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最新的重慶湖廣會館導遊詞範文(精選20篇)

欄目: 重慶導遊詞 / 釋出於: / 人氣:4.21K

最新的重慶湖廣會館導遊詞範文(精選20篇)

最新的重慶湖廣會館導遊詞範文 篇1

湖廣會館又名禹王廟,是廣東公所、齊安公所、禹王宮等古建築群的統稱,始建於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是當年湖北、湖南在渝商人的聚會之所。會館內的戲樓戲臺中,擁有精美的環樓木雕,非常精美,值得一看。

歷史上的重慶貿易發達,吸引了大量外地商人進入,各地商人紛紛在重慶開設會館,昔日重慶有著名的八省會館之說。其中建築最巨集偉氣派的要數財力雄厚的湖廣會館和江西會館。這兩大會館和相毗鄰的廣東會館都在商業集中繁華的下半城的東水門內,形成龐大的建築群,現今合稱湖廣會館。

湖廣會館建築中的浮雕鏤雕十分精湛,特別是在禹王宮、廣東公所和齊安公所內的戲樓中,題材主要為西遊記、西廂記、封神榜和二十四孝等人物故事的圖案,每個故事旁邊都刻有寓意福氣的蝙蝠、花草、瑞獸等。 會館內還設有重慶湖廣填四川移民博物館,它館內再現了人類移民史上一次極為重要的移民浪潮——湖廣填四川移民運動。這次移民運動的過程,對日後川渝地區文化經濟生活的影響。

最新的重慶湖廣會館導遊詞範文 篇2

重慶湖廣會館位於重慶渝中區東水門正街4號,建於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擴建。會館佔地面積8561平方米,有廣東會館、江南會館、兩湖會館、江西會館及四個戲樓,包括廣東公所、齊安公所。會館建築浮雕鏤雕十分精湛、栩栩如生,其題材主要為西遊記、西廂記、封神榜和二十四孝等人物故事的圖案,還有龍鳳等各種動物圖案及各種奇花異草等植物圖案。

整個古建築群雕欄畫棟,雕刻精美,是中國明清時期南方建築藝術的代表,也是中國現存規模*大的古會館建築群。東水門一帶,按照風水學說,河道彎曲的內側是“吉地”,外側是“凶地”。東水門一帶恰好是朱雀翔舞之地,風水很好,會館就選址於此。明末清初,四川人口銳減,當時的執政者就將湖廣百姓遷往四川,形成了中國歷史上長達百年的“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一批湖廣會館也就應運而生。

這兩大公所*有看頭的就是它的戲樓。會館是因為有了戲樓,才有了紛紜的精彩。要解讀湖廣會館的精緻,自然也離不開戲樓。齊安公所的戲樓有所改進,進深更大,專供貴賓的看廳在戲樓的對面而不是兩廂;樂樓比禹王宮的大得多,額枋雕刻的內容以從鬼怪故事變為二十四孝圖、《三國演義》、《封神演義》、《魚樵圖》等,每個故事旁邊都刻有寓意福氣的蝙蝠、花草、瑞獸等。而廣東公所的戲樓是四座戲樓中儲存*好,*氣派精緻的。重慶戲曲在這一時期也是發展較快的。無論官商公子、富家小姐,還是袍哥大爺、青樓名媛,三教九流,每到下午戌時,看客暴滿,人聲鼎沸。這一時期也是京劇、黃梅戲、梆子、崑曲等許多劇種與川劇發展結合比較快的一個時期。重慶的戲曲得到很大發展。

最新的重慶湖廣會館導遊詞範文 篇3

遊客朋友們,你們現在所看到的就是重慶湖廣會館了,它位於重慶渝中區東水門正街4號,建於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擴建。會館佔地面積8561平方米,現有廣東會館、江南會館、兩湖會館、江西會館及四個戲樓,包括廣東公所、齊安公所。會館建築浮雕鏤雕十分精湛、栩栩如生,其題材主要為西遊記、西廂記、封神榜和二十四孝等人物故事的圖案,還有龍鳳等各種動物圖案及各種奇花異草等植物圖案。整個古建築群雕欄畫棟,雕刻精美,是我國明清時期南方建築藝術的代表,也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古會館建築群。東水門一帶,按照風水學說,河道彎曲的內側是“吉地”,外側是“凶地”。東水門一帶恰好是朱雀翔舞之地,風水很好,會館就選址於此。

現在就請大家邊參觀邊聽我的講解,請往這邊走,明末清初,四川人口銳減,當時的執政者就將湖廣百姓遷往四川,形成了中國歷史上長達百年的“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一批湖廣會館也就應運而生。祖上或許正是那時隨移民來到重慶,所以來到湖廣會館就覺格外的親切相熟了。譬如現在我們所說的“崽兒”、“抄手”“啷個”等鄉土方言,都是源於湖廣方言。湖廣填四川前的宋代川音,現在已經無法聽見了。當年的湖廣會館是重慶“八大會館一公所”中最繁華的一個。會館的領導一般叫“當家的”,管事的是“二當家”,為人往往八面玲瓏,會館經營得異常紅火。

請大家看,湖廣會館的圍牆樣式,是明清時期常見的黃色封火牆,以直線構圖而呈階梯狀疊落,又稱‘碼頭牆’,是典型的江南建築風格。這樣的設計,使整個湖廣會館呈“l”形,從山坡上直衝而下,圍牆聯綿不斷,造成異常震撼的視覺衝擊。湖廣會館的封火牆也是很具建築特色的。它對建築的層數、高差、進退等問題,都能起到很好的過渡作用,使單調的懸山頂人字屋面變得錯落有致,曲折流暢。湖廣會館的封火牆除了連續不斷的特點外,其造型與地形的結合也很有特色。齊安公所的封火牆造型是最獨特的。封火牆形式繁多,主要有梯形、曲線形(拉弓牆)、人字形,一字形。齊安公所的封火牆正是曲線形的拉弓牆,呈圓弧形,配以牆體結構的連續,因此視覺上很像翱翔著的巨龍的背脊,龍脊依山勢而下,自然氣勢非凡。北方的封火牆是直線的,講究中規中矩,莊重但缺乏靈氣;而南式封火牆如浙江保留的封火牆,都還能體味出靈動的趣味。湖廣會館的封火牆就是屬於南式。

無論是四川還是北京抑或重慶,但有湖廣會館就有禹王廟或禹王殿。320xx年前的湖廣會館在每年正月十四都要舉辦禹王廟會,祭奠禹王,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傳說大禹治水,就曾經居住重慶,連兒子生在重慶也沒有回家看看。所以現在重慶南岸還有個地方叫彈子石,意為誕子。禹王宮是由早期移民中的湖南、湖北富商、鄉紳捐資興建,始建於清乾隆二十四(1759年)。禹王宮原是傳統的黑青瓦。從清順治年間早期湖廣移民入川時就開始修建,後雖經嘉慶、道光和光緒時候三次重修、擴建,青瓦的風格都保持了最初的樣子。1734年發行的清代建築手冊《工程做法則例》明確規定:黃色是帝王之色,京城皇宮就用黃色琉璃瓦;綠色是士大夫的顏色,一般百姓不能使用。黑色屬水,水能克火,所以中國民間絕大部分建築的瓦都是黑青色。山西晉商儘管富甲天下,其深宅大院也只能用黑瓦。禹王宮的黑青瓦正是如此。

重慶湖廣會館不同於北京湖廣會館那種建築空間寬大,氣勢巨集大的特點,卻更多繼承了徽式建築的結構特點。在園林造景上多采用江南南式園林的手法。固而會館院落之間反覆出現高大的封火牆把空間分割成若干小院落,每個小院落間有小門連線,空間上並不斷絕。這使每個院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功能與對應的風景,假山花草、小橋流水、圍廊雕畫,都是特有的風貌,完整空間內又包含著獨特性,這正江南園林的特點和徽式建築的結構特點的結合。同時,我們也可以看見重慶地域建築特色。整座會館依山勢而建,建築高差有別,錯落有置,梯步蜿蜒,各院落中設有天井涼臺。這都是傳統徽式建築結構沒有的特點。重慶湖廣會館的建築特色的確與眾不同。

湖廣會館曾經承載了重慶往昔的一段輝煌,而今天的湖廣會館將繼續承載新重慶的另一段輝煌。

最新的重慶湖廣會館導遊詞範文 篇4

各位遊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重慶旅遊,我是你們的導遊。

重慶位於北緯28°10′-32°13′,東經105°11′-110°11′之間,地處較為發達的東部地區和資源豐富的西部地區的結合部,東鄰湖北、湖南,南靠貴州,西接四川,北連陝西,是西南工商業重鎮和水陸交通樞紐。1997年3月14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了設立重慶直轄市的決議,與北京、天津、上海同為直轄市。

重慶,簡稱巴和渝,別稱巴渝、山城、渝都、橋都,霧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直轄市、超大城市,國家中心城市,長江上游地區經濟中心、金融中心和創新中心,政治、文化、科技、教育、藝術等中心,國務院定位的國際大都市。中西部地區水、陸、空型綜合交通樞紐。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和長江經濟帶西部地區的核心增長極。

重慶因嘉陵江古稱“渝水”,故重慶簡稱“渝”。北宋崇寧元年(1120xx年),改渝州為恭州。南宋淳熙20xx年(1189年)正月,孝宗之子趙惇先封恭王,二月即帝位為宋光宗皇帝,稱為“雙重喜慶”,遂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由此而得名。

抗日戰爭時期,中華民國政府定重慶為戰時首都和永久陪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為西南大區駐地和中央直轄市,1997年6月18日恢復成立中央直轄市後,重慶老工業基地改造振興步伐加快,形成了電子資訊、汽車、裝備製造、綜合化工、材料、能源和消費品製造等千億級產業叢集,金融、商貿物流、服務外包等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

“十三五”期間,建設城鄉統籌發展的國家中心城市,加快建設國家重要現代製造業基地,國內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西部創新中心和內陸開放高地。[2] 重慶擁有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專案、國家級新區——兩江新區、渝新歐國際鐵路,以及重慶兩路寸灘保稅港區、重慶西永綜合保稅區、重慶鐵路保稅物流中心、重慶南彭公路保稅物流中心、萬州保稅物流中心,過境72小時內免籤,進口整車、水果、肉類、生鮮海產等口岸。

【行政區劃】

截止20xx年6月,轄24區14縣:渝中區、大渡口區、江北區、沙坪壩區、九龍坡區、南岸區、北碚區、 渝北區、巴南區、萬州區、涪陵區、黔江區、長壽區、江津區、 合川區、永川區、南川區、綦江區、大足區、璧山區、銅梁區、 潼南區、榮昌區、開州區、梁平縣、城口縣、豐都縣、墊江縣、武隆縣、忠縣、雲陽縣、 奉節縣、巫山縣、巫溪縣、 石柱縣、秀山縣、酉陽縣、彭水縣。

【歷史沿革】

距今20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早期,在今重慶巫山縣已經出現了中國最早的人類——巫山人。

距今兩萬年至三萬年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出現了“銅梁文化”(今重慶銅梁區)。

夏商時期,三峽地區是中國主要岩鹽產區,由於鹽是古代重要的硬通貨之一,由此在巫山地區催生了早期的巴國文明。

先秦時期,諸侯國巴國先後在枳(今重慶涪陵區)、江州(今重慶渝中區)、墊江(今重慶合川區)建都。周莊王八年(前689年),巴國與楚國激戰於那處(今湖北省荊門市東南),雙方相持數月,巴人不敵而歸。巴楚之戰時斷時續,幾乎貫穿整個巴史。

周慎靚王五年,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20xx年),張儀帶兵滅巴之後,屯兵江州,築巴郡城(江州城),城址在今渝中區長江、嘉陵江匯合處朝天門附近。是為史載重慶建城之始。秦朝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巴郡為其一。

漢朝時候巴郡稱江州,為益州刺史部所管轄。漢光武帝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岑彭由江州入蜀平定公孫述。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劉璋分置永寧郡,治江州。漢獻帝建安六年(220xx年)復為巴郡。漢獻帝建安十九年(220xx年),劉備、諸葛亮由江州入蜀平定益州。

三國時期,蜀漢李嚴在江州築大城。晉朝改永寧郡為巴都郡。晉桓溫討伐李勢,朱齡石平定譙縱,皆由江州入蜀。南朝宋齊復為巴郡,郡治皆為江州。南朝梁元帝太清四年(550年),武陵王蕭紀於巴郡置楚州,西魏文帝大統十七年(551年)改為巴州,北周閔帝元年(557年)又改楚州。魏晉南北朝時期,巴郡先後是荊州、益州、巴州、楚州的一個轄區。

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年),廢郡,以渝水(嘉陵江古稱)繞城,改楚州為渝州,治巴縣。這是重慶簡稱渝的來歷。隋煬帝大業初年,州廢,復為巴郡。唐高祖武德元年(620xx年)為渝州,唐玄宗天寶初改南平郡,唐肅宗乾元初復為渝州。唐代延續渝州之稱,為劍南道轄地。

宋代時,屬夔州路管轄,崇寧元年(1120xx年),因趙諗謀反之事,宋徽宗以“渝”有“變”之意,改渝州為恭州。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後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由此而得名。

宋朝末期,蒙古軍隊大舉南侵,先後攻陷閬中、德陽、資中、遂寧等多個四川重鎮。南宋開慶元年(1259年)夏,四川成都已危在旦夕,10月,蒙軍為堵截從重慶救援四川成都的援軍,在重慶合川打響釣魚城之戰(或稱釣魚城保衛戰)。在戰鬥中被稱為“上帝之鞭”的蒙古大汗蒙哥(元憲宗)被流彈擊中身亡,此後歐亞各戰場蒙古眾王回師爭奪汗位,使得宋王朝延續20xx年,甚至改變了歐亞戰場的格局。

南宋景定二年,蒙古中統二年(1261年),蒙軍攻破四川,宋軍退守重慶,彭大雅出任重慶知府。為防禦之需,彭大雅竭盡全力拓修重慶城,向北擴至嘉陵江邊,向西擴至今臨江門、通遠門一線,範圍大致比李嚴擴建的江州城擴大了兩倍,奠定了此後直至明清重慶古城的大致格局。南宋景炎三年,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正月,重慶被蒙古軍隊攻破,入城時蒙軍遭到激烈抵抗,後蒙軍在重慶大肆屠殺。而合川釣魚城直到南宋祥興二年,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才被佔領。釣魚城保衛戰長逾36年,寫下了中外戰爭史上罕見的以弱勝強的戰例,因此被歐洲人譽為“東方麥加城”、“上帝折鞭處”。

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80年)立重慶路總管府,管轄四川南道宣慰司,隸屬於四川行省。

元順宗至正二十年(1360年),農民起義軍領袖明玉珍建都於此,國號“大夏”,轄今重慶、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最新的重慶湖廣會館導遊詞範文 篇5

重慶,簡稱巴和渝,別稱巴渝、山城、渝都、橋都,霧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直轄市、超大城市,國家中心城市,長江上游地區經濟中心、金融中心和創新中心,政治、文化、科技、教育、藝術等中心,國務院定位的國際大都市。中西部地區水、陸、空型綜合交通樞紐。

各位朋友,大家好!

重慶是1997年成立的年輕直轄市,擁8.24萬平方公里之地,3100萬人口之眾。八百里錦繡河山,三千年巴渝文化,是她的個性魅力之所在。你看,年年歲歲,滾滾長江在這裡揮灑著壯闊的情懷;日日夜夜,滔滔嘉陵在這裡鼓盪著明快的旋律;世世代代,巍巍群山在這裡傾吐著巴渝文化的芬芳。

這就是美麗的中國西部明珠——重慶!你看,遠處山巒疊起,江水環繞;岸上高樓林立,雄偉壯觀;前方兩江匯流,大江東去;江面汽笛聲聲,千船競發,好一派繁忙景象;入夜萬家燈火,氣象萬千,疑是銀河落九天。這就是素有江城、山城、不夜城之譽的重慶城。

重慶是著名的橋都。擬建、在建和已經建成的兩江大橋就有34座之多。其中,位於主城的就有16座,建造風格各異,因而重慶又可堪稱世界橋樑博物館。

最新的重慶湖廣會館導遊詞範文 篇6

呈"V"型河谷的銅鼓灘,寬10至60米,最窄處僅幾米,水質優良,水量豐 富,氣侯四季宜人,具有春早、夏涼、秋爽、冬暖的氣侯特色。河水旱不枯,冬不涼,夏不漲,四季長瀉。年平均氣溫達18c°以上。特別是冬季氣溫比同緯度的長江中下游地區高4c°左右,正當祖國北方萬里雪飄之時,銅鼓灘漂流地區仍是一片蔥綠,蒼翠欲滴。呈現出"麥苗似菲,豆花似蝶"的景象。按中國科學院張寶坤方法統計,銅鼓灘漂流地區冬季較短,僅60天左右,而春、夏、秋三季長達300天以上。這裡春早較為突出,2月中旬日平均氣溫高於10°C,4月平均氣溫已達18.6°C,春季溫和降水適中,處處呈現春光明媚、百花爭豔、奼紫嫣紅、四處飄香的景象。這裡夏季長達4個多月,從5月初開始至9月底結束,日平均氣溫達26.9°C,極端最高氣溫達41°C左右,夏季炎熱正是人們放漂的最佳時期。由於銅鼓灘秋季涼爽宜人,10月平均氣溫可達18.2°C,11月平均氣溫14°C,也較為適宜放漂。

最新的重慶湖廣會館導遊詞範文 篇7

華巖寺位於重慶市九龍坡區華巖鄉大老山,因寺南側有一華巖洞而得名。該寺始建年代無史可考。華巖寺巖高百丈,形狀像笏,寺內外松竹修茂,十分幽邃,有天池夜月、萬嶺松濤等八景;華巖寺分 大寺、小寺。大寺殿堂建築系傳統庭園式磚木結構建築群;分為前、中、後三殿堂,即大雄寶殿、聖可祖師堂和觀音堂;寺左側為接引殿;大雄寶殿內的十六尊者木浮雕,為各寺院所少見,寺內還珍藏 有印度玉佛及銅、玉、石、木、泥雕像多尊及大金塔模型等;小寺即華巖洞,與大寺隔湖相望,為華巖寺之祖廟。

華巖寺乃川東名剎、西南十大禪林之一,已歷六十二代住持、330餘年歷史。寺殿蓮宮,巍峨壯麗,香火鼎盛,佛相莊嚴。是重點保護文物。景區園林,獨具魅力,連巒擁秀,曲徑通幽,古木森森, 流泉淙淙,湖水含煙,蓮花飲露,景緻靜謐清幽。

華巖八景--天池夜月、帕嶺松濤、遠梵霄鍾、疏林夜雨、雙峰聳翠、古洞魚聲、曲水流霞、寒巖噴雪。景景如詩如畫,美不勝收。華巖寺僧曾將八景付之丹青,聖可、道智和張宗祥也曾為八景賦詩, 以記其勝。

盪舟華巖湖,取道華巖寺就已經是一大享受。平靜的湖水映襯著紅牆綠瓦的寺廟,微風吹來漣漪盪漾,兩岸竹叢送風,柳枝吐翠,更添寺廟傳來的宵鐘聲、木魚聲、誦經聲使人心曠神怡,胸無雜念。 舊景不變,新勝又添。自1993年以來,重慶市荷花展在這裡已歷經八屆,近兩年來,結合龍舟比賽,已形成了每年一度的“荷花、龍舟藝術節”。一到端午,荷塘鮮豔的睡蓮如仙女下凡,片片綠葉就像 朵朵祥雲,幾千缸千姿百態的盆栽荷花也爭奇鬥豔。

華巖風景自古聞名遐邇,綿延三百年,歷六十七代主持,出佛界十大高僧。歷代眾多文人墨客,墨客,政要名流紛至沓來,或尋幽問古,或訪僧談禪,留下數以萬計的詩文匾聯,墨跡碑刻,彌足珍貴 。古有大施主楊繼芳舍地興廟;川東巡憲王孫蔚捐俸請藏;重慶知府陳邦器鑄像禮佛;書壇名手龔睛皋訪僧談禪;晚清宿儒趙熙賦詩紀勝。近代有林森等人親臨法會;考試院長戴傳賢結緣禪寺;司法院 長居正臨寺築廬;西泠印社社長張宗祥協力修志;魯迅故友喬大壯避亂華。

遊華巖寺,不得不提香積廚素食。華巖寺接引殿旁、淨心園前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宮殿式樓臺建築,紅牆綠瓦,雕樑畫棟,五色繽紛。一樓一底,面積七百餘平方米,這就是華巖寺的素食餐廳香積廚。 餐廳向信眾遊人供應的無論是經濟小吃、喜慶素宴、高階素筵,一律素食,絕無葷腥。華巖寺的素食久負盛名,現今六十歲以上的信眾遊人說起當年華巖寺待客的“麻油鍋巴”,沒有不津津樂道、贊不 絕口。解放後還俗僧人為謀生計,獨創華巖“麻油素面”,也曾名噪一時。

最新的重慶湖廣會館導遊詞範文 篇8

湖廣會館始建於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道光二十六年又加擴建,總佔地面積達8561平方米,坐北朝南,大門面對千帆競渡的長江。據史料記載,整體建築依山而建,鱗次櫛比,結構嚴密,氣勢巨集偉,分大轅門(廟門)、大殿廊房和戲樓庭院三部分。

大殿、戲樓和廊房的所用木材,都從“楚北運來,投工之多,造工之精,歎為觀止。”大殿為重簷歇山式,面積270平方米,通高12.5米,進深14米,闊16米。

殿堂與戲樓相連線,大殿、戲樓雕樑畫棟,粉壁彩屏,富麗堂皇。尤其是大殿和戲樓飛簷下的環樓木雕,雕刻著“二十四孝”和《西遊記》、《封神榜》中的人物故事和山水花鳥,工藝精湛,刻鏤逼真,畫面屢出不窮。更為壯觀和珍貴的是會館的轅門建築,大門為仿木結構重簷石排樓,高6米、闊5米,石雕上山水、人物和花鳥圖案,玲瓏剔透、千姿百態,工藝十分精巧。大門兩側有一對石雕的文武獅子峙立相望,堪稱四川石雕藝術中的珍品。

重慶湖廣會館系禹王宮、廣東公所、齊安公所等清初古建築群及仿古新建築群的統稱,會館群始建於清康熙年間,道光年間擴建,從乾隆到光緒年間還經過了幾次“整容”,有近320xx年的歷史,它是我國城市中心區現存最大的古會館建築群。

步入湖廣會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禹王宮,禹王宮左側是我國首個移民專題博物館———湖廣填四川移民博物館,博物館以“湖廣填四川”為背景,從不同角度展示了移民入蜀的政治背景、經濟因素以及入蜀線路等,充分反映了“湖廣填四川”這一段歷史。

然後是齊安公所,這是建築群裡儲存最完好的建築,建築面積約1600平方米。齊安公所是湖北黃州府移民修建的會館,始建於清嘉慶年間,整個建築包括戲樓、天井、看廳、抱廳、大殿等,大門斜向東方,朝向移民的家鄉湖北黃州府方向,既有風水的講究,也寄託了移民對祖籍地的思鄉之情。

穿過齊安公所,則進入了門額上留有“嶺南觀瞻”四字的廣東公所,一色的明清建築上,雕刻著《二十四孝》、《西遊記》、《封神榜》中的人物故事及山水花鳥。古樸大氣的建築,惟妙惟肖的雕工,都展示著這個有近320xx年曆史、我國現存最大的古會館建築群昔日的繁華與光彩。

最新的重慶湖廣會館導遊詞範文 篇9

各位朋友,我們今天參觀舉世文明的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既我們通常簡稱的“三峽大壩”。三峽大壩位於長江三峽西陵峽中段,湖北省宜昌市境內的三鬥坪。

古往今來,地球上發生頻率最高,危害最大的自然災害莫過於洪水。人類與洪水抗掙的歷史久遠,並在抗掙中催生了人類的早期文明。華夏民族尤重治水,且在治水中表現了無與倫比的膽量和智慧。治水者名垂千古,水利工程福澤萬代,古代大禹和李冰父子及古都江堰工程就是很好的例證。

世界第三長河長江,源於世界屋脊,上經“天府之國”,中貫“魚米之鄉”,下串“人間天堂”,給兩岸以灌溉之利和舟楫之便。然而,它一旦暴怒,便為浩劫,沃野成為澤國,民眾或為魚鱉,是中華民族一大心腹之患。尤其在險段荊江,每至汛期,千餘萬人頭枕懸河,夜不成寐。所以,解決長江中下游地區,特別昌荊江河段的防洪問題是興建三峽工程的首要出發點。

1942年4月3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七屆五次會議(即七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通過了《關於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決議》,自此,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進入具體實施階段。1994年12月14日,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李鵬向全世界正式宣佈三峽工程開工。

三峽大壩為鋼筋混凝土重力壩,全長2335米,壩頂高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總庫容393億立方米,防洪庫容221、5億立方米,相當於4個分洪區的庫容。電站裝機26臺,單機熱量70萬千瓦,總容量1820萬千瓦,年均發電量847億千瓦時。電廠一年上交的利稅可以建一座葛洲壩樞紐工程。大壩通航建築物年單向一級垂直升船機可快速通過3000噸級客貨輪。

三峽大壩建成後形成的三峽水庫將淹沒陸地面積632平方公里,範圍涉及湖北的四個縣,重慶市的16個縣市區,共計20個縣(市、區)。須遷移的總人口將達113、18萬人,稱為“百萬大移民”,任務十分繁重。 長江三峽工程採用“一級開發、一次建成、分期蓄水、連續移民”的方案。主體工程總工期17年,分3個階段進行,一期工程5年,二期工程和三期工程均為6年。1997年實現大江截流,20__年啟用永久通航建築物和首批機組發電,20__年工程竣工

大家或許會問:如此巨集偉的工程需要多資金投入呢?這麼多錢又是如何去籌集呢? 1993年7月,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批准的樞紐工程概算為500、9億元(按1993年5月末價格水平),庫區移民安置概算400億元,兩項合計,三峽工程按1993年5月末水平的靜態投資總額為900、9億元。

籌集這些資金有以下主要途徑:

一、三峽工程建設基金。全國除西藏自治區、貧困地區農業排灌用電外,每度電徵收釐錢;從1996年起,直接受益地區和經濟發達地區每度電加徵到7釐錢,其餘地區仍徵收4釐。由此看來,我們每個人都對三峽工程建設作出了貢獻。

二、葛洲壩水電站利潤,在每度電上網價格4、2分的基礎上,從1993年起每度電提升1分,到1996年提高到8、2分後不再提高。

三、三峽水電站利潤,20__年首批機組發電所得到的利潤。此外,還需要從國家開發銀行貸款、國外商業借貸、發行債券、用賣方出口信貸等方式籌集資金。

那麼,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究竟有哪些好處呢?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防洪。前面已講過,防洪是興建三峽工程的首要出發點。三峽工程正常蓄水位175米,有防洪庫容221、5億立方米,防洪效率十分顯著,可使荊江河段防洪標準從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若配合運用荊江分洪工程和其他分、蓄洪區,可將防洪標準提高到千年一遇,基本上可消除洪澇災害的影響。調查資料顯示,三峽工程平均每年的直接經濟效益為25億元。若遇1870年那樣的特大洪水時,經三峽工程調節可產生的直接經濟效益為:可減少農村淹沒損失510億元,減少城鎮淹沒損失240億元,減少江漢油田淹沒損失9億元,以上各項合計達769億元。此外還可避免大堤、垸堤潰決而造成的大量人口傷亡;避免洪水對武漢市的嚴重威脅,避免京廣、漢丹等鐵路幹縣中斷或不能正常執行;避免災區疾病流行,傳染病蔓延;避免洪災帶來的饑荒、救災、災民安置等一系列社會問題,這些效益是很難用經濟指標來具體表示的。

二、發電。“長江滾滾向東流,流的都是煤和油”。流經長江三峽的江水,如不加以利用,就相當於每年有5000萬噸原煤或2500萬噸原油白白流入了大海。三峽水電站建成後,無論是裝機容量還是年平均發電量,在一定時期內都將是世界上第一大水電站。其裝機總容量達1820萬千瓦,平均年發電量達到847億度,相當於我國1992年全年發電量的七分之一,每年信電收入達181億元,除在幾年時間內還清貸款本息外,還可成為國家繳納利稅的大戶。

三、巨大的環境效益。與燃煤發電相比,每年可少排放1億噸氮氧化合物,以及大量灰塵、廢渣,將減輕環境汙染和因有害氣體的排放而引起的酸雨等危害。同時,三峽工程還可以使長江中下游枯水季節的流量顯著增大,有利於珍稀動物白鰭豚和其他魚類安全越冬,減免因水淺而發生的意外死亡事故,還有利於減少長江口鹽水上溯長度和入侵時間。有此可見,三峽工程的環境效益是巨大的。

最新的重慶湖廣會館導遊詞範文 篇10

重慶湖廣會館位於重慶渝中區東水門正街4號,建於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擴建。會館佔地面積8561平方米,有廣東會館、江南會館、兩湖會館、江西會館及四個戲樓,包括廣東公所、齊安公所。會館建築浮雕鏤雕十分精湛、栩栩如生,其題材主要為西遊記、西廂記、封神榜和二十四孝等人物故事的圖案,還有龍鳳等各種動物圖案及各種奇花異草等植物圖案。

整個古建築群雕欄畫棟,雕刻精美,是中國明清時期南方建築藝術的代表,也是中國現存規模*大的古會館建築群。東水門一帶,按照風水學說,河道彎曲的內側是“吉地”,外側是“凶地”。東水門一帶恰好是朱雀翔舞之地,風水很好,會館就選址於此。明末清初,四川人口銳減,當時的執政者就將湖廣百姓遷往四川,形成了中國歷史上長達百年的“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一批湖廣會館也就應運而生。

這兩大公所*有看頭的就是它的戲樓。會館是因為有了戲樓,才有了紛紜的精彩。要解讀湖廣會館的精緻,自然也離不開戲樓。齊安公所的戲樓有所改進,進深更大,專供貴賓的看廳在戲樓的對面而不是兩廂;樂樓比禹王宮的大得多,額枋雕刻的內容以從鬼怪故事變為二十四孝圖、《三國演義》、《封神演義》、《魚樵圖》等,每個故事旁邊都刻有寓意福氣的蝙蝠、花草、瑞獸等。而廣東公所的戲樓是四座戲樓中儲存*好,*氣派精緻的。重慶戲曲在這一時期也是發展較快的。無論官商公子、富家小姐,還是袍哥大爺、青樓名媛,三教九流,每到下午戌時,看客暴滿,人聲鼎沸。這一時期也是京劇、黃梅戲、梆子、崑曲等許多劇種與川劇發展結合比較快的一個時期。重慶的戲曲得到很大發展。

最新的重慶湖廣會館導遊詞範文 篇11

武隆喀斯特是重慶唯一一處世界自然遺產,它是在07年和貴州荔波及雲南石林一起以中國南方喀斯特被列入的世界自然遺產名錄。它有三個獨立的喀斯特系統,芙蓉洞洞穴系統、天坑三橋喀斯特系統和後坪沖蝕型天坑喀斯特系統,均具有喀斯特特徵的世界性意義。

今天我們要遊覽的天坑三橋喀斯特系統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串珠式天坑橋群,三座喀斯特天坑橋,分佈在同一峽谷的1.5千米的範圍內,橋間是天坑,按順序分別是天龍橋、青龍橋、黑龍橋。

天坑一橋——天龍橋

現在請大家把目光投向對面那座山峰,像不像是一隻大象正昂首邁步前來迎接各位朋友?那座在它鼻子上的亭子就是專門接待賓客的。雖經萬年,它仍神采奕奕的迎接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們,默默的守護著天龍橋。

下面我們來到了第一個景觀臺,大家可以在這裡觀看天龍橋的英姿。天龍橋是天坑三橋中最像真正的橋的一座,它的橋洞呈規則的長方形,高120米,寬30米,洞長120米。整座橋的跨度有200多米,我們的停車場就建在橋面上。現在我們是在谷底,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觀景點,大家可以看到他真的是非常形象逼真,雄偉壯觀,堅不可摧,雖自天開,宛若人造。正如一位橋樑專家參觀考察後說的那樣:“我造了一輩子的橋,也造不出這麼好的橋來,大自然的力量太神奇偉大了!”

現在大家請看前面有一個小院子,你們應該都聽過《滿城盡帶黃金甲》這部電影吧,當時張藝謀拍它的時候,這裡是唯一的外景拍攝地,大家可以進去看看,這裡還可以照相的。

好了,各位朋友,我們繼續前進。大家請看這裡,一道道綠色的屏障由近及遠,由淺入深,層次分明。近看奇峰怪石,千姿百態,栩栩如生;遠看山色如黛,天高雲淡。有沒有生出“看庭前花開花落,任天上雲捲雲舒”的閒情逸致啊?

天坑二橋——青龍橋

朋友們,現在我們看到的是第二座橋青龍橋,它是三座橋中最雄險的一座。你們看,這橋孔就像是洞開的天門,每當雨過天晴、陽光照耀時,天門中便有七色的彩虹出現,變化萬千,猶如一條青龍,青龍的名字由此而來。青龍橋的洞高150米,洞長120多米,從洞底到山頂的高度有350多米。它洞口兩側是懸崖絕壁,猿猴不攀,飛鳥徘徊。若遇雲霧,便是“山在虛無縹緲間,雲深不知處”了。

天坑三橋——黑龍橋

穿過小橋流水,我們來到了最秀麗的第三座橋黑龍橋下。黑龍橋高210米,寬30米,橋洞長170米。它的特點是橋洞高且狹長,洞內光線昏暗,宛如一條黑龍盤旋洞頂,黑龍橋由此得名。洞中有四泉,形態各異,姿態萬千。大家看這裡,這就是三迭泉,一波三折,順壁而下;一線泉,水流一線;霧泉,宛若輕煙,似霧非霧;珍珠泉,當空高掛,入地難尋,猶如大珠小珠落玉盤,眼光照射下,晶瑩剔透。洞壁上的沉積物如遠古社會的圖騰雕刻,逼真傳神,堪稱洞中一絕。

走到這裡,我們已經把天坑三橋的核心景點都看的差不多了,接下來有半小時的自由時間,大家自己四處看看吧,我們半個小時之後集合哦。

最新的重慶湖廣會館導遊詞範文 篇12

重慶湖廣會館位於重慶渝中區東水門正街4號,建於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擴建。會館佔地面積8561平方米,有廣東會館、江南會館、兩湖會館、江西會館及四個戲樓,包括廣東公所、齊安公所。

會館建築浮雕鏤雕十分精湛、栩栩如生,其題材主要為西遊記、西廂記、封神榜和二十四孝等人物故事的圖案,還有龍鳳等各種動物圖案及各種奇花異草等植物圖案。

整個古建築群雕欄畫棟,雕刻精美,是中國明清時期南方建築藝術的代表,也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古會館建築群。東水門一帶,按照風水學說,河道彎曲的內側是“吉地”,外側是“凶地”。東水門一帶恰好是朱雀翔舞之地,風水很好,會館就選址於此。

最新的重慶湖廣會館導遊詞範文 篇13

重慶市簡稱渝,是我國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直轄市,位於四川盆地的東部,東西長470公里,南北寬450公里,總面積8.2萬平方公里。 重慶市域內峰巒層疊,北有大巴山,東有巫山,東南有武陵山,南有大婁山,重慶市河流縱橫,位於長江與嘉陵江的匯合處,域內還有烏江、涪江、綦江、大寧河等。長江橫穿巫山的三個背斜時形成了著名的長江三峽。

重慶的氣候屬於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由於境內地形多山,夏季溼潤的季風受到大山的阻擋,因此氣候悶熱,冬季的氣候較溫暖、多霧,降雨多集中在夏秋兩季。

重慶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是巴渝文化的發祥地,並且歷史上曾三次作為國都,因此具有三千年悠久歷史的重慶,旅遊景點眾多,不僅有多處風景遊覽區,還有眾多名勝古蹟„„

重慶旅遊景點介紹

北溫泉公園:

北溫泉在縉雲山麓,嘉陵江畔。松林茂密,繁花兌妍,有溫泉、古寺、幽洞、巖壑等勝景,是嘉陵江上的一顆“明珠”。公園內有溫泉寺,相傳公元420xx年與縉雲寺同時修建,整個建築 現儲存完好,紅牆綠樹、氣勢壯嚴。寺右石刻園尚存宋代摩岩石刻羅漢像殘軀,明正德、嘉靖、萬曆時碑刻和盤龍塔等,是珍貴的歷史的文物。溫泉水引入水榭荷池,游魚不畏其熱,可稱一奇。

南溫泉公園:

位於重慶市東南郊,處於巴縣山脈和塗山山脈的交匯處。由山、水、林、瀑、洞、泉和名人古蹟、傳說等景觀構成的綺麗景色。它有十二勝景:南塘溫泳、虎嘯懸流、弓橋泛月、五湖佔雨、灩預歸舟、峭壁飛泉、三峽奔雷、仙女幽巖、小塘水滑、建文遺蹟、石洞探奇、花溪垂釣,由國民政府主席林森親筆書名。

枇杷山公園:

枇杷山公園位於市中心的最高處,放眼俯視,東西北三面盡呈眼底;入夜萬家燈火,晶瑩灼然,滿城燈火,輝煌豔麗。

縉雲山:

位於重慶市郊的縉雲山是嘉陵江邊一處避暑遊覽勝地。最高峰海拔980米,山上古木參天,翠竹成林,因而有“小峨眉”之稱。縉雲山是佛教勝地之一,山上現存縉雲寺和溫泉寺。

大足石刻:

大足是石刻之鄉,全縣有70多處石刻,造像達5萬多個。其中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有兩處,一處叫寶頂山,石刻以大佛灣為中心,東有小佛灣、龍潭、對面佛等共13處景觀;一處叫北山,這裡的石刻造像近萬,主要集中在長約1裡、名為佛灣的地段上,共編290號龕窟。這兩處都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我國晚唐以後石窟藝術的代表作。

四面山森林公園:

位於重慶西南的江津境內,總面積235平方公里,四面山受地殼運動的結果,形成了23處大小瀑布,故又被稱為“瀑布之鄉”。最著名的望鄉臺瀑布氣勢磅礴,高151米(比貴州著名黃果樹瀑布高出一倍),寬37米,水聲如雷,震撼山谷,是全國已知的第一高瀑布。四面重慶市簡稱渝,是我國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直轄市,位於四川盆地的東部,東西長470公里,南北寬450公里,總面積8.2萬平方公里。 重慶市域內峰巒層疊,北有大巴山,東有巫山,東南有武陵山,南有大婁山,重慶市河流縱橫,位於長江與嘉陵江的匯合處,域內還有烏江、涪江、綦江、大寧河等。長江橫穿巫山的三個背斜時形成了著名的長江三峽。

重慶的氣候屬於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由於境內地形多山,夏季溼潤的季風受到大山的阻擋,因此氣候悶熱,冬季的氣候較溫暖、多霧,降雨多集中在夏秋兩季。

重慶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是巴渝文化的發祥地,並且歷史上曾三次作為國都,因此具有三千年悠久歷史的重慶,旅遊景點眾多,不僅有多處風景遊覽區,還有眾多名勝古蹟„„

重慶旅遊景點介紹

北溫泉公園:

北溫泉在縉雲山麓,嘉陵江畔。松林茂密,繁花兌妍,有溫泉、古寺、幽洞、巖壑等勝景,是嘉陵江上的一顆“明珠”。公園內有溫泉寺,相傳公元420xx年與縉雲寺同時修建,整個建築 現儲存完好,紅牆綠樹、氣勢壯嚴。寺右石刻園尚存宋代摩岩石刻羅漢像殘軀,明正德、嘉靖、萬曆時碑刻和盤龍塔等,是珍貴的歷史的文物。溫泉水引入水榭荷池,游魚不畏其熱,可稱一奇。

南溫泉公園:

位於重慶市東南郊,處於巴縣山脈和塗山山脈的交匯處。由山、水、林、瀑、洞、泉和名人古蹟、傳說等景觀構成的綺麗景色。它有十二勝景:南塘溫泳、虎嘯懸流、弓橋泛月、五湖佔雨、灩預歸舟、峭壁飛泉、三峽奔雷、仙女幽巖、小塘水滑、建文遺蹟、石洞探奇、花溪垂釣,由國民政府主席林森親筆書名。

枇杷山公園:

枇杷山公園位於市中心的最高處,放眼俯視,東西北三面盡呈眼底;入夜萬家燈火,晶瑩灼然,滿城燈火,輝煌豔麗。

縉雲山:

位於重慶市郊的縉雲山是嘉陵江邊一處避暑遊覽勝地。最高峰海拔980米,山上古木參天,翠竹成林,因而有“小峨眉”之稱。縉雲山是佛教勝地之一,山上現存縉雲寺和溫泉寺。

大足石刻:

大足是石刻之鄉,全縣有70多處石刻,造像達5萬多個。其中最著名、規模最大的有兩處,一處叫寶頂山,石刻以大佛灣為中心,東有小佛灣、龍潭、對面佛等共13處景觀;一處叫北山,這裡的石刻造像近萬,主要集中在長約1裡、名為佛灣的地段上,共編290號龕窟。這兩處都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我國晚唐以後石窟藝術的代表作。

四面山森林公園:

位於重慶西南的江津境內,總面積235平方公里,四面山受地殼運動的結果,形成了23處大小瀑布,故又被稱為“瀑布之鄉”。最著名的望鄉臺瀑布氣勢磅礴,高151米(比貴州著名黃果樹瀑布高出一倍),寬37米,水聲如雷,震撼山谷,是全國已知的第一高瀑布。四面

最新的重慶湖廣會館導遊詞範文 篇14

坐落在重慶市忠縣長江北岸,西距縣城40公里,東距萬縣52公里。此處臨江有一俯高十多丈,陡壁孤峰拔起的巨石,相傳為女媧補天所遺的一尊五彩石,故稱“石寶”。此石形如玉印,又名“玉印山”。明末譚巨集起義,據此為寨,“石寶寨”名由此而來。

玉印山是一座拔地而起四壁如削的.孤峰。清乾隆初年,藉助架於石壁上的鐵索在山頂修建了一座寺廟,名“蘭若殿”;嘉慶年間又聘請能工巧匠研究如何取代鐵索上山,於是便依山取勢修建這座樓閣。石寶寨塔樓,依山聳勢,飛簷展翼,塔層從下至上,逐層縮小,各樓層飛閣之間,均有曲折迂迴的轉梯相通,造型十分奇異。整個建築由寨門、寨身、閣樓組成,共12層,高56米,全系木質結構。始建於明萬曆年間,經康熙、乾隆年間修建完善。原建九層,隱含“九重天”之意。頂上三層為1956年修補建築時所建。寨內有三組雕塑群像,其一為巴曼子刎首保城的故事,其二為張飛義釋嚴顏的三國故事,其三為巾幗英雄秦良玉的故事。

這座精巧華麗的寨樓,原是供人們從江岸登臨山頂燒香拜佛之用,今天卻是供人憑欄遠眺長江江景的“小蓬萊”。待到三峽工程竣工之後,江水水位升高,石寶寨就是江中明珠,水上仙閣了。

最新的重慶湖廣會館導遊詞範文 篇15

華巖寺位於重慶市九龍坡區華巖鄉大老山,因寺南側有一華巖洞而得名。該寺始建年代無史可考。華巖寺巖高百丈,形狀像笏,寺內外松竹修茂,十分幽邃,有天池夜月、萬嶺松濤等八景;華巖寺分大寺、小寺。大寺殿堂建築系傳統庭園式磚木結構建築群;分為前、中、後三殿堂,即大雄寶殿、聖可祖師堂和觀音堂;寺左側為接引殿;大雄寶殿內的十六尊者木浮雕,為各寺院所少見,寺內還珍藏有印度玉佛及銅、玉、石、木、泥雕像多尊及大金塔模型等;小寺即華巖洞,與大寺隔湖相望,為華巖寺之祖廟,甚為壯觀。

重慶華巖寺,位於重慶市西南郊九龍坡區華巖寺風景區,距市中區23公里。華巖寺依山傍水,雄偉壯觀,全寺由大老山(待漏山)的華巖洞、接引殿和華巖寺建築群三部份組成;環寺又有:天池夜月、曲水流霞、帕嶺松濤、遠梵霄鍾、疏林夜雨、雙峰聳翠、古洞魚聲、寒巖噴雪等八景,崗巒起伏,群山如蓮,被譽為巴山靈境,川東第一名剎,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

重慶華巖寺,自明之聖可祖師始,常掩千日禪關,錘鍊學人無數,繼之本寺先哲覺初大師,創辦華巖佛教國小、川東佛教聯合中學、華巖佛學院等,此為完具中國佛教教育體系第一人。故而"解行相資,學修並進",傳為華巖家風。今心月大師率徒眾苦心經營,再現空前叢林風範,弘法利生,不遺餘力。該寺現為重慶佛學院、佛學函授部所在地。

最新的重慶湖廣會館導遊詞範文 篇16

千里烏江發源於烏蒙山脈,北源六沖河,南源三岔河,都發源於貴州西部地勢最高的威寧彝族自治縣,兩條源流分別在深深的峽谷裡流淌了幾百公里後,終於匯合成了烏江。“烏江畫廊”中的神美之筆是東風湖,其風光迷人,景色秀麗,兼有三峽的的雄奇,灕江的秀美。融高峽、平湖、溶洞、飛瀑等景色為一體,素來被譽為“山似三峽而水勝三峽,水似灕江而山勝灕江。”曲折的11道彎這蘊藏著雄渾之美、神肖之美、流動之美、逶迤之美、真切之美。

沿東風湖逆流而上四十分鐘,有一個被譽為“貴州省苗族歌舞之鄉”的苗寨,她就是位於東風湖畔筍子巖下,至今仍保留著獨特的苗族風情的化屋基苗寨。這裡處處可以領略到苗族的“蘆笙拳舞”、“板凳拳舞”等特色民族舞蹈。

居住在這裡的苗族屬“歪梳苗”一支,他們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無伴奏多聲部民歌,其迭宕優美能讓鳥雀驚飛。化屋苗家熱情似火、堪稱厲害的三道寨門:經過攔路門、迎客門、敬客門後,就成了最尊貴的客人,幸福地聽到了苗家兒女原汁原味的“倮跺”,即多聲部民歌裡最主要的品種——情歌。原為男女對唱,應和者為了表示讚賞、愛慕,即興地在主唱者唱到句頭、中間或尾句時便加聲進來,苗語叫“耨鬥”,即和唱幫腔;又還有反唱,即轉調唱法。男聲女聲相互應和、纏繞,自由空靈。而兩三位歌者在這兩聲之間加聲進來,七八個聲部就出現了,錯落有致的歌聲如空山靈韻,綺麗而繽紛,柔情又執著,心靈頃刻被這美妙的天籟之音洞穿。

最新的重慶湖廣會館導遊詞範文 篇17

重慶枇杷山公園位於渝中區,海拔345米,為重慶舊城區最高點。其山名來歷,一說早年該山多枇杷樹,故名;二說其山形似琵琶,遂諧音“枇杷”;三說相傳從前山上住過一位美麗的姑娘,每夜彈著琵琶召喚她在南岸的愛人,音樂極其美妙,後人懷念之傳為山名。

枇杷山公園內山路蜿蜒、竹木成蔭、花草繁茂、空氣清新,為都市中一片綠洲。登臨其最高點紅星亭,可縱覽市區風光,更是觀山城夜景的好去處。

紅星亭東長廊處,是抗戰時期抵禦日機轟炸重慶的高炮陣地遺址。站立枇把山公園紅星亭,條條長街盡收眼底,南臨長江,北面嘉陵江。雖然渝中區三面環水,僅一面靠陸地,但有彩虹飛架南北,使隔江相阻的南岸區、江北區天塹變通途。

重慶枇杷山公園裡還有一副對聯,高度集中地描述了山城的英雄歷史。聯文如下:

枇杷山頭,聽兩江流水唱不盡古今豪情:蔓子悲歌,玉珍遺恨,鄒容亮節,闇公壯志;更高吟一曲沁園春,響徹環宇。

紅星亭畔,看萬家燈火交映出南北風光:龍門皓月,海棠煙雨,鵝嶺秀色,嘉陵夕照;還聯綴千串夜明珠,輝耀星空。

上聯連用了五個歷史典故。

“蔓子悲歌”講的是東周故事。巴國危急,蔓子將軍到楚國搬來救兵,解除了巴國的危難。楚王要巴國割讓三城謝恩。蔓子說:“要城不行,把我的頭拿去作謝吧。”於是揮劍自刎。楚王見了人頭,嘆惜說:“假如我能得到巴蔓子這樣的將才,拿城何為?”以上卿禮儀埋葬了蔓子的頭。巴國也以上卿禮儀厚葬其身。

“玉珍遺恨”說的是1357年,農民起義領袖明玉珍,率領紅巾軍攻入重慶,以此為根據地,建立了夏國。到1366年,正圖大舉,可惜病逝。

“鄒容亮節”——鄒容,重慶巴縣人,是一位才華橫溢、敢想敢為的革命青年。18歲撰寫的《革命軍》,震動全國。為推翻腐敗無能的清政府作了有力的宣傳和鼓動,不幸被清政府勾結英租界巡捕房逮捕,犧牲前,堅貞不屈,年僅20歲,被國人譽為革命馬前卒,後被孫中山追封為大將軍。

“闇公壯志”——楊闇公,早期的中共四川省委書記。他於1920_年“三·三一”大慘案中,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在臨刑時,作悲壯演說,壯志凌雲,氣貫長虹。

“沁園春”說的是1945年,毛澤東不顧個人安危,從延安飛到重慶,與蔣介石進行和平談判,在紅巖村書寫了舉世聞名的《沁園春·雪》一詞。

最新的重慶湖廣會館導遊詞範文 篇18

歡迎大家來到這裡,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金刀峽自然風景區位於重慶直轄市北碚區華鎣山西南麓。海拔825米,距重慶市中心九十公里。金刀峽是一處保持著原始古老神奇的峽谷自然風景區,它地勢雄偉,以峽著稱,以林見秀,以巖稱奇,以水顯幽。全峽長6.2公里,分上下兩段,上段由於喀斯特地質作用,地面切割強烈,金刀峽神工般形成了獨特的峽谷溝壑,石壁如削,兩山岈合,垂直高度超過百米,上有古藤倒掛,下有潺潺流水;下段由於流水浸蝕力的作用,洞穴群生形成大量的地質上稱作壺穴的碧玉串珠的深潭絕景,飛泉瀑布層層疊疊,石鐘乳,石筍、石柱更是千姿百態,變化萬千,並且下段古猴群生,縱觀猴群更是趣味無窮。

堪稱全國最長的峽谷十里仿古棧道,讓人驚讚不已,憑棧探幽,將感悟那蘊藏於大自然山水間的天地靈氣。六公里的風景線以雄、險、奇、幽著稱,集瀑、泉、洞、峽於一體,四十多個自然景點可供遊人探險、攀登和水上游樂,是人們度假、避暑、踏青迴歸自然的旅遊佳景。

最新的重慶湖廣會館導遊詞範文 篇19

重慶湖廣會館位於重慶渝中區東水門正街4號,建於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擴建。會館佔地面積8561平方米,有廣東會館、江南會館、兩湖會館、江西會館及四個戲樓,包括廣東公所、齊安公所。會館建築浮雕鏤雕十分精湛、栩栩如生,其題材主要為西遊記、西廂記、封神榜和二十四孝等人物故事的圖案,還有龍鳳等各種動物圖案及各種奇花異草等植物圖案。

整個古建築群雕欄畫棟,雕刻精美,是中國明清時期南方建築藝術的代表,也是中國現存規模*大的古會館建築群。東水門一帶,按照風水學說,河道彎曲的內側是“吉地”,外側是“凶地”。東水門一帶恰好是朱雀翔舞之地,風水很好,會館就選址於此。明末清初,四川人口銳減,當時的執政者就將湖廣百姓遷往四川,形成了中國歷史上長達百年的“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一批湖廣會館也就應運而生。

這兩大公所*有看頭的就是它的戲樓。會館是因為有了戲樓,才有了紛紜的精彩。要解讀湖廣會館的精緻,自然也離不開戲樓。齊安公所的戲樓有所改進,進深更大,專供貴賓的看廳在戲樓的對面而不是兩廂;樂樓比禹王宮的大得多,額枋雕刻的內容以從鬼怪故事變為二十四孝圖、《三國演義》、《封神演義》、《魚樵圖》等,每個故事旁邊都刻有寓意福氣的蝙蝠、花草、瑞獸等。而廣東公所的戲樓是四座戲樓中儲存*好,*氣派精緻的。重慶戲曲在這一時期也是發展較快的。無論官商公子、富家小姐,還是袍哥大爺、青樓名媛,三教九流,每到下午戌時,看客暴滿,人聲鼎沸。這一時期也是京劇、黃梅戲、梆子、崑曲等許多劇種與川劇發展結合比較快的一個時期。重慶的戲曲得到很大發展。

最新的重慶湖廣會館導遊詞範文 篇20

各位旅客朋友們,大家好。我是負責你們今天講解的.導遊人員小賴,首先感謝和歡迎大家進行本次旅遊,我會熱誠為大家服務,讓大家有一個精彩和難忘的經歷,在開始此次遊覽之前,我先為大家簡單說說天坑地縫吧。

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天坑地縫天坑地縫風景名勝區位於奉節縣城興隆鎮,屬地質公園類自然景區。北靠聞名世界的長江三峽,與瞿塘峽緊密相連,與馳名中外的大寧河、小三峽隔江相望,南依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與國家著名風景名勝區張家界相通,西達利川、萬州,東接巫山大廟龍坪古人類文化遺址,整個風景名勝區處在由九盤河和迷宮河相會形成的“V”字形流域裡,轄桃源河、九盤河景區,迷宮河、神仙洞景區、天坑、地縫景區等,共由七十多個大小景點構成。

奉節天坑,因位於奉節縣荊竹鄉小寨村,因此又稱小寨天坑。“天坑”在地理學上叫“岩溶漏斗地貌”,天坑坑口直徑626米,坑深662米,坑底直徑522米。是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容積最大和最深的喀斯特岩溶漏斗,被譽為:“天下第一坑”。坑壁四周陡峭,在東北方向峭壁上有小道通到坑底。坑壁有兩級臺地:位於300米深處的一級臺地,寬2—10米,臺地有兩間房屋,曾有人隱居;另一級臺地位於400米深處,呈斜坡狀,坡地上草木叢生,坑壁有幾個懸泉飛瀉坑底。坑底下邊有地下河,小寨天坑是地下河的一個“天窗”。小寨天坑與天井峽地縫屬同一岩溶系統,天坑底部的地下河水由天井峽地縫補給,自迷宮峽排洩,從天坑至迷宮峽出口地下河道長約4公里。

天井峽地縫距小寨天坑15公里。地面有一條天然縫隙,當地稱天井峽地縫。地縫全長14公里,分上、下兩段。上段從興隆場大象山至遲谷槽,長約8公里,為隱伏於地下的暗縫。由興隆鎮大象山天井峽能進入縫底,縫兩壁陡峭如刀切,是典型的“一線天”峽谷景觀。縫底有落水洞,暴雨後有水流。下段由天坑至迷宮峽,是長約6公里的暗洞,1994年8月,由英國洞穴探險家探通。

1996年,天坑地縫風景區被重慶市人民政府命名為“省級風景名勝區”,1999年被列入聯合國“世界自然遺產預備清單”,20__年初,國務院正式批准天坑地縫景區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天坑地縫無與倫比的美,吸引著海內外無數的探險家和旅遊家的目光,成為探險者的樂園、旅遊者渡假休閒的勝地。

時間如流水,我們馬上就開始正式的旅程了,大家做好準備了吧,那好,現在就隨我一起來親身經歷和見證天坑地縫的美與神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