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電視文案策劃寫作範文3篇

欄目: 策劃方案 / 釋出於: / 人氣:1.74W

文案它不同於設計師用畫面或其他手段的表現手法,它是一個與廣告創意先後相繼的表現的過程、發展的過程、深化的過程, 多存在於廣告公司,企業宣傳,新聞策劃等。下面是本站小編為你帶來的電視文案策劃寫作範文,歡迎參閱。

電視文案策劃寫作範文3篇
電視文案策劃寫作範文1

背景環境:

一、背景分析:當下,娛樂文化已經被提高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地位,也成為我們這個時代大眾消費的主要精神產品。單調的戲曲節目,已不能再吸引大眾的眼球。

二、企劃動機:就目前為止,戲曲類的節目,大多生存艱難。唱唸做打,選段演唱都已過於守舊,難以將戲曲推廣。信、周杰倫都曾在歌曲中加入戲曲演唱,讓人耳目一新。將戲曲與流行音樂或與多種藝術表演形式的結合將是節目組重點打造的物件。《相約花戲樓》之我愛唱戲就是建立在這一宗旨之上。讓戲曲不再枯燥,老少咸宜。

節目設定:

一、節目名稱:《相約花戲樓》之我愛唱戲

二、節目類別:全民參與的一檔戲曲歌唱節目

三、節目主旨:推廣戲曲,弘揚傳統文化

四、節目目標:為喜歡戲曲者提供展示自身素質和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

五、節目定位:為喜歡戲曲以及多種形式結合的大眾提供平臺

六、節目形態:年紀性別不限、曲終不限,個人或團體參加比賽,並有觀眾參與的互動型錄播節目

七、節目內容:推陳出新,凡是參賽者表演曲目,必須經過再加工,戲曲與單種藝術形式或多種藝術形式相結合。

節目點評,此階段有兩部分組成。首先是場上觀眾對參賽者的表演發表意見;然後由現場嘉賓做點評。

觀眾打分,評委的點評以及觀眾自身的判斷,對參賽者的表演進行評價,採用10分制。

評委打分,綜合參賽者的表演進行打分,

由主持人宣佈最後結果,每期設立兩個晉級名額,晉升半決賽。

八、節目特色:融戲曲與多種藝術表現形式於一身,發掘戲曲的傳統魅力。

九、節目風格:睿智 輕鬆

十、主持人串聯風格:有才氣,穩重之中不失幽默

十一、節目長度:60分鐘每期

十二、單集節目構成:片頭;參賽者vcr、參賽者亮相、比賽進行、評委點評、加分題、最終決定

十三、播出時段:暫定

十四、播出次數:暫定

十五、節目集數:21集。前16集為預賽,17-20集為半決賽,21集為決賽。

十六、單集晉級安排:前16集每場設立兩個晉級名額,17-20集每場設立一個晉級名額,21集決出總冠軍。

十六、參賽者節目安排:為增加節目的可看性,可對參賽者表演的節目,由專業人士進行適當的輔導和修正。

十七、參賽者服裝以及化妝安排:由專業人士對參賽者進行指導,提升節目整體形象。

節目宣傳:

網路媒體:通過安徽衛視網路戰略合作伙伴搜狐網、安徽電視網、新浪網、百度貼吧進行宣傳。將單集參賽者具有可看性的表演視訊上傳到安徽電視網播客、優酷視訊等各大門戶視訊網站。

平面媒體:在省內具有知名度的平面媒體上整版宣傳,如《新安晚報》等

電視媒體:在節目播出前以及播出中,安徽電視臺給與一定時間段宣傳。安徽衛視的各綜藝節目中,可有主持人進行介紹《相約花戲樓》之我愛唱戲。

攝製要求:

一、主持人:馬瀅、阿進

二、節目顧問:戲曲名家、藝人、知名人士等

三、節目要求:節目不得過於鄭重其事,要既有氣氛又能夠令人感受到傳統文化,使觀眾感受到比賽的趣味性

四、整體目標:節目播出時段,可以贏得絕大多數電視觀眾。

五、製播週期:暫定

六、工作人員設定:暫定

電視文案策劃寫作範文2

節目型別:心理諮詢、服務類

節目時長:30分鐘(周播)

節目擬播出日期:

方案編目

一、 節目整體闡述方案

二、 節目形態方案(附一期節目文案)

、 欄目組織方案

四、 節目執行方案

第一部分 策劃整體闡述

節目背景

按照國務院關於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將節目的錄製現場搬進校園,採用校方領導、專家及相關話題的當事人(學生或家長)與熱線諮詢、現場討論的形式,針對未成年人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與困惑以及當今大家比較關注的產生在未成年人當中的一些普遍現象(例如:中國的孩子為何不崇拜父母、家裡和學校表現一致嗎?)進行分析並提供,最終通過節目載體,提出問題的解決方法,是本檔節目策劃的原由。

節目形態簡述

本節目是以《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為背景,選取在未成年人群體中發現的典型問題和普遍現象,採用外景連線、網路互動、簡訊參與等多種形態與現場專家、錄製現場所在學校學生代表、家長、教師一起討論問題、分析問題並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節目強調討論主題、嘉賓觀點和場外熱線之間的一體化,不硬性設計獨立的欄目小版塊,而是在30分鐘內從分析、測試、討論、案例出發,從多元化的互動等角度針對選定的問題進行分析,並通過場內外的嘉賓、觀眾共同討論,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本欄目從形態講求現場與網路的互動,在播出時要突出現場感與進行時;從語體風格上將突出平和、親切、睿智、理性和分析的特徵。這種形態強調了熱線參與的方式,增強了觀眾對節目即時參與感。同時在節目錄制進行中,可結合錄製現場所在學校相關這方面進行的活動進行展示,增強整體節目的欣賞度、實用性,並結合節目內容展現校園風貌。

節目理念

分析並提供

所謂分析是以未成年人在學習和生活中產生的一些有典型性的問題或老師、家長在未成年人群體中發現的一些現象為個案,通過個案主題性分析的方法來探討問題;所謂提供就是在分析的基礎上,最終提供一個科學可行的解決方案。

以實用為特點

每期節目以一個話題為主題進行分析並最終由專家提供出一個明確的,符合實際情況的可操作的方案,改變了現在大多數談話節目的那種就一個話題泛泛而談,最終沒有什麼效果的現象,更突出了節目的實用性與服務性。節目在對具體問題的分析上採用點對點的方式,以媒體的角色針對典型環境中的典型問題提供諮詢與解決方案。

受眾定位

本節目走的是大眾化的受眾定位,面對的主要是數量眾多未成年人及其家長、教師

諸多關心未成年人成長的人群。

本節目以產生與未成年人群體中的典型問題和普遍現象為核心結構整個內容,對於這些問題和現象進行分析、討論與最終提供解決方案,但節目的內容選取的是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大家普遍關注的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熱點問題。能夠使觀眾在比照中產生心理對映與共鳴,具有廣泛的受眾基礎。

本欄目大眾化的定位一方面符合電視媒體做為大眾傳播工具的特性,利於發揮電視媒介的優勢,同時也符合服務性節目觀眾面廣泛的基本特徵 .

節目排他性分析

內容

節目以“分析並提供”為自己的宗旨,從內容上針對普通老百姓

在教育自己的孩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行為進行分析,並提供解決方法,這種針對普通人的熱線諮詢式的內容,在目前山西臺尚無類似節目

形態

從形態上看,以熱線做為結構節目內容的形態要素,在節目設計中,隨內容的變化將調查分析、外景小片、現場互動討論、相關主題資訊等多種電視化元素加入其中,增強了的權威性和可視性。

互動性

節目將全程與網路與平面媒體進行互動。在本節目中,互動已經不再是可有可無的一部分,而是節目不可或缺的因素。前期準備階段,將通過網路和平面媒體徵集併發布選題,同時在相關媒體上形成主題性的討論,以為節目提供觀點。

網路直播

節目錄制過程中,將進行網上直播,並隨時和網民進行即時交流,網民可以通過網 [本站] 絡直接向專家提問,或向諮詢者進行建議,或參加網路調查。將分析、提供、諮詢的過程讓觀眾在第一時間獲知,並及時地通過簡訊、熱線電話參與。

第二部分 節目形態

節目名稱

《成長熱線》

優 點:“成長”突出了節目的目的與受眾群,易於吸引觀眾的收視欲;熱線表明了節目形態,並能讓觀眾產生參與的興趣。

缺 點:名稱比較直白

備選名稱:《那些花兒》《溝通》《德育課堂》《我體驗我成長》《與成功有約》

《青春寶典》《德育大家談》《成長對對碰》

結構形式設計

整體形態:

《成長熱線》欄目的基本形態特徵就是與節目程序同步的“連線”,包括現場討論

手機簡訊參與、平面媒體與網路同步釋出、網上直播、畫面連線等互動方式。

錄製現場形式

在某一校園內搭建錄製現場

錄製現場設計特點:

以暖色為色彩基調,體現關心、關情。造型元素富有現代感

透明隔斷兩個功能區

主景區設計強調人物平等交流(如:呈橢圓性的人物座次方式)

大螢幕接入場外連線

設定有一定的前衛感和科技含量的細節道具,如:可移動筆記本觸控式螢幕

主景區人物設定

學生代表 1人

家長(或教師)代表1人

專家顧問團2人

主持人1人

結構說明 ( 注:結構樣式說明以一期節目作為示例 ):

示例選題: 路上遇見事 你會圍觀嗎

選題背景: (可用背景小片在大螢幕中展現)

放學時間路上發生事情

圍觀人群中肯定有學生

“如果你在路上遇到人群圍觀的情況,你也會擠進去看嗎?”近日,記者用一個多星期的時間對環線輔路和較窄的普通街道上發生的汽車剮蹭、追尾或行人與車輛的糾紛等會引起路人圍觀的事件進行了觀察,結果發現,只要是發生在放學高峰時段的引起路人圍觀的事件,圍觀人群中 100 %有中國小生參與。下午 5 時 30 分,在桃園南路發生一起兩車追尾的輕微事故。很快,一些看熱鬧的路人便圍了上去,現場聚集了二三十人之多。這時正是中國小放學的時段,幾個在公交車站等車的中國小生也嘻笑著圍了上去,而在人行便道上經過的一些學生也參與進了圍觀的人群。這時路上自行車、汽車的流量相當大,有些汽車就在圍觀的學生身後幾釐米經過,相當危險,公交車輛進站也受到了影響,只能停靠在未到車站的地方,加劇了道路上本已比較嚴重的擁堵。

還有一種被動的圍觀。又一天的下午 5 時左右,燕興大廈附近的人行便道上,兩個小販為了爭搶“地盤”而起了爭執,周圍很快聚集了許多“看熱鬧”的人,而記者看到有幾個家長自行車後座帶著孩子也在其中。

結構樣式說明:

開場

1. 廣告、標版、冠名

2. 本期內容預告―― 路上遇見事 你會圍觀嗎

3. 宣傳片

4. 片頭

5. 主持人開場――

主持人與嘉賓上場並落座。

主持人開場白

主持人介紹本期嘉賓組成

6. 主持人公佈網上直播地址以及觀眾熱線及手機簡訊參與方式。(主持風格:言辭簡練,現場引導節目程序有儀式感,連線交流保持親切感)

主持人提請大家觀看大螢幕,並道出這期節目的論題

7. 學生代表發言:(場內及外景採訪)

a:同學每當看到路上人們圍那兒 我就想知道他們在幹什麼

b:同學每當看到路上人群裡三層外三層圍在那兒,我就非常好奇,想知道他們在看些什麼。”也知道在路上圍觀是影響交通的不良行為,但有時候就是管不住自己。

c:同學:8 歲的小紅則說,放學路上看到的“熱鬧”可能就是第二天和同學們在一起談論的話題。有的時候同學在放學路上遇見些事,第二天上學去和大家侃侃而談,她會非常羨慕,所以通常放學路上遇到有“熱鬧”可看的時候,她從來不會“錯過”。

d:同學13 歲的國中生小義認為,在路上擠在人群中看熱鬧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如果看到有人受傷,應該馬上送到醫院去救治;如果看到雙方爭執,應該向有關部門調解或處理,總之無論如何也不應該圍觀,這樣會造成交通堵塞或者爭執雙方情緒失控等,事情會朝著不好的方向發展。

8.主持人開通簡訊和網路連線,討論話題為:這種圍觀現象是否也在您或您的孩子中發生過,您認為有必要討論這個問題嗎?您認為如有必要討論則最好的解決辦法是什麼?同時,號召錄製現場對這一話題進行分析討論

9. 主持人公佈來自網路和簡訊的一些觀點再次引發現場討論

10. 最終引入專家觀點:

要想孩子不圍觀 首先家長別圍觀

11.(專家連線或以小片形式出現)

慕尼黑大學教育學及心理學碩士、北京上瀕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蘭海認為,青少年在路上參與“圍觀”的行為大多是出於好奇心,而好奇心體現了孩子對於新鮮事物的興趣。她說,好奇心與創造力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關的,有時候大人會鼓勵孩子的好奇心。但是,作為社會的一分子,孩子的好奇心,應該用“度”來衡量,使其變成有效的、有社會責任感的好奇心。

蘭海說,其實許多大人圍觀的行為也是出於好奇心,但他們在看到發生了什麼事之後也沒有離開的意思,其實這種行為某種程度上來說對孩子起到了一種引導作用。

樣板行為

遇到緊急狀況儘快報警

若是“熱鬧事”應立刻離開

蘭海說,家長要改變孩子喜歡“圍觀”的習慣,應從以下幾點入手。

首先,讓他們知道自己雖然是小孩,但是也要承擔社會的責任,要對社會負責任。讓他們知道自己應該並且能夠做什麼。

其次,出現引發他們好奇心的事應該分兩種情況。其中一種是可能發現狀況的事情需要他們的幫助,而這個時候,他們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儘快通知警察或者急救人員。一種就是“湊熱鬧”,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應該立刻離開。

最後,我們要給孩子一個正確的評價。如果他們對需要幫助的物件做出及時有效的幫助,我們應該讚賞孩子的社會責任感,同樣,如果是單純的“湊熱鬧”,我們應該加強孩子社會責任感的意識。

12 .結尾

主持人公佈本期參與的熱線、手機簡訊數量並抽獎

感謝觀眾參與並公佈抽獎資訊

校園學生青春風采展示

提供成長熱線以及參與節目的方法

下期主題公佈(配合小片)

包裝

字幕滾動

頻道導視

廣告

宣傳片

節目選題標準

典型性 :選題必須是產生與未成年群體學習和生活中較為普遍的現象和典型的問題,應該是能夠引起百姓關心和關注的話題。

貼近性: 選題應該貼近百姓生活,或者說根本就是在未成年人成長過程中碰到的事情、話題,能夠引起大部分觀眾的共鳴和關注。

實用性 :選題必須具有一定服務性和實用性,應該通過選題的實現,確實為觀眾提供可以借鑑的解決方法,能夠啟發百姓在今後教育子女碰到類似問題時的解決思路。

附:參考選題

1) 孩子為什麼不開心?

2) 老師講課時 你發簡訊嗎?

3) 推門進出時 輕開輕關嗎?

4) 你會接電話嗎?

5) 老師批評人 你看熱鬧嗎?

6) 今天你發洩了嗎?

7) 你是否是願意成為孩子的傾訴物件?

第三部分 節目組織方案

專家顧問組:

邀請相關領導、專家參與節目的設計及話題的討論、設計。

領導專家構成:(山西省精神文明辦 團省委 山西省教育廳 山西省文化廳

心理學教授 各地市相關部門負責人等)

節目組構成:

節目組有三個部門構成:選題組 編導組 製片組

具體人員如下:

製片人 1人 負責節目的整體運作及日常管理負責節目的整體策劃

主 編 1人 負責節目的整體策劃、節目選題的把握

選題員 2人 負責收集選題並打包篩選

編 導 4人 負責節目的製作和編輯

攝 像 5人 負責節目的錄製及外景小片的拍攝

包 裝 1人 負責節目的形象包裝、節目包裝設計

制 片 2人 負責節目經營及錄製場地、觀眾的落實

第四部分 節目執行方案

節目執行共有四個階段。

節目策劃及評估調研階段

由節目策劃組與相關廳、局就節目的宗旨、框架和內容進行充分的調研、評估、論證,找到有效的結合點。節目策劃組將具體的內容融合到節目中,力求節目在樹立精品意識,堅持思想性、藝術性、娛樂性和可視性的高品質統一上下工夫,堅持高品位,高格調,巨集揚主旋律,做出具體的節目文案。

節目製作期

待臺批准後,成立欄目組,進行人員分工,開始節目樣帶和備播三期節目的製作,同時配合節目廣告代理公司進行宣傳,招商,力保節目在開播後有相對穩定的廣告收入和經費來源。

欄目組將細分節目結構,由節目策劃階段向節目生產階段轉移,在做出全年選題計劃的同時,設計定期的特別節目樣式,力保節目在開播後穩定,可靠,便於操作。儘快形成模組化的製作模式。

節目稽核、修改、播出階段

月 日預審首期開篇,節目聽取領導、專家意見,修改後再次政審、技審,並根據意見包裝後三期節目備播入庫,同時進入下一階段操作。月 日正式播出。

節目改版,重大節目設計及節目播後意見反饋階段

待節目播出後兩個月進行如下工作。

根據觀眾收視率及相關部門領導、專家的意見,完善節目內容,提高節目質量,設計好主題節目內容,選好直播專案,並根據時效,如事件性、災情等等,做好特別節目的準備。

電視文案策劃寫作範文3

一、主題及宗旨

展示青春風采,反映校園生活,手持電視的精彩熒屏。

引領健康成長,促進全面發展,主流媒體的神聖使命。

二、定位及要求

學校和社會服務並關愛學生成長,家長和親友瞭解並參與學校教育。

報道達州市的各級各類學校資訊,傳遞教育界的五彩繽紛最新資訊。

三、內容及表現

1、校園零視角:學校發生的最新新聞,黨和政府有關教育的資訊。10分鐘。

2、青春豔陽天:體育比賽、文娛演出、主題班會等的校園生活。10分鐘。

3、家長面對面:家長講述和評說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及其三者的結合。5分鐘。

4、名師支一招:各類名師就某一問題發表見解和提出解決的方法。5分鐘。

每個專欄設立一個主持人做播報和介紹,包括廣告在內欄目總長30分鐘。

四、採訪及編輯

1、外景採訪:現場報道各類新聞事件。

2、人物專訪:報道某一典型的人物。

3、觀眾互動:通過電話、簡訊、qq和網路等方式使觀眾和節目互動。

每一次節目播放包括廣告插播共30分鐘(其中廣告3至5分鐘)。每天下午的18:30至19:00為首播,晚上的10:00至10:30和次日的下午1:00至1:30和為重播。

建議:

1、儘量採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介入。

2、針對重大節日,圍繞主題活動開展各種電視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