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詩歌教研的活動總結範文(精選9篇)

欄目: 教研活動總結 / 釋出於: / 人氣:2.17W

詩歌教研的活動總結範文 篇1

一、多誦讀,感受詩歌的意境

詩歌教研的活動總結範文(精選9篇)

古人對“讀”,有經典概括和詮釋——“兵不厭頻讀,詩須放淡吟”,“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文章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等等,可見“讀”是詩歌教學的靈魂。讀一首好詩,相當於聆聽一首美妙的旋律;讀一首好詩,相當於欣賞一幅悅耳的圖畫;讀一首好詩,相當於與一位藝術家促膝談心。《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如此,處理好一個“讀”字,可以讓學生領悟詩歌美的旋律,融入美的情感,感受美的意境,達到審美愉悅的良好境界。

梁實秋先生也說過:“詩不僅供閱讀,還要發出聲音來吟,而且要拉長聲音來詠,這樣才能陶冶性情。”吟詠詩歌,不僅可以使人博聞強記,積累文學素養,更重要的是在反覆吟詠中能受到詩歌的薰陶和感染,與詩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詩歌中的每一個字都飽含著詩人的感情,詩人在詩中所描繪的每一個客觀事物都融入了詩人的主觀情感。在誦讀時,應抓住情境的特點,聲音要富於變化,如壯闊的景物要顯得慷慨激昂,清新的景物要讀得流暢安寧,明媚的景物要表現得平緩自如。總之,誦讀要充滿感染力,使學生感受詩歌意境的獨特魅力。

二、以讀帯寫

我認為,“讀”是“寫”的前提和基礎。不將文章讀懂、讀透,貿然動筆,勢必寫不出,寫不好;對於閱讀目標,不分解、不分層,勢必增加寫作活動的困難;課堂活動不遵循由淺入深的閱讀規律,勢必造成“寫”的無序和無效。“寫”是“讀”的促進與提升。“寫”的內容要從“讀”中來,但“寫”的過程,又是一個對“讀”到的資訊不斷進行加工重組的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說,“寫”能夠反作用於“讀”。這種反作用,體現在對原文進行回讀與深入思考,從而使閱讀體驗有新的發現與收穫。

三、欣賞音樂美,注重學生文化積累

古詩詞講究韻律,樂感極強,平聲仄聲交錯組合,跌宕起伏,節奏鮮明,具有悅耳的音樂美,因而,誦讀指導千萬不能一個模式,學生是有個性的,每名學生對詩中形象、詩中情味、詩中語言可以有自己獨特的理解與感受。因此,要解放思想,放手讓學生自己閱讀,只要學生真正進入角色,身臨其境,與詩中情、詩中景、詩中人溝通;只要積極性高漲,可以讀得慷慨激昂,可以讀得委婉含蓄,與詩意、詩情、詩境合拍,只要發揮主動性,讀出語言的味道,讀出語言的表現力、感染力就行。

在古詩詞教學中只要真正尊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加強學生的閱讀實踐,讓他們學得愉快,學得歡樂,讓他們沉浸在中華文化的氛圍中,就能紮紮實實積累語言、積累文化,促使他們在思想情操上受薰陶,形象思維、創造意識等方面得到鍛鍊。

詩歌教研的活動總結範文 篇2

第九周我們教研組承接了學校的教研活動,按進度,我們應該上到第五單元的19課或第六單元的20課,由於19課是略讀課文,所以我們選擇了20課《古詩兩首》。

首先,我們認真分析了教材,確定了教學重難點。這兩首詩都是千古傳頌、膾炙人口的送別詩,都描寫了送別好友時的依依惜別之情。《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唐代大詩人李白所寫。孟浩然也是唐代詩人,和李白是好朋友,彼此之間情誼深厚。這首詩表達了詩人送別好友時無限依戀的感情,也寫出了祖國河山的壯麗美好。《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是唐代詩人王維。安西是指安西都護府,在今天的新疆庫車附近。友人元二將要遠赴西北邊疆,詩人特意從長安趕到渭城來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誼,不言可知。這兩首詩在以前的古詩文背誦中,學生都背過,因此我們確定教學的重難點是感悟詩歌的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之間的深厚情誼;激起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培養課外主動積累詩歌的良好習慣。

其次,結合語文大閱讀的要求,確定了本次教研活動的主題:“有效整和,充實文字,情景交融,體會情感”上課前,用《贈汪淪》匯入新課,學《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時,加入《贈孟浩然》幫助學生理解李白對孟浩然的感情;學完《送元二使安西》後,再學一首《別董大》,體會送別的詩的不同風格。學完後再讓學生補充幾首關於送別的詩,達到有效整和,充實文字的作用。

在第一次試講時,學生對詩人離別的情感體會的不深,不能達到情景交融,體會情感,我們組又對教案進行了修改。讓學生查閱資料,看地圖,瞭解從渭城去安西的路途有多遠,安西的情景是什麼樣的,這樣為進一步理解王維送元二時“勸君更盡一杯酒”酒中所蘊含的惜別、祝福、不捨、友誼……做好了鋪墊。

為創設情境,我們準備了《送別》《陽關三疊》《渭城曲》,在試講中,我們確定了《陽關三疊》《渭城曲》兩首樂曲,在實際教學中,起到可很好的渲染作用。

集體的智慧是偉大的,在這次教研活動中,我們集思廣益,李金峰老師還上網蒐集了關於古詩誦讀的方法,較圓滿的完成了教學、教研任務,在這次活動中,我們組的每位老師在古詩閱讀教學方面也都有了新的認識,提高了自己的教學水平。

詩歌教研的活動總結範文 篇3

幼兒部全體幼兒入學後的兩項大型活動——“故事大王”比賽和“童心暢想”詩歌朗誦比賽昨天落下帷幕,老師和孩子們依然沉浸在一幕幕精彩生動的表演情景之中。11月18日下午放學後,幼兒部全體教師在幼兒部主管領導陳麗娜主任組織下,認真進行了兩項活動的總結。

陳主任在總結中表揚所有教師在活動中互相配合,共同確定活動內容,認真組織排練,保證了每一項活動的完美效果。

在“故事大王”比賽中,每班的班主任都能嚴格按照活動要求在班級進行“海選”,為每個孩子提供了展示的機會,選拔出優秀的參賽選手後,還能利用課餘時間認真指導孩子進行賽前準備。從故事內容的選擇,語氣和語調的把握,到上下場的姿態和語言,老師們都進行了細緻的指導,使得參賽的每個小朋友都呈現了自己最精彩的表演,得到四位評委老師的高度評價。

在“童心暢想”詩歌朗誦比賽中,學前班幼兒雖然第一次集體亮相,但沒有一絲膽怯和羞澀,他們用充滿童真童趣的朗誦和表演展現了自己的陽光和快樂。教師們對活動重視程度高,為幼兒的表演創造了符合詩歌內容的真實情境,使人如臨其境。幼兒們的朗誦整齊洪亮,吐字清晰,表達流暢,給評委老師留下深刻印象。特別是學前三班王老師利用幼兒的一日生活創編了兒歌《幼兒園是我們快樂的家》,在老師的帶動下,孩子們情緒飽滿,大膽表達,展示出幼兒活潑可愛,天真熱情的天性,感染了在場的所有觀眾。學前六班小朋友把自己扮作各種可愛的小動物,在充滿情趣的朗誦中表達了自己真實有趣的夢想,贏得了老師們的讚揚。

肯定活動成績的同時,陳主任也指出了詩朗誦比賽中存在的問題:首先是對於詩歌內容的選擇,應該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健康生動,富有童趣,使孩子們在輕鬆、歡快的氛圍中獲得了精神的滋養。其次對於幼兒朗誦的指導,應將重點放在吐字清晰、表達流暢上,做到聲音洪亮,不拖長音,不嘶喊,避免朗誦長句子。最後關注孩子朗誦的表現形式,可以根據朗誦內容設計動作和情境,前提是幼兒的表現要自然,不做作。陳主任還特意提醒所有副班教師要認真總結活動中的成績和不足,為下一屆幼兒的比賽提供更有效的指導。

品味成功點滴中,老師們積累了指導幼兒活動的寶貴經驗,總結不足後,大家更明確了組織幼兒活動的重點和關鍵,相信所有老師和孩子們在下一次比賽中,會為我們呈現出更多優秀的作品。

詩歌教研的活動總結範文 篇4

在過去的一學期,幼研室教研工作在上級主管部門的關心重視與領導,在各鄉鎮中心園及全縣幼兒園領導和教師們的大力支援下,圍繞期初制訂的幼教教研計劃,以《綱要》精神為指導,以園本教研為主線,以中心教研組為主要陣地,主要作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加強學習,提高教師業務素養。

1、自身建設,提高工作水平 。幼教教研室承擔著教學研究和業務指導的任務,為更準確地把握教學改革的脈搏,必須加強自身建設。本學期來,幼研室健全了以下工作制度:(一)業務學習交流制度。我們採用自學和集中交流相結合的方式,學習的內容有《課堂密碼》《幼兒教師園本培訓》等,於每週工作例會進行交流,結合教育教學中的案例,談自己的理解或體會,以此來促進學習的深化。(二)積極豐富業務學習資源。我室除了訂閱《福建幼兒教育》、《幼兒教育》《學前教育》等雜誌,教研員利用網路組織學習《張雪門幼兒教育文集》節選的讀書活動。(三)聽課反饋交流制度。教研員在深入幼兒園調研聽課後,要求反饋交流。

提出各幼兒園調研、聽課中發現的好方法及發現的問題進行分析。

2、開展教師讀書活動 。

為廣大教師在課改的過程中進一步理順思路,轉變教育理念,提升實踐能力。幼研室組織農村鎮中心幼兒園、縣優質園開展“讀書活動”。首先,在“東山幼教部落格”上傳我國著名的學前教育專家《張雪門幼兒教育文集》讀書的內容。二是各中心園制定讀書學習計劃,以教師自學反思為基礎,精選篇章與全體教師共同分享及討論。三是舉行片區“師徒結對” 讀書沙龍活動。6月8日,由幼研室牽頭的銅陵協作片幼兒園“讀書沙龍”活動在銅陵中心幼兒園拉開了帷幕。幼研室教研員及來自銅陵片區的鎮中心幼兒園、縣優質幼兒園“師徒結對”的園長及老師們參加了活動。教師們手捧自己精心挑選的文章,帶著自己撰寫的讀書心得,積極地向大家交流心得。整個沙龍活動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進行。

二、培訓學習,有效提升教師業務水平。

在實施新教材的過程中,努力拓寬培訓渠道,加大了培訓力度。一是教研員引領。XX年3月,由幼研室組織的農村幼兒教師“我們共同成長”系列培訓活動,三位教研員圍繞“幼兒園語言領域活動組織(一)”主題,結合當前農村幼兒園課程設定情況進行了《幼兒園故事教學活動組織》、《幼兒園詩歌教學活動設計與指導》、《幼兒園散文文學欣賞活動的組織策略》的講座,參加培訓的農村教師共計70多人。二是內引外聯,走出去,請進來。組織實驗幼兒園、銅陵中心園、康美中心幼兒園的骨幹教師參加漳州市“閩南童謠進幼兒園”教學觀摩研討活動,共享了閩南文化傳承。三是實施了“師徒結對”活動。為了加強農村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發揮教師的“傳、幫、帶”作用,共建學習交流平臺。XX年3月,組織全縣共有17名鎮中心園青年教師與15位中心幼兒園(優質園)、幼教輔導員,聚於康美中心幼兒園舉行了簡短而又熱烈的“師徒結對共同成長”簽約儀式活動。通過相互備課、聽課等形式,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三、送教下鄉活動,加強教育教學的具體指導。

為充分發揮市試點園、縣優質幼兒園的示範、輻射和引領作用,展示骨幹教師風采;進一步鞏固我縣幼兒園聯動協作片教研活動的紮實開展。

4月9、16、22日,幼研室組織四名骨幹教師分別赴銅陵四小幼兒園、宅山中心幼兒園、白埕中心園開展“縣送教下園暨聯動片區教研”活動。來自實驗幼兒園、銅陵中心幼兒園、宅山中心園的四名骨幹教師,將四個精心設計的優質課展示給了銅陵、西埔、陳城片區90餘名幼兒教師及部分家長。送教老師精彩的教學活動都體現出了嶄新的教學理念及新穎的教學方法,受到孩子及教師們的熱烈歡迎。實驗幼兒園陳春華老師的童話故事活動《小壁虎借尾巴》,以情動情、聲情並茂,循循善誘,把孩子引入故事情感之中,並與之產生了共鳴。銅陵中心園的蔡三金老師執教的仿編詩歌《搖籃》以她那親切自然的教態,巧妙的活動設計,熱烈有效的師幼互動,深深吸引著每一個孩子。宅山中心園的林舜英、張敏華老師分別展示的科學活動《各種各樣的鞋子》和《有趣的豆豆》,充分利用生活中隨手可得的各種豆豆和廣告鞋子宣傳圖做為教具,以遊戲貫穿始終。其間,教研員結合教研內容做《幼兒園仿編詩歌的組織》及《怎樣提高幼兒園故事教學的實效》的小講座。

總之,半年來在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關心指導和全縣教師的共同努力下,我縣的幼教教研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總結經驗的同時,我們也及時反思存在的問題:

1、教師未能充分利用便捷的網路資源,獲取廣泛的課改資訊。

2、鼓勵大家踴躍參加東山幼教部落格的“線上研討”,互相探討課改熱點問題,充分發揮網路教研的實效性。

3、在教研工作中未能突出園本教研的實效性,學習從解讀孩子的角度分析教師的教育行為,使教育研究真正為幼兒的發展服務。

新學期的教研工作將結合以上三點,調整工作思路,成立縣、鎮級幼兒教育教研組、開展集體備課及幼兒園聯動教研活動,制定可行的實施方案,以促進我縣幼教質量的提高。

詩歌教研的活動總結範文 篇5

詩詞中蘊含深厚的文化、做人的道理、高尚的情操、審美的趣味,應有盡有。我們教學生學習古詩詞,是在用中華優秀文化、用精練、精湛的母語哺育我們的後代,在他們心田播撒文化的種子,撒播做人的良種。自參加“詩歌韻”活動以來,我有以下幾點思考:

一、多誦讀,感受詩歌的意境

古人對“讀”,有經典概括和詮釋——“兵不厭頻讀,詩須放淡吟”,“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文章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等等,可見“讀”是詩歌教學的靈魂。讀一首好詩,相當於聆聽一首美妙的旋律;讀一首好詩,相當於欣賞一幅悅耳的圖畫;讀一首好詩,相當於與一位藝術家促膝談心。《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如此,處理好一個“讀”字,可以讓學生領悟詩歌美的旋律,融入美的情感,感受美的意境,達到審美愉悅的良好境界。

梁實秋先生也說過:“詩不僅供閱讀,還要發出聲音來吟,而且要拉長聲音來詠,這樣才能陶冶性情。”吟詠詩歌,不僅可以使人博聞強記,積累文學素養,更重要的是在反覆吟詠中能受到詩歌的薰陶和感染,與詩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詩歌中的每一個字都飽含著詩人的感情,詩人在詩中所描繪的每一個客觀事物都融入了詩人的主觀情感。在誦讀時,應抓住情境的特點,聲音要富於變化,如壯闊的景物要顯得慷慨激昂,清新的景物要讀得流暢安寧,明媚的景物要表現得平緩自如。總之,誦讀要充滿感染力,使學生感受詩歌意境的獨特魅力。

二、以讀帯寫

我認為,“讀”是“寫”的前提和基礎。不將文章讀懂、讀透,貿然動筆,勢必寫不出,寫不好;對於閱讀目標,不分解、不分層,勢必增加寫作活動的困難;課堂活動不遵循由淺入深的閱讀規律,勢必造成“寫”的無序和無效。“寫”是“讀”的促進與提升。“寫”的內容要從“讀”中來,但“寫”的過程,又是一個對“讀”到的資訊不斷進行加工重組的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說,“寫”能夠反作用於“讀”。這種反作用,體現在對原文進行回讀與深入思考,從而使閱讀體驗有新的發現與收穫。

三、欣賞音樂美,注重學生文化積累

古詩詞講究韻律,樂感極強,平聲仄聲交錯組合,跌宕起伏,節奏鮮明,具有悅耳的音樂美,因而,誦讀指導千萬不能一個模式,學生是有個性的,每名學生對詩中形象、詩中情味、詩中語言可以有自己獨特的理解與感受。因此,要解放思想,放手讓學生自己閱讀,只要學生真正進入角色,身臨其境,與詩中情、詩中景、詩中人溝通;只要積極性高漲,可以讀得慷慨激昂,可以讀得委婉含蓄,與詩意、詩情、詩境合拍,只要發揮主動性,讀出語言的味道,讀出語言的表現力、感染力就行。

在古詩詞教學中只要真正尊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加強學生的閱讀實踐,讓他們學得愉快,學得歡樂,讓他們沉浸在中華文化的氛圍中,就能紮紮實實積累語言、積累文化,促使他們在思想情操上受薰陶,形象思維、創造意識等方面得到鍛鍊。

教學是一門藝術,對這一藝術的追求永無止境,而對於如何引導學生更有效地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課堂學習模式的摸索又是剛剛起步,“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詩歌教研的活動總結範文 篇6

第九周我們教研組承接了學校的教研活動,按進度,我們應該上到第五單元的19課或第六單元的20課,由於19課是略讀課文,所以我們選擇了20課《古詩兩首》。

首先,我們認真分析了教材,確定了教學重難點。這兩首詩都是千古傳頌、膾炙人口的送別詩,都描寫了送別好友時的依依惜別之情。《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唐代大詩人李白所寫。孟浩然也是唐代著名詩人,和李白是好朋友,彼此之間情誼深厚。這首詩表達了詩人送別好友時無限依戀的感情,也寫出了祖國河山的壯麗美好。《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詩人王維。安西是指安西都護府,在今天的新疆庫車附近。友人元二將要遠赴西北邊疆,詩人特意從長安趕到渭城來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誼,不言可知。這兩首詩在以前的古詩文背誦中,學生都背過,因此我們確定教學的重難點是感悟詩歌的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之間的深厚情誼;激起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培養課外主動積累詩歌的良好習慣。

其次,結合語文大閱讀的要求,確定了本次教研活動的主題:“有效整和,充實文字,情景交融,體會情感”上課前,用《贈汪淪》匯入新課,學《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時,加入《 贈孟浩然》幫助學生理解李白對孟浩然的感情;學完《送元二使安西》後,再學一首《別董大》,體會送別的詩的不同風格。學完後再讓學生補充幾首關於送別的詩,達到有效整和,充實文字的作用。

在第一次試講時,學生對詩人離別的情感體會的不深,不能達到情景交融,體會情感,我們組又對教案進行了修改。讓學生查閱資料,看地圖,瞭解從渭城去安西的路途有多遠,安西的情景是什麼樣的,這樣為進一步理解王維送元二時“勸君更盡一杯酒”酒中所蘊含的惜別、祝福、不捨、友誼……做好了鋪墊。

為創設情境,我們準備了《送別》《陽關三疊》《渭城曲》,在試講中,我們確定了《陽關三疊》《渭城曲》兩首樂曲,在實際教學中,起到可很好的渲染作用。

集體的智慧是偉大的,在這次教研活動中,我們集思廣益,李金峰老師還上網蒐集了關於古詩誦讀的方法,較圓滿的完成了教學、教研任務,在這次活動中,我們組的每位老師在古詩閱讀教學方面也都有了新的認識,提高了自己的教學水平。

詩歌教研的活動總結範文 篇7

本學期我校教研工作堅持抓教育教學質量為中心,以重實際,抓實事,求實效為教學工作的基本原則,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加強教學常規管理,深化課堂教學改革,認真落實課程計劃,落實教學常規,落實教學改革措施,抓好教學監控,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現就一學期來其中的點滴做一個小結,以備日後能更好更快地發揮教研工作應起的作用。

一、領導的重視和教師的積極參與是教研工作取得成績的首要保證。

利用本校與進修校隔壁這個有利優勢,學期開始學校領導就向進修校的語數教研組長請才教商討本期的教研思路。鄭德忠主任指出:教研就如同船的舵,好比老人手中的柺杖,它是教師前進中的助進劑,一定要讓教研先行,要放開手腳大膽實踐,力求闖出一條既省力又有效的路子。正因為有了這樣的認識,有了這樣的魄力,才有了本期教研的大跨步前進。同時,我校語數教研組組長都盡心盡職,勇於開拓,不計報酬,忘我工作。全體教師都為學校的教育教學竭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積極投身於教研教改。因為有了這些,教研才能真正落實到教學之中,為教學服務,為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服務。

二、抓教學常規管理,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

加強常規管理,是落實教育計劃的根本保證。本學期初,我們認真制定教學教研工作計劃,並召開了全體教師教研工作安排會議,按照學校的各項規定組織教學教研工作。

1、堅持業務學習制度。業務學習由讀書筆記和撰寫心得體會相結合,一學期來對各教師的業務學習進行檢查,教師們的學習筆記均達到學期初規定的學習數量。

2、堅持領導聽課、評課制度。實行領導推門聽課制度,學校領導學期聽課均達到了要求的節數,張文棣校長尤為突出,聽課達20幾節。

3、堅持成績抽查與檢查制度。為了提高教學進度和教學質量的監控力度,我們嚴密組織了三次統一測評考試(10月上旬以校為單位的平時單元測試;11月份以校為單位的期中測試和1月份的期末統一測試),並組織教師認真評卷,按序號上報成績,進行卷面分析,寫出書面材料,這樣有效的促進了我們本校教師們的教學工作,為以後教學成績的提高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一學期中,認真檢查教師備課、作業等情況,並記入考核。

4、本學期,我們仍然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各級教育部門和中心國小組織的教研活動。

三、抓課堂教學,促進課堂教學改革

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是課堂教學,教師認識的提高,觀念的轉變,最終要通過課堂來實踐。因此,加強教師對課堂教學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通過以下幾種措施來促進課堂教學的改革:

1、開展集體備課活動。結合我校六年級五個班級特點,把集體備課分語數兩組為單位,以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為主題,進行"同課異構"的集體備課活動。語數均採用了單週集體備課、磨課,內容為下一週的教學內容,之後大家共同討論定出教學思路,探討教學方法,並由執教者整理出最佳教學設計方案;雙週進行上課、聽課、說課反思和評課的活動方式。

2、開展課堂教學研討活動。

本學期12月份,我校黃麗全和王長順兩位老師的《統計》與《雞兔同籠》這兩節課,為中心國小的所有五、六年級數學教師提供了教學示範的平臺,也為這兩位老師提供了一個展示教學技能的舞臺。實踐證明,每一為教師的每一堂課都是總結經驗和自身提高的過程,這對所有的教師無疑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3、強調寫教學反思。寫教學反思是教師認識自己、總結教學經驗、提高教學能力的有效途徑,它是實在的教研行為,能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每一位教師都認真地反思了教學過程和自己的教學行為,都及時地把教學中點點滴滴的感受寫下來。每位教師並在期末都總結出自己的一份"反思伴我成長"的學習心得。

四、提高教師隊伍素質

1、加強教師學習,提高教育教學理論水平

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和發展,教師如果不學習,教研活動就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因此,本學期我們根據中心國小的檔案要求和本校的實際情況,立足校本,有計劃、有步驟進行校本培訓,措施得力,目標明確,形式多樣。組織教師深入學習《課程標準》,要求每位教師訂閱一本有關教育雜誌和一本其它雜誌刊物,讓每位教師平時能給自己充電,從中學習有關教育教學的理念,提高了教師自身素質和教學水平,從而使教師更新教學觀念,認識教學新策略,讓教師從經驗型向專業型、科研型轉變。

2、組織教師參加各種培訓活動

本學期我校積極組織教師參加了少先隊輔導員培訓和中國小班主任的培訓活動,並從中學習了相關的理論知識,為教師今後更好地抓好班級工作奠定了基礎。

五、教研工作存在的問題

本學期的教研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教師對學習的關注度不夠。雖然我們的教師都在參與學習,但少部分教師的學習還只是放在表面的學習上,並未對學習進行深入的反思和應用,未能真正達到學習的目的。在今後的學習方面還需從認識上提高,讓教師真正把學習落到實處。

詩歌教研的活動總結範文 篇8

詩詞中蘊含深厚的文化、做人的道理、高尚的情操、審美的趣味,應有盡有。我們教學生學習古詩詞,是在用中華優秀文化、用精練、精湛的母語哺育我們的後代,在他們心田播撒文化的種子,撒播做人的良種。自參加“詩歌韻”活動以來,我有以下幾點思考:

一、多誦讀,感受詩歌的意境

古人對“讀”,有經典概括和詮釋——“兵不厭頻讀,詩須放淡吟”,“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文章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等等,可見“讀”是詩歌教學的靈魂。讀一首好詩,相當於聆聽一首美妙的旋律;讀一首好詩,相當於欣賞一幅悅耳的圖畫;讀一首好詩,相當於與一位藝術家促膝談心。《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如此,處理好一個“讀”字,可以讓學生領悟詩歌美的旋律,融入美的情感,感受美的意境,達到審美愉悅的良好境界。

梁實秋先生也說過:“詩不僅供閱讀,還要發出聲音來吟,而且要拉長聲音來詠,這樣才能陶冶性情。”吟詠詩歌,不僅可以使人博聞強記,積累文學素養,更重要的是在反覆吟詠中能受到詩歌的薰陶和感染,與詩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詩歌中的每一個字都飽含著詩人的感情,詩人在詩中所描繪的每一個客觀事物都融入了詩人的主觀情感。在誦讀時,應抓住情境的特點,聲音要富於變化,如壯闊的景物要顯得慷慨激昂,清新的景物要讀得流暢安寧,明媚的景物要表現得平緩自如。總之,誦讀要充滿感染力,使學生感受詩歌意境的獨特魅力。

二、以讀帯寫

我認為,“讀”是“寫”的前提和基礎。不將文章讀懂、讀透,貿然動筆,勢必寫不出,寫不好;對於閱讀目標,不分解、不分層,勢必增加寫作活動的困難;課堂活動不遵循由淺入深的閱讀規律,勢必造成“寫”的無序和無效。“寫”是“讀”的促進與提升。“寫”的內容要從“讀”中來,但“寫”的過程,又是一個對“讀”到的資訊不斷進行加工重組的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說,“寫”能夠反作用於“讀”。這種反作用,體現在對原文進行回讀與深入思考,從而使閱讀體驗有新的發現與收穫。

三、欣賞音樂美,注重學生文化積累

古詩詞講究韻律,樂感極強,平聲仄聲交錯組合,跌宕起伏,節奏鮮明,具有悅耳的音樂美,因而,誦讀指導千萬不能一個模式,學生是有個性的,每名學生對詩中形象、詩中情味、詩中語言可以有自己獨特的理解與感受。因此,要解放思想,放手讓學生自己閱讀,只要學生真正進入角色,身臨其境,與詩中情、詩中景、詩中人溝通;只要積極性高漲,可以讀得慷慨激昂,可以讀得委婉含蓄,與詩意、詩情、詩境合拍,只要發揮主動性,讀出語言的味道,讀出語言的表現力、感染力就行。

在古詩詞教學中只要真正尊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加強學生的閱讀實踐,讓他們學得愉快,學得歡樂,讓他們沉浸在中華文化的氛圍中,就能紮紮實實積累語言、積累文化,促使他們在思想情操上受薰陶,形象思維、創造意識等方面得到鍛鍊。

教學是一門藝術,對這一藝術的追求永無止境,而對於如何引導學生更有效地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課堂學習模式的摸索又是剛剛起步,“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詩歌教研的活動總結範文 篇9

在過去的一學期,幼研室教研工作在上級主管部門的關心重視與領導,在各鄉鎮中心園及全縣幼兒園領導和教師們的大力支援下,圍繞期初制訂的幼教教研計劃,以《綱要》精神為指導,以園本教研為主線,以中心教研組為主要陣地,主要作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加強學習,提高教師業務素養。

1、自身建設,提高工作水平 。幼教教研室承擔著教學研究和業務指導的任務,為更準確地把握教學改革的脈搏,必須加強自身建設。本學期來,幼研室健全了以下工作制度:(一)業務學習交流制度。我們採用自學和集中交流相結合的方式,學習的內容有《課堂密碼》《幼兒教師園本培訓》等,於每週工作例會進行交流,結合教育教學中的案例,談自己的理解或體會,以此來促進學習的深化。(二)積極豐富業務學習資源。我室除了訂閱《福建幼兒教育》、《幼兒教育》《學前教育》等雜誌,教研員利用網路組織學習《張雪門幼兒教育文集》節選的讀書活動。(三)聽課反饋交流制度。教研員在深入幼兒園調研聽課後,要求反饋交流。

提出各幼兒園調研、聽課中發現的好方法及發現的問題進行分析。

2、開展教師讀書活動 。

為廣大教師在課改的過程中進一步理順思路,轉變教育理念,提升實踐能力。幼研室組織農村鎮中心幼兒園、縣優質園開展“讀書活動”。首先,在“東山幼教部落格”上傳我國著名的學前教育專家《張雪門幼兒教育文集》讀書的內容。二是各中心園制定讀書學習計劃,以教師自學反思為基礎,精選篇章與全體教師共同分享及討論。三是舉行片區“師徒結對” 讀書沙龍活動。6月8日,由幼研室牽頭的銅陵協作片幼兒園“讀書沙龍”活動在銅陵中心幼兒園拉開了帷幕。幼研室教研員及來自銅陵片區的鎮中心幼兒園、縣優質幼兒園“師徒結對”的園長及老師們參加了活動。教師們手捧自己精心挑選的文章,帶著自己撰寫的讀書心得,積極地向大家交流心得。整個沙龍活動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進行。

二、培訓學習,有效提升教師業務水平。

在實施新教材的過程中,努力拓寬培訓渠道,加大了培訓力度。一是教研員引領。XX年3月,由幼研室組織的農村幼兒教師“我們共同成長”系列培訓活動,三位教研員圍繞“幼兒園語言領域活動組織(一)”主題,結合當前農村幼兒園課程設定情況進行了《幼兒園故事教學活動組織》、《幼兒園詩歌教學活動設計與指導》、《幼兒園散文文學欣賞活動的組織策略》的講座,參加培訓的農村教師共計70多人。二是內引外聯,走出去,請進來。組織實驗幼兒園、銅陵中心園、康美中心幼兒園的骨幹教師參加漳州市“閩南童謠進幼兒園”教學觀摩研討活動,共享了閩南文化傳承。三是實施了“師徒結對”活動。為了加強農村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發揮教師的“傳、幫、帶”作用,共建學習交流平臺。XX年3月,組織全縣共有17名鎮中心園青年教師與15位中心幼兒園(優質園)、幼教輔導員,聚於康美中心幼兒園舉行了簡短而又熱烈的“師徒結對共同成長”簽約儀式活動。通過相互備課、聽課等形式,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三、送教下鄉活動,加強教育教學的具體指導。

為充分發揮市試點園、縣優質幼兒園的示範、輻射和引領作用,展示骨幹教師風采;進一步鞏固我縣幼兒園聯動協作片教研活動的紮實開展。

4月9、16、22日,幼研室組織四名骨幹教師分別赴銅陵四小幼兒園、宅山中心幼兒園、白埕中心園開展“縣送教下園暨聯動片區教研”活動。來自實驗幼兒園、銅陵中心幼兒園、宅山中心園的四名骨幹教師,將四個精心設計的優質課展示給了銅陵、西埔、陳城片區90餘名幼兒教師及部分家長。送教老師精彩的教學活動都體現出了嶄新的教學理念及新穎的教學方法,受到孩子及教師們的熱烈歡迎。實驗幼兒園陳春華老師的童話故事活動《小壁虎借尾巴》,以情動情、聲情並茂,循循善誘,把孩子引入故事情感之中,並與之產生了共鳴。銅陵中心園的蔡三金老師執教的仿編詩歌《搖籃》以她那親切自然的教態,巧妙的活動設計,熱烈有效的師幼互動,深深吸引著每一個孩子。宅山中心園的林舜英、張敏華老師分別展示的科學活動《各種各樣的鞋子》和《有趣的豆豆》,充分利用生活中隨手可得的各種豆豆和廣告鞋子宣傳圖做為教具,以遊戲貫穿始終。其間,教研員結合教研內容做《幼兒園仿編詩歌的組織》及《怎樣提高幼兒園故事教學的實效》的小講座。

總之,半年來在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關心指導和全縣教師的共同努力下,我縣的幼教教研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總結經驗的同時,我們也及時反思存在的問題:

1、教師未能充分利用便捷的網路資源,獲取廣泛的課改資訊。

2、鼓勵大家踴躍參加東山幼教部落格的“線上研討”,互相探討課改熱點問題,充分發揮網路教研的實效性。

3、在教研工作中未能突出園本教研的實效性,學習從解讀孩子的角度分析教師的教育行為,使教育研究真正為幼兒的發展服務。

新學期的教研工作將結合以上三點,調整工作思路,成立縣、鎮級幼兒教育教研組、開展集體備課及幼兒園聯動教研活動,制定可行的實施方案,以促進我縣幼教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