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書記在黨建代表大會講話

欄目: 黨建黨委講話稿 / 釋出於: / 人氣:4.21K

這篇書記在黨建代表大會講話是本站小編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書記在黨建代表大會講話

同志們:

現在,我代表中共區第九屆委員會向大會作工作報告。

中國共產黨區第十次代表大會,是進一步牢記宗旨,關注民生,構建和諧的動員大會;是進一步弘揚精神,鞏固發展成果,加速瓷都崛起的進軍大會;是進一步回眸過去,共商區是,開創“xx”新局面的群策大會;是進一步凝聚人心,鼓舞鬥志,掀起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新高潮的誓師大會。

大會的主題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弘揚“誠信友好、務實創新、自強自立、勇於崛起”的精神,重振雄姿,再創輝煌,為把建設成贛西工業經濟重鎮而努力奮鬥。

一、過去五年為崛起奠定堅實基礎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五年來,全區各級黨組織帶領廣大黨員幹部群眾,克服底子薄、矛盾多、體制不順等困難,銳意進取,奮力拼搏,完成了區第九次黨代會確定的目標任務,如期實現“xx”圓滿收官。

思路決定出路,引領崛起方向。五年來,區委重新審視區情,廣聚民意,逐步確立了“一二三五”的工作思路,即“一個目標、兩線佈局、雙輪驅動、三個突破、五個推進”的工作思路,圍繞把建設成贛西工業經濟重鎮目標,舉全區之力建設十里工業帶和百里特色農業帶,堅持工業化和城鎮化雙輪驅動,努力實現鄉財、生態、作風建設新突破,著力推進專案引進、產業基地、鄉鎮經濟、清潔工程和黨的建設。思路一變天地寬,圍繞既定目標思路奮力拼搏,再創輝煌、加速瓷都崛起成為四十萬兒女的共同心聲。

平臺造就舞臺,奠定崛起基石。五年來,產業基地平臺建設為實現崛起提供了強大支撐。圍繞建設“規模型、科技型、生態型、外向型”產業基地目標,累計投入5.2億元,基本完善水、電、路、氣等基礎設施,投資4.68億元的基地鐵路專用線正在興建之中。堅持科技興園,建立健全工業陶瓷“五中心一超市”配套體系,即研發中心、檢測中心、技術服務中心、教育培訓中心、產品展示中心和行業人才超市。科技創新成果豐碩,申報國家級專案19個,省級專案36個,獲得專利156項,其中發明專利36項,是全省唯一連續五屆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區。到20xx年底,陶瓷產業基地共引進企業66家,簽約資金62.8億元,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4.96億元,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7.22億元,佔全區的47%。一個以高科技陶瓷、低碳材料等高新材料為主的博士產業群正火熱興起,預計投產後可實現產值50億元。20xx年9月,基地被列為省重點工業排程專案;20xx年1月,被授予“中國工業陶瓷之都”稱號;20xx年,產業基地被列為省級民營科技園和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目前正在申報國家工業陶瓷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和省級工業園。全區專案建設碩果累累,工業經濟實力大幅提升,共引進專案381個,其中億元以上專案67個,規模以上企業由34家發展到168家;規模以上企業增加值由16.72億元增加到57.28億元。積極爭取國家政策性專案資金支援,申報專案689個,到位資金18.43億元,專案個數和資金數量位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

農業彰顯特色,豐富崛起內涵。以特色優勢農業為重點推進百里特色農業帶建設,有力促進了農民增收、農村繁榮。20xx年,全區農民人均純收入位居全省第9位。投資1.2億元興修水利、改造中低產田,極大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堅持發展現代農業不動搖,先後榮獲全省制種大區、全省生豬養殖生產重點縣區和全省油料生產先進縣區稱號。20xx年,南繁制種面積達16萬畝,佔全國85%,生豬出欄75萬頭,油菜種植面積達8.41萬畝。依託產業帶動新農村建設,投入2.1億元,完成村主幹道硬化273公里,改水15469戶,改廁14982戶,建設了364個新農村建設示範點,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新格局,湧現出以“五朵金花”為代表的新農村建設示範片。五年來,累計完成造林綠化面積12.96萬畝,森林覆蓋率從20xx年的60.8%提高到20xx年的63%。20xx年榮獲全省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設先進縣區稱號。通過引進公司造林和鼓勵大戶造林,基本消滅了鎮、鎮、鎮交通幹道兩旁可視範圍內荒山。碧湖潭國家森林公園申報獲批,鎮被評為國家級環境優美鄉鎮,村被評為國家級生態村。

整治城鄉環境,提升崛起形象。髒、亂、差曾是城區環境的代名詞,與世代生活工作於斯的父老鄉親的渴望相距甚遠,與我區走出困境,再創輝煌,重新崛起的奮鬥目標極不適應,與我區作為西大門的形象極不匹配。為此,我區大力推進節能減排,淨化城鄉環境,率先在全市關停、取締小水泥廠、小造紙廠等汙染嚴重的企業30多家,拆除倒焰窯278座、煙囟201根,淘汰落後總產能356.6萬噸,煙塵排放量、爐渣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均下降50%以上。城區空氣二級以上天數由20xx年不足50天上升至20xx年的300天以上。在全市率先實施城鄉清潔工程,累計投入1980萬元,充實保潔隊伍,完善環衛設施,城鄉衛生環境狀況得到明顯改觀,20xx年榮獲全省清潔工程先進縣區稱號。城鄉路網、電網等基礎設施全面改造升級,建設鄉村水泥公路669公里,改造危橋45座,投入2.12億元改造農網,新建220千伏變電站一座、110千伏變電站兩座。20xx年,開始組織實施東環路、河洲大道、峽山口防洪工程等新型城鎮化八大類專案建設。城鎮化率以年均3個百分點的速度快速推進,20xx年全區城鎮化率達54.67%。

平安構建和諧,營造崛起氛圍。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大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指數。五年來,安排6.8億元改善民生,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成果。實施安居工程,改造棚戶區6.96萬平方米,建成廉租房552套,在建1228套,經濟適用房236套,農村危房改造工程開始啟動;實施安全飲水工程,解決了14.5萬農民飲水難問題;實施汙水處理工程,建成日處理汙水1萬噸的黃花汙水處理廠1座;實施光明·微笑工程,1473名患者恢復健康;實施醫保工程,新農合參合率達100%。累計發放城鄉低保金1.45億元、醫療救助金2600餘萬元。新增城鎮居民就業23647人,安排下崗工人就業8155人,安排失地農民就業2200人,提供就業貸款1.53億元。教育衛生文化事業蓬勃發展。率先在全省開展學校標準化建設,投入資金1.6億元,新建和改造校舍面積18.2萬平方米,徹底解決了城鄉學校辦學條件落後的問題。投資3000萬元的鎮中、投資4500萬元的峽山口街學校相繼投入使用。投入近9000萬元改擴建醫療業務用房5萬餘平方米,完成了全區9家鄉鎮衛生院、174家村衛生所達標建設,投資2300萬元的區醫院醫技大樓於20xx年正式投入使用。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水平明顯提高,進入全省先進縣區行列。累計送電影下鄉9398次,送戲下鄉254場,新建“農家書屋”66個,儺面具被列為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全區高危行業安全基礎不斷鞏固,安全生產態勢持續平穩,20xx年億元GDP安全生產事故率下降20%。完成了新一輪“天網工程”建設,治安防控體系不斷完善。全區沒有發生赴省進京非正常訪,沒有發生大規模群體性事件,沒有發生群死群傷重大災害性事故和安全事故,沒有發生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的突出區域性治安問題。公眾安全感指數連續五年保持在90%以上,20xx年獲得“全省平安區”稱號。

黨建成效明顯,提供崛起保障。緊緊圍繞建好班子、帶好隊伍,抓住黨建工作重點,創造黨建工作特色,為重新崛起、再創輝煌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障。堅持以群眾滿意為目標,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和創先爭優活動取得新成效。深入學習宣傳了全市優秀共產黨員文化年同志的感人事蹟。深入開展“千名幹部下基層,心繫群眾促和諧”活動,組織1000餘名幹部進村入戶,排憂解難。大力實施“五線五型”基層黨建示範工程,積極開展城鄉結對幫扶創“五好”基層黨組織活動,建立了基層黨建激勵機制和經費保障機制。堅持以打造學習型黨組織為契機,各級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科學發展能力有新提升,我區被列為全省學習型黨組織建設試點單位。積極穩妥地推進區委權力公開透明執行工作,重點加強“三重一大”事項和區委書記職權的規範。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事項集體決策制、會任用幹部票決制、重要崗位領導幹部差額選拔等制度。堅持以規範幹部初始提名權為第一關口,幹部人事制度改革邁出新步伐,選人用人公信度位居全省前列,被列為全省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綜合試點縣區。加大競爭性選拔幹部力度,公開選拔科級幹部64名。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的方針,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取得新進展。堅決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反腐倡廉教育、制度、監督、懲處、改革、糾風等各項工作全面推進。全區紀檢監察系統共查辦案件141件,涉及科級幹部50人,挽回經濟損失2300萬元;連續五年開展幹部作風嚴管活動,全區黨員幹部作風明顯好轉;深入推進“保廉工程”,農村基層更加和諧穩定;20xx年度我區被評為全市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堅持總攬全域性、協調各方,切實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充分發揮區委班子核心作用,全力支援區政府放心放手開展工作。切實加強和改進對區人大和政協工作的領導,支援區人大、區政協依照法律規定和政協章程履行職能。支援“法檢”兩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鞏固壯大新形勢下的愛國統一戰線,積極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充分發揮群團組織作用,凝聚各方力量和智慧促進科學發展。

五年來,在豐收的喜悅中前行。20xx年完成生產總值108.1億元,比20xx年翻一番,在全省縣區位次前移2位;完成財政總收入8.54億元,是20xx年的3倍,位次前移5位;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1.58億元,是20xx年的8倍多;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7.28億元,是20xx年的3.4倍,位次前移3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6875元,增加8500元,年均增長1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7378元,增加3320元,年均增長12.7%。五年來,我區相繼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區、全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先進縣區、全省工業十強縣區、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先進縣區、全省工業崛起先進縣區、全省引進省外資金先進縣區、全省用電增長先進縣區、全省“鄱湖杯”水利建設先進縣區、全省主要汙染物總量減排先進縣區、全省強農惠農政策落實先進縣區、全省新農村建設先進縣區、全省體育後備人才先進縣區等50多個省級以上榮譽稱號。五年來的探索,五年來的奮鬥,五年來的成果,為實現崛起奠定了堅實基礎。

五年來的成績,是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的結果,是歷屆區委辛勤工作打下良好基礎的結果,是全區廣大幹部群眾奮發有為和社會各界大力支援的結果。在此,我代表中共區第九屆委員會,向全區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人民群眾和離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各人民團體,向所有關心、支援發展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回顧過去五年的探索與實踐,我們深切體會到:

堅持科學發展,加速經濟轉型,是加速崛起的根本保證。作為一個老工礦區,只有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域性,加速經濟轉型,才能在困境中奮進,在逆境中趕超,在負重拼搏中崛起。堅持優化思路,明確奮鬥目標,是加速崛起的關鍵所在。區委堅持深入調研,審時度勢,逐步完善發展目標思路,全區上下心無旁騖求發展,形成了趕超發展的強大合力。堅持自強自立,搶抓發展機遇,是加速崛起的核心動力。面對各種困難和壓力,我們不怨天尤人,不妄自菲薄,以堅忍不拔的意志迎接挑戰,化危機為生機,變被動為主動,尋求發展突破。堅持團結班子,帶好乾部隊伍,是加速崛起的重要保障。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出凝聚力、出戰鬥力、出生產力。區委在重大事項決策上,堅持發揚民主,確保科學決策、依法決策。正因為我們有團結和諧的領導班子,有務實能幹的幹部隊伍,才形成風清氣正的良好氛圍,呈現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認識到,實現崛起是一個風雨兼程的歷史程序,前進中必然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突出表現在:經濟增長付出的資源環境代價過大;三次產業結構嚴重失衡,二產比重大,三產比重過小;經濟總量不大,支柱性稅源單一,特色產業低質同構,鄉鎮經濟基礎薄弱;城區基礎設施欠帳多,功能不夠完善;社會事業發展任務繁重,安全生產形勢壓力較大,影響社會穩定的因素還很多;人才、科技、土地、資源、能源、投資等瓶頸制約因素和發展環境不優的問題仍較為突出;一些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凝聚力和戰鬥力不強;少數黨員幹部工作作風飄浮,思想觀念陳舊,工作方法缺乏創新,難以跟上時代發展步伐。我們要高度重視這些問題,繼續努力解決。

二、今後五年實現崛起的工作思路和奮鬥目標

回首過去五年,我們走過的道路很不平坦,成績來之不易。展望未來五年,我們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把握大勢,認清形勢,乘勢前進,實現崛起新目標。

今後五年,我們正逢難得的崛起機遇。從大氣候看,國家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戰略和中部地區崛起戰略,不僅會給具有比較成本優勢的中西部地區直接帶來吸引外資的機會,而且會加速沿海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梯次轉移為我區引進優質外資、促進經濟轉型,提供了難得機遇。東能融入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西可對接長株潭城市群,在引進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將獲得更多機會。從小氣候看,我區思路目標明確,政通人和,崛起的平臺已經搭就,五年來的奮發努力奠定了崛起的堅實基礎。

今後五年,我們也面臨嚴峻的挑戰。從外部環境看,周邊兄弟縣區存在較多與我區產業相近的趨同產業,這對我區尋求錯位發展、另闢發展新路提出了更高要求。從自身來看,我區陶瓷、煤炭、建材、化工等產業對資源依賴程度高,資源枯竭對我區發展的束縛日益嚴重,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產業佈局,培育新興支柱產業成為實現崛起的內在要求。

綜觀全域性,機遇與挑戰並存,機遇大於挑戰。抓住機遇,就能趕超跨越,加速崛起;錯失良機,就會陷入被動,落後掉隊。我們必須動員各方力量,凝聚各方智慧,堅定信心,埋頭苦幹,鍥而不捨,攻堅破難,奮力崛起。這是時代賦予的神聖使命,這是四十萬幹部群眾的熱切期待。

今後五年工作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弘揚“誠信友好、務實創新、自強自立、勇於崛起”的精神,牢牢把握“一二三五”工作思路,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調整提升為主戰略,奮力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著力提高生態文明水平,著力提高社會文明程度,著力提高人民群眾幸福指數,努力將建設成贛西工業經濟重鎮。

今後五年實現崛起的總體目標是:到20xx年,實現“兩個翻番”,即生產總值和財政總收入各翻一番,完成全區生產總值20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13%,完成財政總收入17億元以上,年均增長16%;實現“三個突破”,即經濟結構調整、城鎮化建設、生態環境建設實現新突破;實現“四個提升”,即提升經濟核心競爭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提升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

這次大會確立的奮鬥目標,是在新起點實現加速崛起必須實現的目標,是符合實際,符合人民群眾願望,經過努力完全可以實現的美好願景。為實現上述目標,我們必須著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奮力推進十里工業帶建設,加快做大做強區域經濟總量

工業是強區之基、富民之本、培財之源。建設贛西工業經濟重鎮,必須堅定不移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必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必須在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和培育壯大新興產業上有新作為、大作為。以320國道為依託,以產業基地為平臺的十里工業帶是工業最為集中的區域,是做大做強區域經濟總量的主陣地,是加速崛起的戰略要地。做大區域經濟總量,必須繼續推進十里工業帶建設,把它打造成為全區工業經濟發展的新高地。

一是推進規劃優先戰略。進一步優化規劃,有計劃地在十里工業帶兩側佈局科技型、環保型、效益型專案,並堅持有進有退、有保有壓的原則對沿線現有產業進行調整提升,堅決淘汰落後產能。將陶瓷產業基地打造成以陶瓷為特色品牌的轉型經濟示範園,以非金屬新材料為主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到20xx年,力爭陶瓷產業基地投產企業超百家,產值超300億元,稅收超10億元,成為中國主要的工業陶瓷生產基地之一,實現再造一個的巨集偉目標。

二是推進園區集聚戰略。進一步完善產業基地基礎設施建設,理順供水網路,加緊推進110千伏變電站建設,加快推進長豐燃氣公司建設,形成多元化供氣渠道,確保鐵路專用線如期竣工。在投融資、物業管理、中介服務等方面大膽引進市場機制,實施市場運作,節約開發成本。加強陶瓷產業基地規範化管理,完善管理體制和管理模式。幫助園區走自我融資、自我發展道路,推動陶瓷產業基地滾動發展。出臺進一步加快陶瓷產業基地發展的若干實施意見,不斷提升園區發展品位。在陶瓷產業基地著力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環境汙染少、財稅貢獻大的專案。

三是推進科技興園戰略。充分發揮每年500萬元科技創新獎勵基金的槓桿作用,激發企業從事科技創新的熱情。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鼓勵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戰略聯盟。充分發揮“五中心一超市”服務作用,積極發展實驗室經濟,加大科技成果和高階人才引進力度,加快產業升級換代步伐。充分發揮產業基地、科技部門、招商部門、職專相互促進作用。精心打造博士創業園和非金屬材料特色產業園,充分發揮基地內博士企業引領示範作用,推動傳統工業陶瓷改造提升。爭取省級工業園和國家工業陶瓷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早日申報成功。通過推動科技創新,力爭20xx年全區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30%以上。

四是推進專案帶動戰略。推動全區工業經濟發展,必須把抓專案擺在經濟發展的核心位置。要進一步改進招商策略,實現從招商引資向招商選資轉變、從比優惠政策向比優質服務轉變。不斷優化招商方式,突出以誠招商,以商招商,突出重點產業、重點區域招商,減少招商成本,增強招商效果。千方百計引進一批投資在10億元以上的工業專案,構建多元化、抗風險性強的產業格局。下大力氣繼續爭取國家政策性專案資金支援,建立健全有關激勵措施。想方設法破解經濟發展中土地、資金、能源等瓶頸制約,為經濟發展增添活力。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對干擾破壞發展環境的人和事堅決予以整治。

(二)奮力推進百里特色農業帶建設,加快形成城鄉一體化格局

百里特色農業帶是生態環境良好、農業產業集中的特色地帶,是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抓手,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戰略要地。百里特色農業帶正處於夯實基礎、定點連片佈局的階段,要圍繞道路基礎設施、水利基礎設施、特色專案佈局三個方面,高標準做好百里特色農業帶的規劃,突出抓好四個工程建設。

一是實施興農富民工程。積極推進新農村建設,大力發展“一村一品”產業,逐步實現城鄉一體化。力爭20xx年建成400個以上新農村建設點,60%以上的新農村建設點形成“一村一品”產業格局。持之以恆推進農村清潔工程,創新垃圾無害化處理模式。積極引進工商資本進行農業綜合開發,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通過龍頭企業+基地+農戶,帶動農民增收。引導農民從造林向造果轉變,促進農業資源向旅遊資源轉變,增加農民經營性收入。加大土地流轉力度,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增加農民轉移性收入。力爭到20xx年,農民人均純收入比20xx年增加6000元。

二是實施爭項強基工程。積極向上爭取國家政策性專案資金,以農田水利建設為重點,不斷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將碧湖潭水庫規劃建設列為關係區計民生的一號工程來抓,抓緊做好前期工作,爭取20xx年啟動建設,早日發揮其提供優質飲用水源、解決工農業生產用水的功能。全面完成小(一)型、小(二)型病險水庫的除險加固專案工程。大力推進河道整治,加快防洪和中小河流治理,加強淥水河防洪生態工程建設。抓住全國小農水建設縣區的契機,推進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工程,不斷提高全區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繼續實施安全飲水工程。加緊推進陳廣線、麻鳳線改造工程建設。

三是實施示範基地工程。大力推進位制種、生豬、油脂三大優勢產業示範基地建設,做大做強“三個大區”,使百里特色農業帶有點、有線、有規模、有特色。鞏固發展南繁制種,擴大本地制種面積。大力推廣生豬養殖“零排放”技術,加強標準化養殖基地建設。大力推廣雙低油菜新品種,加強優質油菜生產基地建設。著力抓好現代農業示範區規劃建設,努力培育果蔬基地、花卉苗圃基地、黑山羊養殖等特色基地,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典型示範作用的樣板區和輻射帶動區。

四是實施休閒景點工程。大力推進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設,將百里特色農業帶沿線山坡、主幹道全部綠化,確保森林覆蓋率達到65%以上。因地制宜開發景區,重點建設好幸福村國家AAA景區、鐘鼓寨國家AA景區、五峰山景區、碧湖潭國家森林公園等休閒景區,抓好南崗口水庫、三口塘水庫等水上旅遊開發專案建設,支援廣寒寨鄉國際木屋度假區建設,精心組織好東橋油菜花節等文化旅遊活動。大力包裝、積極推介休閒景區,不斷加強景區基礎設施建設,規範發展“農家樂”,提升休閒旅遊業服務水平。

(三)奮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加快塑造宜居宜業新

新型城鎮化一頭連著新型工業化,一頭連著農業現代化,是“三化”建設的“牛鼻子”,也是經濟發展的引擎。城鎮化建設是未來五年任務中最為艱鉅的攻堅戰,是改變形象、加速瓷都崛起的必然選擇,是提升三產發展水平、調優產業結構的必由之路。建設宜居是人民群眾多年來的迫切願望,順乎民心,合乎民意。

一是提升規劃理念。城鎮建設規劃要體現科學性、時代性、前瞻性。堅持特色規劃,不僅考慮山水資源,還要考慮產業特點和發展方向。城區以萍水河為軸心,河以南重點發展陶瓷、冶金等工業,河以北重點發展物流、商貿等現代服務業,形成佈局合理、功能齊全、特色鮮明的城區形態。在規劃實施上,充分體現精品意識,尤其是在建築風格上力求特色突出。沿萍水河的建築要體現優雅、大方,沿320國道、昌盛大道等路段的建築要融入工業陶瓷元素,體現開放、挺拔,讓人進入就明顯感受到陶瓷文化的氣息。同時要通過城鎮建設規劃,統籌解決當前建設與今後發展的問題。

二是拓展城鎮功能。以路網改造為重點,突出打造“一心、一環、兩線、兩翼”。“一心”是指以城西行政區為中心,“一環”是指拉通環城路,“兩線”是指推進320國道沿線和滬昆高速掛線綠化、亮化、美化,實現城區和陶瓷產業基地“兩翼”同步推進。儘快完成河洲大道、大橋等基礎設施專案建設。不斷完善供水、供電、供氣等基本功能,力爭20xx年讓城區居民用上天燃氣。堅決整治環境汙染,推進節能減排。大力實施綠化、亮化、美化、淨化工程,力爭人均綠化面積達到20平方米以上。抓好城區道路修整和人行道鋪設工作,將城區主幹道全部鋪成瀝青路面。搶抓政策機遇,抓好專案工作,積極爭取上級專項資金用於市政道路管網、垃圾汙水處理等設施建設。

三是創新經營管理。注重建設與經營兩手抓,算好投入產出帳。強化市場運作機制,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充分發揮昌盛城投公司的職能作用,精心培育土地市場,建立科學、合理的土地收儲制度和土地招拍掛制度。按照“誰投資、誰經營、誰受益”的原則,放寬社會資本投資領域,鼓勵外資、民資參與城區建設。通過內引外聯的方式,依託城區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特別是要優先發展現代物流業等生產性服務業。擴大面向居民的房產開發、餐飲商貿、社群家政、文化娛樂、體育健身等生活性服務業。在融資、稅收等方面對三產行業予以大力扶持,壯大三產規模,做旺城鎮人氣。注重建設與管理相互促進,實現精細化管理。城市管理既要體現以人為本,也要堅持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採取多種措施提高市民素質,發動廣大市民參與文明城市建立。加強城管執法隊伍建設,嚴格執行城區管理法律法規,確保城區環境整潔、秩序良好。

(四)奮力推進和諧建設,加快創新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

加快創新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的根本目的是為人民謀福祉。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發社會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的總要求,堅持“以人為本、公平正義、依法管理、改革創新、統籌兼顧、共建共享”六個基本原則,緊密結合實際,加快形成社會管理組織體系健全完善、管理服務機制執行暢通、社會建設基礎支撐有力、群眾工作深度滲透融合的生動局面。

一是加快民主法治建設。堅持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完善區委議事規則和決策機制,做到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支援區人大及其會緊緊圍繞全區發展大局,依法行使職權,增強監督實效;積極支援政府進一步轉變職能,加快建設誠信政府、服務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潔政府;支援區政協及其會認真履職,牢牢把握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豐富政治協商內容和形式,推進履行職能制度化、規範化、程式化;支援法檢“兩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鞏固壯大新形勢下的愛國統一戰線,加強同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的合作和協商。積極做好民族宗教工作,高度重視群團工作。紮實抓好普法教育,不斷加強政法隊伍建設,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大力發展基層民主,進一步推進黨務、政務、事務公開,切實保障群眾依法行使民主權利。認真落實黨管武裝制度,加強國防教育,加強優撫安置工作,深入開展新一輪全國雙擁模範城的建立工作,鞏固發展軍政軍民團結。

二是提高民生保障水平。認真落實各項惠民政策,確保全面完成或超額完成省、市下達的各項民生工程任務。不斷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力爭20xx年城鎮就業率達96%,城鄉勞動力就業人數增加3萬人,其中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1.2萬人,零就業家庭就業安置率達100%。不斷提高社會保險和救助水平,實現城鎮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率達100%,城鄉低保實現應保盡保。不斷提高醫療保障水平,鞏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實現城鎮醫療保險全覆蓋。不斷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力度,讓居者有其屋。

三是推動社會事業發展。優先發展教育,不斷加大教育投入,繼續實施校園安全工程和校園標準化建設,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深入推進素質教育,加快發展職業教育、學前教育和民辦教育。深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構建新型城鄉醫療服務體系。不斷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加快醫療重點專案建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高度重視人口和計生工作,加強基層基礎工作和隊伍建設,全面落實計劃生育政策。積極開展城鄉社群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大力發展慈善事業,全面推進社會福利體系建設。推進農村文化資訊資源共享,加強區文化藝術中心、鄉鎮文化站等文化陣地建設,加快儺文化等文化產業發展步伐,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四是創新社會管理方式。加強和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加強和完善科學有效的利益協調機制、訴求表達機制、矛盾調處機制、權益保障機制,統籌協調處理各種利益關係,妥善處理各種利益矛盾,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夯實基層組織,壯大基層力量,整合基層資源,強化基礎工作,提高領導幹部做群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充分發揮區委群眾工作部、鄉鎮和諧平安聯創中心、村(社群)綜治工作組織的作用,著力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現實社會生活中的突出問題和影響和諧穩定的源頭性、根本性、基礎性問題,集中開展徵地拆遷、環境汙染、權屬糾紛等突出信訪問題排查和化解。加強和完善公共安全體系,健全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機制,堅決確保食品藥品安全。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監管體制,嚴厲打擊非法生產。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充分發揮“天網”工程的作用,確保公眾安全感指數達95%以上。完善應急管理體制,增強危機處理能力和防災減災救災應對能力。

(五)奮力推進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加快提升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

黨建工作是各級黨委務必抓好的關鍵性工作。要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以xx“七·一”講話精神為指標,以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為重點,紮實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保證。

一是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思想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是提高黨員幹部思想政治水平的重要抓手。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各級黨組織領導科學發展的能力。廣大黨員幹部要結合實際,結合自身崗位工作實際,本著“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把學習黨的理論與學習專業知識結合起來,不斷豐富拓展學習內容。要著眼做好本職工作,學習與崗位職責相關的新知識、新技能,有針對性地優化知識結構,提高綜合素質,增強創新能力。尤其是要重點圍繞打造中國工業陶瓷之都、加快經濟轉型、推進科技創新、提升隊伍素質等主題組織學習,不斷將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發展的新思路、新決策、新辦法、新成效。

二是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抓住我區被列為全省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綜合配套試點縣區的有利契機,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標準,堅持民主、公開、競爭、擇優原則,積極探索,勇於創新,形成充滿活力的選人用人機制,建設一支善於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高素質幹部隊伍。認真貫徹落實幹部選拔任用工作四項監督制度,完善初始提名、全程記實、差額選拔等比較成熟的改革措施,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繼續推行定向培養後備幹部制度,注重定向培養鄉鎮黨政正職後備幹部和財稅建設、專案建設、安全穩定、黨務工作等崗位後備幹部。加大競爭性選拔幹部力度,完善公開選拔、競爭上崗制度,探索公推公選、公推比選、公推競職等多種形式的競爭性選拔幹部辦法,到20xx年,每年通過競爭性選拔方式選拔的科級幹部不少於新提拔科級幹部的三分之一。建立健全符合實際、體現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要求的幹部考核評價體系,從幹部德行表現、工作實績、群眾評價等方面制定幹部考核評價的具體內容,引導各級幹部既注重當前的“顯績”,又注重長遠的“潛績”。

三是大力推進基層組織建設。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是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任務的戰鬥堡壘。要以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為主線,以“五線五型”黨建示範工程為抓手,以“兩承諾三公開四評議”活動為載體,分類推進各領域黨組織建設,打造一批省、市黨建工作示範點,重點抓好農村、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黨組織建設,推動全區90%以上的基層黨組織普遍達到“五好”目標要求。深入開展結對幫扶創“五好”基層黨組織活動,逐年加大村、社群活動場所建設力度,逐步解決一些基層黨組織活動無場所問題。在農村,要把發展現代農業、培養新型農民、帶領群眾致富、維護農村穩定貫穿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始終。以村、社群換屆為契機,逐步在全區村、社群實行“公推直選”,選好配強村、社群黨組織書記。注重把大學生、致富能手培養成村幹部,不斷優化村幹部結構。全面落實“七個有”機制,進一步激發村、社群幹部工作積極性。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黨組織要圍繞貫徹黨的方針政策、團結凝聚職工群眾、維護各方合法權益、促進健康發展等職能,探索發揮作用的途徑和方法。要發揮基層黨組織在基層社會管理中的領導核心作用,繼續深入開展“千名幹部下基層,心繫群眾促和諧”活動,不斷健全乾部下基層長效機制。推行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和“百分制”考核制度,進一步激發無職黨員幹事創業熱情。不斷完善“書記抓、抓書記”的基層黨建工作責任機制,做到陣地建設到位、規範管理到位、經費保障到位、作用發揮到位,紮實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四是切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優良的作風是密切黨群幹群關係、凝聚人心、推動發展的重要力量。建立健全嚴管幹部作風的督查、整改、問責機制,對黨員幹部實行作風嚴管常態化,嚴查工作不實、精神不振、作風不正、律己不嚴等問題。強化群眾觀念,堅持向群眾學習,切實把群眾作為工作的第一依靠,把群眾的願望作為決策的第一依據,把解決好群眾切身利益問題放在各項工作首位。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堅決反對各種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讓真抓實幹在黨員領導幹部中成為風尚。發揚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堅決反對講排場、比闊氣等鋪張浪費行為。堅持把黨的各級領導幹部作風建設作為重點,通過領導幹部作風的根本轉變,帶動全區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進一步好轉。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努力構建有特色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以學習貫徹《廉政準則》為重點,進一步加強黨性黨風黨紀教育,積極推進廉政文化建設,築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以開展風險崗位廉能管理工作為切入點,進一步抓好反腐倡廉體制、機制、制度創新,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權、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的長效機制。以落實“三重一大”事項集體決策制度為核心,規範區委權力公開透明執行,進一步加強對重點領域、重點環節的監督。以實現好、維護好和發展好群眾利益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決糾治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切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全面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充分發揮區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領導小組的職能作用,不斷增強反腐倡廉工作的整體合力,以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實際成效取信於民。堅決查處違紀違法案件,對任何腐敗分子,都必須嚴懲,決不姑息!

三、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是實現崛起的政治保證

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是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崛起的根本保證。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主要是總攬全域性、科學決策、把握重點、協調各方,充分運用政治、組織、行政手段,激發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群眾活力,攻堅破難,一以貫之地推動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崛起的巨集偉目標。

加強區委會建設是領導經濟工作的組織保證。民主集中制是黨的根本組織制度和領導制度,也是增強區委班子活力的關鍵。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關鍵是嚴格落實區委會“三重一大”事項集體決策制度。全區黨員幹部都要在區委的集中統一領導下開展工作,堅決執行區委的決策部署,確保政令暢通。要把提高會成員的議事決策能力作為區委班子建設的重中之重。會成員要堅持既分工又合作的原則,圍繞區委工作重點,加強學習調研,更好地把握全域性,切實增強參與集體決策的能力。區委班子成員要不斷增強工作的預見性和前瞻性,對發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能夠敏銳地作出科學的分析判斷,超前謀劃應對的措施,超前做好應對的預案,增強攻堅破難的能力。

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主要是把方向,謀全域性,抓大事。區委加強對經濟工作的領導,一是確定發展思路和奮鬥目標。區委在審視區情的基礎上,提出了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符合實際的目標思路,提出了“xx”規劃的意見建議。全區上下要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為了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奮鬥。二是確定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把經濟結構調整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實現三次產業協調發展和“三化”建設互動發展。下決心改變第三產業嚴重不足的現狀,加大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力度。要實現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良性互動,尤其是要將工業發展的成果就地轉化,推動城鎮化程序,吸納更多的農村勞動力從事第三產業,不斷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益,為農業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三是加大政策激勵力度,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為促進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要不斷強化政策的支撐和激勵作用,適時出臺一些政策措施,啟用每一個經濟細胞,尤其是激發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活力。要不斷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加強政風行風建設,大力推動政府轉變職能,簡化審批程式,提高辦事效率,提升機關效能和服務水平。

改進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方式才能有的放矢。區委對經濟工作的領導不是取代政府直接組織經濟活動和處理日常行政事務,而是採取一定的方式發揮政治保障作用。一方面要重視發揮推進陶瓷產業基地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推進城鎮化專案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維護社會穩定工作等領導小組的作用,強化領導小組的職責,及時研究解決相關問題。另一方面要完善陶瓷產業基地建設聯席會議制度、城鎮化專案建設聯席會議制度、百里特色農業帶建設等聯席會議制度,解決重點工作推進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

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關鍵是抓落實。思路再清晰,藍圖再美好,決策再科學,離開了落實,一切都是空談,一切都會落空。抓落實是領導幹部的根本職責,也是領導工作中的關鍵環節。一個幹部的能力強弱、作風優劣,水平高低,都會在抓落實中顯現出來。抓落實的過程重要,更重要的是抓落實的效果。在建立和完善各種績效考核制度的基礎上,最重要的是完善以工作問責製為重點的督查問效機制。要徹底改變重獎勵輕問責的思想,讓幹好必有獎,失職必問責的觀念深入人心。要進一步強化崗位職責,做到事有專管之人、人有明確之責、責有限定之期,真正使安於現狀的幹部“不安”,四平八穩的位子“不穩”,讓懈怠者受到鞭策,平庸者感到汗顏。尤其是對那些漠視區委重大決策部署,工作推諉拖沓,敷衍塞責,影響和破壞發展環境的人和事要一查到底,問責到底。

同志們,再創輝煌、加速瓷都崛起是我們各級黨組織和黨員肩負的神聖使命。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xx“七·一”講話精神為指標,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披荊斬棘,乘風破浪,義無反顧,勇往直前,為建設贛西工業經濟重鎮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