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寫作《說明事物要抓住特徵》教案(通用5篇)

欄目: 教學工作計劃 / 釋出於: / 人氣:2.54W

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寫作《說明事物要抓住特徵》教案 篇1

一、新課匯入

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寫作《說明事物要抓住特徵》教案(通用5篇)

一棵樹上的葉子,看上去樣子好像都差不多,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沒有兩片樹葉是完全一樣的。這件事告訴我們,即使是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別的,它們各有各的特點。例如《蘇州園林》的特徵是“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中國石拱橋》的特徵是“形式優美,結構堅固,歷史悠久”。這就告訴我們在說明事物時要抓住事物的特徵。

二、學習目標

1、掌握常用的說明方法,能夠在觀察和比較的基礎上抓住事物的特徵進行說明;

2、圍繞事物的特徵,靈活運用恰當的說明方法,合理安排說明內容和說明順序;

3、養成仔細觀察、善於辨別、勤于思考的習慣,努力提高寫作說明文的水平。

三、理解什麼是事物的特徵

回顧一下《蟬》這篇課文,看看作者寫“蟬的卵”,分別抓住什麼特徵來寫。

明確:①選擇枯枝產卵,防禦危險;②尋覓藏身的地方,避免死亡;③鑽進地裡,四年的黑暗苦工。(或:①蟬從產卵到成蟲的過程很艱難;②在這個過程中,它會遇到重重危險;③經過四年地下苦工,最後才能換來短短一個月的陽光生活。)

以“兔子”為例,讓同學們先描繪自己見過的兔子的模樣(如:長耳朵、紅眼睛、三瓣嘴),進而告訴學生,事物的特徵就是某一事物區別於其他事物的獨有的標誌。

四、說明事物抓住事物特徵的方法

1、要認真觀察和比較。

通過細緻、反覆、深刻的觀察,用眼、耳、口、鼻等感覺器官,對事物進行看、聽、嘗、嗅,來準確全面地把握事物的特徵。另外要深入思考,將說明物件和類似的事物進行多方面比較,對掌握的有關資訊進行篩選,分析出異同。

2、運用恰當的說明方法。

說明的方法很多,我們在寫作的時候,可以根據寫作的需要恰當地選用。如,《中國石拱橋》中為了說明中國石拱橋歷史悠久的特點,引用了《水經注》裡的資料,用的是引資料的說明方法;再如《蘇州園林》裡為了說明蘇州園林不講求對稱,將蘇州園林裡的亭臺軒榭與其他地方建築進行比較,用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

3、語言要準確,更可以進行生動的描寫。

《蟬》中為了突出蟬脫殼的特徵,作者對蟬脫殼的過程進行了生動的描寫,“在空中騰躍,翻轉,使頭部倒懸,折皺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張開。然後用一種幾乎看不清的動作,盡力翻上來,並用前爪鉤住它的空皮。”這樣生動的描寫不僅展現了蟬脫殼的特點,而且也避免了文章的枯燥乏味。

五、課本文題寫作指導

第一題

1、仔細閱讀材料,歸納坎兒井有哪些不同方面的特徵;

2、材料中坎兒井的各個特徵既有相對的獨立性,相互之間又有聯絡,寫作時要注意這一點;

3、利用材料整理文章不等於節錄、照抄,要根據自己的思路,整合、組織材料,還要對材料的表達方式做一定程度的調整。

示例1: 何為坎兒井?

亞洲大陸腹地為亞非荒漠區組成部分,多山地、盆地;氣候十分乾旱,但山地承接了較多的降水,成為乾旱大地上的一座座“溼島”,為盆地綠洲提供了生命之水。這些水源,因乾旱區的高溫蒸發而大量喪失。為了保護這些寶貴的水源,在古代水利工程不發達又缺乏能源的條件下,新疆各族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創造出了“坎兒井”這種利用地下水的巧妙方式。

坎兒井,其實是一種井、渠結合,在地下引用地下水進行灌溉的水資源利用方式。它依據山勢坡度,按引水路線在地面挖出許多豎井,並在地下將這些豎井連通成渠道,使深層地下水逐漸轉變成淺層地下水,在需要水的地方引出至澇壩(蓄水池),然後引至農田灌溉。這種灌溉方式,在新疆和鄰近的中亞國家被稱為“坎兒孜”,因其獨特的井、渠結合方式,翻譯為漢語就成了“坎兒井”。這一稱呼,也形象地表述了坎兒井的豎井因高低參差形成的一道道“坎兒”。

山區地下水埋藏較深,而坎兒井通過豎井依山勢開出的水平渠道將深水變為淺水,並且水在地下 執行,不受地面高溫蒸發的影響,保持了水量常年穩定;經過地下地層過濾遠行,井水清澈香甜,在炎熱的夏天喝上一口,沁人心脾。

示例2:起源之謎

長久以來,人們對坎兒井究竟從何而來莫衷一是,比較流行的說法有三種:

“井渠說”。認為坎兒井源自漢代,代表人物為清末學者王國維。在其所著的《西域井渠考》中,王國維認為是“漢武帝劉徹令兵士引洛水到大荔縣北商 顏山,因渠岸常坍塌,遂鑿豎井在地下引水,即‘大井六通渠’(書中論證依據為《史記·河渠書》的有關記載)”的引水方法傳到新疆後有了坎兒井。

“西來說”。依古代波斯(今伊朗)是擁有坎兒井最多的國家(使用歷史已超過20__年)推斷,坎兒井是隨伊斯蘭教的東傳,到了中國新疆。不過,伊朗的坎兒井叫“昆那特”,與中國新疆、前蘇聯中亞、巴基斯坦、阿富汗所稱的“坎兒孜”不同。由於名稱的差異,使人們對“西來說”存在疑慮。

“本地說”。在現存的坎兒井中,吐魯番市恰特喀勒鄉莊子村的吐爾坎兒孜,通水時間為1520年,距今已有486年的歷史,比它更早的坎兒井也一定還有。因此,坎兒井很可能是新疆吐魯番地區的原產物。

暫不論坎兒井究竟起源何時何地,可以肯定的是,它是乾旱、高溫、多山盆地區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創造,有了坎兒井,他們才有了生存的基礎。

新疆有上千的坎兒井,命名方式多種多樣,也很有趣味。其中以掘井人姓名命名的居多數。如,楊西成坎兒孜、尼牙孜坎兒孜等。也有以動植物命名的,如,尤勒滾坎兒孜(“尤勒滾”即維吾爾語的“紅柳”);又如,提開坎兒孜(“提開”即維吾爾語“公山羊”)。還有以地理方位命名的,如,吐爾坎孜(“吐爾”是維吾爾語“烽火臺”之意),表明這道“坎”古時在烽火臺的附近。更有以水的品質命名的,如,西坎力克坎兒孜(“西坎力克”意為“甘甜”),表明井水甘甜,

而阿其克坎兒孜(“阿其克”是“苦”的意思)則苦澀。還有不少是以職務、職業命名的,如,吉力力團長坎兒孜、木匠坎兒孜等。

示例3: 坎兒匠:艱苦的開鑿作業

坎兒井起挖在山地,出水在盆地綠洲,平均長度達3千米以上,長度超過10千米的數量也不少,最長的是鄯善縣的紅土坎兒孜,長25千米;也有一些短小的坎兒井,如吐魯番市艾丁湖鄉阿奇克村的尼牙孜坎兒孜,只有150米長,創了最短坎兒井的記錄。吐魯番盆地坎兒井的總長度超過5000千米,可與京杭大運河相媲美。所以,有人將坎兒井與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

坎兒井的開鑿是十分艱苦的。在開挖線上,每數十米就要挖一口豎井,豎井愈多,其頭道豎井就要愈深。如,開鑿於1900年的鄯善縣吐峪溝鄉蘇貝希坎村的努爾買提主任坎兒孜,長度達20.7千米,其首個豎井深度達98米,將98米深的土一軲轆一軲轆提至地面,工程量可想而知!而20餘千米路線的豎井數量多達數百個,井下渠道開挖靠點油燈作業,非常艱苦,總工程量也十分巨大。而且,並不是付出了力氣就能挖成坎兒井,還需要知道什麼地方地下有水,從開端到出水處沿程要挖多少豎井,每個豎井需挖多深,這都是學問,需要有豐富的經驗。

由此,在新疆形成了一種專門的職業―坎兒匠,他們依靠這種職業謀生。過去,在吐魯番地區,擁有土地並不一定能成為“巴依”(財主)老爺,只有擁有坎兒井,才是真正的巴依。因此,坎兒匠人受到人們尊重,他們的手藝代代相傳,逐漸形成家族性產業。

然而,自20世紀下半葉以來,坎兒井的地位不斷旁落,許多坎兒井水量枯竭,還有很多因內部缺乏維修而坍塌、廢棄。20__年的相關普查發現,新疆全區的坎兒井數量已銳減至614條,比20世紀50年代時減少了1170條,其中有963條已不可恢復;年出水量減少56%,灌溉面積減少了52%。中國坎兒井的故鄉―吐魯番地區的坎兒井數量也只剩下404條,比1957年減少了2/3以上,出水量減少54%,灌溉面積也減少54%,只佔全地區總灌溉面積的1/4不到。若按這種平均每年減少18條的趨勢發展下去,未來坎兒井將出現嚴重危機。

示例4: 保護坎兒井

昔日興盛的坎兒井為何走向衰竭?筆者認為主要存在兩大因素:首先,地面引水工程的發展和機井的無限制發展搶奪了坎兒井的水源。近半個世紀以來,吐魯番建設了許多來自山區的直接引水工程,減少了水資源的下潛和二次利用,而打機井簡便、快速,馬達一開就能從地下抽出滾滾水流。但這種對地下水的過度開採,使許多坎兒井斷流、枯竭;其次,坎兒井自身存在的缺陷也是重要原因,坎兒井開鑿工程大、易坍塌、維護難,艱苦的作業使青年人不願承襲父業等。這些因素使得我們只能眼睜睜看著一條條坎兒井就此消失。難道,坎兒井已經完成其歷史使命即將退出歷史舞臺?

作為一種生產技術和歷史文化,坎兒井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吐魯番市的坎兒井博物館和坎兒井樂園一直吸引著大批遊客,當地已經開始申請“世界自然文化遺產”的工作。而坎兒井對水資源的保護、淨化和無須消耗其他能源的優點,在注重資源節約和生態保護的今天仍有相當價值,保護的關鍵在於實現傳統技術與現代技術的結合,揚優抑劣。

目前,坎兒井的搶救工程已在新疆全面啟動,吐魯番各族人民為保護、恢復坎兒井注入了相當心血。我們相信:“坎兒井的流水清”在吐魯番還將永遠持續下去!

第二題

1、仔細閱讀題目提示可知,本次所要寫作的這座建築,可以是單體建築,比如一棟樓,一座橋,也可以是群體建築,比如一條街巷、一片塔林。但要符合“獨特的位置”“標誌性的外觀”“悠久的歷史”等選材要求;

2、題目要求寫一篇說明文。因此,寫作時要抓住建築的突出特點,要將建築的位置、外觀、用途等交代清楚,給人以完整的印象。除了外在的特徵,還可以瞭解與這一建築物相關的知識,比如,修建的歷史背景、建造的過程、設計師及設計原理等,可以使文章的內容更加豐富。

3、還要合理安排文章結構,可以先總說建築的特徵,然後再加以具體說明;要運用合理的說明順序,恰當選擇多種說明方法,還要注意說明文準確、嚴密的語言特點。

第三題

1、寫作前,先要選擇好一種自己最熟悉的物品作為寫作物件;然後仔細觀察物品的外形,想一想它是什麼材料做的,這種材料有何特點,它的形狀、色彩如何,有何用途等;最後從中選取能反映物品主要特徵的內容做重點說明;

2、寫作時,要採用合理的說明順序。比如寫手機,可以先寫其外形、尺寸,再寫其製造材料以及這種材料的特點,之後寫手機的操作特點、各種功能等等;

3、寫作中,為了更好地說明事物的特點,還要恰當地運用各種說明方法。當然,在做到說明文語言準確、簡明、嚴密的前提下,也可以適當運用文學手法,以增強說明文的生動性、可讀性。

六、佳作欣賞

九龍橋

九龍橋是荊州的名勝之一,它位於東門風景區內,是入城的咽喉。它橋體優美,設計精巧,結構堅固,令中外遊客駐足觀望,流連忘返。

九龍橋橫跨在護城河上。它長98米,寬15.7米,全身呈弧形。遠望九龍橋,彷彿雨後彩虹,又如蛟龍出水,靜臥水面,神態安詳。

九龍橋由九個半圓形、大小不一的石拱組成,和盧溝橋一樣,屬聯拱石橋。中間的一拱最大,直徑約6米,兩旁各有兩個中拱,兩個小拱,成對稱排列,依次變小。這樣,大拱領小拱,小拱伴大拱,拱拱相連,不僅節省了石料,增大了橋身的過水量,而且九拱連環,渾然一體,相映成趣。

石拱的上面各有一個石雕龍頭。探出身子的龍頭,氣宇軒昂,兩耳高高翹起,似在傾聽水聲;兩眼左顧右盼,彷彿在觀花賞景。寬大的龍嘴裡不時地噴起縷縷水霧。在陽光的折射下,縷縷水霧編織成七彩的水簾。條條水簾交織變幻,在護城河上搭起道道彩虹。紅、綠、青、藍、紫,如夢如幻;彩虹飛懸,水珠飛濺,如詩如畫。徜徉九龍橋,不知天上人間!

順著迴廊旁的石階走上去,橋上欄杆排列,橋面平坦寬闊,又是別樣的景緻。

橋上兩旁為雙層青石欄杆,寬約3.5米,像一個弧形走廊。欄板每隔1米有一根欄柱,欄柱間為一個長方形青石欄板。欄柱為“蓮花寶座”形,柱頭似花燈,亭亭玉立;欄基似蓮花,含苞欲放。欄板上雕龍刻鳳,鑿花鐫鳥,有“龍鳳呈祥”,有“二龍戲珠”,有“喜鵲鬧春”,有“孔雀開屏”……刻龍若騰,刻鳳若飛,刻鳥若啼,刻花若放,千姿百態,惟妙惟肖,令中外遊客歎為觀止。

橋面為混凝土澆製,平坦光潔,堅固牢靠,寬約9米,人車分流,秩序井然。九龍橋為疏通荊州的交通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站在城牆上俯視城下,九龍橋便像濃筆重書的“1”字,穩穩當當地直插城門。橋東,楊柳依依,群鳥騰飛;橋西,翠竹青青,臺榭幽幽;橋上,遊客悠悠,行車匆匆;橋下,波光粼粼,浮萍點點……好一幅優美和諧的圖畫。難怪到荊州旅遊的中外遊客說,到荊州,不看九龍橋,真乃平生一大憾事!

點評:文章按照由整體到區域性的順序來介紹九龍橋的特點。作者綜合運用多種說明方法,圍繞“橋體優美,設計精巧,結構堅固”的特徵來進行說明,重點介紹了九龍橋的石拱、石拱上面的石雕龍頭和橋上石欄杆的特徵。作者觀察細緻,特別注意運用描寫等表達方式,使語言更加豐富多彩。

七、課堂小結

1、指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查詢資料等方式,準確概括事物的主要特徵;

2、指導學生圍繞事物特徵,合理安排說明內容和說明順序;

3、指導學生修改習作,錘鍊語言,表達準確、簡明、嚴密。

八、寫作實踐

以下三個題目任選一個寫作

1、以《我們的學校》或《我們的教室》為題,寫一篇說明文,不少於500字。

2、在科技節中,你製作了什麼作品?請以《——的小製作》為題,寫出你的作品製作過程,不少於500字。

3、中國是個美食的國度,你的家鄉,有哪些特色美食?選擇你最感興趣的,仔細觀察它的製作過程,寫一篇說明文,向大家推薦。不少於500字。

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寫作《說明事物要抓住特徵》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結合課文學習,啟發學生懂得說明事物要抓住特徵。

方法與過程目標:利用寫作實踐,引導學生學習抓住事物特徵說明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聯絡相關要求,指導學生合理使用多種說明方法。

教學重點:抓住事物特徵、使用多種說明方法說明事物。

教學難點:合理安排說明順序。

教學過程:

一、溫故而知新。

以《中國石拱橋》和《蘇州園林》為例,分析說明文是如何抓住特徵說明事物的。

(一)、《中國石拱橋》

說明物件:中國石拱橋。

說明物件的特徵:歷史悠久、形式優美、結構堅固。

說明思路:先由石拱橋說起,接著說明中國石拱橋的特徵,再以趙州橋和盧溝橋為例具體說明中國石拱橋的特徵,然後分析中國石拱橋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最後說明中國石拱橋的發展情況。

說明順序:由一般到特殊的邏輯順序。

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摹狀貌、引用、打比方

(二)、《蘇州園林》

說明物件:蘇州園林。

說明物件的特徵:務必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說明的思路:先從“四個講究”分寫蘇州園林的特徵,再從“三個細節”之處表現蘇州園林的熱證。

說明順序:由主要到次要的邏輯順序。

說明方法:分類別、舉例子、打比方、引用、摹狀貌、列數字。

(三)兩文的寫作共同之處。

1、說明物件清楚明確。

2、抓住事物特徵進行說明。

3、採用恰當的說明方法。

4、合理安排說明順序。

5、說明的思路要清晰。

(四)說明語言。

《中國石拱橋》、《蘇州園林》和《夢迴繁華》採用的是平時的說明語言。

《蟬》採用的是生動的說明的語言,

二、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徵說明。

(一)細緻觀察。

(二)查閱資料。

(三)學會比較。

(四)合理安排說明順序。

(五)確定說明的主次和詳略。

(六)使用恰當的說明方法。

(七)採用恰當的說明語言。

三、例文分享。

網路例文《我的生活少不了它》閱讀欣賞,教師點撥寫作技法。

我的生活少不了它

我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有很多。但是最讓我不能少的,就是它,我的家教機。

這是一個步步高家教機,是我的第二個家教機,它的外殼是純白色的,上面還有一個純白色的蓋。因為父母不在家,發我自己在家裡玩遊戲。所以家裡沒有智慧的手機,我一切關於網路的事都是從這個家教機上面來做的。它雖然價值不高,但是對我的用處很大,是我生活中最不可少的東西。

它最大的用處就是可以讓我和媽媽聊天,因為爸媽不在家,想他們了,一直打電話也不現實,所以就先用它來和爸爸媽媽聯絡。畢竟在這上面聊天也不要錢,而且還能看到對方的面。不過只可以我看到我媽媽,不能看到我,因為這一個家教機沒有攝像頭,也算是一個缺點了,我的上一個家教機還是有攝像頭的,不過因為這我不小心弄壞了。才買的這一個次一點的。

現在網路非常發達。有的作業還需要在網路上網上完成。所以它成了我一個完成作業的好幫手。一旦老師有什麼需要在網上完成的作業我都會用它。他寫他也成了我一個在同學面前炫耀的物件,畢竟這樣的家教機,不是每個人都有的。

它還有一個極大的用途,也是它本來就有的特點。可以查問題,如果有什麼不會的問題,輕輕一掃就可以掃出來啦。在父母學識都不夠,現在已經看不懂我的作業什麼的了,不會的我也不好意思找老師問。而它順利的為我解決了這一個問題。

它現在已融入了我的生活,我絕對少不了它。

四、佈置寫作任務。

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到不少物品,比如毛巾、電視機、手機、自行車、檯燈、課桌、電腦、學習機等。選取你最熟悉的一種物品作為寫作物件,查閱相關資料,以《我的生活少不了它》為題,寫一篇說明文。不少於600字。

提求:

(一)觀察物品的外形,想一想它是什麼材料做的,這種材料有什麼特點,這個物品有什麼用途等。從中選取反映物品主要特徵的內容做重點說明。

(二)注意按照一定的順序來說明事物。比如寫自行車,可以先寫外形特點,再寫自行車的製造材料以及這種材料的特點,之後寫自行車的效能特點。

(三)恰當運用各種說明方法,也可恰當運用文學手法,增強說明的效果。

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寫作《說明事物要抓住特徵》教案 篇3

一、教學目的與要求

1、通過本次作文教學,使學生明白什麼是事物特徵和怎樣抓住事物特徵。

2、能抓住特徵對事物進行說明。

二、教學重點:怎樣抓住特徵進行說明

三、教學難點:對“特徵”的理解

四、教學設想:接著出示兩段說明同一種動物的文字,並且結合例文賞析讓學生理解什麼是事物特徵;再指導學生學習抓住特徵的方法,並進行片段訓練;然後對整篇習作進行構思指導;最後小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

五、教學步驟

匯入:一棵樹上的葉子,看上去樣子好像差不多,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沒有兩片樹葉是完全一樣的。這件事告訴我們,即使是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別的,它們各有各的特點。鉛筆、鋼筆、毛筆、圓珠筆,雖說都是筆,卻不完全一樣。寫說明文,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徵。

(一)猜一猜謎:

1、出示投影片1:

“全身蓋著一層雪白的毛,它像別的哺乳動物一樣,有嘴,有鼻子,有眼睛,長著四條腿,一條尾巴。”

請你根據說明內容,猜猜寫的是哪種動物。(生猜一陣後)

師小結:上述文字正因為沒能說清這種事物自身獨有的標誌,所以不好猜。(板書:獨有標誌)現在我們把一事物區別其他事物的獨有標誌換上另外一個名稱,即事物的特徵。(板書:事物的特徵)

今天,我們學習如何說明事物的特徵。(板書課題:說明事物的特徵)

過渡語:事物的特徵即這一事物的獨有標誌。究竟什麼是獨有標誌呢?

指導學生理解“特徵”。

2、出示投影片2:

“長著一身柔軟的雪白的毛,嘴巴是三瓣的,一雙眼睛又紅又亮,兩隻耳朵很長。”

問:你能看出寫的是哪種動物嗎?為什麼?

比較投影片2,問:為什麼投影片2能更清楚的看出是寫兔?

小結:兔。寫出了兔的毛、耳朵、眼睛處的獨有標誌。

3、出示投影片3:

(小白兔)指導學生繼續觀察,分析其形態,問:它還有哪些標誌?

“嘴巴尖尖的,耳朵有時直豎,前腿短,後腿長。”

小結:比較投影片3寫出了兔的形態特點,當然事物的特點不僅僅只限於形態,特徵還可以包括哪些方面?

4、請大家歸納整理一下,還“兔子”一個原來的模樣。出示投影片4:

“小白兔,披一身柔軟雪白的長毛,蹲著時活像一個雪球,嘴巴尖尖的,嘴脣有三瓣。眼睛像一對紅色的玻璃珠,見到陽光就微微顫動。前腿短,後腿長,走起來一跳一跳的,尾巴短小。”

師歸納小結:寫特徵不僅要寫出它的獨有標誌,而且還必須寫得細緻具體。(板書:細緻具體)

解釋特徵:可供識別事物特殊象徵或標誌。或者一事物區別其他事物的獨有標誌。

(二)要抓住特徵說明事物。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徵,這是這一事物區別於其它事物的最本質、最主要的方面。因此,要介紹清楚這一事物,必須把握住它的特徵,才有準確性可言;不單寫作說明文如此,閱讀說明文也同樣要把握住事物的特徵,才能清楚地認識作者介紹的事物。抓住事物特徵,是寫好說明文的關鍵問題。

1、抓住事物特徵的方法是:

(1)觀察。在觀察中通過比較找出這一事物與別的事物相互區別的地方。

(2)實踐。通過親自做去了解事物的特徵。

(3)查閱有關資料。總之要把事物的特徵寫好,一要觀察,二要分析,才能說得準確、扼要。

2、用比較的方法說明事物的特點。

請說明“水與豆漿”各自的特徵:

水是無色透明的液體,水是無嗅、無味的。

豆漿是一種乳白色液體,是由大豆經過研磨後再與水混合而成的飲品。

(三)課堂訓練

以“水”為例,寫一篇300字的說明文。

例文:

水是液體。石塊和木塊有一定的形狀,無論放在桌子上或者盒子裡,它們都不會改變自己的形狀,都是固體。水就不同,放在圓杯子裡就成為圓形,放在方盒子裡就成了方形,它沒有一定的形狀。

水是無色透明的。有人說水是白色的,這話錯了。拿水同牛奶比較一下就會明白,牛奶才是白色的,水是什麼顏色也沒有的。如果把一根筷子插入牛奶裡,我們就看不見它。再把一根筷子插入清水中,我們能夠透過清水看見插入的筷子。

水是無嗅、無味的。怎樣來區分無色透明的燒酒和水呢?光憑肉眼是毫無辦法的。只要聞一聞,嘗一嘗就能正確無誤地區分了。燒酒有酒的氣味和味道,而水卻什麼氣味、什麼味道也沒有。

因此,在正常的情況下,水是無色、無嗅、無味的液體。(298)

(四)說明特徵

1、特徵就是一事物區別於其它事物的標誌。事物的特徵不止一個,要仔細觀察、研究、分析。但不一定逐個介紹。要根據客觀需要和寫作目的來取捨。

2、確定事物特徵的方法:

介紹人物,主要抓住人物的“經歷特徵”尤其是成就、有價值的生活階段來加以說明。

介紹動物,抓住動物的形狀和生理特徵,生活習性等。

介紹植物,著重說明它的生態和用途。

介紹某種器物著重說明器物的結構、功能、使用方法等。

介紹建築物,著重介紹它的外形特徵、內部結構以及建築材料等方面的特點。

介紹自然地理知識,著重介紹地理現象的形成及地形地貌。

介紹歷史名稱及事件,著重介紹名稱形成的原因,事件發生的背景及其性質。

(五)寫作訓練

以“貓”為說明物件,突出特徵,正確運用說明方法,寫一篇600字以上的說明文。

思考提示:找出貓的外貌、生活習性、用處等特徵,然後按邏輯順序佈局。

◎參考寫作提綱:

1、 貓是食肉的哺乳動物。(下定義)

2、 貓虎傳說。

3、 特徵:眼睛、耳朵、腳爪、肉墊、鬍鬚,(形狀、作用)

4、 捕鼠。(伏擊、守侯、吃鼠)

5、 嬉戲。(和狗打架)

6、 肉、毛皮用處。

7、結束語。

說 明 事 物 要 抓 住 特 徵

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徵。所謂特徵,就是這一事物區別於其他事物的不同之處。當我們向別人介紹某一事物時,只有把這一事物的獨特之處突出地表現出來,才能給人以準確的、深刻的印象。

不同事物的特徵各不相同,在寫作說明文時,我們就要根據說明的物件,準確地說明事物的特徵。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徵呢?我們不妨運用下列方法:

一、同中求異法——運用這種方法,要求我們善於利用事物的形似相同,實質略有區別這一特點,準確地發現事物相同之中的不同點,並加以說明。例如,同樣是筆,硬筆(鉛筆、鋼筆、圓珠筆等)和軟筆(毛筆)是不同的;即使同是硬筆,鋼筆和圓珠筆的構造、特點、使用方法也有不同。如果能抓住這些進行說明,事物的特徵就能表現得比較清楚了。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的《中國石拱橋》是這樣來說明趙州橋和永定河上的盧溝橋的——

(趙州橋)這座橋的特點是:(一)全橋只有一個大拱,長達37.4米,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拱。橋洞不是普通的半圓形,而是像一張大弓,因而拱上面的道路沒有陡坡,便於車馬上下。……

永定河上的盧溝橋,修建於公元1189年到1192年間。橋長265米,由11個半圓形的石拱組成,每個石拱長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橋寬約8米,路面平坦,幾乎與河面平行。每兩個石拱之間有石砌橋墩,把11個橋拱聯成一個整體。由於各拱相聯,所以這種橋叫做聯拱石橋。

同是對橋拱的說明:前者是獨拱,後者是聯拱;同是對橋面的說明:前者是沒有陡坡,後者是幾乎與河面平行;同樣是拱,前者是“像一張大弓”,後者則是“半圓形”。正是由於作者抓住了這些同中之異、具有特徵性的東西,兩座橋的特點才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多面展示法——對一些結構較為複雜的事物,要將事物的特徵說清楚,應該從多方面加以闡說,使其不同的特點全方位地展現在讀者面前。葉聖陶先生在《蘇州園林》一文中,說明了蘇州園林“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這一特徵。這個特徵比較複雜,也比較抽象,因此作者從蘇州園林的佈局、假山堆疊的藝術性和池沼與其它景物配合的靈活性、園林中栽種和修剪樹木、花牆和廊子的巧妙設定及每個角落的佈置等四個方面進行逐一展現使讀者通過對各個區域性的瞭解,整體認識了蘇州園林的特點。

事物的整體特徵,有時就是各個區域性特徵的總和。對事物的微觀特點進行的說明,其實也就是對整體特徵進行的說明。圍繞某一點,多方面地展現事物的特徵,能比較全面地反映事物的本質特點。多面展示,是我們在寫作說明文時可以嘗試的方法。

三、表裡合一法——有些事物,其內在的特徵是能通過外在的形式充分地表露出來的。因此通過說明其外在的特徵,同樣可以說明其內在的特徵。請看這樣幾段文字——

有些動物是以動作作為聯絡訊號的。在我國海灘上,有一種小蟹,雄的只有一隻大螯,在尋求配偶時,便高舉這隻大螯,頻頻揮動,一旦發覺雌螯走來,就更加起勁地揮舞大螯,直至雌螯伴隨著一同迴穴。

有一種鹿是靠尾巴報信的,平安無事時,它的尾巴就垂下不動;尾巴半抬起來,表示正處於警戒狀態;如果發現有危險,尾巴便完全豎直。

——肖柯《千奇百怪的動物語言》

這兩段文字,說明了有些動物是以動作作為語言的。說明時,作者主要是通過對兩種動物的外顯的現象的描繪來表現這一內在的特徵的。

當然,以上三種方法只是在作文時供選擇運用的操作方法,要能抓住事特的特徵,關鍵還在於平時的細心觀察。

【名篇精段】

“火雲滿天凝未開,飛鳥千里不限來……”。古人筆下的吐魯番盆地,是一個炎暑咄咄逼人的地方。很早,這裡就有“火洲”之稱。

當今的“火洲”,氣候又該是怎樣的呢?從全國多年來的氣溫統計資料來看:它仍然是我國的“熱極”。1941年7月4日,該地的氣溫曾升到47.6℃,創造了我國絕對氣溫的最高記錄。1953年7月25日這一天,最高氣溫值也達到47.2℃,最低氣溫達33.5℃,成為我國最熱的一天!一年中,如果把大於33.5℃的天數作為“炎熱日子”的指標,那麼,全國炎熱日子最多的地方,也在火洲,每年達100天左右!盛夏的七月,每日最低氣溫都超過35℃,平均溫度為40℃。夏季,午後的地面常達70℃以上,最高時可達82.3℃,把雞蛋埋在沙中,不多一會兒,就能烤熟,如此看來,當今的吐魯番盆地仍然是個“火洲”。

——李希聖《“火洲”》

長江流域蘊藏著巨大的水力資源,水能的儲量達2.6億千瓦,佔全國水力總蘊藏量的40%。而長江流域的大部分能量又集中在三峽以上的長江上游河段上。從長江的源頭到三峽出口處,水面之差達5000多米,而三峽以下的中下游河段,即三峽出口直到長江入海口之間落差卻只有50米左右,也就是說,長江三峽以上集中了整個長江99%的落差。

如果在三峽築一座200米高的大壩,就可以建造一座2500萬千瓦的水電站。這個數字,相當於全國目前已建成的水電站總容量的1.5倍。現在三峽水電站的設計已經開始,一旦施工建成,它不但是我國絕無僅有的巨大水電站,即使在世界上也名列前茅。

——陳良瑞《前景誘人的三峽電站》

【寫寫練練】

課內作文

1.以“給你介紹一本課本”為題,寫一篇說明文,介紹你的某一本課本。

2.以“這本書的封面真好”為題,寫一篇說明文,注意綜合運用有關的說明方法。

課外練筆

1.以250字左右的篇幅介紹一處雕塑。

2.以250字左右介紹一下你最心愛的一種玩具或一張賀卡。

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寫作《說明事物要抓住特徵》教案 篇4

一、指導思想

以上級教育工作重點為指導,結合學校工作計劃和教學工作計劃,繼續深入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堅持面向全體,面向每一個學生的教育方針;堅持為每一個學生的生存就業和終身發展奠基的辦學思想。以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為重點,進取營造良好的教學與學習氛圍,全面貫徹新課改的要求,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經過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活動的學習,使學生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夠對今後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本事、學習本事和解決問題本事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職責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能夠擁有較高的應試本事,考出好的成績。

二、工作目標

在新課標下,我們生物要實現的是:

(1)學生獲得生物學的基本事實、概念、原理和規律等基礎知識,瞭解並關注這些知識在生產實踐和社會發展中的應用。

(2)學生初步具有生物學操作的基本技能、必須的科學探究和實踐本事,養成科學思維的習慣。

(3)學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的意識,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4)初步構成生物學基本觀點和科學態度,樹立正確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5)學生能將生物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當中。

三、教學的措施和方法

針對教材和學生的總體情景,在備課時,知識的難易程度要控制好,應適應大部分的學生。實施教學時,儘可能讓學生在課堂中體驗到學習生物的樂趣如:進行課堂比賽等;教學手法靈活、應變,這樣既讓基礎差的學生能掌握基本知識,又要讓學習層次較高的協商有發展提升的空間。同時,注意學生的動手及協作探究本事的培養,從學生的現有知識及生活經驗出發開展教學,培養學生以生物學的角度發現生活中的問題,並能對之加以解答或尋得答案。

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寫作《說明事物要抓住特徵》教案 篇5

八年級是國中階段最為關鍵的一年,如果學生在八年級學習抓得比較緊,到九年級時相對就會變得輕鬆,反之,到了九年級後就會完全放棄,數學尤其如此。事實上在七年級時,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深厚,也會很努力,但如果效果不是很好時,相當部分學生就會放棄。因此在制定八年級數學教學計劃時要充分考慮到這一點。

一、學生知識現狀的分析

總體來說,學生有著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學生在老師的辛勤努力下取得了良好的進步,但兩極分化仍存在,對優等生來說,他們能夠理解知識、形成技能,具有一定的數學能力,對後進生來說,簡單的基礎知識還不能夠掌握,成績不容樂觀。

二、教材分析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主要介紹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質和判定方法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條件。更多的注重學生推理意識的建立和對推理過程的理解,學生在直觀認識和簡單說明理由的基礎上,從幾個基本事實出發,比較嚴格地證明全等三角形的一些性質,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

第十二章軸對稱立足於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初步的數學活動經歷,從觀察生活中的軸對稱現象開始,從整體的角度直觀認識並概括出軸對稱的特徵;通過逐步分析角、線段、等腰三角形等簡單的軸對稱圖形,引入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和判定的概念。

第十三章實數從數不夠用了開始,從數學實際中存在無限不迴圈小數入手建構無理數的概念,培養學生的數感及估算能力,能夠對簡單的無理數進行化簡。

第十四章了一次函式:本章主要學習一次函式及其三種表達方式,包括正比例函式、一次函式的概念、圖象、性質和應用。學會用函式的觀點認識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二元一次方程組。本章重點內容是正比例函式、一次函式的概念、圖象和性質。教學難點是培養學生初步形成數形結合的思維模式。

第十五章整式在形式上力求突出:整式及整式運算產生的實際背景--使學生經歷實際問題"符號化"的過程,發展符號感;有關運演算法則的探索過程--為探索有關運演算法則設定了歸納、類比等活動;對算理的理解和基本運算技能的掌握--設定恰當數量和難度的符號運算,同時要求學生說明運算的根據。

三、教學措施

1、加強教學

面向全體學生。由於學生在知識、技能方面的發展和興趣、特長等不盡相同,所以要因材施教。在組織教學時,應從大多數學生的實際出發,併兼顧學習有困難的和學有餘力的學生。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特別予以關心,及時採取有效措施。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中的困難,使他們經過努力,能夠達到大綱中規定的基本要求。

2、注重方法

重視改進教學方法,堅持啟發式,反對注入式。教師在課前先佈置學生預習,同時要指導學生預習,提出預習要求,教學中教師應幫助學生梳理新課知識,指出重點和易錯點,解答學生預習時遇到的問題,使學生在學習中體會成功,調動學習積極性,同時也可激勵學生自我編題。努力培養學生髮現、得出、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將實際問題上升為數學模型的能力,注意激勵學生的創新意識。

3、在合適的時間,繼續開展"每日一練,精彩無限"活動,確實提高每位學生的運算能力。試題全部由備課組成員精心設計。

4、改革作業結構減輕學生負擔。將學生按學習能力分成幾個層次,分別佈置難、中、淺三個層次作業,使每類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提高。

5、課後輔導實行流動分層。

四、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1、教師要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最適合自己的發展。

2、適時向學生提供現實有趣的和富有挑戰性的素材。

3、儘量為學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時間和空間。

4、向學生展示知識的形成和應用過程。

5、讓每個學生儘可能獲得最大發展。

相信在教學計劃的指導下,我們能更加完善自己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創造一個更好的成績在八年級下半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