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幼師工作計劃大綱

欄目: 教師工作計劃 / 釋出於: / 人氣:2.32W

又到了一個新學期,在這充滿挑戰的一年裡,幼師制定了工作計劃。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關於幼師工作計劃的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幼師工作計劃大綱
幼師工作計劃篇一

一、發聲訓練部分:

培養練聲的興趣;歌唱姿勢要正確;發聲要自然,用中等音量或輕聲歌唱;按教師的手勢,整齊地歌唱;用正確的口形,唱好U、O韻母。

二、視唱、知識、練耳部分:

1、讀譜知識:知道音有高低;知道音有長短;知道音有強弱。

2、視唱部分:能用聽唱法模唱歌曲(包括除大小七度、增四度、減五度外的自然音程和da da、 dada dada、da(a)、da da da、dada da da、da(a a)、da 空da等節奏。)

3、練耳部分:聽辯音的高低(比較不同樂器、人聲及同一樂器的不同音區音的高低;比較同一音組內構成大、小三度、純四、純五度旋律音程的兩個音的高低。聽辯音的長短,比較各種時值音的長短。聽辯並說明音的強弱差別。

三、欣賞部分:

培養學生欣賞音樂的興趣和良好的欣賞習慣。在欣賞中感受音樂的優美、悅耳,產生愉快的感覺。逐步體會旋律、節奏、速度、力度、音區、音色等表現手段在音樂中的作用。能辨別音樂作品中輕快、熱烈、活潑、優美、雄壯、莊嚴、詼諧等情緒。能感受進行曲、舞曲、搖籃曲等常見體裁的特徵。

教學分析:

在低年級的音樂教學中,學生第一次正式的接觸音樂的學習。所以,在本學期在教學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的實施:

愉悅性:在教學過程中,不論是歌曲的學唱、樂理知識的學習,都要使學生學的 快樂。使他們能興致勃勃,主動積極地投入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以及創造音樂的活動中去。

藝術性:我們在教學中要通過藝術形象來喚起學生對美的共鳴與追求,從而進行審美教育和品德教育。

注意加強鞏固音高概念、鞏固學生對音的高低、強弱、長短的感覺。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累積樂理知識。教材中的律動和舞蹈較多,應注意引導學生自編動作、節奏甚至歌詞,發展學生身體的協調能力和自編能力。為今後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學生開始正式系統化的學習音樂,應注意引導學生正確對待,使學生愛學、願學。學生的整體情況預計不均衡,情況參差不齊。所以,對不同學生應用不同教法,要培養學生專長,即 普遍培養,重點發展 。使學生各方面均有提高。學生年齡小,生性活潑,我會在這一點下功夫。重點發展舞蹈、律動的學習。增強學生身體的協調能力,讓學生可以漸漸增強身體的協調性、節奏感。

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並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匯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並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

幼師工作計劃篇二

幼兒園中班的體育課主要目標是能自然、靈活、有精神地走、跑、跳,並能變換方向或交替走、跑、跳等,並能協調、靈敏地鑽、爬和攀登。 根據本幼兒園的中班幼兒年齡來看,很多幼兒都是中大班的能力要求。進入中班的小朋友在身體各方面都比小班的小朋友要強,因此他們的教學要求也隨著提高要求,學的知識也比以前更具挑戰性,小朋友也比以前感興趣了些。

具體的體育活動計劃:

第一階段目標:

一、 繼續學習走、跑、跳、投擲、平衡、鑽爬、攀登等基本動作。

1、 對於基本動作的要求明顯要高一些,比如說走,就可以加

入側走,四散跑和躲避,增強幼兒動作的靈活性。

2、 跑的基本練習可以加入跳過障礙物和繞過S型障礙物的

跑。也可以增加接力跑這些有競爭的活動。

3、 在投擲的練習中,增加兩人間的相互拋球,可以鍛鍊幼兒

手眼協調控制的能力,發展幼兒的反應力和動作的協調性。

4、 通過鑽、爬等體育活動的鍛鍊,提高幼兒大肌肉動作的靈

敏性和靈活性。

5、 幼兒平衡能力重點是幼兒的前庭平衡和四肢協調和重心的

控制。體育活動很多都涉及到平衡的控制,所以幼兒平衡能力對控制身體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至關重要.

二、 學習徒手操和輕器械操

1、 引導幼兒學習新的徒手操,動作難度簡單易學,便與幼兒模仿!

2、 開始引導幼兒學習新的輕器械操,使幼兒進行器械活動,增強對基本的體操的喜愛。

3、 通過輕器械操,可以更大程度上鍛鍊幼兒身體,提高幼兒手眼協調配合的能力。

三、 練習幼兒的基本佇列隊形

1、 培養幼兒基本的佇列隊形知識,逐步教會他們集合的基本隊形,佇列的要求。

2、 通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基本達到集合時隊形整齊,佇列有序的要求。

3、 加強幼兒基本走、跑等隊形,基本達到可以的立正時雙手放好,兩眼看前方,能都整齊的走,小跑步等。

四、 初步掌握拋接球皮球,拍球的方法能靈活、協調地鑽爬、協地攀登。

1、 學習拋接皮球,可以把氣球拋起來並基本能夠接住皮球。發展幼兒拋接球,能夠很好的鍛鍊幼兒手眼協調能力和反應能力。如果幼兒達到能夠接住皮球就基本達到大腦能夠很好的控制身體協調的進行運動。

2、 拍球能夠很好發展幼兒手臂和手部小肌肉的協調運動!可以發展幼兒控制身體的能力,提高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幼師工作計劃篇三

家長們帶著不同的希望與期待和孩子一同升入了中班. 孩子們希望見到老師美麗的笑容、聽到溫柔的話語、學到新奇有趣的知識。家長們希望看到能讓他們放心的老師,見到孩子們健康快樂的成長。我們中一班這個新組合,每天帶著愛心、耐心、細心、信心和童心與孩子們快樂的相處,我們希望做孩子們的好老師,家長們的好朋友。

孩子進入中班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時期, 和小班的時候相比較,他們會更自主,好奇心極強,喜歡參與探索性的活動,不喜歡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做,這個時期已經開始有自我意識了,這個時候我們鼓勵他們自己去想,去做,去嘗試其實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在這個時期,做為老師完全可以先做一個觀察者和協助者,來發現孩子的興趣和特長在哪裡,適時的幫助他,讓他得到儘可能大的發展空間。但這個時期也是最讓老師和家長頭疼的時期,孩子不象小的時候那麼聽話,道理又聽不懂,什麼都想知道可又缺乏耐心,通過這近一週的觀察,我覺得這個班的孩子可以說是發展得比較全面。下面我就簡單分析一下班裡孩子們各方面的情況:

一、情況分析:

1、我們中班,共有60名幼兒。其中女孩19名,男孩有22名。由於我班幼兒剛從小班升入中班,還需一定的時間適應,因此,在九月要注意常規的培養。冬季即將到來,多進行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增加幼兒抗寒抗病能力。

2、班內幼兒能基本瞭解和遵守幼兒園的生活常規,自理能力較強。

3、在語言活動方面能堅持講普通話,在鼓勵下願意試著大膽的講話,個別孩子語言的交往能力較強,但詞彙量不大,用詞比較單一。在聽別人講話時,不能耐心的傾聽別人的講話,急於表達自己的意見。對圖片的理解和講述能力還比較薄弱。

4、在音樂方面,個別幼兒能夠很好地掌握節奏,能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吐字清晰,喜歡節奏感強、內容有趣旋律美的歌曲。能掌握簡單的音樂遊戲的進行方法。

5、喜歡美術活動和動手類的活動,表現的慾望強。

二、我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和幼幼兒的年齡特點共同討論並制定了本學期具有本班特色的教學工作計計劃

1.數學教育領域:

(1) 會用默數的方法數數。

(2) 感知數字6—10與相應物品數量的對應關係。

(3) 能正確熟練地點數10以內數量的物品。

(4) 通過實際操作活動,明白物體數量不會因為物體排列空間的大形式的改變而改變。

2.社會教育領域:

(1) 喜歡認識新朋友,能大膽地介紹自己,願意與同伴共同遊戲。

(2) 愛勞動,愛惜勞動成果。

(3) 能愛護環境衛生,講文明,有禮貌,不在公共場所大聲喧譁。

(4) 主動參加各種活動,大膽表達自己的見解。

(5) 遇到困難不畏懼,相信自己能克服困難,完成活動任務。

3.科學教育領域:

(1) 能根據提供的材料,大膽設想,積極參與製作活動。

(2) 有動手探究的願望,樂於嘗試用各種方法弄明白自己想知道的事。能與同伴分享交流操作時的發現和經驗。

(3) 感受水上、空中工具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感受科學制造與發明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樂趣。

(4) 經歷探究春天的過程,感知春天花草樹木、動物生長的變化以及人們生活活動的變化,能把自己的發現進行交流

4.藝術教育領域:

(1) 音樂活動中對幼兒進行音樂素養方面的教育,從聽音樂練習開始,對

幼兒聽音、辨音能力的培養,節奏練習等,讓孩子具有音樂素質及能力,將歌曲作為音樂活動的補充形式。

(2) 感受音樂的節奏,放鬆愉快地歌唱。

(3) 體驗4拍子旋律,學習辨音增加對聲音的敏感性。

(4) 培養愉快歌唱的興趣及對聲音的聯想。

(5) 認識各種打擊樂器,並能說出其名稱。

(6) 自制小樂器,體驗打擊樂的節奏並學習演奏。

(7) 能用繪畫、貼上、浸染、製作等形式,表現出輕柔、平整、均勻的圖畫。

(8) 初步感知顏色和藝術作品的色彩美,體驗欣賞藝術作品的快樂。

(9) 能使用粉筆、油畫棒大膽圖畫,有表現美的意識。

(10)用畫、摺疊、泥塑、拓印等方法表現物體的基本形象。

(11)喜歡用繪畫、拼貼等方式表現情緒、色彩、圖形的對比。

三、家長工作:針對實際情況及時與家長溝通、交流教育心得,共同來了解孩子,幫助孩子健康成長,聽取家長合理意見,及時溝通,達到家園共育的目的與一致性。

Tags:幼師 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