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畢節百里杜鵑導遊詞

欄目: 導遊詞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1.36W

百里杜鵑被譽為“地球綵帶、世界花園、養生福地、避暑天堂” 貴州百里杜鵑風景名勝區是迄今為止中國已查明的面積最大的原生杜鵑林,素有“杜鵑王國”、“世界天然大花園”諸多美譽。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貴州畢節百里杜鵑導遊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畢節百里杜鵑導遊詞
畢節百里杜鵑導遊詞篇1

大家好,歡迎來到風景如畫的貴州百里杜鵑景區。

走過迎賓大道,映入眼簾的是五花八門的供遊人住宿的帳篷,請不要著急,晚上會帶您來住宿、吃完飯。順著小路繼續瀏覽,您會看到滿山遍野的五彩杜鵑。這裡的杜鵑和常見的杜鵑又略有不同之處。我們這的杜鵑花是一朵緊緊挨著另一朵,這樣一簇顏色繁多的杜鵑花完整的約有二十多朵,呈180度全開的模樣。前面不遠處有一個位置絕佳的觀景臺,可望景區內大部分杜鵑花坡,請跟我來。這就是觀景臺。看,從此處放眼望去,視線裡除了深綠的樹海,就剩下不可計數的斑斕杜鵑,神祕紫的、玫瑰紅的、乳白色的粉紅色的……彷彿仙女撒向樹海中的顆顆絢麗多彩的各色寶石,又像觀音不小心打翻的杜鵑花藍,撒落此處。觀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給人心靈強大的憾震,遠處便是湛藍的天空漂浮著幾朵潔白無瑕的白雲,使人賞心悅目。深呼吸,您會感受到一股清新又帶著幾分淡淡的清香和陣陣甘甜的新鮮空氣直沁肺腑,使您脫離城市的喧鬧,真正融入其妙的大自然。如此美麗的杜鵑,如此清新的空氣,讓我們仿乎置身於夢境之中!靜下來,仔細聽聽,一聲聲清脆的鳥啼正為您奏響一首自然和諧的森林交響曲,淨化您的心靈。

天色已經不晚,我們回住宿區去吧。(到了住宿區)再見,本次導遊到此結束,期待您下次光臨。

大家好,歡迎來到風景如畫的貴州百里杜鵑景區。

走過迎賓大道,映入眼簾的是五花八門的供遊人住宿的帳篷,請不要著急,晚上會帶您來住宿、吃完飯。順著小路繼續瀏覽,您會看到滿山遍野的五彩杜鵑。這裡的杜鵑和常見的杜鵑又略有不同之處。我們這的杜鵑花是一朵緊緊挨著另一朵,這樣一簇顏色繁多的杜鵑花完整的約有二十多朵,呈180度全開的模樣。前面不遠處有一個位置絕佳的觀景臺,可望景區內大部分杜鵑花坡,請跟我來。這就是觀景臺。看,從此處放眼望去,視線裡除了深綠的樹海,就剩下不可計數的斑斕杜鵑,神祕紫的、玫瑰紅的、乳白色的粉紅色的……彷彿仙女撒向樹海中的顆顆絢麗多彩的各色寶石,又像觀音不小心打翻的杜鵑花藍,撒落此處。觀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給人心靈強大的憾震,遠處便是湛藍的天空漂浮著幾朵潔白無瑕的白雲,使人賞心悅目。深呼吸,您會感受到一股清新又帶著幾分淡淡的清香和陣陣甘甜的新鮮空氣直沁肺腑,使您脫離城市的喧鬧,真正融入其妙的大自然。如此美麗的杜鵑,如此清新的空氣,讓我們仿乎置身於夢境之中!靜下來,仔細聽聽,一聲聲清脆的鳥啼正為您奏響一首自然和諧的森林交響曲,淨化您的心靈。

天色已經不晚,我們回住宿區去吧。(到了住宿區)再見,本次導遊到此結束,期待您下次光臨。

畢節百里杜鵑導遊詞篇2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你們今天的導遊“~~~”今天我將帶大家去百里杜鵑,百里杜鵑被譽為“地球綵帶、世界花園、養生福地、避暑天堂” 貴州百里杜鵑風景名勝區是迄今為止中國已查明的面積最大的原生杜鵑林,,花區綿延50公里,寬1-5公里,總面積125.8平方公里,已查明有水紅杜鵑、露珠杜鵑等41個品種,素有“杜鵑王國”、“世界天然大花園”諸多美譽。她既是覽略百里爛漫杜鵑,洗盡都市纖塵的“花之天堂,心之曠野”,也是體味烏蒙原生態民族文化風情、探幽攬勝的“杜鵑花花鄉、彝疆古城”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來到了凝香臺。這裡為什麼叫凝香臺呢?因為每到杜鵑花盛開時,花瓣就會飄落步行道上,你就會有“花落知多少”的感嘆。踏著花瓣,清香四溢,惹人心醉。所以這裡就叫凝香臺。現在我提一個問題,看有誰能回答,大家知道杜鵑花是彝花,請問彝族稱杜鵑花叫什麼花?(稍停片刻)杜鵑花,民族的花,英雄的花,彝族人民心目中的聖花,彝族同胞稱之為“索瑪花”。大家還記得有這樣一首歌嗎?歌詞中有這麼一句,“索瑪花兒一朵朵,紅軍從咱家鄉過”,索瑪花就是杜鵑花。

大家往周圍看看,數一數有多少品種。這裡是金坡景區開發得最早的景點之一,可以說是百里杜鵑的精彩之地。有遊客曾嘆道:“走遍杜鵑山,金坡最奇觀”。這裡的杜鵑花品種繁多,開得五彩繽紛,引得天上的仙女都要偷偷下凡賞花,與花叢中的姑娘對歌跳舞。因此,這裡就成為每年彝族的花節、苗族的跳坡節的理想場所,也是男女青年相親的好場所。每到節日,身穿五顏六色的彝家、苗家姑娘及英俊的小夥子們在花間翩翩起舞,用歌舞表達相互的愛慕之情。有意願在這裡相親的小夥、姑娘,你就留下來,參加他們歌舞,帶一個回去。

現在,我們所在的地方就是景區最為傳神的景點之一—醉九牛,這個名字來源於一個動人的傳說,據《南蠻史》記載:明洪武十七年,水西土司奢香夫人為維護西南邊陲的安寧,進見朱元璋的貢品中,就有九頭水西壯牛,但是當走到這裡,不肯走了,為什麼呢?那就是被色彩豔麗的杜鵑花迷住了,醉倒杜鵑花林中。奢香稟告朱元璋後,朱元璋對奢香說,就把那裡叫“醉九牛”吧。醉九牛因此得名。 其實傳說終歸是傳說,在“醉九牛”這個地方,當地的地名叫“九牛寨”,彝家人稱為“舉力寨”,也就是彝族人的寨子的意思。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有的,反正歷史很遠很遠。九牛寨、醉九牛之間肯定有不可分割的聯絡,這就有待我們有興趣的朋友去探祕了。

時間過得真快啊,轉眼又要更大家說再見了,希望我能給各位留下一個永久的美好回憶!美麗的百里杜鵑,它是天然的氧吧、綠色的仙境和鮮花的海洋。她像一位遠古的從朦朧中走來的彝家少女,帶著濃濃的原始的美,留給大家美的回憶。

畢節百里杜鵑導遊詞篇3

第一部分:歡迎詞

各位遊客(嘉賓),大家好。

歡迎您們遊覽百里杜鵑。我叫×××,大家就叫我小×吧,請大家記住我的手機號×××,以便聯絡。今天很榮幸能夠為大家服務,我將盡我最大的努力,讓大家盡情領略百里杜鵑的風采,讓美麗的杜鵑花開在我們的心裡,祝大家日日行好運,夜夜做好夢。請大家支援配合好我的工作,在遊覽過程中,注意好自身的安全,保管好隨身攜帶的物品。請大家不要亂吐、亂扔(紙屑、果皮、飲料罐等)東西,更不要亂扔點燃的菸頭,要特別注意森林防火。進入景區後,請不要採折花木,讓我們都來做護花使者,朋友們(嘉賓),拜託了。

百里杜鵑是國家級森林公園、省級風景名勝區和自然保護區,是迄今為止中國已查明的面積最大品種最多的原生杜鵑林,素有“地球綵帶,世界花園,養生福地,避暑天堂”、“世界天然大花園”等諸多美譽。先後榮獲“中國優秀旅遊景區”、“最值得駐華大使館向世界推薦的中國優秀生態旅遊目的地”、“亞洲•大中華區十大自然原生態旅遊景區”、 貴州“十大魅力景區”和“十大影響力景區”、全國低碳旅遊實驗區等稱號,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她既是覽略百里爛漫杜鵑,洗盡都市纖塵的“花之天堂,心之曠野”,也是體味烏蒙原生態民族文化風情、探幽攬勝的“杜鵑花鄉、彝疆古域”。

百里杜鵑位於貴州省西北部畢節畢節試驗區中部,屬貴州西部原生地帶植被中儲存最好的一部分,林地面積7388公頃,有杜鵑密林3000多公頃、杜鵑疏林和散生林約4000公頃。現已查明,有馬纓杜鵑、大白花杜鵑、水紅杜鵑、露珠杜鵑等41個品種,佔世界杜鵑花5個亞屬中的4個。花色多樣,絢爛生輝。每年3月到5月次第開放,百里花山色彩繽紛,猶如廣袤的錦緞華章鋪山蓋嶺,千姿百態。杜鵑花林綿延50多公里,寬1-5公里,總面積125.8平方公里,被譽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園”。百里杜鵑風景區不僅是杜鵑花的海洋、杜鵑花的世界,還是參天古樹雲集、山水林洞輝映、珍禽異獸棲息的原始森林旅遊景區。境內有鳥類104種,獸類31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云豹、林麝 ,二級保護動物有穿山甲、豹貓、小靈貓、紅腹錦雞、白腹錦雞和白冠長尾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有銀杏、紅豆杉。二級保護植物有香樟、厚朴、喜樹。菌類有131種。古樹名木有千年巨桑、桂花王、杜鵑花王、御賜銀杏和沙江古刺楸等。百里杜鵑國家森林公園地處喀斯特發育地區,形成了豐富的自然景觀。有普底的紅巖峰、白巖峰,金坡的五指峰等山峰景觀;有峭壁如削,蔚為壯觀的花底巖懸崖景觀;有竊竊私語的“千年一吻”奇石景觀;有大坑洞、大硝洞、白龍洞等溶洞景觀,戛木景區米底河伏流從燕子洞巖峽谷湧出,水流清澈,寧靜秀麗;還有休憩養心的理想場所百里杜鵑湖等。

百里杜鵑景區內主要居住有彝族、苗族、布依族等少數民族,民族風情濃郁。尤其是彝族、苗族的傳統節日彝族年、火把節、插花節和跳花坡,它們別具一格,令人神往;彝族的音樂舞蹈——《撮泰吉》,被譽為“戲劇的活化石,人類的祖宗戲”;苗族的滾山珠、蘆笙舞、打鼓拳舞等原始古樸,神祕誘人;民族民間工藝——刺繡、蠟染、織布、漆器、服飾等獨具特色;水西特色美食——宮保肉、騸雞豆花、沙壩豆乾、杜鵑黃粑等吊足胃口,令人垂涎;舉世聞名的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賀龍、肖克率紅二六軍團曾在烏蒙山區與敵周旋,景區內的“黃家壩阻擊戰紀念碑”賀龍銅像及新落成的紅軍廣場,均記錄著1936年2月(1936年2月18日)紅軍長征途中在普底的戰鬥故事,在這裡可憑弔當年浴血奮戰的革命先烈。

百里杜鵑風景名勝區共分為普底景區、金坡景區、仁和景區、大水景區,下面,我們請大家動用你們攝影師的眼,藝術家的心,跟我一起走進這花的海洋、神奇的世界——百里杜鵑景區。

第二部分:景點導遊詞

普 底 景 區

百里杜鵑湖:

百里杜鵑湖(又叫彝山湖、移山水庫),位於百里杜鵑西南面,湖面約12公頃。原來的湖沒有這樣寬,現在我們看到的百里杜鵑湖始建於一九六六年,由於種種原因一九七五年才基本建成。

(站在黃普路景觀臺上)各位遊客,請往後看,這裡有彝族神王阿魯射日的傳奇故事石刻。再往前看,躍入我們眼簾的就是百里杜鵑湖。(看,多美的畫面!)這裡青山擁抱,碧水環繞,山中有水,水中有山。湖面曲折有致,小島形態各異,水藍天高,相映成趣。

這裡流傳著一個淒涼的愛情故事。相傳很久以前,有一位美麗善良的苗家姑娘名叫多彩,愛上了憨厚勤勞的彝族小夥阿納,多彩出身名門,阿納確是地地道道的窮人。因門第觀念,這對戀人的愛情遭到了多彩父母的極力反對,狠心將倆人拆散,多彩別無選擇,縱身從懸巖上跳下,以死殉情。阿納得知後,每天坐在這塊岩石上痛哭,淚水不斷從岩石上流下,日復一日,阿納坐化為岩石,淚水就形成了一綹瀑布,瀑布不斷流入山谷,匯成了這個百里杜鵑湖。後來的人們稱他為“吊水巖瀑布”或“銀龍戲水”。

各位遊客,我們所見的湖裡兩個島叫“愛情島”,又叫“夫妻島”。相傳原來這兩個島各在湖的一方,後來多彩和阿納的魂附到兩座山上,他們相愛了。為了愛情,他們不斷向對方游去,兩個島漸漸靠近,看上去極像一對相親相愛,有說有笑的夫妻。今天兩個島彷彿還在向人們演繹、講述著他們的愛情故事,讓遊人心情難以平靜。

(以下內容自由講解:普底鄉年過八旬的黃克鳴老先生觀賞杜鵑湖後,賦詩讚曰:廉泉讓水兩悠悠,注入鵑湖凝望收。同往同來方外侶,雙飛雙宿此中鷗。養生福地舒眉目,吱嘎阿嚕射日頭。一字千金留步味,龍蛇幾萬事真不。老人詩句感人肺腑,讓人深思。)

五彩路:

各位遊客(嘉賓),我們現在遊覽的景點叫“五彩路”。多年來,人們發現盛花季節,漫山落英繽紛,遍野如同天上雲彩,“五彩路”因此得名。請移動您的目光——整片花區連綿不斷,此起彼伏,好一派北國風光。這裡的杜鵑花鮮豔美麗,五彩繽紛,走在這裡如臨仙境。這裡山迷人,路迷人,花更迷人。五彩路是風景區杜鵑花鮮豔、品種比較集中的景點。在這裡徜徉,不同顏色、高高低低的鮮花不斷撲面而來、拂面而去。如果你住上三五天,好客的彝族人會捧出香噴噴的水花酒、風味獨特的農家臘肉。清晨,領你上花山吮吸那清甜沁脾的杜鵑露,聆聽那柔腸寸斷的子規啼;白天,去參觀苗家兒女的跳花坡、蘆笙舞,欣賞那獨具特色的挑花、刺繡、織布、蠟染等傳統少數民族民間工藝;入夜,生起篝火,你可與各族同胞一起手拉手,跳一曲象徵民族大團結的《烏蒙歡歌》。各位遊客(嘉賓),百里杜鵑就像是一罈釅釅的咂酒,你只輕輕咂了一口,便整個都醉了;或許只是輕輕聞一聞,彷彿全身都酥透,帶著杜鵑花的芬芳進入五彩繽紛夢境……

各位遊客(嘉賓)請看,紅的有大紅、深紅、亮紅、水紅、肉紅、粉紅,白的有純白、黃白、紫白、灰白、綠白,紫的有深紫、淡紫、紅紫、深紅紫、薔薇色、玫瑰色,黃有乳黃、鵝黃、淺黃、綠黃、棕黃等。鮮薔薇色的是團花杜鵑,乳黃泛白的露珠杜鵑,淡紅帶紫的是迷人杜鵑,淺肉色的是皺皮杜鵑,玫瑰色的是錦繡杜鵑。

各位遊客(嘉賓、朋友),此時如果您在五彩亭的長椅上小憩片刻,舉目四望,然後瞑目騁懷,你便會感覺到置身花海,滌盪凡塵,神清氣爽,尋思攜兒女、邀親友,再度重遊。

雲臺嶺:

各位遊客,我們現在來到雲臺嶺。在很多(下細毛雨的)時候,這裡的杜鵑花煙籠雲繞,若隱若現,有一種朦朧的美感,所以就把這裡叫做“雲臺嶺”。(站在雲臺嶺),各位請舉目西望,看(手勢):一串圓圓的石頭凸起(俗稱,石包包)映進我們眼簾,它們珠圓玉潤、排列整齊,高貴典雅,被當地清代詩人楊蔭桐先生稱之為“一串朝珠”,賦詩:“嵐腰石齒淡濃煙,疑是寶珠一帶牽。蔚起文人多玉潤,由來巖岫盡珠圓。”

朋友,請收回你的視線,注意你的腳下吧!走在雲臺嶺的青石板路上,高高低低,密密麻麻的鮮花不斷撲面而來、拂面而去,大的數十根樹幹簇生一蔸,小的獨樹一株,舒影橫斜。高的一仗有餘,虯枝舒展;低的不過盈尺,小巧玲瓏。你看這,杜鵑樹幹奇形怪狀,宛如一株株巨大的天然盆景。

數花峰:

各位遊客,這裡就是“數花峰”,是整個普底花區的最高峰。在這裡,可以一覽眾花峰,請大家數一數,究竟有多少座花峰,又有多少種杜鵑花。

在這裡觀花,有一種居高臨下、指點江山的豪邁情懷。人生得意登高時,人在登高,心在登高(手勢)。你看對面那壁懸崖,何等氣派!巖上有一方狀如皇榜的岩石名叫“京報高懸”,傳說每當他旁邊的狀如巨筆的“西山聳秀”峰一鳴叫,“皇榜”上的字跡時隱時現,岩石中便會傳出“噹噹”的鑼聲,不久兩山腳下便會有後生金榜題名,故科舉時代常有當地百姓前來“皇榜”下敬香祈貴。當地清代詩人楊蔭桐感慨題詩:“曲從小徑過峰前,絕壁崢嶸一報懸。自是皇恩多浩蕩,飛文采玉是何年”。你們看,那是粉團杜鵑,銀妝素裹,近觀像白鶴戲水,遠看如雲海翻騰。再看那邊的紅杜鵑,花紅似火、分外熱烈,花團錦簇,豔麗多彩。迷人杜鵑,色彩繽紛,璀璨絢麗。步入花叢,如同夢幻世界一般。如果你能到“索瑪山莊”品嚐彝家咂酒的甘醇,便有“花醉酒醉不思歸”之感慨。

奢香嶺:

現在我們來到了奢香嶺,這裡是奢香夫人與彝族首領靄翠談情說愛的地方。

奢香出生在永寧的姑朵山寨(現四川古藺縣境)。從小讀書習字,織布繡花,吹拉彈唱,能歌善舞,騎馬射箭,能文能武。奢香身材高大,臉似桃紅,眉如彎月。笑時,百鳥爭鳴萬花開;怒時,狂風呼嘯鳥獸無聲。在彝族姑娘中莫說百裡挑一,真數得上千中首美。那年三月,聽說靄翠在支戛阿魯山下的方家坪設花場,邀請四方的姑娘、小夥去赴會,賽馬比箭。奢香久慕靄翠大名,千里迢迢前來赴會。奢香剛走到這裡,就遇到了靄翠。靄翠攔住她的馬頭,向她求親。奢香抬頭一看,見到靄翠英姿雄健、品貌不凡;可仔細一打量,那模樣已年過四旬,一臉鬍子,不禁哈哈大笑,差點滾下馬背。靄翠知道奢香嫌他老了,但毫不生氣,恭恭敬敬給她作了個揖,放聲說道:“單身打過四十三,感動天仙降下凡,若不嫌我生鬍子,助理水西萬民安。”奢香見他為人誠懇,便答道:“願嫁一拳三朵火,不嫁葉落三縮腳。我要把你考一考,不合心意各走各。” 靄翠問“咋個考法?”奢香說“先考文,後考武。” 靄翠說“要得!”奢香想了想,問道:“水西有多少村和寨?”靄翠答道:“大寨四十八,小村小寨似星羅。”奢香問:“水西共有幾條河?” 靄翠答“大河十二條,小溪小河似脈絡。”奢香問:“水西窮富人家各有多少?” 靄翠答:“共有八十萬戶人家,不瞞你說,實在是九窮一富呀!”奢香聽靄翠說話老實,便不再問了。隨後,他們來到百里杜鵑大草原(方家坪),奢香從箭囊中抽出一支利箭,“嗖”的一聲,釘在百步外一根杉樹之上,得意地說道:“頭人,請吧。”靄翠點點頭,不慌不忙扣箭拉弓,不偏不斜,恰好和奢香射了個“鷂鷹奪窩箭重箭”,靄翠笑嘻嘻地說道:“阿米子,這是姻緣啊!”

好事一下傳開,眾姑娘和小夥子們一齊跑來賀喜,簇擁著奢香和靄翠並馬而行,下山成親。婚後一年多,正值奢香生孩子時,外邦出兵侵佔滇西,滇西頭人派人來求援,靄翠親自領兵去救援,不幸戰死滇西。從此,才19歲的奢香夫人,便代替丈夫任職,執掌水西大政。她能文能武,不但會治理農事,而且會理政經商。在水西領地上深得人心。不幾年,就把九窮一富的水西,治理富裕起來,各族百姓安居樂業,歡天喜地。為了紀念奢香和靄翠的結合,特別是為了頌揚奢香的功績,人們把這裡命名“奢香嶺”。每年三月九年級,各族男女青年都要跑到這裡趕花場。如今,只要你開啟電視,《奢香夫人》的有關情節便會讓你夢迴奢香年代。

各位遊客,讓我們翻過奢香情感的那一頁,繼續前往“醉九牛”景點吧。

醉九牛:

現在,我們來到了普底景區最為傳奇的景點之一——醉九牛,這個景點名稱來源於一個動人的傳說。據《南蠻史》記載:明朝洪武十七年,水西土司奢香夫人為維護西南邊陲的安寧,進見朱元璋的貢品中,就有一群水西壯牛,但是當走到這裡,不肯走了,為什麼呢?那就是被色彩豔麗的杜鵑花迷住了,醉倒杜鵑花林中。奢香稟告朱元璋後,朱元璋對奢香說,“就把那裡叫醉九牛吧”,“醉九牛”因此得名。時過境遷,當年的肉牛現已化成石牛。凝固在這萬花叢中。你看,它們還首尾顧盼、眼神依戀,不忍離去呢。

紅軍廣場:

這裡是百里杜鵑花腹地,又是當年紅軍鏖戰的主戰場。紅軍長征回憶錄《星火燎原》裡,有普根底阻擊戰的記載,普根底即普底,也叫黃家壩,就是黃家壩阻擊戰。一九八五年,大方縣人民政府在數花峰半山腰豎立了黃家壩阻擊戰紀念碑。(數花峰就是左邊這個山峰)。有詩詠:“馬纓那得鮮如許,為是紅軍血染成。”1986年4月,詩人黃中修老人回故里,感慨賦詩:“五十年前立戰功,工農子弟逞英雄,長征烈士流血處,培育杜鵑分外紅。”百管委成立以來,杜鵑花越開越美,人為景觀、自然景觀交相輝映,越加煥發美麗的青春。為了憑弔當年浴血奮戰的革命先烈,愐懷紅軍,追憶紅軍和各族人們的感人故事,20xx年,百里杜鵑風景區在這當年戰場遺址處修建了這個紅軍廣場。七十多年過去了,穿過歷時的烽煙,黃家壩阻擊戰的槍炮聲仍在耳畔迴旋。當年情景,彷彿還在眼前浮現——

(以下內容,以紀念牌刻簡介為主,導遊臨場發揮)一九三六年初,紅二六軍團進軍黔西北,建立了黔大畢革命根據地,國民黨反動派驚恐萬分,竟以數倍於我之兵力,妄圖圍剿紅軍,把我新生紅色政權消滅在川滇黔邊境。敵郝夢齡五十四師,新八師從黔西、煤洞場(金坡)方向北進,圖謀攻打我總指揮部畢節。二月十八日晨,二軍團六師接總指揮部電令後,從大定(大方)公雞山(鳳山)向革左田壩挺進。傍晚到達樑子街後,設下指揮所,部署戰鬥。部隊從樑子街後山上呂家營。分兵三路,一路正面佯攻,另一路繞道去夾馬巷,攻敵右側。戰鬥首先在箐腳打響。巖上的紅軍分別從屯口、巖丫口、箐門口三處,居高臨下,如天降神兵,攻敵之右側。攻佔了水井坡,破了敵軍第一道防線。戰鬥最激烈的是跑馬壩,現在普底街南段,為了迷惑敵人,紅軍在神道碑一帶用電筒、粑粑燈籠掛在樹上、刺林中。然後分兵包抄敵軍陣地,戰鬥持續到半夜。敵軍退至刺秋樹後,趕修工事防守,紅軍乘勝追殺,在刺楸樹一帶與敵展開近戰、肉搏戰,突破敵軍二、三道防線。紅軍勝利完成任務後,迅速撤離。待天亮,紅軍在革左田壩吃過早飯向白泥壩、大磨墳、六龍、鍋廠方向撤退了進80多裡,敵軍還在火煙洞一帶挖戰壕。黃家壩阻擊戰打破了敵軍部署,保證了七家田殲滅戰的勝利。

紅軍長征在普底留下許多動人的故事。在大戰的前五天即二月十三日,紅四師從黔西去打鼓新場(金沙)側擊敵人,路過普底,住了一宿,紅軍紀律嚴明,愛護百姓的口碑佳話,世代相傳。紅軍走後,中央軍向當地百姓瘋狂搶竊、擄掠,名曰“清鄉”。“中央軍”(當年國民黨中央軍)的行為,激起老百姓的憤慨,與紅軍形成鮮明對比。在阻擊戰中,普底人民積極幫助紅軍帶路,背東西,掛燈籠。彝民黃克佳參與在神道碑掛燈籠迷惑敵人後,打著燈籠護送紅軍到革左樑子,吃過早飯,揹著東西送到畢節。有的跟隨紅軍長征,加入革命隊伍,如彝人黃晨新等。紅軍買賣公平,不拿群眾的東西,吃了飯在甑子裡放錢,撮了穀子、包穀在囤籮裡放上大洋。這樣的事不勝列舉。崖上沙溝趙某家,把雞關在籠子裡,把籠子放在竹林腳,等打完仗回來一看,雞不見了,但籠子裡放有錢。紅軍在普底時間雖短,但和普底彝、白、苗等民族情義深長。普底彝族詩人黃克鳴為之寫了一千多字的敘事詩《戰地新歌》,詳述了阻擊戰經過,表達了普底彝民深深的愐懷之情。在普底,若問杜鵑花為什麼這樣紅?小學生都會回答:那是紅軍先烈的鮮血染紅的。紅軍先烈永遠活在普底人民的心中。

百里杜鵑大草原:

各位旅客,各位朋友,我們現在要去的景點是百里杜鵑大草原(又名方家坪)。大草原海拔1780-1922米,為南北走向呈帶狀分佈,南北長約4.5公里,東西寬約1.8公里。核心草地面積約10萬畝,地勢平闊,四周陡峻。大草原上散佈著30多個大小不同的孤峰、山巒,40多個天坑(落水洞)。在景區高原面上,全是碧草覆蓋的草甸。大草原上年均氣溫11.48℃,氣候溫暖溼潤,空氣清新,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天然大空調”,最宜避暑療養。日出、晚霞、皓月、雲霧、冰雪等天象景觀絢麗多彩。百里杜鵑大草原紫外線強度低,空氣負氧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超過6.9萬個,遠遠高於鬧市千萬倍,最適宜遊人清心洗肺、消夏避暑,是得天獨厚的“天然大氧吧”,是名副其實的“健康福地、避暑天堂”。

大草原是一顆鑲嵌在“地球綵帶”上的綠寶石,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貴州喀斯特地貌上繪出的一片獨特景色。由於受高海拔氣候和風力影響,草原上的植物多為高山矮化杜鵑、原生灌木、苔蘚、蕨類、牧草。無數造型獨特的峰巒、漏斗狀的天坑作點綴,給大草原打上了喀斯特地形獨有的烙印。

大草原上,少數民族風情濃郁。你可以與彝族、苗族姑娘小夥對歌,手拉手盡情地舞蹈,享受都市裡永遠沒有的那份輕鬆。如果你有興致的話,還可以去探尋先人遺蹟。百里杜鵑大草原,是古代彝族先民開展大型祭祀、遊樂、狩獵、鬥牛、鬥雞等各種競技的地方。明初彝族女政治家奢香夫人曾在此操練兵馬、狩獵。傳說翼王石達開在這裡與彝人共飲彝家咂酒,寫下了“萬顆明珠一甕收,君王到此也低頭,五龍抱住擎天柱,吸得長江水倒流”的不朽詩句。解放初,國民黨與土匪勾結,在此修建他們所謂的“金殿”。 1950年,土匪千人去攻打百納,被解放軍一舉殲滅,消除了匪患。20xx年電視劇《奢香夫人》,部分外景就在這裡拍攝。現在就讓我們大家一起,來品味先民們的騎馬、射獵、登山、滑雪、競技樂趣,夢迴我們祖先的生活年代。

(以下根據客人情況選擇講解,自由發揮)各位遊客,我們已進入百里杜鵑大草原,大草原遊覽方式有步遊、車遊兩種方式,各位遊客請自由選擇,各取所愛。大家請選擇吧。這裡設有民族美食走廊,製作烤全羊等民族美食,請各位根據自身口味盡情品嚐。草原上可以體驗景區所在地區漢、彝、苗、仡佬、侗、蒙等民族的節事文化,在相應的時間段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辦索瑪大草原藝術節,彝族火把節,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民族節慶旅遊活動。

好!我們馬上進入百里杜鵑金坡景區,我再給大家詳細解說。

金 坡 景 區

花海神龜:

尊敬的朋友們,你們好!我們現在來到這“花海神龜”景點。這個景點有“花海”、“神龜”,還有“十二生肖”會、“撮泰吉”戲石刻等古彝文化。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這裡沒有“花海”,更沒有“神龜”,是一片草木不生的荒郊野嶺。彝族神王吱嘎阿魯,非常關心彝民疾苦。他根據這裡的“山高、石多、土薄”的實際,教人們農業耕作,播撒蕎、麥、玉米等種子,播撒“天麻、首烏、黨蔘”等藥材種子,請瑪依魯漫山播撒杜鵑樹種。併到東海龍宮請來 “神龜”長住,保佑百姓健康。用十二生肖分辨春夏秋冬四季,讓人們能按季節生產。創造彝家儺戲“撮泰吉”,豐富彝家文化生活。就這樣,在這裡居住的彝民安居樂業,世代繁衍生息。

遊客朋友們,我們到下一個景點繼續觀賞吧。

凝香臺: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來到了金坡景區,這是凝香臺。這裡為什麼叫凝香臺呢?因為每到杜鵑花盛開後,你會踏著這鋪滿異彩鮮花的錦緞,行走在這長長的迎賓道上,清香四溢,令人心醉。所以這裡就叫凝香臺。現在我提一個問題,看有誰能回答。大家知道杜鵑花是彝花,請問彝族稱杜鵑花叫什麼花?(稍停片刻)杜鵑花彝族人民心目中的聖花,是英雄花,所以,彝族同胞稱之為“索瑪花”。大家還記得有這樣一首歌嗎?歌詞中有這麼一句,“索瑪花兒一朵朵,紅軍從咱家鄉過”,索瑪花就是杜鵑花。

(以下內容導遊臨場選擇)說到這裡,我想請問遊客中哪一位知道彝族咂酒與中國哪三大歷史事件有關?(稍停片刻)一是蜀漢建興三年,諸葛亮南征與彝族首領水西土司妥阿哲在油杉河楚敖山結盟之酒;二是翼王石達開從金沙冷水河到大方油杉河後河大草甸屯兵10萬,並飲彝族咂酒,有詩為證:“萬顆明珠一甕收,君王到此也低頭,五龍抱住擎天柱,吸得長江水倒流”;三是劉伯承元帥當年率領紅軍經過大涼山時,與彝族首領小葉丹結盟喝血酒,紅軍順利的通過了大涼山,繼續北上抗日。

下面請大家跟我往前杜鵑花品種最多的景點——百花坪。

百花坪:

現在,我們來到百花坪,大家往周圍看看,數一數有多少品種。這裡可以說是百里杜鵑的精彩地之一。有遊客讚歎:“走遍杜鵑山,金坡真奇觀”。這裡的杜鵑花品種繁多,開得霞光漫天,引得天上的仙女經常偷偷下凡賞花,但願今天我們能遇上下凡賞花的仙女啊。各位遊客(嘉賓),這裡有花神巨型雕塑、祭花神主題公園、花神廟。每年杜鵑花開時節,當地各族百姓都會彙集到廟裡,燒香祭祀,祈求花神保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杜鵑花越開越美麗,遊客越來越多。這裡是每年彝族的花節、苗族的跳坡節的理想場所,也是男女青年相親的好地方。每到節日,身穿五顏六色的彝家、苗家姑娘及英俊的小夥子們在花間(這裡)翩翩起舞,用歌舞表達相互間的愛慕之情。“彈起月琴唱起歌,含情密語心事說,待到來年花開時,攜帶兒女上山坡。”喂!有願意在這裡相親的姑娘、小夥嗎,請你就留下來,參加他們的歌舞,選一個如意的相好。

來,跟著我上山,山頂看花更精彩。請大家注意腳下,看景不走路,走路不看景。啊!到山頂了。站在這裡環顧四周,盡情瀏覽峰巒疊翠、百花爭豔的壯觀景象,大家盡情一飽眼福吧。

杜鵑花神:

前面高大雄偉的雕塑就是我們的“杜鵑花神”,她身高9米,慈祥端莊地站在高高的蓮臺上,像仙女下凡,面帶喜悅,勤勞賢惠地把朵朵杜鵑花撒向彝山,更像一尊肅穆、慈祥的護花巨神,日夜庇佑著這“地球綵帶,世界花園,養生福地,避暑天堂”的百里杜鵑,每逢開花時節,看見滿山遍野的杜鵑花,奼紫嫣紅,群芳爭豔,彝山人們就會想起杜鵑花神,祭祀杜鵑花神,都會不約而同的彙集到這裡,瞻仰、叩拜心中唯一崇拜、信仰的花神——瑪依魯,祭祀、祭奠花神,祈求花神保佑地方百姓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六畜興旺,福德安康。關於花神的故事很多,現在我給大家講一個。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天突然破了五個洞,洪水朝天,淹沒了大地,世界上的人除神王吱嘎阿魯外,其他的人全被淹死。莊稼、牲畜都沒了。吱嘎阿魯想法補天上漏洞,但是不能排去洪水,吱嘎阿魯就用他的神鞭從很遠的地方攆山來填。吱嘎阿魯的舉動感動了上蒼,策舉祖就派漂亮的仙女瑪依魯下凡,給他當妻子,繁衍後代。眼看他們的後代興旺繁榮,策舉祖召回瑪依魯,瑪依魯丟不下神王和她的子孫們,但天命難違,為了讓子孫們隨時都能看到她,她就變成了杜鵑花。後來,崇拜她的彝族人就把杜鵑花稱叫瑪依魯、索瑪蔚、索瑪花,杜鵑花也因此成為彝族人心中的聖花。瑪依魯就成了彝族人心中的花神。

朋友們,我的講解大家清楚嗎,感受如何?關於花神的傳奇可歌可泣,有關花神庇佑的故事很多很多。歡迎大家常來朝拜、祭祀花神,花神一定護佑您們幸福愉快喲!

祭祀花神主題園:

各位朋友,我們來到了金坡祭祀花神主題園,這裡神奇古怪的雕刻,講述了遠古的彝山人祭祀花神的傳統習俗,展現了從古至今這裡各族人民崇拜花神,敬供花神,祭祀花神的生動傳承寫照,看,高處有花神瑪依魯的壇位,位前有九種絢麗不同的顏色的杜鵑花,壇前有三牲祭祀貢品。有擊鼓手在擊鼓,旁有千里眼、順風耳在觀察東西南北天象,聽聞四面八方民情,有長號聲天,嗩吶長鳴,畢摩誦經祈禱,彝人儺(nuo第二聲)戲《撮泰吉》,彝人先民愛火,用火、舞火,苗家兒女《滾山珠》歡跳。更有彝山各族人民,聯歡共舞,有歌謠:朝花神、祭花神、祈禱花神佑安寧,彝山各族人民齊歡唱,來年花開更豔人。

(以下內容導遊根據情況講解)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帝策舉祖要召回下凡與阿魯王結為夫婦的女神瑪依魯,但瑪依魯看著堅強善良的丈夫和繁榮昌盛的子子孫孫,以及自己辛勞播撒的杜鵑花,不願離去,於是違背天帝聖命,變成美麗的杜鵑花和丈夫在一起,與子子孫孫永遠相伴,瑪依魯就成了彝山人民心中最為崇拜、美麗慈祥的杜鵑花神。從那以後,彝族人稱杜鵑花為聖花、索瑪尉、瑪依魯、彝人花。每逢杜鵑花開放時節,選擇良成吉日,在這裡集匯,舉行朝拜,祭祀杜鵑花神。古時,祭花神當天的凌晨,彝家要選派九位美麗的姑娘,身著豔服,淨面洗手,上山採集九朵顏色不同的杜鵑花,插入早已佈置好的花神靈前瓶內,意為瑪依魯花神顯靈登位。位前擺放好豬、牛、羊祭祀供品,香紙禮炮,祭祀隊伍浩蕩入列。隨著布師:擊鼓、鳴金、奏大樂、奏中樂、奏小樂、鳴炮。祭祀開始,畢摩祭祀誦經,氏族祭祀敬供,彝家祭祀獻技,各族祭祀共舞的司儀,祭祀儀式有序不亂的進行,古老嚴肅穆,粗狂奔放狂野,瀟灑輕盈流暢,告慰花神,庇佑人民安康,保佑花豔繁榮。祭花神習俗傳承至今,更是熱鬧非凡,氣勢磅礴,每年參加祭祀花神人成千上萬。這裡只是祭花神的古老傳承縮影。好、請大家跟我去下一個景點。

杜鵑花神廟:

我尊敬的賓客朋友們:現在我來為大家介紹杜鵑花神廟的來歷吧!

傳說瑪依魯下凡與彝族神王支嘎阿魯結成恩愛夫妻,繁衍生息、造福彝民。但後來因父王策舉祖要召瑪依魯返回天庭,瑪依魯捨不得離開丈夫、子孫,更捨不得離開自己播撒的漫山遍野的杜鵑花,就化成了杜鵑花融入到這漫山遍野的杜鵑花裡,與丈夫、子孫永遠相伴,從古至今彝家對瑪依魯十分崇敬,把瑪依魯的靈魂敬供為花神。並在每年杜鵑花開時節擇期朝拜、祭祀“花神”。為此,彝族先人合議子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請來名師尋其寶地、彙集能工巧匠,建造了花神廟。塑造花神像,供奉於花神廟內。祈求花神保佑彝家健康長壽、平安有福,花開更豔。這種彝民花節朝拜、祭祀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龍場九驛:

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貴州土司靄翠接受朱元璋領導,被任命為貴州宣慰使。20xx年後靄翠去世,他的妻子奢香夫人繼任掌管彝族部落。朝廷派往水西的都督馬燁是馬皇后的侄兒,到水西后,專橫跋扈,仗勢肆意凌辱和壓迫彝民,常伺機尋釁,意在激怒奢香夫人,以平水西。這時,水西四十八部人馬聚集宣慰府外,只等奢香一聲令下就要圍攻馬燁,馬燁當然不是對手。奢香明白,殺馬燁容易,但朱元璋不知內情,必然派兵進剿,水西人民一定遭災。於是毅然決定上京告御狀。朱元璋認為一個女子從水西跑到南京,歷盡千辛萬苦,此中必有隱情。於是立即接見了她。她向朱元璋講明瞭原委後,朱元璋大驚:“我叫他安撫,他這不是要激水西人造反、動搖大明的根基!”朱元璋一面熱情招待奢香,一面將馬燁召回南京問罪。皇帝的這一果斷處理,感動了奢香夫人。為了進一步密切和朝廷的聯絡,發展水西的經濟,她修建了東起貴陽,西至畢節的驛道。驛道長280公里(560裡),設九個驛站,分別是龍場驛、六廣驛、谷裡驛、水西驛、西溪驛(奢香驛)、金雞驛、閣鴉驛、歸化驛、畢節驛。因第一是龍場驛,後人就將這九個驛站統稱為“龍場九驛”。

在當時的條件下,由一個女人主持修建這樣浩大的工程,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更令人驚歎的是,這條驛道的線路走向,居然同新中國修建的321國道基本一致,可見當年奢香的眼光是何等的高遠。

為紀念這位在歷史上作出卓越貢獻的彝族女英豪,景區設定了“龍場九驛”景點。表答人們對奢香夫人的萬分崇敬之情。

各位遊客,我們將到的下一個景點是覽勝峰。

覽勝峰:

現在我們已來到覽勝峰,你們看:山風吹來,滿山的紅色杜鵑花像翻滾的火龍,如升騰的烈焰。馬纓最紅,紅得耀眼,紅得透心。其他還有亮紅、水紅、淡紅、肉紅、粉紅、紅紅的一片,著實惹眼。白的如雲海翻浪。白得透亮,潔白無瑕。也有黃白粉帶,紫白、灰白、綠白、白色茫茫。紫的如瑪瑙,種類很多。深紫、淡紫、玫瑰紫紅叫你難辨難分。黃的又分乳黃、鵝黃、淺黃、綠黃、淡黃,黃得典雅,黃得高貴。花色不同,則名稱不同,深紅的是馬纓杜鵑,鮮紅薔薇色的是團花杜鵑,乳黃泛白的是露珠杜鵑,淡紅變紫的是迷人杜鵑,淺肉色的是皺皮杜鵑,玫瑰色的是錦繡杜鵑。還有樹型杜鵑、大白花杜鵑、繡葉杜鵑、暗紅杜鵑、貴人杜鵑等。有的如楊貴妃雍容華貴,有的像趙飛燕嬌小纖柔。總之,各色各樣的杜鵑花使人眼花繚亂,美不勝收。

錦雞箐:

各位遊客,這裡叫錦雞箐。這裡的杜鵑,樹大林密,花種繁多,有粉紅色的迷人杜鵑、鵝黃色的露珠杜鵑、大白杜鵑及深紅色的馬纓杜鵑。也是錦雞的樂園。錦雞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如果遊客朋友遇上它,是你一生的幸運,男人會遇到靚妹,女人會遇到帥哥。大家走慢一點,走輕一點,仔細看看,它在哪裡。

這裡由於花茂林深,腐殖土深厚,也是野生天麻的理想生長環境和香菇、木耳的出產地。這裡生長的天麻含天麻素為14.8%,為天麻之王。這裡所產的一種彝家常用待客的茶葉,叫九龍神草,味道甘冽,能提神養顏,回味無窮。

畫眉嶺:

現在我們來到畫眉嶺。 從前,這裡的畫眉很多,成群結隊,雄飛雌從,此唱彼和。特別是陽春三月,花開時間,叫得更勤更脆,清脆悅耳,百轉不絕。 有一首詩這樣寫道:“煙雨濛濛好風光,畫眉聲聲春播忙。” 由於這裡風景別緻,花擎鳥語,成了各族青年男女對歌談情的理想場所。他們借景抒情,表達自己的情懷:“樹上畫眉叫一聲,哥在樹下仔細聽。妹是畫眉嶺上叫,哥變雄鷹嶺上飛。”如果各位朋友想聽到他們對歌,不妨在這裡住上幾天,在大飽眼福的同時也定能讓你大飽耳福。請大家注意了,下一個景點是畫眉嶺,你們仔細聽一聽有沒有畫眉的叫聲。

各位遊客,我們將要去的景點是馬纓林。

馬纓林:

我們現在來到的景點叫馬纓林。這裡是風景區馬纓杜鵑最集中的地方。馬纓就是馬頭上帶的大紅纓。馬纓杜鵑樹身高大,花冠濃密,多的一株上有二、三百朵。花簇如團團烈火在枝頭燃燒,映紅了天,映紅了地,也映紅了遊人的臉和心。

相傳彝族先民六祖分支後,彝族默部德施氏進入黔西北開疆擴土、繁衍生息。很久以前,有一位美麗的彝家少女叫“索瑪”,她是大土司普勒的三公主。她的聰明令世人折服,她的勤勞讓鄉親們欽佩,她的美麗讓山鷹忘記了翱翔,她的歌喉讓百鳥嫉妒。有一位牧羊的彝家小夥“阿哲”勤勞善良,他像天空飛翔的雄鷹,矯健的身影讓日月驚歎,他的勇猛能叫怪獸抖毛(畏懼)。“索瑪”愛上了阿哲,他們私定終生,由於種種原因,普勒不允許索瑪和阿哲成婚(這裡古代男女青年的婚姻是有父母決定)。在一個月明星稀的晚上,人睡花眠之時,索瑪和阿哲逃離了家園,逃到了人煙稀少的九龍山上。他們採野果、食山芋、飲山泉,他們用清甜的泉水釀出了的咂酒,美麗的索瑪姑娘唱起了最美的酒歌:“雲和雨相見的時候,彩虹乾一杯;太陽和月亮相見的時候,星星乾一杯;姑娘和小夥相見的時候,天地乾一杯;親朋好友相見的時候,索瑪(後來人們將“索瑪”改為“彝家”)敬你三百杯。”他們和各族同胞和睦相處,受到了人們的尊敬。可惜好景不長,頭人“阿支羅泥”看上了“索瑪”的聰明美麗,在採野果的路上害死了“阿哲”,逼迫“索瑪”與他成婚。“索瑪”誓死不從,跳下了懸崖為“阿哲”徇情。被索瑪的熱血染紅的杜鵑花變成了火紅的馬櫻杜鵑,她的靈魂變成了美麗的杜鵑鳥,今天,漫步花叢,還彷彿聽到杜鵑鳥“阿哲、阿哲”悽婉的叫聲。

古道遺蹟:

尊敬的各位賓客(朋友)們,我們來到 “古道遺蹟”景點,你們請看,這條古道距今500餘年,人稱“奢香道”,現在我為大家講述古道的形成。

這條古道,修建於明朝洪武年間,是水西宣慰府攝政夫人、傑出的彝族女政治家奢香夫人主持修建的一項巨集偉工程,這條古道從這裡連通奢香“龍場九驛”的水西驛站。據說,奢香查巡九驛幹道竣工時,途經水西驛站,瞭解到這個地方彝族百姓因交通不便而飽受其苦,奢香當即決定打通這條道路,並隨即指派了一個隨從要員,配合地方彝族頭人率領彝族百姓開鑿此路。

此道所經路線,岩石嶙峋,坡坎陡峭,開鑿時很艱辛(當時沒有炸藥、沒有機械)。但奢香是為民造福之心感動著當地人,官員百姓齊心協力,克服重重困難,靠鐵錘、鐵鑽敲鑿,人背、肩抬,半年時間就修成了這條道路,為感謝奢香,懷念奢香,當地人民稱此路為“奢香道”。彝族人有詩傳承贊評古道說:“誰能修路通彝鄉,造福民族記奢香,鋪出豐衣足食路,女流更比男兒強。”

好!我們一起遊覽了神奇美麗的金坡景點,感受如何,請大家休息片刻!(祝大家觀美景、做好夢!)

仁 和 景 區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將進入百里杜鵑仁和景區。仁和景區位於百里杜鵑東南部,平均海拔1589米,年均氣溫11.58℃,喀斯特地貌與溫和多雨的氣候,造就了仁和多彩多姿的旅遊資源。仁和居住著漢、彝、苗、仡佬等民族。這裡山色青翠,水色明澈,洞穴幽深。陽春三月,杜鵑吐豔,滿山遍嶺,一片火紅。“飛焰欲奪天,紅雲幾萬重。”白居易寫荔枝的詩句,用來形容此情此景,更為貼切。特別是杜鵑花王風采,更加令人嚮往,令人著迷。

“仁和”是“仁德、祥和”之意。仁慈仁愛、和諧和睦是這裡彝族、苗族先民的傳統美德。仁德增壽福,這裡人活百歲,樹長千年。長話短說,前面就是“千年一吻”、“杜鵑花王”、長壽村景點。讓我們共同品嚐這豐盛甜美的風景盛宴。

千年一吻: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百里杜鵑仁和景區“千年一吻”景點,(又叫“對嘴巖”。)“千年一吻”由兩座形似親吻的山岩構成,左巖高大、右巖矮小。兩巖底下形成深谷,谷內幽深,冬暖夏涼,與周圍的杜鵑花相輝映。一年四季,谷外景色或奼紫嫣紅或冰封雪蓋,不過任憑谷外寒來暑往,景色多變,谷內始終保持迷人的春色。

相傳很久以前這裡住著一對年輕布依農家夫婦,丈夫叫阿蘇,是當地醫術高超的英俊小夥,妻子叫阿芝,溫柔賢惠,美若仙子。阿蘇、阿芝倆人喜歡栽種杜鵑花,且以杜鵑花為藥給當地人治病。可惜,杜鵑花還未成林,夫妻雙雙因勞累過度而亡,鄉親們為了紀念夫妻倆人,便將阿芝與阿蘇一同葬於花山腳下。後來阿蘇、阿芝的墳墓變成了兩座山岩,他們似倆個纏綿的情侶在傾訴心意,如一對情深的夫妻在戲說愛語,像兩個慈祥的高人討論如何讓人們健康長壽,當地人將它取名為“千年一吻”、“對嘴巖”。今天過往行人有時還能聽到他們的竊竊細語。大自然鬼斧神工砍造出多情的對嘴巖,點綴杜鵑花的美麗,動人的傳說增添了這片土地的神奇。

杜鵑花王:

各位遊客,杜鵑花王生長在仁和景區長壽村(杜鵑村)白馬坡頂端南面,樹徑80.18釐米,樹圍約258釐米,樹高約7米,據測樹齡有1260多年。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杜鵑花開紅滿天,晝夜霞光照凡間。 杜鵑花的鮮豔引來魔鬼的憤恨,魔鬼嫉妒杜鵑花的鮮豔,恨沒有黑夜他們不好乾壞事,於是,魔王帶領小妖放火焚燒杜鵑花林,面對魔王,杜鵑花王率眾抵抗,以花、葉、露水拋向妖魔,往樹幹、樹枝上新增防火層,經過幾個日夜激戰,魔鬼終於退去,杜鵑花山又恢復往日的美麗。直到現在杜鵑花的樹幹、樹枝上,還有當年戰鬥的痕跡。(傳說很美,)這株杜鵑花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的樹徑、樹圍最大,樹齡最老的杜鵑樹,“杜鵑花王”因此而得名。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眼前的這棵大樹就是“杜鵑花王”,花王數條粗根裸露,枝幹虯曲蒼勁,形態古樸瑰麗,仁慈厚愛。有詩頌曰“餐風宿雨逾千年,虯曲(qiu qu)乾枝花映天,仁慈瑰麗(gui li)顯王氣,運籌帷幄居山巔”。

每年,無數文人墨客慕名來此山瞻觀杜鵑花王,客人們愛其古樸瑰麗,都喜歡與花中王者合影留念。今天大家要與花王留影嗎?

卷洞門水庫: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看到的是仁和景區內的卷洞門水庫,它修築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呈“山”字形,總面積約390萬平方米,水質乾淨。水庫四周地勢平坦,旅遊路從水庫邊通過,多年來,卷洞門水庫憑其迷人的山水,吸引著無數遊人到此垂釣,是城裡人休閒觀光的理想之所,在它的周圍還有美麗的春光河、神奇的公母巖,因時間關係今天我們就不去這些景點啦。

大 水 景 區

米底河景區(景點):

米底河景區地處百里杜鵑景區東部,西起大水民族中學,東抵“天生橋”、“摩天大樓”景點,全長約12.7公里。地貌多樣,地勢崎嶇,是典型的多霧山區,喀斯特地貌。米底河景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高海拔、低緯度,屬暖溫帶溼潤氣候,年平均溫度11.8℃。陰天多、晴天少,氣候特徵溫涼溼潤,多雨霧,冬溼夏幹,乾溼交替明顯。景區周圍有獨木成林的御賜銀杏,野生桂花樹、楊梅樹。我們在這裡可以看到百里杜鵑是一幅古樹參天、鳥鳴山幽、四季鮮花不斷的山水自然風光畫卷。

米底河沿岸居住著漢、彝、苗、布依、仡佬等民族。少數民族佔總人口的73.36%。農作物以玉米為主。也盛產油菜、小麥、洋芋、芸豆等;經濟作物有烤煙、油菜、辣椒、大蒜、生漆、核桃;又是杜仲、天麻、五蓓子、黨蔘等中藥材生長的最佳地帶。礦產資源豐富,有煤礦、鐵礦、鉛鋅礦等。森林覆蓋率為48.5%,有鍋廠坪子,火燒坪子、和雙墳坪子等內蒙古式大草原。內有連片成林的杜鵑花,適於旅遊觀光。還有米底河大瀑布,在66米河段上三疊瀑布一氣呵成,縱落差40米。

米底河景區地處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亞帶,植被多樣,以各種灌木叢、杜鵑花叢植被為主,(此外還有白棟、檞棟、毛慄、火棘、刺梨、野花椒、藤刺灌叢及禾木科、菊科、豆科、莎草利為主的雜類草構成的植被。)境內有藥用植物103種,其中列入國家收購的商品藥材56種;有菌類131種,其中可供食用的58種,供藥用的43種;鳥類104種,獸類31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云豹,二級保護動物有穿山甲、林暴麝、紅腹錦雞、白腹錦雞和白冠長尾雉。

米底河水系及周邊植被良好,其兩岸都是最原始,純生態景觀,呈現出的是一幅古樹參天、珍奇暗藏、鳥鳴山幽的山水自然風光畫卷。兩岸彝族風情濃郁、民風淳樸。夏季涼爽,是一個休閒度假旅遊避暑的好去處。

1、米底河瀑布風光:

米底河是渭河上游支流及烏江水系上游支流,發源於百里杜鵑風景區大水鄉。這裡山川秀美、風光旖旎 。河瀑布從高山瀉入深谷。其中,在66米河段上三疊瀑布一氣呵成,總落差達40米,河水從山崖頂端凌空飛流而下,蔚為壯觀。冬天水小時,似未曾出閣的小姑娘,嫵媚秀麗,輕輕下瀉。夏、秋季節水量增大,瀑布震聲天動地磅礴氣勢,令人驚心動魄。有時瀑布激起的雪沫煙霧,高達數米,漫天飛雪,讓觀者處於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之中。山水融為一體,在此發揮得淋漓精緻。

2、花底巖風光:

這裡離米底河瀑布約一公里,突然洩入約500米的溶洞。經過天生橋、天窗眼又流進“摩天大樓”下變為伏流,這是呈現的是隻聞其聲、不見其影,然後從一線天大峽谷湧出,頗有亂石穿空,驚濤拍岸的雄奇氣勢。

(以下3、4、5內容選擇講解)

3、千年銀杏群:

千年銀杏群,位於米底河景區的白果村,由十餘根主幹和近百枝枝幹再生樹幹組成,佔地面積約2畝。其形狀既顯高大雄偉之風,又顯婀娜多姿之秀,遠眺如山,近觀視屏。高處達30餘米。

關於銀杏樹的來歷,據地方有關史書記載,是本地彝始祖阿納所栽,明朝憲宗皇帝加緊征服西南步伐,水西王為緩解與朝廷的矛盾,於是派其手下48頭目之一阿納作為使者進京。啊納的機智、勇敢贏得了憲宗皇帝賞識,加強了地方民族勢力與朝廷的聯絡及溝通,對當時的民族統一作出了貢獻。憲宗皇帝準備賞其金銀給啊納,啊納不要,他走到皇帝的御花園,要一株銀杏、一株柳條。返回到鴨池河時,將柳條插於鴨池河邊(老清畢路),到達米底河時,將銀杏枝插在現在的白果村,於是長成了今天的古銀杏群,白果村也因此而命名。啊納後居住於白果村,死後葬於白果林對面山下。

4、千年古桑、御賜銀杏、古樟樹、野生楊梅樹、野生桂花樹:

千年古桑堪稱中華第一桑,胸徑達3.25米,樹高40餘米,獨木成林,有600多年的壽齡,樹冠覆蓋達六百多平方米;有四人合圍的古樟樹;還有胸徑2.2米的野生桂花樹,及胸圍1.8米的野生楊梅樹。

5、生態小公園:

米底河是一幅河水與石頭共生,忽而瀉過石上,忽而鑽入石中,形成高石壩、石豬槽、天生橋、花底巖等千姿百態的岩溶奇觀。良好的生態植被為其創造了優越的生態壞境。真是山水相擁,青山擁抱著碧水,碧水環繞著青山,山在水中,水在山中、河水彎曲有致,水中小島形態不同,碧水藍天相映成趣。

戛木景點:

萬紫千紅的杜鵑花是戛木景區的一大特色,全景區地界內都有杜鵑花,最集中的是戛木街尾和“四稜碑”一帶。這些杜鵑花樹,根牽著根,枝連著枝,花綴著花,十分密集。樹高三至四米,蒼老虯勁,高矮差別亦不大,面積一萬餘畝。因海拔偏低,杜鵑開花要比普底景區、金坡景區一帶提前十天左右,以馬纓杜鵑為主。杜鵑花樹密集,品種不復雜,花期相對集中。每年花期一到便爭先恐後共放,漫山遍野絢麗多姿,奼紫嫣紅、美不勝收。景區裡或有那麼三五十株杜鵑花則與眾不同,每年正月十五左右春寒料峭就開始開放,花期特長,待到其他杜鵑花已花飛花謝,完成使命,它們才慢慢榭去。有人說這是先烈鮮血澆灌的緣故。

這裡還有映山紅(小杜鵑),“大杜鵑”剛榭完,小杜鵑就接著開放。小杜鵑是小灌木、花朵小、單花冠,就像從大杜鵑的花托摘下來的一朵花。然而她小得玲瓏,花瓣晶瑩剔透,顏色高貴典雅,紅的帶粉,粉的帶白,白的帶黃。花冠單而不寡,一朵朵的花冠密密集集地綴於枝頭,一枝枝的花束有條不紊從樹上伸出,遠看一大片,近看一叢叢,煞是(實在)可觀。

戛木戰鬥遺址: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參觀的是戛木戰鬥遺址。一xx○年三月十一日下午四點,國民黨軍殘餘李叔明部與土匪吳相榮、黃正才、黃治明、樑克均等勾結在一起,組織了反動土匪三百多人,分三路佔領戛木街東面的小山坡和街背後土坡(土包包),南面的轎子山,西面的小水井坡,包圍戛木街,襲擊我解放軍武裝徵糧隊。中國人民解放軍四十七師一四○團二營一個班,在排長共產黨員閻慶瑞的帶領下投入戰鬥,掩護徵糧隊轉移。徵糧隊轉移後,解放軍往沙廠方向突圍,於敞口麻窩與土匪激戰。閻慶瑞、郭旗玉、吳興啟、蘇海清、李才、朱柄榮、曾早生、彭清山等十一位英雄在重圍中奮不顧身,頑強反擊,直至耗盡最後一粒子彈,壯烈犧牲。表現了革命戰士赤膽忠心、無私無畏、視死如歸的崇高精神。

戛木事件發生後,匪亂接踵而來。三月十三日,解放軍一四○團趕赴沙廠鄉戛木村追剿暴亂土匪,並就地安埋了閻慶瑞等十一位烈士。戛木暴亂的匪首,在清匪反霸、鎮壓xx運動中,均被處決,為死難烈士們報了仇。

一九七五年五月,大方縣人民政府將閻慶瑞等十一位烈士遺骨遷至大海壩公墓合葬,並塑立了烈士紀念碑。碑文中鐫刻著:“捨身為人民 流盡英雄血, 革命功告成 祝君長安息。”解放軍英烈們永遠活在人民的心中。

特 色 旅 遊 村

普底彝族風情小鎮:

各位遊客,大家好,現在我們來到普底彝族風情小集鎮,(普底原名叫普根底、普坑底、黃村、黃坪、黃家壩)這裡位於普底景區腹地,四周花山環抱,風光秀麗,氣候宜人,鎮上集居著彝、苗、白等少數民族。來到這裡,您可以欣賞奼紫嫣紅的百里杜鵑,領略起伏延綿的九龍山脈神韻,馳騁一望無際的天然草原,飽賞古老流傳的“黃村八景”詩情畫意,徜徉豐富多彩的民族民間文化,體驗別具特色的民族風情,品位獨特爽口的地方小吃。普底素有“百里杜鵑甲天下,黃坪歸來不看花”之美譽。1984年蘭芸夫到普底,詠杜鵑花“杜宇聲聲喚我歸,果然紅浪欲翻飛,天孫巧剪雲霞朵,撒就黔山錦繡堆。”這裡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利,是集旅遊、休閒、娛樂、購物為一體的觀光旅遊勝地。看!這裡民居各異,建設風格獨具特色,大氣靚麗,同中有異,好似花海之中一條飛舞的蛟龍,為百里杜鵑旅遊爭光放彩,這裡有普底鄉行政中心,有明末清初文物:“播勒黃氏宗祠”、乙祠,文人名士碑刻華表,有紅色文化傳奇故事,大家知道不?紅軍長征回憶錄《星火燎原》第二卷中的“普康底阻擊戰”即現在的“黃家壩阻擊戰”就發生在這裡,擊潰了國民黨郝夢齡部隊,譜寫了紅軍長征路經普底戰鬥,軍民情深的歷史篇章。

普底彝族風情小集鎮的打造以彰顯民族傳統美德,展示民族特色風格為主題,以突出旅遊亮點,提升民族精神文化為目的,充分利用彝族紅、黃、黑三色元素,精巧裝點,龍虎圖騰,標識大方,獨具特色。普底彝族風情小集鎮,就勢佈局,別具特色,生態良好,商貿繁榮,宜居宜業。看!滿懷激情的普底人民喜笑顏開,載歌載舞,在歌唱,以飽滿的熱情,滿意的服務歡迎您——遠方的賓客,希望您玩得開心,遊得快樂。

箐門村:

尊敬的旅客朋友們,現在我們就要進入百里杜鵑普底鄉的箐門村。該村位於百里杜鵑風景區西南面,距鄉普底中心景區18公里。這裡交通便利、水源豐富、氣候溫和,是一塊“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的養身福地。

該村的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有遠近聞名的清代武氏將軍墳園,當代有博士、本科、大專生數十人。

現在我們到箐門村的百里杜鵑湖觀景臺了,請大家先看後面的石刻,這是神王支嘎阿魯射日的傳說。前面是美麗的百里杜鵑湖,再往前走就是地在拱古街。這雖然是一條鄉村小街,但也有不少奇聞,到哪裡我就給大家講講吧!

永興村:

各位旅客、各位朋友,我們現在來到百里杜鵑普底鄉永興村。永興村位於百里杜鵑風景區東北面,距普底中心景區5公里。平均海拔1650米,年均氣溫11.5℃左右,氣候溫暖溼潤,空氣清新,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最宜避暑療養。具有四季分明、年溫差較小、日溫差較大的高原氣候特點。在發展鄉村旅遊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是風景區鄉村旅遊示範村。這裡每年舉辦“國際杜鵑花節”、大草原避暑遊等節事活動,吸引大量的遊客前來村裡吃住、遊玩,更好促進了永興村鄉村旅遊業的發展。永興村是典型的少數民族村,居民勤勞善良,熱情好客。村民多以辦農家樂、鄉村旅社為業。我們一路看到的有六、七戶,其中“朵朵家”農家樂土八碗、殺豬菜、幹鍋野雞;“園中緣”農家樂幹鍋雞;“大草原”農家樂家常菜等都很有特色。由於永興村優越的氣候條件和地理位置,風景區4星級賓館“百里杜鵑度假村”選擇此地修建。各位多是城裡人吧,想試試永興村的“農家飯、農家菜、農家屋”嗎?。

在拱村:

在拱村(原叫寨拱)位於百里杜鵑風景名勝區南面,距景區19公里。村民委員會設在在拱街上。近年來,在拱街房舍按彝族建築風格進行了改造,面貌煥然一新。房子的框架統一,牆壁的雕刻、繪畫各異,使人看去,美麗、漂亮、壯觀。兩條並行的街道,路面平坦、光滑、整潔,走在街上讓人感到分外舒心。現在我為大家介紹一下在拱街的建成和發展。街的北端為什麼修一座古廟,大家可能不知道。原來這裡沒有街,只是一個山村小寨。後來雲南、四川的鹽商在這裡設立驛站,逐步形成街道。當時有一姓郝的人,他樂於經商,首先發展壯大。他有錢有勢,拜師“尋龍”,將其祖墳遷葬於街的北面。郝墳一葬,整個街就雞不鳴、狗不叫,引起了很大的轟動。當時較大的“楊、萬、徐”等家族看勢不妙,求訪名師、密謀決定修廟擋住郝墳的山向。楊姓等人設計用酒肉款待郝氏族長郝老爺子,引誘郝老爺子酒後高興答應他們要求的辦法。郝老爺子果然中計,酒醉後答應了眾人要求。廟一修成,整個街上馬上安寧。從此,郝家逐漸衰敗了,在拱街也就興旺發達起來。這是真實的傳奇故事。

清朝壬子年,寨拱出了一位武舉人——楊博之,楊武舉為了管教其殘暴的二弟,就棄官回鄉,在街上建了一棟房,就是現在的老供銷社。楊姓後代為紀念楊武舉的功德,修建了寨拱村楊家祠堂一座。

橋頭村:

橋頭村俗名小雞仲、瀉雞種,走進百里杜鵑普底鄉的橋頭村,映入眼簾的就是“五園新村”的風貌。該村周圍群山環繞,素有“小盆地”之稱。這裡雙龍出水,於此交匯,從北向南直奔烏江河的支流西溪河,黃普公路從這裡盤山而過,成為到百里杜鵑湖的必經之地。橋頭村風景區10公里,,距即將修建的百里杜鵑花海文化城不足2公里。使這裡水資源豐富土地肥沃,享有“魚米之鄉”的美譽。

現在我們來到了橋頭村的辦公樓,裡面設有農家書屋,文化活動室、計生衛生室、遠端教育室、黨員活動室等十多個機構和娛樂場所,樓前面是生態小公園和文化活動廣場,供給人們散步、休憩、健身。樓的右邊長達32米的文化長廊,展示了該村今昔變化多姿多彩的文化。近年來,橋頭村圍繞“做強花卉產業,打造觀光農業,發展鄉村旅遊”這一發展定位,加之20xx年7月橋頭村被確定為“五園新村”示範點後,建設速度堪稱奇蹟,村面貌煥然一新。老百姓住進了一棟棟按彝族風格打造的新房,油路通往辦公樓,硬化聯戶路四通八達,村的四周景觀各異,東有高聳入雲的馬家坡,上面設定了電視塔,西有天然湖泊小綠塘,南有水流湍急的兩岔河,北有五大古洞,即鑄錢洞、三角洞、觀音洞、涼風洞、青蛙洞。水西年間奢香管轄的安姓土木相中此地,前往這裡的山腳下定居,當時人們稱其為官家,背後的山就稱官房坡。

秀麗的山水,富饒的田園,好客的民族,新村的打造,感動了不少遊人。百里杜鵑詩人黃克鳴老先生身臨其境之後,便揮筆題了下面的對聯:“人傑地靈兩個龍潭出水,物華天寶萬支雞種化鵬”。

大荒村:

我們現在所處位置“彝山古寨”,是百里杜鵑旅遊景區西門景點。看!門景建設氣勢雄偉,打造輝煌。停車場、園林設計獨具一格。內有彝族古文化長廊,巧用彝族五色觀中的紅、黃、黑三色,充分挖掘彝族文化內涵,體現彝族風格。雕龍畫虎,傳奇彩畫特具藝術性。古寨集旅遊、住宿、餐飲、休閒、娛樂為一體。全村彝族十多個姓氏,分別集居在箐腳、中寨、大荒三個大寨,古寨人家80%以上均是彝族六祖分支的布默後裔。文化較為先進,民風民俗淳樸,人民忠厚善良。

大荒村中寨組(即過去的陳家寨)居住的彝族陳氏,系古彝民六祖分支的默部索昭家支。陳氏彝族崇尚漢文化。民國初年,陳秉勳就已設私塾。其子陳奎彰從小一邊勤奮勞動,維持生計,一邊刻苦鑽研,頑強自學。為了把私塾辦好,特聘六龍宋蛟(清朝拔貢)來家教學。1939年帶頭捐資修建九柱大房做校舍。次年改私塾為學校,命名穎川國小。陳奎彰等人潛心從教,學校越辦越興旺。解放後,陳奎彰被選為縣人民代表,擔任大方縣民委副主任,1963年逝世,其墓於青木,豎有彝文碑銘。

陳家寨乃至整個大荒村,在陳老先生的影響下,重視教育,學校興旺,人才輩出。陳奎彰長子陳英現已90多歲,仍熱心彝文化的研究,翻譯彝文,參與全國《彝族大辭典》的編撰工作,成果斐然。曾到日本講學,到省民院、中央民族大學上課 。對彝文化的傳承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大荒村有眾多的文物古蹟。有建於清朝年間的“陳氏宗祠”及陳氏始祖奢紹祿墓地,有龍氏修建的石板路,有三百多年曆史的“宣慰古石橋”,大壩陳氏花碑墳冢,拍攝電影《奢香夫人》時所用的古屋,展現了彝族人民豐厚的文化底蘊。

附源村:

尊敬的各位來賓,大家好!我們現在要去的地方是百里杜鵑風景區金坡鄉附源村,首先我為大家介紹附源村的基本概況。附源村位於百里杜鵑風景區東南面,總面積為6.8平方公里,滿族人口占78%。全村森林覆蓋率68%,附廓水庫三分之二面積分布在附源村境內,形成了山青水秀,生態優美的自然環境。

20xx年以來,按照打造“五園新村”的安排部署,附源村緊緊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要求,結合村情,合理佈置,把新村建設和當地的民族風情結合起來,定性打造滿族特色莊園,接下來我將給各位逐一介紹。

“滿族第一村”大門。大家請看前面,那就是我們“滿族第一村”的大門,高9.18米,寬8.18米,石質考究,根據滿族風格(20xx年9月)建成。

經果林種植示範點。現在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我們的致富田園,經果林種植示範點。這裡的農戶歷來都有種水果樹的習慣,主要種植有梨、桃、李、枇杷等,到處綠樹成蔭。目前全村經果林種植總面積達到3000畝,包含枇杷、梨子、桃子、李子、櫻桃等品種。現在附源村每戶農戶均有2畝以上的特色種植業,為了讓果農的水果能銷售出去,村裡已組建一支20人的從事營銷服務的農村經紀隊伍。

飲食業。附源村現有5家農家餐館和3家農家旅社正式掛牌,全村有6家小商店。由於環境優美,氣候宜人,來這裡休閒度假的人不少。“漁滿園”、“富源人家”等農家樂都是附源村很有特色的農家餐館,一會兒大家想試試這裡滿族風味的農家飯嗎?

文化長廊。現在映入大家眼簾的是附源村的文化長廊。附源村是一個滿族聚居的村寨,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傳承著較豐富的滿族文化,流傳著許多讓人讚美的故事。在這片不足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曾經出過9個秀才3個舉人。(大家看到我們118米的文化長廊邊上都有剪紙的圖案,因為滿族人民在節日甚至平時都極愛剪紙藝術,覺得是一種生活中的藝術和樂趣。)民國時期付德洋先生曾經留學日本法政大學,後參加孫中山先生組織的同盟會,不幸被國民黨特務殺害於貴陽甲秀樓。(請各遊客抬頭看看上面的匾額,有“門高行義”四個大字。這是當年有關官員為表彰付德洋先生祖輩孝義節行所賜。這裡就是付德洋先生的故居。距今有140多年的歷史。)

滿族八旗。下面我簡要介紹一下滿族八旗,滿族八旗是由清太祖努爾哈赤創立的。當時只有正黃、正紅、正藍、正白4旗。 後來為了團結蒙古、漢族等各族人民,就增設蒙古八旗和漢八旗,總共24旗。由皇帝親自掌管的是正黃、鑲黃、正白三旗。附源村滿族來源於隨吳三桂入黔和平三藩兩批,屬於鑲紅旗人士。

滿族許多節日多與漢族相同。主要有春節、元宵節、二月二、端午節和中秋節。二月二:俗稱“龍抬頭日”。當天早上,滿族人家把灶灰撒在院中,灰道彎曲如龍,故稱“引龍”。然後在院中舉行儀式,祈求風調雨順。全家人還要吃“龍鬚麵”和“龍鱗餅”。婦女們這天不能做針線活。此外還有掐春節、豐收節、頒金節等節日。

民居建設。大家看到的滿族民居全是紅色瓦,紅色門,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紅色在滿族人民心中代表著吉祥和喜慶,住著這樣的房子心裡舒服,踏實。滿族民居的特色表現在房頂、屋簷、窗戶上。請各位抬頭看看屋頂,是不是看到兩條較大的龍,對,大家細心點,就能夠觀察到兩條龍的身上都各插著一把寶劍。這是因為滿族是一個驍勇善戰,勤勞智慧的民族,他們都希望有降龍的本領。當然,他們成功了,推翻明朝的統治,建立了大清王朝。接著大龍下面有兩個圖騰,傳說那是龍王的第五個兒子和第七個兒子,可以招財進寶、消災避邪。大家再往下看,會發現屋簷的圖案,主要是以藍天白雲為主,也叫祥雲,象徵吉祥如意。在祥雲中間有張臉譜,那是滿族人信奉的薩滿教天神的一張臉譜,他能夠保佑全家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大家觀察一下窗戶上的圖案,猜猜是哪兩種動物?對,就是蝴蝶,還有蝙蝠。這兩種動物在方言中都帶有福字的諧音,代表雙福臨門,都說福無雙至,但是滿族人民就是通過這種方法做到了。滿族人把他們自己的民居概括為四句詩“紅瓦紅柱紅門窗,兩冀飛龍在中央,撒滿祥雲庭前照,僻邪招財鎮四方。”

宋家大院。現在我們右邊的就是宋家大院。宋家是附源村原來的大戶。眾親友給送來一塊“家和萬事興”牌匾祝壽,但是由於後來搬家,將原來的牌匾損壞,為了懷念祖先和親友,後人仿造原來的牌匾又建造了一塊,也就是大家看到的這塊“家和萬事興”的牌匾,上面是漢字,下面是滿文。除了這個牌匾,還有《鬆貞鶴壽》匾。咸豐年間,眾親友為陳母宋氏老孺人祝壽所贈,至今150餘年。現存陳家寨陳家老屋。同贈還有木雕燙金壽聯一副(已被毀);《福耀京兆》匾民國33年,眾親友為宋亮熙祝壽所贈。宋亮熙時為金坡鄉鄉長。該匾現存於上寨宋家老屋;《門高行義》匾。據傳,有關官員為表彰傅公耀燮(xie去聲)與妻宋氏孝義節行所賜。匾文上下款為:欽命提督貴州全省學政翰林院編修加五級傅為旌表節孝傅宋氏立。距今有140餘年。

何氏花墳。何氏花墳,其墓除基座、蓋簷外,中間用三層浮雕條石砌成,墓呈圓形。直徑約4米,墓正前面石碑及墓石已被炸燬。墓前這株古柏樹齡約420xx年。何氏花墳現儲存完好的部份尚有有43幅圖案,每幅圖案或左或右角上都有關於圖案的說明文字。如“孟中哭竹”、“渭濱漁鬥”、“鳳趕麒麟”、“劉海戲蟾”、“搖錢樹”、“玩龍匠”等,取才多為傳說故事或神話故事,也有展現喜慶吉祥和美好願望的圖幅。在墓前被炸燬的殘碑上,尚可見“七年歲次戊午年仲冬月”和“雲秀老孺人”字樣。據何姓老人講:墓主何氏女,小名雲秀,嫁偏坡寨宋姓,夫故無出,一身辛勤操持家務,扶養幼弟,數年間便得發跡,買田置地,家聲更振,死後族人為其修建了石雕花墳。它的雕刻技藝,營造規模,是黔西北石刻藝術中的精品。

附源村除了滿族文化濃厚,還有許多名木古樹。梨樹,此梨樹約有250年樹齡,春季觀花,秋季觀果(果又可食用)。園林庭院雖多有種植,然如此高齡的庭院果樹實屬罕見。此樹至今仍屹立不倒,見證了附源村翻天覆地的變化。百里杜鵑林業局已掛牌,列入保護名單。桂花,中國傳統名花之一。此株桂花樹,高10米,冠徑12米,樹幹直徑0.5米。經專家鑑定,已有100餘年樹齡。現枝葉繁茂,終年長綠。仲秋花開時節,香飄數裡。已由風景區林業局、金坡鄉政府掛牌保護。朴樹,朴樹,當地俗稱沙棠。此樹已有300餘年樹齡。樹高25米,樹幹下部直徑1.5米,樹冠伸展,覆蓋面積近百平方米。每年春夏,綠蔭濃郁,可供全寨人在樹下憩息。已列為保護植株。

好了,各位走了一圈,附源村我們已游完,祝願大家工作順利,身體健康,闔家歡樂。

化哪村:

化哪村位於金坡鄉的西北部,地處中國百里杜鵑森林公園“中心腹地”,離鄉政府駐地3公里,全村413戶,1502人,少數民族佔54%。村寨聚居苗、彝、漢等民族。村有綜合辦公樓一座,衛生室3個,是該鄉推向外界的一個視窗,是建設“四在農家”的精品示範村。

旅客朋友,現向大家介紹這裡的民文化。居住在花區的少數民族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創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形成了獨有的民風、民俗、民情。如彝族人民的“過彝年”、“火把節”,布依族的“三月三”,苗族的“四月八”、“跳花坡”等活動。

目前該村正在為經濟發展開闢道路。從過去的專種糧食作物變為種經濟作物模式,目前為止經果林已到1180多畝。又動員務工回鄉青年2級數指導,大量發展養殖業。又打通了通村通組公路為發展經濟服務。該村有努力打造生態家園,現已改造房屋127戶,農網改造5個組,安裝路燈50盞。苗族風情園已開園,彝族風情街正在打造。

長壽村: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到達仁和景區“長壽村”,以這為中心,往東北方向延伸至米底河景區,往西南方向延伸接金坡景區,現在我們看到的是一條長約12公里,寬1至2.5公里的國家級原始杜鵑森林公園的一部分,景區內有馬纓紅、水紅、大白花等30多個杜鵑品種,每年3月至5月,紅、白、黃、紫、粉等千姿百態的杜鵑花競相開放,霞光滿天,春風過處如一群仙女漫山起舞,置身花海叢中,一縷香風飄過,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長壽村”境內有“杜鵑花王”、“長壽洞”、“長壽泉”,因村裡長壽的很多,“長壽村”由此而得名。有一位姓陳的老人飲用“長壽泉”,活到105歲,100多歲時還喜歡編竹筐、竹蓆、繡鞋,精神矍鑠,可用棉線穿針。這位百歲老人雖然已去,該地因長壽的人多而“長壽村”被人們承認。在“長壽村”北面的白馬坡上,有一個洞叫白馬洞,洞中泉水沽沽從石縫裡流出,清涼可口,喝了讓人神清氣爽。白馬坡周圍的“長壽村”居民,幾乎都飲用白馬洞中泉水,飲用泉水的人多長壽,人們就稱此泉為“長壽泉”。“長壽村”同胞常以自制土酒、包穀飯、臘肉、豆腐、酸菜招待客人,我們習慣稱他們為長壽飯、長壽酒、長壽肉、長壽菜,大家不想試試嗎。

戛木村:

戛木村位於百里杜鵑風景區東北面,離金坡普底旅遊公路18公里,是百里杜鵑鄉村旅遊示範村。“戛木”——彝族語言的意譯為“大山丫口”。戛木村就坐落在山巒環抱中。解放初期,中國人民解放軍一個徵糧隊(一個班)依據此地的制高點一次阻擊匪眾300餘人,掩護運糧人員轉移。戛木村是戰鬥遺址所在地。村頭山下有“戛木戰鬥紀念廣場”。

戛木村境內有大片杜鵑花林,村裡農戶居住比較集中,村民開有農家樂、農家旅館,內設住宿、餐飲,酒吧、茶莊等,可供遊客住宿、餐飲、娛樂。另有民族歌舞廣場、休閒度假區各一個。每年都有上萬人來戛木村旅遊度假。各位朋友可在村裡品嚐戛木風味小吃,休閒娛樂。戛木村煤炭儲藏豐富,適宜種植中藥材,每年村民都要採集上萬斤野生天麻到場上出售。通過政策的扶持,現在戛木村養殖規模也正在逐步擴大。

第三部分:歡送詞(送客詞)

各位遊客,我們難忘的百里杜鵑之行就要結束了,希望能給各位留下一個永久的美好回憶。美麗的百里杜鵑,它是天然的氧吧、綠色的仙境、鮮花的海洋。她像一位從遠古的朦朧中走來的彝家姑娘(少女),帶著濃濃的原始靚麗,留給大家美的回憶。

謝謝大家今天對我的工作的支援和幫助,大家有什麼意見和建議也請告訴我,幫助我不斷提高導遊水平,給以後的遊客提供更優質的服務。經過短暫的相處,我還真捨不得離開你們,不過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今天的離別,是為了明天的重逢,希望我們能在“地球的綵帶,世界的花園”再度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