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大學生實習鑑定報告

欄目: 大學生自我鑑定 / 釋出於: / 人氣:3.86K

實習,是一種期待,是對自己成長的期待,是對自己角色開始轉換的期待。實習自我鑑定書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篇整理的3篇大學生實習鑑定報告,歡迎閱讀。

大學生實習鑑定報告
大學生實習鑑定報告篇一

渾渾噩噩的大學生活已經過去兩年了。說來慚愧,家境貧寒的我早就想做兼職掙點錢好減輕家裡的負擔,卻一直未能如願。去年暑假自己有去找工作,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家公司願意招聘暑假工,卻是騙局一個,騙了我70多的報名費,之後又找了幾天,沒找著也就放棄了。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一年又過去了。今年本沒想過找工作,就想好好看看書。當專業課結束後,還要一週多才考試,我便回家了幾天,到家的第一天,我收到了班長群發的資訊,問我們有誰願意去帶薪實習,要去的把名字發給她。“帶薪實習”,覺得好新鮮,在這之前我從未聽說過,出於好奇,便想弄個明白,於是打電話問班長一些關於帶薪實習的具體的事兒,可班長也不清楚,她只應院上要求,把這一訊息傳達給我們。本打算去“帶薪實習”的我打消了去的念頭。來到學校開周前班會時,輔導員說帶薪實習還有名額,梁平這些地方都沒有人去。第二天我找到美院負責帶薪實習的楊老師,告訴他我想報萬州,他說萬州名額已滿,他幫我認真的查看了一下萬州的名額,終於被發現還差一個名額,是在江南新區陳家壩街道辦事處,我興奮不已,就趕緊報了名,還問了些例如:“我們去實習單位一般都讓我們做些什麼”?“有沒有統一的服裝”

我這次帶薪實習來之不易。當被確定了實習有我時,我興奮不已,我告訴自己不論去幹什麼,多苦多累我都能挺過去,我一定行的。帶薪實習前有個動員大會,動員大會上領導的講話更是讓我熱血沸騰,當時某個領導講到去年有人帶薪實習被分配到某縣的磚瓦廠,磚瓦廠的正式職工做什麼那位實習生就做什麼,他在磚瓦廠鑽炮眼,運磚入窯,他身上到處都是灰塵,又髒又累,堅持了幾天實在受不了,打算不幹了,磚廠負責人打電話到學校,學校再打電話給他讓他去上班,他說自己受不了不想去,最後沒辦法學校只好讓磚瓦廠找點輕鬆的活給他幹。領導講到這些,我就對自己說“我的工作要是像磚瓦廠的那麼累那麼苦,我也要硬著頭皮堅持到底,就當磨練自己,鍛鍊自己的意志品質。”此時的我想到了“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帶薪實習的前一天,我收到帶隊隊長的資訊說是7月11日早上7:30在雕塑前集合,當時的我既激動又憂慮,我終於能參加一次社會實踐活動怎能不激動,想到要工作,怕自己才疏學淺,不能夠做得很好,不免有些擔憂。

7月11日,我7點左右到了雕塑那兒等待著7:30的到來,等待著帶隊長和其它我不認識的成員的到來。7:30到了他們也都來了,我們一起坐公交車來到了江南新區陳家壩街道辦事處,找到了辦事處負責我們帶薪實習這一塊的姚委員。姚委員很祥和,來之前我還在想這兒的負責人會不會很嚴肅,會不會一副盛氣凌人官味十足的樣子。見到了姚委員,覺得自己的想象力太豐富太可笑。

7月11日,帶薪實習第一天,我們只能算是來報到,談不上來工作,姚委員讓我們寫了下自己的基本的資訊,大致地說了一下我們被分配到哪兒,可能會做些什麼事。我們一行人有的被分到了社群,有的留在了辦事處做一些像整理檔案之類的事,我就是留在辦事處工作的其中一員。

第二天我們就正式工作了,姚委員帶我們到5樓人會議室整理檔案。到了會議室,我們先看了一會她發給我們的檔案材料分類排序的說明表。再才拿起一份檔案開始整理,整理第一份檔案時頭都大了,雖然看了說明表,但是這麼短的時間怎麼可能記得住,記不住就不知道從何下手。姚委員叫我們先把“年度考核表”和“工資變動表”按形成時間的先後排好,有差的基本資訊前後不一致的要登記下來,在姚委員的帶領下,在說明表的參照下,我們一個類別一個類別的整理,再把整理好的類別按類別先後放好。

時間過得真快,我們在江南新區陳家壩街道辦事處的實習就要接近尾聲了。

大學生實習鑑定報告篇二

從報到的那天起,我所感覺到的是設計院人性化的管理和每位員工的敬業精神。

報到那天,我們來到設計院正好是中午休息時間,剛到一個陌生的環境時的茫然大概人人都有的吧,而且又是不是上班時間,我們一時不知所措。看到我們風塵僕僕,人力資源部領導立刻就放下手中的事情,親自帶我們去招待所,又給我們指引食堂和購物點,從那一刻起,我就覺得設計院就像一個大家庭,充滿著關愛和溫暖。

設計院的其他部門對我們這些實習生也都很照顧,只要有問題、有麻煩,不管找到誰都會給我們指導。在這裡始終可以感覺到和諧的人際關係所帶來的溫暖和關愛。

在我學習了《工作制度彙編》以後,覺得設計院的管理條例很細也很嚴,但是我感覺到的那是一種是很富有人情味和靈活的管理方式,因為管理者們是以人為本,處處為員工著想的。

後來,我到了華南業務區,看到的依然是一張張友善的臉孔。雖然我的指導老師---王小穩和我的直接交流並不多,但是看見他整天在辦公室忙碌的身影,我就知道他是一個非常愛崗敬業的人。其實我在華南區所見到的每一個人又何嘗不是敬業的呢?記得有個星期五的晚上,我回設計院取遺忘的課本,在路上我還在憂慮沒有鑰匙,能不能進辦公室。但是,出乎我的意料,當我來到辦公室時,還有很多同事在加班工作。填表,畫圖,計算,大家都忙得不亦樂乎。從那以後,我偶爾晚上到辦公室,所看到的依然是忙碌工作的景象。原來,加班工作已經是設計院的常事了。

每當我在萬家燈火的時候,經過走廊,看著一間間還亮著燈的辦公室,看著電腦桌前的忙碌身影,我就想起了那條橫幅"用心成就滿意,傑出源自竭誠",那是我每天一抬頭就能看見的一句話。我想,在院裡的每個人都能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吧!

每天清晨我走進七所大門的時候,我都為自己是設計院的一員而感到自豪。記得一位企業家說過,當一個企業的企業文化能夠在每位員工身上解讀到時,這個企業就是一個優秀的企業。不錯,在傑賽我更深刻的理解了這句話的含義。

因為有了這些感想,在傑賽實習的每一天我都有一種緊迫感,從一名未出社會的大學生最終成長為一名傑賽員工,我不僅要學習專研技術,更重要的是學習一種敬業精神,努力做到高效、自律、求實、創新,把自己融入到一個大團隊中去,增強自己的企業榮譽感,因為一個企業的成功就是每個員工的成功。

大學生實習鑑定報告篇三

為期一個月的暑期社會實習已然結束,但回顧這一個月所經歷的點點滴滴, 我相信這不會只是我人生旅途中的一個小插曲,而是一個新的開始,更是一個充滿挑戰和希望的人生引航。 我在學校報名申請了大學生帶薪實習這一活動,並很榮幸的被選中參與到重慶市帶薪實習中,雖然在大一也曾經經歷過一次在化工工廠的實習體驗,但這次在重慶工具廠的實習,仍然讓我十分的期待,因為這次實習是針對我所學習的專業,從而分配的工作單位,我將能更好的體會到自己所學機械設計在社會生產領域裡的具體運用,這些第一手的材料是很難從大學課堂和書本上得到的,一切的是新鮮且充滿挑戰。我所參與到的這次實習活動主要是重慶市政府組織的帶薪實習,旨在培養大學生的實踐能力,讓他們早日接觸社會,瞭解社會規則,以便日後能更好的融入社會。相對於以往我們自己應聘所找到的工作,這次的工作單位將更加規範,安全,也更好的保障了我們大學生的利益。

七月一十八日,我們剛剛結束了在校的學習,便懷著學習知識,積累經驗的心態來到實習單位的。我們所分配到的單位是重慶工具廠,其工廠主要是生產工具刀具和齒輪的國有型工廠,剛剛到單位本以為像我們這種出來實習的大學生,市裡政府分配的單位會不太重視,但剛到工具廠同學們就得到了廠方的熱情接待,並將我們9位同學很合理的分配到了不同的分廠和崗位上學習實習。而我及其三位同學被分到了二分廠進行工作。

二分廠是一個主要生產滾刀的加工車間,滾刀的粗加工、精加工都在這個廠方內全部實現。我工作的第一天就是在技術工人的辦公室裡看看資料,學習一下滾刀的製作流程。我覺得磨刀不誤砍柴工,就先學習學習再幫忙做事也不遲。可是第二天、第三天......除了站在工人師傅身後觀察各類機床的操作,看看加工流程,看看工件跟單,就沒幹過其他事。這其實與我想象的實習經歷再次出現了差距。過了一個星期,我就有點坐不住了,就趁著工作之餘找帶領我們的分廠班長溝通了一下我想參與工作的想法,對於這個問題,班長與我細緻耐心的交流,我也漸漸明白了這其中的道理。其實像我這樣的實習生,本來實習的時間不長,而且對滾刀精加工部門的工作不熟,而且對機床操作也不能達到一定的水品,如果由我們進行機床操作很容易造成生產資源的浪費,因此為了保證工廠的正常加工,我們也只能只看不動手了,即使有些惋惜,但同學們都還是表示極大的理解。只是說到有用得著我們的時候一定通知我們。

雖然我們在這次實習中,並沒有上機床實際的操作加工,但分廠主任還是在理論方面給我下了一個研究課題——滾刀退磁。這個問起主要是:二分廠原有的退磁機本身是由其廠內電工自己製造,最近一段時間裡發現退磁的功效有所減弱,常常出現退磁不乾淨的現象,因此希望我們四位同學能在理論上,改進一下現有退磁機。我們一聽到能有自己發揮之處時都非常激動,紛紛在下班之餘上網查閱資料,找學校老師幫忙。經過兩個星期的查詢,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讓我們瞭解研究到了退磁不完的原因和改進方案,從中也學到了不少關於退磁,刀具加工的知識。我也看到學到了很多,真讓我受益匪淺。

在這次實習期間,我事情雖然做的不多,但是各類圖紙卻見得不少。滾刀的加工工藝,也在慢慢的實習觀察中得到了深刻的瞭解,主要分為鍛胚及其退火、粗加工、孔加工、軸臺加工、精車加工、鍵加工、車螺紋、銑直槽、鏟外圓及齒形和打磨工序等將近二十個工序。可以說每個工序都需要膽大心細,每個工人師傅的手藝都是日積月累而成的。而我只能站在旁邊,仔細的觀察並詢問每道工序的意義和巧妙一處。

在這個一個月的實習中,我主要做的事就是平日裡與領導和前輩們的交流。在簡單的溝通中,我不僅認識到了自身的某些不足之處,還收穫了很多在學校裡學不到的知識和經驗。我瞭解到了滾刀、銑刀等刀具的加工工藝流程,並親身近距離的參觀體驗了,普通車床、銑床、鏟床、拉床等的操作工藝,也看到了數控機床在工廠中具體運用和操作細則。第一次親身感受了所學知識與實際的應用,感測器在數控裝置的應用,電子技術在機械製造工業的應用了,精密機械製造在機器製造的應用,等等理論與實際的相結合,讓我們大開眼界,也是對以前所學知識的一個初審。在和工作在機床第一線的工人師傅們交流中,我也學到了許多我在大學課堂上無法學到的實際知識。每天的工作,都讓我受益匪淺,讓我的數控實際操作知識得到充分的提高。

當代大學生總是抱怨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已與社會脫節,其實不然,這只是理論與實踐之間必然存在的差距而已。通過這次實習,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知識固然重要,但是學會如何學習以及如何與人相處更加重要。要想成功地走出校園,融入社會,就必須學會如何將理論與實際聯絡起來,並讓其相互作用,相互促進。其實很多理論和經驗老師在課堂上已經傳授給我們,但是因為沒有親身經歷過,所以我們並未引起重視,這次實習給了我這個將理論與實際聯絡起來的機會,讓我更加貼近社會,瞭解社會,為我今後融入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小心得和小體會。那就是在重慶將近四十度的高溫天氣裡,在工廠的第一線車間的溫度更是熱力十足。而我看到那些奮鬥在第一線的平凡的工人師傅們,頂著高溫卻依然日復一日的一絲不苟的工作,雖然條件不如意卻仍然笑臉迎人,對生活充滿美好的希望,這些點滴都讓我感受到生活在社會中層的普通老百姓的樸實和善良。

總的來說,這次實習,對我來講是上了一堂重要的社會課,獲益良多。在這個過程中,每天的工作使自己從書本上學的許多知識鮮活了起來,明白了本專業在一些技術製造上的具體應用。我更加明白要成功地從校園過渡到社會需要怎樣的努力,走入社會,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回顧這一個月的時間,我是認真的,但用心不一定等於成功,我畢竟是一名實習生,在做事和與人相處上,還缺乏社會經驗。在社會的這條大路上,我邁出了第一步,接下來還有第二步、第三步……但不管怎樣,我都會倍加努力,把實習中學到的一切加以融會帶到今後的事業中去。事實告訴我,儘管理論和現實存在差距,但還是應該對自己有信心,應該勇敢地去嘗試。即便在嘗試中失敗,也能讓自己成長,沒有鍛鍊實踐,談何積累和成長?而這一切,只能靠自己去爭取,等待,只能讓你在沉默中消亡,只有主動,才能為自己創造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