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蒼坡古村導遊詞

欄目: 導遊詞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1.09W

各位團友:

蒼坡古村導遊詞

現在我們到達的是蒼坡古村,蒼坡古村位於浙江南部楠溪江上游巖頭鎮以北永仙公路西側。大家都知道耕讀生活早期作為文人的一種理想,源於儒家“退則獨善其身”和道家“復歸返自然”的人格結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著很高的道德價值,意味著高尚、超脫,是古代知識階層陶情冶性的寄託。特別是以老子、莊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在崇尚自然、追求虛靜、逃避現實和嚮往一種原始自然狀態的生活方面,帶有更濃厚的浪漫色彩。晉、宋兩次人口北南大遷移使不少文化水平很高的仕宦遷居楠溪江流域,他們更期望後代兒孫能夠繼續“讀書入仕,光宗耀祖”。“讀可榮身,耕可致富”成為他們的宗族傳統,世代相襲。溫州職業技術學院 旅遊管理0802班 徐健偉 因此,他們在村落規劃與建築中極力追求文人所崇尚的恬靜淡雅的品位、浪漫飄逸的風度和樸質無華的氣質。蒼坡就是其中一個最傑出的一個例子。

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由三條石砌成的臺階,叫三試階,取意縣(府、院)試、鄉試、會試,分別為考秀才、舉人、進士,是封建時代讀書人為官的必由之路。緊接三試階的是長 20米左右的進士坦,然後是七級石砌臺階。據蒼坡宗譜記載,第十一世祖李仲因居官清廉、政績昭著而受皇帝器重,官位連升七級,村人為紀念此事,特地修建了這七級石階。現在我們看到的是牌樓式樣的蒼坡溪門,也就是村子的大門。蒼坡溪門可是大有講究的。這個門始建於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全由木料構築而成,以大斗、小鬥、託樑、挑簷建造,六層斗拱沒有用一枚釘子,屋頂為重簷懸山式結構,顯得端莊古樸。據說這道大門和日本“國寶級建築”奈良東大寺的南大門如出一轍,不過那座大門的建造時間比蒼坡溪門晚了XX年。這個門看起來很奇特,有人說他像龍,兩邊的燈籠就是他的眼睛,後面的街就是龍的身體,前面的那個池塘就是龍珠,寓意蒼坡是一個臥虎藏龍的地方,那麼也有人說他像老虎,不過寓意都一樣,到底像什麼,就得大家看看了。

大家看這條街的這邊有一塊高高的突出的地方,古代文官遇此要下轎,武官則下馬,從旁邊繞過去,這高高隆起的地方就是讓皇帝走的。

大家往這邊走,這是一個門檻,古代門檻越高越好,過這個門檻也是有講究的,要遵循男左女右的跨法,好,大家可以看到這裡有許多的古樹,為什麼有那麼多的古樹呢,大家往這邊的標語上看,據說九祖李西很喜歡樹,下令全村人不能砍樹,而且也禁止把牛栓在樹上,為了人村裡的人信服,他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把自家的牛栓在樹上,故意下令查明,查明為自己的牛後把牛殺了分給全村人。這是一個掏錢的造型,據說只要從上面走過去就會財源滾滾。

大家看看這座碑,據說當年夏國英女士來到這裡,特地寫下了一首詩,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吳邦國先生特地題寫,後來經過多方的努力刻成石碑放在這裡,大家可以看一下。

好,現在大家看到的這座造型別致的小亭子,名叫望兄亭,初建於1128年。站在亭子裡往村外的東南方向看,就是蒼坡的“同胞村”方巷村了。那裡的村頭也有一座造型一摸一樣的亭子,名叫送弟閣,兩個亭子隔著阡陌縱橫的田野遙遙相望。亭子的前方地上是一個燈籠的造型,大家看看像不像啊。

關於這個亭子有這樣一個傳說,傳說蒼坡李氏第七世祖李秋山和他弟弟李嘉木分家後,兄長遷居對岸的方巷村。然而兄弟兩個感情很好,分家後仍頻頻往來,每每促膝長談到深夜。後來,兄弟倆商定在蒼坡村和方巷村各建一座亭閣,分手後,直到對方亭內升起燈籠表示已平安到家,兄弟兩個才分別回家安歇。望兄亭有楠溪江古亭中少有的精緻,特別是披簷,曲形的弧度放足,簷角飛翹,十分輕柔。兩處亭閣四面開敞、八面來風,遙遙相對,情誼綿綿。據說曾經有臺灣同胞特地來看這座亭子,一見之下,不禁兩淚漣漣,真可謂“雙亭隔水頻相望,兩地同源本弟兄。”

現在請大家跟著我往這邊走,現在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仁濟廟。有意思的是,廟中供奉的不是菩薩,也不是本族始祖,而是一個叫作周處的人。據《世說新語》載,傳說周處在年輕時橫行鄉里,為鄉鄰們切齒痛恨。後來他改邪歸正,為鄉里除害,最後戰死沙場,是歷代人們教育青年改惡從善的楷模。往這邊走,這就是李氏大宗祠。我們先看看上面的永嘉文化,蒼坡村歷來人才輩出,現在也出了一箇中科院院長。據說李氏祖先是在五代後周顯德二年(955年)為躲避閩中的戰亂,從福建長溪遷居到永嘉靈山的。他先是被周家招為女婿,後來東遷約一公里,也就是現在蒼坡所在的位置上建宅,逐漸繁衍成為一個村落。這裡是蒼坡、方巷兩地(蒼坡曾有李氏兄弟,在離蒼坡不遠的地方另建村莊,名為方巷村)宗族聚會、重大族事慶典的地方。凡參加三試“金榜題名”的族人均要披紅戴花到此祭拜列祖列宗。現在大家抬頭看看李氏宗祠的牌匾上“氏”字一旁多了一點,據說這不是筆誤,有些人說是因為村中還有幾個非李姓氏的人家,這一點表示接納相容外姓人的意思,其實這種說法被村裡的老人們所否決,據村裡的老人介紹,中國古代的書法講究的是方正,氏字的鉤太長了,為了讓這個字變的方正。

現在我們往這邊走,蒼坡整體佈局是按照五行八卦和文房四寶的設計了。南宋國師李時日在設計村落的佈局時設街為筆,正對著村外的筆架山;街邊挖有方形的池塘,也就是“硯”;池塘邊有巨型石條,是為墨碇;鵝卵石砌築而成的正方形的村寨就是一張鋪展開來的紙,四周開渠引溪水環繞村莊,以水克火。為什麼要以水克火呢,研究過五行的都知道東邊是木,木很容易著火;南邊是火;西邊的筆架山是金,金是用火煉出來的,北邊是水,不過只有一條小溪,所以村子顯得火氣過旺,所以想要這個村子裡的人有出息就必須以水能克火。大家走在這條街上有沒有感覺街的中間向上拱,這就是筆街,大家往前看,那座山像不像筆架啊。我們現在去硯池看看,硯池也是用來克火的,古代有墨能克火的說法,所以就在這裡設計了墨池,墨池的右邊有三個小池塘,等一下我在帶大家去看看,大家先看看這塊石頭,這就是磨石,磨石上有許多的小洞,有人說這是代號,古代分家有這麼一個分法,就是大的兒子分出去,最小的兒子和父母住,隨著時間的發展,有許多人都遷到外面了,不過在外面的蒼坡人遇到蒼坡人就是一這塊石頭上的洞來作為暗號的,離家的蒼坡人只要記住這個石條上洞的個數就會在你遇到住在外邊蒼坡人的家白吃、白喝。這個石條還有一個用處,就是站在上面走一下你就會變得聰明,大家也可以試試。

大家往這邊走,現在我們可以看到三個小的池塘,他們的功能從左往右是洗菜、洗衣服、洗馬桶,洗菜這個池塘的後面是一個水井,大家不要擔心他們不會相互滲透,更不會倒流,這就是硯池的獨特之處。

現在大家到博物管看看,這裡有許多的農具,也有許多古代練武的器材,這就充分說明了耕讀文化在這個神奇的蒼坡村得到很好的發展,現在請大家先隨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