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介紹上海的導遊詞(通用3篇)

欄目: 上海導遊詞 / 釋出於: / 人氣:2.86K

介紹上海的導遊詞 篇1

上海是我的家鄉,是一座美麗的城市,也是我國的金融貿易中心。你想了解上海嗎?請跟我來!

介紹上海的導遊詞(通用3篇)

上海有許許多多標誌性的東西。浦東、浦西、南京路、城隍廟,這都是上海的標誌。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它們吧!

上海的母親河——黃浦江把城市分成了浦東和浦西,通過輪渡、隧道、大橋把浦東和浦西融合在了一起。浦東的陸家嘴主要是高樓大廈,有金茂大廈,有中國銀行大廈、有平安保險公司、有環球金融中心……浦西的外灘是萬國建築博覽會,有中國工商銀行、友邦保險公司、中國外匯交易中心,還有上海海關……它們共同構成了上海的金融和貿易中心。

夜晚,漫步在南京路上,燈火通明,那裡的商品琳琅滿目、應有盡有,只有你想不到的,就沒有你買不到的。衣、食、住、行,樣樣都有。衣,有傳統的上海時裝公司,也有現代派的美特斯邦威服裝店;食,有百年老店沈大成、邵萬生,也有新時代的肯德基、麥當勞;住,有大賓館海侖賓館,也有經濟型酒店如家酒店;行,有觀光大巴士,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最後,我為大家介紹一下城隍廟。城隍廟裡最吸引人的是豫園。豫園是著名的江南園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明代,園內亭臺樓閣,雕樑畫棟,美不勝收。城隍廟裡最有名的是上海小吃,有餈飯糕,有南翔小籠包,有豆腐花,有八寶粥,還有田螺等等數不勝數,這些美味可口的小吃讓外國友人流連往返。

介紹上海的導遊詞 篇2

高樓林立,霓虹閃爍,交錯的立交橋,繁忙的軌道交通,快節奏的生活,充滿活力的上海。

明珠塔觀景

對明珠塔我早有耳聞,聽說塔高468米,為亞洲最高,世界第三的電視塔,今日一見,果真名不虛傳。坐在客車裡遠望,在一排排的建築中,明珠塔尤為突出,塔尖上方直入雲霄。隨車行近,我細細觀察:塔底是三根擎天柱撐著一個巨大的紅色圓球,其上是五個作為豪華空中房間的小球,小球之上有一稍小的紅球。球連著球,真有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感覺。

在排了幾個小時的隊後,我們乘坐每秒7米的電梯來到上百米的觀光走廊,電梯裡鼓膜堵塞的感覺真是無與倫比的奇妙。

走上觀光走廊,踩在離地面263米的透明玻璃上,心中充滿了恐懼與喜悅。我如一個沒見過世界的童孩般趴在玻璃上,欣賞著如畫般完美映入眼簾的上海外灘的景象。那奔流壯闊的黃浦江,映襯著兩岸座座高大、雄偉壯觀的建築物。那建築排列整齊,毫無雜亂之感;高低相間,富有立體層次;花木叢生,夾雜自然之韻。

我看著,走著,想著。上海,聚集了各國友人,彙集了世界文化,彰顯著中國魅力。中國,正在走向世界,中國情,正在感染著世界,中國心,正將世界的距離拉近。

遊世博園

世博會,今年世界的焦點,也是我們心中的渴盼。在兩個小時的漫長等待後,我懷著激動的心情進了園。一進園,巨大的,莊重的鮮紅色中國館呈現在我們眼前,我們幾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無比的欣喜與新奇讓我們睜大了眼睛,把相機快門按個不停。

看完中國館,我們開始了分頭行動,我們四個女孩一組,從美洲區開始了為期一天的遊歷。世博園真大,不必說體貌龐大,實力雄厚的USA;不必說造型獨特,如蘑菇林般的墨西哥;也不必說充滿奇幻,遍佈種子的英國館;更不必說藏寶無數,科技發達的俄羅斯;單是那小小的古巴,就蘊藏著無數的魅力。走進古巴館,濃郁的異國風情直入心田,我小心而激動地在館內行走參觀,紅、藍、綠三色大膽的搭配,給人以刺激的視覺享受。

這,也許就是世博的魅力!

遊覽過程中,我們買了一本世博護照,在上面可以蓋上世界各國的章印,以留作紀念,在某館的熒屏上打出有章魚章,於是來到出口。出口處是一位中國叔叔,我們說明了來意,他很親切地說讓我們等一下,等一個人為我們蓋章。我們小小的心裡充滿了感動,曉不斷地向他道謝。雖然後來因為蓋章的人太多並沒有如願以償。但那位叔叔成了我遊世博中抹不掉的溫暖回憶。

下午,我們排隊進入了城市生命館,這是世博主題館,在館內,我深刻體會了“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含義。一進館,漆黑的環境中,奇幻的鐳射熒屏,讓我懷疑是在水中還是陸地,小心地踩著“冰涼的泉水”來到城市管道區。一條條紅的,藍的管道在頭上空縱橫交織,我看到地下寫著新陳代謝等字樣,不由地說:“這是不是人體?”一句不經意的話,引起了旁邊志願者阿姨的注意,她笑著向我們介紹;“這是城市垃圾管道,這條紅的是天然氣管道……這些有著不同作用的管道,讓城市生活更美好,它們蘊藏著城市靈魂。”聽著介紹,我開始明白這次世博主題的含義,於是,道謝後,我順著地上的腳印,開始尋找城市靈魂。

我與心舒來到了360度影廳,觀看尋找城市靈魂的電影,我看到各國的人民,不同的風俗,奇特的動物,和諧就是城市靈魂。走出影廳,來到小電腦前,風力發電,迴圈使用……,節能環保就是城市靈魂。還有……,在這個城市生命館裡,城市的每一部分都是有生命的,每一部分都蘊含著城市靈魂。

遊世博一天,腿很酸,心裡很充實。

在上海,城隍廟裡,南京路上,餐桌邊,火車上,總有幾種情誼充斥在空氣裡,讓心暖暖的。

購物之旅

第三天,是購物,我帶足了錢,睡足了覺,做好了一切準備,想不枉上海一遊,可事與願違,沒買東西,精神卻消耗盡了,還好,有同學,有友誼。

第三天,一直在下雨,很大。城隍廟裡,我與寧同打一把傘,雨打溼了我的左膀她的右臂,我們在雨中穿梭,共同尋找九曲橋下哪一隻金魚最美,腳底“一月”是什麼花,文物店裡畫中四大美女哪個不像,玻璃櫃中那個有趣的東西是什麼。我們共同與售貨員講價,將標價1480元的水晶講到150元,在小攤上將15元一個的纏線娃娃講到兩個。我們為我們的砍價水平而高興,為雨中拾寶而歡呼雀躍,更為在上海結交摯友而欣喜。

下午,天晴了,我們來到了上海外灘,隔著黃浦江,曾在明珠塔上俯視過的建築又一次映入眼簾,這次看,卻又別有一番感觸。隔著水汽朦朧,明珠塔與周圍的建築是那麼高大,耀眼,可望而不可及。看過外灘,踏上南京路,這條路是一條筆直的購物街,建築為歐式風格,本以為這是一次遊覽,沒想到,因時間不夠,揹包太沉使路途單調無聊而冗長。一路上就是在趕路,我的斜挎包在那時變得好沉,肩膀被壓得一按就疼,這時男生們擔當重任,幫助女生揹包拿東西,我好感激。所以肩膀得到解脫的我也幫男生拿了一些不算太沉的物品,從這起,大家互相幫忙,互相鼓勁,你幫我我幫你,不分彼此,使路途充滿了溫馨,每個人都因友誼而充滿了力量。

福根精神

吃苦、奮鬥、成功、奉獻一直是我們的校訓,但我一直沒有體會到它真正的含義。這次在共富酒店,通過一個小小的細節,我驀然明白。

吃飯時,滿滿一桌菜,很豐盛,雞鴨魚肉樣樣俱全,也許口味不同我們吃不慣,每當有個蔬菜上來時,幾秒鐘立即搞定。正當我們盼著下一個是蔬菜時,一位阿姨端來了一盆湯,湯很熱,她顯得很小心,她用布包著,輕聲的讓我們閃一下,小心翼翼的放下,接著熱情洋溢地說:“這是酒釀丸子,來,我給你們乘上。”我們問她好吃嗎,她說:“我也不知道,我是山東淄博的”,一聽是山東人,我們立刻有了他鄉遇故知的感覺,好像一下子回了家。我們與她交談,她一直很耐心的傾聽,真的很感激她。飯後,校長作了一番講話,幾句話我銘記在心,他說:“這裡的飯菜也許與我們的口味不同,但是人家真心的做了,並且做得很好,我們應該心懷感激,我們對須總又沒有什麼報答,而他卻將自己吃苦奮鬥成功的果實奉獻給我們,這是一種無私與偉大,我們來就是體驗學習福根精神的,這種精神從須總員工的身上就可以找到,我們應該並必須尊重他們,向他們學習,發揚福根精神。”

是的,我們去就是要學習,更深刻的體驗福根精神,回校後,將它發揚光大!

這次上海之遊讓我更近的感受世界,看到了大都市的魅力,尋找到了城市靈魂,領略了各國文明,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更體驗了福根精神。此次之遊,懷戀一生。

介紹上海的導遊詞 篇3

歷史上,楓涇古鎮一半屬江蘇,一半屬浙江。原先有兩個明顯的分界標誌,一個是西邊的界河,另一個就是這東邊的牌坊了,這座牌坊就是在原來分界牌坊的舊址上建立起來的,再現楓涇古鎮獨特的地理區域。

這座高大的仿古牌坊,上方醒目的“楓涇”二字,是國畫大師程十發所題。整座牌坊高12米,寬14米,三間四柱,十分挺拔優美。

牌坊樑坊柱基上雕刻著精緻的傳統花紋,四根沖天立柱上前後懸掛著四副鎦金字聯,內容集中反映了楓涇的歷史、人文、土風民俗,讓遊客一進門就對楓涇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能有個簡略的瞭解,好似巨篇鴻著的開篇引子。

正面第一副對聯的全文是:

發祥晚唐揚名元明毓秀鍾靈滄桑久歷 ;

食貨四方衣被天下商旅雲集佳境重來 。

此聯集中反映了楓涇歷史上既是文化名鎮又是商貿重鎮的雙重地位。她最早興起於唐朝晚期,到元、明時,楓涇已是江南有名的古鎮。由於棉紡織業的興起,楓涇在明清時期已是與松江、魏塘、盛澤等齊名的棉紡織業重鎮,共享“衣被天下”的榮譽。當時盛產的楓涇土布,遠銷全國各地,商販紛紛來楓涇採購,一派繁榮景象。

正面第二副對聯則集中描寫了楓涇江南水鄉的秀麗景色:

清涇似練滿城瑞氣出芙蓉;

萬楓如丹一天秀色連吳越。

聯內嵌入“楓涇”二字,並點出了古代楓涇一鎮跨吳越兩地,因以前河道遍植荷花而雅稱“芙蓉”。

牌坊背面相應的也有兩副對聯,中間一副是:

白牛清風楓溪芙蓉狀荷葉依連五邑;

宣公賢良學士天官藹聲名播揚四方。

上聯一口氣道出四個楓涇鎮別名:白牛、清風、楓溪、芙蓉。白牛是楓涇最早的名字,因地處白牛蕩得名。相傳一位船伕在蕩中撒網捕魚,曾見蕩中有一頭金鍊鎖鼻的白牛浮出水面,因此得名。對聯上方的白牛頭也反映了這個傳說。到了宋代,屯田員外郎陳舜俞隱居於此,後人慕其高風亮節,又稱此地為清風涇,後簡稱風涇,之後又演變為楓涇。後半聯說的是楓涇鎮形似荷葉,周邊與上海的青浦、松江,浙江的嘉善、平湖相接壤,加上地處金山,故稱“連五邑”。

下聯主要寫古鎮楓涇地靈人傑,人才輩出。唐代有宰相陸贄(宣公),宋代有屯田員外郎陳舜俞(賢良),明代有御醫陳以誠,清代有狀元蔡以臺,曾做到學士、天官職的謝墉及近現代陶芑生、顧水如、朱學範、丁悚、丁聰、程十發等名人,他們的美好名聲遠揚四方。

背面兩側邊柱上的對聯全文是:

南北峙分歷經五朝終歸一鎮;

古今融匯垂信八極長治萬年。

說的是古鎮楓涇歷來南北分治,南鎮屬浙江嘉善,北鎮屬江蘇松江,一鎮南北分治,這種奇特現象歷經了唐、宋、元、明、清五個朝代,一直到了1951年3月南鎮併入北鎮,才統歸一鎮。儘管南北分治,但楓涇繁榮的商業經濟,豐厚的歷史文化,始終融匯一體,流傳光大。

即將步入我們古色古香的老鎮區,大家看這座精巧雅緻的門頭,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建築風格,門頭正中刻著“唔呶喔哩”四個字,唔呶喔哩是地地道道的楓涇話,用普通話解釋就是我的家裡的意思。這個門頭是我們鎮上的迎客門,走過它就正式進入了我們的古鎮區。大家再看一下這兩邊牆上刻的兩幅順口溜,它表達了楓涇的飲食文化。因為楓涇水網遍佈,河道縱橫,是魚米之鄉,所以水產特別豐富,每個月都可吃到新鮮的水產,這其中“五月拉司吃不厭,暴子彎轉六月紅”的拉司和彎轉,請大家猜猜看是什麼?拉司學名叫蟾蜍,別名叫望天魚,俗稱為癩蛤蟆,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據說初夏吃拉司,不會生痱子,拉司肉質細嫩,可紅燒、可清炒、可椒鹽、可燻烤,特別是薰拉司,色澤金黃、香氣撲鼻、味道鮮美,是楓涇的一道名菜。彎轉其實就是河蝦,那彎轉是我們楓涇人對河蝦的一種形象的稱謂,大家知道新鮮的河蝦燒熟後就會自然的彎曲,因此得名。長廊景觀

現在我們來到的就是當地最具人情味的江南水鄉的典型建築——長廊。這條長廊全長268米,是江南水鄉現存的長廊中數一數二的。在長廊裡側是商店和民房,外沿是與上海、浙江、江蘇等地相通的市河,它在古鎮區全長1200米左右,是一條區級河道,水系主要來自浙江的天目山,河水流向黃浦江。長廊不僅美觀而且實用,我們可以用兩句話高度概括長廊的功效,那就是下雨不溼鞋,盛夏不撐傘,這給當地的居民和遊客帶來了很多的方便。以前這裡曾是繁榮的商業街,沿河店面林立,特別是米糧行和麩皮店多達30餘家,這是因為這條市河河道寬闊,噸位大些的船隻可以直接開進來裝卸貨物,所以許多老闆都選擇這裡開店設行,這些老闆為了方便自家的貿易不受天氣的影響,颳風下雨照常可以做生意,於是在造店面的時候,特意造出延伸到河邊的長廊,其他居民也覺得這樣做既方便了自己又方便了他人,於是也在自己的門前搭起了廊棚,可以想象,最早的廊棚有高有低,有寬有窄,大小不一,經過300多年的風風雨雨,不斷修建才逐漸形成今天這樣整齊寬暢富有特色的長廊。

我們知道江南水鄉是河多、橋多、弄堂多。現在我們看到的是一條最有傳奇色彩的弄,叫莫乃弄,這條弄原名金家弄,全長50多米,據說是古代姓金的兩兄弟分家產時開的一條分界弄,所以特別狹窄,最窄的地方只有60公分,兩人對面行走要相互側身才能過去。在舊社會,有一些浪蕩子特意等在弄口,見有女人迎面走來,就走進弄堂,乘機耍流氓,去摸女人的胸脯,嚇得女人不敢走這條弄,摸奶弄的別名從此叫開,時間一長,人們只知摸奶弄,不知金家弄了,後來定弄堂名字時,考慮“摸奶”兩字實在不雅,所以去掉了偏旁,成了莫乃弄。莫乃弄還有個故事,相傳有個地痞流氓,叫癩頭阿三,最喜歡在莫乃弄調戲婦女,有一天,阿三又看見一位身穿花布衫,頭包花毛巾的姑娘走進莫乃弄,阿三迎上前去,手剛摸到這個人的胸脯,兩隻手突然被竹弓夾住,頓時鮮血直流,痛得阿三直喊“救命”。原來這個姑娘是一位愛打抱不平的名叫阿榮的年輕竹匠裝扮的,特意做了一付竹夾子綁在胸前來懲罰阿三。此時,阿榮摘下頭巾,脫下身上花衫,連同花衫裡的兩隻竹夾,往癩頭阿三頭上一罩,然後將阿三拖出弄堂,就在這裡(廊棚)當著眾多的父老鄉親揭露阿三的劣跡,阿三在事實面前,想賴也賴不了,無可奈何只好低頭認錯,後來阿三被官府定了個“調戲婦女,擾亂治安”的罪名,受到了應有的懲罰,廣大婦女對此拍手稱快,並編出了“癩頭阿三伸黑手,竹弓夾牢鮮血流,鐵證如山賴不了,無可奈何低下頭”的順口溜。根據這件事,民間又稱這條弄為莫奈弄,這個奈是無可奈何的奈字,這個弄名起到了警示作用,使得那些流氓再也不敢在弄堂裡胡作非為了。

各位遊客朋友,在不遠處的這座橋是泰平橋,它是我們古鎮中最高最寬的單孔拱橋,該橋最早建於明代後期,因為北面是城隍廟,所以當地老百姓又稱為城隍廟橋,站在橋上看長廊是最佳位置,一長排逶迤連綿的黑瓦長廊掛著一串串紅燈籠,倒映在流動的河水中,非常漂亮,有興趣的遊客,還可以在橋上拍照留念。

在這邊還有一排美人靠,遊客可以在此休息,每逢戲臺有演出,還可以隔河看戲,別有一番情趣。東區火政會

走出長廊,我們看到的就是今天的第一個景點——東區火政會。它是我們上海地區儲存得較為完整的近代消防機構,在裡面不僅可以看到當年鎮上的消防歷史,還可以看到當年所使用的一些消防器械,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門面是西洋式的,這是受到當時上海租界救火會建築風格的影響,下面就請大家跟我到裡面參觀一下。

火政會在當時又稱為龍王堂,也就是海龍王克火的意思。在1920xx年我們鎮上共設有八處這樣的火政會,共有義務消防人員200多人。那現在大家來到的東區火政會是目前唯一儲存下來的一處。1937年抗戰爆發前夕,楓涇救火分會又由原來的八處合併成東、南、北、中四個區會。期間,又增設了機械“泵浦”和進水管、出水帶、長鉤 、斧頭、火炬、銅盔、雲梯等,而木撳龍等舊裝置被全部淘汰。1952年3月,各區火政會又合併成立為“楓涇救火總會”,直到1959年“救火會”更名為“人民消防隊”由公安部門管理,民間自辦的火政會在楓涇存在了近半個世紀後,成為了歷史。

以前在我們楓涇,每年農曆五月二十日,為全鎮的消防演習日。義務消防員當天穿著整齊的消防制服,列隊攜器,“號子”開道,前往大星橋堍或桃源漾、人民廣場等處進行救火演習比賽,俗稱:“演水龍”。鎮上居民紛紛前往觀看,人山人海,成為楓涇鎮一年一度的盛事。

大家現在看到的這個模型是為了紀念歷年來楓涇鎮上為救火而犧牲的一些勇士而建造的。1920xx年,楓涇救火聯合會在總會桃源漾清水橋西建造了一座高7米的消防紀念塔,全稱“楓涇救火聯合會亡故同志紀念塔”,下刻銘文表彰義務救火有功人員的事蹟。這是上海郊區至今唯一儲存完好的消防歷史紀念塔,現列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大家往這邊看一下,這邊陳列的就是當年鎮上所使用的一些消防器械。牆上掛的就是上世紀20xx年代所使用的手壓式洋龍,它是我們整個展館中歷史年代最悠久的消防器械,大家看它的外表就知道當時的消防器械是非常的簡陋的。大家再來看一下,這邊地上有一臺手推式的消防車,它是我們鎮上上世紀50年代所使用的。這火政會裡最先進的消防器械就是天井裡的這臺大馬力輪式消防車,是我們鎮上上世紀70年代所使用的,所謂的大馬力輪式消防車也就是相對於以前的消防器械而言,它的水量更大、出水急,這樣一來救火就更為有效了。大家請看在我們上方還有一口警鐘,因為大家知道以前的通訊裝置落後,一旦鎮上發生火災就由第一個發現火警的人搖響這口警鐘,並在鄰里間鳴鑼報警,由消防人員到救火會帶了器械前往搶救。

大家看完裡面的展品就請隨我到東區火政會門口看一下停在河面上的這艘消防船,因為以前楓涇水網遍佈,河道四通八達,比公路更暢通,所以火政會根據需要,特意製造了消防船,船內安裝了大功率的高壓抽水機,一旦出現火警,立即開到了出事地點,啟動機器,直接利用河水救火,它在以前救火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這艘船使用長達41年,直到1993年才退役,是上海市最後退役的一艘消防船,也是上海地區僅存的唯一一艘消防船,被上海消防博物館所收藏。大家現在所看到的這艘船是根據原船進行仿製的。

好了,參觀完了東區火政會,就請大家隨我走一下我們古鎮裡最寬最高的一座石橋——泰平橋,我們鎮上有一種說法,走過泰平橋就一生平安,所以來到我們楓涇一定要走一下這座橋。下橋後往右就是大家所要參觀的下一個景點——著名的國畫大師程十發的祖居。國畫大師程十發祖居

我們大家都知道程十發是一代國畫大師,從八十年代中期至今任上海中國畫院的院長,他的祖籍在我們楓涇鎮和平街51號,這裡的祖居就是程十發先生祖上三代以及他本人一到九歲時的住所。它是一座富有江南風貌的明清式的三埭兩天井的宅院,現在已被上海市列為市級第一批不可移動文物加以保護起來,下面就請大家到裡面看一下。

大家都知道程十發是國畫大師,而他的祖上三代則是我們楓涇當地的醫生,所以我們現在來到的第一間就是程十發先生祖上三代行醫的一個診所。大家請看牆上所掛的這塊行醫牌,它是程十發先生祖上三代傳下來的,距今已有120多年的歷史了。上面所寫的就是“楓涇世醫程思齋子子美儒理男婦大方脈”,按現在醫院裡分類就是中醫內科,早在清同治年間,程十發的曾祖父程思齋為避戰亂舉家來到楓涇,開了這家診所,他懸壺濟事,行醫盡善,因此人們把這小小的診所稱頌為“壹室帶來太平之坊”。後來百姓順理成章地 把程家所在的這條街稱為“太平坊”,現在被更名為“和平街”。

大家請看這邊的天井裡有一個月亮形的石雕,其實它就是母親懷抱孩子的造型,因為在程十發的《丹青蘊情》一書中寫到了這麼一句話:“楓涇是江蘇省和浙江省連繫的一個小鎮,可以證明兩個‘母親’共同喜歡這個孩子。”這個石像正體現了程十發的這句話,也充滿了大師對故鄉楓涇的一片深情。我們楓涇地越江蘇和浙江,積澱了深厚的吳越文化,孕育出一大批文化名人,而他就是其中之一。

在這邊的祖居不僅保留有當年的正廳,還有在二樓的當年主人的臥室,但因為考慮到整個房子是木結構的,為了安全,二樓暫時還沒有開放。現在我們大家可以先到後院的三釜書屋看一下,在書屋裡不僅有當年主人的畫室,還有程十發較為詳細的一些介紹。

大家請看,在這邊的門楣上刻有“三釜書屋”四個輕靈飄逸的大字,這是程十發的手跡,“三釜”的立意有兩層,第一“三釜”寓“三斧”之意,在程姓老祖宗中,最有名的莫過於程咬金了,而“三斧頭”乃是程咬金的絕技,將自己書房的名字冠以“三釜”暗喻自己也只有三斧頭的本領,顯示了程老虛懷若谷的胸襟。第二,“釜”乃鍋之意,三釜意為大、中、小三鍋,這三隻鍋子好比國家、集體、個人,只有大鍋滿了,小鍋才有份。程十發先生用“三釜”喻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關係,立意高深,內涵豐富,意味雋永,可謂獨具匠心。“三釜”乃正是程十發先生愛國愛民崇高思想境界的生動寫照。

在中央的這張書桌就是少年時程十發用過的實物,在這張書桌上,少年時的程十發曾灑下不知多少的汗水,最終成為了一代國畫大師。

大家再往這邊看,在牆上掛著的是“三釜系萬鈞”五個大字,此句意義深遠,“三釜”乃“三釜書屋”,“鈞”乃是一個重量單位,意思就是三釜書屋包容萬物。

大家如果想深入瞭解程十發這位國畫大師成長、成名的過程,就請隨我到“三釜書屋”的二樓看一下。

在這邊的二樓,大家可以看到是由9個版塊詳細介紹了程十發成長、成名的全過程。大家請看,這張大幅照片是20xx年9月程老在古鎮牌坊的留影。程十發父親程欣木早年在嘉善西塘行醫,與西塘姑娘丁織勤結為夫婦,婚後不久也就是在1920xx年春生下一子(即程十發),取名程潼,小名美孫,既程子美孫子之意。後由師長改為程十發。1939年杭州西泠印社名家張子固的侄女張金琦考入上海美專專科學校,成為程十發同窗好友,後與程十發結為連理生下長女,取名程欣孫。

程十發曾多次回楓涇。1977年9月12日,受當時左的思想的干擾,他被下放到楓涇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正是金秋時節,程十發不僅在楓涇鎮文化站創作了連環畫《馬頭琴的傳說》,還與家鄉的百姓特別是一批青年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鼓勵當地的美術愛好者,使他們日後都在美術的道路上堅持走下去。

20xx年3月,八十多歲高齡的程十發攜家人又一次回家鄉。時隔兩個月,一本集中收集上世紀70年代程十發、劉旦宅、汪觀清、韓和平、鄭家生等一批享有盛名的畫家到楓涇體驗生活期間留下的100幅精美畫作的大型畫集《丹青蘊情》出版了,程十發熱情地為該書封面題寫了書名。《丹青蘊情》畫冊的首發式上,程十發和其他畫家不僅回顧了當時的經歷,還與當時自己手把手教過的農民畫家陳富林等一起作了畫,為楓涇鎮留下了珍貴的墨寶。古 戲 臺

以前楓涇因為南、北鎮分治,從明代開始,鎮上就建有兩座城隍廟,一座位於南鎮,叫南城;一座位於北鎮,叫東城隍廟,像這樣一鎮有兩座城隍廟的現象還是比較少見的,堪稱江南一絕。

我們的古戲臺一面貼街,一面臨河,不僅視面開闊,而且景色優美。古時候,每年的清明節和農曆八月八年級,這邊的東城隍廟就會舉行廟會,古戲臺上開鑼演戲,收成好的年份,廟會戲要延續七天之久,那時,商販、戲班、雜技團等雲集楓涇,古戲臺臺上臺下顯得十分熱鬧。

在楓涇舊志中還有一出看戲民眾行刺“秦檜”演員的故事記載,說來有趣:事情發生於康熙癸丑(1673年)三月,當時戲臺上正演出秦檜害岳飛的戲,戲演到尾聲,忽然從觀看人群中躍出一人,用皮工所用的割皮刀一下將演秦檜的演員刺死。事故發生後,這位行刺者被送進官府審訊,他傲首作答:“民與梨園從無半面,實恨秦檜耳。禮不計真假也!”判官憐其義憤,竟對他以誤殺罪從輕發落。

自從我們楓涇的旅遊正式開放後,古戲臺又恢復了往日的熱鬧,每天上、下午都會有傳統的戲曲節目在此演出,遊客如果有興趣的便可以在這邊駐足觀看。人民公社舊址

人民公社舊址,它是我們上海近郊儲存得較為完整的人民公社舊址,裡面不僅有當年所使用的辦公室,在後院還有毛澤東像章紀念館、挖建於1971年的防空洞以及米格15飛機和57高射炮,展品非常豐富,請大家隨我到裡面看一下。

人民公社是中國現代一段特殊歷史時期的特殊產物。1958年,全國上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人民公社化運動。在此形勢下,當時楓圍鄉(今楓涇鎮外圍農村部分)也成立了人民公社。取名火箭人民公社。第二年3月仍舊改名為楓圍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期間改為革命委員會。一直到1984年,根據上級精神,楓圍人民公社才恢復為楓圍鄉人民政府。前後20xx年時間,四分之一個世紀,這裡一直是當時人民公社的辦公地點。那紅彤彤的宣傳標語、極左的大批判專欄、讓當時人崇拜的會議室、時髦的陳列品,……無不記載著那一段“轟轟烈烈”的辛酸歷史。

民 間 剪 紙

這個展館裡的展品全是由姚劍明先生個人所創作的,他1947年出生於楓涇鎮,1963年在建楓中學畢業後到新疆阿克蘇建設兵團,在那長期從事宣傳工作,由於工作需要開始嘗試剪紙藝術,那裡的條件非常艱苦,平時沒有什麼娛樂活動,無事時,他就一心撲在剪紙研究上,在那裡工作了整整三十年,剪紙藝術也在逐步提高,他的剪刻領袖像通過粗細線條,體現形象,獨具一格,深受領導和群眾的好評,之後他便喜愛上了剪紙藝術,並先後創作100多幅剪紙作品,如《十美國》、《鍾魁》、《十二金釵》等一系列精品,功夫非常深,構思很巧妙,圖案很細膩,他的作品和事蹟也先後被媒體報道。三 百 園

現在大家看到的就是三百園了,它是一座三進三落的大宅院,佔地面積達5000多平方米。謝家是書香門第,四代為官,謝墉、謝恭銘父子倆在清乾隆年間都做過大官,謝墉在當年位列內閣中書、吏部左侍郎,相當於現在的國家組織部副部長,這房子就是謝家以前在我們楓涇的舊宅。有人要問:為什麼叫三百園?這是謝家根據孔子所說的“《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而來的,這表明謝家要做知書達理之家,品行純正之人。現在我們對三百園賦予了新的含義,在裡面陳列了百燈、百籃、百行,通過這三百,向大家展示楓涇的風情和歷史文化。

到三百園內,我們首先要參觀的就是百燈館。百燈館的題字也是由漫畫大師丁聰所題寫的。在我們的館內陳列了上百件的燈具,樓下展示的是有關燈的故事,樓上展示的則是燈的歷史。像這隻根據原樣加工放大的煤油燈,在我國最早出現在上海,以後迅速在各個城鎮和鄉村得到普及,它代替了蠟燭和豆油燈。直到解放後,我國電力增強,這種燈才逐漸退出生活舞臺而成為見證那一段歷史的實物。大家請看這裡,這是我們楓涇以前喜鬧元宵的場景,元宵佳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從漢朝開始一直沿襲到現在,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了,楓涇鎮也不例外。據史書記載,元宵節這一天,鎮上家家戶戶張燈結綵以表達“豐登好年”的喜慶祝願;青年與小孩提著各式的燈籠走街串巷,城鄉民間文藝團體紛紛上街表演舞龍燈、串馬燈、打蓮湘、蕩湖船等節目,街上人群攢動,歡笑聲和絲竹鑼鼓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其實這個場景展示的就是我們剛才所走的和平街過去喜鬧元宵的盛況。

三橋景觀

這就是我們楓涇的另一道風景線——楓涇三橋。大家可能知道,周莊在八十年代初是以陳逸飛所畫的《雙橋》而出名的,我想我們的楓涇三橋也是別有風味的,它是楓涇古鎮旅遊區的標誌性景觀之一,大家不妨可以看一下。

楓涇三橋是楓涇南北、東西市河交叉口的一個景觀,它由北豐橋、竹行橋、清風橋組成,這三橋的橋名是由著名的國畫大師程十發和全國著名的書法家黃苗子所題寫的。在三橋的旁邊還有一座清風閣茶樓,這裡的清風橋、清風閣名稱的由來都是因為在宋代時有一位屯田員外郎叫陳舜俞,他不僅為人清廉,而且當他棄官隱居來到楓涇後,為百姓做了很多實事、好事,深受當地百姓的愛戴,仰其清風亮節還把當時的鎮名改為了清風涇。我們看到的清風橋、清風閣也正是為了紀念這位員外郎。

橋灣裡、施王橋、施王廟

走到這邊的橋灣裡,正好體現了我們江南水鄉古鎮的三大特色“小橋、流水、人家”,走在幽靜的古鎮,遠離城市的喧囂也是一種享受。

在我們前面的這座就是施王橋了。施王原名施全,是著名的抗金將領岳飛的部下,在岳飛遭秦檜迫害致死後,他就去行刺秦檜,想不到只砍到了秦檜所騎馬的腿上,行刺沒有成功,而他卻被五馬分屍。在民間關於施全還有另外一種說法,他在行刺秦檜未果後,就隱居來到我們金山一帶,因為他是一個忠君愛國的人,在他死後當地的百姓就自發籌集銀兩為他建造了施王廟。大家請看,在我們前面的就是在原址上重新修建起來的施王廟了。

走在這座橋上,大家可以看一下,一邊是我們的古鎮,另一邊則是我們正在建設的具有北美風格的新城,所以在我們當地有種說法:站在這座施王橋上就能看到楓涇的過去和未來。大家不妨也可以看一下。

大家可能不知道,我們楓涇還是江南少有的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齊全的古鎮,眾多的祠堂廟宇構成了楓涇除伊斯蘭教之外四教匯聚的獨特的宗教文化。現在看到的就是施王廟,在我們當地又稱為施王堂。它始建於明萬曆七年(1579年),清光緒三十年(1920xx年)重修,並擴建為前、中、後三隸殿堂的建築結構,佔地面積3000多平方米,成為吳越近鄰一帶頗具規模且較有影響的一座廟宇。歷史上施王廟是金山區道教的一個主要宗教活動場所,特別是主奉神靈施王的誕辰日,即農曆每年的八月八年級,以前每逢這個日子,施王廟都會舉行施王爺出巡會,遠近數十里的鄉民,搖擼齊集,舟塞涇滿,人娛神歡,熱鬧非凡,。

1966年,施王廟宗教活動停止,廟業漸廢。隨著上海城市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大,楓涇被列為上海重點城鎮建設之一,區政府對楓涇鎮作出了相應規劃和調整,在政府的關心支援以及廣大信眾的強烈願望下,20xx年7月,經上海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和金山區人民政府批准,在楓涇的北大街409號重建施王廟。重建的施王廟由偏殿和大殿組成,佔地面積3000平方米。

丁聰漫畫陳列館

這邊的第一間就是前言廳了,丁聰是我國現代最負盛名的漫畫家之一,他出生於1920xx年,從上世紀三十年代開始他就已經在發表漫畫作品了,他以“小丁”署名的諷刺漫畫作品至今仍在報刊、雜誌上不斷髮表。在牆上的左右兩邊就是丁聰在上世紀四十年代所畫的兩幅代表作,左邊是丁聰在1944年畫的《現象圖》,形象勾畫出了抗戰後期政治的腐敗以及當時社會的慘狀。貪官、傷兵、淑女、官商、窮教授、沽名釣譽的畫家……形形色色的人物,構成了當時現實生活中真實的畫面。右邊則是丁聰在三年後創作的另一長卷《現實圖》,它描繪了在內戰風雲中大發戰爭財的中外商人、飢餓中的窮人、被迫上陣的“炮灰”……在丁聰的筆下不同性質的人物排列在一起,形成了那個時代的縮影。

1956年丁聰總算有了個家,可幸福的日子還不到半年,就被打成“右派”,遣送到北大荒勞動改造,直到粉碎“四人幫”以後丁聰才得以翻身,但那時大好的年華已過去20xx年,此時他已63歲,他曾戲說:“人家60歲下崗,我是63歲才上崗。”這一幅就是丁聰以四人幫為素材所畫的一幅作品,應該說是非常具有諷刺意味和現實意義的。

這裡的第一、第二間展室展出了丁聰的部分諷刺幽默作品。丁聰喜愛笑話也愛聽笑話,所以他選擇部分古代、現代笑話配以漫畫與讀者共享。

文豪矛盾在1980年與丁聰再次見面時,情不自禁地提筆寫下了一首《五絕》:“不見小丁久,相逢倍相親,童顏猶如昔,奮筆鬥猛人。”這首詩不僅寫出了他們間的爽直友誼,而且對丁聰的作品和人格予以高度的評價。

在文革期間,丁聰沒條件發表漫畫,他就以一種“交保險”的方法給一些名人做名著插圖,有老舍的《四世同堂》、《茶館》、《牛天賜傳》等,還為魯迅、葉聖陶、沈從文、許地山等名家名作繪過插圖。所以我們要看的第三個展室就是丁聰所畫的一些名著的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