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 《原始農耕生活》教案優質(精選5篇)

欄目: 教學工作計劃 / 釋出於: / 人氣:4.94K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 《原始農耕生活》教案優質 篇1

一、課程目標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 《原始農耕生活》教案優質(精選5篇)

(一)內容標準

簡述河姆渡遺址、半坡遺址等原始農耕文化的特徵。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知道河姆渡和半坡遺址距今年代、所處的地區、自然條件、主要種植物和飼養物、生產工具、房屋特點、陶器的使用以及紡織、漁獵等其他生產生活情況。通過實物圖片或考古紀錄片,讓學生觀察、複述原始農耕文化產生、發展的概況。

2.過程方法與能力

通過對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與前人在衣食住等生產生活方面的比較,概括出中國遠古農耕文化的基本特徵,初步認識人類進步的規律,初步培養比較、分析、歸納和概括問題的方法與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了解祖國境內河姆渡、半坡居民為代表的原始人類所取得的成就,感受我們先民的生存智慧和為人類文明作出的貢獻,增強民族自豪感。

人類由採集到農耕生活的轉變過程和河姆渡、半坡居民生活的狀況,說明人類的每一次進步,都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探索和艱苦的勞動實踐取得的。通過學習感受勞動和創造的艱辛與價值,培養百折不撓的奮進精神與艱苦奮鬥的優良品質。

二、教學要點

重點: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河姆渡、半坡居民的生產與生活狀況所反映出的原始農耕生活的狀況。這是屬於知道和了解層次的知識。

難點:本課的教學難點是對原始農耕文化的特徵的概括。這是屬於較高層次的能力要求。

三、教學過程:

課前匯入:我們已經學過中國遠古人類,知道了目前所知中國最早的遠古人類(稍稍停頓,讓學生來回答。)――元謀人,他們生活的年代距今――170萬年。遺留人類化石殘骸最多的――北京人,北京人的食物的主要來源――採集和狩獵,他們使用的石器――舊石器,打製石器,他們已經會用――火。

講授新課:

在距今約八千年前後至約四五千年前,中華文明又進入了一個新時代:農耕時代,為了大家學習這一時代的歷史,教材精心挑選了兩個文化遺址:西安半坡原始聚落遺址、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他們分別代表中國的北方(黃河中下游地區)和南方(長江流域)。請同學們把書翻到第8頁看圖“我國原始農耕時期的文化遺址分佈圖”,在圖中找到這兩個文化遺址。

這兩個遺址展現了南北不同的原始農耕風貌,接下來我們再通過學習比較來認識兩個時期在距今年代、生活地區、原始農耕工具、原始家畜飼養業、原始手工業等方面的不同。

我國的北方和南方氣候差異很大,這種氣候的差異對原始人類的影響很大。由於人們的生產力水平很低,科學技術有限,人們征服、改造自然的能力也有限。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粟和水稻的國家之一,粟和水稻分別在北方和南方的種植,一方面說明人們對自然的依賴。一方面也說明無論是在北方、還是在南方,我們的祖先們都創造了燦爛的原始農耕文化。

小結:通過對本課的學習,我們已經大概瞭解了我國原始農耕生活的兩個代表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原始農耕生活特徵,現在請同學們說說從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農耕生活中,你看到了什麼?我國原始農耕文化的先民們在自己勞動成果中體現出來的智慧與淳樸的情感,以及他們對人類社會物質與精神進步做出的特有貢獻。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 《原始農耕生活》教案優質 篇2

教學目標

1.掌握中華文明起源過程中我國原始農耕經濟的主要情況,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

2.瞭解中華文明起源階段時原始農耕經濟的發展水平。熟練掌握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和大汶口原始居民等歷史概念。進而認識其發展特點的差異,並認識其發展對中國古代社會進步的重要意義。

3、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認同創造出我國原始農耕文化的先民們在自己勞動成果中體現出的智慧與淳樸的情感,以及他們對人類社會物質與精神進步做出的特有貢獻;進而激發學生對祖國曆史和文化的認同之心,對中華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

教學難點:私有財產、貧富分化、階級等歷史概念和這些歷史概念出現的背景。

教學過程

匯入:同學們,在前一節歷史課上,我們學到了元謀人、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生活狀況。從中我們知道了在早期人類時期,他們的食物來源主要是採集和漁獵,以採集為主。現在,我們同學們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周圍的人討論一下,原始社會人們僅靠在野外“採集”食物為生,這種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滿足人們的生存需要,但也有很多不便之處,現在請同學們回答的是:一、這種不便表現在什麼方面?二、怎麼樣能夠避免這種侷限性?

[學生想像、討論]……

[學生回答]僅靠“採集”為生,有很多侷限性,首先,要受到季節的影響,像植物果實在冬天就很難找到;其次,如遇上自然災害,像水災、旱災等,可能生存就成問題;第三,由於食物來源不固定、不充足,就需要不斷變更生活場所,而這種場所的變更在實際中盲目性很大……

的解決辦法就是獲得固定的食物來源,開始農耕生活……

(問題回答過程中,教師需不斷地加以引導)

[教師過渡]剛才我們回答了以“採集”為生的原始居民的生活的不便之處及解決辦法,既然,我們提到解決侷限性的辦法是獲得固定的食物來源,開始農耕生活,那同學們想一想,自然界中的什麼現象可能促使原始人類注意到野生的植物可以人工種植,匯入框中關於神農氏揀墜落地上的穀粒並把它種在田裡的神話傳說能否給我們提供一些啟示?

[學生回答]原始人類在長期的採集過程中,注意到了可食的食物種子落地、發芽、生長、成熟的現象,從而開始進行人工種植的嘗試,原始農業出現了。雖然神農氏教民播種五穀的傳說不可盡信,但自然界野生植物的生長過程給先民以啟示,這一點應是確信無疑的。(在學生回答這個問題時,教師可逐步培養學生通過歷史表象看到或尋找歷史發展軌跡的能力。)

[教師指導]下面,我們閱讀一下課本上所引的《白虎通》原文。

[學生閱讀]……

[教師講解]這一段話的意思是:神農氏根據不同的自然條件,製作工具,教民種植。那麼,這裡所說的天時、地利指的是什麼呢?我們說是自然環境,包括氣候、水分、土壤、植被狀況。這種地理環境直接影響到不同地區人們的生活狀況。下面,我們就先來看一下生活在長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

一、河姆渡的原始農耕

[教師講述]河姆渡原始居民遺址是1973年在浙江餘姚發現的。距今約七千年。從考古發掘的成果看,河姆渡原始居民不但進入原始農耕階段,而且有了較高的水平。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經開始使用磨製石器,主要的器形有石斧、石錛等。還有專門用作木材加工的原始刨光工具石扁鏟和用於加工木板的石楔等,共出土九十件。河姆渡原始居民用骨器多於用石器,出土各種骨器的數量是石器的七倍,最常見的是骨耜。

請同學們看課本第8頁“河姆渡出土的骨耜和裝有木柄的骨耜復原圖”,耜是最常見的河姆渡出土物,骨耜上安裝的柄叫耒。通常又把這種裝有木柄的骨耜叫耒耜。用耒耜耕作,叫耜耕農業。在河姆渡遺址還出土了大量的稻稈、稻穀,這說明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經開始種植水稻,而且這在世界歷是最早的。現在我們再看一下課文中“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水井和草棚復原圖”,這說明了什麼?

[學生回答]說明了河姆渡原始居民已掌握了鑿井的技術。他們飲水比以前更方便了。

[教師提問]我們再看一下課文中“幹欄式房屋”圖,這又能說明什麼呢?

[學生回答]說明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經過著定居生活。

[教師引導]還能說明什麼呢?同學們可以討論一下。

[學生討論]……

[學生回答]還能說明古代建築業開始萌芽,而且有了因地制宜的意識。

[教師講解]對,說明古代建築業開始萌芽,而且能做到因地制宜。幹欄式房子是一種木結構的地面建築。浙江地區地勢低窪,潮溼溫熱。我國先民為了居住地能有良好的通風和防潮效能,於是蓋造幹欄式房屋。這種木建築房屋,一般都有若干木樁、圓木、木板組成,下部有木柱構成底架,高出地面,底架採取打樁的方法建成。樁木打成後,上架橫樑,再鋪板材,然後在木板上立柱構樑架和屋頂,形成架空的建築房屋。

幹欄式建築,既可防蛇蟲猛獸之害,又可避潮溼,下面還可以養殖家禽家畜。至今,我國西南一些少數民族地區,尚採用這種古老的建築形式。(教師在講解時,可以把幹欄式房屋放大圖與西南少數民族居住架子樓相比,對照講解,這樣,效果更好些)

[教師講述]河姆渡原始居民除了種植水稻、開鑿水井、建築幹欄式房屋以外,還飼養家畜,以豬、狗、水牛為多。河姆渡原始居民還製造陶器、玉器和簡單的樂器。那麼,現在請同學們動腦筋想一想,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頂洞人在生產生活上有了哪些進步?可以討論。

[學生討論]……

[學生回答]開始了原始的農耕生活;大量使用磨製石器和骨器;種植水稻、建築房屋、開鑿水井;飼養家畜,製作陶器、玉器和樂器。

[教師總結]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比較:從食物來源看:北京人和山頂洞人主要靠採集野生植物果實為生,輔之以漁獵;而河姆渡人則有了比較固定的食物來源,即種植水稻,發展原始農業。從居住條件來看,北京人和山頂洞人住在天然的洞裡;而河姆渡人已會建造自己的房屋,而且能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房屋的結構和樣式。

從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來看:北京人和山頂洞人使用打製石器,山頂洞人時掌握了磨光和鑽孔技術;河姆渡人則使用磨製石器,並用耒耜耕地,而且會製造陶器、玉器和樂器。從社會分工的情況看:北京人和山頂洞人正處於最原始的社會發展階段,沒有明顯的社會行業分工,而河姆渡人已經有了原始農業、原始畜牧業和原始手工業之分。

同學們,到現在為止,關於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狀況我們已經學完了。現在,我們把河姆渡原始居民的主要成就寫在黑板上:

[板書]1.使用磨製石器、耒耜

2.種植水稻(世界最早)

3.建築幹欄式房屋,定居生活

4.挖掘水井,飲水方便

5.飼養家畜

6.製造陶器、玉器和樂器

[教師引導]剛才,我們學了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歷史,現在,請同學們自己把“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和“大汶口原始居民”兩目看一下,按照學習“河姆渡的原始農耕”一目的模式把相關知識點列出來。

[學生看書]……

[教師引導]看過書之後,我們共同把這兩目的內容填在黑板上(學生念教師寫)。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普遍使用磨製石器、木製的耒耜

2.種植粟(世界最早為河北武安磁山)

3.飼養豬、狗等動物,用漁具捕魚

4.食物種類豐富,粟(主)、魚、肉、蔬菜(副)

5.建築半地式的房子,定居生活

6.製造彩陶,刻畫符號

7.紡線、織布、製衣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1.農耕經濟有很大發展,農具發達

2.原始手工業有了很大進步

3.陶器有黑陶、白陶,質量很好

4.私有財產和貧富分化出現

[教師講解]同學們,在填過後兩目內容之後,我們再來把知識更加系統一下:我們學習過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七千年的時間,在陝西西安半坡村發現的原始居民遺址,經科學技術測定,距今約五六千年的歷史。半坡遺址是原始農耕時期黃河流域的一個典型代表。首先在半坡遺址發現了大量的窖藏和罐藏的粟籽。日本的農學家認為,大約早在新石器時代,中國粟就向東傳到日本、朝鮮,向西傳入阿拉伯、小亞細亞、等國家和地區。

現在,我們看課文中的“半坡出土骨制箭頭、魚叉和魚鉤”圖,這說明,遠在新石器時代,尤其是在半坡原始居民的遺址中發現的骨制箭頭、魚鉤和魚叉等,標誌著漁獵生產在社會經濟中佔相當大的比重,我們再看“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復原圖”,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房屋呈圓形,但特別低。

其實,這不是房屋的全部,半坡遺址的房屋大多采用“半地式”的建築形式。這種“半地式”的房屋,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是由居發展而來的一種土木合築的建築。從考古發掘的情況來看,每間房屋的面積大多在二十平方米左右。此房屋平面近似圓形,向南開門。在房屋中央,有灶坑正對門口。房屋周圍的牆壁下都是用坑壁作牆基,上部是用草拌泥築的。牆壁中間立有很多根木柱支撐屋頂。

屋頂用排列整齊的木椽架起來,外表蓋著拌泥的草,以便抵禦風雨。課文中關於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第三幅插圖是“半坡出土的紡輪”,這是1955年在陝西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它是我國古代發明的最早的捻線工具,它的具體操作方法是:在紡輪中間的小孔插一個杆,利用紡輪的旋轉把纖維擰在一起,並用同樣的方法把單股的纖維合成多股的更結實的“線”.另外,在半坡以後的其他一些文化遺址中,也出土了形式多樣的陶質紡輪,可見,當時這種捻線工具已被人們廣泛使用。(教師可以邊講邊用實物示範)。

現在,請同學們結合所學的地理知識,想一想,再和同學討論一下,地理環境對長江流域河姆渡和黃河流域半坡的農耕作物品種有什麼影響,進而聯絡到在建築房屋時,飼養家畜時,各有什麼影響?(此問題可用投影儀打在螢幕上,也可以提前寫在小黑板上)

[學生討論]……

[學生回答]因為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氣候不同,故在農作物種植、家畜飼養、房屋建築方面也有區別。因長江流域水量充足,氣溫暖熱,故適宜種水稻,黃河流域降水量相對減少,且氣溫相對長江流域低,故主要以種植耐旱,且產量較高的粟為主。這種自然環境決定了長江流域的家畜水牛不可能在北方出現,也決定了“半地式”的房子只能出現在北方,因為這種建築形式可以適應北方寒冷的天氣。而長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建的“幹欄式”房子一可以避潮溼,二可以避蛇蟲猛獸之害。

[教師提問]既是這樣,我們應該怎樣處理與自然的關係?

[學生回答]人們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順應自然中要科學合理、協調兼顧。(該問題可在教師引導下回答)

[教師講解]在大汶口文化遺址裡,我們首先要注意這幾個問題:一、大汶口原始農耕經濟有了很大發展,農具有磨製石鐮、石鋤等。二、原始手工業比以前有了更大進步,陶器有黑陶、白陶。三、由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私有財產和貧富分化出現。

其次,從上述情況來看,大汶口文化遺址已經屬於原始社會晚期,這與生產力發展有很大關係。生產力發展又引起婚姻狀況的變化,比較固定的婚配物件出現,人們已經有了初步的家庭觀念,故出現了把財產傳給後代的想法。其前提有了剩餘財產。其具體過程應是:

距今約四五千年時期,由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使得農業、手工業和畜牧業的社會分工日益擴大,商品交換日趨頻繁,每個家庭成為獨立的生產、消費單位,剩餘產品被用於交換。過去的“同族共產制”就逐漸為財產私有制所代替。從大汶口晚期的墓葬裡隨葬品的情況可以看出,私有制已經出現,並且貧富懸殊特別明顯。

在生產力發展過程中,隨著剩餘產品的增多,原有的氏族首領們的財富不斷擴大,權力也在不斷增長,為了爭奪土地、財產,在各氏族之間開始了戰爭,氏族首領把俘獲來的別的氏族的成員變成了奴隸,在同一氏族內部,由於貧富差別的增大,也分成了兩個對立的社會階層。這樣,對立的階級產生了。原始社會開始解體。

請同學們討論一下,選幾個代表表述。

這幾個概念是:河姆渡的原始農耕、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私有財產、階級。

學生回答:河姆渡的原始農耕是指距今約七千年的浙江餘姚河姆渡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它是長江流域原始農耕生活的一個典型代表。從當時的生活狀況來看,他們已經掌握了磨製石器、製作耒耜、種植水稻、挖掘水井、建築房屋、製作陶器、玉器和原始樂器等技術。這表明,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經進入原始社會中期階段,比北京人、山頂洞人有了很大進步,是我國原始農耕生活中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

(在學生回答過程中,教師要適時引導,使答案更完整、準確)

“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可參照“河姆渡的原始農耕”一問回答。

“私有財產”和“階級”,可讓學生對比前面學過的北京人和山頂洞人共同勞動、共同消費、人人平等,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生活特點,得出財產的分配和人與人之間關係發生了本質變化的結論。(具體答案略)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 《原始農耕生活》教案優質 篇3

一、概述

1、課名:《原始的農耕生活》,是人教課標版教材七年級上冊的一堂歷史課;

2、本節課所需課時為1課時,40分鐘;

3、《原始的農耕生活》是第一單元《中華文明的起源》的第二課,主要介紹氏族公社時期的歷史。本課的學習對於學生理解中華民族的起源,產生民族自豪感和認同感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能力

(1)知道我國原始農耕經濟的主要情況,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狀況;

(2)初步理解原始農耕經濟的生產發展水平,進而認識原始農業的出現對中國遠古時代社會進步的重要意義;

(3)通過閱讀歷史資料,想象私有財產的產生過程,認識到私有財產的產生是社會生產力提高的表現,是一種歷史的進步。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歷史文物圖,尋找圖中較為明顯的、主要的歷史資訊,結合已有知識,初步分析、解釋圖中歷史資訊,做出簡單的或主要的歷史結論,初步形成提取圖片資訊和歷史想象的能力;

(2)通過閱讀簡短的文字材料,初步形成有理解的閱讀能力;

(3)通過簡單的對比分析,形成初步的歸類、比較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祖國原始先民創造原始農耕文化的艱苦條件,對祖先在物質與精神文明的進步做出的偉大貢獻產生敬仰之情;

(2)通過分析河姆渡和半坡文化的房屋結構與自然地理條件的關係,瞭解古代先民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順應自然的過程中積累起來了豐富的科學知識,體會古人的探索精神。

三、學習者特徵分析

(1)學生在國小階段《品德與社會》課程中已經學習過有關原始社會的知識。對氏族公社時期的生活狀況有一定的瞭解;

(2)國中階段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有限,形象思維比較強;

(3)學生閱讀歷史圖片獲取歷史資訊的能力還比較弱,還沒有養成閱讀歷史圖片的自覺習慣;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教學重點解決方案: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通過學生觀察歷史圖片,閱讀參考資料和教材,引導學生想象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場面,使學生對原始農耕生活形成具體形象的印象。

教學難點解決方案:大汶口文化時期出現的私有財產和貧富分化這些概念和結論是本課教學難點。通過閱讀考古材料,讓學生知道大汶口文化已經出現貧富分化的史實。通過學生綜合想象貧富分化的產生過程,使學生對原始社會末期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剩餘產品的出現,以及私有財產的出現形成比較形象地認識,從而理解私有財產和貧富分化的概念。

五、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

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級上冊教材

專門為這節課製作的多媒體網路課件

網路教室

六、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教師活動:播放輕音樂,放鬆身心。用一幅現代機械化農業生產的圖片(如聯合收割機收穫場面)和一幅原始農耕的圖片(如刀耕火種),引導學生觀察兩幅圖,比較兩圖的耕作方式,把學生帶入原始農耕時代。

用神農氏畫像,引導學生觀察閱讀圖片反映的歷史資訊,利用課本“引言”中神農氏教民播種五穀的故事,引導學生了解我們的先人如何從食物的“採集”者變為食物的“生產”者的話題。

學生活動:觀察圖片,讀出圖片所反映的歷史資訊,並闡釋歷史現象,並與同學交流;閱讀“引言”,展開想象。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圖片,培養學生初步的讀圖能力,和歷史現象的闡釋能力。通過神話故事引發學生思考與探究的興趣,為本課教學創設學習情景,做好任務鋪墊。

(二)講授新課

1、河姆渡的原始農耕

(1)原始農業的產生

環節一:觀察文物

教師活動:展示圖片《河姆渡栽培稻穀遺蹟》,請學生觀察圖片中的植物種子是什麼?這些文物能否說明河姆渡已經有了原始農業了呢?

學生活動:觀察圖片,解讀圖片所反映的歷史資訊,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

教師活動:這些穀物不能直接說明河姆渡已經有了原始農業。如果它們是野生稻穀就只能說明河姆渡人從事的是原始的採集活動。那麼,怎樣才能證明他們已經開始原始的農業生產了呢?

展示閱讀材料:

六千年前的稻穀

當考古人員挖掘到距地面3米深的地方時,在黑褐色的土層中閃出一些金小顆粒,但很快就變成泥土的顏色。考古人員幾乎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這些東西居然是炭化了的稻穀!這些稻穀在與空氣接觸之前,還保持著原來黃燦燦的顏色。難道新石器時代的河姆渡人就開始種植水稻了嗎?

工作人員把河姆渡出土的稻穀和人工栽培稻穀、野生稻穀放在一起進行了比較。結果是:野生稻穀顆粒瘦而長,人工栽培稻穀要比野生稻穀的顆粒寬將近一倍,而河姆渡出土的稻穀顆粒更接近人工栽培稻。

學生活動:閱讀文字材料,思考考古人員是如何得出結論的?

設計意圖:通過展示與分析河姆渡出土稻穀的圖片,閱讀簡短的考古紀錄,使學生確認河姆渡原始農業的史實,並簡單瞭解考古推論與考古證據的關係,同時也培養學生初步的理解閱讀的能力。

教師活動:展示圖片《河姆渡骨耜》,請學生觀察圖片中的生產工具是什麼?它有什麼特點,是用來幹什麼的?這件文物能否說明河姆渡已經有了原始農業了呢?

學生活動:觀察圖片特徵,聯想生活中的生產工具鏟子、鐵杴等,想象骨耜的完整狀態及其使用方法。

教師活動:展示《河姆渡文化的骨耜》,說明這是根據考古文物復原的骨耜。

展示閱讀材料:

河姆渡的耕作工具

……那麼他們是如何種植水稻的呢?考古人員在泥土中發現了許多骨制的東西揭開了謎底,這正是河姆渡人的生產工具——骨耜。骨耜的出土為河姆渡人種植稻穀找到了重要證據。河姆渡人用水牛、麋鹿的肩胛骨製成骨耜,在鬆軟的溼地上耕作。

河姆渡出土的骨耜,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最古老的骨制農具。

學生活動:對比前後兩張圖片,看看自己想象的正確與否。閱讀短文,瞭解骨耜的加工原料、使用方法及其歷史意義。

設計意圖:通過展示與分析河姆渡出土骨耜的圖片,閱讀簡短的考古紀錄,使學生通過生產工具再次確認河姆渡原始農業的史實,並簡單瞭解考古證據的不同種類,同時也培養學生初步的理解閱讀的能力。

環節二:歷史想象

教師活動:探究問題一:假如你是一個生活在原始社會的人,僅靠在野外“採集”食物為生有哪些不便之處?(受季節變化和天災影響大,食物來源不充足,需要不斷遷徙,等等),然後引出獲得固定的食物來源怎麼辦的問題,從而得出開始農耕生活是原始人類改善生存狀態的關鍵的認識。

探究問題二:推測一下,自然界中的什麼現象可能促使原始人類注意到野生的植物可以人工種植?引導學生聯絡“引言”中神農氏揀墜落地上的穀粒,種在田裡的神話傳說,進行合理的分析推測:多年從事採集的原始人類,注意到可食的植物種子落地、發芽、生長、成熟,從而開始進行人工種植的嘗試,原始農業於是便開始出現了。

學生活動:發揮歷史想象力,設想與描述原始人類由採集逐步過渡到原始農業的過程。

設計意圖:通過啟發學生想象歷史情境,使學生體會原始人類艱難的生產活動,瞭解他們逐步認識自然規律,提高生產能力的過程,初步形成崇尚科學、探索自然奧祕的精神。

(2)河姆渡人的生活

環節一:觀察與思考

教師活動:展示圖片《河姆渡聚落房屋示意圖》《河姆渡樑頭榫》,請學生觀察幹欄式房屋的特點,思考河姆渡人為什麼要建築這樣的房屋?觀察榫頭的特點,聯想生活中哪些傢俱、建築採用了同樣的方法,說說這裡面體現了河姆渡人怎樣的智慧?(榫:榫頭,竹、木、石制器物或構件上利用凹凸相接處凸出的部分。卯:卯眼,竹、木、石制器物或構件上利用凹凸相接處凹陷的部分。)

學生活動:觀察幹欄式房屋的特點,思考河姆渡人建築幹欄式房屋的科學依據;觀察榫頭的特點,聯想生活中哪些傢俱、建築採用了同樣的方法,結合河姆渡人的生產水平和生活條件思考這種建築方式體現了怎樣的智慧?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幹欄式房屋和榫頭的特點,思考河姆渡人建築幹欄式房屋的科學依據;體會榫卯結構的建築科學智慧,知道這種建築方式是中國建築的特色之一。

環節二:閱讀與描繪

教師活動:展示以下圖片,安排學生結合圖片閱讀教材第6-7頁關於河姆渡文化的描述,然後寫一段描述河姆渡人的生活場面的文字,或者畫一幅展現河姆渡生活場景的圖畫。

生產工具:石斧骨簇骨鐮骨魚鏢鶴嘴鋤角斧柄扁圓陶紡輪

生活用具:敞口釜骨針葦蓆

牲畜:浮雕羊塑豬紋長圓形缽

果實:南酸棗

交通工具:木槳

娛樂樂器:骨哨

學生活動:結合教師展示和教材上的圖片,閱讀有關河姆渡文化的介紹,嘗試用語言或者圖畫描繪河姆渡人生產生活的場景。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對圖片與文字的閱讀,培養初步的理解閱讀的能力;通過學生的語言或繪畫描述河姆渡的生活場景,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想象與表達歷史景象的能力。

(三)合作探究

2、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環節一:網路探究

教師活動:安排學生閱讀教材第7-8頁,關於半坡文化的介紹,找出半坡人的活動時間、生產工具、農作物品種、馴化的動物、居住條件、生活用具、手工生產與藝術創作等方面的成就。然後,安排學生通過網路搜尋半坡人的考古資料,完成兩項任務:(1)用語言或繪畫描述半坡人的生活。(2)對河姆渡與半坡文化進行比較,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嘗試分析決定這些相同點與不同點的原因。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蒐集整理網路資源,嘗試用語言或者圖畫描繪半坡人生產生活的場景。對河姆渡與半坡文化進行比較,找出相同點與不同點,並思考其原因。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網路探究活動,提高學生運用網路工具的能力和合作學習的能力;通過比較分析,使學生知道地理環境對人類文化有著相當大的影響,培養學生初步的比較能力和分析能力。

3、大汶口原始居民

環節一:網路探究

教師活動:安排學生閱讀教材第8-9頁,關於大汶口文化的介紹,找出大汶口人的活動時間、生產工具、手工生產與藝術創作等方面的成就,瞭解私有制和貧富分化的現象。然後,安排學生通過網路搜尋大汶口人的考古資料,完成兩項任務:(1)用語言或繪畫描述大汶口人的生活。(2)對河姆渡、半坡文化與大汶口文化進行比較,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嘗試分析形成這些不同點的原因。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蒐集和整理網路資料,嘗試用語言或者圖畫描繪大汶口人生產生活的場景;對河姆渡、半坡文化與大汶口文化進行比較,找出相同點和不同點,並嘗試解釋其原因。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網路探究活動,提高學生運用網路工具的能力和合作學習的能力;通過比較分析,讓學生了解原始社會不斷髮展演變的過程,培養學生初步的比較能力和分析能力。

(四)研究成果彙報

在學生探究活動完成之後各學習小組發表研究結果,回答其他同學的質疑。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 《原始農耕生活》教案優質 篇4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在中華文明起源中我國原始農耕經濟的主要情況,使學生了解中華文明處於起源階段時原始農耕經濟的發展水平,進而認識其發展對中國遠古時代社會進步的重要意義。

2、過程與方法

本課教學用具是多媒體教學課件,教學方法是啟發式的談話法,設計探究問題與學生質疑相結合。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認同創造出我國原始農耕文化的先民們在自己勞動成果中體現出的智慧與淳樸的情感,進而促發或增強學生對祖國曆史和文化的認同之心,對中華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

難點是大汶口文化時期出現的私有財產和貧富分化這些概念和結論。

[教法、學法]

應用多媒體課件,運用啟發式和問題目標教學法。

[課時]

1課時

[課型]

新授課

[教具]

地圖冊、我國原始人類相關多媒體、考古新發現圖

[教學設計]

1匯入新課

課本引言中伏羲氏教民熟食、結網捕魚和神農氏教民播種五穀的故事,然後學生帶著問題預習課文,進入學習狀態。

2.探究過程

(1)教師出示探究問題:假如你是一個生活在原始社會的人,僅靠在野外採集食物為生有哪些不便之處?(受季節變化和天災影響大,食物來源不充足,需要不斷遷徒,等等),然後引出獲得固定的食物來源怎麼辦的問題,從而得出開始農耕生活是原始人類改善生存狀態的關鍵的認識。

(2)學生閱讀教科書上的《白虎通》引文,看看能得出什麼結論。展示圖片,讓學生觀察、比較河姆渡的原始居民建造的幹欄式住房、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復原圖,並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分析這兩種房屋建築有什麼不同?

(3)展示歷史圖片:觀察在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農耕成就中,有哪些農耕經濟現象?各種因素的內在聯絡如何:原始農業中的生產工具與產量的關係,原始農業與漁獵的關係,原始農業與飼養業、手工製陶和紡織的關係,生產、生活與原始藝術和早期文字的關係,原始陶器和紡織與定居生活的關係等。

(4)利用《我國原始農耕時代主要遺址圖》,學生指出河姆渡、半坡、大汶口的具體地點後,啟發學生觀察、分析該時代文化遺址分佈的情況,尋找分佈特點。

(5)在瞭解了大汶口原始居民農耕生產的內容後,讓學生閱讀課文的最後一段小字,然後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意見,討論大汶口晚期的墓葬裡,為什麼有了隨葬品?應怎樣看這一現象?

(四)鞏固小結

1.出示話題:我國的原始居民過著什麼樣的生活?你願意生活在那個時代嗎?為什麼?(根據老師展示的歷史實物圖片,學生髮揮想象力,任意選擇一種居民設計、表演他們一天的生活)

2、小製作:看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設計出一個經濟實用的表格,對所學知識進行歸類,明確農耕經濟中的勞動分工。

(五)推薦作業

1、製作與本課農耕經濟有關的自由閱讀卡,可以是神化傳說、歷史故事,詩歌,也可以是農耕小知識。

2、有條件的學生,可以到農村感受一下農民耕作的苦與樂。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 《原始農耕生活》教案優質 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使學生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特點,知道原始農業的興起及其歷史意義。初步學習對具體歷史資料進行歸納、概況、分析、比較,得出歷史結論的歷史思維方法。

2.過程與方法:

識讀《北方半地穴式圓形房屋復原圖》《河姆渡人的幹欄式建築復原圖》,形象地掌握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房屋的特點,並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分析房屋構造不同的原因及說明了什麼;通過概括、比較,弄清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生活特點。本課教學用具是多媒體教學課件,教學方法是啟發式的談話法,設計探究問題與學生質疑相結合。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認同創造出我國原始農耕文化的先民們在自己勞動成果中體現出的智慧、成就與淳樸的情感,進而促發或增強學生對祖國曆史和文化的認同之心,對中華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教學重點

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

教學難點

原始農業的發展

教學方法

講述法、歷史讀圖法、討論法、對比法

教具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我國早期人類的歷史,瞭解了他們的生產、生活情況,知道他們是以採集和漁獵為生,住在洞穴和樹上,這種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滿足人們的生存需要,但隨著人類的進步,人口的增多,單純地依靠採集和狩獵來獲取食物,會有哪些不足之處?學生回答依靠“採集”為生,有很多侷限性,要受到季節的影響,例如植物果實在冬天就很難找到;如遇上自然災害,像水、旱災等,可能就無法生存;食物來源不固定、不充足,生活的場所就不固定,那他們將始終過著流浪的生活。學生答後教師指出靠採集漁獵為主的生活,對原始人類來說是沒有生活保障的,然後再設問有什麼好的辦法讓原始人的生活有保障呢?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他們有固定的食物來源。學生回答具體的解決辦法。 (使學生認識人類生活方式的變化是社會進步的突出表現)

接著教師出示材料分析傳說中教人農耕的是誰?引出神農氏的傳說反映了原始農耕的起源和發展過程。這個傳說說明早期人類在非常聰明,有智慧,他們在生產實踐中觀察到植物的生長規律,並有意識地種植可以食用的植物,這就是原始農耕的起源。隨著原始農耕的出現,遠古人類有固定的食物,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變化,也改善生存狀態,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原始農耕生活》(使學生知道書本知識是前人在實踐中發現、總結的)

講授新課

教師出示學習目標學生齊讀明確本課所學內容。

一、原始農耕的代表

通過學習目標我們知道我國原始農耕的代表是北方的半坡居民和南方的河姆渡居民。

首先教師設問:學生閱讀課文6——8頁內容,通過小組同桌共同總結半坡居民的居住區域、生活的距今年代和生產生活情況(包括生產工具、種植農作物、定居生活、原始畜牧業、原始手工業)。學生總結回答後,師生共同完成以下問題。1、教師展示課件先明確半坡居民的空間位置並說明這一地區之所以會發現遠古人類遺址,說明這一地區適合人類生存。根據考古發現推斷其生活年代。

2、關於生產工具,可以和北京人對比,這種變化使人類的生活方式發生變化,從狩獵生活向農耕生活變化。3、農作物的種植說明人類有了固定的食物來源,除此以外,人類還有其它的獲取食物的方式,如狩獵、捕魚、和採集等,是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也推動了生產的發展。4、會建造房屋,過定居生活。分析使人類過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什麼?給學生選項進行選擇並分析為什麼?5手工業中選擇半坡人面魚紋盆進行講解,對這一時期的生產生活進行推斷,讓學生從歷史遺物中提取有效資訊。在講述以上內容時,教師引導學生了解以上關於半坡居民的生活生產情況,我們不是憑空想象的,而是根據考古發現證明的。。使學生明白我們瞭解史前社會的重要依據是考古發現。教師總結半坡居民的生產生活成就中,其中滿足人類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屬於物質財富;滿足人類音樂、藝術、教育等方面需要的屬於精神財富。以上內容說明人類社會在不斷的進步和發展,那麼推動人類社會進步和發展的根本動力是什麼?生產力的發展。簡單介紹生產力的概念,也說明人類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越來越高,並遵循自然規律,和大自然和諧相處。

接下來我們來學習南方河姆渡居民的情況,因為有前面的基礎,下面我請同學閱讀課文內容,根據教師設問,提取有效資訊。1、河姆渡居民的生活距今年代、生活區域和生產生活情況。重點分析骨耜的使用及作用和河姆渡出土的豬紋陶缽可以讓我們提取哪些資訊。

2、對比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兩個遠古居民的生產生活情況有何相同點和不同點。對比完後針對不同點進行小組討論合作探究活動。

教師展示材料:材料一 : 西安屬暖溫帶半溼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適中。春季溫暖、乾燥、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氣溫速降,秋淋明顯;冬季寒冷……

材料二: 河姆渡遺址位於長江下游地區,河湖泥沙沉積,土壤肥沃,水源豐富,當地降水多,氣溫高……高溫潮溼……

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說說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房屋建築不同的原因?說明了什麼?

因為半坡人居住在黃河流域,風大、乾旱寒冷,半地穴式房屋可以禦寒保暖。

河姆渡人居住在長江流域,氣候溼熱,幹欄式房屋可以防潮,還可以防蛇蟲猛獸之害。說明不同的自然條件產生不同的生產生活方式。順應大自然規律,因地制宜、科學合理。

教師指出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因為所處的自然地理條件不同,從而創造了南北兩種不同的原始農耕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原始農業的發展。

二、原始農業的發展

我國作為農業大國,歷史悠久,這和人類的這和遠古人民的善於觀察是分不開的,他們發現了動植物的習性,開創了我國的原始農業,並推動其發展,那麼我們從哪可以證明我國農業的產生和發展呢?通過以下三個問題我們來解決:1、原始農業的興起過程?(從種植農作物、農作物的種植範圍、和農具的使用三方面考慮)2、原始農業的發展出現的標誌是什麼?3、原始農業的發展有何意義(影響)?使學生了解何為文明社會和奠定的物質基礎指什麼?

總之,原始農業的興起和發展,為古代文明社會的到來準備了重要的物質基礎。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一直都重視農業生產的發展,因為它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物質基礎。“民以食為天,國以民為本”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三、小結本課內容:出示課件

板書:一、原始農耕的代表

二、原始農業的發展

1、過程:

2、標誌:3、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