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江西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導遊詞(精選5篇)

欄目: 江西導遊詞 / 釋出於: / 人氣:2.53W

江西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導遊詞 篇1

來到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參加過井岡山斗爭的老紅軍宋任窮同志題寫的“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九個燙金大字。經過花壇,是長長的臺階,這些臺階分為兩組,第一組49級,象徵1949年新中國成立。第二組60級,寓意陵園是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六十週年的1987年建成。陵園裡到處都是柏樹、桂花、杜鵑、方竹(看著是圓的,但用手摸卻是方的)、鬆、杉等。到處是綠樹常青,素花點綴,顯得莊重而肅穆。我們首先來到紀念堂。

江西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導遊詞(精選5篇)

紀念堂大門上方燙金橫幅“井岡山根據地革命先烈永垂不朽”是彭真委員長1987年視察井岡山時為陵園題寫的。紀念堂設有瞻仰大廳、陳列室、弔唁大廳。

瞻仰大廳正面漢白玉牆面的“死難烈士萬歲”六個大字是毛澤東1946年為革命烈士題寫的。正面玻璃櫃存放的是井岡山革命烈士的名冊。大廳內放置的花圈、花籃,有黨和國家領導人來井岡山時向烈士們敬獻的,有社會團體及旅遊觀光團敬獻而留下來作為紀念的。當有人向烈士們敬獻花圈時,瞻仰大廳就會響起哀樂聲。

瞻仰大廳左側陳列室展覽的人物是建國後去世的參加過井岡山斗爭的領導人的照片。他們當中有開創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主要領導人毛澤東、朱德、彭德環、陳毅、朱德、彭德懷、陳毅、羅榮桓等。

右側陳列室陳列的是建國前犧牲的革命先烈,其中有的烈士的照片是本人的歷史照片,有的是根據他們的親屬和戰友的回憶畫下來的,還有的烈士沒有照片,就用黨旗和青松代替。當我們看到那一張張年輕的臉龐,心裡對他們不禁肅然起敬,他們為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拋頭顱、灑熱血,這些犧牲的革命烈士大都是二十多歲就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瞻仰大廳後為弔唁大廳。弔唁大廳四周牆面嵌刻的是在井岡山斗爭時期壯烈犧牲的烈士英名錄。這是當年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包括七個縣市範圍的烈士名錄,共有15744位。在這些革命英雄的名字前,我們的心受到了強烈的震撼,面對那一排排的名字,我們放輕了自己的腳步,心裡有說不出的難受,我們強忍住淚水,靜靜地一步一步地從這些寫滿英雄名字的牆前面走過。對在井岡山斗爭中還有三萬多人為革命而犧牲沒有留下姓名的革命烈士,陳列時就在這裡為他們立了一塊無名碑,以示對無名先烈的深切懷念。

以前在書本上學到的、瞭解到的都是一些理性的知識,今天當我們真正親眼看到這些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蹟,覺得自己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和他們的差距真是太大了。我覺得我們應該多參觀這些革命景點,多受受教育。這次的黨員活動,真是太有意義了。

江西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導遊詞 篇2

陵園於1987年始建,同年10月建成並開放參觀遊覽。1997年10月,由鄧小平題字的“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碑”落成剪綵。陵園整體建築包括陵園門庭、紀念堂、碑林、雕像園、紀念碑五大部分。

北巖峰,山體猶如一座羅漢大佛像,坐北朝南,端坐 神壇。陵園按“佛”型山體因山就勢興建,佔地面積400畝。

踏入陵園大門,是塊橫式牌坊園標“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九個燙金大字為參加過井岡山斗爭的老紅軍宋任窮同志所題寫。進門後,經過花壇園庭,順山而上的寬闊平臺臺階分為兩組。第一組49級,象徵1949年新中國成立。第二組60級,寓意陵園是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六十週年的1987年建成。

陵園後山東側築有小型公路,以備年老體弱者和殘疾人登山觀瞻之用。陵園的綠化配製主要是採用柏樹、桂花、杜鵑、翠竹為主配以山體自生的鬆、杉、山櫻花等。主大門前栽種的大樹是日本冷杉,為國家一級保護樹種。臺階兩側林廊和雕塑園配製的是香柏、黃楊。全園四季綠樹常青,素花點綴,顯得莊重而肅穆。[2]

江西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導遊詞 篇3

井岡山風景名勝區是以革命人文景觀為主體與秀麗的自然風光相融合獨特型別的風景名勝區。茨坪是風景區的中心景區,是一塊四面青山環繞的山中盆地。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以下稱“陵園”)是中心景區新闢的主要革命人文景觀。它位於茨坪北面的北巖峰上。

北巖峰,山體猶如一座羅漢大佛像,坐北朝南,端坐神壇。陵園按“佛”型山體因山就勢興建,佔地面積400畝。陵園於1987年始建,同年10月建成並開放參觀遊覽。1997年10月,由鄧小平題字的“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碑”落成剪綵。陵園整體建築包括陵園門庭、紀念堂、碑林、雕像園、紀念碑五大部分。

陵園門庭:這是陵園的主大門!人們來到這裡,首先映入眼簾的橫式牌坊園標“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燙金大字為參加過井岡山斗爭的老紅軍宋任窮同志題寫。進門後,經過花壇園庭,順山而上的寬闊平臺臺階分為兩組,第一組49級,象徵1949年新中國成立。第二組60級,寓意陵園是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六十週年的1987年建成。陵園後山東側築有小型公路,以備年老體弱者和殘疾人登山觀瞻之用。陵園的綠化配製主要是採用柏樹、桂花、杜鵑、翠竹為主配以山體自生的鬆、杉、山櫻花等。主大門前栽種的大樹是日本冷杉,為國家一級保護樹種。臺階兩側林廊和雕塑園配製的是香柏、黃楊。全園四季綠樹常青,素花點綴,顯得莊重而肅穆。

紀念堂:登上寬闊的臺階即進入紀念堂。紀念堂大門上方燙金橫幅“井岡山根據地革命先烈永垂不朽”是彭真委員長1987年視察井岡山時為陵園題寫的。紀念堂設有瞻仰大廳、陳列室、弔唁大廳、忠魂堂。

瞻仰大廳正面漢白玉牆面的“死難烈士萬歲”六個大字是毛澤東1946年為革命烈士題寫的。正面玻璃櫃存放的是井岡山革命烈士的名冊。大廳內放置的花圈、花籃,有黨和國家領導人來井岡山時向烈士們敬獻的,有社會團體及旅遊觀光團敬獻而留下來作為紀念的。

瞻仰大廳左側陳列室展覽的人物是建國後去世的參加過井岡山斗爭的領導人的掛像。目前有51位。他們當中有開創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主要領導人毛澤東、朱德、彭德環、陳毅;有軍隊中的一大批將帥;如元帥朱德、彭德懷、陳毅、羅榮桓。大將譚政、粟裕、黃克城。上將陳伯鈞、賴傳珠、楊得志、朱良材。中將楊梅生、畢佔雲、張國華、譚家述。少將龍開富等;有建國後調離軍隊,到黨政部門擔任領導的。目前有13位,他們是何長工、賀敏學、賀子珍、陳正人、彭儒、曾志等。

右側陳列室陳列的是建國前犧牲的革命先烈,他們都是在井岡山斗爭時的老紅軍、老幹部。這組烈士掛像目前有54位。其中有的烈士的照片是本人的歷史照片,有的是根據他們的親屬和戰友的回憶畫下來的。還有的烈士無法徵集到照片,這裡就用黨旗和青松代替。

瞻仰大廳後為弔唁大廳。弔唁大廳四周牆面嵌刻的是在井岡山斗爭時期壯烈犧牲的烈士英名錄。這是當年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包括七個縣市範圍的烈士名錄,共有15744位。對在井岡山斗爭中還有許多為革命而犧牲沒有留下姓名的革命烈士,陳列時就在這裡為他們立了一塊無名碑,以示對無名先烈的深切懷念。

從弔唁大廳後側上樓為忠魂堂。忠魂堂是為安放老紅軍靈柩而設的。目前己安放五位老紅軍的骨灰,他們是張令彬、何長工、溫玉成、賀敏學、陳雲中。每年的清明節,他們的親屬、好友就會到這裡來弔唁他們。

碑林:首先我們看到的“井岡山碑林”五個燙金大字,是由中國書法家協會原名譽主席、原山東省委書記舒同題寫的。他是江西東鄉人,也是一位老紅軍。1998年去世。他的字型作為一種漢字字形己輸入電腦,全球通用。

井岡山碑林(下稱“碑林”)為江西省建築設計院設計,採用江南園林建築風格,分為碑廊、碑亭、碑牆三種碑刻陳列形式,因山就勢,高低錯落,配以亭、臺、樓、閣相結合的整體建築造型。

碑林分兩期工程建成。第一期1989年建成。第二期1992年建成。兩期碑林都是由黃河碑林、石家莊、蘇州碑刻研究室幾家碑刻單位支援,並代聘名家高手前來雕刻的,碑林的碑石全部用的是江西玉山縣的羅紋石。此種碑石材質細膩、光滑、耐磨,屬碑石中的上等石料。

碑林一共陳列有138塊精湛的書法碑刻,主要有三部分內容:一為黨和國家領導人上井岡山視察時的題詞;二為參加過井岡山斗爭的老紅軍的題詞;三為全國著名書法家、畫家、作家和知名人士熱心讚頌井岡山的題詞。他們以不同的形式,從各個方面熱情謳歌了井岡山革命鬥爭的光輝歷史和英雄業績與壯麗河山相互輝映的獨特的風景名勝。全廊寓革命傳統教育於書法藝術之中,是集建築藝術、書法藝術和雕刻藝術於一體的現代人文景觀。她給人們啟迪思想,磨練意志,陶冶情操,奮發向上。

雕塑園:井岡山雕塑園(下稱雕塑園)座落於陵園東側山頭,於1987年10月興建。她是全國第一座以革命歷史人物群像為題材的雕塑園。雕塑園園標為全國政協副主席、參加過井岡山斗爭的老紅軍肖克上將題寫。園內塑造了十九尊井岡山斗爭時期中共井岡山前委、紅四軍軍委,湘贛邊界特委的主要領導和著名人士毛澤東、朱德、彭德懷、陳毅、譚震林、陳正人、張子清、王爾琢、宛希先、李燦、何挺穎、王佐、袁文才、蔡協民、伍若蘭、何長工、羅榮桓、滕代遠、賀子珍等人的光輝形象。這19尊雕像分別由全國著名雕塑家劉開渠、葉毓山、程允賢、潘鶴、曹春生等以青銅、漢白玉、花崗岩為材料創作塑造,集南北雕塑藝術之精華,再現了艱苦卓絕的井岡山斗爭一代先驅的英雄氣概和戰將風采,具有歷史觀瞻和雕塑藝術的雙重價值,是難得觀瞻到的雕塑珍品。

紀念碑: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碑(以下稱紀念碑)位於“佛”型山體臉部,陵園的最上方。於1993年籌建,1997年建成並對外開放。紀念碑造型為全國著名雕塑家程允賢、王中設計。

紀念碑由基座、碑座和主碑三部分組成。佔地面積1200平方米。一樓的休息室、會客室和二樓的展廳組成基座部分,全部採用本市長坪鄉生產的花崗岩砌成。

主碑是用鍍鈦的不鏽鋼製作的。它高達27米,意含1920xx年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建立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主碑的造型是突出“山”的形狀。它有著兒層含義:遠看像一團火焰,寓意井岡山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近視如林立的鋼槍,寓意“槍桿子裡面出政權”。

主碑的基座部分,採用“將軍紅”大理石砌成,高9.7米,表示1997年紀念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七十週年建成。碑座的碑名“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碑”是鄧小平同志1984年在北京親筆為紀念井岡山革命烈士題寫的。碑座上三組反映井岡山斗爭的漢白玉浮雕,為中央美術學院曹春生教授設計。

正面組浮雕的主題為“薈萃井岡”,展示井岡山紅軍於1920xx年4月名揚天下的“朱毛會師”和同年12月的紅四軍與紅五軍會師的情形以及毛澤東、朱德、彭德懷、陳毅等領導人的英姿氣概。

東面組浮雕主題為“紅色割據”。展示毛澤東在井岡山斗爭開創的“工農武裝割據”的內容,即開展土地革命、軍隊建設、黨的建設,政權建設的生動場面。

西面組浮雕主題為“浴血羅霄”。這組浮雕通過反映井岡山斗爭著名的龍源口大捷等戰鬥和以茨評為中心的井岡山軍事根據地及其五大哨口以及九隴山軍事根據地,展示紅軍以非凡的毅力,英勇奮戰,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多次軍事“進剿”和“會剿”以及艱苦卓絕的戰鬥生活。

紀念碑前還設計建造了一尊“母親”雕像,寓意井岡山是中國革命搖籃,是對後人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大課堂。

江西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導遊詞 篇4

神奇的朱德元帥故里,一處絢麗多姿的原生態風景區,一個神祕莫測的客家文化部落。

這裡有神似五角星形狀的琳琅山,有酷似關羽手中青龍偃月刀的關刀山,有形如古代官帽的轎頂山,有宛如中國地圖的琳琅湖……。這裡的奇山異水,孕育了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勳、人民解放軍三軍總司令朱德元帥。在這裡,有許許多多神話般的傳奇軼聞,朱德元帥親手栽植的黃桷樹,就傳說著無數意味深長的故事。

(一)偉岸之樹

朱德幼年時,在自家後面的山坡上栽了一棵黃桷樹。這是一棵普普通通的樹,確有著非同尋常的故事,這些故事並非虛構,朱德故鄉人民都耳聞目睹了這一切。

一個多世紀以來,她歷經風雨,歷經磨難,幾起幾落,幾死幾生,她的生存與朱德元帥的命運休慼相關,相似驚人。

她紮根於峭壁石縫之中,與日月星辰為伴、同風雨雷電抗衡,採天地之靈氣,吸日月之精華,戰嚴寒、鬥酷暑,餐風飲露,歷經滄桑,練就了一身鋼筋鐵骨,生成了一腔浩然正氣。她伸出枝葉擁抱河山,敞開胸懷奉獻人類,高風亮節,讓人肅然起敬。

她聳立在險山惡口之上,與山川共命運,與小草共呼吸,心胸寬似海,意志堅如鋼,只是奉獻,毫不索取。生命取之於自然,奉獻於人類,與自然融洽和諧,同天地共生共榮。

她雄姿勃發,傲視蒼穹。兒子兒孫遍佈在山之巔,谷之底,河之畔,路之旁,盤根錯節,鬱鬱蔥蔥。

她高大挺拔,枝繁葉茂,遮天蔽日,冠蓋如雲。朱德故鄉人民常常聚集在樹下感受她,觀賞她,置身其下,神清氣爽;仰觀其上,驚歎偉岸。

(二)靈性之樹

站在粗壯挺拔的黃桷樹下,手撫蒼老的樹幹,感受其生命氣息,體味其博大胸懷,令人心曠神怡,浮想聯翩。

據鄉親傳說,這棵樹是有靈性的。

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蔣介石在戰場上屢戰屢敗,他對人民軍隊的總司令朱德恨之入骨。曾多次派遣特務,潛伏到朱德總司令故里從事破壞活動。同時,命令劉湘、田頌堯等四川大軍閥,帶領軍隊來到朱德故居,挖朱德家的祖墳,以破壞朱德家祖墳的“風水”。在那惡魔橫行的歲月,朱德故居遭受到史無前例的浩劫。這些無惡不作的匪兵,燒房掠物,挖墳砍樹,這棵黃桷樹也沒能逃過這場劫難。匪兵在她的根部堆了許多幹柴,澆上汽油,點上熊熊烈火,妄圖置她於死地而後快。她氣貫長虹,巍然挺立在沖天大火之中,沒有求饒,沒有呻吟,是那麼大義凜然,是那麼從容就義!

國民黨匪兵走了,飽受凌辱的鄉親們哭了。鄉親們避開特務的監視,在風高月黑的夜幕掩護下,為她傷痕累累的根部澆上水,培上土;給她體無完膚的軀幹包上穀草,紛紛在心底裡祈禱她能起死回生。蒼天不負民意,她好像不忍心丟下朝夕相處的鄉親們撒手而去,在父老鄉親的精心呵護下,奇蹟終於出現了,她竟然在第二年春天又生出了新枝,長出了嫩芽,日復一日,又漸漸恢復了昔日的勃勃生機!

一九四九年,平地一聲春雷響,飽受三座大山壓迫的中國人民,迎來了共和國的明媚春光。從此,這棵大樹被政府文物部門掛上了“重點文物保護”的吊牌。

但是,樹欲靜而風不止。上個世紀60年代,又一場厄運從天而降。轟轟烈烈的席捲全國,朱德元帥被扣上了“黑司令”帽子。當年,從首都北京一些大學裡,來了幾撥“紅衛兵”,這些“紅衛兵小將”在朱德故居貼了鋪天蓋地的大字報,汙衊三軍總司令是“黑司令”。他們得知這棵黃桷樹是“黑司令”親手栽植的,居然在樹幹上貼滿了誣衊朱德元帥的標語!

北京來的紅衛兵走了,從此,這棵大樹竟然“悲憤成疾”!短短几天,就落光了葉子!進入了“深度沉默”狀態。倍受驚駭的鄉親們哭了。大家生怕朱德元帥手植的黃桷樹再次死去,於是,避開“紅衛兵造反派”的監督,利用風平浪靜的夜晚,又給她培土上肥,施以甘泉,但她依然一芽不發。

十年浩劫終於結束了,扣在朱德元帥頭上的“黑司令”帽子揭掉了。“無巧不成書”,已經“死亡”十多年的大樹,居然發出了新枝,長出了嫩芽!“十年枯樹發芽了!”鄉親們興奮不已、奔走相告。真是喜事連連,細心的鄉親們又發現,朱德故居從不開花的幾百株鐵樹,竟然爭先恐後吐出了朵朵鮮豔的花蕊。“千年鐵樹開花了!”又一個振奮人心的訊息傳遍了山山水水、四面八方。

如今,這棵大樹正逢國強民富盛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保護,她愈來愈挺拔,越長越茂盛,每個枝條都滲透著生命的靈氣,又像當年那樣,生機盎然,英姿勃發。

(三)神奇之樹

朱德元帥手植的這棵黃桷樹,還發生了許多神奇故事。

據說,在千里之外某地,有一位農婦長年臥病不起。一天晚上,她剛合上雙眼,便飄飄浮浮地到了一個仙境般的地方,這兒綠樹成蔭、曲徑幽幽,生長著一棵碩大的黃桷樹,在大樹下有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太太對她說:這是朱德元帥栽植的黃桷樹,你把樹葉撿些回去,將其熬湯喝下,保管湯到病除。醒後,深感奇異,於是,按照夢中的記憶,千里迢迢來到了朱德元帥故居,在一個刀切斧劈的懸崖峭壁上,果然見到了夢境中的黃桷樹。她在樹下撿了一大包枝葉,就匆匆忙忙趕回家。將這些枝葉熬湯吃後,果然治好了多年不治的頑症。事後,她又專程來到這裡,燒紙跪拜,千恩萬謝救苦救難的“菩薩樹”。為示敬意,還給這棵樹佩戴了幾條長長的紅綢帶。

樹葉能消災治病的訊息不徑而走,頓時,四面八方的人們慕名而來。絡繹不絕的崇拜者撿走了枯萎的落葉,挖走了裸露的樹根,折走了下垂的樹枝,剝走了軀幹的樹皮……。傷痕累累的她,根部堆滿了紙灰,擺滿了貢品,身上掛滿了隨風飄揚的紅綢帶。當地村民每每見到那些挖根折枝者,心中萬分痛惜。但她昂首挺立,似乎沒有痛苦,是那麼從容,是那麼溫順,毫不吝嗇地奉獻一切!

至今,這棵黃桷樹還時常被周邊的鄉親和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披掛了無數的紅綢帶。對此,政府部門想盡千方百計進行了多次制止和清除,但仍然屢禁不止。因而,又形成了一道別樣的景觀。

如今,朱德故居是聞名於世的“AAAA”級風景區、全國紅色旅遊景點。每天,來自世界各地旅遊觀光的客人絡繹不絕,瞻仰朱德故居的遊人如織。凡是來過的客人都要專程到這棵黃桷樹下瞻仰其雄姿,無不讚其神奇,無不嘆其美麗!

江西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導遊詞 篇5

這次的旅行著實艱難,因為是我一個人的旅途,我這次是特意過來瞻仰朱爺爺的,感受感受他的偉大與革命精神,來推動我學習的動力。首先,向朱爺爺脫帽致敬。

抱著百分百的興奮去朱德紀念館的,哪知道路途中還堵車,開始失望了,也想在半途中返回,想想半途而廢不是我的風格,繼續前行。看到廣場我就跟看到黎明前的曙光一樣,讓人激動不已呀!

剛下車就看到偌大的招牌矗立在北廣場,彷彿護衛著朱爺爺的故居,不讓人輕易冒犯,在路上的壞心情一下子好多了,心情也歲之暢快起來,呵呵,還等什麼!我趕緊的穿過那“護衛隊”進入“城堡”。紀念館門口塑有朱德爺爺的雕像,在他看來一切都盡收眼底。

漫步在綠色的天地一切都感覺是新的,給人鬱鬱蔥蔥的感覺,總之進去就很暢快。走進去綠樹相互掩映,透露出大地的生機勃勃。首先觀賞的是紀念館,大門前的石像就足以威懾到各界偉人,讓人產生一種肅然起敬的感覺,走進大廳看看吧!

“勤勞刻苦的佃農子弟”,介紹了朱德同志青少年時代在家鄉的23年生活、學習、勞動的情況。

“投筆從戎”、“護國討袁”、“尋求真理”、“旅歐求學”和“回擊英艦”,介紹了朱德同志討袁護國、參加辛亥革命的活動史。

“南昌起義”、“井岡會師”、“萬里長征”、“抗戰八年”、“解放戰爭”,是整個陳列的重點,通過展覽,真實地再現了南昌起義、湘南起義、井岡山會師、保衛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龍源口戰鬥、四渡赤水、建立太行山抗日革命根據地以及指揮“三大戰役”時總司令朱德同志的光輝形象。

“國務活動”,展出了朱德同志建國以後領導軍隊建設、主持國務活動和回家鄉視察的情況。

紀念館右側有“懷念朱德同志字畫陳列廳”,展出了鄧爺爺、宋慶齡、鄧穎超、李鵬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題詞,以及著名書法家作品530餘幅。

朱德故里群山環抱,翠柏青松,綠樹成蔭,道路縱橫,交通十分方便。館內的亭臺樓閣、池館水榭,貫以寬闊的石板大道和環形公路連線各紀念點,把朱總司令的崇高形象與優美的自然風光渾然融為一體,吸引著眾多的中外觀眾,同時也吸引著像我一樣的愛國者。

這次的旅行還算值得,讓我知道革命的偉大與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