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教室文化的建設方案

欄目: 建設方案 / 釋出於: / 人氣:4.58K

教室文化的建設,要以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為目的,依據學校教學階段和學生的年齡特徵而定。但一般都可從牆面文化策略、多元學習空間策略、課桌文化策略、人文關懷策略等方面來進行建設。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到知識、培養能力。

教室文化的建設方案

[關鍵詞]:教室文化;教學環境;潛移默化;不自覺

“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一個人在幽雅芬芳的環境中浸濡既久,全身不自學地會沾染香氣。相反,若是久處在臭氣四溢的環境,也會沾滿臭味而不自知。由此可見,教學環境的潛移默化何等重要。教室作為學生最主要的學習生活場所,其文化環境是以學生為主體創造出來的,而文化環境反過來又給學生以改造,決定和影響他們的成長髮展。一個幽雅的、健康的環境,無不影響著學生個性的培養,心理素質的鍛鍊,道德習慣的形成,知識才能的增長,法律意識的強化。我們要想方設法為學生組織和創設良好的環境,控制和改變那些不良環境。作為 班主任老師,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教室文化建設,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牆面文化策略。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要努力使學校的牆壁也說話。教室的牆壁也應儘可能體現出積極的精神和理想。傳統的教室牆面常佈置一些名言警句、國小生守則等,班規內容也充斥著“嚴禁”、“不準”之類的文字,這些都說教味比較濃,不能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心理,純粹是為裝飾而佈置。學生往往視若無睹,甚至發生逆反心理。我們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一切從學生出發,共同參與,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創意:

1、春風化雨、浸潤心靈。從情感、感恩入手來培養情操,鼓勵孩子們學會讚美,學會共同分享,學會靜心思考問題,淨化孩子們的心靈。如甜甜圈:讓小朋友把照片圍成圈,貼在後面佈置欄上,並鼓勵其他小朋友隨時在其他人的名字下面寫上讚美和感激的話,然後在每週一次的班隊會上進行整理,由小朋友將它撕下,貼在自己的優點護照上。這樣的欄目有“最佳小天使”、“OK老師信箱”、“成功的軌跡”、“存好心,說好話”、“靜夜思”等。

2、文化積澱、知識積累。讓學生多感受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豐富多彩,積累祖國文化精華,強化學生的閱讀成效並學會整理分析。如:

我愛讀唐詩:每週貼出一首唐詩,配上插圖,讓小朋友背誦,能夠背誦的學生可以簽上大名。一個學期下來積累的唐詩數量非常可觀,平時點點滴滴的積累是一筆豐富的財富。

放眼天下:讓學生輪流提供圖片、照片、旅遊景點門票等,並配上文字,感受及記錄說明。這樣,同學之間可相互分享,從中瞭解祖國各地的位置、特色、風光、名產等。

類似的欄目有“讀書筆記”、“新聞焦點”等。

3、分工合作、競爭培訓。今天的社會更需要協作精神、合作意識。為鼓勵學生向自我挑戰,並隨時監控自己的行為表現,我們可以讓學生建立個人學習與成長曆程的檔案,作為學習生活的回顧,以鞏固學生的良好行為。如:

小蝸牛加加油:師生共同商議制定獎勵和懲罰的辦法,運用爬格子的方式,鼓勵學生良好的行為,激發學生向上的動力,以輔導學生養成自動奮發的習慣,調整其偏差行為,並配合各學科教學的實施。

此外,類似欄目還有“風雲榜”、“榮譽榜”、“我最棒”等。

4、自我展示,張揚個性。為了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塑造自我、表現自我,描繪自己的夢想,相互觀摩、相互激勵,放鬆自己、渲洩情緒,培養良好的情懷,我們可以推出以下欄目:

親親我的寶貝:配合教學內容及學校開展的主題活動,讓小朋友不定期帶上自己的心愛物品到學校讓同學欣賞與分享。這樣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瞭解,培養學生分享的情懷,減少學習上的挫折感,增加學習的樂趣。

心情塗鴉板:引導學生將想說的話、不滿的情緒書寫或畫下來,學生在無心理負擔的情境之下得到完全發洩,教師可更深入地瞭解學生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

二、多元學習空間策略。

我認為每個孩子的學習程序皆不盡相同,為幫助他們掌握課餘時間,擴充套件視野,在潛移默化中吸收知識、鍛鍊能力,我開闢了以下欄目:

圖書拓展:書櫃內放置圖書和報紙,讓學生能自由舒適的閱讀,以體現時時可學習、處處可學習、人人可學習的教育思想和學習無領域、成長無空間限制的教育理念。

惜物回收:這是資源回收區,要設定各類回收桶,對垃圾進行分類。如果偶爾發現沒有吃完的食物,要提醒小朋友愛物惜物,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操作實踐:在櫃子裡放上與各單元教學相配合的教具,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實際操作、學習,並放置備有剪刀、膠水、膠帶等常用工具的工具箱,方便小朋友使用。

益智健腦:如美言佳句、優美詞語、動腦筋、趣味問答、文字遊戲等有趣及益智的問題,以訓練學生靈敏的創造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情趣。

此外還有“知心小站”、“遊戲互動”、“數學王國”等。

三、課桌文化策略。

在教學中,傳統的課桌式樣陳舊、色澤單一,桎梏了學生的思維。我們可從仿生學理論出發:大自然中,六邊形的蜂巢結構巧奪天工;六邊形的雪花晶體千姿百態………如果有條件的話,可對課桌桌面進行改革。本人就曾見過城南國小多媒體教室課桌桌面為六邊形的,體現出合理利用有限空間、組合靈活、外形美觀、顏色鮮豔等特點。我們也可以根據不同課程、不同遊戲的教學需要,和小朋友一起,或三五張、或七八張拼出一幅幅美麗的花朵狀圖案。如波浪形、S形、U形、M形等,給學生帶來愉悅、新鮮之感,激發學生學習的興奮點,為課堂教學平添了一抹活潑、溫馨的情調。教師在考慮擺放、排列之時,要重視教學形式與教學內容的統一、教學目標與課程實施的協調一致,使之獲得最大值。課桌擺放大體可以分為教學互動型:讓學生自主參與、師生共同探討,促成雙方思維火花的碰撞與觸發;活動遊戲型:創設意境,增強趣味性,培養學生的靈敏性與創造力;個別輔導型: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屬於自己的活動空間,不受外來干擾地進行個體學習活動,保護個人自尊與隱私,便於教師指導;小組討論型:使同學之間有更多的接觸與溝通,培養協作與團隊意識;主持演播型:在雙方的答辯與應變中,讓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得到充分發揮。我在教《坐井觀天》這篇課文時,就試著將課桌椅排成井形圖案,孩子們在模擬的環境中興味盎然地學習,更好地學懂了課文。讓冰冷的課桌椅會說話,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還起到了教育人的功能。

四、人文關懷策略。

在美觀、簡潔、明亮的教室裡,營造一種民主、和諧、溫馨的教室氛圍。學校的教室大多是堅實冰冷的水泥磚牆,為使牆生動起來,我們要對教室裡零星的東西,從造型及色彩上加以設計,以達到理想實用且增進視覺舒適感的效果。根據學生年齡的差異及兒童所熟悉的物品加以造型設計,配以鮮暖色系的親切語句,並對學生的作品加以裝框,輪流懸掛。同時設定植物觀察區,以便兒童從中瞭解有關知識,親身體驗種植責任。花草的成長,能帶給學生成功的喜悅,進而培養其感恩惜福的良好品行,同時也美化了校園。有的國小生較為粗心,常常丟三落四。我們可設定“尋找小主人”失物招領箱,請小朋友將撿到的東西放於此,提醒小朋友那些文具找不到家,請小主人快帶他們回家。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你想使人的的道德達到完美與和諧的境地,那你就要創造環境與言語的和諧關係。”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幽雅的人文氣息,厚重的教室環境對人潛移默化的教育影響是不言自明的!事實表明:成功教育的特點是使學生在沒有意識到受教育的情況下發生的,而這種潛移默化的教育往往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教室文化滲透各個角落。應該說,多元的教室文化,可以讓孩子自由探索,使之在潛移默化中學到知識、培養能力,小教室亦能發揮大空間的作用。

Tags:教室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