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五年級下冊工作計劃4篇

欄目: 工作計劃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2.75W
本文目錄2018年五年級下冊工作計劃科學五年級下冊教學工作計劃五年級下冊班主任工作計劃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五年級下冊工作計劃4篇

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課改至今已經有10多年了,但還有很多問題值得我們去深思。《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xx版)》執行得怎麼樣?同步閱讀沒有去落實?學生真的減負了嗎?如何改變應試教育?因為社會阻力大,社會焦慮感,配套設施跟不上,背後有“利益鏈”,所以這些因到都阻礙了課改前進的步伐,但是課改是勢不可擋的,是必然的。課改最大的成績就是:以人為本,正面引導,先進的教學理念讓教學充滿了活力與生機。

二、基本情況分析

五(4)班在期末考試中,習作得分率達到88.17%,比上個學期84.5%,提高了3.67%。在四年級的時候,本班與年級最高分相差4分,這次把距離縮小到2.8分,不及格的人數除了王偉俊以外,只剩下周苑苑。所以,在本學期,我們班的共同目標就是:不及格的人數控制在兩人以內,把與其他班的平均分縮小到2分以內,把優生率提高到50%以上。在這個學期裡,我們班的語文學習,重點開展的是“如何去設計學案?”也就是說,主要讓學生從預習的角度去學習,從自己感興趣的角度去切入學習,並且利用上個學期培訓的《專案學習》的有關內容,進行教學實踐,重點放在第六組綜合性學習:走進資訊世界,也把課本里提到的綜合性部分,引導學生開展學習。總之,這個學期,我們的目標就是:紮實語文基礎知識,豐富多元化的閱讀,把閱讀培養成為一種習慣。

三、本冊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基本結構

教材繼續按專題組織單元,共設計了八個專題。依次是:

走進西部、永遠的童年、語言的藝術、他們讓我感動、中國古典名著之旅、走進資訊世界、作家筆下的人和異域風情。本冊共有課文28篇,其中精讀課文14篇,略讀課文14篇;教材後面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總共32篇。每個單元包括導語、課例、口語交際、習作和回顧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聯絡,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積累、運用安排在一組課文或讀寫例話之後,每個“積累運用”大致包括以下三項內容:詞語盤點、口語交際、習作、回顧拓展。本冊教材還編排了兩次綜合性學習。第一次是在“語言的藝術”這一組,以課文學習為主,同時還安排了一些語文實踐活動,我們稱之為“小綜合”。第二次是在“走進資訊世界”裡,編者突破了以課文為主體的教材結構,改為圍繞專題、任務驅動、活動貫穿始終的編排形式,我們稱之為“大綜合”。這兩次活動,我以《專案學習》的學習引導學生去實踐。另外,本學期還發了一本《童年的玩與學的同步閱讀》,裡面也是按照課本的要求進行編排的,每個單元也就是除了那4篇經典文章以外,還有《同步閱讀》的10多篇文章,也應該安排閱讀與分享。

(二)教材的主要特點

1.加強目標意識,全面、準確地落實語文學習目標

(1)閱讀技能方面,如,朗讀與默讀的要求。在朗讀訓練方面,要注意訓練形式的多樣化,“先討論怎樣讀出人物的不同語氣,再分角色朗讀課文”,“朗讀課文,再分角色演一演”。對於默讀的訓練,要有具體的安排,要讓學生不能動嘴脣,不能指讀,不能發出聲音,儘量讓學生多讀,集體讀有必要,但要有個人的默讀。

(2)閱讀理解方面,第三學段的重點是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感情、瞭解記敘順序、領悟表達方法等方面,採用多種形式,做了具體的安排。

(3)閱讀方法方面,繼續加強精讀和略讀能力培養的同時,還安排了有關瀏覽能力培養的內容。這個與“初步具備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是相一致的。學會瀏覽,要做到:根據需要快速地看,可以先看標題,再看看正文;可以一目十行地讀,與需要無關的略去不看,相關的要比較認真地看,並對資訊進行處理、加工,為我所用,在“走進資訊世界”裡,目的之一就是加強瀏覽能力的培養。

(4)口語交際方面,第三段提出“與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對方。”要做到“理解”,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聽去想,理解對方說的內容,體諒對方當時的心情。“注意語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語言”,不僅是一種習慣,而且是一個人語文素養和道德修養高低的表現。“有中心,有條理”,在發表意見前,有準備;在發表意見時,有一定的質量。

(5)習作方面,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寫常見的應用文,還安排了寫書信、研究性報告、表揚稿等應用文的練習。

2.教材內容在豐富人文內涵、拓寬題材體裁方面突出

(1)教材內容富有時代性的人文內涵。有一大批表現祖國燦爛歷史文化的《絲綢之路》,有反映我國西部建設成就的《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有充滿童年趣味的《祖父的園子》,有革命傳統教育的《橋》……

(2)進一步加強語文教科書的育人功能。設計相關專題,利用每組教材整合的優勢,和《同步閱讀》,加大上述教育內容的比重。在課文之外,為學生提供相關語料,拓展閱讀,安排“資料袋”、“課外書屋”和“日積月累”部分。

(3)拓寬課文的文體和語體。將文言文、近代白話文、劇本、相聲、研究性報告等體裁編入本冊教材。本冊只有《楊氏之子》一篇文言文,篇幅短小,文也比較淺顯,適宜學生積累背誦。這篇文章是為“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作鋪墊。近代白話文,如《景陽岡》《猴王出世》《臨死前的嚴監生》《“鳳辣子”初見林黛玉》共四篇課文,教學中要注意語言的風格,與現代白話文的差異,一些、詞語的用法、意思與現在不一樣。劇本《半截蠟燭》,開頭寫明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和劇中人物、佈景等,然後著重寫人物對話。相聲《打電話》通過說、學、逗、唱而使人發笑的一種曲藝形式。

3.導學和練習系統設計,更好地發揮導學、導練的功能

導思、導學和導練貫穿於每組教材的始終。課後練習緊扣文字,引導學生在理解內容和學習表達的結合上,學有所得。如,引導學生找出表達準確、情感豐富的語句,體會其表情達意的效果;抓住重點句段,理解內容,體會表達效果;引導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時,注意部分與整體的聯絡,並用適當的方式,呈現對課文主要內容的把握;領悟課文佈局謀篇的方法,瞭解選材和表達中心之間的關係;引導學生聯絡課文領悟種種寫人的方法等。

4.順應兒童心理髮展特點,“口語交際·習作”有變化

(1)本冊口語交際的話題主要有:策劃一次與遠方的小朋友“手拉手”的活動;童年趣事;勸說:講述一件自己感動的事情;演課本劇;就怎樣利用電視、網路等媒體的問題,展示討論或辯論;講人物故事;聊聊熱門話題。

(2)習作的編排:記實作文:寫童年趣事、寫一件令自己感動的事、寫一個特點鮮明的人;應用文:寫信、寫發言稿、寫研究報告;材料作文:縮寫訓練、看圖作文。

四、 教學重點與措施

(一)識與寫教學

本冊識200個,寫150個。課內要留有10分鐘,指導學生寫好寫對筆畫、筆順,安排好的各個部件及間架結構,把寫端正。在強調寫質量的同時,還可適當要求提高寫的速度,並養成良好的寫習慣。對於要寫的生、精讀課文中出現的新詞,老師要引導學生隨時抄寫,及時聽寫檢測。也可以就“詞語盤點”中的詞語,進行復習鞏固。根據本班實際,可以用一些識記詞的方法來記,也可以把一些拆開來記,提高學生自主識的能力。

(二)閱讀教學

1.繼續加強閱讀基本功的訓練。在課堂教學中,常出現“兩多兩少”的現象:教師講得多,討論計劃多,學生的默讀少,理解少。閱讀教學,不宜講得太零碎,密度不能那麼大。課堂的教學對話過多,教師提問較多,淺問淺答沒必要。

2.發現語言規律,學習表達方法。如,體會觀察細緻和表達生動;體會用詞的準確;體會借物喻人的寫法;體會表達的豐富內涵;體會怎樣把內容寫具體;寄情於物的方法等。

3.課外閱讀中,讓學生看書時,專門找一個時間,去排隊像走進圖書館一樣,要非常安靜地看書,這也訓練了同學們的定力。讓學生去讀“閒書”,是學生自己選擇的課外書,課內與課外要起來,北京大學教授溫儒敏教授說:“凡是喜歡語文,形成閱讀習慣的,很大程度上由課外閱讀引起。”所以“閒書”是很重要的,要讓學生有“閱讀習慣”,交流閱讀心得,教師適當界入,語文教師的教學是活的。可以把讀的那一本書每天讀兩篇,然後寫上筆記,看誰記得最多最好。

(三)口語交際教學

上課時老師可以設計一些情景,然後邊講邊讓學生去說,也可以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寫下來,下課後交給幾個同學批改,讓同學給他一個評價,好的可以給予獎勵。口語交際要激發興趣,引起學生交流的慾望;要創設特定的情境;要體現雙向互動;要不斷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培養良好的語言習慣。

(四)習作教學

在習作指導前,讓學生把自己或小組收集到的材料,用ppt進行展示。這樣既可以讓學生自己學到知識,還能分享給其他同學。如果自己做,不懂可以問家長、老師、長輩……

習作教學還要進一步明確國小生作文的性質,讓學生做到“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作文指導從內容入手,作文講評重在激勵,習作講評重在激勵。觀察、思維、表達三種能力結合起來培養;加強平時練筆的指導。

(五)綜合性學習

綜合性學習要體現其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自主性的特點,注重提高學生策劃、規劃學習的能力,用多種途徑、方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語文的綜合運用能力。

如,“走進資訊世界”中,“怎樣寫研究報告”的方法:

第一步:確定話題;

第二步:獲取資料;

第三步:分析材料,形成觀點;

第四步:依照樣本,撰寫報告。

五、授課進度及課時安排

第一、二週

第一組

走進西部

12課時

第三、四周

第二組

永遠的童年

13課時

第五、六週

第三組

語言的藝術

10課時

第七、八週

第四組

他們讓我感動

12課時

第九、十週

第五組

中國古典名著之旅

13課時

第十一、十二週

第六組

走進資訊世界

14課時

第十三、十四周

第七組

作家筆下的人

10課時

第十五、十六週

第八組

異域風情

10課時

第十七、十八週

選讀課文

8課時

第十九、二十週

總複習

10課時

112課時

科學五年級下冊教學工作計劃2018年五年級下冊工作計劃(2) | 返回目錄

現在國家正在大力進行教育改革,對學生的課程也在不斷的改進,希望能夠找到一個最適合中國教育的路子。讓的學生不再厭學,教學也變得更加的簡單。

所以這學期的五年級教科書教育就成了承上啟下的很重要的學期了,最新教科版五年級下冊教學工作計劃要提前制定好,讓這個學期的教學更好的執行。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科學課程標準》的精神,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

二、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親近自然、珍愛生命,關心現代科技的發展。

2、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形成科學的學習習慣;

3、瞭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

4、以科學概念作為教學目標,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科學概念和思想,逐步形成勇於質疑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5、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三、主要導學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參觀法、實踐法、討論法、談話法、辯論法、實驗、法、列表法、暗示法等。

四、學生情況分析

1、學習心理分析:五年級的孩子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兒童的生活,強呼叫符合國小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2、整體學習狀況:五年級學生比較喜歡科學課,對科學實驗很感興趣,動手能力較強,但是對科學概念的理解不是很深刻,部分同學對死記硬背的知識記的牢,運用能力較差。

3、已有知識經驗:科學觀察能力和對比實驗設計已經有較大的進步,但是獨立探究能力和主動探究意識還不夠。

五、教材分析

科學五年級下冊教材分四個單元,分別是“沉和浮”、“熱”、“時間的測量”、“地球的運動”。

第一單元“沉和浮”。本單元將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動中,讓學生自己去解決有關沉和浮的許多問題。學生將探究不同物體的浮沉,形成他們關於對物體是上浮還是下沉現象的解釋,而且能夠明白物體與被放液體間的相互關係。當學生開始理解了他們所觀察的結果之後,他們將鑑別出導致物體上浮或下沉的主要原因是什麼。本單元設計的對物體沉浮的解釋有兩條途徑,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關係解釋沉浮現象,是用密度的概念解釋沉浮現象。因為浮力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也有密切關係,因此,將物體的沉浮原因定位在物體的密度上。對五年級的學生來說,密度概念要求過高,因此,教科書沒有直接出現密度概念,而是通過觀察和實驗,用同體積的重量作比較,幫助學生建立密度的前科學概念。

第二單元“熱”。熱是一種能量形式。然而,在國小階段,讓國小生探究“熱”,更主要的還是觀察和思考一些與物體冷熱程度有關的現象一熱現象。例如氣體、固體和液體三態的轉化及與溫度的關係、物體的熱脹冷縮、摩擦生熱及熱傳遞等。關於熱現象,學生們已經有了不少的經驗,尤其是在三年級下冊“溫度和水的變化”單元,學生們觀察探究了溫度和水的形態變化的關係,他們已經觀察到了物質由於溫度的變化而產生的顯著變化一物體狀態的變化。物質的變化,是從漸變到突變的。在這一個單元,我們將繼續觀察探究物質在熱量變化過程中產生的不易察覺的變化,主要是熱脹冷縮現象,以及熱量轉移(傳遞)的過程。

第三單元“時間的測量”。“時間”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事物,時間運動的軌跡,是根據其他物體的有規律運動的軌跡來記錄的。所以,本單元學習“時間測量”的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對“事物有規律運動”的認識活動過程。本單元要讓學生使用一些測量時間的重要裝置做實驗,從太陽鍾、水鍾到機械擒縱器……在“創造”(製作)計時工具的實踐過程中,瞭解人類計時儀器的發展史,認識技術對人類社會發展的作用。

第四單元:“地球的運動”。本單元要讓學生重演人類對地球運動的探究過程。基於可觀察到的現象和事實,運用相對運動、參照物、模擬再現等原理和方法進行推理、論證,最終認識地球是如何運動的。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學生多角度地、持續地收集地球運動的證據,如:資料、理論、模擬實驗的結果等,需要對證據進行批判性的邏輯加工,還需要具有一定的空間想象力。這些都對學生的探究能力提出了一個較全面的挑戰。

六、主要教學活動型別

蒐集資訊、現場考察、自然狀態下的觀察、實驗、專題研究、情境模擬、科學小製作、討論辯論、種植飼養、科學遊戲、資訊釋出會、報告會、交流會參觀訪問、競賽、科學欣賞、社群科學活動及家庭科技活動、角色扮演、科學幻想等。

七、基本措施

1、充分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代教育技術;

2、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面向全體學生,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組織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課外科技活動以及各類競賽活動。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8、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並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並把自己的認識用於解決問題的實踐;

五年級下冊班主任工作計劃2018年五年級下冊工作計劃(3) | 返回目錄

本學期我繼續擔任了五年級班的班主任工作。在二十幾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使我深深懂得國小階段是人的成長起步階段,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是什麼,往簡單的方面說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良好的班風是學生各種良好的習慣養成的基礎,有了良好的班風才能有好的學風,如何促進良好班風班紀的建設,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各方面較高的綜合素質呢?根據本班情況制定計劃如下:

一、本班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29位學生,其中70%為外地生。本班學生思維活躍,個性張揚。成績較好,大部分學生學習習慣不錯。有及個別學生上課時不認真聽講,不善於傾聽別人的觀點和意見,協作精神差,集體觀念不夠強,缺乏基本的紀律觀念。

二、工作目標:

本學期我班的基本目標是:建立一支有進取心、能力較強的班幹部隊伍,全體同學都能樹立明確的學習目的,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規範,弘揚正氣,逐步形成守紀、進取、勤奮的班風。

三、具體措施:

1.重視養成教育: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對學生的成長進步是十分必要的,良好的行為習慣使一個人的終生髮展受益非淺。因此,在班級進行良好品德的養成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根據學生的思想實際情況,與學校的德育工作密切配合,本學期,將從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對學生進行規律性的常規訓練。重點落實好《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行為習慣,學習習慣和積極的學習態度,不使一個學生掉隊

2、加強後進生管理:面向全體學生,分類施教,加強對後進生的輔導,要從關心、愛護學生的角度出發,瞭解關心學生。及時瞭解學生的心理變化,掌握他們成長道路上的發展情況。

3、及時瞭解學情:準確把握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因材施教,在重點難點上下工夫,以促進全班成績的平穩、紮實地上升。

4、家教結合:經常保持與否學生家長聯絡,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本學期,力爭把所有的家長走訪一次,甚至多次。要不厭其煩的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抓兩頭,促中間,使全班形成一盤棋,真正成為一個團結向上的班集體。

5、培養班級幹部:及時召開班幹部會議,針對他們在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教給他們工作方法,使他們明確自己的職責,指出他們的優缺點和今後努力工作的方向。同時,還要求他們注意班幹部成員之間的合作,齊心協力,擰成一股繩,盡力在同學之間樹立他們的威信,創造機會,鍛鍊和培養他們的能力。

6、重視關懷教育:要關心學生的生活,及時和家長聯絡,體貼他們的冷暖,瞭解他們的心理,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做學生的知心朋友,以使班主任工作做的更好。

7、重視文體工作:教育學生上好所有學校開設的課程,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文娛活動,重視各項比賽的積極參與,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

四、工作安排:

三月份:

1、做好開學的各項工作。

2、選出班幹部,召開班幹部及各種學生會議 。

3、完善清潔衛生制度,搞好課室、包乾區的環境衛生。

四月份:

1、進行習慣養成教育,形成良好行為習慣。

2、召開班幹部及不同層次學生會議,深入瞭解學生情況。

3、做好期中測的學習動員和複習工作,考風考紀教育。

4、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

五月份:

1、組織學生籌備六一節文藝活動。

2、召開學困生會議,深入瞭解情況,鼓勵及指導學習。

3、組織學生開展主題班會:學習經驗交流。

4、加強勞動觀念教育,搞好個人和集體衛生。

六月份:

1、做好複習動員工作,認真制定複習計劃,做好期末複習考試和總結工作。

2、做好學生評語及成績入冊等工作。

3、制定複習計劃,鼓勵學生努力學習。

七月份:

1、學期工作總結

2、對學生進行假期法制和各項安全教育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工作計劃2018年五年級下冊工作計劃(4) | 返回目錄

一、指導思想

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課改至今已經有10多年了,但還有很多問題值得我們去深思。《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XX版)》執行得怎麼樣?同步閱讀沒有去落實?學生真的減負了嗎?如何改變應試教育?因為社會阻力大,社會焦慮感,配套設施跟不上,背後有“利益鏈”,所以這些因到都阻礙了課改前進的步伐,但是課改是勢不可擋的,是必然的。課改最大的成績就是:以人為本,正面引導,先進的教學理念讓教學充滿了活力與生機。

二、基本情況分析

五(4)班在期末考試中,習作得分率達到88.17%,比上個學期84.5%,提高了3.67%。在四年級的時候,本班與年級最高分相差4分,這次把距離縮小到2.8分,不及格的人數除了王偉俊以外,只剩下周苑苑。所以,在本學期,我們班的共同目標就是:不及格的人數控制在兩人以內,把與其他班的平均分縮小到2分以內,把優生率提高到50%以上。在這個學期裡,我們班的語文學習,重點開展的是“如何去設計學案?”也就是說,主要讓學生從預習的角度去學習,從自己感興趣的角度去切入學習,並且利用上個學期培訓的《專案學習》的有關內容,進行教學實踐,重點放在第六組綜合性學習:走進資訊世界,也把課本里提到的綜合性部分,引導學生開展學習。總之,這個學期,我們的目標就是:紮實語文基礎知識,豐富多元化的閱讀,把閱讀培養成為一種習慣。

三、本冊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基本結構

教材繼續按專題組織單元,共設計了八個專題。依次是:

走進西部、永遠的童年、語言的藝術、他們讓我感動、中國古典名著之旅、走進資訊世界、作家筆下的人和異域風情。本冊共有課文28篇,其中精讀課文14篇,略讀課文14篇;教材後面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總共32篇。每個單元包括導語、課例、口語交際、習作和回顧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聯絡,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積累、運用安排在一組課文或讀寫例話之後,每個“積累運用”大致包括以下三項內容:詞語盤點、口語交際、習作、回顧拓展。本冊教材還編排了兩次綜合性學習。第一次是在“語言的藝術”這一組,以課文學習為主,同時還安排了一些語文實踐活動,我們稱之為“小綜合”。第二次是在“走進資訊世界”裡,編者突破了以課文為主體的教材結構,改為圍繞專題、任務驅動、活動貫穿始終的編排形式,我們稱之為“大綜合”。這兩次活動,我以《專案學習》的學習引導學生去實踐。另外,本學期還發了一本《童年的玩與學的同步閱讀》,裡面也是按照課本的要求進行編排的,每個單元也就是除了那4篇經典文章以外,還有《同步閱讀》的10多篇文章,也應該安排閱讀與分享。

(二)教材的主要特點

1.加強目標意識,全面、準確地落實語文學習目標

(1)閱讀技能方面,如,朗讀與默讀的要求。在朗讀訓練方面,要注意訓練形式的多樣化,“先討論怎樣讀出人物的不同語氣,再分角色朗讀課文”,“朗讀課文,再分角色演一演”。對於默讀的訓練,要有具體的安排,要讓學生不能動嘴脣,不能指讀,不能發出聲音,儘量讓學生多讀,集體讀有必要,但要有個人的默讀。

(2)閱讀理解方面,第三學段的重點是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感情、瞭解記敘順序、領悟表達方法等方面,採用多種形式,做了具體的安排。

(3)閱讀方法方面,繼續加強精讀和略讀能力培養的同時,還安排了有關瀏覽能力培養的內容。這個與“初步具備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是相一致的。學會瀏覽,要做到:根據需要快速地看,可以先看標題,再看看正文;可以一目十行地讀,與需要無關的略去不看,相關的要比較認真地看,並對資訊進行處理、加工,為我所用,在“走進資訊世界”裡,目的之一就是加強瀏覽能力的培養。

(4)口語交際方面,第三段提出“與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對方。”要做到“理解”,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聽去想,理解對方說的內容,體諒對方當時的心情。“注意語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語言”,不僅是一種習慣,而且是一個人語文素養和道德修養高低的表現。“有中心,有條理”,在發表意見前,有準備;在發表意見時,有一定的質量。

(5)習作方面,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寫常見的應用文,還安排了寫書信、研究性報告、表揚稿等應用文的練習。

2.教材內容在豐富人文內涵、拓寬題材體裁方面突出

(1)教材內容富有時代性的人文內涵。有一大批表現祖國燦爛歷史文化的《絲綢之路》,有反映我國西部建設成就的《把鐵路修到拉薩去》,有充滿童年趣味的《祖父的園子》,有革命傳統教育的《橋》……

(2)進一步加強語文教科書的育人功能。設計相關專題,利用每組教材整合的優勢,和《同步閱讀》,加大上述教育內容的比重。在課文之外,為學生提供相關語料,拓展閱讀,安排“資料袋”、“課外書屋”和“日積月累”部分。

(3)拓寬課文的文體和語體。將文言文、近代白話文、劇本、相聲、研究性報告等體裁編入本冊教材。本冊只有《楊氏之子》一篇文言文,篇幅短小,文也比較淺顯,適宜學生積累背誦。這篇文章是為“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作鋪墊。近代白話文,如《景陽岡》《猴王出世》《臨死前的嚴監生》《“鳳辣子”初見林黛玉》共四篇課文,教學中要注意語言的風格,與現代白話文的差異,一些、詞語的用法、意思與現在不一樣。劇本《半截蠟燭》,開頭寫明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和劇中人物、佈景等,然後著重寫人物對話。相聲《打電話》通過說、學、逗、唱而使人發笑的一種曲藝形式。

3.導學和練習系統設計,更好地發揮導學、導練的功能

導思、導學和導練貫穿於每組教材的始終。課後練習緊扣文字,引導學生在理解內容和學習表達的結合上,學有所得。如,引導學生找出表達準確、情感豐富的語句,體會其表情達意的效果;抓住重點句段,理解內容,體會表達效果;引導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時,注意部分與整體的聯絡,並用適當的方式,呈現對課文主要內容的把握;領悟課文佈局謀篇的方法,瞭解選材和表達中心之間的關係;引導學生聯絡課文領悟種種寫人的方法等。

4.順應兒童心理髮展特點,“口語交際·習作”有變化

(1)本冊口語交際的話題主要有:策劃一次與遠方的小朋友“手拉手”的活動;童年趣事;勸說:講述一件自己感動的事情;演課本劇;就怎樣利用電視、網路等媒體的問題,展示討論或辯論;講人物故事;聊聊熱門話題。

(2)習作的編排:記實作文:寫童年趣事、寫一件令自己感動的事、寫一個特點鮮明的人;應用文:寫信、寫發言稿、寫研究報告;材料作文:縮寫訓練、看圖作文。

四、 教學重點與措施:

(一)識與寫教學

本冊識200個,寫150個。課內要留有10分鐘,指導學生寫好寫對筆畫、筆順,安排好的各個部件及間架結構,把寫端正。在強調寫質量的同時,還可適當要求提高寫的速度,並養成良好的寫習慣。對於要寫的生、精讀課文中出現的新詞,老師要引導學生隨時抄寫,及時聽寫檢測。也可以就“詞語盤點”中的詞語,進行復習鞏固。根據本班實際,可以用一些識記詞的方法來記,也可以把一些拆開來記,提高學生自主識的能力。

(二)閱讀教學

1.繼續加強閱讀基本功的訓練。在課堂教學中,常出現“兩多兩少”的現象:教師講得多,討論計劃多,學生的默讀少,理解少。閱讀教學,不宜講得太零碎,密度不能那麼大。課堂的教學對話過多,教師提問較多,淺問淺答沒必要。

2.發現語言規律,學習表達方法。如,體會觀察細緻和表達生動;體會用詞的準確;體會借物喻人的寫法;體會表達的豐富內涵;體會怎樣把內容寫具體;寄情於物的方法等。

3.課外閱讀中,讓學生看書時,專門找一個時間,去排隊像走進圖書館一樣,要非常安靜地看書,這也訓練了同學們的定力。讓學生去讀“閒書”,是學生自己選擇的課外書,課內與課外要連結起來,北京大學教授溫儒敏教授說:“凡是喜歡語文,形成閱讀習慣的,很大程度上由課外閱讀引起。”所以“閒書”是很重要的,要讓學生有“閱讀習慣”,交流閱讀心得,教師適當界入,語文教師的教學是活的。可以把讀的那一本書每天讀兩篇,然後寫上筆記,看誰記得最多最好。

(三)口語交際教學

上課時老師可以設計一些情景,然後邊講邊讓學生去說,也可以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寫下來,下課後交給幾個同學批改,讓同學給他一個評價,好的可以給予獎勵。口語交際要激發興趣,引起學生交流的慾望;要創設特定的情境;要體現雙向互動;要不斷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培養良好的語言習慣。

(四)習作教學

在習作指導前,讓學生把自己或小組收集到的材料,用ppt進行展示。這樣既可以讓學生自己學到知識,還能分享給其他同學。如果自己做,不懂可以問家長、老師、長輩……

習作教學還要進一步明確國小生作文的性質,讓學生做到“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作文指導從內容入手,作文講評重在激勵,習作講評重在激勵。觀察、思維、表達三種能力結合起來培養;加強平時練筆的指導。

(五)綜合性學習

綜合性學習要體現其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自主性的特點,注重提高學生策劃、規劃學習的能力,用多種途徑、方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語文的綜合運用能力。

如,“走進資訊世界”中,“怎樣寫研究報告”的方法:

第一步:確定話題;

第二步:獲取資料;

第三步:分析材料,形成觀點;

第四步:依照樣本,撰寫報告。

五、授課進度及課時安排

第一、二週

第一組 走進西部

12課時

第三、四周

第二組 永遠的童年

13課時

第五、六週

第三組 語言的藝術

10課時

第七、八週

第四組 他們讓我感動

12課時

第九、十週

第五組 中國古典名著之旅

13課時

第十一、十二週

第六組 走進資訊世界

14課時

第十三、十四周

第七組 作家筆下的人

10課時

第十五、十六週

第八組 異域風情

10課時

第十七、十八週

選讀課文

8課時

第十九、二十週

總複習

10課時

總 計

112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