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長江三峽導遊詞(通用16篇)

欄目: 湖北導遊詞 / 釋出於: / 人氣:1.9W

長江三峽導遊詞 篇1

各位遊客你們好!歡迎來到壯麗雄偉的三峽!三峽是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的總稱,位於長江上游,全長約1200裡。三峽兩岸崇山峻嶺,懸崖絕壁;其江水洶湧奔騰,驚濤拍岸,可謂險中生美。如今的三峽依然保持著昔日的雄偉,但隨著三峽工程的建立更加聞名於世,並對如今的水利工程起著重要的作用。心動不如行動,快去參觀一下吧!

長江三峽導遊詞(通用16篇)

各位遊客歡迎大家來三峽觀光。七百里的三峽雄奇挺拔,清幽秀麗,四季美景風格各異,夏季水漲,水流湍急,水勢凶猛,春冬之時,潭水碧綠,清波迴旋,怪柏多生絕巘,瀑布飛旋,秋季冷清寂靜,猿鳴哀轉

長江三峽,中國10大風景名勝之一,中國40佳旅遊景觀之首。長江三峽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峽谷的總稱。它西起四川奉節的白帝城,東到湖北宜昌的南津關,長二百零四公里。這裡兩岸高峰夾峙,江面狹窄曲折,江中灘礁棋佈,水流洶湧湍急。萬山磅礴水泱漭,山環水抱爭縈紆。時則岸山壁立如著斧,相間似欲兩相扶。時則危崖屹立水中堵,港流阻塞路疑無。郭沫若同志在《蜀道奇》一詩中,把峽區風光的雄奇秀逸,描繪得淋漓盡致。我國古代有一部名叫《水經注》的地理名著,是北魏時酈道元寫的,書中有一段關於三峽的生動敘述: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元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見曦月……。

瞿塘峽為長江三峽之一,西起奉節縣白帝山,東迄巫山縣大溪鎮,總長八公里,是三峽中最短的一個,但最為雄偉險峻。難怪古代詩人發出縱將萬管玲瓏筆,難寫瞿塘兩岸山的讚歎。湍急的江流,闖入夔門,在緊逼的峽谷中奔騰咆哮。船駛峽中,真有峰與天關接,舟從地窟行之感。

長江三峽導遊詞 篇2

各位遊客你們好!歡迎來到壯麗雄偉的三峽!三峽是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的總稱,位於長江上游,全長約1200裡。三峽兩岸崇山峻嶺,懸崖絕壁;其江水洶湧奔騰,驚濤拍岸,可謂險中生美。如今的三峽依然保持著昔日的雄偉,但隨著三峽工程的建立更加聞名於世,並對如今的水利工程起著重要的作用。心動不如行動,快去參觀一下吧!

各位遊客歡迎大家來三峽觀光。七百里的三峽雄奇挺拔,清幽秀麗,四季美景風格各異,夏季水漲,水流湍急,水勢凶猛,春冬之時,潭水碧綠,清波迴旋,怪柏多生絕巘,瀑布飛旋,秋季冷清寂靜,猿鳴哀轉

長江三峽,中國10大風景名勝之一,中國40佳旅遊景觀之首。長江三峽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峽谷的總稱。它西起四川奉節的白帝城,東到湖北宜昌的南津關,長二百零四公里。這裡兩岸高峰夾峙,江面狹窄曲折,江中灘礁棋佈,水流洶湧湍急。"萬山磅礴水泱漭,山環水抱爭縈紆。時則岸山壁立如著斧,相間似欲兩相扶。時則危崖屹立水中堵,港流阻塞路疑無。"郭沫若同志在《蜀道奇》一詩中,把峽區風光的雄奇秀逸,描繪得淋漓盡致。我國古代有一部名叫《水經注》的地理名著,是北魏時酈道元寫的,書中有一段關於三峽的生動敘述:"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元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見曦月……"。

瞿塘峽為長江三峽之一,西起奉節縣白帝山,東迄巫山縣大溪鎮,總長八公里,是三峽中最短的一個,但最為雄偉險峻。難怪古代詩人發出"縱將萬管玲瓏筆,難寫瞿塘兩岸山"的讚歎。湍急的江流,闖入夔門,在緊逼的峽谷中奔騰咆哮。船駛峽中,真有"峰與天關接,舟從地窟行"之感。

長江三峽導遊詞 篇3

各位遊客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世界水電之都——宜昌觀光遊覽,我是您此行的導遊。俗話說:青山綠水出秀才,我就代表我們低調奢華有內涵的宜昌秀才歡迎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們,希望本次旅程和我的服務能給大家留下美好的印象,在這裡預祝大家旅途愉快!

咱們今天要遊覽的是長江三峽風景區,長江三峽旅遊,可以從重慶順流而下,快鏡頭地觀賞三峽奇特風光,也可以從宜昌逆流而上,慢節奏地飽覽長江沿途美景。“三峽天下壯,請君乘船遊”。各位朋友,您準備好了嗎?就請大家隨我一起開始這船在畫中行,人在畫中游的風情之旅吧!

長江三峽其實是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的總稱。它西起重慶奉節的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的南津關,全長190多公里。而三段峽谷各有特色,瞿塘峽以雄著稱,巫峽以秀聞名,西陵峽則是以險出名。三峽兩岸重巒疊嶂,形態各異,船行駛在三峽中,一會兒山色全阻,一會兒豁然開朗,別有洞天!

現在我們的遊船經過的就是長江三峽的第一個峽谷——西陵峽,它全長76公里,東起宜昌南津關,西至香溪口。西陵峽在以前是以險著稱,有句行船諺語說:“西陵峽中行節愁,灘灘都是鬼見愁”。不過,新中國成立後,西陵峽經過整治,特別是葛洲壩工程和三峽工程的相繼修建,使得整個西陵峽的航運條件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雖然峽內的風景發生了一些變化,但位於葛洲壩和三峽大壩之間的一段38公里的西陵峽東段卻原封不動的保留了下來,它保持著三峽的原汁原味,是唯一永遠不被淹沒的三峽風光。

船過大溪,經過了一段比較平緩的寬谷地帶,我們就進入瞭如詩如畫,風韻秀美的巫峽。巫峽自巫山縣城東大寧河起,至巴東縣官渡口止,全長46公里,有大峽之稱,以幽深秀麗擅奇於天下。峽江兩岸,青山不斷,群峰如屏,船行峽中,時而大山當前,石塞疑無路;忽又峰迴路轉,雲開別有天,宛如一條迂迴曲折的畫廊。巫峽兩岸群峰,以十二峰為奇,它們各具特色,尤以神女峰最為纖麗奇俏。“秀峰豈止十二座,更有零星百萬峰”,神女峰就在鬆巒峰西鄰,高860m,海撥1020m,挺拔俊秀,峰頂直刺天穹。峰頂那根人形石柱,高約10m,每當雲煙繚繞峰頂時,人形石柱像披上薄紗似的,更顯脈脈含情,嫵媚動人,宛若一位婀娜多姿、亭亭玉立的少女,在那裡望斷長江,迎送舟帆。她每天第一個迎來燦爛的朝霞,又最後一個送走絢麗的晚霞,故名“望霞峰”。相傳三峽裡有十二條惡龍興風作浪,危害人民。仙宮王母娘娘的小女兒瑤姬知道後帶領眾姊妹下凡,斬了十二條惡龍,並向大禹授天書,幫大禹疏通了三峽,消除了水患。以後,眾仙女再也不願回宮,便化成十二座山峰守護在巫峽兩岸,神女峰便是瑤姬的化身。三峽大壩蓄水後,遊人泛舟神女石榴裙下,仍需如現在一樣仰頭眺望,才能欣賞到神女的綽約風姿。

各位遊客: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今日離別後,何日君再來?鄧麗君小姐這首《何日君再來》是我們常常唱起的一首歌。但我相信,我們之間友情的花朵會常開,長江三峽的美景永遠常在,今日離別後,什麼時候你會再來?也許從此之後我們不會再相見。在大家這次長江三峽之旅的最後時刻,我想說:祝大家在以後日子裡,生活好工作好樣樣都好,親戚好朋友好人人都好。歡迎你再來宜昌!謝謝大家!再見!

長江三峽導遊詞 篇4

大家都知道我們今天要參觀的便是長江三峽了,在我國流傳這樣的一句話:“三峽天下壯,請君乘船遊。”接下來就請大家和我登上“輕舟”號,一起去領略一下三峽獨特的魅力吧!

三峽的形成與長江是息息相關的,而長江呢,是我國第一大河流,發源於青藏高原,全長6300餘公里,途徑我國11個省市自治區,最終注入東海,同時它也世界第三大河流,是僅次於亞馬遜河以及尼羅河。長江在途徑四川東部奉節時,衝開了崇山峻嶺,奔騰而下,形成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長江三峽,但是我們平常所說的三峽,則是瞿塘峽、巫峽以及西陵峽的總稱了。她西起四川東部奉節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南津關,全長201公里。其中瞿塘峽以雄偉險峻,巫峽以幽深秀麗,西陵峽以灘多水急而著稱。

好了,各位朋友,我們現在即將進入的便是長江三峽的第一峽谷——瞿塘峽了。瞿塘峽全長8公里,在三峽中以雄偉險峻著稱。大家可以看到,在峽谷入口處有兩塊天然的絕壁對立,形成一個天造地設的大門,這便是夔門了,有一句話叫做:夔門天下雄。浩浩蕩蕩的長江經過此處,由於河道突然變窄,使得江水如同萬馬奔騰,十分壯觀。而夔門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有錢的門,為什麼這樣說呢?如果大家不相信的話,可以拿出新版的十元人民幣,看看它的背後,便是夔門了。所以我建議大家在這裡拍張照,一來可以作為留戀,二來也可以給大家帶來多多財氣,同時我也在這裡祝願大家的財運能夠像這江水進入夔門一樣滾滾而來。

進入夔門之後,便真正進入瞿塘峽了,由於這裡地勢險峻,兩岸崇山無數,使得長江在這裡變成了一條細帶,向上看只能看到雲天一線,向下看卻看到波濤洶湧,是不是讓人感到膽戰心驚呢?瞿塘峽雖然較短,但是卻同時擁有風箱峽、古棧道等諸多景點,特別是風箱峽中的懸棺更是令人驚奇。大家可以看到,在前面峭壁中有一條裂縫,裂縫中是不是有幾個類似於風箱的東西呢?那便是古人的懸棺了!據考證,這些懸棺已有20xx0多年的歷史,但古人是如何把笨重的懸棺放上懸崖上的則是未解之謎了。

隨著遊船出了大寧河口,我們現在到的便是長江三峽中幽深秀麗的巫峽了,它西連大寧河口,東至巴東縣關渡口,全長45公里,是三峽中最完整的一個峽谷,因此人們又稱它為大峽。雖然巫峽的美景眾多,但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巫山十二峰了,那麼今天我將重點給大家介紹我們眼前的神女峰。大家抬頭往上看,在那群峰之巔聳立著一座山峰,峰頂有一人形石柱,看上去就像是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深情俯視著長江,那便是傳說中的神女峰了。傳說在很久以前,三峽中有十二條惡龍,它們危害百姓,無惡不作,王母娘娘的小女兒瑤姬知道後,便與眾姐妹商量來到人間屠殺惡龍,並教給大禹治水的方法,而她們呢也被三峽美麗的景色所吸引,於是就變為巫山十二峰守護著三峽,神女峰便是瑤姬的化身了。

好了,現在隨著遊船使出神女峰,放眼望去,大家可以看到,江面突然變得開闊,而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便是三峽中最後的一個峽谷,西陵峽了,西陵峽全長45公里,是三峽中最長的峽谷,素以灘多水急而著稱,但是後來隨著三峽大壩的修築,這已經成為了歷史,現在船行於江面上,大家可以感到十分的平穩。西陵峽歷來有三灘四峽,三灘分別是青灘、洩灘、崆嶺灘,而四峽則是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下、燈影峽以及牛黃峽,西陵峽更是灘中有灘,峽中有峽,大灘有小灘,灘多水急。三峽的船伕世世代代在這裡與激流殊死搏鬥,每當有船伕駛進西陵峽時,就會發生“觸礁船破碎,滿江屍浮沉”的慘劇,大家可以順著我的手勢看到,在青灘之上有一座白骨塔,是專門用來堆積死難船伕的屍首的。那麼說到這裡呢,大家不用擔心,其實自從修建了三峽大壩,這裡的江水也變得十分平緩,這裡也就從險點變為景點了。

隨著三峽的建成,這裡的水位也不斷上升,已經淹沒了兵書寶劍峽和牛肝馬肺峽,而人們現在也已經把牛肝馬肺峽的相關文物送到文物保護區了,待建成之後將對遊人開放,大家有機會的話也是可以去參觀的。

好了,各位朋友我今天給大家的講解就到這裡,那麼我們今天的行程呢,到這裡也就要告一段落了,短短的一天我們就參觀了三峽各個景區,大家的激情與活力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我也希望自己的講解能給大家帶累美好的回憶,如果我有什麼做的不周到的地方還請大家多多指正。

在中國有句俗話,叫做“兩山不能相逢,兩人總能相遇”,而我也期待著與大家再次的相遇,最後,在這裡祝願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長江三峽導遊詞 篇5

在我們到達登船碼頭之前呢,我想先向大家簡要的介紹一下三峽的概況。

長江是我國的第一大河,它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沱沱河起步,納百川千流,自西向東,橫貫中國腹地,全長6300餘公里。它滿載四季浪歌,永不停息地直奔東海。長江是僅次於南美亞馬遜河和非洲尼羅河的世界第三大河,她是孕育中華民族古老文明的搖籃。它流經四川盆地東緣時衝開崇山峻嶺,奪路奔流形成了壯麗雄奇、舉世無雙的大峽谷——長江三峽。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奉節的白帝城,東至我們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關,全長201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峽谷之一。之所以稱為三峽呢,是因為她是由著名的三段峽谷組成的,自西向東依次是:雄偉的瞿塘峽,秀麗的巫峽和險峻的西陵峽。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已經抵達了碼頭,請大家整理好隨身攜帶的物品隨我登船,一起開始神奇壯麗的三峽之旅吧!由於我們是逆流而上,現在我們看到的是第一個峽谷——西陵峽。風光綺麗的西陵峽,西起湖北秭歸縣香溪河口,東至宜昌市南津關,全長76公里,是長江三峽中最長的峽谷。因位於“楚之西塞”和夷陵的西邊(夷陵是宜昌的古稱)故得名。西陵峽以“險”出名,以“奇”著稱,奇、險化為西陵峽的壯美。西陵峽峽中有峽,灘中有灘,自古三峽船伕世世代代在此與險灘激流相搏。解放後整治航道,西陵峽中灘多水急的奇觀、船伕搏流的壯景不復存在了,尤其是隨著葛洲壩工程和三峽工程的建成蓄水,險灘礁石更是永睡江底了。像今天這樣的順暢地行船在以前是絕對不敢想象的,就讓我們以輕鬆的心情欣賞西陵峽兩岸的美妙景色吧。

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就是南津關——長江三峽的起始點,長江中上游的分界線。過了南津關,我們就到了燈影峽。燈影峽是以形取景,船左方(南岸)的馬牙山上有四塊奇石,酷似《西遊記》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高興歸來的生動形象:手搭涼蓬、前行探路的孫悟空;捧著肚皮、一步三晃的豬八戒;肩落重擔、緊步相隨的沙和尚;安然坐騎、合掌緩行的唐僧。形象逼真、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妙不可言。每當夕霞晚照,從峽中遠望,極似皮影戲中的人物,當地人叫“燈影戲”,故名燈影峽。

各位朋友,我們的遊船現在是航行在燈影峽中,兩岸映入我們視野的便是三峽人家風景區,它位於以險峻著稱的西陵峽境內,三峽大壩和葛洲壩之間,橫跨秀麗的燈影峽兩岸,面積14平方公里,它既是大型的三峽自然風景區,一肩挑兩壩,三峽大壩和葛洲壩;一江攜兩溪,龍進溪和楊家溪。它又是大型三峽文化主題公園,古老的地質文化、巴人文化、楚國文化、土家文化、碼頭文化和軍事文化等構成三峽人家的歷史人文景觀。

隨著船行出燈影峽不久就到了香溪寬谷。在這綠水悠悠的香溪之濱,歷史上曾誕生過兩位著名人物:一位是偉大愛國詩人屈原,一位是漢代的王昭君。傳說有一天,昭君在溪邊洗臉,無意中把頸上項鍊的珍珠散落溪中,從此溪水清澈,水中含香,似一條流香溢美的綵帶,故名香溪。三峽工程蓄水後,遊船可從長江直到昭君村,中途也可到達屈原故里———樂平裡。

現在我們的遊船已經進入了以“秀”著稱的巫峽。巫峽從湖北巴東縣的官渡口到重慶巫山縣的大寧口,綿延45公里。幽深秀麗的巫峽,處處有景,景景相連,最為壯觀的則是“巫山十二峰”,而其中神女峰最令人嚮往。

各位朋友,請隨我手指的方向遠望,看見那塊矗立在山峰之顛的靈石了嗎?那就是傳說中化身靈石的巫山神女,遠遠望去,就象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含情脈脈地凝視著江面。神女峰不僅峰姿秀麗,而且傳說動人。三峽地區有很多有關這位神女的傳說故事,流傳甚廣的說法是這樣的:很久以前,一位專門以打魚為生的漁夫,有一次他在江上捕魚,由於那天風雨大作,漁夫沒有回來,他的妻子天天站在山頂苦苦企盼自己的丈夫有朝一日回家來,日也盼,夜也盼,風雨無阻。漁夫沒有回來,她自己也傷心地化為岩石,佇立在山峰之顛,人們有感於這位堅貞妻子的行為,稱呼她為“神女峰”。這個感人的愛情故事千百年來在民間流傳,神女峰也被譽為美好愛情與夫妻間真誠相待、同甘共苦的美好象徵。

時間過得真快,現在我們的遊船已經抵達了此行的最後一個峽谷——瞿塘峽。大家看,這裡水天一色,江流急湍,波濤滾滾。往兩邊看,兩岸的山峰猶如刀削斧砍過一樣,長江流經此地猶如細帶。這裡就是瞿塘峽的峽口——夔門。上游的江水流經這裡,突然變窄,最窄處不足100米,浩浩蕩蕩的江水如萬馬奔騰直奔夔門來。於是杜甫曾經有詩云“眾水匯涪萬,瞿塘爭一門”,描述的就是夔門江水的壯麗景觀,故有“夔門天下雄”之美譽。夔門還是財富的象徵,因為舊版五元人民幣和現在的十元人民幣的背面就以夔門為圖案,因此夔門又稱之為“財富之門”,滾滾而來的江水正是財源廣進的意思。建議大家在此拍照留念,將夔門滾滾而來的“財富”都悉數帶回家。

快樂的時光總是這麼匆匆,轉眼間咱們的三峽之旅就要結束了。

長江三峽導遊詞 篇6

遊客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吳司。我將帶大家去遊覽美麗的長江三峽,請跟我來吧!

朋友們,這裡是巫峽。巫峽航道曲折幽深,雲作衫,雨作裙,輕紗飄忽,把那秀美的山巒掩映在朦朧的幻影中,引動著人們浮想聯翩。峽中兩岸青山連綿,群峰如屏,江流曲折,幽深秀麗,宛如一條天然畫廊。峽兩岸為巫山十二峰,在十二峰中以神女峰最為俏麗,也最有名。傳說,瑤池宮裡住著西王母第二十三個女兒,名叫瑤姬,她聰慧美麗,心地善良,活潑開朗,耐不住宮中寂寞的生活。八月十五這一天,她邀請了十一姐妹,騰雲駕霧,遨遊四周。當她們來到巫山時,被這裡的美景迷住了,十二仙女早就厭倦了宮中寂寞的生活。久而久之,她們便化成十二座奇秀絕美的山峰,聳立在巫峽兩岸。這就是神女峰的傳說。遊客朋友們,我們將遊覽下一個景點—西陵峽。

朋友們,這裡就是西陵峽,它得名於三峽明珠——宜昌市南津關口的西陵山。它是三峽中最長的一個峽。它全長一百餘公里。峽谷內,灘多流急,以“險”出名,以“奇”著稱,“奇”、“險”化為西陵峽的壯美。整個峽區都是高山、峽谷、險灘、暗礁。峽中有峽,灘中有灘。大家玩得很開心吧!我們將遊覽最後一個景點——瞿塘峽。

瞿塘峽全長8公里,西起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至巫山縣的大溪鎮,景色最為雄偉險峻。奔騰咆哮的長江,一進峽谷便遇上氣勢赫赫的夔門。遊客朋友們注意喲,這夔門兩岸的山峰陡峭如壁,兩岸最高峰可達1000—1500米,摔下去就沒命了喲!這裡峽深水急的江流,綿延不斷的山巒,構成了一幅極為壯麗的畫卷。正如郭沫若《過瞿塘峽》一詩所說:“若言風景異,三峽此為魁”。

這次遊覽長江三峽到此結束了,遊客朋友們,你們一定被這美麗的長江三峽迷住了吧!如果有機會,再讓我們一起細細遊賞一番吧!拜拜!

長江三峽導遊詞 篇7

大家好!在這裡我對大家參加我們的旅遊團表示熱烈的歡迎,在接下去的時間裡將由我為各位提供導遊講解服務,我一定會盡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這次旅遊活動中感到開心愉快!

好,下面請大家隨我一起去遊覽萬里長江上著名的景區——長江三峽。

首先呢,我想為大家介紹一下長江。大家知道,長江是我國最長的河流,是全世界第三長河,它僅次於非洲的尼羅河和南美洲的亞馬遜河,它的源頭在我國青藏高原的唐

古拉山,(流經青海、西藏、雲南、四川、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跨十一個省市自治區,最後匯入東海,全長6300公里,長江流域佔我國國土面積的1/5。

當長江流至重慶東部的奉節,長江便衝開重山峻嶺奔騰而下,形成了雄偉壯麗的大峽谷——長江三峽,我們今天所說的三峽其實就是衢塘峽、巫峽、西陵峽的總稱,它西起重慶奉節的白帝城,東到湖北宜昌市南津關,全長193公里,三段峽谷各有特色,衢塘峽雄偉險峻,巫峽幽深秀麗,西陵峽灘多水急,三峽兩岸重巒疊嶂,形態各異,船行駛在三峽中,一會兒山色全阻,一會兒豁然開朗,別有洞天。

長江三峽不僅自然景觀卓越被稱為我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他的人文景觀也是不容小覷的。在長江三峽中,瞿塘峽以雄著稱,所以又被稱為夔門。它西起重慶奉節白帝城,東止巫山縣的大溪鎮,全長8公里,在舉世聞名的三峽中最短,但是景觀最雄偉壯觀,長江在這裡切過中生代石灰岩,形成了陡峭的峽谷,兩岸斷巖峭壁猶如刀砍斧削,難怪古人曾發出"重江萬管玲瓏筆,難寫衢塘兩岸山"的感慨,兩岸山峰高出江面幾百米,海拔高度大多在1000-1500米左右,江面在此非常狹窄,最窄的地方只有100米,如果從上望下俯視就好像船行駛在地道中一般。當然,夔門雖雄,但是他就像一位剛柔並濟的男子,他也有充滿書卷味道的景觀。

那就是白帝城的人文氣息。白帝城是觀"夔門天下雄"的最佳地點。歷代著名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劉禹錫、蘇軾、黃庭堅、范成大、陸游等都曾登白帝,遊夔門,留下大量詩篇。李白"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詩句,更是膾炙人口。故白帝城又有"詩城"之美譽。三國蜀漢皇帝劉備討伐東吳,兵敗白帝城,憂傷成疾,臨終前在白帝城永安宮向丞相諸葛亮託孤。白帝廟內現陳列有"劉備託孤"大型泥塑。廟內還陳列有瞿塘峽懸棺內的文物和隋唐以來73塊書畫碑刻,以及歷代文物1000餘件,古今名家書畫100餘幅。其中"竹葉字碑"詩畫合一,風格獨特;"三王碑"鐫鳳凰、牡丹、梧桐,精美華麗,堪稱瑰寶。其中還有著名的春秋戰國之交的巴蜀銅劍,其形如柳葉,工藝精湛。東、西兩處碑林,陳列著70多塊完好的石碑,其中隋代碑刻距今已有一千三四百年的歷史。

如果說瞿塘峽是一位英氣勃發的男子的話,那麼巫峽則是一位嬌羞的美人了。巫峽西起重慶大寧河口,東止巴東縣的關渡口,全長45公里,是長江三峽中既長又整齊的一峽。巫峽中的人文景觀非常多,但是最引人注意的還是屹立於兩岸的巫山12峰,其中以秀麗的神女峰最為出名。在下面的旅途中我講會為大家一揭神女峰的神祕面紗。

下面我要說的就是不在重慶境內的以險著稱的西陵峽了。它西起秭歸的香溪口,東至宜昌市的南津關,是三峽中最長的一個峽,全長66公里。然,現在的西陵峽已不是以前那個灘多水急之地。今天的西陵峽大部分已經成為葛洲壩平湖庫區,船行駛在西陵峽中也感覺是那樣的平穩和舒適。西陵峽不僅有燈影峽,兵書寶劍峽等令人歎為觀止的峽谷,還有世界上第一的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大壩。他位於湖北宜昌市的三鬥坪。三峽大壩建成後全壩長1983米,最大壩高為185米,最高執行水位175米,總蓄水量393億立方米,總裝機容量1820千瓦,年發電量847億度,相當於1991年全國總髮電量的1/8,相當於十座廣東大亞灣核電站。三峽大壩建成後,我國每人每年將可以增加用電70度。

好了各位朋友,關於長江三峽呢我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裡,希望我的講解能給大家留下一點印象,不詳盡的地方也請大家多多海涵!

長江三峽導遊詞 篇8

我國著名學者餘秋雨強烈推薦外國友人到長江三峽遊覽風光,而且告訴外國友人我國最值得觀賞的景地莫過於此。是什麼樣的風景至使餘秋雨賦予三峽這樣的評價?是什麼抓住了他的眼球?我們大家今天都很榮幸地來到了此地,可以大飽眼福,欣賞美景,共同探索三峽之美。

在三峽長達七百里的地界裡,兩岸都是高聳的山峰,沒有一點兒缺口,真是活像母親緊抱著孩子,不留一點兒縫隙,生怕孩子摔了掉了。那山峰連綿不斷,直插入雲,與屏障極像,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是看不見太陽、月亮掛在天上的。

三峽之美最主要的是水之美,水之美又著重體現在四季不同的景象。夏季之時,水勢浩大,水流迅疾,真好似一匹脫韁的野馬,奔流不息。這裡正處在河流汛期,河水暴漲,奔放湍急。這是三峽之奔放美。

春、冬兩季時,三峽之美更是體現的淋漓盡致,那碧綠的清潭,平緩的河流,迴旋的清波,水中的倒影,奇形怪狀的松柏,飛流直下的瀑布,真是構成了一幅山水清幽美景圖。這是三峽之清幽美。

秋季之時,每每天剛晴,在下霜的早晨,三峽總會給人一種蕭瑟之感,水柱石寒。在以前,還可以聽到高處的猿猴長長呼嘯,哀轉久絕,聞者落淚。李白的《早發白帝城》中就提到過: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可現在,踞的是我們不可能再聽到了,這還要從我們自身找原因。雖沒有了猿聲的伴隨,可三峽依然能夠體現出三峽之淒涼美。

夏季的三峽水像健壯的漢子,奔放豪爽,勇敢剛強。

春冬的三峽水像羞澀的小姑娘,清秀俊美,安靜清幽。

秋季的三峽水像孤獨的老人,寂靜孤僻,淒涼悲慘。

三峽之美體現在各個地方,一花一草,一樹一石。朋友們,去發現它的美,探索它的美,美,就在你的身邊。

長江三峽導遊詞 篇9

大家都知道我們今天要參觀的便是長江三峽了,在我國流傳這樣的一句話:“三峽天下壯,請君乘船遊。”接下來就請大家和我登上“輕舟”號,一起去領略一下三峽獨特的魅力吧!

好,下面請大家一起去遊覽久負盛名的長江三峽。有人說:“不走三峽,不算到過長江。不遊三峽,不算了解長江。”  首先呢,我想為大家介紹一下長江。大家知道,長江是我國最長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長河,僅次於非洲的尼羅河和南美洲的亞馬遜河,起源於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流經西藏、四川、重慶、湖北、湖南、上海等十一個省市自治區,全長6300餘公里,流域面積佔我國國土面積的1/5。它滿載四季浪歌,奔騰不息的流入東海。當長江流至四川東部的奉節,便衝開重山峻嶺奔騰而下,形成了雄偉壯麗,舉世無雙的大峽谷——長江三峽,這也就是我們今天要遊覽的地方。我們常說的三峽其實就是衢塘峽、巫峽、西陵峽的總稱,它西起白帝城,東至南津關,全長200多公里,三段峽谷各有特色,衢塘峽雄偉險峻,巫峽幽深秀麗,西陵峽灘多水急,三峽兩岸重巒疊嶂,形態各異,船行駛在三峽中,一會兒山色全阻,一會兒豁然開朗,別有洞天。朋友們,下面就讓我們開始神奇壯麗的三峽之旅吧。

(西陵峽,從香溪河口起到南津關止,全長66公里。單從數字上看,它比巫峽長,實際上啊,它並不是一個首尾貫通的長峽,中間還有一段長31公里的寬谷。此峽分為東西兩段,西段有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峽和崆嶺峽;東段有燈影峽、黃貓峽和宜昌峽。)

好,各位朋友,現在我們就來到了三峽中的最後一峽——西陵峽,它西起秭歸的香溪口,東至宜昌市的南津關,全長76公里,是三峽中最長的一個峽,因位於“楚之西塞”和夷陵(宜昌古稱)的西邊,故叫西陵峽。曾經的西陵峽以灘多水急著稱,自古以來三峽船伕世世代代在此與激流險灘相搏。而現在,這樣的情況已成為歷史了,隨著葛洲壩蓄水工程的建成,水位上升,險灘礁石永睡江底,加上解放後的航道整治,西陵峽中灘多水急、船伕與激流相搏的壯觀景象已不復存在了。西陵峽歷來有三灘四峽,三灘分別是青灘、洩灘、嶺灘,而四峽則是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下、燈影峽以及牛黃峽,西陵峽更是灘中有灘,峽中有峽,大灘有小灘,灘多水急。三峽的船伕世世代代在這裡與激流殊死搏鬥,每當有船伕駛進西陵峽時,就會發生“觸礁船破碎,滿江屍浮沉”的慘劇,大家可以順著我的手勢看到,在青灘之上有一座白骨塔,是專門用來堆積死難船伕的屍首的。那麼說到這裡呢,大家不用擔心,其實自從修建了三峽大壩,這裡的江水也變得十分平緩,這裡也就從險點變為景點了。

隨著三峽的建成,這裡的水位也不斷上升,已經淹沒了兵書寶劍峽和牛肝馬肺峽,而人們現在也已經把牛肝馬肺峽的相關文物送到文物保護區了,待建成之後將對遊人開放,大家有機會的話也是可以去參觀的。

今天西陵峽的大部分已經成為葛洲壩平湖庫區,所以船行駛在西陵峽中感覺非常的平穩、舒適,我們沿途可欣賞壯觀的三峽工程及西陵峽兩岸的美妙景色。西陵峽景觀很多,我今天主要要給大家介紹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提起三峽工程,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會為此而感到驕傲和自豪,它不僅是中國人的傑出代表作,世界也為之驚歎。然而三峽工程的建設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人們談論了近百年,爭論了半個多世紀。早在1920xx年,偉大的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就提出了建設三峽工程的構想,然而一直等到近80年之後,也就是1994年三峽工程才破土動工。

三峽工程共分為三期,嚴格的說是四期:因為還包含前期的一個籌備工作,其間主要修建了長達28公里的三峽壩區專用公路,一期是從1994年到1997年,以大江截流為標誌,相信大江截流時的壯觀場面大家已經從電視上看到過。二期是從1997年到20xx年,以第一臺發電機組安裝完成為標誌,水位將抬升到135米。第三期工程從20xx年到20xx年,以二十六臺機組全部發電,大壩建成為標誌,水位將抬升到175米。三峽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它是綜合治理長江中下游地區洪災旱災等問題的關鍵,工程還有發電、航運、灌溉和發展庫區經濟等多項綜合效益,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及綜合國力的提高起著重要的作用。

三峽大壩建成後全壩長1983米,最大壩高為185米,最高執行水位175米,總蓄水量393億立方米,年發電量847億度,相當於1991年全國總髮電量的1/8,也相當於十座廣東大亞灣核電站。三峽大壩建成後,我國每人每年將可以增加用電70度。不得不承認,即使是史詩般的巨集篇著作也寫不盡三峽工程對廣大人民和我們國家作出的巨大貢獻。

長江三峽導遊詞 篇10

各位遊客朋友:

大家好!很高興有機會為大家服務。我是來自重慶中國青年旅行社的導遊,我姓溫,大家可以叫我小溫。在大家遊覽重慶的期間,我會竭盡所能為大家服務,如果小溫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夠提出來,以便我的改進;做得好的地方,也希望大家能給予我肯定,以增強我的信心。我預祝大家的這次旅途,玩得開心,吃得撐心,住得舒心。謝謝大家!

遊客朋友們,現在,我們從朝天門出發,就開始了我們的三峽之旅。大家都說:“不走三峽,不算到過長江。不遊三峽,不算了解長江。”在我們的三峽之旅開始之時,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長江三峽的整體情況。

一開始講長江三峽,就不得不說說長江。眾所周知,長江是我們的母親河,中國第一長河,世界第三長河,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流經我國青海,西藏,雲南等11個省市,最後匯入東海,全長6300多千米,流域面積佔我國國土面積的1/5。

長江自西向東流淌,在重慶境內約長683千米。長江流經重慶奉節時,衝破了那裡的崇山峻嶺,奔騰而下,就形成了我們今天即將見到的,雄偉壯麗的長江三峽。長江三峽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首。它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及中間的峽谷地帶組成,西起重慶奉節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南津關,橫穿奉節、巫山、巴東、秭歸和宜昌5個縣,全長193公里,它以“瞿塘雄,巫峽秀,西陵險”而馳名。

杜甫的詩句“眾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講的就是,長江三峽的第一峽——瞿塘峽。瞿塘峽西起重慶奉節白帝城,東到巫山大溪鎮,全長8千米,是三個峽中最短的,卻是最雄偉壯觀的。

第二個峽是巫峽。巫峽西起巫山大寧河口,東到湖北巴東關渡口,全長45千米,以幽深秀麗著稱,固有“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千古絕唱來讚美巫峽。

最後一個峽便是西陵峽。西陵峽西起湖北秭歸香溪口,東到宜昌南津關,全長70千米。曾經的西陵峽以灘多水急而著稱,但由於三峽工程蓄水的原因,這裡的水勢已變得平緩,高峽出平湖,除部分景觀淹沒庫底之外,多數綺麗風光依然如舊。

位於西陵峽內的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即三峽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也是我國有史以來建設最大型的工程專案。三峽工程建築由大壩、水電站廠房和通航建築物三大部分組成,壩高185米,總裝機容量1820千瓦時,年發電量847億千瓦時,蓄水位為175米。三峽工程具有發電、防洪、通航三大作用。

遊客朋友們,在我們的這次三峽之旅的途中,我們會經過像白鶴梁,豐都名山,石寶寨等等,著名的名勝遺蹟,接下來,我們就去雲陽的張飛廟看一看。

張飛廟又名張桓候廟,始建於三國蜀漢末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可謂歷經滄桑,經久不衰。但是,由於三峽工程的蓄水,張飛廟會被淹沒水底,於是,國務院為張飛廟量身定做了搬遷的保護專案。從1998年開始,經過了6年的艱辛工作,終於將張飛廟從雲陽的飛鳳山搬遷至現在的盤石鎮。張飛廟現在90%的構建都是從老廟拆遷來的材料,仍然保持著老廟的地理特徵。

張飛廟有“巴蜀一勝境,文藻一勝地”之譽。這個稱譽到底是怎麼來的呢?大家聽我細細道來。張飛廟是一組完美的古建築群,它依山取勢,坐巖臨江,層層疊起,錯落有致,廟內殿宇巍峨,古樸厚重,有“巴蜀一勝境”之譽,當之而不愧。文人騷客,每每遊覽了張飛廟之後,都會為張飛廟之美景所觸動,於是,揮毫賦詩,留下了很多名人字畫碑刻、楹聯等在張飛廟裡,所以,人們就稱張飛廟為“文藻一勝地”。

講了關於張飛廟的這麼多,我想大家已經知道,張飛廟是為紀念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張飛而建。蜀將張飛,剛毅勇猛,一代英雄為古今很多人所敬仰。很多遊客朋友可能要問,為何張飛廟會建在雲陽,這兒與張飛南征北戰的地方都沒有明顯的聯絡?相傳,三國時期,吳蜀交戰,關羽戰敗而死,當時張飛正駐守閬中,聽聞自己的兄弟被殺害,心中怒火重重,立即召集兵馬,準備出征伐吳,為關羽報仇。他的部下張達、範疆知道這次出征很難勝利,可他們又害怕張飛的威武,於是,趁張飛醉酒睡著之時,將其殺害,並取下頭顱,準備投奔吳國。殊不知,吳蜀談和了,兩人聽說後,驚恐萬分,將張飛的頭棄之長江。當天,一漁夫在打漁時打撈起了張飛的頭顱,便將他的頭葬在岸邊。後來,當地的百姓還為其修建了寺廟,就是最早的張飛廟。因此,就有了張飛“身葬閬中,頭葬雲陽”的奇妙傳說。

張飛廟內的主要建築有結義樓、正殿、旁殿、助風閣、杜鵑廳等。

各位遊客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結義樓”,顧名思義,它是以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而命名的。這是一個三層的木結構建築,紅柱黃瓦帶藻井,典型的盔頂式建築。進了結義樓,大家請看我們的右邊,我們抬頭可見臺基上:劉、關、張三人高舉酒杯,仰天長望,結義為兄弟的那一派豪情。這組雕像,形象生動的將當年三位英雄灑血祭天,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時的那份慷慨、悲壯再現在我們眼前,讓我們不禁想感嘆三位英雄的豪爽。現在,請大家在看看我們的左邊,映入眼簾的是宋代書法家,黃庭堅奉皇命所寫的《幽蘭賦》。《幽蘭賦》木刻共6塊12幀,高2.07米,寬3.86米,是廟內最大的木刻。它置於結義樓底,讓我們一進門就能看到,給人一種氣勢磅礴之感。

長江三峽導遊詞 篇11

話說長江源自青藏高原,千里迢迢流至東海,一路從容廣闊,直至三峽才盡顯其萬馬奔騰之如虹氣勢,遊客朋友們,現在我們就是在巴東三峽的起點白帝城。

說起白帝城,我想諸位並不陌生,首先是詩仙太白的《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再者是劉備白帝城託孤: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一首首膾炙人口的詩篇,一句句家喻戶曉的格言,為我們講述著白帝城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從東漢末年的金戈鐵馬到盛唐時期的琴棋書畫,白帝城記錄著歷史的傷痕與光澤,為我們展現了悠悠五千年的中華民族。

遊客朋友們,過了白帝城,我們現在就算正式進入三峽了,酈道元在三峽中講: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期間千二百里,雖乘奔東風,不以疾也。滾滾長江,從唐古拉山脈滔滔而來,一路無拘無束,至瞿塘峽,忽然兩岸連山,長江便從群山之山劈開一條峽谷,一時湍流直下,氣勢如虹,李白寫道: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正與酈道元的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想照應,充分表現了長江在三峽中水流迅速的特點。如今我們坐在遊輪上,難以感受到那種沿訴阻絕的意境,但大家看水流拍在船上的浪花,絕非是小江小河中常有的。

我們現在看到的,正是三峽水電站,這是全世界最大的水電站,我想大家可能瞭解過,伊泰普水電站是全球最大的水電站,但就在前兩年,這一紀錄再次被炎黃子孫創造的奇蹟超越了,1820億千瓦的電機與千億度的發電量都遙遙領先於全世界,這理應是我們祖國的驕傲。

現在我們經過的是大壩的五級排水系統,這巨集偉的機械,充分展現著水電站的博大氣勢,是我們華夏民族智慧的結晶。

朋友們,到了江陵,我們的三峽之旅就要告一段落了,在這次旅行中,我們既看到了自然的魅力,又欣賞到人類的智慧,希望大家不要忘記這裡,牢牢記住一句話

我住在中國,我的家鄉有三峽。

長江三峽導遊詞 篇12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美麗的長江三峽旅遊觀光。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長江是我國的第一大河,它發源於青海省唐古拉山脈的西南側,流經青海,西藏,雲南,四川,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等11個省市。納百川千流,自西向東,橫貫中國腹地,最後注入東海。全長6300公里,是僅次於南美亞馬遜和剛果河的世界第三大河流,它孕育了中華民族古老文明,更與山融合而成了壯麗雄奇、舉世無雙的峽谷——長江三峽。

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奉節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南津關,由雄偉壯觀的瞿塘峽、幽深秀麗的巫峽和灘多水急的西陵峽組成,全長193公里。瞿塘峽以雄著稱,西起重慶奉節白帝城,東至大溪鎮,峽長雖然只有短短的8千米,是三峽中最短的一個,卻有著“西控巴蜀收萬壑,東連荊楚壓群山”之勢。接著就是以秀出名的巫峽,巫峽因巫山而出名,西起重慶巫山城東的大寧河口,東至湖北巴東縣的官渡口,是三峽中的唯一一個地跨兩省市的峽谷,全長45公里。船在巫峽中行,時而大山當前,時而峰迴路轉,“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無疑是它最好的寫照。所以有人把巫峽比喻作一條“迂迴曲折的山水畫廊”。最後經過一段山舒水緩的寬谷地帶,我們便來到西陵峽。風光綺麗的西陵峽,西起秭歸縣香溪河口,東至湖北宜昌南津關,全長76公里,是長江三峽中最長的峽谷。因位於“楚之西塞”和夷陵也就是現在的宜昌市的西邊,故稱西陵峽。西陵峽以“險”出名,以“奇”著稱,奇險化為西陵峽的壯美。

相信大家必定聽說過這幾句詩:“朝發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這膾炙人口的詩句,正是來源於詩仙李白的名作《朝發白帝城》,而這裡所說的白帝城,正是我們今天所參觀第一個景點。位於長江北岸的白帝城,原名紫陽城,它是新莽時期公孫述割據四川之際建築的,因為傳說城中有井,井中白霧騰空,其形狀宛如一條白龍,直衝九霄,於是公孫述自稱白帝,城也改名白帝城。三峽工程蓄水後,水將淹沒至半山腰,形成水霧繚繞,仙山瓊閣搬的仙境。

說到這個三峽工程,全名為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是一座治理和開發長江的關鍵性骨幹工程,具有防洪,發電和航運等綜合效益。建成的三峽大壩壩高185米,蓄水位為175米,年發電量達847億千瓦時,是新中國最偉大的工程。

好了,我們即將靠岸了,請大家跟我一起去近距離欣賞白帝城的美。

長江三峽導遊詞 篇13

各位遊客朋友們大家好,我是此次的導遊小馮。在行程中,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大家提供服務,使本次次旅遊活動開心愉快。今天我們遊覽壯麗的長江三峽,小馮在此給大家就長江三峽進行一個簡要的介紹。長江是我國最長的河流,全世界第三長河,它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流經青海、西藏、雲南、四川、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跨十一個省市自治區,最後匯入東海,全長6300公里,僅次於非洲的尼羅河和南美洲的亞馬遜河。它滿載著四季浪歌,永不停息地直奔東海。流經四川盆地東緣時衝開崇山峻嶺,奪路奔流形成了壯麗雄奇、舉世無雙的大峽谷——長江三峽。

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市奉節縣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市南津關,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組成,全長193公里。長江三峽是長江風光的精華,是神舟山水中的瑰寶。山,是三峽的骨架與軀體;水,是三峽的靈魂與血脈。山與水的完美結合才有我們今天看到的壯麗景色,小馮在此有個溫馨提示,三峽氣候潮溼多變,大家要注意衣服的新增。而且在船行駛的途中,風特別大,請大家別再甲板上逗留太久,以免受寒感冒。在觀景的時候要注意安全,手中的物品拿穩,不要讓手機相機和垃圾不小心掉在江中了。

朋友們,在瞿塘峽我們遊白帝、觀夔門、品石刻之後。我們來到巫峽,巫峽因巫山得名,西起巫山城東的大寧河口,東至湖北巴東縣官渡口,巫峽全長45公里。是三個峽谷中最完整的一個峽谷。巫峽由金銀盔甲峽、巫山十二峰和鐵棺峽組成。巫峽,景色幽深秀美,以“雲雨巫山十二峰”著稱於世,江北六峰分別是登龍、聖泉、朝雲、望霞、鬆巒、集仙;江南六峰為淨壇、起雲、上升、飛鳳、翠屏、聚鶴。這名字太多了難記了,還好有首串名詩這樣說:“淨壇朝雲望霞光,聖泉聚鶴翠屏長。上升飛鳳登龍志,集仙起雲鬆巒香”,有利於我們記住她們。

請大家順著我手指看,在海拔1112米的山峰上有一突兀的石柱高約6.4米,它形似一個矯健的少女。這個就是豔壓群芳的神女峰。有山有水的地方必定有神話傳說,巫峽是三峽神話傳說的搖籃,其中關於神女峰的傳說最為動人。傳說西王母的小女兒瑤姬騰雲路過巫峽時,看見一群孽龍在此毆鬥,騷擾百姓,於是她就停了下來,擊斃孽龍,為民除害。而後又派人幫助大禹鑿開三峽、疏通河道、治理了水患,自己則留在人間為過往的行船導航,最終化為了神女峰。

關於神女峰的傳說各不一樣,但都有個共同點,那就是傳說往往寄託著美好的嚮往,這些關於神女的傳說就表現了在古代三峽的水非常的急,可能經常出現水患淹沒莊稼,當時由於工具的落後和麵對大自然的無力。就把希望寄託在神仙身上,有了這麼一段動人的傳說。在古代神仙滿足不了百姓的願望,不過當今通過經濟的發展,修建了三峽大壩後出現高峽出平湖的景觀,三峽在也不會有船隻觸礁等險情了。即使神女峰沒滿足百姓的願望,但她還是非常出名的,神女峰是古老中國最多情的一塊石頭,神祕東方最多夢的一塊石頭,古今聞名。

小馮個人認為她出名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宋玉在“神女賦”中虛構了一個楚襄王與神女幽會的故事,二是神女瑤姬下凡助大禹治水的傳說,三是峰側確實有一石聳立,形如少女。我們在大寧河口還可以換船進入國家首批5A級風景區小三峽及小小三峽遊玩。

長江三峽導遊詞 篇14

各位遊客朋友:

大家好!很高興有機會為大家服務。我是來自重慶中國青年旅行社的導遊,我姓溫,大家可以叫我小溫。在大家遊覽重慶的期間,我會竭盡所能為大家服務,如果小溫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夠提出來,以便我的改進;做得好的地方,也希望大家能給予我肯定,以增強我的信心。我預祝大家的這次旅途,玩得開心,吃得撐心,住得舒心。謝謝大家!

遊客朋友們,現在,我們從朝天門出發,就開始了我們的三峽之旅。大家都說:“不走三峽,不算到過長江。不遊三峽,不算了解長江。”在我們的三峽之旅開始之時,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長江三峽的整體情況。

一開始講長江三峽,就不得不說說長江。眾所周知,長江是我們的母親河,中國第一長河,世界第三長河,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流經我國青海,西藏,雲南等11個省市,最後匯入東海,全長6300多千米,流域面積佔我國國土面積的1/5。

長江自西向東流淌,在重慶境內約長683千米。長江流經重慶奉節時,衝破了那裡的崇山峻嶺,奔騰而下,就形成了我們今天即將見到的,雄偉壯麗的長江三峽。長江三峽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首。它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及中間的峽谷地帶組成,西起重慶奉節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南津關,橫穿奉節、巫山、巴東、秭歸和宜昌5個縣,全長193公里,它以“瞿塘雄,巫峽秀,西陵險”而馳名。

杜甫的詩句“眾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講的就是,長江三峽的第一峽——瞿塘峽。瞿塘峽西起重慶奉節白帝城,東到巫山大溪鎮,全長8千米,是三個峽中最短的,卻是最雄偉壯觀的。

第二個峽是巫峽。巫峽西起巫山大寧河口,東到湖北巴東關渡口,全長45千米,以幽深秀麗著稱,固有“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千古絕唱來讚美巫峽。

最後一個峽便是西陵峽。西陵峽西起湖北秭歸香溪口,東到宜昌南津關,全長70千米。曾經的西陵峽以灘多水急而著稱,但由於三峽工程蓄水的原因,這裡的水勢已變得平緩,高峽出平湖,除部分景觀淹沒庫底之外,多數綺麗風光依然如舊。

位於西陵峽內的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即三峽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也是我國有史以來建設最大型的工程專案。三峽工程建築由大壩、水電站廠房和通航建築物三大部分組成,壩高185米,總裝機容量1820千瓦時,年發電量847億千瓦時,蓄水位為175米。三峽工程具有發電、防洪、通航三大作用。

遊客朋友們,在我們的這次三峽之旅的途中,我們會經過像白鶴梁,豐都名山,石寶寨等等,著名的名勝遺蹟,接下來,我們就去雲陽的張飛廟看一看。

張飛廟又名張桓候廟,始建於三國蜀漢末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可謂歷經滄桑,經久不衰。但是,由於三峽工程的蓄水,張飛廟會被淹沒水底,於是,國務院為張飛廟量身定做了搬遷的保護專案。從1998年開始,經過了6年的艱辛工作,終於將張飛廟從雲陽的飛鳳山搬遷至現在的盤石鎮。張飛廟現在90%的構建都是從老廟拆遷來的材料,仍然保持著老廟的地理特徵。

張飛廟有“巴蜀一勝境,文藻一勝地”之譽。這個稱譽到底是怎麼來的呢?大家聽我細細道來。張飛廟是一組完美的古建築群,它依山取勢,坐巖臨江,層層疊起,錯落有致,廟內殿宇巍峨,古樸厚重,有“巴蜀一勝境”之譽,當之而不愧。文人騷客,每每遊覽了張飛廟之後,都會為張飛廟之美景所觸動,於是,揮毫賦詩,留下了很多名人字畫碑刻、楹聯等在張飛廟裡,所以,人們就稱張飛廟為“文藻一勝地”。

講了關於張飛廟的這麼多,我想大家已經知道,張飛廟是為紀念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張飛而建。蜀將張飛,剛毅勇猛,一代英雄為古今很多人所敬仰。很多遊客朋友可能要問,為何張飛廟會建在雲陽,這兒與張飛南征北戰的地方都沒有明顯的聯絡?相傳,三國時期,吳蜀交戰,關羽戰敗而死,當時張飛正駐守閬中,聽聞自己的兄弟被殺害,心中怒火重重,立即召集兵馬,準備出征伐吳,為關羽報仇。他的部下張達、範疆知道這次出征很難勝利,可他們又害怕張飛的威武,於是,趁張飛醉酒睡著之時,將其殺害,並取下頭顱,準備投奔吳國。殊不知,吳蜀談和了,兩人聽說後,驚恐萬分,將張飛的頭棄之長江。當天,一漁夫在打漁時打撈起了張飛的頭顱,便將他的頭葬在岸邊。後來,當地的百姓還為其修建了寺廟,就是最早的張飛廟。因此,就有了張飛“身葬閬中,頭葬雲陽”的奇妙傳說。

張飛廟內的主要建築有結義樓、正殿、旁殿、助風閣、杜鵑廳等。

各位遊客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結義樓”,顧名思義,它是以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而命名的。這是一個三層的木結構建築,紅柱黃瓦帶藻井,典型的盔頂式建築。進了結義樓,大家請看我們的右邊,我們抬頭可見臺基上:劉、關、張三人高舉酒杯,仰天長望,結義為兄弟的那一派豪情。這組雕像,形象生動的將當年三位英雄灑血祭天,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時的那份慷慨、悲壯再現在我們眼前,讓我們不禁想感嘆三位英雄的豪爽。現在,請大家在看看我們的左邊,映入眼簾的是宋代書法家,黃庭堅奉皇命所寫的《幽蘭賦》。《幽蘭賦》木刻共6塊12幀,高2.07米,寬3.86米,是廟內最大的木刻。它置於結義樓底,讓我們一進門就能看到,給人一種氣勢磅礴之感。

長江三峽導遊詞 篇15

遊客朋友們,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中國青年旅行社歡迎大家來到這風光秀麗的長江三峽。我是中國青年旅行社導遊員小范,我一定會盡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大家如果在旅途過程中有什麼問題,可以儘管提出來,我們會盡量想辦法替您解決。希望您在這次旅途中感到開心,愉快。

現在呢,我們在長江明珠號上泛遊長江三峽。長江三峽一直有山水畫廊的美譽。三峽旅遊,可以從重慶順流而下,快鏡頭地觀賞三峽奇特風光,也可以從上海、南京或武漢逆流而上,慢節奏地飽覽長江沿途美景。然而,從長江三峽門戶宜昌出發,暢遊神奇美麗的長江三峽,是最佳起點。今天我們就是按照這樣的路線由宜昌登船逆流而上,領略山水畫廊的美景。

長江三峽東起湖北宜昌南津關。西至重慶奉節白帝城,由西陵峽、巫峽、瞿塘峽組成,全長193公里。它是長江風光的精華,神州山水的瑰寶,古往今來,閃耀著迷人的光彩,無數中外遊客為之傾倒。

由於我們是逆流而上,所以我們看到的是第一個峽谷西陵峽。(船過西陵峽)現在我們就到了三峽大壩壩址,這裡原來是一個長方形的小島,稱為中堡島,是周恩來總理親自選的壩址,中堡島是個神奇的島,為什麼呢,是因為歷史上無論發生多大的洪水,都淹不了這個小島。例如:1870年特大洪水淹了位置比中堡島高的多的黃陵廟,卻沒能淹沒中堡島,其中水漲船高的奧祕,至今科學家們還沒有給我們大家一個能夠信服的解釋呢。

(船駛過三峽大壩後,再西行約10公里,)我們現在已經到了三峽中著名的崆嶺峽。崆嶺峽峭壁聳立,如斧削刀劈一般。兩岸絕壁之間,夾一天下聞名的險灘崆嶺灘。這裡水流湍急,大小礁石密佈水中。因此有:青灘瀉灘不算灘,崆嶺才是鬼門關的民謠流傳千年。峽內原來有一塊突出水面的礁石,上面三個大字:對我來。航船經過這裡,必須直衝著這塊礁石駛去,就可以藉著流水的回沖力,安全地擦石而過;如果想要躲開它呀,反而會被它撞沉。在1920xx年,有一艘外國輪船開進峽江,船長不知道這其中的奧妙,又不聽峽江水手的告戒,結果被礁石撞沉。解放後,經過多次航道整治,炸掉了這塊礁石。葛洲壩建成後,水位抬高,險灘不復存在。航船到這裡安然無恙,只是少了一處夠刺激的景觀。

各位朋友請隨我手指的方向遠望,看見那塊矗立在山峰之巔的靈石了嗎,不知道大家猜到了嗎?對了,那就是傳說中化身靈石的巫山神女。三峽過去有很多有關這位神女的傳說故事,流傳最多的一種說法是這樣的:很久以前,一位專門以打魚為生的漁夫,有一次他在江上捕魚,由於那天風雨大作,漁夫沒有回來,他的妻子天天苦苦期盼自己的丈夫有朝一日回家來,日也盼,夜也盼,風雨無阻。漁夫沒有回來,她自己也傷心地化為岩石,佇立在山峰之巔,人們被這位這位堅貞妻子的行為所感動了,稱呼她為神女峰。這段感人的愛情千百年來在民間流傳,神女峰也是美好愛情與夫妻間真誠相待、同甘共苦的美好象徵。現在我看到我們團隊中有很多成雙成對的情侶、夫妻。我也真誠的祝願大家永遠相親相愛,永不分離。

長江三峽導遊詞 篇16

各位遊客朋友:

大家好!很高興有機會為大家服務。我是來自重慶中國青年旅行社的導遊,我姓溫,大家可以叫我小溫。在大家遊覽重慶的期間,我會竭盡所能為大家服務,如果小溫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夠提出來,以便我的改進;做得好的地方,也希望大家能給予我肯定,以增強我的信心。我預祝大家的這次旅途,玩得開心,吃得撐心,住得舒心。謝謝大家!

遊客朋友們,現在,我們從朝天門出發,就開始了我們的三峽之旅。大家都說:“不走三峽,不算到過長江。不遊三峽,不算了解長江。”在我們的三峽之旅開始之時,我給大家介紹一下長江三峽的整體情況。

一開始講長江三峽,就不得不說說長江。眾所周知,長江是我們的母親河,中國第一長河,世界第三長河,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流經我國青海,西藏,雲南等11個省市,最後匯入東海,全長6300多千米,流域面積佔我國國土面積的1|5。

長江自西向東流淌,在重慶境內約長683千米。長江流經重慶奉節時,衝破了那裡的崇山峻嶺,奔騰而下,就形成了我們今天即將見到的,雄偉壯麗的長江三峽。長江三峽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首。它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及中間的峽谷地帶組成,西起重慶奉節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南津關,橫穿奉節、巫山、巴東、秭歸和宜昌5個縣,全長193公里,它以“瞿塘雄,巫峽秀,西陵險”而馳名。

杜甫的詩句“眾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講的就是,長江三峽的第一峽——瞿塘峽。瞿塘峽西起重慶奉節白帝城,東到巫山大溪鎮,全長8千米,是三個峽中最短的,卻是最雄偉壯觀的。

第二個峽是巫峽。巫峽西起巫山大寧河口,東到湖北巴東關渡口,全長45千米,以幽深秀麗著稱,固有“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千古絕唱來讚美巫峽。

最後一個峽便是西陵峽。西陵峽西起湖北秭歸香溪口,東到宜昌南津關,全長70千米。曾經的西陵峽以灘多水急而著稱,但由於三峽工程蓄水的原因,這裡的水勢已變得平緩,高峽出平湖,除部分景觀淹沒庫底之外,多數綺麗風光依然如舊。

位於西陵峽內的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即三峽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也是我國有史以來建設最大型的工程專案。三峽工程建築由大壩、水電站廠房和通航建築物三大部分組成,壩高185米,總裝機容量1820千瓦時,年發電量847億千瓦時,蓄水位為175米。三峽工程具有發電、防洪、通航三大作用。

遊客朋友們,在我們的這次三峽之旅的途中,我們會經過像白鶴梁,豐都名山,石寶寨等等,著名的名勝遺蹟,接下來,我們就去雲陽的張飛廟看一看。

張飛廟又名張桓候廟,始建於三國蜀漢末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可謂歷經滄桑,經久不衰。但是,由於三峽工程的蓄水,張飛廟會被淹沒水底,於是,國務院為張飛廟量身定做了搬遷的保護專案。從1998年開始,經過了6年的艱辛工作,終於將張飛廟從雲陽的飛鳳山搬遷至現在的盤石鎮。張飛廟現在90%的構建都是從老廟拆遷來的材料,仍然保持著老廟的地理特徵。

張飛廟有“巴蜀一勝境,文藻一勝地”之譽。這個稱譽到底是怎麼來的呢?大家聽我細細道來。張飛廟是一組完美的古建築群,它依山取勢,坐巖臨江,層層疊起,錯落有致,廟內殿宇巍峨,古樸厚重,有“巴蜀一勝境”之譽,當之而不愧。文人騷客,每每遊覽了張飛廟之後,都會為張飛廟之美景所觸動,於是,揮毫賦詩,留下了很多名人字畫碑刻、楹聯等在張飛廟裡,所以,人們就稱張飛廟為“文藻一勝地”。

講了張飛廟的這麼多,我想大家已經知道,張飛廟是為紀念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張飛而建。蜀將張飛,剛毅勇猛,一代英雄為古今很多人所敬仰。很多遊客朋友可能要問,為何張飛廟會建在雲陽,這兒與張飛南征北戰的地方都沒有明顯的聯絡?相傳,三國時期,吳蜀交戰,關羽戰敗而死,當時張飛正駐守閬中,聽聞自己的兄弟被殺害,心中怒火重重,立即召集兵馬,準備出征伐吳,為關羽報仇。他的部下張達、範疆知道這次出征很難勝利,可他們又害怕張飛的威武,於是,趁張飛醉酒睡著之時,將其殺害,並取下頭顱,準備投奔吳國。殊不知,吳蜀談和了,兩人聽說後,驚恐萬分,將張飛的頭棄之長江。當天,一漁夫在打漁時打撈起了張飛的頭顱,便將他的頭葬在岸邊。後來,當地的百姓還為其修建了寺廟,就是最早的張飛廟。因此,就有了張飛“身葬閬中,頭葬雲陽”的奇妙傳說。

張飛廟內的主要建築有結義樓、正殿、旁殿、助風閣、杜鵑廳等。

各位遊客朋友,現在,我們來到了“結義樓”,顧名思義,它是以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而命名的。這是一個三層的木結構建築,紅柱黃瓦帶藻井,典型的盔頂式建築。進了結義樓,大家請看我們的右邊,我們抬頭可見臺基上:劉、關、張三人高舉酒杯,仰天長望,結義為兄弟的那一派豪情。這組雕像,形象生動的將當年三位英雄灑血祭天,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時的那份慷慨、悲壯再現在我們眼前,讓我們不禁想感嘆三位英雄的豪爽。現在,請大家在看看我們的左邊,映入眼簾的是宋代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