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5篇河南神農山的導遊詞

欄目: 河南導遊詞 / 釋出於: / 人氣:3.1W

神農山是國家AAAAA級風景旅遊區,位於河南省沁陽市紫陵鎮趙寨村,與晉城市山河鎮狄河村交界,神農山風景名勝區面積102平方公里。傳說,炎帝神農氏在這裡辨五穀、嘗百草、設壇祭天,故而得名神農山。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xx年5篇河南神農山的導遊詞範文,歡迎借鑑參考。

5篇河南神農山的導遊詞

20xx年5篇河南神農山的導遊詞(一)

觀光遊覽車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馬上就要開始今天的登山旅程了,為了減輕您的登山強度,景區為您準備了環保型電動觀光遊覽車,您可以選擇乘坐遊覽車直達神農步道。在此,我提醒大家在登山途中要注意三件事:一要注意安全,要按照景區規定線路遊覽,而且景區內是特級防火區,請將隨身攜帶火種留下;二要注意環保,請您將廢棄物丟到垃圾箱內;三要注意保護動植物。謝謝大家合作。

雲陽寨 各位遊客,進入景區首先要經過的就是雲陽寨,它始建於隋唐時期,歷代多有整修。寨門用青石砌成,頂端有石垛和了望孔。古時雲陽寨是溝通豫晉兩省的雄關險隘,因此成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唐明皇李隆基在遊覽神農山的時候,留下了《早登太行山言志》的名篇,他在詩中寫道:“白霧埋陰壑,丹霞助曉光”。這句詩的意境,給人以“白雲”和“朝陽”之戀的無限遐想,於是後人就把這裡命名為“雲陽寨”。大書法家王鐸在《懷州弔古》中讚道:“北面峰巒拱孟門,野王形勝沁河混”。這兩句詩的含義是:北面起伏的山巒與巍峨的雲陽寨門參拱相向,遠眺懷川大地,就象是沁河水一樣處在一片混沌迷濛之中。其中“孟門”指的就是雲陽寨門。

炎黃子孫祭祖壇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炎黃子孫祭祖壇,端座在中央的高大塑像是我們人類的始祖——炎帝神農。大家可以看到,這裡群山環抱,樹木蔥蘢,雲陽河象一條玉帶從祭祖壇左側穿過,這是一塊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整個祭祖壇共分三層,寓意天、地、人三界,主壇有4個登壇步道,寓意一年有四個季節,每個登壇步道之間分置三塊浮雕,寓意每季有三個月,12塊浮雕寓意一年有12個月。祭壇底層的環壇路共24圈,寓意2節氣,每圈由365塊青石鋪成,寓意一年有365天。登壇步道設九級臺階,“九”為至數,代表神農氏至尊至上的始祖地位。炎帝神農同伏羲、女媧一起被尊為三皇,稱為中華民族的始祖,受到歷代人民的祭祀、朝拜。下面,我們通過浮雕形象地去了解一下炎帝神農的生平事蹟。

在我們面前的這尊神農塑像,高9.9米,重29噸,為青銅鑄造,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青銅鑄造的神農塑像,堪稱中華第一神農塑像。是由我國著名雕塑藝術家、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曹春生先生指導設計,北京希象環境藝術設計公司承攬製作。這尊塑像展現了炎帝神農頭生雙角,手捧五穀,表情莊重、威嚴慈祥,穩如泰山,頂天立地的帝王之相。

20xx年5篇河南神農山的導遊詞(二)

神農山風景名勝區,是世界地質公園、世界自然基金組織A級優先保護區、國家AAAA級風景旅遊區 、國家級獼猴自然保護區、省級科普基地,它位於沁陽市城區西北23公里的太行山麓,共有八大景區136個景點 ,佔地總面積為96平方公里。主峰紫金頂海拔1028米,矗立中天,氣勢雄渾;三大天門比泰山早154年。這裡曾是炎帝神農辨百穀,嘗百草,登壇祭天的聖地 ;也是道教創始人老子築爐煉丹、成道仙升之所 ,古往今來,優美的自然風光吸引不少帝王將相、文人墨客到此遊覽,唐明皇李隆基、韓愈、李商隱等歷代名家曾在此留下許多傳世佳作。這裡有雄奇險峻的紫金壇,更有天下一絕的白松嶺。15600餘株白鶴鬆姿態萬千 、風情萬種、婀娜多姿地生長於懸崖絕嶺之巔,居世界五大美人鬆之首。 神農山一年四季景色不同,春賞桃花爛漫、夏看流泉飛瀑、秋觀滿山紅葉、冬覽冰霜玉龍,遊走其間,移步換景,恍若人間仙境,令人魄悸魂動,陡然昇華。其山勢之雄險奇絕,樹型之屈曲優美,景層之深奧神秀,當推全國之最。

神農山還素有“天然植物園”的美稱,有珍稀植物1912種 、中草藥300餘種、名貴中草藥近百種之多,神農谷裡至今還留傳著“神農谷裡走一遭,有病不治自己消”的俗語;有動物216種,其中僅國家級保護動物太行獼猴就3000餘隻,它們在這方樂土攀枝登崖,嬉戲逗玩,平添無限野趣。神農山景區是休閒渡假、探險攬勝、科學考察、迴歸自然的絕好去處。

神農山景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焦克公路、焦柳鐵路橫貫其下,晉洛公路縱行其間,餐飲遊樂服務舒適周到,民風淳樸,民俗特濃,我們熱情地歡迎四海賓朋光臨景區,一覽太行大觀——神農山,壯遊天下一絕——白松嶺!

第一景段:雲陽寨—鑼鼓亭

觀光遊覽車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馬上就要開始今天的登山旅程了,為了減輕您的登山強度,景區為您準備了環保型電動觀光遊覽車,您可以選擇乘坐遊覽車直達神農步道。在此,我提醒大家在登山途中要注意三件事:一要注意安全,要按照景區規定線路遊覽,而且景區內是特級防火區,請將隨身攜帶火種留下;二要注意環保,請您將廢棄物丟到垃圾箱內;三要注意保護動植物。謝謝大家合作。

雲陽寨

各位遊客,進入景區首先要經過的就是雲陽寨,它始建於隋唐時期,歷代多有整修。寨門用青石砌成,頂端有石垛和了望孔。古時雲陽寨是溝通豫晉兩省的雄關險隘,因此成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唐明皇李隆基在遊覽神農山的時候,留下了《早登太行山言志》的名篇,他在詩中寫道:“白霧埋陰壑,丹霞助曉光”。這句詩的意境,給人以“白雲”和“朝陽”之戀的無限遐想,於是後人就把這裡命名為“雲陽寨”。大書法家王鐸在《懷州弔古》中讚道:“北面峰巒拱孟門,野王形勝沁河混”。這兩句詩的含義是:北面起伏的山巒與巍峨的雲陽寨門參拱相向,遠眺懷川大地,就象是沁河水一樣處在一片混沌迷濛之中。其中“孟門”指的就是雲陽寨門。

炎黃子孫祭祖壇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炎黃子孫祭祖壇,端座在中央的高大塑像是我們人類的始祖——炎帝神農。大家可以看到,這裡群山環抱,樹木蔥蘢,雲陽河象一條玉帶從祭祖壇左側穿過,這是一塊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整個祭祖壇共分三層,寓意天、地、人三界,主壇有4個登壇步道,寓意一年有四個季節,每個登壇步道之間分置三塊浮雕,寓意每季有三個月,12塊浮雕寓意一年有12個月。祭壇底層的環壇路共24圈,寓意24節氣,每圈由365塊青石鋪成,寓意一年有365天。登壇步道設九級臺階,“九”為至數,代表神農氏至尊至上的始祖地位。炎帝神農同伏羲、女媧一起被尊為三皇,稱為中華民族的始祖,受到歷代人民的祭祀、朝拜。下面,我們通過浮雕形象地去了解一下炎帝神農的生平事蹟。

在我們面前的這尊神農塑像,高9.9米,重29噸,為青銅鑄造,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青銅鑄造的神農塑像,堪稱中華第一神農塑像。是由我國著名雕塑藝術家、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曹春生先生指導設計,北京希象環境藝術設計公司承攬製作。這尊塑像展現了炎帝神農頭生雙角,手捧五穀,表情莊重、威嚴慈祥,穩如泰山,頂天立地的帝王之相。

常言道:摸摸神農腳,一輩不吃藥;抱抱神農腿,一生不怕鬼,有興趣的朋友不防試一試……

站在炎帝神農面前,讓我們一同上柱香吧:一來是對炎帝神農表示崇敬,二來是對我們華夏民族子孫後代的祝福,同時也祝願大家工作順利,生活安康,心想事成。

各位朋友,在炎黃子孫祭祖壇祭拜了先祖之後,我們景區極頂還有神農祭天壇,在那裡你看到的將不是浮雕藝術,而是活靈活現的神農祭天表演。下面就請大家隨我一塊進行我們的登山之旅吧

雲陽寺

各位遊客,經過雲陽寨,我們現在來到了體現佛道合流的雲陽寺和清靜宮了。為什麼說它體現佛道合流呢,因為雲陽寺(佛教)和清靜宮(道教)僅一牆之隔,這在我國宗教建築中相當罕見。自古名山出名剎,神農山也不例外。雲陽寺始建於唐代,原名叫壽聖寺,元中統元年,也就是公元1260年增建了聖果寺。雲陽寺依山傍水,藉助山勢逐層而上,四組建築群依次排列在高差5米的四級平臺上,在鼎盛時期總建築面積達到了20xx0多平方米。可惜的是古老的雲陽寺多處已毀於戰火,只留下一些頹垣殘壁在訴說著歷史的滄桑。不過從遺址上仍能看出當時規模的龐大,香火的鼎盛。

清靜宮 大家看,在雲陽寺東臨就是清靜宮了,它始建於清乾隆年間,內有玉皇閣、三皇閣、王母殿等。其最特別的地方是在建築風格上打破了軸線對稱的佛寺道觀建築格局,把窯洞和樓閣結合在一起,且取材全部為石材,堪稱中原古建築一絕。最珍貴的是,在目前我國保留下來3處無樑建築群中,清靜宮是唯一一處清代保留下來的無樑建築群。

神農步道 各位遊客,眼前這條全部用青石鋪就的步道就是神農步道,神農步道從雲陽寺過西貝澗達紫金頂,是專門供遊客登山的步道。該步道全長3000米,總檯階4321個。入口處臺階為99級,這是因為相傳炎帝神農是通過99盤山路來往於天地之間,中華民族自古又深受道家思想的影響,認為九是最為吉祥的數字。

神農步道從20xx年5月開始修建,計劃工期為1年時間,由於沁陽市委、市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通過大力投資和全民動員,整條步道僅用了5個月時間便已經全部竣工了。神農步道總共用去了16萬塊青石,為了不破壞神農山的自然風貌,全部石料都從外地購買。由於神農山地勢比較陡峭,所用的石塊等原材料不能直接用機械裝置運輸,全部靠人工背扛,所以僅運輸費就比原材料費高出3倍,總投資達800萬元人民幣。因此,神農步道不是一條普通的青石道,而是一條由沁陽市44萬人民的希望和汗水鋪成的“黃金道”。走在神農步道上面,每走一級,您都會感受到沁陽人民對你的美好祝願,那就是高興而來,平安而歸。來吧,朋友們,加把油,我們開始新的征程了!

八仙峰 各位遊客,在這個位置上,大家向我手指的方向看,在雲陽河東南山坡,雲陽寨門右上方,有八座錯落有致的山峰在暮然迴轉,呈叩拜狀面向東北、其山勢獨特,令人遐想不已,它就是“八仙峰”。相傳這八座山峰就是傳說中的“八仙”所化。傳說“八仙”曾在紫金頂尋訪太上老君李耳,因李耳雲遊未歸不能相見,當他們就要離開雲陽河的時候,發現東山之巔有老君的仙蹤,旋即折身回拜,所以這八座山峰就形成了“八仙拜祖”的景觀。尤其日出前後,東山雲霧繚繞,紫氣升滕,八仙峰更顯道氣仙風,活靈活現。那麼,八仙們叩拜的太上老君又在哪裡呢?不要著急,讓我們再往前行,鑼鼓亭下再見分曉。

鑼鼓亭 俗話說:鑼鼓亭下聽鑼鼓,理所當然。這裡就是聽鑼鼓之聲的最佳所在。現在,我們從這兒往東山崖下看,所看到的山洞就是鑼鼓洞,鑼鼓聲就是從那個山洞裡傳出來的。相傳每年除夕之夜,隨著鞭炮聲聲,從這裡過往的人們就可以聽到從洞中傳出鑼鼓的聲音,於是人們就把這個山洞稱為鑼鼓洞。

老君峰 剛才我們看了“八仙峰”,聽了一段“八仙拜祖”的故事,現在從這裡就可以看到老君峰了。東山之下,那座似人非人、似仙非仙的孤峰, 就是“老君峰”。

虎頭山 各位遊客,八仙峰的南側,雲陽寨的右上方,一塊巨石酷似一隻半蹲姿勢的老虎,威風凜凜,虎視耽耽,好象是雲陽寨的天然“守門神”,又好象一隻威猛的“鎮山 虎”, 日夜守護著山口道路和雲陽寨門,當地人們把它叫做“虎頭山”。

第二景段:鑼鼓亭——伏羲殿

合婚石

在雲陽河拐彎處的河道里,有塊特別的石頭,當地的人們叫它“合婚石”。本是一塊看似平淡無奇的石頭,卻有一段離奇的傳說故事:相傳在上古時期,世間洪荒遍野,萬戶滅絕,天地之間只剩下伏羲和女媧兄妹二人。為繁衍後代,締造人類,伏羲提出要和女媧成親,女媧說什麼也不同意:“哪有兄妹成婚的道理”,但仔細想想,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只好說道 “只要上合天意,下順地理,咱們就結婚”。可怎樣才算上合天意呢?女媧提出在東西山頭上各點燃兩堆山火,若冒起的青煙能結合在一起,就算合了天意。於是,伏羲上了西山頂,女媧上了東山頂,各自撿了一堆山柴點了起來,只見兩股青煙,嫋嫋升起,突然刮來一股旋風把兩股煙攪到了一起,在雲陽河谷上方互相纏繞,直衝雲霄。天意已明,該輪到下順地理了。女媧又提出了從山頂往山下滾石頭,若滾下的石頭能結合在一起,就算下順地理。兩人又登上山頂,同時將兩塊大石往山下推。山石踏坡飛巖,在河底相撞,發出轟隆隆的巨響,牢牢地合在一起,於是,伏羲對女媧說: “這次順了地理,咱們該結合了吧?”伏羲、女媧便就此結合,拜為夫妻。為紀念這件事,人們就把他們滾下山谷的那塊巨石稱為“合婚石”。據當地老人講,未婚的男女只要手拉手,肩並肩地登上那塊石頭,並從上面走過,那麼將來倆人一定會婚姻美滿、白頭到老。這塊石頭至今仍儲存在雲陽河谷底,中間有一道青紋,一邊是龍紋,一邊是蛇紋,分別代表伏羲和女媧。

伏羲峰

走過鑼鼓亭之後,展現在我們面前的這座巍峨挺拔的山峰就是伏羲峰。朋友們看,這伏羲峰既象一塊巨石,又是一座山峰,平地拔起,巍然屹立,偉岸壯碩,挺拔威武,展現出了一種陽剛之美。相傳伏羲是人類的始祖,因此又稱為始祖峰。據史書記載,玄宗皇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等帝王和李商隱、韓愈、何塘等名人雅士都曾經來這裡拜謁過我們的祖先,並留下諸多千古絕句。

女媧洞

俗話說:無獨有偶,在陽剛威武的伏羲峰旁邊果真有一個陰柔秀美的女媧洞相依相伴。女媧洞是女媧峰半山腰的一個天然洞穴,洞體為蛇形,從外到裡,越來越小,越來越細,婉蜒深入山體,其洞深無人可測。如果說伏羲峰展現的是一種男性之美,那麼女媧洞展現給人們的恰似一種女性之美。陰陽之形,天然成趣,象徵著人類的生命之源,激起人們無限遐想。女媧洞還有一個傳說,據說神話中人首蛇身的女媧就是誕生和居住在這裡。源於人們對生命延續的崇敬和懷想,當地一些多年不孕男女常來這裡求拜起子,心誠則靈、多有應驗。

分身石

平臺下面這塊長、寬、高約1米見方的石頭,表面上比較光滑平整,卻又縱橫分佈著無數道條狀裂紋,就象是用刀剁過的痕跡,當地人叫它“分身石”。相傳伏羲和女媧好不容易成婚之後,滿指望生兒育女,繁衍人類,可曾想女媧懷胎十月,一朝分娩,竟生下一個肉蛋。女媧傷心至極,把肉蛋扔到這塊石頭上,掄起石刀將其剁成了肉沫,隨後,把刀一撂轉身回洞大哭起來。這時候,從遠處突然飛來了兩隻金鳳凰,把那些肉沫一一叨走。這兩隻金鳳凰飛到東,將肉沫丟下一些,然後在飛到西再丟下一些……就這樣,過了整整九九八十一天,這些肉沫聚天地之靈氣,納日月之精華,一下子都變成了人。自此,天下人丁興旺,處處充滿了生機。原來,這一鳳一凰是老天爺派下來的,那隻雄鳳凰撒下的肉沫都變成了男人,個個長的高大健壯,頂天立地;那隻雌鳳凰撒下的肉沫都變成了女人,個個長得美麗、秀美,心靈手巧。女媧看後非常高興。後來,人們就把女媧剁肉蛋的用的這塊石頭取名叫“分身石”。

娃娃場

朋友們,我們現在的位置就是“娃娃場”。關於它的來歷,這裡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傳說伏羲和女媧成婚後一心想讓人類成為萬物的主宰,可光憑女媧一個人能生多少孩子呢?倆人陷入了深深的憂愁之中。忽然,有一天夜裡,女媧做了個夢,夢見老天爺對她說:“你不用發愁,你可以挖些黃土,用雲陽河水和成泥,捏土造人。”第二天,女媧就叫伏羲在山前整了一塊平地,挖了些黃土,舀了些雲陽河水和成泥,動手捏泥人。女媧按照自己和伏羲的樣子捏了許多泥人,她把捏好的泥人放到伏羲整好的土地上晾晒。過了七七四十九,所有的泥人居然都活了,於是,女媧將男女分開,還按照各自的模樣,俏麗配英俊,高個配高個,為他們配雙結對。老天爺得知女媧將人按俊醜配對,急派風雨雷電諸神下凡找女媧論理,沒想到他們把“論理”聽成“淋雨”,就一路電閃雷鳴,帶著狂風暴雨一路奔來。女媧見天氣驟變,就趕緊往洞裡收泥人,慌亂中把俊醜、高矮、胖瘦不一的泥人混到了一起,還有的泥人被碰斷了胳膊,跌壞了腿,弄歪了鼻,自此世上便有了先天殘疾之人,世上的婚姻也從此改變了以貌結緣的習慣。為紀念女媧捏土造人之功,於是人們便把這裡稱為娃娃場。

中華母親石

大家看,伏羲峰下的平臺上有一塊五彩斑瀾的巨石,上面形成的圖案是人類始祖伏羲和女媧懷抱著中國區域圖,因此人們都稱它為中華母親石。關於它的來歷,也有一段美麗的傳說。傳說,女蝸造人後,人類慢慢地繁衍開來,他們採摘野果,追獵猛獸,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忽然有一天,一道晴天霹靂閃過,接著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天空突然裂開一道大口子,大雨傾盆而下、淹沒了田野和村莊,轉眼間地上變成了一片汪洋。女媧看到人們哭喊著四處逃命,就決心要把天空的裂縫補起來。女蝸揹著砍山斧,從東山採來紅砂石,從西山採來白玉石,又從南山、北山,中山採來其他三種顏色的石頭,把他們一起放進熔爐裡。過了九九八十一天,終於煉成了與天空顏色一模一樣的五彩石,女蝸就用這些五彩石補住了天空的裂縫。大雨停歇,洪水消退,人們又過上了自在的生活。相傳這塊色彩奇異的巨石就是當年女媧補天后剩下的一塊五彩石。

伏羲殿

伏羲峰下的這座殿宇是專門供奉人類始祖伏羲和女媧的,叫做“伏羲殿”。原伏羲殿始建於元朝,為全石材構造。20xx年,景區投資100餘萬元建造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規模巨集大的伏羲大殿,將原來的伏羲殿包容在內,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殿中殿。關於這伏羲殿的來歷,這裡還有一段故事。傳說伏羲峰下原有伏羲洞,伏羲和女媧在洞中結合,才有了人類息息相傳。據說沒有子嗣的夫妻,只要到伏羲洞裡住上一段時間,就會感地氣而懷孕。元朝至正年間,有一對夫婦結婚二十多年還沒有子女,就從老家河陽搬到伏羲洞旁居住,一年之後他們真的生了一個胖小子。為感恩還願,他們就鑿巖開洞,建造了全石材結構的伏羲殿,以表紀念。

清歌臺

朋友們,在女媧洞的旁邊有三間廊臺,相傳女媧曾在此放聲高歌,故得名:清歌臺。站在清歌臺上引吭歌唱,鑼鼓洞裡會傳出伴奏的鑼鼓聲聲,四面青山發出陣陣和鳴,歌聲在山

20xx年5篇河南神農山的導遊詞(三)

常言道:摸摸神農腳,一輩不吃藥;抱抱神農腿,一生不怕鬼,有興趣的朋友不防試一試……

站在炎帝神農面前,讓我們一同上柱香吧:一來是對炎帝神農表示崇敬,二來是對我們華夏民族子孫後代的祝福,同時也祝願大家工作順利,生活安康,心想事成。

各位朋友,在炎黃子孫祭祖壇祭拜了先祖之後,我們景區極頂還有神農祭天壇,在那裡你看到的將不是浮雕藝術,而是活靈活現的神農祭天表演。下面就請大家隨我一塊進行我們的登山之旅吧

雲陽寺 各位遊客,經過雲陽寨,我們現在來到了體現佛道合流的雲陽寺和清靜宮了。為什麼說它體現佛道合流呢,因為雲陽寺(佛教)和清靜宮(道教)僅一牆之隔,這在我國宗教建築中相當罕見。自古名山出名剎,神農山也不例外。雲陽寺始建於唐代,原名叫壽聖寺,元中統元年,也就是公元1260年增建了聖果寺。雲陽寺依山傍水,藉助山勢逐層而上,四組建築群依次排列在高差5米的四級平臺上,在鼎盛時期總建築面積達到了20xx0多平方米。可惜的是古老的雲陽寺多處已毀於戰火,只留下一些頹垣殘壁在訴說著歷史的滄桑。不過從遺址上仍能看出當時規模的龐大,香火的鼎盛。

清靜宮 大家看,在雲陽寺東臨就是清靜宮了,它始建於清乾隆年間,內有玉皇閣、三皇閣、王母殿等。其最特別的地方是在建築風格上打破了軸線對稱的佛寺道觀建築格局,把窯洞和樓閣結合在一起,且取材全部為石材,堪稱中原古建築一絕。最珍貴的是,在目前我國保留下來3處無樑建築群中,清靜宮是唯一一處清代保留下來的無樑建築群。

神農步道 各位遊客,眼前這條全部用青石鋪就的步道就是神農步道,神農步道從雲陽寺過西貝澗達紫金頂,是專門供遊客登山的步道。該步道全長3000米,總檯階4321個。入口處臺階為99級,這是因為相傳炎帝神農是通過99盤山路來往於天地之間,中華民族自古又深受道家思想的影響,認為九是最為吉祥的數字。

20xx年5篇河南神農山的導遊詞(四)

各位朋友:

現在我們要遊覽的是神農山風景名勝區。

神農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沁陽市西北20多公里處的太行山南麓,面積96平方公里,包括紫金頂、白松嶺、臨川寺、太平摩崖等八大景區的136個景點。

這裡屬太行山脈的一處勝景,是一處典型的北方山水風光,以“雄、險、奇、絕”著稱,而且人文景觀也多姿多彩,有歷代兵家必爭之地雲陽寨,有體現佛道合流的雲陽寺和清靜宮,有建在絕頂之上的三大天門等等。

現在我們就要進入景區,映入我們眼簾的這座雄偉高大的青石寨門,便是雲陽寨。雲陽寨始建於隋唐時期,歷代多有整修。雲陽寨因地處溝通豫、晉兩省交通的雄關險隘,成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大書法家王鋒在《懷州弔古》中讚道:“北面峰巒拱孟門,野王形勝沁河混”。其中的“孟門”指的就是雲陽寨門。

自古名山出名剎,神農壇也不例外。現在我們將要參觀的就是雲陽寺。雲陽寺始建於唐代,依山傍水,左峰右谷,只可惜多處已毀於戰火。不過從遺址上仍能看出當時規模的巨集大,香火的鼎盛。清靜宮與雲陽寺僅一牆之隔,建於清乾隆年間,內有玉皇閣、三皇閣、王母殿等。清靜宮在建築風格上打破了中軸線對稱的佛寺道觀建築格局,把窯洞和樓閣結合在一起,特別是用材全部為石料,堪稱中原古建築一絕。

眼前大家看到的這條佈局美觀的步道是被譽為“天下第一步道”的神農步道。神農步道全長3000米,總檯階4321個,入口處為99級。走走神農步道入口,在雲陽河東南山坡,去陽寨門右上方,八座錯落有致的山峰驀然迴轉,呈叩拜狀面向東北,其山勢獨特,令人遐想不已。

現在大家所處的位置叫鑼鼓亭,是聽鑼鼓之聲的最佳所在。現在,我們從這兒往東山崖下看去,所看到的兩個山洞就是鑼鼓洞,鑼鼓聲就是從那兩個山洞裡傳出來的。兩個山洞,左為鑼洞,右為鼓洞。本來是兩個平淡無奇的天然洞穴,為什麼被稱作鑼鼓洞呢?原來,這兩個洞一個呈鑼形,一個呈鼓狀。並且從鑼形洞裡的石壁擊打出來的聲音是鑼音,從鼓狀洞裡的石壁擊打出來的聲音是鼓聲;只是我們無法親臨其境,親自敲鼓打鑼。不過,相傳每年除夕之夜,隨著鞭炮聲聲,從這裡過往的人們就可以聽到從洞中傳出鑼鼓的聲音,於是人們就把這兩個洞稱為鑼鼓洞。

東山之下,那座似人非人、似仙非仙的孤峰,就是“老君峰”,八仙蜂的南側,雲陽寨的右上方,一塊巨石酷似一隻半蹲姿勢的考虎,威風凜凜,虎視眈眈,當地人們把它叫做“虎頭山”。

在雲陽河拐彎處的河道里,有一塊“合婚石”,它有一段離奇的傳說故事。相傳在上古時期,世間洪荒遍野,萬戶滅絕,天地之間只剩下伏羲和女媧兄妹二人。為繁衍後代,締造人類,伏羲提出要和女娟成親,女媧剛開始不同意,並說只有合天意、順地理才可結婚。可怎樣才算上合天意呢?女娟提出在東西山頭上各點燃兩堆山火,若冒起的青煙能結合在一起,就算合了天意。於是,伏羲上了西山頂,女媧上了東山頂,各自撿了一堆柴火點了起來,只見兩股青煙,嫋嫋升起,突然刮來了一股旋風把兩股煙攪到了一起,天意已明,該輪到下順地理了。女媧又提出了從山頂往山下滾石頭,若滾下的石能結合在一起,就算下順地理了。兩人又登上山頂,同時將兩塊大石往山下推。山石在河底相撞,並牢牢地合在一起,於是伏羲對女媧說:“這次順了地理,咱們該結合了吧?”伏羲、女媧便就此結合為夫妻。為紀念這件事,人們就把他們滾下山谷的那塊巨石稱為“合婚石”,這塊石頭至今仍儲存在雲陽河谷底,中間有一道青紋,一邊是龍紋,一邊是蛇紋,分別代表伏羲和女媧。繼續前行,大家可以看到一巨大的山峰,這便是傳說中的伏羲峰。伏羲峰偉岸壯碩,陽剛威武,展現出一種雄性之美。無獨有偶,伏羲峰旁邊有陰柔秀美的女媧洞相偎相伴。女媧洞是女媧峰半山腰的一個天然洞穴,洞體為蛇形,從外到裡,越來越小,蜿蜒深入山體,深不可測。

現在大家所處的位置是三級平臺,在平臺下面,有一塊長、寬、高約l米見方的石頭,表面光滑平整,卻又縱橫分佈著無數道條狀裂紋,就像是用刀剁過的痕跡,當地人叫它“分身石”。相傳伏羲和女媧好不容易成婚之後,滿指望生兒育女,繁衍人類,可女蝸十月懷胎,卻生下一個肉蛋。女媧傷心至極,把肉蛋扔到這塊石頭上,掄起石刀就把它剁成了碎沫沫,隨後把刀一撂,跑回山洞裡大哭起來。這時候,突然從天上飛來兩隻金鳳凰,把那些肉沫沫叼走,到處播撒。過了九九八十一天,這些肉沫沫聚天地之靈氣,得日月之精華,一下子都變成了人。自此,天下人丁興旺,處處充滿了生機。那隻雄鳳凰撒下的肉沫沫都變成了男人,個個長得高大、健壯,頂天立地;那隻雌鳳凰散下的肉沫沫都變成了女人,個個長得美麗、溫柔,心靈手巧。後來,人們就把女蝸剁肉蛋用的這塊石頭,取名叫分身石。

眼前的這座平臺即是造人場,也就是女媧造人的地方。

伏羲峰下的這座殿宇叫做“伏羲殿”它建造於元朝,內設有兩個石龕,分別供奉伏羲和女媧的石像。由於年代久遠,原來的伏羲殿已經毀於山洪,現在我們所看到的伏羲殿是近年當地山民仿建的。

在女媧洞的旁邊有三間廊臺,相傳女媧曾在此放聲高歌,故名叫清歌臺。

在太行山脈的榛莽危巒之間,生長著9個獼猴群,就像是大山裡的9個原始部落。它們在斷崖石壁間騰挪跳躍,在樹林裡採摘野果,過著悠然自樂的生活。

站在桃花溪旁的石階上向南面望去,有一個窄窄的山崖把一塊巨石和山峰從中分開,像是一隻獨角獸正在吻別它的巒人,所以,人們就把這塊石頭叫做“吻獸石”,在吻獸石的前面,有一形似蒼鷹的巨石,人們把它叫做“神鵰蜂”在神鵰峰的身旁,屹立著一形似猿人的山峰,凝目遠方,好像在回想什麼,形象逼真,人們都叫它“猿人峰”。

“天狗望月”是一孤立的山峰,形似二郎神的嘯天犬,由於它張著大嘴,雙目直望西天,於是人們把它叫做天狗望月,又叫“吠天石”,神母峰是西貝澗南側一座神奇的山峰,似人非人,似仙非仙,呈臥姿,頭朝東北,面部輪廓隱約可見,最為醒目的是突兀的乳峰。於是這裡的人們就把它叫做“神母峰”。

神農峰像一尊站立的古人雕塑,高大偉岸,筆直挺立,髻髮長須,神態泰然,據說這便是傳說中的神農形象。相傳神農在此採藥,不小心誤服了斷腸草,從此化為山峰,留在了人間。

尾箕峰是一座孤立的山峰。相傳尾箕是一位龍頭鳥身的山神。唐代詩人姚合在《紫金壇》詩中寫道:“壁立三千仞,壇高接尾箕”,這裡的“尾箕”指的就是尾箕峰。

“天門”指的是通往天宮之門。天門最多隻能有一、中、南三重。這裡的三重天門分別是明代萬曆皇帝和清代乾隆皇帝等敕建的。可見早在明清時期,神農壇就已名揚天下了。一天門位於99盤之巔,是登臨紫金頂的咽喉要道。此門建造於明亮靖42年,比泰山的一天門還要早154年。中天門位於一天門之上,全部採用石材建造,共有250級石階,勢如通天雲梯,中天門這一段道路最險,故又稱為“鬼路口”,登山時候,須手腳並用,攀爬而行,這一段道路是對香客心地是否誠靈的一個測試和考驗。南天門位於紫金頂的最高位置。南天門下,時常雲霧繚繞,置身於此,如臨靈霄寶殿。站在這裡,極目遠眺,前方是俗稱“牛角川”的黃河沖積平原,太行山到此戛然而止,山前的懷川大地用它豐厚的乳汁,孕育出了韓愈、李商隱、朱載值壤史文化名人。背後是連綿起伏、逶迤不絕的八百里太行。清代詩人張用達曾用“置身雲路覺天低“來形容南天門的雄偉壯觀。

臥虎山是紫金頂東南方向半山腰中兩條河谷之間的一道山嶺,山嶺西高東低,最前方為一斷崖,狀如從紫金頂上撲下的一隻猛虎,頭、耳、爪依稀可辨,所以名叫臥虎山。

百草坡也稱百草窪。坡上生長著800多種中草藥,其中有名貴中草藥近百種,因此得名百草坡。當地特產的牛膝、地黃、山藥、菊花“四大懷藥”在此處均有生長,現在人工種植的“四大懷藥”皆採種於此。

紫金頂是神農壇的主峰,海拔1028米,做立群山之巔,號稱“中天玉柱”紫金頂上懸崖間生長著的一顆千年古鬆,為我國珍稀樹種白皮松。還有一個長、寬、深約1米的石坑,相傳是伏羲氏臥聽風聲、悟畫八封之處,叫做“八卦坑”。

站在紫金頂上俯視東南方向,山下群峰參拱,谷壑縱橫,“山中有谷、谷中有山”的奇特景觀在此博覽無餘,太行山脈的蔚然大氣盡收眼底。再向西方極目遠眺,群山連綿起伏,雲霧靄靄;特別是傍晚時分,紅霞滿天,夕陽當歌,讓人疑是海外仙山。

幽:綿延幾十平方公里的森林,遮天蔽日,古樸幽深,古樹參天,竹林密集,植被優良,樹種繁多,枝葉茂盛,四季常綠,林中常有蟬鳴、鳥唱,泉水叮咚,更添山林之幽靜。

20xx年5篇河南神農山的導遊詞(五)

河南,位於中國中東部、黃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區位於黃河以南,故稱河南。遠古時期,黃河中下游地區河流縱橫,森林茂密,野象眾多,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為人牽象之地,這就是象形字“豫”的根源與河南簡稱“豫”的由來。《尚書·禹貢》將天下分為“九州”,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故有中原、中州之稱。

風景名勝

河南有世界文化遺產3處:龍門石窟、殷墟、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國家5A級旅遊景區8項11處:少林寺、龍門石窟、雲臺山-青天河-神農山、清明上河園、殷墟、白雲山、堯山-中原大佛、老君山-雞冠洞。世界地質公園4處:中嶽嵩山、雲臺山、王屋山—黛眉山、伏牛山。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5處:嵩山、洛陽龍門、雞公山、王屋山、雲臺山、堯山、林慮山、青天河、神農山、桐柏山-淮源、鄭州黃河風景區。

最佳旅遊時間

河南屬暖溫帶-亞熱帶、溼潤-半溼潤季風氣候。一般特點是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乾旱風沙多,夏季炎熱雨豐沛,秋季晴和日照足。最佳旅遊時間是秋季.

區域分佈

河南省轄18個省轄市,其中地級市17個、省直管市1個,50個市轄區、20個縣級市、88個縣。

歷史文化

河南,古稱中原,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發源地。是元代以前中國歷史的核心區域。洛陽(十五朝古都)、開封(七朝古都)、商丘(六朝古都)、鄭州(五朝古都)、安陽(二朝古都)都是著名的千年古都。夏代先後在夏邑(今商丘)、偃師二里頭(今洛陽)、陽城(今鄭州)等附近建都。商代在亳(今商丘)建都,後來遷到“殷”(今安陽),自夏而金的4020xx年間,有10多個朝代,200多位帝王建都或遷都於河南,長達3200餘年。每當中國內亂時期,群雄“逐鹿中原”,河南是必爭之地,“中國”的名稱就來源於中心位於中原地帶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