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周莊導遊詞作文(精選23篇)

欄目: 導遊詞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1.01W

周莊導遊詞作文 篇1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張鴻瑞,現在,咱們已經到了周莊,這兒風景如畫,每一處都很迷人,希望你們能細細觀賞。

周莊導遊詞作文(精選23篇)

進入周莊,我們彷彿置身於水的世界。村莊四面環水,只有一小片陸地。我們大家都看過大海吧!它波瀾壯闊,可週莊的水卻靜得出奇,讓人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周莊的水可真綠啊!綠得像一塊無瑕的翡翠。我不由得想起想起《憶江南》中的名句:“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你們也想起來了嗎?

在這烈日炎炎的夏天,岸上柳樹蔥鬱,隨風飄拂,更顯風致。

夜晚,月光灑在這百年古鎮上,使周莊更加古老而神祕。人們帶著一天的歡欣和倦意,與這美麗的江南水鄉一同進入甜甜的夢鄉.....

好了,我們已經觀賞完了。現在,咱們回家吧!

周莊導遊詞作文 篇2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邱煌軒,下面,我給大家講一下週莊。

周莊是個古老的水鄉小鎮,是我國五a級旅遊區。一走進去,就來到一個小湖邊,湖對面就是周莊明珠,湖中間有個小石橋,走過去就到了周莊明珠的入口。

到樓頂上的觀望臺一望,周莊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遠處有一棟棟古老的房子,每棟房子的周圍河道,家家戶戶的交通工具都是小船。

周莊的水道四通八達,小船可以到每戶人的家門口,小船上有魚鷹和漁人,

周莊的特色湖多水多,到處是古老的建築,沒有一點現代建築。

周莊導遊詞作文 篇3

各位遊客你們好,我是你們今天的導遊,我叫常玉潔,下面我就帶領大家到世界文化遺產—蘇州水鄉周莊去遊覽。

這就是周莊的大門,你們大家看一看,是不是發現周圍的飯店房頂上都有一個花瓷碗,你們看看裡面裝的有一個巨大的豬蹄。在這裡主題是最美味的食物,尤其是‘萬三’蹄最有名。他還有一個橫有趣的故事呢!現在我就講給你們聽,以前,周莊住著一個叫沈萬三的鉅富,為人很善良,最喜歡的食物是啃豬蹄。有一天,朱元璋來拜訪沈萬三,沈萬三熱情招待他吃豬蹄,卻被朱元璋的一個問題狡糊塗了,這個問題是,這個肉叫什麼名字?沈萬三想,說是豬蹄吧,沈萬三就會over,就犯了欺君之罪,因為朱元璋是皇上,所以,沈萬三靈機一動,說是‘萬三蹄’。這就是‘萬三蹄’的來歷。一會,大家可以品嚐品嚐。

周莊還有名的是雙橋,現在讓我們大家就來走走吧!你們注意看這座雙橋在水裡的倒影,兩座橋相連,像不像一把鑰匙,當時在美國留學的陳逸飛畫了一幅畫《故鄉的回憶》,畫上就是美麗的雙橋,人們被這夢幻的景色迷住了,從此,周莊出名了,雙橋也出名了。

好了,現在就請大家到處逛逛,請大家注意保護它的清潔,想坐船遊覽請到碼頭。那麼大家解散,快去遊覽遊覽著美麗的水鄉—周莊吧!

周莊導遊詞作文 篇4

各位遊客你們好!歡迎大家來周莊遊覽。周莊鎮為澤國,因河成街,呈現一派古樸、明潔的幽靜,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雖歷經900多年的滄桑,仍完整地儲存著原有的水鄉古鎮的風貌和格局,宛如一顆鑲嵌在澱山湖畔的明珠。相信大家都忍不住想進去瞧瞧了吧!先彆著急,在我們進入古鎮主要景點之前,我先把周莊的情況簡要介紹一下。

周莊地處蘇州崑山市、吳江市、上海的青浦縣三縣市交界之處,東面不遠就是有名的澱山湖,從這裡乘汽車到上海的大觀園只需要十幾分鍾。所以有人說:“周莊是澱山湖畔的一顆明珠。”

周莊,是一個有著九百多年曆史的江南水鄉古鎮,它以悠遠的傳統,淳樸的民風,古老的建築,清澄的河水和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成為一片極有誘惑力的旅遊勝地。著名古建築專家羅哲文說;“周莊不僅是江蘇省的一個寶,而且是國家的一個寶。”中國臺灣經緯雜誌盛讚周莊是“中國第一水鄉”。還有不少人在遊覽了周莊之後,這樣說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中間還有一個周莊。”大家為周莊儲存著如此眾多的明清建築而讚歎,為“小橋、流水、人家”的精美格局而眩惑,為處處可畫、時時有詩的風情而陶醉,覺得周莊是無法重造的美麗水鄉。

周莊導遊詞作文 篇5

各位遊客你們好,我是你們今天的導遊,我叫常玉潔,下面我就帶領大家到世界文化遺產—蘇州水鄉周莊去遊覽。

這就是周莊的大門,你們大家看一看,是不是發現周圍的飯店房頂上都有一個花瓷碗,你們看看裡面裝的有一個巨大的豬蹄。在這裡主題是最美味的食物,尤其是‘萬三’蹄最有名。他還有一個橫有趣的故事呢!現在我就講給你們聽,以前,周莊住著一個叫沈萬三的鉅富,為人很善良,最喜歡的食物是啃豬蹄。有一天,朱元璋來拜訪沈萬三,沈萬三熱情招待他吃豬蹄,卻被朱元璋的一個問題狡糊塗了,這個問題是,這個肉叫什麼名字?沈萬三想,說是豬蹄吧,沈萬三就會over,就犯了欺君之罪,因為朱元璋是皇上,所以,沈萬三靈機一動,說是‘萬三蹄’。這就是‘萬三蹄’的來歷。一會,大家可以品嚐品嚐。

周莊還有名的是雙橋,現在讓我們大家就來走走吧!你們注意看這座雙橋在水裡的倒影,兩座橋相連,像不像一把鑰匙,當時在美國留學的陳逸飛畫了一幅畫《故鄉的回憶》,畫上就是美麗的雙橋,人們被這夢幻的景色迷住了,從此,周莊出名了,雙橋也出名了。

好了,現在就請大家到處逛逛,請大家注意保護它的清潔,想坐船遊覽請到碼頭。那麼大家解散,快去遊覽遊覽著美麗的水鄉—周莊吧!

周莊導遊詞作文 篇6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邱煌軒,下面,我給大家講一下週莊。

周莊是個古老的水鄉小鎮,是我國五a級旅遊區。一走進去,就來到一個小湖邊,湖對面就是周莊明珠,湖中間有個小石橋,走過去就到了周莊明珠的入口。

到樓頂上的觀望臺一望,周莊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遠處有一棟棟古老的房子,每棟房子的周圍河道,家家戶戶的交通工具都是小船。

周莊的水道四通八達,小船可以到每戶人的家門口,小船上有魚鷹和漁人,

周莊的特色湖多水多,到處是古老的建築,沒有一點現代建築。

周莊導遊詞作文 篇7

周莊,是典型的江南水鄉,有人把它比作“威尼斯”。四條河道交叉形成“井”字型將古鎮分割,形成8條街道,15座各式小橋彩虹般橫跨在“井”字型的河道上,給周莊增添了風采。鎮上大部分居民住宅都臨港背河。過街騎樓、臨河水閣、水牆門、長駁岸、河埠廊坊、穿竹石欄、水巷幽弄、深宅大院,處處顯露出古樸幽雅,是中國水鄉古鎮風貌的“活化石”。吳冠中教授遊覽了周莊後說:“黃山集中國山川之美,周莊集中國水鄉之美。”

前面有一座古橋,叫太平橋,建於清代。展現在大家眼前的是一幅動人的江南風情畫,在沈廳的展覽室裡,可以看到日本著名女畫家橋本心泉以它為主要背景的一幅名為《周莊的某一天》的油畫。

這一條古街俗稱一步街,因為它很窄,一步就可以跨過,街道兩旁開店的店主不用走出店門,就可以互相握手或遞東西表示友誼,所以又稱友誼街。上面還有一線天,中間是過街樓、這種建築在大城市裡是很少見的,在周莊卻有許多。

〔在雙橋前停下來〕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雙橋,遊覽周莊雙橋是不能不看的。大家看,這橋面一橫一堅,橋洞一方一圓,樣子很像是古時候人們使用的鑰匙,所以當地人便稱之為“鑰匙橋”。這兩座橋始建於明萬曆年間(1573~1620_年)。這座石拱橋叫世德橋,橫跨南北市河,長16米、寬3米、跨度5.9米。這座石樑橋叫永安橋,平架在銀子浜口,長13.3米、寬2.4米、跨度3.5米。雙橋最能體現古鎮的神韻,等一會大家可以在這裡拍照留念。雙橋為什麼會這麼出名呢?那是1984年春天,上海著名旅美畫家陳逸飛乘坐小船來到周莊,看到了雙橋,覺得自己彷彿回到了記憶中的童年。於是,就以雙橋為背景,創作了一幅題名為《故鄉的回憶》的油畫。後來這幅油畫連同他的37幅作品一起在以美國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長阿曼德.哈默名字命名的哈默畫廊中展出。這幅畫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後來,被阿曼德.哈默用高價購藏。同年十一月份,哈默先生在訪問中國的時候,將這幅油畫送給了_。1985年,這幅畫又經過陳逸飛的加工成為當時聯合國首日封的圖案,深受集郵愛好者和各界人士的青睞。經新聞媒體宣傳,周莊古鎮聲名鵲起。陳逸飛的畫使默默無聞的雙橋走向了世界。鑰匙橋不是鑰匙勝過鑰匙,因為它開啟了周莊與國際交往的友誼之門。

周莊導遊詞作文 篇8

周莊地處蘇州崑山市、吳江市、上海的青浦區三地交界處,四面環水,處於澄湖、白蜆湖、澱山湖、南湖懷抱之中。全鎮36平方公里,人口約2萬多人。周莊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春秋戰國至漢代,吳王少子搖和漢越搖君分於此,稱為搖城,又名貞豐裡。至宋元祐元年,周迪功郎在此舍宅為寺,始稱周莊,至今已有九百餘年曆史。

周莊憑藉“鎮為澤國,四面環水”“咫尺往來,皆須舟楫”的特有自然環境,避開了歷代兵荒馬亂,更滋養了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的江南水鄉風貌。悠久的歷史,給周莊造就了諸多獨具特色的人文景觀,有耐人尋味的西晉文學家張翰,唐代詩人劉禹錫,陸龜蒙寓居釣遊的南湖園,有“轎從門前進,船從家中過”的明代建築張廳,江南民居之最“七進五門樓”的沈廳。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中,周莊充分利用旖旎自然風光和豐富的歷史人文景觀,挖掘文化內涵,形成了薈萃傳統文化的貞豐街,傳承經典崑曲藝術的古戲臺等。20xx年,更是成為首批國家5A級景區。

前面的這座古牌樓就是古鎮區的一個大門。1991年時造的一個仿古牌樓,是古鎮區和新區的分界線,裡邊是周莊的古鎮區,佔地面積很小,只有0.47平方公里,但古鎮風貌儲存的相當完好,60%以上為元明清建築,外面是新區。牌樓上有四個字“貞豐澤國”,由原中央書法協會主席沈鵬所題。“貞豐”是周莊的原名,漢初到北宋時期這裡叫“貞豐裡”,古時五十戶人家為一里。到了北宋元祐元年,也就是1086年,有一位姓周的人,他的官銜是“迪功郎”,是一個九品官,相當於現在的鎮長地位。他做了一件好事,舍宅為寺。即把自己的200畝莊田捐了出來,為老百姓造了座寺廟,叫“全福寺”。 舍宅為寺,古代各地都有,但周莊人特別感恩。於是把“貞豐裡”改名為周莊。所以“周莊”這個名字我們已經叫了九百多年了。澤國”是說這裡是個水鄉,它四面環水,有四個湖,整個周莊鎮原先是一個島嶼,89年時才通車的,也就是說在89年之前老百姓想進出都是靠坐船擺渡的。

抱柱上的對聯是“貞堅不貳攀日康莊有道路,豐衣足食向陽桃李自逢時”,這是由著名記者馮英子題寫的。上下聯首字位置上的“貞豐”二字,與牌樓上的橫額“貞豐澤國”相對應。本聯正是回溯了周莊悠久的歷史,讓人體味到了千百年來,周莊人民“貞堅不貳”地努力,終使“攀”於“耀日”的“康莊”有著四通八達的“道路”,呈現一片“豐衣足食”、“向陽桃李自逢時”的景象。

我們走過牌樓就進入古鎮區了,大家請回頭看一下,這背面也有四個字,“唐風孑遺”,意思是說在周莊還能看到一些古代傳統的民俗文化以及古風遺韻。這是著名左筆書法家費新我老先生在晚年高齡時題寫的,左下角還有他的落款,“新我左筆”四個字。抱柱的對聯是:“萬頃碧波水光瀲灩晴方好,百尺臨雲塔影橫斜景亦奇”,這是著名記者馮英子題寫的。以蘇東坡的詩《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化成,原詩前兩句為“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說周莊“萬頃碧波”、“水光瀲灩”可真是十分確切。全鎮處在澄湖、白蜆湖、和南湖環抱之中,鎮區內以“井”字形河道為骨架,因水成街,因河成鎮。下聯所描述的景物是纖麗俊俏的全福塔。

前面呢,有一座醒目的漢白玉照壁,它是為紀念古鎮九百週年而建立的。它藝術地勾勒出了周莊小橋、流水、人家的縮影。抬頭看去,拱橋駁岸,風火牆和蠡窗黛瓦,無不給人以濃重的歷史感。吳冠中教授遊覽了周莊後說:“黃山集中國山川之美,周莊集中國水鄉之美。

前面有一座古橋,叫太平橋,建於清代。這一條古街俗稱一步街,因為它很窄,一步就可以跨過,街道兩旁開店的店主不用走出店門,就可以互相握手或遞東西表示友誼,所以又稱友誼街。上面還有一線天,中間是過街樓,這種建築在大城市是很少見的,在周莊卻有許多。

(在雙橋前停下來)現在,我們已經到了雙橋,遊覽周莊雙橋是不能不看的。大家看,這兩座橋一橫一豎,橋洞一方一圓,樣子很像古時候人們使用的鑰匙,所以當地人便稱之為“鑰匙橋”。這兩座橋始建於明萬曆年間(1573——1620xx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

這座石拱橋叫世德橋,橫跨南北市河,長16米,寬3米,跨度5.9米。這座石樑橋叫永安橋,平架在銀子浜口,長13.3米,寬2.4米,跨度 3.5米。雙橋最能體現周莊古鎮的神韻,等一會大家可以在這裡拍照留念。雙橋為什麼會這麼出名呢?關於雙橋有這樣一則動人的故事,那是1984年春天,上海著名旅美畫家陳逸飛乘坐小船來到周莊,由於時間短促,陳逸飛不能採取在畫板上一一寫生的辦法,只能用攝影這種最便捷易行的方法記錄周莊,而周莊小橋、流水、人家的景緻深深的吸引了陳逸飛,他覺得自己彷彿回到了記憶中的童年。於是,就以雙橋為背景,創作了一幅題名為《故鄉的回憶》的油畫。後來,這幅幅畫連同他的37幅作品一起在以美國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長阿曼德·哈默名字命名的哈默畫廊中展出,引起轟動。尤其是那些運用油畫和傳統的中國水墨畫技法創作的作品,描繪了姑蘇的小橋流水,江南的田園風光,將美國觀眾帶到了神話般的境地。後來,這幅《故鄉的回憶》的油畫被阿曼德·哈默用高價購藏。同年十一月份,哈默先生在訪問中國的時候,將這幅油畫送給了鄧小平。1985年,這幅畫又經過陳逸飛的加工成為當時聯合國首日封的圖案,深受集郵愛好者和各界人士的青睞。經新聞媒體宣傳,周莊古鎮聲名鵲起。陳逸飛的畫使默默無聞的雙橋走向了世界。

周莊導遊詞作文 篇9

周莊是中國江南一個具有九百多年曆史的水鄉古鎮。

周莊在蘇州管轄的崑山之西南,周莊古稱貞豐裡。北宋年間,周迪功朗(官名)在此闢田設莊,於宋元佑元年(1086年)舍田宅200餘畝捐於當地全福寺,遂有周莊之稱。而正式定名為周莊鎮,周莊卻是在清康熙初年。周莊位於上海、蘇州之間的江南水鄉腹地。讚美的人說那裡是鎮為澤國,四面環水,港汊分歧,湖河聯絡,咫尺往來,皆須舟楫。宛如一顆鑲嵌在澱山湖畔的明珠。近日更因著名畫家陳逸飛將周莊畫入油畫中,在美國鈕約拍賣得了好價錢。人們紛紛要追尋這江南水鄉美景,老外紛至沓來,周莊一時成了旅遊熱線。

周莊鎮舊名貞豐裡。據史書記載,北宋元佑年間(公元1086年),周迪功郎信奉佛教,將莊田200畝(13公頃多)捐贈給全福寺作為廟產,百姓感其恩德,將這片田地命名為“周莊”。但那時的貞豐裡只是集鎮的雛形,與村落相差無幾。1120xx年,金二十相公跟隨宋高宗南渡。遷居於此,人煙才逐漸稠密。元朝中葉。頗有傳奇色彩的江南富豪沈萬三之父沈佑,由湖州南潯遷徙至周莊東面的東宅村(元末又遷至銀子浜附近),因經商而逐步發跡,使貞豐裡出現了繁榮景象,形成了南北市河兩岸以富安橋為中心的舊集鎮。

到了明代,鎮廓擴大,向西發展至後港街福洪橋和中市街普慶橋一帶,並遷肆於後港街。

清代,居民更加稠密,西柵一帶漸成列肆,商業中心又從後港街遷至中市街。這時已衍為江南大鎮,但仍叫貞豐裡。直到康熙初年才正式更名為周莊鎮。另有資料,周莊地域春秋時期至漢代有“搖城”之說,相傳吳王少子搖和漢越播君封於此,周莊的歷史就顯得更加悠久。在鎮郊太師澱中發掘到的良渚文化遺物,也證明了這一點。

周莊元代時屬蘇州府長洲縣。明代中期屬松江府華亭縣,清初復歸長洲縣。清雍正三年(公元1720xx年),周莊鎮因元和縣一分為二,約五分之四屬元和縣(今吳縣市)。五分之一屬吳江縣(今吳江市)。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江蘇巡撫陳文恭將原駐吳縣甪直鎮的巡檢司署移駐周莊,管轄澄湖、黃天蕩、獨墅湖、尹山湖和白蜆湖地區,幾乎有半個縣的範圍。

周莊由原來的小集迅速發展為商業大鎮,與江南富豪沈萬三的發跡很有關係。沈萬三利用白蜆江(即東江)西接京杭大運河,東北接瀏河的優勢,出海貿易,將周莊變成了一個糧食、絲綢及多種手工業品的集散地和交易中心,促使周莊的手工業和商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最突出的產品有絲綢、刺繡、竹器、腳爐、白酒等。

周莊,悠遠的歷史,給古鎮造就了諸多勝景。著名建築學家羅哲文盛讚周莊“不但是江蘇省的一個寶,而且是國家的一個寶”。

周莊導遊詞作文 篇10

各位遊客你們好!歡迎大家來周莊遊覽。

在我們進入古鎮主要景點之前,我先把周莊的情況簡要介紹一下。

周莊地處蘇州崑山市、吳江市、上海的青浦縣三縣市交界之處,東面不遠就是有名的澱山湖,從這裡乘汽車到上海的大觀園只需要十幾分鍾。所以有人說:"周莊是澱山湖畔的一顆明珠。"

周莊,是一個有著九百多年曆史的江南水鄉古鎮,它以悠遠的傳統,淳樸的民風,古老的建築,清澄的河水和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成為一片極有誘惑力的旅遊勝地。著名古建築專家羅哲文說;"周莊不僅是江蘇省的一個寶,而且是國家的一個寶。"中國臺灣經緯雜誌盛讚周莊是"中國第一水鄉"。還有不少人在遊覽了周莊之後,這樣說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中間還有一個周莊。"大家為周莊儲存著如此眾多的明清建築而讚歎,為"小橋、流水、人家"的精美格局而眩惑,為處處可畫、時時有詩的風情而陶醉,覺得周莊是無法重造的美麗水鄉。

走到貞豐澤國牌坊前〕這裡是石牌樓,巍然矗峙在這新老鎮區的交界處,是古鎮周莊的象徵,上面鐫刻有"貞豐澤國"四個字,為著名書法家沈鵬所寫。"貞豐"是指周莊的原名為貞豐裡,北宋元佑元年(1086年),有一位姓周的迪功郎因信奉佛教,將兩百畝莊田捐給當地的全福寺作為廟田,老百姓感其恩德,把貞豐裡改為周莊。"澤國"是指四周環水的地方。坊柱上的一副對聯,上聯是"貞堅不貳攀日康莊有道路",下聯是"豐衣足食向陽桃李自逢時",意思是說我們周莊人民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走上了康莊大道,生活越來越富裕了。

大家跨過石牌樓就進入古鎮區了,請回頭再看,這裡還有一幅對聯:"萬頃碧波水光瀲灩晴方好;百尺臨雲塔影橫斜景亦奇。"這是著名記者馮英子題寫的。橫額上書"唐風孑遺 "。意思是在周莊,古代優秀的民族文化、古風遺韻還能看到一些。這是著名書法家費新我老先生在晚年高齡的時候用左手題寫的,左下角還有他的落款呢!大家可以仔細辨認一下,是"新我左筆"四個字。這石牌樓和馬路兩旁飛簷翹角、黛瓦粉牆的房屋,以及高高聳立的古塔,構成了一個古建築群,許多人都喜歡在這裡留影,回頭大家也可以在這裡留個影。

周莊導遊詞作文 篇11

各位遊客你們好!歡迎大家來周莊遊覽。在我們進入古鎮主要景點之前,我先把周莊的情況簡要介紹一下。

周莊地處蘇州崑山市、吳江市、上海的青浦縣三縣市交界之處,東面不遠就是有名的澱山湖,從這裡乘汽車到上海的大觀園只需要十幾分鍾。所以有人說:"周莊是澱山湖畔的一顆明珠。"

周莊,是一個有著九百多年曆史的江南水鄉古鎮,它以悠遠的傳統,淳樸的民風,古老的建築,清澄的河水和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成為一片極有誘惑力的旅遊勝地。著名古建築專家羅哲文說;"周莊不僅是江蘇省的一個寶,而且是國家的一個寶。"中國臺灣經緯雜誌盛讚周莊是"中國第一水鄉"。還有不少人在遊覽了周莊之後,這樣說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中間還有一個周莊。"大家為周莊儲存著如此眾多的明清建築而讚歎,為"小橋、流水、人家"的精美格局而眩惑,為處處可畫、時時有詩的風情而陶醉,覺得周莊是無法重造的美麗水鄉。

〔走到貞豐澤國牌坊前〕這裡是石牌樓,巍然矗峙在這新老鎮區的交界處,是古鎮周莊的象徵,上面鐫刻有"貞豐澤國"四個字,為著名書法家沈鵬所寫。"貞豐"是指周莊的原名為貞豐裡,北宋元佑元年(1086年),有一位姓周的迪功郎因信奉佛教,將兩百畝莊田捐給當地的全福寺作為廟田,老百姓感其恩德,把貞豐裡改為周莊。"澤國"是指四周環水的地方。坊柱上的一副對聯,上聯是"貞堅不貳攀日康莊有道路",下聯是"豐衣足食向陽桃李自逢時",意思是說我們周莊人民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走上了康莊大道,生活越來越富裕了。

大家跨過石牌樓就進入古鎮區了,請回頭再看,這裡還有一幅對聯:"萬頃碧波水光瀲灩晴方好;百尺臨雲塔影橫斜景亦奇。"這是著名記者馮英子題寫的。橫額上書"唐風孑遺"。意思是在周莊,古代優秀的民族文化、古風遺韻還能看到一些。這是著名書法家費新我老先生在晚年高齡的時候用左手題寫的,左下角還有他的落款呢!大家可以仔細辨認一下,是"新我左筆"四個字。這石牌樓和馬路兩旁飛簷翹角、黛瓦粉牆的房屋,以及高高聳立的古塔,構成了一個古建築群,許多人都喜歡在這裡留影,回頭大家也可以在這裡留個影。

〔邊走邊導遊〕前面呢,有一座醒目的漢白玉照壁,它是為紀念古鎮九百週年而建立的。它藝術地勾勒出了周莊悠久的歷史。抬頭看去,拱橋駁岸,風火牆和蠡窗黛瓦,無不給人以濃重的歷史感。

周莊,是典型的江南水鄉,有人把它比作"威尼斯"。四條河道交叉形成"井"字型將古鎮分割,形成8條街道,15座各式小橋彩虹般橫跨在"井"字型的河道上,給周莊增添了風采。鎮上大部分居民住宅都臨港背河。過街騎樓、臨河水閣、水牆門、長駁岸、河埠廊坊、穿竹石欄、水巷幽弄、深宅大院,處處顯露出古樸幽雅,是中國水鄉古鎮風貌的"活化石"。吳冠中教授遊覽了周莊後說:"黃山集中國山川之美,周莊集中國水鄉之美。"

前面有一座古橋,叫太平橋,建於清代。展現在大家眼前的是一幅動人的江南風情畫,在沈廳的展覽室裡,可以看到日本著名女畫家橋本心泉以它為主要背景的一幅名為《周莊的某一天》的油畫。

這一條古街俗稱一步街,因為它很窄,一步就可以跨過,街道兩旁開店的店主不用走出店門,就可以互相握手或遞東西表示友誼,所以又稱友誼街。上面還有一線天,中間是過街樓、這種建築在大城市裡是很少見的,在周莊卻有許多。

〔在雙橋前停下來〕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雙橋,遊覽周莊雙橋是不能不看的。大家看,這橋面一橫一堅,橋洞一方一圓,樣子很像是古時候人們使用的鑰匙,所以當地人便稱之為"鑰匙橋"。這兩座橋始建於明萬曆年間(1573~1620xx年)。這座石拱橋叫世德橋,橫跨南北市河,長16米、寬3米、跨度5.9米。這座石樑橋叫永安橋,平架在銀子浜口,長13.3米、寬2.4米、跨度3.5米。雙橋最能體現古鎮的神韻,等一會大家可以在這裡拍照留念。雙橋為什麼會這麼出名呢?那是1984年春天,上海著名旅美畫家陳逸飛乘坐小船來到周莊,看到了雙橋,覺得自己彷彿回到了記憶中的童年。於是,就以雙橋為背景,創作了一幅題名為《故鄉的回憶》的油畫。後來這幅油畫連同他的37幅作品一起在以美國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長阿曼德.哈默名字命名的哈默畫廊中展出。這幅畫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後來,被阿曼德.哈默用高價購藏。同年十一月份,哈默先生在訪問中國的時候,將這幅油畫送給了鄧小平。1985年,這幅畫又經過陳逸飛的加工成為當時聯合國首日封的圖案,深受集郵愛好者和各界人士的青睞。經新聞媒體宣傳,周莊古鎮聲名鵲起。陳逸飛的畫使默默無聞的雙橋走向了世界。鑰匙橋不是鑰匙勝過鑰匙,因為它開啟了周莊與國際交往的友誼之門。

〔過雙橋〕各位遊客,大家看,我們對面的一角,有小橋、流水、人家,這種景色,是我們周莊建築內涵最豐富的一角。所以啊,不管是雨雪霏霏,還是赤日炎炎,喜歡畫畫的人都會在這裡鋪開畫板,描繪著對岸的一景一物。我國的許多電影導演和演員,都把周莊作為最佳的外景地,先後在這裡拍攝了《共和國不會忘記》、《聊齋志異》、《楊乃武與小白菜》、《濟公遊記》、《江南鉅富沈萬三》、《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等數十部電影和電視劇。著名導演張藝謀說:"在周莊拍片子,很令人滿意。"他追求的就是這種古宅的建築和幽深的水巷組成的文化氛圍,這不是一時一日能製作出來的。

〔走到張廳〕現在,我們已經來到張廳,張廳是周莊僅存的少量明代建築之一,為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張廳為明朝中山王徐達的弟弟徐孟清的後代所建。按理說徐家建的應叫徐廳,為什麼叫張廳呢?那是在清朝初年的時候,徐家衰落了,就把這座房子賣給了一戶姓張的人家,才被改名為張廳。讓我們到張廳的正廳去看看。這兒是張廳的正廳"玉燕堂"。玉燕堂原名怡順堂,早先門前有兩棵玉蘭樹,春天一到,玉蘭花開放,引來了許多燕子,燕子在屋簷下築巢繁殖後代,被張廳的主人看見了,認為燕子和玉蘭樹給張廳帶來了勃勃生機,於是就將怡順堂改為玉燕堂。張廳的特點是"轎從門前進,船從家中過"。大廳的東側,有一條幽暗深長的備弄,它的作用好像是現在大賓館裡的員工通道。請隨我進去。

這兒就是"船自家中過"的地方。你們別看它窄窄的,可是它能通向外面的大湖。它有兩個作用。一是張廳是一戶大戶人家,每天要消耗許多吃的、用的、穿的,都靠小船從這裡運進運出。二是封建社會,時時會打仗,主人萬一遇到什麼不測,就可以坐著小船從這裡逃生。我想各位一定想了解一些我們周莊風俗習慣吧!這兒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周莊的"阿婆茶"。"阿婆茶"就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太太吃過午飯後閒在家沒事幹,就帶上自己的小孫孫和一些自家醃製的醬瓜、菜莧等聚到一塊兒,泡上一杯清淡的茶,一邊品嚐醬瓜什麼的,一邊談天說地。有機會大家也可以去品嚐一下。

〔出張廳,邊走邊講〕各位遊客,自從周莊的旅遊事業發展以後,小商店日益增多,特別是旅遊工藝品店,在這些商店裡,有刺繡、雕刻、編織、字畫、旅遊食品等,繁榮了周莊的旅遊市場,大家等會兒可以選購一些留作紀念。

〔走到沈廳〕這裡就是沈廳,為江南民居之最。沈廳是"七進五門樓",它的七進可以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進是第一部分,是迎接客人的地方;第二、三、四進是沈廳的第二部分,是接待賓客的地方;第五、六、七進是第三部分,是沈家生活起居的地方。總之,這三部分可以用四個字來歸納:"前廳後堂"。好,下面我們進去看看沈廳。

這就是沈廳的第一進"水牆門",以前水鄉的主要交通工具都是船,所以這裡是沈家的船碼頭,也是沈廳主人接送賓客的地方。

我們現在走進的沈廳的第二進"牆門樓",又稱旱牆門。是沈家辦理婚喪大事、張燈結綵的地方,過路的人一看,不必進去,就知道今天沈家又有什麼大事了。這裡有一塊沈廳的簡介石碑,請大家先看一看吧!石碑旁有一段文字介紹,沈廳又名敬業堂。1995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這裡就是沈廳的第三進了,叫茶廳。是船伕和轎伕喝茶的地方。因為在那時,船伕和轎伕是不能跟主人一塊兒到裡邊去的。所以啊,這裡的傢俱都很簡陋。

這就是沈廳的第六進,小堂樓。這尊塑像就是沈萬三。沈萬三是元末明初人,是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號稱江南第一大富豪。關於沈萬三的富有,民間流傳著很多說法。有人說:"沈萬三有一隻聚寶盆,金銀財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也有人說:"沈萬三左腳是金,右腳是銀,凡是他走過的地方,都能挖到銀子。"還有人說;"沈萬三有點石成金的特殊本領。"這些呀,只不過是傳說罷了。據專家考證:沈萬三的富有有三個原因。一是靠躬耕起家的,院子裡的這頭牛就表明他是靠種田發財的。二是沈萬三繼承了人家的財產。第三也是最主要的一點,沈萬三靠鎮北邊的那一條急水江和外國人做生意。他把江南一帶的刺繡、絲綢賣給外國人,賺了大錢。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做外貿。沈萬三的富有不僅在我們江南一帶數一數二的,而且在全國也很有名氣。那時候朱元璋剛做上皇帝。由於連年打仗,沒有多少錢,但是他又想在南京修城牆,怎麼辦呢?有一個大臣提議:"讓富豪來承擔這筆鉅款。"於是,沈萬三分到了建三分之一城牆的任務。當時沈萬三想借這個機會來討好朱元璋,便很爽快地拿出了許多錢。不久城牆修好了,而且修得很漂亮,沈萬三心裡很高興,於是他想縞勞一下修城牆的士兵。誰知這件事情被朱元璋知道了,朱元璋本來就很眼紅沈萬三,這麼一來他就找到藉口了。朱元璋把沈萬三抓了起來,說:"你要和我比富,還想收買軍心,要奪我江山,這怎麼了得。"於是就要把沈萬三判死罪。多虧了那些文武百官出面求情,沈萬三才免了一死,被髮配到雲南充軍。沈萬三的家人,殺頭的殺頭,坐牢的坐牢,家破人亡。他的家產也全部充公了。只有一個小孫子逃了出來,沈家才留下了一條根。我們現在看到的沈廳就是沈萬三的後代沈本仁在乾隆七年時建造的。這塑像兩旁的對聯,上聯是:甲萬戶起南潯周莊江南聚寶;下聯是:稱三秀居東宅客金陵浜東藏銀。概括了沈萬三的一生。

這後邊是沈家吃飯的地方。我們進去看看。

這裡,就是沈廳的最後一進,第七進。是沈家吃飯的地方。桌子上擺的都是一些家常小菜,這中間的主菜是沈家特有的,叫萬三蹄,它還是我們周莊的特產呢!現在商店裡可以買到,大家可以買一隻回去閤家品嚐品嚐。人們都說:"萬三蹄肥而不膩,酥而不爛",真是席上珍品。隔壁是沈家的廚房。看,這個東西曾在《正大綜藝》節目中登過場。大家也來猜猜,它是派什麼用場的呢!不知道吧!這是擠甘蔗汁用的。這裡還有許多以前用的器具。大家可以隨意看看。

接下來請到樓上去看看。這裡陳列有老爺房和小姐房。我們來看這隻床,它叫千功床,它分三進有三個門簾。有許多精美的雕刻,讓人看上去很複雜,可是整隻床沒有用一根釘子。到夏天時,天氣炎熱,可以把那些雕花板拆下來,裡面就通風了。到了冬天,再可以裝上去。那為什麼叫它千功床呢?有二種說法:一說上面,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是唐代李世民手下的開國功臣,為了緬懷那些大臣,就把他們刻在床上,所以稱千功床。二說上面的精美圖案,花了整整三年的時間才刻成,功夫太深,故稱為千功床。其他的陳列物品,請大家隨意看看。

這是沈廳的走馬樓,所謂走馬樓,就是樓道,繞著沈廳兜一圈。大家看,這兒有一塊木板。我們從這裡望下去,是我們剛才走過的鬆茂堂。平時,木板都是關著的。封建社會,女的是不能隨便見客人的,所以就設計這麼一個可以開、關的窗,逢到有客人來,女的就可以掀開一條縫偷偷地看了。古代小姐就是在這裡看自己的未來丈夫的。好,請大家跟我走。這裡呢,就是沈家逢年過節請戲班子唱戲的地方,這兩邊可以坐人。如果好好裝飾一下的話,那可真是一個很不錯的小舞臺。到了此處,沈廳我們已參觀完了。那麼,沈廳的價值究竟在哪裡呢?對!沈廳的價值就在於它不是官宅,而是民居。民居能有這麼大的規模,而且儲存了二百多年,這在江南一帶是極罕見的。

〔出沈廳,到富安橋〕大家請看,展現在我們眼前的這座橋叫富安橋。它始建於公元1355年,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嘉靖年間(1522~1566年)兩次重修,為單孔拱橋。橋長17.4米,寬3.8米,跨度6.6米。清咸豐五年(1855年)重修,橋面改成花崗石,東西有級梯,中間為平面,刻有浮雕圖案,橋身四角有橋樓,臨波拔起,遙遙相對。據說沈萬三的弟弟沈萬四,因不願重蹈其哥哥與朱元璋作對最終被髮配充軍的覆轍,主動捐錢為鄉里做好事,曾捐錢修建過富安橋。富安橋的名字,就是表達了他富了以後祈求安康的心願。

〔邊走邊導遊〕各位遊客,這兒還有穿竹石欄,很有特色,所以許多電影導演也都喜歡在這裡拍鏡頭,像電視劇《柳亞子》、《江南鉅富沈萬三》等,一些片斷都是在這兒拍的。

看,這條市河以前是我們周莊的菜市場。水鄉人家,買菜也是在水上進行的。每天早晨,河道上擠滿了小船,船上裝著鮮魚、蔬菜等。小販們一邊搖船,一邊叫賣,兩岸的居民聽到以後,紛紛到河埠上來買菜,有些住在樓上的人,懶得下來,就直接從樓上放下一隻籃子,籃子裡面放著錢,小販只要把菜放到籃子裡,這樣一筆生意就成交了。

〔葉楚傖故居門前〕這裡面是國民黨元老葉楚傖的故居。葉楚傖小名小鳳,是著名的南社詩人,曾經擔任過國民黨江蘇省政府祕書長,我們周莊有一段時間曾被改名為楚傖鎮!

葉楚傖出生貧寒,長大後雖然做了"大官",可仍然處處注意節約。一次他到老朋友沈仲眉家去,沈仲眉問他吃什麼?他只點了一隻糟燒螺螄頭肉,螺螄在水鄉是極便宜的,這也是他童年時代家裡最好的菜了,他認為這菜有鄉土風味,且價廉物美。吃完飯,沈家的女傭王媽給他絞上一把毛巾,他連忙說:"不敢當,不敢當!您老人家替我絞毛巾,真是過意不去,應該讓我們年輕人給您絞毛巾才對。"王媽很受感動,她說:"這個’葉老爺’雖然官做得大,卻沒有一點官架子,真是少有的好人。"葉楚傖的作品很多,有《楚傖詩存》、《世微堂文集》等。1946年葉楚傖在上海病逝。故居陳列了葉楚傖的生平家世、著作和有關他的照片、回憶文章。請大家進去參觀一下。

〔全福講寺〕各位遊客,這裡是全福講寺,矗立在南湖園中,殿宇軒昂,飛簷高翹,歡迎四方遊人。相傳宋元佑元年(1086年),周邊功郎舍宅為寺,在白蜆湖畔建全福寺。歷代不斷擴建,梵宮重疊,樓閣崢嶸,碧水環繞,香火鼎盛,成為江南一帶以經懺為主的名寺。寺內有一口巨鍾,重三千斤,懸於大雄寶殿左側。每當破曉時分,寺內有和尚撞鐘,鐘聲巨集亮,傳到數十里外。人們把它當作報曉的雞啼,聞聲紛紛起床,下田耕作。久而久之,"全福曉鍾"成為周莊人景中的重要一景。

昔日的全福講寺共有五進,主體建築大雄寶殿,殿宇雄偉軒敞。高達三丈徐的如來大佛巍然盤漆而坐,寬闊的巨佛手掌心中足可臥伏一人,這樣高大的佛身,在江南一帶的各大寺院中絕無僅有。據《周莊鎮志》記載,如來大佛本蘇州虎丘海湧峰雲巖寺世尊像,清順治五年(1648年),都督楊承祖兵駐白蜆湖邊,迎於寺內,如來大佛的左右,仁立著文殊、普賢佛像,同樣十分高大。兩側的十八羅漢神態各異,栩栩如生。清初,書法家李仙根尋訪全福講寺,見寺院與湖光水色交相輝映,相得益彰,揮毫寫"水中佛國"四個大字,製成匾額懸于山門之上,給全福講寺增添了光彩。

全福講寺九百年來香火鼎盛,成為周莊繁榮發展的一個象徵。然而,這座堪與杭州靈隱寺媲美的寺院,卻在50年代初期被迫改作糧庫,寺內所有的佛像、經卷和珍藏不知去向,歷史悠久的古寺毀於一旦,這不能不說是周莊的一大損失。

90年代後,周莊鎮建造南湖園。作為主體工程的全福講寺,也於1995年3月18日破土動工。經過三百個日夜的緊張施工,移址在南湖的全福講寺,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人們面前。新建的全福講寺,主要建築包括山門、指歸閣、大雄寶殿和藏經樓等。

山門聳峙在南湖岸邊,門前湖光瀲灩,水埠碼頭平臥碧波,遊人和香客可以乘船進南湖沿石階登岸,別有情趣。進入山門,只見一座五孔石拱橋飛跨在荷花池上,橋上石欄相扶。駐足橋上,可以欣賞荷池中的紅嶂翠蓋,也可以回眸南湖,盡情地觀看旖旎的湖景。

過拱橋,前面就是重簷復宇、氣勢莊嚴的指歸閣。在此登樓,居高臨下,遠近的景色盡收眼底。南湖中養魚的網箱籪欄,以鉛灰色的線條,分割著萬頃波光。寺院內的亭臺樓閣,錯落有致,鐘樓、鼓樓矗立兩側,互為映襯,使寺院愈加氣象雄偉。

第三進,即是主體建築大雄寶殿。飛簷翹角,雄偉而不失精美。"佛光普照"四個大字在高達18米的屋脊間熠熠閃光。鑲嵌於兩邊的梅、蘭、竹、菊磚雕構圖別緻,精細秀逸。緩步進人殿堂,只見大殿中央供著佛祖釋迦牟尼的銅坐像,高5米重3噸。釋迦牟尼兩側,是騎跨在雄獅上的文殊和騎跨在大象上的普賢。殿後塑有飄海觀音像,屹立在鰲魚之背,衣袂飄動。大殿兩旁的十八尊羅漢像,也各具神態,栩栩如生。整座大雄寶殿,神光閃耀,祥雲繚繞,置身其間,足以感受到佛教文化氛圍。

經臺由婉蜒曲折的花廊環抱,經臺中央矗立著三層寶殿,終日香菸繚繞。四周的荷花座石雕欄杆上,鐫刻著吉祥雲紋。經臺下的池水與曲徑花廊下的流水相連,有錦鱗嬉遊,富有詩情畫意。

大雄寶殿後,是三層高的藏經樓。殿堂寬敞,裝飾精美。樓內薈萃諸多佛教文化的精品。藏經樓兩側是大齋堂和方丈室,遙相呼應。

周莊修復全福講寺,借水佈景,巧奪天工,融佛教文化、建築藝術和園林景色於一體,既為佛教文化愛好者和宗教信仰者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場所,也為旅遊者提供了一個流連忘返的好去處。

〔出全福講寺〕大家看對面的那座小茶樓就是三毛茶樓,它是為了紀念中國臺灣女作家三毛而建的。1989年,三毛在煙雨朦朧之中來到了我們周莊,她看到周莊小橋、流水、人家的迷人風光,不禁感慨地說道:"啊!這不正是我魂牽夢繞的故土嗎?"三毛激動地流下了眼淚。三毛回到中國臺灣後還經常來信,說還要嚐嚐周莊的大閘蟹,很可惜她再也沒能實現這個願望。周莊人民為了紀念她,將這座古宅改稱三毛茶樓。茶樓中除了陳列了三毛的照片、手跡、書信外,還陳列了中外大批文人學者遊訪周莊的照片。

〔邊走邊導遊〕前面就是迷樓了。大家看,這兒有一座古橋,它叫"貞豐橋"。"貞豐橋"這個名字,不用我說大家也都知道,它是因為周莊的原名而起的。橋邊的那座小樓就是有名的"迷樓"。迷樓以前是一家小酒樓,叫"德記"酒樓。它怎麼會出名呢?原來清朝末年,有一些進步的文化青年成立了一個團體,叫《南社》。那時南社成員柳亞子、陳去病、王大覺等人都喜歡在這酒樓裡喝酒吟詩,他們還以酒樓為題,寫下了許多著名詩篇。後這些詩篇被編成了《迷樓集》,隨即迷樓的名氣也就傳開了。

那"迷樓"為什麼被稱為"迷樓"呢?原來南社成員們在酒樓上飲酒作詩,他們覺得小酒樓的一切都非常迷人,菜很迷人,酒很迷人,周圍的環境也很迷人。因此,他們就風趣地把酒樓稱為"迷樓"。他們把酒樓叫作"迷樓"還有一個用意,就是轉移反動派的視線。

好,我們就到迷樓裡面去看看。迷樓為臨河修築的兩層小樓。樓內陳列著南社成員的照片、手跡、著作和書畫作品,以及當代書法家書寫的《迷樓集》中的詩句。二樓的東側,是一組人物蠟像,展現的正是"小樓暫飲夜傳杯"的情景,可謂如聞其聲,如見其人。迷樓向遊客開放以後,接待了許多南社成員的後裔,他們熱情地向迷樓提供圖片資料和實物,還積極參加南社研究,小小的迷樓,引起國內外諸多人士的注目。

〔繼續向前走〕這裡是澄虛道院,又稱"聖堂",創建於宋元佑年間(1086~1096年),距今已有九百餘年曆史。明代中葉以後,道院規模日趨巨集大。嘉靖年間,當地人玉壁捐資增建了儀門。清康熙二十五年,道士胡天羽化緣募捐建玉皇閣。五年後,又在閣西建造了文昌閣,清乾隆十六年,道士蔣南記在山門外建造聖帝閣,樓閣面臨普慶橋,形成了前後三進的建築群,氣宇軒昂,佔地1500平方米,成為吳中著名的道院之一。澄虛道院不但儲存著豐富的宗教文化遺產,而且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水鄉風光,也使道院的遊人香客流連忘返。

各位遊客,我的導遊到此結束了。如果有時間,各位可以在古鎮裡隨便走走看看。在這臨別之際,讓我再一次感謝大家的光臨。同時,還請您把周莊的祝福帶給您的家人和朋友。祝大家在周莊旅遊愉快,吉祥如意!

我們已經來到了沈廳的第四進也就是沈廳的正廳鬆茂堂了。我們看這塊匾上的"鬆茂堂"這三個字,是清末狀元張謇寫的。這裡是沈家主人招待貴賓的地方,所以這裡的傢俱很講究。沈廳一共有三幫建築風格,在這裡我們都能看見。請大家抬頭看,屋樑上精美的雕刻有鳳凰、仙鶴等。特別是這個圖案,你們一定會說這是龍吧,嘿,這回你們可錯了!龍,那時候就是天子的象徵,沈廳是民居,所以就只能把它稱作為"蟒"。這種雕刻屬於"蘇幫"藝術。這一進的屋頂有兩層,我們現在看到的是下面一層,上面還有一個屋頂,這樣的結構,可以起到防寒避暑的作用。我們再來看這個磚雕門樓,這是五個門樓中最巨集偉的一個。上面的磚雕有《紅樓夢》、《西廂記》中的情景。可惜的是在文化大革命中這些精美的磚雕都被破壞了,專家說已經很難修復,這些磚雕屬於"徽幫"藝術。還有一幫是"紹幫",那屋頂兩旁的封火牆就是。鬆茂堂裡邊是沈家生活起居的地方,照以前的規矩我們是不能隨便進去的。今天我們就破一次例,進去參觀一下吧!沈廳是前廳後堂的建築格局,我們已經來到了後堂,這裡是大堂樓,現在是陳列室。請大家隨便參觀。

周莊導遊詞作文 篇12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周莊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

周莊位於蘇州城東南,崑山的西南處,有“中國第一水鄉”的美譽,是江南六大古鎮之一。周莊是一個具有九百多年曆史的水鄉古鎮,而正式定名為周莊鎮,卻是在清康熙初年。周莊在蘇州管轄的崑山之西南,古稱貞豐裡。若要在中國選一個最具代表性的水鄉古鎮,毫無疑問,她就是“中國第一水鄉”周莊。千年歷史滄桑和濃郁吳地文化孕育的周莊,以其靈秀的水鄉風貌,獨特的人文景觀,質樸的民俗風情,成為東方文化的瑰寶。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傑出代表的周莊,成為吳地文化的搖籃,江南水鄉的典範。

最為著名的景點有:沈萬三故居、富安橋、雙橋、沈廳、怪樓、周莊八景等。富安橋是江南僅存的立體形橋樓合壁建築;雙橋則由兩橋相連為一體,造型獨特;沈廳為清式院宅,整體結構嚴整,區域性風格各異;此外還有澄虛道觀、全福講寺等宗教場所。

周莊古鎮南瀕臨的一片大湖,俗稱南湖、南白蕩,與吳江分界。乘船經南湖可抵青浦商榻,遊覽大觀園。湖濱茂林修竹,環境幽靜,湖水清澈澄淨,魚蝦豐盛。這裡既是一個天然水庫和養魚場,又是一個不可多得的風景區。南湖景色四季皆宜,秋夜的月色格外醉人。當金風送爽,明月高懸時,湖面上一片碧綠、一帶金黃,充滿了“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的意境。

周莊八景:—全福曉鍾、指歸春望、缽亭夕照、蜆江漁唱、南湖秋月、莊田落雁、急水揚帆 、東莊積雪,隨著歲月的變遷,有的陳跡依舊,有的增添了新的光彩。有的卻已影蹤難覓。被歷史的風塵所湮沒。

迷樓:地處貞豐橋畔,原名德記酒店。店主李德夫祖籍鎮江,於清光緒末年,攜眷遷徙周莊古鎮,因擅長烹調珍饈佳餚,掌勺開設酒店。夫妻倆年過四十,才喜得千金名喚阿金。年長後,如阿一枝出水芙蓉,在水鄉周莊壓倒群芳。在父母的寵愛下,抵制纏足,“大腳觀音”的雅號不脛而走。求婚者紛至沓來,李德夫難捨愛女遠離膝下,小樓藏嬌,讓她守著雙親共度生涯,當壚勸酒,張羅顧客,生意火紅。

全福路南端的新老鎮區交界處,矗立著一座仿古牌樓。四根堅固挺拔的淺褐色花崗石方形柱子,支撐起重簷翹脊的蓋頂;渾然粗獷的木質斗拱,透露出仿明建築的風采。整座牌樓氣勢軒昂,形態翼然,恰如水鄉周莊古鎮的一道莊重古樸的門扉。

江南名鎮周莊是崛起在中國東南沿海,融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於一體的二十一世紀新型小城鎮,是國家歷史文化名鎮、國家AAAA級景區、國家衛生鎮和國家小城鎮建設示範鎮。20xx年周莊榮獲聯合國人居中心授予的“迪拜國際改善居住環境最佳範例獎”。

周莊歷史悠久,春秋戰國時期謂搖城;北宋元?v元年(公元1086),周迪公郎舍宅為寺漸成集鎮,故稱周莊,已有900多年建鎮歷史,具“小橋、流水、人家”風格的江南古鎮周莊已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清單。

改革開放以來,周莊成功走出了一條旅遊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兩翼發展的新路子,卓有成效地開創了“江南水鄉古鎮遊”和“感測器產業基地”兩個著名品牌。20xx年全鎮實現國民生產總值8.5億元、財政收入1.2億元,全年共接待海內外遊客260萬人次、門票收入達1.1億元,吸引日本、中國臺灣、香港與歐美等國家和地區的投資累計3億美元,以中國崑山高科技產業基地國家火炬計劃崑山感測器基地、國家火炬計劃崑山感測器產業基地為建設載體的高新技術產業蓬勃發展。自1996年以來周莊已成功舉辦七屆國際旅遊藝術節、二屆中國感測器基地產業合作與發展論壇會,20xx年6月亞太經合組織貿易部長非正式會議又在周莊成功召開。

近年來,周莊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積極開展誠信服務,致力於營造政策環境、投資環境、生活環境、人文環境,不斷地構建獨特的競爭新優勢,吸引了一大批富有遠見的海內外投資者在這片土地上播種、耕耘,享受著豐厚回報。

周莊導遊詞作文 篇13

周莊,是一個有著九百多年曆史的江南水鄉古鎮,它以悠遠的傳統,淳樸的民風,古老的建築,清澄的河水和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成為一片極有誘惑力的旅遊勝地。著名古建築專家羅哲文說;“周莊不僅是江蘇省的一個寶,而且是國家的一個寶。”中國臺灣經緯雜誌盛讚周莊是“中國第一水鄉”。還有不少人在遊覽了周莊之後,這樣說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中間還有一個周莊。”大家為周莊儲存著如此眾多的明清建築而讚歎,為“小橋、流水、人家”的精美格局而眩惑,為處處可畫、時時有詩的風情而陶醉,覺得周莊是無法重造的美麗水鄉。

(走到貞豐澤國牌坊前〕這裡是石牌樓,巍然矗峙在這新老鎮區的交界處,是古鎮周莊的象徵,上面鐫刻有“貞豐澤國”四個字,為著名書法家沈鵬所寫。“貞豐”是指周莊的原名為貞豐裡,北宋元佑元年(1086年),有一位姓周的迪功郎因信奉佛教,將兩百畝莊田捐給當地的全福寺作為廟田,老百姓感其恩德,把貞豐裡改為周莊。“澤國”是指四周環水的地方。坊柱上的一副對聯,上聯是“貞堅不貳攀日康莊有道路”,下聯是“豐衣足食向陽桃李自逢時”,意思是說我們周莊人民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走上了康莊大道,生活越來越富裕了。

大家跨過石牌樓就進入古鎮區了,請回頭再看,這裡還有一幅對聯:“萬頃碧波水光瀲灩晴方好;百尺臨雲塔影橫斜景亦奇。”這是著名記者馮英子題寫的。橫額上書“唐風孑遺”。意思是在周莊,古代優秀的民族文化、古風遺韻還能看到一些。這是著名書法家費新我老先生在晚年高齡的時候用左手題寫的,左下角還有他的落款呢!大家可以仔細辨認一下,是“新我左筆”四個字。這石牌樓和馬路兩旁飛簷翹角、黛瓦粉牆的房屋,以及高高聳立的古塔,構成了一個古建築群,許多人都喜歡在這裡留影,回頭大家也可以在這裡留個影。

〔邊走邊導遊〕前面呢,有一座醒目的漢白玉照壁,它是為紀念古鎮九百週年而建立的。它藝術地勾勒出了周莊悠久的歷史。抬頭看去,拱橋駁岸,風火牆和蠡窗黛瓦,無不給人以濃重的歷史感。

周莊,是典型的江南水鄉,有人把它比作“威尼斯”。四條河道交叉形成“井”字型將古鎮分割,形成8條街道,15座各式小橋彩虹般橫跨在“井”字型的河道上,給周莊增添了風采。鎮上大部分居民住宅都臨港背河。過街騎樓、臨河水閣、水牆門、長駁岸、河埠廊坊、穿竹石欄、水巷幽弄、深宅大院,處處顯露出古樸幽雅,是中國水鄉古鎮風貌的“活化石”。吳冠中教授遊覽了周莊後說:“黃山集中國山川之美,周莊集中國水鄉之美。”

前面有一座古橋,叫太平橋,建於清代。展現在大家眼前的是一幅動人的江南風情畫,在沈廳的展覽室裡,可以看到日本著名女畫家橋本心泉以它為主要背景的一幅名為《周莊的某一天》的油畫。

這一條古街俗稱一步街,因為它很窄,一步就可以跨過,街道兩旁開店的店主不用走出店門,就可以互相握手或遞東西表示友誼,所以又稱友誼街。上面還有一線天,中間是過街樓、這種建築在大城市裡是很少見的,在周莊卻有許多。

〔在雙橋前停下來〕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雙橋,遊覽周莊雙橋是不能不看的。大家看,這橋面一橫一堅,橋洞一方一圓,樣子很像是古時候人們使用的鑰匙,所以當地人便稱之為“鑰匙橋”。這兩座橋始建於明萬曆年間(1573~1619年)。這座石拱橋叫世德橋,橫跨南北市河,長16米、寬3米、跨度5.9米。這座石樑橋叫永安橋,平架在銀子浜口,長13.3米、寬2.4米、跨度3.5米。雙橋最能體現古鎮的神韻,等一會大家可以在這裡拍照留念。雙橋為什麼會這麼出名呢?那是1984年春天,上海著名旅美畫家陳逸飛乘坐小船來到周莊,看到了雙橋,覺得自己彷彿回到了記憶中的童年。於是,就以雙橋為背景,創作了一幅題名為《故鄉的回憶》的油畫。後來這幅油畫連同他的37幅作品一起在以美國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長阿曼德.哈默名字命名的哈默畫廊中展出。這幅畫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後來,被阿曼德.哈默用高價購藏。同年十一月份,哈默先生在訪問中國的時候,將這幅油畫送給了鄧小平。1985年,這幅畫又經過陳逸飛的加工成為當時聯合國首日封的圖案,深受集郵愛好者和各界人士的青睞。經新聞媒體宣傳,周莊古鎮聲名鵲起。陳逸飛的畫使默默無聞的雙橋走向了世界。鑰匙橋不是鑰匙勝過鑰匙,因為它開啟了周莊與國際交往的友誼之門.

〔過雙橋〕各位遊客,大家看,我們對面的一角,有小橋、流水、人家,這種景色,是我們周莊建築內涵最豐富的一角。所以啊,不管是雨雪霏霏,還是赤日炎炎,喜歡畫畫的人都會在這裡鋪開畫板,描繪著對岸的一景一物。我國的許多電影導演和演員,都把周莊作為最佳的外景地,先後在這裡拍攝了《共和國不會忘記》、《聊齋志異》、《楊乃武與小白菜》、《濟公遊記》、《江南鉅富沈萬三》、《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等數十部電影和電視劇。著名導演張藝謀說:“在周莊拍片子,很令人滿意。”他追求的就是這種古宅的建築和幽深的水巷組成的文化氛圍,這不是一時一日能製作出來的。

(走到張廳〕現在,我們已經來到張廳,張廳是周莊僅存的少量明代建築之一,為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張廳為明朝中山王徐達的弟弟徐孟清的後代所建。按理說徐家建的應叫徐廳,為什麼叫張廳呢?那是在清朝初年的時候,徐家衰落了,就把這座房子賣給了一戶姓張的人家,才被改名為張廳。讓我們到張廳的正廳去看看。這兒是張廳的正廳“玉燕堂”。玉燕堂原名怡順堂,早先門前有兩棵玉蘭樹,春天一到,玉蘭花開放,引來了許多燕子,燕子在屋簷下築巢繁殖後代,被張廳的主人看見了,認為燕子和玉蘭樹給張廳帶來了勃勃生機,於是就將怡順堂改為玉燕堂。張廳的特點是“轎從門前進,船從家中過”。大廳的東側,有一條幽暗深長的備弄,它的作用好像是現在大賓館裡的員工通道。請隨我進去。

這兒就是“船自家中過”的地方。你們別看它窄窄的,可是它能通向外面的大湖。它有兩個作用。一是張廳是一戶大戶人家,每天要消耗許多吃的、用的、穿的,都靠小船從這裡運進運出。二是封建社會,時時會打仗,主人萬一遇到什麼不測,就可以坐著小船從這裡逃生。我想各位一定想了解一些我們周莊風俗習慣吧!這兒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周莊的“阿婆茶”。“阿婆茶”就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太太吃過午飯後閒在家沒事幹,就帶上自己的小孫孫和一些自家醃製的醬瓜、菜莧等聚到一塊兒,泡上一杯清淡的茶,一邊品嚐醬瓜什麼的,一邊談天說地。有機會大家也可以去品嚐一下。

〔出張廳,邊走邊講〕各位遊客,自從周莊的旅遊事業發展以後,小商店日益增多,特別是旅遊工藝品店,在這些商店裡,有刺繡、雕刻、編織、字畫、旅遊食品等,繁榮了周莊的旅遊市場,大家等會兒可以選購一些留作紀念。

(走到沈廳〕這裡就是沈廳,為江南民居之最。沈廳是“七進五門樓”,它的七進可以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進是第一部分,是迎接客人的地方;第二、三、四進是沈廳的第二部分,是接待賓客的地方;第五、六、七進是第三部分,是沈家生活起居的地方。總之,這三部分可以用四個字來歸納:“前廳後堂”。好,下面我們進去看看 沈廳。

這就是沈廳的第一進“水牆門”,以前水鄉的主要交通工具都是船,所以這裡是沈家的船碼頭,也是沈廳主人接送賓客的地方。

我們現在走進的沈廳的第二進“牆門樓”,又稱旱牆門。是沈家辦理婚喪大事、張燈結綵的地方,過路的人一看,不必進去,就知道今天沈家又有什麼大事了。這裡有一塊沈廳的簡介石碑,請大家先看一看吧!石碑旁有一段文字介紹,沈廳又名敬業堂。1995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這裡就是沈廳的第三進了,叫茶廳。是船伕和轎伕喝茶的地方。因為在那時,船伕和轎伕是不能跟主人一塊兒到裡邊去的。所以啊,這裡的傢俱都很簡陋。

我們已經來到了沈廳的第四進也就是沈廳的正廳鬆茂堂了。我們看這塊匾上的“鬆茂堂”這三個字,是清末狀元張謇寫的。這裡是沈家主人招待貴賓的地方,所以這裡的傢俱很講究。沈廳一共有三幫建築風格,在這裡我們都能看見。請大家抬頭看,屋樑上精美的雕刻有鳳凰、仙鶴等。特別是這個圖案,你們一定會說這是龍吧,嘿,這回你們可錯了!龍,那時候就是天子的象徵,沈廳是民居,所以就只能把它稱作為“蟒”。這種雕刻屬於“蘇幫”藝術。這一進的屋頂有兩層,我們現在看到的是下面一層,上面還有一個屋頂,這樣的結構,可以起到防寒避暑的作用。我們再來看這個磚雕門樓,這是五個門樓中最巨集偉的一個。上面的磚雕有《紅樓夢》、《西廂記》中的情景。可惜的是在文化大ge命中這些精美的磚雕都被破壞了,專家說已經很難修復,這些磚雕屬於“徽幫”藝術。還有一幫是“紹幫”,那屋頂兩旁的封火牆就是。鬆茂堂裡邊是沈家生活起居的地方,照以前的規矩我們是不能隨便進去的。今天我們就破一次例,進去參觀一下吧!沈廳是前廳後堂的建築格局,我們已經來到了後堂,這裡是大堂樓,現在是陳列室。請大家隨便參觀。這就是沈廳的第六進,小堂樓。這尊塑像就是沈萬三。沈萬三是元末明初人,是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號稱江南第一大富豪。關於沈萬三的富有,民間流傳著很多說法。有人說:“沈萬三有一隻聚寶盆,金銀財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也有人說:“沈萬三左腳是金,右腳是銀,凡是他走過的地方,都能挖到銀子。”還有人說;“沈萬三有點石成金的特殊本領。”這些呀,只不過是傳說罷了。據專家考證:沈萬三的富有有三個原因。一是靠躬耕起家的,院子裡的這頭牛就表明他是靠種田發財的。二是沈萬三繼承了人家的財產。第三也是最主要的一點,沈萬三靠鎮北邊的那一條急水江和外國人做生意。他把江南一帶的刺繡、絲綢賣給外國人,賺了大錢。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做外貿。沈萬三的富有不僅在我們江南一帶數一數二的,而且在全國也很有名氣。那時候朱元璋剛做上皇帝。由於連年打仗,沒有多少錢,但是他又想在南京修城牆,怎麼辦呢?有一個大臣提議:“讓富豪來承擔這筆鉅款。”於是,沈萬三分到了建三分之一城牆的任務。當時沈萬三想借這個機會來討好朱元璋,便很爽快地拿出了許多錢。不久城牆修好了,而且修得很漂亮,沈萬三心裡很高興,於是他想縞勞一下修城牆的士兵。誰知這件事情被朱元璋知道了,朱元璋本來就很眼紅沈萬三,這麼一來他就找到藉口了。朱元璋把沈萬三抓了起來,說:“你要和我比富,還想收買軍心,要奪我江山,這怎麼了得。”於是就要把沈萬三判死罪。多虧了那些文武百官出面求情,沈萬三才免了一死,被髮配到雲南充軍。沈萬三的家人,殺頭的殺頭,坐牢的坐牢,家破人亡。他的家產也全部充公了。只有一個小孫子逃了出來,沈家才留下了一條根。我們現在看到的沈廳就是沈萬三的後代沈本仁在乾隆七年時建造的。這塑像兩旁的對聯,上聯是:甲萬戶起南潯周莊江南聚寶;下聯是:稱三秀居東宅客金陵浜東藏銀。概括了沈萬三的一生。

這後邊是沈家吃飯的地方。我們進去看看。

這裡,就是沈廳的最後一進,第七進。是沈家吃飯的地方。桌子上擺的都是一些家常小菜,這中間的主菜是沈家特有的,叫萬三蹄,它還是我們周莊的特產呢!現在商店裡可以買到,大家可以買一隻回去閤家品嚐品嚐。人們都說:“萬三蹄肥而不膩,酥而不爛”,真是席上珍品。隔壁是沈家的廚房。看,這個東西曾在《正大綜藝》節目中登過場。大家也來猜猜,它是派什麼用場的呢!不知道吧!這是擠甘蔗汁用的。這裡還有許多以前用的器具。大家可以隨意看看。

接下來請到樓上去看看。這裡陳列有老爺房和小姐房。我們來看這隻床,它叫千功床,它分三進有三個門簾。有許多精美的雕刻,讓人看上去很複雜,可是整隻床沒有用一根釘子。到夏天時,天氣炎熱,可以把那些雕花板拆下來,裡面就通風了。到了冬天,再可以裝上去。那為什麼叫它千功床呢?有二種說法:一說上面,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是唐代李世民手下的開國功臣,為了緬懷那些大臣,就把他們刻在床上,所以稱千功床。二說上面的精美圖案,花了整整三年的時間才刻成,功夫太深,故稱為千功床。其他的陳列物品,請大家隨意看看。

這是沈廳的走馬樓,所謂走馬樓,就是樓道,繞著沈廳兜一圈。大家看,這兒有一塊木板。我們從這裡望下去,是我們剛才走過的鬆茂堂。平時,木板都是關著的。封建社會,女的是不能隨便見客人的,所以就設計這麼一個可以開、關的窗,逢到有客人來,女的就可以掀開一條縫偷偷地看了。古代小姐就是在這裡看自己的未來丈夫的。好,請大家跟我走。這裡呢,就是沈家逢年過節請戲班子唱戲的地方,這兩邊可以坐人。如果好好裝飾一下的話,那可真是一個很不錯的小舞臺。到了此處,沈廳我們已參觀完了。那麼,沈廳的價值究竟在哪裡呢?對!沈廳的價值就在於它不是官宅,而是民居。民居能有這麼大的規模,而且儲存了二百多年,這在江南一帶是極罕見的。〔出沈廳,到富安橋〕大家請看,展現在我們眼前的這座橋叫富安橋。它始建於公元1355年,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嘉靖年間(1522~1566年)兩次重修,為單孔拱橋。橋長17.4米,寬3.8米,跨度6.6米。清咸豐五年(1855年)重修,橋面改成花崗石,東西有級梯,中間為平面,刻有浮雕圖案,橋身四角有橋樓,臨波拔起,遙遙相對。據說沈萬三的弟弟沈萬四,因不願重蹈其哥哥與朱元璋作對最終被髮配充軍的覆轍,主動捐錢為鄉里做好事,曾捐錢修建過富安橋。富安橋的名字,就是表達了他富了以後祈求安康的心願。

〔邊走邊導遊〕各位遊客,這兒還有穿竹石欄,很有特色,所以許多電影導演也都喜歡在這裡拍鏡頭,像電視劇《柳亞子》、《江南鉅富沈萬三》等,一些片斷都是在這兒拍的。

看,這條市河以前是我們周莊的菜市場。水鄉人家,買菜也是在水上進行的。每天早晨,河道上擠滿了小船,船上裝著鮮魚、蔬菜等。小販們一邊搖船,一邊叫賣,兩岸的居民聽到以後,紛紛到河埠上來買菜,有些住在樓上的人,懶得下來,就直接從樓上放下一隻籃子,籃子裡面放著錢,小販只要把菜放到籃子裡,這樣一筆生意就成交了。

〔葉楚傖故居門前〕這裡面是國民黨元老葉楚傖的故居。葉楚傖小名小鳳,是著名的南社詩人,曾經擔任過國民黨江蘇省政府祕書長,我們周莊有一段時間曾被改名為楚傖鎮!

葉楚傖出生貧寒,長大後雖然做了“大官”,可仍然處處注意節約。一次他到老朋友沈仲眉家去,沈仲眉問他吃什麼?他只點了一隻糟燒螺螄頭肉,螺螄在水鄉是極便宜的,這也是他童年時代家裡最好的菜了,他認為這菜有鄉土風味,且價廉物美。吃完飯,沈家的女傭王媽給他絞上一把毛巾,他連忙說:“不敢當,不敢當!您老人家替我絞毛巾,真是過意不去,應該讓我們年輕人給您絞毛巾才對。”王媽很受感動,她說:“這個‘葉老爺’雖然官做得大,卻沒有一點官架子,真是少有的好人。”葉楚傖的作品很多,有《楚傖詩存》、《世微堂文集》等。1946年葉楚傖在上海病逝。故居陳列了葉楚傖的生平家世、著作和有關他的照片、回憶文章。請大家進去參觀一下。

〔全福講寺〕各位遊客,這裡是全福講寺,矗立在南湖園中,殿宇軒昂,飛簷高翹,歡迎四方遊人。相傳宋元佑元年(1086年),周邊功郎舍宅為寺,在白蜆湖畔建全福寺。歷代不斷擴建,梵宮重疊,樓閣崢嶸,碧水環繞,香火鼎盛,成為江南一帶以經懺為主的名寺。寺內有一口巨鍾,重三千斤,懸於大雄寶殿左側。每當破曉時分,寺內有和尚撞鐘,鐘聲巨集亮,傳到數十里外。人們把它當作報曉的雞啼,聞聲紛紛起床,下田耕作。久而久之,“全福曉鍾”成為周莊人景中的重要一景。

昔日的全福講寺共有五進,主體建築大雄寶殿,殿宇雄偉軒敞。高達三丈徐的如來大佛巍然盤漆而坐,寬闊的巨佛手掌心中足可臥伏一人,這樣高大的佛身,在江南一帶的各大寺院中絕無僅有。據《周莊鎮志》記載,如來大佛本蘇州虎丘海湧峰雲巖寺世尊像,清順治五年(1648年),都督楊承祖兵駐白蜆湖邊,迎於寺內,如來大佛的左右,仁立著文殊、普賢佛像,同樣十分高大。兩側的十八羅漢神態各異,栩栩如生。清初,書法家李仙根尋訪全福講寺,見寺院與湖光水色交相輝映,相得益彰,揮毫寫“水中佛國”四個大字,製成匾額懸于山門之上,給全福講寺增添了光彩。

全福講寺九百年來香火鼎盛,成為周莊繁榮發展的一個象徵。然而,這座堪與杭州靈隱寺媲美的寺院,卻在50年代初期被迫改作糧庫,寺內所有的佛像、經卷和珍藏不知去向,歷史悠久的古寺毀於一旦,這不能不說是周莊的一大損失。

90年代後,周莊鎮建造南湖園。作為主體工程的全福講寺,也於1995年3月18日破土動工。經過三百個日夜的緊張施工,移址在南湖的全福講寺,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人們面前。新建的全福講寺,主要建築包括山門、指歸閣、大雄寶殿和藏經樓等。

山門聳峙在南湖岸邊,門前湖光瀲灩,水埠碼頭平臥碧波,遊人和香客可以乘船進南湖沿石階登岸,別有情趣。進入山門,只見一座五孔石拱橋飛跨在荷花池上,橋上石欄相扶。駐足橋上,可以欣賞荷池中的紅嶂翠蓋,也可以回眸南湖,盡情地觀看旖旎的湖景。

過拱橋,前面就是重簷復宇、氣勢莊嚴的指歸閣。在此登樓,居高臨下,遠近的景色盡收眼底。南湖中養魚的網箱籪欄,以鉛灰色的線條,分割著萬頃波光。寺院內的亭臺樓閣,錯落有致,鐘樓、鼓樓矗立兩側,互為映襯,使寺院愈加氣象雄偉。

第三進,即是主體建築大雄寶殿。飛簷翹角,雄偉而不失精美。“佛光普照”四個大字在高達18米的屋脊間熠熠閃光。鑲嵌於兩邊的梅、蘭、竹、菊磚雕構圖別緻,精細秀逸。緩步進人殿堂,只見大殿中央供著佛祖釋迦牟尼的銅坐像,高5米重3噸。釋迦牟尼兩側,是騎跨在雄獅上的文殊和騎跨在大象上的普賢。殿後塑有飄海觀音像,屹立在鰲魚之背,衣袂飄動。大殿兩旁的十八尊羅漢像,也各具神態,栩栩如生。整座大雄寶殿,神光閃耀,祥雲繚繞,置身其間,足以感受到佛教文化氛圍。

經臺由婉蜒曲折的花廊環抱,經臺中央矗立著三層寶殿,終日香菸繚繞。四周的荷花座石雕欄杆上,鐫刻著吉祥雲紋。經臺下的池水與曲徑花廊下的流水相連,有錦鱗嬉遊,富有詩情畫意。

大雄寶殿後,是三層高的藏經樓。殿堂寬敞,裝飾精美。樓內薈萃諸多佛教文化的精品。藏經樓兩側是大齋堂和方丈室,遙相呼應。

周莊修復全福講寺,借水佈景,巧奪天工,融佛教文化、建築藝術和園林景色於一體,既為佛教文化愛好者和宗教信仰者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場所,也為旅遊者提供了一個流連忘返的好去處。

〔出全福講寺〕大家看對面的那座小茶樓就是三毛茶樓,它是為了紀念中國臺灣女作家三毛而建的。1989年,三毛在煙雨朦朧之中來到了我們周莊,她看到周莊小橋、流水、人家的迷人風光,不禁感慨地說道:“啊!這不正是我魂牽夢繞的故土嗎?”三毛激動地流下了眼淚。三毛回到中國臺灣後還經常來信,說還要嚐嚐周莊的大閘蟹,很可惜她再也沒能實現這個願望。周莊人民為了紀念她,將這座古宅改稱三毛茶樓。茶樓中除了陳列了三毛的照片、手跡、書信外,還陳列了中外大批文人學者遊訪周莊的照片。

〔邊走邊導遊〕前面就是迷樓了。大家看,這兒有一座古橋,它叫“貞豐橋”。“貞豐橋”這個名字,不用我說大家也都知道,它是因為周莊的原名而起的。橋邊的那座小樓就是有名的“迷樓”。迷樓以前是一家小酒樓,叫“德記”酒樓。它怎麼會出名呢?原來清朝末年,有一些進步的文化青年成立了一個團體,叫《南社》。那時南社成員柳亞子、陳去病、王大覺等人都喜歡在這酒樓裡喝酒吟詩,他們還以酒樓為題,寫下了許多著名詩篇。後這些詩篇被編成了《迷樓集》,隨即迷樓的名氣也就傳開了。

那“迷樓”為什麼被稱為“迷樓”呢?原來南社成員們在酒樓上飲酒作詩,他們覺得小酒樓的一切都非常迷人,菜很迷人,酒很迷人,周圍的環境也很迷人。因此,他們就風趣地把酒樓稱為“迷樓”。他們把酒樓叫作“迷樓”還有一個用意,就是轉移反動派的視線。

好,我們就到迷樓裡面去看看。迷樓為臨河修築的兩層小樓。樓內陳列著南社成員的照片、手跡、著作和書畫作品,以及當代書法家書寫的《迷樓集》中的詩句。二樓的東側,是一組人物蠟像,展現的正是“小樓暫飲夜傳杯”的情景,可謂如聞其聲,如見其人。迷樓向遊客開放以後,接待了許多南社成員的後裔,他們熱情地向迷樓提供圖片資料和實物,還積極參加南社研究,小小的迷樓,引起國內外諸多人士的注目。

〔繼續向前走〕這裡是澄虛道院,又稱“聖堂”,創建於宋元佑年間(1086~1096年),距今已有九百餘年曆史。明代中葉以後,道院規模日趨巨集大。嘉靖年間,當地人玉壁捐資增建了儀門。清康熙二十五年,道士胡天羽化緣募捐建玉皇閣。五年後,又在閣西建造了文昌閣,清乾隆十六年,道士蔣南記在山門外建造聖帝閣,樓閣面臨普慶橋,形成了前後三進的建築群,氣宇軒昂,佔地1500平方米,成為吳中著名的道院之一。澄虛道院不但儲存著豐富的宗教文化遺產,而且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水鄉風光,也使道院的遊人香客流連 忘返。

各位遊客,我的導遊到此結束了。如果有時間,各位可以在古鎮裡隨便走走看看。在這臨別之際,讓我再一次感謝大家的光臨。同時,還請您把周莊的祝福帶給您的家人和朋友。祝大家在周莊旅遊愉快,吉祥如意!

周莊導遊詞作文 篇14

周莊地處蘇州崑山市、吳江市、上海的青浦縣三縣市交界之處,東面不遠就是有名的澱山湖,從這裡乘汽車到上海的大觀園只需要十幾分鍾。所以有人說:“周莊是澱山湖畔的一顆明珠。”

周莊,是一個有著九百多年曆史的江南水鄉古鎮,它以悠遠的傳統,淳樸的民風,古老的建築,清澄的河水和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成為一片極有誘惑力的旅遊勝 地。著名古建築專家羅哲文說;“周莊不僅是江蘇省的一個寶,而且是國家的一個寶。”中國臺灣經緯雜誌盛讚周莊是“中國第一水鄉”。還有不少人在遊覽了周莊之 後,這樣說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中間還有一個周莊。”大家為周莊儲存著如此眾多的明清建築而讚歎,為“小橋、流水、人家”的精美格局而眩惑,為處處 可畫、時時有詩的風情而陶醉,覺得周莊是無法重造的美麗水鄉。

(走到貞豐澤國牌坊前〕這裡是石牌樓,巍然矗峙在這新老鎮區的交界處,是古鎮周 莊的象徵,上面鐫刻有“貞豐澤國”四個字,為著名書法家沈鵬所寫。“貞豐”是指周莊的原名為貞豐裡,北宋元佑元年(1086年),有一位姓周的迪功郎因信 奉佛教,將兩百畝莊田捐給當地的全福寺作為廟田,老百姓感其恩德,把貞豐裡改為周莊。“澤國”是指四周環水的地方。坊柱上的一副對聯,上聯是“貞堅不貳攀 日康莊有道路”,下聯是“豐衣足食向陽桃李自逢時”,意思是說我們周莊人民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走上了康莊大道,生活越來越富裕了。

大家跨過 石牌樓就進入古鎮區了,請回頭再看,這裡還有一幅對聯:“萬頃碧波水光瀲灩晴方好;百尺臨雲塔影橫斜景亦奇。”這是著名記者馮英子題寫的。橫額上書“唐風 孑遺”。意思是在周莊,古代優秀的民族文化、古風遺韻還能看到一些。這是著名書法家費新我老先生在晚年高齡的時候用左手題寫的,左下角還有他的落款呢!大 家可以仔細辨認一下,是“新我左筆”四個字。這石牌樓和馬路兩旁飛簷翹角、黛瓦粉牆的房屋,以及高高聳立的古塔,構成了一個古建築群,許多人都喜歡在這裡 留影,回頭大家也可以在這裡留個影。

〔邊走邊導遊〕前面呢,有一座醒目的漢白玉照壁,它是為紀念古鎮九百週年而建立的。它藝術地勾勒出了周莊悠久的歷史。抬頭看去,拱橋駁岸,風火牆和蠡窗黛瓦,無不給人以濃重的歷史感。

周莊,是典型的江南水鄉,有人把它比作“威尼斯”。四條河道交叉形成“井”字型將古鎮分割,形成8條街道,15座各式小橋彩虹般橫跨在“井”字型的河道 上,給周莊增添了風采。鎮上大部分居民住宅都臨港背河。過街騎樓、臨河水閣、水牆門、長駁岸、河埠廊坊、穿竹石欄、水巷幽弄、深宅大院,處處顯露出古樸幽 雅,是中國水鄉古鎮風貌的“活化石”。吳冠中教授遊覽了周莊後說:“黃山集中國山川之美,周莊集中國水鄉之美。”

前面有一座古橋,叫太平橋,建於清代。展現在大家眼前的是一幅動人的江南風情畫,在沈廳的展覽室裡,可以看到日本著名女畫家橋本心泉以它為主要背景的一幅名為《周莊的某一天》的油畫。

這一條古街俗稱一步街,因為它很窄,一步就可以跨過,街道兩旁開店的店主不用走出店門,就可以互相握手或遞東西表示友誼,所以又稱友誼街。上面還有一線天,中間是過街樓、這種建築在大城市裡是很少見的,在周莊卻有許多。

〔在雙橋前停下來〕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雙橋,遊覽周莊雙橋是不能不看的。大家看,這橋面一橫一堅,橋洞一方一圓,樣子很像是古時候人們使用的鑰匙,所以當地 人便稱之為“鑰匙橋”。這兩座橋始建於明萬曆年間(1573~1620xx年)。這座石拱橋叫世德橋,橫跨南北市河,長16米、寬3米、跨度5.9米。這座石 樑橋叫永安橋,平架在銀子浜口,長13.3米、寬2.4米、跨度3.5米。雙橋最能體現古鎮的神韻,等一會大家可以在這裡拍照留念。雙橋為什麼會這麼出名 呢?那是1984年春天,上海著名旅美畫家陳逸飛乘坐小船來到周莊,看到了雙橋,覺得自己彷彿回到了記憶中的童年。於是,就以雙橋為背景,創作了一幅題名 為《故鄉的回憶》的油畫。後來這幅油畫連同他的37幅作品一起在以美國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長阿曼德.哈默名字命名的哈默畫廊中展出。這幅畫在當時引起了很大 的轟動,後來,被阿曼德.哈默用高價購藏。同年十一月份,哈默先生在訪問中國的時候,將這幅油畫送給了鄧小平。1985年,這幅畫又經過陳逸飛的加工成為 當時聯合國首日封的圖案,深受集郵愛好者和各界人士的青睞。經新聞媒體宣傳,周莊古鎮聲名鵲起。陳逸飛的畫使默默無聞的雙橋走向了世界。鑰匙橋不是鑰匙勝過鑰匙,因為它開啟了周莊與國際交往的友誼之門.

周莊導遊詞作文 篇15

各位遊客你們好!歡迎大家來周莊遊覽。周莊鎮為澤國,因河成街,呈現一派古樸、明潔的幽靜,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雖歷經900多年的滄桑,仍完整地儲存著原有的水鄉古鎮的風貌和格局,宛如一顆鑲嵌在澱山湖畔的明珠。相信大家都忍不住想進去瞧瞧了吧!先彆著急,在我們進入古鎮主要景點之前,我先把周莊的情況簡要介紹一下。

周莊地處蘇州崑山市、吳江市、上海的青浦縣三縣市交界之處,東面不遠就是有名的澱山湖,從這裡乘汽車到上海的大觀園只需要十幾分鍾。所以有人說:“周莊是澱山湖畔的一顆明珠。”

周莊,是一個有著九百多年曆史的江南水鄉古鎮,它以悠遠的傳統,淳樸的民風,古老的建築,清澄的河水和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成為一片極有誘惑力的旅遊勝地。著名古建築專家羅哲文說;“周莊不僅是江蘇省的一個寶,而且是國家的一個寶。”中國臺灣經緯雜誌盛讚周莊是“中國第一水鄉”。還有不少人在遊覽了周莊之後,這樣說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中間還有一個周莊。”大家為周莊儲存著如此眾多的明清建築而讚歎,為“小橋、流水、人家”的精美格局而眩惑,為處處可畫、時時有詩的風情而陶醉,覺得周莊是無法重造的美麗水鄉。

〔走到貞豐澤國牌坊前〕這裡是石牌樓,巍然矗峙在這新老鎮區的交界處,是古鎮周莊的象徵,上面鐫刻有“貞豐澤國”四個字,為著名書法家沈鵬所寫。“貞豐”是指周莊的原名為貞豐裡,北宋元佑元年(1086年),有一位姓周的迪功郎因信奉佛教,將兩百畝莊田捐給當地的全福寺作為廟田,老百姓感其恩德,把貞豐裡改為周莊。“澤國”是指四周環水的地方。坊柱上的一副對聯,上聯是“貞堅不貳攀日康莊有道路”,下聯是“豐衣足食向陽桃李自逢時”,意思是說我們周莊人民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走上了康莊大道,生活越來越富裕了。

大家跨過石牌樓就進入古鎮區了,請回頭再看,這裡還有一幅對聯:“萬頃碧波水光瀲灩晴方好;百尺臨雲塔影橫斜景亦奇。”這是著名記者馮英子題寫的。橫額上書“唐風孑遺”。意思是在周莊,古代優秀的民族文化、古風遺韻還能看到一些。這是著名書法家費新我老先生在晚年高齡的時候用左手題寫的,左下角還有他的落款呢!大家可以仔細辨認一下,是“新我左筆”四個字。這石牌樓和馬路兩旁飛簷翹角、黛瓦粉牆的房屋,以及高高聳立的古塔,構成了一個古建築群,許多人都喜歡在這裡留影,回頭大家也可以在這裡留個影。

〔邊走邊導遊〕前面呢,有一座醒目的漢白玉照壁,它是為紀念古鎮九百週年而建立的。它藝術地勾勒出了周莊悠久的歷史。抬頭看去,拱橋駁岸,風火牆和蠡窗黛瓦,無不給人以濃重的歷史感。

周莊,是典型的江南水鄉,有人把它比作“威尼斯”。四條河道交叉形成“井”字型將古鎮分割,形成8條街道,15座各式小橋彩虹般橫跨在“井”字型的河道上,給周莊增添了風采。鎮上大部分居民住宅都臨港背河。過街騎樓、臨河水閣、水牆門、長駁岸、河埠廊坊、穿竹石欄、水巷幽弄、深宅大院,處處顯露出古樸幽雅,是中國水鄉古鎮風貌的“活化石”。吳冠中教授遊覽了周莊後說:“黃山集中國山川之美,周莊集中國水鄉之美。”

前面有一座古橋,叫太平橋,建於清代。展現在大家眼前的是一幅動人的江南風情畫,在沈廳的展覽室裡,可以看到日本著名女畫家橋本心泉以它為主要背景的一幅名為《周莊的某一天》的油畫。

這一條古街俗稱一步街,因為它很窄,一步就可以跨過,街道兩旁開店的店主不用走出店門,就可以互相握手或遞東西表示友誼,所以又稱友誼街。上面還有一線天,中間是過街樓、這種建築在大城市裡是很少見的,在周莊卻有許多。

〔在雙橋前停下來〕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雙橋,遊覽周莊雙橋是不能不看的。大家看,這橋面一橫一堅,橋洞一方一圓,樣子很像是古時候人們使用的鑰匙,所以當地人便稱之為“鑰匙橋”。這兩座橋始建於明萬曆年間(1573-1620__年)。這座石拱橋叫世德橋,橫跨南北市河,長16米、寬3米、跨度5.9米。這座石樑橋叫永安橋,平架在銀子浜口,長13.3米、寬2.4米、跨度3.5米。雙橋最能體現古鎮的神韻,等一會大家可以在這裡拍照留念。雙橋為什麼會這麼出名呢?那是1984年春天,上海著名旅美畫家陳逸飛乘坐小船來到周莊,看到了雙橋,覺得自己彷彿回到了記憶中的童年。於是,就以雙橋為背景,創作了一幅題名為《故鄉的回憶》的油畫。後來這幅油畫連同他的37幅作品一起在以美國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長阿曼德.哈默名字命名的哈默畫廊中展出。陳逸飛的畫使默默無聞的雙橋走向了世界。鑰匙橋不是鑰匙勝過鑰匙,因為它開啟了周莊與國際交往的友誼之門。

〔過雙橋〕各位遊客,大家看,我們對面的一角,有小橋、流水、人家,這種景色,是我們周莊建築內涵最豐富的一角。所以啊,不管是雨雪霏霏,還是赤日炎炎,喜歡畫畫的人都會在這裡鋪開畫板,描繪著對岸的一景一物。我國的許多電影導演和演員,都把周莊作為最佳的外景地,先後在這裡拍攝了《共和國不會忘記》、《聊齋志異》、《楊乃武與小白菜》、《濟公遊記》、《江南鉅富沈萬三》、《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等數十部電影和電視劇。著名導演張藝謀說:“在周莊拍片子,很令人滿意。”他追求的就是這種古宅的建築和幽深的水巷組成的文化氛圍,這不是一時一日能製作出來的。

〔走到張廳〕現在,我們已經來到張廳,張廳是周莊僅存的少量明代建築之一,為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張廳為明朝中山王徐達的弟弟徐孟清的後代所建。按理說徐家建的應叫徐廳,為什麼叫張廳呢?那是在清朝初年的時候,徐家衰落了,就把這座房子賣給了一戶姓張的人家,才被改名為張廳。讓我們到張廳的正廳去看看。這兒是張廳的正廳“玉燕堂”。玉燕堂原名怡順堂,早先門前有兩棵玉蘭樹,春天一到,玉蘭花開放,引來了許多燕子,燕子在屋簷下築巢繁殖後代,被張廳的主人看見了,認為燕子和玉蘭樹給張廳帶來了勃勃生機,於是就將怡順堂改為玉燕堂。張廳的特點是“轎從門前進,船從家中過”。大廳的東側,有一條幽暗深長的備弄,它的作用好像是現在大賓館裡的員工通道。請隨我進去。

這兒就是“船自家中過”的地方。你們別看它窄窄的,可是它能通向外面的大湖。它有兩個作用。一是張廳是一戶大戶人家,每天要消耗許多吃的、用的、穿的,都靠小船從這裡運進運出。二是封建社會,時時會打仗,主人萬一遇到什麼不測,就可以坐著小船從這裡逃生。我想各位一定想了解一些我們周莊風俗習慣吧!這兒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周莊的“阿婆茶”。“阿婆茶”就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太太吃過午飯後閒在家沒事幹,就帶上自己的小孫孫和一些自家醃製的醬瓜、菜莧等聚到一塊兒,泡上一杯清淡的茶,一邊品嚐醬瓜什麼的,一邊談天說地。有機會大家也可以去品嚐一下。

〔出張廳,邊走邊講〕各位遊客,自從周莊的旅遊事業發展以後,小商店日益增多,特別是旅遊工藝品店,在這些商店裡,有刺繡、雕刻、編織、字畫、旅遊食品等,繁榮了周莊的旅遊市場,大家等會兒可以選購一些留作紀念。

〔走到沈廳〕這裡就是沈廳,為江南民居之最。沈廳是“七進五門樓”,它的七進可以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進是第一部分,是迎接客人的地方;第二、三、四進是沈廳的第二部分,是接待賓客的地方;第五、六、七進是第三部分,是沈家生活起居的地方。總之,這三部分可以用四個字來歸納:“前廳後堂”。好,下面我們進去看看沈廳。

這就是沈廳的第一進“水牆門”,以前水鄉的主要交通工具都是船,所以這裡是沈家的船碼頭,也是沈廳主人接送賓客的地方。

我們現在走進的沈廳的第二進“牆門樓”,又稱旱牆門。是沈家辦理婚喪大事、張燈結綵的地方,過路的人一看,不必進去,就知道今天沈家又有什麼大事了。這裡有一塊沈廳的簡介石碑,請大家先看一看吧!石碑旁有一段文字介紹,沈廳又名敬業堂。1995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這裡就是沈廳的第三進了,叫茶廳。是船伕和轎伕喝茶的地方。因為在那時,船伕和轎伕是不能跟主人一塊兒到裡邊去的。所以啊,這裡的傢俱都很簡陋。

我們已經來到了沈廳的第四進也就是沈廳的正廳鬆茂堂了。我們看這塊匾上的“鬆茂堂”這三個字,是清末狀元張謇寫的。這裡是沈家主人招待貴賓的地方,所以這裡的傢俱很講究。沈廳一共有三幫建築風格,在這裡我們都能看見。請大家抬頭看,屋樑上精美的雕刻有鳳凰、仙鶴等。特別是這個圖案,你們一定會說這是龍吧,嘿,這回你們可錯了!龍,那時候就是天子的象徵,沈廳是民居,所以就只能把它稱作為“蟒”。這種雕刻屬於“蘇幫”藝術。這一進的屋頂有兩層,我們現在看到的是下面一層,上面還有一個屋頂,這樣的結構,可以起到防寒避暑的作用。我們再來看這個磚雕門樓,這是五個門樓中最巨集偉的一個。上面的磚雕有《紅樓夢》、《西廂記》中的情景。可惜的是這些精美的磚雕都被破壞了,專家說已經很難修復,這些磚雕屬於“徽幫”藝術。還有一幫是“紹幫”,那屋頂兩旁的封火牆就是。鬆茂堂裡邊是沈家生活起居的地方,照以前的規矩我們是不能隨便進去的。今天我們就破一次例,進去參觀一下吧!沈廳是前廳後堂的建築格局,我們已經來到了後堂,這裡是大堂樓,現在是陳列室。請大家隨便參觀。說到沈廳不得不說說沈萬三,萬三兄對周莊的經濟建設做出過巨大的貢獻,應該說他也是我國一部分先富起來的人之一,據專家考證:沈萬三的富有有三個原因。一是靠躬耕起家的,院子裡的這頭牛就表明他是靠種田發財的。二是沈萬三繼承了人家的財產。第三也是最主要的一點,沈萬三靠鎮北邊的那一條急水江和外國人做生意。他把江南一帶的刺繡、絲綢賣給外國人,賺了大錢。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做外貿。沈萬三的富有不僅在我們江南一帶數一數二的,而且在全國也很有名氣。那時候朱元璋剛做上皇帝。由於連年打仗,沒有多少錢,但是他又想在南京修城牆,怎麼辦呢?有一個大臣提議:“讓富豪來承擔這筆鉅款。”於是,沈萬三分到了建三分之一城牆的任務。當時沈萬三想借這個機會來討好朱元璋,便很爽快地拿出了許多錢。不久城牆修好了,而且修得很漂亮,沈萬三心裡很高興,於是他想縞勞一下修城牆的士兵。誰知這件事情被朱元璋知道了,朱元璋本來就很眼紅沈萬三,這麼一來他就找到藉口了。朱元璋把沈萬三抓了起來,說:“你要和我比富,還想收買軍心,要奪我江山,這怎麼了得。”於是就要把沈萬三判死罪。多虧了那些文武百官出面求情,沈萬三才免了一死,被髮配到雲南充軍。沈萬三的家人,殺頭的殺頭,坐牢的坐牢,家破人亡。他的家產也全部充公了。只有一個小孫子逃了出來,沈家才留下了一條根。我們現在看到的沈廳就是沈萬三的後代沈本仁在乾隆七年時建造的。這塑像兩旁的對聯,上聯是:甲萬戶起南潯周莊江南聚寶;下聯是:稱三秀居東宅客金陵浜東藏銀。概括了沈萬三的一生。沈廳是周莊規模最大的一所七進民宅。南北向的市街將沈廳的第一進與第二進分開。這種形式在水鄉很有代表性。第一進臨河而建,稱“水牆門,便於船隻往來及洗衣,臨街為“旱牆門”。裡面是茶廳、正廳,為接待賓辦理婚喪大事之處。茶廳為一般的待客處,規模、陳設均不及正廳。正廳為“鬆茂堂”。大堂上方兩側走馬樓連線各進樓房。過去,如果有來賓,女眷是不能到正廳相見的,只能在這走馬樓上,通過開啟的木窗向大廳窺視,待字閨中的小姐也是在此相夫的。正廳後而是大小堂樓。概括起來就是前廳後堂、明灶暗室兩大特徵。沈廳的第五進安放著沈萬三的坐像,這個就是傳說中的聚寶盤。

這後邊是沈家吃飯的地方。我們進去看看。這裡,就是沈廳的最後一進,第七進。是沈家吃飯的地方。桌子上擺的都是一些家常小菜,這中間的主菜是沈家特有的,叫萬三蹄,它還是我們周莊的特產呢!現在商店裡可以買到,大家可以買一隻回去閤家品嚐品嚐。人們都說:“萬三蹄肥而不膩,酥而不爛”,真是席上珍品。隔壁是沈家的廚房。看,這個東西曾在《正大綜藝》節目中登過場。大家也來猜猜,它是派什麼用場的呢!不知道吧!這是擠甘蔗汁用的。這裡還有許多以前用的器具。大家可以隨意看看。

接下來請到樓上去看看。這裡陳列有老爺房和小姐房。我們來看這隻床,它叫千功床,它分三進有三個門簾。有許多精美的雕刻,讓人看上去很複雜,可是整隻床沒有用一根釘子。到夏天時,天氣炎熱,可以把那些雕花板拆下來,裡面就通風了。到了冬天,再可以裝上去。那為什麼叫它千功床呢?有二種說法:一說上面,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是唐代李世民手下的開國功臣,為了緬懷那些大臣,就把他們刻在床上,所以稱千功床。二說上面的精美圖案,花了整整三年的時間才刻成,功夫太深,故稱為千功床。其他的陳列物品,請大家隨意看看。

這是沈廳的走馬樓,所謂走馬樓,就是樓道,繞著沈廳兜一圈。大家看,這兒有一塊木板。我們從這裡望下去,是我們剛才走過的鬆茂堂。平時,木板都是關著的。封建社會,女的是不能隨便見客人的,所以就設計這麼一個可以開、關的窗,逢到有客人來,女的就可以掀開一條縫偷偷地看了。古代小姐就是在這裡看自己的未來丈夫的。好,請大家跟我走。這裡呢,就是沈家逢年過節請戲班子唱戲的地方,這兩邊可以坐人。如果好好裝飾一下的話,那可真是一個很不錯的小舞臺。到了此處,沈廳我們已參觀完了。那麼,沈廳的價值究竟在哪裡呢?對!沈廳的價值就在於它不是官宅,而是民居。民居能有這麼大的規模,而且儲存了二百多年,這在江南一帶是極罕見的。

〔出沈廳,到富安橋〕大家請看,展現在我們眼前的這座橋叫富安橋。它始建於公元1355年,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嘉靖年間(1522-1566年)兩次重修,為單孔拱橋。橋長17.4米,寬3.8米,跨度6.6米。清咸豐五年(1855年)重修,橋面改成花崗石,東西有級梯,中間為平面,刻有浮雕圖案,橋身四角有橋樓,臨波拔起,遙遙相對。據說沈萬三的弟弟沈萬四,因不願重蹈其哥哥與朱元璋作對最終被髮配充軍的覆轍,主動捐錢為鄉里做好事,曾捐錢修建過富安橋。富安橋的名字,就是表達了他富了以後祈求安康的心願。

〔邊走邊導遊〕各位遊客,這兒還有穿竹石欄,很有特色,所以許多電影導演也都喜歡在這裡拍鏡頭,像電視劇《柳亞子》、《江南鉅富沈萬三》等,一些片斷都是在這兒拍的。

看,這條市河以前是我們周莊的菜市場。水鄉人家,買菜也是在水上進行的。每天早晨,河道上擠滿了小船,船上裝著鮮魚、蔬菜等。小販們一邊搖船,一邊叫賣,兩岸的居民聽到以後,紛紛到河埠上來買菜,有些住在樓上的人,懶得下來,就直接從樓上放下一隻籃子,籃子裡面放著錢,小販只要把菜放到籃子裡,這樣一筆生意就成交了。

〔葉楚傖故居門前〕葉楚傖小名小鳳,是著名的南社詩人,曾經擔任過江蘇省政府祕書長,我們周莊有一段時間曾被改名為楚傖鎮!

葉楚傖出生貧寒,長大後雖然做了“大官”,可仍然處處注意節約。一次他到老朋友沈仲眉家去,沈仲眉問他吃什麼?他只點了一隻糟燒螺螄頭肉,螺螄在水鄉是極便宜的,這也是他童年時代家裡最好的菜了,他認為這菜有鄉土風味,且價廉物美。吃完飯,沈家的女傭王媽給他絞上一把毛巾,他連忙說:“不敢當,不敢當!您老人家替我絞毛巾,真是過意不去,應該讓我們年輕人給您絞毛巾才對。”王媽很受感動,她說:“這個‘葉老爺’雖然官做得大,卻沒有一點官架子,真是少有的好人。”葉楚傖的作品很多,有《楚傖詩存》、《世微堂文集》等。1946年葉楚傖在上海病逝。故居陳列了葉楚傖的生平家世、著作和有關他的照片、回憶文章。請大家進去參觀一下。

〔全福講寺〕各位遊客,這裡是全福講寺,矗立在南湖園中,殿宇軒昂,飛簷高翹,歡迎四方遊人。相傳宋元佑元年(1086年),周邊功郎舍宅為寺,在白蜆湖畔建全福寺。歷代不斷擴建,梵宮重疊,樓閣崢嶸,碧水環繞,香火鼎盛,成為江南一帶以經懺為主的名寺。寺內有一口巨鍾,重三千斤,懸於大雄寶殿左側。每當破曉時分,寺內有和尚撞鐘,鐘聲巨集亮,傳到數十里外。人們把它當作報曉的雞啼,聞聲紛紛起床,下田耕作。久而久之,“全福曉鍾”成為周莊人景中的重要一景。

昔日的全福講寺共有五進,主體建築大雄寶殿,殿宇雄偉軒敞。高達三丈徐的如來大佛巍然盤漆而坐,寬闊的巨佛手掌心中足可臥伏一人,這樣高大的佛身,在江南一帶的各大寺院中絕無僅有。據《周莊鎮志》記載,如來大佛本蘇州虎丘海湧峰雲巖寺世尊像,清順治五年(1648年),都督楊承祖兵駐白蜆湖邊,迎於寺內,如來大佛的左右,仁立著文殊、普賢佛像,同樣十分高大。兩側的十八羅漢神態各異,栩栩如生。清初,書法家李仙根尋訪全福講寺,見寺院與湖光水色交相輝映,相得益彰,揮毫寫“水中佛國”四個大字,製成匾額懸于山門之上,給全福講寺增添了光彩。

全福講寺九百年來香火鼎盛,成為周莊繁榮發展的一個象徵。然而,這座堪與杭州靈隱寺媲美的寺院,卻在50年代初期被迫改作糧庫,寺內所有的佛像、經卷和珍藏不知去向,歷史悠久的古寺毀於一旦,這不能不說是周莊的一大損失。

90年代後,周莊鎮建造南湖園。作為主體工程的全福講寺,也於1995年3月18日破土動工。經過三百個日夜的緊張施工,移址在南湖的全福講寺,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人們面前。新建的全福講寺,主要建築包括山門、指歸閣、大雄寶殿和藏經樓等。

山門聳峙在南湖岸邊,門前湖光瀲灩,水埠碼頭平臥碧波,遊人和香客可以乘船進南湖沿石階登岸,別有情趣。進入山門,只見一座五孔石拱橋飛跨在荷花池上,橋上石欄相扶。駐足橋上,可以欣賞荷池中的紅嶂翠蓋,也可以回眸南湖,盡情地觀看旖旎的湖景。

過拱橋,前面就是重簷復宇、氣勢莊嚴的指歸閣。在此登樓,居高臨下,遠近的景色盡收眼底。南湖中養魚的網箱籪欄,以鉛灰色的線條,分割著萬頃波光。寺院內的亭臺樓閣,錯落有致,鐘樓、鼓樓矗立兩側,互為映襯,使寺院愈加氣象雄偉。

第三進,即是主體建築大雄寶殿。飛簷翹角,雄偉而不失精美。“佛光普照”四個大字在高達18米的屋脊間熠熠閃光。鑲嵌於兩邊的梅、蘭、竹、菊磚雕構圖別緻,精細秀逸。緩步進人殿堂,只見大殿中央供著佛祖釋迦牟尼的銅坐像,高5米重3噸。釋迦牟尼兩側,是騎跨在雄獅上的文殊和騎跨在大象上的普賢。殿後塑有飄海觀音像,屹立在鰲魚之背,衣袂飄動。大殿兩旁的十八尊羅漢像,也各具神態,栩栩如生。整座大雄寶殿,神光閃耀,祥雲繚繞,置身其間,足以感受到佛教文化氛圍。

經臺由婉蜒曲折的花廊環抱,經臺中央矗立著三層寶殿,終日香菸繚繞。四周的荷花座石雕欄杆上,鐫刻著吉祥雲紋。經臺下的池水與曲徑花廊下的流水相連,有錦鱗嬉遊,富有詩情畫意。

大雄寶殿後,是三層高的藏經樓。殿堂寬敞,裝飾精美。樓內薈萃諸多佛教文化的精品。藏經樓兩側是大齋堂和方丈室,遙相呼應。

周莊修復全福講寺,借水佈景,巧奪天工,融佛教文化、建築藝術和園林景色於一體,既為佛教文化愛好者和宗教信仰者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場所,也為旅遊者提供了一個流連忘返的好去處。

〔出全福講寺〕大家看對面的那座小茶樓就是三毛茶樓,它是為了紀念中國臺灣女作家三毛而建的。1989年,三毛在煙雨朦朧之中來到了我們周莊,她看到周莊小橋、流水、人家的迷人風光,不禁感慨地說道:“啊!這不正是我魂牽夢繞的故土嗎?”三毛激動地流下了眼淚。三毛回到中國臺灣後還經常來信,說還要嚐嚐周莊的大閘蟹,很可惜她再也沒能實現這個願望。周莊人民為了紀念她,將這座古宅改稱三毛茶樓。茶樓中除了陳列了三毛的照片、手跡、書信外,還陳列了中外大批文人學者遊訪周莊的照片。

〔邊走邊導遊〕前面就是迷樓了。大家看,這兒有一座古橋,它叫“貞豐橋”。“貞豐橋”這個名字,不用我說大家也都知道,它是因為周莊的原名而起的。橋邊的那座小樓就是有名的“迷樓”。迷樓以前是一家小酒樓,叫“德記”酒樓。它怎麼會出名呢?原來清朝末年,有一些進步的文化青年成立了一個團體,叫《南社》。那時南社成員柳亞子、陳去病、王大覺等人都喜歡在這酒樓裡喝酒吟詩,他們還以酒樓為題,寫下了許多著名詩篇。後這些詩篇被編成了《迷樓集》,隨即迷樓的名氣也就傳開了。

那“迷樓”為什麼被稱為“迷樓”呢?原來南社成員們在酒樓上飲酒作詩,他們覺得小酒樓的一切都非常迷人,菜很迷人,酒很迷人,周圍的環境也很迷人。因此,他們就風趣地把酒樓稱為“迷樓”。他們把酒樓叫作“迷樓”還有一個用意,就是轉移反動派的視線。

好,我們就到迷樓裡面去看看。迷樓為臨河修築的兩層小樓。樓內陳列著南社成員的照片、手跡、著作和書畫作品,以及當代書法家書寫的《迷樓集》中的詩句。二樓的東側,是一組人物蠟像,展現的正是“小樓暫飲夜傳杯”的情景,可謂如聞其聲,如見其人。迷樓向遊客開放以後,接待了許多南社成員的後裔,他們熱情地向迷樓提供圖片資料和實物,還積極參加南社研究,小小的迷樓,引起國內外諸多人士的注目。

〔繼續向前走〕這裡是澄虛道院,又稱“聖堂”,創建於宋元佑年間(1086~1096年),距今已有九百餘年曆史。明代中葉以後,道院規模日趨巨集大。嘉靖年間,當地人玉壁捐資增建了儀門。清康熙二十五年,道士胡天羽化緣募捐建玉皇閣。五年後,又在閣西建造了文昌閣,清乾隆十六年,道士蔣南記在山門外建造聖帝閣,樓閣面臨普慶橋,形成了前後三進的建築群,氣宇軒昂,佔地1500平方米,成為吳中著名的道院之一。澄虛道院不但儲存著豐富的宗教文化遺產,而且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水鄉風光,也使道院的遊人香客流連忘返。

各位遊客,我的導遊到此結束了。如果有時間,各位可以在古鎮裡隨便走走看看。在這臨別之際,讓我再一次感謝大家的光臨。同時,還請您把周莊的祝福帶給您的家人和朋友。祝大家在周莊旅遊愉快,吉祥如意!

我們現在出沈廳往南走。眼前的這座寺廟就是當年周迪郎功舍地而捐的全福寺,那時寺中有一江南絕無僅有的巨佛,在如來佛的掌心可臥伏一人,可惜九百歲的水中佛國毀於五十年代。今天我們看到的全福寺是1995年移址重建的。如今它背靠古鎮、面向南湖,真正成了水中佛國。山門聳峙在南湖岸邊,門前湖光瀲灩,水埠碼頭平臥碧波,遊人和香客可以乘船進南湖沿石階登岸,別有情趣。進入山門,只見一座五孔石拱橋飛跨在荷花池上,橋上石欄相扶。駐足橋上,可以欣賞荷池中的紅嶂翠蓋,也可以回眸南湖。過拱橋,前面就是重簷復宇、氣勢莊嚴的指歸閣。在此登樓,居高臨下,遠近的景色盡收眼底。南湖中養魚的網箱籪欄,以鉛灰色的線條,分割著萬頃波光。寺院內的亭臺樓閣,錯落有致,鐘樓、鼓樓矗立兩側,互為映襯,使寺院愈加氣象雄偉。第三進,即是主體建築大雄寶殿。飛簷翹角,雄偉而不失精美。進人殿堂,只見大殿中央供著佛祖釋迦牟尼的銅坐像,高5米重3噸。釋迦牟尼兩側,是騎跨在雄獅上的文殊和騎跨在大象上的普賢。殿後塑有飄海觀音像,屹立在鰲魚之背。大殿兩旁的十八尊羅漢像,也各具神態,栩栩如生。整座大雄寶殿,神光閃耀,祥雲繚繞,置身其間,足以感受到佛教文化氛圍。經臺由婉蜒曲折的花廊環抱,經臺中央矗立著三層寶殿,終日香菸繚繞。四周的荷花座石雕欄杆上,鐫刻著吉祥雲紋。經臺下的池水與曲徑花廊下的流水相連,有錦鱗嬉遊,富有詩情畫意。雄寶殿後,是三層高的藏經樓。殿堂寬敞,裝飾精美。樓內薈萃諸多佛教文化的精品。藏經樓兩側是大齋堂和方丈室,遙相呼應。

這裡就是迷樓,這是一座樓閣式建築,原名為“德記酒樓”,有人問了,為什麼改了這麼一個詩意的名呢?其實,改為這個名字和一位女子有關也。原來這座樓的老闆因經營有方,生意十分紅火,但直到年過四十才得一“千金”,於是取名“阿金”,阿金長得賽過天仙,參加現在的世界小姐比賽絕對會為國爭光,近代愛國文學團體南社成員常聚在德記酒店,___革命文學,飲酒誦詞,有人戲稱他們被阿金迷住,他們便索性以此為幌子,並將“迷樓”的雅號送給了酒店。他們在此留下了不少以周莊風光和阿金美貌為題的詩歌,並有《迷樓集》出版。

我們已經把周莊走了一圈,遊周莊,大家一定要靜下心來感受,如果能有時間在周莊住上一夜,感受周莊的清晨和黃昏,你一定會有一種更美妙的感覺。好了,留出時間給大家照相留念,記著一定要把周莊放入相機帶回家,我個人認為周莊最適於留念的是雙橋和富安橋。

周莊導遊詞作文 篇16

各位遊客你們好!歡迎大家來周莊遊覽。周莊鎮為澤國,因河成街,呈現一派古樸、明潔的幽靜,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雖歷經900多年的滄桑,仍完整地儲存著原有的水鄉古鎮的風貌和格局,宛如一顆鑲嵌在澱山湖畔的明珠。相信大家都忍不住想進去瞧瞧了吧!先彆著急,在我們進入古鎮主要景點之前,我先把周莊的情況簡要介紹一下。

周莊地處蘇州崑山市、吳江市、上海的青浦縣三縣市交界之處,東面不遠就是有名的澱山湖,從這裡乘汽車到上海的大觀園只需要十幾分鍾。所以有人說:“周莊是澱山湖畔的一顆明珠。”

周莊,是一個有著九百多年曆史的江南水鄉古鎮,它以悠遠的傳統,淳樸的民風,古老的建築,清澄的河水和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成為一片極有誘惑力的旅遊勝地。著名古建築專家羅哲文說;“周莊不僅是江蘇省的一個寶,而且是國家的一個寶。”中國臺灣經緯雜誌盛讚周莊是“中國第一水鄉”。還有不少人在遊覽了周莊之後,這樣說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中間還有一個周莊。”大家為周莊儲存著如此眾多的明清建築而讚歎,為“小橋、流水、人家”的精美格局而眩惑,為處處可畫、時時有詩的風情而陶醉,覺得周莊是無法重造的美麗水鄉。

〔走到貞豐澤國牌坊前〕這裡是石牌樓,巍然矗峙在這新老鎮區的交界處,是古鎮周莊的象徵,上面鐫刻有“貞豐澤國”四個字,為著名書法家沈鵬所寫。“貞豐”是指周莊的原名為貞豐裡,北宋元佑元年(1086年),有一位姓周的迪功郎因信奉佛教,將兩百畝莊田捐給當地的全福寺作為廟田,老百姓感其恩德,把貞豐裡改為周莊。“澤國”是指四周環水的地方。坊柱上的一副對聯,上聯是“貞堅不貳攀日康莊有道路”,下聯是“豐衣足食向陽桃李自逢時”,意思是說我們周莊人民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走上了康莊大道,生活越來越富裕了。

大家跨過石牌樓就進入古鎮區了,請回頭再看,這裡還有一幅對聯:“萬頃碧波水光瀲灩晴方好;百尺臨雲塔影橫斜景亦奇。”這是著名記者馮英子題寫的。橫額上書“唐風孑遺”。意思是在周莊,古代優秀的民族文化、古風遺韻還能看到一些。這是著名書法家費新我老先生在晚年高齡的時候用左手題寫的,左下角還有他的落款呢!大家可以仔細辨認一下,是“新我左筆”四個字。這石牌樓和馬路兩旁飛簷翹角、黛瓦粉牆的房屋,以及高高聳立的古塔,構成了一個古建築群,許多人都喜歡在這裡留影,回頭大家也可以在這裡留個影。

〔邊走邊導遊〕前面呢,有一座醒目的漢白玉照壁,它是為紀念古鎮九百週年而建立的。它藝術地勾勒出了周莊悠久的歷史。抬頭看去,拱橋駁岸,風火牆和蠡窗黛瓦,無不給人以濃重的歷史感。

周莊,是典型的江南水鄉,有人把它比作“威尼斯”。四條河道交叉形成“井”字型將古鎮分割,形成8條街道,15座各式小橋彩虹般橫跨在“井”字型的河道上,給周莊增添了風采。鎮上大部分居民住宅都臨港背河。過街騎樓、臨河水閣、水牆門、長駁岸、河埠廊坊、穿竹石欄、水巷幽弄、深宅大院,處處顯露出古樸幽雅,是中國水鄉古鎮風貌的“活化石”。吳冠中教授遊覽了周莊後說:“黃山集中國山川之美,周莊集中國水鄉之美。”

前面有一座古橋,叫太平橋,建於清代。展現在大家眼前的是一幅動人的江南風情畫,在沈廳的展覽室裡,可以看到日本著名女畫家橋本心泉以它為主要背景的一幅名為《周莊的某一天》的油畫。

這一條古街俗稱一步街,因為它很窄,一步就可以跨過,街道兩旁開店的店主不用走出店門,就可以互相握手或遞東西表示友誼,所以又稱友誼街。上面還有一線天,中間是過街樓、這種建築在大城市裡是很少見的,在周莊卻有許多。

〔在雙橋前停下來〕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雙橋,遊覽周莊雙橋是不能不看的。大家看,這橋面一橫一堅,橋洞一方一圓,樣子很像是古時候人們使用的鑰匙,所以當地人便稱之為“鑰匙橋”。這兩座橋始建於明萬曆年間(1573-1620xx年)。這座石拱橋叫世德橋,橫跨南北市河,長16米、寬3米、跨度5.9米。這座石樑橋叫永安橋,平架在銀子浜口,長13.3米、寬2.4米、跨度3.5米。雙橋最能體現古鎮的神韻,等一會大家可以在這裡拍照留念。雙橋為什麼會這麼出名呢?那是1984年春天,上海著名旅美畫家陳逸飛乘坐小船來到周莊,看到了雙橋,覺得自己彷彿回到了記憶中的童年。於是,就以雙橋為背景,創作了一幅題名為《故鄉的回憶》的油畫。後來這幅油畫連同他的37幅作品一起在以美國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長阿曼德.哈默名字命名的哈默畫廊中展出。這幅畫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後來,被阿曼德.哈默用高價購藏。同年十一月份,哈默先生在訪問中國的時候,將這幅油畫送給了鄧小平。1985年,這幅畫又經過陳逸飛的加工成為當時聯合國首日封的圖案,深受集郵愛好者和各界人士的青睞。經新聞媒體宣傳,周莊古鎮聲名鵲起。陳逸飛的畫使默默無聞的雙橋走向了世界。鑰匙橋不是鑰匙勝過鑰匙,因為它開啟了周莊與國際交往的友誼之門。

〔過雙橋〕各位遊客,大家看,我們對面的一角,有小橋、流水、人家,這種景色,是我們周莊建築內涵最豐富的一角。所以啊,不管是雨雪霏霏,還是赤日炎炎,喜歡畫畫的人都會在這裡鋪開畫板,描繪著對岸的一景一物。我國的許多電影導演和演員,都把周莊作為最佳的外景地,先後在這裡拍攝了《共和國不會忘記》、《聊齋志異》、《楊乃武與小白菜》、《濟公遊記》、《江南鉅富沈萬三》、《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等數十部電影和電視劇。著名導演張藝謀說:“在周莊拍片子,很令人滿意。”他追求的就是這種古宅的建築和幽深的水巷組成的文化氛圍,這不是一時一日能製作出來的。

〔走到張廳〕現在,我們已經來到張廳,張廳是周莊僅存的少量明代建築之一,為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張廳為明朝中山王徐達的弟弟徐孟清的後代所建。按理說徐家建的應叫徐廳,為什麼叫張廳呢?那是在清朝初年的時候,徐家衰落了,就把這座房子賣給了一戶姓張的人家,才被改名為張廳。讓我們到張廳的正廳去看看。這兒是張廳的正廳“玉燕堂”。玉燕堂原名怡順堂,早先門前有兩棵玉蘭樹,春天一到,玉蘭花開放,引來了許多燕子,燕子在屋簷下築巢繁殖後代,被張廳的主人看見了,認為燕子和玉蘭樹給張廳帶來了勃勃生機,於是就將怡順堂改為玉燕堂。張廳的特點是“轎從門前進,船從家中過”。大廳的東側,有一條幽暗深長的備弄,它的作用好像是現在大賓館裡的員工通道。請隨我進去。

這兒就是“船自家中過”的地方。你們別看它窄窄的,可是它能通向外面的大湖。它有兩個作用。一是張廳是一戶大戶人家,每天要消耗許多吃的、用的、穿的,都靠小船從這裡運進運出。二是封建社會,時時會打仗,主人萬一遇到什麼不測,就可以坐著小船從這裡逃生。我想各位一定想了解一些我們周莊風俗習慣吧!這兒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周莊的“阿婆茶”。“阿婆茶”就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太太吃過午飯後閒在家沒事幹,就帶上自己的小孫孫和一些自家醃製的醬瓜、菜莧等聚到一塊兒,泡上一杯清淡的茶,一邊品嚐醬瓜什麼的,一邊談天說地。有機會大家也可以去品嚐一下。

〔出張廳,邊走邊講〕各位遊客,自從周莊的旅遊事業發展以後,小商店日益增多,特別是旅遊工藝品店,在這些商店裡,有刺繡、雕刻、編織、字畫、旅遊食品等,繁榮了周莊的旅遊市場,大家等會兒可以選購一些留作紀念。

〔走到沈廳〕這裡就是沈廳,為江南民居之最。沈廳是“七進五門樓”,它的七進可以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進是第一部分,是迎接客人的地方;第二、三、四進是沈廳的第二部分,是接待賓客的地方;第五、六、七進是第三部分,是沈家生活起居的地方。總之,這三部分可以用四個字來歸納:“前廳後堂”。好,下面我們進去看看沈廳。

這就是沈廳的第一進“水牆門”,以前水鄉的主要交通工具都是船,所以這裡是沈家的船碼頭,也是沈廳主人接送賓客的地方。

我們現在走進的沈廳的第二進“牆門樓”,又稱旱牆門。是沈家辦理婚喪大事、張燈結綵的地方,過路的人一看,不必進去,就知道今天沈家又有什麼大事了。這裡有一塊沈廳的簡介石碑,請大家先看一看吧!石碑旁有一段文字介紹,沈廳又名敬業堂。1995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這裡就是沈廳的第三進了,叫茶廳。是船伕和轎伕喝茶的地方。因為在那時,船伕和轎伕是不能跟主人一塊兒到裡邊去的。所以啊,這裡的傢俱都很簡陋。

我們已經來到了沈廳的第四進也就是沈廳的正廳鬆茂堂了。我們看這塊匾上的“鬆茂堂”這三個字,是清末狀元張謇寫的。這裡是沈家主人招待貴賓的地方,所以這裡的傢俱很講究。沈廳一共有三幫建築風格,在這裡我們都能看見。請大家抬頭看,屋樑上精美的雕刻有鳳凰、仙鶴等。特別是這個圖案,你們一定會說這是龍吧,嘿,這回你們可錯了!龍,那時候就是天子的象徵,沈廳是民居,所以就只能把它稱作為“蟒”。這種雕刻屬於“蘇幫”藝術。這一進的屋頂有兩層,我們現在看到的是下面一層,上面還有一個屋頂,這樣的結構,可以起到防寒避暑的作用。我們再來看這個磚雕門樓,這是五個門樓中最巨集偉的一個。上面的磚雕有《紅樓夢》、《西廂記》中的情景。可惜的是在這些精美的磚雕都被破壞了,專家說已經很難修復,這些磚雕屬於“徽幫”藝術。還有一幫是“紹幫”,那屋頂兩旁的封火牆就是。鬆茂堂裡邊是沈家生活起居的地方,照以前的規矩我們是不能隨便進去的。今天我們就破一次例,進去參觀一下吧!沈廳是前廳後堂的建築格局,我們已經來到了後堂,這裡是大堂樓,現在是陳列室。請大家隨便參觀。說到沈廳不得不說說沈萬三,萬三兄對周莊的經濟建設做出過巨大的貢獻,應該說他也是我國一部分先富起來的人之一,據專家考證:沈萬三的富有有三個原因。一是靠躬耕起家的,院子裡的這頭牛就表明他是靠種田發財的。二是沈萬三繼承了人家的財產。第三也是最主要的一點,沈萬三靠鎮北邊的那一條急水江和外國人做生意。他把江南一帶的刺繡、絲綢賣給外國人,賺了大錢。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做外貿。沈萬三的富有不僅在我們江南一帶數一數二的,而且在全國也很有名氣。那時候朱元璋剛做上皇帝。由於連年打仗,沒有多少錢,但是他又想在南京修城牆,怎麼辦呢?有一個大臣提議:“讓富豪來承擔這筆鉅款。”於是,沈萬三分到了建三分之一城牆的任務。

周莊導遊詞作文 篇17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周莊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

周莊位於蘇州城東南,崑山的西南處,有“中國第一水鄉”的美譽,是江南六大古鎮之一。周莊是一個具有九百多年曆史的水鄉古鎮,而正式定名為周莊鎮,卻是在清康熙初年。周莊在蘇州管轄的崑山之西南,古稱貞豐裡。若要在中國選一個最具代表性的水鄉古鎮,毫無疑問,她就是“中國第一水鄉”周莊。千年歷史滄桑和濃郁吳地文化孕育的周莊,以其靈秀的水鄉風貌,獨特的人文景觀,質樸的民俗風情,成為東方文化的瑰寶。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傑出代表的周莊,成為吳地文化的搖籃,江南水鄉的典範。

最為著名的景點有:沈萬三故居、富安橋、雙橋、沈廳、怪樓、周莊八景等。富安橋是江南僅存的立體形橋樓合壁建築;雙橋則由兩橋相連為一體,造型獨特;沈廳為清式院宅,整體結構嚴整,區域性風格各異;此外還有澄虛道觀、全福講寺等宗教場所。

周莊古鎮南瀕臨的一片大湖,俗稱南湖、南白蕩,與吳江分界。乘船經南湖可抵青浦商榻,遊覽大觀園。湖濱茂林修竹,環境幽靜,湖水清澈澄淨,魚蝦豐盛。這裡既是一個天然水庫和養魚場,又是一個不可多得的風景區。南湖景色四季皆宜,秋夜的月色格外醉人。當金風送爽,明月高懸時,湖面上一片碧綠、一帶金黃,充滿了“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的意境。

周莊八景:—全福曉鍾、指歸春望、缽亭夕照、蜆江漁唱、南湖秋月、莊田落雁、急水揚帆 、東莊積雪,隨著歲月的變遷,有的陳跡依舊,有的增添了新的光彩。有的卻已影蹤難覓。被歷史的風塵所湮沒。

迷樓:地處貞豐橋畔,原名德記酒店。店主李德夫祖籍鎮江,於清光緒末年,攜眷遷徙周莊古鎮,因擅長烹調珍饈佳餚,掌勺開設酒店。夫妻倆年過四十,才喜得千金名喚阿金。年長後,如阿一枝出水芙蓉,在水鄉周莊壓倒群芳。在父母的寵愛下,抵制纏足,“大腳觀音”的雅號不脛而走。求婚者紛至沓來,李德夫難捨愛女遠離膝下,小樓藏嬌,讓她守著雙親共度生涯,當壚勸酒,張羅顧客,生意火紅。

全福路南端的新老鎮區交界處,矗立著一座仿古牌樓。四根堅固挺拔的淺褐色花崗石方形柱子,支撐起重簷翹脊的蓋頂;渾然粗獷的木質斗拱,透露出仿明建築的風采。整座牌樓氣勢軒昂,形態翼然,恰如水鄉周莊古鎮的一道莊重古樸的門扉。

江南名鎮周莊是崛起在中國東南沿海,融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於一體的二十一世紀新型小城鎮,是國家歷史文化名鎮、國家AAAA級景區、國家衛生鎮和國家小城鎮建設示範鎮。20xx年周莊榮獲聯合國人居中心授予的“迪拜國際改善居住環境最佳範例獎”。

周莊歷史悠久,春秋戰國時期謂搖城;北宋元?v元年(公元1086),周迪公郎舍宅為寺漸成集鎮,故稱周莊,已有900多年建鎮歷史,具“小橋、流水、人家”風格的江南古鎮周莊已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清單。

改革開放以來,周莊成功走出了一條旅遊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兩翼發展的新路子,卓有成效地開創了“江南水鄉古鎮遊”和“感測器產業基地”兩個著名品牌。20xx年全鎮實現國民生產總值8.5億元、財政收入1.2億元,全年共接待海內外遊客260萬人次、門票收入達1.1億元,吸引日本、中國臺灣、香港與歐美等國家和地區的投資累計3億美元,以中國崑山高科技產業基地國家火炬計劃崑山感測器基地、國家火炬計劃崑山感測器產業基地為建設載體的高新技術產業蓬勃發展。自1996年以來周莊已成功舉辦七屆國際旅遊藝術節、二屆中國感測器基地產業合作與發展論壇會,20xx年6月亞太經合組織貿易部長非正式會議又在周莊成功召開。

近年來,周莊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積極開展誠信服務,致力於營造政策環境、投資環境、生活環境、人文環境,不斷地構建獨特的競爭新優勢,吸引了一大批富有遠見的海內外投資者在這片土地上播種、耕耘,享受著豐厚回報。

周莊導遊詞作文 篇18

周莊地處蘇州崑山市、吳江市、上海的青浦縣三縣市交界之處,東面不遠就是有名的澱山湖,從這裡乘汽車到上海的大觀園只需要十幾分鍾。所以有人說:“周莊是澱山湖畔的一顆明珠。”

周莊,是一個有著九百多年曆史的江南水鄉古鎮,它以悠遠的傳統,淳樸的民風,古老的建築,清澄的河水和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成為一片極有誘惑力的旅遊勝 地。著名古建築專家羅哲文說;“周莊不僅是江蘇省的一個寶,而且是國家的一個寶。”中國臺灣經緯雜誌盛讚周莊是“中國第一水鄉”。還有不少人在遊覽了周莊之 後,這樣說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中間還有一個周莊。”大家為周莊儲存著如此眾多的明清建築而讚歎,為“小橋、流水、人家”的精美格局而眩惑,為處處 可畫、時時有詩的風情而陶醉,覺得周莊是無法重造的美麗水鄉。

(走到貞豐澤國牌坊前〕這裡是石牌樓,巍然矗峙在這新老鎮區的交界處,是古鎮周 莊的象徵,上面鐫刻有“貞豐澤國”四個字,為著名書法家沈鵬所寫。“貞豐”是指周莊的原名為貞豐裡,北宋元佑元年(1086年),有一位姓周的迪功郎因信 奉佛教,將兩百畝莊田捐給當地的全福寺作為廟田,老百姓感其恩德,把貞豐裡改為周莊。“澤國”是指四周環水的地方。坊柱上的一副對聯,上聯是“貞堅不貳攀 日康莊有道路”,下聯是“豐衣足食向陽桃李自逢時”,意思是說我們周莊人民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走上了康莊大道,生活越來越富裕了。

大家跨過 石牌樓就進入古鎮區了,請回頭再看,這裡還有一幅對聯:“萬頃碧波水光瀲灩晴方好;百尺臨雲塔影橫斜景亦奇。”這是著名記者馮英子題寫的。橫額上書“唐風 孑遺”。意思是在周莊,古代優秀的民族文化、古風遺韻還能看到一些。這是著名書法家費新我老先生在晚年高齡的時候用左手題寫的,左下角還有他的落款呢!大 家可以仔細辨認一下,是“新我左筆”四個字。這石牌樓和馬路兩旁飛簷翹角、黛瓦粉牆的房屋,以及高高聳立的古塔,構成了一個古建築群,許多人都喜歡在這裡 留影,回頭大家也可以在這裡留個影。

〔邊走邊導遊〕前面呢,有一座醒目的漢白玉照壁,它是為紀念古鎮九百週年而建立的。它藝術地勾勒出了周莊悠久的歷史。抬頭看去,拱橋駁岸,風火牆和蠡窗黛瓦,無不給人以濃重的歷史感。

周莊,是典型的江南水鄉,有人把它比作“威尼斯”。四條河道交叉形成“井”字型將古鎮分割,形成8條街道,15座各式小橋彩虹般橫跨在“井”字型的河道 上,給周莊增添了風采。鎮上大部分居民住宅都臨港背河。過街騎樓、臨河水閣、水牆門、長駁岸、河埠廊坊、穿竹石欄、水巷幽弄、深宅大院,處處顯露出古樸幽 雅,是中國水鄉古鎮風貌的“活化石”。吳冠中教授遊覽了周莊後說:“黃山集中國山川之美,周莊集中國水鄉之美。”

前面有一座古橋,叫太平橋,建於清代。展現在大家眼前的是一幅動人的江南風情畫,在沈廳的展覽室裡,可以看到日本著名女畫家橋本心泉以它為主要背景的一幅名為《周莊的某一天》的油畫。

這一條古街俗稱一步街,因為它很窄,一步就可以跨過,街道兩旁開店的店主不用走出店門,就可以互相握手或遞東西表示友誼,所以又稱友誼街。上面還有一線天,中間是過街樓、這種建築在大城市裡是很少見的,在周莊卻有許多。

〔在雙橋前停下來〕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雙橋,遊覽周莊雙橋是不能不看的。大家看,這橋面一橫一堅,橋洞一方一圓,樣子很像是古時候人們使用的鑰匙,所以當地 人便稱之為“鑰匙橋”。這兩座橋始建於明萬曆年間(1573~1620xx年)。這座石拱橋叫世德橋,橫跨南北市河,長16米、寬3米、跨度5.9米。這座石 樑橋叫永安橋,平架在銀子浜口,長13.3米、寬2.4米、跨度3.5米。雙橋最能體現古鎮的神韻,等一會大家可以在這裡拍照留念。雙橋為什麼會這麼出名 呢?那是1984年春天,上海著名旅美畫家陳逸飛乘坐小船來到周莊,看到了雙橋,覺得自己彷彿回到了記憶中的童年。於是,就以雙橋為背景,創作了一幅題名 為《故鄉的回憶》的油畫。後來這幅油畫連同他的37幅作品一起在以美國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長阿曼德.哈默名字命名的哈默畫廊中展出。這幅畫在當時引起了很大 的轟動,後來,被阿曼德.哈默用高價購藏。同年十一月份,哈默先生在訪問中國的時候,將這幅油畫送給了鄧小平。1985年,這幅畫又經過陳逸飛的加工成為 當時聯合國首日封的圖案,深受集郵愛好者和各界人士的青睞。經新聞媒體宣傳,周莊古鎮聲名鵲起。陳逸飛的畫使默默無聞的雙橋走向了世界。鑰匙橋不是鑰匙勝過鑰匙,因為它開啟了周莊與國際交往的友誼之門.

〔過雙橋〕各位遊客,大家看,我們對面的一角,有小橋、流水、人家,這種景色,是我們周 莊建築內涵最豐富的一角。所以啊,不管是雨雪霏霏,還是赤日炎炎,喜歡畫畫的人都會在這裡鋪開畫板,描繪著對岸的一景一物。我國的許多電影導演和演員,都 把周莊作為最佳的外景地,先後在這裡拍攝了《共和國不會忘記》、《聊齋志異》、《楊乃武與小白菜》、《濟公遊記》、《江南鉅富沈萬三》、《搖啊搖,搖到外 婆橋》等數十部電影和電視劇。著名導演張藝謀說:“在周莊拍片子,很令人滿意。”他追求的就是這種古宅的建築和幽深的水巷組成的文化氛圍,這不是一時一日能製作出來的。

(走到張廳〕現在,我們已經來到張廳,張廳是周莊僅存的少量明代建築之一,為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張廳為明朝中山王徐達的弟弟徐孟清的後代所建。按理說徐 家建的應叫徐廳,為什麼叫張廳呢?那是在清朝初年的時候,徐家衰落了,就把這座房子賣給了一戶姓張的人家,才被改名為張廳。讓我們到張廳的正廳去看看。這 兒是張廳的正廳“玉燕堂”。玉燕堂原名怡順堂,早先門前有兩棵玉蘭樹,春天一到,玉蘭花開放,引來了許多燕子,燕子在屋簷下築巢繁殖後代,被張廳的主人看 見了,認為燕子和玉蘭樹給張廳帶來了勃勃生機,於是就將怡順堂改為玉燕堂。張廳的特點是“轎從門前進,船從家中過”。大廳的東側,有一條幽暗深長的備弄, 它的作用好像是現在大賓館裡的員工通道。請隨我進去。

這兒就是“船自家中過”的地方。你們別看它窄窄的,可是它能通向外面的大湖。它有兩個作用。一是張廳是一戶大戶人家,每天要消耗許多吃的、用的、穿的,都 靠小船從這裡運進運出。二是封建社會,時時會打仗,主人萬一遇到什麼不測,就可以坐著小船從這裡逃生。我想各位一定想了解一些我們周莊風俗習慣吧!這兒我 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周莊的“阿婆茶”。“阿婆茶”就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太太吃過午飯後閒在家沒事幹,就帶上自己的小孫孫和一些自家醃製的醬瓜、菜莧等聚到 一塊兒,泡上一杯清淡的茶,一邊品嚐醬瓜什麼的,一邊談天說地。有機會大家也可以去品嚐一下。

〔出張廳,邊走邊講〕各位遊客,自從周莊的旅遊事業發展以後,小商店日益增多,特別是旅遊工藝品店,在這些商店裡,有刺繡、雕刻、編織、字畫、旅遊食品等,繁榮了周莊的旅遊市場,大家等會兒可以選購一些留作紀念。

(走到沈廳〕這裡就是沈廳,為江南民居之最。沈廳是“七進五門樓”,它的七進可以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進是第一部分,是迎接客人的地方;第二、三、四進是沈廳的 第二部分,是接待賓客的地方;第五、六、七進是第三部分,是沈家生活起居的地方。總之,這三部分可以用四個字來歸納:“前廳後堂”。好,下面我們進去看看 沈廳。

這就是沈廳的第一進“水牆門”,以前水鄉的主要交通工具都是船,所以這裡是沈家的船碼頭,也是沈廳主人接送賓客的地方。

我們現在走進的沈廳的第二進“牆門樓”,又稱旱牆門。是沈家辦理婚喪大事、張燈結綵的地方,過路的人一看,不必進去,就知道今天沈家又有什麼大事了。這裡有 一塊沈廳的簡介石碑,請大家先看一看吧!石碑旁有一段文字介紹,沈廳又名敬業堂。1995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這裡就是沈廳的第三進了,叫茶廳。是船伕和轎伕喝茶的地方。因為在那時,船伕和轎伕是不能跟主人一塊兒到裡邊去的。所以啊,這裡的傢俱都很簡陋。

我們已經來到了沈廳的第四進也就是沈廳的正廳鬆茂堂了。我們看這塊匾上的“鬆茂堂”這三個字,是清末狀元張謇寫的。這裡是沈家主人招待貴賓的地方,所以這 裡的傢俱很講究。沈廳一共有三幫建築風格,在這裡我們都能看見。請大家抬頭看,屋樑上精美的雕刻有鳳凰、仙鶴等。特別是這個圖案,你們一定會說這是龍吧, 嘿,這回你們可錯了!龍,那時候就是天子的象徵,沈廳是民居,所以就只能把它稱作為“蟒”。這種雕刻屬於“蘇幫”藝術。這一進的屋頂有兩層,我們現在看到 的是下面一層,上面還有一個屋頂,這樣的結構,可以起到防寒避暑的作用。我們再來看這個磚雕門樓,這是五個門樓中最巨集偉的一個。上面的磚雕有《紅樓夢》、 《西廂記》中的情景。可惜的是在文化大革命中這些精美的磚雕都被破壞了,專家說已經很難修復,這些磚雕屬於“徽幫”藝術。還有一幫是“紹幫”,那屋頂兩旁 的封火牆就是。鬆茂堂裡邊是沈家生活起居的地方,照以前的規矩我們是不能隨便進去的。今天我們就破一次例,進去參觀一下吧!沈廳是前廳後堂的建築格局,我 們已經來到了後堂,這裡是大堂樓,現在是陳列室。請大家隨便參觀。這就是沈廳的第六進,小堂樓。這尊塑像就是沈萬三。沈萬三是元末明初人,是一個富有傳奇 色彩的人物,號稱江南第一大富豪。關於沈萬三的富有,民間流傳著很多說法。有人說:“沈萬三有一隻聚寶盆,金銀財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也有人說:“沈 萬三左腳是金,右腳是銀,凡是他走過的地方,都能挖到銀子。”還有人說;“沈萬三有點石成金的特殊本領。”這些呀,只不過是傳說罷了。據專家考證:沈萬三 的富有有三個原因。一是靠躬耕起家的,院子裡的這頭牛就表明他是靠種田發財的。二是沈萬三繼承了人家的財產。第三也是最主要的一點,沈萬三靠鎮北邊的那一 條急水江和外國人做生意。他把江南一帶的刺繡、絲綢賣給外國人,賺了大錢。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做外貿。沈萬三的富有不僅在我們江南一帶數一數二的,而且 在全國也很有名氣。那時候朱元璋剛做上皇帝。由於連年打仗,沒有多少錢,但是他又想在南京修城牆,怎麼辦呢?有一個大臣提議:“讓富豪來承擔這筆鉅款。” 於是,沈萬三分到了建三分之一城牆的任務。當時沈萬三想借這個機會來討好朱元璋,便很爽快地拿出了許多錢。不久城牆修好了,而且修得很漂亮,沈萬三心裡很 高興,於是他想縞勞一下修城牆的士兵。誰知這件事情被朱元璋知道了,朱元璋本來就很眼紅沈萬三,這麼一來他就找到藉口了。朱元璋把沈萬三抓了起來,說: “你要和我比富,還想收買軍心,要奪我江山,這怎麼了得。”於是就要把沈萬三判死罪。多虧了那些文武百官出面求情,沈萬三才免了一死,被髮配到雲南充軍。 沈萬三的家人,殺頭的殺頭,坐牢的坐牢,家破人亡。他的家產也全部充公了。只有一個小孫子逃了出來,沈家才留下了一條根。我們現在看到的沈廳就是沈萬三的 後代沈本仁在乾隆七年時建造的。這塑像兩旁的對聯,上聯是:甲萬戶起南潯周莊江南聚寶;下聯是:稱三秀居東宅客金陵浜東藏銀。概括了沈萬三的一生。

這後邊是沈家吃飯的地方。我們進去看看。

這裡,就是沈廳的最後一進,第七進。是沈家吃飯的地方。桌子上擺的都是一些家常小菜,這中間的主菜是沈家特有的,叫萬三蹄,它還是我們周莊的特產呢!現在 商店裡可以買到,大家可以買一隻回去閤家品嚐品嚐。人們都說:“萬三蹄肥而不膩,酥而不爛”,真是席上珍品。隔壁是沈家的廚房。看,這個東西曾在《正大綜 藝》節目中登過場。大家也來猜猜,它是派什麼用場的呢!不知道吧!這是擠甘蔗汁用的。這裡還有許多以前用的器具。大家可以隨意看看。

接下來 請到樓上去看看。這裡陳列有老爺房和小姐房。我們來看這隻床,它叫千功床,它分三進有三個門簾。有許多精美的雕刻,讓人看上去很複雜,可是整隻床沒有用一 根釘子。到夏天時,天氣炎熱,可以把那些雕花板拆下來,裡面就通風了。到了冬天,再可以裝上去。那為什麼叫它千功床呢?有二種說法:一說上面,許多栩栩如 生的人物,是唐代李世民手下的開國功臣,為了緬懷那些大臣,就把他們刻在床上,所以稱千功床。二說上面的精美圖案,花了整整三年的時間才刻成,功夫太深, 故稱為千功床。其他的陳列物品,請大家隨意看看。

這是沈廳的走馬樓,所謂走馬樓,就是樓道,繞著沈廳兜一圈。大家看,這兒有一塊木板。我們 從這裡望下去,是我們剛才走過的鬆茂堂。平時,木板都是關著的。封建社會,女的是不能隨便見客人的,所以就設計這麼一個可以開、關的窗,逢到有客人來,女 的就可以掀開一條縫偷偷地看了。古代小姐就是在這裡看自己的未來丈夫的。好,請大家跟我走。這裡呢,就是沈家逢年過節請戲班子唱戲的地方,這兩邊可以坐 人。如果好好裝飾一下的話,那可真是一個很不錯的小舞臺。到了此處,沈廳我們已參觀完了。那麼,沈廳的價值究竟在哪裡呢?對!沈廳的價值就在於它不是官 宅,而是民居。民居能有這麼大的規模,而且儲存了二百多年,這在江南一帶是極罕見的。〔出沈廳,到富安橋〕大家請看,展現在我們眼前的這座橋叫富安橋。它始建於公元1355 年,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嘉靖年間(1522~1566年)兩次重修,為單孔拱橋。橋長17.4米,寬3.8米,跨度6.6米。清咸豐五年 (1855年)重修,橋面改成花崗石,東西有級梯,中間為平面,刻有浮雕圖案,橋身四角有橋樓,臨波拔起,遙遙相對。據說沈萬三的弟弟沈萬四,因不願重蹈 其哥哥與朱元璋作對最終被髮配充軍的覆轍,主動捐錢為鄉里做好事,曾捐錢修建過富安橋。富安橋的名字,就是表達了他富了以後祈求安康的心願。

〔邊走邊導遊〕各位遊客,這兒還有穿竹石欄,很有特色,所以許多電影導演也都喜歡在這裡拍鏡頭,像電視劇《柳亞子》、《江南鉅富沈萬三》等,一些片斷都是在這兒拍的。

看,這條市河以前是我們周莊的菜市場。水鄉人家,買菜也是在水上進行的。每天早晨,河道上擠滿了小船,船上裝著鮮魚、蔬菜等。小販們一邊搖船,一邊叫賣, 兩岸的居民聽到以後,紛紛到河埠上來買菜,有些住在樓上的人,懶得下來,就直接從樓上放下一隻籃子,籃子裡面放著錢,小販只要把菜放到籃子裡,這樣一筆生 意就成交了。

〔葉楚傖故居門前〕這裡面是國民黨元老葉楚傖的故居。葉楚傖小名小鳳,是著名的南社詩人,曾經擔任過國民黨江蘇省政府祕書長,我們周莊有一段時間曾被改名為楚傖鎮!

葉楚傖出生貧寒,長大後雖然做了“大官”,可仍然處處注意節約。一次他到老朋友沈仲眉家去,沈仲眉問他吃什麼?他只點了一隻糟燒螺螄頭肉,螺螄在水鄉是極 便宜的,這也是他童年時代家裡最好的菜了,他認為這菜有鄉土風味,且價廉物美。吃完飯,沈家的女傭王媽給他絞上一把毛巾,他連忙說:“不敢當,不敢當!您 老人家替我絞毛巾,真是過意不去,應該讓我們年輕人給您絞毛巾才對。”王媽很受感動,她說:“這個‘葉老爺’雖然官做得大,卻沒有一點官架子,真是少有的 好人。”葉楚傖的作品很多,有《楚傖詩存》、《世微堂文集》等。1946年葉楚傖在上海病逝。故居陳列了葉楚傖的生平家世、著作和有關他的照片、回憶文 章。請大家進去參觀一下。

〔全福講寺〕各位遊客,這裡是全福講寺,矗立在南湖園中,殿宇軒昂,飛簷高翹,歡迎四方遊人。相傳宋元佑元年 (1086年),周邊功郎舍宅為寺,在白蜆湖畔建全福寺。歷代不斷擴建,梵宮重疊,樓閣崢嶸,碧水環繞,香火鼎盛,成為江南一帶以經懺為主的名寺。寺內有 一口巨鍾,重三千斤,懸於大雄寶殿左側。每當破曉時分,寺內有和尚撞鐘,鐘聲巨集亮,傳到數十里外。人們把它當作報曉的雞啼,聞聲紛紛起床,下田耕作。久而 久之,“全福曉鍾”成為周莊人景中的重要一景。

昔日的全福講寺共有五進,主體建築大雄寶殿,殿宇雄偉軒敞。高達三丈徐的如來大佛巍然盤漆而 坐,寬闊的巨佛手掌心中足可臥伏一人,這樣高大的佛身,在江南一帶的各大寺院中絕無僅有。據《周莊鎮志》記載,如來大佛本蘇州虎丘海湧峰雲巖寺世尊像,清 順治五年(1648年),都督楊承祖兵駐白蜆湖邊,迎於寺內,如來大佛的左右,仁立著文殊、普賢佛像,同樣十分高大。兩側的十八羅漢神態各異,栩栩如生。 清初,書法家李仙根尋訪全福講寺,見寺院與湖光水色交相輝映,相得益彰,揮毫寫“水中佛國”四個大字,製成匾額懸于山門之上,給全福講寺增添了光彩。

全福講寺九百年來香火鼎盛,成為周莊繁榮發展的一個象徵。然而,這座堪與杭州靈隱寺媲美的寺院,卻在50年代初期被迫改作糧庫,寺內所有的佛像、經卷和珍藏不知去向,歷史悠久的古寺毀於一旦,這不能不說是周莊的一大損失。

90年代後,周莊鎮建造南湖園。作為主體工程的全福講寺,也於1995年3月18日破土動工。經過三百個日夜的緊張施工,移址在南湖的全福講寺,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人們面前。新建的全福講寺,主要建築包括山門、指歸閣、大雄寶殿和藏經樓等。

山門聳峙在南湖岸邊,門前湖光瀲灩,水埠碼頭平臥碧波,遊人和香客可以乘船進南湖沿石階登岸,別有情趣。進入山門,只見一座五孔石拱橋飛跨在荷花池上,橋上石欄相扶。駐足橋上,可以欣賞荷池中的紅嶂翠蓋,也可以回眸南湖,盡情地觀看旖旎的湖景。

過拱橋,前面就是重簷復宇、氣勢莊嚴的指歸閣。在此登樓,居高臨下,遠近的景色盡收眼底。南湖中養魚的網箱籪欄,以鉛灰色的線條,分割著萬頃波光。寺院內的亭臺樓閣,錯落有致,鐘樓、鼓樓矗立兩側,互為映襯,使寺院愈加氣象雄偉。

第三進,即是主體建築大雄寶殿。飛簷翹角,雄偉而不失精美。“佛光普照”四個大字在高達18米的屋脊間熠熠閃光。鑲嵌於兩邊的梅、蘭、竹、菊磚雕構圖別 致,精細秀逸。緩步進人殿堂,只見大殿中央供著佛祖釋迦牟尼的銅坐像,高5米重3噸。釋迦牟尼兩側,是騎跨在雄獅上的文殊和騎跨在大象上的普賢。殿後塑有 飄海觀音像,屹立在鰲魚之背,衣袂飄動。大殿兩旁的十八尊羅漢像,也各具神態,栩栩如生。整座大雄寶殿,神光閃耀,祥雲繚繞,置身其間,足以感受到佛教文 化氛圍。

經臺由婉蜒曲折的花廊環抱,經臺中央矗立著三層寶殿,終日香菸繚繞。四周的荷花座石雕欄杆上,鐫刻著吉祥雲紋。經臺下的池水與曲徑花廊下的流水相連,有錦鱗嬉遊,富有詩情畫意。

大雄寶殿後,是三層高的藏經樓。殿堂寬敞,裝飾精美。樓內薈萃諸多佛教文化的精品。藏經樓兩側是大齋堂和方丈室,遙相呼應。

周莊修復全福講寺,借水佈景,巧奪天工,融佛教文化、建築藝術和園林景色於一體,既為佛教文化愛好者和宗教信仰者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場所,也為旅遊者提供了一個流連忘返的好去處。

〔出全福講寺〕大家看對面的那座小茶樓就是三毛茶樓,它是為了紀念中國臺灣女作家三毛而建的。1989年,三毛在煙雨朦朧之中來到了我們周莊,她看到周莊小 橋、流水、人家的迷人風光,不禁感慨地說道:“啊!這不正是我魂牽夢繞的故土嗎?”三毛激動地流下了眼淚。三毛回到中國臺灣後還經常來信,說還要嚐嚐周莊的大 閘蟹,很可惜她再也沒能實現這個願望。周莊人民為了紀念她,將這座古宅改稱三毛茶樓。茶樓中除了陳列了三毛的照片、手跡、書信外,還陳列了中外大批文人學 者遊訪周莊的照片。

〔邊走邊導遊〕前面就是迷樓了。大家看,這兒有一座古橋,它叫“貞豐橋”。“貞豐橋”這個名字,不用我說大家也都知道,它 是因為周莊的原名而起的。橋邊的那座小樓就是有名的“迷樓”。迷樓以前是一家小酒樓,叫“德記”酒樓。它怎麼會出名呢?原來清朝末年,有一些進步的文化青 年成立了一個團體,叫《南社》。那時南社成員柳亞子、陳去病、王大覺等人都喜歡在這酒樓裡喝酒吟詩,他們還以酒樓為題,寫下了許多著名詩篇。後這些詩篇被 編成了《迷樓集》,隨即迷樓的名氣也就傳開了。

那“迷樓”為什麼被稱為“迷樓”呢?原來南社成員們在酒樓上飲酒作詩,他們覺得小酒樓的一切都非常迷人,菜很迷人,酒很迷人,周圍的環境也很迷人。因此,他們就風趣地把酒樓稱為“迷樓”。他們把酒樓叫作“迷樓”還有一個用意,就是轉移反動派的視線。

好,我們就到迷樓裡面去看看。迷樓為臨河修築的兩層小樓。樓內陳列著南社成員的照片、手跡、著作和書畫作品,以及當代書法家書寫的《迷樓集》中的詩句。二 樓的東側,是一組人物蠟像,展現的正是“小樓暫飲夜傳杯”的情景,可謂如聞其聲,如見其人。迷樓向遊客開放以後,接待了許多南社成員的後裔,他們熱情地向 迷樓提供圖片資料和實物,還積極參加南社研究,小小的迷樓,引起國內外諸多人士的注目。

〔繼續向前走〕這裡是澄虛道院,又稱“聖堂”,創建於 宋元佑年間(1086~1096年),距今已有九百餘年曆史。明代中葉以後,道院規模日趨巨集大。嘉靖年間,當地人玉壁捐資增建了儀門。清康熙二十五年,道 士胡天羽化緣募捐建玉皇閣。五年後,又在閣西建造了文昌閣,清乾隆十六年,道士蔣南記在山門外建造聖帝閣,樓閣面臨普慶橋,形成了前後三進的建築群,氣宇 軒昂,佔地1500平方米,成為吳中著名的道院之一。澄虛道院不但儲存著豐富的宗教文化遺產,而且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水鄉風光,也使道院的遊人香客流連 忘返。

各位遊客,我的導遊到此結束了。如果有時間,各位可以在古鎮裡隨便走走看看。在這臨別之際,讓我再一次感謝大家的光臨。同時,還請您把周莊的祝福帶給您的家人和朋友。祝大家在周莊旅遊愉快,吉祥如意!

周莊導遊詞作文 篇19

各位遊客你們好!歡迎大家來周莊遊覽。

在我們進入古鎮主要景點之前,我先把周莊的情況簡要介紹一下。

周莊地處蘇州崑山市、吳江市、上海的青浦縣三縣市交界之處,東面不遠就是有名的澱山湖,從這裡乘汽車到上海的大觀園只需要十幾分鍾。所以有人說:"周莊是澱山湖畔的一顆明珠。"

周莊,是一個有著九百多年曆史的江南水鄉古鎮,它以悠遠的傳統,淳樸的民風,古老的建築,清澄的河水和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成為一片極有誘惑力的旅遊勝地。著名古建築專家羅哲文說;"周莊不僅是江蘇省的一個寶,而且是國家的一個寶。"中國臺灣經緯雜誌盛讚周莊是"中國第一水鄉"。還有不少人在遊覽了周莊之後,這樣說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中間還有一個周莊。"大家為周莊儲存著如此眾多的明清建築而讚歎,為"小橋、流水、人家"的精美格局而眩惑,為處處可畫、時時有詩的風情而陶醉,覺得周莊是無法重造的美麗水鄉。

走到貞豐澤國牌坊前〕這裡是石牌樓,巍然矗峙在這新老鎮區的交界處,是古鎮周莊的象徵,上面鐫刻有"貞豐澤國"四個字,為著名書法家沈鵬所寫。"貞豐"是指周莊的原名為貞豐裡,北宋元佑元年(1086年),有一位姓周的迪功郎因信奉佛教,將兩百畝莊田捐給當地的全福寺作為廟田,老百姓感其恩德,把貞豐裡改為周莊。"澤國"是指四周環水的地方。坊柱上的一副對聯,上聯是"貞堅不貳攀日康莊有道路",下聯是"豐衣足食向陽桃李自逢時",意思是說我們周莊人民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走上了康莊大道,生活越來越富裕了。

大家跨過石牌樓就進入古鎮區了,請回頭再看,這裡還有一幅對聯:"萬頃碧波水光瀲灩晴方好;百尺臨雲塔影橫斜景亦奇。"這是著名記者馮英子題寫的。橫額上書"唐風孑遺 "。意思是在周莊,古代優秀的民族文化、古風遺韻還能看到一些。這是著名書法家費新我老先生在晚年高齡的時候用左手題寫的,左下角還有他的落款呢!大家可以仔細辨認一下,是"新我左筆"四個字。這石牌樓和馬路兩旁飛簷翹角、黛瓦粉牆的房屋,以及高高聳立的古塔,構成了一個古建築群,許多人都喜歡在這裡留影,回頭大家也可以在這裡留個影。

周莊導遊詞作文 篇20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周莊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

周莊位於蘇州城東南,崑山的西南處,有“中國第一水鄉”的美譽,是江南六大古鎮之一。周莊是一個具有九百多年曆史的水鄉古鎮,而正式定名為周莊鎮,卻是在清康熙初年。周莊在蘇州管轄的崑山之西南,古稱貞豐裡。若要在中國選一個最具代表性的水鄉古鎮,毫無疑問,她就是“中國第一水鄉”周莊。千年歷史滄桑和濃郁吳地文化孕育的周莊,以其靈秀的水鄉風貌,獨特的人文景觀,質樸的民俗風情,成為東方文化的瑰寶。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傑出代表的周莊,成為吳地文化的搖籃,江南水鄉的典範。

最為著名的景點有:沈萬三故居、富安橋、雙橋、沈廳、怪樓、周莊八景等。富安橋是江南僅存的立體形橋樓合壁建築;雙橋則由兩橋相連為一體,造型獨特;沈廳為清式院宅,整體結構嚴整,區域性風格各異;此外還有澄虛道觀、全福講寺等宗教場所。

周莊古鎮南瀕臨的一片大湖,俗稱南湖、南白蕩,與吳江分界。乘船經南湖可抵青浦商榻,遊覽大觀園。湖濱茂林修竹,環境幽靜,湖水清澈澄淨,魚蝦豐盛。這裡既是一個天然水庫和養魚場,又是一個不可多得的風景區。南湖景色四季皆宜,秋夜的月色格外醉人。當金風送爽,明月高懸時,湖面上一片碧綠、一帶金黃,充滿了“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的意境。

周莊八景:—全福曉鍾、指歸春望、缽亭夕照、蜆江漁唱、南湖秋月、莊田落雁、急水揚帆 、東莊積雪,隨著歲月的變遷,有的陳跡依舊,有的增添了新的光彩。有的卻已影蹤難覓。被歷史的風塵所湮沒。

迷樓:地處貞豐橋畔,原名德記酒店。店主李德夫祖籍鎮江,於清光緒末年,攜眷遷徙周莊古鎮,因擅長烹調珍饈佳餚,掌勺開設酒店。夫妻倆年過四十,才喜得千金名喚阿金。年長後,如阿一枝出水芙蓉,在水鄉周莊壓倒群芳。在父母的寵愛下,抵制纏足,“大腳觀音”的雅號不脛而走。求婚者紛至沓來,李德夫難捨愛女遠離膝下,小樓藏嬌,讓她守著雙親共度生涯,當壚勸酒,張羅顧客,生意火紅。

全福路南端的新老鎮區交界處,矗立著一座仿古牌樓。四根堅固挺拔的淺褐色花崗石方形柱子,支撐起重簷翹脊的蓋頂;渾然粗獷的木質斗拱,透露出仿明建築的風采。整座牌樓氣勢軒昂,形態翼然,恰如水鄉周莊古鎮的一道莊重古樸的門扉。

江南名鎮周莊是崛起在中國東南沿海,融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於一體的二十一世紀新型小城鎮,是國家歷史文化名鎮、國家AAAA級景區、國家衛生鎮和國家小城鎮建設示範鎮。20xx年周莊榮獲聯合國人居中心授予的“迪拜國際改善居住環境最佳範例獎”。

周莊歷史悠久,春秋戰國時期謂搖城;北宋元?v元年(公元1086),周迪公郎舍宅為寺漸成集鎮,故稱周莊,已有900多年建鎮歷史,具“小橋、流水、人家”風格的江南古鎮周莊已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清單。

改革開放以來,周莊成功走出了一條旅遊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兩翼發展的新路子,卓有成效地開創了“江南水鄉古鎮遊”和“感測器產業基地”兩個著名品牌。20xx年全鎮實現國民生產總值8.5億元、財政收入1.2億元,全年共接待海內外遊客260萬人次、門票收入達1.1億元,吸引日本、中國臺灣、香港與歐美等國家和地區的投資累計3億美元,以中國崑山高科技產業基地國家火炬計劃崑山感測器基地、國家火炬計劃崑山感測器產業基地為建設載體的高新技術產業蓬勃發展。自1996年以來周莊已成功舉辦七屆國際旅遊藝術節、二屆中國感測器基地產業合作與發展論壇會,20xx年6月亞太經合組織貿易部長非正式會議又在周莊成功召開。

近年來,周莊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積極開展誠信服務,致力於營造政策環境、投資環境、生活環境、人文環境,不斷地構建獨特的競爭新優勢,吸引了一大批富有遠見的海內外投資者在這片土地上播種、耕耘,享受著豐厚回報。

周莊導遊詞作文 篇21

周莊地處蘇州崑山市、吳江市、上海的青浦縣三縣市交界之處,東面不遠就是有名的澱山湖,從這裡乘汽車到上海的大觀園只需要十幾分鍾。所以有人說:“周莊是澱山湖畔的一顆明珠。”

周莊,是一個有著九百多年曆史的江南水鄉古鎮,它以悠遠的傳統,淳樸的民風,古老的建築,清澄的河水和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成為一片極有誘惑力的旅遊勝地。著名古建築專家羅哲文說;“周莊不僅是江蘇省的一個寶,而且是國家的一個寶。”中國臺灣經緯雜誌盛讚周莊是“中國第一水鄉”。還有不少人在遊覽了周莊之後,這樣說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中間還有一個周莊。”大家為周莊儲存著如此眾多的明清建築而讚歎,為“小橋、流水、人家”的精美格局而眩惑,為處處可畫、時時有詩的風情而陶醉,覺得周莊是無法重造的美麗水鄉。

(走到貞豐澤國牌坊前〕這裡是石牌樓,巍然矗峙在這新老鎮區的交界處,是古鎮周莊的象徵,上面鐫刻有“貞豐澤國”四個字,為著名書法家沈鵬所寫。“貞豐”是指周莊的原名為貞豐裡,北宋元佑元年(1086年),有一位姓周的迪功郎因信奉佛教,將兩百畝莊田捐給當地的全福寺作為廟田,老百姓感其恩德,把貞豐裡改為周莊。“澤國”是指四周環水的地方。坊柱上的一副對聯,上聯是“貞堅不貳攀日康莊有道路”,下聯是“豐衣足食向陽桃李自逢時”,意思是說我們周莊人民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走上了康莊大道,生活越來越富裕了。

大家跨過石牌樓就進入古鎮區了,請回頭再看,這裡還有一幅對聯:“萬頃碧波水光瀲灩晴方好;百尺臨雲塔影橫斜景亦奇。”這是著名記者馮英子題寫的。橫額上書“唐風孑遺”。意思是在周莊,古代優秀的民族文化、古風遺韻還能看到一些。這是著名書法家費新我老先生在晚年高齡的時候用左手題寫的,左下角還有他的落款呢!大家可以仔細辨認一下,是“新我左筆”四個字。這石牌樓和馬路兩旁飛簷翹角、黛瓦粉牆的房屋,以及高高聳立的古塔,構成了一個古建築群,許多人都喜歡在這裡留影,回頭大家也可以在這裡留個影。

〔邊走邊導遊〕前面呢,有一座醒目的漢白玉照壁,它是為紀念古鎮九百週年而建立的。它藝術地勾勒出了周莊悠久的歷史。抬頭看去,拱橋駁岸,風火牆和蠡窗黛瓦,無不給人以濃重的歷史感。

周莊,是典型的江南水鄉,有人把它比作“威尼斯”。四條河道交叉形成“井”字型將古鎮分割,形成8條街道,15座各式小橋彩虹般橫跨在“井”字型的河道上,給周莊增添了風采。鎮上大部分居民住宅都臨港背河。過街騎樓、臨河水閣、水牆門、長駁岸、河埠廊坊、穿竹石欄、水巷幽弄、深宅大院,處處顯露出古樸幽雅,是中國水鄉古鎮風貌的“活化石”。吳冠中教授遊覽了周莊後說:“黃山集中國山川之美,周莊集中國水鄉之美。”

前面有一座古橋,叫太平橋,建於清代。展現在大家眼前的是一幅動人的江南風情畫,在沈廳的展覽室裡,可以看到日本著名女畫家橋本心泉以它為主要背景的一幅名為《周莊的某一天》的油畫。

這一條古街俗稱一步街,因為它很窄,一步就可以跨過,街道兩旁開店的店主不用走出店門,就可以互相握手或遞東西表示友誼,所以又稱友誼街。上面還有一線天,中間是過街樓、這種建築在大城市裡是很少見的,在周莊卻有許多。

〔在雙橋前停下來〕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雙橋,遊覽周莊雙橋是不能不看的。大家看,這橋面一橫一堅,橋洞一方一圓,樣子很像是古時候人們使用的鑰匙,所以當地人便稱之為“鑰匙橋”。這兩座橋始建於明萬曆年間(1573~1619年)。這座石拱橋叫世德橋,橫跨南北市河,長16米、寬3米、跨度5.9米。這座石樑橋叫永安橋,平架在銀子浜口,長13.3米、寬2.4米、跨度3.5米。雙橋最能體現古鎮的神韻,等一會大家可以在這裡拍照留念。雙橋為什麼會這麼出名呢?那是1984年春天,上海著名旅美畫家陳逸飛乘坐小船來到周莊,看到了雙橋,覺得自己彷彿回到了記憶中的童年。於是,就以雙橋為背景,創作了一幅題名為《故鄉的回憶》的油畫。後來這幅油畫連同他的37幅作品一起在以美國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長阿曼德.哈默名字命名的哈默畫廊中展出。這幅畫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後來,被阿曼德.哈默用高價購藏。同年十一月份,哈默先生在訪問中國的時候,將這幅油畫送給了鄧小平。1985年,這幅畫又經過陳逸飛的加工成為當時聯合國首日封的圖案,深受集郵愛好者和各界人士的青睞。經新聞媒體宣傳,周莊古鎮聲名鵲起。陳逸飛的畫使默默無聞的雙橋走向了世界。鑰匙橋不是鑰匙勝過鑰匙,因為它開啟了周莊與國際交往的友誼之門.

〔過雙橋〕各位遊客,大家看,我們對面的一角,有小橋、流水、人家,這種景色,是我們周莊建築內涵最豐富的一角。所以啊,不管是雨雪霏霏,還是赤日炎炎,喜歡畫畫的人都會在這裡鋪開畫板,描繪著對岸的一景一物。我國的許多電影導演和演員,都把周莊作為最佳的外景地,先後在這裡拍攝了《共和國不會忘記》、《聊齋志異》、《楊乃武與小白菜》、《濟公遊記》、《江南鉅富沈萬三》、《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等數十部電影和電視劇。著名導演張藝謀說:“在周莊拍片子,很令人滿意。”他追求的就是這種古宅的建築和幽深的水巷組成的文化氛圍,這不是一時一日能製作出來的。

(走到張廳〕現在,我們已經來到張廳,張廳是周莊僅存的少量明代建築之一,為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張廳為明朝中山王徐達的弟弟徐孟清的後代所建。按理說徐家建的應叫徐廳,為什麼叫張廳呢?那是在清朝初年的時候,徐家衰落了,就把這座房子賣給了一戶姓張的人家,才被改名為張廳。讓我們到張廳的正廳去看看。這兒是張廳的正廳“玉燕堂”。玉燕堂原名怡順堂,早先門前有兩棵玉蘭樹,春天一到,玉蘭花開放,引來了許多燕子,燕子在屋簷下築巢繁殖後代,被張廳的主人看見了,認為燕子和玉蘭樹給張廳帶來了勃勃生機,於是就將怡順堂改為玉燕堂。張廳的特點是“轎從門前進,船從家中過”。大廳的東側,有一條幽暗深長的備弄,它的作用好像是現在大賓館裡的員工通道。請隨我進去。

這兒就是“船自家中過”的地方。你們別看它窄窄的,可是它能通向外面的大湖。它有兩個作用。一是張廳是一戶大戶人家,每天要消耗許多吃的、用的、穿的,都靠小船從這裡運進運出。二是封建社會,時時會打仗,主人萬一遇到什麼不測,就可以坐著小船從這裡逃生。我想各位一定想了解一些我們周莊風俗習慣吧!這兒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周莊的“阿婆茶”。“阿婆茶”就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太太吃過午飯後閒在家沒事幹,就帶上自己的小孫孫和一些自家醃製的醬瓜、菜莧等聚到一塊兒,泡上一杯清淡的茶,一邊品嚐醬瓜什麼的,一邊談天說地。有機會大家也可以去品嚐一下。

〔出張廳,邊走邊講〕各位遊客,自從周莊的旅遊事業發展以後,小商店日益增多,特別是旅遊工藝品店,在這些商店裡,有刺繡、雕刻、編織、字畫、旅遊食品等,繁榮了周莊的旅遊市場,大家等會兒可以選購一些留作紀念。

(走到沈廳〕這裡就是沈廳,為江南民居之最。沈廳是“七進五門樓”,它的七進可以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進是第一部分,是迎接客人的地方;第二、三、四進是沈廳的第二部分,是接待賓客的地方;第五、六、七進是第三部分,是沈家生活起居的地方。總之,這三部分可以用四個字來歸納:“前廳後堂”。好,下面我們進去看看 沈廳。

這就是沈廳的第一進“水牆門”,以前水鄉的主要交通工具都是船,所以這裡是沈家的船碼頭,也是沈廳主人接送賓客的地方。

我們現在走進的沈廳的第二進“牆門樓”,又稱旱牆門。是沈家辦理婚喪大事、張燈結綵的地方,過路的人一看,不必進去,就知道今天沈家又有什麼大事了。這裡有一塊沈廳的簡介石碑,請大家先看一看吧!石碑旁有一段文字介紹,沈廳又名敬業堂。1995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這裡就是沈廳的第三進了,叫茶廳。是船伕和轎伕喝茶的地方。因為在那時,船伕和轎伕是不能跟主人一塊兒到裡邊去的。所以啊,這裡的傢俱都很簡陋。

我們已經來到了沈廳的第四進也就是沈廳的正廳鬆茂堂了。我們看這塊匾上的“鬆茂堂”這三個字,是清末狀元張謇寫的。這裡是沈家主人招待貴賓的地方,所以這裡的傢俱很講究。沈廳一共有三幫建築風格,在這裡我們都能看見。請大家抬頭看,屋樑上精美的雕刻有鳳凰、仙鶴等。特別是這個圖案,你們一定會說這是龍吧,嘿,這回你們可錯了!龍,那時候就是天子的象徵,沈廳是民居,所以就只能把它稱作為“蟒”。這種雕刻屬於“蘇幫”藝術。這一進的屋頂有兩層,我們現在看到的是下面一層,上面還有一個屋頂,這樣的結構,可以起到防寒避暑的作用。我們再來看這個磚雕門樓,這是五個門樓中最巨集偉的一個。上面的磚雕有《紅樓夢》、《西廂記》中的情景。可惜的是在文化大ge命中這些精美的磚雕都被破壞了,專家說已經很難修復,這些磚雕屬於“徽幫”藝術。還有一幫是“紹幫”,那屋頂兩旁的封火牆就是。鬆茂堂裡邊是沈家生活起居的地方,照以前的規矩我們是不能隨便進去的。今天我們就破一次例,進去參觀一下吧!沈廳是前廳後堂的建築格局,我們已經來到了後堂,這裡是大堂樓,現在是陳列室。請大家隨便參觀。這就是沈廳的第六進,小堂樓。這尊塑像就是沈萬三。沈萬三是元末明初人,是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號稱江南第一大富豪。關於沈萬三的富有,民間流傳著很多說法。有人說:“沈萬三有一隻聚寶盆,金銀財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也有人說:“沈萬三左腳是金,右腳是銀,凡是他走過的地方,都能挖到銀子。”還有人說;“沈萬三有點石成金的特殊本領。”這些呀,只不過是傳說罷了。據專家考證:沈萬三的富有有三個原因。一是靠躬耕起家的,院子裡的這頭牛就表明他是靠種田發財的。二是沈萬三繼承了人家的財產。第三也是最主要的一點,沈萬三靠鎮北邊的那一條急水江和外國人做生意。他把江南一帶的刺繡、絲綢賣給外國人,賺了大錢。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做外貿。沈萬三的富有不僅在我們江南一帶數一數二的,而且在全國也很有名氣。那時候朱元璋剛做上皇帝。由於連年打仗,沒有多少錢,但是他又想在南京修城牆,怎麼辦呢?有一個大臣提議:“讓富豪來承擔這筆鉅款。”於是,沈萬三分到了建三分之一城牆的任務。當時沈萬三想借這個機會來討好朱元璋,便很爽快地拿出了許多錢。不久城牆修好了,而且修得很漂亮,沈萬三心裡很高興,於是他想縞勞一下修城牆的士兵。誰知這件事情被朱元璋知道了,朱元璋本來就很眼紅沈萬三,這麼一來他就找到藉口了。朱元璋把沈萬三抓了起來,說:“你要和我比富,還想收買軍心,要奪我江山,這怎麼了得。”於是就要把沈萬三判死罪。多虧了那些文武百官出面求情,沈萬三才免了一死,被髮配到雲南充軍。沈萬三的家人,殺頭的殺頭,坐牢的坐牢,家破人亡。他的家產也全部充公了。只有一個小孫子逃了出來,沈家才留下了一條根。我們現在看到的沈廳就是沈萬三的後代沈本仁在乾隆七年時建造的。這塑像兩旁的對聯,上聯是:甲萬戶起南潯周莊江南聚寶;下聯是:稱三秀居東宅客金陵浜東藏銀。概括了沈萬三的一生。

這後邊是沈家吃飯的地方。我們進去看看。

這裡,就是沈廳的最後一進,第七進。是沈家吃飯的地方。桌子上擺的都是一些家常小菜,這中間的主菜是沈家特有的,叫萬三蹄,它還是我們周莊的特產呢!現在商店裡可以買到,大家可以買一隻回去閤家品嚐品嚐。人們都說:“萬三蹄肥而不膩,酥而不爛”,真是席上珍品。隔壁是沈家的廚房。看,這個東西曾在《正大綜藝》節目中登過場。大家也來猜猜,它是派什麼用場的呢!不知道吧!這是擠甘蔗汁用的。這裡還有許多以前用的器具。大家可以隨意看看。

接下來請到樓上去看看。這裡陳列有老爺房和小姐房。我們來看這隻床,它叫千功床,它分三進有三個門簾。有許多精美的雕刻,讓人看上去很複雜,可是整隻床沒有用一根釘子。到夏天時,天氣炎熱,可以把那些雕花板拆下來,裡面就通風了。到了冬天,再可以裝上去。那為什麼叫它千功床呢?有二種說法:一說上面,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是唐代李世民手下的開國功臣,為了緬懷那些大臣,就把他們刻在床上,所以稱千功床。二說上面的精美圖案,花了整整三年的時間才刻成,功夫太深,故稱為千功床。其他的陳列物品,請大家隨意看看。

這是沈廳的走馬樓,所謂走馬樓,就是樓道,繞著沈廳兜一圈。大家看,這兒有一塊木板。我們從這裡望下去,是我們剛才走過的鬆茂堂。平時,木板都是關著的。封建社會,女的是不能隨便見客人的,所以就設計這麼一個可以開、關的窗,逢到有客人來,女的就可以掀開一條縫偷偷地看了。古代小姐就是在這裡看自己的未來丈夫的。好,請大家跟我走。這裡呢,就是沈家逢年過節請戲班子唱戲的地方,這兩邊可以坐人。如果好好裝飾一下的話,那可真是一個很不錯的小舞臺。到了此處,沈廳我們已參觀完了。那麼,沈廳的價值究竟在哪裡呢?對!沈廳的價值就在於它不是官宅,而是民居。民居能有這麼大的規模,而且儲存了二百多年,這在江南一帶是極罕見的。〔出沈廳,到富安橋〕大家請看,展現在我們眼前的這座橋叫富安橋。它始建於公元1355年,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嘉靖年間(1522~1566年)兩次重修,為單孔拱橋。橋長17.4米,寬3.8米,跨度6.6米。清咸豐五年(1855年)重修,橋面改成花崗石,東西有級梯,中間為平面,刻有浮雕圖案,橋身四角有橋樓,臨波拔起,遙遙相對。據說沈萬三的弟弟沈萬四,因不願重蹈其哥哥與朱元璋作對最終被髮配充軍的覆轍,主動捐錢為鄉里做好事,曾捐錢修建過富安橋。富安橋的名字,就是表達了他富了以後祈求安康的心願。

〔邊走邊導遊〕各位遊客,這兒還有穿竹石欄,很有特色,所以許多電影導演也都喜歡在這裡拍鏡頭,像電視劇《柳亞子》、《江南鉅富沈萬三》等,一些片斷都是在這兒拍的。

看,這條市河以前是我們周莊的菜市場。水鄉人家,買菜也是在水上進行的。每天早晨,河道上擠滿了小船,船上裝著鮮魚、蔬菜等。小販們一邊搖船,一邊叫賣,兩岸的居民聽到以後,紛紛到河埠上來買菜,有些住在樓上的人,懶得下來,就直接從樓上放下一隻籃子,籃子裡面放著錢,小販只要把菜放到籃子裡,這樣一筆生意就成交了。

〔葉楚傖故居門前〕這裡面是國民黨元老葉楚傖的故居。葉楚傖小名小鳳,是著名的南社詩人,曾經擔任過國民黨江蘇省政府祕書長,我們周莊有一段時間曾被改名為楚傖鎮!

葉楚傖出生貧寒,長大後雖然做了“大官”,可仍然處處注意節約。一次他到老朋友沈仲眉家去,沈仲眉問他吃什麼?他只點了一隻糟燒螺螄頭肉,螺螄在水鄉是極便宜的,這也是他童年時代家裡最好的菜了,他認為這菜有鄉土風味,且價廉物美。吃完飯,沈家的女傭王媽給他絞上一把毛巾,他連忙說:“不敢當,不敢當!您老人家替我絞毛巾,真是過意不去,應該讓我們年輕人給您絞毛巾才對。”王媽很受感動,她說:“這個‘葉老爺’雖然官做得大,卻沒有一點官架子,真是少有的好人。”葉楚傖的作品很多,有《楚傖詩存》、《世微堂文集》等。1946年葉楚傖在上海病逝。故居陳列了葉楚傖的生平家世、著作和有關他的照片、回憶文章。請大家進去參觀一下。

〔全福講寺〕各位遊客,這裡是全福講寺,矗立在南湖園中,殿宇軒昂,飛簷高翹,歡迎四方遊人。相傳宋元佑元年(1086年),周邊功郎舍宅為寺,在白蜆湖畔建全福寺。歷代不斷擴建,梵宮重疊,樓閣崢嶸,碧水環繞,香火鼎盛,成為江南一帶以經懺為主的名寺。寺內有一口巨鍾,重三千斤,懸於大雄寶殿左側。每當破曉時分,寺內有和尚撞鐘,鐘聲巨集亮,傳到數十里外。人們把它當作報曉的雞啼,聞聲紛紛起床,下田耕作。久而久之,“全福曉鍾”成為周莊人景中的重要一景。

昔日的全福講寺共有五進,主體建築大雄寶殿,殿宇雄偉軒敞。高達三丈徐的如來大佛巍然盤漆而坐,寬闊的巨佛手掌心中足可臥伏一人,這樣高大的佛身,在江南一帶的各大寺院中絕無僅有。據《周莊鎮志》記載,如來大佛本蘇州虎丘海湧峰雲巖寺世尊像,清順治五年(1648年),都督楊承祖兵駐白蜆湖邊,迎於寺內,如來大佛的左右,仁立著文殊、普賢佛像,同樣十分高大。兩側的十八羅漢神態各異,栩栩如生。清初,書法家李仙根尋訪全福講寺,見寺院與湖光水色交相輝映,相得益彰,揮毫寫“水中佛國”四個大字,製成匾額懸于山門之上,給全福講寺增添了光彩。

全福講寺九百年來香火鼎盛,成為周莊繁榮發展的一個象徵。然而,這座堪與杭州靈隱寺媲美的寺院,卻在50年代初期被迫改作糧庫,寺內所有的佛像、經卷和珍藏不知去向,歷史悠久的古寺毀於一旦,這不能不說是周莊的一大損失。

90年代後,周莊鎮建造南湖園。作為主體工程的全福講寺,也於1995年3月18日破土動工。經過三百個日夜的緊張施工,移址在南湖的全福講寺,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人們面前。新建的全福講寺,主要建築包括山門、指歸閣、大雄寶殿和藏經樓等。

山門聳峙在南湖岸邊,門前湖光瀲灩,水埠碼頭平臥碧波,遊人和香客可以乘船進南湖沿石階登岸,別有情趣。進入山門,只見一座五孔石拱橋飛跨在荷花池上,橋上石欄相扶。駐足橋上,可以欣賞荷池中的紅嶂翠蓋,也可以回眸南湖,盡情地觀看旖旎的湖景。

過拱橋,前面就是重簷復宇、氣勢莊嚴的指歸閣。在此登樓,居高臨下,遠近的景色盡收眼底。南湖中養魚的網箱籪欄,以鉛灰色的線條,分割著萬頃波光。寺院內的亭臺樓閣,錯落有致,鐘樓、鼓樓矗立兩側,互為映襯,使寺院愈加氣象雄偉。

第三進,即是主體建築大雄寶殿。飛簷翹角,雄偉而不失精美。“佛光普照”四個大字在高達18米的屋脊間熠熠閃光。鑲嵌於兩邊的梅、蘭、竹、菊磚雕構圖別緻,精細秀逸。緩步進人殿堂,只見大殿中央供著佛祖釋迦牟尼的銅坐像,高5米重3噸。釋迦牟尼兩側,是騎跨在雄獅上的文殊和騎跨在大象上的普賢。殿後塑有飄海觀音像,屹立在鰲魚之背,衣袂飄動。大殿兩旁的十八尊羅漢像,也各具神態,栩栩如生。整座大雄寶殿,神光閃耀,祥雲繚繞,置身其間,足以感受到佛教文化氛圍。

經臺由婉蜒曲折的花廊環抱,經臺中央矗立著三層寶殿,終日香菸繚繞。四周的荷花座石雕欄杆上,鐫刻著吉祥雲紋。經臺下的池水與曲徑花廊下的流水相連,有錦鱗嬉遊,富有詩情畫意。

大雄寶殿後,是三層高的藏經樓。殿堂寬敞,裝飾精美。樓內薈萃諸多佛教文化的精品。藏經樓兩側是大齋堂和方丈室,遙相呼應。

周莊修復全福講寺,借水佈景,巧奪天工,融佛教文化、建築藝術和園林景色於一體,既為佛教文化愛好者和宗教信仰者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場所,也為旅遊者提供了一個流連忘返的好去處。

〔出全福講寺〕大家看對面的那座小茶樓就是三毛茶樓,它是為了紀念中國臺灣女作家三毛而建的。1989年,三毛在煙雨朦朧之中來到了我們周莊,她看到周莊小橋、流水、人家的迷人風光,不禁感慨地說道:“啊!這不正是我魂牽夢繞的故土嗎?”三毛激動地流下了眼淚。三毛回到中國臺灣後還經常來信,說還要嚐嚐周莊的大閘蟹,很可惜她再也沒能實現這個願望。周莊人民為了紀念她,將這座古宅改稱三毛茶樓。茶樓中除了陳列了三毛的照片、手跡、書信外,還陳列了中外大批文人學者遊訪周莊的照片。

〔邊走邊導遊〕前面就是迷樓了。大家看,這兒有一座古橋,它叫“貞豐橋”。“貞豐橋”這個名字,不用我說大家也都知道,它是因為周莊的原名而起的。橋邊的那座小樓就是有名的“迷樓”。迷樓以前是一家小酒樓,叫“德記”酒樓。它怎麼會出名呢?原來清朝末年,有一些進步的文化青年成立了一個團體,叫《南社》。那時南社成員柳亞子、陳去病、王大覺等人都喜歡在這酒樓裡喝酒吟詩,他們還以酒樓為題,寫下了許多著名詩篇。後這些詩篇被編成了《迷樓集》,隨即迷樓的名氣也就傳開了。

那“迷樓”為什麼被稱為“迷樓”呢?原來南社成員們在酒樓上飲酒作詩,他們覺得小酒樓的一切都非常迷人,菜很迷人,酒很迷人,周圍的環境也很迷人。因此,他們就風趣地把酒樓稱為“迷樓”。他們把酒樓叫作“迷樓”還有一個用意,就是轉移反動派的視線。

好,我們就到迷樓裡面去看看。迷樓為臨河修築的兩層小樓。樓內陳列著南社成員的照片、手跡、著作和書畫作品,以及當代書法家書寫的《迷樓集》中的詩句。二樓的東側,是一組人物蠟像,展現的正是“小樓暫飲夜傳杯”的情景,可謂如聞其聲,如見其人。迷樓向遊客開放以後,接待了許多南社成員的後裔,他們熱情地向迷樓提供圖片資料和實物,還積極參加南社研究,小小的迷樓,引起國內外諸多人士的注目。

〔繼續向前走〕這裡是澄虛道院,又稱“聖堂”,創建於宋元佑年間(1086~1096年),距今已有九百餘年曆史。明代中葉以後,道院規模日趨巨集大。嘉靖年間,當地人玉壁捐資增建了儀門。清康熙二十五年,道士胡天羽化緣募捐建玉皇閣。五年後,又在閣西建造了文昌閣,清乾隆十六年,道士蔣南記在山門外建造聖帝閣,樓閣面臨普慶橋,形成了前後三進的建築群,氣宇軒昂,佔地1500平方米,成為吳中著名的道院之一。澄虛道院不但儲存著豐富的宗教文化遺產,而且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水鄉風光,也使道院的遊人香客流連 忘返。

各位遊客,我的導遊到此結束了。如果有時間,各位可以在古鎮裡隨便走走看看。在這臨別之際,讓我再一次感謝大家的光臨。同時,還請您把周莊的祝福帶給您的家人和朋友。祝大家在周莊旅遊愉快,吉祥如意!

周莊導遊詞作文 篇22

各位遊客你們好!歡迎大家來周莊遊覽。周莊鎮為澤國,因河成街,呈現一派古樸、明潔的幽靜,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雖歷經900多年的滄桑,仍完整地儲存著原有的水鄉古鎮的風貌和格局,宛如一顆鑲嵌在澱山湖畔的明珠。相信大家都忍不住想進去瞧瞧了吧!先彆著急,在我們進入古鎮主要景點之前,我先把周莊的情況簡要介紹一下。

周莊地處蘇州崑山市、吳江市、上海的青浦縣三縣市交界之處,東面不遠就是有名的澱山湖,從這裡乘汽車到上海的大觀園只需要十幾分鍾。所以有人說:“周莊是澱山湖畔的一顆明珠。”

周莊,是一個有著九百多年曆史的江南水鄉古鎮,它以悠遠的傳統,淳樸的民風,古老的建築,清澄的河水和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成為一片極有誘惑力的旅遊勝地。著名古建築專家羅哲文說;“周莊不僅是江蘇省的一個寶,而且是國家的一個寶。”中國臺灣經緯雜誌盛讚周莊是“中國第一水鄉”。還有不少人在遊覽了周莊之後,這樣說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中間還有一個周莊。”大家為周莊儲存著如此眾多的明清建築而讚歎,為“小橋、流水、人家”的精美格局而眩惑,為處處可畫、時時有詩的風情而陶醉,覺得周莊是無法重造的美麗水鄉。

〔走到貞豐澤國牌坊前〕這裡是石牌樓,巍然矗峙在這新老鎮區的交界處,是古鎮周莊的象徵,上面鐫刻有“貞豐澤國”四個字,為著名書法家沈鵬所寫。“貞豐”是指周莊的原名為貞豐裡,北宋元佑元年(1086年),有一位姓周的迪功郎因信奉佛教,將兩百畝莊田捐給當地的全福寺作為廟田,老百姓感其恩德,把貞豐裡改為周莊。“澤國”是指四周環水的地方。坊柱上的一副對聯,上聯是“貞堅不貳攀日康莊有道路”,下聯是“豐衣足食向陽桃李自逢時”,意思是說我們周莊人民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走上了康莊大道,生活越來越富裕了。

大家跨過石牌樓就進入古鎮區了,請回頭再看,這裡還有一幅對聯:“萬頃碧波水光瀲灩晴方好;百尺臨雲塔影橫斜景亦奇。”這是著名記者馮英子題寫的。橫額上書“唐風孑遺”。意思是在周莊,古代優秀的民族文化、古風遺韻還能看到一些。這是著名書法家費新我老先生在晚年高齡的時候用左手題寫的,左下角還有他的落款呢!大家可以仔細辨認一下,是“新我左筆”四個字。這石牌樓和馬路兩旁飛簷翹角、黛瓦粉牆的房屋,以及高高聳立的古塔,構成了一個古建築群,許多人都喜歡在這裡留影,回頭大家也可以在這裡留個影。

〔邊走邊導遊〕前面呢,有一座醒目的漢白玉照壁,它是為紀念古鎮九百週年而建立的。它藝術地勾勒出了周莊悠久的歷史。抬頭看去,拱橋駁岸,風火牆和蠡窗黛瓦,無不給人以濃重的歷史感。

周莊,是典型的江南水鄉,有人把它比作“威尼斯”。四條河道交叉形成“井”字型將古鎮分割,形成8條街道,15座各式小橋彩虹般橫跨在“井”字型的河道上,給周莊增添了風采。鎮上大部分居民住宅都臨港背河。過街騎樓、臨河水閣、水牆門、長駁岸、河埠廊坊、穿竹石欄、水巷幽弄、深宅大院,處處顯露出古樸幽雅,是中國水鄉古鎮風貌的“活化石”。吳冠中教授遊覽了周莊後說:“黃山集中國山川之美,周莊集中國水鄉之美。”

前面有一座古橋,叫太平橋,建於清代。展現在大家眼前的是一幅動人的江南風情畫,在沈廳的展覽室裡,可以看到日本著名女畫家橋本心泉以它為主要背景的一幅名為《周莊的某一天》的油畫。

這一條古街俗稱一步街,因為它很窄,一步就可以跨過,街道兩旁開店的店主不用走出店門,就可以互相握手或遞東西表示友誼,所以又稱友誼街。上面還有一線天,中間是過街樓、這種建築在大城市裡是很少見的,在周莊卻有許多。

〔在雙橋前停下來〕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雙橋,遊覽周莊雙橋是不能不看的。大家看,這橋面一橫一堅,橋洞一方一圓,樣子很像是古時候人們使用的鑰匙,所以當地人便稱之為“鑰匙橋”。這兩座橋始建於明萬曆年間(1573-1619年)。這座石拱橋叫世德橋,橫跨南北市河,長16米、寬3米、跨度5.9米。這座石樑橋叫永安橋,平架在銀子浜口,長13.3米、寬2.4米、跨度3.5米。雙橋最能體現古鎮的神韻,等一會大家可以在這裡拍照留念。雙橋為什麼會這麼出名呢?那是1984年春天,上海著名旅美畫家陳逸飛乘坐小船來到周莊,看到了雙橋,覺得自己彷彿回到了記憶中的童年。於是,就以雙橋為背景,創作了一幅題名為《故鄉的回憶》的油畫。後來這幅油畫連同他的37幅作品一起在以美國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長阿曼德.哈默名字命名的哈默畫廊中展出。這幅畫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後來,被阿曼德.哈默用高價購藏。同年十一月份,哈默先生在訪問中國的時候,將這幅油畫送給了__。1985年,這幅畫又經過陳逸飛的加工成為當時聯合國首日封的圖案,深受集郵愛好者和各界人士的青睞。經新聞媒體宣傳,周莊古鎮聲名鵲起。陳逸飛的畫使默默無聞的雙橋走向了世界。鑰匙橋不是鑰匙勝過鑰匙,因為它開啟了周莊與國際交往的友誼之門。

〔過雙橋〕各位遊客,大家看,我們對面的一角,有小橋、流水、人家,這種景色,是我們周莊建築內涵最豐富的一角。所以啊,不管是雨雪霏霏,還是赤日炎炎,喜歡畫畫的人都會在這裡鋪開畫板,描繪著對岸的一景一物。我國的許多電影導演和演員,都把周莊作為最佳的外景地,先後在這裡拍攝了《共和國不會忘記》、《聊齋志異》、《楊乃武與小白菜》、《濟公遊記》、《江南鉅富沈萬三》、《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等數十部電影和電視劇。著名導演張藝謀說:“在周莊拍片子,很令人滿意。”他追求的就是這種古宅的建築和幽深的水巷組成的文化氛圍,這不是一時一日能製作出來的。

〔走到張廳〕現在,我們已經來到張廳,張廳是周莊僅存的少量明代建築之一,為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張廳為明朝中山王徐達的弟弟徐孟清的後代所建。按理說徐家建的應叫徐廳,為什麼叫張廳呢?那是在清朝初年的時候,徐家衰落了,就把這座房子賣給了一戶姓張的人家,才被改名為張廳。讓我們到張廳的正廳去看看。這兒是張廳的正廳“玉燕堂”。玉燕堂原名怡順堂,早先門前有兩棵玉蘭樹,春天一到,玉蘭花開放,引來了許多燕子,燕子在屋簷下築巢繁殖後代,被張廳的主人看見了,認為燕子和玉蘭樹給張廳帶來了勃勃生機,於是就將怡順堂改為玉燕堂。張廳的特點是“轎從門前進,船從家中過”。大廳的東側,有一條幽暗深長的備弄,它的作用好像是現在大賓館裡的員工通道。請隨我進去。

這兒就是“船自家中過”的地方。你們別看它窄窄的,可是它能通向外面的大湖。它有兩個作用。一是張廳是一戶大戶人家,每天要消耗許多吃的、用的、穿的,都靠小船從這裡運進運出。二是封建社會,時時會打仗,主人萬一遇到什麼不測,就可以坐著小船從這裡逃生。我想各位一定想了解一些我們周莊風俗習慣吧!這兒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周莊的“阿婆茶”。“阿婆茶”就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太太吃過午飯後閒在家沒事幹,就帶上自己的小孫孫和一些自家醃製的醬瓜、菜莧等聚到一塊兒,泡上一杯清淡的茶,一邊品嚐醬瓜什麼的,一邊談天說地。有機會大家也可以去品嚐一下。

〔出張廳,邊走邊講〕各位遊客,自從周莊的旅遊事業發展以後,小商店日益增多,特別是旅遊工藝品店,在這些商店裡,有刺繡、雕刻、編織、字畫、旅遊食品等,繁榮了周莊的旅遊市場,大家等會兒可以選購一些留作紀念。

〔走到沈廳〕這裡就是沈廳,為江南民居之最。沈廳是“七進五門樓”,它的七進可以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進是第一部分,是迎接客人的地方;第二、三、四進是沈廳的第二部分,是接待賓客的地方;第五、六、七進是第三部分,是沈家生活起居的地方。總之,這三部分可以用四個字來歸納:“前廳後堂”。好,下面我們進去看看沈廳。

這就是沈廳的第一進“水牆門”,以前水鄉的主要交通工具都是船,所以這裡是沈家的船碼頭,也是沈廳主人接送賓客的地方。

我們現在走進的沈廳的第二進“牆門樓”,又稱旱牆門。是沈家辦理婚喪大事、張燈結綵的地方,過路的人一看,不必進去,就知道今天沈家又有什麼大事了。這裡有一塊沈廳的簡介石碑,請大家先看一看吧!石碑旁有一段文字介紹,沈廳又名敬業堂。1995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這裡就是沈廳的第三進了,叫茶廳。是船伕和轎伕喝茶的地方。因為在那時,船伕和轎伕是不能跟主人一塊兒到裡邊去的。所以啊,這裡的傢俱都很簡陋。

我們已經來到了沈廳的第四進也就是沈廳的正廳鬆茂堂了。我們看這塊匾上的“鬆茂堂”這三個字,是清末狀元張謇寫的。這裡是沈家主人招待貴賓的地方,所以這裡的傢俱很講究。沈廳一共有三幫建築風格,在這裡我們都能看見。請大家抬頭看,屋樑上精美的雕刻有鳳凰、仙鶴等。特別是這個圖案,你們一定會說這是龍吧,嘿,這回你們可錯了!龍,那時候就是天子的象徵,沈廳是民居,所以就只能把它稱作為“蟒”。這種雕刻屬於“蘇幫”藝術。這一進的屋頂有兩層,我們現在看到的是下面一層,上面還有一個屋頂,這樣的結構,可以起到防寒避暑的作用。我們再來看這個磚雕門樓,這是五個門樓中最巨集偉的一個。上面的磚雕有《紅樓夢》、《西廂記》中的情景。可惜的是在這些精美的磚雕都被破壞了,專家說已經很難修復,這些磚雕屬於“徽幫”藝術。還有一幫是“紹幫”,那屋頂兩旁的封火牆就是。鬆茂堂裡邊是沈家生活起居的地方,照以前的規矩我們是不能隨便進去的。今天我們就破一次例,進去參觀一下吧!沈廳是前廳後堂的建築格局,我們已經來到了後堂,這裡是大堂樓,現在是陳列室。請大家隨便參觀。說到沈廳不得不說說沈萬三,萬三兄對周莊的經濟建設做出過巨大的貢獻,應該說他也是我國一部分先富起來的人之一,據專家考證:沈萬三的富有有三個原因。一是靠躬耕起家的,院子裡的這頭牛就表明他是靠種田發財的。二是沈萬三繼承了人家的財產。第三也是最主要的一點,沈萬三靠鎮北邊的那一條急水江和外國人做生意。他把江南一帶的刺繡、絲綢賣給外國人,賺了大錢。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做外貿。沈萬三的富有不僅在我們江南一帶數一數二的.,而且在全國也很有名氣。那時候朱元璋剛做上皇帝。由於連年打仗,沒有多少錢,但是他又想在南京修城牆,怎麼辦呢?有一個大臣提議:“讓富豪來承擔這筆鉅款。”於是,沈萬三分到了建三分之一城牆的任務。

當時沈萬三想借這個機會來討好朱元璋,便很爽快地拿出了許多錢。不久城牆修好了,而且修得很漂亮,沈萬三心裡很高興,於是他想縞勞一下修城牆的士兵。誰知這件事情被朱元璋知道了,朱元璋本來就很眼紅沈萬三,這麼一來他就找到藉口了。朱元璋把沈萬三抓了起來,說:“你要和我比富,還想收買軍心,要奪我江山,這怎麼了得。”於是就要把沈萬三判死罪。多虧了那些文武百官出面求情,沈萬三才免了一死,被髮配到雲南充軍。沈萬三的家人,殺頭的殺頭,坐牢的坐牢,家破人亡。他的家產也全部充公了。只有一個小孫子逃了出來,沈家才留下了一條根。我們現在看到的沈廳就是沈萬三的後代沈本仁在乾隆七年時建造的。這塑像兩旁的對聯,上聯是:甲萬戶起南潯周莊江南聚寶;下聯是:稱三秀居東宅客金陵浜東藏銀。概括了沈萬三的一生。沈廳是周莊規模最大的一所七進民宅。南北向的市街將沈廳的第一進與第二進分開。這種形式在水鄉很有代表性。第一進臨河而建,稱“水牆門,便於船隻往來及洗衣,臨街為“旱牆門”。裡面是茶廳、正廳,為接待賓辦理婚喪大事之處。茶廳為一般的待客處,規模、陳設均不及正廳。正廳為“鬆茂堂”。大堂上方兩側走馬樓連線各進樓房。過去,如果有來賓,女眷是不能到正廳相見的,只能在這走馬樓上,通過開啟的木窗向大廳窺視,待字閨中的小姐也是在此相夫的。正廳後而是大小堂樓。概括起來就是前廳後堂、明灶暗室兩大特徵。沈廳的第五進安放著沈萬三的坐像,這個就是傳說中的聚寶盤。

這後邊是沈家吃飯的地方。我們進去看看。這裡,就是沈廳的最後一進,第七進。是沈家吃飯的地方。桌子上擺的都是一些家常小菜,這中間的主菜是沈家特有的,叫萬三蹄,它還是我們周莊的特產呢!現在商店裡可以買到,大家可以買一隻回去閤家品嚐品嚐。人們都說:“萬三蹄肥而不膩,酥而不爛”,真是席上珍品。隔壁是沈家的廚房。看,這個東西曾在《正大綜藝》節目中登過場。大家也來猜猜,它是派什麼用場的呢!不知道吧!這是擠甘蔗汁用的。這裡還有許多以前用的器具。大家可以隨意看看。

接下來請到樓上去看看。這裡陳列有老爺房和小姐房。我們來看這隻床,它叫千功床,它分三進有三個門簾。有許多精美的雕刻,讓人看上去很複雜,可是整隻床沒有用一根釘子。到夏天時,天氣炎熱,可以把那些雕花板拆下來,裡面就通風了。到了冬天,再可以裝上去。那為什麼叫它千功床呢?有二種說法:一說上面,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是唐代李世民手下的開國功臣,為了緬懷那些大臣,就把他們刻在床上,所以稱千功床。二說上面的精美圖案,花了整整三年的時間才刻成,功夫太深,故稱為千功床。其他的陳列物品,請大家隨意看看。

這是沈廳的走馬樓,所謂走馬樓,就是樓道,繞著沈廳兜一圈。大家看,這兒有一塊木板。我們從這裡望下去,是我們剛才走過的鬆茂堂。平時,木板都是關著的。封建社會,女的是不能隨便見客人的,所以就設計這麼一個可以開、關的窗,逢到有客人來,女的就可以掀開一條縫偷偷地看了。古代小姐就是在這裡看自己的未來丈夫的。好,請大家跟我走。這裡呢,就是沈家逢年過節請戲班子唱戲的地方,這兩邊可以坐人。如果好好裝飾一下的話,那可真是一個很不錯的小舞臺。到了此處,沈廳我們已參觀完了。那麼,沈廳的價值究竟在哪裡呢?對!沈廳的價值就在於它不是官宅,而是民居。民居能有這麼大的規模,而且儲存了二百多年,這在江南一帶是極罕見的。

〔出沈廳,到富安橋〕大家請看,展現在我們眼前的這座橋叫富安橋。它始建於公元1355年,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嘉靖年間(1522-1566年)兩次重修,為單孔拱橋。橋長17.4米,寬3.8米,跨度6.6米。清咸豐五年(1855年)重修,橋面改成花崗石,東西有級梯,中間為平面,刻有浮雕圖案,橋身四角有橋樓,臨波拔起,遙遙相對。據說沈萬三的弟弟沈萬四,因不願重蹈其哥哥與朱元璋作對最終被髮配充軍的覆轍,主動捐錢為鄉里做好事,曾捐錢修建過富安橋。富安橋的名字,就是表達了他富了以後祈求安康的心願。

〔邊走邊導遊〕各位遊客,這兒還有穿竹石欄,很有特色,所以許多電影導演也都喜歡在這裡拍鏡頭,像電視劇《柳亞子》、《江南鉅富沈萬三》等,一些片斷都是在這兒拍的。

看,這條市河以前是我們周莊的菜市場。水鄉人家,買菜也是在水上進行的。每天早晨,河道上擠滿了小船,船上裝著鮮魚、蔬菜等。小販們一邊搖船,一邊叫賣,兩岸的居民聽到以後,紛紛到河埠上來買菜,有些住在樓上的人,懶得下來,就直接從樓上放下一隻籃子,籃子裡面放著錢,小販只要把菜放到籃子裡,這樣一筆生意就成交了。

〔全福講寺〕各位遊客,這裡是全福講寺,矗立在南湖園中,殿宇軒昂,飛簷高翹,歡迎四方遊人。相傳宋元佑元年(1086年),周邊功郎舍宅為寺,在白蜆湖畔建全福寺。歷代不斷擴建,梵宮重疊,樓閣崢嶸,碧水環繞,香火鼎盛,成為江南一帶以經懺為主的名寺。寺內有一口巨鍾,重三千斤,懸於大雄寶殿左側。每當破曉時分,寺內有和尚撞鐘,鐘聲巨集亮,傳到數十里外。人們把它當作報曉的雞啼,聞聲紛紛起床,下田耕作。久而久之,“全福曉鍾”成為周莊人景中的重要一景。

昔日的全福講寺共有五進,主體建築大雄寶殿,殿宇雄偉軒敞。高達三丈徐的如來大佛巍然盤漆而坐,寬闊的巨佛手掌心中足可臥伏一人,這樣高大的佛身,在江南一帶的各大寺院中絕無僅有。據《周莊鎮志》記載,如來大佛本蘇州虎丘海湧峰雲巖寺世尊像,清順治五年(1648年),都督楊承祖兵駐白蜆湖邊,迎於寺內,如來大佛的左右,仁立著文殊、普賢佛像,同樣十分高大。兩側的十八羅漢神態各異,栩栩如生。清初,書法家李仙根尋訪全福講寺,見寺院與湖光水色交相輝映,相得益彰,揮毫寫“水中佛國”四個大字,製成匾額懸于山門之上,給全福講寺增添了光彩。

全福講寺九百年來香火鼎盛,成為周莊繁榮發展的一個象徵。然而,這座堪與杭州靈隱寺媲美的寺院,卻在50年代初期被迫改作糧庫,寺內所有的佛像、經卷和珍藏不知去向,歷史悠久的古寺毀於一旦,這不能不說是周莊的一大損失。

90年代後,周莊鎮建造南湖園。作為主體工程的全福講寺,也於1995年3月18日破土動工。經過三百個日夜的緊張施工,移址在南湖的全福講寺,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人們面前。新建的全福講寺,主要建築包括山門、指歸閣、大雄寶殿和藏經樓等。

山門聳峙在南湖岸邊,門前湖光瀲灩,水埠碼頭平臥碧波,遊人和香客可以乘船進南湖沿石階登岸,別有情趣。進入山門,只見一座五孔石拱橋飛跨在荷花池上,橋上石欄相扶。駐足橋上,可以欣賞荷池中的紅嶂翠蓋,也可以回眸南湖,盡情地觀看旖旎的湖景。

過拱橋,前面就是重簷復宇、氣勢莊嚴的指歸閣。在此登樓,居高臨下,遠近的景色盡收眼底。南湖中養魚的網箱籪欄,以鉛灰色的線條,分割著萬頃波光。寺院內的亭臺樓閣,錯落有致,鐘樓、鼓樓矗立兩側,互為映襯,使寺院愈加氣象雄偉。

第三進,即是主體建築大雄寶殿。飛簷翹角,雄偉而不失精美。“佛光普照”四個大字在高達18米的屋脊間熠熠閃光。鑲嵌於兩邊的梅、蘭、竹、菊磚雕構圖別緻,精細秀逸。緩步進人殿堂,只見大殿中央供著佛祖釋迦牟尼的銅坐像,高5米重3噸。釋迦牟尼兩側,是騎跨在雄獅上的文殊和騎跨在大象上的普賢。殿後塑有飄海觀音像,屹立在鰲魚之背,衣袂飄動。大殿兩旁的十八尊羅漢像,也各具神態,栩栩如生。整座大雄寶殿,神光閃耀,祥雲繚繞,置身其間,足以感受到佛教文化氛圍。

經臺由婉蜒曲折的花廊環抱,經臺中央矗立著三層寶殿,終日香菸繚繞。四周的荷花座石雕欄杆上,鐫刻著吉祥雲紋。經臺下的池水與曲徑花廊下的流水相連,有錦鱗嬉遊,富有詩情畫意。

大雄寶殿後,是三層高的藏經樓。殿堂寬敞,裝飾精美。樓內薈萃諸多佛教文化的精品。藏經樓兩側是大齋堂和方丈室,遙相呼應。

周莊修復全福講寺,借水佈景,巧奪天工,融佛教文化、建築藝術和園林景色於一體,既為佛教文化愛好者和宗教信仰者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場所,也為旅遊者提供了一個流連忘返的好去處。

〔出全福講寺〕大家看對面的那座小茶樓就是三毛茶樓,它是為了紀念中國臺灣女作家三毛而建的。1989年,三毛在煙雨朦朧之中來到了我們周莊,她看到周莊小橋、流水、人家的迷人風光,不禁感慨地說道:“啊!這不正是我魂牽夢繞的故土嗎?”三毛激動地流下了眼淚。三毛回到中國臺灣後還經常來信,說還要嚐嚐周莊的大閘蟹,很可惜她再也沒能實現這個願望。周莊人民為了紀念她,將這座古宅改稱三毛茶樓。茶樓中除了陳列了三毛的照片、手跡、書信外,還陳列了中外大批文人學者遊訪周莊的照片。

〔邊走邊導遊〕前面就是迷樓了。大家看,這兒有一座古橋,它叫“貞豐橋”。“貞豐橋”這個名字,不用我說大家也都知道,它是因為周莊的原名而起的。橋邊的那座小樓就是有名的“迷樓”。迷樓以前是一家小酒樓,叫“德記”酒樓。它怎麼會出名呢?原來清朝末年,有一些進步的文化青年成立了一個團體,叫《南社》。那時南社成員柳亞子、陳去病、王大覺等人都喜歡在這酒樓裡喝酒吟詩,他們還以酒樓為題,寫下了許多著名詩篇。後這些詩篇被編成了《迷樓集》,隨即迷樓的名氣也就傳開了。

那“迷樓”為什麼被稱為“迷樓”呢?原來南社成員們在酒樓上飲酒作詩,他們覺得小酒樓的一切都非常迷人,菜很迷人,酒很迷人,周圍的環境也很迷人。因此,他們就風趣地把酒樓稱為“迷樓”。他們把酒樓叫作“迷樓”還有一個用意,就是轉移反動派的視線。

好,我們就到迷樓裡面去看看。迷樓為臨河修築的兩層小樓。樓內陳列著南社成員的照片、手跡、著作和書畫作品,以及當代書法家書寫的《迷樓集》中的詩句。二樓的東側,是一組人物蠟像,展現的正是“小樓暫飲夜傳杯”的情景,可謂如聞其聲,如見其人。迷樓向遊客開放以後,接待了許多南社成員的後裔,他們熱情地向迷樓提供圖片資料和實物,還積極參加南社研究,小小的迷樓,引起國內外諸多人士的注目。

〔繼續向前走〕這裡是澄虛道院,又稱“聖堂”,創建於宋元佑年間(1086~1096年),距今已有九百餘年曆史。明代中葉以後,道院規模日趨巨集大。嘉靖年間,當地人玉壁捐資增建了儀門。清康熙二十五年,道士胡天羽化緣募捐建玉皇閣。五年後,又在閣西建造了文昌閣,清乾隆十六年,道士蔣南記在山門外建造聖帝閣,樓閣面臨普慶橋,形成了前後三進的建築群,氣宇軒昂,佔地1500平方米,成為吳中著名的道院之一。澄虛道院不但儲存著豐富的宗教文化遺產,而且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水鄉風光,也使道院的遊人香客流連忘返。

各位遊客,我的導遊到此結束了。如果有時間,各位可以在古鎮裡隨便走走看看。在這臨別之際,讓我再一次感謝大家的光臨。同時,還請您把周莊的祝福帶給您的家人和朋友。祝大家在周莊旅遊愉快,吉祥如意!

我們現在出沈廳往南走。眼前的這座寺廟就是當年周迪郎功舍地而捐的全福寺,那時寺中有一江南絕無僅有的巨佛,在如來佛的掌心可臥伏一人,可惜九百歲的水中佛國毀於五十年代。今天我們看到的全福寺是1995年移址重建的。如今它背靠古鎮、面向南湖,真正成了水中佛國。山門聳峙在南湖岸邊,門前湖光瀲灩,水埠碼頭平臥碧波,遊人和香客可以乘船進南湖沿石階登岸,別有情趣。進入山門,只見一座五孔石拱橋飛跨在荷花池上,橋上石欄相扶。駐足橋上,可以欣賞荷池中的紅嶂翠蓋,也可以回眸南湖。過拱橋,前面就是重簷復宇、氣勢莊嚴的指歸閣。在此登樓,居高臨下,遠近的景色盡收眼底。南湖中養魚的網箱籪欄,以鉛灰色的線條,分割著萬頃波光。寺院內的亭臺樓閣,錯落有致,鐘樓、鼓樓矗立兩側,互為映襯,使寺院愈加氣象雄偉。第三進,即是主體建築大雄寶殿。飛簷翹角,雄偉而不失精美。

進人殿堂,只見大殿中央供著佛祖釋迦牟尼的銅坐像,高5米重3噸。釋迦牟尼兩側,是騎跨在雄獅上的文殊和騎跨在大象上的普賢。殿後塑有飄海觀音像,屹立在鰲魚之背。大殿兩旁的十八尊羅漢像,也各具神態,栩栩如生。整座大雄寶殿,神光閃耀,祥雲繚繞,置身其間,足以感受到佛教文化氛圍。經臺由婉蜒曲折的花廊環抱,經臺中央矗立著三層寶殿,終日香菸繚繞。四周的荷花座石雕欄杆上,鐫刻著吉祥雲紋。經臺下的池水與曲徑花廊下的流水相連,有錦鱗嬉遊,富有詩情畫意。雄寶殿後,是三層高的藏經樓。殿堂寬敞,裝飾精美。樓內薈萃諸多佛教文化的精品。藏經樓兩側是大齋堂和方丈室,遙相呼應。

這裡就是迷樓,這是一座樓閣式建築,原名為“德記酒樓”,有人問了,為什麼改了這麼一個詩意的名呢?其實,改為這個名字和一位女子有關也。原來這座樓的老闆因經營有方,生意十分紅火,但直到年過四十才得一“千金”,於是取名“阿金”,阿金長得賽過天仙,參加現在的世界小姐比賽絕對會為國爭光,近代愛國文學團體南社成員常聚在德記酒店,___革命文學,飲酒誦詞,有人戲稱他們被阿金迷住,他們便索性以此為幌子,並將“迷樓”的雅號送給了酒店。他們在此留下了不少以周莊風光和阿金美貌為題的詩歌,並有《迷樓集》出版。

我們已經把周莊走了一圈,遊周莊,大家一定要靜下心來感受,如果能有時間在周莊住上一夜,感受周莊的清晨和黃昏,你一定會有一種更美妙的感覺。好了,留出時間給大家照相留念,記著一定要把周莊放入相機帶回家,我個人認為周莊最適於留念的是雙橋和富安橋。

周莊導遊詞作文 篇23

各位遊客你們好!歡迎大家來周莊遊覽。在我們進入古鎮主要景點之前,我先把周莊的情況簡要介紹一下。

周莊地處蘇州崑山市、吳江市、上海的青浦縣三縣市交界之處,東面不遠就是有名的澱山湖,從這裡乘汽車到上海的大觀園只需要十幾分鍾。所以有人說:"周莊是澱山湖畔的一顆明珠。"

周莊,是一個有著九百多年曆史的江南水鄉古鎮,它以悠遠的傳統,淳樸的民風,古老的建築,清澄的河水和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成為一片極有誘惑力的旅遊勝地。著名古建築專家羅哲文說;"周莊不僅是江蘇省的一個寶,而且是國家的一個寶。"中國臺灣經緯雜誌盛讚周莊是"中國第一水鄉"。還有不少人在遊覽了周莊之後,這樣說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中間還有一個周莊。"大家為周莊儲存著如此眾多的明清建築而讚歎,為"小橋、流水、人家"的精美格局而眩惑,為處處可畫、時時有詩的風情而陶醉,覺得周莊是無法重造的美麗水鄉。

〔走到貞豐澤國牌坊前〕這裡是石牌樓,巍然矗峙在這新老鎮區的交界處,是古鎮周莊的象徵,上面鐫刻有"貞豐澤國"四個字,為著名書法家沈鵬所寫。"貞豐"是指周莊的原名為貞豐裡,北宋元佑元年(1086年),有一位姓周的迪功郎因信奉佛教,將兩百畝莊田捐給當地的全福寺作為廟田,老百姓感其恩德,把貞豐裡改為周莊。"澤國"是指四周環水的地方。坊柱上的一副對聯,上聯是"貞堅不貳攀日康莊有道路",下聯是"豐衣足食向陽桃李自逢時",意思是說我們周莊人民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走上了康莊大道,生活越來越富裕了。

大家跨過石牌樓就進入古鎮區了,請回頭再看,這裡還有一幅對聯:"萬頃碧波水光瀲灩晴方好;百尺臨雲塔影橫斜景亦奇。"這是著名記者馮英子題寫的。橫額上書"唐風孑遺"。意思是在周莊,古代優秀的民族文化、古風遺韻還能看到一些。這是著名書法家費新我老先生在晚年高齡的時候用左手題寫的,左下角還有他的落款呢!大家可以仔細辨認一下,是"新我左筆"四個字。這石牌樓和馬路兩旁飛簷翹角、黛瓦粉牆的房屋,以及高高聳立的古塔,構成了一個古建築群,許多人都喜歡在這裡留影,回頭大家也可以在這裡留個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