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衛生計生工作計劃

欄目: 衛生工作計劃 / 釋出於: / 人氣:2.04W

篇一

衛生計生工作計劃

一、全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一)加快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完善各級公立醫院管理委員會運作規則,深化公立醫院管理體制改革,強化院長負責制和績效考核評價機制。推動建立科學合理可持續的補償機制,落實公立醫院財政補助政策,加快建立以合理成本和收入結構變化為基礎的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深化公立醫院人員編制備案管理改革,擴大用人單位自主權,建立按需設崗、競聘上崗、按崗聘用、合同管理的新機制。深化薪酬制度改革,按照《省人社廳、省財政廳、省衛計委關於深化我省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蘇人社發〔20xx〕420號)檔案精神,建立符合我市醫療衛生行業特點的公立醫院薪酬制度。

(二)不斷優化醫療衛生資源配置。明確和落實各級醫療機構功能和任務,實行“中心控制、周邊發展”。推進優質醫療資源向薄弱地區延伸,加快醫學中心建設,啟動實施中央創新區綜合醫院建設。加快縣級醫院服務的提檔升級和縣域鄉鎮醫療中心建設,鼓勵新增公立醫院以兒童、婦產、腫瘤、精神、傳染、口腔等專科醫院為主。鼓勵康復醫院、護理院等加快發展,促進康復、護理等服務業快速增長。

(三)全力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全面推開實行縣鄉村一體化管理,深化城區醫聯體建設。以慢性病為切入點,抓好高血壓、糖尿病分級診療試點,完善一體化分級診療服務模式。推進區域性胸痛、創傷、卒中、孕產婦、新生兒危急重症救治中心建設,加快形成影響群眾健康的重大疾病分級診療體系和機制。

(四)積極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落實簽約服務費主要用於簽約責任醫生,併力爭不納入績效工資總量範圍,建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專案庫,推進個性化簽約服務,在農村以鄉鎮為單位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100%,新增3個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服務模式創新試點。

(五)不斷健全藥品供應保障體系。完善基本藥物制度,推動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全面配備、優先使用基本藥物,在醫聯體和醫療集團內加快構建有利於雙向轉診的藥品配備模式。有序組織藥品帶量價格談判,增強醫療衛生機構在集中採購中的參與度,落實公立醫院藥品採購“兩票制”,保障藥品質量和臨床供應,降低藥品虛高價格。健全短缺藥品監測預警和分級應對機制,提高短缺藥品保障水平。完善藥品、醫用耗材、檢驗試劑聯動監管機制,規範藥品、醫用耗材、檢驗試劑購銷行為,開展市級醫用耗材檢驗試劑集中採購。

二、努力提供高水平公共衛生計生服務

(六)認真實施基本和重大公共衛生計生服務專案。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準提高到人均不低於80元,組建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專案各專業條線市級核心專家團隊,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專案宣傳月活動,推進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務實應用。為適齡兒童免費接種第一類疫苗,強化婦幼重大公共衛生服務專案實施效果,做實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和孕前與孕早期育齡婦女補服葉酸工作,完成城鄉適齡婦女“兩癌”檢查18萬人。

(七)著力加強重大疾病防控。繼續強化傳染病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健全監測預警機制,建立完善所有醫療機構傳染病監測報告系統,著力推進醫療機構基於HIS系統傳染病報告系統建設;努力降低艾滋病、結核病流行水平,全力開展艾滋病國家綜合防控示範區建立工作,做好結核病綜合防治管理試點工作,建立適宜我市的結核病、艾滋病等疾病分級診療和綜合管理防治模式,進一步提高患者醫療保障水平;強化預防接種基礎管理和資訊化建設,嚴格執行疫苗採購、管理等規定,保證疫苗供應質量和接種安全。持續落實擴大免疫規劃,建立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補償機制;完成血吸蟲病防治任務,實現以縣為單位達到血吸蟲病傳播阻斷標準;認真做好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的報告登記工作,提高治療率和管理率;強化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管理服務,開展以“減油、減鹽、減糖,健康體重、健康骨骼、健康口腔”為主題的健康生活方式促進行動,加強高血壓、糖尿病、惡性腫瘤等重點慢性病綜合防控,做到“早篩查、早診斷、早治療”;全面推進慢病綜合防控示範區建設,積極爭創慢病綜合防控示範區,省級慢病綜合防控示範區通過複評審;建立健全國家重大專案長效管理機制,擴大城市癌症、腦卒中、骨質疏鬆等疾病高危人群免費篩查的覆蓋面,提升群眾的受益面。

(八)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深入開展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大力營造健康環境,積極推進健康城市、健康村鎮建設。組織實施農村改廁,如皋市和啟東市做好生態改廁試點工作。進一步完善監測網路,提升生活飲用水衛生監測能力。積極開展衛生鎮村建立活動,省級以上衛生鎮普及率達到75%。鞏固滅鼠、滅蟑、滅蠅、滅蚊技術指標達標成果,9個縣(市、區)迎接省級“滅鼠、滅蟑、滅蠅、滅蚊”4項技術複評。

(九)不斷提升衛生應急能力。進一步完善衛生應急體系,推進基層衛生應急工作規範化建設,海門市通過省衛生應急規範化市建設評估,海安縣、通州區通過省衛生應急示範縣(市、區)複核,70%鄉鎮(街道)達到衛生應急規範化建設要求。加強急救技能實訓基地和公眾自救能力培訓基地建設,開展醫護人員急救技能強化培訓和公眾自救能力培訓。認真貫徹國家醫療衛生機構衛生應急工作規範,強化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內涵建設和日常管理。加強衛生應急隊伍建設管理,開展衛生應急培訓演練,全面提升突發公共事件衛生應急處置水平。積極實施全民自救互救素養提升工程,向社會免費發放自救互救宣傳知識讀本,開展群眾自救互救基本技能培訓,推動自救互救知識進社群、進企業、進機關、進學校、進農村、進家庭,提升城鄉居民衛生應急素養和自救互救能力。

(十)著力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市級啟動食品安全標準諮詢服務平臺建設,開展食品安全標準輪訓。加強食品安全標準宣傳、跟蹤評價。啟動省級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重點實驗室、食品安全標準諮詢服務平臺建設。做好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資料的科學分析和利用,探索建立食品安全風險評估預警機制。大力推進基於醫院HIS系統的食源性疾病監測報告,全面推廣縣鄉村一體化基層食品安全試點經驗。開展食品安全標準輪訓,加強標準宣傳、跟蹤評價。

三、全面推進人口協調發展

(十一)進一步強化生育服務管理。完善人口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制度,加強督查檢查,落實計劃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深入開展新國優建立及省人口協調發展先進縣(市、區)建立活動,全面提升計劃生育服務管理水平。落實完善全面兩孩配套政策措施,加強生育狀況監測調查,完善生育登記服務制度,大力推進網上辦事,進一步簡政便民。督促指導建立健全鄉鎮計生機構和隊伍,配強配齊村級計生專幹,加強基層人員培訓,切實夯實基礎。推進計生協組織建設,做好各級計生協換屆工作。

(十二)不斷提升家庭發展水平。全面落實法律法規規定的各項計劃生育獎勵扶助政策,強化獎勵扶助工作質量,加大計劃生育特殊家庭扶助關懷力度,規範計劃生育特殊家庭聯絡人制度。推進出生人口性別比綜合治理工作,加強社會性別平等宣傳倡導力度,開展“關愛女孩攜手行”、“圓夢女孩志願行動”和打擊“兩非”專項行動。推動幸福家庭建立深入開展,利用新家庭計劃專案試點示範引領作用,增強計劃生育家庭發展能力、提升家庭健康水平、弘揚家庭優秀文化。

(十三)著力加強流動人口管理。落實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管理聯席會議制度;開展流動人口“示範企業”、“示範學校”、“健康家庭”建立活動,實施“健康教育和促進行動計劃”;加強流動人口及計生協服務體系建設,提升流動人口基本公共衛生計生服務均等化水平,推進流動人口社會融合,落實農村留守兒童健康關愛工作。規範流動人口動態監測,深化成果應用。

四、全面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平

(十四)繼續開展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年活動。繼續扶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建設和裝置裝備,重點加強慢病管理、兒科、康復科、全專聯合病房建設,持續改進基層服務質量,提升管理水平。以基層服務利用和建立有效激勵機制為核心,實施社群衛生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每市(區)建成1個省優秀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力爭建成1個全國百強社群衛生服務中心;開展建設群眾滿意的鄉鎮衛生院活動,年內建成省示範鄉鎮衛生院5個、省示範村衛生室30個。深化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加快推動財政補助、人事分配、價格等政策落地,激發基層機構執行活力。年內基本實現城鄉居民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就診比例較上年提高3個百分點。

(十五)持續提升醫院服務質量。加強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啟動市級臨床重點專科新一輪評審工作。年內新增省級重點專科5-8個。以薄弱專科、縣醫院重點專科為重點,加強全科及兒科、婦產科、精神科等緊缺專業人才培養,提高專科能力。繼續開展改善醫療服務行動,進一步擴大日間手術實施範圍,積極推行多學科聯合診療模式,提升服務效率。結合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臨床路徑管理、檢驗檢查結果互認、“三合理”規範落實、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等工作,進一步規範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診療行為。加強高值醫用耗材臨床應用管理,落實藥品、醫用耗材用量公示和超常預警機制。加強醫療質量質控體系建設,健全完善市級質控機構。加強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強化備案管理和事中事後監管。加大醫療機構安全防範系統建設,健全醫患矛盾調處和醫療風險分擔機制,深入推進平安醫院建立,繼續深入開展嚴厲打擊涉醫違法犯罪專項行動。

(十六)切實加強婦幼健康服務能力建設。推進婦幼保健院、醫療衛生機構產兒科和基層婦幼健康門診規範化建設,促進資源深度整合,年內市、縣兩級婦幼保健機構建成率均達到100%,全市產、兒科床位增長5%左右。完善生育全程醫療保健服務鏈,加強孕產婦和新生兒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建設,年內市、縣兩級救治中心建成率100%。加強出生缺陷綜合防治,降低出生缺陷發生率。開展優質服務建立,建成3個省級婦幼健康優質服務示範縣(市、區)。

(十七)不斷加強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認真組織實施高層次人才“六個一”工程和“科教強衛”工程,以臨床為重點,培養造就一批醫學領軍人才、重點人才和創新團隊。建設好10個臨床醫學中心(創新平臺)、30個市級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30個市級創新團隊,培養好60名市級醫學重點人才和100名青苗人才,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和能力。加強臨床重點專科建設,積極建設高水平綜合性區域醫療中心。全面落實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加強培訓基地建設評估,開展師資培訓,提高同質化培訓質量。開展農村訂單定向免費培養醫學生和全科醫師規範化、全科醫師轉崗培訓,充實提高基層醫務人員隊伍和水平。

(十八)深度接軌上海。加大接軌上海的廣度、深度與力度,力爭市直醫院與80%以上的縣級醫院與上海醫院建立協作關係,每家醫院至少篩選3個以上學科專科或專病進行深度對接。建立外聘專家制度,聘請上海、南京等地知名專家作為醫院特聘專家,幫助指導醫院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通過開設《上海名醫大講堂》、舉辦高層次學術會議、承辦國家及省級繼續醫學教育專案,指導和幫助我市醫務人員開闊視野、提高素質、提升能力;通過選派人員赴滬進修、加強兩地科研協作,推動我市醫療衛生領域接軌上海“加擋提速”。

五、進一步彰顯中醫藥特色優勢

(十九)不斷加強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認真開展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動計劃,100%社群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建成中醫館並提供6項以上中醫藥技術服務,85%以上社群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提供3項以上中醫藥技術服務。

(二十)有效提升中醫醫療服務水平。認真貫徹《中醫藥法》。新建1所三級中醫院。推進市中醫院異地新建工程,海安縣門診綜合大樓和如東中醫院異地新建工程投入使用。完成市中醫院和3家縣級三級中醫院大型醫院巡查工作。積極建立國家、省中醫重點專科。

(二十一)切實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認真做好省中醫藥領軍人才、南通市百名師承人才、省農村優秀中醫臨床人才、全國中醫護理骨幹人才培養考核工作。完成全國基層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考核工作。

(二十二)著力加快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如東縣中醫院養老護理院一期工程開工建設。推進長江藥用植物園建立國家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區。65歲以上老年人和0-36個月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覆蓋率達到55%。

(二十三)不斷提升中醫藥科技創新能力。推進省中醫臨床研究基地、省中醫臨床醫學中心、省中醫藥重點學科建立工作。

(二十四)繁榮發展中醫藥文化。加大中醫藥文化惠民力度,舉辦第七屆“中醫藥就在你身邊”中醫藥健康巡講80場次,促進中醫藥進鄉村、進社群、進家庭,不斷提升城鄉居民健康素養。

六、全力加快智慧衛生建設步伐

(二十五)努力夯實資訊基礎。以推進“智慧健康服務工程”為抓手,研究醫學中心資訊化工程建設目標任務,完善市、縣兩級健康綜合資訊平臺。積極參與全省人口基礎資訊資料庫建設,整合衛生計生系統內部人口資訊資源,實現人口計生綜合資訊平臺、流動人口衛生計生服務管理系統、計劃免疫登記系統、居民死因統計系統、出生醫學證明管理系統等資訊互通。推進衛生計生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二十六)切實提升應用水平。深化業務應用系統資料匯聚和業務協同,促進跨條線、跨業務一體化管理,提高決策和服務水平。突出抓好醫院資訊化,50%以上的三級公立醫院電子病歷應用水平基本達到四級及以上標準,全部二級公立醫院達到三級及以上標準。加快建設醫療服務綜合監管系統,對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執行、醫療服務等情況進行動態監測、監管,強化電子健康檔案、人力資源庫、家庭醫生服務資源等基礎資源庫建設,以簽約服務、預約診療、遠端醫療為基礎,協調醫保轉診和結算管理等業務,推動建立和完善資訊化分級診療服務的有效模式。

(二十七)全面推進便民惠民服務,加快“三個一工程”程序,重點在提高電子健康檔案規範化建檔管理率、推進居民健康卡普及應用上下功夫。大力發展遠端醫療服務,以縣域為單位實現全覆蓋。積極實施“網際網路+健康醫療”服務,開展預約診療、疾病管理、線上支付、線上隨訪等業務應用,進一步方便群眾看病就醫。

七、積極構建完善綜合監管體系

(二十八)深入推進衛生計生法治建設。深入貫徹《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xx—20xx年)》,全面落實《南通市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方案(20xx—20xx年)》各專案標任務。完善衛生計生依法行政制度體系,健全衛生計生行政決策機制。加強醫療衛生計生機構法治建設,增強從業人員法制意識,嚴格依法執業,提升衛生計生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深入推進衛生計生行政審批“放管服”改革和職能轉變,積極探索“網際網路+政務服務”,簡化審批流程,提高服務效能。

(二十九)全面加強衛生計生綜合監督。完善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加強衛生計生綜合監督工作,大力整合基層衛生計生行政執法力量,提升基層服務保障能力和行政執法水平。推進“智慧衛監”資訊系統建設,加強“雙隨機一公開”、執法過程全記錄、“雙公示”、信用體系等事中事後監管制度建設和工作推進。強化公共衛生、醫療衛生、計劃生育等監督檢查,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三十)切實加強醫療衛生機構服務監管。加強對公立醫院費用總量、單位服務費用均值、費用構成等的監測和公示。進一步推進院務公開,認真落實“三公開”。組織開展全市大型醫院巡查,繼續在二級以上醫院開展群眾滿意度第三方測評。加強血液安全管理,完善血液安全預警和應急保障機制,鞏固血液核酸檢測全覆蓋成果。

八、積極促進健康產業發展

(三十一)大力推動社會辦醫。加快推進社會辦醫成規模、上水平發展,為社會辦醫預留床位和大型裝置等資源配置空間。做好社會辦醫省級試點工作。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則,鼓勵各類資本投資醫療保健領域。落實非公立醫療機構與公立醫療機構在科研課題申報、職稱晉升、重點專科評審、醫院評價等方面同等待遇。20xx年,非公立醫療機構服務量佔比進一步提高。

(三十二)大力推動醫養融合。二級以上綜合醫院應開設老年病科,做好老年病診療工作。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康復、護理床位佔比,鼓勵其根據服務需求增設老年養護、臨終關懷。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康復養老事業發展,大力發展護理院、服務站,推動醫養融合發展。支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老年人家庭提供簽約醫療服務,建立健全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機構合作機制,支援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開展康復護理、老年病和臨終關懷服務,支援社會力量新辦醫養融合機構,促進健康養老。

(三十三)大力推進醫遊結合。按照國家健康醫療旅遊發展指導意見,加快推進健康旅遊產業發展。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探索實踐中醫藥與健康、養老、康復、旅遊服務相結合,積極做好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區、基地(專案)建設工作。

九、統籌做好其他衛生計生重點工作

(三十四)切實抓好規劃貫徹落實。全面落實《南通市“十三五”衛生和計劃生育事業發展規劃》、《南通市區域衛生規劃(20xx~20xx年)》以及各條線專項規劃,統籌抓好規劃執行的進度、質量,以及重大專案和工程的落地。保證規劃的嚴肅性,促進衛生與健康事業科學發展。

(三十五)充分發揮宣傳工作先導作用。緊緊圍繞“健康南通”建設,加強正面宣傳、政策解讀和資訊釋出;堅持聯動互動,多渠道開展典型宣傳,創新形式講好衛生計生故事;突出主題主線,統籌推進衛生計生文化建設,建立工作品牌。

(三十六)推進援疆援青援外工作。選派第九批援疆醫療隊員赴新疆伊寧縣,開啟新一輪的衛生援疆工作;援青和援外隊員繼續在駐地開展工作。豐富與對口支援地區的合作內容,拓展衛生人才培養模式,推動衛生計生事業發展。

(三十七)進一步加強黨風政風行風建設。深入貫徹黨的xx屆六中全會精神和《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黨內監督條例》等黨內法規,加強黨內政治生活,強化黨內監督,落實黨風廉政建設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持之以恆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堅持以黨建引領,大力加強衛生計生文化建設,堅持以先進文化引領隊伍,打造品牌,助推發展。深入開展精神文明建立和黨員示範崗、青年文明號爭創活動,充分發揮各級黨團組織在文化建設中的主力軍作用,提升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開展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專項治理。推進衛生計生行業廉潔風險防控工作,完善醫德考評和醫師定期考核制度,嚴格落實醫療衛生行風建設“九不準”。大力弘揚無紅包精神,深化無紅包醫院建設。完善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共防共治機制,切實加大上下聯動整治和查處力度,塑造行業風清氣正的良好形象。

篇二

一、繼續推進縣級公立醫院改革

1、積極引進外援,建立醫療聯合體,促進全縣醫療衛生資源均衡利用,實現醫療機構之間優勢互補,差異化發展。

2、推動智慧醫療惠民服務。充分利用大資料推進區域內健康網的建設,推動區域人口健康資訊平臺的建立和使用,促進縣域內健康資料互聯互通,推動醫學影像中心、檢驗中心建設,提供面向全縣醫療機構的服務。

二、有效提升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

1、用好現有人才,留住關鍵人才,引進特需人才,吸引高素質人才。

一是根據縣、鄉醫療機構崗位特點,合理調劑現有編制內的人員,充分發揮好編制內人員的作用。

二是建立優秀衛生技術人才引進、培養綠色通道。制定醫療衛生人才引進培養與管理辦法。

三是建立完善科學的用人新機制。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合理配置醫、藥、護、技各崗位。在崗位總數控制下,對不納入編制管理的在崗臨床一線人員,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解決待遇問題。

四是綜合改革醫務人員薪酬制度。合理確定醫務人員收入水平,並建立動態調整機制,重點向臨床和公共衛生一線、業務骨幹、關鍵崗位和有突出貢獻的人員傾斜,合理拉開收入差距。

2、強化醫德醫風建設。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實行制度化管理。

一是建立健全崗位目標責任制,實行目標管理。

二是建立和完善“榮譽激勵制度”,開展創佳評差,評優選優獎優活動。

三是健全“醫德醫風考核制度”,推行醫德醫風一票否決制,即對醫德醫風差,有收受患者紅包、接受患者宴請行為的醫務人員在年終考評、職稱晉升、提拔任用上實行一票否決。

四是建立健全醫德醫風監督機制,充分發揮*監督作用。

五是完善收費專案公示和費用查詢等制度。開展患者滿意度調查和出院患者回訪活動,及時解決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

三、加強重大疾病防治、提升衛生應急能力

1、開展國家和自治區慢病示範區、衛生應急綜合示範區建設。

2、加強重點傳染病預測預警,提升新發傳染病流行趨勢預判水平和防控能力。

3、提升傳染病監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調查處置和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能力。

4、結合全縣水質資源整合,推進全縣水質檢測水平在完成42項檢測標準的同時,力爭打造區域水質檢測中心。

四、提升計劃生育服務管理水平。

1、依託資訊化推進生育登記服務與母子健康手冊發放服務有機融合。

2、推進幸福家庭建立活動,為計劃生育家庭提供全方位服務。

五、充分發揮中醫中藥作用。

1、進一步完善基層中醫藥服務體系,全縣100%的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站、鄉鎮衛生院、90%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

2、召開中醫藥學會年會,組織開展學經典、做臨床《傷寒論》背誦大賽活動。

3、開展中醫藥重點學科專科建設及基層醫療機構中醫特色專科專病建設。

4、加大中醫後備人才培養力度,抓好中醫名師帶徒工作,培養優秀中醫傳承人。按照國家二級中醫院的配置標準,配齊中醫院中醫診療的設施裝置,培育中醫藥重點科室,全面開展特色鮮明的中醫診療的各項工作,中醫院中醫診療收入要佔年總收入的75%以上。開展名醫帶徒工作,為鄉村基層醫療機構培養中醫人才。

5、實施好睏難群體免費中醫藥診療活動。

6、積極促進中醫藥旅遊示範基地落戶,爭取建立全國中醫藥先進旗縣。

六、全面改善婦幼健康服務。

加強婦幼健康服務機構建設,強化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能力,加強助產隊伍建設,推進婦幼保健院二級評審,實施婦幼健康優質服務示範工程,建立愛嬰品牌醫院。

七、推進專案建設。

1、加快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建設力度,力爭年內開工建設。

2、爭取疾控中心、西乾溝等四所鄉鎮衛生院專案立項。

3、爭取新城社群新建專案。

八、繼續強化衛生監督執法。

加強公共場所、生活飲用水、涉水產品、醫療機構、學校衛生、放射衛生等衛生監督監測工作力度,加強執法記錄全過程管理,不斷完善衛生監督事中事後監管,推進衛生監督資訊公開。

九、積極爭取醫養結合試點和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

1、探索縣域內醫療機構、社群衛生服務機構和養老機構全面建立醫養聯合體,提高機構養老和居家養老老年人醫療康復護理服務的可及性。

2、以各級健康大會為契機,在全社會倡導“大健康”理念,以縣委、政府名義組織召開全縣衛生與健康大會。

十、加強急救中心建設力度。

1、依託大資料,建立全縣120急救指揮平臺。形成以縣人民醫院為主,縣中醫院及各鄉鎮衛生院為輔的急救系統。

2、完善急救功能,在急救車輛、人員、裝置能滿足日常醫療救助的同時,應對突發事件或自然災害來臨時的急救需求。

篇三

(一)深入推進醫療改革。按照市裡“慢病先行、三師共管”的工作思路,在去年實行“4455”工作模式的基礎上,在全區10個街道全面推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繼續支援推進“名醫下社群”工作機制,將與第一醫院、中山醫院簽訂醫療服務合作協議,引入兩大三甲醫院優質醫療服務資源,開展名醫門診、高友網、糖友網、“三師共管”、腦卒中篩查等特色服務。同時通過“師帶徒”、舉辦健康講座、開展專題培訓等形式提高社群衛生服務全科團隊技術水平,讓轄區居民就近享受優質醫療資源。

(二)大力推進社群衛生服務機構布點建設。繼續推進開元、梧村、廈港等社群衛生服務中心新址建設。進一步完善社群衛生服務機構設定規劃,按照“成熟一個,建設一個”的原則,大力推進布點建設,經與相關職能部門及街道多次溝通協調論證,現已形成初步方案。

(三)探索“醫養護”一體化模式。依託醫療、保健機構,建立一批定點單位,完善為計生特殊家庭提供就醫便利的“綠色通道”,在全區家庭綜合服務中心引入專業社工、義工志願服務,為轄區失庭提供生活照顧等服務專案;在實施養老惠民政策時,優先照顧計生失庭。

(四)加強醫療保障,服務我區發展,維護社會穩定。

一是加強衛生監管。強化學校衛生、醫療衛生、職業衛生、放射衛生等各項衛生監管。開展公共衛生專項整治,繼續開展量化分級管理,重點加強對持證經營、用品用具消毒、傳染病防治、飲用水衛生等內容監管。加強與市場、城管、公安等相關部門的資訊溝通與合作,開展規範醫療市場專項整治行動,充分發揮無證抄告平臺和“9+1”執法隊的作用,加大衛生監督執法力度,加強對重點地區查處,嚴厲打擊醫療衛生違法行為。調動多方力量,開展區域協作,加強出生人口性別比綜合治理。

二是加強疾病防控工作。完善公共衛生應急處置網路和衛生資訊系統網路建設,強化衛生應急管理機制,進一步提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監測、預警、應急處置能力。開展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排查救治,加強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排查、建檔、管理工作。定期開展風險評估,利用風險評估的結果,做好風險溝通、預警釋出、風險控制等風險管理工作。有效控制艾滋病、H7N9流感、水痘、登革熱等各種傳染病的暴發流行。推進慢性病防控工作,建立健康示範單元,開展“國小生護牙行動”,為全區國小生進行口腔普查,對一、二年級國小生進行免費窩溝封閉。做好全區45個社群健康小屋指導,搭建群眾健康自我保健平臺。

三是加強依法行政。依法依規開展公共衛生、醫療衛生等綜合監督。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在化解醫療行業矛盾糾紛中的積極作用。通過調委會這一平臺,妥善引導醫患雙方依法依規化解矛盾。貫徹落實新修訂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福建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對違法生育的,依法徵收社會撫養費。

(五)穩妥紮實有序實施全面兩孩政策

中共中央、國務院在20xx年12月31日釋出《關於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改革完善計劃生育服務管理的決定》,新修訂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法》於20xx年1月1日起施行。

一是及時對接新政策。加大對新修訂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福建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的宣傳力度,做好政策調整前後各項計劃生育政策的銜接。推進計劃生育服務管理改革,實行生育登記服務制度,取消兩孩以內生育審批。優化辦事流程,全面推行網上辦理,落實首接責任、一站式服務和承諾制,方便群眾辦事。

二是做好出生人口監測。要做好出生人口監測與分析,推進生育登記、孕產期保健、住院分娩、出生醫學證明、兒童預防接種等資訊共享,實現資訊互聯互通。

三是提升婦幼健康服務能力。完成婦幼保健院和計生服務站的功能整合,加強技術人員的培訓,加強再生育諮詢指導,全力推進優生優育促進工程,增強孕產婦自我保健能力,優化提升“一站式”服務,增加蠶豆病、地中海貧血篩查等特色服務,讓服務物件一次性獲得婚前保健、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結婚登記等服務。落實出生缺陷三級防治措施,加強產前篩查診斷和妊娠結局隨訪、產後訪視、新生兒疾病篩查等工作。

(六)精準託底,守牢民生底線。一是落實獎扶政策。包括計生法定獎勵、計生特殊家庭扶助、60週歲以上獨生子女父母獎扶金的發放要及時到位。注重家庭發展,探索出臺新的政策,幫扶存在特殊困難的計生家庭。二是持續開展“暖心工程”、“幸福工程”、“勵志助學”等活動,關懷關愛計生特殊家庭、貧困母親和困難女孩家庭。三是落實為民辦實事專案。為轄區居民中的計劃生育已婚育婦進行免費婦科病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