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金色的腳印》教學方案(精選24篇)

欄目: 活動方案 / 釋出於: / 人氣:2.43K

《金色的腳印》教學方案 篇1

教材分析:

《金色的腳印》教學方案(精選24篇)

《金色的腳印》(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七組)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人與動物的傳奇故事:小男孩正太郎的傭人從山裡捉回一隻小狐狸,兩隻老狐狸想盡辦法要救小狐狸出去,冒著生命危險住在正太郎家裡的地板下面照顧小狐狸,並和十分同情小狐狸,偷偷給老狐狸餵食的正太郎建立了親密信任的關係。後來小狐狸被送給鄰居,正太郎為要回小狐狸,不慎掉下懸崖,兩隻老狐狸救護了嚴寒中昏迷的正太郎。最後,正太郎要回了小狐狸,和爸爸一起把它放回了山裡,狐狸一家終於團聚並回到樹林中。

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體會老狐狸和小狐狸之間的親情。

教學重點:

瞭解故事的內容及意義,

教學難點:

如何引導學生通過這個故事認識人與動物的關係,知道人應與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和諧相處的道理。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直接匯入

上節課,同學們通過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探究了本文的'詞語、主要內容以及故事情節。今天我們繼續走入《金色的腳印》,深入探究、體會文章情感。

二、自主閱讀

1、用心默讀課文,找出文中給你感受最深的部分,批下你的體會,小組交流學習。

2、文章為什麼以“金色的腳印”為題?

3、帶著你的體會,有感情朗讀課文。

三、感悟展示

(一)、各組學生代表交流小組的學習情況教師順勢引導交流體會、朗讀

1、“它用牙齒拼命地咬,好長時間才明白過來這樣做是徒勞的,就臥在地上給小狐狸餵奶。”

“拼命地咬” “臥”“餵奶”,一連串動詞表明瞭母狐狸對小狐狸的愛,在它發現咬不斷鐵鏈時,竟冒著被發現的危險去“臥下餵奶”,偉大的母愛全然包含在這些簡單的動作中。

(教師引導學生朗讀,如果讓你來朗讀,你想讀出什麼樣的韻味、情感?)(引導學生讀出母狐狸救孩子的急切心理,母狐狸對小狐狸真摯的愛)

2、“他費力地睜開眼睛,朦朧中看見一隻大狐狸正在不停地舔著他的臉頰。另一隻狐狸蹲在他的胸脯上,溫暖著他的身體。”

(教師引導學生1;延伸感悟:看見此情此景,正太郎在想什麼呢?)

(引導學生2:是啊,被大家公認的奸詐、狡猾的狐狸尚能救人,如果我們也都能像它們一樣,想想我們的世界將會是怎樣的一番景象?)

3、“它脖子挺得直直的,為他們放哨。過了一會兒,狐狸爸爸發出了警惕的叫聲。狐狸媽媽只好從孩子身旁走開。兩隻老狐狸又回頭看了看,就消失在黑暗的樹林裡。”

(“脖子挺得直直的”“警惕的叫聲”寫出了狐狸爸爸放哨的專注。“只好”寫出了老狐狸對小狐狸得戀戀不捨。整句話體現了老狐狸對小狐狸的愛。)

(教師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體會老狐狸對小狐狸愛的情感。)

4、文章為什麼以“金色的腳印”為題

(教師引導學生“金色”告訴我們什麼?)(讓學生由此體會到珍貴。)

(教師再次引導:文中什麼東西像金子一樣珍貴?)(體會人類對動物的關愛,狐狸之間濃濃的親情。)

5、完善板書

通過剛才的交流感悟,隨著作者的筆端走入作者的文章,深入作者的情感世界,同學們是否能將板書繼續完善,體現本文的中心所在嗎?(學生上講臺完善板書。)

(教師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全文,體會整篇文章的情感。)

四、拓展探究

從同學們的交流體會,板書完善可以看出同學們已真正體會到了人類對動物得關愛,動物之間得疼愛,你能將這份博大的愛融入你的筆端,為動物們寫幾段廣告標語來提醒人們關愛動物嗎?

五、訓練提升

同學們得廣告語無形中給人們又敲響另了一次警鐘。那麼文中老狐狸對小狐狸深深的愛,讓你又想到了什麼?(引出動物間表達偉大母愛得故事。)

請同學們蒐集類似的故事,並把它寫成一篇文章。

六、板書設計

24金色的腳印

老狐狸小狐狸

喂愛放

正太郎

《金色的腳印》教學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6個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狐狸一家及它們與正太郎之間的感情,懂得與其他生命互愛互助,和諧相處。

4、知道本課故事是按什麼順序來寫的,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各是什麼。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匯入新課

同學們,在你們心目中,狐狸是一種什麼樣的動物?

(交流對狐狸的印象,也可講狐狸的故事。)

看來狐狸在大家心中不是好東西,今天我們來學一篇關於狐狸的故事的文章,學了以後,也許你會給狐狸平反了。

板書:11x金色的腳印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放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語句,感受故事大意。

2、彙報初讀情況。

⑴讀自己喜歡的部分。

⑵說說對狐狸的初步印象,對“我”的認識。

⑶說說你還讀懂了什麼?有什麼問題?

三、深入學習

1、圍繞問題,再讀感悟。

2、小組內展開討論,交流看法。

3、彙報學習結果。

⑴ “我”為什麼要幫助救小狐狸?

⑵理解課文結尾及題目的含義。

課文結尾及題目的命名,意在呼喚親情、友情,要互助互愛,把狐狸身上的這種閃光的東西繼承併發揚。

四、總結

這篇課文中描寫的狐狸,不像人們印象中的那樣狡猾,他們不僅有骨肉親情,而且知恩圖報;不僅有頭腦,而且有毅力,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人類學習。

1、朗讀全文並交流收穫。

2、閱讀其他關於狐狸的故事。

五、佈置作業

課外讀關於環保題材的文章。

附:板書設計。

總結:這是一節很賞心悅目的課,總的感覺就是文質彬彬的夏老師與學生們之間很平等。在課堂上,民主的`感覺還是很濃的。這一節課把“對話”的精神品質體現得很好。老師學生之間、生生之間,還有老師學生與文字之間都有充分的對話。分別體現在課上老師學生之間的交流看法,生生之間的討論發言以及老師學生所寫的批註。閱讀課上,大家要的就是這種平等對話的氛圍。

結合夏老師的講述,大家可以看出這一節課的目標很明確。知識目標是認識生字新詞,弄清講了一件什麼事情。能力目標是培養合作學習、自主學習、快速閱讀和作批註的能力。情感目標是認識到大自然是人、動物和植物結合在一起的一個和諧的整體,大家要保護大自然。可以看到,教師的每一步都是圍繞著目標進行的,最後,也能很好的完成教學目標。我以為一節課的教學目標很重要,那是大家教學的方向。但是現在有些教育專家提出應該“廢除”教學目標,他們以為一節成功的課是不應該由教學目標來束縛的,提倡生成。我以為,在課堂上,“生成”是很重要,但是卻不能因此而不要教學目標。並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能隨時生成的,也不是所有的教師都有這種隨堂生成的能力。

這一節課不足的地方是教師時間把握得不好,前面花的時間太多,後面就顯得有點倉促。這是教師調控課堂能力的表現。不過,夏老師以為,如果本篇課文教師以為好,可以適當加課時,突破教參上規定的課時的限制。如果不是大家來聽課,他會再接著講一節課。另外,他還提到要突破教參的限制。教參上指出本篇課文反映了人類對動物的同情和關懷,還有狐狸對人類的友善。而夏老師要把“人類對動物的同情和關懷”改成“正太郎對動物的同情和關懷”,以此告訴學生們,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關心動物,社會上存在很多傷害動物的事情,大家要樹立保護動物,拯救動物的意識。這是很好的一個突破和超越。教師的獨具匠心真的會給語文課帶來很多的精彩。

最後,夏老師提到了語文課導語的重要性,提到了教師語言的重要性。這都是值得大家好好考慮的問題。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文字功夫一定要紮實,大家是要用語言去打動學生,教育學生的,精練而精彩的教師語言是大家必備的資本。

《金色的腳印》教學方案 篇3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認識本課生字,理解生字新詞。

(二)能力訓練點

1、培養學生通過抓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

2、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傾聽別人意見的習慣。

(三)德育滲透點

1、透過老狐狸救小狐狸的做法,感受到老狐狸和小狐狸之間的不可割捨的親情,進而感受父母對自己的關懷、愛護,激發學生回報父母的情感。

2、透過“我”的做法,體會到“我”的善良,從而受到同情弱者和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生態環境的教育。

(四)美育滲透點

感受文中人與動物間的`和諧及“我”的善良,受到人性美的陶冶。

二、學法引導

(-)教師教法

啟發談話、點撥法。

(二)學生學法

自讀感悟、討論、交流法。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

老狐狸為了救小狐狸做了哪些事,“我”做了哪些事。

(二)難點、疑點

狐狸和“我”之間發生了哪些變化?為什麼會有這些變化?

(三)解決辦法

抓住文中相關的內容,反覆讀,並注意前後的聯絡,體會狐狸和“我”之間由逃避到親暱再到救助的發展變化過程。結合自身飼養小動物的經歷,探究出這種變化的原因。

四、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一)教師活動設計

激發興趣,匯入新課;組織學生自讀探究;交流中相機點撥,適時評價;展示媒體,佈置作業。

(二)學生活動設計

1、蒐集、交流關於狐狸的故事。

2、通過初讀課文,感受文中狐狸的特點。

3、深入探究,懂得動物之間也是有親情的,“我”的善良與憐愛不僅感動了狐狸,更值得我們學習,要保護動物,保護環境。

4、課外讀關於環保題材的文章。

五、教學步驟

(一)啟發談話,匯入新課

同學們,在你們心目中,狐狸是一種什麼樣的動物?

(交流對狐狸的印象,也可講狐狸的故事。)

看來狐狸在大家心中不是好東西,今天我們來學一篇關於狐狸的故事的文章,學了以後,也許你會給狐狸平反了。

板書:11*金色的腳印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放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語句,感受故事大意。

2、彙報初讀情況。

(1)讀自己喜歡的部分。

(2)說說對狐狸的初步印象,對“我”的認識。

(3)說說你還讀懂了什麼?有什麼問題?

(讀懂的內容可能有:老狐狸救了“我”;小狐狸在“我”的幫助下獲得了自由。……)

(可能提的問題:①“我”為什麼要幫助救狐狸?②課文結尾及題目有什麼含義?)

(三)深入探究

1、圍繞問題,再讀感悟。

2、小組內展開討論,交流看法。

3、彙報探究結果。

針對“我”為什麼要幫助救小狐狸這一問題,應探究出如下內容:

(1)開始,“我”見兩隻老狐狸救小狐狸沒成功,覺得小狐狸可憐,出於同情,“我”想為小狐狸解開鐵鏈。

(2)當“我”發現兩隻老狐狸在自己家裡做了窩並開始咬那根拴鐵鏈的木樁時,“我”打消了放小狐狸的念頭。

引導:“我”此刻會怎麼想?

(“我”會被老狐狸那種不救出孩子不罷休的執著精神所感動,更會暗暗佩服老狐狸的聰明――咬不斷鐵鏈就咬木樁。於是決定不放小狐狸,到底看看老狐狸有多大本事。)

(3)“我”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讓老狐狸施展自己的本事,又決定給老狐狸投送食物。漸漸地,老狐狸體會到“我”的善良,和“我”熟了,常有一些親暱的舉動。我越發感受到狐狸是有情有義的動物。

(4)當“我”為尋回小狐狸而失足受傷時,是老狐狸給了“我”溫暖,使“我”得以甦醒,“我”更加感動,為了報答救命之恩,“我”最終把小狐狸要了回來,讓他們一家團聚。

關於課文結尾及題目的含義,可以這樣理解:

(1)這篇課文中描寫的狐狸,不像人們印象中的那樣狡猾,他們不僅有骨肉親情,而且知恩圖報;不僅有頭腦,而且有毅力,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人類學習。

(2)課文結尾及題目的命名,意在呼喚親情、友情,要互助互愛,把狐狸身上的這種閃光的東西繼承併發揚。

(四)總結擴充套件

1、朗讀全文並交流收穫。

2、閱讀其他關於狐狸的故事。

(五)佈置作業

以《相親相愛的狐狸一家》為題,續寫這個故事。

附:板書設計

《金色的腳印》教學方案 篇4

一、課前談話:

1、同學們,因為大家剛在進行“輕叩詩歌的大門”,這一綜合實踐活動,所以今天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一首兒童詩,咱們先睹為快!

(出示《我喜歡你,狐狸》)

2、你喜歡狐狸嗎?在你眼裡,狐狸是怎麼樣的動物?

二、揭示課題,初讀課文

1、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也和狐狸有關,一篇由日本作家椋鳩十寫的關於狐狸的傳奇性故事――《金色的腳印》(齊讀課題)

2、初讀課文,要求讀通讀順,想想課文講述了一件什麼事情。

3、交流初讀成果。

(1)、交流詞語

冷清清光禿禿溼漉漉

漫不經心眼睛蒙嗥叫

大搖大擺踱來踱去興高采烈

交流點:正音(踱)、理解(蒙)

(2)、讀著這些詞語,你想到了哪些故事情節?

學生交流,隨機理解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

三、再讀課文,討論付出

1、匯入:儘管過程是曲折艱辛的,但結局是美滿的,狐狸一家終於又幸福地團圓了。在整個救助小狐狸的過程中,你覺得誰的作用大,是正太郎?還是狐狸父母?快速默讀課文,找出他們為小狐狸所做的事。

2、學生默讀課文,劃出相關句子。

3、交流重點句子:

a、正太郎:

(1)、正太郎目不轉睛地看著小狐狸……多可憐呀!

(2)、不如給小狐狸解開鐵鏈子……

(點撥:正太郎是個善良的孩子,你覺得小狐狸可憐嗎?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b、老狐狸

(1)、只見一隻老狐狸衝著秋田狗……一隻哆哆嗦嗦的雞。

(這不是自投羅網嗎?理解“哆哆嗦嗦”,感受老狐狸為救孩子的大無畏的精神)

(2)、他費力地睜開眼睛,蒙中看見一隻大狐狸……溫暖著他的身體。

(動物和人類之間的真情!)

4、小結:同學們說得都很好,體會得很好。其實,不管老狐狸還是正太郎,都在這個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他們互相作用,彼此信任,一個是親情的化身,一個是友情的'象徵。親情友情,人世間最美的風景。正因為有了親情和友情,才有了故事美好的結局。

出示句子:

迎著耀眼的朝陽,狐狸們的腳印閃著金色的光芒,一直延伸到密林深處。

(理解:陽光下的金色腳印,多美的意境啊!同學們,這金色的光芒僅僅只是腳印的光芒嗎?結合學生交流,板書。

四、拓展延伸

1、引導,故事講完了,我也忍不住想用詩來表達我對狐狸的讚美,看看老師寫得詩!

出示:《我讚美你,狐狸》也許我改討厭你,/因為你總和狡猾在一起。/但今天我要讚美裡,/因為你美麗善良又勇敢。/為了救出小狐狸,/你敢於面對秋田狗/為了,/你/

讚美你,狐狸,我還要告訴所有人

2、學生補詩,教師巡視(音樂)

3、交流詩歌

4、課堂總結:親情、友情,人世間最美麗的風景,希望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因此而更加美好!

《金色的腳印》教學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1、用比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狐狸一家及它們與正太郎之間的感情,懂得與動物要和諧相處。

教學重難點:

1、瞭解故事的內容及意義,明白動物也有親情,也有偉大的愛。

2、引導學生通過這個故事認識人與動物的關係,知道人應與地球上所有生命和諧相處的道理。

教學方法:

自讀自悟、交流、寫作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直奔主題

今天我們學習24課《金色的腳印》。我知道大家有個好習慣,那就是提前預習課文,課文都讀了吧?那我們現在帶著問題再來讀一讀課文,想一想“老狐狸為了救小狐狸都做了什麼?它們和正太郎之間的關係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學生活動:邊讀書邊思考,在書上做標註。

二、進入交流環節

小組交流。

班級交流。

陳柳說:老狐狸夫妻倆為了營救小狐狸,居然能想出“調虎離山”之計,我們可以感受到老狐狸夫妻對小狐狸那深深的愛!

張溫馨說:正太郎很善良,他發現了老狐狸的祕密,但他沒有告訴爸爸媽媽,還非常希望老狐狸能用自己的力量把小狐狸救出去,課文中寫道“老狐狸用自己的力量,把小狐狸救出來的時候,該是多麼歡喜呀!正太郎一想到這些,淚水就不由得湧上眼眶。”讀著這樣的句子,我都非常感動。

豐火雷說:狐狸真善良啊!人類捕獲了它的孩子,可它還救了掉下懸崖的'正太郎!這是真的嗎?寓言故事中的狐狸是狡猾的代名詞,可這篇課文中的狐狸卻是充滿了人性,多可愛的動物啊!每一個動物都是一條生命,我們應該愛護它們,珍愛生命,不要傷害動物,我對那些以捕獵野物賣錢為生的人深惡痛絕!

……

三:老師談感受,引導學生拓展課文

聽大家說得這麼精彩,我實在不忍心打斷大家。從發言中我感受到了大家讀進課文中去了,和課文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運,小狐狸被鐵鏈鎖著,不光老狐狸夫妻在揪心,正太郎在著急,大家也擔憂著小狐狸。同樣,我想說大家也是非常善良的孩子們!可喜的是課文結局是正太郎和爸爸一起把小狐狸放了,小狐狸一家又開始過上了甜蜜快樂的生活!

小狐狸一家在森林深處又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大家可以盡情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續寫課文。

《金色的腳印》教學方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6個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狐狸一家及它們與正太郎之間的感情,懂得與其他生命互愛互助,和諧相處。

4、知道本課故事是按什麼順序來寫的,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各是什麼。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匯入新課

同學們,在你們心目中,狐狸是一種什麼樣的動物?

(交流對狐狸的印象,也可講狐狸的故事。)

看來狐狸在大家心中不是好東西,今天我們來學一篇關於狐狸的故事的文章,學了以後,也許你會給狐狸平反了。

板書:11x金色的腳印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放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語句,感受故事大意。

2、彙報初讀情況。

⑴讀自己喜歡的部分。

⑵說說對狐狸的初步印象,對“我”的認識。

⑶說說你還讀懂了什麼?有什麼問題?

三、深入學習

1、圍繞問題,再讀感悟。

2、小組內展開討論,交流看法。

3、彙報學習結果。

⑴ “我”為什麼要幫助救小狐狸?

⑵理解課文結尾及題目的含義。

課文結尾及題目的命名,意在呼喚親情、友情,要互助互愛,把狐狸身上的這種閃光的東西繼承併發揚。

四、總結

這篇課文中描寫的.狐狸,不像人們印象中的那樣狡猾,他們不僅有骨肉親情,而且知恩圖報;不僅有頭腦,而且有毅力,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人類學習。

1、朗讀全文並交流收穫。

2、閱讀其他關於狐狸的故事。

五、佈置作業

課外讀關於環保題材的文章。

附: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本課教學重點是老狐狸為了救小狐狸做了哪些事,“我”做了哪些事。教學難點為狐狸和“我”之間發生了哪些變化?為什麼會有這些變化?為解決教學重難點教師採取下列辦法:激發興趣,匯入新課;組織學生自讀探究;交流中相機點撥,適時評價。抓住文中相關的內容,反覆讀,並注意前後的聯絡,體會狐狸和“我”之間由逃避到親暱再到救助的發展變化過程。結合自身飼養小動物的經歷,探究出這種變化的原因。同時注意設計豐富的學生活動:蒐集、交流關於狐狸的故事;通過初讀課文,感受文中狐狸的特點;深入探究,懂得動物之間也是有親情的,“我”的善良與憐愛不僅感動了狐狸,更值得我們學習,要保護動物,保護環境;課外讀關於環保題材的文章。

《金色的腳印》教學方案 篇7

教材解讀

在童話和寓言故事裡,狐狸往往與“狡猾”一詞緊密相連。本文講述了人與動物之間的傳奇故事:小男孩正太郎家的傭人從山裡捉回一隻小狐狸,兩隻老狐狸想盡辦法要救小狐狸出去,它們冒著生命危險住在正太郎家的地板下面照顧小狐狸,並和十分同情小狐狸、並偷偷給老狐狸餵食的正太郎建立了親密信任的關係。後來,小狐狸被送給鄰居,正太郎為要回小狐狸,不慎掉下懸崖,兩隻老狐狸救護了嚴寒中昏迷的正太郎。最後,正太郎要回了小狐狸,和爸爸一起把它放回了山裡,狐狸一家終於團聚並回到了樹林中。

課文以主人公正太郎的觀察視角為明線,有“老狐狸夫妻倆設‘調虎離山’之計營救小狐狸”和“老狐狸入‘虎穴’做窩,餵養、營救小狐狸”兩個具體的事例體現了老狐狸愛子情深,展現了動物之間生死相依的濃濃親情,歌頌了愛的力量。同時,課文也以正太郎與狐狸一家日益親近的情感及行為變化為暗線,讚美了人與動物之間的互相信任、互相幫助、和諧相處的美好關係,表達了作者的創作意圖:大自然是人和動物的共同家園,人類要和動物和諧相處,這個世界才更加美好!

教學方法

以定勢思維引入,再反彈琵琶,引導學生閱讀探究,抓住主要內容,分析關鍵詞句,品深層意味。

教學目標

1、正確讀寫“緣故、黯淡、消瘦、知覺、空落落、光禿禿、冷清清、直勾勾、大搖大擺、無影無蹤、等詞語。

2、用比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體會狐狸一家及它們與正太郎之間的.感情,懂得與動物要和諧相處。

教學重點、難點及突破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狐狸一家及它們與正太郎之間的感情,懂得與其他生命互愛互助,和睦相處。

2、難點是揣摩作者如何把人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感情寫真實寫具體的。

3、讓學生緊扣文中最讓自己感動的情景來引發個性化閱讀感悟,既能體會支人與動物之間的感情,又能揣摩真切具體的描寫語句,從而水到渠成地題解主旨。

教學設計

一、分享故事,質疑激趣。

1、師:同學們,提到狐狸,你心裡有些什麼要說的?請暢所欲言。

學生舉手回答。

2、師:你知道有關狐狸的成語、俗語或故事嗎?

指名學生回答。

狐假虎威、兔死狐悲等成語;狐狸與烏鴉吃葡萄等故事。

3、師:看來,狐狸在人們心目已是如過街老鼠、口碑太差了。不過,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是有關狐狸的一個小小傳奇故事,我們來看看這個故事中的狐狸是怎樣的一種形象,這個故事的題目叫《金色的腳印》。

二、自讀課文,合作探究。

1、學生小聲自讀課文及閱讀提示,讀準字音,讀通語句,瞭解故事大意,並勾畫出重要提示。

2、學生談自己的整體感受。

如:這是怎樣的一個故事;這個故事中的狐狸讓人覺得怎麼樣……

3、四人小組合作,理清脈絡,探究內容。

4、小組交流學習成果,教師適機點撥。

如:

(1)老狐狸為了救小狐狸都做了些什麼?

老狐狸夫妻倆設“調虎離山“之計營救小狐狸;

老狐狸深入“虎穴”做窩,餵養是、營救小狐狸。

(2)它們和正太郎之間的關係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正太郎與狐狸一家日益親近。

三、交流感悟,理解課題。

1、師:老狐狸營救小狐狸的過程中,哪些情景最讓你感動?

學生暢所欲言。

2、師:在它們和正太郎的關係發生的過程中,哪些描寫最讓你深思?

學生暢所欲言。

3、師:課文為什麼在以“金色的腳印”為題目?

學生交流後教師點撥:“金色的腳印”表面意思是陽光照耀下,印在雪地上狐狸的腳印。深層次看,“金色”一般用來形容那些十分珍貴、有意義或值得紀念的東西,在這裡指狐狸一家得到人們的關心而團聚,又開始了美好的生活;這腳印,不僅包含著狐狸一家生死相依的濃濃親情以及它們對人類的友善,也包含著人類對其他生命的珍重與愛護。

四、總結全文。

1、師:學習之後,你喜歡這篇課文中的狐狸嗎?為什麼?

學生暢所欲言。

2、教師總結:讀了這篇文章,我們會和正太郎一起,為老狐狸的愛子情深而感慨;為老狐狸的聰明而驚歎、喝彩;為老狐狸的善良而感動;為狐狸一家最後的團聚而欣慰。

板書設計

24金色的腳印

本文是略讀課文,教學時要讓學生充分地自讀自悟,結合閱讀提示,邊讀邊思考。整篇教學設計以自學探究為主線,通過自擬提綱,質疑激趣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金色的腳印》教學方案 篇8

我教《金色的腳印》一課時,在學生交流預習、感知課文,懂得文章寫了一件什麼事後,放手讓學生細讀課文設計能幫助大家進一步領會文章表達情感的問題。當學生將自己所設計的問題展示出來時,我發現他們所設計的問題雖然五花八門,但大部分都十分精彩。如:老狐狸為什麼不多生幾隻還要冒著生命危險救小狐狸?小狐狸是被正太郎家的傭人捉走的老狐狸為什麼還要救正太郎呢?陽光再耀眼也不會把狐狸的腳印照成金黃課文為什麼說狐狸的腳印閃耀著金色的光芒?課文為什麼以“金色的腳印”為題等。

一直以來,課堂上的提問是教師才有的“特權”。教師問,學生答,似乎天經地義。而教師的提問是按照自己對教材的理解、自己的思路和意願來設計的,在這種接受性的學習方式中,學生在失去了提問的權利的`同時也失去了質疑和深層次思考的機會,最終失去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我改變了以往“以教促學”的習慣,在初讀課文後,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提問,以學生提出的問題決定教學目標。當學生將他們的問題展示出來時,我很高興。高興的是學生提的問題不但十分精闢,而且能夠緊扣領會文章所表達的情感這一思路來設計,與我的教學思路是一致的。這說明一段時間來我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是頗有成效的,

我想老師有容納學生提問的心胸,學生才有提問的慾望。教學是師生雙邊的活動,學生自始至終是這一活動的主體,而教師的作用就體現在如何引導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並積極地探討知識。教師把提問的權利交給學生,同時也把民主還給了課堂,在教學活動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的展現。學生通過這種形式的學習,訓練了自己的思維,培養了學習方法,提高了學習技能。把提問的權利交給學生,同時教師也將面對為解決突如其來的問題而不斷地博覽群書,博採眾家之長,不斷地“充電”,增長著自己各方面的知識,這難道不是學生“饋贈”給教師的一筆豐厚的財富嗎?

一、偏離略讀教學軌道

略讀課文重在略讀方法的指導,在閱讀實踐中逐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而我此課的教學卻恰恰忽視了這一點,把更多的時間花在了文章分析和人文教育上。課前設計的那張表格也成了過場,沒有好好利用。其實問題還是在於沒有給足學生讀書的時間,所以學生對這張表也沒有很好的完成。現在我回過來想想,要是在課堂上再給學生多點時間用15分鐘來初讀課文完成這張表格,那麼在接下來的反饋中也就可以用10分鐘左右就可以把整個故事學完。然後再給他們點時間去回讀全文,最後用2分鐘時間總結一下學法,也就是本單元的訓練難點——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這種感情寫真實、寫具體的。最後用5分鐘時間去用作者的寫作方法去閱讀我課前給他們準備的《老牛》,再用5分鐘給他們交流,這樣就可以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又鞏固了本單元的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然而我從開課伊始就在看時間,總是把教學任務、把自己的教案放在第一位,沒有更多地去考慮學生是否真的讀透讀懂了。在品讀課文時也一樣,只關心自己下一步的教學環節,還是沒能走出教案的框架。學生的主體地位這些理論知識只成了腦袋中的擺設,沒能發揮出來。

二、略讀教學方法與技巧指導不到位

本課要交給學生的略讀方法是用比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我在課上也就只給學生點出這一點。沒有再深入指導,其實是我把這句話當成了擺設,自己也從沒去思考過,何為用較快的速度。所以當被問及這問題時我啞口無言。是呀!其實很多時候,不是還是在於我們教師自身缺少思考,自己都處於模糊狀態,又怎麼能讓學生明白呢,可悲呀!想來,這一堂課也給了我充分的準備時間,可我在備課的過程中,總是擔心這個擔心那個,結果又把略讀當成精讀來教。要是在備課時我能在略讀方法上多思考一點,也許就能讓學生知道用較快速度閱讀也就是用默讀來讀。更可笑的是當我發現學生讀書時聲音較輕時還鼓勵他們大聲讀出來!想來都覺得失敗。

《金色的腳印》教學方案 篇9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狐狸一家及它們與正太郎之間的感情,懂得與其他生命互愛互助,和睦相處。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揣摩作者如何把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感情寫真實寫具體的。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狐狸一家及它們與正太郎之間的感情,懂得與其他生命互愛互助,和睦相處。

【教學難點】

揣摩作者如何把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感情寫真實寫具體的。

【教學準備】

收集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發生的真情故事。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流程】

一、啟發談話,匯入新課

1、談話:

同學們,在以往的文學作品以及你的.生活經驗中,狐狸是一種什麼樣的動物?

(學生簡單談對狐狸的印象。)

那麼,通過昨天對24課的預習,狐狸又給你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呢?請用一兩個詞或一句話說一說。

2、是什麼讓同學們對狐狸的印象發生了那麼大的變化?我們一起學習課文《金色的腳印》。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小聲自讀課文及閱讀提示,讀準字音,讀通語句,瞭解故事大意,並勾畫出重要提示。

2、彙報初讀情況:

⑴本文主要講了什麼事?

⑵“閱讀提示”對我們提出了哪些要求?嘗試擬訂自學提綱。

預設提綱:

1、快速閱讀課文,思考:老狐狸為了救小狐狸都做了些什麼?狐狸一家和正太郎的關係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2、交流讀後的感受。

⑶說說你還有什麼問題?

預設可能提出的問題:“我”為什麼要幫助救狐狸?課文結尾及題目有什麼含義?……

3、解決同學提出的問題。

4、思考作者如何把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感情寫真實寫具體的。

評:有學生自己為學習擬訂的自學提綱,也有老師為更好地學習課文提出的學習要求,學生的主體體現充分,教師的參與、引導作用也體現出來。

《金色的腳印》教學方案 篇10

今天學習《金色的腳印》,一篇略讀課文。課文內容不難,學生學起來不很費勁。本文最值得玩味、學習的地方是作者起“金色的腳印”這個題目的用意。在教學過程中,我體會到了學生髮言的精彩,有幾點令我頗為意外。文章學到最後的時候,我與學生髮生了下面的對話。

師:同學們,這篇課文就是講了小狐狸一家和正太郎之間發生的故事。為什麼作者不起“狐狸的故事”、“正太郎與小狐狸的友情”這樣題目?偏偏要起“金色的腳印”這個題目呢?

生:“狐狸的故事”起的比較直白,讓人感覺沒意思。而“金色的腳印”這個題目就比較吸引讀者的目光。

師:是啊,那麼“金色的腳印”這個題目好在哪裡呢?

生:原來我們學過“金色的魚鉤”,和那個題目用法一個樣。

師:還記得“金色的魚鉤”那個題目好在哪裡呢?

生:好在可以體現對老班長捨己為人、忠於革命的品質的讚美。

師:你的記憶力不錯!那能說說這篇課文的題目好在哪裡嗎?

生:金色並不是指顏色是金色的,而是有象徵意義的。象徵著狐狸一家的親情和他們對人類的友善之情。

師:說得對!還有補充嗎?

生:老師,我認為一般來說金子是十分寶貴的,而作者把腳印說成“金色”,就說明他們之間的感情十分寶貴,表現了對人與動物這種感情的讚美之情。

師:說的太精彩了!

生:老師,我覺得小狐狸一家在雪地踩出的腳印就代表著人與動物之間的橋樑。你想想,這串腳印的一頭是大森林,是它們的家,象徵著動物;這串腳印的另一頭是送它們回家的正太郎,象徵著人類。這串腳印就像紐帶一樣,把人與動物連了起來,成為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橋樑。

師:你說的很深刻啊!狐狸一家雖是動物,但它們也和人一樣,它們的生命同樣寶貴,那回歸山林的腳印正好架起了人與動物之間的心靈橋樑。這串腳印既飽含著人們對動物生命的珍重與愛護,體現著人類美好的思想感情,還體現著狐狸一家生死相依的濃濃親情以及它們對人類的友善。因此,金色的腳印”既是對全文的概括,也是對美好、崇高情感的讚美。

在教學這個片段的時候,我對學生的回答有兩點,感到非常意外:

一是學生能聯絡舊知學習新知。學生們回憶了《金色的魚鉤》一課,調動了以往學習經驗,恰當地進行了語文知識的遷移,使舊知與新知之間打開了關聯的通道,學習的'難度立刻就減半了。我以前教學的時候,和很多老師都有共同的感受,就是感覺教得太死、學生學得太死,一節課的學習僅僅就是這一節課的內容,洋洋灑灑的四十分鐘就在這篇課文的這一畝三分地上轉悠。這種封閉式的教學決定了學習視野的短淺、學習空間的侷限,讓學生的思維僅僅就侷限在當下的這個教學內容、當下的這篇課文上,即使教師教學設計多麼用心,教學效果也只能是死水微瀾、活力減半。究其原因,我想還是因為老師們的關注點在教材上,而沒有在學生身上。而教師如果真正把關注點從文字轉向學生,喚醒學生的認知記憶,當學生對所學知識能有所觸動,在相似知識結構、知識模板能夠再認的時候,給予充分的引導和遷移,就會很容易的找到對接學習經驗橋樑,學習的難度必然就降低了。當然,這對教師的要求很高。教師要對教材非常熟悉,對學科知識的體系有著清醒認識,教學某一部分能夠舉一反三、上掛下聯地開展,形成“教一個――究一串”的教學格局,教學效率自然可以提高很多。

二是學生能積極動腦說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關於題目的好處,學生們都能積極地從“金色”、“腳印”這兩個資訊點展開思考,首先認識到“金色”象徵著寶貴、代表這作者的思想情感的取向,然後從“腳印”形象的角度體會出其紐帶、橋樑的作用,將文章的人文內涵領會到了極致。應該說,我班學生提到的對於“腳印是人與動物橋樑”的觀點,是《教師教學用書》中沒有解讀到的。這就說明學生擁有了自己的思維和看法,教師不能拿著現成的答案去往學生身上套。真實的課堂一定是動態生成的,一定是基於學生的,把思考的時間和空間教給學生,學生肯定會給我們帶來出乎意料的、不一樣的精彩。

《金色的腳印》教學方案 篇11

新的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就是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所謂的“自主學習”是就學習的內在品質而言的,與之相對的是“被動學習”、“機械學習”。“自主學習”是主體發展的最基本形式,要求個體對為什麼學習、能否學習、學習什麼、如何學習等問題有自覺的意識和反應,是教學條件下的學生的高質量的學習。《金色的腳印》一課的教學設計抹濃了自主學習的色彩。

一、學習目標的自主性

學習目標,長期以來都是教師在備課時,根據大綱和教參上的要求以及自己對教材的理解而確定。如果用課程標準的理念來審視,就可以暴露出它的許多不足。學生對自己學習什麼有“做主”的權力,無需教師為之包辦。學習目標的自主確立,是學生主體重新構建與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能“一刀切”地用集體的學習目標來取代個人的學習目標。《金色的腳印》一課教師在設計時用“讀了課題你的腦海中閃現出哪些問題”來開啟師生相互交流的閘門;“你讀懂了什麼?”這個問題則成了尋找學生閱讀中國的“探測儀”。教師沒有向學生交代這節課我們要去學什麼或要學會些什麼,而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情況自主確定“你還想讀文中哪些感動你的.地方?”即自主確定學習目標,把學生從被動的“學答”地位提升到了主動學習的地位,為學生走向主體性,走向自主性作了潛移默化的誘導。

二、學習方法的自主性

每個人的學習都有自己的方法,人只能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學習知識、理解知識,並在學習過程中完善自己的方法。在教學設計中教師讓學生自由地讀、自由地學、自由地感受、自由地表達,課堂成了表達與交流的樂園,你的感受、我的感受、他的感受都在相互碰撞、相互補充和相互融合。學生在合作與交流中學會傾聽、學會接受、汲取、學會欣賞,從而實現知識與能力的有效轉化,產生思維的撞擊、情感的交流和知識共享的增值效應。教師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的內容,自主選擇學習的方法,“用你喜歡的方式讀書”體現了閱讀教學中的人本思想,意味著對每個學生閱讀個性的尊重,同時教師也並沒有放棄指導,而是轉為更加大氣、更加開放的指導。

三、體驗感悟的自主性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應注重引導學生與與文字進行對話、溝通。如“哪些地方讀了你最感動”、你想對作者或像作者一樣愛護動物的人或對自己說些什麼?”使學生與作者的情感更靠近,使感悟與文字的內涵更吻合。既使學生表達了自己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又使學生受到了情感的薰陶。

《金色的腳印》教學方案 篇12

一、指導思想:

為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語文教師習作教學水平,加大培養教師的力度,促進課改新觀念的'落實,推動科研工作的發展,全面提高我校語文教學質量,為教師提供展示的舞臺,促進青年教師迅速成材,為參加芙蓉區五月份舉行的習作教學競賽物色合適人選,特舉行我校“創新杯”習作教學競賽。

二、參賽物件:

王浩、劉桂芳、周宇蘭、劉園、鄔江、於春曉。

三、比賽形式及時間安排:

由教導處、語文組安排,教師抽籤決定比賽時間。

時間:20xx年3月28日—20xx年3月29日。

授課時間:每節習作指導課20分鐘。

四、獎勵辦法:

比賽取一等獎三名,二等獎三名,並由學校頒發獲獎證書。

五、競賽評委小組:

專家:黃祖訓。

組長:田勁。

組員:袁霞,郭海燕,鄺細虹,湯貼雙。

六、其他要求:

1、每位教師需交一份詳案、一份課後記、一份課件到教導處。

2、參賽年級、內容自定。

3、所有參賽教師要精心準備,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參加比賽。教學內容要與生活緊密聯絡,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

4、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應用資訊科技,有教學特色。

5、所有語文教師都要按時聽課,並積極參與評課,認真做好聽課筆記,並寫好詳細的評課稿。

七、準備工作:

1、確定評價標準。

2、安排競賽課表。

3、教科室負責準備賽課場地、裝置。

《金色的腳印》教學方案 篇13

目標預設:

知識與能力:

通過教學使學生理解新的國中生活與新的學習環境,珍視新友誼與新朋友結伴成長。

過程與方法:

面對嶄新的國中生活,通過小組討論方式瞭解學生進入中學後的新感受,遇到的新問題。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幫助學生學會正確認識自己、正確與人相處、正確看待社會,珍視全新的國中生活。培養學生熱愛集體、熱愛學校、熱愛生活的優秀品質。

教學重難點:

重點:珍視新友誼

難點:與新朋友結伴成長珍

教學準備:

圖片、多媒體、粉筆,要求學生課前準備好自我介紹卡片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進入中學後,有很多新鮮的事物,讓我們好奇,令我們欣喜。國中生活把我們帶進一個嶄新的天地,我們都站在了一個新的起點上。讓我們珍惜這個新起點,體驗成為一名國中生的快樂吧!

二、新授

(一)國中生活新體驗

活動1

七嘴八舌話“國中新生活”

國中生活是每個同學的一個新起點,你對這個新起點是怎樣認識的?

活動2

議一議:

從國小升入國中,面對的是一個新的學習環境,這個新環境有哪些使同學們感到新鮮和好奇的地方呢?

提示:可從以下方面談起,如:校園總貌、地理位置、佔地面積、綠化情況、樓房建設等對比國小校園,可從班級設定、學生數量變化等對比國小情況,也可從學校創辦歷史、校徽、校歌、校服、校訓的有無和獨特以及校名由來、裝置增多、學科增多、作息時間變化等。

活動3

說一說:

進入新的環境,你有什麼樣的感受呢?(注意調動新轉入學生的參與)

提示:除教材第5頁內容外,可以從學習、生活、紀律、環境、心理等諸多方面加以回答。如:我感到既興奮又鬱悶,興奮的是老師的啟發改變了我的學習方法,我基本上不再死記硬背了;鬱悶的是我學習的靈活性有待挖掘。我感到既自信又有些自卑,自信的是我的成績能像國小一樣不斷進步,走進優秀行列;自卑的是在這優秀生雲集的地方,我再難有國小的年年“獎狀”了。

教師歸納:如何面對國中的新生活呢?

1)調整心態,適應環境。進入國中後,面對新的學習環境,可能會有一些不適應,所以要進行及時調整,提高適應能力。首先要從心理上認可和接受,及時分析不適應的原因,及時進行心理上的調整,這樣能使自己儘快與新環境相適應。

2)珍惜新起點。國中階段在人生中是一個很重要的階段,我們的身體將迅速成長,知識會不斷地豐富,能力會得到很大提高,為今後的生活和工作打下重要的基礎。我們要珍惜這個新起點,把它作為我們人生道路上的一個加油站。

3)珍視新友誼。我們踏入新的班級,將認識更多新的同學,結交更多的新朋友。這份成長中的友誼,將使我們寶貴的國中生活更加精彩。

4)準備應對新的學習生活。國中學習與國小會有很大的不同,將學習很多新課程,面對很多新老師,適應新的學習節奏,採用新的學習方法。因此要做好思想準備,成功地度過這個學習上的過度期。

(二)珍視新友誼

在新的.班級裡。大部分是原來同一所學校畢業的同學,彼此較為熟悉,但本學期也轉入了不少新的同學,彼此間不認識,比較陌生,既然我們走在了一起,來到了同一個班集體,就要互相認識、互相瞭解,建立友誼。

活動4

向同學自我介紹

小結:認識新同學之後,我們將在這個班級中共同學習和生活,我們都希望和諧相處,共同進步,生活在一個團結友愛的集體中。

活動5

尋找彼此的共同點

填一填:看看我和同學們有哪些相同之處:

我和 、 等是同一所國小畢業的;

我和 、 等是同一個月出生的;

我和 、 等有著相似的興趣愛好;

我和 、 等是同一個區(村)的。

提示:(1)找出從同——國小畢業進入同一所中學的物件,填入他們的班級及姓名。

(2)通過交往瞭解,按同年同月同日出生、同年同月出生、不同年但同月同日、不同年但同月的順序,找出並填入他們的班級姓名。

(3)通過交流、溝通了解,集體活動、課外活動等方面發現並記錄下有共同興趣愛好的同學,瞭解他們的年級、班級、姓名後填人。

(4)通過交往、個人檔案展示等多種渠道瞭解同區、同村、同居委會的同學的班級、姓名,然後填人。

三、課堂總結

在彼此的交流後,我們發現這個小小的班級裡,有這麼多親密的夥伴。這份友誼將伴隨我們走過整個國中生活,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精彩。

《金色的腳印》教學方案 篇14

教學結構:變序式

教學步驟:

一、以實物(人造琥珀)匯入新課,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改變學習順序,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一)學習第四段(瞭解琥珀的樣子,為體會作者考慮周到奠定基礎)

(二)學習第一段(瞭解形成所需的時間)

(三)學習第二段(通過讀議、設疑、賞析把學生的情感推向高潮)

(四)學習第三段(找出琥珀被發現的條件,再次體會作者推理的嚴密)

(五)回到第四段

(六)引導總結板書,強調訓練重點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這塊琥珀的樣子及價值。

2.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想象的,以及這樣想象的依據。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及必須具備的條件。

2.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想象的。

三、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20課,齊讀課題。老師板書課題。

(二)複習質疑。

1.想一想上節課學習的內容,課文按先後順序都寫了哪些內容?

2.哪一部分集中描寫了琥珀的樣子及價值?

3.默讀第四段,用直線畫出描寫琥珀樣子的句子,用曲線畫出寫它價值的句子。

4.老師分別指名讀描寫琥珀樣子及價值的句子。

5.老師隨後出示這個琥珀的幻燈片,提問:看了圖片,你最感興趣的是什麼問題?蜘蛛和蒼蠅為什麼會被包在裡面?它們是怎麼被包在一起的?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讀課文,進行思考。

(三)學習課文,瞭解松脂球的形成。

1.這個故事是怎麼來的呢?

老師板書推測後,追問:推測是什麼意思?在學生答出推測就是根據已經知道的事情來想象不知道的事情後,老師繼續追問:我們已經知道了什麼?

學生會說到這塊琥珀是什麼樣的,老師隨即轉入第二個教學步驟。

2.默讀第二段,想想蒼蠅和蜘蛛怎麼會同時被包在一個松脂球裡?抓主要內容說說。

學生通過默讀會抓住主要內容說:一隻蒼蠅在松樹上休息,一隻蜘蛛爬過來想把它當作美餐,就在蜘蛛剛撲過來的一瞬間,一滴松脂剛好從樹上滴下來,把它們包在裡頭。老師在學生說的基礎上,追問:

(1)這到底是一隻什麼樣的蒼蠅,什麼樣的蜘蛛?

老師可以分別指讀描寫蒼蠅的第3、4自然段,描寫蜘蛛的第5自然段。在讀的基礎上使學生理解到這是一隻快樂的蒼蠅,是一隻小心翼翼的蜘蛛。

(2)為什麼科學家推測蒼蠅快樂,蜘蛛小心翼翼呢?這和後面的結果有什麼關係呢?

這個問題是引發學生深入思考,理解科學家想象的合理。正因為蒼蠅輕鬆得意,所以喪失了警惕,它把注意力全集中在做自己的事上,就沒有注意身邊的危險。而蜘蛛一心一意地要把蒼蠅當美餐,就忘記了所處的環境。這為下文松脂把它們包在一起提供了可能。

3.它們是怎樣被包在松脂球裡的呢?

(1)老師引導學生自己讀讀第7自然段。

(2)然後讓學生一隻手當蒼蠅,一隻手當蜘蛛,另一個同學雙手在上當松脂,表演體會那一瞬間的'情景。

(3)隨後老師出示幻燈片,邊講解邊演示松脂包住這兩個小蟲的活動片。當貪婪的蜘蛛撲向快樂的蒼蠅的那一瞬間,突然發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從樹上滴下來,剛好落在樹幹上,不早不晚,不偏不斜把蒼蠅和蜘蛛一齊包在了裡頭,這真是無巧不成書呀!

(4)後來的情形又怎樣呢?

老師引導學生讀第8、9自然段。體會什麼是前俯後仰?就是身體不斷地往前伏,往後仰。老師然後追問:這點正和我們看到的琥珀樣子裡的哪一點吻合?就是這兩個小東西的腿的四周顯出好幾圈黑色的圓環,說明蒼蠅和蜘蛛曾經在裡面進行過掙扎。

4.默讀第1到第9自然段,思考:要形成這個奇特的松脂球必須具備什麼條件?

在學生默讀思考的基礎上,老師可以組織學生討論,根據學生的發言,邊板書邊總結:需要天氣熱,因為只有在炎熱的夏天裡,松樹才能滲出樹脂;還需要松樹老,因為只有老松樹才能滲出這樣一大滴一大滴松脂,足以同時包住這兩個小蟲,並積成一個松脂球。第三個條件要有蒼蠅和蜘蛛。最主要的是還必須具備一個特殊的條件,那就是事情非常湊巧:蒼蠅和蜘蛛正好在一起,而且捱得非常近,一大滴松脂正好滴下來,而且正好把它們一齊包住,具備了這些條件才能形成這個特別的松脂球。

5.指導朗讀第二段。

(1)明確要求:第一要處理好重音;第二要用平和、輕鬆、有趣的聲調,給人以有趣的感覺,不能使人有緊張的恐怖的感覺。

(2)學生自己練讀,然後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老師點評。

(四)瞭解松脂球變成化石的過程。

1.一對敵對的小蟲包進了松脂球以後,小蟲的活動停止了,但自然環境還在繼續變化。松脂球是怎樣變成化石的呢?

2.默讀第三段,思考松脂球變成化石必須具備什麼條件。

在學生默讀思考後,老師指導他們討論,然後再指名說說。老師隨機板書松脂球變為化石的必備條件:

地殼變動埋在海底時間漫長

3.學生自由有感情地讀這部分內容。

(五)總結琥珀形成必須具備的條件。

科學家根據這塊琥珀的樣子,推測出它形成必備的條件,同學們根據板書,說說琥珀的形成經過了哪兩個階段?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琥珀形成的兩個階段是:由松脂形成松脂球,再由松脂球變成琥珀。這個過程必須具備的條件是:天氣熱,松樹老,松脂正好包住蜘蛛和蒼蠅這兩個小蟲,形成松脂球;地殼變動,松脂球長時間埋在海底。

(六)瞭解科學家合理想象的依據。

1.科學家根據這塊奇異的琥珀推測出發生在一萬年前的故事的詳細情況,科學家這樣想象的依據是什麼呢?

2.出示思考、練習第2題,按照這題下面的提綱,說說科學家這樣想象的根據。

(1)約摸算來,總有一萬年了。

(2)夏天,晌午的太陽光火辣辣地照射著整個森林。

(3)海在很遠的地方翻騰怒吼。

(4)蜘蛛剛撲上來,一大滴松脂從樹上滴下來,剛好落在樹幹上,把蒼蠅和蜘蛛一齊包在裡頭。

3.小組討論,互相說說。

4.老師組織全班討論,可以先讓學生從簡單的說起。琥珀的樣子就是提綱(4)想象的依據;在炎熱的夏天,中午的太陽最毒,氣溫最高,松樹才能滲出松脂,並且不斷地往下滴,這是提綱(2)想象的依據。然後,再引導學生說說為什麼這故事發生在一萬年前?總有一萬年了的意思是至少有一萬年了,不會少於一萬年。約摸就是大概估計。因為這個時間是推測、估算的,所以說約摸算來。但這個推測、估算又是有根據的,比較準確。從下文看,這個松脂球掛在一棵老松樹上過了幾千年;後來地殼發生變動,松樹腐爛,松脂球淹沒在泥沙下面又過了幾千年,合起來時間約摸有一萬年了。

作者為什麼想象離森林很遠的地方有海在翻騰怒吼呢?

因為由松脂球變成化石就要經過很長時間,而且要埋在地層裡面,所以科學家想象,海在很遠的翻騰怒吼,後來發生地殼的變動,陸地漸漸沉下去,海水漸漸漫上來,逼近那古老的森林,最後森林被海水淹沒,松脂球淹沒在泥沙下面,過了幾千年變成了化石。

(七)佈置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金色的腳印》教學方案 篇15

一、課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四)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二、語文的三維目標

語文的三維目標包括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

三、新課標對本年段的教學要求

(一)識字與寫字

1.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

2.養成一定書寫習慣,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優美。

(二)閱讀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養成默讀習慣。

3.在閱讀中揣摩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基本的表達方法。

(三)口語交際

1.樂於參與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

2.表達要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 3.在交際中注意語言美。

(四)習作

1.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

2.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

3.學會修改習作,並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

四、針對本單元的.教學內容和本班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及年齡特點各老師做學情分析

五、全冊教材分析

本冊共有24篇課文,每組教材包括導語、課文和語文樂園三大部分,而且教材仍然以專題組織單元。在學習了前七個單元的基礎上,我們將教學以“國際文化和發展”為主題的第八單元。

第一單元整組備課

單元內容簡析:

本單元圍繞“神奇絢麗的自然之景”這個主題,安排了三篇課文,《海上日出》表現了噴薄而出的朝陽。《暴風雨》介紹了大自然那無與倫比的和諧之美。《青海湖,夢幻般的湖》讓我們領略了祖國的壯美河川。古詩《江南春》描寫了江南春天的美景。語文樂園讓學生體會描寫時間的詞語和表示轉折的關聯詞語,積累語言,學習朗讀方法。習作以《我喜歡的季節》為題,請學生寫出最喜歡的季節和自己感受到的自然之美,抒發自己的真實感受。學習這組課文,要讓學生反覆讀課文,在讀中理解課文所表達的主要內容,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

單元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

1、學會和會認本組課文中的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體會文中重點詞、句的含義,揣摩那些寫得生動、形象、優美的句子的表達方法。

4、揣摩課文的表達順序,領悟觀察和描寫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自讀自悟,體會感情。 2、學習文中的表達方法,抒發自己的情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讀懂課文,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

2、通過學習語言文字,感受神奇絢麗的自然之景。

單元教學重難點:

1、學會本組課文中的生字新詞,積累語言。

2、通過朗讀,體會作品表達的情感,感受神奇絢麗的自然之景。

單元課時安排:

1海上日出2課時2暴風雨2課時3青海湖,夢幻般的湖2課時詩詞誦讀

江南春1課時語文樂園(一)5課時

《金色的腳印》教學方案 篇16

教學內容:

教材第1~2頁期初複習第1~8題。

教學要求:

1、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乘、除法的有關概念和熟記乘法口訣,更加正確地、熟練地進行表內乘除法的計算。

2、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已經學過兩步計算式題的順序,進一步熟悉兩位數加、減整十數的口算和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筆算方法,為學習新知作一定的準備。

3、 使學生進一步鞏固長度的觀念和單位長度的表象,鞏固米、分米、釐米之間的進率,進一步掌握量線段和畫線段的方法。

4、 教具準備:乘法口訣表、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二、複習乘、除法的有關知識

1、 複習乘法口訣。

(1)小朋友還記得乘法口訣嗎?(指名背乘法口訣)

(2)請小朋友一起背一遍。

(3)抽背。

(4)對口令。

(5)出示口訣表,讓學生說出得數相同的'幾句口訣。

2、 複習乘、除法的一些概念。

請小朋友看第2題,根據題目說出算式和得數。

問:為什麼列成9×5或5×9?為什麼用除法算?

3、 複習乘、除法計算。

請大家算第1頁的第3題。第一個表裡是要用什麼方法算?為什麼?第二個表呢?學生做在書上,集體校對。

三、複習兩步式題和加、減計算

1、完成第4題。(用小黑板出示)

(1) 請小朋友口算第一組:乘加和乘減的算是要先算哪一步?

(2) 請大家來算第二組:乘、除兩步計算的題要按怎樣的順序算?

(3) 讓學生口算第三組,學生說出口算過程。

2、完成第5題。

(1) 請小朋友看第5題後兩組題,上下兩題有什麼相同的地方,什麼不同的地方?上面一道題先算什麼?下面一道題呢?

(2) 學生分兩組計算在練習本上,指名四人板演。要求能口算的用口算,不必列豎式。

(3) 檢查訂正。提問:用豎式是怎樣算的?

四、複習長度單位極其進率

1、複習長度和長度單位。

(1) 請小朋友說說教室的地面的長,黑板兩條不同邊的長,書本面兩條不同邊的長。

(2) 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有哪些?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1米是多少釐米?師完成板書:

10 10米 分米 釐米100

(3) 口答第6題。問:70分米為什麼等於7米?

2、完成第7題。

先讓學生量一量,然後填數,再集體訂正。

五、課堂小結

六、課堂作業:

教材第1頁第5題第一組題,第2頁第8題。

《金色的腳印》教學方案 篇17

一、指導思想:

落實區教育局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精神,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核心,促進教師專業素質成長,推進高效課題建設,開展片段教學競賽。

二、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及部分班主任、副班主任。

三、競賽物件及活動要求:

1、競賽物件:臨聘教師。

2、以本期教材為主,可自行選擇內容備課,教學時間控制在10分鐘,正負不超過30秒。

3、本教研組內的教師賽課,當天空堂教師必須參加聽課,同時也歡迎其他教研組的老師有時間都來學習交流。

4、比賽中教學物件若是低年級學生,則班主任協助參與競賽的老師通知家長推遲到校接孩子放學,並配合競賽老師做好相關工作,並要求參與聽課的學生著校服。

5、比賽前兩天抽籤,比賽當天根據抽籤結果進行比賽。

6、比賽結束後各參賽教師將教案、課件及教學反思進行整理打包上交教導處。

四、競賽時間及地點:

時間:第6週週三下午第二節課集中進行。

地點:一丙班教室。

五、評委及人員安排:

1、評委:黃娟、石春燕、吳昂、劉秀清、張紅、王甜、楊勇秀、陳斌。

2、學生進出教室安排——學生所在班級的班主任或副班主任負責,提前候課。

3、計時;現場調控;拍照;新聞釋出。

六、評獎:

一、二、三等獎分別根據總人數的20%、30%、50%評選。

附評分細則:

教學理念構建平等、互動的'師生關係;注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合作意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教學設計教學目標明確,教學重點和難點突出;教學思路清晰;能創造性處理教材,把握知識的縱向、橫向聯絡及延伸,教學梯度和教學時間安排合理;教學方式靈活多樣;板書精煉、美觀。

教學方法教學方法符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符合學科學習規律;能根據需要將多種方法優化組合,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注重師生之間的互動性;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媒體使用適時、適量、適度、有效。

教學能力教學基本功紮實,教學技能嫻熟,課堂調控能力強;教態自然、親切、端莊、大方;普通話標準,語言精煉,表達清晰流暢,生動形象,板書書寫規範

教學效果課堂氣氛和諧,學生反應積極,思維活躍,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短時高效。

《金色的腳印》教學方案 篇18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按“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後”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2、能發揮想象,有條理地說說江潮來時的情景。

3、能通過思考所提供的問題,理解長句子的意思。

4、瞭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奇特的自然景色,激發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5、能按一定順序,有條理地介紹一處景物。

〖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

瞭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奇特的自然景色。

2、教學難點:

有條理地說說江潮來時的情景。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同學們,你們到過海邊,看過海水漲潮嗎?說說海潮什麼樣?

(江海漲潮,氣勢巨集偉,令人震撼。)

教師進行充滿感情的介紹:錢塘江它是我們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於浙江省北部,全長605公里,河域面積五萬平方公里,佔全省面積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國東南沿海的一條著名江流。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錢塘江邊一睹為快。

2、看了這潮水,聽了這潮潮聲你覺得錢塘江潮怎麼樣呢?

你能用一個詞來概括嗎?

說得真不錯,這篇課文的作者在他眼裡的錢塘又是怎麼樣的?

自由讀課文,找出一個你認為最能體現錢塘江特點的詞語。

(讓學生上黑板板書。)

3、理解奇觀:

觀潮的觀是什麼意思?天下奇觀的觀呢?

板書:

天下奇觀

開啟字典查一查。

師:很少有人能看到這壯麗的景觀,你們想不想把自己瞭解到的說給大家聽?課文中有許多形象的詞語,咱們講的時候會用到,開啟書,在寫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後用了很多形象的詞語,你動筆畫一畫,然後在找小組讀一讀。要放棄自己不成熟的想法,聽取別人的建議。

我國的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這裡的潮比別處的潮更加巨集偉壯觀,潮來時,激起的白浪達數米高,像一座城牆,你們見過這種奇觀嗎?為什麼這裡的大潮如此的與眾不同?

(請查閱資料的同學介紹“潮的形成”、“潮的氣勢”“或觀潮最佳地點”。)

特殊的地理環境形成了特殊的壯麗景象,這一課就寫了一次錢塘江大潮的過程。

師:我有一個問題,我想問你為什麼要在八月十八日觀潮?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檢查預習情況:

⑴ 讀準多音字:

悶(mèn)雷薄(bó)霧漲(zhǎng)起顫(chàn)動 風號(háo)浪吼(hǒu)

⑵ 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橫貫 山崩地裂 人聲鼎沸 漫天卷地

⑶ 指名讀課文,正音。

⑷ 同桌互讀,評定等級。

2、默讀課文:

用自己的話介紹錢江潮。

3、理清文脈:

⑴ 按“潮來前、潮來時、潮退後”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⑵ 同桌交流。

⑶ 說說各段的段意。

三、理清敘述順序

1、讀課文:

想想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來寫錢塘江大潮的?

(課文按時間順序來寫大潮,按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後的順序把錢塘潮的景象寫具體的。)

2、再讀課文:

⑴ 提出不懂的問題。

⑵ 小組自己解決有關詞語方面的問題。

〖板書設計

觀潮

潮來前

潮來時

潮過後

(時間順序)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3、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引入談話

錢塘江大潮自古被稱為“天下奇觀”。我們盼望著能親眼看到這一奇景。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觀潮》。上節課,我們初讀課文,瞭解了什麼?在這節課的學習中,我們通過閱讀課文,展開想像的翅膀,來感受大自然創造的奇異景象。

板書:

潮來前 潮來時 潮過後

二、通過預習,我們讀懂了什麼?提出預習中不懂的問題

三、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1、師生交流,品讀:

板書:

觀 潮

潮來前:籠罩薄霧 風平浪靜

潮來時:悶雷滾動 一條白線浩浩蕩蕩 山崩地裂

潮去時:漫天卷地 風號浪吼

(在這個環節,教師要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朗讀來體會錢塘江來前的平靜、美麗,來時的洶湧、雄偉,去時的餘威未減。同時,在語言環境中理解“浩浩蕩蕩、山崩地裂”等詞義,體會作者運用比喻、對比等手法。 )

2、潮來前,作者介紹了什麼?

(指導朗讀。)

板書:

籠罩白霧 風平浪靜

3、潮來了,給你什麼樣的感受?從哪感受到的?

(默讀讀課文,進行畫批。)

4、小組合作學習:

⑴ 交流感受,品讀佳句。

⑵ 作者又是按怎樣的順序寫潮來時的景象的?

⑶ 分工進行有語氣地朗讀。

5、反饋交流:

教師及時引導、點撥。

抓住以下要點,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談自己對詞句獨特的感悟(注意品讀結合):

⑴ 作者按由遠及近的順序來寫潮來時的'景象的:

板書:

遠 近

⑵ 遠:

抓住潮的聲、形來寫潮剛來時的景象:隆隆響聲,像悶雷滾動;水天相接處一條白線;潮雖遠,但氣勢已現。

(讀讀描寫潮的句子。)

板書:

聲如悶雷 遠處白線

⑶ 近:

抓住潮的形、聲、色寫出了潮的氣勢之巨集偉:白線很快移來,加長、變寬、橫貫江,寫出了潮水由遠及近的變化。

(看圖片)

“白浪翻滾”、“白色城牆”寫出了潮水的浪頭之高,氣勢越來越大:形如千萬匹戰馬齊頭並進,聲如山崩地裂。

(看圖片)

(看錄影片斷)

指導學生有語氣地朗讀,讀出潮的氣勢:先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練讀,再進行賽讀,最後安排齊讀。

(讀整段時注意讀出潮水形聲的變化,氣勢由小到大。)

板書:

白浪翻滾 山崩地裂

⑷ 指導學生背誦:

背自己喜歡的句子。

6、課文中還從哪能看出錢塘潮的氣勢雄偉壯觀?

讀第五自然段體會。抓住要點,師適時點撥:“霎時”時間短暫,潮頭卻已西去,潮水奔騰之快。餘波湧來,也使江面風號浪吼,江水平靜後,江水已漲了兩丈來高,都可以看出潮來之猛,氣勢之大。指導學生朗讀。

板書:

漫天卷地 風號浪吼

7、小結:

學完課文,你們知道為什麼人們稱錢塘潮為“天下奇觀”了嗎?

(學生談自己的想法。)

四、總結

1、我們學完了課文,對錢塘潮有了較深入的瞭解,深深地被它的壯麗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導遊,你怎樣向不瞭解錢塘潮的遊客介紹錢塘潮呢?

2、(放錄影)編導遊詞,然後向同學們介紹。

(可以加上自己收集的材料內容。)

3、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小結。

4、作業:

⑴ 按一定順序,寫一個描寫景物(或景觀)的片斷。

⑵ 收集有關錢江潮的資料。

《金色的腳印》教學方案 篇19

一、素質教育目標

1、感知課文,明確記敘要素

2、掌握肖像描寫的方法

3、初步體會魯迅先生關心進步青年、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

二、重點、難點及解決方法

1、重點①:瞭解課文大意,初步體會魯迅先生的高尚品質。可用懸念法,及先學課文第二部分,引起對事件的好奇心,後指導學生速讀課文,找出各記敘要素,並據此簡述事件,同時談談自己對各人物的認識。

2、重點②:從魯迅的肖像描寫中體會其性格、精神。結合課文內容,可用朗讀、討論的方法體會其性格、精神。

3、難點是歸納和掌握肖像描寫的方法。可在分析三次肖像時,引導學生找出其共性,歸納出寫作方法,然後通過課堂片段練習來鞏固。

三、教學過程 :

導語

在我們的生活中,每天都會遇到許多人,你能對他們每一個人都有印象嗎?如果有一個人你只見過一次,以後就再也沒見過他了,你在多年後還能描述出他的樣子嗎?(視學生的情況而定過渡語)有一個叫的阿累先生和魯迅先生只見過一面,而他卻深深地記住了魯迅的樣子,這是為什麼呢?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看《一面》這篇課文。

(一)明確目標

(見上)

(二)整體感知

1、介紹寫作背景(見預習提示和教師用書)

2、介紹作者基本情況(見素質教育新教案)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齊讀課文第二部分,明確:用了什麼表達方式?(記敘、議論、抒情)

記敘什麼事?表達了什麼觀點?抒發了什麼情感?(師生討論)

過渡語:如果說這篇課文我們上到這就算上完了,你對課文還有什麼疑問嗎?(引出對事件的關注)

2、學習第一部分,完成學習目標①、③

⑴全班默讀課文第一部分,劃出表現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句子。

⑵請一至兩位學生說出記敘要素,並根據要素簡述課文內容。

⑶請一至兩位學生談談對魯迅先生的看法。(揭開目標3所遮住部分)

過渡語:在這個事件的敘述過程中,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地方?(引出學習目標②的學習)

3、學習對魯迅的三次肖像描寫,歸納人物肖像描寫方法

找出三次肖像描寫處,邊明確問題邊歸納寫作方法:三次描寫有什麼不同?分別在怎樣的情況下描繪的?

抓住了人物的什麼特徵來寫? (寫作方法1:抓住人物特徵)

可看出魯迅是怎樣的人嗎?從哪些描寫可看出?(方法2:體現人物性格、精神)

三次描寫的`順序怎樣? (方法3:按一定順序描寫)

結合事件內容歸納: 方法4:有必要時可反覆寫

方法5:不一定面面具到

(四)肖像描寫片段練習

利用剛才的方法,用幾句話描寫出你的同桌或教室裡任何一個人的外貌特點。(生寫,師巡視。)

5分鐘後,師檢查寫作情況。請幾個學生讀出自己的作文片段,師生共同評其優劣。

(五)總結、拓展

(根據學習目標的完成情況說總結語)

(六)佈置作業

思考:文中哪些句子體現出了我對魯迅先生怎樣的情感?(要求劃出並簡評。)

附:板書設計 一 面

阿 累

時間:1932年秋的一天中午 地點:內山書店 人物:魯迅、我、內山老闆 事件:(略) 主題:體現了魯迅先生關心進步青年、為革命事業甘願自我犧牲的高貴品質。

遠景:身材、年齡、國籍、衣著、菸斗 (粗勾) 中景:臉色、身材、精神、頭髮、鬍鬚 (細描) 近景:臉色、身材、頭髮、鬍鬚、菸斗 (特寫) 肖像描寫方法:1、抓住人物特徵 2、體現人物性格、精神 3、按一定順序描寫 4、必要時可反覆寫 5、不一定面面具到

《金色的腳印》教學方案 篇20

教學目標

1.瞭解校園裡的動植物,能說出常見動物或植物的名稱。能用不同的標準給動植物簡單分類。

2.知道分類必須有一個分類標準,不同的分類標準得出的分類結果也不同。

3.能提出自己或者小組的探究思路,小組合作做出尋訪動植物的書面計劃。

4.經理按照計劃尋訪動植物的活動過程,並能做好詳細的觀察記錄。

5.小組合作,畫一張“校園動植物分佈圖”,從中體會到校園動植物的多樣性。

6.在尋訪的過程中體會到探究的樂趣。

教學建議

本課的活動內容較多,建議分兩課時進行。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1.匯入新課

談話:(播放校園環境的多媒體課件或者圖片)同學們,你們現在看到的就是我們的校園,我們的校園生機勃勃。你知道嗎?還有好多動植物朋友和我們一起生活在校園裡。從今天開始,我們就一起來了解這些動植物朋友吧。

2.交流關於校園裡的動植物的已有經驗。

(1)把自己知道的校園裡的動植物的名稱寫在書上,熟悉但不知道名稱的可以用畫圖的方式記錄。

(2)學生交流,分享已有知識。(這一階段要讓學生充分發言,學生如對自己熟悉的動植物說不出名稱,可以讓學生展示該植物或動物的簡圖,同學之間相互答疑,教師也可以作適當指導。)

3.小組討論,制定尋找、觀察校園動植物的計劃

(1)小組討論,做尋訪計劃,然後全班交流。

(2)教師指導學生完善計劃。(在短時間裡寫出書面的探究計劃對於四年級的學生還是有難度的`,教師要適時點撥,指導學生逐步完善計劃。)

①明確任務、確定路線圖、確定觀察工具和小組成員的分工等。

②觀察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遇到不認識的動植物怎麼辦?要不要記錄?教師可以在課前做一些資料上的準備,也可以跟學校裡的園工商議,給學生提供幫助和指導。課堂上教師要鼓勵學生遇到問題主動積極地尋求幫助。)

(3)師生討論觀察中的注意事項。

①活動中的安全問題。(引導學生分析哪些場所隱藏著危險。哪些活動可能出安全事故,哪些小動物可能造成對人的傷害。)

②如何做一個合格的觀察者的問題。(包括關注和愛護動植物的問題,保護觀察地的環境的問題等,引導學生做一個負責任、有愛心的觀察者。)

4.小組按計劃尋找、觀察校園裡的動植物。

(此項活動所需時間較長,提醒學生需要利用一些課外時間完成活動計劃。要求學生堅持做好觀察記錄)

第2課時

1.交流。

你們在校園裡尋找到了哪些植物和動物?(可採取小組代表向全班同學交流小組成果的形式。)

2.給動植物分類。

(1)小組討論:怎樣給觀察記錄下來的植物和動物分類,填寫植物分類卡和動物分類卡。(分類的方法不必拘泥於生物學上的科學分類方式,要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給動植物分類。)

(2)交流分類的方法和結果。

(3)統計全班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分類方法。

3.畫一張“校園動植物分佈圖”。

(1)討論:怎樣來表現校園裡的動植物分佈?(怎樣將校園動植物分佈用畫圖的方法來表現,對學生會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可以通過展示我國森林資源分佈圖,給學生一些啟發。)

(2)學生觀察:從圖中看懂了什麼?(學生可以直接畫出實物圖,也可以用平面圖來表現學校的各個區域,用某種圖示來表示動物或植物。)

(3)設計小組的“校園動植物分佈圖”。

(4)交流並展示幾個小組的作品。

4.分析校園裡動植物分佈狀況。

(1)觀察動植物分佈圖,什麼地方的動物最多?什麼地方的植物生長得最好?

(2)你還有什麼發現?(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思考動物、植物和環境的關係。例如,有的動物需要躲藏在植物中,有的動物要以植物為食物;動物為植物傳粉,為植物提供肥料,為植物鬆土等等。明確動物、植物與人和睦相處的關係。)

5.活動小結

各小組對自己尋找、觀察校園裡的動植物的活動進行小結和評價,然後採用塗亮智慧星的方式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評價。

《金色的腳印》教學方案 篇21

一、設計意圖

中班幼兒的平衡、爬行正處於發展階段,根據我班幼

兒想象力豐富,喜歡玩遊戲的特點,我設計用泡沫板讓幼兒邊玩邊

創造,發展幼兒平衡、及爬行能力。

二、目標

1、通過玩泡沫板讓幼兒試著創編玩法,練習爬行及平衡能力。

2、培養幼兒合作遊戲的`能力。

三、準備

錄音機泡沫板天線寶寶圖案、籃球架、大積木等大型器械。

四、過程

(一)聽音樂進教室

1、我們是聰明的天線寶寶,一起去玩遊戲好嗎?先說個天線寶寶的兒歌吧。

2、說兒歌:

天線寶寶真能幹,

聰明無比智慧大。

神奇的風車轉一轉,

高高興興跳起來。

(放音樂做準備活動讓幼兒自由做)

(二)創編演示玩泡沫板

1、我知道天線寶寶很聰明,今天看誰拿泡沫板玩得花樣最多,讓我們來試試。

2、巡迴指導及時鼓勵勇於創編的幼兒。

3、啟發引導:寶寶們看活動室裡還有很多東西,你都可以利用去。(讓幼兒繼續玩,鼓勵幼兒勇於創編,老師也參與創編。)

4、快來神奇的風車轉了,因為天線寶寶都開動了腦筋,創編了許多有趣的玩法,都有什麼玩法呢?(總結剛才幼兒創編的玩法)。

5、這麼多玩法你喜歡那種玩法?

6、用幼兒喜歡的玩法進行競賽遊戲。

7、我剛聽說天線寶寶樂園的小路壞了,我們揹著天線寶寶爬過去給它鋪一條路吧,路鋪好了我們從小路爬到天線寶寶樂園去吧。

(三)結束

寶寶們都累了,我們去休息一下吧!

《金色的腳印》教學方案 篇22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設計一個會轉動的簡易玩具。

2、指導學生採用繪製、剪貼等方法對玩具進行簡單的裝飾。

教學重、難點:

1、啟發學生研究、發現玩具會轉的原理。

2、鼓勵學生製作出有創意的會轉的玩具。

教具學具:紙盒、吸管、小瓶蓋等材料及製作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教授新課:

1、匯入:

看書中的作品圖片,相互討論:這些玩具為什麼會轉動?

2、新授:

師介紹風車及陀螺的製作方法及步驟。

看一看,找一找:在你帶來的材料中,有哪些材料可以用來做風車和陀螺?其它的材料又能做出什麼會轉的玩具?

作業要求:請用你喜愛的材料,通過想象與構思,設計並製作出一個會轉動的小玩具,並用畫、剪貼等方法進行簡單的裝飾。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四、小結:將自己做到的玩具進行實驗,比比誰的玩具轉得久,轉得快,轉得穩。

五、拓展:回家去尋找更多會轉的玩具,請家長一起研究玩具會轉的原因。

《金色的腳印》教學方案 篇23

活動目標:

1.在扮演角色的遊戲過程中感受集體活動的快樂,樂意參與學習和表演兒歌的活動。

2.理解詞語“抬”“大街”。

3.說出完整的句子“我要買菜”

活動準備:

1、各種素菜葷菜的`圖片;小籃子;教學CD《買菜》

活動過程:

1、情景匯入:

教師手垮菜籃,提示幼兒我的手裡拿著什麼?請小朋友猜一猜我要去幹嘛呢?

扮演媽媽,“今天媽媽要去買菜,小乖乖們想吃什麼菜呀?”請幼兒自由表達想法。

出示各種菜品請幼兒回答,提高幼兒參與積極性。

2、展開部分:

媽媽想邀請幼兒一起去買菜:你們有那麼多想吃的菜,那誰願意做媽媽的好乖乖,陪媽媽一起上街去買菜呢?並引導幼兒說“我想陪媽媽,去買菜”的語句回答。媽媽這時候帶著幼兒來到菜場櫃選菜,配班老師擔任賣菜阿姨,張羅櫃臺。

詢問“小乖乖要買什麼菜?”請幼兒回答“我要買菜”。每拿一樣放入菜籃,並引導小乖乖說出“雞呀,魚呀,大青菜”

媽媽引導在臺下的幼兒回憶:瞧!我和小乖乖都買了什麼菜?全體幼兒重複念兒歌:雞呀,魚呀,大青菜。媽媽假裝很累的樣子:買了這麼多菜,媽媽都拿不動了,小乖乖我們一起哎喲哎喲,抬回去好不好?邊抬邊引導幼兒重複念兒歌。請幼兒表達跟媽媽買菜的心情:小乖乖和媽媽買菜開心嗎?誰還願意一起去上街買菜?

請幼兒跟讀兒歌CD並再玩一輪。請幼兒分組結伴表演...

《金色的腳印》教學方案 篇24

為加強我校教師互動式電子白板在教學中的應用,有效整合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鼓勵廣大教師進行教學創新,充分發揮新媒體、新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效能,前期我校全面開展了教師互動式電子白板操作能力和教學應用能力培訓,以提高教師操作、應用能力。根據本學期學校工作計劃安排,擬在學期結束前開展我校青年教師互動式電子白板課堂教學應用競賽活動,具體安排如下:

一、組織機構:

組 長:楊國斌

執行組長:楊建華

副 組 長:張 健 吳新華 翁海俊 周明廣

成員:嚴秋明 金 中 馬恩泉喬蘭軍 李玉玲 向忠秋

二、活動時間及形式:

比賽時間:20xx年1月14-18日

活動形式:隨堂聽課

三、參賽物件:

江都區實驗國中七年級年級40週歲以下的青年教師

四、活動內容和要求:

參賽教師根據自己的所教學科(以一課時內容為準),在教學設計、教學實踐中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互動式電子白板的互動式優勢,促進師生、生生、人機多向互動,讓教學過程充滿個性化、人性化,體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較好的完成本節課教學任務。要求做到操作方法正確、演示熟練流暢。操作過程中,做到操作演示與講解相結合,能清晰地展示技術裝置的功能及使用方法,能充分體現多媒體裝置在教學中的應用實效。

五、評比標準及獎勵

1、評比標準

(1)選定一個學科一節完整課時,事先做好HTT課件。(40分)

(2)熟練開啟白板軟體。(5分)

(3)熟練使用書寫功能,選擇適當批註,擦除。(8分)

(4)熟練選擇使用頁面功能,如新建、刪除、放大、縮小、翻頁等功能。(8分)

(5)熟練掌握輔助工具,如遮屏、區域性遮屏、聚光燈、數學工具、錄屏、抓屏等功能。(8分)

(6)熟練通過白板控制電腦。(5分)

(7)文字框、手寫識別功能。(8分)

(8)兩側快捷圖示使用。(10分)

(9)熟練通過課件與學生形成互動交流。(8分)

2、獎項設定:

賽課設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若干名並給予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