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黨的思想路線的內容

欄目: 黨員思想彙報 / 釋出於: / 人氣:1.69W

黨的思想路線,亦稱"黨的認識路線",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絡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黨的思想路線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

黨的思想路線的內容

黨的思想路線簡介

黨的思想路線,亦稱"黨的認識路線",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絡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黨的思想路線是中國共產黨的實踐活動的思想方法和思想原則,是黨制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的基礎,也是正確理解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保證。

黨的思想路線基本內容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絡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其精髓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其實質和核心是:實事求是。黨的思想路線經歷了一個形成、發展和完善的過程。我黨歷史上自覺地提出並第一次使用“思想路線”這一概念的是毛澤東。土地革命戰爭期間,毛澤東從“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原則出發,第一次闡述了“共產黨人從鬥爭中創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線”。抗日戰爭前期,他先後寫了《實踐論》、《矛盾論》等著作,為解決思想路線問題提供理論武器,並向全黨提出解決思想路線、思想方法、學習方法的任務。

一切從實際出發思想路線

指我們想問題、辦事情要把客觀存在的實際事物作為根本出發點。做事情要尊重物質運動的客觀規律,從客觀存在的事物出發,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以此作為我們行動的依據。

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是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的根本要求。它要求我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做到使主觀符合客觀,要根據客觀存在的事實,來決定我們的主觀思想和行動,要從客觀存在的情況出發分析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對策。

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是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點,是無產階級政黨正確地制定和執行路線方針政策的前提,是我們做好各項工作的起碼要求。

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基本簡介

“理論聯絡實際”是對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原則的概括表述,是馬克思主義最基本的原則之一。其基本精神是達到主觀和客觀、理論和實踐、知和行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基本原則

理論聯絡實際的原則,體現了認識與實踐相統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相聯結的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和辯證法,是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在無產階級政黨作風上的具體表現。堅持這一原則,必須反對形形色色的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思想。

發展歷程

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反覆強調,他們的理論不是教條,而是行動的指南。毛澤東遵循這一原則,在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中,在反對主觀主義特別是教條主義的鬥爭中,對理論聯絡實際的思想作了深刻的論述和發揮。他指出,是否堅持理論聯絡實際,是對待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態度問題。理論聯絡實際,對於中國共產黨人來說,就是應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對中國的歷史實際和革命實際進行認真研究,正確地解釋歷史中和革命中所發生的實際問題,從中引出規律,作為行動的嚮導。這種態度,就是有的放矢、實事求是的態度,是一個共產黨員起碼應該具備的態度。它同理論與實際相分離的主觀主義態度是根本對立的。

實事求是思想路線

實事求是指從實際物件出發,探求事物的內部聯絡及其發展的規律性,認識事物的本質。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實際情況辦事。毛澤東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中指出:"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亊物,"是"就是客觀亊物的內部聯絡,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 毛澤東認為,"是"就是事物的規律,"求是"就是認真追求、研究事物的發展規律,找出周圍事物的內部聯絡,作為我們工作的嚮導。毛澤東還解釋說:學習馬克思主義要"有的放矢","的"就是中國革命,"矢"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共產黨人之所以要找"矢",就是為了要射中國革命這個"的"。這種態度就是"實事求是"的態度。"這種態度,有實事求是之意,無譁眾取寵之心。這種態度,就是黨性的表現,就是理論和實踐統一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作風"。

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思想路線

在傳統的認識論研究中,人們主要關注物件性事實認識活動而較少涉及評價活動和審美活動,主要研究真的問題而較少涉及意義和美感問題。這種認識論將複雜的主客體關係簡單化,將認識論歸之為物件性事實認知論,將真理的全面性和具體性限定在對於外在客體的結構、本質和規律的全面而系統的認識。這種狹隘認識論把人們的自我意識和價值認識以及對於美的認識從認識中剔除出去,以這種認識論作導引所獲得的認識成果,所得到的真理,仍然是片面的。

實踐是人與社會生成、存在和發展的深刻根據和基本方式,人類必須通過實踐活動改造物件世界,與物件世界進行物質、能量和資訊的變換,展現自己的本質力量,實現生存和發展的目的。實踐活動受客體尺度和主體尺度的雙重製約,因此,人們既要認識客觀事物的本質、規律、屬性,又要認識自身的合理需要和本質力量,對於客體的屬性以及主客體關係作出價值評價,並根據合規律性和合目的性相統一的原則,形成作為實踐活動之導引的實踐觀念。能否確立正確的實踐觀念,從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決定著實踐的成敗。因此,在觀念中全面反映主客體的複雜關係,掌握主客體的多重關係的全面而具體的真理,就成為主體、客體以及主客體關係的認識論研究和實證研究所致力於達成的目標追求。

作為主體的人對於主體、客體以及主客體關係的觀念把握是通過事實認識、價值認識和審美觀照來實現的。在事實認識活動中,主體一方面要揭示客體的內在結構、本質規定和規律系統,把握客體的真理;另一方面要認識自身的合理需要和利益,把握主體的真理。在價值認識活動中,主體既把思維的觸角指向自身,以反思性的思維方式體察自己的需要、願望、動機,又將思維的觸角指向客體,審視客體的固有屬性及其對於主體潛在的價值和意義,並在此基礎上構想主客體的應然的和理想的關係,形成動機和目的,把握主客體的價值與功利關係的真理;在審美活動中,主體在認知和評價的基礎上,從觀念地建成的實踐結果中預想其對於主體需要的滿足程度以及人的本質力量的展現程度,對於主體從中獲得的自我滿足和自我享受作出一種美感預期,從而實現對於美的觀念把握。將通過認知活動、評價活動和審美活動所獲得的事實真理、價值真理和美感的真理結合起來,方能從認知、評價和審美三重關係上把握主客體關係,獲得全面性的真理。基於這樣的理由,筆者認為,認識論要將主客體的認知、評價、審美三重關係納入自己的理論視野,建立完整、系統和全面反映主客體的觀念關係的認識論,並深入研究三者的內在關聯性及其有機統一的內在機制,以揭示人類認識的完整內涵。

檢驗真理的實踐標準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是首要和基本的觀點, 也是鄧小平 哲學思想的核心內容,對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在中國中國特色 社會主義建設的程序中,鄧小平尊重群眾、尊重實踐,形成了中國化的辯證唯物 主義實踐觀,創造性的提出了“三個有利於”的檢驗標準。 馬克思主義哲學真正科學地解決了真理的標準問題, 從辯證唯物主義的角度 來闡述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首先,從真理的本性來看,真理是人 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是與客觀實際相符合的主觀認識。因此要檢 驗真理就必須把主觀認識與客觀實際聯絡起來加以對照。作為檢驗真理的標準, 不能到主觀領域內去尋找,不能到理論領域內去尋找,思想、理論自身不能成為 檢驗自身是否符合客觀實際的標準,正如在法律上原告是否屬實,不能依他自己 的起訴為標準一樣。其次,從實踐的特點來看,實踐是主觀見之於客觀的物質性 活動,具有直接現實性,能把主觀認識變成客觀現實,把思想、理論在現實中實 現出來,是唯一能把主觀和客觀聯絡起來的“橋樑” 因此,正是實踐,也只有 。 實踐,才能夠完成檢驗真理的任務。科學史上的無數事實,充分地說明了這個問 題。毛主席說:"真理只有一個,而究竟誰發現了真理,不依靠主觀的誇張,而 依靠客觀的實踐。只有千百萬人民的革命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尺度。

" 鄧小平理論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 鄧小平理論具有鮮明的實踐特徵, 把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運 用於研究和解決當代中國緊迫的重大問題和當今世界的各種複雜問題, 從而極大 地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哲學。鄧小平在改革開放和建設社會主義過程中,先 後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斷、“生產力的標準”和“三個有利於 標準”等一系列觀點,充分體現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中“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 一標準的觀點。

鄧小平 1992 年初在南方談話中指出:“改革開放邁不開步子,不 敢闖,說來說去就是怕資本主義的東西多了,走了資本主義道路。要 害是姓‘資’還是姓‘社’的問題。判斷的標準,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於 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 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 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個有利於”標準比實踐標準、生產力標準的內容更全面、更豐富、更具體,更 具有操作性,適用範圍更廣泛。它著眼於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統一,手段與目的的統一,把真理標準與價值標準有機結合起來,實現了真善美的有機統一。真理 是實踐過程中主體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認識和把握, 價值是實踐過程中客觀事 物對主體需要的滿足。前者是客觀的,後者具有目的性。發展生產力,提高綜合 國力, 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滿足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 因此,“三個有利於”標準,是實踐標準、生產力標準的延伸和具體化、系統化, 它使實踐標準由抽象走向具體。

Tags:思想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