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公益廣告作品解析

欄目: 公益廣告詞 / 釋出於: / 人氣:4.41K

本文是公益廣告作品的解析,歡迎閱讀。

公益廣告作品解析

公益廣告是以為公眾謀利益和提高福利待遇為目的而設計的廣告;是企業或社會團體向消費者闡明它對社會的功能和責任,表明自己追求的不僅僅是從經營中獲利,而是過問和參與如何解決社會問題和環境問題這一意圖的廣告,它是指不以盈利為目的而為社會公眾切身利益和社會風尚服務的廣告。它具有社會的效益性、主題的現實性和表現的號召性三大特點。

公益廣告通常由政府有關部門來做,廣告公司和部分企業也參與了公益廣告的資助,或完全由它們辦理。它們在做公益廣告的同時也藉此提高了企業的形象,向社會展示了企業的理念。這些都是由公益廣告的社會性所決定的,使公益廣告能很好的成為企業與社會公眾溝通的渠道之一。

公益廣告隸屬非商業性廣告,是社會公益事業的一個最重要部分,與其它廣告相比它具有相當特別的社會性。這決定了企業願意做公益廣告的一個因素。公益廣告的主題具有社會性,其主題內容存在深厚的社會基礎,它取材於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樂。並運用創意獨特、內涵深刻、藝術製作等廣告手段用不可更改的方式,鮮明的立場及健康的方法來正確誘導社會公眾。公益廣告的訴求物件又是最廣泛的,它是面向全體社會公眾的一種資訊傳播方式。例如在提倡戒菸、戒毒的公益廣告中直觀看僅僅是針對吸菸、吸毒者,但是煙、毒的危害已經傷及到環境中的其他人和其後代了,無論是直接受眾還是間接受眾,它是社會性的,是整個人類的。所以說,公益廣告擁有最廣泛的廣告受眾。從內容上來看大都是我們的社會性題材,從而導致它解決的基本是我們的社會問題,這就更容易引起公眾的共鳴。因此,公益廣告容易深入人心。我們企業通過做這樣的廣告就更容易得到社會公眾的認可。

公益廣告最早出現在20世紀40年代初的美國,亦稱公共服務廣告、公德廣告,是為公眾服務的非盈利性廣告。中國通過電視媒體播出公益廣告,最早出現的是1986年貴陽電視臺攝製的《節約用水》。之後,1986年10月26日,中央電視臺開播《廣而告之》欄目,公益廣告雖然不必像商業廣告那樣一字千金,公益廣告卻以極強的親和力在倡導健康的社會風尚。用心品味,委實令人心悅誠服。

一次災難背後,有一個民族的堅強、從容與不屈,很榮幸身為其中一員,在餘震中堅持做好自己的事。客戶——藍光集團,在第一時間為災區捐款1000萬元和100萬瓶純淨水,並要求把他們一貫低調的風格延續到公益海報上。

震後晃花雙眼的海報,如幻燈片閃現眼前:他們是失去親人嚎啕大哭的模樣;他們是伸出廢墟拽緊希望的小手„„大腦滯後一片空白,習慣了悲痛的我們,在此時不約地達成共識:這次為藍光集團做的公益海報,不見悲痛、不見淚水!

我們都清楚,一個不見悲傷的畫面,就像一個內心痛苦表面卻若無其事的人一樣,不易引起關注和同情。正因為如此,我們更願意接受這次挑戰!

設計師連夜在上千張圖片中挑出三張:一排在雨中整裝待發的救護隊;兩隻在廢墟前緊握的手;三張在圍牆上凝望遠方的面孔。透過如此普通的畫面,我們深刻解讀了藏匿在平凡背後的堅強、愛和希望!文案中,我們以堅定的聲音,反覆以同一句話開頭:“我們相信„„”

“我們相信愛是最堅固的建築!”“我們相信愛不倒下,手就能再次相連!”“我們相信明天這裡將換上孩子的笑臉!”是的,我們相信,擁有信念的愛是生命最堅強的支撐;我們也相信,在平凡中,才能見最觸動人心的柔軟!

西嬋是一家知名的整容機構,她做公益海報時,也許是因為通宵加趕公益稿,也許是因為餘震在顫抖我們身體時,更將作者的思維抖散了。總監在盯著一句“中國力量”時,目光如炬地穿透了它的另一面,說了一句:“最美中國色!”

提到“中國色”,遍佈腦海裡的是大片的正紅、點綴其間閃耀的明黃、還有什麼呢?黑色,但此時,這三種顏色已經不能滿足最美的概念,特別是傳頌了幾千年的黑眼睛、黑頭髮,雖然代表了中國人,但用在這裡顯然不合時宜。地震讓我們眼前只看到黑暗,那就讓黑色先換個身份吧。

不過,黑色並非沒有能見度的顏色,它反而作為第二個按鈕,開亮了我們的視線。我們看到了在黑暗中、廢墟上奮戰的救護隊身影,我們想到了感同身受的關懷,如果要以一個顏色代替,也應該是溫暖的橙色。我們開始興奮不已,第一個“最美中國色”已經出現,就是橙色!

一團溫暖窩在我們心中,其餘最美的中國色很快就想到了。白色:善良的人性、大愛無聲的表達、白衣天使起死回生的手,最美!紅色:佈滿血絲的雙眼、送往災區炙熱的鮮血、志願者跳動的心,最美!綠色:無所畏懼的軍人、生命無數次奇蹟、明天家園的顏色,最美!

畫面中,這些最美的顏色以藝術化的美感,削弱了黑色帶給人們的陰影,在完稿時,我們又經歷了一次不小的餘震,大家忙著看這張愉悅的“彩虹稿”,在震完之後才相視一笑說:“看來我們都有免疫了!”在公益廣告受到空前好評時,另一套系列稿誕生,還是西嬋,還是公益稿,核心主張轉到精神層面上——微笑。我們不想滿足於表象的美,畢竟司空見慣的美女笑得總有些單薄,在我們的直覺裡,這種微笑應該是窩在心裡漸漸泛開的漣漪„„就在這時,總監突然盯住美女設計師笑了,果然沒猜錯,這個笑有來頭!總監接下來的話暗藏玄機,他說:“你們看XX,再想想,就能看到創意!”設計師們一受令就開始目光掃射,在美女設計師含羞微笑時,有幾人頓悟了,對的,就是她!設計師們讓她出生在紙板上綻放微笑,我們讓每一筆線條都刻著純真與善良,她就是每個人心底的那個小孩!永遠微笑,永遠相信明天好!

西嬋的公益稿就這樣誕生了,畫面中的小女孩是我們的心靈素描,她微笑著說出了所有人的心聲:“Smiling for tomorrow!明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