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關於重慶導遊詞500字(通用12篇)

欄目: 重慶導遊詞 / 釋出於: / 人氣:2.7W

關於重慶導遊詞500字 篇1

你看,與黃花園立交相比鄰的那座通體透明的建築是輕軌黃花園車站。重慶輕軌全稱名叫“高架輕軌交通”。可以說,它是我們山城的驕傲。為什麼?因為它創造了一個全國第一——它是國內首次引進的具有當代國際先進水平的跨座式單軌交通。

關於重慶導遊詞500字(通用12篇)

重慶輕軌全長17.54公里,總投資36億人民幣,其中日本政府貸款270日元。設19個車站,初期84輛車,高峰小時運客3萬人次,初期年客運量1.5億,後期年客運量 2.6億,可吸引全市客流21%,緩解線路區域50%的客運壓力。且具有科技含量高、噪音低、透光性好、減少廢氣汙染的環保價值,重慶輕軌向我們展示了現代高科技的無限魅力。

重慶輕軌同時又是一條展現巴渝歷史、地域風光、民風民俗的文化藝術長廊。沿途以大量模型、雕塑、繪畫、圖片等形式,通過現代化資訊網路技術和聲像手段向人們滲透著巴渝文化的芬芳。你看,近看輕軌車站,站站風格各異;遠看輕軌全線動若飛龍,好一道獨特的流動風景線!乘坐輕軌,就好象是在閱讀一本精彩的書——有風景的美麗,有文化的芬芳,有藝術的風情,還有燈飾的魅力.輕軌的建成通車為重慶立體交通又增添了一員新貴。它那天馬行空,獨往獨來的優勢令眾多交通望塵莫及。在山高路不平的重慶,多少人夢想有一天翻山越嶺,如履平地。如今,輕軌交通把重慶人幾千年的夢想變成了現實。你坐在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如春的舒適車廂裡,時而鑽隧道,時而上藍天,時而爬坡上坎,時而一馬平川,你可以盡情感受上天入地,騰雲駕霧的愜意。外地朋友們可千萬別忘了去乘坐一趟重慶輕軌列車喲!

關於重慶導遊詞500字 篇2

嶽麓山故跡很多,山一腳下有嶽麓書院,建於公元九七六年,迄今已有一千餘年曆史。南宋的理學家朱熹在此講過學。清風峽是嶽麓書院後面一條幽靜美麗的峽谷。一線清泉。西池碧水,萬木清秀,美不勝收。有名的愛晚亭就在這清風峽中,此亭原名愛楓亭。四周楓樹漫山,風景絕佳。清代著名詩人袁枚來此遊賞。依唐人杜牧詩中“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的詩句,將亭名改為愛晚亭。

嶽麓書院是我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其前身可追溯到唐末五代(約958年)智睿等二僧辦學。北宋開寶九年(976),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辦學的基礎上,正式創立嶽麓書院。嗣後,歷經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緒二十九年(1903)改為湖南高等學堂,爾後相繼改為湖南高等師範學校、湖南工業專門學校,1926年正式定名為湖南大學至今,歷經千年,絃歌不絕,故世稱“千年學府”。

嶽麓書院自創立伊始,即以其辦學和傳播學術文化而聞名於世。北宋真宗皇帝召見山長周式,頒書賜額,書院之名始聞於天下,有“瀟湘洙泗”之譽。南宋張式主教,朱熹兩度講學。明代中後期,明世宗御賜“敬一箴”,王陽明心學和東林學派在此傳播和交流,明清著名的愛國主義思想家王夫之在此求學,清代,康熙和乾隆分別御賜“學達性天”和“道南正脈”額。

嶽麓書院佔地面積21000平方米,現存建築大部分為明清遺物,主體建築有頭門、二門、講堂、半學齋、教學齋、百泉軒、御書樓、湘水校經堂、文廟等,分為講學、藏書、供祀三大部分,各部分互相連線,合為整體,完整地展現了中國古代建築氣勢恢巨集的壯闊景象。

除建築文物外,嶽麓書院還以儲存大量的碑匾文物聞名於世,如唐刻“麓山寺碑”、明刻宋真宗手書“嶽麓書院”石碑坊、“程子四箴碑”、清代御匾“學達性天”、“道南正脈”、清刻朱熹“忠孝廉潔碑”、歐陽正煥“整齊嚴肅碑”、王文清“嶽麓書院學規碑”等等。

關於重慶導遊詞500字 篇3

四面山位於重慶市江津區境內,距重慶主城區130公里,距江津城區90公里。四面山系地質學上所謂“倒置山”,因山脈四面圍繞,故名。山勢南高北低,最高峰蜈蚣嶺海拔1709.4米,最低處海拔560米。佔地300平方千米。屬中亞熱帶季風溼潤氣候,年均氣溫13.7℃,降水量1522.3毫米,森林覆蓋率達95.41%。景區內共有8大景區、128個景點,其中尤以膾炙人口的“愛情天梯”、158米高、48米寬的“華夏第一高瀑”望鄉臺瀑布、中國最大心形景觀“天下第一心”和世界首列的“七彩瀑布”最為知名。

特別推薦

望鄉臺瀑布(又稱四面山大瀑布)望鄉臺瀑布景區是四面山的核心景區,瀑布高158米,寬48米,也是四面山眾多瀑布中之最壯觀者。白瀑懸空勢若天河決下,水聲如雷,震山撼谷,騰起的水霧如滾滾征塵。瀑布左右,形成兩道乳白色的氣流,嫋嫋升浮飄逸。陽光斜照,紫煙凌虛,化出無數彩虹,隨遊人觀賞角度的不同而千變萬化。

大小洪海大洪海:由響水灘南行2公里,有一高壩鎖湖,蜿蜓長近萬米,這便是大洪海。左岸,群鶴棲立,千樹皆白。修竹萬竿,碧葉婆娑,青翠欲滴。夾岸青山隱隱,百花含笑。滿湖碧水粼粼,時有鴛鴦雙雙戲遊。引得盪舟湖中的情侶一片歡聲笑語。

小洪海:在大洪海尾部的蒼茫林海之中。湖平波靜,了無纖塵,如一塊晶瑩的寶鏡,鑲嵌在悲翠的世界之中

臥龍溝:深藏龍潭湖西岸中段,夾峙著兩岸絕壁饞巖,溝內藤蔓懸垂,充滿原始野趣。峽谷峻嶺排空,天僅一線,終端形成一個壇口。一幅水簾從罅中垂下,在魚鱗灘上被梳理成萬縷銀絲,奔突穿行於綠樹紅石之間。遊人在白水織成的素娟和青綠織成的翠錦中攀援,猶如踏著青雲直登天際。

關於重慶導遊詞500字 篇4

天龍橋即天坑一橋, 橋高200米,跨度300米,因其位居第一,頂天立地之勢而得名。一橋橋中有洞,洞中生洞,洞如迷宮,即壯觀又神奇。

青龍橋即天坑二橋,是垂直高差最大一座天生橋。橋高350米,寬150米,跨度400米,夕陽西下,霞光萬道,忽明忽暗,似一條真龍直上青天,故名青龍橋。

黑龍橋即天坑三橋,橋孔深黑暗,橋洞頂部岩石如一條黑龍藏身於此,令人膽戰心驚。黑龍橋景色以其流態各異的“三迭泉”、“一線泉”、“珍珠泉”、“霧泉”四眼寶泉而獨具特色。

天坑三橋位於重慶市的武隆縣城東南20公里處,武隆至仙女山高速水泥標美路旁,距南國草原仙女山約15公里,距天下第一洞芙蓉洞僅30公里,是全國罕見的地質奇觀生態型旅遊區。景區內遊覽路線從崖壁到谷底共5公里,以天龍橋、青龍橋、黑龍橋天生三座規模龐大,氣熱磅礴的石拱橋稱奇於世,三橋平均高200米以上,橋面寬約100米,在距離僅1.2公里的範圍內就有如此龐大的三座天生橋實屬國內罕見。

景區林森木秀、峰青嶺翠、懸崖萬丈、壁立千仞、綠草成茵,修竹搖曳、飛泉流水,一派雄奇、蒼勁、神祕、靜幽的原始自然風貌,以山、水、瀑、峽、橋共同構成一幅完美的自然山水畫卷,其中天生三橋,飛崖走壁、擎天一柱、綠茵生輝、翁嫗送歸,仙女洞等景點引人入勝,使人留連忘返。新增的洞內自然巖壁攀巖專案,極具挑戰性。

當地居住了不少土家族居民,他們大多生活在山區,喜居吊腳樓,屋基前低後高,部分房屋懸空出來。房屋為“幹欄式”全木結構,底樓作畜舍或擱置農具,樓上住人。樓的四周鋪設走廊,雕欄花窗,屋簷呈魚尾上翹。整個建築飛簷翹角,鑿龍畫鳳,雕欄花窗,描紅著綠,色彩斑斕。

關於重慶導遊詞500字 篇5

各位遊客們,歡迎諸位來黑山谷風景區參觀遊覽,黑山谷風景區原始生態風景由峻嶺、峰林、幽峽、峭壁、森林、竹海、飛瀑、碧水、溶洞、仿古棧道、浮橋、雲海、田園、原始植被、珍稀動植物等各具特色的景觀組成。從景區大門進入,沿河而下至響水村一段,河谷寬約40——50米,沿河有平緩地,上面是森林和山地,呈階梯狀地形河谷斷面呈“V”字形,河面狹窄。黑山谷景區位於重慶市萬盛經濟技術開發區黑山鎮境內,地理座標為東經106°58'26",北緯28°51'46",距萬盛城區20公里,距離重慶主城區110公里。與南川金佛山、貴州桐梓柏箐自然保護區毗鄰。這裡山高林密、人跡罕至,儲存著地球上同緯度為數不多的亞熱帶和溫帶完好的自然生態,森林覆蓋率達97%,被專家譽為“渝黔生物基因庫”,是目前重慶地區最大的、原始生態保護最為完好的自然生態風景區。黑山谷風景區原始生態風景由峻嶺、峰林、幽峽、峭壁、森林、竹海、飛瀑、碧水、溶洞、仿古棧道、浮橋、雲海、田園、原始植被、珍稀動植物等各具特色的景觀組成。被評定為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重慶萬盛國家地質公園重要組成部分)、國家AAAAA級旅遊區、亞洲大中華區最具魅力風景名勝區、中國最佳休閒名山、重慶市“巴渝新十二景”、重慶市首家環保示範景區等榮譽。重慶最大的生態園——神奇迷人的黑山谷,被稱之為“中國西部百慕大”、“恐怖的死亡之谷”。這是塊靜躺了數千年冷得發抖卻又被新聞界炒得滾燙的地方,曾發生過多起人畜入溝神祕失蹤的事件。有詩云:“黑山谷,溝連溝;十人提起九人愁。獵犬入內無蹤影,壯士一去難回頭。”

關於重慶導遊詞500字 篇6

你看,在洪崖洞傳統民俗風貌區的下端是嘉陵江濱江路,即嘉濱路。它與長江另一側相連的長江濱江路稱為兩江濱江路。兩江濱江路全長10公里,總投資十多億元,於1997年1月18日全面貫通。它的建成標誌著重慶第一座高架橋的誕生。結束了主城區無外環路的歷史,形成了南北中三幹道西接成渝高速公路,東連朝天門水運碼頭,直通三峽庫區新的城市交通網路。同時也為重慶增添了一道新的城市觀光帶。

你看,夜幕下的兩江濱江路,蜿蜒伸展,在燈飾的映襯下恰似一條系在渝中半島上的金腰帶,勾勒出一條長長的岸際線伸向遠方,給人以無限遐想的空間。

關於重慶導遊詞500字 篇7

親愛的遊客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美麗的山城重慶,現在請大家跟我一起去了解重慶,認識重慶,愛上重慶。重慶位於東經105度11分——110度11分,北緯28度10分——32度13分之間,即中國的西南部四川盆地。為嘉陵江和長江所環繞,幅員面積達8、24萬平方公里,轄40個區縣,有49個民族,人口3144萬。重慶屬於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冬暖夏熱,雨量充沛,溫潤多陰,溼度大。從而使得重慶女生的面板特別好,所以重慶出美女,是全國都聞名的。

重慶還是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古稱江州,後又稱巴郡,楚州,渝州,恭州。公園1189年,宋光宗在此先封恭王,後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由此而得名。重慶曾經歷三次建都,第一次為商周時期巴國都地,第二次為元末大夏國國都,第三次是在中國抗日戰爭時期,為國民政府的戰時首都,故又稱三都之地。重慶也曾經歷三次直轄,即1939年行政院直轄,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央直轄,最後就是在1997年重慶成為中國第四個也是西部唯一的直轄市。

剛剛也提到了,重慶市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因此想要好好了解和體驗這重慶的古文化,就不得不來重慶主城區內唯一的千年古鎮瓷器口。瓷器口古鎮,原名龍隱鎮,位於市區近郊,東臨嘉陵江,南接沙坪壩,西界童家橋,北靠石井坡,面積1.18平方公里,以明清時盛產及轉運瓷器得名。瓷器口原名龍隱鎮,傳說明朝初年朱元璋之孫允汶皇帝被四叔燕王朱棣篡位,削髮為僧來重慶,隱避於寶輪寺,天王殿牆上有“龍隱禪院”四個大字。故將原“白巖鎮”改名為“龍隱鎮”。在1920_年地方商紳集資在青草坡建立了新工藝制瓷的“蜀瓷廠”,瓷器質地很好,品種繁多,名聲漸大,產品遠銷省內外。漸漸地“磁器口”名代替了“龍隱鎮”。現已發現古窯遺址20餘處。

在古鎮磁器口最有特色的一景是茶館。昔日在這千年古鎮,隨處可見茶館。當年的水手、袍哥大爺、閒雜人等都喜愛出入此間,茶館成了龍蛇混雜之地。在陪都期間,這一個小鎮茶館達100多個。其特色是“書場茶館”,又稱藝人茶館,是品茗欣賞民間藝術的地方。特別是晚上能在茶館登臺說書的人,都是上品的高手,所以人們稱之為“品仙台”,都是掛牌說書,看誰有絕技高招,誰能爭取更多的茶客,誰就能得到“紅包”。哪一位說書人講得好、茶館的生意必定會更加興隆、老闆自然高興,說書人得的紅包就越厚實。直到如今,茶館仍是磁器口一景,百來米長的老街便有13家茶館,家家茶客滿座,古風猶存。名特小吃毛血旺、軟燴千張、椒鹽花生被譽為磁器口的“三寶”。

大家是不是越聽越心動,想去品嚐品嚐呢?就請你們跟我下車,一起去體會一下吧。

關於重慶導遊詞500字 篇8

各位請看正前方,雄偉的黃花園大橋正向我們迎來。

黃花園大橋的雄偉在於它是一個“一拖五”的系列工程。它由大橋主橋、石黃隧道以及石板坡、黃花園、五里店3座立交橋和一條北引道組成。全長4.4公里,其中主橋長1278米。總投資14.8億元。1999年12月26日建成通車。它的建成通車完成了重慶中環路上的關鍵一環,使兩江、三區、四岸緊密連成一片。真是“鐵龍臥波氣如虹,天塹從此變通途”。

現在我要告訴大家的,黃花園大橋在國際國內創下的幾個紀錄:黃花園大橋主橋五跨為預應力混凝土連續鋼構結構,中間三跨跨距為250米,在同類型橋樑中其最大跨距僅次於挪威(300米)、澳大利亞(260米)和國內的虎門大橋(270米),因此堪稱中國第二、世界第四。大家看,由於黃花園大橋主橋與黃花園立交結合部無過度,東西匝道直接與主橋連線,因而使整個大橋與立交一氣呵成,給人以氣吞山河的感覺。大家看,大橋中央分隔帶有33株12米高的無臂雙燈,人行道4米多高的白色方形宮廷燈多達128株,橋的外側串著509套金滷串燈,橋墩還有396套泛光燈將大橋在夜色中凸現。夜間在一排12米高的無臂黃色雙燈照耀下,越發顯得晶瑩剔透,宛如長虹臥波,氣勢恢巨集。

關於重慶導遊詞500字 篇9

葛洲壩水電站是中國長江干流上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樞紐,兼顧興利,防洪和通航功能。大壩位於湖北省宜昌市三峽出口南津關下游約3公里處。長江出三峽峽谷後,水流由東急轉向南,江面由390米突然擴寬到壩址處的2200米。由於泥沙沉積,在河面上形成葛洲壩、西壩兩島,把長江分為大江、二江和三江。大江為長江的主河道,二江和三江在枯水季節斷流。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橫跨大江、葛洲壩、二江、西壩和三江。

葛洲壩水電站是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的反調節工程,位於三峽大壩下游38千米處,它的成功實踐,為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進行了實戰準備。大壩頂全長2606.5米,最大壩高53.8米,控制流域面積100萬平方千米,總庫容量15.8億立方米。整個工程分兩期。一期工程包括二江的發電站、洩水閘和三江的二、三號船閘、衝沙閘及其他擋水建築物。二江電站裝有7臺水輪發電機組,一、二號機組容量為17萬千瓦,其餘5臺機組容量為12.5萬千瓦。工程於1970年12月30日開工,1981年1月3日大江開始截流。

6月21日三江船閘正式通航,7月31日二江電站一號機組併網發電。二期工程包括大江電站、一號船閘、大江衝沙閘和混凝土擋水壩等。電站設計裝機14臺,機組容量12.5萬千瓦。1988年葛洲壩工程全部完成,水電站設計總裝機容量271.5萬千瓦,平均年發電量141億千瓦時。

關於重慶導遊詞500字 篇10

各位,請順著我手指的方向抬頭仰視天空,有一幢好似巨劍直插蒼穹的最高建築,它也是目前我國西部的第一高樓——重慶世界貿易中心大廈。

重慶世界貿易中心總高262米,共62層。規則筆挺的建築外型,如同無限伸展的空中手臂,塑造出解放碑CBD中央商務區商務中心形象的標高。樓頂設1400多平方米的直升機停機坪,十部超高速電梯,讓你一分鐘可直達頂部,還有四部觀光電梯輝煌亮麗,光彩映人。重慶輕軌穿樓而過,並設有地下車站。整幢大樓集商務、商業、休閒娛樂、健身、旅遊觀光為一體,多功能業態組合,功能包含:大型車庫、大型超市、大型百貨、中餐廳、健身休閒中心、國際會議中心、國際會員俱樂部、鋼琴吧、西餐廳、商務茶樓,360度觀景臺,停機坪,演繹出現代商務國際潮流的風範。大廈頂部為360度無遮擋觀景臺,挑高難16米,建築面積1400餘平方米的立體空間,觀景大廳外牆採用透明點式玻璃牆,立面設計簡潔、大氣,建築藝術感十足。兩部垂直觀光電梯,如火箭昇天,直達觀景臺。隨著高度上升,視線從平街層繁華街景延伸至解放碑全景,重慶主城盡踩腳下,讓你暢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之意境,九天攬月,攀雲摘星之豪情,實為觀賞重慶夜景之首選。“一座建築創造了一座城市的都市風景”——此話一點不假。各位知道不知道,世貿中心准入制的核心原則是:一座城市,只有一個世界貿易中心。由此說明,世貿中心就是一個城市經濟的刻度尺,是全球範圍內對一個城市的世界的接納和認可。目前,重慶世貿中心已有多家世界500強企業入駐,商務聯絡瞬間通達世界,重慶世貿中心因而成功打造了重慶頂級的國際商務平臺。

遠道而來的朋友,你可千萬不要錯過了登臨世貿中心觀賞世界一絕的重慶夜景的機會,過把癮再走!

關於重慶導遊詞500字 篇11

三遊洞位於西陵峽畔,葛洲壩庫區。它歷史悠久,成名於唐朝,相傳公元820_年,著名詩人白居易和弟弟白行簡與詩人元稹在夷陵不期而遇,三人結伴同遊西陵山,發現了此洞,就在那裡遊玩,後人稱此是“前三遊”。後來,蘇洵和蘇軾、蘇轍父子三人也來遊玩,史稱“後三遊”。

三遊洞在半山腰,上面是刀削一樣的懸崖峭壁,洞下邊的懸崖直插長江水中。我們順著一米來寬的小路,繞進了三遊洞。這洞很寬敞,可以容納一百多人,洞頂上的水一點一點滴在地上。左右兩邊還有很多大大小小高高矮矮的石像,都雕刻地十分精巧。洞外的石壁上刻著許多提詞和詩句,我走過去仔細看了看,可我一個字都不認識,因為都是寫的繁體字,有的畫了許多圈圈點點,我猜不出是什麼意思。

走出三遊洞,我來到望江亭,在這裡可以飽覽西陵峽的風光。亭子右邊有一個大平臺,叫擂鼓臺。旁邊有一座一米多高的張飛塑像,粗腰長腿,一雙眼睛炯炯有神。他望著江心,手握木棒,好象正在擊鼓。這就是張飛擂鼓臺。

今天玩得不僅開心,而且還增長了不少歷史知識,宜昌的景點真美!

關於重慶導遊詞500字 篇12

江陵,古稱荊州,遠在太古,中國方圓九州,荊州就是一個州的中心之地,春秋戰國時,楚國把楚國都遷到江陵,這裡便成了楚國的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的中心,楚在此建都400多年,歷經20代。

江陵是我國為數不多的有古城牆的城市之一。相傳為“劉備借荊州”時關羽所築。秦漢以來江陵北至長安、洛陽,南下兩廣,西去四川、雲貴的陸上通道必經之路。城南又有長江水運之便,向有“自古兵家重荊州”之說。據>載:赤壁之戰以後,曹操退回黃河流域,孫權為鞏固長江下游的統治勢力,佔領荊州。孫劉之間的聯盟本來就出於一時利害關係上的考慮,雙方為了奪取荊州這一塊地方,展開了激烈的明爭暗鬥。孫權採納了部下魯肅的主張,把荊州借給劉備,以便聯合抗禦曹操。劉備取得四川后,不歸還荊州,派二弟關羽據守,關羽出兵襄樊,威逼曹操,孫權乘荊州空虛,派呂蒙襲取荊州,俘殺了關羽。歷史上“劉備借荊州”、“東吳賠了夫人又折兵”、“關羽大意失荊州”等故事都發生在這裡。孫劉聯盟破裂後,劉備、張飛興兵伐吳,張飛未曾出兵,被部將張達、範疆所殺。“頭葬雲陽,身葬閬中”。劉備兵敗“彝陵”,白帝城託孤。

荊州古城又儲存完好的護城牆,成內東西直徑3.75公里,南北直徑1.2公里,總面積4.6平方公里。

荊州護城河,又稱水域,時古城的第一到防禦線,護城河全長10500米,寬30米,水深4米。護城河西通太湖,東連長湖,與古運河相連,駕舟從內河可直達武漢。

位於荊州城內的“荊州博物館”,又出土文物和傳世文物12000多件,其中最稀世的珍寶是越王勾踐劍和西漢男屍。越王勾踐劍,劍廠68.8釐米,劍身飾滿菱形花紋,近柄處刻有鳥篆銘文“越王勾踐,自作用劍”八個字,劍柄兩面分別鑲嵌有三色玻璃和綠松石。雖然在底下埋藏了三千多年,仍劍刃鋒利,青光閃爍,換然如新。西漢男屍,據墓中竹簡記載,該人葬於漢文帝十三年(前167年)五月,死者名“遂”,江陵縣市陽里人,終年60歲,生前為五大夫(相當與或略高於當時的縣一級官員),身高1.678米,體重52.5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