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學校5年發展規劃(精選6篇)

欄目: 學校工作計劃 / 釋出於: / 人氣:1.83W

學校5年發展規劃 篇1

一、前言:

學校5年發展規劃(精選6篇)

欲作百年名校,須有百年大才!

學校教育的使命在於培養人才,培養人才的標準有兩個:一個是成人,一個是成才。成人者,即成就健全高尚的人格,即內聖;成才者,即具有創新成就的能力,即外王。現在,教育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教育成人的問題,德為人之本,一個人格不健全的人,要想成為大才,如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幾無可能。

20xx年7月釋出的《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xx-20xx年)》 明確指出:必須“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必須“ 堅持德育為先。立德樹人。”;“加強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把德育滲透於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貫穿於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各個方面。”

同年9月釋出的《山東省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xx-20xx年)》同時指出:必須“加強齊魯文化人才建設,培養一批孔子文化、齊文化、泰山文化、海洋文化、泉水文化、黃河文化、紅色文化、運河文化、網路文化等優秀文化人才,凝聚一批具有重要引領作用、獨特競爭優勢、廣泛社會影響的文化產業人才,形成特色鮮明、優勢突出、佈局合理,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交相輝映的齊魯文化人才高地。”

剛剛結束的黨的xx屆六中全會指出“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又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倡導者和發展者。”要求全國全黨必須“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

由此可以看出,我國的教育改革方向就是,從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的改變。實驗國小五年規劃的宗旨和核心應該緊跟中央精神和時代主旋律,以創造性的思維,闖出一條素質教育的成功之路,走在全國教育改革的前列,成為中國教育界成功實施素質教育的先鋒。

現在的實驗國小在校領導的英明領導下,領導班子空前團結,師資力量雄厚、工作熱情高漲,整個團隊想做事,敢做事,能做事,思想解放,輕裝上陣,一定會在教育改革的事業上揮灑最絢麗的篇章。

二、 學校的現狀分析

三、我校未來五年發展的目標

創造思維,銳意改革,闖出一條素質教育的成功之路,學習成績突破性提升,創造學生愛學、校家和諧的大好局面,成為濟南市、山東省、乃至全國素質教育標杆。

五、我校實現未來五年發展目標的思路

認真研究中國和世界最先進的教育理論,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以西方科學教育方法為指導進行數學等科學教育,以中華傳統“孝親尊師”、“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核心的道德文化奠定學生的人格基礎。

六、 我校未來五年發展規劃的實施辦法

1、老師:

“教者,上有施下有效者也”。“育者,養子使作善也”。所以,一個學生有沒有品德,愛不愛學習,將來成才與否,主要取決於家長和老師的以身垂範。要讓孩子愛學習,首先老師得愛學習,所以,在學校裡首先要解決老師的教育理念問題。建議邀請各有真知灼見的教育名師到校作報告,老師們共同研討學習,形成教育理念積極探討的學術氛圍。提升教師教學水平。

2、孩子:

引入“讀經教育”理念。讀經教育包括讀誦中國經典、英文經典、音樂經典等。經典是經歷數百千年生生不息的人類最高等智慧的結晶和體現,誦讀經典,讀經可以開啟孩子的智慧,還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特別是中國傳統的“四書五經”等經典,蘊含的都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人生準則,大量的讀誦會令這些精神營養滲入孩子的心靈,指導孩子的行為,成就孩子的一生。

大量的實驗已經證明,讀誦高等的經典,會強烈刺激孩子的腦神經發展,使我們的記憶力理解力發生本質上的提升。一個人的智力就是有記憶力和理解力構成,讀經會讓孩子變得非常聰明,孩子的學習成績就會輕鬆提高了。因此,讀誦經典,可以同時解決成人和成才兩大難題,被學術界譽為“最經濟有效的教育模式”和“最急功近利的投資模式”。

讀經教育實施方法:

a) 教材:《論語》、《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等》

b) 時間:每節課上課前15分鐘讀經,剩餘時間教課

c) 讀法:只讀不解,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d) 音樂教育:每個教師不間斷播放經典名曲做背景音樂,培植樂感,愉悅身心

e)行為規範:全面引入和踐行《弟子規》

3、校園

《道德經》說:“大象無形,大音希聲。聖人行不言之教”,環境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巨大。重新裝點校園,以傳世書法作品、聖賢經典名言警句等裝飾牆體、教室等。校園播放經典名曲,杜絕搖滾樂等低劣的通俗歌曲,在整個校園塑造美妙、文雅、詩意的良好氛圍,讓孩子的心靈寧靜而舒緩,遠離浮躁暴戾之氣。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會非常有利。

4、家長

孩子的成長,家庭教育比學校更重要。但是,現在為人父母者,卻完全不知道為父為母之道,這是家庭教育失敗的最大根源。人不學不知“道”,人不學不知義,作為一名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們學校應該肩負起教育孩子家長的重擔。所以,我們要建立家長學校,對學生家長進行再教育培訓,如果家長能夠知道名理,我們的孩子才會真正教育好。

七、對未來的展望

孩子學習成績差,不是因為老師教得不努力,而是學生不夠聰明!

讀經教育由中國臺灣王財貴教授首先倡導,在全世界已經推廣近二十年,取得了令人震驚的效果。時至今日,全球已經有5000萬華人接受這一理念讀誦經典,在中國臺灣、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地區,乃至在國內很多民辦私塾中均採用這種辦法,學習效率大大提高,孩子的情商普遍提高,待人接物有禮有節。究其原因,就是因為,經典本身就是人類最高智慧的結晶,是我們人類人性的最完美的表現形式,與我們人類的本性完全吻合,所以孩子們閱讀越愉快,閱讀文言文的很高了,白話文的水平就隨即提升了,語文的水平高了,邏輯思維的能力就相應提升,人就會變得耳聰目明,學數學等科學科目就很容易了,最終孩子們會把讀書和學習當成是一件輕鬆快樂的事,當然就願意去做,愛學習愛讀書了,孩子就明白道理,以此形成良性迴圈,孩子就會成人成才,老師會教的輕鬆愉快。

現在,國內部分省份教育部門已經認識到“讀經教育”的強大生命力,正在試驗性的引入體制教育,也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經驗。作為孔孟文化的發源地山東省卻落在了兄弟省份的後面。我們只有接著xx屆六中全會的東風,認真研究,狠抓落實,推廣五年,爭取收到以下成果:

1、培養出一大批德才兼備,文武雙修的社會英才

2、培養出一批知書達理,感師恩知道義的仁人志士

3、培養出一批清華北大的高材生,光耀母校

4、老師通過帶學生讀誦經典,境界高升,氣質非凡

5、開體制教育改革之先風,深遠影響中國教育的發展

6、預計會成為山東省委宣傳部“德耀齊魯”工作的樣板工程

八、附錄:關於讀經教育的有關資料

1、《讀經教育十一大好處》

2、《讀經教育成功案例》

3、《誦讀經典是最經濟與最簡單的教育方法》

4、《誦讀是開發大腦潛能的有效手段》

5、《南懷瑾談背誦》

6、《從腦科學的觀點論“兒童誦讀經典與潛能開發”》

學校5年發展規劃 篇2

一、學校發展背景

(一)學校概況

愛心學校於220xx年3月掛牌成立,20xx年2月獨立建制,成為教育局直屬學校,也是九年一貫制的特殊教育學校。20xx年5月新校交付使用,新校佔地面積為3796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為2139.4平方米,綠化面積達1140平方米。

(二)辦學優勢

1.學校辦學特色初顯。學校自獨立以來以“生存教育”為抓手,以蘇州市教育科學“”規劃立項課題《蘇南農村智障兒童生活能力多元化培養的實踐研究》為載體,逐漸形成了學校多管齊下、家庭緊密配合、社會通力合作——學校主導、家庭輔助、社會支撐(實踐、保障、服務、橋樑),多元化參與、多形式培養學生生活能力的模式,有效促進了學生生活能力的提升,獲得了專家、領導和家長、社會的一致好評。

2.學校有一支積極進取的青年教師隊伍。學校注重青年教師的培養,通過師徒結對、校本培訓、外出學習、課題研究等多種形式,鼓勵青年教師在學科教學、課題研究等方面不斷探索,培養了青年教師的科研意識,促進了他們專業素養的提升。

3.學校有著良好的外部環境。學校環境優美,小巧精緻,綠意盎然;社會各界對特殊教育關愛程度越來越高。

(三)存在的問題

1.學校部分教師進取心不強,具體表現在:學歷層次不高,12名專任教師中,已經取得本科學歷的有3人,佔25%;大專學歷的有8人,佔67%。職稱意識不濃,目前取得國小中級以上職稱的2人,佔17%。教學骨幹不顯,除校長外,教師中無一人是太倉市級命名的學科帶頭人。

2.學校教改科研意識不濃。雖然青年教師均參加了蘇州市立項課題的研究,但僅僅侷限在按時完成指定的任務,缺乏獨立思考探索。學校沒有根據教師的不同水平指導教師申報各級各類的課題。

3.學校專任教師缺乏。目前學校雖然引進了1名音樂專任教師,也在培養1名美術專任教師,但從實際出發,還缺少有各種特長的教師,包括專業的美術教師、體育老師、各種康復訓練和治療師、圖書管理員、保健教師、校醫等。由於專任教師的缺乏,所以兼課現象非常嚴重,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4.學校缺少領頭羊。學校中太倉市級的學科帶頭人少,缺少引路人,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青年教師的成長速度。

5.學生整體素質不高。我校是一所培智學校,近年來學生的程度越來越重,且多重障礙的越來越多,給學校的教學增加了難度。

6.學校硬體設施不完備。儘管新校初看校舍嶄新,設施先進。但是由於學校是特殊時期的產物,因此校園整體顯得過小,教室數量如今只能滿足一到兩年的招生需求。若要進一步發展學前特殊教育和職業教育,在校內已無法實施。內部設施也不夠完善。體育運動場地、感統教室和勞技教室均過小,勞技製作工具不夠齊全。

二、學校辦學理念及辦學宗旨

辦學理念:以人為本、以愛為源、生存教育,特色育人。

具體闡釋如下:“以人為本”即學校所有活動都要本著尊重差異,滿足需要,讓每個學生獲得最大的發展的理念,無論是德育工作還是教學工作、後勤工作等,各部門、各條線要形成共識。“以愛為源”即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切教育教學活動的源頭,也只有有了愛,才能確保一切活動的正常開展,才能促進學生最大的發展。“生存教育”即學校要注重學生生活能力的培養,要儘量從提高學生生活能力出發來組織各種教育教學活動,以促進學生自立生活、融入社會。“特色育人”即以生存教育為特色,重視學生勞技、工藝美術能力的培養,努力幫助學生掌握一項特色技能,為將來自食其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辦學宗旨:自立生活、適應社會、迴歸主流。

簡單闡釋如下:“自立生活”指掌握自我服務技能,生活能自理。“適應社會”指能像正常人一樣融入社會,參加各種社會活動。“迴歸主流”指能像正常人一樣找到一份工作,參與建設家鄉的活動。

三、學校發展總體目標

1.細化學校內部管理。從物的管理到人的管理,做到各盡其能、各司其職。逐漸完善學校制度建設,努力實現制度約束人,制度促進人,制度造就人的新局面。

2.優化學校育人環境。校園內建設有學校特色的各個文化長廊,讓校園的一草一木、每一塊牆壁都會說話,努力營造一個整潔文明又顯露學校個性的育人環境。利用現代資訊科技,在校園網上建設有家長、教師、學生共同參與的校園網路環境,讓校園網成為育人的新平臺。

3.強化師資隊伍建設。通過專家引領、同伴互助等形式,逐漸摸索一套符合本校校情的師訓方案,鍛造一支具有敬業精神和現代教育理念、業務過硬的師資隊伍。

4.深化課程改革。通過開展富有成效的校本培訓,在校園內形成學習新課程、實踐新課程、反思新課程的良好氛圍,讓在職的每一位教師耳濡目染新課程理念,行為外化新課程理念。

5.開展“”課題研究。力爭用四年時間開展“”課題《培智學校“走班制”教學的實踐研究》的研究,努力探索適合培智學校走班教學的模式,並通過課題研究促進學校新一輪的跨越式發展。

6.改善辦學條件。力爭在五年內完成學校異地新建任務,讓更多的學生能享受優質教育。

總之,五年內完成“蘇州市資訊科技裝備先進學校”、“江蘇省綠色學校”等建立工作,努力辦成一所“理念現代化、管理精緻化、教育優質化,學生喜歡、教師嚮往、家長滿意、社會認可的特殊教育示範學校”。

四、具體發展目標

(一)學校管理目標

1.加強“三風”建設。確定“博愛”為校訓,“至愛、至善、至勤”為校風,“愛心、耐心、精心”為教風,“自立、自信、自強”為學風,讓教師、學生都有自己明確的目標。各條線圍繞“三風”開展系列活動,讓“三風”實實在在成為師生的行動追求,逐漸將“三風”精神氤氳在校園的上空,瀰漫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

2.完善制度建設。在平時工作中發現管理漏洞,逐一完善各條線制度建設,以硬性的規章制度和軟性的協調和凝合、約束為表現形式,有效促使各條線的工作效益,為營造和諧校園提供保障。

3.實行分層管理。積極創新學校管理制度,建立“分級管理,分部負責”的新型學校管理制度,實現學校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

4.加強校本培訓。研究一套卓有成效、適合本校實際的校本培訓制度,努力使每一位教師都參與、每一次活動都有收穫,紮紮實實推進本校教師專業素質的發展。

(二)育人環境目標

1.建設彰顯學校個性的校園內部環境

① 籌建文化長廊。規劃教學樓共三層,三個樓層的長廊為“詩配畫長廊”,綜合樓共兩層,底層為“兒歌長廊”,第二層為“名人名言長廊”。

②創設品味化專用室。學校準備對勞技室進行改造,增加烹飪裝置,佈置菜譜圖片,使其成為學生學習烹飪技術、享受烹飪手藝的場所。將原有的隊室改造成蒙臺梭利教室,增添蒙氏教學裝置,佈置溫馨的環境,使其成為學生自由活動和學習提高的場所。

③濃厚詩意綠化。定期更換學校的草花,使學校春有花,夏有陰、秋有果、冬有綠。加強種植園的管理,定期組織師生對種植園的植物進行更換和維護,使其成為學生學習種植本領,瞭解植物生長過程的場所。班級要建設綠化角,鼓勵學生爭當綠化管理員,以培養學生珍愛生命、認真負責的品質。

2.建設顯露學校特色的校園網路環境

①讓校園網成為教師學習交流的平臺。

②讓校園網成為記錄學生成長軌跡的園地。

③讓校園網成為家校聯絡的重要場所。

④讓校園網成為學校對外交流的形象代表。

⑤讓校園網成為學校辦學歷程走向輝煌的見證人。

(三)師資培訓目標

1.建設學習型組織。在校內逐漸形成愛讀書、善思考、勤總結的教師群體,讓學習伴隨教師日常的教學生活。

2.塑造良好師德形象。幫助每一位教師確立服務意識,倡導“愛的教育”,杜絕體罰和變相體罰,努力成為學生喜歡、家長滿意的教師。

3.提高教師學歷層次。鼓勵教師業餘進修,五年內使我校教師本科學歷達50%。

4.提升教學能力。包括有嫻熟的現代技術應用能力,有課程開發的意識、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5.提升專業技能。力爭用五年時間培養1名康復師、1名蒙臺梭利教師、1名言語治療師、1名美術教師、1名資訊科技教師、1名圖書管理員、1名保健教師。

6.實施“名師工程”。爭取五年內培養太倉市級學科帶頭人1名、教壇新秀3-4名。

(四)教育科研目標

1.完成“”課題研究。紮實開展“”立項課題《培智學校“走班制”教學的實踐研究》的研究,注重過程管理。通過四年的研究,力爭取得較為豐碩的研究成果,以促進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獲得最大的發展,促進學校教學質量的提升和整體辦學水平的提高。

2.加強微型課題研究。鼓勵教師申報微型課題研究,讓課題研究引領教師成長。

3.改變教師工作方式。力爭用五年時間,逐步使科研成為教師的教學行為方式,讓讀書、反思、寫作成為教師的工作習慣。

(五)課程改革目標

1.深入推進課程改革。以“”課題研究為抓手,努力探索培智學校走班教學的原則、分層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策略、教學管理和教學評價,以解決目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並總結探索出適合培智學校走班教學的模式。

2.出版課改專輯。努力探索一條適合本校發展的課改之路,不斷總結提升,爭取五年內出版本校的課改專輯及校本課程。

3.提升課程質量。樹立質量意識,把好課程質量關,不斷提高我校的教學質量。

(六)德育工作目標

1.加強學生的行為培養,幫助全校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培養一支敬業奉獻、有辦法、有思路、有效率的班主任隊伍。

3.打造一支有一定工作能力、各方面素質高的學生幹部隊伍。

4.強化學生的自律、自強、自立意識,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志向。

5.德育工作系列化,每學年分別舉行“科技節”、“藝術節”、“讀書節”、“藝術節”等主題節,為學生施展才華搭建舞臺。

(七)學生素質發展目標

1.培塑學生良好文明禮儀行為習慣和衛生習慣,做到言談舉止文明,衣著整潔。

2.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努力幫助學生形成四個習慣,即靜聽、善思、樂講、願寫的習慣。

3.提高學生的日常生活能力,繼續開展每月技能的學習和比賽,定期組織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學習、提高生活能力,為其將來自立生活、適應社會、迴歸主流打下堅實的基礎。

4.注重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使學生既有良好的心態又有健康的體魄。

(八)辦學特色建設目標

加強生存教育特色建設,以生活能力的提高為宗旨,以勞技、工藝美術教學為抓手,深化金屬畫、針插畫、串珠、剪貼畫、烹飪等校本課程的教學,在軟環境和硬體環境上加大投入,爭取將這一特色發揚光大。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強民主管理,發揮教師智慧,共謀學校發展

1.營造校園民主和諧的氛圍,增強每一位師生的歸屬感。通過政治學習,教職工大會,開展“我為學校發展獻一計”活動,積極為廣大教職工參政議政搭建平臺,以此來凝聚人心,增強戰鬥力。

2.完善教職工大會制度,確保每學期一次的教職工大會召開,廣泛聽取師生員工的意見和建議,並妥善處理。

3.學校每一個重大決策、每一個制度出臺均經過教代會通過方可實施,爭取廣大師生的擁護。

4.瞭解每一位教師的特長愛好,讓他們在校園建設和發展過程中發揮長處,體現價值。

(二)做實師訓計劃,營造進取氛圍,打造學習型校園

1.“三級命名”。每年命名一批校級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教壇新秀。每年考核,發放補貼。並積極向高一級的命名輸送人才。

2.請進走出。加大對外交流渠道,選送教師外出培訓學習。與各地名校建立來往機制,互相切磋交流。每學期不定期邀請專家學者來校講學,及時補充新的教學資訊、接觸新的教育理念。

3.搭建舞臺。努力為青年教師創設各種嶄露頭角的機會,在各種公開場合亮相,提高實戰能力。

4.自我規劃。每一位教師對自己的職業生涯人認真作規劃,自定奮鬥目標,明確努力方向。

5.專業培訓。利用校內資源,積極為教師提供各類培訓,包括資訊科技、專業技能,演講與口才等。

6.對口培養。根據每位教師特長,有針對性地進行培養,使之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從而更好地為學生髮展和學校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貢獻。

(三)做細德育工作,營造良好氛圍,打造德育校園

1.加強隊伍建設。以主題沙龍、論壇和主題班會評比為手段,組織班主任定期學習班級管理經驗、交流班主任工作心得,提高班級管理水平。

2.加強幹部培養。選拔優秀學生擔任班級小幹部,加強培養,做好育人協助工作。

3.豐富活動內容。德育活動主題化、成系列,反覆抓、抓反覆,讓活動深入學生心田,讓學生在活動中陶冶情操,提高素養。

(四)做強科研工作,營造研究氛圍,打造智慧型校園

1.完善課題研究制度。定期召開課題例會,舉辦課題沙龍活動,努力營造科研氛圍。

2.加強理論學習。每季度分工編寫科研文摘,擴大閱讀量,豐厚理論底蘊。

3.加強學習反思。定期傳送有價值的理論書籍,督促教師閱讀學習。建立校園部落格,記錄思考所得。撰寫反思隨筆,定期彙編成冊。

(五)做精後勤工作,營造服務氛圍,打造服務型校園

1.組織學習,強化後勤人員服務意識。

2.加強考核,督促後勤人員服務行為。

3.全員參與,讓師生成為自覺維護校產人員。

(六)加強資訊化工作,構建服務平臺,打造數字化校園

1.優化基礎設施。加大資訊化基礎設施和裝備的投入,增添電子白板、膝上型電腦、語言康復裝置等。

2.建設應用平臺。加強校園網建設,提高數字化校園水平,建成惠及師生和家長的公共教育智慧化服務體系;加強資源庫建設,建立教育資源共享系統,為每個人提供個性化和無處不在的教育。

3.升資訊素養。提高師生的資訊化素養和能力,加強現代資訊科技與課程教學的有效整合研究,加強現代化語訓裝置的使用和電子白板等的培訓,提升教師的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創造學生探究學習和協作學習的資訊化環境,豐富學習的內容與手段。

六、工作保障

1.物質保障。爭取市委市政府的支援,確保學校異地新建的落實。爭取教育局和殘聯的關心和支援,在資金和人力上確保學校發展過程中的需求,每年增加投入用於學校建設,把我校建成一所生態校園、活力校園、現代化校園。

2.組織保障。切實加強行政班子建設、團支部建設、工會組織建設,團結協作、敬業奉獻、廉潔奉公、高效運作成為每一個團體的工作作風,使之成為富有戰鬥力的師生表率隊伍。

3.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努力使制度成為一種文化,影響和約束師生的日常行為。建立合理的獎懲體系,做到“多勞多酬,優勞優酬”,使之成為促進教師努力工作的催化劑。實施民主辦學,依靠工會、團支部,調動廣大教師參政議政的積極性。

學校5年發展規劃 篇3

一、時代對學校發展的要求

《教育部20xx—20xx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提出:要深化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探索建立現代學校制度;《中國教育改革發展綱要》指出:“學校要辦出自己的特色。”陳小婭副部長最近在名校發展論壇上強調指出:要改變千校一面的局面,學校要走特色發展之路。學校要以課程改革推動學校制度重建,以制度重建推動學校特色發展,以特色發展推動學校文化建設。

二、學校自身發展的目標追求

江蘇省在星級學校評比中的“五星級”對於學校發展也提出了制度化、特色化、重文化建設的要求,我校在充分把握教育規律和國內外教育發展趨勢的基礎上,在對學校實際進行深刻反思與定位的基礎上,創新觀念,創新思路,確定重建學校制度,努力培育“全面發展、科學見長”辦學特色和“徐州一中校園和合文化”的發展目標。

三、社會對學校發展的期望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學校教育由於科學主義的極度膨脹與人文主義的相對衰竭,工具理性的發達與價值理性的失落,社會危機、道德危機、心靈危機日益凸顯,陷入價值追求上的悖論,即在強調培養學生競爭意識、成才意識的同時,而淡化了其合作意識、奉獻意識和思想道德培養。在這種情況下,我校提出以“和”為價值導向,以“合”為途徑和手段,以“和生、和處、和立、和達、和愛”為文化原理,對受教育者實施有目的的影響,促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能得到優質均衡和諧發展的“徐州一中校園和合文化”。

核心概念解讀

一、學校制度

現代學校制度是學校發展的必由之路和重要保障,主要包括以教代會為核心的學校民主管理制度、教職工全員聘用制、雙向選聘制、崗位責任制、幹部公開競聘制、任期制、績效考核制、校務公開制等。通過制度重建,促進學校管理的民主化、科學化,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接受優質教育的願望;進一步解放教育生產力,提高教育資源的使用效率。

二、學校特色

學校特色,是學校發展到一定階段其文化特質的集中反映,是學校思維、行為的獨特方式,是學校從物質到精神整體環境氛圍的特質。學校特色在其形成過程中逐漸造就了學校共同的價值追求,逐漸將學校顯性的制度轉化為隱性的概念,並進而轉化為全體成員的行為習慣,構成了學校文化的核心內容。它著眼於全體師生的健康發展,具有全域性性、長遠性、基礎性,表現在學校師生的思維方式、行為習慣的養成和同化上。

三、學校文化

我校所提出的“徐州一中校園和合文化”簡稱“和合文化”,是一種以人為本的教育。它強調教育的全過程都應有利於學生、教師的和諧、可持續發展;是一種全面發展的教育。教育過程既要重視知識培養,又要重視人的個性發展和身心健康;是協調、統一的教育。注重協調教育過程中的對立因素和矛盾過程,將不同的教育目標和內容有機協調、統一在一個完整的教育過程中,不是非此即彼,而是統籌兼顧,使各種教育因素髮揮最優的效能。和合教育可以滿足更多不同期望值的家長學生對於教育的需求,

“徐州一中校園和合文化”,可以理解為:以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為基礎,以構建和合高效的自主課堂為主陣地,以促進學生、教師與學校和和諧發展為根本目標,以促進和諧教育(和諧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為最高目標。

一、學校制度

(一)學校民主管理制度

目標一:

進一步健全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不斷改進和完善教代會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機制,為廣大教職工積極參與學校民主管理創造良好環境和通暢渠道。充分發揮黨政工聯席會議、群眾代表民主座談會和工會、學生會組織在學校民主決策和管理機制中的重要作用。

措施:

1、依照有關法規定期、及時、規範地召開教代會。對學校發展規劃、重大建設專案和涉及教職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項,堅持提交教代會充分討論後予以表決,以切實維護教代會作為教職工行使民主權力、參與民主管理學校的基本形式和重要渠道的權威性。

2、在有關法規和上級檔案精神的框架內,緊密結合學校實際,探索教代會制度和工作機制的創新。加強對教職工代表的培訓,組織他們在校內開展調研,以提高教代會在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從學校六屆一次教代會起,實行評選優秀代表提案的制度。

3、堅持黨政工聯席會議和群眾代表民主座談會參與民主決策和民主管理的做法,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在此基礎上,逐步試行校務會議制度,從而形成校長辦公會→校務會議→教職工代表大會的民主決策梯次,加快現代學校制度的建設程序。

4、學校工會組織要充分發揮教代會工作機構的職能,進一步加強與教職工群眾和學校行政的聯絡溝通,強化橋樑和紐帶作用;做好教代會的日常工作,協調各部門落實教代會有關決議、決定,合理解決教職工的意見、建議。學校在教育教學、後勤服務等工作中,要認真聽取學生的合理意見;在修訂涉及學生學習與生活的規章制度時,要及時委託學生會徵求學生意見,必要時可邀請學生會代表列席校務會議和教代會。

目標二:

進一步完善校務公開工作機制,大力推進校務公開的規範化和即時性,全面落實廣大教職工對學校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全方位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

措施:

1、進一步健全校務公開制度。在20xx年底之前,由工會牽頭依據上級有關規定進一步完善公開細則;及時調整有關工作機構的組成人員,落實校務公開工作責任制,及時公開相關的校務資料。在規劃實施的第一年度,教職工對校務公開的綜合滿意率不低於85%,從第二年度起,應不低於90%。

2、加強校情和校務公開基礎資料庫建設,完善校務公開的工作方式。從20xx年度起,按年度編纂《徐州一中年鑑》。在20xx年底之前,初步建立起包括教職工任職、獲獎、發表論文等以及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在內的校情資料庫。加大對校園網的建設投入,儘快做到內外網分開,確保廣大教職工對學校工作的知情權、監督權和社會各界的參與度。

(二)聘用、崗位責任制及幹部公開競聘制、任期制

目標:

1、完善人事管理的規章制度和崗位職責,合理配置人才資源,充分調動廣大教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加強教職工的責任意識。

2、建立一支團結協作、作風民主、廉潔自律、開拓創新,有較高的道德修養和理論修養、踏實肯幹、群眾滿意率高的幹部隊伍。五年內使幹部隊伍達到比較理想的結構比例。

措施:

第一條 完善教職工全員聘用制

1、完善徐州一中第五屆教代會第四次會議通過的《徐州市第一中學全員聘用制度實施辦法(試行)》,尤其是其中的崗位設定部分,修改其中的固定數值形式,以學校規模及學生人數為參考值的變數。

2、用全員聘用制規範管理教職工的人事關係,嚴格辦理到期續聘手續,調出學校後的解聘手續。

3、試行校內高職低聘、低職高聘政策。

第二條 完善教職工雙向選聘制度

1、繼續保持每學年教職工崗位雙向選聘制度,並填寫崗位聘任協議書。

2、繼續堅持分批次進行聘任。

3、調整職能處室工作人員分類,分類要覆蓋全體職能處室人員。

4、在三個年級處分別聘任教師時,即要考慮本年級教育教學的需要,又要考慮到有利於教師的專業發展,還要考慮全校發展的需要。

5、做好雙向選聘工作的資料整理備案工作,包括學期中間崗位有調整的人員聘任資料。

第三條 完善崗位責任制

1、進一步修改崗位職責,使之適應學校新形勢。

2、用崗位考核的方式考察教職工履職情況。

3、完善職員、工人及中層幹部的崗位考核辦法,進一步增強考核的可操作性。

4、積極探索崗位考核的有效形式,使之達到效益最大化。

第四條 優化幹部公開競聘制、任期制

1、從年齡、性別、學歷層次、能力、任教學科、黨派等方面認真分析現任幹部的結構,深入調研,優化現行幹部公開競聘制度,五年後使之形成最佳結構,達到五星級學校的評估標準。

2、在新一輪的公開競聘中,提倡輪崗選聘,便於熟悉學校的整體工作,形成團結合作的工作氛圍。

3、形成幹部學習培訓制度,任新崗位要進行崗前培訓,任期內要進行崗位培訓。每學年學習培訓不少於12學時,加強幹部的道德修養和理論修養,提高幹部的創造力。

4、形成幹部任期常態監控,階段評價,及時反饋制度。以崗位考核、學年述職測評等形式瞭解幹部的工作效能,及時校正,提高幹部的執行力。

(三)績效考核制

目標:

尊重規律,以人為本。以德為主,注重實績。激勵先進,促進發展。客觀公正,簡便易行。

措施:

1、尊重規律,以人為本。

尊重教師主體地位,體現教師教書育人工作的專業性、實踐性、長期性的特點,以科學評價引領更高質量。

2、以德為主,注重實績。

注重教師履行職責,實施素質教育的實際表現和貢獻,以優質師資支撐更高質量。

3、激勵先進,促進發展。

鼓勵教師全身心投入教書育人工作,引導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能力,以強化基礎保障更高質量。

4、客觀公正,簡便易行。

堅持民主公開、科學合理、程式規範、講求實效。讓追求卓越成為學校顯著特徵和突出優勢。

考核內容

考核內容以教職工履行法定職責、崗位職責和完成工作任務為基本依據,重點考核工作實績。學校結合實際制定科學完善的考核方案和量化標準。

1、學校領導(含副校長、校長助理)績效考核的主要內容是:履行校長職責、學校自主發展、管理理念、水平和能力、工作績效等情況。

2、教師績效考核的主要內容是:履行《教師法》和《教育法》等法律法規規定的教師法定職責,以及完成學校規定的崗位職責和工作任務的實績,包括師德、教育教學、班主任工作等方面的實績。

3、其他教職工(包括管理人員、教輔人員和工勤人員,下同)績效考核的主要內容是:履行學校規定的崗位職責和完成工作任務的實績,包括服務教學、服務師生等方面的實績,主要考核德、能、勤、績、廉等方面,重點考核工作實績。

考核方法

1、學校領導績效考核由教育局組織的考核小組和學校教職工評分,主要考核學校領導(含校長、副校長和校長助理)的工作態度、管理水平、工作績效等方面。

2、教職工的績效考核由學校成立考核領導小組,根據學校制定的考核細則,考慮教師和其他教職工等崗位的不同特點,實行分類考核。採取定性考核與定量考核相結合,學科組評議、考核小組評議相結合,教師自評、教職工互評、學生評教相結合、形成性評價和階段性評價相結合等方法。

3、考核指標:工作量(課時量、班主任等工作量、考勤等)、工作表現(職業道德、班主任與德育工作、教學常規、專業發展等)、工作成效(教學效果、育人成效、教研成效等)。

①教師績效考核由學校組織的考核小組和學科組及學生評分,主要考核教師的職業操守,育人成效,專業水平,教學常規,教學效果,教研成效等方面。

②其他教職工的績效考核由學校考核小組和教師評分,主要考核他們的職業道德、工作能力、服務意識、工作效果等方面。

③班主任績效考核由學校考核小組評分,主要考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關愛學生度,學生教育,學生轉化,學生評價,溝通家長,,日常管理,協調利用教育資源等方面。

考核程式

1、被考核人進行自評,同時形成個人工作總結;

2、學校組織民主評議;

3、學校領導小組進行考核;

4、學校考核領導小組集體研究確定教職工考核等次;

5、在校內公示考核結果(公示期為一個星期7天);

6、由學校將考核工作總結和考核結果報教育主管部門備案。

(四)隊伍建設

目標一: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堅持把師德建設擺在教師隊伍建設的首位,強化師德教育,引導教師做充滿愛心、品格優秀、業務精良、道德高尚的教育工作者;加強職業理想教育,引導教師把教書育人作為畢生的事業追求,提升教師的人文素養,增強教師的育德意識和能力,以平等態度對待學生、以高尚情操薰陶學生、以人格魅力感染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自覺擔負起培育人才的神聖職責。

措施:

1、把師德建設作為首要任務,制定和完善師德考核辦法,形成師德建設的有效激勵機制,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績效考核、聘任(聘用)、評優獎勵、派出進修等的首要內容和表彰獎勵的重要依據,不斷提升教師師德水平和素養。

2、科學制定合實施《徐州一中師德規範》和《徐州一中師德建設實施辦法》。《師德規範》和《實施辦法》要注意結合實踐,既要具備權威性和規定性,又要具備導向性和可操作性,力爭全面促進師德建設。

3、建立學校師德建設民主監督小組,負責對學校師德建設開展情況和教師師德表現進行監督,定期聽取學生和家長等各方面的評價意見,並及時對各種意見梳理歸納反饋,彙報校長室,並督促責任教師整改。

目標二:

完善師德規範,健全激勵機制,不斷增強教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表彰在教書育人過程中辛勤耕耘、為人師表、關愛學生、無私奉獻的傑出教師;健全師德監督機制,嚴格考核管理,對失德失範者要加強教育,對師德不端者要進行懲戒。

措施:

1、加強宣傳教育工作,形成優良師德風範和育人環境。組織全校教師開展師德建設大討論,充分發揮校內宣傳媒體的作用,用先進典型鼓舞和激勵教師,達到推動師德建設的目的。

2、充分發揮學生在師德建設中的師生互動作用,形成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積極擴大“我心目中最可愛的老師”評選活動影響,選出愛崗敬業、辛勤奉獻、努力鑽研的教師,激勵教師以德修身、以德育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把加強師德建設與黨員教育結合起來;與堅持以人為本、尊師重教結合起來。要確立教師在學校辦學中的主體地位,發揮廣大教師的聰明才智和工作積極性,共同搞好師德建設與黨員教育。同時要積極創造條件,創造更為良好的工作環境,關心教師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努力為廣大教職工辦實事、辦好事,把黨員先進性教育的成果體現在深入開展師德風範建立活動的實際效果中。

二、學校特色

目標:

明確學校“全面發展、科學見長”特色發展的方向;以“全面發展,科學見長”為指導思想,回顧、反思學校原有的辦學實踐經驗;創新觀念,創新思路,要 “在確保學生具有健全人格,較好人文素養的同時,重點培育學生的科學態度、科學精神、科學素養”。進一步探索學校辦學特色的基本途徑和主要方法;構建可操作的科學教育機制框架。

措施:

創新多元途徑 深化科學內涵。具體措施如下:

一、優化科學育人環境

首先,為使學生在校內有更多的科學活動場所,學校興建了不同型別的科學活動室,包括語音室、網路活動教室、理化生實驗室、科技製作室、探究性實驗室、生態館、天文館和特色成果展示室等多個科技活動室;

其次,學校建立了校內科技教育網路,成立了“科學教育”領導小組,由校長任組長、分管校長、教學處長、年級處長、學科主任、教研組長參加的科學教育隊伍,數、理、化、生、資訊學科及科技創新活動均成立了教練組。

二、努力實現科學教育“活動化”

開展科學活動,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以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載體,是提高科學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徑,為此,我們把科學教育與開展各種豐富的活動結合起來;從興趣小組到沙龍講座,從合作探究小組到學生社團,形式活潑的各類活動,為學生自主開展科學探究提供了廣闊的平臺。

利用知識節開展科學教育活動是我校的突出亮點。年級處和學科組組織的專家講座:包括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資訊奧林匹克競賽專題講座;教學處、學科組、德育處組織的自然科學類知識講座;綜合知識競賽、創新大賽和學生分組自主實驗比賽等。知識節活動學生全員參與,根據興趣自主選擇參加相應活動,凡在學校知識節活動中獲獎的同學,教務處如實記入學生成長檔案袋,獲得一等獎的同學將在綜合素質評價的學習能力一項中得到A級。

三、通過課程建設,統籌實施科學教育

從“學法指導”和“方式轉變”入手,改革課堂教學,把普及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思想、科學精神貫穿在學校教育教學全過程中,探索實施科技教育的有效途徑,使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落到實處。

在深化課堂教學改革過程中,按新課程精神著力展開探究性課堂教學活動,並將其中一部分內容作為研究性學的課題,延伸到課外、校外,進一步拓展學生學習研究的空間。開發和建設研究型課程,逐步形成具有學校科學教育特色的課題資源庫。

四、用課題研究全面統領科學教育

以教科研工作引領科學教育,科學教育類課題研究要以校為本,立足促進學校科學教育不斷提高水平。逐步形成三級課題網路,從校級課題開始,選拔優秀課題上報市級課題,再從市級優秀課題中選報優秀課題申報省級課題。包括教師個人課題、團隊式課題和大規模式的全校性課題三類。

以“加強科學教育,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作為課題主題和主攻方向。課題參與率要達到90%以上。

五、健全制度,完善機制,促進科學教育的發展

科學教育活動的出發點,在於整體性、高水平地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科學精神、科學素養,同時也為那些學有餘力的拔尖學生提供充分的發展空間。不斷完善實驗班的設立、導師制的推行、學科競賽的輔導與選拔機制,使相當一批學生受益,不僅要考入適合他們進一步發展的高等院校,更為他們終生的學習與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擬定有較強的指導性和可操作性《徐州一中科學教育目標體系》,設定學校科學教育“總目標”,“總目標”以下設定 “分年級目標”。“分年級目標”對高中各年級學生在“科學知識和技能”、“科學方法和能力”、“科學行為和習慣”、“科學態度和精神”等方面的發展目標、主要內容、途徑方式等作出明確的規定。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階段:從理念上改變師生、社會對特色發展的誤讀。有科學的辦學理念才能有學校正確的特色發展。加強理念培養,把在全體教師業務培訓會上開設講座與課題組核心成員的沙龍、深度研究相結合,在全校形成良好的氛圍,統一思想,本階段1-2年。

第二階段:在我校已有的經驗和工作的基礎上,對原先零散的不成體系的要素進行梳理,使之系統化、提升層次,變以往無目的、無意識的行為為有目的、有意識的行為。例如:統一在全校開展校本課程,圍繞各學科的思維方法、學科發展史、研究方法等開設課程,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科學精神等。

第三階段:對於校本課程的開設進一步規範化、體系化,有層次、有個性地針對不同學生的發展需求,形成有徐州一中特色的校本課程。在學校科學教育校本課程繼續規範化開展的前提下,鼓勵學生組成實踐興趣研究團隊,學校為他們提供場地、經費、實驗器材、多媒體教師、多功能實驗室、苗圃基地、氣象站等各種支援,開發新的科學教育類實踐課程。

第四階段:對五年來的實踐摸索進行總結提升,一方面在實踐中繼續深化我校的科學教育校本課程,另一方面進行資料梳理和理論提升,籌備省級重點課題的結題工作。

三、學校文化

目標:

以“和”為價值導向,以“合”為途徑和手段,以“和生、和處、和立、和達、和愛”為文化原理,對受教育者實施有目的的影響,促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能得到優質均衡和諧發展的“徐州一中校園和合文化”。

措施:

一、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建立和諧互動的師生關係

加強理念培養,把在全體教師業務培訓會上開設講座與課題組核心成員的沙龍、深度研究相結合,在全校形成良好的氛圍,統一思想,使“徐州一中校園和合文化”建設成為每一個一中人的共識。樹立“和生”觀、“和處”觀、“和立”觀、“和達”觀、 “和愛”觀。經常開展師生懇談會,為師生交流提供暢通渠道,建立任課教師對學生的導師承包制。常規化開展假期到家家訪與電話家訪、網路家訪相結合的制度。

二、進行“徐州一中校園和合文化”的硬體建設配套工程

校舍的命名與改建;教師和合文化活動的開展與場館建設;對校園進行文化氛圍的創設。更新文化展示版面,體現細節處育人,潛移默化的特點;

對於“徐州一中校園和合文化”的實踐開展梳理與提升工作,使“徐州一中校園和合文化”的建設進一步規範化、體系化,有層次、有個性地針對教師與學生的發展需求,形成有徐州一中特色的校園文化。

三、充分發揮學生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

我校學生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通過社團活動、個性特長展示、學生會的自管自育等,創設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氛圍,促進校園文化建設。同時,班級文化作為校園文化的組成部分,要努力從班級環境、班風建設、班級活動等角度,積極建設班級文化。

第四、注重整合提升,打造徐州一中“和合文化”的品牌效應

在“徐州一中校園和合文化”繼續規範化建設的前提下,注重宣傳與示範作用,使“徐州一中校園和合文化”在社會上、家長中形成輿論氛圍,得到社會認可與高度評價,創造良好的發展空間和外部條件,有力地促進一中的可持續高水平發展。

對幾年來的實踐摸索進行總結提升,一方面在實踐中繼續深化我校的“徐州一中校園和合文化”建設,另一方面進行資料梳理和理論提升,更好的發揮引領示範作用,使一中成為全國一流名校。

和·教學

課程建設

課程是實現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徑,是組織教育教學活動的最主要的依據,是集中體現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載體,因此,課程居於教育的核心地位。學校將圍繞“基礎寬厚、人格健全、特長突出、國際視野”課程目標,健全國家課程和校本課程有機統整的課程體系。

目標一:

依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創造性實施國家課程,適當調高國家必修和選修課程目標,實現國家課程校本化。積極進行教學和課程創新,打造特色型高中。

措施:

1、國家課程必修和選修內容在達到其規定的基本要求基礎上將目標適當調高,對實施過程作適當創新,對評價方法和標準作適當改進,以使新課程的實施更符合學生及學校的實際,更有力地促進學生自主有效學習和教育質量的提升,更好的促進學生及學校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2、按照學校、教師、學生教育教學的實際,合理調整必修、選修科目或模組的教學順序、試行走班制等教學組織、教學方法的改革,以保證、提高教學效益和質量為目標。

3、進一步加強對選修課的研究,在充分考慮大學聯考方案的導向和學生髮展實際的前提下,做好學生的選課指導;尤其要注重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分類指導,加強對文、理實驗班的選課指導;積極探索並做好藝體課在同年級內按興趣選擇實行分項教學。

4、努力打造特色學科和特色課程基地。

在傳統學科建設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根據學科貢獻、學科內擁有的知名教師情況並以此為依託,選準突破口。

有效啟動學科帶頭人模式。加快特色學科建設,實行“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戰略,加大教師培養培訓力度,調動現有教職工的積極性,在資金上適當予以傾斜。打造強勢學科,扶持薄弱學科,力爭五年內所有學科綜合實力(師資力量、科研成果、教學實績為主要指標的綜合實力)全市領先,大部分學科建設水平位於全省前十,3—4個學科成為全省拳頭學科。

根據省檔案要求,做好“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方式”改革試點工作,做好“普通高中數學應用實踐研究課程基地”工作。分期做好計劃,爭取政策支援、積極落實、穩步推進,力爭試點工作獲得成功。

目標二:

加大學校課程資源整合力度,積極開發更多高質量的校本課程,構建起支撐、保障學校特色的校本課程體系。形成有效的考核評價體系。努力打造在省內外有影響的特色課程、特色學科和學科課程基地。

措施:

1、本著開發與規範化管理相結合原則,鞏固開設好已經開發實施的校本課程。要根據教學實際進一步修訂完善。要通過合理規劃指導,對落實情況和結果進行調研和反饋。繼續進行校本課程的再開發並逐漸形成特色課程。使校本課程教材與各學科知識點相結合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

2、在課程開發和實施上充分發揮學科組的集體優勢和教師專業特長髮展。力爭再開發校本課程,使學生可選課程確保不少於50門。從模組綱要編寫、有相應教案(論著、教材)可查、課表體現、賦予學分、多元評價、統一時間、地點等方面加強管理。

3、對校本課程再開發,擬實行招投標制度,學校擬建立學科校本課程課題研究小組,同時應為特色課程開發、過程研究和論著出版提供必要的聯絡支援和經費保障。進一步加大激勵力度,把校本課程開發能力、實施實績,作為教師專業化水平,學科能力考核的重要內容。

課堂改革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課堂教學創新是教育創新永恆的主題,也是提高學校綜合實力的關鍵。新課程在課堂的定向上突出了以下四個方面:課堂是師生間交往、互動的舞臺,課堂是對學生進行訓練和引導學生髮展的場所,課堂是傳授知識和探究知識的場所,課堂是教師教育智慧充分展現的場所。建設從封閉走向開放、從競爭走向合作、從灌輸走向對話的課堂文化,建立一種使師生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不斷改變的機制是實現有效教學的保障。

目標一:

關注每一位學生,切實轉變教與學的方式,努力建設具有特色、富有活力、卓有成效的互動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措施:

在課堂教學這個動態的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探索者、發現者和追求者的主體地位,教師的教要促進學生有效地學。要通過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使學生獲取知識、體驗,完善自身。

1、構建和諧的師生、生生關係

教學過程要從關注課堂教學中的人際交往入手,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強調師生之間建立平等、和諧、合作的關係。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要按著民主、平等、尊重、真誠的原則並以徵求意見的方式進行。

2、定位適當的教學難度要求

根據“最近發展區”原則組織教學,按照教師“做學生不能做的事,教學生能學會的東西”的具體要求,努力讓“教學走在學生髮展的前面”,使學生從“最近發展區”由他人幫助學習始,最終實現將“最近發展區”轉化為新的“現有發展區”目標。

3、運用互動的師生活動方式

從規範、優化師生課堂教學程式、行為入手,落實學生主體地位,堅持課堂教學“四項原則”:先學後教,不學不教,以學定教;先練後講,不練不講,以練定講;即學即練,學了就練,注重生成;即練即評,練了就評,當堂反饋。努力實現課堂教學過程的“四個優化”:所有環節的完整性——整體優化,各個環節的有序性——程式優化,環節間關係的緊密性——聯絡優化,內容與方式的適當性——區域性優化。實施課堂教學“四種策略”:低起點,高標準,小坡度,快節奏。從而實現課堂教學的效益最大化。

4、注重有效的預設與生成

預設與生成是課堂實施過程中的辯證統一體。預設是生成的基礎和前提,生成是預設的擴充套件和昇華。預設體現對文字的尊重,生成體現對學生的尊重;預設體現教學的計劃性和系統性,生成體現教學的動態性和開放性,兩者具有互補性。課堂教學既需要預設,更需要生成。處理預設與生成的關係,使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目標二:

以學案為抓手,進一步完善“四段教學”的課堂教學正規化,各學科形成可操作性“導學案”的落實方案,為互動高效教學奠定堅實的平臺。

措施:

1、抓好學案 改進教學行為

根據《江蘇省徐州市第一中學學案編寫規範要求》,進一步修繕學案,結合師生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深入進行跟蹤調研,並根據教學的使用情況進行廣泛而深入研修,及時發揮監控、評價機制的作用,進一步完善《徐州一中基於學案的有效課堂評價量表》、《徐州一中學案編寫評價方案》,及時採取有效措施,真正將通過使用學案優化教學行為的目標得以充分落實。在2-3年的學案使用和修改基礎上公開出版發行,發揮一中品牌的輻射效應。

2、優化機制 進一步完善四段教學並形成各科特色

為了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改革的的效益和質量,按照學校三年《發展規劃》和本年度工作計劃要求,學校釋出《關於深化“基於學案教學”改革的意見》、《“基於學案教學”的課堂教學基本規範——四段教學法(試行)》、《“基於學案教學”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試行)》。落實完善四段教學法。即 “以案導學,檢查預習——以學定教,討論解疑——精講點撥,注重提升——即練即評,實現遷移”。

3、自主學習 形成階梯目標

為切實減輕學生不合理學習負擔,學校將“主動學習、深入學習、超越學習”作為引領學生形成階梯式自主發展的階段性目標,通過三年努力逐步形成關於自主學習的三個不同階段的培養方案,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各年級開始研製包括目標、措施、評價等內容的“自主發展”培養方案,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高一年級主動學習,學會主動規劃、主動實踐、主動反思,實施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的轉化。以《高一年級各學科學習方法指導》為抓手,指導幫助每一個學生儘快熟悉高中學習內容要求,量身定製個性化學習方案,科學把握合理學習起點,積極調整學習方法,在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中激發學習積極性,儘快完成從國中到高中的過渡。

高二年級深度學習,學會深入聯絡、深入方法、深入本質。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注重教學策略的選擇,不斷激發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積極使用過程性評價,引導學生探索深入學習的途徑、方法,促進學生實現認知結構的重建、學習策略的優化、思維品質的提升,讓高二學習的“平原期”一樣充滿活力。

高三年級“超越學習”,學會超越書本、超越教師、超越自我。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強化反思意識,學會從重積累到重概括,從重應用到重遷移,從而達到螺旋式上升的境界。高三學習不應機械重複,而應更加自覺主動,更加重注探究,更具有人格完善、創新創造的傾向和特徵。

學生髮展

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促進學生成長成才是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推進培養模式多樣化,滿足不同潛質學生的發展需要。

目標一:

樹立系統培養觀念,推進高國中有機銜接。加強高國中在教學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程設定、教學管理評價、教學環境、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習習慣培養等方面的教育銜接,消除因國中升高中對學生特長髮展的影響,從而合理開發利用教育資源、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自主發展,培養學生特長,發展學生個性。

措施:

1、建立初、高中教師教學交流和觀摩的機制.使國中的教師更多地瞭解高中的教學內容,在日常教學中儘可能做好初高中教學目標和目的的銜接;高中教師從教法與學法指導上做好過渡工作,順利完成對接過程。

2、以自主招生的形式,通過全方位的考查,提前組建“初高中銜接實驗班”,以課外活動的形式設計一些初高中學習銜接的課程,為高中的培優工作培養後備軍,也為日後的高中教學掃除障礙。

3、抓好入學教育,提高學生對高中學習的認識。引導高一新生打好基礎,增強學習緊迫感。切實幫助學生制訂好自己的學習計劃、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做好短期和長期的學習安排,做到有條不紊投入學習。

4、教學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堅持循序漸進,採取"零起點、慢起步、緩加速"的教學策略,加強基礎訓練片,紮紮實實抓好雙基,夯實各科的基礎知識,加深師生之間的感情交流,使學生比較順利地實現新舊知識的對接。

目標二:

注重因材施教。關注學生不同特點和個性差異,發展每一個學生的優勢潛能。推進分層教學、走班制、學分制、導師制等教學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學習困難學生的幫助機制。改進優異學生培養方式,探索高中拔尖學生培養模式。改進“特長生 ”培養機制,實行主教練負責制,開展與社會專業機構聯合培訓等方式,鼓勵和引導學生開展個性化學習、創造性學習,在教師選聘、課程選擇、教學管理等方面實行更加靈活、開放的政策。

措施:

1、在學生選拔上,不以考試成績作為唯一標準,以面試和會考成績綜合評定錄取。選拔與培養實行滾動淘汰機制,按學期考核,有進有出,鼓勵競爭。

2、在教學方式上,實驗班真正實現因材施教,鼓勵學生自主研究學習、積極創新實踐、注重能力培養;在教學設定上,實驗班在執行國家課程基礎上,為實驗班學生設計專門的特色課程,並安排優秀教師組成專家指導組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指導,安排大學教師或科研人員擔任導師。

3、推進分層教學、走班制、學分制、導師制等教學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學習困難學生的幫助機制,改進優異學生培養方式,探索高中拔尖學生培養模式。改進“特長生”培養機制。

目標三:

積極開展研究性學習,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努力拓展校外教學資源;積極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聯合育人機制,採取聯合辦學或聯合培養方式,共同培養優秀高中生。

措施:

1、高一、高二兩個年級開設研究性學習課程,在進行評價時,充分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重視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法,重視交流與合作,重視動手實踐。

2、加強體育、藝術教育工作,創新、豐富教育內容、形式和評價方式,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藝術活動,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身體素質,提升審美能力。

3、與大學、科研院所合作開展創新人才培養研究和試驗,建立創新人才培養基地。

目標四:

適應國家經濟社會對外開放的要求,加快國際交流合作步伐,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開展多層次、寬領域的教育交流與合作,提高我校教育國際化水平。

措施:

1、成立國際部,整體規劃學校國際化發展程序,推進常態化國際交流與合作。持續推進與蘇教國際的合作,使國際預科班形成規模,形成巨大吸引力,拓寬學生國際化途徑。

2、加強和改進外語教學與師資培訓,鞏固與已建立國際友好合作關係學校的交往,實現師生互訪。

3、加強國際理解教育,組織學生參加多種形式的海外遊學、夏令營等活動,增加學生對不同文化的直接體驗,培養國際觀念和全球意識,增進學生對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認識和理解。

4、增加雙語教學課程,提高師生在教學科研和對外交流中的外語運用能力。成立“漢語培訓中心”,吸引外籍學生來校學習。

四、教師發展

以“科研興教、科研興師、科研興校”為目標,以實施素質教育為宗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科研為教育教學實踐服務的原則,紮實有效地開展教育科研工作,強化教科研工作管理,促進教師專業向更好、更高方向發展,切實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目標一:(教育科研發展)

健全教科研管理機制,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提高教師的教育科研意識和能力。以“學案教學”為抓手,進行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目的的備課管理,構建集體備課合作型教科研團隊。將科研和教育教學實踐緊密結合,以課題為載體,建設一支能承擔省、市級教育科研課題研究的科研骨幹隊伍。

措施 :

1、健全教科研管理機制。(1)制度保障。建立健全教師專業發展規劃實施的推進和考核工作機制,把科研實績作為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20xx年底前完成)

(2)組織保障。建立健全教師專業成長檔案袋制度,定期充實、檢查、交流、展示。成立由校長室分管、教學處具體負責的領導小組負責教師專業成長的規劃、實施、管理、考評等工作。(20xx年開始實施,逐年完善)

(3)經費保障。加大投入力度,在學習考察、學歷提升、科研課題等方面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必要的經費保障和良好環境。每年度培訓經費不低於教師工資總額的2%,專款專用,落實到位。(5年內逐年落實)

(4) 資源保障。既要充分發揮本校名師、骨幹教師的傳、幫、帶作用,又面向校外,聘請專業人員(包括教研人員,科研人員和大學教師)進行專業引領,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人力基礎。(每年聘請2人,5年內成立一個10人左右的校外專家培訓團隊)

2、以課題為載體,開展教科研常態工作。(1)以教科研為切入點,不斷壯大我校骨幹教師隊伍。5年內,在職特級教師不少於10人,名教師、學科帶頭人、青年名教師、青年骨幹教師人數在現有基礎上提高50%以上,具有研究生學歷學位的教師佔專職教師人數的30%以上。

(2)構建“以學校為基地,以課題為載體,以教師為主體,以質量為中心”的工作模式。全面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每年在研課題不少於20個,其中省級課題不少於4個,並確保結題率不低於90%。以教科研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3)以省級課題《全面發展 科學見長——徐州一中學校特色發展實踐研究》為抓手,探索實施科學教育的有效途徑,確保有一批水平較高的科學類課程供學生選用,並在使用過程中不斷提高質量。(該課題計劃於20xx年結題)

(4)開展網路研究與學習活動。建立現代技術教育專題資料網上資訊庫,為教師相關的專題研究提供服務。(20xx年開始實施,5年內逐步完善)

目標二:(教師專業發展)

構建網路健全、隊伍精良、保障有力、運轉高效的教育科研管理體系,建立教師廣泛參與的專業化自主發展激勵機制,形成學校濃郁的科研氛圍。構建學習型科研隊伍,以教師的發展促進學校的發展。

措施:

1、培養具有一定科研實踐能力的骨幹教師隊伍。(1)通過校本培訓,同伴互助,5年內力爭做到30歲以上50歲以下教師至少獲得大市評優課二等獎以上獎項。

(2)開展專項課題研究。以《迴歸主體性的教師自主專業發展實踐研究》為抓手,研究和探索我校教師自主專業發展的新模式,每學年教師對個人專業發展規劃進行總結反思、修訂完善。(該課題計劃於20xx年結題)

(3)發揮骨幹教師的幅射作用,開展校內骨幹教師分層培養。低層次教師主要由高層次教師負責培養提升,高層次教師通過校內外專家引領提升,向名師行列邁進。每學期安排各級各類研修班研修、培訓、交流、參觀等活動次數不少於4次。

2、構建學習型科研隊伍。開展各種研修活動(1)開展“讀書工程”,成立高、中、初級教師研修班、讀書班。教學處每學期推薦不少於3本優秀書目,校刊每期均有重點推薦文章,定期舉行讀書沙龍,交流內容要求:有讀書內容簡介,有精彩句段推薦,有個人體會感悟。並聯系教學實際進行反思總結。

(2)進行拓寬學習。一是外出學習:積極安排教師參加上級教育科研部門舉辦的活動,積極支援和推薦優秀教師出國培訓。二是校內培訓:約請專家來校講學,組織本校學科領導和教學骨幹的講座,深化教研組、課題組的理論學習,每學年此類活動不少於2次。三是自我省思:個人自學教育科學書籍、報刊、雜誌,撰寫學習筆記和心得。提高教師專業素養,提升專業能力。

資源建設

積極提升實驗、電教、圖書裝備和管理水平,加強現代資訊科技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建成內容豐富、更新及時、服務功能強、具有學校特色的課程資源體系。

目標一:

建成江蘇省中學一流的實驗室、圖書館、電教中心、體育場館、藝術中心、學科專用教室等。建成江蘇省一流的通用技術實踐室。

措施:

1、加強領導、完善機制: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部門工作領導小組和內部管理的體系,進一步優化內部管理的過程。

建設工作的重點應由硬體建設為主轉為以適應教材、適應學生為主。在建設過程中,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對教師、技術與管理人員進行不同層次的全員培訓,逐步提高教師隊伍能力和水平。

2、“硬”“軟”並重、保障教學:

加強現代化硬體、軟體的建設,切實加大基礎設施的投入。每年確保建設資金的投入不低於5000000元。

建立科學化、精細化預算管理機制,實驗室、圖書館、電教中心、體育場館、體育器材室、藝術專用教室等部門科學編制祥細的五年規劃實施方案、資金預算,提高預算執行效率。

進一步提高教育資訊化水平,進一步提高教育資訊化適應教材、適應學生的水平,以資訊化帶動教育現代化,以教育現代化作為學校和諧持續發展的強力支撐。

大力促進數字化校園建設,推進資訊科技裝備標準化配備,嚴格執行教育資訊化標準。

提升和整合各類教育資訊化學習資源,融合各類學習網站、學習平臺及學習資源,打造有特色的、實用的教育資訊化公共服務平臺。

進一步完善實驗室、圖書館、電教中心、體育場館、體育器材室、藝術專用教室等部門教師素質提升計劃。

3、服務教學,服務師生:

實驗室按《江蘇省中國小管理規範》標準進行管理,並按教學計劃準備好實驗器材和物品,讓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老師滿意。

圖書館、藝術專用教室按《江蘇省中國小管理規範》標準進行管理,並繼續進行人文化環境建設,使其呈現出更加方便、舒適、優雅的環境。

現代教育技術中心按《江蘇省中國小管理規範》標準進行管理,在裝置的使用方面,現代教育技術中心要特別提高裝置的利用率,加強對師生進行裝置使用的培訓和指導等工作,以達到延長裝置使用壽命的目的。

體育場館、體育器材室除按《江蘇省中國小管理規範》標準進行管理外,要不斷提高業務水平,損壞器材即報即修,盡一切力量做到不影響正常教學工作。

和·德育

以德育為先,育人為本,切實實現全員育人。高舉“責任教育”旗幟,增強德育活動的針對性、有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不斷加強德育隊伍建設,全面提升學校德育工作水平。讓學校德育工作為學生自主、全面和可持續發展奠基。

目標一:

讓“德育為先、育人為本”成為全校教職工的共同信念,通過改革班主任制度,探索德育學科滲透制度,不斷健全全員育人的制度體系建設。以學校德育為主陣地,家庭教育為助力,優化整合社會資源,探索學校、家庭和社會共育人才的有效途徑,建立三方合作的有效機制,切實實現全員育人。

措施:

1、強化每位教師做好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動意識,積極進行執行班主任和責任班主任的實踐探索。20xx年宣傳發動,擬定方案;20xx年初步實施;20xx年完善提升;20xx—20xx年使每位教師做好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動意識和工作能力達到較高水平。

2、不斷探索學校、家庭、社會三方教育的合作機制,健全學校、年級和班級三級家長教育委員會,加強家長學校建設。20xx年完善家長教育委員會章程,建立學校、年級和班級家長教育委員會,形成定期召開各級家長教育委員會制度;20xx年至20xx年不斷完善家長學校的內容和形式;20xx年形成比較成熟的徐州一中家長學校課程。20xx年對建立班級教育委員會制度的目的、意義和可行性進行思考論證,對建立班級教育委員會的組織機構和相關制度進行初步構建;20xx年進行實施班級教育委員會制度的初步實踐;20xx年完善和提升班級教育委員會制度。

3、通過評價機制的建設,實現學科育人。

20xx年至20xx年建立學科德育研究制度,要深入挖掘各學科內在的德育因素,各學科的課堂都要認真思考“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目標;20xx年至20xx年建立學科育人的檢查督促制度,要求任課教師在承擔知識傳承的同時必須承擔起德育任務,並積極創設適合學生的德育教育情境,將德育目標落到實處。20xx年將學科育人納入到學生評教的體系之中。

目標二:

高舉“責任教育”旗幟,加強德育課程建設,進一步提升學校德育工作的層次、水平和有效性。增強育人氛圍營造,豐富德育活動載體,打造特色和品牌德育活動,不斷加強德育活動的針對性、有效性(和)吸引力和感染力。

措施:

1、強化德育課程建設,健全科學規範、開放多元、注重體驗、貼近思想、情感、生活實際的德育課程體系。

20xx年至20xx年開展“徐州一中責任教育校本研究”省級課題研究並結題;20xx年至20xx年逐步構建高一、高二和高三年級責任教育校本課程,學生社團課程,心理健康課程,主題班會等課程體系。20xx年至20xx年完善高一、高二和高三年級責任教育校本課程,學生社團課程,心理健康課程,主題班會等課程體系。

2、豐富德育活動載體,打造品牌德育活動,精心設計學生喜愛、具有體驗性和震撼力的德育活動。

20xx年至20xx年在秉承傳統的基礎上,陸續將新生入學教育、校園文化藝術節、春季社會實踐、校慶月活動、學生百家講壇、成人儀式以及畢業典禮等傳統德育活動提升打造成學校品牌德育活動;20xx年至20xx年在責任教育研究和實踐基礎上,精心設計和創制若干學生喜愛、具有體驗性和震撼力的德育活動。

3、注重薰陶、感染、激勵,營造良好育人環境,建設優美、和諧、大氣的校園文化。

20xx年至20xx年探索讓校園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一牆一角環境育人的有效辦法:辦好校園宣傳專欄,深入開展優美教室創設、班牌、班徽、班旗設計等班級文化創設活動,開展公共走廊牆面文化創設活動;開展校標、校服設計活動;20xx年至20xx年探索全員參與校園文化建設的有效辦法:開展校風、教風、學風的討論與設計活動;開展學校辦學理念、培養目標的討論與設計活動。力爭用3至5年建設優美、平安、書香、綠色和和諧的校園。

目標三:

不斷探索完善德育隊伍建設的有效途徑,建立相關機制,打造一支在省內外有一定影響的“富有教育激情,理念先進,敢於擔當,善於創新,充滿活力”的德育骨幹隊伍。形成一支“富有愛心,樂於奉獻,責任心強,方法科學”優秀班主任隊伍。促進德育工作總體水平達到新高度。

措施:

1、探索提升德育骨幹德育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徑,實施德育專家工程。

20xx至20xx年:通過實施德育幹部閱讀教育專著、教育報刊雜誌計劃以提升德育幹部理論水平,以課題研究鍛鍊和提高德育幹部德育科研能力,定期外出參觀學習以開闊德育幹部視野、增長見識,從而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德育幹部隊伍。20xx年至20xx年:通過讓德育幹部有計劃地參加高級別的培訓提升德育幹部的理念和方法,通過德育幹部積極承擔班主任培訓講座和家長學校講座產生社會影響,通過撰寫德育論文和論著總結學校德育工作實踐,昇華德育思想,從而培養造就若干在省內外有影響的德育專家、名家。

2、完善班主任培訓辦法。20xx年至20xx年引導所有班主任有序開展班級教育管理工作研討。每學期列出研討的問題,班主任自由認題研究。平時分散研究,擇機共同研討。研討形式包括沙龍和暑期研討會等。每年將班主任班級教育管理論文編輯成冊。20xx年至20xx年邀請校外教育專家、學校幹部和優秀班主任定期開辦班級教育管理工作專題講座,逐步形成班級教育管理工作講座系列。在此基礎上20xx年至20xx年編訂研製徐州一中班主任培訓校本教材。繼續鼓勵班主任通過自學教育專著、教育報刊雜誌,吸納先進教育理念,提升班級教育管理水平。選派優秀班主任參加校外培訓和學習交流活動。

3、探索加強德育輔助崗位工作者、社團指導教師培訓工作的有效途徑。20xx年至20xx年逐步建立一套比較有效的有關德育輔助崗位工作者、社團指導教師的選聘、培養、管理和考核制度;20xx年至20xx年在制度完善的基礎上,建設一支優秀的德育輔助崗位工作者、社團指導教師隊伍。

目標四:

不斷探索學生“自主發展、自管自育”的發展成長模式,以學生幹部培養為基石,健全的自管自育機制為依託,通過豐富的校園活動感染學生,多元的評價機制激勵學生,創新學校的管理體系,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自主、全面和可持續發展。

措施:

1、探索學生自管自育意識培養、辦法指導、氛圍創設以及骨幹培養的有效途徑,推動我校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模式的完善。20xx年至20xx年:加強對學生會學生幹部的選拔、培養、使用和管理,不斷完善學生會的的組織和制度建設。探索形成學校培養、班級培養和學幹自我提升的具有我校特色的班幹、團幹以及社團骨幹行之有效的培育工程。20xx年至20xx年建立全校性的學生自管委員會,全面高質量地參與學校管理,使我校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主發展達到高水平。

2、健全自管自育機制,保障學生自管自育活動健康發展。20xx年至20xx年:不斷完善學生會組織管理制度、學生值周活動評價制度、學生社團管理辦法。不斷完善學生多元評價制度,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特長髮展、自主發展,帶動全面發展。20xx年至20xx年建立完善學生自管委員會的執行機制。

3、不斷豐富我校學生自管自育的內容、形式和活動載體,促進我校學生自管自育、自主發展。20xx年至20xx年:通過創新“夥伴制”活動推動學生自管自育。改進創新學生值周活動,更好發揮其自管自育作用。同時探索學生深度參與學校管理的形式和途徑,至20xx年、20xx年使學生深度參與學校管理達到高水平。

4、申報“徐州一中學生自管自育、自主發展”德育課題,以德育科研提升自管自育的實踐活動。20xx年申報立項,20xx年開題,20xx年結題。

和·後勤安全

總務安全工作堅持以學校整體規劃為指導,堅持後勤安全為教育教學、教科研、師生服務的思想,努力提高後勤安保職工隊伍素質, 規範總務安全後勤工作管理,確保後勤安全工作目標明確、措施恰當、保障有力、服務到位,進一步提高後勤安全服務工作質量,為師生員工創造良好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環境,打造物質環境好、文化品味高、服務優良的和諧校園。

目標一: 建設目標

優化夾河街校區建築物佈局,彰顯百年老校古樸、典雅特色;按“國內一流高中”標準,規劃、實施富有特色的校園綠化、美化、資訊化、文化化建設,新建、改建九里校區部分功能性用房,提高部分建築抗震級別;根據“特大型區域性中心城市”教育事業統籌發展和服務人民群眾的要求,按“理念先進、設計科學、佈局合理、功能齊備、設施現代、使用便捷、環境優美、文化獨特,統籌共享國際教育、民辦教育資源”的精神,努力建設好新城區校區。

措施:

1、五年內完成夾河街校區建築物的修繕、調整、優化、佈局(約需人民幣500萬元)。20xx、20xx年度,計劃完成標誌性歷史遺存木樓修舊如舊的修繕工作,完成校園內地下排水溝、生活供水、消防供水管道,改善及重新鋪設強電、弱電管網基礎條件;20xx、20xx年度,進一步加大綠化、美化、資訊化、文化化建設力度,完成假山及校園景點的綠化美化工作;20xx、20xx年度,完成現國中辦公樓的拆除及拆除後的綠化美化和老建築功能性設施裝置的改造,彰顯百年老校古樸、典雅特色。

2、按“國內一流高中”標準,高標準規劃、實施九里校區改建、新建工作(約需人民幣至少9300萬元)。<見附件一>20xx、20xx年度,完成三棟教學樓的高標準抗震重建工作。為不影響正常教學工作,擬在北大路東側籃球及乒乓球場地重新規劃設計建設高標準抗震級別教學樓、實驗樓;建成投入使用後拆除原教學樓、實驗樓,原址上重新規劃設計建設圖書樓及國際部綜合樓;新建國際生公寓、教師公寓;20xx、20xx年度,建設完成富有特色的校園綠化、美化、資訊化、文化化建設工作,滿足課程建設和學生髮展需要;20xx、20xx年度,完成六棟宿舍樓的重新規劃設計,提高和改善九里校區建築建設標準和服務功能,優化功能性建築內部佈局和使用條件,提供功能性用房。

3、如果市委、市政府確定學校搬遷,根據“特大型區域性中心城市”教育事業統籌發展和服務人民群眾的要求,高標準建設好新城區校區(約需人民幣2.6億元)。20xx、20xx年度,計劃完成新城區校區的規劃、設計、建設工程工作,同時完成配套工程、綠化美化工程建設;20xx年度,暑假後新城區校區投入使用,同時進一步完善綠化美化等校園環境工程,20xx年後一個功能齊備、裝置現代、佈局合理,融國際教育、民辦教育與高中教育於一體的徐州一中新城區校區展現在廣大市民面前;20xx、20xx年度,重點完成綠化、美化等校園環境的進一步完善養護保活工作。

目標二: 服務目標

努力提高預算水平,強化部門核算,嚴格按照政策要求管好用好資金,做好獎、助學工作;加大校園文化建設投入,讓全校師生(含家長)具有“學校是真正屬於他們”的情感,讓徐州一中成為“徐州市民的精神家園”;堅持管理和使用相結合、增添和開發相結合、高效和節約相結合的原則創新機制,鼓勵各部門、全體師生養成“低碳”、“綠色”的生活、學習、工作習慣;強化招標、指導、監管、考核制度,實現社會化服務的健康持續發展。

措施:

1、〔財務資金〕學校專項經費的投入實行部門申請和專案預算制度,確保有限辦學經費使用的有序性。20xx年度完成部門預算、工程預算和審計、大宗物資採購申報和預算制度的修訂完善工作,積極爭取上級、社會資金支援學校發展、教學改革、師生進取,每年編制預算堅持量力而行、精打細算、勤儉辦事的原則,從嚴從緊編制相關支出的預算;嚴格按市級政府集中採購目錄編制政府採購計劃。學校財產實行部門負責人管理責任制度,規範學校校產的報損和添置校長審批制度,嚴防流失和浪費。進一步規範經費審批制度,規範學校重大經費使用實行校務會議討論通過制度,嚴格控制學校辦學經費的支出渠道,努力降低教育成本、勤儉辦學。

2、〔裝置保障〕進一步強化主動意識,健全各類校產添置、管理、使用、維護保養制度,高標準建設各類教育教學設施,五年內按“五星級高中”標準在資金落實(至少需人民幣1800萬元)的情況下依據相關部門實際需要更新、添置相關裝置<見附件二>。20xx年,實現辦學條件標準化,教育資訊基礎設施建設和教師運用資訊科技的能力明顯增強;基礎設施、教育技術裝備特別是資訊化程度達到發達國家平均水平、我國教育現代化的要求。

3、〔生活服務〕突出服務宗旨,堅持在保證大多數師生滿意、各項活動正常開展、教育教學秩序穩定的基礎上,總務處溝通團委、工會、學生會堅持每日公示食堂、超市進貨價格讓師生及時瞭解行情、明明白白消費;20xx年暑假,在資金許可條件下更新改造浴室設施裝置,為師生提供更好的洗浴條件和環境;20xx年,建成教師公寓投入使用,改善教職工休息環境;按上級要求和學校管理規範、結合學生家庭實情,積極做好助學獎勵和減免學費工作、做好普通高中學生政府獎學金兌現,想辦法社會各方面資金擴大學生獎學金的資助比例,到20xx年平均資助面達到15%,確保每一名學生不因貧失學目標的實現。

目標三: 安全目標

強化安全、生命與健康教育,及時化解校園各項不和諧因素,定期進行預防災害應急演練,不斷提高師生自救互救意識和能力,切實做到警鐘長鳴、防患於未然;健全安全工作機制、制度,切實落實“一崗雙責”制度、重大安全責任事故“一票否決”制度、安全工作定期考核獎懲制度,認真做好各項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嚴格按安全規範要求,完善、添置各項技防裝置,改善校園消防裝置(器材和燈具),加強學絡安全工作,確保設施裝置始終處於完好狀態,搞好周邊治安綜合治理。

措施:

1、加強師生安全和生命教育,提高學生防範、自救、互救的能力,落實信訪隱患排查制度,及時化解校園各項不和諧因素,保證每學期不少於1次的緊急疏散應急演練;加強飲食、飲水管理,切實保證飲食、飲水衛生與安全;加強校園車輛管理,保證教職工生命安全。

2、進一步構建多維立體的校園安全保障、應急反應體系,健全管理機構,加強專兼職安全管理隊伍培訓,進一步明確職責;及時簽訂三層責任書,切實落實“一崗雙責”制度、重大安全責任事故“一票否決”制度、安全工作定期考核獎懲制度;在目前46條規章制度、11項安全預案基礎上進一步建立健全各種安全機制和制度。

3、建設數字化安全校園,完善周界對射報警裝置、重點部位安裝紅外探頭,在全校主要部位安裝視屏監控,確保監控無盲區;改造消防管道網路,加強網路安全工作;加大安全裝置投入,加強安全逃生演練,注重檢查、反饋、矯正;力爭做到人防、物防、技防相結合,確保不出現重大人身、財物、飲食安全事故。協調社群、公安搞好周邊治安綜合治理。

學校5年發展規劃 篇4

侯莊國小學校發展規劃 以《國家中長期教育發展規劃綱要》為指導思想,認真貫徹落 實全縣教育質量提升年工作會議精神,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為核心, 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根本,堅持“優化育人環境,創辦示範學校” 為奮鬥目標,堅持“讓每一片心靈充滿陽光”為辦學理念,進一步深 化課程改革和課堂教學改革,加強校本研究,突出學校特色建設,全 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一、 工作目標 本學年是我校穩步提升的一年, 學校工作的總目標是努力建立鄉 級規範化國小。

1、班子建設目標:形成團結、務實、勤政的班子作風,營造民 主、寬鬆、和諧的工作環境,力爭讓全校師生都能在和諧的氛圍中工 作、學習。

2、教師隊伍建設目標:建立一支團結合作、自主創新、好學奮 進的教師隊伍。

3、德育目標:堅持以禮育德的工作思路,本學期以培養文明禮 貌、好學上進的校風學風為目標,以評比來促進校風學風的好轉,以 學風來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4、教學目標:教學成績要有較大幅度的提高,各年級學科學期 考試成績力爭超中心校平均分數線,在中心校處於中上水平。

二、 工作及措施 1 (一)堅持科學管理,不斷完善學校良性執行機制 管理實行六堅持。即:堅持分層管理,堅持目標管理,堅持質量 管理,堅持制度管理,堅持民主管理,堅持人本管理。工作中關注、 關心、尊重每一位教師的工作、生活與發展、成長。力爭創造一個平 臺,讓教師盡顯才華;搭建一個階梯,讓教師登高望遠;啟用一個機 制,讓教師自我完善。使學校真正做到事業留人、感情留人、環境留 人,將教師的發展、學生的發展與學校的發展緊密相連。本年度繼續 完善管理制度,加強管理力度,為教師進行體格檢查,教師節開展慶 祝活動,保證教師身心健康。

(二)、堅持以人為本,全面提高師資隊伍整體素質 1、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以年級組建設為重點, 以師德教育為核心, 進一步深化、 細化“珍惜崗位、關愛學生、熱情工作、提高質量、團結協作、容納他人”工程,進一步激發教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真情塑造未來”的服務理念。努力建設好自己的三個精神樂園:一是建設愛崗敬業的精神樂 園。愛崗敬業,心靈寧靜,信念堅定,就會充滿成就感和幸福感,就 會得到工作的快樂。二是建設熱愛學生的精神樂園。只要帶著愛心, 走進學生心靈,就會學亦無窮,樂亦無窮。只要建立熱愛學生的精神 樂園,就會不僅愛優秀學生,也會更愛有缺點的學生,以德報怨,也 感覺問心無愧,這是教師的境界。三是守住依法治教的精神樂園。依 法執教要落實到每一天,每一節課,每一分鐘,落實到可感知、可操作,可細化的行動上。培養有個性的教師,使教師懂得在法制的範疇 內創新。

2、建設“學習型”教師隊伍。為適應當前課程改革的需要,教 師的確需要不斷學習、不斷給自己“充電”。教導處與教研組要充分 發揮行政機制,從本校實際出發,制訂確實可行的學習研修制度,以 新理念、新課程、新知識、新技術為重點,組織教師參加經常性的學 習研討活動,努力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

3、創設良好的骨幹教師成長環境。繼續高度重視骨幹教師的培 養, 對事業性強、 勤於鑽研業務、 有培養前途的青年教師要多壓擔子; 要為骨幹教師的成才搭建舞臺,積極鼓勵青年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學科 競賽、評優課比賽、講學、學術研討活動。

4、全面實施提出的“十二項措施”,重新制定績效工資方案,調 動全體教職工工作的主動性、創造性,提高學校的管理水平、教學質 量和辦學效益。

(三)、堅持德育為首,有效開展學生思想品德教育 1、進一步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堅持一個根本和三個原則。

一個根本是堅持以禮育德為根本,加強禮儀養成教育,從小事做起, 逐步養成微笑待人,主動打招呼,每日做件家務事的良好習慣,養成 按規則辦事,不亂扔垃圾,不亂花錢,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等公共禮 儀。努力實現德育社會化、生活化、常規化、基礎化、課程化,從基 礎抓起,追求實效。三個原則一是堅持“三貼近”原則,堅持貼近實 際、貼近生活、貼近兒童,降低重心,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成長規 3 律,寓教於活動之中;二是堅持“三結合原則”。要有大德育觀念, 實現學校、家庭、社會的有機結合。三是堅持“三全育人”的原則。

把德育工作貫徹到學校教育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學科、 每一項活動, 做到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

2、進一步強化優秀班集體建設,在隊伍建設上花力氣。一是制 定班主任培訓計劃,通過案例教學和班主任基本功競賽等活動,切實 提高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和思想教育水平; 二是制定班級與校級學生小幹部隊伍培訓計劃,建立“紅領巾”監督崗,繼續辦好黑板報等宣傳 陣地,充分發揮宣傳教育功能,發揮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主動 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形成積極向上的校園風貌;三是各班制定優秀 班集體建設規劃,充分發揮少先隊的組織功能和班主任的創造才能, 開展優秀班隊課展評、優秀班隊活動設計競賽等活動,努力探索行之 有效的班集體建設方法。

3、加強學生安全教育。一是要建立和健全學校安全工作責任制, 明確“一把手”責任制,定期對學校安全工作進行檢查,發現問題, 及時整改。積極推進“平安校園”建設,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和工作制 度,明確職責分工,實行安全目標管理層層管理,工作落實到人。加 強學校交通安全教育, 通過交通事故圖片展、 法制教育報告會等形式, 不斷加強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杜絕違法現象的發生。

4、繼續抓好三結合教育。我們要積極爭取家庭社群的支援,充 分發揮學校、家庭、社群三結合教育的作用,繼續抓好與社群相關單位的共建活動, 辦好家長學校, 廣泛發動社會力量, 形成學校、 家庭、 社群三位一體齊抓共管的德育工作新格局。

(四)堅持質量立校,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 1、關注課堂,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進一步增強提高課堂教 學效益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充分認識課堂教學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 量的關鍵作用,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作為突破口和切入點,召開課堂 教學經驗交流會,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學習借鑑先進的課堂 教學經驗,切實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水平。“抓教風、抓課堂”的具體 要求是:抓教風,要求做到“三嚴”,達到“三業”,即“嚴肅師德 師風,樂業愛生;嚴格崗位責任,敬業奉獻;嚴謹治學態度,精業鑽 研”;抓課堂,要做到“一不三有二得”,即“每節課教師講的時間 不超過 20 分鐘;要安排有練習、有檢查、有反饋;教師每節課要明 確

“你希望學生得到什麼?你讓學生得到了什麼?”課後要求認真 反思。

2、強化教學基礎管理,加強學科組、備課組建設。本學年,我 們將把加強學科組、備課組建設,強化教學基礎管理作為提高教師群 體素質、推動課堂教學整體優化的重要手段。學科組、備課組建設方 面加強“三要”:要有具體的備課活動計劃、要在備課組長負責下進 行的集體備課、組員在備課組內要有明確分工,形成工作合力。

3、強調對教師教學各環節的管理,改進學科教學質量評價機制。

對語文、數學、外語等學科教學質量評價,堅持“重平時”、“看三 率”的原則,即評價注重教師平時的教學效果、學生平時的學業負擔 5 情況;評價一看期中期末考試“合格率”、二看“優秀率”、三看“提 高率” ,全面評價班級學生學習情況; 探討在新課程標準精神指導下, 如何有效、合理地設計、佈置課堂作業、家庭作業,從知識練習、鞏 固的角度及重課堂四十分鐘效率,探索提高教學質量的途徑和方法。

(五)堅持服務助校,繼續提高總務後勤工作效能 1、加強常規管理,提高優質服務意識。總務部門要規範和細化 後勤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後勤人員要樹立愛崗敬業、勤懇工作的觀 念,提高服務意識。

2、加強節能節源意識,提高物品能源使用效益。首先是提高節 水節電意識,要求全校師生人人蔘與水電管理,平時要加強對校園的 巡視和檢查,對可能出現的浪費水電的不良現象要及時加以制止。其 次是加強對辦公用品的管理和學校物品採購、保管、發放等環節的管 理,所需物品的添置繼續實行“申報、審批、採購、再審批”的流程。

3、加強校園管理,呈現環境優勢。

加強對師生的愛校教育,確 立學校是我家的思想,愛護學校的一草一木一物;對各處室的財物實 行登記、核查、考核制度。

(六)、體育、衛生、安全工作 1、堅持上好體育課,並制定出體育課課堂常規, 體育科組連同 各班級要抓好兩課兩操質量,要求兩操動作整齊到位,出操排隊快、 靜、 齊, 隊伍行進充滿朝氣。

體育組還要組織好常規性體育競賽活動。

2、加強安全教育,確保學校師生的安全。防火、防電、防盜、交 通安全等防範意識要常宣傳、常教育、常檢查、常彙報,堅決消除安全隱患。嚴格控制不滿十二週歲的學生騎車上學,同時要加強對騎車 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繼續做好每天兩次護送學生安全過路,放心回 家的工作。

3、加強常見病、傳染病的宣傳教育,配合衛生防疫部門做好防疫 工作。加強校園綠化、美化、淨化。落實衛生包乾區制度,實行一日 兩掃, 一週一大掃。

加強衛生檢查工作, 形成制度化, 每週檢查評分。

全體教師要根據本計劃的精神,切實制訂好各自的工作計劃,並紮紮實實地付之行動,共同為學校教育質量的提高,學校發展內涵的 豐富和辦學水平的提升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學校5年發展規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學校將以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培養有用人才”為辦學理念,以“辦百姓滿意的學校”為基本宗旨;堅持以人為本,發現學生的價值,發揮學生的潛能,發展學生的個性,發揚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為學生提供適合他的教育;崇尚知識,崇尚情感,崇尚奉獻,為教師創造適合他的舞臺;逐步豐富學校的辦學特色,為社會培養“合格+特長”的學生,為高一級學校輸送更優質的生源。

二、現狀分析

1.學校概況

xx國小地處,生源來8個村的農家子弟。學校佔地面積19畝, 5個教學班,附屬幼兒園3個班。近年來,學校依法治教,獲得 “學校目標管理先進單位”、學前教育先進單位。

(2)學校有一支素質較好的隊伍。領導班子與時俱進、勇於創新、求真務實,有先進的辦學理念。廣大教師有較強的集體榮譽感,有著為學校的發展努力奮進的精神。教師中具有國小高階教師職稱12人,中學高階教師2人,大專畢業5人,近兩年,學校引進本科生2名,有校級骨幹教師13人。

(3)學校有著紮實開展教科研工作的傳統。近年來,本著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原則,開展了群眾性教科研活動,增強了教師教科研的意識,提高了教師的研究與實踐能力。

(4)家長學校教育指導工作在周邊地區有一定影響,且影響日益擴大,已初具特色,正努力形成自己的品牌,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打下了較紮實的基礎。

3.制約因素

(2)部分教師的業務能力與教育發展要求存在差距,尤其是教育思想與教育行為的落差使新課程難以達成較高的目標。

(3)學校的組織管理還是以傳統的剛性靜態管理為主,管理的思想行為層面整體轉化不大。需要進一步建立一種民主、創新的教育管理機制,以利於充分發揮教師的主體意識,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4)學生來源不理想。留守兒童、困難家庭子女較多,家庭教育盲區多,帶來了德育教育、行為規範教育上的一系列問題。

(5)學校的硬體建設由於財力有限,與兄弟學校相比還有較大差距。校園文化建設尚未形成一定的格局。學校教育網路尚未形成。

四、發展目標:

1、總體目標:

學校未來一年的發展,將努力構建愛心和諧校園,以“培養有用人才”為

辦學理念,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立足基礎,循序漸進,發展特色。從學校的實際出發,最近限度地發揮我校的優勢。重視師資隊伍建設,規範辦學行為,提升辦學質量,完善硬體建設,增強校園文化底蘊,把學校辦成設施合理,管理高效,師資優良,文明和諧,特色鮮明,家長、學生滿意的現代化學校。

2、辦學目標:

通過三年努力,使學校的環境進一步美化,校園文化濃厚,師資隊伍進一步優化,管理更精細,教育質量在全鄉的排位提升三位以上。力爭20xx年創縣示範性國小,20xx年爭創特色國小、教學管理全優單位,20xx年創最具幸福感的明星國小。

3、管理目標:

注重制度建設,堅持以制度管人。制度制定要精細化,做到逢事有人管;規範化,堅持黨政方針,體現校園和諧;全員化,每個師生都是管理者與被管理者;可操作化,做不到的事不要寫進去。各項制度的執行要民主化,公開化,及時公佈執行結果,作為以後教師晉升晉級、評先評優以及績效考核的主要依據。

4、育人目標:

以課堂教學改革為重點,指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探究,不同年齡段有所側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狠抓養成教育與文明禮儀教育,培養文明守紀,健康向上的校風,注重學生多元智慧的發展,努力把學生培養成“合格+特長”的人才。

五、主要措施:

1、學校管理

(1)充分發揮教代會在學校民主管理中的監督作用,完善各項制度,充分發揮各個團隊等群體組織在學校教育教學和管理中的積極作用。

(2)全面實行校長負責制,實行校長領導下的行政班子,分級落實,堅持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結合的方針,建設“團結、進取、創新、奉獻”的優良校風,形成大劉中心國小的辦學特色。

(3)加強制度建設,進一步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制度執行要公正、公平、公開,切實做到多勞多得,優勞優酬。

(4)加強團結協作,注重精細化管理和目標管理,採用對實施過程與結果考核並重的做法,做到職責明確,政令暢通,實現學校工作的良性迴圈。

2、隊伍建設

幹部隊伍建設堅持“和、學、樹、管”的幹部管理思路。

和:加強幹部之間的交流,合作與團結,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堅信“人和事定成”。

學:學習經貫徹“科學發展觀”學好政治理論,領導策略,科研理論及業務知識。

樹:不斷樹立為教師服務為學生服務,為家長服務的意識甘當人民公僕,樹立良好形象。

管:加強對幹部隊伍的培養,堅持民主評議幹部,發主評議黨員制度,促進幹部素質的提高。

2、教師隊伍建設

(1)以十六字方針指導教師隊伍建設“人和為貴,奉獻為先,素質為本,服務為榮”。

(2)師德教育,以“五有”規範教師的師德行為,即有先進的思想,高尚的人格,科學的頭腦,淵博的知識,強烈的愛心。

(3)加強教師業務學習,鼓勵支援教師參加業餘進修,完善青年教師拜師結對制度,促其早日成為教學骨幹。深入開展教學研討活動,努力形成濃厚的教學研討氛圍,強化校本教研力度。

(4)創造各種條件培養一批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爭取新培養縣級科學帶頭人2名以上。

3、德育工作

(1)加強德育工作隊伍建設,初步建立適應素質教育發展要求的德育工作網路,形成“全員,全程,全方位”的德育工作格局。

(2)開展校級“每月一星”,班級“每週一星”活動,完善評星制度,實行流動紅旗制度,突出先進集體和優秀學生典型,促進潛能生轉變。

(3)進一步完善學生素質,班級管理和班主任工作的考評激勵制度。

(4)加強對紅領巾執勤崗的引導,培養大批負責的“小小管理者”,逐步樹立“學校是我家,愛護靠大家”的思想意識,培訓學生良好的養成教育。

(5)、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積極鼓勵學生向“紅領巾廣播站”“校園新星校刊”投稿,利用校園文化長欄加強學生的文明教育,使學校成為學生的樂園,文明的淨土。

4、教學工作

(1)嚴格執行課程計劃,強化教學工作的指導和管理,努力提高教學管理實效,充分調動全體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完成各項教育教學目標。

(2)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樹立學生課堂主體,教師主導的思想,培養學生養成自主學習,協作學習的習慣與能力,優化課堂,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益。

(3)完善“常規教學管理制度”,要求教師要充分用好“四本”備課本,聽課本,學習摘記本(業務學習本)作業批改記錄本。

(4)加強第二課堂和學科競賽輔導,促進學生多元智慧發展重視特長培養,逐漸形成“合格+特長”的人才培養模式。

(5)教育質量

①各年級鞏固率保持在100%。

②各年級期中期未水平測試成績平均分、合格率,優秀率在全鄉排位比20xx年提高一位以上。

③各種競賽奪標獲獎保持在鄉下國小前列水平,爭取在“質”與“量”上有較大突破。

④在校生體質達標率在95%以上。

(6)新課改

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目的,以“聚精會神抓教學,放開手腳抓質量,堅定不移抓改革,一心一意謀發展”為指導,以轉變課堂模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為導向,以課程改革的實施為契機,大力推進課堂創新。

根據學校與學實際,把四年級作為課堂改革的試點年級。全力打造具有大劉中心校特色的“三段式”高效課堂模式。

六、安全維穩工作

(1)完善門衛管理制度,學生出入證管理制度,護校隊工作制度,強化安全意識,全面實行封閉式管理。

(3)定期進行校舍安全排查與不定期抽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

(4)加強學生安全教育與遇險自救知識培訓,廣泛利用班會、牆板、廣播站進行教育,定期請校外法制副校長到學校上課。

(5)完善防汛、防水、防地震等緊急情況處置預案,並嚴格按預案執行。

六、總務後勤

(1)建設好後勤工作隊伍,強化後勤部門制度,建設完善崗位責任制度和職工考核制度。

(2)完善財務管理和校產管理制度,管理好資金,做好裝置的添置工作。

學校5年發展規劃 篇6

能量是學校發展的軟實力;能量包涵很廣,其最主要的是管理能力、領導力、執行力、思考力、科研力、學習力、創新力、服務力、發展力等。學校能量升級,實質就是學校各種內涵的共同發展和特色彰顯,能量升級,為學校內涵發展帶來了契機。分析我校整合後的基本情況,我校教育發展面臨著以下新的形勢:

1.經過整合,學校迎來了規範管理、科學發展的機遇。

2.教育教學質量明顯提高。

3.教育資源得到優化,擁有了學科配置基本合理、有發展力的教師隊伍主體,擁有了初具規模的學生整體,擁有了適宜、完善的教學設施和教育環境。

4.確立了學校發展“六步驟”:重組、規劃、融合、認同、發展、超越。

5.農村教育發展相對滯後,同時農村教育發展可挖掘的潛力和空間相對較大。

6.學校發展缺少特色。

為此,特擬定此中長期發展規劃。

一、我校辦學理念、辦學目標和辦學方略

學校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科學管理,狠抓常規,突出教研,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堅持“為學生的終生幸福奠基”的辦學理念,以“辦人民滿意的學校”的為目標,學校堅持“德育為首,質量立校”。堅持“慎思篤行,志存高遠”的校訓,形成了“民主和諧,校園家園”的校風,“愛心奉獻,德藝雙馨”的教風和“勤奮向上,追求卓越”的學風,彰顯出“教學設施先進,教師隊伍優良,教育質量上乘”的現代教育特色。

學生目標:重視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和造就一支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勞動,學會生活,學會健體,學會審美的學生群體。我們給全體學生提倡十個學會:學會做人,從學會感恩開始;學會做事,從學會掃地開始。學會學習,從學會思考開始;學會健身,從學會做操開始。學會禮貌,從學會敲門開始;學會文雅,從學會走路開始。學會生存,從學會自護開始;學會交往,從學會微笑開始。學會自律,從學會守時開始;學會審美,從學會穿衣開始。

強化學校的“三風”建設,以“立做人之德、明做事之理”為校訓,努力形成“誠信勵志、合作創造”的校風、“敬業博學、樸實自律”的教風以及“勤學善思、明禮守紀”的學風。

二、我校教育內涵發展的主要內容和目標

(一)管理能力。

一所學校的發展水平,有兩個決定性因素:硬實力和軟實力。軟實力的構成要素很多,但諸要素中,起決定的是領導班子之力。管理能力提升由中心國小校長負責,重點以班子成員“四力”強化為突破口,從學習力、思考力、引領力、楷模力的提升中帶動學校其他軟實力要素的共同發展。

1.學習力。學校班子成員的首要任務是學習,學習做人,學習做事,學習生存(學校的生存與個人的生存)的本領,在學習中實踐、創新,改變自己、改變教師、改變學校;做一個有教育思想的領導。班子成員堅持參加政治學習,做到“五個一”:每學期至少讀一本教育專著或人文科學著作,至少撰寫5000字讀書筆記或心得,至少在教師大會上作一次培訓學習專題報告,每年至少發表一篇教育教學論文

2.思考力。校長首先是思想上的領導,沒有思考,就沒有深刻的思想,沒有成熟的管理理念。深入到工作的層面上,從不斷的感悟中,去思考,去探索,去創新。管理的環節上有無數的細節需要我們思考,每一門學科教學也有廣泛的思考空間,從思考中沐浴課程的理性之光,來開拓和引導,用智慧的眼光觀察生活、理解生活、創造生活。挖掘蘊藏於深處的創造探索智慧。班子成員做到“兩個一”:每學期至少拿出一個利於學校發展的先瞻性建議,每學期所分管工作至少有一項鮮明的亮點。

3.引領力。課堂教學是學校工作的主陣地,管理的根要放在課堂,不要離開教學第一線;走進課堂,認識課堂、觀察課堂,研究課堂,變革課堂是校長的重要職責;校長、教師不能改變世界,但可以改變課堂。班子成員善於學習,挖掘資源,拓展視野,做到“兩個一”:每學期教師會議介紹一個優秀、有益、適宜本校教師的教改案例,每年定向結對一名學科教師,共同達到學科的一個新突破。 4.楷模力。學校領導班子要做好行動上的領導,模範遵守工作紀律,吃苦在前,享樂在後,不得以任何藉口為自己謀取私利或便利,當好一個表率。

(二)領導力 領導力簡化為三點:管好自己,帶好隊伍,做好工作。

學校管理實行校長負責制、重大事務行政會議制,學校發展教師大會制。這三項制度是強化和完善學校領導力的重要保證。學校各項工作,一經納入這三制之中,任何員工無條件遵循,否則,視為自動脫離本團體。

(三)執行力 學校工作執行力確定兩個抓手,一是學校文化抓手,二是管理制度抓手。學校重視學校文化的引領作用,上學期,通過教師大會,明確提出學校精神、教師四個宣言、學生十個學會。

我們提出了“敏於學習、勤于思考、勇於創新、敢為人先”的學校精神,這既是對全體師生的一種激勵,又是學校擺脫平庸、強健發展的突破口。

我們提出了“奉獻一份愛心,讓每位學生沐浴溫暖的陽光;奉獻一份智慧,讓每個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奉獻一份熱情,讓每個班級充滿成長的氣息;奉獻一份勤勞,讓每個崗位閃耀動人的光彩。”既是對教師職業道德中“愛崗敬業”的具體闡釋,也是對教師本職工作的嚴格要求。

(四)、師資培訓 成立培訓學習工作小組,由校長任組長。分三種形式:學校集體培訓,專題培訓講座,選派外出培訓。

(1)學校集體培訓堅持每週一次集中培訓學習,由學校校長負責,教導處主持培訓活動,《教職工集體學習制度》為管理準則。

(2)專題培訓講座由校長負責確定講座內容,學校班子成員每學期至少舉辦一次講座或思想交流,外派培訓學習人員回校一月內舉辦一次學習報告會。

(五)教師學歷 學校現有教師學歷達標率為100%。在崗教學人員共15人.發展是學校的核心價值和學校文化。校長的教育思想是學校的一個引領點,以厚重的文化引領全體教職工思想,建立一個共同的價值目標並達到團體認同。在不斷的學習中提升思想情趣,在學校文化的正確引領下凝聚團體力量,在不懈的努力和激勵下超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