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1200字關於大足石刻的導遊詞(精選21篇)

欄目: 導遊詞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1.43W

1200字關於大足石刻的導遊詞 篇1

遊客朋友們,現在我們來到大足石刻精華之所在——寶頂山。

1200字關於大足石刻的導遊詞(精選21篇)

寶頂山位於大足縣城龍崗鎮東北15公里處的寶頂鎮,海拔527.83米。寶頂山石刻包括以聖壽寺為中心的大佛灣、小佛灣造像,由號稱"第六代祖師傳密印"的趙智鳳於公元1174—1252年間(南宋淳熙至爐子佑年間)。歷時70餘年,有總體構思組織開鑿而成,是一座造像近萬尊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場。同時,也是大足石刻精華之所在,並把中國石窟藝術推上了最高峰。

聖壽寺依山構築,雄偉狀觀。南宋趙智鳳建立,後遭元、明兵燹,明、精兩度重修。現存山門、天王殿、帝釋殿、大雄殿、三世佛殿、燃燈殿和維摩殿七重殿宇,為清代重建,建築面積1631.68平方米。

大佛灣位於對壽寺左下一個形似"U"字形的山灣。崖面長約500米,高約8—25米。造像刻於東、南、北三面崖壁上,通編為31號。其內容前後連線,無一雷同,尤如一幅圖文並茂的畫卷。

小佛灣位於聖壽寺右側,坐南面北,其主要建築為一座石徹的壇臺,高2.31米,東西寬16.50米,進深7.90米。壇臺上用條石徹成石壁、石室,其上遍刻佛、菩薩像,通編為9號。

寶頂山石刻表現出有異於中國前期石窟多方面的特點:

1、寶頂山石刻是中國罕見的大型佛教密宗石窟道場。大佛灣是為廣大世俗眾生進行說教的外道場,小佛灣是信徒受戒、修行的內院,體系完備而有特色。在石窟的顯著部位,圖文並茂地刻有號稱"唐瑜伽部主總持王"柳本尊的行化事蹟圖,並在二十多處造像的主尊位置刻柳本尊、趙智鳳"即身成佛"的形象。

2、寶頂山石刻的表現形式在石窟藝術中獨樹一幟。大佛灣數千尊造像題材不重複,龕窟間既有教義上的內在聯絡,又有形式上的相互銜接,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其內容始之以六趣唯心,終之以柳本尊正覺成佛。其間有教有理,有行有果,形成系統。經變相對應配刻經文、偈語、頌詞等,圖文並茂,且與藏經有異,是歷代藏經未收入的藏外佛教石刻文獻,對佛教典籍的研究具有重要學術價值。

3、造像注重闡述哲理,把佛教的基本教義與中國儒家的倫理、理學的心性及道教的學說融為一體,兼收博採,顯示了中國宋代佛學思想的特色。

4、寶頂山石刻是中國石窟藝術民族化、生活化的典範。造像內容和表手法都力求生活化。如父母恩重經變相通過求子、懷胎、臨產,以及養育子女的過程,形象生動,感人肺腑。牧牛圖長達30餘米,刻出林泉山澗,雲霧繚繞,其間穿插"十牛、十牧",抒情詩般地再現了牧牛生活。又如橫笛獨奏的"吹笛女",充滿內心喜悅的"養雞女",酒後昏亂的"父子不識"、"夫妻不識"、"兄弟不識"、"姐妹不識"的"醉酒圖"等等,無不活靈活現。雕刻大師們體驗生活之精微,再現生活之準確,令人歎服。

5、寶頂山石刻是石窟藝術的集大成之作,在諸方面都有創造性的發展。造像以能懾服人心為其創作原則,藉以激發信眾對佛法的虔誠。造像、裝飾、佈局、排水、採光、支撐、透視等,都十分注重形式美和意境美。如千手觀音1007隻手屈伸離合、參差錯落,有如流光閃爍的孔雀開屏。這不但是中國千手觀音之最,也是世界佛教藝術中一大奇觀。釋迦涅般像,又稱臥佛,全長31米,只露半身,其構圖有"意到筆伏,畫外之畫"之妙,給人以藏而不露的美感。

這是中國山水畫於有限中見無限這一傳統美學思想的成功運用。地獄變相龕刻陰森恐怖的十八層地獄;牛頭馬面猙獰強悍,受罪人呼天號地;尖刀、鋸解、油鍋、寒冰、沸湯諸般酷刑慘不忍睹,令人觸目驚心。圓覺洞內的數十尊造像刻工精細,衣衫如絲似綢,臺座酷似木雕。洞口上方開一天窗採光,光線直射窟心,使洞內明暗相映,神祕莫測。高大的華嚴三聖像依崖屹立,身向前傾,成功地避免了透視變形,袈裟縐褶舒展,披肩持肘,直至腳下,支撐手臂,使文殊手中所託數百斤重的石塔歷千年而不下墮。九龍浴太子圖利用崖上的自然山泉,於巖壁上方刻九龍,導泉水至中央龍口而出,讓涓涓清泉長年不斷地洗滌著釋迦太子,給造像平添了一派生機,堪稱因地制宜的典範。

1200字關於大足石刻的導遊詞 篇2

尊敬的各位旅客朋友們:

你們好!我是你們此次的導遊,我叫__x,十分高興今日能夠帶領大家遊覽美麗的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是大足縣境內石窟寺及石刻造像的總稱。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足石刻始建於公元650年,歷經五代,盛於南宋,餘緒延至明、清,是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代表作品。大足石刻先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摩崖造像多達75處,造像5萬多軀。其中以寶頂山、北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

根據行程安排,我們今日主要參觀寶頂山的摩崖造像:

寶頂山位於大足縣內城東北15千米,由宋代高僧趙智鳳支援開鑿而成,歷時70餘年。其中以大佛灣為中心,大佛灣造像是規模最大,藝術價值最高,儲存最完好的。大佛灣東、南、北三壁石崖上,刻有19組佛經變故事造像,系統的講述了若干佛經故事,配以頌詞、經文,恰似一幅幅圖文並茂的古代連環畫。主要有:“護法神像”、“六道輪迴”、“廣大寶樓閣”、“華嚴三聖像”、“千手觀音”等。

那裡,著重為大家介紹一下“千手觀音”:為了我們的子孫後代以及之後的遊客能夠看到,我要先提醒大家一點,就是為了保護千手觀音,是不允許照相的。

一般來說,觀音造像只要有10之手,便可稱“千手觀音”。常規的千手觀音多數是遭32隻手貨48隻手,以示觀音的32變相和48大願。其他的手皆用背光的形式來表現,已到達“千”的含義。

而我們古代的藝術家卻在這88平方米的石崖上打造了一尊擁有1007隻手的,名副其實的千手觀音,被譽為“天下奇觀”。這些手纖細修長,千姿百態,金碧輝煌,構成了一幅猶如孔雀開屏的絢麗畫面,令人眼花繚亂,心搖目眩,感覺千手觀音的手多的無窮不盡,從而也你相信千手觀音的無所不能和法力的無邊無際。千手觀音它的全名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自在菩薩”。“觀世音”即:普觀世界救苦救難之聲音。唐朝時,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諱,人們在經典翻譯和日常稱呼中常去“世”簡稱“觀音”沿用至今。“千手千眼觀世音自在菩薩”的千手錶示普護眾生,千眼表示眼觀時間。

從佛教文化的角度來看,千手觀音信仰把佛教的理論與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以顯密圓融的方式,涵攝大乘佛教的諸多共性,如對虔誠信仰的強調,對發心立誓的重視,對慈悲之心的推崇,對清靜智慧的崇拜,對極樂世界的嚮往,等等。同時,千手千眼觀音還以其鮮明的個性,為佛教信徒供給了豐富的精神滋養,異常是千手千眼的象徵意義以及各種手印、真言與觀想的綜合實施,為虔誠的信眾帶來無邊慈悲、無邊智慧、無邊神通的震撼,使他們獲得了依靠,獲得了安慰,也獲得了自信。千手觀音的威嚴與慈祥有機統一,智慧與神通隨時雙運,密法與顯教靈活並用,為古今人類供給了一種戰勝困難的強大精神力量,對於挖掘人類自身潛力,鼓舞弱者的意志,戰勝眾多的難關以及撫慰創傷、提升境界乃至終極超越等,都具有重要的價值。

好了,今日的遊覽到此結束了,多謝大家。

1200字關於大足石刻的導遊詞 篇3

大家好!歡迎各位遊客朋友們來到大足石刻參觀,我是你們的導遊。這天我將帶大家一齊遊覽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讓我們一齊去領略大足石刻神祕的風采吧!

大足石刻位於大足區景內,建於唐末、宋初,以佛教題材為主。大足石刻群擁有石刻造像70多處,現存雕刻造像四千六百多尊,是中國著名的古代石刻藝術,是中國晚期石窟造像藝術的代表,大足石刻規模巨集大、藝術精湛、資料豐富,可與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齊名。其中以寶頂山和北山石刻最為著名。

遊客朋友們,請大家注意腳下臺階,以防摔倒。寶頂山石刻共有13處,造像數以萬計,其中以大佛灣和小佛灣規模最大。大佛灣、小佛灣是由19組佛經故事組成的大型群雕,各種雕像15000多軀,設計之精巧,竟無一像雷同,主要造像有:“千手觀音”、“臥佛”等等。

在這些雕像中,最著名的是被稱為人間一絕的“千手觀音”。此刻我們已經來到這尊佛像面前,大家請仔細觀看。“千手觀音”雕鑿於南宋中後期,距今已有800多年曆史。這尊造像在88平方米崖面上,高7.7米,寬12.5米,刻有800多隻手。其上下、左右、前後都伸出了手,有的手裡拿著斧頭,有的手拿著寶劍,千姿百態。真是名副其實的千手觀音,被譽為“天下奇觀”。這尊雕像集雕塑、彩繪、貼金於一體,狀如孔雀開屏,金碧輝煌。

據瞭解,關於“千手觀音”雕像,在民間還流傳著一個動人的故事,千手觀音是妙莊王的三公主,因獻一手一眼為父王合藥治病,佛感其孝行,賞還她千手千眼。因此,千手象徵其法力無邊,能拯救眾生;千眼象徵其智慧無窮,能明察秋毫。

其次,寶頂臥佛是寶頂大佛灣最大的一尊造像,也是大足石刻最大的一尊造像,全長31米這尊像是橫臥著的,所以人們叫它“臥佛”。佛經裡叫“釋迦涅盤聖蹟圖”。臥佛頭北腳南,背東面西,右側而臥。兩眼半開半閉,似睡非睡,安祥平靜。在臥佛面前從地裡湧出18弟子,或內向,或外向,或合掌而立,或手捧香花水果,或手持如意,或側首佇望,表現了弟子對逝者崇敬厚愛而依依眷戀之情。

遊客朋友們,我們這天的遊覽即將結束,期望這次遊覽能給大家留下難忘的回憶,美麗的大足石刻歡迎您們下次再來,謝謝大家。再見!

1200字關於大足石刻的導遊詞 篇4

大足石刻是大足縣境內石窟寺及石刻造像的總稱。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足石刻始建於公元650年,歷經五代,盛於南宋,餘緒延至明、清,是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代表作品。大足石刻先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摩崖造像多達75處,造像5萬多軀。其中以寶頂山、北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

根據行程安排,我們今天主要參觀寶頂山的摩崖造像:

寶頂山位於大足縣內城東北15千米,由宋代高僧趙智鳳支援開鑿而成,歷時70餘年。其中以大佛灣為中心,大佛灣造像舒模最大,藝術價值最高,儲存最完好的。大佛灣東、南、北三壁石崖上,刻有19組佛經變故事造像,系統的講述了若干佛經故事,配以頌詞、經文,恰似一幅幅圖文並茂的古代連環畫。主要有:“護法神像”、“六道輪迴”、“廣大寶樓閣”、“華嚴三聖像”、“千手觀音”等。

這裡,著重為大家介紹一下“千手觀音”:為了我們的子孫後代以及後來的遊客能夠看到,我要先提醒大家一點,就是為了保護千手觀音,是不允許照相的。

一般來說,觀音造像只要有10之手,便可稱“千手觀音”。常規的千手觀音多數是遭32隻手貨48隻手,以示觀音的32變相和48大願。其他的手皆用背光的形式來表現,已達到“千”的含義。

而我門代的藝術家卻在這88平方米的石崖上打造了一尊擁有1007隻手的,名副其實的千手觀音,被譽為“天下奇觀”。這些手纖細修長,千姿百態,金碧輝煌,構成了一幅猶如孔雀開屏的絢麗畫面,令人眼花繚亂,心搖目眩,感覺千手觀音的手多的無窮不盡,從而也你相信千手觀音的無所不能和法力的無邊無際。千手觀音它的全名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自在菩薩”。“觀世音”即:普觀世界救苦救難之聲音。唐朝時,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諱,人們在經典翻譯和日常稱呼中常去“世”簡稱“觀音”沿用至今。“千手千眼觀世音自在菩薩”的千手錶示普護眾生,千眼表示眼觀時間。

從佛教文化的角度來看,千手觀音信仰把佛教的理論與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以顯密圓融的方式,涵攝大乘佛教的諸多共性,如對虔誠信仰的強調,對發心立誓的重視,對慈悲之心的推崇,對清靜智慧的崇拜,對極樂世界的嚮往,等等。同時,千手千眼觀音還以其鮮明的個性,為佛教信徒提供了豐富的精神滋養,特別是千手千眼的象徵意義以及各種手印、真言與觀想的綜合實施,為虔誠的信眾帶來無邊慈悲、無邊智慧、無邊神通的震撼,使他們獲得了依賴,獲得了安慰,也獲得了自信。千手觀音的威嚴與慈祥有機統一,智慧與神通隨時雙運,密法與顯教靈活並用,為古今人類提供了一種戰勝困難的強大精神力量,對於挖掘人類自身潛力,鼓舞弱者的意志,戰勝眾多的難關以及撫慰創傷、提升境界乃至終極超越等,都具有重要的價值。

好了,今天的遊覽到此結束了,謝謝大家。

1200字關於大足石刻的導遊詞 篇5

各位旅客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大足石刻觀光旅遊,我是負責你們今天講解的導遊員——向晶,大家可以叫我小向,在本次的旅途中我將秉著“熱心、負責”的理念全程為大家提供優質的服務,預祝大家本次石刻之旅豐富多彩,有趣難忘,大家都能高興而來,滿意而歸。 遊客朋友們,在遊覽大足石刻之前,請允許我為大家先介紹一下大足石刻的基本概括。大足石刻是大足縣境內主要表現為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始建於公元650年,歷經五代,盛於南宋,現存摩崖石刻5萬餘尊,銘文10萬餘字,遍佈100多處,主要有寶頂山石刻,北山石刻,南山石刻,石門山石刻,石篆山石刻,其中以寶頂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大足石刻,於1999年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聽了剛才我對大足石刻的簡要介紹,相信大家已經迫不及待的想去一睹大足石刻的風采了,現在就跟隨著我走進大足石刻之一的寶頂山石刻吧! 朋友們,現在我們來到寶頂山石刻的入口了,寶頂山石刻為南宋趙智鳳以弘揚佛法,教化眾生為宗旨,盡畢生之力,慘淡經營七十餘年營建而成的。在進行參觀之前,溫馨提醒大家一下,景區人多,請大家緊跟著我,可千萬不要掉隊!現在就開始咱們的旅程,走進寶頂山石刻。 大家還記得在春節晚會上由聾啞人表演的舞蹈《千手觀音》嗎?它當即成為了最感人的節目。當大家看到眼前這尊用石頭雕刻、全身飾以金箔的千手觀音時,相信它的視覺震撼不亞於前者。千手觀音造像是佛教中常見的神靈,中國許多的地方都有千手觀音,有的有10隻手,有的有32隻手,還有的是48隻手,但現在映入大家眼簾的這尊千手觀音造像,她有1007隻手,是名副其實的千手觀音造像,堪稱“天下奇觀”。 它充分利用了岩石空間,強調氣勢與真實,這些手纖細修長,千姿百態,金碧輝煌,造像面積達88平方米,流光溢彩,美不勝收,構成了一幅猶如孔雀開屏的絢麗畫面,令人眼花繚亂,心搖目眩,是否有一種讓你看著看著,突覺手怎麼會越來越多的錯覺啊?

大家可要仔細的觀察了,千手觀音造像的每隻手中還有一隻眼睛,因此她的全名就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自在菩薩”。大家一定在苦思冥想,為什麼她會有那麼多隻手吧?你們一定不知道千手觀音的來歷,其實是這樣的,相傳在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她是古代一位妙莊王的三公主,因獻出自己的一手一眼為父親和藥而感動了佛祖,佛祖賞還她千手千眼讓她去救助眾生,因而,她的千手象徵她法力無邊,能拯救眾生,千眼象徵她智慧無窮,能明察秋毫。這尊千手觀音造像可真謂是鬼斧神工,讓人歎為觀止,此乃“世界石刻藝術的瑰寶”。 遊客們,接下來我們將去的是大足石刻中體魄最巨集偉的一尊造像——釋迦涅槃聖蹟圖,現在大家在此自由休息十分鐘,十分鐘後我們將一同前往釋迦涅槃聖蹟圖。

1200字關於大足石刻的導遊詞 篇6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參觀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始建於唐永徽元年(650年),歷經五代,盛於兩宋,餘緒延至明、清,是中國晚期石藝術的代表作品。大足石刻是重慶市大足縣境內主要表現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現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摩崖造像多達75處,雕像5萬餘身,銘文10萬餘字。其中,以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大足石刻於1999年12月1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做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北山石刻北山摩崖造像位於大足縣城龍崗鎮北1.5千米處,開鑿於唐景福元年至南宋紹興三十一年(892年-1162年),通編為290號,造像的萬尊,以其雕刻細膩、精美、典雅著稱於世,展示了晚唐至宋中國民間佛教信仰及石窟藝術風格的發展、變化,被譽為唐宋石刻藝術陳列館。北山晚唐造像端莊豐滿,氣質渾厚,衣紋細密,薄衣貼體,具有盛唐遺風。尤其是第245號觀無量壽佛經變相內容豐富,層次分明,刻有人物造像539身,各種器物460餘件,儲存了多方面的形象史料。在中國石窟同類題材造像中首屈一指。

五代作品佔北山造像的三分之一以上,是中國此期造像最多的地區,有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其特點是小巧玲瓏,體態多變,神情瀟灑,文飾漸趨繁麗,呈現出由唐至宋的過渡風格。北山宋代造像以觀音最為突出,被譽為“中國觀音造像的陳列館”。這一時期的作品更加貼近生活,體現了宋代的審美情趣。造像具有人物個性鮮明,體態優美,比例勻稱,穿戴豔麗等特點。最具代表性的是第136號轉輪經藏窟,被公認為是“中國石窟藝術皇冠上的一顆明珠”。

寶頂石刻寶頂山摩崖造像位於大足縣城東北15千米處,由宋代高僧趙智鳳於南宋淳熙至淳年間(1174年-1252年),歷時70餘年,以大佛灣、小佛灣為中心,有總體構思組織開鑿而成,是一處造像逾萬尊、在石窟中罕見的完備而有特色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場,它把中國密宗史入後延續了420xx年左右,為中國佛教密宗史增添了新頁。寶頂山摩崖造像的表現形式在石窟藝術中獨樹一幟,萬餘尊造像題材不重複,龕窟間既有教義上的內在聯絡,又有形式上的相互銜接,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其內容始之以六趣唯心,終之以柳本尊正覺成佛,有教有理,有行有果,系統完備而有特色。

寶頂山摩崖造像以能懾服人心為其創作原則,藉以激發信眾對佛法的虔誠。造像、裝飾、佈局、排水、採光、支撐、透視等,都十分注重形式美和意境美。如千手觀音1007隻手屈伸離合,參差錯落,有如流光閃爍的孔雀開屏。釋迦涅磐像全長31米,只露半身,其構圖有“意到筆伏,畫外有畫”之妙,給人以藏而不露之美感,這是中國山水畫於有限中見無限這一傳統美學思想的成功運用。九龍浴太子利用崖上的自然山泉,於崖壁上方刻九龍,導泉水至中央龍口而出,讓涓涓清泉長年不斷地洗滌著釋迦太子,給造像平添了一派生機,堪稱因地制宜的典範。南山摩崖造像開鑿於南宋紹興年間(1131年-1162年),通編為15號,是一處極其重要的道教造像區。

石篆山摩崖造像開鑿於北宋元豐五年至紹聖元年(1082年-1096年),通編為10號,系典型的釋、道、儒三教合一造像區。石門摩崖造像開鑿於北宋紹聖元年至南宋紹興二十一年〔1094年-1151年),通編為16號,為佛教、道教合一造像區,尤以道教造像最具特色。

中國石窟藝術在其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各個時期都積澱了自己獨具特色的模式及內涵。作為晚期石窟藝術代表作的大足石刻在吸收、融化前期石窟藝術精華的基礎上,於題材選擇、藝術形式、造型技巧、審美情趣諸方面都較之前代有所突破,以鮮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成為具有中國風格的石窟藝術的典範,與敦煌、雲岡、龍門等石窟一起構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國石窟藝術史。大足石刻題材多樣,內容豐富,儒、釋、道“三教”造像俱全,有別於前期石窟。大足石刻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新與發展有重要貢獻。它注重雕塑藝術自身的審美規律和形式規律,是洞窟造像向摩崖造像方向發展的佳例。大足石刻在諸多方面都開創了石窟藝術的新形式,成為具有中國風格和中國傳統文化內涵,以及體現中國傳統審美思想和審美情趣的石窟藝術的典範。大足石刻是石窟藝術生活化的典範。

總之,論其規模之大,造詣之精,內容之豐富,大足石刻都堪稱是一項偉大的藝術傑作。它既是中國石窟藝術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公元9世紀末至13世紀中葉世界石窟藝術中最為壯麗輝煌的一頁。

1200字關於大足石刻的導遊詞 篇7

尊敬的各位旅客朋友們:

你們好!我是你們此次的導遊,我叫,非常高興今天能夠帶領大家遊覽美麗的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是大足縣境內石窟寺及石刻造像的總稱。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足石刻始建於公元650年,歷經五代,盛於南宋,餘緒延至明、清,是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代表作品。大足石刻先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摩崖造像多達75處,造像5萬多軀。其中以寶頂山、北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

根據行程安排,我們今天主要參觀寶頂山的摩崖造像:

寶頂山位於大足縣內城東北15千米,由宋代高僧趙智鳳支援開鑿而成,歷時70餘年。其中以大佛灣為中心,大佛灣造像是規模最大,藝術價值最高,儲存最完好的。大佛灣東、南、北三壁石崖上,刻有19組佛經變故事造像,系統的講述了若干佛經故事,配以頌詞、經文,恰似一幅幅圖文並茂的古代連環畫。主要有:“護法神像”、“六道輪迴”、“廣大寶樓閣”、“華嚴三聖像”、“千手觀音”等。

這裡,著重為大家介紹一下“千手觀音”:為了我們的子孫後代以及後來的遊客能夠看到,我要先提醒大家一點,就是為了保護千手觀音,是不允許照相的。

一般來說,觀音造像只要有10之手,便可稱“千手觀音”。常規的千手觀音多數是遭32隻手貨48隻手,以示觀音的32變相和48大願。其他的手皆用背光的形式來表現,已達到“千”的含義。

而我們古代的藝術家卻在這88平方米的石崖上打造了一尊擁有1007隻手的,名副其實的千手觀音,被譽為“天下奇觀”。這些手纖細修長,千姿百態,金碧輝煌,構成了一幅猶如孔雀開屏的絢麗畫面,令人眼花繚亂,心搖目眩,感覺千手觀音的手多的無窮不盡,從而也你相信千手觀音的無所不能和法力的無邊無際。千手觀音它的全名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自在菩薩”。“觀世音”即:普觀世界救苦救難之聲音。唐朝時,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諱,人們在經典翻譯和日常稱呼中常去“世”簡稱“觀音”沿用至今。“千手千眼觀世音自在菩薩”的千手錶示普護眾生,千眼表示眼觀時間。

從佛教文化的角度來看,千手觀音信仰把佛教的理論與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以顯密圓融的方式,涵攝大乘佛教的諸多共性,如對虔誠信仰的強調,對發心立誓的重視,對慈悲之心的推崇,對清靜智慧的崇拜,對極樂世界的嚮往,等等。同時,千手千眼觀音還以其鮮明的個性,為佛教信徒提供了豐富的精神滋養,特別是千手千眼的象徵意義以及各種手印、真言與觀想的綜合實施,為虔誠的信眾帶來無邊慈悲、無邊智慧、無邊神通的震撼,使他們獲得了依賴,獲得了安慰,也獲得了自信。千手觀音的威嚴與慈祥有機統一,智慧與神通隨時雙運,密法與顯教靈活並用,為古今人類提供了一種戰勝困難的強大精神力量,對於挖掘人類自身潛力,鼓舞弱者的意志,戰勝眾多的難關以及撫慰創傷、提升境界乃至終極超越等,都具有重要的價值。

好了,今天的遊覽到此結束了,謝謝大家。

1200字關於大足石刻的導遊詞 篇8

大家好!歡迎各位遊客朋友們來到大足石刻參觀,我是你們的導遊。今天我將帶大家一起遊覽世界文化遺產 ——大足石刻,讓我們一起去領略大足石刻神祕的風采吧!

大足石刻位於大足區景內,建於唐末、宋初,以佛教題材為主。大足石刻群擁有石刻造像70多處,現存雕刻造像四千六百多尊,是中國著名的古代石刻藝術,是中國晚期石窟造像藝術的代表,大足石刻規模巨集大、藝術精湛、內容豐富,可與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齊名。其中以寶頂山和北山石刻最為著名。

遊客朋友們,請大家注意腳下臺階,以防摔倒。寶頂山石刻共有13處,造像數以萬計,其中以大佛灣和小佛灣規模最大。大佛灣、小佛灣是由19組佛經故事組成的大型群雕,各種雕像15000多軀,設計之精巧,竟無一像雷同,主要造像有:“千手觀音”、“臥佛”等等。在這些雕像中,最著名的是被稱為人間一絕的“千手觀音”。現在我們已經來到這尊佛像面前,大家請仔細觀看。“千手觀音”雕鑿於南宋中後期,距今已有800多年曆史。這尊造像在88平方米崖面上,高7.7米,寬12.5米,刻有800多隻手。其上下、左右、前後都伸出了手,有的手裡拿著斧頭,有的手拿著寶劍,千姿百態。真是名副其實的千手觀音,被譽為“天下奇觀”。這尊雕像集雕塑、彩繪、貼金於一體,狀如孔雀開屏,金碧輝煌。

據瞭解,關於“千手觀音”雕像,在民間還流傳著一個動人的故事,千手觀音是妙莊王的三公主,因獻一手一眼為父王合藥治病,佛感其孝行,賞還她千手千眼。因此,千手象徵其法力無邊,能拯救眾生;千眼象徵其智慧無窮,能明察秋毫。

其次,寶頂臥佛是寶頂大佛灣最大的一尊造像,也是大足石刻最大的一尊造像,全長31米這尊像是橫臥著的,所以人們叫它“臥佛”。佛經裡叫“釋迦涅盤聖蹟圖”。臥佛頭北腳南,背東面西,右側而臥。兩眼半開半閉,似睡非睡,安祥平靜。在臥佛面前從地裡湧出18弟子,或內向,或外向,或合掌而立,或手捧香花水果,或手持如意,或側首佇望,表現了弟子對逝者崇敬厚愛而依依眷戀之情。

遊客朋友們,我們今天的遊覽即將結束,希望這次遊覽能給大家留下難忘的回憶,美麗的大足石刻歡迎您們下次再來,謝謝大家。再見!

1200字關於大足石刻的導遊詞 篇9

遊客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參觀大足石刻。大足石刻始建於唐永徽元年(650年),歷經五代,盛於兩宋,餘緒延至明、清,是中國晚期石藝術的代表作品。大足石刻是重慶市大足縣境內主要表現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現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摩崖造像多達75處,雕像5萬餘身,銘文10萬餘字。其中,以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大足石刻於1999年12月1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做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北山石刻北山摩崖造像位於大足縣城龍崗鎮北1.5千米處,開鑿於唐景福元年至南宋紹興三十一年(892年-1162年),通編為290號,造像的萬尊,以其雕刻細膩、精美、典雅著稱於世,展示了晚唐至宋中國民間佛教信仰及石窟藝術風格的發展、變化,被譽為唐宋石刻藝術陳列館。北山晚唐造像端莊豐滿,氣質渾厚,衣紋細密,薄衣貼體,具有盛唐遺風。尤其是第245號觀無量壽佛經變相資料豐富,層次分明,刻有人物造像539身,各種器物460餘件,儲存了多方面的形象史料。在中國石窟同類題材造像中首屈一指。

五代作品佔北山造像的三分之一以上,是中國此期造像最多的地區,有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其特點是小巧玲瓏,體態多變,神情瀟灑,文飾漸趨繁麗,呈現出由唐至宋的過渡風格。北山宋代造像以觀音最為突出,被譽為“中國觀音造像的陳列館”。這一時期的作品更加貼近生活,體現了宋代的審美情趣。造像具有人物個性鮮明,體態優美,比例勻稱,穿戴豔麗等特點。最具代表性的是第136號轉輪經藏窟,被公認為是“中國石窟藝術皇冠上的一顆明珠”。

寶頂石刻寶頂山摩崖造像位於大足縣城東北15千米處,由宋代高僧趙智鳳於南宋淳熙至淳年間(1174年-1252年),歷時70餘年,以大佛灣、小佛灣為中心,有總體構思組織開鑿而成,是一處造像逾萬尊、在石窟中罕見的完備而有特色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場,它把中國密宗史入後延續了400年左右,為中國佛教密宗史增添了新頁。寶頂山摩崖造像的表現形式在石窟藝術中獨樹一幟,萬餘尊造像題材不重複,龕窟間既有教義上的內在聯絡,又有形式上的相互銜接,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其資料始之以六趣唯心,終之以柳本尊正覺成佛,有教有理,有行有果,系統完備而有特色。

寶頂山摩崖造像以能懾服人心為其創作原則,藉以激發信眾對佛法的虔誠。造像、裝飾、佈局、排水、採光、支撐、透視等,都十分注重形式美和意境美。如千手觀音1007隻手屈伸離合,參差錯落,有如流光閃爍的孔雀開屏。釋迦涅磐像全長31米,只露半身,其構圖有“意到筆伏,畫外有畫”之妙,給人以藏而不露之美感,這是中國山水畫於有限中見無限這一傳統美學思想的成功運用。九龍浴太子利用崖上的自然山泉,於崖壁上方刻九龍,導泉水至中央龍口而出,讓涓涓清泉長年不斷地洗滌著釋迦太子,給造像平添了一派生機,堪稱因地制宜的典範。南山摩崖造像開鑿於南宋紹興年間(1131年-1162年),通編為15號,是一處極其重要的道教造像區。

石篆山摩崖造像開鑿於北宋元豐五年至紹聖元年(1082年-1096年),通編為10號,系典型的釋、道、儒三教合一造像區。石門摩崖造像開鑿於北宋紹聖元年至南宋紹興二十一年〔1094年-1151年),通編為16號,為佛教、道教合一造像區,尤以道教造像最具特色。

中國石窟藝術在其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各個時期都積澱了自我獨具特色的模式及內涵。作為晚期石窟藝術代表作的大足石刻在吸收、融化前期石窟藝術精華的基礎上,於題材選擇、藝術形式、造型技巧、審美情趣諸方面都較之前代有所突破,以鮮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成為具有中國風格的石窟藝術的典範,與敦煌、雲岡、龍門等石窟一齊構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國石窟藝術史。大足石刻題材多樣,資料豐富,儒、釋、道“三教”造像俱全,有別於前期石窟。大足石刻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新與發展有重要貢獻。它注重雕塑藝術自身的審美規律和形式規律,是洞窟造像向摩崖造像方向發展的佳例。大足石刻在諸多方面都開創了石窟藝術的新形式,成為具有中國風格和中國傳統文化內涵,以及體現中國傳統審美思想和審美情趣的石窟藝術的典範。大足石刻是石窟藝術生活化的典範。

總之,論其規模之大,造詣之精,資料之豐富,大足石刻都堪稱是一項偉大的藝術傑作。它既是中國石窟藝術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公元9世紀末至13世紀中葉世界石窟藝術中最為壯麗輝煌的一頁。

1200字關於大足石刻的導遊詞 篇10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參觀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始建於唐永徽元年(650年),歷經五代,盛於兩宋,餘緒延至明、清,是中國晚期石藝術的代表作品。大足石刻是重慶市大足縣境內主要表現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現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摩崖造像多達75處,雕像5萬餘身,銘文10萬餘字。其中,以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大足石刻於1999年12月1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做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北山石刻北山摩崖造像位於大足縣城龍崗鎮北1.5千米處,開鑿於唐景福元年至南宋紹興三十一年(892年-1162年),通編為290號,造像的萬尊,以其雕刻細膩、精美、典雅著稱於世,展示了晚唐至宋中國民間佛教信仰及石窟藝術風格的發展、變化,被譽為唐宋石刻藝術陳列館。北山晚唐造像端莊豐滿,氣質渾厚,衣紋細密,薄衣貼體,具有盛唐遺風。尤其是第245號觀無量壽佛經變相內容豐富,層次分明,刻有人物造像539身,各種器物460餘件,儲存了多方面的形象史料。在中國石窟同類題材造像中首屈一指。

五代作品佔北山造像的三分之一以上,是中國此期造像最多的地區,有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其特點是小巧玲瓏,體態多變,神情瀟灑,文飾漸趨繁麗,呈現出由唐至宋的過渡風格。北山宋代造像以觀音最為突出,被譽為“中國觀音造像的陳列館”。這一時期的作品更加貼近生活,體現了宋代的審美情趣。造像具有人物個性鮮明,體態優美,比例勻稱,穿戴豔麗等特點,導遊詞《大足石刻導遊詞》。最具代表性的是第136號轉輪經藏窟,被公認為是“中國石窟藝術皇冠上的一顆明珠”。

寶頂石刻寶頂山摩崖造像位於大足縣城東北15千米處,由宋代高僧趙智鳳於南宋淳熙至淳年間(1174年-1252年),歷時70餘年,以大佛灣、小佛灣為中心,有總體構思組織開鑿而成,是一處造像逾萬尊、在石窟中罕見的完備而有特色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場,它把中國密宗史入後延續了400年左右,為中國佛教密宗史增添了新頁。寶頂山摩崖造像的表現形式在石窟藝術中獨樹一幟,萬餘尊造像題材不重複,龕窟間既有教義上的內在聯絡,又有形式上的相互銜接,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其內容始之以六趣唯心,終之以柳本尊正覺成佛,有教有理,有行有果,系統完備而有特色。

寶頂山摩崖造像以能懾服人心為其創作原則,藉以激發信眾對佛法的虔誠。造像、裝飾、佈局、排水、採光、支撐、透視等,都十分注重形式美和意境美。如千手觀音1007隻手屈伸離合,參差錯落,有如流光閃爍的孔雀開屏。釋迦涅磐像全長31米,只露半身,其構圖有“意到筆伏,畫外有畫”之妙,給人以藏而不露之美感,這是中國山水畫於有限中見無限這一傳統美學思想的成功運用。九龍浴太子利用崖上的自然山泉,於崖壁上方刻九龍,導泉水至中央龍口而出,讓涓涓清泉長年不斷地洗滌著釋迦太子,給造像平添了一派生機,堪稱因地制宜的典範。南山摩崖造像開鑿於南宋紹興年間(1131年-1162年),通編為15號,是一處極其重要的道教造像區。

石篆山摩崖造像開鑿於北宋元豐五年至紹聖元年(1082年-1096年),通編為10號,系典型的釋、道、儒三教合一造像區。石門摩崖造像開鑿於北宋紹聖元年至南宋紹興二十一年〔1094年-1151年),通編為16號,為佛教、道教合一造像區,尤以道教造像最具特色。

中國石窟藝術在其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各個時期都積澱了自己獨具特色的模式及內涵。作為晚期石窟藝術代表作的大足石刻在吸收、融化前期石窟藝術精華的基礎上,於題材選擇、藝術形式、造型技巧、審美情趣諸方面都較之前代有所突破,以鮮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成為具有中國風格的石窟藝術的典範,與敦煌、雲岡、龍門等石窟一起構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國石窟藝術史。大足石刻題材多樣,內容豐富,儒、釋、道“三教”造像俱全,有別於前期石窟。大足石刻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新與發展有重要貢獻。它注重雕塑藝術自身的審美規律和形式規律,是洞窟造像向摩崖造像方向發展的佳例。大足石刻在諸多方面都開創了石窟藝術的新形式,成為具有中國風格和中國傳統文化內涵,以及體現中國傳統審美思想和審美情趣的石窟藝術的典範。大足石刻是石窟藝術生活化的典範。

總之,論其規模之大,造詣之精,內容之豐富,大足石刻都堪稱是一項偉大的藝術傑作。它既是中國石窟藝術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公元9世紀末至13世紀中葉世界石窟藝術中最為壯麗輝煌的一頁。

1200字關於大足石刻的導遊詞 篇11

大家好!我是來自重慶中國國際旅行社的導遊員。在我身後的這位呢,就是我們本次行程的司機張師傅。我很榮幸能有機會為大家服務,非常歡迎大家來到重慶遊覽觀光,待會兒,我將帶領大家遊覽素有“石刻之鄉”美稱的大足石刻。大足石刻距重慶主城約有130公里,行車時間約兩個半小時,在這段時間裡我先把大足石刻的概況為大家做個簡要的介紹。

大足石刻是重慶大足縣境內所有摩崖石刻造像藝術的總稱,反映了佛教中國化、世俗化、生活化的程序,是集儒道佛三教造像於一體的大型石窟造像群,最初開鑿於初唐永徽年間(650年),歷經晚唐、五代,盛於兩宋,明、清時期亦有所增刻。最終形成了一處規模龐大,集中國石刻藝術之大成的石刻群,堪稱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代表,與雲岡石窟、龍門石窟和莫高窟齊名,1999年12月1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07年被評為國家5A級景區。大足石刻群共有石刻造像70多處,總計5萬餘尊,銘文10萬餘字。其中,以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五處石窟最具特色。

關於大足石刻名稱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是大足為傳統農業區,氣候溫和,風調雨順,收成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為大足大豐之地,故得名。還有就是與佛教傳說有關,相傳釋迦牟尼在涅槃前夕曾到過大足,在其講佛之地留下了一雙大腳,故人們叫當地為大足。

北山石刻位於大足縣城北面約1公里處,共有摩崖造像5000於尊,由唐末刺史韋君靖開鑿於唐景福元年,後由地方官吏、鄉紳、僧尼等續建,至南宋紹興年間(892年-1162年)結束,歷時250年。以其雕刻細膩、精美、典雅著稱於世,展示了晚唐至宋中國民間佛教信仰及石窟藝術風格的發展、變化,尤以觀音造像最為突出,被譽為“中國觀音造像陳列館”。北山石刻以當時流行的佛教藝術為主,體現了佛教的世俗化,其轉輪經藏窟被公認為是“中國石窟藝術皇冠上的一顆明珠”。

寶頂山石刻位於大足縣城東北約15千米處,由宋代高僧趙智鳳於南宋淳熙至淳佑年間(1174年-1252年)主持建造,歷時70餘年,以聖壽寺為中心,包括大佛灣、小佛灣等13處造像群,共有摩崖造像近萬餘尊,題材以佛教密宗故事人物為主,整個造像群宛若一處大型的佛教聖地,展現了石刻藝術的精華。寶頂山有千手觀音、釋迦涅槃像、九龍浴太子等著名景點。

1200字關於大足石刻的導遊詞 篇12

各位遊客:

大家好,我是你們此次的導遊員。在這次行程中,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各位提供導遊講解服務,我一定會盡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這次旅遊活動中感到開心愉快。現在我們乘坐大巴由重慶市區出發,估計兩個小時以後就能到達我們的目的地大足石刻——寶頂山時刻。在此之前我將就我們的目的地寶頂山時刻給大家進行一個簡要的介紹。

大足石刻是大足縣境內主要表現為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以大足縣、潼南縣、銅梁縣、壁山縣為範圍,在此地可賞到代表中國晚期的石刻造像藝術。重慶大足石刻規模巨集大,大足石刻群有石刻造像70多處,總計10萬多軀,其中以寶頂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為著名,其以佛教造像為主,儒、道教造像並陳,規模之巨集大,藝術之精湛,內容之豐富,可與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齊名。

大足石刻建於公元1179—1249年間,歷時70年,沿巖壁開鑿,長500米,造像近萬尊,其中尤以舉世無雙的千手觀音(準確數字是1007隻手)和長達31米的臥佛著稱。

1999年12月1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3屆會議上表決通過,將重慶大足石刻中的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五處摩崖造像,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重慶大足石刻進入《世界遺產名錄》的行列。

寶頂山摩崖(石窟)石刻距大足縣城東北15千米,石刻創始人為宋蜀中名僧趙智鳳,建於南宋淳熙六年至淳祐九年(1179—1249年),歷時70多年,石刻共13處,造像數以萬計,以大佛灣和小佛灣規模最大。寶頂山是佛教聖地之一,有“上朝峨嵋,下朝寶頂”之說。

大佛灣是幽深的馬蹄形山灣,雕刻分佈在東、南、北三面,趙大師先雕刻小佛灣,然後把小佛灣為藍本,雕刻了巨集大的大佛灣。大佛灣是由19組佛經故事組成的大型群雕,各種雕像達15O00多軀,設計精巧,無一雷同,破了“千佛一面”之說。寶頂圓覺洞,為整石開鑿,寬敞如室。洞正壁刻佛像三尊,主佛前有跪菩薩一尊,俯首合十,恭敬虔誠,左右壁為十二圓覺菩薩,跌坐蓮臺,妙麗莊嚴,姿態不一,衣服、肌肉質感真實,似薄紗突身,衣裙流暢自如。壁間刻樓臺亭閣,人物鳥獸,花草樹木,幽泉怪石,近似寫實作品,是大佛灣雕刻的精華。巨型雕有30多幅,著名的有:六道輪迴、廣大寶樓閣、華嚴三聖像、千手觀音像、釋迦涅槃聖蹟圖、九龍浴太子、孔崔明石經變、毗盧道場、父母恩重經變像、大方便佛報恩經變像、六耗圖、地獄變像等。其中,千手觀音1007隻手屈伸離合,參差錯落,有如流光閃爍的孔雀開屏。釋迦涅磐像全長31米,只露半身,其構圖有“意到筆伏,畫外有畫”之妙,給人以藏而不露之美感。九龍浴太子利用崖上的自然山泉,於崖壁上方刻九龍,導泉水至中央龍口而出,讓涓涓清泉長年不斷地洗滌著釋迦太子,給造像平添了一派生機,堪稱因地制宜的典範。

好了,朋友們,大足石刻快要到了,你做好準備了嗎?

(本文素材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1200字關於大足石刻的導遊詞 篇13

各位遊客朋友們,在聽完大足石刻的簡介後,是不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去一睹為快呢,不過不用著急,因為我們即將要到達目的地——大足石刻了。

遊客朋友們,現在我們來到的是大足石刻的寶頂山,接下來我們主要參觀的是寶頂山的大佛灣石刻造像群。大家請看,在你們面前的就是六道輪迴圖,又名“六趣圖”。佛教中有個經典的理論“因果報應、轉世輪迴”。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每個人都有前世今生,每個人死後都要經過輪迴投胎轉世,這幅造像就集中反映了業力果報和生死輪迴的佛教基本觀念。

首先我們來看這個抱著輪子的藍面巨人,他叫做轉輪王,四川人稱為之“無常鬼”。“無常”是佛教中的一個名詞,是指大千世界的萬事萬物都是瞬息萬變、剎那生滅的,這裡把無

常人格化就成了“無常鬼”,由他來掌握生死輪迴,表示世間萬物沒有什麼是永恆的,它怒目獠齒死咬輪盤,兩臂緊鉗輪盤,象徵著業力即因果報應不可逆轉。

六道輪迴圖共分四圈。我們依次從裡往外看,輪盤的中心圈中坐著一個人,表示修行的眾生,從其心際飛出了六道佛光,把整個輪盤劃分為六個部分。即佛教中所說的,萬源發於心。每道光上有若干小圓圈,圈內刻著佛或菩薩,表示“眾生皆有佛性,眾生皆可成佛”。正中的圓圈旁的豬、蛇、鴿分別代表了貪嗔痴三毒。

第二圈則為生死輪迴的六道。大家請看,以中間的這條佛光為界,上面三道稱為“上三道”。上三道的正中為天道,右邊為阿修羅道,左邊為人道。下面為“下三道”,下三道的中間為地獄道,右邊為餓鬼道,左邊為畜生道。

輪盤的第三圈是佛教十二因緣說的形象表現。十二因緣闡明瞭人生的變化無常,生死輪迴的過程及因果關係,它將人生現象分為從“無明”到“老死”十二個部分。任何生命在沒獲得解脫之前,都在這個過程中迴圈,佛教認為這個過程都是痛苦的,只有皈依佛門修成正果才能擺脫這種痛苦。這十二因緣的具體內容,以及生、老、病、死諸般痛苦,工匠師都用生動的圖畫表現了出來。例如“生苦”,這裡表現的是一位孕婦正坐在床前生孩子。佛家認為,孩子倒掛懸垂於狹小的母腹內四肢不得伸展,其母喝一口熱湯,孩子如下油鍋地獄;喝一口冷茶,又如墜寒冰地獄生命在形成之時,就已開始受苦了

第四圈共有18個小龕,每個龕內都刻有一個皮囊,皮囊裹著一個生命,請大家仔細看,皮囊裡的尾部表示前生,頭部表示來世,比如最下面的這幅圖,頭部是魚,尾部是蛇,就表示它上輩子是蛇,下輩子成了魚,接下來的圖是馬頭魚尾巴就表示它又從魚變成了馬。皮囊則是靈魂,佛教認為不管軀體如何變化,靈魂是永恆不變的。

輪盤左下方有一官一卒,這兩個表示貪;右下方有一隻猴子,一邊撫摸下身,一邊望著身後的少女,表示愛,這兩幅圖的意思是說正是因為眾生的貪愛之心才讓輪盤旋轉不休。

1200字關於大足石刻的導遊詞 篇14

尊敬的各位旅客朋友們:

你們好!我是你們此次的導遊,我叫__x,非常高興今天能夠帶領大家遊覽美麗的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是大足縣境內石窟寺及石刻造像的總稱。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足石刻始建於公元650年,歷經五代,盛於南宋,餘緒延至明、清,是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代表作品。大足石刻先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摩崖造像多達75處,造像5萬多軀。其中以寶頂山、北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根據行程安排,我們今天主要參觀寶頂山的摩崖造像:寶頂山位於大足縣內城東北15千米,由宋代高僧趙智鳳支援開鑿而成,歷時70餘年。其中以大佛灣為中心,大佛灣造像是規模最大,藝術價值最高,儲存最完好的。大佛灣東、南、北三壁石崖上,刻有19組佛經變故事造像,系統的講述了若干佛經故事,配以頌詞、經文,恰似一幅幅圖文並茂的古代連環畫。主要有:“護法神像”、“六道輪迴”、“廣大寶樓閣”、“華嚴三聖像”、“千手觀音”等.

這裡,著重為大家介紹一下“千手觀音”:為了我們的子孫後代以及後來的遊客能夠看到,我要先提醒大家一點,就是為了保護千手觀音,是不允許照相的。

一般來說,觀音造像只要有10之手,便可稱“千手觀音”。常規的千手觀音多數是遭32隻手貨48隻手,以示觀音的32變相和48大願。其他的手皆用背光的形式來表現,已達到“千”的含義。而我們古代的`藝術家卻在這88平方米的石崖上打造了一尊擁有1007隻手的,名副其實的千手觀音,被譽為“天下奇觀”。這些手纖細修長,千姿百態,金碧輝煌,構成了一幅猶如孔雀開屏的絢麗畫面,令人眼花繚亂,心搖目眩,感覺千手觀音的手多的無窮不盡,從而也你相信千手觀音的無所不能和法力的無邊無際。千手觀音它的全名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自在菩薩”。“觀世音”即:普觀世界救苦救難之聲音。唐朝時,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諱,人們在經典翻譯和日常稱呼中常去“世”簡稱“觀音”沿用至今。“千手千眼觀世音自在菩薩”的千手錶示普護眾生,千眼表示眼觀時間。

從佛教文化的角度來看,千手觀音信仰把佛教的理論與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以顯密圓融的方式,涵攝大乘佛教的諸多共性,如對虔誠信仰的強調,對發心立誓的重視,對慈悲之心的推崇,對清靜智慧的崇拜,對極樂世界的嚮往,等等。同時,千手千眼觀音還以其鮮明的個性,為佛教信徒提供了豐富的精神滋養,特別是千手千眼的象徵意義以及各種手印、真言與觀想的綜合實施,為虔誠的信眾帶來無邊慈悲、無邊智慧、無邊神通的震撼,使他們獲得了依賴,獲得了安慰,也獲得了自信。千手觀音的威嚴與慈祥有機統一,智慧與神通隨時雙運,密法與顯教靈活並用,為古今人類提供了一種戰勝困難的強大精神力量,對於挖掘人類自身潛力,鼓舞弱者的意志,戰勝眾多的難關以及撫慰創傷、提升境界乃至終極超越等,都具有重要的價值。

好了,今天的遊覽到此結束了,謝謝大家。

1200字關於大足石刻的導遊詞 篇15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充滿宗教氣息的大足石刻。我是此次大足石刻之行的導遊,那麼接下來將由我帶領大家一起走入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始建於唐永徽元年(650年),歷經五代,盛於兩宋,餘緒延至明、清,是中國晚期石藝術的代表作品。大足石刻是重慶市大足縣境內主要表現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現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摩崖造像多達75處,雕像5萬餘身,銘文10萬餘字。其中,以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整個石刻以佛教題材為主,尤以北山摩崖造像和寶頂山摩崖造像最為著名,是中國著名的古代石刻藝術。大足石刻題材多樣,內容豐富,儒、釋、道“三教”造像俱全,有別於前期石窟。大足石刻是石窟藝術生活化的典範。大足石刻其規模巨集大,刻藝精湛,內容豐富,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在我國古代石窟藝術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被國內外譽為神奇的東方藝術明珠,是天才的藝術,是一座獨具特色的世界文化遺產的寶庫,大足石刻於1999年12月1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做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以上便是大足石刻的總體概況,相信大家對大足石刻也有了一定的初步瞭解,大家是不是開始對大足石刻產生興趣了呢,接下來就請大家隨我一起來到大足石刻最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北山石刻,來領略盛大的佛教藝術和文化。

北山摩崖造像位於大足縣城龍崗鎮北1.5千米處,造像長約三百多米,造像最初開鑿於晚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歷經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代至南宋1162年完成,歷時250多年,通編為290號,造像的萬尊,以其雕刻細膩、精美、典雅著稱於世,展示了晚唐至宋中國民間佛教信仰及石窟藝術風格的發展、變化,被譽為唐宋石刻藝術陳列館。北山晚唐造像端莊豐滿,氣質渾厚,衣紋細密,薄衣貼體,具有盛唐遺風。尤其是第245號觀無量壽佛經變相內容豐富,層次分明,刻有人物造像539身,各種器物460餘件,儲存了多方面的形象史料。在中國石窟同類題材造像中首屈一指。

五代作品佔北山造像的三分之一以上,是中國此期造像最多的地區,有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其特點是小巧玲瓏,體態多變,神情瀟灑,文飾漸趨繁麗,呈現出由唐至宋的過渡風格。北山宋代造像以觀音最為突出,被譽為“中國觀音造像的陳列館”。這一時期的作品更加貼近生活,體現了宋代的審美情趣。造像具有人物個性鮮明,體態優美,比例勻稱,穿戴豔麗等特點。最具代表性的是第136號轉輪經藏窟,被公認為是“中國石窟藝術皇冠上的一顆明珠”。北山摩崖石刻現存雕刻造像四千六百多尊,其中造像264龕窟,陰刻圖1幅,經幢8座,是中國晚期石窟藝術中的優秀代表,也是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的重要組成部分。

看著這些大氣磅礴,栩栩如生的石刻像,大家是不是也被震撼住了呢,虔誠的朋友不妨在參觀的同時,停下來拜拜,或許能心想事成也說不定喲。除了剛剛大家所看到的北山摩崖石刻外,還有許多不同的石刻。看過這些不同造型的石刻後,相信大家會對大足石刻有充分的瞭解,對佛教文化也有了更深的體會。總之,論其規模之大,造詣之精,內容之豐富,大足石刻都堪稱是一項偉大的藝術傑作。它既是中國石窟藝術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公元9世紀末至13世紀中葉世界石窟藝術中最為壯麗輝煌的一頁。希望大家能喜歡大足石刻,能對此次大足石刻之行感到滿意,希望大家能再次來到大足石刻遊玩。

1200字關於大足石刻的導遊詞 篇16

大家好!歡迎各位遊客朋友們來到大足石刻參觀,我是你們的導遊。今天我將帶大家一起遊覽世界文化遺產 ——大足石刻,讓我們一起去領略大足石刻神祕的風采吧!

大足石刻位於大足區景內,建於唐末、宋初,以佛教題材為主。大足石刻群擁有石刻造像70多處,現存雕刻造像四千六百多尊,是中國著名的古代石刻藝術,是中國晚期石窟造像藝術的代表,大足石刻規模巨集大、藝術精湛、內容豐富,可與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齊名。其中以寶頂山和北山石刻最為著名。

遊客朋友們,請大家注意腳下臺階,以防摔倒。寶頂山石刻共有13處,造像數以萬計,其中以大佛灣和小佛灣規模最大。大佛灣、小佛灣是由19組佛經故事組成的大型群雕,各種雕像15000多軀,設計之精巧,竟無一像雷同,主要造像有:“千手觀音”、“臥佛”等等。在這些雕像中,最著名的是被稱為人間一絕的“千手觀音”。現在我們已經來到這尊佛像面前,大家請仔細觀看。“千手觀音”雕鑿於南宋中後期,距今已有800多年曆史。這尊造像在88平方米崖面上,高7.7米,寬12.5米,刻有800多隻手。其上下、左右、前後都伸出了手,有的手裡拿著斧頭,有的手拿著寶劍,千姿百態。真是名副其實的千手觀音,被譽為“天下奇觀”。這尊雕像集雕塑、彩繪、貼金於一體,狀如孔雀開屏,金碧輝煌。

據瞭解,關於“千手觀音”雕像,在民間還流傳著一個動人的故事,千手觀音是妙莊王的三公主,因獻一手一眼為父王合藥治病,佛感其孝行,賞還她千手千眼。因此,千手象徵其法力無邊,能拯救眾生;千眼象徵其智慧無窮,能明察秋毫。

其次,寶頂臥佛是寶頂大佛灣最大的一尊造像,也是大足石刻最大的一尊造像,全長31米這尊像是橫臥著的,所以人們叫它“臥佛”。佛經裡叫“釋迦涅盤聖蹟圖”。臥佛頭北腳南,背東面西,右側而臥。兩眼半開半閉,似睡非睡,安祥平靜。在臥佛面前從地裡湧出18弟子,或內向,或外向,或合掌而立,或手捧香花水果,或手持如意,或側首佇望,表現了弟子對逝者崇敬厚愛而依依眷戀之情。

遊客朋友們,我們今天的遊覽即將結束,希望這次遊覽能給大家留下難忘的回憶,美麗的大足石刻歡迎您們下次再來,謝謝大家。再見!

1200字關於大足石刻的導遊詞 篇17

尊敬的各位旅客朋友們:

你們好!我是你們此次的導遊,我叫,非常高興今天能夠帶領大家遊覽美麗的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是大足縣境內石窟寺及石刻造像的總稱。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足石刻始建於公元650年,歷經五代,盛於南宋,餘緒延至明、清,是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代表作品。大足石刻先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摩崖造像多達75處,造像5萬多軀。其中以寶頂山、北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

根據行程安排,我們今天主要參觀寶頂山的摩崖造像:

寶頂山位於大足縣內城東北15千米,由宋代高僧趙智鳳支援開鑿而成,歷時70餘年。其中以大佛灣為中心,大佛灣造像是規模最大,藝術價值最高,儲存最完好的。大佛灣東、南、北三壁石崖上,刻有19組佛經變故事造像,系統的講述了若干佛經故事,配以頌詞、經文,恰似一幅幅圖文並茂的古代連環畫。主要有:“護法神像”、“六道輪迴”、“廣大寶樓閣”、“華嚴三聖像”、“千手觀音”等。

這裡,著重為大家介紹一下“千手觀音”:為了我們的子孫後代以及後來的遊客能夠看到,我要先提醒大家一點,就是為了保護千手觀音,是不允許照相的。

一般來說,觀音造像只要有10之手,便可稱“千手觀音”。常規的千手觀音多數是遭32隻手貨48隻手,以示觀音的32變相和48大願。其他的手皆用背光的形式來表現,已達到“千”的含義。

而我們古代的藝術家卻在這88平方米的石崖上打造了一尊擁有1007隻手的,名副其實的千手觀音,被譽為“天下奇觀”。這些手纖細修長,千姿百態,金碧輝煌,構成了一幅猶如孔雀開屏的絢麗畫面,令人眼花繚亂,心搖目眩,感覺千手觀音的手多的無窮不盡,從而也你相信千手觀音的無所不能和法力的無邊無際。千手觀音它的全名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自在菩薩”。“觀世音”即:普觀世界救苦救難之聲音。唐朝時,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諱,人們在經典翻譯和日常稱呼中常去“世”簡稱“觀音”沿用至今。“千手千眼觀世音自在菩薩”的千手錶示普護眾生,千眼表示眼觀時間。

從佛教文化的角度來看,千手觀音信仰把佛教的理論與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以顯密圓融的方式,涵攝大乘佛教的諸多共性,如對虔誠信仰的強調,對發心立誓的重視,對慈悲之心的推崇,對清靜智慧的崇拜,對極樂世界的嚮往,等等。同時,千手千眼觀音還以其鮮明的個性,為佛教信徒提供了豐富的精神滋養,特別是千手千眼的象徵意義以及各種手印、真言與觀想的綜合實施,為虔誠的信眾帶來無邊慈悲、無邊智慧、無邊神通的震撼,使他們獲得了依賴,獲得了安慰,也獲得了自信。千手觀音的威嚴與慈祥有機統一,智慧與神通隨時雙運,密法與顯教靈活並用,為古今人類提供了一種戰勝困難的強大精神力量,對於挖掘人類自身潛力,鼓舞弱者的意志,戰勝眾多的難關以及撫慰創傷、提升境界乃至終極超越等,都具有重要的價值。

好了,今天的遊覽到此結束了,謝謝大家。

1200字關於大足石刻的導遊詞 篇18

大足石刻規模之巨集大,藝術之精湛,資料之豐富,儲存之完好,更是世界罕見。眾多國內外政要、名人為之驚歎並大加讚譽,是中外遊客川渝之行的必遊之地。下頭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幾篇關於大足石刻的導遊詞,歡迎大家閱讀!

遊客朋友們,此刻我們來到大足石刻精華之所在――寶頂山。

寶頂山位於大足縣城龍崗鎮東北15公里處的寶頂鎮,海拔527.83米。寶頂山石刻包括以聖壽寺為中心的大佛灣、小佛灣造像,由號稱"第六代祖師傳密印"的趙智鳳於公元1174-1252年間(南宋淳熙至爐子佑年間)。歷時70餘年,有總體構思組織開鑿而成,是一座造像近萬尊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場。同時,也是大足石刻精華之所在,並把中國石窟藝術推上了最高峰。

聖壽寺依山構築,雄偉狀觀。南宋趙智鳳創立,後遭元、明兵燹,明、精兩度重修。現存山門、天王殿、帝釋殿、大雄殿、三世佛殿、燃燈殿和維摩殿七重殿宇,為清代重建,建築面積1631.68平方米。

大佛灣位於對壽寺左下一個形似"u"字形的山灣。崖面長約500米,高約8-25米。造像刻於東、南、北三面崖壁上,通編為31號。其資料前後連線,無一雷同,尤如一幅圖文並茂的畫卷。

小佛灣位於聖壽寺右側,坐南面北,其主要建築為一座石徹的壇臺,高2.31米,東西寬16.50米,進深7.90米。壇臺上用條石徹成石壁、石室,其上遍刻佛、菩薩像,通編為9號。

寶頂山石刻表現出有異於中國前期石窟多方面的特點:

1、寶頂山石刻是中國罕見的大型佛教密宗石窟道場。大佛灣是為廣大世俗眾生進行說教的外道場,小佛灣是信徒受戒、修行的內院,體系完備而有特色。在石窟的顯著部位,圖文並茂地刻有號稱"唐瑜伽部主總持王"柳本尊的行化事蹟圖,並在二十多處造像的主尊位置刻柳本尊、趙智鳳"即身成佛"的形象。

2、寶頂山石刻的表現形式在石窟藝術中獨樹一幟。大佛灣數千尊造像題材不重複,龕窟間既有教義上的內在聯絡,又有形式上的相互銜接,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其資料始之以六趣唯心,終之以柳本尊正覺成佛。其間有教有理,有行有果,構成系統。經變相對應配刻經文、偈語、頌詞等,圖文並茂,且與藏經有異,是歷代藏經未收入的藏外佛教石刻文獻,對佛教典籍的研究具有重要學術價值。

3、造像注重闡述哲理,把佛教的基本教義與中國儒家的倫理、理學的心性及道教的學說融為一體,兼收博採,顯示了中國宋代佛學思想的特色。

4、寶頂山石刻是中國石窟藝術民族化、生活化的典範。造像資料和表手法都力求生活化。如父母恩重經變相經過求子、懷胎、臨產,以及養育子女的過程,形象生動,感人肺腑。牧牛圖長達30餘米,刻出林泉山澗,雲霧繚繞,其間穿插"十牛、十牧",抒情詩般地再現了牧牛生活。又如橫笛獨奏的"吹笛女",充滿內心喜悅的"養雞女",酒後昏亂的"父子不識"、"夫妻不識"、"兄弟不識"、"姐妹不識"的"醉酒圖"等等,無不活靈活現。雕刻大師們體驗生活之精微,再現生活之準確,令人歎服。

5、寶頂山石刻是石窟藝術的集大成之作,在諸方面都有創造性的發展。造像以能懾服人心為其創作原則,藉以激發信眾對佛法的虔誠。造像、裝飾、佈局、排水、採光、支撐、透視等,都十分注重形式美和意境美。如千手觀音1007隻手屈伸離合、參差錯落,有如流光閃爍的孔雀開屏。這不可是中國千手觀音之最,也是世界佛教藝術中一大奇觀。釋迦涅般像,又稱臥佛,全長31米,只露半身,其構圖有"意到筆伏,畫外之畫"之妙,給人以藏而不露的美感。

這是中國山水畫於有限中見無限這一傳統美學思想的成功運用。地獄變相龕刻陰森恐怖的十八層地獄;牛頭馬面猙獰強悍,受罪人呼天號地;尖刀、鋸解、油鍋、寒冰、沸湯諸般酷刑慘不忍睹,令人觸目驚心。圓覺洞內的數十尊造像刻工精細,衣衫如絲似綢,臺座酷似木雕。洞口上方開一天窗採光,光線直射窟心,使洞內明暗相映,神祕莫測。高大的華嚴三聖像依崖屹立,身向前傾,成功地避免了透視變形,袈裟縐褶舒展,披肩持肘,直至腳下,支撐手臂,使文殊手中所託數百斤重的石塔歷千年而不下墮。九龍浴太子圖利用崖上的自然山泉,於巖壁上方刻九龍,導泉水至中央龍口而出,讓涓涓清泉長年不斷地洗滌著釋迦太子,給造像平添了一派生機,堪稱因地制宜的典範。

1200字關於大足石刻的導遊詞 篇19

各位遊客:

大家好,我是你們此次的導遊員。在這次行程中,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各位提供導遊講解服務,我一定會盡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這次旅遊活動中感到開心愉快。現在我們乘坐大巴由重慶市區出發,估計兩個小時以後就能到達我們的目的地大足石刻——寶頂山時刻。在此之前我將就我們的目的地寶頂山時刻給大家進行一個簡要的介紹。

大足石刻是大足縣境內主要表現為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以大足縣、潼南縣、銅梁縣、壁山縣為範圍,在此地可賞到代表中國晚期的石刻造像藝術。重慶大足石刻規模巨集大,大足石刻群有石刻造像70多處,總計10萬多軀,其中以寶頂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為著名,其以佛教造像為主,儒、道教造像並陳,規模之巨集大,藝術之精湛,內容之豐富,可與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齊名。

大足石刻建於公元1179—1249年間,歷時70年,沿巖壁開鑿,長500米,造像近萬尊,其中尤以舉世無雙的千手觀音(準確數字是1007隻手)和長達31米的臥佛著稱。

1999年12月1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3屆會議上表決通過,將重慶大足石刻中的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五處摩崖造像,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重慶大足石刻進入《世界遺產名錄》的行列。

寶頂山摩崖(石窟)石刻距大足縣城東北15千米,石刻創始人為宋蜀中名僧趙智鳳,建於南宋淳熙六年至淳祐九年(1179—1249年),歷時70多年,石刻共13處,造像數以萬計,以大佛灣和小佛灣規模最大。寶頂山是佛教聖地之一,有“上朝峨嵋,下朝寶頂”之說。

大佛灣是幽深的馬蹄形山灣,雕刻分佈在東、南、北三面,趙大師先雕刻小佛灣,然後把小佛灣為藍本,雕刻了巨集大的大佛灣。大佛灣是由19組佛經故事組成的大型群雕,各種雕像達15O00多軀,設計精巧,無一雷同,破了“千佛一面”之說。寶頂圓覺洞,為整石開鑿,寬敞如室。洞正壁刻佛像三尊,主佛前有跪菩薩一尊,俯首合十,恭敬虔誠,左右壁為十二圓覺菩薩,跌坐蓮臺,妙麗莊嚴,姿態不一,衣服、肌肉質感真實,似薄紗突身,衣裙流暢自如。壁間刻樓臺亭閣,人物鳥獸,花草樹木,幽泉怪石,近似寫實作品,是大佛灣雕刻的精華。巨型雕有30多幅,著名的有:六道輪迴、廣大寶樓閣、華嚴三聖像、千手觀音像、釋迦涅槃聖蹟圖、九龍浴太子、孔崔明石經變、毗盧道場、父母恩重經變像、大方便佛報恩經變像、六耗圖、地獄變像等。其中,千手觀音1007隻手屈伸離合,參差錯落,有如流光閃爍的孔雀開屏。釋迦涅磐像全長31米,只露半身,其構圖有“意到筆伏,畫外有畫”之妙,給人以藏而不露之美感。九龍浴太子利用崖上的自然山泉,於崖壁上方刻九龍,導泉水至中央龍口而出,讓涓涓清泉長年不斷地洗滌著釋迦太子,給造像平添了一派生機,堪稱因地制宜的典範。

好了,朋友們,大足石刻快要到了,你做好準備了嗎?

1200字關於大足石刻的導遊詞 篇20

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重慶中國國際旅行社的導遊。在我身後的這位呢,就是我們本次行程的司機張師傅。我很榮幸能有機會為大家服務,非常歡迎大家來到重慶遊覽觀光,待會兒,我將帶領大家遊覽素有“石刻之鄉”美稱的大足石刻。大足石刻距重慶主城約有130公里,行車時間約兩個半小時,在這段時間裡我先把大足石刻的概況為大家做個簡要的介紹。

大足石刻是重慶大足縣境內所有摩崖石刻造像藝術的總稱,反映了佛教中國化、世俗化、生活化的程序,是集儒道佛三教造像於一體的大型石窟造像群,最初開鑿於初唐,歷經晚唐、五代,盛於兩宋,明、清時期亦有所增刻。最終形成了一處規模龐大,集中國石刻藝術之大成的石刻群,堪稱中國晚期石窟藝術的代表,與雲岡石窟、龍門石窟和莫高窟齊名,1999年12月1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07年被評為國家5A級景區。大足石刻群共有石刻造像70多處,總計5萬餘尊,銘文10萬餘字。其中,以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五處石窟最具特色。

關於大足石刻名稱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是大足為傳統農業區,氣候溫和,風調雨順,收成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為大足大豐之地,故得名。還有就是與佛教傳說有關,相傳釋迦牟尼在涅槃前夕曾到過大足,在其講佛之地留下了一雙大腳,故人們叫當地為大足。

北山石刻位於大足縣城北面約1公里處,共有摩崖造像5000於尊,由唐末刺史韋君靖開鑿於唐景福元年,後由地方官吏、鄉紳、僧尼等續建,至南宋紹興年結束,歷時250年。以其雕刻細膩、精美、典雅著稱於世,展示了晚唐至宋中國民間佛教信仰及石窟藝術風格的發展、變化,尤以觀音造像最為突出,被譽為“中國觀音造像陳列館”。北山石刻以當時流行的佛教藝術為主,體現了佛教的世俗化,其轉輪經藏窟被公認為是“中國石窟藝術皇冠上的一顆明珠”。

寶頂山石刻位於大足縣城東北約15千米處,由宋代高僧趙智鳳於南宋淳熙至淳佑年間(1174年-1252年)主持建造,歷時70餘年,以聖壽寺為中心,包括大佛灣、小佛灣等13處造像群,共有摩崖造像近萬餘尊,題材以佛教密宗故事人物為主,整個造像群宛若一處大型的佛教聖地,展現了石刻藝術的精華。寶頂山有千手觀音、釋迦涅槃像、九龍浴太子等著名景點。

各位遊客朋友們,在聽完大足石刻的簡介後,是不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去一睹為快呢,不過不用著急,因為我們即將要到達目的地——大足石刻了。

遊客朋友們,現在我們來到的是大足石刻的寶頂山,接下來我們主要參觀的是寶頂山的大佛灣石刻造像群。大家請看,在你們面前的就是六道輪迴圖,又名“六趣圖”。佛教中有個經典的理論“因果報應、轉世輪迴”。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每個人都有前世今生,每個人死後都要經過輪迴投胎轉世,這幅造像就集中反映了業力果報和生死輪迴的佛教基本觀念。

首先我們來看這個抱著輪子的藍面巨人,他叫做轉輪王,四川人稱為之“無常鬼”。“無常”是佛教中的一個名詞,是指大千世界的萬事萬物都是瞬息萬變、剎那生滅的,這裡把無常人格化就成了“無常鬼”,由他來掌握生死輪迴,表示世間萬物沒有什麼是永恆的,它怒目獠齒死咬輪盤,兩臂緊鉗輪盤,象徵著業力即因果報應不可逆轉。

六道輪迴圖共分四圈。我們依次從裡往外看,輪盤的中心圈中坐著一個人,

表示修行的眾生,從其心際飛出了六道佛光,把整個輪盤劃分為六個部分。即佛教中所說的,萬源發於心。每道光上有若干小圓圈,圈內刻著佛或菩薩,表示“眾生皆有佛性,眾生皆可成佛”。正中的圓圈旁的豬、蛇、鴿分別代表了貪嗔痴三毒。

第二圈則為生死輪迴的六道。大家請看,以中間的這條佛光為界,上面三道稱為“上三道”。上三道的正中為天道,右邊為阿修羅道,左邊為人道。下面為“下三道”,下三道的中間為地獄道,右邊為餓鬼道,左邊為畜_道。

輪盤的第三圈是佛教十二因緣說的形象表現。十二因緣闡明瞭人生的變化無常,生死輪迴的過程及因果關係,它將人生現象分為從“無明”到“老死”十二個部分。任何生命在沒獲得解脫之前,都在這個過程中迴圈,佛教認為這個過程都是痛苦的,只有皈依佛門修成正果才能擺脫這種痛苦。這十二因緣的具體內容,以及生、老、病、死諸般痛苦,工匠師都用生動的圖畫表現了出來。例如“生苦”,這裡表現的是一位孕婦正坐在床前生孩子。佛家認為,孩子倒掛懸垂於狹小的母腹內四肢不得伸展,其母喝一口熱湯,孩子如下油鍋地獄。喝一口冷茶,又如墜寒冰地獄生命在形成之時,就已開始受苦了

第四圈共有18個小龕,每個龕內都刻有一個皮囊,皮囊裹著一個生命,請大家仔細看,皮囊裡的尾部表示前生,頭部表示來世,比如最下面的這幅圖,頭部是魚,尾部是蛇,就表示它上輩子是蛇,下輩子成了魚,接下來的圖是馬頭魚尾巴就表示它又從魚變成了馬。皮囊則是靈魂,佛教認為不管軀體如何變化,靈魂是永恆不變的。

輪盤左下方有一官一卒,這兩個表示貪。右下方有一隻猴子,一邊撫摸下身,一邊望著身後的少女,表示愛,這兩幅圖的意思是說正是因為眾生的貪愛之心才讓輪盤旋轉不休。

遊客朋友們,由於時間關係,我們的大足石刻之行就要到此結束了,祝大家旅途愉快

1200字關於大足石刻的導遊詞 篇21

遊客朋友們,現在我們來到的是大足石刻的寶頂山,接下來我們主要參觀的是寶頂山的大佛灣石刻造像群。大家請看,在你們面前的就是六道輪迴圖,又名“六趣圖”。佛教中有個經典的理論“因果報應、轉世輪迴”。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每個人都有前世今生,每個人死後都要經過輪迴投胎轉世,這幅造像就集中反映了業力果報和生死輪迴的佛教基本觀念。

首先我們來看這個抱著輪子的藍面巨人,他叫做轉輪王,四川人稱為之“無常鬼”。“無常”是佛教中的一個名詞,是指大千世界的萬事萬物都是瞬息萬變、剎那生滅的,這裡把無

常人格化就成了“無常鬼”,由他來掌握生死輪迴,表示世間萬物沒有什麼是永恆的,它怒目獠齒死咬輪盤,兩臂緊鉗輪盤,象徵著業力即因果報應不可逆轉。

六道輪迴圖共分四圈。我們依次從裡往外看,輪盤的中心圈中坐著一個人,表示修行的眾生,從其心際飛出了六道佛光,把整個輪盤劃分為六個部分。即佛教中所說的,萬源發於心。每道光上有若干小圓圈,圈內刻著佛或菩薩,表示“眾生皆有佛性,眾生皆可成佛”。正中的圓圈旁的豬、蛇、鴿分別代表了貪嗔痴三毒。

第二圈則為生死輪迴的六道。大家請看,以中間的這條佛光為界,上面三道稱為“上三道”。上三道的正中為天道,右邊為阿修羅道,左邊為人道。下面為“下三道”,下三道的中間為地獄道,右邊為餓鬼道,左邊為畜生道。

輪盤的第三圈是佛教十二因緣說的形象表現。十二因緣闡明瞭人生的變化無常,生死輪迴的過程及因果關係,它將人生現象分為從“無明”到“老死”十二個部分。任何生命在沒獲得解脫之前,都在這個過程中迴圈,佛教認為這個過程都是痛苦的,只有皈依佛門修成正果才能擺脫這種痛苦。這十二因緣的具體內容,以及生、老、病、死諸般痛苦,工匠師都用生動的圖畫表現了出來。例如“生苦”,這裡表現的是一位孕婦正坐在床前生孩子。佛家認為,孩子倒掛懸垂於狹小的母腹內四肢不得伸展,其母喝一口熱湯,孩子如下油鍋地獄;喝一口冷茶,又如墜寒冰地獄生命在形成之時,就已開始受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