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思想品德工作計劃十三篇

欄目: 工作計劃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2.21W

思想品德工作計劃 篇1

新學期的到來,為了使教學工作順利進行,現將學期計劃如下:

思想品德工作計劃十三篇

1、加大課堂教學改革力度,精心備課,在減輕學生負擔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施教學民主化,課堂上隨時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重視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

3、多給學生自由的空間和時間,讓他們大膽質疑,多討論、交流和總結。

4、切實提高課堂效率,爭取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記憶、鞏固,做到精講精練,條理清楚,重點突出,難點講清。

5、繼續抓好邊緣生的輔導工作,使其成績在原有基礎上更進一步,關注優等生的學習,爭取政治成績的優異,努力避免優等生出現政治弱科現象。

6、積極參與集體備課,加強業務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7、認真遵守學校規章制度,積極參與各種相關活動,為自己的教學和成長積累素材。

8、嚴於律己,團結他人,愛崗敬業,為人師表,做到教學相長。

10、運用多媒體教學資源,以課堂教學為中心,梳理教學流程,分析學生的表現,及時調整和完善教學策略,提高教學效果。

11、認真寫好教學反思,對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做到及時分析並予以矯正。

12、實行分層目標教學,根據教學內容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教學。

思想品德工作計劃 篇2

一、教材的特點:

1、生活。

第一,遵循兒童生活的邏輯,即遵循兒童生活的規律;

第二,以孩子的真實生活為主要來源,主要是熟悉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身邊的生活,都是親切的內容。主要有兩種表達方式:一種是孩子身邊的真實生活。在課程和教學中,這種活動主要表現在為孩子提供真實的生活資料或情境,組織孩子去實施,如觀察小動物、家務勞動、照顧自己的個人生活等。二是模擬孩子身邊的真實生活。在課程和教學中,這種活動主要表現在為孩子提供可以模擬的現實生活素材或情境,並組織孩子實施;

再次,與兒童生活密切相關的主題活動是載體,主要包括遊戲、討論、交流、動手實踐、調查研究等。活動要童真童趣,要鼓勵老師從孩子生活的現實中捕捉主題。也要鼓勵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學習;

第四,這門課的內容不僅來自生活,而且高於生活,順其自然,順其自然。教師要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孩子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

2、開放。

本課程面向孩子的整個生活世界,重視地方、學校、老師、孩子的創造力。

第一,整體視野開闊。過去我們只注重學科知識和基本功的培養,現在我們面對的是孩子的整個生活世界。這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孩子生活的一切都和課程有關。

其次,課程內容的開放解決了教材的滯後性,希望將新的資訊和孩子的實際問題帶入課程內容,增強針對性。

第三,教學空間開放。

第四,教學時間的靈活延長是基於學習的需要和實際效果。

3、活動。

首先,課程形式以參與式活動呈現,強調做中學。強調兒童的直接參與和充分參與。

其次,通過教學活動實現課程目標。

第三,孩子自己現場參與活動,教師指導活動,將教材內容轉化為專題活動。

二、教學措施

1、充分把握課程目標。

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於探索、熱愛生活的孩子”,這是課程的宗旨和價值取向。子目標的“情感與態度”、“行為與習慣”、“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四個方面是一個有機的統一體。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把握目標,改變過去強調知識和技能學習,忽視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強調追求結果,忽視過程和方法的傾向等。全面、整體地實現課程目標。

2、改變老師的角色。

在本課程中,教師要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兒童活動的指導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務不是講解教科書,而是努力創設適宜的活動環境與條件,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結合實際培養兒童的品德與習慣,保護兒童的好奇心,引發兒童探索的慾望,讓他們能夠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身心健康地成長。教師充分發揮其引導作用,該導不導,該點不點,不符合課程改革要求,也會影響教育效果。

3、加強教學活動的指導。

本課程的活動以落實課程目標為目的,以課程標準第三部分“內容標準”中的某一內容或幾個內容的融合為主題,以兒童的年齡特徵、經驗背景和學習興趣等為設計基礎,將知識、技能教育的要求與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融為一體。因此教師在指導教學活動時應注意以下四點:

(1)教師在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應注意把握兒童的實際情況,根據課程標準的各項規定製定教學計劃和活動設計,幫助兒童展開活動。活動設計和活動指導應具有計劃性和靈活性。

(2)兒童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形成、知識和能力的發展、經驗的積累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教學活動要注意活動之間的`連續性,幫助兒童獲得彼此聯絡的、不斷深化的經驗和體驗。

(3)教學活動應源於兒童的生活又高於生活,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的生活。教師要善於從兒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價值的課題,開展兒童喜歡的活動,使他們在主動積極的參與中,生活得到充實,情感得到薰陶,品德得到發展,價值判斷得到初步的培養。

(4)本課程的教科書主要不是作為知識的載體來供教師講授的,它是教師引發兒童活動的工具,是兒童開展活動時可利用的資源。教師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聯絡當地和兒童的實際,及時地把社會中新的資訊、科學技術新的成果、兒童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去,不斷提高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生動性,提高整個教育的質量。

4、活動形式應靈活多樣。

本課程以兒童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強調寓教育於活動之中。教學活動在內容上既依據教材又不拘泥於教材,提倡和鼓勵教師從兒童的實際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義的內容,或與兒童合作選擇內容,或利用兒童自己的選擇來組織活動;教學活動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形式服從內容,可根據具體目標、內容、條件、資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選擇各種不同的教學活動型別。教學活動形式可以是單一的,也可以幾種形式結合使用;教學活動時間的安排比較靈活機動,根據主題、內容,可在一課時內完成,也可持續幾課時或一段時間。可在課堂上完成,也可安排必要的課前準備活動或課後延伸活動來配合。

5、注意與其他學科、教育活動的結合。

本課程教學活動應注意利用其他學科或教育活動的成果,與其他學科和教育活動,如少先隊、班會活動、節日慶祝活動等相結合,相互促進,資源共享,實現綜合教育效益。

三、課時安排

思想品德工作計劃 篇3

一、總體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新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對國中生活充滿興趣,滿懷信心地迎接國中生活。幫助學生對國中新的學習特點和學習任務有基本的認識,掌握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學會珍惜學習機會,體會學習帶來的快樂。幫助學生認識、悅納自己的生命,並尊重其他生命,進而珍惜人類所共同生存的環境。瞭解青春期基本的生理和心理常識,從容面對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變化,以積極樂觀的心態迎接青春期的到來。引導學生全面、客觀、發展地認識自己,樹立不斷完善自我的信心。幫助學生認識人類情緒的豐富多樣性,逐步掌握一些情緒調節的有效方法,保持積極、樂觀、向上的情緒狀態。啟發學生培養健康、豐富的情趣,從而陶冶情操,追求高雅生活,全面地健康地成長。幫助學生了解身邊存在的種種誘惑,逐步形成自我控制和抵抗不良誘惑的能力,追求科學,健康、充實的國中生活。知道身邊存在青少年受侵害的現象,幫助學生初步形成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追求安全而充實的國中生活。

二、教學內容和時間安排

教學內容:本學期講授《思想品德》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四個單元第1課至第9課,每週2課時。

時間安排:本學期共19周零三天。

20xx年11月9日--11日為期會考時間。

20xx年1月13日學期複習考試結束。

三、考試範圍

期會考試範圍:

七年級(上)冊第一至第五課

期終考試範圍:

七年級(上)全冊

四、教學建議

1、轉變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掌握新的學習方法,做好初小的過渡與銜接。從國小到七年級,是一個不小的臺階,教師要幫助學生儘快適應新的學習環境、新的學習內容。轉變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逐步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克服單靠教師輸灌和學生死記硬背的簡單做法,促進學生主動、活潑、生動發展。

2、準確把握課程目標,立足教材,不拘泥於教材。要樹立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教學理念。處理好教材與教學的關係,不惟教材,在教學中合理使用和及時補充教材之外的各種課程資源,主動地拓展教材,延伸教材。

3、處理好知識教學與能力培養的關係。要加強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教學,將學生應知、應會的要求落到實處,在此基礎上,通過教學將學生掌握的知識和技能轉變為溝通與其他科目聯絡的能力並用於解決實際問題。要改變把整體知識肢解為所謂的知識點,再按點分別進行要求的教學方式,應該在整體要求的前提下把握所謂的知識點及其教學要求。要淡化針對事實性知識或現象性知識本身的教學要求,強調培養學生利用這些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4、全面、發展地評價學生。從評價的主體看,不僅僅是教師在評價,學生自己、同學、家長也要參與評價。從評價內容看,不僅評價結果,更要注重過程,給學生創造更多的機會,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學習過程、操作過程,特別是思維的過程。從評價的功能來看,評價不是一個簡單區分優劣的篩子,要關注學生的過程能力、探索能力、學習態度和創新能力,從而因材施教,鼓勵和引導學生不斷地、全面地發展。

5、強調聯絡生活實際。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社會生活的實際需要出發,在活動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中,要面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開發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選取學生關注的話題,圍繞學生在生活實際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社會生活的要求和規範,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6、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道德實踐。創造條件,促進學生的道德踐行,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感悟和理解社會的思想道德價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和行為習慣。

7、加強學生開卷考試能力的訓練,提高學生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使學生儘快適應開卷考試的要求。

思想品德工作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1、堅持認真學習、貫徹“全教會精神”,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以我們學校提出的“發展學生”為指標,以“激勵學生、相信學生”為主線,以“提高學生”為重點,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

2、堅持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原則,在班級中提倡民主平等、團結協作、積極進取的精神,進一步加強班級的學習風氣精神建設,增強班級學習積極性的凝聚力。

3、堅持德育教研,以心理健康教育為重點,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興趣,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

4、從根本上轉變教學觀念,積極推進教研教改,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凸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的教學觀,努力培養學生研究性學習的精神,注重提高學生的能力,全面落實自主學習方案,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教材分析

九年級總複習包括人教版的思想品德課本共有五本:七年級上、下冊,八年級上、下冊;九年級全一冊。生命與健康常識、民族政策常識、時事政治。

三、教學目標:

1、首先要讓他們說出來,會說會表達,做題的能力也就能得到相應的提高,育人的效果也能體現出來。

2、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及綜合性學習創設使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交流與合作的學習情景,從中激發學生進行討論,多角度的去思考問題。

4、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用一定的理論高度去審視自然,人類和社會的發展,學會正確處理與他人、社會、國家的關係。

5、總體為會考而準備:準備上課、準備過關、準備考試。

四、具體措施:

1、認真鑽研教材,備好每一節課每一個環節,盡最大努力備出高質量的課堂指南。

2、課堂上使用“三三六”教學模式及結合學情,儘量使用互動方式以及直觀教具,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做到:任務明確化、時間具體化、檢測落實化、獎評貫徹化。

3、切實抓好過關。雖然會考時開卷考,但為了加強學生的重視,我還是要求學生把一些重點知識點背熟,這就要求過關這一環節要把嚴:(1)每一環節有小檢測(2)每節課有當堂檢測,按我們學校過關特色程式過關

4、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及反思,多聽課、評課,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和教學質量。

5、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做到主觀與客觀的統一,形成符合時代精神的人生觀、價值觀。

6、激發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情趣,讓學生懂得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

7、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8、教育局“考什麼”,我們就“練什麼”,多加強學生的重點知識的練習以常見題型為主延伸訓練。

五、教學安排

(略)

思想品德工作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總體工作計劃為指導,以深入開展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為目標,圍繞學校主題教育活動,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線,以學生的行為習慣的養成為主要內容,注意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基本道德。上好每一堂課,規範班級日常管理工作,開展豐富而有意義的少先隊活動,實施切實有效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探索班級工作的新特色。

二、班情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__人,其中班幹部__人。本班學生熱愛學校、班集體,團結上進、思想端正、遵守紀律、尊敬師長、熱愛勞動。能按照《國小生守則》來規範自己的言行。但由於種.種的原因,部分學生身上仍存在著以自我為中心,紀律觀念淡薄等現象,在個性、學習習慣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異,可以通過集體教育來轉化。

三、班級工作重點及目標

班級教育工作

重點加強行為規範的養成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繼續進行熱愛班級的教育、團結同學的教育,搞好心理健康教育。

具體工作

1、繼續抓好五年級學生的常規養成教育,培養良好行為。

2、搞好班級衛生工作管理、學生的日常行為培養,爭創衛生、文明示範班。

3、搞好每位學生的自我保護教育,增強安全意識,形成一定的能力。

4、搞好每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其身心都能得到健康地發展。

5、使學生愛科學、學科學,主動探索新知。

本班學生奮鬥目標

1、形成健康向上的良好班風,增強集體凝聚力。

2、爭當學校的“優秀班集體”。

3、發展個性特長,促進身心健康。

具體工作

(1)鼓勵支援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班級的各項活動,力爭優異成績,鍛鍊能力,培養其集體榮譽感。

(2)注意育人環境的美化,充分發揮其育人功能。建立各種生動活潑的評比欄,每個園地力求美觀大方,突出特色,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3)開展豐富多采的主題班隊會,在集體活動中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風。

四、常規管理措施

1、學習方面為使學生在學習上形成你追我趕的良好風氣,同時針對五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制定以下措施:

(1)建立健全評比制度,班裡建立全方位量化評比欄。班裡還將定期評選“優秀小組”,對每個小組的學習、紀律、衛生情況進行評比,鼓勵學生團結合作,培養集體榮譽感。

(2)建立本班的“學習小組”,前後位四個同學為一組,選出小組的組長。“學習小組”中的四位同學要互相幫助,團結協作,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績,這一方法培養了同學們的團結協作精神,也是轉化後進生的一條有效途徑。

2、文明行為方面為進一步規範學生的行為,讓學生的日常行為也參與評比,具體做法如下:

(1)學生在到校、課堂上、課間、兩操、放學等方面表現好的加分,不好的適當減分,由值日班長記錄。

(2)定期對學生進行“十個道德行為”的教育。

(3)利用“優秀小組”的評比,要求小組中的每一位組員都要規範自己的行為,齊心合力才能成為“優秀小組”。

3、衛生方面,我將採取以下措施:

(1)進一步對衛生小組長進行培訓,指導他們如何分工,責任到人,增強小組意識,起到模範帶頭作用。

(2)衛生委員和每天的環境小衛士分工明確,把教室內外檢查整理乾淨,警告衛生習慣不良的同學,做好記錄。有大問題及時向老師彙報。

(3)利用上午間操的時間,由衛生委員檢查個人衛生。

(4)綜合各方面表現,結合衛生委員的記錄,每週評選一次“衛生標兵”。

五、德育工作措施

在德育方面的工作,要處處與學校教育處保持一致。為此我制定以下措施:

1、搞好班級的育人環境,讓課程表、學生座次表、環境小衛士值勤表、作息時間表上牆。利用壁報欄展示學生的個性特長、美化環境,利用評比欄鼓勵學生進步。

2、培養班幹部同學的責任心,號召他們積極幫助後進的同學。班主任本著“抓兩頭,帶中間”的原則,不忽視中間學生,讓他們同樣受到老師的關心,有積極上進的動力,從而也成為優秀的學生。

3、班主任要“學高為師,身正是範”,時刻做學生的表率,身教重於言教。

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1、班主任要積極學習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以便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正確地給予教育。

2、對少數有心理問題的學生,要及時地與家長取得聯絡,實施有計劃的教育。要多與這些孩子交流,找到問題的關鍵,及時進行工作。同時也要做好學生心理轉化的記錄,從中發現規律,減少學生的心理問題發生率。

3、上好心理輔導課,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

4、加強家庭與學校的聯絡,家長、老師隨時反映學生近期的家裡、學校的表現,給孩子一個寬鬆的心理空間。

隨著社會的進步,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有的孩子因為家庭、社會的原因會出現各種心理問題。作為班主任,對學生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

七、學生安全教育

經常教育學生要輕聲慢步,不可以在走廊裡追逐打鬧。告訴學生上下樓梯的正確位置,不要擁擠。

八、問題學生的轉化工作

本班有幾位學生屬於特別活潑好動的孩子,自制能力較差,上課注意力不夠集中。能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但保持時間不長。

針對上述情況,轉化措施如下:

1、班集體內形成“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用大多數學生良好行為來教育他們。

2、對於他們在行為上的不良之處,慢慢糾正,有進步時及時表揚。

3、多給他們在同學面前展示自己的機會,以促進他們積極嚴格地要求自己。

4、多與家長聯絡,瞭解他們在家的情況。與家長一同把孩子教育好。

班內還有幾位學生屬於聽話,舉止文明的孩子,但就是在學習方面有些吃力,接受新知識較慢。

針對上述情況,轉化措施如下:

1、號召全體學生關心他們,幫助他們。

2、學習委員與學習助理組成學習小組定期在學習方面幫助他們。

3、當他們在學習上有進步的時候,老師要及時表揚。

4、多與家長聯絡,力所能及地給予幫助。

思想品德工作計劃 篇6

一、本學期的主要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正確認識個人與集體、社會關係的基礎上,感悟自己對社會應負的責任,增強責任意識,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

2、引導學生從自己的實際出發,瞭解我們偉大的祖國的基本國情、基本國策、博大精深的文化和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進而增進對社會主義祖國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3、幫助學生了解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政治制度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有關內容,以利於學生更好地參與社會生活。

4、引導學生確立共同理想和個人理想,併為之艱苦奮鬥、有所作為,把個人的前途命運與祖國的前途命運自覺地結合起來。

5、結合恰當的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進行愛國教育、綠色環保教育、安全教育。增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的使命感,立志報效祖國。

二、教材分析:

九年級《思想品德》教材把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作為第一單元的主體內容,可以為後面認清基本國情、肩負使命等教學內容打下堅實基礎;第二單元是對第一單元內容的深化,又是學生更好地學習第三單元內容的基礎;第三單元的內容是對第二單元內容的具體化,更好地瞭解第三單元的內容,有利於更深刻地理解第二單元的內容,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是引導學生走向社會、服務社會的基石;第四單元以學生成長中的問題作為全書的落腳點,體現了對學生的關注。

三、學生情況分析:

1、本級學生已經進入九年級階段的學習了,已進一步懂得了國中學習生活的基本要求和思路,特別是經過每學期幾次考試的鍛鍊,學生對本門學科的答題規範和答題要領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是仍不夠細緻和全面,還需要在深度和廣度方面進行進一步的訓練和提高。

2、學生的嚴謹、上進的學風比較缺乏,仍有普通班相當一部分中下游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經常曠課,學習任務不明確,學習方法不得要領,這就要求教師要在本學期教學中做好”遞進工作,縮小兩頭差距,充實中間力量。

3、本學期由於學校統籌安排,所教班級將有進一步調整,新分配的班級間會存在很大的差異,情況比較陌生,爭取在最短工夫內把握不同學生的,使教學工作更有針對性,增強實效性。

四、採取的措施:

1、加強學習態度、目的的教育,使學生知道本學科的重要性。

2、在課堂上,進行分層次教學,因材施教,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了保證一課一得,因而確定的基本原則是:

①保證知識的完整性,相對的獨立性

②符合教學進度要求

③考慮到學生的可接受性。

3、加大輔導力度,輔導優生體現拔高,輔導差生突出雙基,各有所獲。

4、找出本堂課的重點與難點,並確定好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方案。

5、結合本節學習內容,思考好本堂課的教學方法。廢止注入式、消滅一言堂、滿堂灌,使用啟發式,儘量採用發現法教學。

6、認真對待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

7、選擇好課堂練習題及課外作業題。為了把題目選恰當,教師必須把教材練習與本堂課有關的題目先自己做一遍,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地選出有代表性、典型性、針對性的題目,根據學生程度不一的實際情況,按照”的原則,為了使潛能生”,優等生”,可按作業題難易的層次分必作題、選作題。

思想品德工作計劃 篇7

一指導思想

大力推行新課程改革,努力新課改理念,具有開拓創新精神和改革探索意識,積極探求中學思想品德課教學的新路子,較好落實素質教育的具體目標,開拓我校思想品德課教學的新局面。

二教材分析

本冊書包含四個單元十課的內容,以人際交往為主題,圍繞學生生活圈的擴充套件,分別是相親相愛一家人,師友結伴同行,我們的朋友遍天下,交往藝術新思維。

掌握基本的交往禮儀,學會人際交流與溝通;善於與人合作,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知道孝敬父母和誠實守信是做人的根本,能夠孝敬父母,做一個誠實的人;學會尊重寬容他人,能夠平等待人,與人為善。這是教學目標。通過半年時間的教育教學此文轉自,幫助學生學會交往,提高他們的交往品德,增強他們適應社會的能力,使他們終身受益。這是一個艱鉅的任務。

教學的重點難點是:學生交往品德的培養,道德實踐活動的開展。

三教情分析

我們學校是一個落後的農村學校,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相對落後,教學條件和學生基礎都不好,所以我們面臨著不少的困難:

1,我們學校有二十二個教學班,每個班學生人數都有70人以上,班大人多不便於開展課堂教學。

2,教學設施裝置奇缺,二十多個班只有一個多媒體教室,其它教室簡單的只有黑板和粉筆。

3,教學資源奇缺,連一張掛圖都沒有。

4,學生封閉管理,一千六百多學生擠在狹小的校園,既沒有開展實踐活動的時間也沒有開展實踐活動的空間。

5,學生被限制在家庭和學校這個小圈子裡,家庭教育的放任和學校管理的苛刻,導致學生從小參與廣闊社會生活的機會少,社會實踐能力差,良好的行為習慣也沒有養成。

等等困難的存在,造成我們教學工作的難題是:一是如何用新穎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二是如何具體落實教學目標裡的能力目標任務,使學生知行統一。

四教學措施

1,教師要反覆學習新課標,深入理解新課改的基本精神,加大探索創新的力度,儘快摸索出一條既適應新形勢要求又切合我校教學條件和教學物件實際的教育教學此文轉自的新路子。

2,同科教師要加強合作,共同開展好教學科研工作。

3,教師課前要深入鑽研教材,深入分析學生情況,確定好教學環節的重點難點,科學安排教學過程。

4,教師要努力掌握教育新技術,充分利用我校有限的多媒體資源。

5,精心組織課堂教學,精心組織課外實踐活動。

6,組織管理好學生,注意培養學習活動的積極分子,利用積極分子帶動全班學生,想辦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是搞好教學的關鍵。

7,協調好學校領導,班主任其他教師,家長的關係,努力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

思想品德工作計劃 篇8

一、教材特徵:

1、生活性。

第一、遵循兒童生活的邏輯,也就是遵循兒童生活的規律;

第二、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主要源泉,這些生活主要是孩子們熟悉的學校生活、無可選擇的家庭生活和他們身邊的生活,這些都是親切的內容。其表現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發生在兒童身邊的真實的生活。在課程與教學中,這種活動主要表現為向兒童提供真實的生活素材或情境並組織兒童實施,如觀察小動物、家政勞動、自理個人生活等;二是模擬兒童身邊的真實生活。在課程與教學中,這種活動主要表現為向兒童提供可以供模擬的真實的生活素材或情境並組織兒童實施;

第三、以密切聯絡兒童生活的主題活動為載體,這些活動主要包括遊戲、討論、交流、動手實踐、調查研究等形式。活動要合童心、有童趣,更提倡教師從兒童生活實際捕捉主題,也提倡兒童自己從生活實際出發,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

第四、本課程內容既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順其自然而又不聽之任之。教師要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

2、開放性。

本課程面向兒童的整個生活世界,重視地方、學校、教師與兒童的創造性。

第一、整體視野的開放,過去只關注本學科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而現在是面對兒童的整個生活世界,這是全新觀念,凡是兒童生活的事都與課程有關。

第二、課程內容的開放,解決了教材的滯後性,希望能把新的資訊和兒童的實際問題納入課程內容,加強了針對性。

第三、授課的空間是開放的。

第四、授課的時間彈性延展,以學的需要和實效為出發點。

3、活動性。

第一、課程形態以主體參與性活動為呈現方式,強調做中學。強調兒童直接參與,強調全員參與。

第二、課程目標通過教學活動來實現。

第三、兒童本身實地參與活動,老師指導活動,把教材內容轉化主題活動。

二、教學措施

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

課程的總目標是“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這是本課程的宗旨和價值導向。分目標的四個方面“情感與態度”、“行為與習慣”、“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是一個有機的統一體。在教學過程中應全面把握目標,改變過去偏重知識、技能學習,忽略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偏重追求結果,忽略過程與方法等傾向,全面地、整體地實現課程目標。

2、轉變教師角色。

在本課程中,教師要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兒童活動的指導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務不是講解教科書,而是努力創設適宜的活動環境與條件,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結合實際培養兒童的品德與習慣,保護兒童的好奇心,引發兒童探索的慾望,讓他們能夠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身心健康地成長。教師充分發揮其引導作用,該導不導,該點不點,不符合課程改革要求,也會影響教育效果。

3、加強教學活動的指導。

本課程的活動以落實課程目標為目的,以課程標準第三部分“內容標準”中的某一內容或幾個內容的融合為主題,以兒童的年齡特徵、經驗背景和學習興趣等為設計基礎,將知識、技能教育的要求與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融為一體。因此教師在指導教學活動時應注意以下四點:

(1)教師在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應注意把握兒童的實際情況,根據課程標準的各項規定製定教學計劃和活動設計,幫助兒童展開活動。活動設計和活動指導應具有計劃性和靈活性。

(2)兒童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形成、知識和能力的發展、經驗的積累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因此,教學活動要注意活動之間的連續性,幫助兒童獲得彼此聯絡的、不斷深化的經驗和體驗。

(3)教學活動應源於兒童的生活又高於生活,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的生活。教師要善於從兒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價值的課題,開展兒童喜歡的活動,使他們在主動積極的參與中,生活得到充實,情感得到薰陶,品德得到發展,價值判斷得到初步的培養。

(4)本課程的教科書主要不是作為知識的載體來供教師講授的,它是教師引發兒童活動的工具,是兒童開展活動時可利用的資源。教師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聯絡當地和兒童的實際,及時地把社會中新的資訊、科學技術新的成果、兒童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去,不斷提高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生動性,提高整個教育的質量。

4、活動形式應靈活多樣。

本課程以兒童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強調寓教育於活動之中。教學活動在內容上既依據教材又不拘泥於教材,提倡和鼓勵教師從兒童的實際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義的內容,或與兒童合作選擇內容,或利用兒童自己的選擇來組織活動;教學活動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形式服從內容,可根據具體目標、內容、條件、資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選擇各種不同的教學活動型別。教學活動形式可以是單一的,也可以幾種形式結合使用;教學活動時間的安排比較靈活機動,根據主題、內容,可在一課時內完成,也可持續幾課時或一段時間。可在課堂上完成,也可安排必要的課前準備活動或課後延伸活動來配合。

5、注意與其他學科、教育活動的結合。

本課程教學活動應注意利用其他學科或教育活動的成果,與其他學科和教育活動,如少先隊、班會活動、節日慶祝活動等相結合,相互促進,資源共享,實現綜合教育效益。

三、課時安排

思想品德工作計劃 篇9

一、班級基本情況

全班24個孩子,能夠緊緊團結在一起,學習上共同努力,生活上共同幫助,形成了一個團結奮進的班集體。但由於臨近國小畢業,有些孩子有了一些浮躁的情緒,因此本學期我的當務之急是穩定學生的情緒,讓他們能夠紮紮實實地度過國小最後一個學期。

二、班級工作目標及措施:

1.深化愛國教育。

繼續規範每週一的升旗儀式,堅持國旗下講話。充分發揮紅領巾廣播、黑板報、宣傳櫥窗等陣地,加強對學生的"五愛"教育。要充分利用德育基地以及豐富的人文資源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要充分發揮少先隊組織作用,以重大節日、重要人物和重要紀念日為契機,通過豐富多彩的少先隊活動,努力提高德育實效。

2.狠抓養成教育。

抓好學生的日常行為規範管理是加強校風建設的重要抓手,養成教育也是國小德育的重要內容。本學期我將根據學生的思想實際情況,與學校的德育工作密切配合,從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對學生進行規律性的常規訓練。重點落實好《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強化學生課堂紀律、課間休息、上放學路隊、文明禮貌以及早晨到校後的行為等,杜絕一切不安全的校園事故隱患,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調與任課教師的關係:準確把握學生對各科知識的掌握,與各科教師配合,以促進全班成績的平穩、紮實地上升。

4.家校結合:通過各種方式經常保持與學生家長的聯絡,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本學期,力爭和個別家長多聯絡,促進學生的轉變。要不厭其煩的做好個別學生的轉化工作,抓兩頭,促中間,使全班形成一盤棋,真正成為一個團結向上的班集體。

5.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要關心學生的生活,體貼他們的冷暖,瞭解他們的心理,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做學生的知心朋友,以使班主任工作做的更好。

6.重視學校各項活動,讓學生在參與活動比賽的過程中,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增強班級凝聚力。

7.組織和培養班集體。

五年級是國小生活學習的最後階段,也是國小階段學習最重要的一年。如何在班級裡儘快抓好班級體,形成新的班風,我打算從以下做起:

⑴確立本學期的共同奮鬥目標、培養良好的班風。

⑵培養和使用班幹部,繼續值日班長制。

1)建立小幹部例會制。每個月組織學生幹部開一次例會,對他們的工作進行輔導和總結。

2)倡導小班長值周制。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班級管理。班主任要對值周班長的值日進行指導和總結。

3)舉行小幹部交流會。學校每月舉行一次小幹部交流活動,跟蹤跟班小幹部的工作情況,交流各班的工作經驗,取長補短,使班級管理不斷上臺階。

(3)做好個別學生的教育工作。

在組織學生開展集體活動的同時,注意對學生進行個別教育工作。班集體中總有一些比較特殊的學生,他們或是學習差,或是性格孤僻,或是頑皮搗蛋。班主任必須做好這些特殊學生的教育工作。

思想品德工作計劃 篇10

一、思想道德建設的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xx大精神,全面落實《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緊密結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際,針對未成年人身心成長的特點,積極探索新世紀新階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規律,堅持以人為本,教育和引導未成年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養成高尚的思想品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努力抓好幾項工作,提高學生思想道德水平。

(1)從增強愛國情感做起,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深入進行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教育和中國革命傳統教育、中國歷史特別是近現代史教育,引導廣大未成年人認識中華民族的歷史和傳統,瞭解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深重災難和中國人民進行的英勇鬥爭,從小樹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2)從確立遠大志向做起,樹立和培育正確的理想信念。進行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歷史教育與國情教育,引導廣大未成年人正確認識社會發展規律,正確認識國家的前途和命運,把個人的成長進步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同祖國的繁榮富強緊密聯絡在一起,為擔負起建設祖國、振興中華的光榮使命做好準備。

(3)從規範行為習慣做起,培養良好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大力普及"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範,積極倡導集體主義精神和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精神,引導廣大未成年人牢固樹立心中有祖國、心中有集體、心中有他人的意識,懂得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備文明生活的基本素養,學會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等基本關係。

(4)從提高基本素質做起,促進未成年人的全面發展。努力培育未成年人的勞動意識、創造意識、效率意識、環境意識和進取精神、科學精神,增強他們的動手能力、自主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引導未成年人保持蓬勃朝氣、旺盛活力和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激勵他們勤奮學習、大膽實踐、勇於創造,使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得到全面提高。

三、抓住有利時機,開創道德教育有效途徑。

各種法定節日,傳統節日,革命領袖、民族英雄、傑出名人等歷史人物的誕辰和逝世紀念日,建黨紀念日、紅軍長征、辛亥革命等重大歷史事件紀念日,"九一八"、"南京大屠殺"等國恥紀念日,以及學生的入學、升班等有特殊意義的重要日子,都蘊藏著寶貴的思想道德教育資源。抓住時機,整合資源,集中開展思想道德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組織豐富多彩的主題班會、隊會,舉行各種慶祝、紀念活動和必要的儀式,引導學生弘揚民族精神,增進愛國情感,提高道德素養。

每年的"公民道德宣傳日",在面向社會公眾開展道德教育的同時,要注意組織好面向學生的宣傳教育活動。要運用各種方式向廣大未成年人宣傳介紹古今中外的傑出人物、道德楷模和先進典型,激勵他們崇尚先進、學習先進。通過評選三好學生、優秀少先隊員等活動,為未成年人樹立可親、可信、可敬、可學的榜樣,讓他們從榜樣的感人事蹟和優秀品質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

思想品德工作計劃 篇11

一、工作理念:

工作著是快樂的、幸福的。工作中,一切從學生角度出發,以人為本,尊重差異,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實現生命化教學。教學中,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基礎,多種方式綜合呈現學習內容;寓品德教育於學習活動中,注重體驗和感悟;發揮整體育人功能,以學生直接參與的多樣化的活動為主要呈現形式,力爭使學生的學習活動化,活動生活化;注重活動指導,寓評價於活動中,注重個性評價。

二、教育教學方面:

認真做好本職工作,帶著一顆愛心去工作,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上課參與的積極性,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

(一)、課程特點:

本課程以兒童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把兒童與自我、兒童與社會、兒童與自然和內容標準四個方面的要求相互聯絡、互相貫通、整體呈現在主題單元中,體現綜合性,注重生活性。教學活動內容從課堂擴充套件到家庭、社群及其兒童生活的其他空間。讓學生在開放的環境中獲得豐富多彩的體驗和個性化的創意與表現,實現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

(二)、教學目標:

1、情感與態度方面的培養:

(1)樂於助人,愛家鄉、愛祖國。

(2)珍愛生命,熱愛自然,熱愛科學。

(3)自信、誠實、求上進。

2、行為與習慣方面的培養:

(1)樂於參與有意義的活動。

(2)保護環境,愛惜資源。

3、知識與技能方面的培養:

(1)、掌握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識和勞動技能。

(2)、使學生初步瞭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見的自然、社會常識。

4、過程與方法方面的培養:

(1)、體驗提出問題、探索問題的過程。

(2)、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探究活動。

(三)、教學措施:

1、在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注意從兒童的生活實際出發,在實際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義的內容,根據課程標準的各項規定製定教學計劃和教案,全面地,整體地實現課程目標,幫助兒童展開活動。

2、兒童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形成、知識和能力的發展、經驗的積累是一個連續的過程。通過學生適宜接受的生動活潑的遊戲活動形式,通過學生直接參與活動的方式,實現自我的,主動的教育過程,將道德認識轉化為學生自覺的道德行為教學活動中注意活動之間的連續性,幫助兒童獲得彼此聯絡的、不斷深化的經驗和體驗。

3、教學活動要源於兒童的生活又高於生活,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的生活。從兒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價值的課題,開展兒童喜歡的活動,使他們在主動積極的參與中生活得到充實,情感得到薰陶,品德得到發展,價值判斷得到初步的培養。

4、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聯絡當地和兒童的實際,及時的把社會中新的資訊、科學技術,新的成果、兒童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去,不斷提高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生動性,提高整個教育的質量。

(四)、教學活動形式:

討論,資料調查,現場調查,情景模擬與角色扮演,操作性、實踐性活動,教學遊戲,參觀訪問,欣賞,練習,講故事,講授等形式。

(五)、課時安排:

本學期以20周計算,每週2課時,合計40課時。

具體安排如下:

第一單元“愉快的校外生活” 4課時

第二單元“我會這樣做” 9課時

第三單元“我愛我的家鄉” 9課時

第四單元“我也會很棒” 9課時

第五單元“大自然探祕” 7課時

複習 2課時

總計: 40課時

三、自身素質的提高:

工作的同時,我會不斷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質和業務水平。

1、加強學習,不斷更新知識,追逐教育教學最前沿意識,樹立現代化的育人觀和人才觀,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教學行為、教學手段,擴大知識面,完善知識結構,以適應課改需要。

2、多讀書、多思考、多實踐。我會抓緊點滴時間學習,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學習專業的知識,讓讀書成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不斷充實自己。同時通過網路、媒體,開闊眼界,爭取完善自己,創新自己,做到終身學習。

3、多反思、多總結。每節課後進行自我反思,以提高業務素質,從“保守的經驗型”教師轉向“開拓的創新型”教師,同時總結自己教學工作中的成敗,以為今後的工作積累經驗。

4、確立研究課題:如何使學生實現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並進行研究。

思想品德工作計劃 篇12

一、教學指導思想

思想品德教學的組織與實施,應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為導向,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應堅持課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貫徹思想品德教學原則,進行教學改革,提高思想品德教學的實效性;應以思想品德課程標準為依據,遵循國中學生身心發展和思想品德形成與發展的規律。

思想品德教學應結合本省教育的實際情況,結合學校工作的要求,以學生為主體,積極開展教學工作。本科目教學要充分體現思想品德課程性質,能用知識解答學習上的課論問題,又能用所學知識解答生活中的一般現象,同時還要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

二、學生情況簡析

學生經過一學期的適應與學習,對本科目有了簡單的認識,對學習本門課也掌握有簡單的方法。很多情況下,學生可以自主完成相應的內容,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初步顯現。可以進一步放手讓學生完成相應內容,可以進一步讓學生在課堂上展示自己。

三、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養成自尊自信、樂觀向上、意志堅強的人生態度,形成熱愛勞動、注重實踐、自主自立的個性品質,樹立規則意識、法制觀念,有公共精神,增強公民意識。

(二)能力目標:學會面對複雜的社會生活和多樣的價值觀念,以正確的'價值觀為標準,作出正確的道德判斷和選擇。

(三)知識目標:瞭解青少年身心發展的基本常識,掌握促進身心健康發展的途徑與方法。

學生要明白書中所講的知識點,並能運用所學知識點解答簡單的問題,能運用知識點分析自身的情況。並在學習後使自己的思想意識有所轉變,各方面的思維能力有所提高。

四、教學要求

本學期的教學進行一步大的改變,增加學生展示的機會,擴充課堂內容。按“課”教學,改變以前的按“框”教學。可以分成三個環節:第一環節為學生自主學習(知識點的梳理、簡單練習的鞏固等);第二環節為師生共同完成對知識點的運用(知識梳理、例題思考、書上思考題處理、視訊觀看學習等);第三環節為學生展示與作業(演講、故事、案例、表演等)

五、目標達成與教學進度

合格率100%優秀率50%

第1、2、3周第一課珍惜無價的自尊

第4、5、6周第二課揚起自信的風帆

第7、8周第三課走向自立人生

第9、10周第四課人生當自強

第11、12周第五課讓挫折豐富我們的人生

第13、14周第六課為堅強喝彩

第15、16周第四單元做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人

第17周複習(1)建立知識網路

第18周複習(2)知識應用

教學以學生的自學能力提升為主,教師設計與學生參與為方式,完成知識學習與能力的增長、思維的開拓。

六、教材總體分析

七年級上冊共有四單元九課,主要講學生心理品質方面的內容及法律常識,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自身心理狀態,學習並掌握成長的知識,為自身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本冊書的學習要求同學們多審查自己,反思自己,重新給自己定位,把握好新的自己。

七、教學落實措施

1.自學時的落實檢查:同桌互助、組長查、老師巡堂指導、收齊書本檢查

2.課堂上以問題形式呈現多一點,讓學生多思考多發言

3.作業批改詳細,有錯誤點標記,有錯誤及時叫學生當面糾正,有面批,有共性問題課前講解。

教學計劃小結:針對學習過一學期的學生要進一步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思維能力與參與感為主,讓學生重視思想政治科。從學生實際出發,為學生著想,切實做好這門課。

思想品德工作計劃 篇13

本學期,要自始至終以認真、嚴謹的治學態度,勤懇、堅持不懈的精神從事教學工作,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以保證圓滿完成教學任務。

作為科任教師,學期初要認真制定計劃,要注重學習中學教學理論,認真備課和教學,積極參加教研組教研活動和備課組活動,上好公開課,要經常聽各老師的課,不斷吸取教學經驗,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教學的業務水平。每節課都以最佳的精神狀態,以和藹、輕鬆、認真的形象去面對學生。按照《國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進行施教,讓學生掌握好科學知識。要注意以德為本,結合現實生活中的現象層層善誘,多方面、多角度去培養現實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教育是愛心事業,為培養高素質的下一代,時刻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去點拔引導,對於個別學困生,充分利用課間進行傾談,鼓勵其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積極面對人生,而對優生,教育其戒驕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厲,再創佳績。通過現實生活中的典範,讓學生樹立自覺地從德、智、體、美、勞全方面去發展自己的觀念,樹立崇高遠大的理想。在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主要作好了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認真備課

教學就是教與學,兩者是相互聯絡,不可分割的,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學生,又要備教法。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積極性,曾有一位前輩對我說:“備課備不好,倒不如不上課,否則就是白費心機。”我明白到備課的重要性,因此,我重視並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備課,認認真真鑽研教材和教法,不滿意就不收工。

備課,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學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型別,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並對教學過程的程式及時間安排都做了詳細的記錄,認真準備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並製作各種利於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的教具,課後要及時對該課作出反思。

一堂準備充分的課,會令學生和老師都獲益不淺。備課充分,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上課效果就好。但同時又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因為學生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都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因此上課一定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習興趣,不讓其分心,這就要努力做到。上課內容豐富,現實。教態自然,講課生動,難易適中照顧全部,就自然能夠吸引住學生。所以,老師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讓學生感受到一種自然氣氛。

二、不斷提升上課能力,提高教學教學質量

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鬆,覺得愉快,注意精神,培養學生多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

為提高每節課的進行效果,教學質量,要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礎、重點難點外,充分利用現代化資訊科技,培養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按時完成教學任務。

三、認真批改作業,佈置作業有針對性,有層次性

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並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做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切的講評,並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做好課後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

在課後,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同時加大了對後進生的輔導的力度。對後進生的輔導,並不限於學生知識性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生思想的輔導,提高後進生的成績,解決他們的心結,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對學習萌發興趣。後進生的轉化,注重由原來的簡單粗暴、強制學習轉化到自覺的求知上來。

五、積極推進素質教育

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為此,在教學工作中要注意了能力的培養,把傳授知識、技能和發展智力、能力結合起來,在知識層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發揮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讓學生的各種素質都得到有較的發展和培養。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今後工作要善於總結經驗,不斷創新。教學工作苦樂相伴,我將一如既往地勤勉,務實地工作,我將本著“勤學、善思、實幹”的準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把本學期教學工作搞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