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2023公園導遊詞(精選22篇)

欄目: 導遊詞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2.77W

2023公園導遊詞 篇1

親愛的遊客朋友們:

2023公園導遊詞(精選22篇)

大家好!歡迎你們來到美麗的海濱城市——江門。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趙,大家可以叫我小趙導遊。今天我們要去遊覽江門美麗景點之一——東湖公園。

遊客們,遊客們,注意啦!我們的大巴很快就要經過著名的東湖公園了。迷人的東湖公園式江門美麗景點之一,坐立在江門市中心,它的存在大大促進了江門的文化底蘊。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遊客們,請下車!這就是它的真實寫照,東湖公園景色宜人,風光秀麗,是個休閒娛樂的好地方。

眾所皆知,東湖公園是以湖著稱。進入東湖公園,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大湖。走在湖堤上,眺望水勢浩淼,芙蓉鏡似的大湖,真令人心曠神怡。數十隻遊船從水面上悄悄的劃過,留下一路燕尾似的波紋。湖水澄清,清的都能看見水裡的魚兒嬉戲。遊客們,湖水清嗎?

湖中心有一組精心設計的噴泉,中間的一個能噴三十多米高的水柱鶴立雞群,周圍的一百多個小水柱互相交叉在一起,猶如巨型水塔的塔座,加上週圍的燈光的交相輝映,形成一個如夢如幻的仙境。水珠四散,灑落在遊客的臉上,清爽極了。偶爾還會出現七色彩虹,為東湖公園有增添了一份情趣。遊客們,美嗎?

各位遊客們,我們現在繼續往前走,也就是公園的最後一個景點——疊水瀑布。沿著綠樹成陰的小道一直向前走,就是疊水瀑布。不先到達,先聞其聲。瀑布聲震耳欲聾,在三裡外也能聽見。瀑布落在岩石上,綻開一朵朵銀花,頗有一番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意味。瀑布的前方是一個荷花池,沒到荷花的盛開期,荷花池的荷花一。

定爭鬥豔的爭相開放。一陣風拂過,荷葉荷花翩翩飛舞。這是使我想起一首詩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如果說江門市一塊翡翠,那東湖公園就是嵌在翡翠上的一顆明珠。有時間請你一起來欣賞一下東湖公園那引人入勝的美景吧,東湖隨時歡迎你。

今天的遊覽到此結束,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歡迎你們下次再來江門旅遊,小樂樂意再次為你們服務!

2023公園導遊詞 篇2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今天,我們來到了素有“瓷都披綠裝, 佳景惠人間”之美稱的唐寨山公園。

唐寨山公園建於20xx年,第二年升級為省森林公園,佔有面積為二點三萬畝,共有四大景區,集旅遊、觀光、休閒、娛樂為一體,呈山水園林之秀美。

走進唐寨山公園的大門,映入眼簾的是那寬大的音樂噴泉廣場。那噴泉隨著音樂的旋律,此起彼伏地噴。水花四濺,猶如傣族的潑水節,向人們發出美好的祝福。噴泉的水是從旁邊的小池裡噴出來的,上面還有一條小瀑布,是噴泉的水的源泉。這個廣場又寬又大,旁邊栽滿了鬱鬱蔥蔥的樹木。中間有許多人在玩輪滑板。瞧,他們玩的多開心啊!

走上木梯,有一條大湖,名叫唐寨湖。唐寨湖綠得像一款翡翠,靜得像一面鏡子。遊船、畫舫在湖面上滑過,幾乎不留一點痕跡湖的兩旁有一排石子路,石子路拼成了十二生肖的樣子,每個生肖之間都有一個菱形形狀的石子路。唐寨湖旁總是有人在釣魚,我經常看見來釣魚的人都是滿載而歸。

唐寨山的樹木多得數不清。到處是樹木,到處是野花。松樹披上綠色的衣裳;楓樹穿上火紅的馬甲;桂樹飄著淡淡的清香;菊花才剛剛開放,卻十分迷人;芙蓉把自己打扮得嬌豔芬芳,就像個剛畫完妝的女孩子;梔子也變得異常美麗……唐寨山公園真是名副其實的省“森林公園”啊!

親愛的遊客們,一天的旅程即將結束了。現在,有20分鐘的時間讓你們自由地遊覽,你們可以用DV或手機拍下這美麗的景色。請大家20分鐘後到這裡集合。待會兒見!

2023公園導遊詞 篇3

各位遊客:大家早上好,歡迎來到海寧!我是你們今天的導遊,我叫祁張寧。

請大家抬頭看匾額——西山公園,這就是今天我們要遊覽的地方,穿過這道門,大家看見的那座山就是西山。西山又名紫薇山,紫薇之名,相傳得自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

請大家注意腳下安全,跟隨我沿著石階向上走,去看看山頂的紫薇閣。紫薇閣這個名字是人們為了紀念白居易而取的,白居易曾登上西山頂,信筆作詩一首《登西山望硤石湖》“菱歌清唱棹舟,樹裡南湖以鑑開……”作完詩,餘興猶存,他見漫山遍野的紫薇花吐豔開放,一片繁英,便揮筆寫了“紫薇”二字。後來,人們為了紀念他,便把西山稱作“紫薇山”,還築了一座“魁星閣”,白居易也被人稱為紫薇書舍人。後來,亭閣因年久失修而荒廢,直到1936年新建西山公園時,在原址新建了重簷八角亭一座,命名為紫薇閣,就是我們眼前的建築。

大家跟我一起往這邊走,這是海寧歷史悠久的寺廟——惠力寺。惠力寺始建於東晉,毀於唐末,在北宋乾得二年復建。宋大中祥符二年賜額惠力寺,當時山門樓殿禪堂都稱巨集敞,環繞西山上下有72間僧房。元、明、清三代幾經修葺。1926年清明,惠力寺毀於大火,僅剩大殿。80年代初重修大殿,保留了往昔梵字的一點氣象。大家再往前看,這是惠力寺經幢。這是兩座唐代石經幢,建於唐鹹通十五年。幢高4.9米,八面,下為須彌座,上覆華蓋和蓮花寶頂,刻有尊勝陀羅尼經並浮雕蓮花獸面。

西山公園的主要介紹就到這裡,西山公園裡另外還有義士亭、九曲長廊、煙霞洞、人仙境遊、曲徑通幽、八仙台等景點,請各位細細遊賞!謝謝大家!

2023公園導遊詞 篇4

大家好,我是你們今天的小導遊,我叫申雨彤,你們可以叫我小申。今天,我要帶大家遊覽風景優美的文化公園。

我希望今天每一位遊客開開心心地來,高高興興地回家。遊覽的過程中,請大家保管好自己的隨身物品,看好孩子,不要亂扔垃圾,要保持景區的環境衛生。

文化公園面積是27.3公頃,它是20__年9月開始動工,於20__年7月竣工,同年9月對外開放。文化公園整體種植樹木高達170種,總共有1.5萬餘棵。它是一座集休閒、娛樂、健身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生態型公園。同時,它也是全市五星級公園之一。

請跟緊隊伍,別掉隊了,我們從文化公園北門進入,請看前方,有一座巨大的石頭,它上面的字可是中國著名的書畫家範曾親筆題寫的。

現在,我給你們幾分鐘時間拍拍照留念一下,一會我會叫你們來集合。

“大家來集合了,我們去參觀下一個景點,”這個景點可是文化公園的標誌性建築。大家看我的左手邊,有一個紅色的大圓球,它就是家喻戶曉的“京津明珠”。

“京津明珠”直徑29米,高19米,白天,大家看到它是紅色的,可到了夜晚,它變得不一樣了,成了五顏六色的,那是因為它四周有許多的小彩燈,如果你夏天到這裡來,就會看到有許多大人和孩子來到這乘涼。“京津明珠”寓意著武清的各項事業如如一輪冉冉升起的紅日。

下面我給你們一點時間,自己自由參觀,但要注意一點,一定要注意安全。

請大家注意腳下的臺階,看我的正前方,你們聽到陣陣的音樂聲嗎?那就是壯觀的音樂噴泉。也就是文化公園另一處鼎鼎大名的景點。

水流伴隨著音樂忽高忽地,下面就讓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吧。音樂噴泉中間有一個小橋,大家待會解散的時候,可以去體驗一下。那裡的水有的穿過小橋,有的高達兩米,還有的……

好了,今天的行程就到此為止了,感謝大家的配合。希望大家有空再來參觀,再見了!

2023公園導遊詞 篇5

各位遊客:您好!歡迎大家來到北京天壇公園天壇。天壇位於北京城南端,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和祈禱五穀豐收的地方。它的嚴謹的建築佈局,奇特的建築結構,瑰麗的建築裝飾,被認為是我國現存的一組最精緻,最美麗的古建築群,天壇不僅是中國古建築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築史上的瑰寶。

還有一個關於天壇公園的故事:在很久以前,黃帝準備去打蚩尤。他來到天壇以後,祭天說:為之瓊林臺,昔黃帝上壇,於此告天,遂感九天玄女西王母降,授九鼎神丹經陰符策,遂乃克伏蚩尤之黨,處契約天壇之始也。果然,還真顯靈了,黃帝真的把蚩尤給打敗了。於是,他又來祭天,感謝上帝幫助之恩。三年後8月第三次祭天,報答上帝使國家強盛,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現在就開始讓我們沿著當年皇帝登壇的路線開始這次的遊覽。

沿著天壇建築的中軸線由南向北行進,首先看到的是古代皇帝用於孟冬祭天的圜丘壇。圜丘有兩道圍護牆,使外方內圓,每道牆都有四組櫺星門,從東面依次是泰元、昭亨、廣利、成貞,每組三門,共有24座,稱為雲門玉立。櫺星門的大小都不一樣,中門是上帝專用的,所以高大;皇帝只能

從左側的門進入;而其他的官員只能從右邊最小的門通過。壇上所有的臺階數、護板數都是九或者九的倍數。每登上一層,都要有9層臺階,檯面上的石板中間的叫做天心石,外圍第一圈砌著9圈巨大的扇形石板,第二圈18塊,到了最外邊的第九圈正好是81塊;因為根據陰陽五行來說,9是極陽數,所以古代的工匠便用這個數字來賦予圜丘臺意念上的崇高。每年的冬至,皇帝就要在這裡祭天。天心石是皇帝恭讀祝文所站立的地方,在這裡朗讀的時候聲音特別洪亮,各位遊客不妨體會一下這奇特的效果,也像當年的皇帝一樣,向上天訴說自己美好的願望。

2023公園導遊詞 篇6

梁祝文化公園位於寧波西郊,是一座以梁祝愛情故事為背景的愛情主題公園,也是梁祝故事的發源地。公園以梁山伯廟為主體,用梁祝傳說串起萬鬆書院、梁山伯古墓、梁祝文化雕塑等景觀。雖然園內大多是後來修建的仿古建築,並沒有濃厚的歷史氣息,不過其中江南特色的園林小品也稱得上精緻。許多情侶會相約來此見證愛情,園內有時還會舉行相親活動,可以說是個挺浪漫的地方。

公園面積不算太大,步行遊玩即可。景區入口往右,過一座小橋,便是縱貫公園的“十八相送之路”,沿著這條主道一路走下去,便可繞公園一圈,去到出口。

過橋遇到的第一個建築便是梁祝愛情郵局。這樣以愛情為主題的郵局在全國只有兩家,另一家在頤和園。郵局剛建成便一躍成為園內最受關注的看點之一,類似上海甜愛路的“愛心郵戳”,你也可以在這裡蓋一個獨有的“愛情郵戳”,寄出自己的愛與感動,或者買本“愛情護照”,在每個週年蓋章留下印記。郵局還提供定時郵件傳送服務,可以在每個結婚紀念日都發出一封愛的郵件,不同年份的紀念日還會加蓋不同特色的郵戳。

沿著步道繼續往裡走,不遠便是梁山伯與祝英臺三年同窗的梁祝書院(萬鬆書院)。書院是明清古建築,院子裡種著梅花,院後是一片竹林,古樸幽雅。其中的蝶藝館展出了大量世界各地的蝴蝶標本,值得一看。接著走過鳳凰山、觀音堂直到姚江邊,即是祝英臺家院所在,祝府的建築很是氣派,處處透著官宦貴族人家的氣質。尤其是思辛廳內的一座大花轎,花紋雕刻極為繁複,號稱“天下第一轎”。

往出口方向步行不遠,來到梁山伯墓。前面的橫碑刻著“敕封樑聖君山伯之墓”,碑中間有一道明顯的裂痕,說是當年祝英臺祭奠梁山伯的時候裂開的。墓後豎著祝英臺的碑,旁邊有賣花的地方,可按自己的心意付錢,供在墓上以示祭奠。

古墓旁邊便是梁山伯廟,也是公園的主體建築。整個廟宇分為三進,依次是山門、正大殿和後大殿。進入山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蝶戀陶瓷壁畫,畫的是梁祝二人從草橋結拜到化蝶的整個故事。廟內正殿對面有個金碧輝煌的古戲臺,有時會有唱戲表演,很有感覺。正殿內塑有梁祝二人的塑像,這裡也是人們祈求自由美滿婚姻的地方。

最後走到梁祝音樂噴泉所在的廣場,廣場正中是梁祝化蝶的雕塑,是景區的標誌之一,可在此留影。旁邊的梁祝文化博物館內,有愛情樹、梁祝主題浮雕等展覽可看,也有一些互動專案可參與,想要了解梁祝文化的歷史、對民俗文化的影響,不妨來此遊覽一番。

2023公園導遊詞 篇7

觀音塘溼地公園是我縣三大生態公園之一,每天都會有來自各個地方的人民來參觀,無論是雨天,還是晴天或陰天都會有人來參觀。它的美不是一般的美,而是很特別的美,不信?我當個小導遊,今天給你好好說說我去公園時的景色。

一進來就是碧玉廣場,一塊石頭撐著一塊千年碧玉立在廣場正中央,碧玉上還刻著幾隻小龍,那龍有的張牙舞爪的,有的呆呆的望著對面,還有的玩自己的小爪子,十分惹人喜愛。

過了就是五彩繽紛的狀元橋,柱子上盤繞著一條條真的金龍似的。一抬頭,就是一幅又一幅的山水畫和一幅又一幅的詩和畫的結合,十分美麗。走過這座橋令我有一種歷史悠久的感覺。

有一景點不得不誇,那就是充滿藝術感而極其逼真的反化石,反化石的種類繁多:有早已經滅絕的恐龍,有一些海洋滅絕生物,還有一些不明生物等……有一隻三角龍的頭都突出來了,牙齒十分鋒利,非常凶猛,抬頭一看,似乎我變小了許多,它一低頭就能把我吃掉一樣,害得我冒一身冷汗。這個反化石做得是在太逼真了,令我不得不誇工人的那雙巧手!

隨處可見的草坪上一朵朵不知名的野花,黃的,紅的,粉的,紫的,五次繽紛,像眼睛,像星星,點綴著碧綠的草坪,這不是給的大地鋪上了絢麗多彩的七彩毯嗎?一陣陣誘人的清香撲面而來,小野花吸引了一大群蝴蝶,它們高興地在花叢中翩翩起舞。我在欣賞野花的美時,忽然聽到"嘩嘩"的流水聲,我到處尋找者流水聲,"我找到了,找到了!"結果是五疊泉。 這瀑布時而波濤洶湧,時而速度緩慢,時而濺起一朵朵水花,成為我們的玩具,我被這美麗的景象吸引住了,拍了一張照片,作為紀念。

這溼地公園如此美麗,難道不讓我感到歎為觀止嗎?

2023公園導遊詞 篇8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包拯吧,他可是個鐵面無私、清正廉明的官員,許多動畫片、電視劇都表現過他。這個暑假,我和爸爸媽媽便來到他的故鄉——合肥去遊覽,感受他的特殊魅力。

到了合肥,我一定要去包河公園看一看。走進包河公園,迎面便碰到由導遊帶領的一群遊人。導遊在向遊人介紹:“我們正前方這條河,叫包河,共十五公頃水面。水中的魚,背部顏色較黑,叫‘鐵面魚’;水中的藕,據說切開拉不出絲,稱‘無私藕’。這些合起來叫‘鐵面無私’。這條河生動地詮釋了包拯的性格和品質。”我也在旁邊聽了導遊的介紹,使我瞭解了這些知識,也使我進一步明白“包青天”精神對後人的重大影響。

那些人走後,我們繼續向前走。我看見一個大門上懸掛的一塊匾,上面寫著“包孝肅公祠”。開始還不明白什麼意思,聽了媽媽的解釋,我才知道,“孝肅”是包拯去世後人們對他的尊稱。走進公祠,一座金燦燦的包拯大銅像矗立在廳堂的正中,兩邊還站立著王朝、馬漢、張龍、趙虎。在最左邊有“龍頭”、“虎頭”、“狗頭”三鍘,既陰森,又莊重。人們紛紛在這裡合影留念。另外,在塑像上面還懸掛著五個匾,,分別題詞為“廣陽正氣”、“色正芒寒”、“千秋遺直”、“公正清廉”、“清風亮節”,它們生動讚美了包拯的人格和情操。

接著,我們還去了“廉泉”、“流芳亭”、“回瀾軒”、“清風閣”。站在“清風閣”上眺望遠處的景緻真好。

對了,我們還去了“包公墓”。走進墓室,一股涼氣撲面而來。在兩側各砌有一面石壁,石壁上繪有二十四孝故事,我印象特別深的有《臥冰求鯉》、《哭竹生筍》、《懷橘遺親》,它們都在闡釋“孝”的含義,同時讚揚包拯是一個孝順親人、長輩的典範。墓室頭頂上有一扇玻璃門,裡面有包拯的棺木和遺物,許多人都來瞻仰。看著包拯留下的生前遺蹟,我們更是懷念這位鐵面無私的“包青天”。

遊覽了包河公園,我想到,我們都要學習包拯做一個正直的人。

2023公園導遊詞 篇9

北陵又稱清昭陵,是清朝第二代開國君主,太宗皇太極以及孝端文皇后的陵墓,佔地面積18萬平方米,位於瀋陽古城北約十華里,因此也稱“北陵”,是清初“關外三陵”中規模最大、氣勢最巨集偉的一座。是清代皇家陵寢和現代園林合一的遊覽勝地。

昭陵由南至北,依次為分前、中、後三個部分組成。

前部在繚牆外。參道兩側有華表、石獅、更衣亭等,而正中是牌樓。牌樓是前部主體建築,是由青石建成,四柱三層,雕刻得玲瓏剔透,精美無雙,為罕見的藝術珍品。

中部,從正紅門到方城,正紅門為繚牆的正南門,層樓高聳,十分莊嚴,而其兩翼所裝飾的五色琉璃蟠龍壁,造形生動,引人注目。碑亭與正紅門相對,為頌揚墓主而建,裡面所豎碑稱“昭陵神、功聖德碑”。

後部,是方城、月牙城和寶城,這是陵寢的主體。它建造得如同城池一般,位於繚牆,彷彿是城中之城。隆恩殿居於方城中心,前有隆恩門,後有明樓,左右有配殿,四隅有角樓,猶如眾星拱月一般,故顯得異常雄偉。隆恩殿以雕刻精美的花崗岩臺階為底座,以金光閃閃的黃琉璃瓦為屋頂,再加上畫棟雕樑、金匾紅牆,顯得異常華麗。隆恩殿後經過明樓,到達寶城。寶城在方城北端,為月牙形。寶城又稱寶頂。登上寶頂,向四下一望,綠樹環合,景色清幽,宛若置身於城市山林中,一種恬適之感油然而生。

陵園內古鬆參天,草木蔥蘢,湖水盪漾,樓殿威嚴,金瓦奪目,自然景觀千姿百態,五彩繽紛,其中芳秀園是北陵公園的園中園,種植了近200種植物,四季分呈,各具特色。初春櫻花盛開,滿園飄香;盛夏荷花競放,柳浪聞鶯;深秋滿山紅葉,層林盡染;寒冬銀裝素裹,蒼松挺拔。縱觀整個園林,春有花,夏有陰,秋有果,冬有青,奇花異石,小橋流水,頗有江南之秀。

北陵還擁有30萬平方米的人工湖水面,夏天碧波盪漾,柳岸成蔭,乘坐腳踏船、快艇觀光遊玩,泛舟湖上,別有一番情趣。

北陵的另一特色是漫漫數裡的古鬆群。現存古鬆二千餘棵,鬆齡達三百多年,搖曳挺拔,參天敝日。這些蒼翠的陵鬆在金瓦紅牆中構成昭陵又一壯麗景觀,其中的“神樹”、“鳳凰樹”、“夫妻樹”、“姐妹樹”、“龜樹”等更是別具特色。

瀋陽北陵(昭陵)古老的歷史、神祕的皇陵、千姿百態的自然景觀,成為數以萬計的中外遊客為之心曠神怡、流連忘返的瀏覽勝地。

2023公園導遊詞 篇10

天河潭山水相連,山中有水,水中有洞,洞中有潭,除了欣賞明媚多姿的湖光山色和神奇的溶洞景觀,還可領略景色景物蘊藏的文化內涵,實為奇特的旅遊勝地。至景區,一彎天生石橋雄跨壁立的兩山之間,氣勢恢巨集。過橋洞,河水似自天而降,濤聲轟鳴,飛珠濺玉,形成一泓深潭,以此得名“天河潭”。穿瀑布、鑽彎洞、過小橋、看水車、訪農家,觀賞苗家姑娘親手織的精美刺繡;或去參觀離潭不遠的石砌圓形屯堡,一座座古代戰爭中防禦工事,在那兒,可以引起您的懷古遐思。

天河潭景區中有特色專案:高空滑翔。高空滑翔天河潭滑索全長400米,飛架於景色秀美的天河流水,南北兩岸懸崖高峰之巔,氣勢雄偉,穿梭高空之中,盡攬天河風情,美妙無比之感覺,直叫人爽心悅目,拍手叫絕。遊客美其名曰:“天下第一溜”。空中飛越時間約40秒,傳說中后羿曾由起點處頂峰飛到對面日月譚與嫦娥相會。如今還隱約能夠看到小白兔在對岸睡熟的樣子,尤其當凌晨有大霧迷漫之時,彷彿還可聽見嫦娥后羿竊竊私語。今天人們終於可以憑藉滑索追憶傳說中這個美麗的故事,有傳人攜手放飛,更顯人間天上之情趣。天河滑索地理位置非常便利遊客交通,遊客在欣賞完水、旱洞奇觀之後,就近可乘座滑索飛行至對面停車場,即可免去旅途之累,正是“一索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2023公園導遊詞 篇11

我們現在們在天壇的昭亨門,也就是現在天壇的南大門。

天壇,位於北京城區的東南部,原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祈谷的聖地,是世界現存規模最大的祭天建築群。

天壇,建於明朝永樂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與紫禁城(故宮)同時興建。耗時20xx年,距今已有580多年曆史。其佔地273公頃,比故宮大3.7倍,略小於頤和園。整個建築佈局呈"回"字形,分為內外壇兩大部分,各有壇牆圍括。外壇牆總長6416米,原來僅設西門,為天壇的正門,是當年皇帝前來天壇祭祀時進出的大門。現在的東、南、北各門,都是後來開闢的。內壇牆總長3292米,分設有東、南、西、北四大"天門"。明代初年,祭天地都在此處舉行,名為天地壇。嘉靖九年(1530年),在北郊另建方澤壇(地壇)後,才實行天地分祭,從此這裡專門用於祭天,成為名副其實的天壇。 歷代封建皇帝對祭天活動都極為重視,每年要兩次親臨天壇祭天。第一次是在農曆正月十五日,至祈年殿舉行祈谷禮,祀(si)"皇天上帝"保佑五穀豐登,第二次是在冬至,至圜丘壇稟告五穀業已豐收,感謝天帝的保佑之恩。新中國成立後,天壇回到了真正當家作主的人民手中,並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我們從南門進去,向北走,首先看到的就是在昭亨門西面的三座高大的石臺,它叫作臺。臺上有長杆,叫望燈杆,該杆始建於明嘉靖九年(1530),杆長九丈九尺九寸。祭天時,三根燈杆上各吊一隻直徑六尺、高八尺的大燈籠,所用特製,長四尺,粗一尺,並鑄有凸龍花紡。燃點時不滅,不流油,不剪蠟花,可燃燒十二個小時,名為“蟠龍通宵寶蠟”。

此刻在我們眼前的便是圜丘壇俗稱祭天台,這是名副其實的天壇。建於明嘉靖九年(1530),清乾隆十四年(1749)擴建,是一座四周由白石雕欄圍護的三層石造圓臺,通高五米,明、清兩代,每年冬至日皇帝親臨的祭天禮儀,就在此壇舉行。 圜丘壇在建築形式上,有著許多神奇有趣的說法。這是我國古代人民巧妙運用幾何學原理設計的一座傑出建築,各項建築材料的數學計算均極其精確,其中包含"九"的含義與運用深為中外廣大遊人所讚歎與稱奇。

圜丘壇共分三層,每層四面各有臺階九級。每層周圍都設有精雕細刻的漢白玉石欄杆。欄杆的數字均為九或九的倍數,即上層72根、中層108根、下層180根。同時,各層鋪設的扇面形石板,也是九或九的倍數。如最上層的中心是一塊圓形大理石(稱作天心石或太極石),從中心石向外,第一環為9塊,第二環18塊,到第九環81塊;中層從第十環的90塊至十八環的162塊;下層從十九環的171塊至二十七環的243塊,三層共378個"九",為3402塊。 同時,上層直徑為9丈(取一九),中層直徑為十五丈(取三五),下層直徑為21丈(取三七),合起來45丈,不但是九的倍數,而且還有""之尊的含義。為什麼要用九或九的倍數來設計建造祭壇呢?原因是:一、據神話傳說,皇天上帝是住在九重天裡,用九或九的倍數來象徵九重天,以表示天體的至高與至大。二、在我國古代把單數(奇數)看作陽數,而將雙數(偶數)視為陰數。天為陽、地為陰。天壇是用來祭天的,只能用陽數進行建築。而"九"又被視為"極陽數",這是最吉祥的數字。除了封建迷信的因素外,而這種設計規制,卻反映出當時工匠們高超的數學知識和計算才能,實在令人歎服。

從南門進入圜丘壇,在內牆南隅有一座用綠琉璃磚砌成的燔爐,是祭天時焚燒松柏木和祭祀後燒祝版、祝帛的地方,燔爐旁有一座瘞坎,祭典結束,把揚供全牛的尾毛血等埋在坎內,像徵不忘祖先茹毛飲血的意思。大家看在燔爐前排有8座燎爐,這些是專為祭天時焚燒松柏枝、松花、鬆塔等用的,在壇東、西門內還各有一對。

現在我們來到了皇穹宇,它距今已有四百多年曆史。殿高19.5米,底部直徑15.6米。磚木結構,整個殿宇用八根簷柱支撐,頂無橫樑,由眾多斗拱層層上疊,天花板層層收縮,組成美麗的穹窿圓頂式的藻井。殿內正中的石臺寶座,是放置皇天上帝神牌的地方;寶座前左右的石臺,是放置皇帝歷代祖先牌位之處。殿外的東西配殿,為供奉日月星辰和雲雨風雷諸神牌位之所。現按原樣陳列,並塑有清代祭天官員的蠟像。

現在是我給大家介紹迴音壁,它是指圍括皇穹宇和東西配殿的高大的圓形圍牆而言。圍牆周長193.2米,直徑61.5米,牆高3.72 米,厚0.9米。如果兩個人分別站在院內東西配殿後的牆下,均面部朝北對牆低聲說話,可像打電話一樣互相對話,極其奇妙有趣,這就是迴音壁得名的由來。

下面介紹的是迷人的圓心石迴音 圜丘壇上層中心有一塊圓心石,是遊人最感興趣的又一奇妙之處。當你站在圓心石上輕聲說話時,自己聽起來聲音很巨集大,有共鳴性迴音之感。但站在第二、三環以外的人,則無此種感覺。為什麼呢?原來,這也是一種聲學現象:由於壇面十分光潔平滑,聲波傳到周圍等距離的石欄圍板後,能夠迅速地被反射回來。據聲學專家測驗,從發音到聲波再回到圓心石的時間,總共僅有零點零七秒鐘。說話者根本無法分清它的原音和迴音,所以站在圓心石的人聽起來,其共鳴性迴音就格外響亮。封建統治者則把這種聲學現象說成是"上天垂象",是天下萬民對於朝廷的無限歸心與一致響應,同時並賦予"億兆景從石"的美名。

我們從在皇穹宇的西面出在,在這裡有一株古柏,名為九龍柏,樹幹扭結糾屈,宛如九條盤旋而上的蟠龍,故此得名。據傳這棵古柏生長於建壇之前,已有近千年歷史。 天壇境內廣植有樹齡悠長、樹身高大、四季不凋、繁茂蒼翠的松樹和柏樹。樹海林濤,森森淼淼,以造成一種"海闊天空"的廣漠景象。

我們現在腳下的路叫做丹陛橋,這明明是一條筆直坦蕩的大道,為何又稱"橋"呢?因為在道路下闢有一個券洞,與上面的大道正好形成立體交叉,故稱為橋。這是一條南北走向的石砌臺基大道。全長360米,寬約30米,整個橋體由南向北逐漸升高,南端高約1米,北端高達3米左右。如此設計建造,一則象徵皇帝步步高昇,寓昇天之意;二則表示從人間到天上,具有遙遠的路程。丹陛橋為天壇內壇的主軸線,起著連線南端圜丘壇和北端祈谷壇兩組建築物的重要作用。橋面中心線的石板道叫"神道",神道左右兩側的條石道,分別叫"御道"和"王道"。天帝神靈走"神道",皇帝走御道,王公大臣走王道。

此刻我們腳下的便是進牲門-俗稱"鬼門關",為什麼要叫"鬼門關"呢?因為於祭日前,外壇西南隅犧牲所的"所牧"和"所軍",需從此洞門自西向東趕運牛、羊、鹿、兔等至宰牲亭屠宰。這一活動叫"進牲"。因凡經過此門的牲畜,全被宰殺無存,用以製作供品,故有"鬼門關"之稱。

沿著丹陛橋繼續向北走,現在在我們左邊的是具服臺,它位設於丹陛橋北段東側,為一座凸字形平臺。這是皇帝前往祈年殿行祀谷禮時,更換冕服(祭服)的地方。

2023公園導遊詞 篇12

鴛鴦湖位於鬆鳴巖森林公園的大門旁。

一進大門不遠,鴛鴦湖就映入你的眼簾。因為左邊有一個湖,右邊有一個湖,我想鴛鴦湖就是這樣得名的吧!

湖水是從山上留下來的泉水,清澈見底,碧波盪漾。湖邊長滿了大樹和花草。明亮的湖水像一面透亮的鏡子,把花草樹木清晰地映在湖面上。水裡有許多色彩斑斕的小魚,紅色的、黃色的、黑色的、銀白色的……它們在水裡快活地遊著。晴天時,太陽光映在湖面上,如果你看一眼,一定刺得你睜不開眼睛。下雨時,雨點落在湖面上激起一圈圈波紋,再擴散開來,好看極了。

這裡的水很淺,當你脫下鞋,捲起褲子要下水,可要當心哦!如果一不小心,就會被水下那青苔滑一個大跟頭。當你爬起來時,一定會被冰涼的湖水凍得直打寒戰。這時,你就領教了鴛鴦湖的厲害嘍。如果你留心觀察,會發現湖邊的草地裡還住著許多小動物。我呢,就在這兒抓了一隻螞蚱,玩了好一會才把它放了,因為怕它想媽媽。

這美麗的鴛鴦湖,好像一塊晶瑩的藍水晶,鑲嵌在鬱鬱蔥蔥的森林中。

2023公園導遊詞 篇13

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昭陵,因為位於瀋陽市的北郊,所以又稱為北陵,是清朝第二代皇帝清太宗皇太極和孝端文皇后博爾擠吉特氏的陵墓,是清朝“關外三陵”中規模最大、氣勢最巨集偉的一座,也是我過現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築群之一。

皇太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八個兒子,出生於現在的遼寧省撫順市新賓縣永陵鎮。他是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一生勤於政事,勇於戰陣,在位17年,完成了東北統一大業,建立起關東一統的大清帝國。崇德八年,也就是公曆1643年的八月初九深夜,在瀋陽故宮的清凝宮東屋南炕上“端坐無疾而終”,享年52歲。死後的梓棺移至陵寢暫安。順治六年也就的公元1649年四月十七日,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四去,第二年梓棺移至昭陵與皇太極合葬。

昭陵建於崇德八年即1643年,竣工於順治八年即1651年,以後歷經多次改建和增修而形成現在的規模。在建築風格上,昭陵既吸取了明陵的建築長處,又具有滿足陵寢建築的特點,是漢滿文化交融的典範。昭陵佔地面積45萬平方米,平面佈局遵循“前朝後寢”的原則,自南向北由前、中、後三部分組成,其主要建築都建在一條中軸線上,兩側建築採取對稱形式分佈,中軸線的最後面是全部建築的主體。現在我們就按照由南向北的順序進行參觀遊覽,首先是第一部分。

[從下馬碑到正紅門]

遊客朋友們,現在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下馬碑。北陵周圍有6座這樣的下馬碑,上面用漢、滿、蒙、回、藏五種文字刻著“親王以下各等官員至此下馬”,告戒人們前方是帝王的陵寢,請下馬下轎,以示對先皇的悼念和尊重。

現在我們走在神橋上。這是一座三孔拱形石橋,原為青磚鋪面,現在改成了條石,兩側有石雕護欄,欄板和護欄上雕刻天馬、花卉、八寶等圖案,橋兩端有守橋的石獅子,橋下是“玉帶河”。神橋是清朝帝王陵寢中普遍使用的建築形式,它既有裝飾陵寢的作用,又有實用價值。以這個昭陵來說,陵寢地勢基本上是前低後高,每到雨季有大量的雨水從後向前洩出,神橋下面的玉帶河就成了排水的渠道,起到了保護陵寢的作用。

大家請看,眼前這座巍然聳立的石牌坊,也稱為石牌樓。它是古代建築中“門”的一種,但並非僅僅用做大門,還起到裝飾陵寢、增加氣勢的作用,是明清時代特有的裝飾性建築。它來源於華表柱連成的大門,後來演變成為對某些人的戰功政績或封建倫理道德進行旌表的紀念建築物,常常被立於陵墓、廟宇、祠堂、道路和園林之間,除了表彰公德的紀念意義之外,還有陪襯景物,引導人們進行膜拜帝王境界的作用。這些石牌坊是在嘉慶六年即1801年增建的,用遼寧出產的青石雕鑿而成,高約15米,長約14米,4柱3樓,單簷歇山式樓頂,仿木斗拱,透雕欄板刻有八寶花卉、行龍等文飾。柱腳下有坐獅4對,獬豸1對,形象生動。整個石坊雕琢京戲,刀法粗獷,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堪稱一件石雕藝術精品。下面我們將走進中紅門參觀第二部分。

[從正紅門到方城]

穿過石牌坊,我們就來到了正紅門。在正紅門前的東西兩側各有一組院落。東側的叫更衣亭,是皇帝謁陵時進祭時更衣、洗漱的地方。按照清代慣例,皇帝謁陵時,第一天行“展謁禮”,要穿素服,第二天行“大饗禮”,要穿朝服。衣服不能在來前就換好,需要在正紅門前的更衣亭內更換。後面的小亭為淨亭,是皇帝的御用廁所。西側的叫宰生亭,又稱省牲亭,是祭祀時宰殺豬、牛、羊的地方。院內北側的房間是安置鍋灶的,用來收拾上祭用的豬、牛、羊等。

請大家隨我上臺階,這就是正紅門。正紅門也叫山門,是陵寢的總門戶。它是一座單簷歇山式三洞拱門建築,樓頂鋪滿黃色琉璃瓦,中門脊上刻有“寶瓶”一個,取“保護陵寢平安”之意。請看門的東西兩側牆壁,叫做“袖壁”,外呈海棠形。袖壁上鑲嵌著五彩琉璃行龍,所以“袖壁”又叫做“龍壁”。龍壁長8.5米,高5米。在中國封建社會中,龍是君王的象徵,君王自稱是龍的化身。正紅門有3個券門,它的使用有著嚴格的規定。正中的一道叫做“神門”,是供清太宗和孝端文皇后“神靈”出入的門戶,此門平時不開,只有在大祭時開啟,只許抬祭品的官兵從此門進陵;東側的一道叫“君門”是皇帝前來祭陵時走的門,西邊的一道叫“臣門”,是祭祀大臣走的門。因為“神門”只是在大祭時開啟,是“神靈”出入的門戶,所以當時人們對此門很是忌諱。

現在,大家請隨我共同走入這個“神門”吧!眼前這條筆直的道路就是“神道”,它是清太宗和孝端文皇后“神靈”出入陵墓的道路,與“神門”一樣,除了抬祭祀品的官員可以行走外,其他任何人絕對禁止亂行。清代時據說有“橫走罰、豎走殺、馬過砍蹄”的規定。神道由長條石板鋪成,一直通向陵寢後部,是整個陵寢的中軸線。陵寢的主要建築全部建在這條中軸線上,其它負數建築則均衡地建在它的兩側,這樣的陵寢設計體現了居中為尊、至尊無上的思想,同時也達到了使整個建築群穩重、平衡及統一的美學效應。

我們在可以看到神道的兩側依次是華表1對,石獸6對。華表的歷史久遠,其來歷說法不一。其中一種說法是它從古代的“誹謗木”演變而來,是供人們傳遞意見或冤狀的工具;還有一種說法是它來源於立在交通要道上的“路標”。後來用石材製造,因此也叫石柱或“表柱”。在華表柱的頂部端坐一個石獸,似犬非犬,批鱗掛甲,這個動物叫做“犼”。因為它生性喜歡瞭望,所以也叫“望天犼”。相傳這種怪手骨瘦嶙峋,但是非常凶猛,所以把它放在華表頂上,讓它來守陵 暝諡ド獻姆較蠆煌械拿娉希械拿娉薄>菟擔娉系慕小巴觥保饉際翹嶁焉碓詒本┑幕實鄄灰親嫦鵲墓攏襖醇漓耄幻娉鋇慕小巴欏保饉際僑拔坷湊飫錛漓胂缺駁幕實鄄灰な奔涑齡嫌詘酥校辣轄詘Ф觥

看過華表之後,大家順著神道往兩側看,共有6對石獸,它們依次是坐獅、坐獬豸、坐麒麟、立馬、臥駱駝、立象。這些石獸虔誠地守護陵寢,被清康熙年間道士苗俊稷在《秋日望昭陵》詩中描述為“十二御林”。下面大家請看,第一對是石獅子。獅子是百獸之王,所以把獅子放在首位,作為威振八方、惟我獨尊的王權化身,也是守護陵寢的“御林軍”中的排頭衛士,更是威嚴、尊貴、崇高的象徵。第二對是頭上長著獨角的怪獸,叫獬豸。據說,它是東北特產的動物,能辨別是非善惡曲直,見有人相鬥,便用頭上的獨角去頂撞壞人。在我國古代,執法官頭上的帽子就叫獬豸冠,表示他能象獬豸一樣執法嚴明。在陵寢中放置獬豸象徵著帝王死後也能明斷是非,公正嚴明,實際上是在美化統治階級。第三對就是麒麟,它是一種祥瑞之獸。形象很特別,頭象龍的頭,犄角象鹿的角,全身都是鱗甲,尾巴象牛的尾巴,腳象馬的腳。在師像生裡出現麒麟,是表示帝王的仁義至聖,世事蹟象太平,王業興旺發達。第四對是立馬,這一對石雕最能引人注目。它用漢白玉雕刻而成,全身潔白,腿短,體壯,具有蒙古馬的特點,大小和真馬一樣,昂首佇立,英姿勃勃,威武雄壯。滿族是一個有著騎射傳統的民族,皇太極被稱為“馬上皇帝”,他的戰功都是馬背上取得的,他有兩匹心愛的坐騎,一胖一瘦,胖的叫“大白”,瘦的叫“小白”。“小白”行軍趕路可日行千里,“大白”可日行五百里。“大白”長於馳騁疆場攻破敵陣,“小白”善於行軍趕路。“大白”、“小白”曾多次立功,也曾保護過主人的性命,因此皇太極對它們也倍加珍愛。皇太極死後,他的子孫們就令工匠按照它們的樣子雕成兩匹石馬,放在墓前,永遠陪伴它們的主人。第五對是石駱駝,這是用黑色石料雕造成的。相傳此駱駝在皇太極生前的征戰中立下大功,所以後來建陵時,把它列在陵寢,表示它的功績與主人同在。最後一對是立象,以白色石料雕成。大象是綠洲之王,它高大威嚴,性情溫和,是天下太平祥和的象徵。在石像中使用它,寓意廣有順民,江山穩固。在古代,只有帝陵神道才可以列置石象,而臣下的墳墓是不允許擺放的。

現在大家隨我一起來參觀碑樓。這個碑樓也叫神功聖德碑亭,九脊重簷歇山式建築,頂上鋪滿黃琉璃瓦,飛簷斗拱,枋、柱、檁、椽施以彩繪,四面為紅牆,每面各有一個拱門。亭子正中有石碑一座,即“大清昭陵神功聖德碑”,為康熙二十七年即1688年所立。碑通高6.67米,碑身寬1.76米,厚0.71米。碑文為清聖祖康熙親撰,共計20__餘字,是對清太宗皇太極一生文德武功的高度概括和頌揚。石碑是用北京房山縣產的石材雕刻而成,重10餘萬斤,馱碑的名字叫“贔屓”,相傳為龍生九子之一,它長的是龍頭、龜身、鷹爪、蛇尾,因為它喜好詩文,又善於負重,所以老龍王派它馱碑。

在碑樓北面的東西兩側,各有兩座三間青磚瓦房,都是當年的祭祀用房。東側南邊的叫儀仗房,是皇帝謁陵時存放旗、傘等祭祀所用物品的庫房;北邊的叫奶茶房,是上祭時烹茶煮奶和上茶官員休息的地方;西側南邊的叫膳房,是上祭時造飯和上膳官員休息的地方;北邊的叫果房,是上祭時準備土雜果品鮮貨及上果官員休息的地方。

[方城、寶城、寶頂]

走過碑樓,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北陵的主體建築——方城。方城高7.8米,周長263米,青磚鋪砌,東、西、南三面有雉堞和女牆,北面砌成宇牆。城四角有角樓,角樓是2層的建築,黃琉璃瓦頂,大脊正中有寶葫蘆,四拱角下各懸有風鈴。方城上有馬道,寬5.4米,青磚鋪成,路面由外向裡傾斜,目的是為了防止雨水沖毀方城外圍牆基。

這是隆恩門,是方城的正門。門楣正中有石刻門額,上面用滿、漢、蒙三種文字豎刻著“隆恩門”三個字。隆恩門的頂部是門樓,俗稱“五鳳樓”,樓高3層,歇山式建築,大脊正中原有一隻琉璃燒製的寶葫蘆,並用四條金鍊加固,金鍊俗稱“江山萬代”。五鳳樓是昭陵的最高建築,昔日登樓向南眺望,沈城全貌可盡收眼底。接下來請大家隨我進入方城。

方城的主體建築是隆恩殿,兩側輔以東西配殿。東配殿的用途主要有兩個:一是存放祝板,每年祭禮之前,盛京禮部要將祝板、制帛在大祭前一天送到這裡存放;二是代替隆恩殿存放神牌,每當龍恩殿大修時,龍恩殿內的神牌、寶座、五供等移到這裡供奉。西配殿是舉行“忌辰”行大祭禮時供喇嘛誦經作法的場所。清朝崇信喇嘛教,因此西配殿只用於做佛事用。西配殿前的小型建築叫“焚帛亭”,祭祀時,先將祭詞寫在帛上,在三拜九扣,讀祭文,哀畢,變將祭帛放入焚帛亭內燒掉。

現在呈現大家面前的這座大殿就是隆恩殿,它是陵寢的正殿,又稱“享殿”,是供奉清太宗皇太極和孝端文皇后神牌的地方,也是舉行祭祀大典的場所。始建於崇德八年即1643年,順治七年,即1650年定名為“隆恩殿”,同時懸掛匾額,康熙三十年(1691年)改建。隆恩殿坐落在須彌座臺基上,臺基高2米,平地起臺是滿族的一種風俗。臺基正面有3路塔跺,中路為丹陛御路,俗稱“龍道”,是由一塊長5.5米、寬近2米的巨石鋪成,上面雕有“壽山福海”及雙龍圖案,當時是任何人都不準在上面行走。臺基周圍環以雕刻精美的漢白玉欄杆,其雕刻技法採用透空雕和突起浮雕的形式,這在關內明清諸陵中是不多見的,具有濃重的地方色彩。在臺基邊上還設有石雕龍頭作為排水口,它也是龍生九子之一,名叫“八蝦”,因為喜好媳水,因此將它放在橋上或排水口處,每逢暴雨,雨水便會從其口中噴湧而出,甚為壯觀,成為昭陵一景。

龍恩殿是一座單簷歇山式建築,殿頂覆以黃琉璃瓦,正中鑲有3顆琉璃寶珠,殿簷上有藍地金字的“隆恩殿”題匾一塊,從做至右以漢、滿、蒙三種文字書寫。殿以“隆恩”命名是表示感恩愛福之意。隆恩殿面闊3間,四門八窗,窗櫺剔透,殿內無天花,樑架裸露,上面施以彩繪。殿內候補備有大暖閣一座,內設寶床、帷幔、衾枕等臥具,閣上方用黃雲龍緞罩頂,名為“毗廬帽”。大暖閣內還有小暖閣一座,內供帝后神牌。大暖閣前有帝后的龍鳳寶座,寶座前設有供桌,為擺放祭品之用。隆恩殿周圍所鋪的地磚都是金礦石製成,這就是赫赫有名的“金磚鋪地”,因為它喊有黃金沙的成分,所以在陽光的照射下金光閃閃。

現在請大家隨我到殿後繼續參觀。隆恩殿後是石柱門及石祭臺。石柱門也叫“照牌”,因為兩邊有兩根3丈多高的方形石柱,所以叫石柱門,也叫二柱門,又叫“沖天牌坊”。門為一道,其上有一歇山式琉璃瓦屋頂,在兩柱之間有木板門,施以彩繪。柱子的頂端各有一隻石獸,是用來護衛陵寢的,叫護陵獸,而且身上都鎖著一條鐵鏈,民間有“石獸顯靈”的傳說。石柱門後是石祭臺,用漢白玉雕成,須彌座式。上面雕刻著各種圖案,寓意是把所有的寶物獻給陵主,“事事如意,平平安安”。石祭臺上有五件石雕:正中為香爐、兩側有香瓶和燭臺各一對,寓意是香菸不斷,燭火長明,大清江山萬事一系。這座祭臺是大祭時皇帝在此舉哀和獻奠酒的地方。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門叫券洞門,是方城的北門。券洞門之上為明樓,穿過此門為月牙城。我們現在仰視可見的就是明樓。明樓又叫大明樓,為重簷九脊歇山式建築,前簷掛有匾額。上面寫著“昭陵”二字,以滿、蒙、漢三種文字書寫。明樓內立有一塊漢白玉石碑,高大約6米,碑額浮雕二龍戲珠,正中開光部分刻有“昭陵”二字,也是滿、蒙、漢三種字型;碑身豎刻“太宗文皇帝之陵”字樣,還是滿、蒙、漢三種文字。這座石碑又叫“聖號碑”,刻寫的是清太宗的廟號和諡號。在歷史上,大明樓幾次遭受雷火,最嚴重一次是1936年,整個明樓幾乎被雷火燒燬,聖號碑也被雷火燒壞,文飾不全,碑身也出現了裂痕,後來用兩道鐵箍加固。現在的大明樓是1939年重修的。

請大家隨我穿過券洞門參觀月牙城。月牙城在大明樓後,因其南面凹進,形狀如同一彎新月,所以叫“月牙城”。宋朝大文學家蘇東坡有這樣一首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月牙有悲傷離散的意思,修個月牙城,象徵“人缺”,以此來表示對皇帝的哀悼。在我們視線的正前放是琉璃照壁,照壁上共有13朵牡丹花,枝繁葉茂,給這座高大空曠的月牙城增添了幾分生氣。傳說地宮的入口就在這琉璃照壁後面,在照壁上按照一定的順序按那些紅花綠葉,就可以開啟地宮。但為了防止有人盜墓,在地宮入口處安裝了許多暗器,如果按動錯了,就會有毒箭飛出。還有傳說,皇上怕陵工們洩密,當他們把棺槨抬入地宮之後,立刻把地宮入口堵死,將所有的陵工活活埋葬在地宮裡殉葬了。這些傳說的確使人感到月牙城陰森恐怖。

2023公園導遊詞 篇14

香山公園位於北京西北郊西山東麓,東南距市中心28公里。最高點為香爐峰,海拔557米,俗稱“鬼見愁”。

香山山頂有巨石兩塊,叫乳峰石。其形酷似“香爐”,周圍又常有云霧瀰漫,如嫋嫋升空的香菸,香山由此得名。 香山景色秀麗,名勝遍佈,風光旖旎,極富自然野趣。秋來黃櫨換裝,漫山紅遍,如火如荼,此即“香山紅葉”,是燕京八景之一。香山冬天的景色也很迷人,每當冬雪初晴,一片銀妝素裹,分外妖嬈,舊燕京八景之一的“西山晴雪”就指這裡。

香山寺,在香山公園內蟾蜍峰北。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建,金世宗賜名大永安寺,為香山諸寺之首,“靜宜園”二十八景之一。後遭英法聯軍和八國聯軍焚燬,僅存石階,石坊柱、石屏等遺蹟,唯有寺內的“聽法鬆”依然屹立。 香爐峰,俗稱鬼見愁。在香山公園西部。此峰高峻陡削,攀登不易,在峰頂可飽覽香山全景。近年已建有纜車索道,牽引登山。 雙清別墅在香山公園內香山寺下。這裡原有兩股清泉,相傳金章宗時稱夢感泉。清乾隆在泉旁石崖上題刻“雙清”二字。

1920xx年熊希齡在此修建別墅,並以此為名。別墅淡雅幽靜,山水樹石順其自然。清泉大聚一池,池邊有亭,亭後有屋,屋旁有竹,竹影扶疏,秀麗非凡。在此春日賞花,酷夏避暑,秋觀紅葉,寒冬踏雪,四季景色綺麗,稱為香山“園中園”。 眼鏡湖,在香山公園北門內。兩泓平靜的湖水由一座白石拱橋相聯,形似眼鏡,故此得名。湖的北側山石疊嶂,峰巒崛起。一洞之上,流泉直下,恰似珠簾垂掛的水簾洞。山花芳草在溝壑石縫和小溪池水旁爭奇鬥豔,古柏蒼松、老槐垂柳交匯成一片清蔭。 見心齋在香山公園北門內西側,毗鄰眼鏡湖。建於明嘉靖年間,幾經修葺,是座頗具江南風味的庭院。

香山庭院中心是一平圓形水池,清洌的泉水從石雕的龍口中注入,夏來新荷婷立,金魚嬉戲。池東、南、北三面迴廊環抱,內有一小亭伸入池中。池西有軒榭三間,即見心齋。齋後山石嶙峋,松柏交翠。整個庭院清靜幽雅,使人留連忘返。當年乾隆帝曾在此讀書和賜宴臣僚。

2023公園導遊詞 篇15

人們都說去了北京沒到長城和天安門,就跟沒去北京似的。我說,到了漳州不去碧湖,你就等於沒來。

從空中看碧湖,她似一隻藍色的大眼睛,藍得清透,讓人不禁懷疑這是不是一塊巨大的藍寶石。而從側面看,碧湖又宛如兩隻天鵝,那曼妙的脖子相互交叉,中間形成了一個大大的綠色愛心,似乎在呼喚我們保護好這藍天碧水。

相約碧湖,讓我們走進她,去感受她的柔情似水,去感受她的熱情似火。

看!那通紅的木橋四通八達,“條條木橋通碧湖”,這不就是碧湖的血脈嗎?那柔嫩的草坪是她細嫩的肌膚,那朵朵鮮豔的花兒和參天大樹便是她的衣裙。她似一位美若天仙的女子從畫中走來,又宛如昭君,只不過昭君是“落雁之美”,而她卻是“留鷺之雅”,難道你不覺得嗎?

相約碧湖,讓我們走進她的春夏冬秋。

當春姑娘來時,她便醒了。細心地喚醒了“芭蕾舞者”——真菌。在第一場春雨後,身著白色、灰色、紅色的野蘑菇便偏偏起舞,舞出春之優雅,舞出春的氣息。夏天,是最熱情的,熱心的她便想到了夏荷,一朵朵嬌豔的荷花便開在自己的懷裡。看著荷花與夏風你儂我儂,秋姑娘也踏著涼爽的風輕盈而來,愛美的碧湖換成了淺黃色的晚裝,淡淡的裝扮,十分高雅。冬日裡的碧湖,不喜歡潔白的婚紗,她依然淡定地保持著本色,瀟瀟灑灑地展示著自己獨特的美。

走進碧湖,相約碧湖!走近她溫暖的懷抱,去感受她那細膩的愛!

2023公園導遊詞 篇16

1917年熊希齡在此修建別墅,並以此為名。別墅淡雅幽靜,山水樹石順其自然。清泉大聚一池,池邊有亭,亭後有屋,屋旁有竹,竹影扶疏,秀麗非凡。在此春日賞花,酷夏避暑,秋觀紅葉,寒冬踏雪,四季景色綺麗,稱為香山“園中園”。眼鏡湖,在香山公園北門內。兩泓平靜的湖水由一座白石拱橋相聯,形似眼鏡,故此得名。湖的北側山石疊嶂,峰巒崛起。一洞之上,流泉直下,恰似珠簾垂掛的水簾洞。山花芳草在溝壑石縫和小溪池水旁爭奇鬥豔,古柏蒼松、老槐垂柳交匯成一片清蔭。見心齋在香山公園北門內西側,毗鄰眼鏡湖。建於明嘉靖年間,幾經修葺,是座頗具江南風味的庭院。

香山庭院中心是一平圓形水池,清洌的泉水從石雕的龍口中注入,夏來新荷婷立,金魚嬉戲。池東、南、北三面迴廊環抱,內有一小亭伸入池中。池西有軒榭三間,即見心齋。齋後山石嶙峋,松柏交翠。整個庭院清靜幽雅,使人留連忘返。當年乾隆帝曾在此讀書和賜宴臣僚。

2023公園導遊詞 篇17

今天,媽媽和爸爸帶我去秦皇島,到了秦皇島,媽媽問我去哪個景點玩,我一口就說中了鴿子窩,因為我看《飛越秦皇島》的時候見過鴿子窩的美,卻沒有親眼見過,真想實地去感受一下。在公共汽車上,我就想:鴿子窩肯定比在電視上看到的還要美,想著想著就到了。

媽媽買了票,我和爸爸就迫不及待的跑到了假山上,清風從遠處吹來,使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向遠處望去,海天一色、水天相接,這時,我想起了領導人爺爺的《浪淘沙北戴河》——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漁船,一片大海都不見,知向誰邊?……浩瀚無邊的大海使我的心胸似乎也開闊了,爸爸告訴我,住在海邊的人心胸寬廣的像大海,性格就像礁石一樣堅韌,我們應該學習海邊人們的品德。

近處,你能看見鴿子窩灘塗,一塊一塊的沙灘,有些頑皮的孩子還在上面亂踩,我很快就加入了他們的隊伍,水從我的小腳丫中鑽出來,涼颼颼的,那感覺,用一個字來形容吧“爽”!灘塗上一群群小鴿子,好像天使吩咐來的一個個小精靈,在這塊自由廣闊的樂園與我們一起歡笑。

觀賞完美景,我們又去喂小鴿子,一會兒,許多小鴿子就和我成了好朋友,有的小鴿子還落在我的肩膀撒嬌、玩耍,有的小鴿子還從手中奪食,還有的吃飽了咕咕的叫著,好像在和我說:“謝謝你!”

我愛鴿子窩,我愛家鄉!

2023公園導遊詞 篇18

中國現存面積最大、儲存最完好的熱帶原始雨林——尖峰嶺,位於海南島西南部,地跨樂東、東方兩個黎族自治市、縣,總面積600平方公里,主林區面積260多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412米。從中國最南的濱海城市三亞向西北行50公里便可抵達尖峰嶺。

這裡有與恐龍同時代的“植物活化石”——樹蕨,幾米或十幾米高的主幹從山澗中昂然挺出。這片熱帶原始雨林也是一個動物世界。這裡有四大類人猿之一的黑冠長臂猿,以及雲豹等動物16種;有鳥類近150種,昆蟲4000多種。僅蝴蝶就有300餘種,可與號稱“蝴蝶王國”的臺灣省相干媲美。藍天白雲、峽谷溪流、參天古樹、飛禽走獸、奇花民草、珍稀物種,尖峰嶺無處不體現出“迴歸自然”的主題。

在層層疊疊的山巒中,各種各樣的植物擁擠在一起,競相生長。空中,高大的樹木遮無敝日,從葉隙中透出點點斑駁的陽光。樹蔭下,無數附生植物,寄生植物倒掛搖曳,千姿百態。地面上,根鬚如網,葛藤如織,厚厚的枯枝落葉鋪滿林間空地。”尖峰嶺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海南島西南部,總面積447平方公里,是中國現存面積最大、儲存最完整的原始熱帶雨林區,園內峰巒疊嶂,林海連綿,群瀑飛瀉,溪潭神幽,其熱帶雨林景觀可與南美洲、非洲、亞洲的熱帶雨林媲美。十八座千米山峰如十八羅漢環抱著碧波盪漾的天池,形成山中有湖,湖中有島的人間仙境。

尖峰嶺有沉香木、肖檜、高山蒲葵、陸均松、母生等熱帶珍貴林木,這裡還有一種形態奇特的樹-高山榕,樹齡可達百年以上,一棵樹能生有幾十條大小不一的樹幹,互相交叉重疊,左曲右折,構成一組野鹿的群雕圖案:或騰躍,或散步,或蹲伏,或低頭飲水,形態逼真,因此這種高山榕也被稱為:“海南鹿樹”。

尖峰嶺的自然奇景除森林外,還有云霧、大海奇觀。進入尖峰嶺,就如同置身於霧海,雲霧蒸騰,一片迷茫。深山裡、高峰上、森林稠密處,霧氣越加濃重。山風吹時,身邊的雲霧隨風翻滾,會出現瀑布雲,彷彿大海的波濤,氣勢磅躇。在尖峰嶺的黑嶺東邊,有一個群山環抱的盆地,由於終日被雲霧籠罩,雲霧在其中翻卷飄蕩,因此得一“天池”美稱。

2023公園導遊詞 篇19

八公山,得名漢初,劉安繼父職,封淮南王,都壽春,當時,門下賓客數千,其中著名的有蘇菲,李春,左吳,田由,雷被,毛被,晉昌八人,號稱八公,劉安常與此八人在山上練丹悟道,公元前120xx年劉安謀反事洩,武帝下詔捕逮,劉安聞訊自殺,八公中除雷被外,餘皆遭屠.也許劉安注重德政,死後百姓感念,留下傳說:劉安與八公服丹後昇天,餘下丹藥被雞犬所食,也成仙上天,這便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典故的由來。

國家4A級旅遊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位於淮南市八公山區內。206國道可達。距淮南市區約15公里。是集遊覽、觀光、休閒、人文歷史和地質地貌為一體的綜合型風景旅遊區。1998年8月開發建設景區,20xx年9月15日對外開放。

景區整體規劃面積120餘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面積為18.85平方公里。大小40餘座山峰起伏疊障,蒼松迭翠,雄奇靈秀,淮河流經群山之北,曲折環繞而東下。淝河沿山南麓注入淮河。

620xx年前的淝水之戰,便發生於此,留下了八公山下“草木皆兵、風聲鶴唳”的典故;20xx多年前,淮南王劉安招賢納士,講經論道,編著了一代名篇《淮南子》,第一次完整地記錄了二十四節氣,發明了千古美食豆腐;“淮南蟲”化石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最早的古生物化石,被國際地質學界譽為“藍色星球”上的生命之源。八公山神秀,自古諸多騷人墨客爭趨而至,劉安、李白、蘇軾、歐陽修、劉禹錫、吳均、韋應物的足跡均踏遍過八公山,並留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篇章。自20xx年以來,淮南市旅遊局與八公山區政府已先後舉辦了六屆八公山旅遊節,吸引了大量遊客。

2023公園導遊詞 篇20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廣州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

長隆歡樂世界坐落在廣州番禺迎賓路,佔地面積20xx多畝,遊樂設施近70項。歡樂世界引進了瑞士、荷蘭、德國、義大利、美國等全球領先的遊樂裝置公司的裝置,其中包括:"全球過山車之王"垂直過山車、創吉尼斯世界紀錄的十環過山車、榮獲行業設計金獎的摩托過山車、超級大擺錘、東半球唯一的U型滑板等世界級巔峰遊樂專案以及目前世界上非常先進的四維影院,目前正在熱播奧斯卡大片:4D版《冰河世紀3》。4D電影是在3D立體電影的基礎上加環境特效模擬模擬而組成的新型影視產品。

長隆歡樂世界地處廣州番禺迎賓路,首期佔地面積1000多畝,遊樂設施近70項。歡樂世界引進了瑞士、荷蘭、德國、義大利、美國等全球領先的遊樂裝置公司的裝置,其中包括:垂直過山車,十環過山車、摩托過山車、U型摩天滑板和超級水車大戰等。

長隆歡樂世界擁有遊樂設施70餘套,是目前國內在裝置上投入至多、引進至多的全球大型遊樂園。大部分遊樂裝置均從歐洲原裝進口,其設計與技術均保持國際領先水平,其獨有八項亞洲及世界之最,包括:垂直過山車、十環過山車、摩托過山車、飛馬家庭過山車、U型滑板、超級水戰、特技表演、超級大擺錘以及目前世界上至先進的四維影院。其中垂直過山車、十環過山車為全球僅有的第二臺,而垂直過山車僅單項投資就超過2億元人民幣。

除遊樂專案外,園區內還邀請體現美國牛仔力量的北美伐木表演專業隊伍加盟。另外,由全球頂尖特技導演全程監製,好萊塢著名錶演編導領銜的多位美國好萊塢演員,出演震撼驚場、精彩絕倫的特技表演《分秒對決》,其壯觀的場景仿如好萊塢影片再現。此外,還有來自二十多個國家的200多位演藝精英組成的娛樂大巡遊。

從開業至今,長隆歡樂世界完成了鉅變--從硬體遊樂的1.0時代蛻變成以滿足遊客主題體驗為中心的3.0時代。從20xx年全新開放的亞洲唯一室內情景探險專案"森林神廟"到世界頂尖全球首創的"星際決戰",長隆歡樂世界向世界主題遊樂市場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星際決戰"專案開放後,長隆歡樂世界遊客增幅50%,藉此,長隆歡樂世界新區幻影天地的改造同步完成。

這僅是長隆歡樂世界新區改造的第一步,未來,長隆歡樂世界將會強勢推出更多新區,新一代世界主題樂園的巔峰之作將層出不窮,在強調家庭共同體驗感不斷升級的全新遊樂3.0時代,不同年齡、不同文化背景的遊客的不同需求在這裡將全面得到滿足。

長隆歡樂世界是廣州市旅遊業的一顆新星。是廣州長隆集團成功打造4A景區香江野生動物世界、長隆夜間動物世界、長隆酒店及長隆國際大馬戲等享譽粵港澳的旅遊、休閒專案之後,推出的融高新技術裝置、異國風情演藝和自然生態景觀於一體、體驗巔峰遊樂的中國新一代主題遊樂園。

長隆歡樂世界園區由國際知名的主題樂園設計機構加拿大FORREC公司主持規劃設計,規劃佔地面積約20xx畝。第一期佔地面積達1000多畝,一期投資額超過10億人民幣,遊樂設施超過60項,日接待量可達6萬人。全園分為尖叫地帶、旋風島、哈比王國、歡樂水世界、中心演藝廣場和白虎大街六大主題園區。

各大主題區,分佈著不同體驗的遊樂專案:以刺激體驗為主、具有瑪雅風格和南太平洋風格的尖叫地帶有十環過山車、摩托車過山車、龍捲風暴、大魔神等超級遊樂裝置。其中十環過山車是全世界第二臺(首臺在英國),單項裝置投資超過人民幣一億元,該裝置打破過山車850米軌道長度內環數最多的世界記錄,並載入世界吉尼斯記錄。投資達五千萬元的摩托過山車獲20xx年國際遊樂裝置協會設計金獎。以快樂體驗的哈比王國主要有飛虎隊、夢幻轉馬、救火先鋒、北極探險、擊浪旋艇、風火輪、彈跳塔等二十幾個專案備受少年兒童喜愛。在該主題區內,建有超大型室內恆溫兒童遊戲城——開心樂園,進入遊玩就彷彿進入了奇妙的童話世界。具有歐陸風格、閤家歡樂體驗的旋風島有轉轉杯、摩天滑板、音樂船、颶風飛椅、親親過山車、墨西哥草帽、碰碰車七個遊玩專案。非洲風情的歡樂水世界有老少皆宜的超級水戰(亞洲首臺)、急流勇進、碰碰船和叢林漂流等。除遊樂專案外,在面積達3000平方米的中心演藝廣場和1000平方米的歡樂劇場每天有精彩絕倫的魔幻、雜技、嘉年華歌舞迴圈上演。園區有4個大型中西主題餐廳和10多家國際美食屋,滿足遊客快捷、多樣的用餐需求,其中椰林餐廳可接受團隊預訂圍餐。12間主題商店出售獨有的主題紀念商品及各式玩具、工藝品、休閒用品,品種達數千個,為遊客的旅程增添更多樂趣。

2023公園導遊詞 篇21

柳州大龍潭公園位於廣西柳州市,距市中心僅三公里,總規劃面積約1084公頃,融喀斯特地貌、少數民族風情文化、亞熱帶岩溶植物景觀於一體。代表性自然景觀有“一湖”“二潭”“二十四峰”;代表性民族風情文化景觀為“鼓樓”、“龍潭風雨橋”、“木樓民居”和“輕鬆山房”等建築組成的侗寨等。

大龍潭公園林木蒼翠、群山環抱、自成屏障,臥虎山,美女峰、孔雀山等二十四峰形態各異,聳立於一湖(鏡湖)二潭(龍潭,雷潭)周圍。雷山絕壁下湧出一泓清泉在雷、龍二山之間匯成“龍潭”,古稱“雷塘”。咫尺相隔的“雷潭”經地下河與之相潛通,清澈的潭水經“八龍噴雪壩”瀉入鏡沏後蜿蜒如游龍,穿園而過,注入園外蓮花山下的溶洞,消失得無影無蹤。

唐代著名文學家、柳州刺史柳宗元曾為民禱雨於此,著有《雷塘禱雨文》傳世,現建有”禱雨文碑亭”、“祭臺”及”雷塘廟”等紀念性建築。此外尚有明代兵部右侍郎,柳州八賢之一“張(羽中)”、明代名士羅之鼎書齋“側山樓”等名勝古蹟及龍山鯉魚嘴巖廈貝丘古人類遺址。雷龍二山之外,園內諸峰均具勝名,或擅以形似,或長於傳說:維妙維肖、神形畢至,形成臥虎山“龍潭虎躍”、牧童山“牧童橫笛”,仰獅山“青獅戲珠”、美女峰“美女照鏡”等絕妙佳景。

2023公園導遊詞 篇22

你們好!歡迎大家來瀋陽清昭陵旅遊。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遊覽,我很高興,下面我將和大家遊覽瀋陽有名的風景名勝之一——昭陵。

瀋陽由於坐落在渾河(古瀋水)之北而得名,是中國99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它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獨特的自然風光,而且有著非比尋常的人文景觀。它是多民族共同開發的歷史名城,至今已有7200年的文明歷史、2300年建城史的塞外名城。是清朝的發祥地,所謂“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在中國近代歷史上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一宮兩陵”更是不可替代的歷史文化遺產。

(清朝的建立)

那麼,在這片神奇的黑土地上,大清王朝是怎樣建立的呢?大家知道,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民族是具有悠久歷史和優秀文化的偉大民族。世事滄桑,朝代更迭。早在三百多年前的明朝末年,崇禎皇帝由於朝政1,明軍渙散,再加上當時整個中國發生嚴重的旱災,良田顆粒無收。然而,在這嚴重的饑荒之年,苛捐雜稅有增無減。於是農民紛紛揭竿而起,出現了以李自成等幾十只農民起義軍。可是,雖然李自成起義軍鬥爭烈火燃遍了大半個中國,建立了“大順”政權,但由於沒有重視建築鞏固的根據地,最終被入關的清軍摘取了勝利果實。就這樣,清朝在起義軍的推波助瀾下,取代了統治中國封建社會長達276年的明朝,座殿紫禁城,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統一皇朝,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從此,拉開了清朝統治中國296年(1616-1911),比明朝整整多了20年的漫長序幕。

(陵主人概況)

清朝共有12位皇帝,10位葬在關內的河北,2位葬在關外的遼寧。管內除末代皇帝溥儀葬在華龍陵園外,其餘九個皇帝,5位葬在清東陵,4位葬在清西陵。關外的2位皇帝即太祖努爾哈赤和太宗皇太極。今年我們參觀的就是清朝第二代開國君主清太宗皇太極的陵墓。皇太極在中國歷史上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在遊覽之前我先介紹一下皇太極的生平。皇太極姓愛新覺羅氏,滿族,生於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死於崇德八年(1643年),終年52歲,後金第二代君主,大清建立者之一,太祖努爾哈赤第八子。1626年太祖去世,他被推舉繼汗位,年號天聰。1636年去汗稱帝,改國號大清,年號崇德,更女真為滿洲,辛亥革命後通陳滿族。皇太極是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一生勤於政事,勇於戰陣,在位17年,完善八旗制度,與蒙古建立鞏固聯盟,多次給明軍以沉重打擊,著名的薩爾滸和鬆錦大戰成為我1事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戰術的典範。最終統一了東北全境,締造了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併為之取代明朝登上中原舞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一位有遠見卓識和重大歷史貢獻的君主。

陵墓是歷史的見證。是記載著重大事件的場所,在封建社會裡,統治階級一向認為,陵墓關係到帝運之盛衰,國祚之長短。因此,在歷代封建帝王的心目中,陵寢顯示和象徵著皇權。所以,歷朝歷代統治者不惜動用大量的物力和財力,使用最好的材料和最高的技術來進行建造。

(三京、三陵介紹)

清初關外有“三京”、“三陵”。“三京”九時興京——現遼寧新賓;東京——現遼陽;盛京——現在的瀋陽。“三陵”就是新賓的永陵,即祖陵,埋葬著肇、興、景、顯四祖;瀋陽東郊的福陵,也稱東陵,埋葬著清朝第一代開國君主努爾哈赤及孝慈高皇后葉赫那拉氏;昭陵位於沈城北部,又稱北陵,這裡埋葬著清朝第二代開國君主皇太極和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盛京三陵與河北遵化的清東陵,河北易縣的清西陵共同構成了清代皇家陵園。

在二千餘年的封建1社會裡,每一個皇帝都有一群后妃。昭陵除了葬有帝后外,還葬著關雎宮宸妃,麟趾宮貴妃,衍慶宮淑妃等一批后妃佳麗。他們葬在昭陵寶頂西側的二百米處的貴妃圓寢,全稱叫宸妃、懿靜大貴妃園寢,又稱貴妃園。由於年久失修,只有遺蹟可尋。這種陪葬制度體現了封建君王“事死如事生”的願望,也體現了忠君思想和嚴格的封建等級制度。

(昭陵建築概括)

昭陵位於盛京古城北約十華里,佔地330萬平方米,始建於清崇德八年(643),歷時八年,於順治八年(651年)初步完工。昭陵的主要建築是順治、康熙年間建造的。隨著對漢文化的逐漸認同,乾隆和嘉慶各朝又做了若干增建和改建。到嘉慶六年(1801年)全部竣工。可以說,它是一座積累式建築群,修建時間跨度較大,經過一百多年的時間才形成了今天的規模,它是從平地而起的,坐北朝南。主要建築部分佈在平面佈局的中軸線上,兩側各建築採取對稱形勢分佈。它既吸取了前代明陵的建築長處,繼承了中國古代傳統建築的優點,又融會了滿族陵寢建築的特點,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清入關前滿族建築藝術的演進情況。它是“關外三陵”中,規模最大,氣勢最巨集偉的陵墓,是清初關外陵寢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帝陵,也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築之一。

(過去的昭陵範圍)

過去的昭陵陵區四周設有三排木樁做為保護標誌。這些木樁分為紅、白、青三種顏色。每根木樁高9尺,直徑6.7寸。其中,紅柱在風水紅牆之外一里的地方,周圍共有128根;白樁在紅樁之外,兩者相距10大到20丈不等,白樁共有90根;青樁在白樁之外約十華里,共有40根。青樁的範圍是東起二臺子,西至小韓屯,北起三臺子,南至保安寺。按這個範圍粗略計算,東西南北各不少於十五華里。在此範圍內全屬昭陵法定保護範圍。清朝《大清律》明確規定:“紅樁以內寸草為重,白樁以內禁止樵採,青樁以內禁止燒造”。而且對進入陵區者以情節輕重又有細則處罰規定。可見界樁是大清法律的象徵,大有令人望樁生畏之感。如今,這些界樁隨著清朝的消亡早已蕩然無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