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有關江西李坑的導遊詞範文(精選15篇)

欄目: 江西導遊詞 / 釋出於: / 人氣:3.3K

有關江西李坑的導遊詞範文 篇1

各位遊客,

有關江西李坑的導遊詞範文(精選15篇)

我們現在由婺源縣城紫陽鎮乘車前往一個景點小橋流水人家——李坑。車程大概十來分鐘。現在我把李坑村落的形成給大家作個簡單的介紹。

李坑,是個李姓聚居的村落(木子李)。北宋大中祥符三年,也就是公元1020xx年,由一個叫李洞的人建村,距今有千年的歷史。村子原名“理田”:道理的理,田地的田。為什麼叫理田呢?拒村子裡的老人說:他們現在的姓氏“木子李”是因為遠祖在堯帝為部落首領是任大理(掌管刑法的大官),所以以官職為姓。同時,因遠祖唐末由北方遷到南方曾“佔得從田之籤”。李洞建村是不忘祖,取村名為“理田”。到了近代人們漸漸以李姓居住於小溪兩岸。在婺源,溪流又被稱為“坑”,便俗稱為李坑。

各位遊客,這裡就是李坑村的“水口”。婺源人把村口稱為水口,原因是這裡的村裡全是依山傍水而建,水從這裡流出村子。古時候,水口往往成為一個村子莊的標誌。村中有人出遠門,家人必送到水口,千叮萬囑,揮淚灑別。在外多年的遊子重返家鄉,走著走著,一望見水口,便會激動不已,分外親切.

1、李翼高故居:這幢古名居建於清初,是一個名叫李翼高的木材商人的居所。因為有錢財,他著意配置了精美的三雕(磚雕、石雕和木雕)裝飾房屋,讓人感到步入房屋就象進入雕刻的藝術畫廊。在房子翹角飛簷的門罩下,垂花柱式門枋上的磚雕十分精細,下枋上精雕細刻著古戲文圖幅、人物圖案各異,栩栩如生;垂花柱下端雕琢著荷花,象徵純潔和吉祥,這邊的蓮蓬,則是期望多子多孫。各位遊客,我們再來看看正門兩邊各有一個石墩。現在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這兩個石墩的作用是什麼?——那是主人的下馬石。我們再來看看屋子裡的構造。由於主人的富裕,左右廂房的隔扇門窗上,木雕精緻、完善。,充分體現了婺源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技藝。整幢宅子上、下兩層,每層分為三部分:前面的這間稱前堂,是小姐的房間。因為小姐是不能隨便出閨房的,所以門窗上是鏤空的雕刻圖案,方便小姐從屋內往外看。正中間的這兩間稱正堂,是屋子的主人居住的。後面兩間稱後堂,那是兒子們的房間。當兒子長大成人後,娶妻生子就搬到正堂,父母則搬入後堂,所以後堂又稱為高堂。

2、大夫第:這座“大夫第”建於清朝咸豐年間(公元1851-1861年),是一個五品奉直大夫李文進的官邸。李文進的大夫官銜並不是通過科舉考試取得的,他本是個在廣東經營茶葉的富商。太平軍起事後,清朝政府的正規軍根本沒有作戰能力,完全靠曾國藩的湘軍,國庫又沒有大量的錢財做軍餉,當時的徽州同知鼓勵商人捐錢作軍餉,捐得多就封官,李文進的官銜就是那時侯捐來的。從這幢房子的門面上來看,沿襲了婺源古民居的建造特點。大門為石庫門枋,水磨青磚門面,大門上方砌築門罩。門罩上黛瓦鋪蓋,戧角飛簷,不僅能遮擋雨水,還能起美化的作用。飛簷下方,門枋上磚雕圖案細膩精美,極富裝飾趣味。石庫門柱礎上的石雕,是民間較為常見的“獅子滾繡球”圖案,表達了主人期望生活充滿歡樂的心態。我們再仔細看看這石雕上面有一個小小的橫著雕刻的繁體“書”字,它代表了主人的心聲: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屋子的上方有一個天井,這是徽派建築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採光、通風。同時它還有一層含義,既是把人和天銜接起來——“天人合一“,也就是說不管任何生物都不能脫離大自然而獨立存在。同時,在徽州人的眼裡,水源就是財源,雨天,水不停地從天井向家裡流,四水歸堂,蘊涵著“財源滾滾而來”的意思。再看地上的下水道孔,也被鑿成銅錢樣式,古時候人們疏通下水道用的是什麼辦法呢?大家可以猜猜看。——是在下水道里養一隻千年烏龜。烏龜在下水道里爬來爬去,下水道就永遠暢通無阻。這座大夫第取名“春藹堂”,一則體現出家庭融樂的氣氛,二則飽含長輩對子孫後代的關愛之情。屋內的木構件上,同樣雕似著精美圖案,這些木雕有文武百官、八仙過海、琴棋書畫等內容,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主人對功名的渴望,希望自己的子孫後代能憑藉自己的真憑實學考取功名的美好心願。

各位遊客,房屋右側的這間跨院當地稱做“小姐繡樓”。看,樓上這座向河街挑出許多的亭閣式建築,小巧玲瓏、古樸典雅,原本用於觀景,但傳說也是小姐拋繡球的地方。這裡有一扇古代百葉窗,向上翻可以採光,向下翻小姐可以窺視樓底的過往人群。小姐拋繡球的故事,在小說和戲劇情節中常有記載,因為有些待字閨中的小姐,或者求婚者多,且又多有權貴,如何選擇左右為難,或者因小姐的擇婚主張與父母意見不合,愛女也許早有意中人,於是便出現了拋繡球選女婿這種戲劇性的做法。小姐的繡球拋給誰,,一般是有目標的,也就是小姐一般已經選定了一個意中人,而不是隨隨便便亂拋的

3、申明亭:各位遊客,我們回過頭來看看我們剛剛經過的這個亭子,它是李坑村宗法制度的見證,取名“申明亭”,建於明朝末年。亭子的功能史書上記載得非常詳細:如果村中有人為非作歹,就把他的惡行書寫出來,張貼在亭子中,以達到懲戒的效果。古時候村中的建設和管理主要是宗祠負責,因李坑過去的村規民約頗多,村民一般都能自覺遵守,但地方大,人口多,難免有爭議,家庭有糾紛,遇到這種情況,宗祠就鳴鑼在申明亭聚眾,村人均可參加評議,對誰是誰非進行公斷,排解糾紛,批評和懲辦違反村規民約的人。

4、通濟橋:各位遊客,我們現在來看看旁邊的這兩條溪流。這是李坑過去“十二景”之一的“兩澗流清”。其中一條溪流前方有兩個小石墩,這條就是公龍,有石墩為龍角。這邊沒有石墩的是母龍,兩條龍在此橋處匯為一條溪流,構成“雙龍戲珠”的美好寓意。按古時候風水村中兩水相激本來不利,但這裡用通濟橋鎖住,用申明亭鎮住,也就化解了。通濟橋跨度約5米,始建的年代已難以查考,不過最後一次維修是在250年前,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石拱橋。

5、李書麟故居:這幢民居是“八字門”,別具一格,並正對著一面照壁。照壁就是大門前這扇牆壁,又稱為蕭牆。,一般是建在院子裡的。但在婺源,蕭牆都建在門外,因為本地人以天為院子,以門前山水為院子,所以把蕭牆建於大門口。蕭牆的作用一般是辟邪、擋風及隔音,有的人家的照壁上書寫著‘福’字意味著“開門見福”。這幢民居建於清朝同治年間,門樓上的雕刻也很精細,進入房子內部後,大家可以發現這個條案與眾不同,特別長,有4米多長,這在婺源現有的古建築中可算是罕見的,此外,這幢房子原有三十六個戧角,四個天井,從這一點就可看出房子主人的富有。

6、魚塘屋:這是一所不知名的書齋,村子裡的人都叫它魚塘屋。從風格看是明朝建造的,一是前堂的地面用方磚鋪成,當地稱‘金磚鋪地’,不象清朝一般用青石板鋪地;二是採用木柱礎,不象後來的房屋一律採用石礎;三是隔扇很樸素,格心用橫直櫺子,沒有雕飾。連著它的是南宋武狀元李知誠故居的後花園,園內有一個石砌的魚池,用青石板將周圍圍住,繞池的小徑以塊石鋪墊。池內的魚就是婺源的四大特產之一的荷包紅鯉魚,池水與外面的溪流是相通的,活水。這邊是花壇,花壇中的這棵紫薇樹,相傳是李知誠親手栽種,算起來樹齡已有800多年了,當年茂盛是樹幹胸徑有0.4米,經一次雷擊後現雖只殘存半邊,但每年都回新枝萌發,紅花滿樹。旁邊那棵枯死的是桂花樹,樹幹上長滿靈芝,使人覺得這裡充滿了靈氣。

7、蕉泉:各位遊客,我們眼前的這眼泉水叫“蕉泉”。這眼泉水雖然流量不大,卻一年四季不會乾涸,泉水清澈涼洌,甘醇可口。二十多年前有一次大旱,河水斷流,蕉泉供應了全村人的用水,所以在李坑村人的眼裡這是他們的救命泉。這眼泉水是從石縫中流出來的,在這有帶還流傳一個神化故事。傳說,李坑村曾有一個叫李祈福的人,此人是張天師的徒弟,天性聰悟卻心術不正。相傳張天師養著幾條小龍,李祈福趁他不注意悄悄地偷走了一條,回家養在墨盒裡。張天師聞訊趕來索要,李祈福反問他龍是什麼顏色,張天師說是黃色的,李祈福說:我這裡有條黑龍,沒有你的黃龍。張天師無奈,就把這條龍送給了他。龍養在墨盒裡越來越大,終不是辦法,李祈福就想為它找個好的生存之地。一日他來到這裡見這石壁上有水滲出,便拔劍直插進去,頓時縫中流出清澈泉水,他一興奮一拳砸在水中,石壁上凹出一個洞,他趁勢往地上一坐,坐出一個大陷坑,水不斷流入坑中,形成這個水池。李祈福把龍養在池中,長大以後不斷興風作浪,尾巴一掃把附近的這些房子的馬頭牆全剷平了。大家看,這一帶房子都沒有馬頭牆。李祈福聽到村民怨聲連連,於是把龍帶走了,最後把它放入浙江開化的一條江中,至今這條江仍叫烏龍江,而蕉泉也因為曾養過龍,成為古時候人們求雨必拜的地方。

這座宅子的內部擺設,在婺源屋內的擺設是很有講究的。我們看這中間是一個高高的馬頭座鐘,左右兩邊,一邊是花瓶,一邊是鏡子,它的寓意很深,即“左平右靜,終身平靜”。對於李坑的介紹就到這裡,接下來請大家自由欣賞,下午兩點半準時集中茶法下一個景區。

有關江西李坑的導遊詞範文 篇2

大家早上好,吃完早餐,我們就乘車出去外省了,也就是去江西省婺源縣的李坑村和曉起村。首先我們去李坑村,是一個旅遊景點,車程大約一共3個小時,而且車是走山路的,所以導遊在吃早餐的時候叫我們大家慢慢吃,不要吃得太多,不然在山上面會很容易暈車的。

剛上車後,大家的狀態都十分精神,但過了兩個小時多後,大家都像一條條死蛇爛鱔一樣了,害得司機要把車停了下來。

休息了一下後,我們就繼續前往李坑村,可這次車程幾分鐘就到了。

到了李坑村的裡面,也有很多古建築都是“徽派建築”,因為這裡原來是徽州的範圍,李坑村的特點是“小橋、流水、人家”,還有李坑村的特色水果——水井泡西瓜。李坑村處於“環山擁抱、滿田翠綠”的中間。

我們首先進入了李坑村的牌坊,牌坊後面有一條小溪,小溪的名字就叫做“李坑”,原來這裡的人都是姓“李”的,不知道我到底是不是李坑村人的後代。

這條小溪的水很清澈,清得可以看見水底下的“金荷包”魚在河裡面游來游去。河水上面的鴨子在嬉戲,水面上倒映著天上的白雲和河邊的綠樹。

然後我們就跟講解員走到一個樓閣外面,這個樓閣名叫 “星閣高隱”,據說這個村裡的讀書人去當官前都要來這裡。

進到樓閣裡面有很多古代名畫,但是這裡有人在炒臭豆腐,所以我們看一下就走了。

接著我們拐了一個彎來到村的街道上(剛才去參觀農田),有非常多小橋,怪不得叫做“小橋、流水、人家”!

在一個“丁”字路口下邊有兩條小溪彙集在一起,成為一條溪流。在兩條小溪的出水口都有各自的一條堤壩,兩條堤壩的前面有一座拱橋,拱橋和水裡的倒影合成了一個圓形,兩條溪流的出水口像龍頭一樣。這裡的人把它們叫做“雙龍戲珠”。

接著我們跟著講解員來到了一個商人的家裡,這間房子很大,但大門不能對著街道上,因為在古代,如果沒有做官的話,家裡的大門是不能對著街道的。那時商人是沒有地位的,所以他家要建一個院子,大門就在院子裡面,再從院子的側門通向街道。

在裡面也有一些雕刻,是一些木雕,但這些木雕上的人頭都沒有了,因為在以前的一個時候被挖掉的。

參觀完商人家後,我們就來到了一個當官人家裡,屋頂有一大塊長方形的天窗,長大約有4米,寬大約有2米,這種東西叫做“天井”。

然後我們就去爬山,在山上眺望李坑村。同時我們看到很多農作物:大冬瓜、茶葉、辣椒、黃瓜、絲瓜等。

下午我們又到了曉起村,這裡主要以樟樹為主,到處都能聞到樟木味,這裡的木雕沒有被破壞掉,因為這家的兄弟倆很聰明,把雕刻用一些泥土撲上,上面寫著“毛主席萬歲”五個字,這樣人們就不敢破壞這個雕刻了。

在返回黃山的途中,我們看見了農民伯伯在收割水稻,我們一下子衝了下去拿起一大堆稻穀,放進打禾機裡面,很快,這些稻穀都脫了出來。這樣又能幫助別人,又能覺得開心。

有關江西李坑的導遊詞範文 篇3

大家早上好,吃完早餐,我們就乘車出去外省了,也就是去江西省婺源縣的李坑村和曉起村。首先我們去李坑村,是一個旅遊景點,車程大約一共3個小時,而且車是走山路的,所以導遊在吃早餐的時候叫我們大家慢慢吃,不要吃得太多,不然在山上面會很容易暈車的。

剛上車後,大家的狀態都十分精神,但過了兩個小時多後,大家都像一條條死蛇爛鱔一樣了,害得司機要把車停了下來。

休息了一下後,我們就繼續前往李坑村,可這次車程幾分鐘就到了。

到了李坑村的裡面,也有很多古建築都是“徽派建築”,因為這裡原來是徽州的範圍,李坑村的特點是“小橋、流水、人家”,還有李坑村的特色水果——水井泡西瓜。李坑村處於“環山擁抱、滿田翠綠”的中間。

我們首先進入了李坑村的牌坊,牌坊後面有一條小溪,小溪的名字就叫做“李坑”,原來這裡的人都是姓“李”的,不知道我到底是不是李坑村人的後代。

這條小溪的水很清澈,清得可以看見水底下的“金荷包”魚在河裡面游來游去。河水上面的鴨子在嬉戲,水面上倒映著天上的白雲和河邊的綠樹。

然後我們就跟講解員走到一個樓閣外面,這個樓閣名叫 “星閣高隱”,據說這個村裡的讀書人去當官前都要來這裡。

進到樓閣裡面有很多古代名畫,但是這裡有人在炒臭豆腐,所以我們看一下就走了。

接著我們拐了一個彎來到村的街道上(剛才去參觀農田),有非常多小橋,怪不得叫做“小橋、流水、人家”!

在一個“丁”字路口下邊有兩條小溪彙集在一起,成為一條溪流。在兩條小溪的出水口都有各自的一條堤壩,兩條堤壩的前面有一座拱橋,拱橋和水裡的倒影合成了一個圓形,兩條溪流的出水口像龍頭一樣。這裡的人把它們叫做“雙龍戲珠”。

接著我們跟著講解員來到了一個商人的家裡,這間房子很大,但大門不能對著街道上,因為在古代,如果沒有做官的話,家裡的大門是不能對著街道的。那時商人是沒有地位的,所以他家要建一個院子,大門就在院子裡面,再從院子的側門通向街道。

在裡面也有一些雕刻,是一些木雕,但這些木雕上的人頭都沒有了,因為在以前的一個時候被挖掉的。

參觀完商人家後,我們就來到了一個當官人家裡,屋頂有一大塊長方形的天窗,長大約有4米,寬大約有2米,這種東西叫做“天井”。

然後我們就去爬山,在山上眺望李坑村。同時我們看到很多農作物:大冬瓜、茶葉、辣椒、黃瓜、絲瓜等。

下午我們又到了曉起村,這裡主要以樟樹為主,到處都能聞到樟木味,這裡的木雕沒有被破壞掉,因為這家的兄弟倆很聰明,把雕刻用一些泥土撲上,上面寫著“毛主席萬歲”五個字,這樣人們就不敢破壞這個雕刻了。

在返回黃山的途中,我們看見了農民伯伯在收割水稻,我們一下子衝了下去拿起一大堆稻穀,放進打禾機裡面,很快,這些稻穀都脫了出來。這樣又能幫助別人,又能覺得開心。

有關江西李坑的導遊詞範文 篇4

今天,我們去的旅遊點是李坑古村落。這裡,我首先把李坑村落的形成,給大家作個簡要介紹。

李坑,是個李姓聚居的村落。北宋大中祥符三年,也就是公元1020xx年,由一個叫李洞的“理田”,道理的“理”,田地的“田”,為什麼叫理田呢?村裡的老人說:他們現在的姓氏“木子李”,是因為遠祖在帝堯時為部落首領時任大理(掌刑法之官),故以官職為姓。同時因先祖唐未由北方遷江南時,曾“佔地從田之籤”,李洞建村時數典不忘祖,取村名為“理田”。到了近代,人們漸漸以李姓居住在小溪(亦稱“坑”)兩岸,便俗稱李坑了。

李洞是個曾任從五品朝散大夫的隱士

他來此建村後注重教育,培育人才。據村譜記載,李洞的兒子李仁曾遵父命建立“盤谷書院”。此後,自宋至清幾百年間,全村出了18名進士,南宋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還出了一位狀元,叫李知誠,出任七品以上的文武官員達32人,並有1名飽讀詩書,能文善詩的文士留下傳世佳著29部。除以上外,村民的主流還是明清時外出經營的商人,他們的木材、茶葉生意做到了南京、姑蘇、上海、廣州等地,他們積攢了錢財回來,除了建造住宅處,也修宗祠、橋、路、亭、寺院等,使得李坑這個不傍大河通道,農業生產條件較差的山村,慢慢以展成為一個建築型別很發達的革子,有大小宗祠12座,廟宇觀閣17座,橋亭路亭17座,還有書院、私塾、文峰塔、公共園林等,當年號稱“婺東第一村”。下面,請大家隨我進村參觀。

[車至李坑路口]

遊客們,請下車。步至中書橋]我們眼前的這座橋叫“中書橋”,它是婺源現存最古的橋之一,建於北宋未年,是座單孔磚拱橋,長4米,寬2。5米,高3米,磚拱上鋪青石板。為何取名“中書橋”呢?據史書記載:宋大觀三年(公元1120xx年),村人李侃中進士後,官至中書舍人。他在京城為官多年回鄉省親,一日漫步村邊,見這裡行人挑擔來往於溪上的木橋時,有搖搖欲墜之感,孩童嬉戲奔走過橋時更令人感到害怕,於是捐資建造了這座穩重大方的磚拱橋,橋落成後,村人為感謝他的恩德,就以李侃的官職定名為“中書橋”。

[步至李坑村口]

這裡就是李坑村的“水口”。婺源人把村口稱為“水口”,原因是這裡的村落全是依山傍水而建,水從這裡流出村子。水口是婺源村落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於是修築水口碣攔截財氣,培植水口林,有的還建起水口橋以鎖住靈氣。古時候,水口往往成為一個村莊的標誌,村中有人出遠門,家人必送至水口,千叮萬囑,揮淚灑別;在外多年的遊子重返家鄉,走著走著,一望見水口,便會激動不已,分外親切。

[引遊客進村]

各位遊客,有人說,步入李坑時,彷彿走進“小橋流水人家”的畫卷裡,不知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這條穿村而過的小溪,由東向西緩緩而流。現李高村260多戶1000餘人口,大多居住在溪的兩岸。這種建築佈局說明,李坑村過去很講究風水,因為堪輿術說:水向西流必富。古時候李坑人選擇在水由東向西流的溪畔構築房屋,這就把他們所希翼的美好願望,從村落佈局的形態中充分地表現出來了。

下面,讓我們來觀賞一下李坑的古民居吧。從表面上看,李坑的老房子和婺源其它村落的古民居一樣。大多是粉牆、青瓦(時間一長變成黛色)。整體色彩效果是黑白相間,給人一種樸素淡雅的美感,屋頂採用馬頭牆的建築造型,即房屋的左右兩側築起風火山牆,高出於屋頂。同時為避免山牆簷距雙向坡頂的屋面高差過大。採用了隨屋面坡度層層跌落的形式,因為它形似馬頭,故俗稱為“馬頭牆”。馬頭牆簷角飛翹,在蔚藍的天際間勾畫出民居與天空的輪廓線,增加了空間的層次和韻律美。[走向李翼高故居],我們去叩開這幢古屋。這幛古民居建於清初,是一個名叫李翼高的木材商的居所。因為有錢財,他著意配置了精美的“三雕”(磚雕、石雕、木雕)裝飾房屋,讓人感到步入房屋就象進入雕刻的藝術畫廊。請看,要房子翹角飛簷的門罩下,垂花柱式門枋上的磚雕十分精湛,下枋上精雕細刻著古戲文圖幅、人物圖案各異,栩栩如生;垂花柱下端雕琢著荷花,象徵純潔和吉祥,這邊的蓮蓬,則期望多子多孫。

[步入大門後]

為進一步向外人顯示1、李翼高故居:這幢古名居建於清初,是一個名叫李翼高的木材商人的居所。因為有錢財,他著意配置了精美的三雕(磚雕、石雕和木雕)裝飾房屋,讓人感到步入房屋就象進入雕刻的藝術畫廊。在房子翹角飛簷的門罩下,垂花柱式門枋上的磚雕十分精細,下枋上精雕細刻著古戲文圖幅、人物圖案各異,栩栩如生;垂花柱下端雕琢著荷花,象徵純潔和吉祥,這邊的蓮蓬,則是期望多子多孫。各位遊客,我們再來看看正門兩邊各有一個石墩。現在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這兩個石墩的作用是什麼?——那是主人的下馬石。我們再來看看屋子裡的構造。由於主人的富裕,左右廂房的隔扇門窗上,木雕精緻、完善。,充分體現了婺源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技藝。整幢宅子上、下兩層,每層分為三部分:前面的這間稱前堂,是小姐的房間。因為小姐是不能隨便出閨房的,所以門窗上是鏤空的雕刻圖案,方便小姐從屋內往外看。正中間的這兩間稱正堂,是屋子的主人居住的。後面兩間稱後堂,那是兒子們的房間。當兒子長大成人後,娶妻生子就搬到正堂,父母則搬入後堂,所以後堂又稱為高堂。

2、大夫第:這座“大夫第”建於清朝咸豐年間(公元1851-1861年),是一個五品奉直大夫李文進的官邸。李文進的大夫官銜並不是通過科舉考試取得的,他本是個在廣東經營茶葉的富商。太平軍起事後,清朝政府的正規軍根本沒有作戰能力,完全靠曾國藩的湘軍,國庫又沒有大量的錢財做軍餉,當時的徽州同知鼓勵商人捐錢作軍餉,捐得多就封官,李文進的官銜就是那時侯捐來的。從這幢房子的門面上來看,沿襲了婺源古民居的建造特點。大門為石庫門枋,水磨青磚門面,大門上方砌築門罩。門罩上黛瓦鋪蓋,戧角飛簷,不僅能遮擋雨水,還能起美化的作用。飛簷下方,門枋上磚雕圖案細膩精美,極富裝飾趣味。石庫門柱礎上的石雕,是民間較為常見的“獅子滾繡球”圖案,表達了主人期望生活充滿歡樂的心態。我們再仔細看看這石雕上面有一個小小的橫著雕刻的繁體“書”字,它代表了主任的心聲: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屋子的上方有一個天井,這是徽派建築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採光、通風。同時它還有一層含義,既是把人和天銜接起來——“天人合一“,也就是說不管任何生物都不能脫離大自然而獨立存在。同時,在徽州人的眼裡,水源就是財源,雨天,水不停地從天井向家裡流,四水歸堂,蘊涵著“財源滾滾而來”的意思。再看地上的下水道孔,也被鑿成銅錢樣式,古時候人們疏通下水道用的是什麼辦法呢?大家可以猜猜看。——是在下水道里養一隻千年烏龜。烏龜在下水道里爬來爬去,下水道就永遠暢通無阻。這座大夫第取名“春藹堂”,一則體現出家庭融樂的氣氛,二則飽含長輩對子孫後代的關愛之情。屋內的木構件上,同樣雕似著精美圖案,這些木雕有文武百官、八仙過海、琴棋書畫等內容,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主人對功名的渴望,希望自己的子孫後代能憑藉自己的真憑實學考取功名的美好心願。

各位遊客,房屋右側的這間跨院當地稱做“小姐繡樓”。看,樓上這座向河街挑出許多的亭閣式建築,小巧玲瓏、古樸典雅,原本用於觀景,但傳說也是小姐拋繡球的地方。這裡有一扇古代百葉窗,向上翻可以採光,向下翻小姐可以窺視樓底的過往人群。小姐拋繡球的故事,在小說和戲劇情節中常有記載,因為有些待字閨中的小姐,或者求婚者多,且又多有權貴,如何選擇左右為難,或者因小姐的擇婚主張與父母意見不合,愛女也許早有意中人,於是便出現了拋繡球選女婿這種戲劇性的做法。小姐的繡球拋給誰,,一般是有目標的,也就是小姐一般已經選定了一個意中人,而不是隨隨便便亂拋的

3、申明亭:各位遊客,我們回過頭來看看我們剛剛經過的這個亭子,它是李坑村宗法制度的見證,取名“申明亭”,建於明朝末年。亭子的功能史書上記載得非常詳細:如果村中有人為非作歹,就把他的惡行書寫出來,張貼在亭子中,以達到懲戒的效果。古時候村中的建設和管理主要是宗祠負責,因李坑過去的村規民約頗多,村民一般都能自覺遵守,但地方大,人口多,難免有爭議,家庭有糾紛,遇到這種情況,宗祠就鳴鑼在申明亭聚眾,村人均可參加評議,對誰是誰非進行公斷,排解糾紛,批評和懲辦違反村規民約的人。

4、通濟橋:各位遊客,我們現在來看看旁邊的這兩條溪流。這是李坑過去“十二景”之一的“兩澗流清”。其中一條溪流前方有兩個小石墩,這條就是公龍,石墩為龍角。這邊沒有石墩的是母龍,兩條龍在此橋處匯為一條溪流,構成“雙龍戲珠”的美好寓意。按古時候風水村中兩水相激本來不利,但這裡用通濟橋鎖住,用申明亭鎮住,也就化解了。通濟橋跨度約5米,始建的年代已難以查考,不過最後一次維修是在250年前,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石拱橋。

5、銅綠坊:“銅綠坊”建於清代中葉,主人李聘如是在安徽蕪湖經營銅綠生意起家的,因此村中人稱他的故居為“銅綠坊”。銅綠坊仿官廳建築風格,在大門後另外設定了一座儀門,當地稱“中堂門”,平時中堂門關閉不開,常人一般從兩側出入,如有達官貴人光臨,則開啟中堂門迎接。下面,我先向大家介紹一下什麼是“銅綠”。“銅綠”的化學名稱叫“緘式碳酸銅”,是一種有毒的綠色晶體,可做殺蟲劑。古代製取銅綠的方法很特別,用糯米蒸成飯,裹在銅上,時間一長,飯黴爛,剝下來銅的表面上就生成銅綠,然後刮下來在加入一些其它的化學元素製成。

各位遊客,我們再來看看著這座宅子的內部擺設,在婺源屋內的擺設是很有講究的。我們看這中間是一個高高的馬頭座鐘,左右兩邊,一邊是花瓶,一邊是鏡子,它的寓意很深,即“左平右靜,終身平靜”

6、李書麟故居:這幢民居是“八字門”,別具一格,並正對著一面照壁。照壁就是大門前這扇牆壁,又稱為蕭牆。,一般是建在院子裡的。但在婺源,蕭牆都建在門外,因為本地人以天為院子,以門前山水為院子,所以把蕭牆建於大門口。蕭牆的作用一般是辟邪、擋風及隔音,有的人家的照壁上書寫著‘福’字意味著“開門見福”。這幢民居建於清朝同治年間,門樓上的雕刻也很精細,進入房子內部後,大家可以發現這個條案與眾不同,特別長,有4米多長,這在婺源現有的古建築中可算是罕見的,此外,這幢房子原有三十六個戧角,四個天井,從這一點就可看出房子主人的富有

7、魚塘屋:這是一所不知名的書齋,村子裡的人都叫它魚塘屋。從風格看是明朝建造的,一是前堂的地面用方磚鋪成,當地稱‘金磚鋪地’,不象清朝一般用青石板鋪地;二是採用木柱礎,不象後來的房屋一律採用石礎;三是隔扇很樸素,格心用橫直櫺子,沒有雕似。連著它的是南宋武狀元李知誠故居的後花園,園內有一個石砌的魚池,用青石板將周圍圍住,繞池的小徑以塊石鋪墊。池內的魚就是婺源的四大特產之一的荷包紅鯉魚,池水與外面的溪流是相通的,活水。這邊是花壇,花壇中的這棵紫薇樹,相傳是李知誠親手栽種,算起來樹齡已有800多年了,當年茂盛是樹幹胸徑有0、4米,經一次雷擊後現雖只殘存半邊,但每年都回新枝萌發,紅花滿樹。旁邊那棵枯死的是桂花樹,樹幹上長滿靈芝,使人覺得這裡充滿了靈氣。

8、蕉泉:各位遊客,我們眼前的這眼泉水叫“蕉泉”。這眼泉水雖然流量不大,卻一年四季不會乾涸,泉水清澈涼洌,甘醇可口。二十多年前有一次大旱,河水斷流,蕉泉供應了全村人的用水,所以在李坑村人的眼裡這是他們的救命泉。這眼泉水是從石縫中流出來的,在這有帶還流傳一個神化故事。傳說,李坑村曾有一個叫李祈福的人,此人是張天師的弟子,天性聰悟卻心術不正。相傳張天師養著幾條小龍,李祈福趁他不注意悄悄地偷走了一條,回家養在墨盒裡。張天師聞訊趕來索要,李祈福反問他龍是什麼顏色,張天師說是黃色的,李祈福說:我這裡有條黑龍,沒有你的黃龍。張天師無奈,就把這條龍送給了他。龍養在墨盒裡越來越大,終不是辦法,李祈福就想為它找個好的生存之地。一日他來到這裡見這石壁上有水滲出,便拔劍直插進去,頓時縫中流出清澈泉水,他一興奮一拳砸在水中,石壁上凹出一個洞,他趁勢往地上一坐,坐出一個大陷坑,水不斷流入坑中,形成這個水池。李祈福把龍養在池中,張大以後不斷興風作浪,騰雲是尾巴一掃把附近的這些房子的馬頭牆全剷平了。大家看,這一帶房子都沒有馬頭牆。李祈福聽到村民怨聲連連,於是把龍帶走了,最後把它放入浙江開化的一條江中,至今這條江仍叫烏龍江,而蕉泉也因為曾養過龍,成為古時候人們求雨必拜的地方。

有關江西李坑的導遊詞範文 篇5

今天,我們去的旅遊點是李坑古村落。這裡,我首先把李坑村落的形成,給大家作個簡要介紹。

李坑,是個李姓聚居的村落。北宋大中祥符三年,也就是公元1020xx年,由一個叫李洞的“理田”,道理的“理”,田地的“田”,為什麼叫理田呢?村裡的老人說:他們現在的姓氏“木子李”,是因為遠祖在帝堯時為部落首領時任大理(掌刑法之官),故以官職為姓。同時因先祖唐未由北方遷江南時,曾“佔地從田之籤”,李洞建村時數典不忘祖,取村名為“理田”。到了近代,人們漸漸以李姓居住在小溪(亦稱“坑”)兩岸,便俗稱李坑了。

李洞是個曾任從五品朝散大夫的隱士

他來此建村後注重教育,培育人才。據村譜記載,李洞的兒子李仁曾遵父命建立“盤谷書院”。此後,自宋至清幾百年間,全村出了18名進士,南宋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還出了一位狀元,叫李知誠,出任七品以上的文武官員達32人,並有1名飽讀詩書,能文善詩的文士留下傳世佳著29部。除以上外,村民的主流還是明清時外出經營的商人,他們的木材、茶葉生意做到了南京、姑蘇、上海、廣州等地,他們積攢了錢財回來,除了建造住宅處,也修宗祠、橋、路、亭、寺院等,使得李坑這個不傍大河通道,農業生產條件較差的山村,慢慢以展成為一個建築型別很發達的革子,有大小宗祠12座,廟宇觀閣17座,橋亭路亭17座,還有書院、私塾、文峰塔、公共園林等,當年號稱“婺東第一村”。下面,請大家隨我進村參觀。

[車至李坑路口]

遊客們,請下車。步至中書橋]我們眼前的這座橋叫“中書橋”,它是婺源現存最古的橋之一,建於北宋未年,是座單孔磚拱橋,長4米,寬2。5米,高3米,磚拱上鋪青石板。為何取名“中書橋”呢?據史書記載:宋大觀三年(公元1120xx年),村人李侃中進士後,官至中書舍人。他在京城為官多年回鄉省親,一日漫步村邊,見這裡行人挑擔來往於溪上的木橋時,有搖搖欲墜之感,孩童嬉戲奔走過橋時更令人感到害怕,於是捐資建造了這座穩重大方的磚拱橋,橋落成後,村人為感謝他的恩德,就以李侃的官職定名為“中書橋”。

[步至李坑村口]

這裡就是李坑村的“水口”。婺源人把村口稱為“水口”,原因是這裡的村落全是依山傍水而建,水從這裡流出村子。水口是婺源村落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於是修築水口碣攔截財氣,培植水口林,有的還建起水口橋以鎖住靈氣。古時候,水口往往成為一個村莊的標誌,村中有人出遠門,家人必送至水口,千叮萬囑,揮淚灑別;在外多年的遊子重返家鄉,走著走著,一望見水口,便會激動不已,分外親切。

[引遊客進村]

各位遊客,有人說,步入李坑時,彷彿走進“小橋流水人家”的畫卷裡,不知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這條穿村而過的小溪,由東向西緩緩而流。現李高村260多戶1000餘人口,大多居住在溪的兩岸。這種建築佈局說明,李坑村過去很講究風水,因為堪輿術說:水向西流必富。古時候李坑人選擇在水由東向西流的溪畔構築房屋,這就把他們所希翼的美好願望,從村落佈局的形態中充分地表現出來了。

下面,讓我們來觀賞一下李坑的古民居吧。從表面上看,李坑的老房子和婺源其它村落的古民居一樣。大多是粉牆、青瓦(時間一長變成黛色)。整體色彩效果是黑白相間,給人一種樸素淡雅的美感,屋頂採用馬頭牆的建築造型,即房屋的左右兩側築起風火山牆,高出於屋頂。同時為避免山牆簷距雙向坡頂的屋面高差過大。採用了隨屋面坡度層層跌落的形式,因為它形似馬頭,故俗稱為“馬頭牆”。馬頭牆簷角飛翹,在蔚藍的天際間勾畫出民居與天空的輪廓線,增加了空間的層次和韻律美。[走向李翼高故居],我們去叩開這幢古屋。這幛古民居建於清初,是一個名叫李翼高的木材商的居所。因為有錢財,他著意配置了精美的“三雕”(磚雕、石雕、木雕)裝飾房屋,讓人感到步入房屋就象進入雕刻的藝術畫廊。請看,要房子翹角飛簷的門罩下,垂花柱式門枋上的磚雕十分精湛,下枋上精雕細刻著古戲文圖幅、人物圖案各異,栩栩如生;垂花柱下端雕琢著荷花,象徵純潔和吉祥,這邊的蓮蓬,則期望多子多孫。

[步入大門後]

為進一步向外人顯示1、李翼高故居:這幢古名居建於清初,是一個名叫李翼高的木材商人的居所。因為有錢財,他著意配置了精美的三雕(磚雕、石雕和木雕)裝飾房屋,讓人感到步入房屋就象進入雕刻的藝術畫廊。在房子翹角飛簷的門罩下,垂花柱式門枋上的磚雕十分精細,下枋上精雕細刻著古戲文圖幅、人物圖案各異,栩栩如生;垂花柱下端雕琢著荷花,象徵純潔和吉祥,這邊的蓮蓬,則是期望多子多孫。各位遊客,我們再來看看正門兩邊各有一個石墩。現在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這兩個石墩的作用是什麼?——那是主人的下馬石。我們再來看看屋子裡的構造。由於主人的富裕,左右廂房的隔扇門窗上,木雕精緻、完善。,充分體現了婺源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技藝。整幢宅子上、下兩層,每層分為三部分:前面的這間稱前堂,是小姐的房間。因為小姐是不能隨便出閨房的,所以門窗上是鏤空的雕刻圖案,方便小姐從屋內往外看。正中間的這兩間稱正堂,是屋子的主人居住的。後面兩間稱後堂,那是兒子們的房間。當兒子長大成人後,娶妻生子就搬到正堂,父母則搬入後堂,所以後堂又稱為高堂。

2、大夫第:這座“大夫第”建於清朝咸豐年間(公元1851-1861年),是一個五品奉直大夫李文進的官邸。李文進的大夫官銜並不是通過科舉考試取得的,他本是個在廣東經營茶葉的富商。太平軍起事後,清朝政府的正規軍根本沒有作戰能力,完全靠曾國藩的湘軍,國庫又沒有大量的錢財做軍餉,當時的徽州同知鼓勵商人捐錢作軍餉,捐得多就封官,李文進的官銜就是那時侯捐來的。從這幢房子的門面上來看,沿襲了婺源古民居的建造特點。大門為石庫門枋,水磨青磚門面,大門上方砌築門罩。門罩上黛瓦鋪蓋,戧角飛簷,不僅能遮擋雨水,還能起美化的作用。飛簷下方,門枋上磚雕圖案細膩精美,極富裝飾趣味。石庫門柱礎上的石雕,是民間較為常見的“獅子滾繡球”圖案,表達了主人期望生活充滿歡樂的心態。我們再仔細看看這石雕上面有一個小小的橫著雕刻的繁體“書”字,它代表了主任的心聲: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屋子的上方有一個天井,這是徽派建築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採光、通風。同時它還有一層含義,既是把人和天銜接起來——“天人合一“,也就是說不管任何生物都不能脫離大自然而獨立存在。同時,在徽州人的眼裡,水源就是財源,雨天,水不停地從天井向家裡流,四水歸堂,蘊涵著“財源滾滾而來”的意思。再看地上的下水道孔,也被鑿成銅錢樣式,古時候人們疏通下水道用的是什麼辦法呢?大家可以猜猜看。——是在下水道里養一隻千年烏龜。烏龜在下水道里爬來爬去,下水道就永遠暢通無阻。這座大夫第取名“春藹堂”,一則體現出家庭融樂的氣氛,二則飽含長輩對子孫後代的關愛之情。屋內的木構件上,同樣雕似著精美圖案,這些木雕有文武百官、八仙過海、琴棋書畫等內容,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主人對功名的渴望,希望自己的子孫後代能憑藉自己的真憑實學考取功名的美好心願。

各位遊客,房屋右側的這間跨院當地稱做“小姐繡樓”。看,樓上這座向河街挑出許多的亭閣式建築,小巧玲瓏、古樸典雅,原本用於觀景,但傳說也是小姐拋繡球的地方。這裡有一扇古代百葉窗,向上翻可以採光,向下翻小姐可以窺視樓底的過往人群。小姐拋繡球的故事,在小說和戲劇情節中常有記載,因為有些待字閨中的小姐,或者求婚者多,且又多有權貴,如何選擇左右為難,或者因小姐的擇婚主張與父母意見不合,愛女也許早有意中人,於是便出現了拋繡球選女婿這種戲劇性的做法。小姐的繡球拋給誰,,一般是有目標的,也就是小姐一般已經選定了一個意中人,而不是隨隨便便亂拋的

3、申明亭:各位遊客,我們回過頭來看看我們剛剛經過的這個亭子,它是李坑村宗法制度的見證,取名“申明亭”,建於明朝末年。亭子的功能史書上記載得非常詳細:如果村中有人為非作歹,就把他的惡行書寫出來,張貼在亭子中,以達到懲戒的效果。古時候村中的建設和管理主要是宗祠負責,因李坑過去的村規民約頗多,村民一般都能自覺遵守,但地方大,人口多,難免有爭議,家庭有糾紛,遇到這種情況,宗祠就鳴鑼在申明亭聚眾,村人均可參加評議,對誰是誰非進行公斷,排解糾紛,批評和懲辦違反村規民約的人。

4、通濟橋:各位遊客,我們現在來看看旁邊的這兩條溪流。這是李坑過去“十二景”之一的“兩澗流清”。其中一條溪流前方有兩個小石墩,這條就是公龍,石墩為龍角。這邊沒有石墩的是母龍,兩條龍在此橋處匯為一條溪流,構成“雙龍戲珠”的美好寓意。按古時候風水村中兩水相激本來不利,但這裡用通濟橋鎖住,用申明亭鎮住,也就化解了。通濟橋跨度約5米,始建的年代已難以查考,不過最後一次維修是在250年前,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石拱橋。

5、銅綠坊:“銅綠坊”建於清代中葉,主人李聘如是在安徽蕪湖經營銅綠生意起家的,因此村中人稱他的故居為“銅綠坊”。銅綠坊仿官廳建築風格,在大門後另外設定了一座儀門,當地稱“中堂門”,平時中堂門關閉不開,常人一般從兩側出入,如有達官貴人光臨,則開啟中堂門迎接。下面,我先向大家介紹一下什麼是“銅綠”。“銅綠”的化學名稱叫“緘式碳酸銅”,是一種有毒的綠色晶體,可做殺蟲劑。古代製取銅綠的方法很特別,用糯米蒸成飯,裹在銅上,時間一長,飯黴爛,剝下來銅的表面上就生成銅綠,然後刮下來在加入一些其它的化學元素製成。

各位遊客,我們再來看看著這座宅子的內部擺設,在婺源屋內的擺設是很有講究的。我們看這中間是一個高高的馬頭座鐘,左右兩邊,一邊是花瓶,一邊是鏡子,它的寓意很深,即“左平右靜,終身平靜”

6、李書麟故居:這幢民居是“八字門”,別具一格,並正對著一面照壁。照壁就是大門前這扇牆壁,又稱為蕭牆。,一般是建在院子裡的。但在婺源,蕭牆都建在門外,因為本地人以天為院子,以門前山水為院子,所以把蕭牆建於大門口。蕭牆的作用一般是辟邪、擋風及隔音,有的人家的照壁上書寫著‘福’字意味著“開門見福”。這幢民居建於清朝同治年間,門樓上的雕刻也很精細,進入房子內部後,大家可以發現這個條案與眾不同,特別長,有4米多長,這在婺源現有的古建築中可算是罕見的,此外,這幢房子原有三十六個戧角,四個天井,從這一點就可看出房子主人的富有

7、魚塘屋:這是一所不知名的書齋,村子裡的人都叫它魚塘屋。從風格看是明朝建造的,一是前堂的地面用方磚鋪成,當地稱‘金磚鋪地’,不象清朝一般用青石板鋪地;二是採用木柱礎,不象後來的房屋一律採用石礎;三是隔扇很樸素,格心用橫直櫺子,沒有雕似。連著它的是南宋武狀元李知誠故居的後花園,園內有一個石砌的魚池,用青石板將周圍圍住,繞池的小徑以塊石鋪墊。池內的魚就是婺源的四大特產之一的荷包紅鯉魚,池水與外面的溪流是相通的,活水。這邊是花壇,花壇中的這棵紫薇樹,相傳是李知誠親手栽種,算起來樹齡已有800多年了,當年茂盛是樹幹胸徑有0、4米,經一次雷擊後現雖只殘存半邊,但每年都回新枝萌發,紅花滿樹。旁邊那棵枯死的是桂花樹,樹幹上長滿靈芝,使人覺得這裡充滿了靈氣。

8、蕉泉:各位遊客,我們眼前的這眼泉水叫“蕉泉”。這眼泉水雖然流量不大,卻一年四季不會乾涸,泉水清澈涼洌,甘醇可口。二十多年前有一次大旱,河水斷流,蕉泉供應了全村人的用水,所以在李坑村人的眼裡這是他們的救命泉。這眼泉水是從石縫中流出來的,在這有帶還流傳一個神化故事。傳說,李坑村曾有一個叫李祈福的人,此人是張天師的弟子,天性聰悟卻心術不正。相傳張天師養著幾條小龍,李祈福趁他不注意悄悄地偷走了一條,回家養在墨盒裡。張天師聞訊趕來索要,李祈福反問他龍是什麼顏色,張天師說是黃色的,李祈福說:我這裡有條黑龍,沒有你的黃龍。張天師無奈,就把這條龍送給了他。龍養在墨盒裡越來越大,終不是辦法,李祈福就想為它找個好的生存之地。一日他來到這裡見這石壁上有水滲出,便拔劍直插進去,頓時縫中流出清澈泉水,他一興奮一拳砸在水中,石壁上凹出一個洞,他趁勢往地上一坐,坐出一個大陷坑,水不斷流入坑中,形成這個水池。李祈福把龍養在池中,張大以後不斷興風作浪,騰雲是尾巴一掃把附近的這些房子的馬頭牆全剷平了。大家看,這一帶房子都沒有馬頭牆。李祈福聽到村民怨聲連連,於是把龍帶走了,最後把它放入浙江開化的一條江中,至今這條江仍叫烏龍江,而蕉泉也因為曾養過龍,成為古時候人們求雨必拜的地方。

有關江西李坑的導遊詞範文 篇6

龍虎山位於江西省鷹潭市郊西南20公里處,原名雲錦山。東漢中葉,道教創始張陵(亦稱第一代天師)在此煉丹,“丹成而龍虎現,山因得名”,龍虎山因而也成為中國道教發祥地。自張陵以後,道教天師在這裡承襲了63代,歷1920xx年,是我國一姓嗣教時間最長的道教,素有北孔(孔夫子)南張(張天師)之稱。歷來被尊稱為“道教祖庭”、“百神授職之所”的大上清宮,始建於東漢,為祖天師張道陵修道之所。龍虎山建有91座道宮,81座道觀,50座道院、二十四殿、三十六院。這些宮、觀、院多已不存,但規模巨集大的上清宮部分建築和歷代天師起居之所的“嗣漢天師府”至今尚存。

龍虎山景區面積達200平方公里左右,主要分佈於瀘溪河(又名上清河)兩岸,風景秀麗。有九十九峰、六十六巖、一百零八處自然和人文景觀,二十多處神井丹池和流泉飛瀑。龍虎山因道教而名,更因瀘溪而神。景區內紅崖碧水,奇峰怪石,山秀水媚,花繁林茂。還有戰國時期留下的、規模巨集大、文物眾多的崖墓葬,成為人們尋幽探奇的旅遊勝地。源遠流長的道教文化、獨具特色的碧水丹山和規模巨集大的崖墓群構成了龍虎山風景旅遊區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三絕”。

龍虎山的交通十分便利,為遊客提供了極大的方便,而且它東臨武夷山、北接黃山、廬山和瓷都景德鎮,可以很方便地數景聯遊。

有關江西李坑的導遊詞範文 篇7

各位遊客,

我們現在由婺源縣城紫陽鎮乘車前往一個景點小橋流水人家——李坑。車程大概十來分鐘。現在我把李坑村落的形成給大家作個簡單的介紹。

李坑,是個李姓聚居的村落(木子李)。北宋大中祥符三年,也就是公元1020xx年,由一個叫李洞的人建村,距今有千年的歷史。村子原名“理田”:道理的理,田地的田。為什麼叫理田呢?拒村子裡的老人說:他們現在的姓氏“木子李”是因為遠祖在堯帝為部落首領是任大理(掌管刑法的大官),所以以官職為姓。同時,因遠祖唐末由北方遷到南方曾“佔得從田之籤”。李洞建村是不忘祖,取村名為“理田”。到了近代人們漸漸以李姓居住於小溪兩岸。在婺源,溪流又被稱為“坑”,便俗稱為李坑。

各位遊客,這裡就是李坑村的“水口”。婺源人把村口稱為水口,原因是這裡的村裡全是依山傍水而建,水從這裡流出村子。古時候,水口往往成為一個村子莊的標誌。村中有人出遠門,家人必送到水口,千叮萬囑,揮淚灑別。在外多年的遊子重返家鄉,走著走著,一望見水口,便會激動不已,分外親切.

1、李翼高故居:這幢古名居建於清初,是一個名叫李翼高的木材商人的居所。因為有錢財,他著意配置了精美的三雕(磚雕、石雕和木雕)裝飾房屋,讓人感到步入房屋就象進入雕刻的藝術畫廊。在房子翹角飛簷的門罩下,垂花柱式門枋上的磚雕十分精細,下枋上精雕細刻著古戲文圖幅、人物圖案各異,栩栩如生;垂花柱下端雕琢著荷花,象徵純潔和吉祥,這邊的蓮蓬,則是期望多子多孫。各位遊客,我們再來看看正門兩邊各有一個石墩。現在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這兩個石墩的作用是什麼?——那是主人的下馬石。我們再來看看屋子裡的構造。由於主人的富裕,左右廂房的隔扇門窗上,木雕精緻、完善。,充分體現了婺源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技藝。整幢宅子上、下兩層,每層分為三部分:前面的這間稱前堂,是小姐的房間。因為小姐是不能隨便出閨房的,所以門窗上是鏤空的雕刻圖案,方便小姐從屋內往外看。正中間的這兩間稱正堂,是屋子的主人居住的。後面兩間稱後堂,那是兒子們的房間。當兒子長大成人後,娶妻生子就搬到正堂,父母則搬入後堂,所以後堂又稱為高堂。

2、大夫第:這座“大夫第”建於清朝咸豐年間(公元1851-1861年),是一個五品奉直大夫李文進的官邸。李文進的大夫官銜並不是通過科舉考試取得的,他本是個在廣東經營茶葉的富商。太平軍起事後,清朝政府的正規軍根本沒有作戰能力,完全靠曾國藩的湘軍,國庫又沒有大量的錢財做軍餉,當時的徽州同知鼓勵商人捐錢作軍餉,捐得多就封官,李文進的官銜就是那時侯捐來的。從這幢房子的門面上來看,沿襲了婺源古民居的建造特點。大門為石庫門枋,水磨青磚門面,大門上方砌築門罩。門罩上黛瓦鋪蓋,戧角飛簷,不僅能遮擋雨水,還能起美化的作用。飛簷下方,門枋上磚雕圖案細膩精美,極富裝飾趣味。石庫門柱礎上的石雕,是民間較為常見的“獅子滾繡球”圖案,表達了主人期望生活充滿歡樂的心態。我們再仔細看看這石雕上面有一個小小的橫著雕刻的繁體“書”字,它代表了主人的心聲: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屋子的上方有一個天井,這是徽派建築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採光、通風。同時它還有一層含義,既是把人和天銜接起來——“天人合一“,也就是說不管任何生物都不能脫離大自然而獨立存在。同時,在徽州人的眼裡,水源就是財源,雨天,水不停地從天井向家裡流,四水歸堂,蘊涵著“財源滾滾而來”的意思。再看地上的下水道孔,也被鑿成銅錢樣式,古時候人們疏通下水道用的是什麼辦法呢?大家可以猜猜看。——是在下水道里養一隻千年烏龜。烏龜在下水道里爬來爬去,下水道就永遠暢通無阻。這座大夫第取名“春藹堂”,一則體現出家庭融樂的氣氛,二則飽含長輩對子孫後代的關愛之情。屋內的木構件上,同樣雕似著精美圖案,這些木雕有文武百官、八仙過海、琴棋書畫等內容,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主人對功名的渴望,希望自己的子孫後代能憑藉自己的真憑實學考取功名的美好心願。

各位遊客,房屋右側的這間跨院當地稱做“小姐繡樓”。看,樓上這座向河街挑出許多的亭閣式建築,小巧玲瓏、古樸典雅,原本用於觀景,但傳說也是小姐拋繡球的地方。這裡有一扇古代百葉窗,向上翻可以採光,向下翻小姐可以窺視樓底的過往人群。小姐拋繡球的故事,在小說和戲劇情節中常有記載,因為有些待字閨中的小姐,或者求婚者多,且又多有權貴,如何選擇左右為難,或者因小姐的擇婚主張與父母意見不合,愛女也許早有意中人,於是便出現了拋繡球選女婿這種戲劇性的做法。小姐的繡球拋給誰,,一般是有目標的,也就是小姐一般已經選定了一個意中人,而不是隨隨便便亂拋的

3、申明亭:各位遊客,我們回過頭來看看我們剛剛經過的這個亭子,它是李坑村宗法制度的見證,取名“申明亭”,建於明朝末年。亭子的功能史書上記載得非常詳細:如果村中有人為非作歹,就把他的惡行書寫出來,張貼在亭子中,以達到懲戒的效果。古時候村中的建設和管理主要是宗祠負責,因李坑過去的村規民約頗多,村民一般都能自覺遵守,但地方大,人口多,難免有爭議,家庭有糾紛,遇到這種情況,宗祠就鳴鑼在申明亭聚眾,村人均可參加評議,對誰是誰非進行公斷,排解糾紛,批評和懲辦違反村規民約的人。

4、通濟橋:各位遊客,我們現在來看看旁邊的這兩條溪流。這是李坑過去“十二景”之一的“兩澗流清”。其中一條溪流前方有兩個小石墩,這條就是公龍,有石墩為龍角。這邊沒有石墩的是母龍,兩條龍在此橋處匯為一條溪流,構成“雙龍戲珠”的美好寓意。按古時候風水村中兩水相激本來不利,但這裡用通濟橋鎖住,用申明亭鎮住,也就化解了。通濟橋跨度約5米,始建的年代已難以查考,不過最後一次維修是在250年前,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石拱橋。

5、李書麟故居:這幢民居是“八字門”,別具一格,並正對著一面照壁。照壁就是大門前這扇牆壁,又稱為蕭牆。,一般是建在院子裡的。但在婺源,蕭牆都建在門外,因為本地人以天為院子,以門前山水為院子,所以把蕭牆建於大門口。蕭牆的作用一般是辟邪、擋風及隔音,有的人家的照壁上書寫著‘福’字意味著“開門見福”。這幢民居建於清朝同治年間,門樓上的雕刻也很精細,進入房子內部後,大家可以發現這個條案與眾不同,特別長,有4米多長,這在婺源現有的古建築中可算是罕見的,此外,這幢房子原有三十六個戧角,四個天井,從這一點就可看出房子主人的富有。

6、魚塘屋:這是一所不知名的書齋,村子裡的人都叫它魚塘屋。從風格看是明朝建造的,一是前堂的地面用方磚鋪成,當地稱‘金磚鋪地’,不象清朝一般用青石板鋪地;二是採用木柱礎,不象後來的房屋一律採用石礎;三是隔扇很樸素,格心用橫直櫺子,沒有雕飾。連著它的是南宋武狀元李知誠故居的後花園,園內有一個石砌的魚池,用青石板將周圍圍住,繞池的小徑以塊石鋪墊。池內的魚就是婺源的四大特產之一的荷包紅鯉魚,池水與外面的溪流是相通的,活水。這邊是花壇,花壇中的這棵紫薇樹,相傳是李知誠親手栽種,算起來樹齡已有800多年了,當年茂盛是樹幹胸徑有0.4米,經一次雷擊後現雖只殘存半邊,但每年都回新枝萌發,紅花滿樹。旁邊那棵枯死的是桂花樹,樹幹上長滿靈芝,使人覺得這裡充滿了靈氣。

7、蕉泉:各位遊客,我們眼前的這眼泉水叫“蕉泉”。這眼泉水雖然流量不大,卻一年四季不會乾涸,泉水清澈涼洌,甘醇可口。二十多年前有一次大旱,河水斷流,蕉泉供應了全村人的用水,所以在李坑村人的眼裡這是他們的救命泉。這眼泉水是從石縫中流出來的,在這有帶還流傳一個神化故事。傳說,李坑村曾有一個叫李祈福的人,此人是張天師的徒弟,天性聰悟卻心術不正。相傳張天師養著幾條小龍,李祈福趁他不注意悄悄地偷走了一條,回家養在墨盒裡。張天師聞訊趕來索要,李祈福反問他龍是什麼顏色,張天師說是黃色的,李祈福說:我這裡有條黑龍,沒有你的黃龍。張天師無奈,就把這條龍送給了他。龍養在墨盒裡越來越大,終不是辦法,李祈福就想為它找個好的生存之地。一日他來到這裡見這石壁上有水滲出,便拔劍直插進去,頓時縫中流出清澈泉水,他一興奮一拳砸在水中,石壁上凹出一個洞,他趁勢往地上一坐,坐出一個大陷坑,水不斷流入坑中,形成這個水池。李祈福把龍養在池中,長大以後不斷興風作浪,尾巴一掃把附近的這些房子的馬頭牆全剷平了。大家看,這一帶房子都沒有馬頭牆。李祈福聽到村民怨聲連連,於是把龍帶走了,最後把它放入浙江開化的一條江中,至今這條江仍叫烏龍江,而蕉泉也因為曾養過龍,成為古時候人們求雨必拜的地方。

這座宅子的內部擺設,在婺源屋內的擺設是很有講究的。我們看這中間是一個高高的馬頭座鐘,左右兩邊,一邊是花瓶,一邊是鏡子,它的寓意很深,即“左平右靜,終身平靜”。對於李坑的介紹就到這裡,接下來請大家自由欣賞,下午兩點半準時集中茶法下一個景區。

有關江西李坑的導遊詞範文 篇8

李坑,是一個以李姓為主聚族而居的古村落,北宋大中祥符三年,也就是公元1020xx年,唐末皇帝唐宣宗的後裔孫李洞,自祁門浮溪新田遷居到此建村,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了。李坑村山環水繞、景色秀 麗、人傑地靈。自宋至清數百年間,先後走出了十八位進士和一個武狀元,出任七品以上文武官員的達三十二人,並有十七位飽讀經書、能文善詩的學士留下傳世著作二十九部,一大批徽商富賈卓有成就,堪輿大師、名醫名士更是享譽鄉里、遠近聞名。到清朝末年,李坑村發展達到鼎盛時期,村裡有總祠一座、支祠十二座、九百十七戶人家,人口達五千多人,被譽為"婺東第一村"。今天的李坑村仍是一個有著二百六十多戶,一千多人口的行政自然村。

[至中書橋]現在我們來到了村中一座最古老的宋代廊橋一"中書橋"上,這座古橋建於北宋末年,橋長4米,寬2, 5米,高3米。橋面青石板鋪就,為一 座單孔磚拱橋,這座古老的橋為何取名"中書橋"呢?據《李坑宗譜》記載,宋大觀三年(公元1120xx年),李氏十一世祖李侃考中迸士後,官至中書舍人,在京城為官多年後,"逐欲上疏歸養,適聞父喪奔歸,繼遭內艱,志隱不出"。是說李侃想回家養老,正好又遇到父親死了,便回家奔喪,之後就隱居在家不回朝廷了.回鄉後,見這裡行人挑擔來往於破舊不堪的木橋,有搖搖欲墜之感,便決定捐資修建了這座橋,橋落成後,村人為感激他的恩德,便以李侃的官職稱之為"中書橋"。八百多年過去了,雖飽經風雨有些破敗,卻依然屹立在村外的小溪上,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蹟。因此,也成為李坑唯一的一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不遠處的那道石壩,村裡人叫它楊柳碣,傳說建造年代比"中書橋"更遠。

牌坊,是中國古代特有的一種建築形式。牌坊文化源遠流長。一般牌坊有二類、一類是旌表類,還有一類是標誌類,那麼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三間四柱三樓的牌樓,就是李坑村的標誌性建築,額坊上題有"李坑"二字。也許有些朋友會問,村名為什麼叫"李坑"?其實李洞來此定居後,當時取名"理田",道理的"理",田地的"田"。據村裡老人說,他們的遠祖在堯帝時,擔任大理(執掌刑法的官)因公平正直深得堯帝信任,後歷經五朝,世代擔任大理之職,故以大理官職命族,由贏姓改為理姓,後到商紂王時,理氏裔孫理徵,因直言紂王的殘暴無道而被處死,他兒子利貞與一名叫契和氏的女子僥倖逃脫。逃難中,靠吃"木子之果"(即李子)得以活命,為不忘李子救命之恩,利貞遂改理姓為今天的"木子" 李,李洞取村名為"理田",意在不忘祖姓,永思祖德。到了元朝末年聚族而居的李姓人家,沿村中小溪兩岸居住,由於當地人習慣把小溪叫"坑",故而人們把理田俗稱為"李坑",從那時起"理田"村名漸漸被淡忘,代之的是"李坑"的叫法,清末民初,村裡還留傳著這樣一種說法, 叫"李坑五百年"。

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座八角樓閣,就是李坑的文昌閣,文昌閣屬於風水建築。過去,在古徽州的每一個村子水口處,人們為了給村裡培植"文運",以求村人科舉高中,出官人仕,往往建起諸如文筆、文峰塔、文昌閣之類的風水建築。這座文昌閣裡面供奉的是文昌帝君,在中國道教文化中,他是各路神仙中主管文運的。

現在我們來到了李坑的內水口,也就是李坑村口。村口,是村莊的象徵,過去每當村裡有人出門遠行,家人總是戀戀不捨地送至村口,千叮萬囑,依依惜別。出外多年的遊子返鄉回家,只要見到村口 ,便會激動不已,格外親切。在村口種植樟樹,是徽州人的習慣,茂密的村口水口林,能保佑村民、美化村莊。因此村民們從種植樟樹、愛樟樹、敬樟樹到神化樟樹,把樟樹當作神來供奉。大家看樟樹底下搭建的這莊神龕,就是村裡人用來祭拜樟樹老爺的"樟神廟",村裡如果有小孩鬧病難養,家裡人就會用紅紙寫小孩的生辰八字貼在樟樹上,說是將小孩過寄給樟樹老爺,可治病消災保平安。到今天,村民們依然還是這樣做的,由於對樟樹的過份崇拜和信奉,民間衍生出一句這樣的順口溜叫"樟樹底下走一走能活九十九,樟樹底下摸一摸能活一百多",各位遊客朋友,不妨大家也來試試。

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眼前的這條小溪是由東向西流的,古徽州有句老話叫"東水西流,吃穿不愁"。當年李氏先祖選擇在這裡築屋建村,是不是也相信了這句風水術語,把對生活的美好願望,寄託在村址的選擇和佈局上呢?大家看!這些古老的徽派民居是不是很獨特?說到徽派民居,我想給大家作個簡要介紹,徽州民居建築形成於明朝中葉,由在蘇浙一帶經營鹽業的徽商吸取杭州、揚州一帶的建築形式加之徽州本地的"古風"溶合而來,其主要特點是,外部特徵:粉牆黛瓦馬頭牆;內部特徵:三間五架加天井;精華部分是"三絕"(磚雕、木雕、石雕)。你們看!風火牆兩頭的裝飾部分各不相同,一頭是"印鬥",俗稱"文頭",一頭翹首直刺蒼穹,形似雀尾,"叫鴟尾"(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鳥),俗稱"武頭"。一文一武,文武兼備,這裡給各位介紹一下徽派建築的一個小常識,就是徽派民居的大門都是開在"武頭"方向的,因為人們相信,武能鎮妖避邪,保一家平安吉祥;而"文頭"其後,指望文振家聲。也許有些朋友要問,為什麼在婺源的每個村莊,都能見到不少這樣建築氣派、雕刻精美、風格獨特的明清古建築呢?說到這一點,就不能不談到明清時期,雄居東南、稱霸中國商業舞臺三百年之久、十大商邦之首的徽商了.李坑是著名的徽商故里,歷史上曾湧現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商業俊才,他們"商賈四方",以自己的勤勞和才智,為李坑續寫了最輝煌的一頁。下面請隨我一道,去參觀一下清乾隆嘉慶年間木商李瑞材的故居。

這座臨水而建的徽式建築, 就是徽商李瑞才故居。首先我們看到的是一座典型的徽式垂花門樓,小八字院門朝西而開,按當地風俗,門是不能朝西開的,因為西有"百虎煞星",不吉利!不要緊,主人想出了一個補風水的極佳辦法,在八字門的頂端分別畫了兩件鎮宅之寶,一件是呂洞賓的除妖寶劍;一件是太上老君的驅邪"拂塵",有了這兩件神仙寶物也算是平安無忌了。

請看這座正門石庫門枋,最上方是磚瓦構築的拔簷式的門罩,門罩兩邊的飛簷翹角,顯得是那樣的威武昂揚;門罩下是以雕刻精美的磚雕形式裝飾的"並"字枋,下枋上精雕細刻了一組人物戲文圖,圖中人物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兩邊垂花柱及上枋,均雕飾梅花萬字組合圖案,垂花柱頭,是兩朵象徵吉祥、和平的"荷花托"。這樣的構思,即增加了門前的裝飾效果,又將主人的"祈禱祝福"願望溶合在建築裝飾之中,門枋不僅僅是起裝飾作用的,更主要的是與內門廳一道,在雨天供主人進出大門時避雨之用。

走進屋內,首先我們看的是這滿屋子的各種木雕,有的雕著花、草、蟲、鳥;有的雕著神話傳說,歷史故事和舞臺戲文,還有的雕著包涵著"祈禱祝福"內容的各種裝飾性圖案和花紋。你們看!冬瓜樑上、雀替、天花,還有這廂門、槅扇門、槅扇窗、護淨.....件件木雕作品,工藝精湛,精美無比.我們再來看看這塊當今人稱作為窗簾的"護淨","護淨"是徽派建築所獨有的護窗木構件,也是徽派木雕藝術表現的重點。因此"護淨"木雕最能反映徽派木雕藝術的水平。你們看,雖然這幅作品由於歷史的原因破損嚴重,

但從殘缺的部分看,仍能

看出它雕刻的精湛。請大

家仔細看,這處微小的槅窗

是用鏤空的方式雕刻的,並且

與廂房相通,主人為什麼要把

它鏤通呢?難道不怕"隱私"外洩嗎?

這正是主人的聰明之處,借用"護

淨"雕刻,巧妙地把窺口與雕刻景

物自然地結合在一起,利用徽派建築

"明堂暗室"的光線差異(外明內暗)使外

看內困難,內看外則—目瞭然,就象

今天我們所使用的"貓眼"一樣。大家說

古人的智商是不是很高?

中堂上懸掛的這塊堂匾,取名"丁餘堂",可能有些遊客朋友還不知道這其中的意思,"丁"就是"人 丁"或"家人"的意思,"餘"就是"餘慶"指吉祥平安的意思,連在一起指家中人丁吉祥平安,也可以解釋成人丁興旺的意思。

[右側客廳前]這座設計古樸的門枋,是李瑞材家的客廳門枋,除了有極強的裝飾作用外,主人還刻意在其中隱含了一個字,大家猜猜看是什麼字?對!是一個"商"字,把"商"字寫在門口並不是向客人表明自己是商家身份,其中有更深層的用意。從這走出去,走出"商"字門,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出門經商"的意思,這座正對著院門外的門枋,時時提醒著主人,不要貪戀家鄉的安逸生活,應當走出家門,走出大山,行商他鄉。這才是主要的真正用意。參觀完徽商李瑞材故居,下面請隨我一起去下一個景點參觀。

大家看對面這座徽式小花樓是不是很漂亮?雖然已經破舊不堪,但我們仍還可以看到它精心設計、裝飾華麗、美觀氣派的樣子。你們看,美人靠挑出牆外,高懸於街路上;垂花木雕,十分的精美,垂花柱下吊著兩個精工細刻的花籃,整個花樓給人一種雍容華貴、高雅氣派的感覺。這座舊式花樓在我們當地叫"小姐樓",過去有錢人家的小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整日待守閨中,常依此觀景閒聊。據說當年主人還在這樓上結綵招婿,拋過繡球呢!小姐拋繡球的故事,在小說和戲劇情節中常有記載,因為有些待字閨中的小姐,或者求婚者多,且又多有權貴,如何選擇左右為難,或者因小姐的擇婚主張與父母意見不合,愛女也

許早有意中人,於是便

出現了拋繡球選女婿這

種戲劇性的做法。小姐

的繡球拋給誰,,一般

是有目標的,也就是小

姐一般已經選定了一個

意中人,而不是隨隨便

便亂拋的

這麼精美氣派的"小姐樓"當年究竟是誰

家的呢?告訴各位!這是清咸豐年間徽

州五品奉直大夫李文進的官宅--大夫第。

與其它徽式建築相比,這幢官宅無論在

規模上,還是內部結構方面都有些不同,

體現出官家的風格。從外形上看,與其

它民居風格無兩樣,但從規模看就顯得

特別巨集大。你們看!這座石庫門枋屬於

典型的徽派建築風格,可單從門枋的裝

飾效果和規模看,就體現出官家的大氣。

還有這門前的三步臺階,按照明清時期

營造法規制,只有官家才允許在門前造

三步臺階,體現自己的身份。

這座“大夫第”建於清朝咸豐年間(公元1851-1861年)。李文進的大夫官銜並不是通過科舉考試取得的,他本是個在廣東經營茶葉的富商。太平軍起事後,清朝政府的正規軍根本沒有作戰能力,完全靠曾國藩的湘軍,國庫又沒有大量的錢財做軍餉,當時的徽州同知鼓勵商人捐錢作軍餉,捐得多就封官,李文進的官銜就是那時侯捐來的。

大家來看看這幅淺浮雕石刻圖,

圖的中心部位是一幅中國傳統

文化"獅子滾繡球"的圖案。最

上方是一筐書,書通過飄帶,

串著銅錢,連著四季如意結,

再連著一片黃金葉,這是什麼

意思呢?在中國古代建築文化

中,大家常常會看到一對獅子

的造型,其中有一隻雄獅腳踩

繡球,名為"獅子滾繡球"。其

實,在中國的獅文化中,這隻繡

球,不是簡單的一隻球,而是被

稱作"寰宇",代表著封建社會以男

權為主的權利和地位。最上方的書,

則告訴人們"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

高", 只有讀好書才能做官發財,因

此暗示"書中自有黃金屋"的道理。有

了這些,不就能夠四季如意了嗎?整幅

圖案表現一個主題,那就是"學而優

則仕"。現在我們進去參觀!

大夫第門口有兩道門,第二道門是幹什麼用的?請大家猜猜看!這第二道門稱"禮儀門",當地人叫它"中堂門",這是封建禮學思想和等級觀念反映在建築領域上的一種文化現象。這扇門平時不開的,只有當家中貴客臨門,身份地位高的或族中輩份極高的長輩登門以及家中辦紅白喜事時才打開,平常按規矩男左女右,出人耳門。今天你們都是遠來的貴客,不妨也來試試,找找被"抬舉"的感覺。古代小姐們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其中的二門只的就是這個門

老屋為四進兩天井結構,分前後堂,前堂即為"官廳",三開間:中天井、中堂對兩廂;右則是客館;二樓廊道圍著"天井"轉,因此叫"跑馬樓",後堂為起居室,是主人居住的地方。

從這裡可以看到天空的部分叫"天井",它是徽派建築的重要建築形式。據說,這種建築形式是由中原的四合院演變而來。"天井"在民居建築中起到採光、通風的作用,使人的生活環境緊貼自然環境,達到 "天人合一"的有機結合。'"天井"還是一個接水口,我們當地人把天上落下的雨水視為財水,既然落在自家屋上,就要做到"肥水不流外人 田",因此要讓它"四水歸堂"先到自家。當然落下的財水最終

還是要流出去的,這棟房屋地下建有完整的排水系統。你們

看!這塊石板上的銅錢花"水漏"就是用來排水的,這裡有一

個石板圓洞,大家猜猜看,知道這是幹什麼用的呢?這是放養

烏龜的,讓烏龜在下水道中爬行,以疏通下水道的。

現在大家抬起頭來往上看,環視四周,這"天井"周圍的墊木花板上,滿是精美的木雕作品,中間表現的是琴棋書畫;兩邊是八仙手中的寶物,叫"暗八仙";兩側中間雕刻的是各式博古圖案,尤其是那桌下碩大的老鼠,在夜深人靜的弈棋人腳下覓食,顯得特別引人注目。"肥鼠" 在很多地方被視為"財神",家中的老鼠都如此肥大,可想家中一定是富有的了.

各位遊客,房屋右側的這間跨院當地稱做“小姐繡樓”。看,樓上這座向河街挑出許多的亭閣式建築,小巧玲瓏、古樸典雅,原本用於觀景,但傳說也是小姐拋繡球的地方。那裡面有一扇古代百葉窗,向上翻可以採光,向下翻小姐可以窺視樓底的過往人群。

李文進的父親李登瀛是一位徽商。早年在廣東經營茶葉生意,父子倆知書達理,才學都很不錯,在生意上也春風得意,經營有方因此發了大財。因此為李文進捐了個州同知,《徽州州同知》,五品奉直大夫的官銜,於是父子倆就決定在祖屋旁建一座"官宅",以顯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生意場上的得意,官場仕途的如意,使父子倆按奈不住心中的喜悅。當大夫第建成後,這份喜悅讓他們感到蓬壁生輝,滿堂春意濃濃,於是就在這中堂上掛起了一塊堂匾,叫"春藹堂",李登瀛不僅會做生意,還是一個出了名的孝子,而李文進則樂善好施、廣交朋友,朋友中不乏達官顯貴,這是當年婺源縣令、雲南石屏人丁蔭鑾送給李登瀛的一幅對子,"及時小雨敷桐葉,借得春蔭護海棠",.李文進捐官後李登瀛祖父、父親都被誥封奉直大夫、儒林郎。儘管這些顯貴達官們不斷地褒評、吹噓,李文進還是因為兩個兒子吸食鴉片,加之一場親戚的官司落魄下來。"其情晚境艱窘,耄耋之年,無疾而終"。最後,兩個兒子將這幢大夫第以八百兩規銀賣給了大茶商、婺源茶葉公會會長、李坑人李鏡明。大夫第的參觀到此結束, 下面我們繼續往前參觀。

這座四角重簷式古亭,叫"申明亭"。在婺源鄉村,跨路而建的路亭到現在還比較常見,但以“申明”為名的街亭就不多了,明朝洪武5年,朱元璋向天下發布詔告,全國各地建立旌善亭和申明亭,這是婺源儲存下來的唯一一座。過去,李坑村民每月七年級和十五,晚飯過後都會自動聚集在申明亭這裡,批評和懲罰違反村規民約者。有資料記述,"凡民作奸犯科者,書其罪,揭於亭中,以寓懲罰之意"。不知大家發現沒有,"申明" 的"明"字,不是"日"字旁,耐是"目"字旁,是不是有人把"明"字寫錯了呢?不!這是刻意這樣寫的,它告誡村民,要睜大眼睛,看清醜惡,判明是非,這樣才能逞惡揚善,族睦民和。如果七年級未來得及批判的,十五還是會把犯錯的人拎出來進行批判和懲罰.所以叫做"躲得過七年級躲不過十五".

"申明亭"不僅是一座街亭,還可供搭臺唱戲,看戲是徽州人的傳統喜好。如果搭臺看戲,路就被堵住了,為了方便行走,亭外開出一條青石板路。過去每逄大年正月七年級至初六,就有人守候在此,禁止村中女人從亭中走過。這期間要進行舞獅,一直舞到大年初六,方才允許女人從亭子通過。

這座建在村中心的石拱橋叫"通濟橋",就是"相通共濟"的意思。也有的人說是村裡的三兄弟永通公、滿通公和相通公共同捐資建了這座橋,故而叫"通濟橋"。這座橋建於明朝正德年間,後來永通公的後代於乾隆庚寅年〔1771年)又重修了這座橋,算起來這座橋最後一次重修,距今也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了。橋跨約5米,拱高約4米多,看上去古老而堅固,與身邊的申明亭和周圍的建築相映襯,就像一幅古老的水鄉村景圖。因此,這裡也就成了電視劇《孫成打酒》、《青花》和《夢迴青河》的外景拍攝地。橋的東面是兩溪匯合處,一條自東而來,一條自南而來。兩條小溪就像兩條舞動的小龍煞是可愛,村裡人稱這是"雙龍戲珠"。那麼這顆珠在哪兒呢?通濟橋橋拱是這顆珠的一半,還有一半在哪呢?對!在溪水中,倒映在水中的那座橋拱就是那另一半。還有一種說法這珠就是天上的月亮!

這兩條龍的龍頭就是這兩座石碣,大家仔細看,一條龍有角,一條龍無角,這是怎麼回事?在中國的龍文化中,有角龍稱"威龍"(也有人稱之為公龍);無角龍稱"螭龍"(也有人稱之為母龍),無角龍是平安吉祥的象徵。因此古徽州人常把無角龍作為禱福的"草龍"圖。裝飾在家中的許多地方,為的是祈求平安吉祥。

下面我們要參觀的景點是南宋武狀元李知誠的故居。在古徽州歷史上一共出了 28個狀元,其中有24個文狀元,4個 武狀元,李知誠是徽州歷史上第一個武狀元,也是我們婺源歷史上唯一的"狀元"。李知誠生於南宋紹興已末年(公元1134年),為李坑李氏十四世孫,其祖上世代顯貴,父親李著在岳飛征討李誠途經婺源時,奉袓父李侃之命送牛酒糧餉相助。後經岳飛奏明朝廷,詔授堂賓,差統兩浙轉運使。岳飛遇害後,他憤而辭職歸家。

李知誠自小苦讀不倦,後因鄉里鬧虎患,就兼學武藝。時值金兵南侵,國家內憂外患,民不聊生,為保國安民,經鄉友指戰火表學十八般武藝。鄉試中武舉人,乾道二年(公元1160年)他進京應試武進士,會試中武進士,後經孝宗皇帝親試,擢為第一甲第一名,授忠翊郎,後改五經郎。丙申年推轉軍撫司事,在歷史上李知誠是一位武官文用的狀元。孝宗帝命他代表朝廷向地方宣揚朝廷旨意安撫百姓、巡察官吏、採訪民間利弊、伸民冤屈,以及措置營田等事務。

身懷絕藝的李知誠一心想效法岳飛抗金保國,然而軟弱無能的南宋朝廷卻一意與金議和,報國無門的李知誠只好怏怏辭官歸裡。李知誠回鄉後,在家開館授徒,以終天年。宋嘉泰壬戌五月廿四日卒於李坑,享年63歲。

這盞古式竹編的蠟燭燈叫"銅錘燈"。這種銅錘燈傳說

是李知誠自京城歸裡時(萬歲爺送的),李知誠把它

帶回了李坑。銅錘是一種古老的兵器。在隋末唐初時

,李氏先袓就用這種兵器拼殺疆場,所向披靡成為中國

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武將。也許是這個原因,萬歲爺贈

與李知誠銅錘燈,就是希望他像先祖一樣,苦練武藝,

把武術發揚光大。所以李知誠回鄉後,在家開館授徒

,而銅錘燈巡遊活動也成為李坑歷史上一項重要的民

間娛樂活動。每年的正月十三至十八日,我們李坑都

要舉行馱燈巡遊活動,由108盞燈沿村街巡遊,敲鑼

打鼓、放鞭炮,場面好不熱鬧。這項活動只限於李坑

,而這種銅錘燈也只有李坑才有。我們李坑人說,這

是我們的驕傲!

這座老屋,村裡人都叫它"魚塘屋",當年是一所書齋,明朝末期建造。你們看堂前地面是用方磚鋪就的,這叫"金磚鋪地"。柱礎是木礎的,這在明代建築中是一種普遍現象,門和窗沒有雕飾,顯得很樸素。這是明代典型的桶窗門窗風格,窗外就是相傳李知誠的後花園。下面我們一起去後花園參觀一下。院子裡的這棵紫薇樹,相傳為武狀元親手所植,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了。如今這棵只剩下半邊的紫薇樹,依然枝繁葉茂,每年夏季都綻放出紫色的花朵。滿樹的花朵,煞是好看,花期長達百日,紫薇樹還有一個特性,就是隻要人用手輕輕在樹杆上搔一下,枝頭就會微微顫抖, 所以又被稱為“癢癢樹”。

有關江西李坑的導遊詞範文 篇9

古樹高低屋,斜陽遠近山,林梢煙似帶,村外水如環。

曉起,是婺源文化生態旅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被評為國家級農業生態示範村。

曉起是清代兩淮鹽務使江人鏡故里,位於婺源縣城東北45公里的江灣鎮境內,溪河交會處。據曉川《汪氏宗譜》記載:唐乾年間汪萬武始居,以逃亂至此天剛破曉啟明而取名"曉起",亦稱曉川。後洪姓亦在上游一公里處建村,也稱曉起。故曉起又有上下曉起之分。

群山環繞、一水橫亙的上曉起,村屋居多系明清建築,風格各具特色。。其中"進士第"、"大夫第"、"榮祿第"等官宅氣派堂皇,前後天井,廳堂寬敞深進,大門口三級高階和門樓精美的磚雕圖案,炫耀著主人高貴的身份。而村頭青石護欄的古道、古亭以及樑柱間族人"高中(進士)捷報"依稀可辨的"江氏宗祠",也很容易讓人想象古村當年的顯赫與繁華。

兩溪匯合處的下曉起,村邊水口十幾棵數百年老樹和村國小後成片的古樟樹林,即使在古樹遍佈的婺源也不多見。村中也頗多明清古建,風格各具特色,村內小巷均鋪青石,曲曲折折,迴環如棋局。一些村屋門前設有瓜棚豆架,一派田園景象。此外還有雙井印月、濯臺煥影等景。

曉起的"三雕"藝術久享盛名。三雕即磚雕、石雕和木雕。清末茶商汪允璋、汪允珪兄弟建造的"繼序堂"、"禮耕堂"是曉起"三雕"藝術的代表之作。

曉起的名貴古樹觀賞園薈萃了千餘株古樟群及全國罕見的大葉紅楠木樹和國家一級樹種江南紅豆杉。它們不僅是先人崇尚綠色、重視和保護環境的有力佐證,更為今天的曉起增添了幾分靈氣。

古樸典雅的明清民居,曲折寧靜的街巷,青石鋪就的驛道,遮天蔽地的古樹,野碧風清的自然環境,天人合一的曉起堪稱中國最具韻味的古文化生態村。

曉起交通便捷,離縣城34公里,黃山100公里,景德鎮120公里,油路直通景區。大型停車場、酒樓、各式竹、木結構房屋等配套設施完善,可以同時接待400多人吃、住、遊、樂。

有關江西李坑的導遊詞範文 篇10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於大家參觀遊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曉起村始建公元787年,始居人為汪萬武,據曉川《汪氏宗譜》載:唐乾年間(公元877-879年)歙縣篁墩汪萬武逃亂,至此天剛破曉,只見青山環繞,綠水潺潺,地沃草肥,花香四野,便 搭草棚、起炊煙,而將此取名“曉起”,亦稱曉川,後汪姓在小溪上游一公里處建村,也稱曉起兩溪匯合處的下曉起,村邊水口十幾棵數百年老樹和村國小後成片的古樟樹林,即使在古樹遍佈的婺源也不不多見。群山環繞、一水橫亙的上曉起,村屋居多系明清建築風格各具特色。

其中“進士第”、“大夫第”、“榮祿第”等官宅氣派堂皇,前後天井,廳堂寬敞深進,炫耀著主人高貴的身份。繁華。曉起村中保持600餘年的房屋有幾十幢,風格鮮明,氣勢非凡。進士第、大夫第、榮祿第等商第官第無不折射出這方鍾靈毓秀土地曾經有過的輝煌。一門四進士和四代一品更是先賢留與後人寶貴的精神財富。

江上青希望國小就建在曉起,江上青是江石溪第六子江養父,祖籍婺源,1920xx年---1939年,中共黨員,革命烈士。為繼承和發揚江上青烈士崇高的精神,原上海市市委書記胡立教同志和上海市希望工程辦公室引薦,共青團上海市電力工業公司委員會決定在江灣曉起村建“江上青希望國小”,謹此讓家鄉人民緬懷先烈,激勵青少年秉承烈士遺志,勤奮學習,報效祖國。

曉起村位於婺源縣江灣鎮,婺源縣位於江西省東北部,與皖、浙交界處。面積2947.51平方千米。總人口33.7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5.3萬人。

有關江西李坑的導遊詞範文 篇11

大家早上好,吃完早餐,我們就乘車出去外省了,也就是去江西省婺源縣的李坑村和曉起村。首先我們去李坑村,是一個旅遊景點,車程大約一共3個小時,而且車是走山路的,所以導遊在吃早餐的時候叫我們大家慢慢吃,不要吃得太多,不然在山上面會很容易暈車的。

剛上車後,大家的狀態都十分精神,但過了兩個小時多後,大家都像一條條死蛇爛鱔一樣了,害得司機要把車停了下來。

休息了一下後,我們就繼續前往李坑村,可這次車程幾分鐘就到了。

到了李坑村的裡面,也有很多古建築都是“徽派建築”,因為這裡原來是徽州的範圍,李坑村的特點是“小橋、流水、人家”,還有李坑村的特色水果——水井泡西瓜。李坑村處於“環山擁抱、滿田翠綠”的中間。

我們首先進入了李坑村的牌坊,牌坊後面有一條小溪,小溪的名字就叫做“李坑”,原來這裡的人都是姓“李”的,不知道我到底是不是李坑村人的後代。

這條小溪的水很清澈,清得可以看見水底下的“金荷包”魚在河裡面游來游去。河水上面的鴨子在嬉戲,水面上倒映著天上的白雲和河邊的綠樹。

然後我們就跟講解員走到一個樓閣外面,這個樓閣名叫 “星閣高隱”,據說這個村裡的讀書人去當官前都要來這裡。

進到樓閣裡面有很多古代名畫,但是這裡有人在炒臭豆腐,所以我們看一下就走了。

接著我們拐了一個彎來到村的街道上(剛才去參觀農田),有非常多小橋,怪不得叫做“小橋、流水、人家”!

在一個“丁”字路口下邊有兩條小溪彙集在一起,成為一條溪流。在兩條小溪的出水口都有各自的一條堤壩,兩條堤壩的前面有一座拱橋,拱橋和水裡的倒影合成了一個圓形,兩條溪流的出水口像龍頭一樣。這裡的人把它們叫做“雙龍戲珠”。

接著我們跟著講解員來到了一個商人的家裡,這間房子很大,但大門不能對著街道上,因為在古代,如果沒有做官的話,家裡的大門是不能對著街道的。那時商人是沒有地位的,所以他家要建一個院子,大門就在院子裡面,再從院子的側門通向街道。

在裡面也有一些雕刻,是一些木雕,但這些木雕上的人頭都沒有了,因為在以前的一個時候被挖掉的。

參觀完商人家後,我們就來到了一個當官人家裡,屋頂有一大塊長方形的天窗,長大約有4米,寬大約有2米,這種東西叫做“天井”。

然後我們就去爬山,在山上眺望李坑村。同時我們看到很多農作物:大冬瓜、茶葉、辣椒、黃瓜、絲瓜等。

下午我們又到了曉起村,這裡主要以樟樹為主,到處都能聞到樟木味,這裡的木雕沒有被破壞掉,因為這家的兄弟倆很聰明,把雕刻用一些泥土撲上,上面寫著“毛主席萬歲”五個字,這樣人們就不敢破壞這個雕刻了。

在返回黃山的途中,我們看見了農民伯伯在收割水稻,我們一下子衝了下去拿起一大堆稻穀,放進打禾機裡面,很快,這些稻穀都脫了出來。這樣又能幫助別人,又能覺得開心。

有關江西李坑的導遊詞範文 篇12

各位遊客,

我們現在由婺源縣城紫陽鎮乘車前往一個景點小橋流水人家——李坑。車程大概十來分鐘。現在我把李坑村落的形成給大家作個簡單的介紹。

李坑,是個李姓聚居的村落(木子李)。北宋大中祥符三年,也就是公元1020xx年,由一個叫李洞的人建村,距今有千年的歷史。村子原名“理田”:道理的理,田地的田。為什麼叫理田呢?拒村子裡的老人說:他們現在的姓氏“木子李”是因為遠祖在堯帝為部落首領是任大理(掌管刑法的大官),所以以官職為姓。同時,因遠祖唐末由北方遷到南方曾“佔得從田之籤”。李洞建村是不忘祖,取村名為“理田”。到了近代人們漸漸以李姓居住於小溪兩岸。在婺源,溪流又被稱為“坑”,便俗稱為李坑。

各位遊客,這裡就是李坑村的“水口”。婺源人把村口稱為水口,原因是這裡的村裡全是依山傍水而建,水從這裡流出村子。古時候,水口往往成為一個村子莊的標誌。村中有人出遠門,家人必送到水口,千叮萬囑,揮淚灑別。在外多年的遊子重返家鄉,走著走著,一望見水口,便會激動不已,分外親切.

1、李翼高故居:這幢古名居建於清初,是一個名叫李翼高的木材商人的居所。因為有錢財,他著意配置了精美的三雕(磚雕、石雕和木雕)裝飾房屋,讓人感到步入房屋就象進入雕刻的藝術畫廊。在房子翹角飛簷的門罩下,垂花柱式門枋上的磚雕十分精細,下枋上精雕細刻著古戲文圖幅、人物圖案各異,栩栩如生;垂花柱下端雕琢著荷花,象徵純潔和吉祥,這邊的蓮蓬,則是期望多子多孫。各位遊客,我們再來看看正門兩邊各有一個石墩。現在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這兩個石墩的作用是什麼?——那是主人的下馬石。我們再來看看屋子裡的構造。由於主人的富裕,左右廂房的隔扇門窗上,木雕精緻、完善。,充分體現了婺源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技藝。整幢宅子上、下兩層,每層分為三部分:前面的這間稱前堂,是小姐的房間。因為小姐是不能隨便出閨房的,所以門窗上是鏤空的雕刻圖案,方便小姐從屋內往外看。正中間的這兩間稱正堂,是屋子的主人居住的。後面兩間稱後堂,那是兒子們的房間。當兒子長大成人後,娶妻生子就搬到正堂,父母則搬入後堂,所以後堂又稱為高堂。

2、大夫第:這座“大夫第”建於清朝咸豐年間(公元1851-1861年),是一個五品奉直大夫李文進的官邸。李文進的大夫官銜並不是通過科舉考試取得的,他本是個在廣東經營茶葉的富商。太平軍起事後,清朝政府的正規軍根本沒有作戰能力,完全靠曾國藩的湘軍,國庫又沒有大量的錢財做軍餉,當時的徽州同知鼓勵商人捐錢作軍餉,捐得多就封官,李文進的官銜就是那時侯捐來的。從這幢房子的門面上來看,沿襲了婺源古民居的建造特點。大門為石庫門枋,水磨青磚門面,大門上方砌築門罩。門罩上黛瓦鋪蓋,戧角飛簷,不僅能遮擋雨水,還能起美化的作用。飛簷下方,門枋上磚雕圖案細膩精美,極富裝飾趣味。石庫門柱礎上的石雕,是民間較為常見的“獅子滾繡球”圖案,表達了主人期望生活充滿歡樂的心態。我們再仔細看看這石雕上面有一個小小的橫著雕刻的繁體“書”字,它代表了主人的心聲: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屋子的上方有一個天井,這是徽派建築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採光、通風。同時它還有一層含義,既是把人和天銜接起來——“天人合一“,也就是說不管任何生物都不能脫離大自然而獨立存在。同時,在徽州人的眼裡,水源就是財源,雨天,水不停地從天井向家裡流,四水歸堂,蘊涵著“財源滾滾而來”的意思。再看地上的下水道孔,也被鑿成銅錢樣式,古時候人們疏通下水道用的是什麼辦法呢?大家可以猜猜看。——是在下水道里養一隻千年烏龜。烏龜在下水道里爬來爬去,下水道就永遠暢通無阻。這座大夫第取名“春藹堂”,一則體現出家庭融樂的氣氛,二則飽含長輩對子孫後代的關愛之情。屋內的木構件上,同樣雕似著精美圖案,這些木雕有文武百官、八仙過海、琴棋書畫等內容,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主人對功名的渴望,希望自己的子孫後代能憑藉自己的真憑實學考取功名的美好心願。

各位遊客,房屋右側的這間跨院當地稱做“小姐繡樓”。看,樓上這座向河街挑出許多的亭閣式建築,小巧玲瓏、古樸典雅,原本用於觀景,但傳說也是小姐拋繡球的地方。這裡有一扇古代百葉窗,向上翻可以採光,向下翻小姐可以窺視樓底的過往人群。小姐拋繡球的故事,在小說和戲劇情節中常有記載,因為有些待字閨中的小姐,或者求婚者多,且又多有權貴,如何選擇左右為難,或者因小姐的擇婚主張與父母意見不合,愛女也許早有意中人,於是便出現了拋繡球選女婿這種戲劇性的做法。小姐的繡球拋給誰,,一般是有目標的,也就是小姐一般已經選定了一個意中人,而不是隨隨便便亂拋的

3、申明亭:各位遊客,我們回過頭來看看我們剛剛經過的這個亭子,它是李坑村宗法制度的見證,取名“申明亭”,建於明朝末年。亭子的功能史書上記載得非常詳細:如果村中有人為非作歹,就把他的惡行書寫出來,張貼在亭子中,以達到懲戒的效果。古時候村中的建設和管理主要是宗祠負責,因李坑過去的村規民約頗多,村民一般都能自覺遵守,但地方大,人口多,難免有爭議,家庭有糾紛,遇到這種情況,宗祠就鳴鑼在申明亭聚眾,村人均可參加評議,對誰是誰非進行公斷,排解糾紛,批評和懲辦違反村規民約的人。

4、通濟橋:各位遊客,我們現在來看看旁邊的這兩條溪流。這是李坑過去“十二景”之一的“兩澗流清”。其中一條溪流前方有兩個小石墩,這條就是公龍,有石墩為龍角。這邊沒有石墩的是母龍,兩條龍在此橋處匯為一條溪流,構成“雙龍戲珠”的美好寓意。按古時候風水村中兩水相激本來不利,但這裡用通濟橋鎖住,用申明亭鎮住,也就化解了。通濟橋跨度約5米,始建的年代已難以查考,不過最後一次維修是在250年前,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石拱橋。

5、李書麟故居:這幢民居是“八字門”,別具一格,並正對著一面照壁。照壁就是大門前這扇牆壁,又稱為蕭牆。,一般是建在院子裡的。但在婺源,蕭牆都建在門外,因為本地人以天為院子,以門前山水為院子,所以把蕭牆建於大門口。蕭牆的作用一般是辟邪、擋風及隔音,有的人家的照壁上書寫著‘福’字意味著“開門見福”。這幢民居建於清朝同治年間,門樓上的雕刻也很精細,進入房子內部後,大家可以發現這個條案與眾不同,特別長,有4米多長,這在婺源現有的古建築中可算是罕見的,此外,這幢房子原有三十六個戧角,四個天井,從這一點就可看出房子主人的富有。

6、魚塘屋:這是一所不知名的書齋,村子裡的人都叫它魚塘屋。從風格看是明朝建造的,一是前堂的地面用方磚鋪成,當地稱‘金磚鋪地’,不象清朝一般用青石板鋪地;二是採用木柱礎,不象後來的房屋一律採用石礎;三是隔扇很樸素,格心用橫直櫺子,沒有雕飾。連著它的是南宋武狀元李知誠故居的後花園,園內有一個石砌的魚池,用青石板將周圍圍住,繞池的小徑以塊石鋪墊。池內的魚就是婺源的四大特產之一的荷包紅鯉魚,池水與外面的溪流是相通的,活水。這邊是花壇,花壇中的這棵紫薇樹,相傳是李知誠親手栽種,算起來樹齡已有800多年了,當年茂盛是樹幹胸徑有0.4米,經一次雷擊後現雖只殘存半邊,但每年都回新枝萌發,紅花滿樹。旁邊那棵枯死的是桂花樹,樹幹上長滿靈芝,使人覺得這裡充滿了靈氣。

7、蕉泉:各位遊客,我們眼前的這眼泉水叫“蕉泉”。這眼泉水雖然流量不大,卻一年四季不會乾涸,泉水清澈涼洌,甘醇可口。二十多年前有一次大旱,河水斷流,蕉泉供應了全村人的用水,所以在李坑村人的眼裡這是他們的救命泉。這眼泉水是從石縫中流出來的,在這有帶還流傳一個神化故事。傳說,李坑村曾有一個叫李祈福的人,此人是張天師的徒弟,天性聰悟卻心術不正。相傳張天師養著幾條小龍,李祈福趁他不注意悄悄地偷走了一條,回家養在墨盒裡。張天師聞訊趕來索要,李祈福反問他龍是什麼顏色,張天師說是黃色的,李祈福說:我這裡有條黑龍,沒有你的黃龍。張天師無奈,就把這條龍送給了他。龍養在墨盒裡越來越大,終不是辦法,李祈福就想為它找個好的生存之地。一日他來到這裡見這石壁上有水滲出,便拔劍直插進去,頓時縫中流出清澈泉水,他一興奮一拳砸在水中,石壁上凹出一個洞,他趁勢往地上一坐,坐出一個大陷坑,水不斷流入坑中,形成這個水池。李祈福把龍養在池中,長大以後不斷興風作浪,尾巴一掃把附近的這些房子的馬頭牆全剷平了。大家看,這一帶房子都沒有馬頭牆。李祈福聽到村民怨聲連連,於是把龍帶走了,最後把它放入浙江開化的一條江中,至今這條江仍叫烏龍江,而蕉泉也因為曾養過龍,成為古時候人們求雨必拜的地方。

這座宅子的內部擺設,在婺源屋內的擺設是很有講究的。我們看這中間是一個高高的馬頭座鐘,左右兩邊,一邊是花瓶,一邊是鏡子,它的寓意很深,即“左平右靜,終身平靜”。對於李坑的介紹就到這裡,接下來請大家自由欣賞,下午兩點半準時集中茶法下一個景區。

有關江西李坑的導遊詞範文 篇13

各位貴賓,我們現在將要從景德鎮出發前往中國最美麗的鄉村,中國最後的香格里拉----婺源,行車時間大約需要1,5小時!小華想請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在5年前有沒有在報紙或網路上經常看到婺源這個地名呢?(微笑)應該很少有見到吧?是的,婺源是近幾年才慢慢火起來的一個旅遊景區,20xx年之前的婺源是一個深山閨中的女子,不為人所知他的美,後來在20xx年的一天,當我們的江書記某天來到婺源,無意中和隨從的人員說起我終於來到了我的故鄉,當時隨從的人驚訝說起:“主席,你的家鄉不是江蘇的嗎?怎麼變成江西的拉!”當時我們的江笑咪咪說:“你們不知道呀,我的爺爺是從這裡的江灣鎮走出去的,按理說我也是這人呀”。當時揮筆寫下了:中國最美麗的鄉村!隨之,20xx年婺源正式大肆發展旅遊行業,當時打出的口號就是------中國最美麗的鄉村,中國最後的香格里拉。這一炮竟然打紅,很多攝影家紛紛趕至而來,發現了這的美,特別是每年的3月份,金燦燦的油菜花襯上那特有的白牆黛瓦的馬頭牆以及那飛簷巧角的徽派建築,更是變成那些愛好攝影的旅遊者天堂,讓遊人流連忘返!

我們現在已經進入婺源的境內,大家可以看看窗外的建築,都是徽派建築,你們可能覺得奇怪,為什麼江西的境內還有安徽的建築?其實之前他是徽州六府一縣中的一個縣.民國時期,蔣先生為了"剿匪",1937年劃給江西,後又劃回安徽.解放前夕又歸江西.婺源境內99%的水匯流到鄱陽湖.咱們婺源離安徽的屯溪也只是需要行車2小時,離浙江的衢州也只要行車2-3小時。交通非常便利,但是在古代的婺源因為山多,所以交通非常不便利,用小華的一句話概括,婺源是“八分半山-分田,半分水路和莊園”,這樣的環境造成了古代婺源的人從小就明白窮則思變的道理!這裡有這麼一句話概況這裡的男子的命運“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從這個童謠就可以看出這裡的男子之前非常的苦,因為山多地少,人口多,所以只能出去經商,古代的婺源人很多都是做茶葉生意和木材生意,慢慢就形成了一幫徽商,說到商人,大家都知道,咱們中國自古就有3支非常著名的商派,第一隻是山西的晉商,說到晉商你們應該腦海裡浮現的是《喬家大院》的場景吧?他所反映的是一代晉商喬致庸的輝煌形象。那第二隻商派則是我們的徽商,而徽商想必大家會想到中國臺灣的作者向陽寫了一本書《紅頂商人胡雪巖》。胡雪巖可謂是古今中外商人的一個典範,不管是生意上或為人處事上,都是一個典範,所以如果大家經常去書店都有看到關於描寫他的書。比如最近百家論壇裡,一臺北著名教授曾志強就寫了一本《胡雪巖的啟示》,由此可見胡雪巖慧眼識英才,鼎力救濟窮書生王有齡,最後從一個國小徒到富甲一方紅極天下的著名商人,可謂是商道上的楷模!那第三隻商道則是江西的江右幫了!雖然商人很有錢,有大房子,有三妻六妾,但是其實在古代商人的地位何等的卑微?古代的地位排列是仕--農--工--商,地位最高的是讀書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做官的和讀書人地位最高,其次是農民,因為他們有田,然後是有手藝的人,最後才是商人,可謂當時的商人的地位何等卑微,因此他們才努力掙錢,回到家鄉娶老婆,蓋大房子,捐錢修祠堂,修橋,修路,來提高自己在家鄉的地位和身份。因此大家可以看下這婺源的房子做成馬頭牆的樣子,在遠處看就象古代的女子望遠盼歸自己的男人早日歸來的樣子!

說到婺源,這個地方就宛如這的女子小家碧玉,明朗素雅。你們可以從他的名字就看出來這個地方和女子有關係,大家看下這個“婺源”的“婺”字,下面的個女孩子的“女”這個瘦弱的女子,左肩膀抗著一個“矛”在古代“矛”可是非常鋒利的兵器,而他的右肩膀是個反文旁,說明這裡的女子你可惹不得?(笑),雖然弱小,但是卻是文武雙全的人,婺源的女子是典型的: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養得了兒郎,見得了爹孃的媳婦!剛剛我們說婺源男子命苦,十三四歲就要出去經商,但是又有誰知道婺源的女子也是很苦,嫁在這裡,嫁給商人,不僅要受相思之苦,而且還要學會自己打理家務,教育小孩,更要學會處理鄰里之間,婆媳之間的關係,說到這婆媳和小姑之間的關係,這可是一門學問,很大的學問,俗話說:“三個女人一臺戲,五個女人就頂五千只鴨子”。所以這也是婺源女子的必修課!婺源的女人在結婚的時候,有著很有趣的一些習俗,比如說他們結婚當天要哭嫁,你們肯定覺得奇怪結婚大喜,哭也太不吉利了吧?但是婺源人是你一定要哭。哭得越凶代表你嫁得越好!如果沒有哭出眼淚,街坊鄰居會笑話說這個女子以後老公不愛他!(微笑)婺源的女子哭嫁完之後這個時候老公會從小姐樓把她背或抱下樓上上轎子,帶上孃家給的嫁妝上老公家。當到老公家門口時候,新娘子會下下轎子輕輕敲老公家的門,這個是未來的婆婆會開啟門“迎接”,這個迎接還會給個很大的見面禮surprise! 你們猜什麼?首先提示下,婺源的婆婆很“凶”,俗話說:十年媳婦熬成婆,這個時候到自己翻身的時候一定要狠一點,要不以後怎麼管教媳婦呢?(笑)猜猜!恩,婆婆這個時候一開啟門,啪,啪,兩個很響亮的耳光!嘿嘿,婺源的媳婦這個時候也不哭也不鬧,婆婆打她,她怎麼辦?婺源這個地方自古就是個“書鄉”一切都很含蓄,比如說婺源人洗手間不叫洗手間,叫“舒園”,以前古代舒園還要有對聯,對聯上寫著:“百姓人家常來,皇帝老爺也到!”咱們再說到這個媳婦被打,但是這個時候她很鎮定的揮手,叫人把嫁妝抬進屋裡,咱們看看這嫁妝是什麼?首先第一件:一個米篩子,第2件:一把剪刀,第3件:五個挖井的人,第四件:一分田地的契約,第五件:一口棺材,第六件:一個祕密武器,兩個茶葉包。

那大家可能覺得奇怪,這些用來做什麼呢?再猜猜?(一般客人的答案都讓我笑暈)嘿嘿!告訴各位吧!首先米篩子,她是告訴婆婆,婆婆您不用打我也不用罵我,我可能結婚前有很多缺點,同樣我身上也有很多優點,今天我帶來米篩子,我每天都會篩選我身上的缺點和優點,不好的地方我自己改正,好的我會保留,所以您不用打我也不用罵我!

其次一把剪刀,是告訴婆婆,如果您的兒子有一天變心了,或我們的感情不好了,我們雙方會自己處理我們的感情問題,也不用您老唸叨,兒子你這媳婦不行,把她修了吧?我們的感情我們會處理,會象拿這剪刀一刀兩斷,絕對不會藕斷絲連,請您放心!

第三個,五個挖井人,以前的婺源人都是喝井水的,所以孃家人幫挖好。一分田地,以及一口棺材和起來的意思是告訴婆婆,我今天雖然嫁進您家,但是我喝的水是我們孃家人挖的,吃的米是自己家的田種的,包括我死了也不用您家的棺材!所以你打我罵我我不用還口還手!嘿嘿!至於茶葉包呢?(要知答案,請聽下回分解)!

有關江西李坑的導遊詞範文 篇14

李坑,是一個以李姓為主聚族而居的古村落,北宋大中祥符三年,也就是公元1020xx年唐末皇帝唐宣宗的後裔孫李洞,自祁門浮溪新田遷居到此建村,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了。李坑村山環水繞景色秀麗、人傑地靈。自宋至清數百年間,先後走出了十八位進士和一個武狀元,出任七品以上文武官員的達三十二人,並有十七位飽讀經書、能文善詩的學士留下傳世著作二十九部,一大批徽商高賈卓有成就,堪輿大師、名醫名士更是享譽鄉里、遠近聞名。到清朝末年,李坑村發展達到鼎盛時期村裡有總祠一座、支祠十二座、九百十七戶人家,人口達五千多人,被譽為“婺東第一村”。今天的李坑村仍是一個有著二百六十多戶,一千多人口的行政自然村。

[至遊覽入口] 請大家往前看:田野、古橋、石碣、牌坊、柳堤、樓閣、古樹誤....田園般的景緻充滿了清新、自然的鄉村氣息,這就是我們李坑的水口。說到水口,我要告訴各位,在古徽州的每一一個村落,都有水口.水口是村落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村落景觀和風水的重要體現。下面就請大家隨我一道沿著這鄉間小道去探尋-下李坑水口的奧祕,感受一下李坑水口的文化魅力。

〔至中書橋]“不嫌慢步觀山景,何妨小坐聽溪聲”。現在我們來到了村中一座最古老的宋代廊橋一“中書橋”上,這座飽經風雨的古橋建於北宋末年,橋長4米,寬2.5米,高3米。橋面青石板鋪就,為一座單孔磚拱橋,這座古老的橋為何取名“中書橋”呢?據《李坑宗譜》記載,宋大觀三年(公元1120xx年),李氏十ー世祖李侃考中進士後,官至中書舍人,在京城為官多年後,“逐欲上硫歸養,適聞父喪棄歸,繼遭內艱,志隱不出”。回鄉後,見這裡行人挑擔來往於破舊不堪的木橋,有搖搖欲墜之感,遂決意捐資修建了這座橋,橋落成後,村人為感激他的恩德,便以李侃的官職稱之為“中書橋”。八百多年過去了,雖飽經風雨有些破敗,卻依然屹立在村外的小溪上,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蹟。因此,也成為李坑唯一的一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不遠處的那道石壩,村裡人叫它楊柳磁,傳說建造年代比“中書橋”更遠。李侃歸隱後,“當題理田八景”,其中“柳碣飛瓊”指的就是這道景。大家看,在堤柳的映村下彎碧水,由碣頂奔騰直下,嗶嘩的溪水,宛如一道飛瀉的白玉,真是美不勝收。

[至牌坊處]“美景不勝收,轉眼到牌坊”。牌坊,是中國古代特有的一種建築形式。牌坊文化源遠流長。一般牌坊有二類、一類是旌表類,還有一類是標誌類,毫無疑問,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座三間四柱三樓的牌樓,就是李坑村的標誌性建築,額坊上題有“李坑"二字。也許有些朋友會問,村名為什麼叫“李坑”?這個問題提得好!其實李洞來此定居後,取名“理田”,道理的“理”,田地的“田"”。據村裡老人說,他們的遠祖在堯帝時,擔任大理(執掌刑法的官)因公平正直深得堯帝信任,後歷經五朝,世代擔任大理之職,故以大理官職命族,由贏姓改為理姓,後到商約王時,理氏商孫理徴,因直言約王的戲暴無道而被處死,其子利貞與一名叫契和氏的女子僥倖選。選難中,算吃“木子之果”(即李子)得以活命,為不忘李子救命之恩,利貞遂改理姓為今天的“木子”李,李洞取村名為“理田”,意在不忘祖姓,永思祖德。到了元朝末年,聚族而居的李姓人家,沿村中小溪兩岸居住,由於當地人習慣把小溪叫“坑”,故而人們把理田俗稱為“李坑”,從那時起“理田”村名漸漸被淡忘,代之的是“李坑”的叫法,清末民初,村裡還留傳著這樣一種說法叫“李坑五百年”。

[至文昌閣]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座八角樓閣,就是李坑的文昌閣,文昌閣屬於風水建築。過去,在古徽州的每一個村子水口處,人們為了給村裡培植“文運",以求村人科舉高中,出官入仕,往往建起諸如文筆、文峰塔、文昌閣之類的風水建築。這座文昌閣裡面供奉的是文昌帝君,在中國道教文化中,他是各路神仙中主管文運的。

大家看,這裡是座門庭坊,號左春坊,對面那座號右春坊,兩座對稱而建的坊究竟是做什麼用的?有一點中國歷史文化常識的人都知道,豎坊是為了紀念旌表有德行的人,這兩座坊旌表的是南宋末年潭州知府李坑人李芾和他的孫子。李芾和他的孫子都是翰林出生,過去祠堂裡有塊,區題“祖孫翰林”指的就是他們祖孫倆,有句老話叫“翰林不開坊,開坊無抵擋”,李芾祖孫倆都是了不起的人物,李芾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撫使時,元軍已兵臨潭州城下,李帶誓死保衛潭州,戰至最後,以身殉國,成為我們南宋時期與文天祥齊名的愛國名臣。李芾死後,被朝廷追贈為端明殿大學士,李氏族人感念李芾盡忠報國之舉,在李坑村頭建了一座忠觀閣,塑李芾像以祀之,其孫也不愧名臣後裔,登進士,人翰林,仕途春風,官至禮部侍郎。因禮部官員通稱“春官”故這兩座坊就有左春坊、右春坊的坊名。

“山村無塵神仙境,聖地有緣翰墨香"。清靜之地,並不清靜,過去常有莘莘學子來此燒香叩拜,禱求文昌帝君保佑科舉中榜,每年二月初五祭文昌,九月初九文人墨客在此賦詩作詞,文昌閣是村裡文化活動的重要場所。李坑村的文昌閣始建於南宋初年,當年李侃歸隱後,在此建閣,整日讀書習文,邀友討究詩賦,歸隱生活,道遙自在,以至元代文學家、進士出身,官至禮部尚書的婺源太白曹門人汪澤民站在文昌閣前,睹物思人,感嘆不已。“建閣區月,星閣高隱”。“高隱”是對侃公的尊稱,也寄託了他對歸隱生活的嚮往。文昌閣修建後,曾多次修葺重建。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由婺源大茶商、李坑人李鏡明出資三千兩規銀,對文昌圖進行了大規模的修葺重建,落成後,敬邀清末婺源四大進士,潘超、趙文元、李昭煒、江峰青來文昌閣助興捧場,並當場為文昌閣提對作詩,這些精美的“詩”、“對”可惜都已遺失,只留下李昭煒的這幅“樓宇喜登臨看兩澗流清雙峰峙秀;人文欣慰起願五經共讀六藝兼通”的對子,對子表達了李昭煒對家鄉的熱愛和與家鄉學子共勉的良好願望。這次重建使李坑文昌閣名氣大振,遠近聞名,於是就有了“+畝祠堂、八田閣”的說法。村裡人至今還津津樂道,以此為驕傲。現在我們進文昌閣裡看看。

[至文昌閣內]現在大家看到的有關文昌閣歷史變遷的簡介,背面是我們李坑自宋至清擔任七品以上文武官員的官宦榜和村人所著的29部傳世著作目錄,中堂上這幅清式魁星點鬥圖,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古老的神話傳說。傳說天上的北斗七星,每顆星都主管著我們生活的某個方面,文曲星是主管文運的星宿,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魁星,他面似鬼容,右手高舉神筆,左手執一方墨斗,只要他這輕輕一點(叫做“魁星點鬥"),被他點中者就將迎來大運、金榜題名、功成名就,大家看他腳下鰥著的這條鯉魚經他這麼一點不就跳過“龍門”,成龍了嗎?

這幅圖除講述了一個道教文化中的神話傳說外,還是一幅隱字圖,你們看!魁星右手高舉的神筆,象不象“魁”字的第一筆-左腳後勾象不象“魁”字中“鬼”的豎彎勾,左手拿著墨斗,不就是“鬼字左邊的“鬥”字嗎?這幅魁星點鬥”圖,真是設計巧妙、形態逼真,乃上乘之作。

下面請隨我上樓參觀[至二樓],這裡供奉的是文昌帝君,過去讀書人常來此燒香叩拜,為的是祈求文昌帝保佑科舉中榜,一旦科舉及第,便會千里迢迢趕回還願,誠心可鑑。這裡還有我們李吭村18位進士中的8位進士畫像,大家可隨意看看。登高望遠,觀景怡情,請各位隨我一道上三樓觀光,從高處領略下我們李坑的水口風光。

[清石板路]漫步在鄉間小路上,青山作伴,溪水淺唱,田野在望,好一番清新、自然、寧靜的鄉村景象,而我們腳下的青石板路,雖說走著舒坦,卻總讓人有一種歲月月悠悠的感覺,總讓人想起當年那行色匆匆、外出經商和進京趕考的身影。青石板路是婺源常見的鄉間道路。據說,徽州人都有一個愛家鄉、造福鄉里的習慣,一且他們做了官或經商發了財,便會回鄉資助公益事業,修橋、鋪路、造祠、建亭,善行義舉無不樂施。就這樣,婺源境內幾乎所有的鄉間道路,都是青石鋪就,曾有人這樣形象的比喻“一路走到頭,石路跟到頭,出門腳無泥,來家鞋不洗”"。

[至路亭]“出門想歇息,不遠找路亭"對於當地人來說,這樣的常識人人皆知,在婺源民間,各種路亭、橋亭、嶺亭隨處可見,三裡一亭、五里一루.段路便有一亭,這些連串在道路上的亭子,是為過往行人提供歇息的場所,也為進山耕作、砍柴的農夫提供避雨歇息方便,許多路亭裡有乾柴、簡易灶,可供路人熱飯取暖,烤衣之用,靠近村莊的路亭,還由村裡祠堂拿出部分田租請人或輪流燒茶待客,這在民間叫“施茶",可惜今天我們已無法享受到這樣的服務了,據說這種做法已延續了好幾百年。

剛才我們走進路亭,亭子上方有“見田”二字,什麼意思呢?說來話長,這是李坑這支李姓氏族,當年移居南方ト居所遵守的一句風水術語。相傳宣宗的孫子李京,在唐朝滅亡後隱居饒州昌水,為求子孫世代興旺,決定請人幫助選一塊風水寶地擇居,結果“得乾九二之佔”即所謂的“見田吉”稱李氏子孫遷居有“田”字的地方,就能吉利興旺。因此李京後代篤信“九二在田”之佔,三個兒子分別遷往祁門浮溪新田,婺源嚴田和浮樑界田,果不其然,三地李氏人丁興旺,被稱為“三田李”。這裡順便說一下,李宗仁先生就是“三田李”的後代,李鴻章也曾與在京城坦任六部中五部侍郎的李坑人李昭煒過宗親,但無結果。當年李洞由新田遷居這裡,取名“理田”,其中的“田”字,就是遵守“見田吉”擇居而取的村名

對面小溪旁那座旋轉的小水車,我想很多人在電影中都曾見過其實在當地叫“水碓”,過去村民們用它來春谷,把稻穀加工成米,他們利用小溪水流做動力,驅動水車轉動,從而帶動春杵在石白中春米,不難想象,過去的農家就是利用這樣的原始加工方法解決吃飯問題的。聽村裡老人說,以前這一帶小溪邊有五支水確,忙起來日夜不停,十分熱鬧。

[雙橋疊鎮]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古橋叫“彩虹橋”。因橋拱建得高如一道彩虹橫臥溪上,故名“彩虹橋",其實這座橋不是專供行人走路的,而是一座用來補風水的風水橋,早在明朝景泰年間,村裡就有位德高望重的名士捐資修建了前面那座呈崗嶺橋,解決了村民過嶺進廟的問題。而為什麼後來在這座橋的後面又建了一座橋呢?說起這事,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那就是明末清初我國著名的堪輿大師、李坑人李景溪。據《婺源縣誌・方伎》篇記載,李景溪精通堪輿,曾著《陽宅祕訣》和《雷選心法》二書傳世,他依據風水學理論“水養財"之說,認為一村水口,為一村風水命脈所繫,水口緊,則村安財旺,而李坑“地戶”不濟(緊),則需補風水以護衛鄉里,於是便差人在這裡築碣建橋,攔財鎖氣、提“衛鄉”於橋之上,以示建橋之用意。從此,村裡又多了一道景觀,謂之“雙橋疊鎖"。

[至李坑村ロ]現在我們來到了李坑的內水口,也就是李坑村口,古木森森,溪水潺潺,青石小路徑直村莊,透過樹梢,李坑村已依稀可見。村口,是村莊的象徵,過去每當村裡有人出門遠行,家人總是戀不捨地送至村口,幹叮萬囑,依依惜別。出外多年的遊子返鄉回家、只要見到村口,便會激動不已,格外親切。在村口種植樟樹,是徽州人的習慣,茂密的村口水口林,能保佑村民、美化村莊。因此村民們從和植樟樹、愛樟樹、敬樟樹到神化樟樹,把樟樹當作神來供奉。大家看!樹底下搭建的這莊神龕,就是村裡人用來祭拜樟老爺的樟神廟廟”,村裡如果有小孩病難養家裡人就會用紅紙寫小孩的生反八字貼在德樹上,說是將小孩過寄給樟樹老爺,可治病消災保平安。到今天,村民們依然還是這樣做的,由於對樟樹的過份崇拜和信率,民間衍生出一句這樣的順口溜叫“樟樹底下走一走能活九十九,樟樹底下摸一摸能活一百多”,各位遊客朋友,不妨我們們也來試一試。

[進入李坑村]有人說,來到李坑,就彷彿走進了江南水鄉秀麗的畫畫卷,一條清澈的小溪從村中流過,小溪兩岸是一棟棟枕溪而建具有江南徽派特色的古老民居,一座座小橋凌架於溪上,古樸、靈秀而典雅,為我們展示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精美畫面,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眼前的這條小溪是由東向西流的,古徽州有句老話叫“東水西流吃穿不愁”。當年李氏先祖選擇在這裡築屋建村,是不是也相信了這句風水術語,把對生活的美好願望,奇託在村址的選擇和佈局上呢?

大家看!這些古老的徽派民居是不是很獨特?說到徽派民居,我想給大家作個簡要介紹,徴州民居建築形成於明朝中葉,由在蘇浙一帶經營鹽業的徴商吸取杭州、場州一帶的建築形式加之徴州本地的“古風”溶合而來,其主要特點是,外部特徵:粉牆黛瓦馬頭牆;內部特徵三間五架加天井;精華部分是“三絕"(磚雕、木雕、石購)。你們看!風火培兩頭的裝飾部分各不相同,頭是“中鬥”.俗稱“文頭",一頭翹首直刺蒼穹,形似雀尾,“叫鳴尾"(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鳥),俗稱“武頭"。一文一武,文武兼備備這裡給各位介紹一下徴派建建築的一個小常識就是徴派民居的大門鼓是開在武頭方向的,因為人們相信,武能鎮妖避邪,保一家平安吉祥;而“文頭”其後,指望文振家聲,在古徽州由於深受理學文化思想影響,朱子格言,始終是每個家庭恪守的箴言“讀書起家之本,和順齊家之本,勤儉治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只有崇儒務本、讀書人仕,方可振家聲,知曉了這麼ー個小小的常識,今後遇到這種徽式建築,就能從風火牆上的裝飾判斷出大門的朝向。也許有些朋友要問,為什麼在婺源的每個村莊,都能見到不少這樣樣建築氣派、雕刻精美、風格獨特的明清古建築呢?說到這一點,就不能不談到明清時期,雄居東南、稱中國商業舞臺三百年之久、十大商邦之首的徽商了,李坑是著名的徽商故里,歷史上曾湧現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商業俊オ,他們“商賈四方”,以自己的勤勞和才智,為李坑續寫了最輝煌的一頁。下面請隨我一道;去參觀一下清乾嘉年間木商李瑞材的故居。

有關江西李坑的導遊詞範文 篇15

古樹高低屋,斜陽遠近山,林梢煙似帶,村外水如環。

曉起,是婺源文化生態旅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被評為國家級農業生態示範村。

曉起是清代兩淮鹽務使江人鏡故里,位於婺源縣城東北45公里的江灣鎮境內,溪河交會處。據曉川《汪氏宗譜》記載:唐乾年間汪萬武始居,以逃亂至此天剛破曉啟明而取名"曉起",亦稱曉川。後洪姓亦在上游一公里處建村,也稱曉起。故曉起又有上下曉起之分。

群山環繞、一水橫亙的上曉起,村屋居多系明清建築,風格各具特色。。其中"進士第"、"大夫第"、"榮祿第"等官宅氣派堂皇,前後天井,廳堂寬敞深進,大門口三級高階和門樓精美的磚雕圖案,炫耀著主人高貴的身份。而村頭青石護欄的古道、古亭以及樑柱間族人"高中(進士)捷報"依稀可辨的"江氏宗祠",也很容易讓人想象古村當年的顯赫與繁華。

兩溪匯合處的下曉起,村邊水口十幾棵數百年老樹和村國小後成片的古樟樹林,即使在古樹遍佈的婺源也不多見。村中也頗多明清古建,風格各具特色,村內小巷均鋪青石,曲曲折折,迴環如棋局。一些村屋門前設有瓜棚豆架,一派田園景象。此外還有雙井印月、濯臺煥影等景。

曉起的"三雕"藝術久享盛名。三雕即磚雕、石雕和木雕。清末茶商汪允璋、汪允珪兄弟建造的"繼序堂"、"禮耕堂"是曉起"三雕"藝術的代表之作。

曉起的名貴古樹觀賞園薈萃了千餘株古樟群及全國罕見的大葉紅楠木樹和國家一級樹種江南紅豆杉。它們不僅是先人崇尚綠色、重視和保護環境的有力佐證,更為今天的曉起增添了幾分靈氣。

古樸典雅的明清民居,曲折寧靜的街巷,青石鋪就的驛道,遮天蔽地的古樹,野碧風清的自然環境,天人合一的曉起堪稱中國最具韻味的古文化生態村。

曉起交通便捷,離縣城34公里,黃山100公里,景德鎮120公里,油路直通景區。大型停車場、酒樓、各式竹、木結構房屋等配套設施完善,可以同時接待400多人吃、住、遊、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