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內蒙古旅遊景點導遊詞(精選16篇)

欄目: 內蒙古導遊詞 / 釋出於: / 人氣:1.11W

內蒙古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1

各位遊客:

內蒙古旅遊景點導遊詞(精選16篇)

大家好!我叫錢心妤,今天我將帶大家到內蒙古領略一番那裡的獨特風光和民風民俗。一會我們到了景區呢,大家就可以體驗一下蒙古族的下馬酒,參觀一下蒙古包,品嚐一下蒙古的美食。請大家在旅途中注意安全,不要亂丟垃圾,大家跟我來。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呼倫貝爾人歡迎賓客都必用美酒相待,以表達自己好客的心情。據說,下馬酒是從成吉思汗時代傳下來的。其飲法是:首先用左手端乘酒銀碗,用右手無名指蘸酒彈向天空,稱為“敬天”;然後用右手無名指蘸酒彈向地面,稱為“敬地”;再用右手無名指蘸酒向前方平彈,稱為“敬祖先”;最後雙手端碗,一飲而盡,當然如果你實在不勝酒力,也可用脣抿一下再交還到主人的手中。意為“蒼天永安、大地永安、人生永安快樂”之意。大家要記住這些步驟,不要失了禮貌。好,我們就要到目的地了。

到草原了,這幾位朋友就是蒙古居民。你們也看到了,這些圓形房屋就是蒙古包,也叫氈房。蒙古包建築奇特、明快,既實用又美觀。草原遼闊,風雪大,圓形蒙古包阻風力小,包頂不積雪;由於逐水草而居,經常遷徙,蒙古包拆、搭方便,省時省力。

跟我來,我們一起進入蒙古包。大家或許對蒙古人的服飾感興趣,我來介紹一下。服裝大體分為首飾、長袍、腰帶和靴子四個部分。婦女頭上的裝飾多用瑪瑙、珍珠、寶石、金銀製成。男子冬季多戴尖頂大耳的羊皮帽,夏日多戴前進帽或禮帽。蒙古族男女老少都喜歡穿長袍,穿長袍時腰帶是必備的,靴子尖稍向上翹起。

現在,我們不要辜負了蒙古好友的一番好意,來品嚐品嚐草原的美食。蒙古主要飲食有烤羊腿、手抓羊肉、奶菜、哈達餅、肉乾、馬奶酒等等。來說說手抓羊肉,相傳它有近千年的歷史,原以手抓食用而得名。吃法有三種,即熱吃、冷吃、煎吃。特點是肉味鮮美,不膩不羶、色香俱全。大家慢慢品嚐。

內蒙古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2

各位團友,女士們、先生們、小朋友們:大家早上(中午、下午、晚上)好!我是大家在內蒙古的導遊,我姓王,大家叫我小王就可以了,請允許我代表內蒙古旅行社全體員工,並以內蒙古各族同胞的名義對大家的光臨表示熱烈的歡迎!身為你們這次旅遊的導遊,為了歡迎你們的到來,我昨天特別寫了一些關於這次內蒙古旅遊的導遊詞介紹,首先請讓我用蒙古語向前來作內蒙古之旅的每一位朋友深情地問候一聲“他,賽白呶(náo)”!——這句蒙古族日常禮儀用語的確切含義是“您好”!(邊說邊微笑、鞠躬示意)中國有句古話,記得是孔子說的吧——“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確實,對來自五湖四海、七洲四洋的中外賓朋,好客的內蒙古人真是感到無比的歡欣。

內蒙古自治區簡稱“內蒙古”,是中國成立最早的蒙古族聚居的省級民族區域自治地方。她成立於1947年5月1日,比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還早兩年零五個月,是新中國5個自治區中成立最早的一個,被周恩來譽為“模範自治區”。20xx年夏秋之交,適逢內蒙古自治區成立六十週年大慶盛典,大家恰好在此時踏上這塊物華天寶、地靈人傑的神奇熱土,親眼目睹內蒙古永珍更新、欣欣向榮之勝景和民族團結、社會和諧、市場繁榮、異彩紛呈之盛況,真是幸運有福之人啊!讓我們在內蒙古草原城鄉縱情遊覽,有福同享吧。內蒙古地處祖國北疆,邊臨俄、蒙二國,毗鄰黑、吉、遼、冀、晉、陝、寧、甘八省區,靠近京、津兩大都市,土地面積118.3萬平方公里,佔國土總面積近1/8,在全國34個省、區、市和特區中位列第三(僅次於新疆、西藏),接近於5個英國的面積,比兩個法國或3個日本都要大出好幾萬平方公里。北部與俄羅斯、蒙古接壤,邊境線長4221公里,東西橫跨2500公里,南北縱距1700多公里。

在這廣袤而富饒的土地上,遍佈著舉世聞名的草原牧場和大漠山川。內蒙古巨集觀草原面積8666.7萬公頃,其中可利用草場6818萬公頃,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居全國五大牧場之首。“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膾炙人口的北朝民歌《敕勒歌》所描述的以古代敕勒川(今呼和浩特平原)為代表的內蒙古草原的壯美景觀,千百年來不知令多少人心馳而神往、痴迷而陶醉。“東林西鐵,遍地礦藏”,更為內蒙古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充實的資源保障。

內蒙古現有12個盟市101個旗縣市區(含兩個計劃單列市)、49個民族。20xx年底,全自治區在籍總人口數為萬2392.35(常住人口實為2416.82萬人),其中蒙古族人口423.83萬,佔全區總人口近18%,佔全國蒙古族人口的78%以上,佔世界蒙古族人口的一半以上。根據中國共產黨的民族區域自治政策,內蒙古的蒙古族人口儘管少於漢族,是少數民族,但屬於自治民族,俗稱“主體民族”;聚居在呼倫貝爾市境內的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在各自的自治旗內,也是那裡的自治民族,即“主體民族”。

蒙古族是地球人都知道的偉大民族。這個民族有著悠久而輝煌的歷史、淳樸憨厚的風格和熱情好客的傳統。成吉思汗(hán)、忽必烈、阿勒坦汗、孝莊文皇后、明安圖、蒲松齡、李四光、烏蘭夫等,都是這個民族傑出的代表人物,而斯琴高娃、騰格爾等,則又是當今婦孺皆知的蒙古族影視名星或著名歌唱家,說到這裡我還想向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的導遊助理小劉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蒙古族,她的嗓子也很不錯呢。

內蒙古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3

各位遊客:

大家好!我叫錢心妤,今天我將帶大家到內蒙古領略一番那裡的獨特風光和民風民俗。一會我們到了景區呢,大家就可以體驗一下蒙古族的下馬酒,參觀一下蒙古包,品嚐一下蒙古的美食。請大家在旅途中注意安全,不要亂丟垃圾,大家跟我來。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呼倫貝爾人歡迎賓客都必用美酒相待,以表達自己好客的心情。據說,下馬酒是從成吉思汗時代傳下來的。其飲法是:首先用左手端乘酒銀碗,用右手無名指蘸酒彈向天空,稱為“敬天”;然後用右手無名指蘸酒彈向地面,稱為“敬地”;再用右手無名指蘸酒向前方平彈,稱為“敬祖先”;最後雙手端碗,一飲而盡,當然如果你實在不勝酒力,也可用脣抿一下再交還到主人的手中。意為“蒼天永安、大地永安、人生永安快樂”之意。大家要記住這些步驟,不要失了禮貌。好,我們就要到目的地了。

到草原了,這幾位朋友就是蒙古居民。你們也看到了,這些圓形房屋就是蒙古包,也叫氈房。蒙古包建築奇特、明快,既實用又美觀。草原遼闊,風雪大,圓形蒙古包阻風力小,包頂不積雪;由於逐水草而居,經常遷徙,蒙古包拆、搭方便,省時省力。

跟我來,我們一起進入蒙古包。大家或許對蒙古人的服飾感興趣,我來介紹一下。服裝大體分為首飾、長袍、腰帶和靴子四個部分。婦女頭上的裝飾多用瑪瑙、珍珠、寶石、金銀製成。男子冬季多戴尖頂大耳的羊皮帽,夏日多戴前進帽或禮帽。蒙古族男女老少都喜歡穿長袍,穿長袍時腰帶是必備的,靴子尖稍向上翹起。

現在,我們不要辜負了蒙古好友的一番好意,來品嚐品嚐草原的美食。蒙古主要飲食有烤羊腿、手抓羊肉、奶菜、哈達餅、肉乾、馬奶酒等等。來說說手抓羊肉,相傳它有近千年的歷史,原以手抓食用而得名。吃法有三種,即熱吃、冷吃、煎吃。特點是肉味鮮美,不膩不羶、色香俱全。大家慢慢品嚐。

內蒙古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4

親愛的朋友,世珍園旅遊區位於東勝區泊江海鎮與伊金霍洛旗蘇布林嘎蘇木交界處。世珍園旅遊區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世界重要保護溼地和國家3A級旅遊區。 世珍園旅遊區內除湖泊、島嶼外,分佈著大片的溼地、沙地、草地、丘陵,屬典型的高原荒漠、半荒漠溼地生態系統。水域面積約10.2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5米。這裡生活著遺鷗、東方白鶴、白天鵝等鳥類80餘種。進入世珍園旅遊區,我們首先要到的是遊客服務中心。這裡為我們準備了詳實的圖片和資料,您可以更好地瞭解候烏的生活習性。世珍園旅遊區的核心遊覽區是鳥島。

觀鳥臺上,在繁殖期間可以看到遺鷗繁殖的全過程。遺鷗是世界珍稀鳥類,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據專家考證,全球75%以上的遺鷗在這裡繁衍。每年的5月份,遺鷗在這裡築巢、產卵、孵化,10月份,羽翼漸豐的小遺鷗就要跟著成年遺鷗進行長途遷徙。遺鷗究竟在什麼地方越冬?全世界的鳥類專家已多次進行探察,但至今仍是個謎。每年春秋兩季和初冬時節(3月初—5月初,10月初—12月初),白天鵝翩然而來,在水面上追逐嬉戲,最多時可達到上萬只。世珍園旅遊區中的另外一個參觀點就是“長壽島”。站在長壽島上遠眺,可將泊江海子及周邊草原、溼地的輪廓盡收眼底。相傳唐僧前往西天取經途經此地時,孫悟空與東海龍王的三太子小白龍曾在天上進行了長時間的打鬥,小白龍的一滴汗水正好灑落在此,就形成了泊江海子。這一滴水灑落途中混有一粒沙,就變成了這個長壽島。據說,人到長壽島上一遊,可以延年益壽。

內蒙古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5

各位遠道而來的客人,大家好!今天我們的旅遊目的地是內蒙古自治區著名的乳品企業,它生產的早餐奶、酸酸乳、隨便雪糕等已經在廣大的市民當中流傳已久,而在20__年該集團聯合 “湖南衛視”成功舉辦了20__、20__“超級女生”歌唱比賽,更加使它名揚海內外,在全國人民心目當中都掀起了“超女”的熱潮!高中20__年度中國最具影響力品牌獎項榜首者就是我們內蒙古自治區的民族企業之星——蒙牛乳業(集團)。蒙牛乳業(集團)工業旅遊區,20__年被國家旅遊局命名為“全國工業旅遊示範點”。

在我們進廠參觀之前,我先把蒙牛公司的概況簡單介紹給大家,蒙牛創建於1999年7月,總部位於內蒙古呼和浩特和林格爾縣盛樂經濟園區。以生產液態奶、冰淇淋、奶粉為主的百餘種產品,在短短六年間,它在全國乳品行業的綜合排名從全國的1116位一躍而至全國第二位,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速度。那有客人要問,第一位是誰呢,對了,也是我區龍頭企業——伊利集團,是啊,兩大企業已經成為了呼和浩特及整個內蒙古的名片,已經成為了我們內蒙古的驕傲!而我們首府呼和浩特,20__年8月28日,正式被中國乳業協會命名為“中國乳都”。現在在我們呼和浩特的一處城市中心廣場中(在內蒙古博物館前),還屹立著落成的“中國乳都”大型石雕——也是眾多海外遊客紛紛來參觀的一個新的旅遊亮點了!那蒙牛總部坐落地和林格爾縣,我也簡單地介紹給各位遊客:和林格爾是個蒙古語,翻譯成漢語的意思就是“二十家子”。歷史上的和林格爾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我區著名的詩人畢力格在《走和林》中曾經讚美道:莫道塞上風沙密、和林格爾綻奇葩。表現出了和林格爾的繁榮景象。和林格爾的燉羊肉也是一絕,吃起來讓人回味無窮。但是近十幾年由於氣候的變化,十年九旱,所以和林縣的人均收入也越來越低,成為國家級的重點貧困縣,但是全縣人民團結一致,在所有人的努力下終於走出了自己的一條新路。在99年蒙牛集團入住和林縣以來,使得和林縣的經濟產生了質的飛躍。在和林的南山公園——盛樂百亭園、還有中華錢幣壇正以它獨特的風格也吸引了八方的遊客。而這裡最重要的企業就是不得不說的中國企業之星——蒙牛集團了。

蒙牛的業績也是有目共睹的:

蒙牛乳業自1999年成立以來,其增長速度讓人們用驚詫的眼神關注著蒙牛的累累碩果。20__年10月19日“第五屆中國成長企業CEO峰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在表彰1999年—20__年度中國超速成長的八強企業中,蒙牛乳業以1947.31%的成長速度名列榜首,成為中國民營企業當之無愧的“成長冠軍”;20__年,經過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部門嚴格的從市場到工廠、從工廠到牧場的層層篩選,認定蒙牛牛奶是唯一的“中國航天員專用牛奶”;同時蒙牛工廠被瑞典利樂公司列為“全球樣板工廠”,這在中國境內尚屬首例;20__年6月,蒙牛正式成為第一家在香港成功上市的中國大陸乳製品企業,目前,企業已形成了年產液態奶80萬噸、冰淇淋20萬噸的生產規模,開發的產品有液態奶、冰淇淋、奶粉三大系列100多個品種。

有記者在內蒙古採訪當地的農民時問道:“幹啥能致富呢”?“養牛”幾乎是異口同聲地回答,不難發現牛奶產業的重要性!在當地流行著這樣的民謠“一家一戶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一家一戶兩頭牛,生活吃穿不用愁;一家一戶三頭牛,三年五年蓋洋樓;一家一戶一群牛,我們比蒙牛的老牛還要牛”,由此可見蒙牛企業及老總(現為董事長)牛根生在人們心中的地位。牛根生的心願就是將全世界的錢拿過來,發展我們國內的企業,為國人創造財富!公司創立幾年以來,成為了西部大開發以來最大的“造飯碗企業”,引領國內300萬奶農脫貧致富,為我們內蒙古甚至全中國經濟的發展創造了奇蹟。 有人問過牛根生,你成功的祕訣是什麼:他說到成功的祕訣就是把平凡的小事做的不平凡,從開始規劃企業的時候,就植入了文化的根基,“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小勝憑智、大勝靠德”、“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秉承“產品等於人品”質量理念,創造”百年蒙牛”、不在乎一時一事之“利”,而在乎塑造長勝品牌之“勢”。只要你走進蒙牛工廠就會被那些精闢的企業文化理念所吸引,成為了每一個人無不裨益的成長理念。在用人上,也有這樣的原則“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無才,培養使用;有才無德,限制錄用;無德無才,堅決不用”,至於德重要還是才重要,牛總認為:如果才氣很大,德行不好,對企業的破壞性可能就非常大。所以經營人心非常非常的重要。朋友們,雖然我們今天不是去遊覽江山大川,也沒有古蹟觀光,但是今天我們卻收穫到了一個奇蹟和一個現代企業的氣息。下面我們就走進蒙牛集團,去感受一切吧!〔盛樂經濟園區蒙牛總部廠區導遊講解〕朋友們,我們已來到蒙牛工業旅遊區。進入蒙牛總部廠院,根據合理的參觀路線分別參觀三期液態奶工廠、蒙牛緣園小區、澳亞牧場。1.三期樣板工廠:首先我們參觀的第一個工廠就是蒙牛的第三期工程,液態奶的全球樣板工廠,進入工廠之前,我們有必要把一些參觀的幾點注意事項提前說一下:首先不允許將非清真食品帶入工廠;其次工廠內部儘量不要拍照;第三,在工廠內行走儘量走右手走黃線以裡,過馬路走斑馬線,進入工廠參觀時,請使用一次性鞋套。好了,我們現在就進入參觀,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就是一個成長獎盃,這個獎盃是20__年10月19日,“第五屆中國成長企業CEO峰會”,在大會表彰的1999—20__年度中國超速成長百強企業(非上市、非國有控股)中,蒙牛乳業以1947.31%的成長速度名列榜首。業務收入在全國乳製品企業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上升至第2位,成為名副其實的成長冠軍,這就是那個獎盃,是按照比例放大的。讓每一個蒙牛的員工和來參觀蒙牛工廠的客人都能夠記住蒙牛所取得的成績。我們現在進入的就是蒙牛的三期工廠,我們日常所喝的蒙牛鮮牛奶就是從這個工廠裡面源源不斷的生產出來的。三期工程:被國際著名的液體奶生產裝置供應商瑞典利樂公司譽為“瑞典利樂公司全球樣板工廠”,全稱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三期建設專案,總投資9.6億元人民幣,佔地面積1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萬平方米,其建設引數和技術引數擁有多項“第一”稱號。20__年底,三期工程投入使用。一、二、三期工程建時均定位於“國內頂尖、國際領先”。最新竣工的三期工程,放置20多條生產線,日處理鮮奶1000餘噸,是目前全球放置生產線數量最多、處理鮮奶能力最大、智慧化程度最高的單體車間,這在中國境內尚屬首例。他有四個顯著的“之最”:(一)全球最大的液體奶單體生產車間三期工程車間主體採用大跨度鋼樑結構,全部使用彩鋼屋頂,配有先進的中央空調系統和ERT管理系統,同時擁有相對獨立的中央控制系統。 (二)世界上最先進的裝置和技術三期工程全部採用世界最權威的無菌包裝商瑞典利樂公司全套進口裝置,整個生產過程完全由電腦來控制完成,一切生產活動均在無菌管內進行,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牛奶所含的維生素及其他營養成分。採用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AL,FAS~標準化閃蒸系統,可以將牛奶脂肪含量精確到0.1以下,提高牛奶的乳固體含量,保證牛奶口感的均一、穩定,不受季節影響,充分展現蒙牛牛奶香濃的口味。 (三)全國乳品行業最大的、自動化程度最高的立體智慧倉庫。為該工程配套的倉儲共有18000個貨位,可儲存14400噸牛奶,所有貨物的入庫、調配與出庫完全採用電腦自動化管理。 (四)國內智慧化程度最高、設計最科學的收奶系統。

收奶系統分為三條主線,有6臺儲奶倉,熟奶系統共有8臺罐,所有罐體上均設有液位感測、溫度感測等監控裝置。所產生的資料直接反饋到中控系統,電腦自動識別進行操控。

20__年投資建設的“四期工程”,總投資3.8億元,佔地面積約6.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8萬平方米,日處理鮮奶能力將達1000噸。這就是我們的三期液態奶的全球樣板工廠。結束了這裡的參觀,接下來我們去參觀示範牧場。

中國最大的牧場——蒙牛澳亞示範牧場這一牧場位於和林格爾縣,佔地面積8848畝,飼養規模為萬頭奶牛,是目前我國最具規模效益的示範牧場。這個牧場有四大特點:一、中國規模最大、設施最優;二、為中國引進了第一個擠奶機器人;三、具有“五洋”特點——洋人、洋牛、洋產權、洋管理、洋技術;四、它是將多國牧場集於一體的、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牧場聯合國”;

牧場分兩個示範區:

一是種草示範區,展示的是來自12個國家的優質牧草;

二是養牛示範區,展示的都是產奶量在8噸—10噸之間的良種進口奶牛;種草與養牛於一地的“牧場聯合國”,在全世界還是頭一次。 3.緣園小區 我們接下來參觀的就是蒙牛員工的生活區——緣園小區,小區名取有緣相聚之意。小區位於盛樂經濟園區北端,西臨209國道,南臨大正置業公司準四星級酒店,北依古老的寶貝河。專案總佔地面積20萬平米,建築面積約7萬平米。有高檔住宅樓12幢計314戶,高檔別墅59棟。高檔住宅樓的使用面積從120平米到200多平米採用不同的戶型建設,高檔別墅的使用面積最小是280平米,最大1000多平米。北向南,一條小溪蜿蜒曲折穿過小區,溪邊真魚假蟹,自在威武,林蔭道上,仿木石凳,形態各異,園中雕塑,栩栩如生,涼亭、花廊、高壇,讓人留連忘返。小區綠化面積13萬平米,約佔專案佔地總面積的70%。有名貴樹木及各種果樹灌木70多種,總數約5萬株;樟子鬆、國槐、雲杉、油松、新疆楊、丁香、刺梅、銀杏、蒙古櫟、紫丁香等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曼妙和諧的圖畫。在緣園小區的中心位置是中心會館,是蒙牛員工休息和舉行大型活動的地方,裡面的環境非常優雅,有大的轉盤式擠奶機。像這樣,把多種養牛擠奶模式集中於一處,又把幾大洲的奶牛牧養、牛奶生產加工技術整合在一塊的創舉,真是大膽革新、舉世無雙。好了,下面大家可以到裡面稍事休息,也可以在外面拍照留念。20分鐘之後,我們在廠區大門外車上集合。請大家看好表,記準時間,記住車號。我們的大轎車車號是蒙A……。朋友們,請大家守時守約,不見不散。我準時在集合地點恭候大家乘車返回呼和浩特市內。謝謝大家!

內蒙古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6

朋友們,綽勒水庫生態旅遊區是興安盟重點旅遊景區之一。從扎賚特旗政府所在地音德爾鎮沿111國道和省際大通道向西北走20公里,便可飽覽綽勒水庫生態旅遊區之秀色。 綽爾河是內蒙古自治區第二大河流,嫩江最大支流,興安盟七條河流之首,自西北向東南貫穿整個扎賚特旗,在旗境內流程200多公里,是扎賚特人的母親河。綽爾河兩岸山地、丘陵、草原變化有序,風光明麗,景色宜人。綽爾河上的茂力格爾大橋和省際大通道大橋跨河橫臥,雄偉壯觀。綽勒水利樞紐工程(綽勒水庫)位於綽爾河中游茂力格爾大橋上游150米處,工程總投資2.8億元,施工總工期3年,20__年11月1日經國家計委批准正式開工建設。該工程是融灌溉、防洪、發電、養殖、旅遊等功能為一體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主要由主壩、副壩、溢流壩、水電站四部分組成。水庫面積35平方公里,正常蓄水位230.5米,總庫容2.6億立方米,主壩全長1620米,壩最高處20米。該工程於20__年10月之前全部竣工。在距茂力格爾大橋北側零公里處,是建設中的綽勒水庫旅遊區。旅遊區佔地約為6萬平方米,其中水面為3.5萬平方米。旅遊區上段為綽爾河中游低山丘陵區,沿河兩側有寬廣的階地和河谷平原,牧草茂密;下段為綽爾河下游平原區,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旅遊區分為水上娛樂區、度假別墅區、草原民族風情區、田園風景區和綜合服務區5個區域,吸引著千千萬萬的遊客前來觀光度假,同時回憶60多年前那血雨腥風的歲月和那場在這裡進行的殲擊日寇的戰鬥,受一次愛國主義的教育。旅遊區現已開發的三個景點是——茂力格爾大橋:位於綽勒水庫境內。1981年,111國道上的重要橋樑之一——茂力格爾大橋落成。茂力格爾大橋橫跨綽爾河,雄偉壯觀。橋長455.5米,兩岸引線長6公里,橋面淨寬7米,兩側人行道各寬0.75米,是內蒙古自治區第三大橋。這裡的山水美景、草原風光和雄偉的大橋構成一幅美麗的畫卷。水上娛樂景區:開展划船、垂釣、水上運動,觀光水上樂園等。休閒餐飲度假區:主要包括天府園山莊、神山賓館基地、玫瑰園休閒度假村、雲柳休閒飯莊等。綽勒水庫周圍自然風景最為優美。兩岸峰巒疊翠,林木蔥蘢,花草繁盛,棲息繁衍著多種珍禽異獸,遠眺似天然公園。朋友們,綽勒水庫生態旅遊區確實是遊客觀光、休閒、度假、垂釣的好去處,我們這就去身臨其境、體驗一番吧!

內蒙古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7

各位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我首先代表我們青年國際旅行社歡迎大家參加瀋陽——內蒙古大青溝兩日遊活動,我們這次行程一共210公里,大約需要4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到達,如果大家在旅途中有什麼困難的話,請隨時找我,我將盡力為大家解決,為了使大家完的開心、愉快,請大家協助我做好幾點:

1. 請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行車中不要在車廂內走動,不要把頭或手伸出車外,以免發生危險。

2. 為了大家的身體健康,請大家保持車內的衛生,不要吸菸。

3. 請您一定要注意我們的車票是往返車費,不含其它的費用,並且全程對號入座。

4. 請您注意我們的返城時間是明年下午1點,請大家準時到指定地點集合,最後祝大家在這次旅遊活動中完的開心、愉快。

大青溝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它位於遼寧省與內蒙古自治區交界處的內蒙境內。從瀋陽出發沿102過道至304過道途徑,新民市,彭武,內蒙甘旗卡鎮,在西行餘公里,便可到達內蒙古大青溝風景區。

提到大青溝,大家就會想到“藍天、白雲、綠地、沙漠”等美麗的圖畫,大青溝風景區就座落在美麗的科爾沁草原。

我們北方的草原共有三大型別,有呼倫貝爾草原,西林格勒草原,科爾沁草原,呼倫貝爾草原綠草茂密,“天蒼蒼地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正是在這裡的真實寫照,錫林格勒草原,牧草稀鬆,面積廣大。沙漠對我們沈城人來說充滿了神奇。科爾沁沙海現在開展大規模的植樹造林活動,它不僅是我國著名的“綠色長城”巨大工程的一部分,更是保衛沈城人的艱苦努力,說起“保衛沈城”是因為流沙的速度經科學測定為每年20公里,這樣用了是年的時間流沙將淹沒沈城。科爾沁沙海是遼闊的沙丘地帶。雖然正開展大規模的“綠色”工程但我們仍可觀賞到沙漠景觀。

大青溝是我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佔地8183公頃,相當於24個北陵公園地大小。由長度為11公里的大小清溝組成“人”自行景區。大青溝共由三個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大青溝景區,即原始森林。主要包括:清溝遠眺,五兄弟,夫妻樹,蝸角楓等景區。溝內林林蔥鬱,動植物繁多,有二千多個泉眼,終年流淌不息。溝內外溫差7—8度,是盛夏避暑的勝地。

第二部分:三岔口景區,包括菊麗瑪神像,青龍劍、龍泉。提到菊麗瑪女神還有一段動人的傳說,傳說在很久以前,大青溝是一片美麗的沃土,由菊麗瑪女神統治著,惡磨尼古勒要來侵犯霸佔這片土地,菊麗瑪女神和尼古勒搏鬥了七七四十九天,尼古勒用偷裂的手段刺傷了菊麗瑪,菊麗瑪則用青龍劍刺殺了惡魔尼古勒,最後菊麗瑪自己也倒下去了,她的身軀變成了小清溝,飛出的青龍劍則劈開了“三岔口”惡魔尼古勒則變成了烏鴉,從此遠離大青溝,這就是大青溝看不到烏鴉的原因。來到三岔口,大家不能不參加一個驚險、刺激的探險活動“漂流”橡皮艇20xx餘米的幽深的行程。工需40分鐘左右。

第三部分:小清湖景區:風景秀麗的小清湖象一條玉帶靜臥,萬綠從中,蜿蜓兩千餘米,寬闊的小清湖浴場水錶沙白,使你彷彿置身於海濱,這裡還有遊艇供大家遊玩。需要說明的是大家在游泳時一定要注意安全。

內蒙古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8

輝騰錫勒,蒙語意為"寒冷的高原"。位於烏蘭察布盟察右中旗中南部輝騰錫勒草原上,距集寧市80公里,距呼和浩特135公里。這裡土地肥沃、降水充沛,每到五月至九月間,鮮花遍地,成為花的海洋。旅遊點現有蒙古包幾十座,可供遊客就餐,休息和娛樂。主要有騎馬、射箭、摔跤等活動專案,還可舉辦歌舞和篝火晚會。位於陰山山脈東段,海拔1800多米,頂部平坦,面積180多平方公里。輝騰錫勒草原冬季寒冷,夏季涼爽,平均最高溫度為18攝氏度。

這裡青山秀水,瑰麗多姿。每年5月至9月,鮮花遍地,成為花的海洋。旅遊景區主要分神蔥溝和黃花灘兩大去處,共有15大景觀。美麗圖溝有座天然洞府,山洞離地面垂直高度100多米,洞內可容納近百人。怪石嶙峋的黑山,有大小巖洞99個,最大可容納200-300人。這裡的旅遊景點還有黑山奇觀,其上怪石嶙峋,有大小溶洞99個,唐代以後,很多隱士、和尚、道士隱遁於此。清康熙帝也曾到此遊覽。

有90多個天然湖泊,點綴在碧綠的草原上,既有牧區草原蒼茫雄渾的格調,又有江南水鄉明媚清秀的色彩。整個旅遊區規模龐大,設施完善,蒙古包、木屋、四合院、歐式豪華別墅、日式板房等等可供遊客住宿。這裡開展的旅遊活動專案有:騎馬、乘駝、射箭、摔跤、登敖包山、篝火歌舞晚會、到牧民家作客,品嚐民族風味的奶食和奶茶、吃手把肉、喝馬奶酒等。

內蒙古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9

達裡諾爾湖是內蒙古四大內陸湖之一。享有我國第三大天鵝湖的美譽。位於貢格爾草原西南部,距離克旗政府所在地經棚鎮90公里。達裡諾爾漢譯“象大海一樣寬闊美麗的湖”,古稱“魚兒濼”、“捕魚兒湖”、“答爾海子”等。湖周長百餘公里,呈海馬狀,湖周圍草地緩升,百里際天,僅東南角地勢下沉,曼陀山斜橫而出,視為屏障。達裡諾爾湖還有崗更諾爾和多倫諾爾湖兩個姊妹湖,亮子河、貢格爾河、沙裡河宛若引線一樣將三個湖泊穿在一起,形成面積238平方公里的高原湖區,總儲水量達16億立方米,最大水深13米。湖面平靜,宛如鏡狀;氣團變生,使波翻浪湧。登上湖邊砧子山觀湖晨曦迎目,正赤如丹。雲在水中,浪在天上;魚躍鷗拍,飛花點點,金波光躍,誠為奇觀,達裡諾爾湖歷來就以瑞麗的風光和富饒的物產聞名於世。正如清代詩人王樞所贊“中涵島嶼水平鋪,絕妙禽魚飛躍圖,自古英雄勤遠略,至今留保大日湖”。

漫長的春季沿著如蒙古長調一樣的貢格爾河走來了,草原和湖泊都步入了童話般的季節,春夏之交牧草完全返綠,草原浸在奶香中。此時南方已是綠肥紅瘦,鶯歌燕舞,可達裡諾爾湖依舊是銀裝素裹,千里冰封,湖面掠過的寒風吹著湖畔耐寒的小花。農曆4月初8,強勁的東風吹開了湖面,封凍了半年之久的湖面訇然聲中裂開無數隙縫,浮冰隨著波濤上下起伏,一夜間,浮冰藉著風力擁向北岸,在岸邊堆砌成了高聳的冰山,形成了一個冰清玉潔、玲瓏剔透的世界。佇立湖邊,眼前是一湖波光熒熒的春水,身邊是寒氣襲人的冰山,而身後是無邊的萋萋芳草,彷彿春、夏、冬三個季節在咫尺天涯內交匯,大自然為高原湖區製造了一道奇特的風景線。當地人傳說:四月初八是龍王聚宴的日子,是水族兵將把冰塊推上岸的。據瞭解,在中國北方諸多湖泊中,達裡諾爾湖的這種自然景觀是獨一無二的。

夏秋季節是遊覽達裡諾爾湖的黃金季節。也許輕風拂柳的南方使您感到那裡的山山水水都帶有女子的脂粉氣,而達裡諾爾湖卻分明顯現著海的氣息,海的韻味,海的博動。那粗獷、豪邁、無拘無束灑脫自然,分明顯示著海的特有氣息。這裡迷人的日出日落,每一寸土地甚至每一個波濤,都毫不忸捏地向你發出直率質樸的邀請和挽留,令你難以回絕。你可以在這裡品味濃郁民族風情的美味佳餚,可以騎馬、划船、垂釣或者投入到蔚藍的湖中,洗去一身煩惱和疲倦。 達裡諾爾湖區盛產鯽魚和當地俗稱華子魚的瓦氏雅羅魚。這些魚都以肉鮮味美名譽四方。傳說當年康熙大帝幸臨草原,從達裡諾爾湖捕魚後,又在草原上採集了白蘑、山花椒一起烹製,鮮香美味使康熙帝胃口大開,並說吃了這裡的魚,朕便不想天下的魚了。回到京城後,仍念念不忘,以後又多次派人來捕魚,飛馬送入京城。的確,華子魚鱗細肉豐,煎、燉、炸、烹味道鮮美。從傳說到品嚐全魚宴,人人都說味美,但為什麼呢?達裡諾爾湖水質是蘇達型半鹼水質,而這些魚都是耐鹼性魚類,加之湖水含有其他的成份,使這些魚在湖裡生活就添加了佐料。

內蒙古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10

喇嘛召俗稱喇嘛洞,呼和浩特西呼包公路(呼和浩特--包頭)34公里處,土左旗畢克齊鎮北部大青山山中,距畢克齊鎮七公里。喇嘛洞召是土默特地區喇嘛教發樣地之一。它三面環山,前面為寬敞的洞溝,溝中清泉淙淙。站在召廟俯瞰,東側是銅山,西側為獅子背,山上松柏茂盛,白樺挺拔,山峰怪石嶙峋。在寺召的北面便是銀洞”,泉水裂石而出。在嚴冬,白雪皚皚,銀裝素裹;在盛夏,山風習習,沁人心扉;春天,山杏野花爭芳鬥豔;深秋,霜葉火紅,層林盡染,真可謂佛地洞天。

就在這優雅迷人的仙境中,遠在公元1576年前,博格達察罕喇嘛以此為中心,廣泛傳播喇嘛救,在蒙古族群眾中影響頗為深廣。後來他的一世徒弟就在洞前於明代萬曆初年(即公元1576年前)修建了這座喇嘛召。清順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又擴建。清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乾隆皇帝賜名廣化寺”,意為教化一切”,並賞給牒一百道。公元1819年時廣化寺有達喇嘛、德木齊、格速貴等僧眾282名,僅次於呼和冶特市席力圖召。

廣化寺的建築由前後寺組成。因為後寺建築在山腰,鑿石為洞,因而又取名為喇嘛洞召(召是蒙古語寺”之意),人們也把它叫做銀洞”。這裡有建摟三層,塑有全寺最大的坐佛,洞下石級共124級,其坡陡與黃山天都峰”、蓮花峰”不相上下。召院西北方向有安葬歷代活佛骨灰的白塔數座。

前寺凡四重。天王殿三間,供奉四大天王,大經堂49間,樓二層,每七楹,大殿25間,供彌勒佛等諸佛象。殿前懸掛蒙、漢、滿、藏四種文字鐫刻的金字廣化寺”匾額。二殿是歡喜佛殿,東西八角樓供奉十八羅漢過海和觀音菩薩。另有十殿閻羅君殿7間。各殿佛僧為黃銅鑄成,工藝高超,栩栩如生,為其它召寺所少見。

喇嘛洞在解放前因年久失修,殿堂有些已破舊,樹木也多被砍伐。原後殿有海棠二株,高10米許,果實繁盛,當係數百年前所植。

近年來為了儲存古物,進行了修繕,現仍不失為大青山勝景之首,成為呼和浩特市附近的風景區之一。故而遊人慕名前往,絡繹不斷。

內蒙古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11

達裡諾爾自然保護區位於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的西部,距克什克騰旗人民政府所在地經棚鎮約90公里,保護區地跨達來諾日、達爾罕烏拉和阿其烏拉三個蘇木,保護區的西北部與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自然保護區相鄰,南部為小騰格里沙地的東段,西以錫林郭勒盟和赤峰市的邊界為界,東距白音敖包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約80公里,保護區地理座標為東經116°22′—117°00′,北緯43°11′—43°27′,總面積119413.55公頃。

達裡諾爾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中國北方重要的候鳥遷徙通道,也是候鳥重要的集散地之一。因此,達裡諾爾自然保護區是一個以保護珍稀鳥類及其賴以生存的湖泊、溼地、沙地、草原及林地等多樣的生態系統為主的綜合性自然保護區。特殊的自然地理條件,孕育了內蒙古高原上著名的內陸湖泊生態系統,遍佈保護區全境的湖泊、河流、沼澤及溼草甸等構成了佔保護區總面積35.8%的重要的溼地生態系統,它對該地區生態系統的平衡穩定起到了主導作用。保護區西北部的玄武岩臺地及湖積平原上是寬闊坦蕩的大草原,這裡發育著內蒙古高原最具代表意義的慄鈣土禾草草原。在保護區南部的小騰格里沙地上是別具特色的榆樹疏林草原景觀區,它是草原地帶較特殊的一種型別。在保護區東南部的波狀沙丘中,沙坨地植被與溼地植被鑲嵌分佈,這裡疏林、灌叢、草甸、植被及沼澤植被環狀分佈,從而構成了具有代表意義的沙地草原景觀型別。

達裡諾爾自然保護區現已查明有鳥類16目36科160種。在保護區內分佈的國家重點動物中,被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中的鳥類物種多樣性保護優先序列屬A級—1的有:黑顴、丹頂鶴、白枕鶴、大鴇、玉帶海雕、黃嘴白鷺等6種;屬A級—2的有:灰鶴、蓑羽鶴、大天鵝等3種;屬中國特有種B級的有:赤頸小天鵝、鳶、雀鷹、普通狂、白尾鷂、灰背隼、紅角隼、黃爪隼、長耳號鳥 等11種。

保護區的涉禽、遊禽的種類和數量在珍稀鳥類中佔絕對優勢,每當春秋兩季,都會有幾千只大天鵝和幾百只白枕鶴、灰鶴、蓑羽鶴等在此棲息,另外還有幾十只大鴇在該地區棲息繁衍。

該保護區有著多樣的生態系統及豐富的珍稀物種資源。從景觀生態系統看,保護區由北到南形成了玄武岩臺地——湖積平原——湖盆低地——風成沙地依次排列的景觀生態格局,與之相應的是臺地平原及湖積平原植被——低溼地植被——沙地疏林草原植被的有序分佈。另外,加上以達裡諾爾為中心的湖群景觀、以達爾罕山和砧子山等組成的山地景觀,為豐富的物種資源提供了多樣的生態環境。保護區現已查明有鳥類160種,齧齒類15種,魚類21種,浮游植物72種,浮游動物36種,底棲動物20餘種,高等植物約434種。此外保護區境內還有幾種小型獸類。

保護區以其獨特的自然景觀和多樣的物種資源吸引著當今中外的眾多專家學者以及熱愛大自然的遊客前來考察、參觀和旅遊,並給每一位來訪者都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保護區既是開展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又是發展生態旅遊的最佳場所。這裡到處是景,到處是畫面,來到這裡,人們可以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無窮魅力。

保護區的西部、北部的玄武臺地和湖積平原上是一望無際的草原景觀,這裡綠草茵茵,百花盛開,牛羊在草地上漫步,藍天與綠草間古樸的蒙古包讓人情不自禁地想起那首“蒙古人”歌中唱到的“蒙古包的縷縷炊煙,輕輕地飄向藍天……”,使人真正感到藍天離我們那樣的近。

保護區南部的達爾罕山,綠樹成蔭,怪石林立,當你站在山頂可以一覽保護區的全貌。南部是連綿起伏的小騰格里沙地,那裡榆樹疏林、丘間低地、大小不等的水泡鑲嵌分佈,構成了一幅美麗的沙地草原景觀。在達爾罕的西麓,是波光瑩瑩的達裡湖,看上去真是海天一色,遠處的砧子山好像浮在水面,山下湖邊的柳灌叢和沙灘,是游泳、垂釣的最佳場所。

應昌路遺址,也稱魯王城,位於保護區的西部,西靠蘇布林,南依耗來河,依山傍水,環境幽雅,這裡已被列入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城是元末惠宗妥歡鐵睦爾從大都逃出避難的地方,凡二年病故與此。宣光帝受,識裡達拉在應昌繼位,史書稱兆元。明初建應昌衛,成祖朱北征時,曾四次駐應昌,改名為清平鎮,後城毀於火廢去。

自應昌路向西為鯉魚泡子,這裡群山環抱,環境幽雅,湖底遍佈泉眼。湖南岸的沙地是茂密的榆樹林,湖北岸是石質低山,傳說康熙皇帝曾在此釣魚。

內蒙古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12

察哈爾右翼後旗位於內蒙古中部陰山北麓,屬烏蘭察布市後山地區,周邊與7個旗縣相鄰。總面積3910平方公里,總人口20.74萬人,由蒙、漢、回、滿等8個民族組成。

察右後旗旅遊業起步於20__年,經過三年多的發展,已累計投入建設資金近20__萬元,建成了寶格達烏拉生態旅遊區(藍天蒙古大營)和阿貴烏拉旅遊區(阿貴廟)。自兩個旅遊景區建成以來,生態保護面積已達到30平方公里,接待國內外遊客近50餘萬人次,直接營業收入達2700餘萬元。

一位內蒙古知名書法家董明先生至此地一遊後留下了錄某公《察右後旗攬勝》小詞一首的墨寶。詞曰:“烏蘭察布,後旗風光秀。經濟騰飛人和睦,喜跨小康之路。廟連蒙古大營,景區景點繁榮。民族風情濃郁,旅遊產業新興(調寄清平樂)”。這珠聯璧合的文藝作品,不正是該旗社會風貌的一個鮮明的寫照嗎?好了,就讓我們帶著詩情畫意去遊覽旗內幾個代表性的旅遊景區吧。

〔阿貴廟〕

阿貴廟位於白音察幹鎮東南10公里,是一座藏傳佛教即黃教喇嘛寺廟,始建於康熙八年(1669年),以後經過250多年的陸續修建,形成了氣勢巨集偉的建築群落。由於坐落在阿貴山上,俗稱阿貴廟,清康熙皇帝賜名善福寺,蒙古語叫賽恩寶音圖。整體群落坐北朝南,依山傍水,鱗次櫛比,山上山下錯落有致,遠遠望去,金碧輝煌,十分壯觀。每當夏季,山下小溪順溝由西而東涓涓流淌。綠草如茵,植被繁茂,山泉汩汩,野花盛開,爭芳鬥豔。幾棵古榆紮根在山石間,遒勁挺拔。小鳥鳴唱,鴻雁翱翔,景色宜人,一幅天然畫圖。登山遠眺,山嶺相連,此起彼伏,溝壑縱橫,氣象萬千,身臨其境,心曠神怡。阿貴廟實為北方歷史文化的寶貴遺產,遺憾的是在中被毀壞。阿貴廟恢復修建工作現已取得顯著成果,一座百年古廟再現於人們的眼前。每年農曆五月十五日,在阿貴廟附近山上祭敖包,同時舉行那達慕大會。農曆六月十五日是廟節,也叫廟會,佛事活動非常隆重,遠近牧民群眾扶老攜幼,驅車乘馬蜂擁而來,熱鬧非凡。從農曆六月十六日開始誦《雅日乃經》,直至八月八年級誦經結束。從五月十五日到八月九年級,各種佛事活動頻繁,也是旅遊的最佳時期。以阿貴廟為中心的阿貴烏拉旅遊區現為國家2A級旅遊區。

〔藍天蒙古大營〕

位於白音察幹鎮西北11公里、208國道西側2公里處。氣候屬中溫帶半乾旱大陸季風氣候,日照較長而氣溫偏低,夏季涼爽怡人。暑夏時平均氣溫比北京低7℃,比大同、呼市低3—4℃,是難得的康樂氣候黃金時期。這裡地形開闊、地勢平坦、水草肥美,綠色草原中以白色蒙古包和羊群點綴,再現了大草原“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麗景象。

藍天蒙古大營分生活區、別墅區、活動區、雕塑區和蒙古大營區,現已擴建為寶格達烏拉生態旅遊區。來這裡旅遊的人,可以參加或欣賞騎馬、射箭、摔跤,參與游泳、攀巖、民族歌舞、篝火晚會等。這裡是體驗察哈爾蒙古族民俗風情和避暑、度假、觀光、娛樂的好地方。

〔八號地巖文巖畫〕

八號地境內巖文巖畫相對比較集中,大約在5平方公里範圍內有巖文巖畫近百幅,尤其是賽忽洞村南有一座巨石堆成高約10米左右的山丘,很像人工假山,千姿百態,十分壯觀。石塊有房子那麼大。東邊向陽的石面上寫有黑色藏文。據說是“南無阿彌陀佛”之意。奇怪的是每到夏秋季節,孩子們玩耍時,用石頭或鐵器將墨字蹭掉,成為白印,但只要雨水淋過,白印處又呈現出墨色字跡。小山南面一塊較大的孤石上,刻有好似舞姿的單人像,十分引人注目;靠東的一塊巨石上畫有“小鹿”或“小羊”圖形;小山西邊一塊巨大的傾斜長石上,有一道磨得十分光滑的印跡,很象是孩子們玩耍的滑梯板。距此不遠處還有很多巖文巖畫,可供遊人觀賞。

巖畫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有野獸、飛禽、家畜、狩獵、放牧、人腳印、車輛、舞蹈、動物蹄印、十二生肖、牙形、畜圈、符號、人面像、雲、太陽、交媾等等。其中尤以家畜和放牧為最多,反映了北方遊牧民族的生活情況。據研究,這些巖畫是先民在漫長的年代裡陸續製作,其中屬於新石器時代製作的畫面有車輛、放牧、騎者、動物;北朝時期的巖畫,多為圖案化、程式化和抽象化的圖形,以及酷似古突厥文字母的符號,此外,還有長矛、二齒杈、動物圖案等;隋唐、元明清代作品有神像、文官立像和虎等。壁畫內容反映了北方遊牧民族的社會生活、風俗習慣以及他們的思想意識,是極為原始質樸的繪畫藝術品。

巖畫以青銅時代遊牧人作品為主,作畫的民族有原始民族部落,其後則有匈奴,突厥、蒙古等遊牧民族,其中,尤以突厥巖畫最有特色。究竟為什麼先輩把繪畫藝術留在岩石上,而且歷經風吹日晒,仍保持完好,至今仍是謎。遊人來此遊覽,心生豪邁之情,又可通過巖畫一覽古代遊牧民族的社會生活全貌。

內蒙古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13

五當召,蒙古語“五當”意為“柳樹”;原名巴達嘎爾召,藏語“巴達嘎爾”意為“白蓮花”,“召”為“廟宇”之意。始建於清康熙年間(公元1662年—1722),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重修,賜漢名廣覺寺。第一世-羅布桑加拉錯以西藏扎什倫布寺為藍本興建,經過康熙、乾隆、嘉慶、道光、光緒年間的多次擴建,逐步擴大始具今日規模。-因召廟建在五當溝的一座叫做敖包山的山坡上,所以通稱其名五當召。五當召依地勢面南而建。有大小殿宇、經堂、僧舍2500餘間,佔地300多畝,分佈在1.5公里長的山坡上。它是一幢層層依山壘砌的白色建築,群山環繞,為蒼松翠柏掩映,雄渾壯觀。

五當召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石柺區東北約45公里的吉忽倫圖蘇木五當溝內的大青山深處。

五當召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A級旅遊景區。它與西藏的布達拉宮、青海的塔爾寺和甘肅的抗卜楞寺齊名,是中國藏傳佛教的四大名寺之一和內蒙古自治區最大藏傳佛教寺院。

五當召的主體建築,以八大經堂(現存六座)、三座-邸和一幢安放本召歷世-舍利塔的靈堂組成;另有僧房六十餘間以及塔寺附屬建築,全部房舍二千五百餘間,佔地300多畝。-

現存六大經堂為蘇古沁殿、洞科爾殿、卻伊日殿(顯教經堂)、當圪希德殿、阿會殿(密宗經堂)、日本倫殿(菩提道學經堂)等。蘇古沁殿為全寺-誦經之所。這些殿宇規模巨集大,均為曲型的藏式建築群。殿內塑像,壁畫,唐卡(卷軸佛畫)俱全,各殿各有特色,或立高達十米的釋迦牟尼銅像,或供高達九米的黃教始0喀巴銅像,或0金剛像,或供奉白度母和綠度母塑像等。三座-府邸在阿會殿的南面,其中洞科爾-府規模巨集大,為第二世-熱西尼瑪於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所建。左右是接待多倫諾爾匯宗寺甘珠爾瓦呼圖克圖和章嘉國師而建造的兩座府邸。[6]

建築物外牆潔白方整,開有深暗的柱廊和窗洞,屋頂為平板式四方形。主要建築坐落山谷內一處凸出的山坡上,包括蘇古沁獨宮、洞闊爾獨宮、當圪希獨宮、卻衣林獨宮、阿會獨宮、日木倫獨宮、甘珠爾府、章嘉府、蘇波爾蓋陵等,兩側還有一座座-居住的房舍。鼎盛時期廟內-有千多人。

蘇古沁獨宮坐落全廟的最前部,是舉行全體-誦經的場所。經堂內的立柱全用龍紋的栽絨毛毯包裹,地上滿鋪地毯,牆壁繪有彩色壁書,後廳及二、三層內供奉釋迦牟尼、宗喀巴及歷代佛師。在蘇古沁獨宮西面與其並列的卻人林獨宮,是講授佛教教義的地方,殿內的十公尺高釋迦牟尼銅像是全召最大的銅鑄佛像。高踞這兩宮之上的,是洞闊爾獨宮,是講授天文、地理的場所,門楣上懸掛著用漢、滿、蒙、藏四種文字書寫的“廣覺寺”匾額,宮前有講經臺,是-學經和口試之處。阿會獨宮位於山坡最高處,是傳授醫學的學部。日木倫獨宮為教義學部,專門傳授-歷史、教義、教規。

主要建築位於山谷內一處突出的山坡上,主體建築由六殿、三府、一陵組成,兩側還建有一棟-舍房。全廟佔地面積約300餘畝,殿宇和倉房2500餘間,整個建築採用西藏式建築風格,平頂方形樓式結構,結構嚴謹,佈局合理。其中最大的建築為蘇古沁獨宮,裡面供奉著最大的銅鑄佛像,以及釋迦牟尼,黃教創造人宗喀巴及歷代佛師,蘇古沁宮的西邊為講授佛教教義的卻依林獨宮。蘇古沁宮東側上面即為五當召的中心建築,洞闊爾獨宮,緊靠其後的為圪希德獨宮,另外還有阿會獨宮和日本倫獨宮。除六殿外,三府為甘珠爾府、章嘉府、洞闊爾佛爺府,以及山坡最上層的蘇波勒蓋陵,即塔陵。

內蒙古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14

賽罕烏拉,蒙古語意為“群山之首”,又稱罕山,歷史上稱為黑山,被喻為“中國之岱宗”,是一塊神聖的土地。賽罕烏拉位於巴林右旗北部索博日嘎蘇木,所在地距大板鎮115公里。地處大興安嶺山脈南端的阿爾山支脈,是大興安嶺南部山地生物多樣性的典型地段,也是中國大興安嶺南部山地景觀的縮影,還是東亞闊葉林向大興安嶺寒溫帶針葉林、草原向森林的雙重過渡地帶,也是華北植物區系向興安植物區系的過渡帶,成為聯絡各大植物區系的紐帶和橋樑,對研究各大植物區系相互影響、相互交流有重大意義。這裡又是東北、華北、蒙新三區動物區系的交匯點。同時,這裡又是生態交錯帶,可以通過該區生物多樣性變化來研究生物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反響,對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保護區已成為中——加(拿大)兩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區。賽罕烏拉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是以保護珍稀瀕危的野生動植物及其賴以生存的森林、草原、河流、溼地等多樣生態系統為主的綜合性自然保護區,總面積大約為200多平方公里。20__年晉升為國家自然保護區,20__年加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這裡有6種植被型別,36個群系。有野生高等真菌52種,苔蘚植物176種,野生維管束植物665種,有鳥類151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鳥類25種;野生哺乳動物37種,其中馬鹿、斑羚、猞猁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是我國最大的野生斑羚羊種群和重要的東北馬鹿種棲息地。此外還有大量的兩棲類、爬行類、地衣類等資源。保護區養水源植物豐富,涓涓細流匯成了烏蘭壩河、海表河、灰通河等十條河流,年流量近億立方米,是西遼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養地。 古老的賽罕烏拉是契丹的故土和發祥地,是遼代皇家首祭之神山,是帝皇狩獵和“捺缽”之地,被稱為“國人魂魄”,遼代祭祀遺址就在山南坡。賽罕烏拉也是蒙古族的聖山福地。保護區內至今尚留有遼州白塔、遼慶陵、金代邊堡等文化古蹟,是人們瞭解歷史的實物資料。 俗話說:深山見俊鳥,幽谷散奇香。賽罕烏拉春有山花、夏有鳥鳴、秋有紅葉、冬有雪景,文人墨客曾留下“林密鳥語麋鹿鳴,山高水長聽琴音”的美妙詩句。來到這裡,大自然所賜予的美麗的風光,晴朗的天空,新鮮的空氣會使你尋找到一種心靈深處的愉悅與寧靜。 賽罕烏拉是旅遊勝地。在這裡你可“飲盡罕山泉,遊遍蝴蝶溪”。已知的自然景觀有280多處,主要有:罕山石長城、罕山天池、旗杆峰、松樹臺、碧水潭、黃花坡、蛇盤地、蝴蝶溪、冰臼群等。為了加強賽罕烏拉自然保護區的保護和管理,保護區境內設立了正溝、王墳溝和烏蘭壩等三個核心區,總面積達16340公頃,佔保護區總面積的16.27%。另外,為了保護賽罕烏拉原有的自然狀態,保護生物多樣性資源,同時使更多的人認識和了解並充分感受這裡美麗的自然風光,保護區內還設立了三個生態旅遊區,建立了可容納2萬餘號標本的野生生物資源博物館。

內蒙古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15

五當召,蒙古語“五當”意為“柳樹”;原名巴達嘎爾召,藏語“巴達嘎爾”意為“白蓮花”,“召”為“廟宇”之意。始建於清康熙年間(公元1662年—1722),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重修,賜漢名廣覺寺。第一世-羅布桑加拉錯以西藏扎什倫布寺為藍本興建,經過康熙、乾隆、嘉慶、道光、光緒年間的多次擴建,逐步擴大始具今日規模。-因召廟建在五當溝的一座叫做敖包山的山坡上,所以通稱其名五當召。五當召依地勢面南而建。有大小殿宇、經堂、僧舍2500餘間,佔地300多畝,分佈在1.5公里長的山坡上。它是一幢層層依山壘砌的白色建築,群山環繞,為蒼松翠柏掩映,雄渾壯觀。

五當召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石柺區東北約45公里的吉忽倫圖蘇木五當溝內的大青山深處。

五當召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A級旅遊景區。它與西藏的布達拉宮、青海的塔爾寺和甘肅的抗卜楞寺齊名,是中國藏傳佛教的四大名寺之一和內蒙古自治區最大藏傳佛教寺院。

五當召的主體建築,以八大經堂(現存六座)、三座-邸和一幢安放本召歷世-舍利塔的靈堂組成;另有僧房六十餘間以及塔寺附屬建築,全部房舍二千五百餘間,佔地300多畝。-

現存六大經堂為蘇古沁殿、洞科爾殿、卻伊日殿(顯教經堂)、當圪希德殿、阿會殿(密宗經堂)、日本倫殿(菩提道學經堂)等。蘇古沁殿為全寺-誦經之所。這些殿宇規模巨集大,均為曲型的藏式建築群。殿內塑像,壁畫,唐卡(卷軸佛畫)俱全,各殿各有特色,或立高達十米的釋迦牟尼銅像,或供高達九米的黃教始0喀巴銅像,或0金剛像,或供奉白度母和綠度母塑像等。三座-府邸在阿會殿的南面,其中洞科爾-府規模巨集大,為第二世-熱西尼瑪於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所建。左右是接待多倫諾爾匯宗寺甘珠爾瓦呼圖克圖和章嘉國師而建造的兩座府邸。[6]

建築物外牆潔白方整,開有深暗的柱廊和窗洞,屋頂為平板式四方形。主要建築坐落山谷內一處凸出的山坡上,包括蘇古沁獨宮、洞闊爾獨宮、當圪希獨宮、卻衣林獨宮、阿會獨宮、日木倫獨宮、甘珠爾府、章嘉府、蘇波爾蓋陵等,兩側還有一座座-居住的房舍。鼎盛時期廟內-有千多人。

蘇古沁獨宮坐落全廟的最前部,是舉行全體-誦經的場所。經堂內的立柱全用龍紋的栽絨毛毯包裹,地上滿鋪地毯,牆壁繪有彩色壁書,後廳及二、三層內供奉釋迦牟尼、宗喀巴及歷代佛師。在蘇古沁獨宮西面與其並列的卻人林獨宮,是講授佛教教義的地方,殿內的十公尺高釋迦牟尼銅像是全召最大的銅鑄佛像。高踞這兩宮之上的,是洞闊爾獨宮,是講授天文、地理的場所,門楣上懸掛著用漢、滿、蒙、藏四種文字書寫的“廣覺寺”匾額,宮前有講經臺,是-學經和口試之處。阿會獨宮位於山坡最高處,是傳授醫學的學部。日木倫獨宮為教義學部,專門傳授-歷史、教義、教規。

主要建築位於山谷內一處突出的山坡上,主體建築由六殿、三府、一陵組成,兩側還建有一棟-舍房。全廟佔地面積約300餘畝,殿宇和倉房2500餘間,整個建築採用西藏式建築風格,平頂方形樓式結構,結構嚴謹,佈局合理。其中最大的建築為蘇古沁獨宮,裡面供奉著最大的銅鑄佛像,以及釋迦牟尼,黃教創造人宗喀巴及歷代佛師,蘇古沁宮的西邊為講授佛教教義的卻依林獨宮。蘇古沁宮東側上面即為五當召的中心建築,洞闊爾獨宮,緊靠其後的為圪希德獨宮,另外還有阿會獨宮和日本倫獨宮。除六殿外,三府為甘珠爾府、章嘉府、洞闊爾佛爺府,以及山坡最上層的蘇波勒蓋陵,即塔陵。

內蒙古旅遊景點導遊詞 篇16

各位團友: 大家早晨好。昨天我們遊覽了吉蘭泰鹽池工業旅遊區,今天我們旅遊活動的內容是參觀、欣賞曼德拉山岩畫。曼德拉山岩畫位於阿拉善右旗孟根布拉格蘇木克德呼都格嘎查境內。山巒四周為草原牧場,遠遠望去頗有威嚴壯觀之勢,尤其是山中溝邊的黑色岩石群,起伏蜿蜒,上邊刻有很多世間罕見的巖畫,與山下的茫茫草原組成了一幅奇偉瑰麗的自然畫卷。 曼德拉山岩畫極為密集,分佈在東西3公里、南北5公里的山地上。據不完全統計,現已發現巖畫6千餘幅,這樣數量眾多的巖畫在其它地區極為少見。據巖畫的色澤和水溫水位資料推測,大約在幾千年前,曼德拉山四周湖水環繞,是一個水草豐美的地方。這裡,先後曾有匈奴、鮮卑、党項、蒙古等許多遊牧、狩獵民族在山周水草間繁衍生息,留下了可尋的蹤跡。這滿山岩石面上留下的精湛生動的藝術圖案,反映的就是這些民族部落的歷史。 就曼德拉山岩畫的內容而言,佔首位的有各類動物圖案。如北山羊、盤羊、青羊、石羊、綿羊、黃羊、羚羊、馬、驢、騾、駝、牛、鹿、水牛、狗、狼、虎、豹、兔、狐狸、蛇、龜和飛禽等;此外還有龐大場面的狩獵、圍獵、放牧、舞蹈、建築、弓箭搏鬥、排列整隊、車輛車輪、太陽、月亮、星辰和草木等畫面。 從巖畫的風格特點、體裁、色澤和文字元號等方面判斷,它反映的是從遠古直到明清時期我國北方草原、荒漠地區遊牧民族的生產、生活、宗教信仰、意識形態等各個方面的歷史概貌。巖畫的造型技法各不相同,有鑿刻、磨刻和線刻,古樸粗獷,像兒童筆下的形象,頗得天真自然之美。可以說,它達到了莊嚴中見活躍,方正中見變化的藝術效果。大家都是考古和藝術愛好者,這次曼德拉山岩畫觀賞之旅,定能使您大飽眼福、收穫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