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學校中長期發展規劃大綱

欄目: 企劃文案 / 釋出於: / 人氣:8.37K

在新的教育大背景下,我校教育發展面臨著以下新形勢:

學校中長期發展規劃大綱

⒈近幾年,學校快速發展,教育教學質量顯著提高。

⒉素質教育的颶風越刮越緊,學校只重升學的畸形發展不能滿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對教育發展的需要。

⒊農村教育發展相對滯後,同時農村教育發展可挖掘的潛力相對較大。

⒋校園面積小,學生人數多形成的巨大反差給學校各方面工作增加了難度,這與重慶市農村中國小標準化建設標準相距甚遠。

⒌學校發展缺少特色。

綜上所述,根據縣教委檔案精神,為切實加快學校發展,深化新一輪課程改革,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推進素質教育,滿足建設小康社會對教育發展的需要,我校特擬定此中長期發展規劃。

一、我校教育發展的辦學理念、辦學思路和辦學目標

⒈辦學理念

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國,以人為本,全面發展。圍繞新課標,伴隨新課改,大膽探索深化教育改革。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堅持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胡主席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思想武裝教師,注重用現代教育理論,新一輪課改理論現代教育資訊科技武裝教師,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不斷改善辦學條件,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優化教育環境,建立文明校園,平安校園。在愉快、和諧的校園環境中培養“自主、合作、探究、實踐”一代新人,打造“學習型、專家型、合作型、創新型、智慧型”老師隊伍,讓師生在共同的創造性教育教學活動中得到主動和諧的發展。

⒉辦學思路

堅持社會主義發展方向,育人為本,德育為先以德育活動和課堂教學改革為核心,以科研為指導,改革為動力,心德育工作為中心,以新一輪課改為重點,以培養“五型”教師為抓手,有效開發校本課程,將新課程教育改革實驗研究與學校發展融為一體,高舉質量大旗,強化內部管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全面素質教育,提高人口素質。

⒊辦學目標

(1)搞好學校標準化建設,建一所“全面、均衡、內涵、創新、安全發展型”學校。

(2)打造“學習型、專家型、合作型、創新型”專業教師隊伍。

(3)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全面發展的人。

(4)把我校建成縣級規範化學校

二、我校教育發展的主要任務

1.樹立“夯實基礎、培養新人”的辦學宗旨,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生源是生命之源”思想,“科研先導,改革動力,“智慧型”隊伍主動和諧發展”的教育理念,加強學校德育工作與精神文明建設。

2.強化學校的“三風”建設,努力形成“知書達禮、創新進取”的校風、“務實求實、精業創新”的教風以及“勤學好問、多思樂取”的學風。

3.深化改革,建立教師全員聘任制和崗位評聘分離的管理體制,實行普通話證書上崗制度,著力建立以促進教師發展學生成長的適應素質教育的管理制度、評價制度,實現科學與民主管理。

4.改善辦學條件,落實學校標準化建設,不斷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建立良好育人環境。

⑴校園、操場規劃合理,保持整潔,草地花壇營造優美、綠色校園;樹木掛上樹種名稱,培養學生環保意識。

⑵學校圍牆等公用環境配有名畫臨摹,名人佳作、師生精品、展現文化底蘊,營造藝術環境;教室佈置各有特色,營造學習氛圍;櫥窗,宣傳板報宣傳學校國家、學校時事,培養關心國家、社會、學生時事。

⑶人際和諧營造文明美:“演播活動”、“每日一句名言”豐富文化內涵,提供精神食糧;學生“校園之星”展示,打造精英風采,塑造精神偶像:“三個一”活動(一次藝術展、一次體育運動會、一臺文藝節目)盡展師生藝術風采,構建校園精神文明。

⑷文明班級評比,從道德文化層面規範師生言行,構築和諧的校園人際氛圍,推進人的文明和進步。倡導:課上無“亂”、課下無“嚷”、考試無“弊”、作業無“抄”、校物無“損”、環境無“髒”、語言無“忌”、舉止無“禁”、日用無“費”,講普通話,用規範字,構建校園精神文明。

⑸校園的上空迴盪著朗朗讀書聲;教室裡教學井然有序,師生同做眼保健操保護視力;學校操場上“運動健將”集體舞、課間操、工間操和長跑等陽光體育活動交叉形成生動活潑的動態畫面,展現學習氛圍、展示學生天真活潑的天性,令人羨慕。

⑹落實學校標準化建設,根據縣教委檔案精神,建教師週轉房,新建國中部,學校實行分部管理

⑺加強學校森林工程建設。

5.加強隊伍建設,推進新一輪課改。建立一支政治思想文明,工作作風過硬,基本功紮實,遵紀守法,愛崗敬業,愛生如子,教育書人的師資隊伍。實現教育思想、教學觀念、課程觀和教師角色的轉變,使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課程的創生者、建設者,教學的研究者;改進課堂教學,落實“三維”目標,建立自主、合作、探究、體驗的學習方式;加強教師培養,實現以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組成的教師隊伍:

⑴進一步改變教育觀念、樹立適合素質教育的教育思想、教學理念,重建“課程觀、教學觀、學生觀”。轉變教師角色,建立師生相互尊重、讚賞的師生關係;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建立“關注全體、平等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教學觀;構建關注全體、師生平等交往、師生與生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注重“三維”落實的課堂教學結構,建立“自主、合作、探究、體驗”的學習方式。

⑵加強名師工程建設,樹立學校師資品牌。加大骨幹與學科帶頭人的培養步伐。在三至五年內,使學校骨幹教師達一半以上,縣級骨幹教師20人,學科帶頭人15人。

⑶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文化、學歷層次,加強對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的培訓。在五年內,實現本科學歷50%以上,大專學歷95%以上,應用現代教育資訊科技能力達100% 。

⑷加強教學與課題的研究,不斷完善教研組與備課組建設,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研究能力。結合學校學生實際,各教研組成立研究課題。

⑸不斷優化教師的年齡結構,實現教師隊伍老中青相結合的組合,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

⑹加強學校的班子建設,不斷提高學校的管理水平。

⑺通過學科帶頭人評選,實行全員聘任制,職稱評聘分離、競聘上崗等政策,引入教育教學與競聘上崗機制,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加快隊伍建設,促進青年骨幹教師與學科帶頭人的培養。

6.實現高質量的辦學效益:實現一流的質量,著力培養“德智雙全、學創俱能、特長突出、身心兩健”的人才。

⑴所培養的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社會公德,能合作,善合作;意志堅強,毅力持久,心態健康;有紮實的文化基礎知識,能學習、勤學習、會學習;有強熱的創新意識,勇於實踐創新。

⑵培養四種能力:人人寫一手好字、規範字,人人是出色的播報員,人人會熟練地操作電腦,人人有一定的科學素養。

⑶、社會效驗好,社會對學校的認同感高,家長信任,社會放心,學生信賴。

7.建立學校特色,豐富學校內涵

⑴建立良好的校園環境,以牆上文化、班級文化為長期持久的硬性文化,不斷豐富校園的環境文化,使校園環境文化起到潛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⑵突出以班級為單位,形成長期進行課外集體舞的特色,培養以舞蹈藝術見長、音樂、美術為補育的特色。

⑶鞏固書香校園建設。

⒏完成建立縣級“規範化學校”

三、我校教育發展的保障措施

(一)加強學校德育工作與精神文明建設,形成良好的“三風”。

1.加強教育,增強教育書人、愛崗敬業精神。

(1)切實加強教師政治思想工作,堅持政治學習制度,及時有效地組織教師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學習《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基教司《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與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學習教育法律、法規,不斷提高教師的政治覺悟和依法執教的意識和能力。

(2)切實加強教師的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的思想教育。有計劃地組織教師學習《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教師走向成功的22條“軍規”》、《教師法》、《教育法》等教育法規,學習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制定的《實施素質教育制度》,學習《六要六不要》、《十要十不要》等有關規定,切實規範教師的教育思想、教育教學行為,提高教師自覺履行職業道德、為人師表、以身立教的自覺性。

(3)切實加強學校的黨風廉政建設,繼續開展“強師德、鑄師魂、樹形象、再創業”系列教育活動,加強對教師的“為人師表”的言行教育,不斷規範教師教學行為,樹立教師形象,加強教師言行對學生的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嚴格執行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加強對教師教育教學活動的管理。努力形成“知書達禮、創新進取”的校風、“務實求實、精業創新”的教風以及“勤學好問、多思樂取”的學風。

⑷以“八榮八恥”為指導,紮實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活動,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

⑸重新構建學生、家長、學校相結合的多層面、多維度的教師評價制度。通過社會、家長評學校、評教師,學生評教師,教師評學校、評領導等活動,努力建立學校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氛圍。努力創設社會共同關心、支援學校工作的局面。

2.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與養成教育。

認真學習、宣傳、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與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新的《中國小生守則》、《國小生行為規範》和《公民道德綱要》,以開展多種形式活動,進一步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行為規範的養成教育、“五愛教育”,以“八榮八恥”為指導,在學生中紮實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活動,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

(1)充分發揮校本資源的作用,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線、以地方的旅遊、德育基地、鄉情教育、地方文化等教育資源為載體,以培養愛祖國,愛人民,愛科學,愛勞動,愛社會主義的民族精神為目標,廣泛進行豐富多彩的,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

(2)深入學習貫徹新的《中國小生守則》、《國小生行為規範》、《國小學生一日行為規範》,為重點,通過開創“文明班級”、推普周、讀書筆記、藝術節、科技宣傳月,學雷鋒等系列教育教學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與語言文明習慣。

(3)進一步細化、規範學校的德育活動,以重大節日,紀念日、民族的傳統節日為契機,制定德育工作與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計劃,落實工作制度與要求,有階段性地抓好系列教育活動,開展社會服務、勞動、社會實踐與體驗活動。不斷增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勞動思想與技能,增強學生正確的學習目的性,培養良好的學風。

(4)建立健全並充分發揮少先隊組織的作用,積極有效地開展“讀書、大手拉小手、雛鷹行動、研究性學習、學雷鋒行動、社會實踐、春遊”等豐富多彩的少先隊團支部教育活動,不斷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熱愛自然與祖國的思想,培養學習探究與體驗的熱情。

(5)認真抓好學生的法治教育,不斷提高學生的法治意識,安全和防範意識。以《社會治安條例》、《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犯罪法》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消防教育,游泳安全、預防高致性禽流感等教育、食品衛生與心理健康教育為重點,根據季節特點,有重點地做好學生的法律法規教育,安全教育,確保學生的安全健康成長。

⑹加強家長學校與社群德育工作站的建設,積極通過家長學校與德育工作站各項活動,宣傳學校工作,積極取得家長與社群對學校各項工作的支援與理解,共創學校佳績。

3.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不斷優化學校的育人環境。在二到三年內,進一步完善學校的基礎設施和教學儀器裝置,完善教師辦公條件,完善辦學條件,配備“班班通”,建成“突顯特點、活潑健康、積極向上、激勵進取、展示自我”的校園文化,優化育人環境,創優良的育人環境。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確保課改和素質教育的實施。

在加強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時,進一步加強骨幹教師隊伍建設。

1.進一步改變教育觀念、樹立適合素質教育的教育思想、教學理念,重建“課程觀、教學觀、學生觀”。建立“課程”是師生教與學的“體驗課程”,是被師生實在體驗到的、感受到的、領悟到的、思考到的課程,教學是課程的創生與開發過程,而不是課程的執行者;轉變教師角色,認識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是課程的建設和開發者,是社群的開放型教師;建立師生相互尊重、讚賞的師生關係;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建立“關注全體、平等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教學觀;構建了“關注全體、師生平等交往、師生與生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注重三維(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落實的課堂教學結構,建立“關注每一個學生髮展的學生觀”;關注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建立“自主、合作、探究、體驗”的學習方式。把握教育方向,教育思想;更新與掌握教育觀念,技能與方法,不斷提高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理論與業務水平。

2.加強名師工程建設,樹立學校師資品牌。加大骨幹與學科帶頭人的培養步伐,通過傳、幫、帶,結對子,外派進修培訓,壓擔子,承擔課題、課改研究任務等形式,在三至五年內,培養一批縣具有較大影響的骨幹教師、優秀青年教師和學科帶頭人。有步驟地選派骨幹教師參加省級、市級培訓,促進骨幹教師成長,發揮骨幹教師的帶頭示範作用,培養成為學科帶頭人。

3.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文化、學歷層次,加強對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的培訓。通過培訓,在五年內,實現本科學歷教師50%以上,大專學歷95%以上,應用現代教育資訊科技能力達100%,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和現代教育技術的水平 。

4.加強教學與課題的研究,不斷完善教研與備課制度,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研究能力。一是學校將進一步完善與健全課題研究、教學研究制度;二是通過開展區級協作課題、市、縣、校級的課題研究,不斷提高我校課題研究的水平與能力;三是廣泛吸收青年教師參加課改實驗,讓一批朝氣蓬勃銳意創新的年青人脫穎而出,增強教師隊伍活力;四是多學科,多層面地開展教學研究活動,通過活動與研究,不斷培養教師的教科研能力,總結與撰寫能力,指導與教學能力,力爭各學科有不同級別的學科帶頭人。

5.不斷優化教師的年齡結構,實現教師隊伍老中青相結合的組合,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

6.加強學校的班子建設,加強對學校班子的思想政治,愛崗敬業思想教育,使之具有較高教育教學與教研能力,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實現學校管理人員在二至五年內逐步實現學校管理人員的過度與優化,不斷提高學校的管理水平。

7.通過學科帶頭人評選,實行全員聘任制,職稱評聘分離、競聘上崗等政策,引入教育教學與競聘上崗機制,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加快隊伍建設,促進青年骨幹教師與學科帶頭人的培養。

(三)加強對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管理與指導。

1.進一步組織學習新一輪課改的理論,加強課改的研究與實踐。進一步明確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新課改目的、意義、要求與實施辦法,把教師的思想統一到新一輪“課改”的認識上來。

2.繼續加強教師課改的培訓,通過聽講座、觀看專題片、組織教師學習、進行課改實踐與研究、開展課題研究等辦法,不斷提高教師適應課改的能力,確保課改年段的延伸。

3.加大課改專案的研究與實踐,努力開展研究性學習,實現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的根本改變;充分挖掘校內外校本資源,開發學校特色的校本課程;認真研究、上好綜合實踐課,培養學習的社會服務與實踐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勞動技能,現代資訊科技能力,獲取、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開展研究性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興趣與特長,

培養學生終生學習的能力;加強評價制度的改革力度,不斷探索教師評價、學生評價方式,實現多維度、多層面,關注過程與方法、價值與情感的評價體系的形成。

4.在一年內,重建能適應新一輪課改的教學管理制度。

(1)建立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注意教師的創造性勞動(不斷創新),教師角色的轉變(研究者),每位教師要研究教學過程與方法,不斷形成自己的特色與個性。

(2)建立民主的教學管理機制。通過教代會,校務會等形式,廣泛建立民主的、科學的、和諧的,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決策的教學管理機制,加強監督,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3)建立旨在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考評制度。在充分考慮教師創造性勞動、情感與工作態度、角色轉變,以及教學思想、方向的同時,將教師的教學研究、教改實驗、課堂教學和校本課程的開發、現代教育水平以及師生關係等引入考評內容,並做到真抓實幹,杜絕形式。

(4)建立課堂教學評價機制。建立“關注全體、師生平等交往、師生與生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注重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的課堂教學結構的評價。

(5)建立促進學生髮展的評價機制。關注學生差異、關注過程與方法、態度與情感,平時與終結、自評與互評、家長評價與教師評價相結合的學生評價體系。

(6)加強考試製度的改革,對學生進行綜合的多元的評價改革。

(四)繼續完善學校基礎設施建立。

我校目前基礎設施離素質教育、實施新課改的要求差距較大,自然、體育、音樂、美術、資訊科技、科技教育裝置、校園網路等裝置和建設相對滯後,完善我校的硬體設施建設,添置種類儀器裝置的任務還相當艱鉅。學校將設法在資金困難的情況下,通過多渠道集資的辦法,在五年內,將加大改善辦學條件的力度,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1.加強學校綠化工程建設

2.校內無教師週轉房,根據縣教委檔案精神,修建教師週轉房

3.擴建操場。

4. 新建國中部。

5. 建教學語音室、音樂室、繪畫室、舞蹈室、閱覽室等功能教室。

6.不斷加強音樂、體育、美術室、廣播等專用教室建設。繼續添置充實自然、體育、音樂、美術、科技等教學儀器裝置。

7. 逐年完善各年段的多媒體裝置,配備“班班通”,不斷提高現代教育技術水平。

(五)加強教學常規管理,推進素質教育,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繼續加強教育教學常規管理,提高管理工作水平。一是認真貫徹新課程教學計劃,落實課程安排,完成教學任務;二是繼續完善教師備課、教研、課堂教學、作業批改、學業考核等評價的制度的建設;三是繼續完善教師年度考評辦法、全員聘任的聘後評價制度、完善教師的業務檔案管理等,不斷完善教師工作評價與獎勵制度;四是加強課堂教學主渠道的管理,規範課堂教學;五是加強教師崗位練兵,不斷學習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六是進一步規範學生的作業,提高學生的作業質量;七是加強對常規工作的檢查,落實教學常規工作;八是加強對學業評價的改革,建立、規範學生的考試製度,公正評價學業。

(六)不斷改善教師的生活與福利待遇,努力改善教師的福利待遇,儘可能地為教師的學習、工作、生活、娛樂提供物質與經費保障,積極開展各項有益的文娛活動。在政策與經費許可的情況下,繼續組織教師的外出參觀與學習,開闊視野,增長見識。

(七)建立特色,發展內涵。

本著學校的特點和實際,認真研究、討論,找準切入點,在三至五年內,建立符合本校實際的、能夠形成一定規模與社會影響的、人人蔘與的、能夠持之以恆的開展活動的學校特色。建立人人為學校特色服務,為特色貢獻的氛圍。

1.建立良好的校園文化特色。建立以牆上文化、班級文化、“月星”文化、演播文化、藝術文化、人文文化為持點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使校園環境達到潛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2.形成以舞蹈為持長,以興趣小組為補充的藝術文化。以班級為單位,形成長期進行課外集體舞的特色,培養以舞蹈、管樂藝術見長、音樂、美術為補育的特色。

3.完善、充實學校教育教學“四大基地”(校園之聲演播基地、圖書室讀書基地、學校綠化基地、電腦小能手培養基地)的設施及資料,不斷提高其檔次,使之發揮更大作用。

4.鞏固書香校園建設。

(八)做好建立“平安校園”的活動。

1.成立建立“平安校園”機構,加強建立“平安校園”工作領導。

2.加強對教師的安全意識教育,形成安全工作的自學行為;加強對學生的學生安全教育與安全演練,有針對性、季節性地對學生進行交通、課內外活動、大型集會與外出、下水安全、用電、消防,食品衛生、體育課、實驗課、寒暑假、傳染性等高致性疾病防治等安全、假期的安全教育,不斷形成學生的安全與防範意識。

3.教育學生不進“兩廳二室兩吧”,不與陌生人外出,未經父母同意不得在外留宿,吃飯,不得未經父母同意私自外出。

4.加強學校安全制度的建設與實施,加強學校門衛的管理、值日行政與門衛要加強校園治安的巡查,落實節假日的值班制度,學校分管安全工作的領導要組織做好校園設施與周邊環境的檢查,及時消除隱患,實行安全月報與大型活動報批制度。

5.加強門衛工作,對進校人員實行盤查、登記制度,嚴把校門入校關。

(九)鼓勵創新,促進學校發展

1.堅持教育理念創新。大膽吸納借鑑國內外先進的教育理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人才觀,不斷提升教育思想,科學指導教育教學實踐。

2.堅持體制機制創新。建立科學的領導體制和教師的管理機制,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不斷增強辦學活力。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重點,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努力培養創新人才。

3.堅持教育工作創新。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學校教學常規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有利於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教學管理體系和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方法和能力。

4.堅持學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創新。面對新形勢、新任務,不斷充實教育內容,拓展教育渠道,改進教育方法和手段,不斷增強針對性、趣味性、實踐性和實效性。

5.堅持評價體系創新。確立“以人的發展為目標”的評價理念,注重研究客觀評價與主觀評價、終結性評價與過程評價、絕對性評價與相對性評價等相結合的評價體系,規範評價行為,倡導管理者、教師、學生、家長、社會共同參與的多主體評價。

(十)堅持全面發展,全面提高質量。堅持學生的全面發展的原則,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努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