的價值。

愛因斯坦也曾經說過,人文精神應該總是置於客觀真理的發現之上,並宣示崇高的道德標準和價值體系。他對崇高的價值體系的追求遠遠地高於他在物理上的巨大的成就。我們復旦大學實行通識教育,就是希望通過通識教育核心課程以及專業課程改革,使得整個教學過程融入到一種價值的追求當中去。雖然我們對這類問題不可能提供一個終極答案,但是我們至少能夠提供一些思考線索,而這種思考線索的重要性在於啟示人們如何讓這個世界成為有道德、有精神和理智的世界,從而在充滿著種種困難的現實世界當中不至於迷失。不僅如此,而且我們還要為這個世界提供新的希望和合理性。在今天的中國,這套積極而嚴肅的價值系統,就是我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體說來就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踐行這樣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夠使我們更具有使命感,才能讓我們在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當中具有更大的擔當。

習在今年的教師節講話中指出,教師的第一要務就是傳道,這個“道”就是傳我們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而我們學生的第一要務就是要悟道,就是去追求,去踐行這個崇高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所謂的“道”也是一種智慧。智慧很難定義,在我看來,智慧是一種思考、分析和探求真理的綜合能力,是掌握知識和創造新知識的方法,也包含了正確的思維方式和認識問題的方法。因此,智慧使人能夠深刻地理解世上的事物乃至社會和宇宙。與智慧相比,知識只是獲取智慧和悟道的一種途徑而已。我們常說的升值引以為榮的智力只是“形而下謂之器”當中的“器”而已。就獲取知識而言,在今天網路時代,我們有了更多的渠道來獲取知識,尤其是諸如慕課等等網路視訊課的出現極大地豐富了大學教育獲取知識的方式。以至於有人認為,在網路教育時代,大學教師將淪為節目主持人;而更加危言聳聽的是,就連我們大學存在的必要性都應該受到質疑了。其實這種擔憂並非什麼新鮮的事,早在上世紀60年代,哲學家羅素就指出過學習並不是一個傳播知識的過程,當然其中某些東西確實需要傳播,但教師不是傳播中唯一起作用的人,也不是最重要的人。注意,知識傳播過程中,教師並不是最重要的,因為任何一個有閱讀能力的人,都可以從圖書館獲取資訊,現在途徑更多了。如果我們把大學只是理解為課堂上的知識傳授,也就是傳道授業當中的授業,學生也只是去接受授業,那麼上述的擔憂當然就不無道理。因此當時羅素就提醒我們,說教師不應該僅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教師應該做的是引導學生自己去領悟知識。如果教師只是一個知識的傳播者,那麼教師可能是要失業了。其實,教書育人自古就是為了使得學生的心智更加成熟、人格更加獨立,惟有人格的獨立,方可獲得智慧。因此,教育更為重要的內涵是傳授思維方法,而學習的本質那就是獲取隱藏在各種知識背後的智慧。

學習一定要悟道,悟道是獲取智慧的過程。但是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既然道難以言說,中國古人就說“學必悟”。因為他們認為,認識“道”的最佳方法就是“悟”。悟道這個過程我想是不太可能通過網路或者軟體來完成的。網路和軟體能夠做什麼?在我看來,只有當某些知識能夠非常準確地被定義,只有當學生在學習這一類知識的進步能夠非常定量地、精確地來進行表徵,那麼相應的課程和教材確實可以實現一種網路化、自動化。然而不是所有的課程都可以實現計算機編碼,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否,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授的能力;同樣的知識,只有好的教授更能引導學生獲得意想不到的洞見。

其次,網路上的論壇無法完整地複製現實當中的討論這樣一種微妙的互動關係和各種現實對話中的豐富性。除非在網路上參與討論的每一個人,都具有小說家一樣嫻熟的技巧,有能力以小說或者散文的形式來重現複雜的思路和體現,這個要求是太高了。更為重要的是,悟道的過程實際上是貫穿於學生和學生、學生和老師之間的微妙的互動關係當中的,這種微妙的互動關係才是大學教育的精髓所在。因此,除了課堂教育以外,復旦大學是通過書院的方式來創造更好的這種互動空間和方式。這種互動是任何機器所無法模仿的,不管程式編得如何先進,不管技術如何發達,人畢竟是人,學生對課堂和書院裡所遇到的辯論情境,以及與他人實時接觸時的思考,機器無法複製。而這些恰恰將對學生產生極其大的影響。因此教師和大學的存在,其意義不僅沒有被削弱,而且在當今顯得更重要。在現代技術的挑戰下,大學應將教育、教學更多的轉向傳道意義上的智慧教育,即授人以漁,以傳授思維方法為主的教育。這種轉變與其說是變革,還不如說是高等教育的某種迴歸,回到古代、古典關於教育的定義,回到更加註重智慧傳授的教育,回到中國人說的傳道。從而也能夠讓學生在大學裡的學習獲得更多的智慧,獲得一套嶄新的、合適的思維方法。

悟道必須堅持持續的思考,學而不思則罔,思就是思考和思想。只有經過思考才能達到釋惑,也才能解決你心中長久存在的一些迷惑的問題。曾經有人說過,沒有經過謹慎慎思的生活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這也表明思考的重要性。當然“思”還是思想,我們雖然習以為常地說這個世紀是一個知識的時代,這似乎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然而我在這裡要強調的是僅有知識是不夠的,我們更需要的是思想。脫離了思想,脫離了對道德的知識,無論社會科學還是自然科學,還是其它任何什麼學科,一定都是一把雙刃劍,可能造福於人類,也可能禍害甚至毀滅人類。要讓知識真正服務於人類未來的命運,我們更需要的是思想和智慧,也就是中國人常說的道,以及對道本身的思考,思考人類的大道,思考我們每一個專業學科中的專業之道。人類近一兩個世紀的巨大發展,基本上是基於20世紀中葉思想家們和哲學家們的思想而來的。人類在近一兩個世紀以來,由於在技術上的巨大成功,也包括社會科學知識的巨大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擺脫了自然法則、社會法則對人類自由的限制。但是我認為它同時也帶來了一個思想極度貧乏的時代,因為我們現在所依據的所有思想,其原初和原形基本上都是在中世紀時候所誕生的。因此我更加希望在新世紀初時,將知識的時代轉換成為一個思想的時代,轉換成一個一流的思想家和哲學家輩出的時代,轉換成一個在各個學科領域的學術思想家輩出的時代,因為科學也需要思想家。我曾經說過,一個國家有再強的經濟軍事,若沒有一流的哲學家和思想家,就成不了一個真正的世界強國,它最多是一個武裝到牙齒的國家而已。同樣,如果人類出不了一流的哲學家和思想家,我們就很難解決當今和未來人類所面臨的各種重大而又複雜問題的挑戰。

復旦的先賢們為我們選擇的校訓十分深刻,我認為它是對傳道授業解惑的一種具體闡述。“博學而篤志,切問近思,仁在其中矣”,所以我最近在對校訓有關的詮釋當中提到,我們的校訓當中其實還有一個內在的重要邏輯,也就是唯有博學方可篤志,惟有切問方有近思,這樣去做了,你們與別人包括與社會自然就形成了一種和諧的關係。也就是仁就在其中矣。 最後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你們來到復旦學習一定是正確的選擇,但是這也意味著你們將開始痛苦而又快樂的學習和思考的過程。我為什麼要把痛苦放在前面?從我個人來講,我不相信那種所謂快樂學習的說法,這就是剛才陳思和老師講的,只有當你熱愛它了,那麼樂就在苦中。若你們在復旦悟得了這個“道”,那麼在你們離開的時候,你們不僅具備了專業知識,而且你們將變得更加智慧、更有思想,對國家民族就會更有擔當,對整個全人類也會更有擔當。我希望大家成為這樣的人!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