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寶頂石刻導遊詞(通用5篇)

欄目: 導遊詞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2.78W

寶頂石刻導遊詞 篇1

大足石刻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參觀大足石刻。

寶頂石刻導遊詞(通用5篇)

大足石刻始建於唐永徽元年(650年),歷經五代,盛於兩宋,餘緒延至明、清,是中國晚期石藝術的代表作品。現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摩崖造像多達75處,雕像5萬餘身,銘文10萬餘字。於1999年12月1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裡我得向大家說明一下,其實,大足石刻是大足縣境內主要表現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其中,以寶頂山、北山、南山、石門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而我們今天所要參觀的是其中最具代表的寶頂石刻。

寶頂石刻位於大足縣城東北15千米處,由宋代高僧趙智鳳於南宋淳熙至淳年間(1174年-1252年),歷時70餘年,以大佛灣、小佛灣為中心,由總體構思組織開鑿而成,是一處造像逾萬尊、在石窟中罕見的完備而有特色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場,它把中國密宗史入後延續了420xx年左右,為中國佛教密宗史增添了新頁。寶頂山摩崖造像的表現形式在石窟藝術中獨樹一幟,萬餘尊造像題材不重複,龕窟間既有教義上的內在聯絡,又有形式上的相互銜接,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其內容始之以六趣唯心,終之以柳本尊正覺成佛,有教有理,有行有果,系統完備而有特色。

現在大家看到的是“地獄經變相”的“養雞女”。相信大家在看過前面一系列的地獄石刻之後,對地獄裡各種恐怖的人物和殘酷的刑罰仍感到心有餘悸。然而大家仔細瞧一瞧這個雕刻,會發現什麼?養雞女雖然眼睛瞎了,卻坦然自若,臉上充滿幸福的微笑。這就奇怪了,地獄裡都是陽間犯罪來受罰的,而她為什麼還顯得十分幸福?

說來阿,這裡還有一段故事,這養雞女阿名叫奚成鳳,是一位善良大膽的姑娘,就住在寶頂山下。一次,奚成鳳的雞跑到山上佛堂裡,被一個和尚給打死了,奚成也為她感到不平,但胳膊扭不過大腿,不得不在打造時剜了奚成鳳的眼睛,卻留下了幸福的微笑鳳就去找當時的住持趙智鳳理論,在群眾的幫助下,趙智鳳不得不把雞錢賠給了奚成鳳。可是,佛尚且有過,何況當時的趙智鳳還沒有修成正果,他對這件事耿耿於懷,一定要在修造地獄時把奚成鳳放進去。而當時的工匠劉思久平時多受奚成鳳照顧,。

好了,相信大家在看完這些後也許還興猶未盡,但是我不得不和朋友們說再見啦。俗話說,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但是有緣的話我們定會在某個地方,某個時間再次重逢。最後,希望大家一路順風。朋友們,再見!

寶頂石刻導遊詞 篇2

大家好!歡迎來到大足石刻,我是你們的導遊—蔣沁,我將帶大家一起遊覽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遺產.

大足石刻位於重慶市大足縣,大足石刻一共有70多處,總計100000多驅.其中,北山石刻,南山石刻,寶頂山石刻,石篆山石刻,石門山石刻最為著名.大足石刻最早建於宋朝.

然而,我們最為關注的千手觀音在寶頂山石刻.千手觀音形體勻稱. 千手觀音,它有“千手”一共是1007隻手,如孔雀開屏般的美麗,對了,千手觀音身上有金光閃閃的金薄.千手觀音的上,下,左,右都伸出纖美的手,手裡拿的有斧頭,寶劍繩索等法器.千姿百態,無一雷同.關於 “千手觀音”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有一年妙莊王生病了,到處求醫治病,找了很多醫生都說無藥可治,之後,有一個醫生說:“只有親骨肉才能把病治好.”秒莊王有三個女兒,大女兒叫妙金,二女兒叫妙銀,三女兒叫妙善.妙莊王求了兩位女兒,都不願意.三女兒知道後答應了.佛祖被感動了就給了她一千隻手.有一天七個仙女下人間,經過了大足石刻,被這裡的千手觀音吸引住了,就給了它7隻手.千手觀音就多了7隻手.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千手觀音”有1007隻手.

大家好,我叫魏金滿,從現在起大家可以叫我魏導,今天我們來到大足石刻。大足石刻是重慶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

大足石刻在重慶大足縣內,距重慶市區約160公里。是足石刻之鄉。縣內有唐、宋以來的石刻作品70餘處。造像達5萬多個。其中,以寶頂山和北山石刻最為著名。大足石刻興起於唐代南宋時期達到鼎盛,以摩崖造像為主,是中國僅有的儒、道釋三教造像並陳的石刻群。是大足石刻雕纖細、清透、瀟灑、柔和、以其豐富的內容,寵大的規模和精湛的藝術,在宗教藝術、文化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是一座難得的文化藝術寶庫。

現在我們來到最有名的寶頂山石刻。石刻內容豐富,多屬佛經故事。石刻珍品比肩接踵。主要造像有:“護-法神像”、“六道輪迴”、千手觀音”。

其中最令人注目的是千手千眼觀音像,這裡有一個關於千手千眼觀音美麗的傳說。大家有興趣聽嗎?請聽好囉!

古時候莊王有三位美麗的公主、長女妙金、二女妙銀,最小的叫妙善。妙金、妙銀都在家裡盡心侍候父母,唯有妙善從小虞誠信佛,出家當尼姑。妙莊王苦苦勸她回宮,但她始終不肯。妙莊王一怒之下,拆了廟宇,趕走了和尚,可哪曾想到,這下驚動天神。天神怪罪下來,使妙莊王全身長了五百個大膿瘡。妙莊王四處求醫久治不愈。後來,有一位醫生說此病必須要親骨肉的一手一眼全藥才能治好。他沒有辦法,只好求助妙金、妙銀,但兩位公主皆不願獻出。三公主知道後,毅然獻出一手一眼,為父親全藥治玻果然,妙莊王的病體不久就康復了。妙善公主大願大德的孝行,使如來佛釋迦牟尼佛深為感動,為讓妙善公主能時時拯救苦難眾生,釋迦牟尼便賞賜了她千手千眼。從此,妙善公主便成了眾所祈求的千手千眼觀音菩薩了。此外,還有很多美麗的傳說。

今天時間有限,下面請大家自由參見,注意安全,保護環境衛生,謝謝大家的支援,與合作,希望大家度過這個美好的時光。

寶頂石刻導遊詞 篇3

遊客朋友們,現在我們來到大足石刻精華之所在——寶頂山。

寶頂山位於大足縣城龍崗鎮東北15公里處的寶頂鎮,海拔527.83米。寶頂山石刻包括以聖壽寺為中心的大佛灣、小佛灣造像,由號稱"第六代祖師傳密印"的趙智鳳於公元1174-1252年間(南宋淳熙至爐子佑年間)。歷時70餘年,有總體構思組織開鑿而成,是一座造像近萬尊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場。同時,也是大足石刻精華之所在,並把中國石窟藝術推上了最高峰。

聖壽寺依山構築,雄偉狀觀。南宋趙智鳳建立,後遭元、明兵燹,明、精兩度重修。現存山門、天王殿、帝釋殿、大雄殿、三世佛殿、燃燈殿和維摩殿七重殿宇,為清代重建,建築面積1631.68平方米。

大佛灣位於對壽寺左下一個形似"U"字形的山灣。崖面長約500米,高約8-25米。造像刻於東、南、北三面崖壁上,通編為31號。其內容前後連線,無一雷同,尤如一幅圖文並茂的畫卷。

小佛灣位於聖壽寺右側,坐南面北,其主要建築為一座石徹的壇臺,高2.31米,東西寬16.50米,進深7.90米。壇臺上用條石徹成石壁、石室,其上遍刻佛、菩薩像,通編為9號。

寶頂山石刻表現出有異於中國前期石窟多方面的特點:

1、寶頂山石刻是中國罕見的大型佛教密宗石窟道場。大佛灣是為廣大世俗眾生進行說教的外道場,小佛灣是信徒受戒、修行的內院,體系完備而有特色。在石窟的顯著部位,圖文並茂地刻有號稱"唐瑜伽部主總持王"柳本尊的行化事蹟圖,並在二十多處造像的主尊位置刻柳本尊、趙智鳳"即身成佛"的形象。

2、寶頂山石刻的表現形式在石窟藝術中獨樹一幟。大佛灣數千尊造像題材不重複,龕窟間既有教義上的內在聯絡,又有形式上的相互銜接,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其內容始之以六趣唯心,終之以柳本尊正覺成佛。其間有教有理,有行有果,形成系統。經變相對應配刻經文、偈語、頌詞等,圖文並茂,且與藏經有異,是歷代藏經未收入的藏外佛教石刻文獻,對佛教典籍的研究具有重要學術價值。

3、造像注重闡述哲理,把佛教的基本教義與中國儒家的倫理、理學的心性及道教的學說融為一體,兼收博採,顯示了中國宋代佛學思想的特色。

4、寶頂山石刻是中國石窟藝術民族化、生活化的典範。造像內容和表手法都力求生活化。如父母恩重經變相通過求子、懷胎、臨產,以及養育子女的過程,形象生動,感人肺腑。牧牛圖長達30餘米,刻出林泉山澗,雲霧繚繞,其間穿插"十牛、十牧",抒情詩般地再現了牧牛生活。又如橫笛獨奏的"吹笛女",充滿內心喜悅的"養雞女",酒後昏亂的"父子不識"、"夫妻不識"、"兄弟不識"、"姐妹不識"的"醉酒圖"等等,無不活靈活現。雕刻大師們體驗生活之精微,再現生活之準確,令人歎服。

5、寶頂山石刻是石窟藝術的集大成之作,在諸方面都有創造性的發展。造像以能懾服人心為其創作原則,藉以激發信眾對佛法的虔誠。造像、裝飾、佈局、排水、採光、支撐、透視等,都十分注重形式美和意境美。如千手觀音1007隻手屈伸離合、參差錯落,有如流光閃爍的孔雀開屏。這不但是中國千手觀音之最,也是世界佛教藝術中一大奇觀。釋迦涅般像,又稱臥佛,全長31米,只露半身,其構圖有"意到筆伏,畫外之畫"之妙,給人以藏而不露的美感。

這是中國山水畫於有限中見無限這一傳統美學思想的成功運用。地獄變相龕刻陰森恐怖的十八層地獄;牛頭馬面猙獰強悍,受罪人呼天號地;尖刀、鋸解、油鍋、寒冰、沸湯諸般酷刑慘不忍睹,令人觸目驚心。圓覺洞內的數十尊造像刻工精細,衣衫如絲似綢,臺座酷似木雕。洞口上方開一天窗採光,光線直射窟心,使洞內明暗相映,神祕莫測。高大的華嚴三聖像依崖屹立,身向前傾,成功地避免了透視變形,袈裟縐褶舒展,披肩持肘,直至腳下,支撐手臂,使文殊手中所託數百斤重的石塔歷千年而不下墮。九龍浴太子圖利用崖上的自然山泉,於巖壁上方刻九龍,導泉水至中央龍口而出,讓涓涓清泉長年不斷地洗滌著釋迦太子,給造像平添了一派生機,堪稱因地制宜的典範。

寶頂石刻導遊詞 篇4

大足石刻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參觀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始建於唐永徽元年(650年),歷經五代,盛於兩宋,餘緒延至明、清,是中國晚期石藝術的代表作品。現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摩崖造像多達75處,雕像5萬餘身,銘文10萬餘字。於1999年12月1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裡我得向大家說明一下,其實,大足石刻是XX縣境內主要表現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其中,以寶頂山、北山、南山、石門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而我們今天所要參觀的是其中最具代表的寶頂石刻。

寶頂石刻位於XX縣城東北15千米處,由宋代高僧趙智鳳於南宋淳熙至淳年間(1174年-1252年),歷時70餘年,以大佛灣、小佛灣為中心,由總體構思組織開鑿而成,是一處造像逾萬尊、在石窟中罕見的完備而有特色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場,它把中國密宗史入後延續了420xx年左右,為中國佛教密宗史增添了新頁。寶頂山摩崖造像的表現形式在石窟藝術中獨樹一幟,萬餘尊造像題材不重複,龕窟間既有教義上的內在聯絡,又有形式上的相互銜接,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其內容始之以六趣唯心,終之以柳本尊正覺成佛,有教有理,有行有果,系統完備而有特色。

現在大家看到的是“地獄經變相”的“養雞女”。相信大家在看過前面一系列的地獄石刻之後,對地獄裡各種恐怖的人物和殘酷的刑罰仍感到心有餘悸。然而大家仔細瞧一瞧這個雕刻,會發現什麼?養雞女雖然眼睛瞎了,卻坦然自若,臉上充滿幸福的微笑。這就奇怪了,地獄裡都是陽間犯罪來受罰的,而她為什麼還顯得十分幸福?

說來阿,這裡還有一段故事,這養雞女阿名叫奚成鳳,是一位善良大膽的姑娘,就住在寶頂山下。一次,奚成鳳的雞跑到山上佛堂裡,被

一個和尚給打死了,奚成也為她感到不平,但胳膊扭不過大腿,不得不在打造時剜了奚成鳳的眼睛,卻留下了幸福的微笑鳳就去找當時的住持趙智鳳理論,在群眾的幫助下,趙智鳳不得不把雞錢賠給了奚成鳳。可是,佛尚且有過,何況當時的趙智鳳還沒有修成正果,他對這件事耿耿於懷,一定要在修造地獄時把奚成鳳放進去。而當時的工匠劉思久平時多受奚成鳳照顧,。

好了,相信大家在看完這些後也許還興猶未盡,但是我不得不和朋友們說再見啦。俗話說,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但是有緣的話我們定會在某個地方,某個時間再次重逢。最後,希望大家一路順風。朋友們,再見!

寶頂石刻導遊詞 篇5

遊客朋友們,現在我們來到大足石刻精華之所在——寶頂山。

寶頂山位於XX縣城龍崗鎮東北15公里處的寶頂鎮,海拔527.83米。寶頂山石刻包括以聖壽寺為中心的大佛灣、小佛灣造像,由號稱"第六代祖師傳密印"的趙智鳳於公元1174-1252年間(南宋淳熙至爐子佑年間)。歷時70餘年,有總體構思組織開鑿而成,是一座造像近萬尊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場。同時,也是大足石刻精華之所在,並把中國石窟藝術推上了最高峰。

聖壽寺依山構築,雄偉狀觀。南宋趙智鳳建立,後遭元、明兵燹,明、精兩度重修。現存山門、天王殿、帝釋殿、大雄殿、三世佛殿、燃燈殿和維摩殿七重殿宇,為清代重建,建築面積1631.68平方米。

大佛灣位於對壽寺左下一個形似"u"字形的山灣。崖面長約500米,高約8-25米。造像刻於東、南、北三面崖壁上,通編為31號。其內容前後連線,無一雷同,尤如一幅圖文並茂的畫卷。

小佛灣位於聖壽寺右側,坐南面北,其主要建築為一座石徹的壇臺,高2.31米,東西寬16.50米,進深7.90米。壇臺上用條石徹成石壁、石室,其上遍刻佛、菩薩像,通編為9號。

寶頂山石刻表現出有異於中國前期石窟多方面的特點:

1、寶頂山石刻是中國罕見的大型佛教密宗石窟道場。大佛灣是為廣大世俗眾生進行說教的外道場,小佛灣是信徒受戒、修行的內院,體系完備而有特色。在石窟的顯著部位,圖文並茂地刻有號稱"唐瑜伽部主總持王"柳本尊的行化事蹟圖,並在二十多處造像的主尊位置刻柳本尊、趙智鳳"即身成佛"的形象。

2、寶頂山石刻的表現形式在石窟藝術中獨樹一幟。大佛灣數千尊造像題材不重複,龕窟間既有教義上的內在聯絡,又有形式上的相互銜接,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其內容始之以六趣唯心,終之以柳本尊正覺成佛。其間有教有理,有行有果,形成系統。經變相對應配刻經文、偈語、頌詞等,圖文並茂,且與藏經有異,是歷代藏經未收入的藏外佛教石刻文獻,對佛教典籍的研究具有重要學術價值。

3、造像注重闡述哲理,把佛教的基本教義與中國儒家的倫理、理學的心性及道教的學說融為一體,兼收博採,顯示了中國宋代佛學思想的特色。

4、寶頂山石刻是中國石窟藝術民族化、生活化的典範。造像內容和表手法都力求生活化。如父母恩重經變相通過求子、懷胎、臨產,以及養育子女的過程,形象生動,感人肺腑。牧牛圖長達30餘米,刻出林泉山澗,雲霧繚繞,其間穿插"十牛、十牧",抒情詩般地再現了牧牛生活。又如橫笛獨奏的"吹笛女",充滿內心喜悅的"養雞女",酒後昏亂的"父子不識"、"夫妻不識"、"兄弟不識"、"姐妹不識"的"醉酒圖"等等,無不活靈活現。雕刻大師們體驗生活之精微,再現生活之準確,令人歎服。

5、寶頂山石刻是石窟藝術的集大成之作,在諸方面都有創造性的發展。造像以能懾服人心為其創作原則,藉以激發信眾對佛法的虔誠。造像、裝飾、佈局、排水、採光、支撐、透視等,都十分注重形式美和意境美。如千手觀音1007隻手屈伸離合、參差錯落,有如流光閃爍的孔雀開屏。這不但是中國千手觀音之最,也是世界佛教藝術中一大奇觀。釋迦涅般像,又稱臥佛,全長31米,只露半身,其構圖有"意到筆伏,畫外之畫"之妙,給人以藏而不露的美感。

這是中國山水畫於有限中見無限這一傳統美學思想的成功運用。地獄變相龕刻陰森恐怖的十八層地獄;牛頭馬面猙獰強悍,受罪人呼天號地;尖刀、鋸解、油鍋、寒冰、沸湯諸般酷刑慘不忍睹,令人觸目驚心。圓覺洞內的數十尊造像刻工精細,衣衫如絲似綢,臺座酷似木雕。洞口上方開一天窗採光,光線直射窟心,使洞內明暗相映,神祕莫測。高大的華嚴三聖像依崖屹立,身向前傾,成功地避免了透視變形,袈裟縐褶舒展,披肩持肘,直至腳下,支撐手臂,使文殊手中所託數百斤重的石塔歷千年而不下墮。九龍浴太子圖利用崖上的自然山泉,於巖壁上方刻九龍,導泉水至中央龍口而出,讓涓涓清泉長年不斷地洗滌著釋迦太子,給造像平添了一派生機,堪稱因地制宜的典範。

導遊詞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