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石窟寺導遊詞

欄目: 河南導遊詞 / 釋出於: / 人氣:1.21W

尊敬的女士們、先生們:

石窟寺導遊詞

你們好,歡迎你們到甘肅慶陽北石窟寺觀光旅遊!我很高興能為大家提供導遊服務,滿足諸位客人的需求,使北石窟寺能給大家留下美好的印象。

慶陽北石窟寺與敦煌莫高窟、天水麥積山石窟、永靖炳靈寺石窟一樣,屬甘肅早期的一座規模較大的石窟寺,其風格與山西雲岡石窟和河南龍門石窟相近,在中國佛教石代佛教聖地,全面體現了古代隴東佛教活動的興衰與發展。也是古絲綢之路東段上的一顆藝術明珠。

隴東,為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周先祖曾在董志塬一帶開創了華夏農耕文化的先河。北石窟寺位於董志塬的西側,東北距慶陽地區行署所在地西峰市25公里。這裡古屬雍州,秦屬北地郡,西漢至晉代為安定郡,北魏時歸涇州,唐代為寧州,五代、宋時屬原州彭陽縣,元代為鎮原州,明清屬鎮原縣。其地東抵陝西榆林,西通黑水,南接涇渭,北達賀蘭,自古以來,就是中原地區北達寧夏、內蒙、西抵河西的軍事重鎮和交通要衝。北魏以來,隨著佛教的興盛和開窟造像的風靡,這裡又成了蕭關古道上的一大佛教勝地。據史料記載,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涇州沙門劉慧汪聚眾反,詔華州刺史奚康生討之。”“康生久為,及臨州尹,多所殺戮,而乃信向佛道,數舍其居宅以立寺塔,凡歷四州皆有建置。”奚康生在涇州平定了沙門劉慧汪叛亂後,為了安定民心,鞏固北魏王朝的統治政權,於宣武帝永平二年,大耗民財,“命匠呈奇,競工開剖,積節移年,營構乃就”建立了北石窟寺和涇川的南石窟寺。無論奚康生當初開窟建寺的動機如何,足見當時佛事活動之興盛,而隴東的勞動人民竟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和聰明的才智,在粗獷的黃土高坡上為後世留下了一份極為精美的藝術瑰寶。

北石窟寺自北魏開窟建寺後,歷經西魏,北周、隋、唐、宋、清各代不斷增修擴建,形成了這樣一處規模巨集大的石窟群。宋、清碑文記載,古代寺院、殿宇軒昂、龕像儼然,丹素炫彩、金玉垂輝、佛光普照、僧眾雲集、閣樓峻麗、蔚為壯觀。歲月悠悠,斗轉星移、清末兵燹。戰亂烽起、寺院建築,付之一炬。僧眾遭戮,佛事廢棄。新中國成立,1959年甘肅文物工作隊在隴東進行文物普查,重新發現了北石窟寺,1963年成立文管所,對這一佛教文化古蹟開始清理保護。寺院現有大小窟龕296個,石雕造像2126尊,碑碣7通,各代遊人題記150餘方。其窟龕分佈密集,形如蜂房,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窟院南北長125米,寬40米,面積為5000平方米。窟龕分佈的岩石斷面南北長120米、高20米,大小相間,可分三層雕鑿,造像均為高浮雕和圓雕,形象逼真,風格各異。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隴東著名的旅遊勝地。

165號窟是北石窟寺最大的一個具有代表性的洞窟,位於窟區正中,是北魏永平二年奚康生主持開鑿的“七佛窟”。窟門兩側高浮雕兩尊守門天王,其事高5.8米,身著鎧甲,足蹬戰靴,怒目鎖眉,神情威嚴,大有震懾一切邪魔的氣魄。身旁橫臥兩尊雄獅,雖年久殘損,然張口舞爪,威態猶存。

該窟好象一座高大的殿堂,空間巨集大,氣勢磅礴。覆鬥式頂,距地面高14米,南北寬21.7米,進深15.7米,平面為長方形,面積340多平方米。窟內東(正壁)、北、南三壁雕七尊立佛,佛高8米,磨光高肉髻,面相方圓,細眉大眼,鼻大脣厚,體魄雄建,褒衣博帶袈裟,施無畏手印。儼然一派華夏民族偉人的形象。關於七佛圖和七佛造像題材,全國早期開鑿的其他石窟出有例項,然而完整意義上的七佛窟和七佛造像,唯北石窟寺最早最巨集偉最有代表性,為以後七佛窟的興建開創了先例。《魏書·釋老志》簡述佛教經義時,曾說:“釋迦前有六佛,釋迦繼六佛而成道,處今賢劫。文言將來有彌勒佛,方繼釋迦而降世。”《增一阿含經》卷四雲:“七佛天中天,照明於世間。”這些記載,說明七佛在佛教中的重要地位。佛經中的七佛,不但能“宣說法教”,“照明於世間”,而且可“解除”一切眾生的生死病痛之苦。北魏王朝編造七佛的種種“功德”,對七佛和彌勒的宣揚是在於極力溝通人神之間的界限。北魏從太祖拓跋矽到宣武帝元屬正好七位皇帝,奚康生稟“皇帝即當今如來”之義旨,為北魏七個正式皇帝大造七佛,一則歌頌佛教歷史,加強佛教正統思想的傳播。二則討好朝廷,歌頌皇帝功德,安撫民眾,鞏固北魏統治政權。因而供俸七佛在當時隴東地區十分盛行。七佛造像成為北石窟寺的一大特色,從北魏一直延續到晚唐,題材形象十分突出。這說明北石窟寺在隴東古代是一處非常正統的佛教聖地。而當年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隴東勞動人民用自己的雙手,不惜血汗來雕鑿如此巨集偉、眾多的七佛像,也寄託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種種願望。

165窟還有十尊4米高的脅侍菩薩和兩尊5.8米高的交腳彌勒,3.05米的騎象菩薩和阿修羅天王像,脅侍菩薩面目人俊秀、身材修長、婷婷玉立、神態自若。交腳彌勒頭戴方冠、頸戴瓔珞、肩披天衣,下著長裙,面帶微笑,恬靜而雅。騎象菩薩風姿娟秀、儀容恬靜,柔情綽態,嫣然含笑,堪為驅除邪惡的善與美的化身。三頭四臂的阿修羅天王像酷似埃及金字塔前的獅身人面像,雕刻刀法粗獷簡煉,形象生動奇特,三副面孔,三種表情,一喜一愁一怒,表現了他面對人生不同心態,一手舉日,一手擎月,一手執降魔杖、一手握金剛杵,表現其法力無邊,勇猛不屈的氣魄,顯示了勞動人民不甘屈服封建統治勢力,勇敢捍衛美好生活的堅強鬥志。

除以上造像外、該窟四壁還浮雕眾多的佛傳故事和千佛、飛天,特別是洞窟門內上部西披,有一副長15米、寬2米的“太子捨身飼虎”本生故事浮雕。人物形象逼真,情節生動感人,是國內各大石窟同一題材浮雕畫中所少有的。它是研究北魏浮雕藝術的一份極為珍貴的資料。

北石窟寺始創於北魏,興盛於唐代。現有窟龕中唐代作品佔三分之二,共有198個窟龕。第222窟是唐代的代表洞窟之一,位於窟群北段中部。該窟為盛唐時完成的一個習禪石窟,窟高6.10米、寬6.10、寬6.48米,進深8.40米、覆鬥式頂、正壁有壇基。正壁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佛高4.05米,弟子高2.8米、菩薩高3米,佛作磨光高肉髻,面相圓潤、細眉大眼,鼻大口方、肩寬腰圓,著通肩袈裟。善跏趺坐於一方形臺座上、雙足踩半圓形蓮臺,弟子菩薩侍立。此窟內本尊及弟子菩薩為北石窟寺唐代造像最完整的一個洞窟、雕作技巧嫻熟,風格質樸大方,具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從內容看,主尊體態健壯,表情莊重自如,弟子菩薩神情瀟灑,面帶微笑,應為彌勒宣說佛法的造型。

除正壁高大的造像而外,窟內南、北、西壁佈滿小佛龕,基本分為四層,共計62龕。217身造像。這些佛龕多作方形,圓拱頂形或長方形,每龕內有雕一佛二菩薩的,有雕一佛二弟子的。佛均結跏趺坐,弟子或菩薩侍立。大部分儲存完好。整個窟內顯得富麗堂皇,莊嚴肅穆。小龕內的造像,特別是下層的小龕內造像雕刻尤為精細生動,其衣紋如出春水,自然而流暢。菩薩髮髻高聳,上身袒露,下著羊腸裙,輕紗透體,披巾自雙肩搭下,或用一手舉起,形式多樣而富有變化,身軀活潑優美而典線,婀娜多姿,富有情感,顯示出旺盛的青春活力,似今迪斯科舞女在表演。這些優美的人物造型,雖展示極樂世界的佛國生活情景,卻充分反映了我國盛唐時期,政治穩定,社會開放,經濟發展,文化繁榮,歌舞昇平的空前盛況。給我們以極大的啟示。而這些造像工匠都沒有留下自己的姓名。倘偌他們沒有虔誠的心態,對藝術精益求精,執著追求的精神是斷然雕造不出如此精美的作品的。

北周在我國雖然歷史較短,但經濟文化均有所發展。這一時期在北石窟寺開鑿了十三個窟龕。位於222窟北側的240窟,就是北周時期開鑿的一座很有代表性的大形洞窟。窟平面基本為方形,覆鬥式頂,窟高4.23米,寬5.26米,深5.3米,窟內東(正壁)、南、北三壁鑿高壇基、壇上各雕一坐佛,佛兩側侍立二菩薩,古稱“三佛窟”。此三佛應為“三方佛”,正壁為釋迦佛及普賢文殊菩薩,南壁為西方三聖,北壁為琉璃世界的藥師佛與日光菩薩和月光菩薩。雕像外層原包有清代重妝泥塑層,1981年,經國家文物局批准,並派專家指導,剝去了大部分壁面清代的泥塑,恢復了原貌。

正壁原雕一佛二菩薩,佛高2.17米。低平肉髻,面相方圓,細眉小眼,高鼻小脣,頸粗肩寬,體魄雄健,原結跏趺坐於一方臺上,後經清代改妝佛的坐式。二菩薩侍立,表面的清代泥塑未能清除。

南壁佛高2.17米。菩薩高2.00米。佛面形基本與正壁相同,內著僧祗支,腰束帶結於胸前,外著圓領下垂的袈裟,半結跏趺坐於方形臺上,兩側菩薩鼻高口小面帶微笑,西側菩薩高發髻,寶繒束髮於兩側打結後摺疊下垂,戴寬項圈,內著僧祗支,下著裙,長瓔珞直至膝部,披巾自雙肩搭下後穿肘下垂,左手持一如意香包。東側菩薩戴項圈,下著裙,長瓔珞直至膝部,披巾自雙肩搭下後穿肘下垂。北壁佛與菩薩身高與南壁相同,佛著圓領下垂袈裟,衣紋疏稀,半結跏趺坐於一方形臺座上,衣踞垂於佛座前。菩薩高髻上束花蔓冠,侍立兩側。窟門內南北兩側,有盛唐時期所鑿的四個長方形淺龕,每龕內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薩。這一洞窟內現存三個朝代的作品,北周開窟造像,盛唐增修小龕,清代重修泥塑裝彩。三個時期風格迥乎不同,北周時期繼承了前代優良傳統,具有顯著的發展變化,雕作熟練而形狀多樣。而盛唐是我國文化的鼎盛時期,雕刻技藝嫻熟,造像生動逼真,具富於活力,服飾質感優美,飄然欲動,清代末年,政治腐敗,經濟崩潰,社會動盪不安,思想禁錮僵化,文藝衰敗粗俗。這個洞窟可謂北石窟寺歷史的寫照。

看完240窟,向北前行,上至二臺高處,在窟區最北端,有清代宣統元年村民籌資修建的一座“娘娘廟”。造像為泥塑,以《封神演義》故事為背景,開窟造像。主尊彩塑“三霄”坐像,兩側彩塑四身形象,三面牆壁均有《封神演義》故事壁畫,色彩豔麗如初。其藝術價值比其它洞窟大為遜色,然而作為一種民俗文化遺產,已有89年的歷史,其風格透視出當時社會的影子。那深受封建禮教束縛的良家婦女,其“三寸金蓮”引人注目。或莊重慈善,或笑容可掬的村婦信女,使人感到淳樸可親。其希望除惡揚善,安居樂業的美好願望,祈求上蒼保佑人丁興旺的心願,以及隴東古代的風土人情,在這裡也得到了充分體現。

北石窟寺還較為完整地儲存有自隋唐以來各個朝代的碑刻題記,它不但確切地記載了開窟年代,而具反映了社會歷史的各個側面,為研究歷代社會生活和階級矛盾提供了很有價值的文字資料。

北石窟寺除這眾多的石雕造像,豐富的碑刻題記外,其自然環境也是優美的。舉步登上石窟高處,憑欄遠望,南側雞頭山雄偉高聳,對面大坡山綿延不斷。滔滔蒲河水自北向南拍岸而過,茹河水從雞頭、大坡二山間滾滾而來,匯入蒲河蜿蜒南去。近處清泉明淨如鏡,松柏蒼勁挺拔,桃紅柳綠,繁花點點,蟬聲悠揚,好鳥相鳴。曾有詩云:“古洞石佛幾千秋,景物非凡在此留,鳥舒雙翅樹間語,魚顯五色水內流。”這裡不失為欲界仙境,世外桃源。每逢陽春三月,此處山川秀麗,芳草綿綿,百花飄香,爭奇鬥妍,是踏青郊遊的好去處。夏日驕陽當空,綠樹掩映,泉水叮咚,溪流潺潺、涼風習習,松濤陣陣,又是避暑納涼的好地方;秋日來臨,天高氣爽,每當斜陽西照時,給古寺鍍上了一層薄薄的鎏金。高坡上羊群片片,窟院裡霜葉爛漫,隴原的金秋,在這裡體現的淋漓盡致,格外分明;隆冬之際,一場大雪,站在窟前抬眼望去,山似玉龍,川裹銀裝,寧靜而又素雅,另有一番景色。山澗裡時有野兔出沒,崖畔上雉雞舒翅長鳴。此時到北石窟寺遊覽,既可觀賞黃土高坡的雪景,又可遊玩狩獵,別有情趣。

北石窟寺的景物是豐富的,又是迷人的,未必一次而盡,一覽而得;隴東黃土高坡上的風土人情是粗獷的,又是淳樸善良的,且是熱情好客的。我們歡迎各位遊客一年四季常來常往,旅遊觀光。每次會有新的收穫。我們一定竭誠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