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陽城的皇城相府導遊詞(通用3篇)

欄目: 山西導遊詞 / 釋出於: / 人氣:3.02W

陽城的皇城相府導遊詞 篇1

穿過中道莊城門後看到的是這大小兩座石牌坊。它是陳氏家族用來旌表族人取得功名和榮譽的功德牌坊。這座大牌坊,始建於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四柱三樓,枋額雕龍鐫鳳,基座瑞獸環擁,氣勢恢巨集,蔚為壯觀。牌樓上方“冢宰”二字是宰相的別稱,意為百官之首;“總憲”二字是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別稱。牌坊最下面一格,“戊戌科賜進士正一品光祿大夫經筵講官吏戶刑工四部尚書都察院掌院士左都御史陳廷敬”,就是相府主人。他在朝為官53年,先後擔任過吏、戶、刑、工四部尚書,併入閣拜相,聲名顯赫。封建社會推崇“父以子貴,婦隨夫榮”的倫理道德,因陳廷敬是朝廷中的一品大員,官高位顯,他的父輩以上是要加官晉爵的。所以,以上三行是分別封贈給陳廷敬的父親、祖父、曾祖父的官職。左右分別有“一門衍澤”、“五世承恩”8個大字,意思是說陳氏一門五代都受到了皇帝的恩賜。下邊則是陳廷敬兄弟子侄們所取得的功名和官職。牌樓的護柱石由獅子滾繡球的圖案組成。小牌坊建於清順治十四年(1657),兩柱一樓,結構簡單,上面記載著從明嘉靖到清順治年間陳廷敬已經中舉,由於受封建等級制度的限制,小牌坊的規模和裝飾均不及前者,但在康熙年間的大牌坊未建成之前,仍不失為陳氏家庭的榮耀和標誌。

陽城的皇城相府導遊詞(通用3篇)

冢宰第門樓高大,威嚴壯觀,在大門上方有“冢宰第”三個大字。在陳廷敬拜相入閣後又在外面的兩柱間加上了“大學士第”匾額一塊。門前有兩墩旗杆石。進入大門,就可以看到當時的過道大廳,至今餘韻猶存。它為四柱三門、三間七架的結構。中間的門叫儀門,一般是不開的,左右兩邊分別是接序行走的過道。

“冢宰第”的建築裝飾既仿古、仿舊(東方的),又模擬、寫實(西方的),開清代穎細繁密的先河。這些裝飾題材,以寓意、比喻的手法寄託著主人的理想和希望,表現了不同層次人們的審美觀點。該院落的主建築,正面為迎客大廳,康熙曾經兩次在這兒做客。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為表彰陳廷敬的豐功偉績,康熙皇帝為陳廷敬題寫了“點翰堂”之匾額,這幅匾額被掛在大廳上方以示榮耀。

陽城皇城相府導遊詞5

在內城的城門上方鑲嵌著一塊不大的石匾,上書“鬥築可居”4個大字,這是陳廷敬的伯父陳昌言手書。內城形似鬥狀,是陳家為躲避明末流寇的侵擾而修建的。陳昌言將內城比作鬥,意為在小小斗室之中有保安求全存身之地。

我們現在來到了內城牆上,登高遠眺,內城最引人注目的,當數三間七層、高百尺的河山樓和屯兵洞等建築。河山樓東堡牆根一字形排開、依地勢用磚石砌築的五層窯洞層層遞升,直至垛口,大小不同,內外相聯,上下用甬道相接。內部既通且連,一進三四間,顯得古樸厚重。這些窯洞,既省工省料,經久耐用,冬暖夏涼,易於居住;又錯落有致,變化多端,立體感強,隱蔽性好,在建築上頗具匠心。

河山樓建於明崇禎五年(1632年),是陳氏家族為了抵禦亂軍侵擾而建造的防禦性建築。該樓長3.4丈、寬2.4丈、高10丈,是相府城內最高的建築。樓分7層,有牆內梯道和層間木梯相通,雄渾堅固,可容千人避難於其中。三層以上設有窗戶,樓頂建垛口和女牆,便於瞭望敵情和拋擲亂石,底層深入地下,掘有水井,備有石碾、石磨、灶具等生活設施,並有地道通往城外,以防不測。

自崇禎五年建起河山樓後,陳氏家族憑藉堅固的河山樓頑強抗擊了數次流寇的襲擊,保證了周圍千餘鄉鄰的生命不受侵害。但樓內容量畢竟有限,為永保萬全,陳家耗巨資,於崇禎六年(1633年)農曆七月動工,第二年春天建成。內城全長467米,垛口149個,平均寬度為2米,高度為12.5米,最高處25米,用石7000餘方,磚370多萬塊.西、北門用鐵皮包裹,門上各有樓閣。為防不測,鐵門之外設有粗大的木柵欄。城內所有建築均為明代建築,每處院落自成體系,各有特點,對研究明代建築有著重要的歷史價什值。

陽城的皇城相府導遊詞 篇2

下面大家請隨我到相府的後院去參觀一下,相府後院的正房中間,掛著康熙皇帝中年時的一幅畫像,這幅畫像以及兩邊的詩作,都是康熙皇帝賜給陳廷敬的。(過去,皇帝能夠賜贈其詩、畫,這對朝官來講是至高無上的榮耀。)大家再看這邊,這邊是東廂房,陳列的是陳廷敬的詩作和書法展。西廂房擺放的是陳廷敬在朝為官期間所寫的奏摺。(陳廷敬不但文學才華冠蓋群英,而且還精通滿族文字,對滿、漢文化的融洽功不可沒。)

好了,各位,大家請隨我繼續向前參觀,由相府內院西側門可通往小姐院,這裡是陳廷敬3個女兒居住和活動的地方。北房是小姐繡樓,是陳家小姐的起居室,東西廂房是女僕和貼身丫鬟的住處。南房為過廳,與風景優美的西花園相通。西花園是小姐們吟詩作畫、鼓瑟撫琴的地方。各位再看北房小姐繡樓屋頂的建築式樣,這種屋頂叫做“捲棚頂”,前後屋坡的相交處呈弧形曲面,沒有屋脊和脊獸,好像一張巨大的弓俯臥在屋頂上。我國傳統建築中屋頂的形式很多,總共有7種,分別是廡殿頂、歇山頂、懸山頂、硬山頂、攢尖頂、捲棚頂和盝頂。其中以重簷廡殿頂和重簷歇山頂的等級最高,其次為單簷廡殿頂和單簷歇山頂。捲棚頂是等級較低的一種形式,但是它線條柔和,造型優美,常被用在皇家園林建築中,在傳統民居建築中是很少見的。小姐院完全採用捲棚頂的屋頂形式,有兩層寓意,一方面寓意著陳家子女必須溫柔賢淑、恪守婦道;另一方面顯示出陳家崇尚男尊女卑的封建倫理意識。雖然陳氏家族受封建禮教約束很嚴,但畢竟是名門望族,對千金小姐們還是有所嬌寵,在嚴格執行禮教規矩的同時,也給她們安排了花園和望河亭來消愁解悶。現在我們來到的西花園面積不大,但假山、魚池、花圃、迴廊等設施一應齊全。花園的中心是一個形似珠蚌的魚池,內有兩股泉水噴出,形成許多水泡,極似珍珠,故稱“珠潭蚌池”。人們常說蚌能生珠,這裡暗喻著小姐是陳家的掌上明珠。蚌池東是迂迴曲折的迴廊,蚌池南是用水刷石堆砌成的假山,據說是模仿泰山形狀堆砌,故有“微型泰山”之稱。假山腳下有綠竹數叢,山腰有臘梅一株。山上這個小亭叫“望月亭”,是陳氏家人賞月的地方。後來又在外城靠近西花園的這一段城牆上,增修了一座望河亭,並修置了石階與花園假山相通,從而擴大了小姐們的觀景範圍。現在請各位隨我一起登上城牆參觀。這座望河亭上的楹聯:“城中景,城外景,景中有景;亭上人,亭下人,人上有人。”據說這是陳家小姐的即景之作。

陽城的皇城相府導遊詞 篇3

尊敬的各位來賓:

大家早上好!

歡迎大家到皇城相府參觀遊覽。我是大家本次旅行的導遊,我叫__,大家叫我小__就行。這一路上大家有什麼需要幫忙的事情儘管和我說,我會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幫您解決。我們今天將要參觀的皇城相府景區位於晉城市陽城、沁水、澤州三縣之交的北留鎮皇城村。皇城相府,原名“中道莊”,後因康熙皇帝兩次下榻於此,故名“皇城”,之所以被稱為相府,顧名思義是一位宰相的府邸。皇城相府是清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加三級、康熙皇帝延聘長達35年的講經老師、《康熙字典》的總閱官、輔佐康熙皇帝達半個世紀之久的一代名相陳廷敬的府第。陽城封建史上進入中央集權核心層為相的殿閣大學士總共有兩位,一位是咱們今天將要參觀的皇城相府的主人陳廷敬,另一位是陳廷敬的晚輩、清雍正年間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田從典,雍正皇帝評價其為官“品行端正、老成廉潔、奉國公忠”,死後曾下詔“入賢良祠”,受祀于山西的“三立祠”。也許是陳廷敬給康熙皇帝當了35年的講經老師,又把他生前死後的殊榮顯貴不遺餘力地用皇城相府這一極富立體感的形式定格下來傳諸後世,所以在陽城民間,“老前輩”陳廷敬的影響力和知名度要比田從典大許多。

陳廷敬除了是一位深受一代明君康熙皇帝賞識和重用的輔弼重臣之外,還領導編修了《康熙字典》、《佩文韻府》、《明史》、《三朝聖訓》、《鑑古輯覽》和《大清一統志》等大型語言工具書和史志鉅著,故他又堪稱清代著名的語言文學家和編輯家學家。陳廷敬的個人作品有《午亭文編》50卷《尊聞堂集》和《午亭筆話》等著作。其詩文作品品味極高,人稱“燕許手筆”,“海內無異詞”,是當時居於權威地位的頗有成就的文學家和詩人。另外,他還通音律,精書法,對易經、理學也有很深的造詣和獨到的研究。像他這樣集諸家於一身、居高位而多才的人中之瑞,在我國古代宰輔大臣中當屬鳳毛麟角。康熙曾這樣評價他的老師:“房姚比雅韻,李杜並詩豪”,雖有溢美之嫌,但卻是發自內心的由衷讚美。皇城相府整個建築分內、外兩層,始建於500多年前的明宣德年間。(內城是明代遺構,外城為清代所建)面積10萬多平方米,有院落16座,房屋60多間,城牆總長780多米。相府的主人陳廷敬,5歲入私塾,9歲能賦詩,19歲中舉人,20歲中進士,一生榮獲28次升遷,在朝為官53年,歷任禮部侍郎和吏戶刑工四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都察院左都御史、文淵閣大學士,被當代史學界譽為清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理學家和詩人,享年75歲。陳氏家族歷代以詩書、耕讀傳家,明清兩代曾出現41位貢生、19位舉人、33位家族詩人,其中有9人中進士、6人入翰林,被譽為中國清代北方第一文化巨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