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應用實施方案(通用13篇)

欄目: 實施方案 / 釋出於: / 人氣:1.79W

應用實施方案 篇1

一、指導思想

應用實施方案(通用13篇)

為深入學習貫徹國家、省、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緊緊圍繞新課程改革,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技術裝備工作管理,確保教育技術裝備為學校教育教學服務的條件保障機制,切實提高教育裝備的使用效益,促進我校教育技術裝備建設工作健康、可持續發展,進一步推進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實現我校教育可持續發展,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發揮應有的作用。

二、工作目標和主要內容

推動教育技術裝備的充分應用,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實現使用效益最大化,是學校教育技術裝備工作的最高目標,也是教育技術裝備管理應用的核心目標取向。

(一)確保人員到位,促進管理上水平。

1、職責分工明確。由分管教學的副校長負責教育技術裝備“建、配、管、用、研”工作,教科處具體負責教育技術準備管理應用工作,學校實驗室、圖書館、網路中心的負責人具體落實。教育技術裝備管理應用工作務必納入學校以及有關部門工作計劃、教師教學計劃和管理人員工作計劃。

2、專(兼)職管理人員到位。物理、化學、生物各實驗室均有一名專職實驗管理員,有專職圖書管理員。體育設施及器材、音樂教室及器材、美術教室及器材、綜合實踐活動室及器材、多媒體教室及裝置、計算機網路教室及裝置、校園資訊網路、地理教室裝置、數學器材、衛生器材等,有專(兼)人管理,明確職責,其管理工作按有關規定計算工作量並列入績效考評。

3、專職教師到位。體育、音樂、美術、資訊科技課,安排專職教師。

4、經費有保障。生均公用經費有一定比例用於教育技術裝備的`正常執行、維護保養、易耗品補充以及人員培訓等支出,同時應拓寬經費籌措、投入渠道,切實加大投入。

5、規範管理到位。學校的一切教學儀器、裝置器材和圖書資料都是國家財產,必須做到:儀器器材總賬、明細賬(分賬)、低值易耗品賬“三賬”齊全、準確,賬面與實物相符、總賬與分賬相符、櫥籤(櫃籤、定位籤)分別與實物和賬面相符,儀器器材賬、卡、物相符率達100%(其中低值易耗品賬、物相符率不低於90%),各種報損報廢手續清楚。儀器器材存放科學,維護保養措施落實,主要儀器裝置完好率達95%以上。

6、規範管理。儀器器材總賬、明細賬(分賬)、低值易耗品賬“三賬”齊全、準確;賬面與實物相符、總賬與分賬相符、櫥籤(櫃籤、定位籤)與實物、與賬面相符,儀器器材賬、卡、物相符率達100%(其中低值易耗品賬、物相符率不低於90%)。儀器器材存放科學,維護保養措施落實,主要儀器裝置完好率達95%以上。

(二)全面開展實驗教學和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1、理、化、生儘量將部分演示實驗安排學生做分組實驗,部分分組驗證性實驗安排學生做探究實驗、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國中畢業班物理、化學、生物實驗操作考查合格率達90%以上。實驗教學要有計劃,有過程記錄,有檢查。

2、理、化、生、體育、音樂、美術課教學,要按照課標要求用好器材,最大限度地發揮器材作用,訓練學生技能。

3、開展“陽光體育”活動,每天學生體育集體活動不少於0.5小時。藝術訓練每週不少於40分鐘。

4、綜合實踐活動,課時要達標,在相應實踐室(場地)開展教學活動,同時,注重實踐,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5、在保證實驗安全、有序的前提下,向師生開放實驗室、實踐室,為學生自主開展實驗探究活動和師生開展自制教具活動提供條件。

6、廣泛發動教師進行實驗教學研究,撰寫實驗教學論文,積極參加省、市組織的實驗教學論文評選活動。

(三)大力推進資訊科技應用,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1、加強基礎教育本地資源建設和利用。建立學校教育教學資源庫,實現資源共建共享,為資訊科技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服務。

2、全體教師應樹立一個理念,即:大力推進資訊科技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資訊科技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資訊科技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全體教師參與一項實踐與研究,即:“利用資訊科技改變教與學模式,增強教與學效果,提高教與學效率”的實踐與研究。青年教師上好一節整合公開課,學校每門學科至有一至三節觀摩課。

3、要廣泛發動教師和學生參加電腦作品製作活動,開展教師教學技能比賽以及組織教師積極開展應用研究和撰寫論文活動。

(四)充分利用“班班通”裝置,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和課堂教學效果。

多媒體教室、計算機網路教室等遠教裝置,在保障其執行穩定可靠的基礎上,落實“堂堂用”要求,充分利用“班班通”裝置,優化課堂教學。多媒體教室、計算機網路教室在主要用於課堂教學的同時,要為

應用實施方案 篇2

為了全面推進學校教育、教學及管理的資訊化建設,進一步提升廣大師生的資訊素養和駕御資訊科技的能力,提高學校教育資訊化的應用水平和效能,錘鍊學校資訊化辦學特色,在全體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下,爭取學校資訊化工作有新的跨越,特制定學校資訊化建設發展規劃:

一、指導思想

學校資訊化的一個重要領域是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儘管課堂教學存在著一些與生俱來的不足與缺陷。但是,就目前而言,課堂教學,或者說有意義的接受學習仍然是學校教學活動的主要方式,學生通過學校的正規課程的學習獲得必要的知識和能力是學生髮展的主渠道,因此我們將積極探索學校正規課程與資訊科技有效整合的作用,同時也將研究學生活動與資訊科技整合的.新領域。

二、主要任務

1、進一步改善校園資訊化環境,重點在區域網的優化配置。採用適用的網路管理軟硬體,提高學校網路安全和管理效率,改善內網執行速度。在辦公室、教學樓構建無線網接入裝置,逐步提升校園資訊化環境。

2、通過健全、完善學校現有的校園網路、資訊科技裝置管理等管理辦法和制度,形成學校齊全、規範的資訊化實驗規章制度。

3、建立一個學校的教育資源平臺,把現網站的教育、教學、科研資源重建整理,逐步充實教學資源。形成師生共建、能和“心通互動教學平臺”整合,具備校本特色,為廣大師生青睞的資源網站。在現有電子圖書館的基礎上發展圖書館資訊化資源庫藏,優化組合學校現有的多媒體、音視訊資源資訊儲存,爭取和學校教育平臺整合,為師生提供快速查詢下載的服務。

4、在完善更新學校數學學習網站、資訊科技學習網站、語文學習特色網站的同時,再建設幾個主題學習網站和班級主頁的連結。為改善目前學校網站資訊更新慢的狀況,嘗試在教師中培養一批優秀的資訊科技帶頭人在資訊中心的統一協調指導下,對網站相關模組的資訊更新,加快更新頻率。

5、建設校長管理平臺,通過相應的管理模組,實現學校各管理部門利用網站後臺管理,及時釋出、更新學校各類管理資訊,提供學校公共基礎資料查詢、資訊檢索等服務,初步實現學校教育行政管理自動化,提高協作效率。

6、充分發揮網路優勢,完善教師網站“我的空間”,建設具有校本特色的網上儲存、網上交流平臺(網路公文包),使課件管理、檔案傳輸、師生交流的網路化變為現實,提高教育效益。

8、加強對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進行教育教學的研究,探索資訊科技與學科課程的有效整合,建立學習環境和能充分體現學生主體作用的學習方式。

三、基本目標

1、加大硬體投入,完善校園網,更新添置計算機

2、加強軟體建設。豐富改進學校主頁並定期更新,使學校網站形成較為豐富,具有自身特色的資源庫。

3、加強應用,服務教學。發揮資訊科技在學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快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的整合,開展網路環境下學生自主學習的實踐研究,提高學生的數字化技能。

4、加強校園網建設。

(1)宣傳瞭解。

讓教師瞭解校園網的功能及其對學科教學、認真工作、課件製作與傳輸、資源利用等方面的作用,讓教師受其“誘惑”,享其“便捷”。

(2)加強管理。

制訂校園網管理制度,堅持“為教學服務”的原則,做到定期維護、不斷完善。(如軟體的升級等),確保校園網暢通。

(3)實踐應用。

5、對全體教師進行全員化培訓。在原有基礎上,加大培訓力度,強化資訊科技培訓,形成一支健全的具有一定資訊科技水平的教師隊伍。

四、網路管理

1、加強對校園網路管理工作,完善規章制度。

2、學校應對師生加強網路安全教育,確保校園網網路執行高效、有序。

五、繼續加強校園網路的建設與管理

學校計算機網路通過幾個學期的調整和重新佈局,以及將學校區域網提升至域管理,在各方面的問題已經得到基本解決。

學校網站的建設,在很多方面也存在不少問題。本學期將進一步在學校網站如何做深,以及特色平臺如何進一步完善等方面,聽取意見,進行修改。

六、協助學校各部門開展與資訊科技整合的各項活動,推進學校資訊化程序

互相協作開展具有各科特色,適合學生個性發展的整合活動。學校各部門的任何活動,其實都是部門間相互協作的一個過程,絕對不是獨立的分支,任何一個活動都涉及到學校的方方面面。一次成功的活動,其實就是學校各部門間相互默契配合的體現。資訊室在整個活動中應該積極地參謀,指導部門負責人合理選用資訊科技,充分恰當體現學校的資訊科技特色,全面推進學校的資訊化程序。

應用實施方案 篇3

現代教育技術是現代教育的制高點和突破口。對於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效能意義重大,影響深遠。觀念決定行動,思路造就出路,市教育局提出了在全體教師中開展現代教育技術應用“五個一”活動,我校根據檔案通知精神,認真組織實施,現制定我校教師現代教育技術應用“五個一”活動實施方案。

一、工作思路和總體目標

以新教育理念為指導,通過現代遠端教育工程和校園網路平臺,研究和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總結和提升教育教學經驗為重點內容。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目的,把立足點放在解決教學改革和實驗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上;把著眼點放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把切入點放在教師教學理念、教學方式轉變和努力推進資訊科技與學科整合;把增長點放在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上,突出一箇中心(以教師專業水平不斷提高為中心),實現三個轉變(轉變學習行為、轉變教育觀念、轉變教學行為),促進三個提高(提高教師教育資源整合和應用水平、提高教師教育教學的能力、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

二、組織領導

成立x教師現代教育技術應用“五個一”活動領導小組: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

三、活動物件及內容

1.活動物件:全校50歲以下的教師。

2.活動內容:

結合學校的教學常規管理及校本教研工作的開展,組織開展教師現代教育技術應用“五個一”活動:

一是全體教師每人每學期撰寫一篇高質量論文。每位教師能夠充分吸收和應用優質資源開展教育教學,探討教學應用研究,撰寫應用心得和模式應用論文(如:調研報告、研究報告、教育敘事報告、教學反思等)。該活動內容可以以博文的形式發表在x教師新浪部落格圈裡。

二是全體教師每人每週設計一篇規範的教學方案。要求根據教學資源在學科教學中的應用,至少寫出一篇教學設計。

三是全體教師每人每週做一個精品課件。利用遠教和網路資源結合本學科教學,每位教師每週至少製作一件具有原創性的精品課件,網頁、ppt、flash等形式均可。

四是全體教師每人每週上一節優質整合課。要求每一名教師能通過農村遠端教育和現代教育技術平臺,利用優質資源(含光碟),至少上一節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優質整合課,學校將組織教師觀摩、研討,總結經驗教訓,探討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教育教學中的應用。該項活動因受學校教學條件所限,不是每位教師每週都有機會在多媒體廳上課,學校將對每個教研組在多媒體廳上研討公開課的時間作出安排(見附表一)。

五是每週利用遠端教育資源和網路資源開展一次德育活動。要求教師結合自己的學科特點,將德育寓於學科教學中,通過遠端教育和現代教育技術平臺,利用優質資源(含光碟),開展一次德育活動,如:愛國主義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環保教育、衛生防疫知識教育和主題班會等。該項活動將與每週的班隊會課結合。

四、活動安排

1.組織動員(20__年2-3月):學校召開動員會,部署安排活動,向教師宣講實施方案,做好活動前期準備工作。

2.培訓實踐(20__年3月15日——6月20日):培訓學校骨幹隊伍;學校根據教師實際情況,有目的開展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培訓並於5月中旬進行考試驗收效果;學校啟動“五個一”活動,50歲以下每位教師按學校要求,每週按時完成“五個一”活動的任務,並及時上傳到現代教育技術網“五個一”活動專欄。學校教務處、教研室和資訊處具體負責活動的檢查與落實,確保活動有實效。形成由教務處、教研室和資訊處負責,教研組或年級組具體抓,教師人人蔘與的分層管理、各司其職、逐級落實的組織管理機制,確保活動落到實處。學校將組織“五個一”活動領導小組的相關人員,定期不定期地對活動開展情況進行過程指導和督查,將廣大教師對此方案的執行和落實情況進行全面檢查或隨機抽查,將實施的.情況作總結、分析,並將檢查的結果及時進行通報。

3.成果集結(20__年6-7月):活動過程中,教師每週應及時將各類成果上傳至現代教育技術網“五個一”活動專欄,並作為學校考核開展活動的依據(注:電教優質課、德育作品:市直學校每學期各選送二節,要求學校拍攝製作光碟上報)。20__年6月初學校對上學期的各類成果進行評選,建立學校資源庫,並從中推薦優秀作品參加市各類成果徵集活動(20__年7月10日)。

4.交流反思(20__年9月):舉辦我校現代教育技術應用成果交流展示活動,總結反思前半年工作,部署後半年工作。

5.實踐提高(20__年9月——12月):在總結前半年工作的基礎上,繼續開展應用活動。選拔現代教育技術應用方面表現優秀的教師參加xx市舉辦的首屆全市中國小教師現代教育技術能力綜合應用大賽。

6.總結表彰(20__年12月):組織開展後半年成果評選和推薦,上報活動總結及優秀成果。我校學期末將組織對各類成果進行彙總,給在“五個一”活動中表現突出的教研組授予優秀教研組,並在全校教職工大會上進行表彰授牌,同時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

7.拓展延伸:在開展“五個一”活動的基礎上,總結經驗、找出差距,建立長效機制,使“五個一”活動制度化、經常化。

應用實施方案 篇4

智慧教室是根據教師的教學需求,通過通訊裝置、平板電腦、投影機、實物投影等裝置建立的一種先進的教學平臺,能夠實現師生互動、實時反饋學生學習情況、教學目標評估等功能,是教師多媒體教學的升級版,對提高課堂效率,調動學生積極性有很大的輔助作用。為推廣智慧教室在我校的普及使用,提升教師資訊化教學能力,特制定以下實施方案。

一、智慧課堂應用實施領導小組:

組長:郭金保(校長)

副組長:也考才讓(教導主任)拉毛才讓(資訊科技管理教師)

成員:全校各科教師

二、智慧教室維護。

每開學初對全校裝有智慧教室軟體的教室進行維護,確保裝置正常使用。

二、智慧教室培訓。

經過上一學年的'培訓,老師們已經基本掌握智慧教室的使用,但需要多練習。本學期繼續加強對需要上智慧教室課的老師的實用技能培訓。

三、智慧教室應用。

1、鼓勵教師多使用智慧教室,尤其是三至六年級的公開課、示範課、競賽課,都要求使用智慧教室授課,逐步擴大授課範圍。

2、學校根據“智慧教室”的使用情況和學生的運用熟練程度,制訂學校智慧教室使用規定和授課安排表,學期末評選出能熟練使用的優秀教師進行表彰。

3、推薦一名優秀教師參加全縣的展示評比,逐步培養學校的資訊科技骨幹教師。

四、檔案整理。

建立智慧教室創新教學工作考核評價體系,激勵、調動教師創新教學的積極性。做好智慧教室的管理和記錄整理。

應用實施方案 篇5

摘要:學校要充分運用資訊科技教育整合各學科的教學,以資訊科技教育促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教師的資訊科技教育觀念和計算機應用能力是關鍵。今後我們將在師資培訓課程資源的整合方面更加努力,讓這些裝置在應用中發揮最大的效能,使遠端教育發揮出它最大的作用。

關鍵詞:遠端教育;實施方案;工作總結

遠端教育是教育資訊化的一項重要內容,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手段和教育方法。為了充分發揮農村中學現代遠端教育工程的作用,把優質資源引入農村中國小,使廣大農村地區的孩子與城市和發達地區的孩子享受同等的教育資源,切實提高農村中國小的`教育教學質量,根據上級主管部門有關檔案精神,特制定我校現代遠端教育工程應用工作三年行動計劃。

一、工作思路

從抓遠端教育工程設施裝置普遍應用入手,將更多的優質教育資源廣泛引入農村中國小,促進學校教師資訊素養和課程整合能力,促進學校新課程實施水平不斷提升,促進各類為農服務活動廣泛開展。

按照“循序漸進、逐步深化提升”的原則,有條不紊地啟動實施行動計劃。第一年著力推動普遍應用,精心培育各類應用典型;第二年充分發揮典型的輻射帶動作用,逐步形成主動應用、有效應用的生動局面;第三年實施“在研究中應用,在應用中研究”,努力建立低成本、可持續、高效性的應用工作機制和制度體系。

二、工作措施

(一)落實基本要求

1.確保三種模式每套裝置每週在教學中的應用在14課時以上,每週至少開展一次德育教育活動,平均每月至少開展兩次為農服務和農村黨員教育活動。

2.建立統一規範的“一表三冊”(專用課程表,教育資源登記冊、教學應用登記冊和為農服務登記冊),進一步規範對資源和裝置的管理與應用。

3.切實做到“一機三用”,即:上課學生用,課餘教師用,節假日農民用,從根本上提高裝置的使用效率。

4.實現資訊科技與優質資源應用“五進三不漏”,即:進計劃、進課堂、進管理、進德育、進為農服務活動,不漏學校、不漏教師、不漏學科。

(二)深化全員培訓

1.按時組織各類培訓活動,為開展校本培訓奠定基礎。

2.建立各級培訓體系,開展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培訓活動。

3.各類培訓都要緊密結合教學實踐和工作實際,主要採用參與式的方法,做到任務驅動,研訓一體。

4.各類集中培訓活動都要有明確的目標要求和健全的考核制度,做到“時間、地點、內容、師資、人員、考核”六落實,並將考核結果載入受訓者的業務檔案,與其績效考核等次掛鉤。

(三)廣泛開展活動

1.認真搞好每年一次的“教師資訊科技教育成果評選”活動。

2.組織廣大教師積極參與各級各類資訊科技競賽活動。

3.每年開展一次遠教應用優質課評選活動,開展優質課巡展以及研討交流活動。

4.不斷推出新典型,交流新經驗,不斷提高應用工作水平。

(四)建設優質資源

1.提高資源建設質量,減少低效和無效投入,最大限度的提高優質資源的利用率。

2.學校要廣泛開展調研工作,在摸清資源現狀和需求的基礎上,組織學校骨幹教師、教研人員和管理人員,對購買、下載和師生員工開發的媒體素材進行全面的收集整理,分類編目。

3.學校要加強各方面的協調工作,做好各類教育教學以及為農服務資源的連結和整合,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互動共享的資源體系。

4.學校要組織多方力量,以適應教學、學生髮展以及學校管理等多方面需求為目的,以突破課堂教學、學生活動和學校管理的重點難點問題為著力點,積極開發和整合各種急需資源(包括下載、轉化天網或地網的優質資源,蒐集、整理、轉換相關優秀文字資源),有計劃的獨立或與有關方面合作開發有特色的校本資源、地方資源等。

(五)推動應用研究

1.學校要對遠教工程應用中的共性、關鍵問題,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確立課題,分工合作,協力攻關,多出能夠有效指導教學應用實踐的突破性成果。

2.學校要按照“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家引領”的機制,認真落實校本教研工作,及時解決教學實踐中的各類實際問題。

3.學校要廣泛開展交流活動,不斷提高應用研究水平。

4.成立學校現代遠端教育應用工作小組,通過報告會、專題講座,實現應用工作的專業引領。

應用實施方案 篇6

本學期,為了加強基礎薄弱校建設,教育局為我校配備了14臺電子白板教學裝置,為了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和效率。探索電子白板和學科的有效整合模式,我校特制定此電子白板與學科整合教學實施方案:

一、領導機構

組長:王超

成員:段李峰 孫季建 王蘇平 吉文昀

各教研組組長和裝置管理員

二、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 20xx年10月-- 20xx年11 月

內容:1、制定電子白板相關管理制度。

2、對全校任課教師進行電子白板使用培訓。

第二階段:20xx 年11月--20xx 年12 月

內容:開展電子白板與學科整合教學大賽,要求任課教師全員參加,學校成立大賽評委會,對教師賽講情況進行評審,計入教研考核。

第三階段: 20xx年12 月

內容:組織電子白板應用能力考核,考核組設計試題,對電子白板使用技能進行考核,要求全校教師參加,考核結果納入教研考核。

第四階段: 20xx年2月-- 20xx年3 月

內容:根據第一學期考核結果,確立電子白板與學科整合骨幹教師,教研組對骨幹教師進行集體備課、聽課,提升骨幹教師業務能力,參加上級單位電子白板使用教學大賽。

第五階段:20xx年3月—20xx年6月

內容:骨幹教師對學校教師進行電子白板示範課展示,指導學校教師快速熟悉電子白板授課方式。

應用實施方案 篇7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實施,著力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已成為教學工作的關鍵。根據縣局有關檔案精神,結合我校的工作實際,為了切實推動現代遠端教育專案工程,服務於新課標的實施,改變我校基礎教育資訊化的發展現狀,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成立領導機構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

領導小組負責全校遠端教育學科教學應用工作的統籌與規則、制度建設、考核與評估。

領導小組下設四個學科教學應用小組:

1、語文組——組長:;成員:各班語文任課教師。

2、數學組——組長:;成員:各班數學任課教師。

3、自然組——組長:;成員:各班自然任課教師。

4、品德社會組——組長:;成員:各班該學科任課教師。

各學科教學應用小組的工作職責是:以本校所有學科教材為主,以遠端教育接收ip資源,白水基礎教育資源網、陝西教育資源網、中央電教館資源庫為核心,通過研討形成每節課的的教學設計和課件,整理加工成各學科教學應用資源庫,並及時將本學科教學應用工作上報縣電教中心。

二、工作目標

1、 利用兩週時間完成四個學科(語文、數學、自然、品德與社會)教學應用小組組建工作。應用小組的工作核心是形成四個學科本學期的'每一節課的教學設計和多媒體課件,以及相關的擴充套件資料。

2、開展教師遠端教育學科教學應用全員培訓工作。利用遠端教育ip資源,形成每位教師研討資源、應用資源,分層次開展教師、管理人員培訓工作,達到資源應用進計劃、進課堂、進管理、進德育、進為農服務。

3、應用工作達到裝置應用每週不少於20課時,每週開展一次德育活動,每月開展兩次為農服務和黨員教育活動;建立統一規範的“一表三冊”(專用課表、教育資源登記冊、教學應用登記冊和為農服務登記冊);切實做到“一機三用”(上課學生用、課餘教師用、節假日農民用)。

4、通過活動,使我校的遠端教育應用、管理、培訓等工作有典型經驗、有特色。

三、工作時間

第一階段:20xx年2月23日——3月9日

成立學科教學應用領導機構,成立學科教學應用指導小組,開展全員培訓。

第二階段:3月10日——6月30日

學科教學應用小組開展工作,利用遠端教育ip資源,白水基礎教育資源網、陝西基礎教育資源網、中央電教館資源庫、國家基礎教育網等資源開展教學活動;完善學校—20xx學年度第二學期各學科教學資源庫。

第三階段:7月1日——7月15日

總結評估。開展學科教學應用互動,以學科教學應用基本要求與考核細則進行全面總結,形成學科教學應用指導經驗材料。

四、工作措施

1、成立領導機構,確定專人負責,結合學校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成立學科教學應用小組,明確目標和任務。

2、以小組為單位,每週定期組織各學科教師圍繞資源應用工作進行研討,不斷充實完善資源庫,互相交流應用心得。

3、將5月份定為“資訊科技教育活動月”,以抓“四個一”為重點:每位教師寫一份應用遠端教育資源的教案,利用遠教資源上一節課,製作一個多媒體課件,撰寫一篇資訊科技論文。努力形成“圍繞遠端教育資源抓應用”的氛圍。

4、將遠端教育學科教學應用工作作為我校今後三年遠端教育工作的重點工作,學期末學校將對在活動中表現突出的教師進行表彰獎勵。

應用實施方案 篇8

一、建設目標

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目標,以專業建設為著力點,突出強化學校特色,促進人才培養與產業優化升級、經濟轉型發展緊密對接,推動一批特色專業和若干所大學向高水平應用大學發展。到20xx年,建成60個左右高水平應用型重點專業,進入全國同類專業前10%,推動10所左右高校綜合實力排名進入全國應用型本科高校前10%;培育建設40個左右專業,逐步達到高水平應用型重點專業建設標準;適應現代農業、先進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形成一批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專業群,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和技術支撐。

培養大批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完善協同育人機制,積極推進校企、校地、校所、校校深度合作,建立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實現專業鏈與產業鏈、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教學與生產過程對接。提高實踐課比重,理工農醫類本科專業實踐教學學分比例佔總學分比例不低於30%,人文社會科學類專業不低於25%。加大課程改革力度,著力開發專業特色課程和線上開放課程,滿足學生多樣化學習需求。實行彈性學制,允許學生休學創業,加強創新創業教育,提高就業能力和就業質量,畢業生總體就業率達到95%以上。

產出一批高水平應用技術成果。積極融入以企業為主體的區域、行業技術創新體系,以解決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技術、社會發展重大(重點)問題為導向,廣泛開展應用技術研究和科技服務。不斷完善政策,支援並鼓勵教師和企業聯合開發新產品、新技術,產出一批高水平原創性應用技術成果,推動一批關鍵生產技術突破。設立專門機構和專職崗位,建立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智慧財產權運營機制,加快高校智慧財產權成果的轉移、轉化,及時將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為經濟社會效益和課程教學資源。立項建設專業須與行業企業聯合,並至少獲一項省部級及以上科研獎勵等標誌性成果。

建成一批高水平應用型人才培養平臺。十三五期間,建成20個左右省級及以上應用型人才培養平臺。推進學校與行業企業合作發展,以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和提升應用技術研創能力為重點,建設一批開放式綜合實驗教學中心和創新創業教育示範中心、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人才培養平臺,為應用型人才培養提供有力支撐。

建設具有高水平實踐教學能力的師資隊伍。建設期內,每個建設專業擁有職業資格證書或2年以上行業企業工作經歷或主持2項以上應用型研究專案的教師(以下簡稱雙師型教師)比例達到40%以上,聘用企業或行業專家擔任兼職教師的比例達到25%以上。調整教師結構,積極引進行業公認的專才,聘請企業優秀專業技術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作為專業建設帶頭人、擔任專兼職教師;有計劃地選送教師到企業接受培訓、掛職工作和實踐鍛鍊;提升專業教師整體實踐教學水平和應用技術研發能力。

二、立項條件

(一)專業立項條件

省屬公辦高校本科專業,同時符合學科基礎和專業基礎條件者可申請認定高水平應用型重點專業,符合專業基礎條件者可申請認定高水平應用型培育專業。

1.學科基礎

(1)學校擁有支撐申報專業建設的省級及以上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協同創新中心、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科研平臺;

(2)所申報專業相關學科近5年至少獲得1項省級及以上科技獎勵或獲得至少5項授權國家發明專利;

(3)所申報專業相關學科近5年解決戰略性新興產業關鍵技術、社會發展重大(重點)問題等應用性課題佔承擔課題總數的比例不低於50%,科研成果轉化效果顯著。

2.專業基礎

(1)以申報立項建設專業為核心,與行業基礎、技術領域相同或學科基礎相近的3個以上相關專業形成專業群。

(2)核心專業須緊密對接行業產業,與《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重點支援發展的現代農業、先進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以及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等相對應。

(3)核心專業雙師型教師佔比達到25%以上;

(4)核心專業應為實施校企聯合培養、畢業生總體就業率在90%以上,或列入國家、省卓越計劃試點的優勢特色專業;或為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新興專業。

(5)專業群內的所有專業,實踐教學學分佔比不低於25%(人文社會科學類專業不低於15%)。

(二)學校立項條件

建設期內,具有符合該建設方案建設目標要求的專業達到10個以上(含學校自建專業),專業課雙師型教師比例達到40%以上,畢業生總體就業率達到95%以上,應用型專業比例達到50%以上,建成開放共享的綜合實驗教學中心、創新創業教育示範中心、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人才培養平臺的學校,通過期中評估考核,經學校申請,認定立項建設10所左右高水平應用型大學。

三、推進措施

(一)強化財政經費支援。十三五期間,省財政將加大投入力度,加強資金統籌,多渠道籌集20億元,積極支援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對立項建設的應用型專業,根據規劃分年度撥付支援經費,對立項建設的應用型大學,根據規劃安排支援經費。20xx年,對每個立項建設專業撥付經費400萬元,每個培育建設專業撥付經費150萬元。所屬高校應調整支出結構,加大對立項建設和培育建設專業的投入力度,同時積極爭取國家有關部委、地方政府和相關企事業單位的投入和政策支援,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確保順利實施。

(二)創新管理機制。立項建設高校應按照責權利相統一的原則,進一步擴大專業所在學院在人、財、物等方面的自主管理權,支援立項建設專業探索建立體制機制、教學團隊、課程體系、教學平臺、應用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一體化協同發展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新機制。探索實行合約管理,確定專業建設目標,細化建設任務指標,明確責任分工,做到校、院、專業各級負責人和專業建設團隊成員,人人有任務,個個有責任,工作有考核,結果有獎懲,形成科學規範的專業建設管理機制。

(三)實行績效考評。根據建設目標和建設任務建立考核指標體系,實行年度報告、3年中期評估和5年期滿考核驗收制度。中期評估和期滿考核,綜合考慮建設目標和任務完成情況、省專業評估排名和第三方評價結果,對專業建設績效進行全面考核。根據考核結果、資金使用與管理等情況,動態調整支援力度。立項建設專業未完成中期建設目標的,減撥或停止其支援經費;超額完成中期建設目標的,適當增加支援經費。

四、組織實施

(一)組織領導。推進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方案的組織實施,由統籌,省教育廳組織實施。各建設高校要建立相應的領導機制和工作機制,統籌協調相關工作;要明確目標,細化措施,落實責任;要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氛圍,紮實推進各項建設工作。

(二)實施步驟。各高校按照本方案的要求,根據立項條件提出申請,省教育廳組織認定。立項建設專業所在高校應科學編制建設方案,與省教育廳簽訂目標任務書。建設目標分為基本建設目標和協議目標,兩類目標均作為績效考核依據;本方案中明確規定的建設目標為基本建設目標,每個建設單位應根據自身基礎,突出特色優勢,提出協議目標,協議目標採取一校一案方式協商制定。

(三)管理監督。各高校要制定相應的配套措施、績效評價及資金管理等制度,明確資源配置和資金籌集等安排;在建設過程中,充分發揮學校學術委員會的作用。省教育廳建立資訊釋出平臺,定期公佈立項單位建設情況,接受社會監督。

(四)責任落實。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的主體是高校,校長是第一責任人,專業負責人是立項建設專業的直接責任人。要明確責任,落實分工,加強監督,力求實效。

應用實施方案 篇9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關於實施全國中國小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見(教師【】1號)》,規範和指導全省新一週期中國小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校本應用考核工作,結合我校實際,制定全校教師資訊科技應用使力校本應用考核實施方案。本方案適用於全校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訓的考核評價。

一、考核目的

1.通過資訊科技應用使力校本應用考核,傳遞組織目標和壓力,促使教職工提升資訊科技與教學融合的能力,達到“培養資訊教育能力、提高課堂效率、使資訊科技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

2.加強“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實施方案”的可操作性和計劃性,促進“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實施的科學化、規範化和視覺化。

3.客觀、公正地評價教職工參與“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表現,加強過程管理,強化各級管理者的管理責任,促進其指導、幫助、約束與激勵全體教師。

二、適用範圍

本制度適用於全校一線教師。

三、考核內容

1、根據學校研修計劃與實施方案,制定個人研修計劃;

2、認真參加自主選學,觀看3個能力點對應的網路課程,至少完成25學時的'課程學習,從而不斷提升資訊科技支援下的教育教學能力;積極參加校本研修活動,將所學知識運用於課堂教學實踐,即線下25學時;學以致用,完成培訓實踐任務,提交能力點對應的研修成果。

應用實施方案 篇10

為全面提升我校基礎教育裝備工作管理,確保基礎教育裝備為學校教育教學服務的條件保障機制,切實提高教育裝備的使用效益,促進我校教育裝備建設工作健康、可持續發展,根據《xx鄉中心學校基礎教育裝備管理應用年活動實施方案》以及縣教育局太教字()51號檔案精神,結合我校教育發展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樹立創新意識、課程資源意識和服務學生意識,立足“管”和“用”,健全制度,落實常規,有效管理,強化服務,講求效益,充分發揮課程資源在深入推進課程改革和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二、工作目標和主要內容

(一)確保人員到位,促進管理上水平

1、明確職責分工。校長及副校長分管教育技術裝備“建、配、管、用”工作,教導處負責教育技術裝備管理應用工作,實驗室、圖書室、多媒體室、計算機室確定具體負責人。教育技術裝備管理應用工作務必納入學校工作計劃、教師教學計劃和管理員工作計劃。

2、專(兼)職管理人員到位。兼職留守兒童之家管理;兼職圖書室及閱覽室管理員;、兼職科學器材室和實驗室管理員;兼職多媒體室管理員;兼職美術室管理員;兼職音樂室管理員;兼職乒乓球室;兼職體育器材室;兼職電子琴室管理員。

3、專人管理到位。明確職責,其管理工作按有關規定計算工作量並列入績效考評。

4、經費有保障。公用經費要有一定比例用於教育裝備的正常執行、維護保養、易耗品補充以及人員培訓等支出。

5、規範管理。儀器器材總賬、明細賬(分賬)、低值易耗品賬,三賬齊全、準確;賬面與實物相符、總賬與分賬相符。

(二)全面開展實驗教學和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1、國小科學實驗教學由任課教師提前做好實驗準備,實驗教學有計劃,有過程記錄。。

2、體育、音樂、美術課教學,按照課標要求用好器材,最大限度地發揮器材作用,訓練學生技能。

3、開展“陽光體育”活動,學生體育活動每天不少於1小時。

(三)充分發揮圖書資源的作用,豐富學生知識

1、學校圖書室實行兼職教師管理,因無專人管理,各班要求建好班級圖書角,安排固定學生到圖書室管理員處借閱、歸還登記。留守兒童活動室也要求建好留守兒童圖書展,圖書室對學生有效開放每週不少於5天,每天開放;學生到館率達到100%。

2、按計劃開設課外閱讀與指導課,學生完成語文課標規定的課外閱讀量,課外閱讀有佈置,有指導,讀有益讀物,有促使學生閱讀的載體,有評測,評測結果要記入語文科平時成績,體現在學生成長記錄或素質報告中。

3、繼續推進“書香校園”,校園文化建設工程並取得階段性成效。

(四)實現多媒體裝置“堂堂用”,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和課堂教學效果。

1、教學多媒體教室裝置,在保障其執行穩定可靠的基礎上,落實堂堂用要求;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和教學裝置,優化教學點課堂教學。認真上好每一節線上課堂安排的課程。

2、基礎教育資源網,要求全體教師上傳上課視訊及教案,使用好網上的資源來優化教學工作,積極參與平臺各項教學教研活動。

(五)有效推進資訊科技與學科課程整合,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全體教師確立一個理念,即大力推進資訊科技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資訊科技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資訊科技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

三、主要措施

(一)健全機構,明確職責分工

學校教育技術裝備管理應用,涉及教育教學的各個領域,需要多部門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學校成立活動領導小組,負責制定活動實施方案和督查考評方案,建立定期研討會議制度,督促、指導學校深入開展管理應用活動。

領導小組成員名單如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1、健全、落實各項儀器器材、設施裝置、圖書資料,各實驗室、圖書室、功能教室管理制度,做好教學儀器器材、設施裝置、圖書的登入建賬(建庫)、入櫥上架、分類存放、維護保養、使用(領用、借用),評估考核、實驗開出、圖書流通以及功能室使用情況;

2、參加業務培訓並指導相關老師開展工作;

3、制訂資訊科技課教學常規,檢查、督促、指導落實資訊科技課教學常規;

4、資訊科技與學科課程整合培訓、教研及評價,組織評選整合優質課課例(教學設計)、優秀課件和優秀論文;

5、組織開展自制教具活動(通過科技製作競賽等);

6、組織開展系列專題(主題)讀書活動,推進校園書香工程;

7、組織、指導和督促中國小開展學生社會綜合實踐活動。

8、檢查、督促、指導中國小體育、音樂、美術器材的使用,和體育、音樂、美術課課標與教學常規的落實;

9、檢查、督促、指導中國小“陽光體育”和藝術訓練活動。

(二)強化培訓,提高管理人員和教師素質

學校要重視實驗教師、圖書管理員、網管人員和器材專管人員的培訓工作,重視資訊科技與學科課程整合的全員培訓工作,並將其納入教師繼續教育體系之中。積極參加各級組織的業務培訓。要全面開展以校本培訓為主,以提升教師的整合水平為目的,以轉變教師理念為根本,以基於資訊科技環境和教學資源的教學設計為重點,以培訓和實踐相結合為主要手段的資訊科技與學科課程整合的教師全員培訓。管理人員和教師的'培訓要講求實際、實用和實效。

(三)健全制度,促進規範化、科學化管理

學校實驗室、計算機網路教室、多媒體教室、圖書閱覽室,儀器器材、設施裝置、圖書資料等教育技術裝備的各項管理制度,要做到齊全規範,入框上牆,使管理人員、學科教師和學生有章可循。

要注重過程痕跡化管理,做到實物有登入、使用有記載、借用有登記、損壞有賠償、不足有補充。

要把各項管理制度的落實情況,納入對相關部門工作的檢查、考核,教務等部門要把制度的執行情況,納入對各室、各項儀器器材管理人員的績效考評,把實驗教學、實踐活動開展、學生課外閱讀、資訊科技課教學常規、資訊科技與學科課程整合納入對學科任課教師的績效考評。總之,要通過對管理制度的強化落實,促使中國小教育技術裝備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規範化、科學化。

(四)強化督查,確保活動取得實效

教育技術裝備管理應用工作督查。學校將定期召開會議,瞭解教育技術裝備管理應用工作的開展情況。分析問題,解決困難。分管領導、教導處要進行不定期跟蹤督查,跟蹤督查的重點是實施的過程,即發現、反饋、整改活動中存在的問題,總結、推廣好做法、好經驗。學年終,學校將根據各塊的要求,組織人員對教育技術裝備管理應用工作進行評定考核。

應用實施方案 篇11

畢業生實習就業動員大會地點:

圖書館前廣場

時間:待定

參加人員:應屆畢業生、相關領導、就業指導老師、我校畢業現在工作的優秀畢業生個別企業代表

目的:讓同學們瞭解現在的就業形勢,為即將走入社會的畢業生指導經驗,動員同學們對生活對就業充滿自信,充滿激情。

準備方案:

一、設計場地

1、搭建舞臺,由社會實踐協會和學生會負責。

2、佈置會場,將舞臺裝飾,用氣球絲帶和檯布紅地毯組成,臺上放一排會議桌,給領導和作報告的優秀畢業生坐。

3、準備好音響裝置。

4、準備一面國旗,做青春宣誓用

5、臺下規劃好每個系的'座位

二、預約人員

1、有組織負責人聯絡校領導和各系就業指導教師

2、由組織人員找各系導員或就業指導科長聯絡往屆優秀畢業生

3、通知好各系應屆畢業生準時參會,和做好前期宣傳工作

4、聯絡和學校有過合作的企業,為畢業生走向工作崗位作簡要要求培訓

5、主持人

三、準備發言稿

1、為各位領導找好發言稿,聯絡他們研究好如何發言

2、通知好往屆優秀畢業生做好演講準備

3、聯絡好企業代表,提出講解培訓要求和要點(如上班穿著,公司對人才要求等..)

4、和主持人聯絡,通報活動過程,寫好串詞做好組織工作。

大會過程:

1、同學入場,領導嘉賓入座,主持人就位,除錯音響裝置

2、主持人介紹領導、嘉賓,講明活動意義目的。

3、領導發言

4、請企業代表將現在企業對職工的要求。

5、請優秀畢業生代表講工作實習經驗。

6、各系就業指代老師作補充性發言。

7、學生代表上臺引領同學宣誓。

8、主持人宣佈大會閉幕。人員退場。

注意事項:

1、各位發言者發言稿的激昂性,鼓舞性。

2、會場秩序。

3、領導嘉賓的預約。

應用實施方案 篇12

指導思想

轉變固有的教育觀念,與新時期的教育觀念保持一致。

研修方式

1、聆聽請教

對講解中不明白問題和教學中的困惑,及時上網查詢並向同行請教,努力向尋求專家幫助解決。積極參與研修班的各項研討活動,努力向各位學員交流學習,拿出自己的問題請教各位學員,與各位學員共同探討。

2、反思提升

(1)利用資訊科技手段輔助教學,充分利用網路優勢,積極參與線上研討。

(2)在多媒體教學環境中,合理利用軟體、數字教育資源,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自己的課堂效率。

(3)利用網路教學平臺,有效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活動,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綜合能力。

(4)利用教師網路研修社群,養成網路學習習慣,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為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3、積極學習

(1)每天利用12小時登陸網路研修平臺,認真完成培訓期間各項任務及作業。

(2)認真聆聽專家們視訊講座,做好筆記,並把理論運用於實踐,提高自己業務水平。

(3)培訓期間多與同行研討交流,取長補短,不斷總結和反思,力爭讓資訊科技更好的服務我們的教學。

(4)(多閱讀資訊科技方面的書籍,掌握教學中常用軟體的操作流程和方法,提升自己的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水平。

研修目標:

1、通過學習資訊科技實現對“打造高效課堂,構建新型師生關係”校本研究的技術支援。

2、通過研讀學習方式的轉變案例,實現對“打造高效課堂,構建新型師生關係”校本研究的理論支撐。

3、通過對身邊師德故事的學習以及自我的反思實現對“打造高效課堂,構建新型師生關係”校本研究的情感支撐。

學習內容:

2、研讀學習方式轉變的案例,主要學習合作探究學習、小組學習、課外學習。

3、學習身邊的師德故事,主要學習媒體宣傳的典型的師德故事以及學校真實發生的師德故事。

實施計劃:

1、積極參加坊內探究活動,討論分析校本研修課題。

2、按時記錄自主學習心得做好積累。

3、寫一篇論文對研修成果進行總結,分享成果

預期成果:

1、自覺轉變教學方式,增強對教師職業的自我情感認識。

2、能夠掌握打造高效課堂,構建新型師生關係的基本策略。

3、寫一篇研修成果論文。

本次國培計劃,很榮幸能夠和大家一起在研修二班進行學習,真正能夠從資訊科技培訓中學到知識,為了能夠讓培訓落到實處,讓自己真正的學到知識,特此制定本次研修計劃。

在培訓前,認真閱讀關於培訓的要求,遵從領導安排,按時入班報道,從思想上嚴格要求自己,讓自己做好培訓的各項準備工作。

在培訓中,通過對資訊科技研修培訓與學習,能讓我深刻意識到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中,學習資訊科技的必要性與重要性,在實際的教學生活中,我的資訊科技水平還需要提高,在本次的國培中,我一定會認真學習,將資訊科技與教學生活相結合,用資訊科技改變我的教學方式,真正的讓資訊科技改變教學生活。在培訓後,及時總結,讓自己真正的能夠從研修中學到知識,並多和他人進行交流,取長補短,讓自己通過培訓受益。

通過此次培訓,能夠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教學中,並且在教學的過程中,有效使用小組合作、教師有效指導與學生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有效的改變學生的傳統學習方式,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全面培養學生,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

應用實施方案 篇13

—、實施目標

通過對區域骨幹培訓團隊、學校資訊化管理團隊、學校資訊化骨幹教師團隊的專項培訓,全面完成我區中國小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每人不少於50學時(其中線上課程不少於20學時,實踐應用不少於30學時)的全員培訓任務。建立協同培訓機制和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考核機制,構建“實踐、實證、實效”的適應學校發展需求的整校推進混合式研修新模式,提升管理團隊的資訊化領導力,培訓團隊的資訊科技應用指導能力和教師資訊化教學能力,全面促進資訊科技與教育教學融合的創新發展。

二、主要任務

建強區級研訓團隊;

以校為本,整校推進,開展教師全員培訓,提升資訊化教學能力。

三、參培物件

全區中國小、幼兒園教師(含所有普通中國小校、幼兒園、中職學校、特教學校以及社群治理和社事局等具有教師資格證的教師序列人員和行政管理幹部)。

四、考核認證

(一)合格認定

測評結果由20課時線上網路課程培訓和30學時線下校本實踐應用(其中能力點實踐應用認證材料15學時,參加能力點的校本教研10學時,完成綜合應用能力點課堂實錄5學時)兩個板塊構成,認定等級分為優秀、合格和不合格。

(二)證書列印

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統一制定合格證書。

五、研修階段安排

培訓採取“集中面授+管理實踐”的混合模式。

第一階段:20xx年1—4月,XX新區中國小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專案管理辦公室(簡稱專案辦)組織專家對學校資訊化團隊進行政策解讀與理念更新。

第二階段:20xx年4—8月,新區“專案辦”對試點校參培教師情況進行摸排,稽核“整校推進”方案,進行全體管理員培訓。

第三階段:20xx年9—12月,基於試點經驗總結,組織學校教師(人數約為全區教師總數的60%)參與培訓,初步形成區域精品應用成果。

第四階段:20__年3—6月,組織餘下學校教師開始進行專案實施,完成合格認定,形成可推廣應用成果。

第五階段:20__年6—12月,對全區教師資訊科技能力提升2.0工程進行全面總結,列印證書,梳理各校優秀教學案例、課堂實錄、個性化學科教學模式等實踐應用成果。

六、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職責分工;

2、加大經費預算,確保經費投入;

3、開展督導評估,營造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