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人教版國小三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精選20篇)

欄目: 教學工作計劃 / 釋出於: / 人氣:1.22W

人教版國小三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

教學內容:

人教版國小三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精選20篇)

教材第78、79頁。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問題的探索,體會時間與數學的密切聯絡,初步感受集合的思想。

2、通過觀察、比較、尋找各種規律,體會到日曆中包含著豐富的數學問題。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具體問題的探索,體會時間與數學的密切聯絡,感受集合的思想。

難點:通過觀察、比較、尋找各種規律,體會到日曆中包含著豐富的數學問題。

教學準備:

小黑板、課件、掛圖。

教學過程:

一、設計問題情境,探索日曆中的數學。

師:同學們,誰願意告訴大家,今天是幾月幾日?今天星期幾?

師:要想知道哪一天是星期幾,我們可以怎麼做?

師:好。這是一張9月份的日曆表。(師點選,螢幕上顯示9月份的日曆表。)請你們看一下,9月1日是星期幾?

師:我們正常情況下什麼時候休息?

師:在9月份的日曆表中,是星期六的有哪些日期?

師:今天老師向大家介紹一個好朋友,他叫奇思。聽聽他說什麼。(師點選,螢幕上出現一個小男孩,同時聲音:我叫奇思,我週六、週日休息。我的父親是一名火車司機,他每工作3天后休息1天。我母親是一名飛機乘務員,她每工作1天后休息1天。)聽了奇思的話,你知道了什麼?

師:奇思想和父母一起去森林公園玩,他們可以選擇哪一天?

師:我們可以在日曆上做些什麼,就可以很快很明確地知道奇思他們全傢什麼時候共同休息呢?

師:這是一個好辦法。我們來試試,用一些符號在日曆表中分別標記出他們三人的休息日。(師點選,出現日曆表以及日曆表上方的一段話。)誰願意讀讀這段話?

師:小組裡討論一下,怎麼做可以又快又準確。

學生討論)

師:好,你們可以在計算機上操作了,把相應的標記拖動到奇思以及父親、母親相應的休息日裡。

生小組或自己操作。

(師點選,轉播某個小組螢幕上的內容)師:這是第三小組完成的。請他們講講是怎麼想的。

師:你們都很善於思考。現在我們可以知道奇思他們全家哪一天共同休息了嗎?

師:在日曆表中,我們除了能看到他們全家共同的休息日之外,還可以看到什麼?

師:現在你們把他們各自的休息日以及他們共同的休息日輸入到相應的圓圈圖中。

父親的休息日、母親的休息日、奇思的休息日、父子共同的休息日、母子共同的休息日、父母共同的休息日、全家共同的休息日

生自己操作。

(師點選,轉播某小組的內容)師:這是第五小組完成的,幫他們檢查一下。

師:真不錯。看來這個問題大家已經解決了。原來日曆表中還蘊藏著這麼多的數學問題呢。你們還想繼續探討嗎?

(師點選,出現一個單獨的9月份的日曆表。7、8、14、15四個日期被紅色矩形框框住。)師:請仔細觀察這四個日期,你能發現什麼?

師:哦,這個小朋友是橫著來觀察的。很不錯。

師:你們太棒了!我們橫著看,每行的兩個數相差1;豎著看,每列的兩個數相差7;斜著看,兩個數相加的和與另兩個數相加的和相等。這是不是一個普遍的規律呢?再看一組數。

(師點選,在日曆表中又框住四個日期。)請你們想想,這組數還存在我們剛才發現的規律嗎?

師:你們還想以哪組數來進行觀察,小組裡互相說一說你們發現的規律。

(小組討論。)

師:四個數有這樣的規律。那麼9個數呢?(師點選,日曆表中框住9個數:7、8、9、14、15、16、21、22、23)

師:你很棒,孩子。

二、探討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師:孩子們,你們觀察得很仔細。日曆表中還有很多有趣的數學問題呢,我們以後再去研究好嗎?其實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也有很多呢,請你們選擇螢幕上的兩朵花,每朵花後面都有一個有趣的問題。你們看清要求,就可以進行操作了。

(生自由操作。)(師轉播某個小組的內容)

師:這是第二小組完成的。我們先請他們講講是怎麼想的。

師:同學們評價一下,他們觀察的怎麼樣?

師:你們真棒。我們看看另一個有趣的問題。(點選,轉播另一小組螢幕的內容)這是第一小組完成的。請他們講講是怎麼想的。

師:同學們可真棒!不僅善於觀察,還很會動腦筋思考。

三、課堂小結。

師:這一節我們探討了一些與時間有關的數學問題,你們有什麼感受嗎?

人教版國小三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班級學生基本情況分析(包括掌握“雙基”情況及學習習慣等)

在經過了兩年的數學學習後,學生在數學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一定的水準,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於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但是一部分學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有畏縮情緒。只有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的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狀況。因此對這些學生,我應該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並逐步引導的思維的樂趣、成功體驗所獲得的樂趣中。再加之有一些厚愛生的基礎比較差,計算能力、思維能力還需要進一步提高,一些數學學習中的良好習慣還有待於加強,對於這些學生要在本學期的教育教學中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探尋良好的學習方法,採用各種激勵機制,讓孩子迎頭趕上。

二、教育目的要求(包括思想品德、知識技能、學習常規等)

1、會筆算三位數的加、減法,會進行相應的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會筆算一位數乘二、三位數,並會進行估算;能熟練地計算除數和商是一位數的有餘數的除法。

3、初步認識簡單的分數(分母小於10),會讀、寫分數並知道各部分的名稱,初步認識分數的大小,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4、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義,並能應用其含義解決問題。

5、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長的含義,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

6、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認識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認識時間單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時間觀念,知道1分=60秒,會進行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

7、初步瞭解集合的思想,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和全面思考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三、教材基本內容說明(包括全冊教材的概貌、重點、難點、關鍵等)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口算和筆算,多位數乘一位數,分數的初步認識,有關倍的概念及應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性與周長,時分秒,千米和噸的認識,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口算和筆算,多位數乘一位數,長方形和正方形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四、提高教育質量的主要措施和應注意的問題

1、重視教學情景的創設,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加強學生的操作活動,結合生活實際幫助學生建立有關的數學概念。

2、培養學生估測、估算的意識,重視培養學生的估測、估算能力。

3、讓學生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來學習計算,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4、運用“遷移”法進行教學,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5、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讓學生體驗探究的樂趣。恰當、適時地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重視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6、重視直觀教學,充分發揮教具、學具的作用。

7、注重學生對計算過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打下紮實的知識基礎。

8、讓學生充分經歷猜想、實驗、驗證的過程,主動建構數學知識。

人教版國小三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今年本人擔任三(3)班、三(4)的數學教學工作,為了更好地落實教學任務,讓孩子們能夠快樂地學習數學,在數學上有所收穫,特制定本教學計劃:

一、情況分析

(一)班級情況分析:

三(3)班有學生 44 人,其中男生有 24 人,女生有 20人;三(4)班有學生 39 人, 其中男生 20 人,女生 19人。經過了兩年的數學學習後,學生在數學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一定的水準,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於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但是一部分學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有畏縮情緒。只有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的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狀況。因此對這些學生,我應該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並逐步引導的思維的樂趣、成功體驗所獲得的樂趣中。再加之有一些厚愛生的基礎比較差,計算能力、思維能力還需要進一步提高,一些數學學習中的良好習慣還有待於加強,對於這些學生要在本學期的教育教學中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探尋良好的學習方法,採用各種激勵機制,讓孩子迎頭趕上。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時、分、秒,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筆算,測量,倍的認識,多位數乘一位數,長方形正方形,分數的初步認識,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1.計算教學內容的編排體現改革的理念,注重培養學生靈活的計算能力,發展學生的數感。

2.提供豐富的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內容,注重實踐與探索,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

3.結合現實問題教學簡單的資料分析和平均數,加深學生對統計作用的認識,逐步形成統計觀念。

4.加強解決問題能力的教學,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5.有步驟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

6.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滲透於數學教學中,用數學的魅力和學習的收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內在動機。

二、本學期教學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識和技能方面

1. 會筆算三四位數的加、減法,會進行相應的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會筆算一位數乘二、三位數,並會進行估算;能熟練地計算除數和商是一位數的有餘數的除法。  3.初步認識簡單的分數(分母小於10),會讀、寫分數並知道各部分的名稱,初步認識分數的大小,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4.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知道周長的含義,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並會進行測量。

5.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認識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認識時間單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時間觀念,知道1分=60秒,會進行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

6.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能夠列出簡單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簡單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和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數學思考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資訊作出解釋,並初步學會用具體的資料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能對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係、運動的探索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3.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學會選擇有用的資訊進行簡單的歸納和類比。

(三)解決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瞭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四)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並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三、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萬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四邊形

教學難點:時分秒的認識、四邊形

四、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遊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於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於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佈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絡,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五、學困生輔導

1.對學困生教師要多傾注些關心和愛心,耐心輔導循循善誘,給他們創造表現機會,鼓勵他們。

2.經常家訪,取得家長的配合和支援,把學生在校表現告訴家長。

3.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學會提出問題、善於發現問題,培養他們瞭解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六、課時安排:

一、時、分、秒(4課時)

時、分、秒………………………………………4課時左右

二、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9課時)

加法………………………………………………3課時左右

減法………………………………………………3課時左右

加法和減法的驗算………………………………2課時左右

整理和複習……………………………………………1課時

三、測量(7課時)

千米的認識………………………………………4課時左右

噸的認識3課時 …………………………………3課時左右

四、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9課時)

加法………………………………………………3課時左右

減法………………………………………………3課時左右

加法和減法的驗算………………………………2課時左右

整理和複習……………………………………………1課時

五、倍的認識(3課時)

填一填、說一說………………………………………1課時

六、多位數乘一位數(13課時)

口算乘法…………………………………………3課時左右

一位數乘二、三位數……………………………5課時左右

中間、末尾有0的乘法 …………………………4課時左右

整理和複習……………………………………………1課時

七、長方形和正方形  分數的初步認識(5課時)

九、數學廣角(3課時)

集合…………………………………………………1課時

十、總複習(4課時)

人教版國小三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基本情況:

三(3)班共計48人,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學習後,學生在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了目標,對數學有一定的興趣,大部分學生樂於參與活動。特別是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內容都比較感興趣。雖然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孩子的成績有進步,但是成績不能代表他們數學的所有情況,只有課堂和數學的活動中,才能充分體現一個孩子的真實情況。因此對這些學生,應該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地保持,並逐步引導到思維的樂趣、成功體驗所獲得的樂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小數的初步認識,位置與方向,面積,年、月、日,簡單的資料分析和平均數,用數學解決問題,數學廣角和數學活動等等。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面積以及簡單的資料分析和平均數是本冊教材的重點內容。位置的確認,計算的算理,時間的計算是本冊教材的難點。

在數與計算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以及小數的初步認識。這部分乘、除法計算仍然是國小生應該掌握和形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進一步計算的重要基礎。例如,用兩位數除多位數,每求一位商的步驟與用一位數除的步驟基本相同;又如,兩位數乘兩位數是小數乘法的必要基礎。

從本冊開始引入小數的初步認識,內容比較簡單。此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或用到有關小數的知識和問題,這部分知識的,可以擴大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範圍,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使學生初步學會用簡單的小數進行表達和交流,進一步發展數感,併為進一步系統小數及小數四則運算做好鋪墊。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位置與方向和麵積兩個單元,這是這冊教材的另兩個重點內容,為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供了豐富的素材。通過這些內容的,讓學生初步形成辨認方向、表達與交流物體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過現實的數學活動,讓學生獲得探究的經歷,探索並體會引進統一的面積單位的必要性,認識面積單位,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進一步促進空間觀念的發展。

在量的計量方面,這一冊進一步擴大計量知識的範圍,除了面積單位的認識外,還安排了認識較大的時間單位年、月、日及24時計時法。這些內容的可以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時間觀念,並通過實際操作與具體體驗,培養學生估計面積大小和時間長短的意識和能力。

在統計知識方面,本冊教材讓學生初步簡單的資料分析和平均數。教材向學生介紹了兩種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看這兩種統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資料分析;通過平均數的含義和簡單的求平均數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和實際應用,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個單元,專門用所學的乘除法計算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簡單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換思想,並能應用集合和等量代換的思想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養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教學目標:

1.會筆算一位數除多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3.初步認識簡單的小數(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初步知道小數的含義,會讀、寫小數,初步認識小數的大小,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

4.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餘的七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5.認識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體會並認識面積單位(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頃),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會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並能估計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6.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數;知道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7.瞭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資料分析;瞭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資料的平均數(結果是整數);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8.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初步瞭解集合和等量代換的思想,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體會數學的樂趣,提高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1.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位置與標的目的,年頭日,除數是一位數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

難點:位置辨認,計劃的算理,時間的計劃。

五、具體措施:

1.注重培養學生靈活的計算能力,發展學生的數感。

2.結合現實問題簡單的資料分析和平均數,加深學生對統計作用的認識,逐步形成統計觀念。

3.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加強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和生產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4.提供豐富的空間與圖形的內容,注重實踐與探索,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

5.有步驟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

6.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滲透於數學中,用數學的魅力和的收穫激發學生的興趣與內在動機。

7.創設數學情境,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經歷數學、感受數學、認識數學、並運用數學。

8.積極推廣和使用多媒體、共享遠端優質資源。

人教版國小三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5

立足課堂教學,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活動,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了更好地實踐素質教育三要義:面向全體、全面發展、生動活潑地主動發展,本學期特做計劃如下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三年級二班共有學生39名,其中男生19名,女生20名。從整體看,本班屬於前面優等生出色,後面後進生較多這種情況。優等生能要求上進,在課堂上認真聽講,養成了主動閱讀的好習慣,並有一定的語文素養,發展也比較全面。後進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自覺做好上課準備,不能積極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上課聽講不夠專心,課下閱讀時間少,課外積累欠缺。在本學期對他們需要多一些關注與指導,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給學習方法,使他們能和大家一起快樂學習,共同進步。

二、指導思想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下冊》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的精神為指導,以《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為依據編寫的。本冊教科書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從選文到練習設計,從編排結構到呈現方式,有不少新的突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重視學生知識的積累情況,更要著眼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增強語文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三、教材分析

本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24篇,略讀課文8篇。教材後面還編排8篇選讀課文。每組教材包括導語、課文和百花園三大部分。第二組和第五組各安排了一次綜合性學習活動。附錄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會認的字;生字表(二),要求會寫的字;詞語表。教材共八個專題。它們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愛護周圍環境,怎樣看待總是、怎樣想問題;豐富多采的兒童生活;可貴的親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國際理解和友好;神話故事、傳說。每個專題人文內涵豐富,貼近兒童生活,體現時代特點,蘊涵教育價值。本冊要求認200個字、寫300個字。本冊教材有以下幾個特點:1、圍繞專題整合教材內容。2、結合專題繼續安排綜合性學習,體現課程標準倡導的理念和目標。3、大量更新課文,使教材更加貼近兒童生活。4、著力改進課文和課後練習的編排,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5、完善影象系統,注重圖文並茂。

四、學習目標

1.在語文學習中,體現8個專題的思想。

2.認識200個字,會寫300個字。累計認識2200個字,會寫1600個字。

3.會使用字典、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繼續練習用鋼筆書寫正楷字,用毛筆仿影。

4.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繼續學習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6.學習聯絡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詞句的意思,繼續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8.繼續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9.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誦讀優秀詩文,練習複述課文。

10.繼續培養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

11.留心周圍事物,樂於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願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12.能用普通話交談。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並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就不理解的意見與人商討。繼續具體生動地講述故事,努力用語言打動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講述一件事情。

13.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書面與口頭結合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五、教學措施

1、嚴格要求學生,持之以恆地堅持下來,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注意把握教材之間的聯絡,把教材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絡起來。

3、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資源。

4、注重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及寫話能力的培養。

六、課題研究方向

繼續進行作文片斷的練習。

七、增優補差

為優等生多創造機會,鍛鍊他們的心理素質與創新能力,對差生加強學習習慣的培養及基礎知識的學習

人教版國小三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6

一、班級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32人,其中男12人,女20人,學生已使用了兩年的新課標教材,對一些基礎性的數學知識有了初步的認識。學生已經比較習慣於新教材的學習思路和學習方法,大多數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無處不在,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為學生對本冊的學習打下了重要的基礎,也為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和實踐能力創造了條件。

二、教材分析

這冊教材對於教學內容的編排和處理,是以整套實驗教材的編寫思想、編寫原則等為指導,力求使教材的結構符合教育學、心理學的原理和兒童的年齡特徵,體現了前幾冊實驗教材同樣的風格與特點。所以本冊實驗教材仍然具有內容豐富、關注學生的經驗與體驗、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鼓勵演算法多樣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體現開放性的教學方法等特點。同時,由於教學內容的不同,本冊教材還具有下面幾個明顯的特點。

1.改進筆算教學的編排,體現計算教學改革的理念,重視培養學生的數感。

計算是幫助人們解決問題的工具,是國小生學習數學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本冊實驗教材的教學中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內容是計算的教學內容(27課時),並且大量的是筆算的教學內容。當前的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改革中,筆算是被削弱的內容,不僅“降低了筆算的複雜性和熟練程度”,《標準》中還提出:提倡演算法多樣化、避免程式化地敘述“算理”等改革理念。本冊實驗教材在處理筆算教學內容時,注意體現《標準》計算教學改革的理念,在內容編排的順序、例題的安排、素材的選擇等各個方面都採取了新的措施。

(1)精心設計教學順序,加大教學的步子。

(2)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獲得對筆算過程與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現文字概括形式的計演算法則。

(3)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理解計算的意義和作用,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良好的數感。

(4)筆算與估算結合教學,加大估算教學的力度。

2.量與計量的教系生活實際,重視學生的感受和體驗。

量與計量的各種概念,例如千米、噸、秒等,都是從人們生活和生產的需要中產生的。這些概念,如長度、質量、時間,都比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內容又是非常現實的,與人們的生活、生產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絡。所以,這部分知識的教學,應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感受、理解這些概念的含義,初步發展起長度、質量和時間的觀念,認識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提高應用這些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有關量與計量內容的編排上,實驗教材注意設計豐富的、現實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動,讓學生在現實背景下感受和體驗有關的知識,經歷探索和發現的過程。

3.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強調實際操作與自主探索,加強估測意識和能力的培養。

在本冊實驗教材中,關於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內容,有四邊形和測量的大部分內容,這些內容對於學生理解、把握、描述現實空間,獲得解決實際問題的知識,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對於這些內容的編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獲得豐富的感性經驗,另一方面則是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獲得對知識的理解。幾何形象直觀的探索活動不僅為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提供了更有利的條件,而且為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這部分內容安排另一個與以往不同的特點,是加強了估測意識和能力的培養。估測是測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也十分廣泛,人們對一個量進行估測的機會常常比精確測量更多。根據《標準》關於“空間與圖形”的教學目標,在第一學段要求學生“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並進行測量。”因此,無論在“測量”一章還是在“四邊形”一章,實驗教材都安排了有關估測長度的內容和訓練。

三、教學目標

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

1.會筆算三位數的加、減法,會進行相應的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會筆算一位數乘二、三位數,並會進行估算;能熟練地計算除數和商是一位數的有餘數的除法。

3.初步認識簡單的分數(分母小於10),會讀、寫分數並知道各部分的名稱,初步認識分數的大小,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4.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知道周長的含義,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並會進行測量。

5.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認識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認識時間單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時間觀念,知道1分=60秒,會進行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

6.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能夠列出簡單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簡單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和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人教版國小三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7

一、情況分析:

(一)班級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任教三年級(1)班的數學科。本班學生有57人,其中男生有32人,女生有25人。本班學生在經過了兩年的數學學習後,在數學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一定的水準,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於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但是,有一部分學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有畏縮情緒。只有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的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狀況。因此對這些學生,我應該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並逐步引導思維的樂趣、成功體驗所獲得的樂趣中。再加之有一些學困生的基礎比較差,計算能力、思維能力還需要進一步提高,一些數學學習中的良好習慣還有待於加強,對於這些學生要在本學期的教育教學中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探尋良好的學習方法,採用各種激勵機制,讓孩子迎頭趕上。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所包含的內容有:時、分、秒,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測量,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倍的認識,多位數乘一位數,數字編碼,長方形和正方形,分數的初步認識,數學廣角──集合,總複習。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的口算筆算、多位數乘一位數,長方形和正方形,分數的初步認識,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二、教學目標:

本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

1、會筆算三位數的加、減法,會進行相應的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會筆算一位數乘二、三位數,並會進行估算;能熟練地計算除數和商是一位數的有餘數的除法。

3、初步認識簡單的分數(分母小於10),會讀、寫分數並知道各部分的名稱,初步認識分數的大小,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4、初步認識四邊形,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長的含義,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並會進行測量。

5、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認識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認識時間單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時間觀念,知道1分=60秒,會進行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

6、能找出事物簡單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和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7、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8、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9、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措施:

本班學生,兩年來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藉助遠端教育資源上的內容,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上課時能積極思考,積極發言,作業認真按時完成、大部分同學能夠熟練地口算表內乘法,能提出並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數學問題,對位置、圖形、統計等方面的知識也能較好地掌握。但個別學生還沒達到計算正確、迅速,今後要加強輔導。

1、深鑽教材,領會教材編寫意圖,備好課,向課堂四十分鐘要質量、

2、改進課堂教學,結合遠端教育資源加大課堂密度、運用啟用練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瞭解學生,因材施教,及時反饋,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4、加強學生的計算能力的訓練,並注意他們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5、虛心向其他教師學習,取長補短,積極參加教研教改活動。

6、加強集體教研,掌握上下兩個年級的知識銜接,深鑽教材,瞭解教材的編寫意圖。按照教學大綱的具體要求教學。

7、根據學生年齡特徵,知識要有易到難,由簡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漸進的進行。

8、注重培養學深的積極性,主動性和獨立性。

9、充分利用遠端教育資源上的課件,案例,教學實錄等媒體資源結合教材,改革課堂教學結構,加強引導。

人教版國小三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8

一、學情分析

因為二年級新升入三年級的學生面臨重新分班的新情況,新學生、新班級還沒有建立新集體。只能就原二年級學生身心特點整體概述:經過兩年的國小生活,孩子們基本懂得了學習的習慣和常規。但孩子們由於存在著心理特徵及思維發展不一致,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更要注意因材施教。從上學期的學習情況看,大部分學生能夠掌握所學的知識技能,達到該冊的目標要求。但仍有少數同學學習態度的問題,有待於今後積極引導,讓他們達到學段目標。所以在新的學期裡,在端正學生學習態度的同時,應加強培養他們的各種學習數學的能力,以提高成績。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分三個領域,八個單元。

(一)數與代數

1、第一單元“混合運算”(乘加、乘減、除加、除減、加減混合以及兩步有括號式題)。結合實際情境,使學生體會到要遵循“先乘除、後加減”及“先算括號裡面的”運算順序,能根據這些運算順序計算有關問題,並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2、第三單元“加與減”結合具體情境,探索計算萬以內加減法及連加、邊減和加減混合的計算方法;養成對計算結果的大致範圍進行估計的習慣;能在具體情境中提出問題,能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第四單元“乘與除”在這個單元中學生主要學習(百以內)一位數乘兩位數和一位數除兩位數的口算。結合具體情境,感受乘除法計算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絡,探索一位數乘兩位數和一位數除兩位數的口算方法,體驗演算法的多樣化,並能正確地計算。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用乘除法的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4、第六單元“乘法”在這個單元中學生主要學習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和連乘。能結合具體情境提出問題,列出乘法算式,探索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演算法的過程,體驗演算法的多樣化,並能選擇合適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能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並解釋估算的過程。

5、第七單元“年、月、日”本單元主要學習年、月、日的有關知識。認識年、月、日,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瞭解平年、閏年,能判斷平年和閏年。體會引入24時記時法的必要性,認識24時記時法。感受時間中的數學問題,培養時間觀念。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6、第八單元“認識小數”結合購物的具體情境初步理解小數的意義,能認、讀、寫簡單的小數;感受比較小數大小的過程;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運算,能解決一些相關的簡單問題;能運用小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並進行交流。

(二)空間與圖形

1、第二單元“觀察物體”在這一單元裡學生學會從多方位觀察立體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2、第五單元“周長”本單元主要學習周長的概念,並計算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圖形的周長。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認識周長。探索並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結合具體情境,感知圖形知識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絡,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三)數學好玩

本冊教材在數學好玩中安排了“校園中的測量”“搭配中的學問”“時間與數學”三個專題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體會數學思想,鍛鍊思維能力,積累思考經驗,開闊眼界。

三、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學生學習數學,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加強直觀演示和實踐操作,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感受成功的體驗。

3、引導學生揭示知識間的聯絡,探索規律。

4、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注重培養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5、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和創新意識。

6、注重讓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

7、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數學學習規律,選擇教學策略。

8、加強導優輔差工作,特別是後進生的輔導,努力使他們迎頭趕上。

人教版國小三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9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三年級2班共有學生36人,其中女生17人,男生19人。學生的年齡均在10歲左右,班裡大多數學生天真、活潑、積極好學,關心集體,上進心強。經過三年級上學期的學習,大多數學生能夠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的過程。瞭解四則運算的意義,掌握簡單的運算方法。能夠對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過程有所體驗,掌握一些簡單的資料處理技能;初步感受到不確定現象。學生能夠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有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也有少部分學生知識基礎比較薄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層面。因此,在這學期中我將加強這部分學生的學習輔導,力求他們的學習成績有一個新的提高,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材分析

教材主要包括以下主要內容:萬以內的乘法(兩位數乘兩位數)、萬以內的除法(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兩步計算應用題、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以及簡單的統計知識。

教材依據學生的年齡與心理的階段特徵,從三年級學生的現實出發,在他們的家庭生活、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裡選擇有意義的材料作為教學素材,既讓學生聯絡生活學習數學知識,體會數學與生活的關係,又能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豐富他們的學習資源,便於他們主動探索新的學習內容。此外,教材為學生選擇適宜的學習活動,引導他們介入活動,開展數學思考,促進思維的發展。

三、教學目的要求:

1、數與代數。

(1)會口算整百數除以一位數、比較容易的幾百幾十除以一位數,比較容易的兩位數乘整十數。能筆算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兩位數乘兩位數、能筆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能估計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商是幾百多或幾十多,估計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積大約是多少。

(2)能初步理解一個整體的幾分之一或幾分之一米、幾角是十分之幾元。能結合具體情境理解一位小數的意義,能讀寫一位小數和比較兩個一位小數的大小。

(3)認識年、月、日,能區分大月、小月。能判斷平年、閏年,能計算一個季度、半年、全年的天數。

(4)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認識千米、噸,知道1千米=1000米,1噸=1000千克,並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2、空間與圖形

(1)能指出由4個同樣大小的正方體拼成的物體的三檢視,能根據經較簡單的檢視要求拼搭物體。結合例項感知生活中常見的平移、旋轉、對稱現象,認識軸對稱圖形和對稱軸。能在方格紙上把簡單的圖形平移,能動手製作簡單的軸對稱圖形。

(2)結合例項理解面積的含義,認識面積單位。探索並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能計算或估計有關的面積。知道相鄰的兩個面積單位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3、統計與概率

結合例項瞭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一組簡單資料的平均數,會用平均數描述一組資料的狀況。會用平均數對資料進行比較、分析。

四、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包括列比較簡便的豎式計算兩位數乘整十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平均數以及運用平均數進行簡單的資料分析。

(2)教學難點: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筆算方法;兩位數乘兩位數計演算法則;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

五、教學措施

1、努力鑽研教材,認真學習教學大綱,加強自身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表揚先進,鼓勵差生,積極調動學生積極性,全班平衡發展。

2、加強常規訓練,加強口算訓練,提高口算能力。將計算作為解決問題的一個組成部分進行教學,讓學生進一步體會計算是幫助人們解決問題的工具,逐步形成──面對具體問題,先確定是否需要計算,再選擇合適的計算方法(口算、估算、筆算等),最後應用計算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這樣一種思維方法。

3、重視形象直觀教學。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有意識的逐步培養學生分析推理能力。創設豐富的便於操作的實踐活動情境,使學生親身體驗方位的知識,感受方位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4、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學習新的統計知識──瞭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介紹平均數的概念以及求平均數的方法;結合實際問題,進一步教學根據統計圖表進行簡單的資料分析,作出合理的推斷。

5、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綜合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動手實踐解決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

6、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實驗、猜測、推理與交流等活動,初步感受數學思想方法的奇妙與作用,受到數學思維的訓練,逐步形成有序地、嚴密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7、提供豐富的培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素材。激勵他們擴充知識面和進一步探索研究的興趣與慾望,並通過這些活動獲得自己成功、能力增強等良好體驗,從而逐步增進學好數學、會用數學的信心。

人教版國小三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0

一、學生的基本情況分析:

我班共有82人,大多數學生學習積極性很高,上課認真聽講,課後及時完成作業,已經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少數學生 ,學習的自主性差,學習不主動. 上課開小差,課後作業完成不及時,做作業速度很慢,準確率不高,有時甚至忘了做作業。這個學期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數學教學中要培養和提高學困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

二、教材分析和教學目標:

數與代數

1.第一單元“除法”

結合具體情境初步理解除法的意義,能計算除法;感受除法計算的過程;會進行幾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豎式計算,能解決一些相關的簡單問題.

2.第三單元“乘法”

會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並解釋估算的過程;能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並能對結果的合理性進行判斷。

3.第六單元“認識分數”

能結合具體情境與直觀操作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能認、讀、寫簡單的分數;感受比較分數大小的過程;會計算同分母分數(分母小於10)的加減運算,能解決一些相關的簡單問題;能運用分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並進行交流。

空間與圖形

1.第二單元“圖形的運動”

結合例項,感知平移、旋轉、對稱現象;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通過觀察、操作,認識軸對稱圖形,並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2.第五單元“面積”

結合例項認識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體會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體會並認識面積單位(釐米2、米2、千米2、公頃),會進行簡單的面積換算;探索並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能估算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統計與概率 X Kb 1.C om

第六單元“資料的整理和表示”。

通過豐富的例項,瞭解資料整理的意義,體會資料整理的必要性,會進行簡單的資料整理和表示。

(四)實踐活動

本冊教材除了安排“小小設計師”“我們一起去遊園”和“有趣的推理”3個實踐活動。經歷以上一系列觀察、操作、製作、調查、推理等實踐活動,在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獲得並積累更多的數學活動的初步經驗,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材的教學建議: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對本冊教材的教學,提出以下建議。

(一)讓學生在具體生動的情境中學習和理解

(二)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通過獨立思考、探索和建構自己的數學意義,使學生有機會討論交流他們彼此的想法

(三)加強估算(測)能力的培養,鼓勵解決問題策略與演算法的多樣化 w W w . x K b 1.c o M

(四)重視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與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教材的評價建議

評價的目的是為了全面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生的全面發展。評價也是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力手段。

(一)要結合學習數學的過程評價學生對數學概念知識的理解 學生只有理解例題,結合學生從看懂小數表示的商品單價,到會用小數表示商品單價,進而會比較商品單價(小數表示)高低貴賤的過程,就能評價他們是否初步理解生活中小數的意義及其大小關係,對小數的認識有什麼實質性的發展。

(二)要恰當評價學生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的掌握與發展,為順利進行後續學習奠定必要的基礎評價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不能割裂數學知識與知識、知識與技

(四)對三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與態度的評價,要特別關注學習數學的自信心、積極的態度以及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主要通過平時觀察:學生參與班級討論中,試圖解決問題中,獨立或小組學習中,無時不表現出他們對數學學習的情感與態度。觀察是評價的最原始的方法,但不是惟一的方法,從學生的口頭表達、書面作業、實踐作業以及師生課外的交談中也能提供有價值的資訊。情感與態度不能進行量化評價,要對學生個體的情感與態度的發展作比較客觀的描述性評價,更需要通過平時的教學過程瞭解學生的想法與行動,評價要關注學生是否體驗和意識到這種聯絡是重要的。通過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必要的評價,希望能使學生增進這種見識:數學知識與技能不是互相孤立的一盤散沙,而像一棵樹,是生長著的有機整體。

(三)重視評價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

提出問題能力,主要關注學生的問題意識,對具體情境中數量資訊的利用程度,提出問題的新穎性、合理性與複雜性。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主要關注學生能否獨立解決問題、克服困難的毅力與思維策略的水平,能否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是否願意與同伴合作等方面。及時給學生提供評價,讓他們知道老師的期望,明白自己進一步努力的方向。這對增強學生自信心和提高解決問題能力都是十分必要的。新 課 標第 一 網

五、教學進度安排

2.26—3.2 分桃子 分橘子 4課時

3.5—3.9 商是幾位數 猴子的煩惱 節約 5課時

3.12—3.16 試一試 練習一 集郵 5課時

3.19—3.23 買新書 講故事 練習二 5課時

3.26—3.30 軸對稱(一) 軸對稱(二) 平移旋轉 5課時 6

4.2—4.6 找規律 5課時

4.9—4.13 隊列表演(一)隊列表演(二) 5課時

4.16—4.20 電影院 練習三 5課時

4.23—4.27 整理與複習 有多重 2.課時

4.30—4.5.4 1噸有多重 五一放假

5.7—5.11 期中複習期中質量檢測

5.14—5.18 什麼是面積 面積單位 長方形的面積 4課時

5.21—5.25 試一試 面積單位換算 5課時

5.28—5.26.1 練習四 數學好玩 我們一起去遊樂園 5課時

6.4—6.8 有趣的推理 分一分(一) 試一試 5課時

6.11—6.15 分一分(二) 試一試 比大小 5課時

6.18—6.22 吃西瓜 練習五 5課時

6.25—6.29 小小鞋店 快樂成長 5課時

7.2—7.6 複習考試放假

人教版國小三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1

一、教材與學情分析

教材方面:

青島版第五冊數學教材包括四大版塊的內容: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實踐與綜合應用、統計與概率。

數與代數:克、千克、噸的認識; 除法的口算、估算 ;簡單的、稍複雜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筆算及驗算;混合運算;口算乘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混合運算;分數的初步認識與簡單的分數加減法。

空間與圖形: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及對稱軸;在東、西、南、北和東北、西北、東南、西南中,給定一個方向,辨別其餘七個方向。初步認識平移、旋轉現象;認識面積和麵積單位,會進行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

實踐與綜合運用:感知影子長短與時刻變化的關係;合理安排雙休日。

統計與概率:可能性的大小。

學情分析: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在教學方面除了重視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還要注意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擔任的三年級三班有 28名學生,學生的學習能力有一定的差別,有的孩子上課能積極思考、敢於發言,認真做題;有的孩子對自己要求不夠嚴格,各方面能力都比較差。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情況,教師要採用不同的方法。對能夠自主學習,但思維不夠靈活,缺乏創新意識的孩子,老師在課堂上要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注,注重培養他們愛思考、敢於發言的能力。對學習基礎較差,接受知識比較慢,學習興趣不高,不善於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孩子,老師除了在課堂中給予更多的關注,在課後還要加大對他們的的教育力度和輔導力度,讓孩子們及時跟上。在教學中應及時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二、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能認、讀、寫簡單的分數。

2、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理解四則運算的意義,會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即含有兩級運算的四則混合運算。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索意識。結合現實素材進行估算,並解釋估算的過程,初步形成估算意識。

3、在具體情境中,感受並認識克、千克、噸,並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4、結合例項認識面積的含義,能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體會並認識面積單位,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發展學生的觀察、想象和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

5、探索並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能估計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6、結合例項,進一步感知對稱、平移和旋轉現象。

7、在東、西、南、倍和東北、西北、東南、西南中,給定一個方向,辨別其餘七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形成初步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8、通過具體的情境,感受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並和同伴交流想法。

9、應用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和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計測量等知識解決問題。在實踐活動中,初步瞭解分析、研究問題的思路與方法。

10、瞭解可以用數和形來描述某些生活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體驗學習數學的作用。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事物有好奇心和興趣,能積極參與數學活動,主動克服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三、 教學重點、難點

乘法、除法的口算、估算;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除法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這些內容是數與代數部分的教學重點。

空間與圖形的內容比較抽象,是教學難點。

四、教學措施及預期目標

1、創造性的使用和處理教材。教學選取的素材要密切聯絡學生的現實生活,新穎有趣,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在教學中,要注重利用“資訊窗情境圖,引導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要創設有趣的數學活動,使學生能充分體驗,把主動權放給學生。重視有效的小組研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體驗合作的快樂。

3、儘量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對口算和計算的興趣,提高學生準確計算的能力。提倡多樣化的學習方式,重視學生個性發展。

4、應用題的教學要重視學生理解題意,分析題意的過程,準確的把握數量關係,逐步提高舉一反三的能力。

5、要充分利用數學學具,重視學生操作,讓學生積極的動手、動腦、動口。

6、作業佈置力求少而精,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區別對待。作業批改要及時,並努力做好批改記錄,以便進行有的放矢的反饋和矯正。

7、對後進生要多給與關心和幫助,多給他們提供成功的機會,激發其上進心。鼓勵學生間的相互幫助,使後進生樂於接受。

8、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多讀書,多查閱資料,掌握先進的教學理念。多聽課,多評課,汲取先進教師的教學經驗,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

五、時間安排

(一)克、千克、噸的認識 3課時

(二)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 10課時

(三)對稱 2課時

(四)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 8課時

(五)位置與變換 4課時

實踐活動變化的影子 1課時

(六)兩位數乘兩位數 10課時

(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10課時

實踐活動點選雙休日 1課時

(八)分數的初步認識 5課時

(九)統計與可能性 2課時

(十)總複習 5課時

人教版國小三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2

一、學生情況分析及改進提高措施:

三年級的學生們經過兩年的學習,已經具備了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簡單的抽象概括能力,養成了一些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了一些科學的學習方法,學會了獨立思考和與人溝通、協商、合作、交流的能力,學會了探究問題,並能根據具體情況提出合理的問題,還能正確解決問題的能力。無論是理解問題的能力,還是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均有所提高,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打得也比較紮實,對數學學習有著濃厚的興趣,樂於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對一些動手操作,合作學習,實踐活動等學習內容尤為感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應多設計一些活動,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幫助學生積累參加數學學習活動的經驗。

在數學知識上已經掌握了兩步計算式題和有餘數的除法,還有統計知識,並學會了辨認八個方位;掌握了萬以內數的讀法、寫法和加、減法;還掌握了長度單位毫米、釐米、分米、米和千米的實際長度和簡單的換算以及實際測量,並能用以上這些相應的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總之,這些技能和知識點都為本學期進一步學習新知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們愛學數學的熱情,以及對數學的感悟能力會在本學期進一步得到發揚光大,他們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會沿著良性軌道螺旋式上升。

二、本冊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以學生的數學活動實踐為學習內容,教材創設了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在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獲得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體驗。

教學內容主要包括

(1)混合運算;

(2)觀察物體;

(3)加與減;

(4)乘與除;

(5)、周長;

(6)乘法;

(7)年、月、日;

(8)數學好玩;

(9)認識小數,還有一個整理複習,一個總複習。

具體特點是:

1、在數與代數的學習中,重視動手操作與抽象概括相結合,體驗乘、除法意義,發展了學生的數感和符號感。

2、在空間和圖形學習中,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注重通過操作活動發展空間觀念。

3、教材為教師留下了創造空間,可結合自身教學要求,生髮新的教學設想,內化自己的教學設計。

三、總體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在單元學習中,學生通過“數一數”、“分一分”等活動,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乘法除法算式,體會乘法與除法的意義。

2、學習了平面圖形的周長,會進行周長的計算。

(二)、實踐能力培養

1、觀察物體,引導學生經歷觀察的過程,體驗從不同的位置觀察,所看到的物體可能是不一樣的。

2、結合生活情境,感受並認識質量單位。

3、經歷對生活中某些現象進行推理、判斷的過程,能對生活中的某些現象按一定的方法進行邏輯推理、判斷其結果。

(三)、情感與態度

1、讓學生在觀察和操作的學習活動中,能夠感受到思考的條理性和合理性。

2、教師重視對學生數學學習過程的評價,讓他們在感受到樂趣之外,應具備必要的學習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人教版國小三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3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從整體來看,班上女同學在德育方面的表現比男同學要好。

二、存在問題

1、部分學生在教室內大聲喧譁、瘋打鬧,經常你追我趕。

2、上下樓梯不能自覺右行,時有扶著欄杆下滑的現象。

3、犯了錯誤不肯承認自已的錯誤,撒謊。

4、衛生保持得不好。

三、解決問題措施

1、利用班會領著學生學習《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把該如何做印進學生的心中,知道該怎麼做了才能更好地落實在行動中。

2、在班上實行值日班長制,讓每個同學輪流值勤,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3、對學生進行理財、感恩、革命傳統、安全、誠信、環保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意識。作為班主任,要對班會課進行精心地準備,力爭取得較好的教育效果,使學生的文明行為能夠再上一個臺階。

4、做好家校合作的工作,開好家長會,充分發揮家長和社會的作用,力爭形成家校和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合力。

5、對於班上的重點學生採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力爭促使其進步。作為班主任,要多從《班主任之友》、《國小德育》等刊物上汲取營養,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四、本學期德育活動安排

九月份:

1、常規教育

2、教師節感恩教育

十月份:

1、愛國教育

2、逃生演練

3、我的承諾主題教育活動

4、安全伴我行主題教育活動

5、法制教育講座。

十一月份:書法繪畫比賽

十二月份:

1、環保教育

2、傳統習俗知多少主題教育活動

人教版國小三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4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擔任本校三年級三班數學教學工作,全班共有36名學生,其中男生19人,女生17人。在經過了兩年的數學學習後,學生在數學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一定的水準,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但是一部分學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有畏縮情緒。對這些學生,我應該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並逐步引導其思維的樂趣、成功體驗所獲得的樂趣。再加之有一些厚愛生的基礎比較差,計算能力、思維能力還需要進一步提高,一些數學學習中的良好習慣還有待於加強,對於這些學生要在本學期的教育教學中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探尋良好的學習方法,採用各種激勵機制,讓孩子迎頭趕上。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筆算,有餘數的除法,多位數乘一位數,分數的初步認識,四邊形,測量,時、分、秒,可能性,數學廣角等。其中,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筆算、多位數乘一位數以及四邊形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三、教學目標

1、會筆算三位數的加、減法,會進行相應的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會筆算一位數乘二、三位數,並會進行估算;能熟練地計算除數和商是一位數的有餘數的除法。

3、初步認識簡單的分數(分母小於10),會讀、寫分數並知道各部分的名稱,初步認識分數的大小,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4、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知道周長的含義,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並會進行測量。

5、認識長度單位分米、毫米和千米,初步建立長度觀念,知道1分米=10釐米,1釐米=10毫米,1千米=1000米;認識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認識時間單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時間觀念,知道1分=60秒,會進行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

6、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能夠列出簡單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簡單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和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主要教學措施

1、重視教學情景的創設,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加強學生的操作活動,結合生活實際幫助學生建立有關的數學概念。

2、培養學生估測、估算的意識,重視培養學生的估測、估算能力。

3、讓學生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來學習計算,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4、運用“遷移”法進行教學,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5、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讓學生體驗探究的樂趣。恰當、適時地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重視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6、重視直觀教學,充分發揮教具、學具的作用。

7、注重學生對計算過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打下紮實的知識基礎。

8、讓學生充分經歷猜想、實驗、驗證的過程,主動建構數學知識。

五、教學進度表:

(略)

人教版國小三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5

一、學情分析

這一屆三年級學生已使用了兩年的實驗教材,對一些基礎性的數學知識有了初步的認識,人教版數學國小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學生已經比較習慣於新教材的學習思路和學習方法,大多數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無處不在,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為學生對本冊的學習打下了重要的基礎,也為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和實踐能力創造了條件。

二、教材分析

這冊實驗教材對於教學內容的編排和處理,是以整套實驗教材的編寫思想、編寫原則等為指導,力求使教材的結構符合教育學、心理學的原理和兒童的年齡特徵,體現了前幾冊實驗教材同樣的風格與特點。所以本冊實驗教材仍然具有內容豐富、關注學生的經驗與體驗、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鼓勵演算法多樣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體現開放性的教學方法等特點。同時,由於教學內容的不同,本實驗教材還具有下面幾個明顯的特點。

1.改進筆算教學的編排,體現計算教學改革的理念,重視培養學生的數感。

計算是幫助人們解決問題的工具,是國小生學習數學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本冊實驗教材的教學中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內容是計算的教學內容(27課時),並且大量的是筆算的教學內容。當前的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改革中,筆算是被削弱的內容,不僅“降低了筆算的複雜性和熟練程度”,《標準》中還提出:提倡演算法多樣化、避免程式化地敘述“算理”等改革理念。本冊實驗教材在處理筆算教學內容時,注意體現《標準》計算教學改革的理念,在內容編排的順序、例題的安排、素材的選擇等各個方面都採取了新的措施。

(1)精心設計教學順序,加大教學的步子。計算的教學順序要符合兒童學習計算的認知規律,同時符合計算知識本身發展的規律。實驗教材仍然根據計算教學的基本順序安排教學內容,但是根據《標準》中有關計算教學的改革理念和教學目標(複雜性和熟練要求大大降低),重新安排教學的具體步驟,因而減少了教學的課時數和例題數。筆算加減法教學,從現行教材的23課時減少為9課時,例題也從5個減少為2個;多位數乘一位數的教學,從現行教材的17課時減少為13課時,例題也從9個減少為7個。這樣就明顯加大了筆算教學的步子,節省了教學的時間,留給學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間。

(2)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獲得對筆算過程與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現文字概括形式的計演算法則。總結、理解並且記憶計演算法則,是以往筆算教學的重要環節。當前的數學課程改革,強調讓學生在現實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則,避免機械記憶。因此,在筆算教學中,本冊實驗教材根據學生已有基礎,提出一些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拾級而上”逐步理解筆算的算理,掌握筆算的方法。而不再出現文字概括形式的計演算法則,只是在適當的時候(如整理和複習時),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交流,總結筆算時應注意的問題。這樣,一方面避免了學生在不完全理解算理、演算法的情況下,機械地記憶“計演算法則”,減輕了學生記憶的負擔;另一方面,也與演算法多樣化的理念相吻合,鼓勵學生採用不同的方法計算,培養學生多樣、靈活的解決問題能力。

(3)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理解計算的意義和作用,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良好的數感。計算是幫助人們解決問題的工具,只有在解決問題的具體情境中才能真正體現出它的作用。所以,應該把計算與實際問題情境聯絡起來,將計算作為解決問題的一個組成部分,這樣才能使學生較為深刻地理解為什麼要計算,知道什麼時候選擇什麼方法進行計算更合理。這對於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良好的數感都是十分有利的。本冊實驗教材的計算教學部分,仍然與前幾冊教材一樣,注意在現實的問題情境中教學計算,將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教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理解計算的意義和作用。

(4)筆算與估算結合教學,加大估算教學的力度。估算的學習對培養學生的數感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結果。所以,估算是《標準》中要加強的計算教學內容。本冊實驗教材中大多數計算教學的例題都展示了筆算和估算兩種演算法。這樣的安排,既適時地教學了估算,體現了“加強估算”、“提倡演算法多樣化”的改革理念,又可培養學生“能為解決問題而選擇適當的演算法”的能力,從而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數感。

2.量與計量的教學聯絡生活實際,重視學生的感受和體驗。

量與計量的各種概念,例如千米、噸、秒等,都是從人們生活和生產的需要中產生的。這些概念,如長度、質量、時間,都比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內容又是非常現實的,與人們的生活、生產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絡。所以,這部分知識的教學,應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感受、理解這些概念的含義,初步發展起長度、質量和時間的觀念,認識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提高應用這些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計劃《人教版數學國小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因此,在有關量與計量內容的編排上,實驗教材注意設計豐富的、現實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動,讓學生在現實背景下感受和體驗有關的知識,經歷探索和發現的過程。

3.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強調實際操作與自主探索,加強估測意識和能力的培養。 人教版數學國小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一文如不符合您的要求,推薦參考以下同欄目文章: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國小數學教學計劃 | 品德教研工作計劃 |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 | 國小語文三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 七年級上學期語文教學計劃 | 六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 | 蘇教版國小語文第一冊教學計劃 | 青島版國小數學第一冊教學計劃 |檢視更多>>教學工作計劃

在本冊實驗教材中,關於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內容,有四邊形和測量的大部分內容,這些內容對於學生理解、把握、描述現實空間,獲得解決實際問題的知識,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對於這些內容的編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獲得豐富的感性經驗,另一方面則是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獲得對知識的理解。幾何形象直觀的探索活動不僅為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提供了更有利的條件,而且為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礎。這部分內容安排另一個與以往不同的特點,是加強了估測意識和能力的培養。估測是測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也十分廣泛,人們對一個量進行估測的機會常常比精確測量更多。根據《標準》關於“空間與圖形”的教學目標,在第一學段要求學生“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並進行測量。”因此,無論在“測量”一章還是在“四邊形”一章,實驗教材都安排了有關估測長度的內容和訓練。

三、教學目標

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

1.會筆算三位數的加、減法,會進行相應的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會筆算一位數乘二、三位數,並會進行估算;能熟練地計算除數和商是一位數的有餘數的除法。

3.初步認識簡單的分數(分母小於10),會讀、寫分數並知道各部分的名稱,初步認識分數的大小,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4.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知道周長的含義,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並會進行測量。

5.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認識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認識時間單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時間觀念,知道1分=60秒,會進行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

6.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能夠列出簡單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簡單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和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主要教學措施

1、重視教學情景的創設,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加強學生的操作活動,結合生活實際幫助學生建立有關的數學概念。

2、培養學生估測、估算的意識,重視培養學生的估測、估算能力。

3、讓學生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來學習計算,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4、運用“遷移”法進行教學,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5、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讓學生體驗探究的樂趣。恰當、適時地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重視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6、重視直觀教學,充分發揮教具、學具的作用。

7、注重學生對計算過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打下紮實的知識基礎。

8、讓學生充分經歷猜想、實驗、驗證的過程,主動建構數學知識。

五、

單元測試時間安排:

三單元測試一:第一單元《測量》和第二單元《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單元測試二:第三單元《四邊形》和第四單元《有餘數的除法》

單元測試三:第五單元《時、分、秒》和第六單元《多位數乘一位數》

單元測試四:第七單元《分數的初步認識》第八單元《可能性》第九單元:《數學廣角》

期末檢測

人教版國小三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6

一、班級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32人,其中男12人,女20人,學生已使用了兩年的新課標教材,對一些基礎性的數學知識有了初步的認識。學生已經比較習慣於新教材的學習思路和學習方法,大多數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無處不在,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為學生對本冊的學習打下了重要的基礎,也為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和實踐能力創造了條件。

二、教材分析:

這冊教材對於教學內容的編排和處理,是以整套實驗教材的編寫思想、編寫原則等為指導,力求使教材的結構符合教育學、心理學的原理和兒童的年齡特徵,體現了前幾冊實驗教材同樣的風格與特點。所以本冊實驗教材仍然具有內容豐富、關注學生的經驗與體驗、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鼓勵演算法多樣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體現開放性的教學方法等特點。同時,由於教學內容的不同,本冊教材還具有下面幾個明顯的特點。

1、改進筆算教學的編排,體現計算教學改革的理念,重視培養學生的數感。

計算是幫助人們解決問題的工具,是國小生學習數學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本冊實驗教材的教學中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內容是計算的教學內容(27課時),並且大量的是筆算的教學內容。當前的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改革中,筆算是被削弱的內容,不僅“降低了筆算的複雜性和熟練程度”,《標準》中還提出:提倡演算法多樣化、避免程式化地敘述“算理”等改革理念。本冊實驗教材在處理筆算教學內容時,注意體現《標準》計算教學改革的理念,在內容編排的順序、例題的安排、素材的選擇等各個方面都採取了新的措施。

(1)精心設計教學順序,加大教學的步子。

(2)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獲得對筆算過程與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現文字概括形式的計演算法則。

(3)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理解計算的意義和作用,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良好的數感。

(4)筆算與估算結合教學,加大估算教學的力度。

2、量與計量的教學聯絡生活實際,重視學生的感受和體驗。

量與計量的各種概念,例如千米、噸、秒等,都是從人們生活和生產的需要中產生的。這些概念,如長度、質量、時間,都比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內容又是非常現實的,與人們的生活、生產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絡。所以,這部分知識的教學,應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感受、理解這些概念的含義,初步發展起長度、質量和時間的觀念,認識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提高應用這些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有關量與計量內容的編排上,實驗教材注意設計豐富的、現實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動,讓學生在現實背景下感受和體驗有關的知識,經歷探索和發現的過程。

3、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強調實際操作與自主探索,加強估測意識和能力的培養。

在本冊實驗教材中,關於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內容,有四邊形和測量的大部分內容,這些內容對於學生理解、把握、描述現實空間,獲得解決實際問題的知識,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對於這些內容的編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獲得豐富的感性經驗,另一方面則是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獲得對知識的理解。幾何形象直觀的探索活動不僅為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提供了更有利的條件,而且為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這部分內容安排另一個與以往不同的特點,是加強了估測意識和能力的培養。估測是測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也十分廣泛,人們對一個量進行估測的機會常常比精確測量更多。根據《標準》關於“空間與圖形”的教學目標,在第一學段要求學生“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並進行測量。”因此,無論在“測量”一章還是在“四邊形”一章,實驗教材都安排了有關估測長度的內容和訓練。

三、教學目標:

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

1、會筆算三位數的加、減法,會進行相應的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會筆算一位數乘二、三位數,並會進行估算;能熟練地計算除數和商是一位數的有餘數的除法。

3、初步認識簡單的分數(分母小於10),會讀、寫分數並知道各部分的名稱,初步認識分數的大小,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4、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知道周長的含義,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並會進行測量。

5、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認識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認識時間單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時間觀念,知道1分=60秒,會進行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

6、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能夠列出簡單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簡單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和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主要教學措施:

1、重視教學情景的創設,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加強學生的操作活動,結合生活實際幫助學生建立有關的數學概念。

2、培養學生估測、估算的意識,重視培養學生的估測、估算能力。

3、讓學生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來學習計算,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4、運用“遷移”法進行教學,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5、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讓學生體驗探究的樂趣。恰當、適時地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重視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6、重視直觀教學,充分發揮教具、學具的作用。

7、注重學生對計算過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打下紮實的知識基礎。

8、讓學生充分經歷猜想、實驗、驗證的過程,主動建構數學知識。

五、教學進度表:略

人教版國小三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7

一、學情分

我班共有43人,大多數學生學習積極性很高,上課認真聽講,課後及時完成作業,已經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但仍有少數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差,學習不主動,上課開小差,課後作業完成不及時,做作業速度很慢,正確率不高,有時甚至忘了做作業。在這學期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在數學教學中注重提升學困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培養他們學習數學的能力,以提高成績。

二、教學重點

重視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數學與現實的聯絡,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數學,促進學生對數學的認識。教材通過“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數學好玩”基本領域反映運用數學研究現實世界的基本過程,有機的滲透數感、符號感、空間觀念、統計思想、推理意識等重要的數學思想和思維方式,並以此為主線選擇和安排教學內容。學生將逐步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和應用意識,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感受數學思考的樂趣,增進學好數學的信心,獲得對數學較為全面的體驗與理解

三、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與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把數學學習與解決生活中的數學 問題結合起來,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絡的線索,培養學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生活,從中發現數學問題、提出數學問題、並解決數學問題,體會數學的廣泛應用與實際價值,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四、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

本冊教材採用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和數學好玩四個領域的內容同時混編的方式,各個領域包括以下內容:  數與代數: 第一單元“除法” 本單元主要學習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和連除;學習乘除混合兩步運算。能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感知除法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絡。探索並掌握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方法,能正確列豎式計算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熟練地計算除數是一位數的有餘數的除法,並能進行驗算。結合具體的計算過程,培養估算的意識和能力。能從實際情境中提出問題,運用除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第三單元“乘法” 本單元主要學會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並解釋估算的過程;能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並能對結果的合理性進行判斷。

第四單元“千克、克、噸” 本單元主要是讓學生學習質量單位——千克、克、噸。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並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克、噸;瞭解千克、克、噸的實際大小。掌握千克、克和噸之間的關係,並能進行簡單的換算。結合生活實際,解決與千克、克、噸有關的簡單問題,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絡。

第六單元"認識分數" 本單元主要學會結合具體情境與直觀操作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初步認識簡單的分數(分母小於10),會讀、寫分數並知道各部分的名稱,初步認識分數的大小,感受比較分數大小的過程,能解決一些相關的簡單問題。

空間與圖形:

第二單元“圖形的運動” 結合例項,感知平移、旋轉、軸對稱現象;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豎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通過觀察、操作,認識軸對稱圖形,並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是軸對稱圖形。

第五單元“面積” 結合例項認識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體會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體會並認識面積單位,會進行簡單的面積單位的換算;探索並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能估算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統計與概率:

第六單元“資料的整理與表示” 通過豐富的例項,積累收集、整理資料是活動經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文字、圖畫、表格等)呈現整理資料的結果。

數學好玩:

本單元設計了小小設計師、我們一起去遊園、有趣的推理三個內容,主要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體會數學思想,鍛鍊思維能力,積累思考經驗,開闊眼界。

五、教學措施

(一)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學習數學的興趣。本冊教材設計了適量探索性和開放性的數學問題,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和 一個比較充分的思考空間。培養學生肯於鑽研、善於思考、勤於動手的科學態度。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創造精神。對學生在探索過程中遇到的 問題,要適時、有效的幫助和引導。

(二)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通過獨立思考、探索和建構自己的數學意義,使學生有機會討論交流他們彼此的想法,這不僅能夠滿足學生想成為探索者、研究者和發現者的強烈的心理需要,發揮學生的學習潛能,而且也提供了教師瞭解學生的充分機會,從而教師的引導與指導也就更富有針對性和有效性。

人教版國小三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8

新學期開始了,為了進一步貫徹實施課程改革,讓學生在輕鬆的學習氛圍中,掌握所學知識,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制定本學期數學教學計劃如下: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三年級共有51名學生,其中男生28人,女生23人。同學們基本上對學習和常規等各方面的習慣轉入正規。但由於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家長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質等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因此還有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較差,大部分學生在課堂只停留在認真、專心聽,缺少主動參與的意識和習慣,一部分學生上課紀律鬆懈,喜歡隨意講話,作業不肯及時完成,喜歡拖拉作業。所以本學期針對這些特點,在數學課要不但上的內容豐富多采,形式多樣,富有吸引力;而且還要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身在其中,才能堅定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增強學生的意志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小數的初步認識,位置與方向,面積,年、月、日,簡單的資料分析和平均數,用數學解決問題,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面積以及簡單的資料分析和平均數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在數與計算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以及小數的初步認識。這部分乘、除法計算仍然是國小生應該掌握和形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重要基礎。

在量的計量方面,本冊教材進一步擴大計量知識的範圍,除了面積單位的認識外,還安排了認識較大的時間單位年、月、日及24時計時法。這些內容的教學可以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時間觀念,並通實際操作與具體體驗,培養學生估計面積大小和時間長短的意識和能力。

三、課標對本冊教材的教學要求

1、會筆算一位數除多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3、初步認識簡單的小數(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初步知道小數的含義,會讀、寫小數,初步認識小數的大小,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

4、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餘的七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5、認識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體會並認識面積單位(平方釐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頃),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會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並能估計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6、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數;知道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7、瞭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資料分析;瞭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資料的平均數(結果是整數);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8、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初步瞭解集合和等量代換的思想,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本學期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及奮鬥目標

教學重點和難點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面積以及簡單的資料分析和平均數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位置與方向和麵積兩個單元,是本冊教材的另兩個重點教學內容。

奮鬥目標

1、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從實際生活和現實情境中收集資訊、組合資訊,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從而發展數學應用意識。

3、在教師的鼓勵和指導下,能積極地參加觀察、操作、探索、交流等數學活動,對與數學有關的身邊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對學習內容和學習活動感興趣,有學好數學的願望。

4、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能克服數學活動中遇到的困難,

初步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培養學好數學的願望。

五、尖子生的培養和學困生的轉化

1、學困生的轉化

(1)課上充分調動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多留心觀察他們,提一些有針對性的問題,讓他們回答。

(2)課堂練習中,督促他們認真完成,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要大膽問。

(3)採取“一幫一、一對紅”的措施,共同進步,共同發展。

2、尖子生的培養

(1)課上除完成課堂作業外,給他們留一些有難度、有深度的問題,進一步拓展他們的思維能力。

(2)發展他們的智力因素,開發非智力因素,多舉辦課外活動。

(3)開展爭做小老師活動,每週利用一節課的時間讓他們展示自己。

六、課時安排

人教版國小三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9

一、教材體系、教學內容分析

本冊教材的教學內容包括:兩、三位數乘一位數、千克與克、長方形和正方形、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解決問題的策略、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分數的初步認識。數與代數部分。二年級下冊已經教學“認識萬以內的數”和“兩、三位數的加法和減法”,本冊教科書教學“兩、三位數乘一位數”和“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結合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教學,教材還安排了“倍”的認識,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和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簡單實際問題,以及一些簡單的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通過這些內容的教學,一方面可以使學生進一步積累對顯示問題中基本數量關係的認識,加深對相關運算意義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展用學過的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的範圍,從而更好地感受計算學習的意義和價值。在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教學中,教材除了安排一些可以用除法和加減法解決的、簡單的兩步計算實際問題之外,還安排了除法的驗算,引導學生聯絡生活經驗,學習用乘法驗算除法,既有利於學生進一步加深對乘除法關係的認識,也有利於學生從整體上提高計算的水平,為繼續學習打好基礎。

解決問題的策略為特色內容。在學生積累了一些用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以後,本冊教材安排的是從條件出發思考的策略解決實際問題,引導學生從實際問題中的條件出發展開思考,並在條件與問題之間建立起適當的聯絡,從而解決問題。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學生原有的用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將得到適當提升,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將得到相應的提高。

“探索規律”是數與代數領域的基本內容之一。本冊教材主要引導學生通過分析間隔排列的兩類事物數量之間的關係,總結、歸納其中的規律,經歷數學抽象的過程,發展初步的推理能力,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認識分數”著重引導學生通過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初步理解分數的含義,學會藉助直觀比較兩個簡單分數的大小,計算簡單的分數的加、減法。此外,考慮到學習難度、與一些教學內容的相關性、以及學生日程生活經驗的積累情況和認識發展水平,所以把《千克和克》安排在本冊教學。

圖形與幾何部分。本冊教科書圖形與幾何的內容一共安排了兩個單元。其中,第三單元在學生已經初步認識簡單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引導他們進一步探索長方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徵及其周長計算方法。這個單元是學生較為系統地認識平面圖形、學平面圖形周長和麵積計算的起始單元。一方面,學生為後續相關內容的學習打好基礎,另一方面,學生積累一些探索平面圖形特徵和周長計算方法的經驗,從而逐步提高探索學習的能力。第六單元安排學生認識生活中的平移、旋轉和對稱現象,認識簡單的軸對稱圖形。一方面使學生進一步豐富對現實空間和平面圖形的認識;另一方面使他們初步感受圖形運動與變化的一些基本方式和特點,拓展觀察、分析現實空間與平面圖形的視角,逐步增強空間觀念。

綜合與實踐部分。本冊教科書安排了兩次綜合與實踐活動。第一次結合第三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安排《周長是多少》,引導學生通過拼一拼、比一比、畫一畫、量一量等操作活動,進一步加深對平面圖形周長及其計算方法的認識,提高測量、計算和估計不同平面圖形周長的能力。第二次結合第七單元《分數的初步認識(一)》安排《多彩的“分數條”》,以遊戲的形式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等分數的含義,感受這些分數與1之間的內在聯絡,啟發他們在活動中發現和提出更多有意義的問題,不斷增強問題意識。

此外,本冊教科書沒有安排獨立的“統計與概率”教學單元,但注意結合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兩部分內容,擇機讓學生經歷一些收集和整理資料的過程,幫助他們進一步豐富統計活動經驗,體會資料分析的意義和價值。

二、全冊教學目標要求

1、 知識與技能方面。

(1)會口算整十、整百數乘(除以)一位數的口算與估算;

能正確列豎式筆算兩位數、三位數乘(除以)一位數,知道0與一個數相乘得0,會驗算除法;

聯絡現實情境理解倍的含義,能用“倍”說明兩個數量之間的關係,能解決倍比關係的簡單實際問題。

(2)會用“克”、“千克”表示物體的質量;認識千克與克之間的進率,並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3)瞭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能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簡單兩面圖形的周長;

(4)學會從條件想起分析數量關係的策略,並能運用正確的策略解決連續比較的兩步計算實際問題。

(5)認識物體平移和旋轉的運動特點及軸對稱圖形的特徵,能區分、判斷平移、旋轉這兩種不同的運動方式,能識別判斷軸對稱圖形,能在平面圖上將指定物體進行平移。

(6)能認識一個物體的幾分之一、幾分之幾,能聯絡實際說明幾分之一、幾分之幾的含義,能比較幾分之一、幾分之幾的大小。能計算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2、 數學思考方面。

(1)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並在與同伴交流中逐步學會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2)能應用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並在解決這些問題過程中初步體會到現實生活中蘊含大量的數學資訊。

3.情感與態度方面

(1)進一步感受數學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體會數與形都能用來描述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現象,逐步產生對數學的興趣,能積極參與數學活動;

(2)學習客觀地評價自己與評價他人。

三、學生基本情況:

三班人,經過兩年系統的數學學習,學生都擁有一定的數學基礎知識,學習積極性比較高,學習習慣較好,上課認真聽講、積極動腦,能認真完成作業,對數學能從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獲取知識,抽象思維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具備了一定的學習數學的能力,在課堂上能在老師的指導下參與學習過程,具有初步的觀察、分析、自學、表達、操作等能力。但是,有個別學生基礎知識差,沒有學習積極性,沒有自控能力。本學期教學中,將向全體學生,努力創設愉快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力求全面提高他們的基礎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與此同時,重點做好培優輔差工作,讓優生吃得飽,讓後進生樹立學習信心,愛學習,讓全班共同進步。

四、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努力創設和諧、寬鬆、民主的課堂學習氛圍,切實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尊重、愛護每一位學生,因人因材施教,使每位學生都有收穫,都能享受到成功的愉悅。

2.堅持學生的學習習慣養成教育,使學生養成一絲不苟、認真作業,細心檢驗的學習習慣,利用每週的數學閱讀,培養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對於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

3.認真鑽研教材,結合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學會學習,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鼓勵他們閱讀數學課外讀本,拓寬數學的知識面。

4.在教學中,注意與生活實踐相結合,讓學生感覺學習不再枯燥無味,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的能力,優化作業設計,不搞題海戰術,不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

5.積極主動地與家長多聯絡,全方位地瞭解學生,同時也讓家長了解自己的孩子。

五、教學進度

單元 教學內容 課時安排 周次 備註

一 兩、三位數乘一位數 18課時(機動2課時) 1--6

二 千克與克 3課時(機動1課時) 7

三 長方形和正方形 5課時(機動1課時) 8-9

四 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 15課時(機動2課時) 9-13

五 解決問題的策略 4課時(機動1課時) 14-15

六 平移、旋轉和軸對稱 2課時(機動1課時) 15

七 分數的初步認識 4課時(機動1課時) 16-17

八 期末複習 5課時 18-19

九 補充下學期內容 8課時 20-21

十 綜合練習 3課時 22

人教版國小三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20

一、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比較習慣於新教材的學習思路和學習方法,大多數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無處不在,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為學生對本冊的學習打下了重要的基礎,也為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和實踐能力創造了條件。

本班學生只有少部分新轉來的,從上學年老生的考試試卷分析,學生的口算及乘法口訣掌握還好,大部分學生的解決問題掌握基本良好,但是粗心大意的還比較多,靈活性不夠,應用能力也較差。本學期首先還是要強調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如預習及複習,書寫上還要繼續提高要求,只有讓學生在認真書寫的基礎上才有可能認真思考。同時,要加強學生基礎知識的理解與概念的掌握。因此要在本學期的教育教學中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增強孩子學好數學的自信心,探尋良好的學習方法,採用各種獎勵機制,讓孩子齊頭並進。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筆算,倍的認識,多位數乘一位數,分數的初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噸的認識,時、分、秒,,數學廣角—集合(重疊問題)和數學實踐活動(數字編碼)等。

這學期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是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筆算、多位數乘一位數以及四邊形,所以培養他們的計算能力及空間思維能力是關鍵。在教學中加強數學數量關係的分析,讓學生學會分析,學會審題,提高解題能力。最後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面多尋找方法,使他們樂學,願學。

三、教學目標

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

(一)知識和技能方面

1、會正確筆算三位數的加、減法,會進行相應的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會筆算一位數乘二、三位數,並會進行估算。

3、初步認識簡單的分數(分母小於10),會讀、寫分數並知道各部分的名稱,初步認識分數的大小,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會解決簡單的有關分數的實際問題

4、會區分和辨認四邊形,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長的含義,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並會進行測量。

5、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釐米=10毫米、1分米=10釐米、1千米=1000米;認識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會進行簡單的換算,會恰當地選擇單位;認識時間單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時間觀念,知道1分=60秒,會進行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

6、理解“倍”的意義,掌握“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和“求一個數的幾倍”的實際問題的方法。

7.學生會藉助直觀圖,利用集合的思維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數學思考方面

1、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絡,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初步體會集合思維,逐步形成空間的觀念。

2、結合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靈活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3、結合具體情境,通過直觀操作,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體會學習分數的必要性。

(三)解決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瞭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四)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並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萬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長方形和正方形

教學難點:時分秒的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

五、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遊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於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於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儘量佈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另外,對於不同層次的學生,佈置難易程度不同的作業。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絡,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