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兵馬俑博物館導遊詞十篇

欄目: 導遊詞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1.53W

兵馬俑博物館導遊詞 篇1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坐落在距西安37千米的臨潼縣城東,南倚驪山,北臨渭水,氣勢巨集偉,是全國重點的文物保護單位。

兵馬俑博物館導遊詞十篇

1974年,在秦始皇帝陵東發現三個大型陪葬的兵馬俑坑,並相繼進行發掘和建館保護。三個坑成品字形,總面積22780平方米,坑內建放與真人馬一般大小的陶俑陶馬共約7400餘件。三個坑分別定名為一、二、三號兵馬俑坑。

一號坑最大,坑深5米,面積14260平方米,坑內有6000餘陶人陶馬,井然有序地排列成環形方陣。坑東端有三列橫排武士俑,手執弓弩類遠射兵器,似為前鋒部隊,其後是6000鎧甲俑組成的主體部隊,手執矛、戈戟等長兵器,同35乘駟馬戰車在11個過洞裡排列成38路縱隊。南北兩翼的後衛部隊。

二號兵馬俑坑平面呈曲尺形,面積6000平方米,是一坐西朝東,由騎兵、步兵、弩兵和戰車混合編組的大型軍陣。大致可分為弩兵俑方陣,駟馬戰車方陣,車步、騎兵俑混合長方陣,騎兵俑方陣四個相對獨立的單元。共有陶俑陶馬1300餘件,戰車80多輛,並有大量金屬兵器。

三號兵馬俑坑平面呈凹字形,面積約520平方米,它與一、二號坑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似為統師三軍的指揮部,出土68個陶俑和4 馬1 車。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上是中國最大的古代軍事博物館。俑陣經發掘對外開放後便轟動世界。1978年,前法國希拉剋參觀後說:"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蹟,秦俑的發現,可以說是八大奇蹟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國。"從此秦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兵馬俑博物館導遊詞 篇2

大家好!我叫小徐,你們可以叫我徐導。歡迎各位來到舉世聞名的秦兵馬俑,請大家跟我來吧。

好了,現在看到的是第一號坑,它東西長230米,南北長62米。總面積達到14260平方米,第一號傭坑的兵馬俑最多,大概有6000多個,你們看到的兵馬俑,像不像秦始皇當年率領的大兵,他們的規模很大,而且他們型別也很多,個性鮮明。

看我的左手邊的傭就是將兵傭,你們看它的頭上還戴著鐵盔,身上還披著鎧甲,手還握著寶劍,你們看像不像久戰沙場,重任在肩。

你們看這邊的武士傭身高約1.8米,他們的體格還很強壯,她們每一個體型均稱,你們看那一個武士傭像不像身穿戰袍,披掛鎧甲,手持兵器,整裝待發的兵。

我們往遠處看,那裡是不是有一個傭在騎馬呢?對了,那就是騎兵俑,他們身著短甲,下身著緊口褲,左手拿弓箭,你們看他們像不像隨時準備上馬追殺。

下面就是自由活動時間了,大家千萬不要拍照,不要到遠處的`遠坑裡玩。我們可以到遠處買一些小的小兵馬俑留個紀念。

兵馬俑博物館導遊詞 篇3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是以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為基礎,以秦始皇陵遺址公園為依託的一座大型遺址博物院。同時,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也是以秦始皇陵及其背景環境為主體,基於考古遺址本體及其環境的保護與展示,融合了教育、科研、遊覽、休閒等多項功能的公共文化空間。

秦始皇陵佈局縝密、規模巨集富,具有重大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目前在秦始皇陵陵區已發現各類陪葬坑、陪葬墓等600餘處。1961年,秦始皇帝陵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秦始皇帝陵(含兵馬俑坑)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秦兵馬俑坑發現於1974年,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二十世紀考古史上的偉大發現之一”。三個兵馬俑坑成品字形排列,總面積2萬多平方米,坑內放置與真人真馬一般大小的陶俑、陶馬7000餘件,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兵馬俑的塑造,是以現實生活為基礎而創作,藝術手法細膩、明快,陶俑裝束、神態各異。具有鮮明的個性和強烈的時代特徵。俑坑內出土的青銅兵器有劍、鈹、矛、戈、戟、殳、弩機以及大量的箭鏃等。大部分兵器歷經兩千多年依然鋒刃銳利,表明當時已經有了很高的冶金技術。1980年,在秦始皇陵西側,還出土了兩乘大型彩繪銅車馬,每乘車前駕有四馬,車上各有一御官俑。銅車馬造型逼真,裝飾華美,大量使用金銀為飾品和構件,製作非常精巧,被譽為“青銅之冠”。

在秦兵馬俑陪葬坑遺址上建立的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1979年正式開放,主要參觀點包括秦兵馬俑一、二、三號坑、銅車馬陳列廳及相關臨時展覽。至今已接待中外觀眾近7000萬人次,其中包括近200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秦兵馬俑先後在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80多個城市展出,海外觀眾超過20xx萬人次。秦兵馬俑每到一處就引起當地轟動,已成為增進國際間政治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20xx年10月1日,佔地3386畝位於秦始皇陵核心區的秦始皇陵遺址公園正式對外開放,主要參觀點包括秦始皇陵封土、已探明的主要建築遺址、陪葬坑等。秦始皇陵遺址公園的對外開放標誌著我國又一處大遺址保護工程的建成。既是保護世界文化遺產、傳播中華優秀文明、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舉措,又是促進中外文化交流、帶動社會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徑。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20xx年9月30日,9901、0006陪葬坑陳列廳正式對外開放。0006陪葬坑位於秦陵內城以內,封土西南,20xx年發現。面積約410平方米,出土彩繪文官俑8件,御手俑4件,銅鉞4件,木車遺蹟一乘,殉葬的活馬約20匹。9901陪葬坑位於秦陵內外城之間,封土東南,1999年發現。面積約800平方米,1999年5月8日至6月15日,對陪葬坑的中部進行試掘,試掘64平方米,在中部棚木之上出土青銅大鼎一件,重212公斤,口徑71釐米,高61釐米,在北部過洞中出土11件彩繪百戲俑。出土的陶俑,不著鎧甲、不穿戰袍,上身赤裸,下身著裳。姿態各異,風格、服飾、裝束等都與一二三號陪葬坑出土的兵馬俑迥然不同。有學者認為這批陶俑的原型可能是象徵著秦代宮廷娛樂活動。20xx年6月3日,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秦陵博物院又啟動了9901陪葬坑和秦陵部分建築遺址的考古發掘工作

這兩個陳列廳展廳建成後,9901陪葬坑的考古發掘工作將在展廳內繼續開展,並使其與保護、展示相結合,為觀眾提供更為真切的參觀感受。0006陪葬坑則進行原址展示,帶給觀眾真實的展覽效果。同時,通過陳列在展廳內的典型文物、圖片和文字說明,以及相應的講解導覽服務等,向觀眾全面展示這兩個遺址坑的文化內涵,強化秦陵遺址公園的社會教育功能,發揮秦陵博物院在公眾服務和先進文化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秦始皇陵遺址公園及9901、0006陪葬坑陳列廳與已開放多年的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同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組成部分,共同構成了秦陵文物事業發展的基礎。

兵馬俑博物館導遊詞 篇4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這裡出土了一千多個士兵陶俑,每個表情姿態各不相同。站在龐大的地下軍陣前,你會感覺到兩千年前始皇帝掃平六國、統一天下的非凡氣勢。

秦始皇嬴政13歲即位時,就開始營建自己的陵園,常年徵用數十萬民夫,耗損了大量的國力,修築時間長達38年。1974年春,因當地農民打井挖出陶製武士頭,兵馬俑得以重見天日,目前共發掘出三個坑。

景區中的一號俑坑,是最早發掘、面積最大的一個坑。二號坑和三號坑分別在一號坑的兩旁。三個坑共有和真人、真馬大小相似的陶俑、陶馬近8000件。有車兵、騎兵和步兵等不同的兵種,排列整齊有序。景區內還有出土文物陳列室和秦陵銅車馬陳列室,分別陳列著出土的青銅兵器和兩輛青銅馬車。

出土的兵馬俑根據裝束、神態、髮式的不同,可分為將軍俑,武士俑,車士俑等。每一個陶俑的臉型、髮型、體態、神情都各不相同。陶俑、陶馬原本都有彩繪,但由於後來的火燒和浸泡,大多已剝落變色。

秦兵馬俑景區天天遊客如織,在參觀時可以避開高峰,先從最小的三號坑開始遊玩。遊玩完畢後,遊客可以免費乘坐景區內的旅遊專車前往秦始皇陵,車程約5分鐘。

兵馬俑博物館導遊詞相關文章:

5.陝西秦兵馬俑博物館導遊詞

兵馬俑博物館導遊詞 篇5

尊敬的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歡迎來西安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

今天,我們將參觀秦兵馬俑博物館。秦兵馬俑博物館位於西安市東35公里處,在進入景區之前,我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秦兵馬俑。

秦兵馬俑一經面世,就以它撼人心魄的藝術魅力傾倒了現代人。無論武士還是軍吏,都留有鬍鬚。說到秦俑的美,千人千面的陶俑形象之美,使人回味無窮。他們中間有氣宇不凡、魁梧穩健的將軍;有威武剛毅、身經百戰的軍吏;更有神情各異、生動傳神的士兵。他們或年輕幼稚,或老練深沉,或憨厚質樸,或聰明機警,或開朗灑脫,或神情凝重。他們身穿戰袍的輕柔,衣褶(zhě)的飄動,飛揚的鬍鬚,絲縷可辨的髮髻,粒粒可數的鞋釘,都會使你感受到真實生活中的氣息。大家看,瞧這位,頷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慮如何戰勝敵人;再看這一位,目光炯炯,神態莊重,分明在暗下決心,誓為統一天下而戰;再看他,緊握雙拳,待命出征啊,快來看看這位戰士,雙眼凝視遠方,像不像在思念家鄉的親人?走近一點,來,小朋友,有沒有聽到他輕微的呼吸聲?秦俑坑中陶馬形象的塑造同樣逼真傳神。馬頭方正,稜角分明,四蹄躦地,矯健有力,兩耳短促,張口嘶鳴,十分神俊。法國總統希拉剋曾留言說過: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蹟,秦兵馬俑的發現,可以說是第八大奇蹟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過埃;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過中國。美國前副總統蒙代爾也說:這是真正的奇蹟。全世界人民都應該到這裡看一看。從這些高度凝練的話語中,我們不難看出秦俑的歷史價值及藝術價值。

秦始皇贏政早已去世20__多年了,但是,他的偉績,以及現存的兵馬俑留給人們的思考是什麼呢?或者說,我們能從上述事物中吸取些什麼呢?我想,敢創歷史先河、為國家統一不懼死亡的鋁賂和勇氣是我們應該吸取和仿效的。一代偉人贏政橫掃六國、統一中國的非凡氣度和魄力仍不失為我們今天克服前進路上的障礙的巨大動力。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想要富強,沒有這種氣魄是不行的!

兵馬俑博物館導遊詞 篇6

徐州漢兵馬俑位於東郊獅子山附近. 1984年12月,徐州東郊獅子山附近出土了4800多件西漢時期的彩繪兵馬俑。這批分佈於六條俑坑,總數四千多件的陶俑群反映了西漢初年分封在徐州的楚王國軍隊的整體建制。

步兵中既有官吏,又有普通戰士如持長械俑,弓弩手俑,髮辮俑等。車兵中則有甲冑俑和御手俑之分,對研究我國古代軍事史有重要的意義。而由於作為楚王的陪葬俑,所有陶俑的面部表情則多表現得悲愴肅穆,展示了楚國工匠的傑出製作工藝和藝術表現力。

此次發現是繼咸陽楊家灣西漢彩繪兵馬俑、西安臨潼秦代兵馬俑之後的第三批重要發現。當地政府在原址建立起全國第二處兵馬俑博物館。展出的兵馬俑分為兵士俑、官員俑、馬俑、盔甲俑和跪坐俑等五類。

徐州獅子山共發現兵馬俑坑六個,一、二、三號坑東西向平行排列,四號坑在一、二、三號坑東端,五、六號坑為騎兵坑,因地勢較低,現已建成水下館。其中以、二號坑以清理兵馬俑兩千多件,三號坑未清理。一、二、四號坑出土兵馬俑2300餘件,均為陶質,且有彩繪,但多數已脫落。陶俑的種類繁多,有車兵俑、步兵俑、騎兵俑等。

1991年7月,漢兵馬俑坑的主墓即獅子山漢楚王墓被找到,1994-1995年被髮掘清理。1996年,獅子山漢兵馬俑坑與獅子山漢楚王墓一起被列入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漢楚王墓群。

兵馬俑博物館導遊詞 篇7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秦始皇兵馬俑,今天就由我來為大家講解這裡出土的兵器。我叫周祺雲,大家叫我周導好了。

首先,我給大家介紹一下。秦始皇兵馬俑出土的兵器主要分為兩種型別,一種是進攻型兵器。進攻型兵器又分為短兵器、長兵器和遠射程兵器。短兵器主要就是秦劍;長兵器主要是矛、鈹、戈、戟、殳;遠射程兵器主要是弓弩和弓箭。第二種是防禦型兵器,主要是盾和甲冑。

現在請大家仔細看展櫃裡的這些兵器。左邊第一把兵器就是秦劍。兵馬俑的俑坑裡總共就出土了24把這樣的秦劍。秦劍的全長大約在90.2釐米——95.5釐米之間,比一般的劍要長,為什麼要加長呢?英國的理查·波士頓曾經說過:“在短兵器格鬥當中,刺比砍更具優勢,因為刺更逼近對手。”劍加長,更利於刺出,攻擊力更大。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刺死砍傷”這個成語?從這個成語中,我們能清楚地體會到,刺比砍更致命。大家如果看過電影《荊軻刺秦王》的話,可以回想一下最後秦王殺死荊軻的場景,就是拔出腰間的秦劍刺死了荊軻。

請大家再看下一件,這件兵器叫秦鉞,也是屬於短兵器。在秦俑坑裡出土了1件,在文官俑坑裡出土了4件,一共5件。《說文解字》有這樣一句話“大者稱鉞,小者稱斧。”意思是形狀大的叫秦鉞,形狀小的叫斧頭。

我們繼續往前走,現在展示在大家面前的是套甲冑,是防禦型兵器。請大家仔細看一看甲冑的甲片,有沒有什麼發現?是的,這套甲冑身體部分的甲片是上層壓下層的,而兩條胳臂的甲片是下層壓上層的。秦人為什麼要這樣設計呢?原來呀,這樣設計可以在作戰中方便行動呢!你們說,秦人是不是很聰明呢?可見,秦始皇可以統一天下,靠的不僅僅是武力,還有不可缺少的智慧啊!

好了,今天我們關於秦始皇兵馬俑之兵器的介紹就到此結束了。感謝大家的聆聽。下面的時間大家可以繼續去參觀一下長兵器展櫃和遠射程兵器展櫃,可以拍照留念,也可以去購買您想要的紀念品,但請注意安全,不要亂扔垃圾,保持館內衛生。祝大家遊玩愉快,期待我們的再次見面,再見!

兵馬俑博物館導遊詞 篇8

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我是本次的新導遊——徐子晴,大家可以叫我徐導,今天我要帶領大家參觀秦兵馬俑博物館。希望我的服務能為這次兵馬俑之旅增添一份溫馨、一份快樂。

秦兵馬俑坑位於陝西省臨潼縣驪山北麓下河村附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傳說秦始皇13歲就開始建造秦始皇陵,直到他駕崩前還沒有完工,一共用了38年的時間,可見工程之浩大、氣魄之巨集偉。秦陵的地宮雖然沒有發掘,但是,20世紀70年代,秦始皇陵墓中的兵馬俑出土,它讓人們震驚之餘,也使秦始皇陵聞名於世。1978年,法國前總統希拉剋參觀兵馬俑後,說:“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蹟,秦俑的發現,可以說是八大奇蹟了。”是不是想一睹為快?

現在已經到了我們的目的地——秦兵馬俑博物館。兵馬俑規模巨集大,已發掘的三個俑坑,總面積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個籃球場那麼大,坑內有兵馬俑近八千個。我們眼前的兵馬俑坑,就是一號坑。坑深5米,面積14260平方米,在三個俑坑裡一號坑最大,一號坑裡的兵馬俑最多,有六千多個。坑裡的兵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齊,排成了一個巨大的長方形軍陣,真像是秦始皇當年統率的一支南征北戰、所向披靡的大軍。二號坑兵馬俑大約有20__多個,是一支“機動”,三號坑最小,有俑68個,是一個“指揮所”。

兵馬俑享譽世界,不僅是因為規模巨集大,而且是因為它型別眾多,個性鮮明。看!這就是將軍俑,它身材魁梧,頭戴鶴冠,身上披著鎧甲,手裡還拿著劍,看它那若有所思的樣子,好像在考慮如何打退匈奴大軍呢!瞧!那是武士俑、騎兵俑、陶馬,它們栩栩如生,其雕塑的技藝十分精湛,絕無僅有。

我們看到的兵馬俑都是黑乎乎的,其實兵馬俑都是有顏色的,戰袍為藍,鎧甲為黑色,連線鎧甲的'繩子為紅色,人的手和臉都是粉色、肉色。這些顏色都是礦物質的燃料兌上生漆塗在俑上。生漆怕火,兵馬俑在20__多年前曾遭火焚,再加上20__年的歲月滄桑,顏色褪掉是很自然的事。

好了,各位朋友,兵馬俑博物館的參觀到此結束了,希望今天的參觀能給你留下美好的回憶,祝大家玩得開心,謝謝大家!

兵馬俑博物館導遊詞 篇9

徐州漢兵馬俑博物館是中國遺址性博物館。位於江蘇省徐州市東郊獅子山西麓。1985年5月在兵馬俑坑發掘的基礎上建館,9月建成,10月1日開放。

兵馬俑坑計有東西向步兵俑坑3條,間距5米,各長28米。坑口寬2.2米,底寬1.1~1.4米,深0.4~1.1米;南北向警衛俑坑一條,位於3條步兵俑坑之東約 5.5米,坑長26米,寬1米,深0.15~0.40米;騎兵和戰車坑兩條,位於3條東西俑坑之西北125米,其一於1981年損壞,其二東西長12.5米,寬 3.5米,深0.4~0.6米。俑坑距現地24米餘。

目前已發掘兩條步兵俑坑和警衛俑坑,兩條步兵俑坑東端皆遭不同程度的破壞,現存陶俑2393件,其中一號坑1016件,二號坑1377件。俑皆陶土燒製,青灰色,計有馬 4匹,官吏俑1件,餘為甲冑俑、跪坐俑、盔甲俑、髮辮俑、髮髻俑、弓弩手俑及持長械俑等。俑身塗粉,區域性繪朱。從形制、質地、服飾等特點分析,為公元前1世紀作品,約當西漢景、武之際。

漢兵馬俑原是距今2150多年前的西漢楚國的第三代楚王劉戊的陪葬品,就像秦兵馬俑是為秦始皇陵“驪山”陪葬的一樣。漢代社會是一個視死如生的社會,人們認為人死以後,只是換了一個地方繼續生活,因此生前所能享受到的一切物質待遇和精神待遇,死後都要想方設法帶到另外一個世界裡去,徐州的各座楚王墓中,粉倉、廚房、錢庫、樂舞廳、會客廳應有盡有,就連廁所也製作得一絲不苟、設施齊全。在這樣一個背景下,一些手握重兵的諸侯王和高階將領,死後自然希望能繼續指揮千軍萬馬,兵馬俑就應運而生了。但是根據漢代的葬制,除非有立下特等功勳的人才享受用兵馬俑陪葬,而且還要得到皇帝的恩准,目前國內發現的大規模兵馬俑僅有三處,秦始皇兵馬俑和咸陽楊家灣漢兵馬俑,除此之外,就只有徐州發現的這一處。在徐州出現了這樣大規模的兵馬俑群,充分說明了漢代徐州在政治、軍事上的特殊地位。

徐州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漢代文化尤為發達,因為這裡是漢代的開國皇帝劉邦的故鄉,劉邦在政權剛剛穩定後,就委派他的弟弟劉交為楚王來管理這一地區。漢代初的劉交在同姓王中地位*高,加上高祖手下的文臣、武將多數是徐州人,這樣的特殊背景,造成了徐州在漢代成為僅次於都城長安的政治文化中心,漢兵馬俑是徐州發達的漢文化的一個有力佐證,它以無可替代的歷史內涵告訴八方賓朋,“兩漢文化看徐州”。星羅棋佈的漢墓,巧奪天工的漢畫像石,還有獨具藝術魅力和文化內涵的漢兵馬俑,就像一顆顆璀燦奪目的明珠,閃爍在古彭城大地上,反映了漢代彭城人創造的輝煌的物質文明。

為了表現“徐州漢兵馬俑的藝術魅力”,博物館裡製作了大副照片,以便欣賞。

從製作工藝上講,兵馬俑是用模子製作出來再經二次加工塑造成的,大小差不多,但是,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他們的表情千姿百態,各不相同。它們當中的昂著,張著嘴,仰著身子,彷彿是一位性格粗獷、情不自禁地在嚎啕大哭,身邊的兩位一個探過頭來,一個側過臉來像是在安慰勸說正在嚎哭的人;有的則是低著關、皺著眉,嘴角向下撇,顯出性格內向,默不作聲的悲鬱神情,這與整體莊嚴肅穆的軍隊主題是相吻合的。當然,他們當中也有輕鬆自若、活潑頑皮的青年士兵形象,或許他就是某位雕塑大師心靈的真實寫照呢。總之這些人的性格特徵通過寥寥數筆便刻劃得細緻入微、栩栩如生。在這些陶俑製成形後,有一個工匠師的手工修削過程,這個過程中匠師們的主觀能動性和藝術創造能力得到了極大的發揮,一些普普通通的泥巴,在他們靈巧的雙手下,被賦予了無限的生命力,站在這裡看到的彷彿還是陶俑,而是一支活生生的 隊伍向您迎面而來,充分體現了漢代勞動人民高超傑出的製作工藝。

西安的秦兵馬俑的高大壯觀示人的確,寫實主義秦俑給人一種奔放雄渾的力量美。但任何藝術的發展都有一個由具體到抽象的過程,漢兵馬俑在繼承了秦俑風格的基礎上加以發展,由寫實轉變為寫意,它不注重人物線條的比例是否準確,而側重於人物的內心世界和精神風貌。

徐州漢兵馬俑不僅得到無數國內人士的賞識,在幾次赴澳大利亞、歐州的展覽過程中,同樣得到了各國人民的高度讚譽。它們作為中國人民的文化使者遠渡重洋,來到澳大利亞,慶賀他們建國兩百年。在那隆重的節日裡,徐州漢兵馬俑以它古樸、端莊、別具神韻的風姿展現在深目高鼻的澳大利亞人面前,使得只有兩百年建國史的澳大利亞人對這批擁有兩千多歲的文化使者讚歎不已,立即掀起了一股“中國熱”。在歐州心臟之國奧地利參加“雷歐本市文化藝術節”的展覽時,又一次傾倒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觀者,使他們對具有悠久歷史文化的文明古國,更加心馳神往。這些體態小巧的漢兵馬俑,極大促進了中外人民的友誼和文化交流。

以隊伍前端的三個士兵為例工匠師用不同的身材和麵部塑造,表達出不同的年齡層次和心理活動。*右面的士兵虎背熊腰,稚氣未脫,正是初出茅廬,血氣方剛,急待建功立業的年輕士兵;中間這位躬著腰,眯著眼,看似是位經驗豐富,久經沙場的老兵;左邊是位老成持重的中年士兵形象。史書記載,漢代的兵役制度規定,年滿18~55年的成年男子,必須服兩年兵役,這樣隊伍就會有不同年齡的士兵,可謂老、中、青三者的有機結合。漢代的雕塑師以生活為藍本製作出的這些陶俑,不僅為後人留下了許多寶貴資料,而且在中國雕塑藝術史上,以拙樸中富有含蓄、更加耐人尋味的藝術手法,為人們留下永恆而美麗的篇章。

兵馬俑博物館導遊詞 篇10

徐州漢兵馬俑博物館是中國遺址性博物館。漢兵馬俑博物館改擴建工程從20xx年10月開始動工,博物館面積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5000多平方米。改擴建後的博物館不僅建築風格具有濃郁的歷史文化氣息,而且增加了一個軍事展廳和一個臨時展廳。軍事展廳有500多平方米,主要陳列一些漢代兵器、兵馬俑的軍陣及演變過程;臨時展廳主要用來臨時展覽一些從外地兄弟單位引進的古代文物。

獅子山漢兵馬俑是西漢第三代楚王劉戊的陵墓,位於其西側300米遠的漢兵馬俑是它的一個組成部分,象徵著衛戍楚王陵的部隊,兩處遺址距今已有2100餘年的歷史。

獅子山兵馬俑,不僅數量眾多,而且種類繁多,顯示出豐富的內容:有博袖長袍的官員俑、冠幘握兵器的衛士俑、執長器械的髮辮俑、足登戰靴和抱弩負弓的甲士俑等十餘種。獅子山兵馬俑既是漢代的藝術珍品,又是徐州作為軍事重鎮的歷史見證,不僅對研究漢代雕塑藝術有極高的價值,對於研究漢代社會生活、喪葬制度、軍制戰陣都有著同樣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