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關於故宮的導遊詞(精選29篇)

欄目: 北京導遊詞 / 釋出於: / 人氣:2.77W

關於故宮的導遊詞 篇1

嗨!大家好,我姓李,你們就叫我李導吧!如果你喜歡故宮,你就跟我來吧!

關於故宮的導遊詞(精選29篇)

故宮一共有四個門,正門名叫:午門、東門名叫東華門、西門名叫西華門、北門名叫神武門。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面積為72500平方米,建築面積15。5萬平方米,9999。5間房子,故宮的宮殿建築有4各部分: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以及金碧輝煌的彩畫。天倫比的古代建築傑作,世界臣大宮之首(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

故宮宮殿是沿著一條南北向中軸線排列,三大殿、後三宮、都位於這條中軸線上臂機關傳自故宮內,而且南大永定門,北到鼓樓、鐘樓,貫穿整個城市,他氣魄雄偉,規劃完整,而且極為美觀。

關於故宮的導遊詞 篇2

各位遊客們:

大家好!我叫楊昊傑,大家怎麼稱呼我呢?叫我楊導就行了,很高興我能陪同大家一起參觀故宮。

北京故宮位於北京市中心,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故宮有稱為“紫禁城”。故宮經歷有明清兩個朝代和24個皇帝。故宮規模巨集大,西東寬750米,南北長960米,佔地72萬平方米,建築積15萬多平方米,有房屋1000多間,是世界歷史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築。進了故宮的大門,你就會看見五座漢白玉石橋,是因為古時候的皇帝都必須帶有仁、義、禮、智、信這種特點,所以才是五座石橋的。橋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刻著無數的小獅子,那麼多的小獅子,姿態不一,沒有哪兩隻是相同的。

好了,大家可以在這裡休息一會,大家也可以拍下自己喜歡的景點,注意衛生和安全。

關於故宮的導遊詞 篇3

大家好,歡迎來到故宮參觀。我姓王,大家可以叫我王導。希望我能到給你們最好的服務。

大家請跟我一起走進故宮的大門。首先我們來到的是乾清宮。乾清宮是明清兩代皇帝在紫禁城中的居住和處理日常政事的地方。乾清宮面闊九間,進深五間,高二十米,殿的正中有寶座,兩頭有暖閣。乾清宮始建於明代永樂十八年,明清兩代曾因數次被焚燬而重建,現在的是清代嘉慶三年所建的。

來,大家請跟我繼續往前走,現在展現在大家眼前的是太和殿。太和殿是“東方三大殿”之一,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俗稱“金鑑殿”。是明永樂十四年建成,稱奉天殿。明嘉螼四十一年改成皇極殿,清順治二年改稱太和殿。建成後多次遭焚燬,多次重建,今殿為清康熙三十四年重建後行成。

關於故宮的導遊詞 篇4

各位遊客大家好,很高興成為你們的導遊,我叫陳子安,大家叫我陳導或小安都可以,我會盡自己全力為你們服務。

故宮位於北京市城區中心,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是當今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建築最雄偉、儲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宮殿。故宮又叫紫禁城。紫禁城是中國五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權力中心,它以園林景觀和容納了傢俱及工藝品的9000個房間的龐大建築群,成為明清時代中國文明無價的歷史見證。1987年,北京故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北京故宮有很多古老的殿,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現在我們來到了故宮中最重要的院落--——太和殿及其廣場,這裡就是皇家舉行盛大典禮的地方。太和殿象徵皇權的至高無上,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我國現存木結構大殿的傑出典範之作。太和殿始建於公元1420年,當時叫奉天殿。後來,該叫皇極殿。清順治皇帝登基後,重修三大殿,並將皇極殿改為太和殿。

太和殿高裝飾用的彩繪為最高等級的金龍和璽。殿頂形式為最高等級的重簷廡殿頂,就連大殿正脊上的吻獸也是我國目前最大的,總之處處顯示“第一”,那是皇帝認為“老子天下第一”思想的體現。

好!這裡可以拍遠處太和殿的全景,各位可以在此留個影。

各位朋友,北京故宮到處都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們細細遊賞、拍照。但是要注意不要亂扔垃圾那些,祝你們玩得開心!

關於故宮的導遊詞 篇5

大家好!我是你們這次旅行的導遊。我叫慕迎暄,今天我要帶領大家遊覽的是北京故宮。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已經進入故宮。此處是故宮第一院落,首先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五座漢白玉石橋,它們象徵五德,即仁 義 禮 智 信,是皇帝既美好的品質為一身的意思。金水橋下是內金水河,跨過金水橋就來到了太和門廣場,這裡即時明代皇帝御門聽政時百官待駕的地方。

所謂“御門聽政”呢?這“御門”即指太和門,“聽政”即指聽取政事。您可能覺得新鮮,這堂堂的皇帝放著那麼多的宮殿不用,偏偏跑到這裡來處理政事,是不是有點做作呀?其實這並不是皇帝故弄玄虛,而是出於無奈。

好啦,現在開始自由活動,請記住以下三點:1。不亂塗亂畫。2。不亂扔垃圾。3。不在牆上刻字。祝你們旅行愉快!謝謝!

關於故宮的導遊詞 篇6

殿內的陳設也非常的多。金鑾寶座是明代的遺物,清朝的皇帝繼續使用。在袁復辟的時候,曾經將它換成了一箇中西合璧,不倫不類類似沙發的座椅,解放以後,專家們在傢俱庫中發現了原來的寶座,經過一年多的整修,終於恢復了它本來的面貌。

殿內的地平床高6尺多,上面設有屏風,寶座等,在臺面上還有香亭、仙鶴等等。在皇帝上朝的時候,就要點燃檀香,烘托出一種神祕的氣氛。殿中有一隻象,身上駝著寶瓶,裡面放有五穀,寓意天下太平,吉慶有餘。而象身四腳立地,穩如泰山,象徵社會和政權的穩固。稱為太平有象。角端,是傳說中的一種神獸,象徵著當今皇帝是聖明之君。仙鶴被古人認為是一種長壽鳥,象徵著江山長存。香亭是從香爐演變而來的,放在殿中,象徵著國家安定。

在太和殿外還有很多的陳設。日 :是我國古代的計時器,在此處標準的北京時間

嘉量則是乾隆年間全國的標準化計量器,在乾清宮前也有一個。銅龜銅鶴都是長壽的動物,放置在這裡也是寓意長壽。在故宮內有大小水缸308口,用來防火,叫做太平缸。在太和殿外的這兩個鎦金大缸,重2噸,可是上面的黃金卻被八國聯軍用軍刀颳走了。圍繞著太和殿,還有一些故事。在12月,四歲的溥儀在太和殿登基,他的父親跪在寶座下,扶著他,可是溥儀卻哭喊著說:“我不再這兒,我要回家,我不再這兒,我要回家。”他的父親只好說:“別哭了別哭了,快完了。”典禮結束以後,文武百官竊竊私語說這不是個好兆頭。果不其然,三年以後,孫中山先生領導辛亥革命勝利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中國的封建帝制。可是在,袁竊取了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自稱“洪憲皇帝”,企圖恢復封建社會,還在太和殿搞了登基典禮,把三大殿中匾額上的滿文統統去掉了。而且還命令京城內的煤鋪把牆上的“元煤”去掉,把元宵改為湯圓。不過他只作了83天的皇帝,就在全國一片倒袁聲中死了。

中和殿在明朝的時候曾經叫做華蓋殿和中極殿,在順治年間改為中和殿,取自《禮記·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殿名體現了儒家的中庸思想在明清兩代舉行大潮禮的時候,皇帝在趕赴太和殿之前,都要在中和殿稍作休息,接受官員朝賀。在遇到重大祭典的時候,還要在前一日閱覽祝文或者檢查種子農具。清朝規定每十年都要修一次皇室的家譜,也就是玉牒,在修訂好以後,就要在中和殿內讓皇帝閱覽,並舉行存放儀式。

過了中和殿,我們就來到了保和殿,明朝這裡曾經叫做謹身殿,建極殿,順治年間改為中和殿,名稱來源與太和殿相同,都是保合大和之意。保和殿在明清兩代用途不同。明朝的時候,在舉行冊立大典的時候,皇帝都要在保和殿內更衣。在年底,還要在此宴請文武百官。在清朝的時候,每逢正月十五,除夕,也都要在此舉行宴會。而且這裡還是清朝舉行殿試的地方。在保和殿後,有一個巨大的雲龍石雕,是艾葉青石雕刻而成的。清朝乾隆年間,將原來明代所雕刻的花紋去掉,重新雕琢。石雕高16.57米,寬3.07米,厚1.7米,重達200多噸。在石雕四周都是卷草紋,下端是海水江牙紋,中央是飛雲簇擁的九條蛟龍。製作非常精美,是難得的石雕珍品。這塊石頭是來自北京的房山,搬動這塊石頭的時候動用了很多的人力物力。不過這塊石頭為什麼會在保和殿後面,史料上是沒有記載的,根據專家推測,可能是因為這塊石頭運過來以後就放在這裡,想要重新移動非常的困難,所以就放在了這裡。

遊覽完了前三殿,就來到了後寢區的正門乾清門。在後寢區中共有15宮,專家認為,這與天文學中的紫薇垣和八卦都有象徵性的關係。

在清朝康熙年間,乾清門就是舉行御門聽政的地方,而在西側還有一排連房,就是軍機處,他是在雍正年間設立的,直到辛亥革命爆發的時候才被廢除。軍機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機構,凌駕於內閣之上,但是當時為了防止洩密事件的發生,督察院每天都要派御史到軍機處旁邊的內務府值班,監視這裡的活動。

現在大家看到的就是乾清宮了。乾清二字取自唐代韓愈《六合聖德詩》中的詩句:“乾清坤夷”,意思就是天下清和,各地平安。在明朝和清朝初年,皇帝的寢宮一直都是這裡,到了雍正皇帝以後,就挪到了養心殿,從此,乾清宮九成了皇帝聽政的地方。在每年過節的時候,皇帝都要在乾清宮舉行慶典活動,清朝康熙乾隆年間,還在宮內舉行了“千叟宴”。而且“康熙智擒鰲拜”的故事也發生在這裡。而且皇帝死後,必須要在這裡停靈,祭奠15日,表示壽終正寢,之後才可以轉移到其他地方。在乾清宮內正中設有金漆寶座,後面還有屏風,上面刻有先帝的聖訓。在寶座上方還高懸著“正大光明”的匾額。在雍正皇帝即位以後,對於爭奪皇位的種種弊病,他釋出了祕密立儲的上諭,從而改變了封建王朝公開冊禮太子的制度。此後,皇帝親自寫儲君諭旨兩份,一份兒放在這塊正大光明的匾額後邊,另一份兒則自己藏起來。在皇帝去世以後,拿出兩份詔書核對無誤以後,即可生效。

在明朝,圍繞著乾清宮還發生了三大疑案。就是壬寅宮變,紅丸案還有移宮案。壬寅宮變就是在明朝嘉靖年間,皇帝正在乾清宮中睡覺,宮女楊金英等16人一起下手,想把皇帝殺死,但是在慌忙之中卻把繩子打成了死結,所以沒有成功。結果這些人就全都被處死了,這年正好是壬寅年,所以稱為壬寅宮變。自此以後,皇帝不敢在乾清宮中居住,直到臨終前一天才回到了這裡,但是當天就死了。紅丸案的發生是在明朝萬曆皇帝朱翊君死了以後,他的兒子朱常洛即位。但是不久他就病了,服用了進貢上來的紅丸,吃了一顆感覺很不錯,所以有吃了第二顆,結果就死在了乾清宮內,前後只作了29天的皇帝,所以被人們稱為一月天子。移宮案是在一月天子朱常洛死了以後,他的愛妃李妃有野心相當皇后,所以就堅持要和即將登基的皇太子朱由校一起住在乾清宮,以此要挾群臣。但是這些大臣設計把太子從她手中騙了出來,可是他還是在乾清宮不走。直到太子即位前一天晚上,大臣一起到門口斥責他,就這樣,他才被迫離開了乾清宮。

在乾清宮的後邊就是交泰殿,取自《易經》中的天地交泰,象徵著帝后生活和諧。在殿中央放有25顆寶璽,上方高懸著康熙皇帝御書、乾隆臨摹的“無為”匾額。東側陳設著我國古代人民發明的計時器——銅壺滴漏,西側陳設著大自鳴鐘一座。此在,在每年皇后的生日,皇后都要在交泰殿接受慶賀禮,就連皇太后還有皇帝都要來這裡慶賀。在每年皇后到先蠶壇舉行儀式的前一天都要在這裡檢閱採桑工具。

關於故宮的導遊詞 篇7

親愛的遊客們: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嚮導,我叫徐英可,叫我小徐好了。現在我將帶領你們遊覽故宮,欣賞我國的文化遺產。

故宮為我國明清二朝的皇宮,也是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所以我們在遊覽時應當不亂扔垃圾、不觸控物品,這樣才能欣賞到有著歷史氣息的故宮。(提醒遊人遊覽時應注意的地方)

進了太和殿的大門,展現在大家面前的便是一座座雄偉的宮殿。正前面那座最大的木構建宇,很是引人注目,那就是太和殿。它是皇權的象徵,每當有重大活動是,皇帝都在此舉行。後面的一排金碧輝煌的尬宮殿,分別是中和殿、保和殿。(按照遊覽順序介紹)

游完了輝煌的太和殿,再向北走,我們能感覺到這兒的生活氣息很濃。這裡的一切起居用品在當時都是堪稱一流的,後宮裡的戶外養心之處是御花園。它格局、佈局緊湊,古色古香,花草樹木點綴其間。亭臺樓閣相依相承。是個清心雅緻、賞心悅目的好地方。大家跟著我走,故宮東邊這座角樓和其它三座角樓遙相呼應。它們的造型奇特、精美絕倫,與周圍環境構成一幅完美的圖畫。

關於故宮的導遊詞 篇8

各位遊客,你們好!歡迎來到“世界遺產”——北京故宮。今天能當大家的導遊我感到十分榮幸,我將竭誠為大家服務,讓大家度過美好的故宮之旅。

各位朋友,這裡就是故宮的正門,叫午門,意思是正午的太陽光芒四射。各位請看!在10米高的城牆上聳立著五座崇樓,樓頂飛簷翅起,從上面看就象五隻展翅欲飛的鳳凰,故午門又稱五鳳樓。它建成於公元1420xx年,位於端門之北,雄偉壯觀。

故宮第一進院落,就在我們面前,是五座漢白玉石橋,它們象徵五德,即仁、義、禮、智、信,是皇帝集美好的品質為一身的意思。金水橋下是內金水河,跨過金水橋就來到了太和門廣場,這裡就是明代皇帝御門聽政時百官待駕的地方。

聽完了一以上那些介紹,你應該對北京故宮有些瞭解了吧!可能你還不知道吧,連皇帝的住所都是那麼井井有條!

遊客們,我謝謝你們來到故宮,故宮是中國的,也是全人類的,讓我們共同愛惜她,享受她,一睹她雄偉壯麗的景色!

關於故宮的導遊詞400字範文3:

遊客們,大家好!我們要遊覽的是聞名中外的古代建築——故宮

故宮位於北京市中心,是世界上的五大宮之一,也稱為“紫禁城。”這裡本有過二十多位皇帝,第一位是明朝的朱棣皇帝,最後一位是溥儀皇帝。

故宮是中國最完整的古老建築,有一條中軸,貫通著整個故宮,三大殿、後三宮、御花園都在這條中軸線上。三大殿分別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它們位於故宮前方。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面積約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宮中面積最大的一座宮殿。太和殿的後面就是中和殿,中和殿高有29米,內部是一個正方形。保和殿位於太和殿與中和殿之後,保和殿高27米,內部是一個長方形,到乾隆時代後,這裡就成為了一個考試的地區。

後三宮分別是乾清宮,交泰殿和坤寧宮。乾清宮是皇帝居住的地方,坤寧宮是皇后居住的地方。交泰殿並不是住的,它也是一座宮殿,只不過是和乾清之、坤寧宮在一起,所以被稱為後三宮。

御花園很大,佔地面積是120xx平方米,佔了故宮的四分之一,它附近有慈寧宮花園,建福花園和寧壽花園。在這幾座花園中,御花園是最大的。

故宮很美,但遊人會把食物的包裝袋或者其它垃圾隨手扔到地上,使故宮的環境變差,我們應該要好好地保護這美麗的古代建築。

關於故宮的導遊詞 篇9

天安門和故宮。

出了門,我看見天非常藍,像洗了一樣。藍藍的天上飄著朵朵白雲,有時像一群白羊,有時像一群小白兔,有時像一群奶牛,有時像一群北極熊,真是千姿百態!藍色的天空配著雪白的雲,我多想變成小鳥在天空中翱翔呀……

到了天安門廣場,我們舉行了短暫的開營儀式,導遊姐姐就領著我們去故宮。

剛進故宮,有一扇紅色的大門,大門上有九排金色的圓形門釘,一行九個,共八十一個。聽導遊姐姐說,只要摸摸金色的門釘,就會給人帶來幸福。我和朋友們摸了好幾遍還是摸不夠!直到老師提醒我們說:“拉隊了,趕緊跟上!”,我們才慌忙跟上隊伍。

關於故宮讓我印象最深的有兩個故事:

一、有一位宮女想刺殺皇帝,當時皇帝正在睡午覺,宮女把繩子纏在皇帝的脖子上,皇帝被驚醒了,這次暗殺沒有成功,宮女也被砍了頭。

二、清朝時期的一位皇帝,他沒生兒女就去世了,就讓他的表弟來繼承王位。在那個時候有個傳說:皇帝的寶座上方有一塊石球,只要不是皇家子孫坐在寶座上,石球就會掉下來把人砸死。繼承王位的表弟非常害怕,就把寶座往後移了一米,就成為今天我們看到的這個樣子。

今天的旅程雖然有點兒累,但是我學到了很多知識,心裡還是很開心的!

關於故宮的導遊詞 篇10

大家好!我姓王,可以叫我王。今天我們即將遊故宮,它於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看!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故宮。它又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結構建築群。它始建於明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歷時14年才完工,佔地72萬平方米。共有宮殿9999間。共有24位皇帝先後在此登基。

現在我們在故宮裡最吸引人的三大建築——太陽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之間,它們都是黃琉璃頂和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畫。告訴你們一個最近的發現:故宮所有的宮殿是沿著一條由南北向中軸線排列,並向兩旁展開,南北取直,左右對稱。這條中軸線不僅貫穿在故宮內,而且南達永定門,北到鐘樓、鼓樓,貫穿了整個城市,氣魄巨集偉,規劃嚴謹,極為壯觀。故宮內現收藏的珍貴歷史文物和藝術品約一百萬件。更重要的是,故宮的建築依據其佈局功用分為外朝和內廷,外朝和內廷以乾清門為界,乾清門以南為外朝,北名內廷。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三大殿為中心,此外兩翼有文華殿、上駟院、南三所、武英殿、內務府等建築。你恐怕會問,那內廷呢?別急,呆會到內廷區域內再說。

好了,我們現在可以說了。因為我們來到了內廷的中心——後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之間。內廷兩翼有養心殿、東六宮、西六宮、齋宮、敏慶宮。它們雖和前面三大殿一樣(黃琉璃頂和青白石底座),但內部結構東為茶几桌子,西為椅子文物。後三宮後有御花園和神武門,神武門為北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叫西華門,正門是午門。

好了,現在進入自由瀏覽時間,時間為三個小時,請注意下幾點:

1.不大叫、不亂跑、不亂摸、不亂碰、不亂扔垃圾;

2.保持安靜;

3.按時回現在的地點集合。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該說再見了。遊客們,再見!希望您下次再來北京,再到故宮遊玩!

關於故宮的導遊詞 篇11

大家好!很歡迎大家前來遊玩!我是我佟導。故宮清潔衛生有大家保持,請大家"高抬貴手",不要亂扔果皮紙屑等垃圾。一會兒下車的時候,大家一定要記住車牌號。

各位朋友、女士、先生和父老鄉親們,過一會我們將要參觀故宮博物館,我先為各位做的簡介。故宮是世界上現存範圍最大的古代皇家宮殿建築群。故宮也叫紫禁城,"紫"是天上君王居住宮殿的顏色,那麼,人間的帝王當然要與"紫"字沾邊。"禁"是指當時那裡守衛森嚴,不要說是普通老百姓,即使是一品大員沒有皇帝的召見也不能私自入城,否則就會引來殺身之禍。

故宮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960米,東西寬750米,總面積有72萬平方萬米。整座紫禁城被寬52米的護城河所環繞,城牆高10米,可謂是"城高池寬".

故宮開四門,座北朝南,南門為午門,即正門,北門為神武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

故宮的整個院落分為二大部分,即"前朝"和"後寢"."前朝"是皇帝舉行盛大典禮的地方,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及東西兩側的文華殿及武英殿為主。"後寢"是皇帝及后妃居住的地方,主要以乾清宮、交秦殿、坤寧宮及東西六宮為主。除此之外、故宮內還有很多其他各式各樣用途不一的大小宮殿。據說當年紫禁城共有宮殿九千九百九十九半間,夠多吧?打個比方說吧,如果一個嬰兒從哇哇墜地開始每晚住不一樣的房間、而且不重複,等他全部住遍後,就是個27歲的小夥啦!

好了,我先為各位介紹到這裡,待會我再為各位做詳細補充。

關於故宮的導遊詞 篇12

各位朋友:

大家好!歡迎來到故宮,我是今天的小導遊,跟我一起去參觀一下故宮吧!

大家現在看到的是故宮的正門。它叫午門。午門又稱五鳳樓。遠遠望去,五座崇樓在樓頂展翅飛翔,既雄偉又壯觀,大家可以親身體驗一下哦!

現在大家看到的是太和殿,是末代皇帝舉行登基大典禮的地方。太和殿高35米,東西長64米,南北寬33米,總面積為2377平方米。這頂皇椅金碧輝煌,刻著無數條龍,代表著大清皇帝的威嚴和權勢。皇椅前放著一張也刻著龍的板凳,是為了讓皇帝舒服,給皇帝擱腳用的。現在大家可以盡情地拍照留念,不過只給大家10分鐘時間哦。

現在咱們來到的是刻著龍的石板上。石板上有各式各樣的龍,有的蜿蜒盤旋,有的兩條龍互相纏繞在一起,千姿百態。

大家跟著我,繼續走,現在來到的是御花園。裡面有用石頭拼湊成的一尊石像。看上去兩隻眼睛目不轉睛地盯著你,可恐怖了!用石頭堆積成的一座小小的山上長著一簇草,十分引人注目!御花園裡有許多綠色的草木,對眼睛近視的人特別好哦!這兒的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爭奇鬥豔,有的還只有一兩片花瓣。御花園裡還有“送星”,讓人看了眼花繚亂。這裡還有瀑布呢,大家一定會想起李白的一句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雖然它不是那麼長,但也挺好看的。現在大家可以敬請參觀,30分鐘後我們集合。

好了,各位親愛的朋友,故宮參觀完了,大家覺得美嗎?歡迎大家再次來故宮參觀。

關於故宮的導遊詞 篇13

故宮又稱紫禁城位於北京城中心, 故宮始建於公元1406,1420xx年基本竣工,後來經過多個朝代的勞動人民細心修造變得非常華麗,但是人保持著原來的規模,是世界上儲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古代木構架宮殿建築群。

故宮整個院落分為兩大部分,即“前朝”和“後寢”。“前朝”是皇帝舉行盛大典禮的地方,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及東西兩側的文華殿及武英殿為主。“後寢”是皇帝及后妃、未成年的子嗣們居住的地方,主要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及東西六宮為主。

故宮建成後,經歷了明、清兩個王朝,到清帝遜位的約五百年間,歷經了明、清兩個朝代二十四位皇帝。

關於故宮的導遊詞 篇14

故宮導遊詞

大家好,我叫吳文倩,大家叫我吳導吧!此刻我們要遊覽舉世無雙的北京故宮。

你們看,我們來到了雄偉的故宮,故宮又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故宮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結構建築群,為我們國家最大的古建築群。它使建於明永樂(公元1406年),14年才完工呢,有24位皇帝在此登基。“好了,我們此刻準備去大殿裡,請遊客朋友們跟上隊伍,千萬別掉隊,否則走丟了,就找不到我們了!”好,此刻跟隨我進入大殿,故宮有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大殿建在漢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臺基上,遠望猶如神話的瓊宮仙闕。太和殿是最富麗堂皇的建築,俗稱“金鑾殿”,是皇上舉行大典的地方,這座殿高28米,東西63米,西北35米,有直徑達1米的大柱92根,其中6根圍繞御座的瀝粉金漆的潘龍柱。御座設在殿內高2米的臺上,前有造型,美觀的仙鶴,爐,鼎,後面精雕細刻的圍屏。整個大殿裝飾得金碧輝煌,莊嚴絢麗。中和殿是皇上去太和殿舉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習禮儀的地方,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賜宴外潘王公的場所。遊客朋友們先休息一下,觀賞下這三個大殿,能夠摸一摸,等下我們去內延,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兩翼有東六宮和西六宮,是皇上平日辦事和妃子居住的地方。“好,這天的活動到此結束!祝大家玩得開心”

關於故宮的導遊詞 篇15

故宮佔地72萬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為16.3萬平方米,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周圍有10米高的城牆環繞,還有寬52米的護城河,在四角都建有一座精美的角樓。根據1973年的統計,故宮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計8704間。明朝永樂皇帝朱棣登基不久,在永樂四年,也就是1406年下詔營建北京紫禁城。修建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永樂四年開始備料,而第二階段就是在永樂十五年,1417年六月開始動工興建,歷時14年,在永樂十八年,1420年完工。在建造過程中,徵集了全國10萬名能工巧匠和民夫100萬人,而建築材料都來自全國各地,比如漢白玉石來北京房山,金磚來自蘇州,石灰來自河北易州,五色虎皮石來自河北薊縣盤山,殿基所用的精磚石來自山東臨清,松木多來自東北,而楠木多來自四川、雲貴、浙江等地,可見當時工程的浩大。

故宮基本上是按照明中都皇宮的藍圖而修建的,佈局規劃遵循了《周禮·考工計》的都城設計禮制:前朝後寢,左祖右社。大致分為南北兩個部分,南半部位前朝,北半部則為後寢。前朝是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文華殿和武英殿為東西兩翼,是皇帝舉行朝會的地方。而後寢則是以乾清、交泰、坤寧這後三殿以及東西六宮、御花園為中心,外東路、外西路的建築為主,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和後宮皇妃居住、祭祀的地方。左祖右社是這樣佈局的:在午門外東側是皇帝祭祖的場所太廟,西側則是祭社稷的場所社稷壇。按照這種佈局建築而成的故宮就是明清兩代24位皇帝的皇宮,其中明朝14位,清朝10位,統治時間總共長達五個世紀。由於它在中國歷史上的特殊地位和它精美的建築群體,所以在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收錄到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當中,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儲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築群。現在在北京有一條貫穿南北的中軸線,被樑思成先生稱為偉大的中軸線,全長8.5公里,南起永定門,北到鐘樓,其中包括故宮在內的皇城就佔了三分之一。這條中軸線也叫做龍脈,線上的景山是內城的中心點,也是故宮的鎮山。

殿內的陳設也非常的多。金鑾寶座是明代的遺物,清朝的皇帝繼續使用。在袁復辟的時候,曾經將它換成了一箇中西合璧,不倫不類類似沙發的座椅,解放以後,專家們在傢俱庫中發現了原來的寶座,經過一年多的整修,終於恢復了它本來的面貌。

殿內的地平床高6尺多,上面設有屏風,寶座等,在臺面上還有香亭、仙鶴等等。在皇帝上朝的時候,就要點燃檀香,烘托出一種神祕的氣氛。殿中有一隻象,身上駝著寶瓶,裡面放有五穀,寓意天下太平,吉慶有餘。而象身四腳立地,穩如泰山,象徵社會和政權的穩固。稱為太平有象。角端,是傳說中的一種神獸,象徵著當今皇帝是聖明之君。仙鶴被古人認為是一種長壽鳥,象徵著江山長存。香亭是從香爐演變而來的,放在殿中,象徵著國家安定。

關於故宮的導遊詞 篇16

各位遊客大家好,我是__旅行社的導遊員,我姓宋,在接下來的幾天當中,我將陪伴大家共同遊覽北京的名勝風景,希望通過我的講解,能夠是您對北京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同時也希望您能對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好,現在我們就開始今天的遊覽行程吧。

故宮佔地72萬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為16.3萬平方米,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周圍有10米高的城牆環繞,還有寬52米的護城河,在四角都建有一座精美的角樓。根據1973年的統計,故宮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計8704間。明朝永樂皇帝朱棣登基不久,在永樂四年,也就是1406年下詔營建北京紫禁城。修建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永樂四年開始備料,而第二階段就是在永樂十五年,1417年六月開始動工興建,歷時14年,在永樂十八年,1420年完工。在建造過程中,徵集了全國10萬名能工巧匠和民夫100萬人,而建築材料都來自全國各地,比如漢白玉石來北京房山,金磚來自蘇州,石灰來自河北易州,五色虎皮石來自河北薊縣盤山,殿基所用的精磚石來自山東臨清,松木多來自東北,而楠木多來自四川、雲貴、浙江等地,可見當時工程的浩大。故宮基本上是按照明中都皇宮的藍圖而修建的,佈局規劃遵循了《周禮·考工計》的都城設計禮制:前朝後寢,左祖右社。大致分為南北兩個部分,南半部位前朝,北半部則為後寢。前朝是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文華殿和武英殿為東西兩翼,是皇帝舉行朝會的地方。而後寢則是以乾清、交泰、坤寧這後三殿以及東西六宮、御花園為中心,外東路、外西路的建築為主,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和後宮皇妃居住、祭祀的地方。左祖右社是這樣佈局的:在午門外東側是皇帝祭祖的場所太廟,西側則是祭社稷的場所社稷壇。按照這種佈局建築而成的故宮就是明清兩代24位皇帝的皇宮,其中明朝14位,清朝10位,統治時間總共長達五個世紀。由於它在中國歷史上的特殊地位和它精美的建築群體,所以在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收錄到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當中,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儲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築群。現在在北京有一條貫穿南北的中軸線,被樑思成先生稱為偉大的中軸線,全長8.5公里,南起永定門,北到鐘樓,其中包括故宮在內的皇城就佔了三分之一。這條中軸線也叫做龍脈,線上的景山是內城的中心點,也是故宮的鎮山。

我們有時候還把故宮叫做紫禁城,而它的名稱是怎樣得來的呢?我國古代天文學家把天上的主要恆星分為三垣、四象和二十八星宿。三垣是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其中紫薇垣居中,是天上皇帝所居住的地方,稱為紫宮。封建帝王自稱是天帝的兒子,所以他們也把自己居住的皇宮象徵為天上的紫宮。而且皇帝居住的地方戒備森嚴,不許庶民百姓接近,是絕對的禁地,又稱為禁宮,所以這裡也被叫做紫禁城。這裡共有四道門,分別是午門、神武門、東華門和西華門。而紫禁城的正門就是午門,因為在羅盤上,上午的代表正南,所以午門也是南大門的意思。它的平面呈“凹”字型,從漢代的門闕形制演變過來。下端有高12米的墩臺,正中的墩臺上面有門樓,兩側還設有鐘鼓亭,東西兩側突出的部分叫觀,上部各有廊廡13間,兩端還建有重簷攢尖方亭。中央的廣場叫闕。在明清兩代,這裡是朝廷舉行頒朔大典和獻俘典禮的地方。正中開了三道門,兩側都有掖門,這種做法稱為“明三暗五”。五個門洞都有各自的用途:中門是皇帝專用的,或者皇帝大婚的時候,皇后可以從這裡入宮,科考三甲也可以從這裡入宮;平時,文武百官走左門,宗室王公走右門;掖門只有在大型活動的時候才開,三品以下的官員按照文東武西分別通過東西掖門,外國使節要從西掖門才可以入宮;在殿試的時候,考生分單雙號,從東西掖門中通過。

進入午門,我們首先看到的就是內金水河,它自西向東蜿蜒流過太和門廣場,上邊還有五座漢白玉石橋,就是內金水橋了。內金水河的作用不僅是故宮中排水的主要通道,也是建築和滅火的主要水源,同時還起到了點綴景觀的作用,使太和門廣場在雄渾中不失秀美。

在太和門兩旁還有兩道門,就是德昭門和貞度門。每逢皇帝出宮,都要在太和門換車,而且皇帝大婚的時候,皇后也要從太和門進入皇宮。在光緒四年的時候就發生了這樣一件事:在光緒皇帝大婚前夕,太和門突然被火燒燬了,可是大婚當天皇后要從這裡經過,所以朝廷就在北京尋找了能工巧匠,連夜用綵綢還有木料搭建了一座假的太和門,才使得婚禮如期進行,而在第二年,太和門才重建完成。

過了太和門我們就進入了太和殿廣場,它面積有3萬多平方米,在每年的元旦、冬至、還有皇帝生日以及一些重大活動的時候,都要在太和殿以及太和殿廣場舉行隆重的朝禮。

現在我們面前這座巨集偉的建築就是太和殿了,它和中和殿還有保和殿是建立在一個土字型的三層臺基上,臺基南北長230米,高8.13米,在四周圍還建有一些樓閣,其實就是清朝內務府所管轄的庫房。太和殿是故宮中最高最大的建築,面積有2377平方米,通高35.05米,面闊11間,進深5間。其實在明朝奉天殿的時候,這裡市面闊9間,進深5間的大殿,到了清朝年間,將它改為了現在的大小,其實在兩側的夾室是封閉的,不能作為正殿使用,所以實際上還市面闊9間,進深5間,同時,也將它改名為太和殿。太和二字出自於《周易》中的:“保合大和”,而太和的觀念是上古天人和一觀念的延伸,強調了君臣之間,人與自然之間還有個民族之間的和諧。在太和殿的屋頂正脊上還有一個高3.36米的大吻,往下還有11個垂脊獸,在我國古代,異獸的數量越多,代表了殿宇等級越高。在殿內有72根大住支撐,當中的六根是瀝粉貼金雲龍圖案的金柱,上面支撐了藻井,再藻井當中雕刻有蟠龍,龍口中銜有軒轅鏡。軒轅二字出自於我國古代天文學中的軒轅星,意思就是軒轅黃帝之星,也是掌管雷雨之星,在殿頂上建有藻井,一是為了代表當朝的皇帝才是中華民族的正統繼承人,第二則是起到了鎮火的作用。

殿內的陳設也非常的多。金鑾寶座是明代的遺物,清朝的皇帝繼續使用。在袁復辟的時候,曾經將它換成了一箇中西合璧,不倫不類類似沙發的座椅,解放以後,專家們在傢俱庫中發現了原來的寶座,經過一年多的整修,終於恢復了它本來的面貌。

殿內的地平床高6尺多,上面設有屏風,寶座等,在臺面上還有香亭、仙鶴等等。在皇帝上朝的時候,就要點燃檀香,烘托出一種神祕的氣氛。殿中有一隻象,身上駝著寶瓶,裡面放有五穀,寓意天下太平,吉慶有餘。而象身四腳立地,穩如泰山,象徵社會和政權的穩固。稱為太平有象。角端,是傳說中的一種神獸,象徵著當今皇帝是聖明之君。仙鶴被古人認為是一種長壽鳥,象徵著江山長存。香亭是從香爐演變而來的,放在殿中,象徵著國家安定。

在太和殿外還有很多的陳設。日 :是我國古代的計時器,在此處標準的北京時間

嘉量則是乾隆年間全國的標準化計量器,在乾清宮前也有一個。銅龜銅鶴都是長壽的動物,放置在這裡也是寓意長壽。在故宮內有大小水缸308口,用來防火,叫做太平缸。在太和殿外的這兩個鎦金大缸,重2噸,可是上面的黃金卻被八國聯軍用軍刀颳走了。圍繞著太和殿,還有一些故事。在1908年12月,四歲的溥儀在太和殿登基,他的父親跪在寶座下,扶著他,可是溥儀卻哭喊著說:“我不再這兒,我要回家,我不再這兒,我要回家。”他的父親只好說:“別哭了別哭了,快完了。”典禮結束以後,文武百官竊竊私語說這不是個好兆頭。果不其然,三年以後,孫中山先生領導辛亥革命勝利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中國的封建帝制。可是在1915年,袁竊取了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自稱“洪憲皇帝”,企圖恢復封建社會,還在太和殿搞了登基典禮,把三大殿中匾額上的滿文統統去掉了。而且還命令京城內的煤鋪把牆上的“元煤”去掉,把元宵改為湯圓。不過他只作了83天的皇帝,就在全國一片倒袁聲中死了。

中和殿在明朝的時候曾經叫做華蓋殿和中極殿,在順治年間改為中和殿,取自《禮記·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殿名體現了儒家的中庸思想在明清兩代舉行大潮禮的時候,皇帝在趕赴太和殿之前,都要在中和殿稍作休息,接受官員朝賀。在遇到重大祭典的時候,還要在前一日閱覽祝文或者檢查種子農具。清朝規定每十年都要修一次皇室的家譜,也就是玉牒,在修訂好以後,就要在中和殿內讓皇帝閱覽,並舉行存放儀式。

過了中和殿,我們就來到了保和殿,明朝這裡曾經叫做謹身殿,建極殿,順治年間改為中和殿,名稱來源與太和殿相同,都是保合大和之意。保和殿在明清兩代用途不同。明朝的時候,在舉行冊立大典的時候,皇帝都要在保和殿內更衣。在年底,還要在此宴請文武百官。在清朝的時候,每逢正月十五,除夕,也都要在此舉行宴會。而且這裡還是清朝舉行殿試的地方。在保和殿後,有一個巨大的雲龍石雕,是艾葉青石雕刻而成的。清朝乾隆年間,將原來明代所雕刻的花紋去掉,重新雕琢。石雕高16.57米,寬3.07米,厚1.7米,重達200多噸。在石雕四周都是卷草紋,下端是海水江牙紋,中央是飛雲簇擁的九條蛟龍。製作非常精美,是難得的石雕珍品。這塊石頭是來自北京的房山,搬動這塊石頭的時候動用了很多的人力物力。不過這塊石頭為什麼會在保和殿後面,史料上是沒有記載的,根據專家推測,可能是因為這塊石頭運過來以後就放在這裡,想要重新移動非常的困難,所以就放在了這裡。

遊覽完了前三殿,就來到了後寢區的正門乾清門。在後寢區中共有15宮,專家認為,這與天文學中的紫薇垣和八卦都有象徵性的關係。

在清朝康熙年間,乾清門就是舉行御門聽政的地方,而在西側還有一排連房,就是軍機處,他是在雍正年間設立的,直到辛亥革命爆發的時候才被廢除。軍機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機構,凌駕於內閣之上,但是當時為了防止洩密事件的發生,督察院每天都要派御史到軍機處旁邊的內務府值班,監視這裡的活動。

現在大家看到的就是乾清宮了。乾清二字取自唐代韓愈《六合聖德詩》中的詩句:“乾清坤夷”,意思就是天下清和,各地平安。在明朝和清朝初年,皇帝的寢宮一直都是這裡,到了雍正皇帝以後,就挪到了養心殿,從此,乾清宮九成了皇帝聽政的地方。在每年過節的時候,皇帝都要在乾清宮舉行慶典活動,清朝康熙乾隆年間,還在宮內舉行了“千叟宴”。而且“康熙智擒鰲拜”的故事也發生在這裡。而且皇帝死後,必須要在這裡停靈,祭奠15日,表示壽終正寢,之後才可以轉移到其他地方。在乾清宮內正中設有金漆寶座,後面還有屏風,上面刻有先帝的聖訓。在寶座上方還高懸著“正大光明”的匾額。在雍正皇帝即位以後,對於爭奪皇位的種.種弊病,他釋出了祕密立儲的上諭,從而改變了封建王朝公開冊禮太子的制度。此後,皇帝親自寫儲君諭旨兩份,一份兒放在這塊正大光明的匾額後邊,另一份兒則自己藏起來。在皇帝去世以後,拿出兩份詔書核對無誤以後,即可生效。

在明朝,圍繞著乾清宮還發生了三大疑案。就是壬寅宮變,紅丸案還有移宮案。壬寅宮變就是在明朝嘉靖年間,皇帝正在乾清宮中睡覺,宮女楊金英等16人一起下手,想把皇帝殺死,但是在慌忙之中卻把繩子打成了死結,所以沒有成功。結果這些人就全都被處死了,這年正好是壬寅年,所以稱為壬寅宮變。自此以後,皇帝不敢在乾清宮中居住,直到臨終前一天才回到了這裡,但是當天就死了。紅丸案的發生是在明朝萬曆皇帝朱翊君死了以後,他的兒子朱常洛即位。但是不久他就病了,服用了進貢上來的紅丸,吃了一顆感覺很不錯,所以有吃了第二顆,結果就死在了乾清宮內,前後只作了29天的皇帝,所以被人們稱為一月天子。移宮案是在一月天子朱常洛死了以後,他的愛妃李妃有野心相當皇后,所以就堅持要和即將登基的皇太子朱由校一起住在乾清宮,以此要挾群臣。但是這些大臣設計把太子從她手中騙了出來,可是他還是在乾清宮不走。直到太子即位前一天晚上,大臣一起到門口斥責他,就這樣,他才被迫離開了乾清宮。

在乾清宮的後邊就是交泰殿,取自《易經》中的天地交泰,象徵著帝后生活和諧。在殿中央放有25顆寶璽,上方高懸著康熙皇帝御書、乾隆臨摹的“無為”匾額。東側陳設著我國古代人民發明的計時器——銅壺滴漏,西側陳設著大自鳴鐘一座。此在,在每年皇后的生日,皇后都要在交泰殿接受慶賀禮,就連皇太后還有皇帝都要來這裡慶賀。在每年皇后到先蠶壇舉行儀式的前一天都要在這裡檢閱採桑工具。

關於故宮的導遊詞 篇17

各位遊客大家好,我是_____旅行社的導遊員,我姓____,在接下來的幾天當中,我將陪伴大家共同遊覽北京的名勝風景,希望通過我的講解,能夠是您對北京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同時也希望您能對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好,現在我們就開始今天的遊覽行程吧。

故宮佔地72萬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為16.3萬平方米,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周圍有10米高的城牆環繞,還有寬52米的護城河,在四角都建有一座精美的角樓。根據1973年的統計,故宮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計8704間。明朝永樂皇帝朱棣登基不久,在永樂四年,也就是1420xx年下詔營建北京紫禁城。修建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永樂四年開始備料,而第二階段就是在永樂十五年,1420xx年六月開始動工興建,歷時20xx年,在永樂十八年,1420xx年完工。在建造過程中,徵集了全國10萬名能工巧匠和民夫100萬人,而建築材料都來自全國各地,比如漢白玉石來北京房山,金磚來自蘇州,石灰來自河北易州,五色虎皮石來自河北薊縣盤山,殿基所用的精磚石來自山東臨清,松木多來自東北,而楠木多來自四川、雲貴、浙江等地,可見當時工程的浩大。故宮基本上是按照明中都皇宮的藍圖而修建的,佈局規劃遵循了《周禮•考工計》的都城設計禮制:前朝後寢,左祖右社。大致分為南北兩個部分,南半部位前朝,北半部則為後寢。前朝是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文華殿和武英殿為東西兩翼,是皇帝舉行朝會的地方。而後寢則是以乾清、交泰、坤寧這後三殿以及東西六宮、御花園為中心,外東路、外西路的建築為主,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和後宮皇妃居住、祭祀的地方。左祖右社是這樣佈局的:在午門外東側是皇帝祭祖的場所太廟,西側則是祭社稷的場所社稷壇。按照這種佈局建築而成的故宮就是明清兩代24位皇帝的皇宮,其中明朝14位,清朝10位,統治時間總共長達五個世紀。由於它在中國歷史上的特殊地位和它精美的建築群體,所以在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收錄到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當中,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儲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築群。現在在北京有一條貫穿南北的中軸線,被樑思成先生稱為偉大的中軸線,全長8.5公里,南起永定門,北到鐘樓,其中包括故宮在內的皇城就佔了三分之一。這條中軸線也叫做龍脈,線上的景山是內城的中心點,也是故宮的鎮山。

我們有時候還把故宮叫做紫禁城,而它的名稱是怎樣得來的呢?我國古代天文學家把天上的主要恆星分為三垣、四象和二十八星宿。三垣是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其中紫薇垣居中,是天上皇帝所居住的地方,稱為紫宮。封建帝王自稱是天帝的兒子,所以他們也把自己居住的皇宮象徵為天上的紫宮。而且皇帝居住的地方戒備森嚴,不許庶民百姓接近,是絕對的禁地,又稱為禁宮,所以這裡也被叫做紫禁城。這裡共有四道門,分別是午門、神武門、東華門和西華門。而紫禁城的正門就是午門,因為在羅盤上,上午的代表正南,所以午門也是南大門的意思。它的平面呈“凹”字型,從漢代的門闕形制演變過來。下端有高12米的墩臺,正中的墩臺上面有門樓,兩側還設有鐘鼓亭,東西兩側突出的部分叫觀,上部各有廊廡13間,兩端還建有重簷攢尖方亭。中央的廣場叫闕。在明清兩代,這裡是朝廷舉行頒朔大典和獻俘典禮的地方。正中開了三道門,兩側都有掖門,這種做法稱為“明三暗五”。五個門洞都有各自的用途:中門是皇帝專用的,或者皇帝大婚的時候,皇后可以從這裡入宮,科考三甲也可以從這裡入宮;平時,文武百官走左門,宗室王公走右門;掖門只有在大型活動的時候才開,三品以下的官員按照文東武西分別通過東西掖門,外國使節要從西掖門才可以入宮;在殿試的時候,考生分單雙號,從東西掖門中通過。

進入午門,我們首先看到的就是內金水河,它自西向東蜿蜒流過太和門廣場,上邊還有五座漢白玉石橋,就是內金水橋了。內金水河的作用不僅是故宮中排水的主要通道,也是建築和滅火的主要水源,同時還起到了點綴景觀的作用,使太和門廣場在雄渾中不失秀美。

在太和門兩旁還有兩道門,就是德昭門和貞度門。每逢皇帝出宮,都要在太和門換車,而且皇帝大婚的時候,皇后也要從太和門進入皇宮。在光緒四年的時候就發生了這樣一件事:在光緒皇帝大婚前夕,太和門突然被火燒燬了,可是大婚當天皇后要從這裡經過,所以朝廷就在北京尋找了能工巧匠,連夜用綵綢還有木料搭建了一座假的太和門,才使得婚禮如期進行,而在第二年,太和門才重建完成。

過了太和門我們就進入了太和殿廣場,它面積有3萬多平方米,在每年的元旦、冬至、還有皇帝生日以及一些重大活動的時候,都要在太和殿以及太和殿廣場舉行隆重的朝禮。

現在我們面前這座巨集偉的建築就是太和殿了,它和中和殿還有保和殿是建立在一個土字型的三層臺基上,臺基南北長230米,高8.13米,在四周圍還建有一些樓閣,其實就是清朝內務府所管轄的庫房。太和殿是故宮中最高最大的建築,面積有2377平方米,通高35.05米,面闊11間,進深5間。其實在明朝奉天殿的時候,這裡市面闊9間,進深5間的大殿,到了清朝年間,將它改為了現在的大小,其實在兩側的夾室是封閉的,不能作為正殿使用,所以實際上還市面闊9間,進深5間,同時,也將它改名為太和殿。太和二字出自於《周易》中的:“保合大和”,而太和的觀念是上古天人和一觀念的延伸,強調了君臣之間,人與自然之間還有個民族之間的和諧。在太和殿的屋頂正脊上還有一個高3.36米的大吻,往下還有11個垂脊獸,在我國古代,異獸的數量越多,代表了殿宇等級越高。在殿內有72根大住支撐,當中的六根是瀝粉貼金雲龍圖案的金柱,上面支撐了藻井,再藻井當中雕刻有蟠龍,龍口中銜有軒轅鏡。軒轅二字出自於我國古代天文學中的軒轅星,意思就是軒轅黃帝之星,也是掌管雷雨之星,在殿頂上建有藻井,一是為了代表當朝的皇帝才是中華民族的正統繼承人,第二則是起到了鎮火的作用。

殿內的陳設也非常的多。金鑾寶座是明代的遺物,清朝的皇帝繼續使用。在袁復辟的時候,曾經將它換成了一箇中西合璧,不倫不類類似沙發的座椅,解放以後,專家們在傢俱庫中發現了原來的寶座,經過一年多的整修,終於恢復了它本來的面貌。

殿內的地平床高6尺多,上面設有屏風,寶座等,在臺面上還有香亭、仙鶴等等。在皇帝上朝的時候,就要點燃檀香,烘托出一種神祕的氣氛。殿中有一隻象,身上駝著寶瓶,裡面放有五穀,寓意天下太平,吉慶有餘。而象身四腳立地,穩如泰山,象徵社會和政權的穩固。稱為太平有象。角端,是傳說中的一種神獸,象徵著當今皇帝是聖明之君。仙鶴被古人認為是一種長壽鳥,象徵著江山長存。香亭是從香爐演變而來的,放在殿中,象徵著國家安定。

在太和殿外還有很多的陳設。日 :是我國古代的計時器,在此處標準的北京時間

嘉量則是乾隆年間全國的標準化計量器,在乾清宮前也有一個。銅龜銅鶴都是長壽的動物,放置在這裡也是寓意長壽。在故宮內有大小水缸308口,用來防火,叫做太平缸。在太和殿外的這兩個鎦金大缸,重2噸,可是上面的黃金卻被八國聯軍用軍刀颳走了。圍繞著太和殿,還有一些故事。在12月,四歲的溥儀在太和殿登基,他的父親跪在寶座下,扶著他,可是溥儀卻哭喊著說:“我不再這兒,我要回家,我不再這兒,我要回家。”他的父親只好說:“別哭了別哭了,快完了。”典禮結束以後,文武百官竊竊私語說這不是個好兆頭。果不其然,三年以後,孫中山先生領導辛亥革命勝利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中國的封建帝制。可是在,袁竊取了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自稱“洪憲皇帝”,企圖恢復封建社會,還在太和殿搞了登基典禮,把三大殿中匾額上的滿文統統去掉了。而且還命令京城內的煤鋪把牆上的“元煤”去掉,把元宵改為湯圓。不過他只作了83天的皇帝,就在全國一片倒袁聲中死了。

中和殿在明朝的時候曾經叫做華蓋殿和中極殿,在順治年間改為中和殿,取自《禮記•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殿名體現了儒家的中庸思想在明清兩代舉行大潮禮的時候,皇帝在趕赴太和殿之前,都要在中和殿稍作休息,接受官員朝賀。在遇到重大祭典的時候,還要在前一日閱覽祝文或者檢查種子農具。清朝規定每十年都要修一次皇室的家譜,也就是玉牒,在修訂好以後,就要在中和殿內讓皇帝閱覽,並舉行存放儀式。

過了中和殿,我們就來到了保和殿,明朝這裡曾經叫做謹身殿,建極殿,順治年間改為中和殿,名稱來源與太和殿相同,都是保合大和之意。保和殿在明清兩代用途不同。明朝的時候,在舉行冊立大典的時候,皇帝都要在保和殿內更衣。在年底,還要在此宴請文武百官。在清朝的時候,每逢正月十五,除夕,也都要在此舉行宴會。而且這裡還是清朝舉行殿試的地方。在保和殿後,有一個巨大的雲龍石雕,是艾葉青石雕刻而成的。清朝乾隆年間,將原來明代所雕刻的花紋去掉,重新雕琢。石雕高16.57米,寬3.07米,厚1.7米,重達200多噸。在石雕四周都是卷草紋,下端是海水江牙紋,中央是飛雲簇擁的九條蛟龍。製作非常精美,是難得的石雕珍品。這塊石頭是來自北京的房山,搬動這塊石頭的時候動用了很多的人力物力。不過這塊石頭為什麼會在保和殿後面,史料上是沒有記載的,根據專家推測,可能是因為這塊石頭運過來以後就放在這裡,想要重新移動非常的困難,所以就放在了這裡。

遊覽完了前三殿,就來到了後寢區的正門乾清門。在後寢區中共有15宮,專家認為,這與天文學中的紫薇垣和八卦都有象徵性的關係。

在清朝康熙年間,乾清門就是舉行御門聽政的地方,而在西側還有一排連房,就是軍機處,他是在雍正年間設立的,直到辛亥革命爆發的時候才被廢除。軍機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機構,凌駕於內閣之上,但是當時為了防止洩密事件的發生,督察院每天都要派御史到軍機處旁邊的內務府值班,監視這裡的活動。

現在大家看到的就是乾清宮了。乾清二字取自唐代韓愈《六合聖德詩》中的詩句:“乾清坤夷”,意思就是天下清和,各地平安。在明朝和清朝初年,皇帝的寢宮一直都是這裡,到了雍正皇帝以後,就挪到了養心殿,從此,乾清宮九成了皇帝聽政的地方。在每年過節的時候,皇帝都要在乾清宮舉行慶典活動,清朝康熙乾隆年間,還在宮內舉行了“千叟宴”。而且“康熙智擒鰲拜”的故事也發生在這裡。而且皇帝死後,必須要在這裡停靈,祭奠15日,表示壽終正寢,之後才可以轉移到其他地方。在乾清宮內正中設有金漆寶座,後面還有屏風,上面刻有先帝的聖訓。在寶座上方還高懸著“正大光明”的匾額。在雍正皇帝即位以後,對於爭奪皇位的種種弊病,他釋出了祕密立儲的上諭,從而改變了封建王朝公開冊禮太子的制度。此後,皇帝親自寫儲君諭旨兩份,一份兒放在這塊正大光明的匾額後邊,另一份兒則自己藏起來。在皇帝去世以後,拿出兩份詔書核對無誤以後,即可生效。

在明朝,圍繞著乾清宮還發生了三大疑案。就是壬寅宮變,紅丸案還有移宮案。壬寅宮變就是在明朝嘉靖年間,皇帝正在乾清宮中睡覺,宮女楊金英等16人一起下手,想鴉實凵彼潰竊諢琶χ?腥窗焉?喲虺閃慫瀾幔悅揮諧晒Α=峁?廡┤司腿?急淮λ懶耍?餑暾?檬僑梢?輳猿莆?梢洹W源艘院螅?實鄄桓以誶?騫?芯幼。?鋇攪僦漲耙惶觳嘔氐攪蘇飫錚塹碧煬退懶恕:焱璋傅姆⑸?竊諉鞽?蚶?實壑祚淳?懶艘院螅畝?又斐B寮次弧5?遣瘓盟?筒耍昧私?鄙俠吹暮焱瑁?粵艘豢鷗芯鹺懿淮恚雜諧粵說詼?牛?峁?退澇諏飼?騫?冢?昂籩蛔髁?9天的皇帝,所以被人們稱為一月天子。移宮案是在一月天子朱常洛死了以後,他的愛妃李妃有野心相當皇后,所以就堅持要和即將登基的皇太子朱由校一起住在乾清宮,以此要挾群臣。但是這些大臣設計把太子從她手中騙了出來,可是他還是在乾清宮不走。直到太子即位前一天晚上,大臣一起到門口斥責他,就這樣,他才被迫離開了乾清宮。

在乾清宮的後邊就是交泰殿,取自《易經》中的天地交泰,象徵著帝后生活和諧。在殿中央放有25顆寶璽,上方高懸著康熙皇帝御書、乾隆臨摹的“無為”匾額。東側陳設著我國古代人民發明的計時器——銅壺滴漏,西側陳設著大自鳴鐘一座。此在,在每年皇后的生日,皇后都要在交泰殿接受慶賀禮,就連皇太后還有皇帝都要來這裡慶賀。在每年皇后到先蠶壇舉行儀式的前一天都要在這裡檢閱採桑工具。

關於故宮的導遊詞 篇18

各位親愛的遊客們,今天是我帶你們遊覽瀋陽故宮。我姓王,你們可以叫我王導。

瀋陽故宮又稱後金故宮、盛京皇宮。始建於公元1625年,是清朝皇帝入關前建造的皇宮,現已闢為瀋陽故宮博物院。瀋陽故宮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北京故宮構成了中國僅存的兩大儲存完整的明清皇宮建築群。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大政殿。大政殿是一座八角重簷亭式建築,俗稱是八角殿。始建於1625年,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營建的重要宮殿。它也是是盛京皇宮內最莊嚴最神聖的地方。初稱大衙門,1636定名篤恭殿,後來由改成大政殿。八角重簷攢尖式,八面出廊,其下為須彌座臺基。殿頂滿鋪金光閃閃的黃琉璃瓦、金龍蟠柱,鑲綠剪邊,美麗極了!正中間是火焰珠頂,寶頂周圍有八條鐵鏈各與力士相連。殿前兩明柱各有金龍盤柱,殿內為梵文天花和降龍藻井。看!殿內還設有寶座、屏風及薰爐、香亭、鶴式燭臺等。大政殿是當時用於舉行大典,如皇帝即位,頒佈詔書,宣佈軍隊出征,迎接將士凱旋等。此殿曾經作為清太宗皇太極舉行重大典禮及重要政治活動的場所。1644年皇帝福臨在此登基繼位。

現在在我們面前這座樓,就是著名的鳳凰樓。鳳凰樓建造在4米高的青磚臺基上,有三層,三滴水歇的山式圍廊,樓頂鋪了金光黃琉璃瓦,鑲綠剪邊。此樓為盛京最高建築,故有《盛京八景》之一“鳳樓曉日”、“鳳樓觀塔”等傳稱。鳳凰樓上藏有乾隆御筆親題的“紫氣東來”匾。

這座是文溯閣。文溯閣建於1782年。專為存放《文溯閣四庫全書》而建,另有《古今圖書整合》亦存於閣內。是瀋陽故宮西路的主體建築,建築形式是仿照浙江寧波的天一閣的樣子建的。面闊六間,二樓三層重簷硬山式,前後出廊,上邊蓋黑色琉璃瓦加綠剪邊,前後廊簷柱都裝飾有綠色的地仗。所有的門、窗、柱都漆成綠色。外簷上的彩畫也以藍、綠、白相間的冷色調為主,這與其它宮殿紅金為主的外簷彩飾迥然不同。其彩繪畫題材也不用宮殿中常見的行龍飛鳳,而是以“白馬獻書”、“翰墨卷冊”等與藏書樓功用相諧的圖案,給人以古雅清新之感。採用黑色琉璃瓦為頂,主要是為了使整座建築外觀風格相統一。 在文溯閣後面,有抄手殿廊連線著仰熙齋,齋後為九間房,其中有芍藥圃、梧桐院等。這是乾隆皇帝“東巡”時的讀書之所。

各位遊客,今天的遊覽告一段落,請跟我回旅店修養好精神。明天還是由我王導帶領大家遊覽瀋陽故宮的其他地方。

關於故宮的導遊詞 篇19

大家好!我是神州旅遊公司的導遊,大家可以叫我“小萱”。今天,我將陪大家一起參觀故宮。

故宮又名紫禁城,這裡宮殿巍峨,樓閣重重,白玉雕欄,紅牆黃瓦,金碧輝煌。這座金光熠熠的“宮殿之海”佔地72萬平方千米,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有各式宮殿890座,房屋近9000間。

現在我們到的地方叫午門,是故宮的正門,高38。城臺呈“凹”字形,易守難攻,體現了古人的聰明才智。

這裡就是太和門,是紫禁城內等級最高的門,太和門前有紫禁城內最大的銅獅。左側腳踩銅球的銅獅為雄獅,象徵著統一天下;右側腳撫幼獅的銅獅為雌獅,寓意著子嗣昌盛。這對銅獅是皇權至高無上的象徵。

太和殿是紫禁城中等級最高的建築。明清時,皇帝登基、大婚、冊封、命將出徵等大典及萬壽、元旦和冬至三大節的大朝儀都在這兒舉行。清朝初期,殿試也在此舉行。

太和殿內裝飾金碧輝煌,金龍寶座居中,後有金漆屏風,兩側立6根蟠龍金柱,並陣設寶象、角端、仙鶴和香亭。寶象象徵國家的安定和政權的鞏固;角端是傳說中的吉祥動物,仙鶴象徵長壽,香亭寓意江山穩固。殿頂中央有金龍銜寶珠藻井,寶珠為軒轅鏡,寓意明君當朝。

後面還有中和殿、保和殿等建築,請你們自己去參觀吧!

關於故宮的導遊詞 篇20

北京最令我向往的是那古代龐大的建築群―故宮,在我六歲時我就想去故宮遊玩了,可是一直沒有機會。正好今年暑假媽媽單位要去北京旅遊,我就趁著這個機會跟著媽媽去了趟北京。圓了自己心中的夢想。

穿過天安門,就來到了端門,再穿過午門就來到了故宮。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一個寬廣的“廣場”,據導遊說,這就是文武百官進行早朝的地方。走進去,彷彿進入了大會堂,大約能站800人左右。前面就是著名的太和殿,裡面金碧輝煌,金燦燦的寶座邊上立著兩隻活靈活現的丹頂鶴,兩邊還有四根被金龍環繞的大柱子,足足要兩人拉手才能環繞一圈。下面是從太湖底運來打磨過的太湖石,在中國這種太湖石非常珍稀,據說比黃金還貴重。我戀戀不捨地離開了太和殿,一邊走一邊參觀,各個宮殿的佈局都差不多,但都比不上前面的太和殿。

走著走著,我感到非常的疲憊了,這時一股清涼的風迎面吹來,我頓時精神一振,才發現我走進了御花園。大片大片的綠色植被讓人眼睛一亮,在外面蒸得我透不過氣來的熱風一下子逃走了,取而代之的是樹蔭帶來的清涼。石板兩旁都是茂盛的側柏,一座座假山上長滿了翠綠的植被,假山是太湖石壘起來的,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歷史,摸起來仍是那麼的光滑,可見古代工匠們花了多少心血進行打磨,拋光的啊!帝王的安逸生活是多少老百姓的艱辛換來的。帶著留戀不捨的心情我走出了故宮。

這個暑假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能去北京參觀故宮,因為它不僅圓了我心中的夢想,而且讓我感受到了故宮這件巨集偉精美工藝品的魅力,更讓我感受到了古代工匠們精湛的技藝和辛勞。百姓的生活是貧困的,被壓迫在社會的最底層,深受剝削。而帝王將相們的生活是安逸的,是奢侈的。這故宮就是用老百姓的汗水和血水澆灌而成的,也是被壓迫被剝削的象徵,也是帝王統治階級生活的一個縮影。

關於故宮的導遊詞 篇21

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首先請允許我代表瀋陽市全體市民對各位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今天我為大家介紹的就是瀋陽的風景名勝之一的“瀋陽故宮”。

瀋陽故宮始建於後金天命十年(1625年)是清太祖遷都之際草創,清崇德元年(1636年)由皇太極建成。1644年,大清遷都北京,“瀋陽故宮”從此成為“陪都宮殿”。“瀋陽故宮”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修建並使用過的宮殿,距今巳有360餘年的歷史。在全國現存宮殿建築群中,它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僅次於北京故宮居全國第二位。它是中國歷史上最後的一個封建王朝的發祥重地,也是清統一中國後東北地區政治經濟中心。

瀋陽故宮佔地6萬多平方米,有樓臺殿閣各式建築70餘座,由20多個院落組成,總計房屋300多間。故宮按自然佈局分為中路、東路和西路三部分。

中路:是太宗皇太極時期的大內宮闕。南端是大清門,也是故宮的正門。向北依次是崇政殿、鳳凰褸、清寧宮,它們都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兩側還有一些對稱式的附屬建築。

大清門是日常朝會時文武大臣侯朝的地方,也是清太宗接受群臣謝恩之處。明朝著名將領洪承疇降清後,就從此門進入,受到皇太極的接見。大清門東側這處建築叫祖廟,祖廟是愛新覺羅家族祭祀祖先的地方,因是天子的祖廟也稱“太廟”。

順著大清門北面的御路拾階而上,臺正中便是氣勢巨集偉被稱作“金鑾殿”的政殿。它建於後金天聰六年(1632年),崇德元年定名為崇政殿。崇政殿為五間九檁硬山式建築,南北闢有隔扇門,前後是石雕欄杆。殿頂蓋為黃琉璃,十分壯觀。殿內掾間繪滿飛雲流水,樑架上全部是“和璽” 彩繪,給人以高潔典雅之感。殿內明堂有堂陛,前是金龍蟠柱,柱後有貼金雕龍扇面大屏風和金龍寶座,寶座兩側有鼎式香爐、軒轅鏡和太平有象等裝飾之物。殿前有大月臺,月臺東南角有日晷,西南有嘉量亭,都由大理石雕造而成。在月臺上還設有四口大缸,都盛滿清水以防水災。古代稱它是“門海”,來象徵缸中水多似海可撲滅火災,所以又被稱作是“吉祥缸”。因為北方天氣寒冷,所以每到冬天,就要在缸底點燃炭火。崇政殿是清太宗日常朝會議政的地方,1636年皇太極的稱帝大典及清天聰十年四月“後金”改國號為“大清”的典禮就在這裡舉行。1644年清遷都北京後,歷代皇帝東巡時,都在這裡臨朝聽政。

崇政殿前,東西各有五間廂樓,東為飛龍閣,西為翔鳳閣。殿後是一個院落,院正北有一座高約4米的高臺,臺上是皇太極極其后妃的寢區。沿臺階走上去便是一座金碧輝煌的高樓----鳳凰樓。它的原名叫翔鳳樓,直到1743年才有鳳凰樓之稱。鳳凰樓是清寧宮的門戶,也是皇帝策劃軍政大事和宴筵之所。它與崇政殿同期建成,康熙二十年重修。樓為三層,是三滴水式建築。每層深廣各三間,周圍有迴廊,下層的門洞是聯絡臺上臺下的道。風凰樓既是後宮的大門,又是整個宮殿建築的制高點。在樓上觀看日出,極為美妙。所以“鳳樓曉日”、“鳳樓觀塔”是沈城著名的景觀。鳳凰樓正門上額的“紫氣東來”金字橫匾是乾隆皇帝的御筆。

過了鳳凰樓就是太宗皇帝皇太極的後宮了。正中是清寧宮,清寧宮原叫“正宮”,是五間十一檁硬山式建築。東一間是皇太極和孝端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的寢宮,稱暖閣。正中隔一間璧,把寢宮分為南北兩室,南北室各有火炕,又稱“龍床”。1643年皇太極就在南室“端座無疾而終”,終年52歲,後葬於昭陵。西四間為皇帝祭神、行禮的神堂。清寧宮庭院的東南角有一根硃紅色木杆,木杆頂端有錫鬥,這木杆叫索倫杆,滿族人稱它為神杆。錫鬥內放米穀碎肉來喂烏鴉。

清寧宮兩側是東西配宮,東配宮有關雎宮、衍慶宮;西配宮有麟趾宮和永福宮。東西配宮均為皇太極和妃子們居住之所。清寧宮西北角有一根由地面壘起,低於屋背的煙囪,人們從正面是看不見的。從清寧宮這一系列建築中,我們可以發現瀋陽故宮的兩大建築特點:一是儲存了濃厚的滿族特色即口袋房、萬字炕、煙囪豎在地面上。二是宮高殿低,清寧宮及其四所配宮均高於皇帝議政的崇政殿和東路的大政殿。這是因為清朝奪取政權前,滿族是一個牧獵民族,受生活習慣的影響,把居住的地方建在高處,以防野獸和洪水的侵襲。這與北京故宮恰好相反。

清寧宮高臺之後是“後苑”,也叫“御花園”,內有碾磨房、二十八間倉、後宰門等建築,是皇帝膳食的供給區。並有地下窨道與清寧宮相通。

在崇政殿、清寧宮高臺兩側有“東所”、“西所”。東所由南往北依次是頤和殿、介祉宮、敬典閣等。東所是東巡時皇帝后妃給太后請安之處,也皇太后的寢宮和存放實錄、玉牒之處;西所由南往北依次是迪光殿、保極殿、繼恩齋和崇謨閣等。西所是東巡時皇帝、后妃及子女居住的地方和存放《聖訓》、《滿文老檔》的地方。崇謨閣的建築形式是別具一格的,它為捲棚式建築,是在清乾隆年間增建的。

東路是以大政殿為主體,兩側輔以方亭十座,稱“十王亭”。大政殿建於努爾哈赤時期,是故宮最早期八角重簷大木架亭子式建築。大政殿下是高約1.5米的須彌座式臺基,周圍繞以雕刻精細的荷葉淨瓶青石雕。殿身八面均有“斧頭眼”式隔扇門,內外排柱40根,正門前有雙龍蟠柱。殿頂是十六道五彩琉璃脊,正中是寶瓶火焰珠。殿內有精緻的斗拱、藻井天花,樑架上用“和璽”彩繪,上有黃琉璃瓦綠剪邊的頂蓋。整個建築顯示出極強的美感和莊嚴秀麗的裝飾藝術情趣。大政殿是皇帝舉行大型慶典的地方,1643年清世祖福臨在此即位。

大政殿前,正中是寬闊的甬道,兩側以八字形排列著十座方亭,這就是“十王亭”。從北至南,東邊是左翼王亭、正黃旗亭、正紅旗亭、鑲藍旗亭、正白旗亭;西邊是右翼王亭、鑲黃旗亭、鑲紅旗亭、正藍旗亭、鑲白旗亭。這是當年八旗首領固山額真和左右統轄八旗的親王貝勒辦公的地方。八旗制度在清王朝的軍事政治及社會制度,民事管理等等很多方面都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大政殿與十王亭構成了一組亭子式院落建築,它是清入關前八旗制度在宮殿建築上的反映。設計者從區域性建築直至整體佈局,處處突出“八”字。這種把軍政制度巧妙地融合在建築藝術中的做法,真可算是構思獨特、別具匠心。

西路:以文溯閣為主體,前有戲臺、扮戲房、嘉蔭堂,後有仰熙齋、九間殿。文溯閣於乾隆年間興建而成,是仿明代漸江寧波大藏書家範欽的“天一閣”所建。為面闊六間二樓三層硬山式建築,頂蓋為黑琉璃瓦綠剪邊。根據五行八卦之說,黑是代表水,文溯閣是專為存貯清代大百科全書《四庫全書》和《古今圖書整合》而建的。書最忌火,以黑瓦為頂象徵以水克火之意。文溯閣東有方形碑亭一座,內立石碑一塊。碑陽面為乾隆帝撰寫的《文溯閣記》,陰面為《宋孝宗論》。文溯閣東南宮門外有嘉蔭堂,它與南面的戲臺連成一個院落,是專為皇帝準備的娛樂場所。西路建築除文溯閣外,其它建築用捲棚式屋頂,顯得十分別致,富有江南風韻。

瀋陽故宮是清代遺存下來的最早一組宮殿建築群,它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希望大家有機會來觀光這座氣派非凡的帝王宮殿。謝謝大家。

紫氣東來,出自傳說“老子過函谷關”的故事。傳說當年函谷關令尹喜夢到次日清晨老子要路過函谷關,於是第二天天沒亮清掃庭院,登上城樓。不久,果然老子騎著青牛,在冉冉紫氣縈繞下,伴著仙樂來到此地,為他寫了“五千字文”,這便是道教聖典《道德經》。乾隆皇帝題寫的“紫氣東來”含意是大清帝國是始於東方的盛京皇宮。今天,有沒有聖人來呢?請大家向東方看一看那吉祥的雲彩吧……

傳說:早年,努爾哈赤在明朝總兵李成樑手下做勤務兵時,因他腳下長有紅痣,認為他是未來奪取大明江山,有帝王之相者,便要除掉他。努爾哈赤聞訊倉皇逃跑,李率兵疾追,就在即將發現他時,一群烏鴉落在他的身上,在烏鴉的掩護下,才得以生還。努爾哈赤數年後成為後金之主,為感謝烏鴉救命之恩,告喻全族,永不屠鴉。所以索倫杆飼鴉便延續下來。

八旗制是由努爾哈赤組建起來的,努爾哈赤25歲開始了他用兵圖謀霸業的戌馬生涯。隨著勢力的壯大,努爾哈赤想建立一支強大而管理有序的軍隊,於是想到了民間自發產生的組織“牛錄”這種形式。他在1601年組建了軍隊,把每300個戰士組成一個“牛錄”,每個“牛錄”,打一種顏色的旗,這就是八旗的雛形。1616年後金建軍的這一年,他又將4個“牛錄”改為8個,在原來4種顏色的旗的基礎上,各鑲上不同顏色的邊,成了8色旗,又把5個“牛錄”組成一個“甲喇”,把5個“甲喇”組成一個“固山”,“固山”在漢語裡的意思是旗,於是真正意義上的八旗便誕生了。

關於故宮的導遊詞 篇22

清代入關前,其皇宮設在瀋陽,遷都北京後,z這座皇宮被稱作"陪都宮殿"、"留都宮殿",後來就稱之為瀋陽故宮。瀋陽故宮佔地6萬多平方米,宮內建築物儲存完好,是我國僅存的兩大宮殿建築群之一。它的規模比佔地72萬平方米的北京故宮要小得多,但是,它在建築上有自己的特色,現在是瀋陽最重要的遊覽點。

瀋陽故宮為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單位,它是中國目前僅存的最完整的兩大古代宮殿建築群之一,是清代初期營建和使用的皇家宮苑,始建於1625年(明天啟五年,後金天命十年)。瀋陽故宮佔地面積六萬多平方米,有古建築114座,500多間,至今儲存完好,是一處包含著豐富歷史文化的古代遺址。在宮廷遺址上建立的瀋陽故宮博物院是著名的古代宮廷藝術博物館,藏品中包含十分豐富的宮廷藝術品。

1961年,國務院將瀋陽故宮確定為國家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__年7月1日,在中國蘇州召開的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批准瀋陽故宮作為明清皇宮文化遺產擴充套件專案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它以獨特的歷史、地理條件和濃郁的滿族特色而迥異於北京故宮。瀋陽故宮那金龍蟠柱的大政殿、崇政殿,排如雁行的十王亭、萬字炕口袋房的清寧宮,古樸典雅的文朔閣,以及鳳凰樓等高臺建築、"宮高殿低"的建築風格,在中國宮殿建築史上絕無僅有。

關於故宮的導遊詞 篇23

各位遊客大家好,我是__旅行社的導遊員,我姓宋,在接下來的幾天當中,我將陪伴大家共同遊覽北京的名勝風景,期望透過我的講解,能夠是您對北京留下十分完美的印象,同時也期望您能對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好,此刻我們就開始這天的遊覽行程吧。

故宮佔地72萬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為16.3萬平方米,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周圍有10米高的城牆環繞,還有寬52米的護城河,在四角都建有一座精美的角樓。根據1973年的統計,故宮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計8704間。明朝永樂皇帝朱棣登基不久,在永樂四年,也就是1406年下詔營建北京紫禁城。修建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永樂四年開始備料,而第二階段就是在永樂十五年,1417年六月開始動工興建,歷時14年,在永樂十八年,1420年完工。在建造過程中,徵集了全國10萬名能工巧匠和民夫100萬人,而建築材料都來自全國各地,比如漢白玉石來北京房山,金磚來自蘇州,石灰來自河北易州,五色虎皮石來自河北薊縣盤山,殿基所用的精磚石來自山東臨清,松木多來自東北,而楠木多來自四川、雲貴、浙江等地,可見當時工程的浩大。故宮基本上是按照明中都皇宮的藍圖而修建的,佈局規劃遵循了《周禮·考工計》的都城設計禮制:前朝後寢,左祖右社。大致分為南北兩個部分,南半部位前朝,北半部則為後寢。前朝是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文華殿和武英殿為東西兩翼,是皇帝舉行朝會的地方。而後寢則是以乾清、交泰、坤寧這後三殿以及東西六宮、御花園為中心,外東路、外西路的建築為主,是皇帝處

理日常政務和後宮皇妃居住、祭祀的地方。左祖右社是這樣佈局的:在午門外東側是皇帝祭祖的場所太廟,西側則是祭社稷的場所社稷壇。按照這種佈局建築而成的故宮就是明清兩代24位皇帝的皇宮,其中明朝14位,清朝10位,統治時間總共長達五個世紀。由於它在中國歷史上的特殊地位和它精美的建築群體,所以在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收錄到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當中,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儲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築群。此刻在北京有一條貫穿南北的中軸線,被樑思成先生稱為偉大的中軸線,全長8.5公里,南起永定門,北到鐘樓,其中包括故宮在內的皇城就佔了三分之一。這條中軸線也叫做龍脈,線上的景山是內城的中心點,也是故宮的鎮山。

我們有時候還把故宮叫做紫禁城,而它的名稱是怎樣得來的呢我國古代天文學家把天上的主要恆星分為三垣、四象和二十八星宿。三垣是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其中紫薇垣居中,是天上皇帝所居住的地方,稱為紫宮。封建帝王自稱是天帝的兒子,所以他們也把自己居住的皇宮象徵為天上的紫宮。而且皇帝居住的地方戒備森嚴,不許庶民百姓接近,是絕對的禁地,又稱為禁宮,所以那裡也被叫做紫禁城。那裡共有四道門,分別是午門、神武門、東華門和西華門。而紫禁城的正門就是午門,因為在羅盤上,上午的代表正南,所以午門也是南大門的意思。它的平面呈“凹”字型,從漢代的門闕形制演變過來。下端有高12米的墩臺,正中的墩臺上面有門樓,兩側還設有鐘鼓亭,東西兩側突出的部分叫觀,上部各有廊廡13間,兩端還建有重簷攢尖方亭。中央的廣場叫闕。在明清兩代,那裡是朝廷舉行頒朔大典和獻俘典禮的地方。正中開了三道門,兩側都有掖門,這種做法稱為“明三暗五”。五個門洞都有各自的用途:中門是皇帝專用的,或者皇帝大婚的時候,皇后能夠從那裡入宮,科考三甲也能夠從那裡入宮;平時,文武百官走左門,宗室王公走右門;掖門只有在大型活動的時候才開,三品以下的官員按照文東武西分別透過東西掖門,外國使節要從西掖

門才能夠入宮;在殿試的時候,考生分單雙號,從東西掖門中透過。

進入午門,我們首先看到的就是內金水河,它自西向東蜿蜒流過太和門廣場,上邊還有五座漢白玉石橋,就是內金水橋了。內金水河的作用不僅僅是故宮中排水的主要通道,也是建築和滅火的主要水源,同時還起到了點綴景觀的作用,使太和門廣場在雄渾中不失秀美。

在太和門兩旁還有兩道門,就是德昭門和貞度門。每逢皇帝出宮,都要在太和門換車,而且皇帝大婚的時候,皇后也要從太和門進入皇宮。在光緒四年的時候就發生了這樣一件事:在光緒皇帝大婚前夕,太和門突然被火燒燬了,但是大婚當天皇后要從那裡經過,所以朝廷就在北京尋找了能工巧匠,連夜用綵綢還有木料搭建了一座假的太和門,才使得婚禮如期進行,而在第二年,太和門才重建完成。

過了太和門我們就進入了太和殿廣場,它面積有3萬多平方米,在每年的元旦、冬至、還有皇帝生日以及一些重大活動的時候,都要在太和殿以及太和殿廣場舉行隆重的朝禮。

此刻我們面前這座巨集偉的建築就是太和殿了,它和中和殿還有保和殿是建立在一個土字型的三層臺基上,臺基南北長230米,高8.13米,在四周圍還建有一些樓閣,其實就是清朝內務府所管轄的庫房。太和殿是故宮中最高最大的建築,面積有2377平方米,通高35.05米,面闊11間,進深5間。其實在明朝奉天殿的時候,那裡市面闊9間,進深5間的大殿,到了清朝年間,將它改為了此刻的大小,其實在兩側的夾室是封閉的,不能作為正殿使用,所以實際上還市面闊9間,進深5間,同時,也將它改名為太和殿。太和二字出自於《周易》中的:“保合大和”,而太和的觀念是上古天人和一觀念的延伸,強調了君臣之間,人與自然之間還有個民族之間的和諧。在太和殿的屋頂正脊上還有一個高3.36米的大吻,往下還有11個垂脊獸,在我國古代,異獸的數量越多,代表了殿宇等級越高。在殿內有72根大住支撐,當中的六根是瀝粉貼金雲龍圖案的金柱,上面支撐了藻井,再藻井當中雕刻有蟠龍,龍口中銜有軒轅鏡。軒轅二字出自於我國古代天文學中的軒轅星,意思就是軒轅黃帝之星,也是掌管雷雨之星,在殿頂上建有藻井,一是為了代表當朝的皇帝才是中華民族的正統繼承人,第二則是起到了鎮火的作用。

殿內的陳設也十分的多。金鑾寶座是明代的遺物,清朝的皇帝繼續使用。在袁復辟的時候,以前將它換成了一箇中西合璧,不倫不類類似沙發的座椅,解放以後,專家們在傢俱庫中發現了原先的寶座,經過一年多的整修,最後恢復了它本來的面貌。

殿內的地平床高6尺多,上面設有屏風,寶座等,在臺面上還有香亭、仙鶴等等。在皇帝上朝的時候,就要點燃檀香,烘托出一種神祕的氣氛。殿中有一隻象,身上駝著寶瓶,裡面放有五穀,寓意天下太平,吉慶有餘。而象身四腳立地,穩如泰山,象徵社會和政權的穩固。稱為太平有象。角端,是傳說中的一種神獸,象徵著當今皇帝是聖明之君。仙鶴被古人認為是一種長壽鳥,象徵著江山長存。香亭是從香爐演變而來的,放在殿中,象徵著國家安定。

在太和殿外還有很多的陳設。日:是我國古代的計時器,在此處標準的北京時間

嘉量則是乾隆年間全國的標準化計量器,在乾清宮前也有一個。銅龜銅鶴都是長壽的動物,放置在那裡也是寓意長壽。在故宮內有大小水缸308口,用來防火,叫做太平缸。在太和殿外的這兩個鎦金大缸,重2噸,但是上面的黃金卻被八國聯軍用軍刀颳走了。圍繞著太和殿,還有一些故事。在1908年12月,四歲的溥儀在太和殿登基,他的父親跪在寶座下,扶著他,但是溥儀卻哭喊著說:“我不再這兒,我要回家,我不再這兒,我要回家。”他的父親只好說:“別哭了別哭了,快完了。”典禮結束以後,文武百官竊竊私語說這不是個好兆頭。果不其然,三年以後,孫中山先生領導辛亥革命勝利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中國的封建帝制。但是在1915年,袁竊取了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自稱“洪憲皇帝”,企圖恢復封建社會,還在太和殿搞了登基典禮,把三大殿中匾額上的滿文統統去掉了。而且還命令京城內的煤鋪把牆上的“元煤”去掉,把元宵改為湯圓。但是他只作了83天的皇帝,就在全國一片倒袁聲中死了。

關於故宮的導遊詞 篇24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嚮導,我姓高名泓澤,叫我高導好了。現在我將帶領你們遊覽故宮,欣賞我國的文化遺產。

故宮為我國明清二朝的皇宮,也是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所以我們在遊覽時不應該亂丟垃圾,也不要隨地吐痰。

進了太和殿的大門,展現在大家面前的便是一座座雄偉的宮殿。正前面那座最大的木構建宇,很是引人注目,那就是太和殿。它是皇權的象徵,每當有重大活動是,皇帝都在此舉行。後面的一排金碧輝煌的尬宮殿,分別是中和殿、保和殿。

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凝結了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與智慧呀!

關於故宮的導遊詞 篇25

遊客朋友們好,歡迎遊覽瀋陽故宮!

瀋陽故宮,是中國現存兩座古代帝王宮殿之一,也是舉世僅存的滿族風格建築群,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20xx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將瀋陽故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瀋陽故宮位於瀋陽老城區中心,即瀋河區瀋陽路。初建時叫“盛京宮闕”,清遷都北京後又稱“陪都宮殿”、“留都宮殿”,並被尊為“國初聖蹟”。它始建於後金天命十年(1620xx年),建成於崇德元年(1636年),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營造和使用過的宮殿。

清世祖福臨也在這裡繼位稱帝,改元“順治”,並於當年入關,統治全中國。清王朝入主中原後,康熙、乾隆、嘉慶、道光等皇帝先後10次“東巡”盛京祭祖,都到此“恭瞻”,或駐蹕處理朝政和舉行盛大慶典,並有所改建。

瀋陽故宮是清王朝定鼎中原前在東北地區的統治中心,也是清統一全國後在東北地區的政治和經濟中心。

瀋陽故宮現佔地面積6萬多平方米,分為東路、中路和西路三部分。東路建築為努爾哈赤時期所建,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中路建築,主要是皇太極時期所建,曾演繹過許多的歷史故事;西路建築,建於清乾隆年間,以儲藏《四庫全書》而聞名。

接下來,我們按照時間順序自東向西遊覽。

一、瀋陽故宮東路建築

瀋陽故宮東路建築主要包括大政殿和十王亭。從建築形式上看,它們都是“亭子式”建築,好像十一座“帳殿”依次排列在寬闊的廣場中。這種建築形式脫胎於女真戎馬生涯中的帳殿,是遊牧民族“帳殿制”在皇宮建築上的反映。

從建築佈局上看,大政殿居中,兩旁分列10個亭子,從北向南,呈八字形展開,在視覺上使大政殿更為深遠,這種空間的處理方式在中國宮殿中僅此一例。

這種把汗王聽政的大殿與八旗王公大臣後朝議事的亭子建在一起的格局,正是努爾哈赤崛起之初實行軍政合一的八旗制度所決定的,反映了努爾哈赤晚年一汗獨尊、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的歷史風貌。

1、大政殿

大政殿俗稱“八角殿”,外高18米,是一座八角重簷攢尖頂“亭子式”建築,下面約有1.5高的須彌座式臺基,周圍繞以青石圍欄,欄上有各種精美的雕刻。其東南西北四面都有“踏跺”伸出,南面最大,並有“御路”聯通平地。

殿身八面均由“斧頭眼”式木隔扇們組成,不砌磚石,可以任意開啟,周圍出廊有朱漆圓柱18根,正門兩柱子上盤繞著栩栩如生的金龍,昂首舞爪,雙雙朝向懸於樑上正中的一顆紅光熠熠的火焰寶珠,造型極為豐富。

殿頂是黃琉璃瓦鑲綠剪邊,重簷上下各有8條五彩琉璃脊背,即體現了滿足對鮮豔色彩的熱愛,又象徵著滿足從森林草原上的崛起。

殿頂正中為寶瓶火焰珠攢尖頂,寶瓶為佛教法器,被視為神之聖物。火焰寶珠為如意珠,據說得此珠者可滿足各種慾望。攢尖頂體現了“殿帳”風格,反映了清初政權剛剛建立時的觀念意識。8條垂脊上各站著一個蒙古力士,面側對“寶頂”,腿略彎曲,兩臂前後分開,側身牽引,象徵“八方歸一”。

大政殿內這8根彩繪雲龍的紅色巨柱頂天離地,支撐殿頂,中間是皇帝御用的九龍金漆寶座屏風。上方這塊“泰交景運”的匾額,為乾隆皇帝御筆,兩旁的橙聯有6米長,寫的是“神聖相承,恍睹開國巨集猷,一心一德;子孫是守,長懷紹庭永祚,卜世卜年。”這是一副為清王朝歌頌功德的楹聯,意在警示其後代永葆大清江山國運綿長。

屋頂上是騰飛的金龍綵鳳,正中最高處為圓形木雕金漆祥龍藻井,周圍是梵文天花彩畫裝飾,靠裡側為萬福、萬祿、萬壽、萬喜8個篆書漢字圖案,為這座殿堂增加了增添了吉祥、神聖的氣氛。

大政殿作為17世紀初的建築傑作,融匯了滿、漢、蒙、藏等多民族建築藝術風格,是瀋陽故宮最著名的建築之一。

2、十王亭

十王亭,又稱“八旗亭”,在廣場兩側呈八字形排開,每邊5個。從北至南,東邊為左翼王亭、鑲黃旗亭、正白旗亭、鑲白旗亭、正藍旗亭;西邊為右翼王亭、正黃旗亭、正紅旗亭、鑲紅旗亭、鑲藍旗亭。

左右翼王亭是當時左右兩翼王爺辦公的地方。八旗亭是八旗旗主辦公的地方,也是在大政殿舉行朝會和典禮時各旗官員的集結之處。他們之間的主要區別之處是左右翼王是從事政的,而八旗旗主是從事軍事的。

這種建築形式是以八旗制度為核心的軍政體制在宮殿建築上的反映。八旗制度是政治、軍事合二為一的組織形式,是當時國家制度的基本組成部分。皇帝對國家的治理主要通過八旗來實現,遇有重要事情必須與八旗旗主商量決定,可見八旗在清入關前國家制度中佔有重要地位。

二、瀋陽故宮中路建築

瀋陽故宮中路建築自成體系,共有三進院落。由南至北依次是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清寧宮。它們都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兩側還有一些對稱式的附屬建築。這些建築雖然保持了滿足的建築特色,但受漢族傳統文化的影響十分明顯,是漢滿等多民族建築藝術的融匯,並真實的記錄了皇太極時期波瀾壯闊的歷史風雲。

1、第一進院落

第一進院落,南有大清門,北有崇政殿,東有飛龍閣,東七間樓,西有翔鳳閣,西七間樓。飛龍閣、翔鳳閣都是二層,為五間硬山式建築,裡面陳列著乾隆東巡時帶到瀋陽故宮的樂器。

(1)大清門

大清門,俗稱午門,也就是瀋陽故宮的正門,為五間硬山式建築,是當時文武群臣候朝的地方,也是清太宗皇太極接受群臣謝恩之處。按規定,文武群臣候朝時,只能站在門內和門南,東西對面而立,而不允許“背闕”(背向北)或“面闕”(面向北)。當官員們升遷、調任或是獲罪恩免時,都要到這裡向門北的崇政殿叩謝天恩。

(2)崇政殿

十王亭,又稱“八旗亭”,在廣場兩側呈八字形排開,每邊5個。從北至南,東邊為左翼王亭、鑲黃旗亭、正白旗亭、鑲白旗亭、正藍旗亭;西邊為右翼王亭、正黃旗亭、正紅旗亭、鑲紅旗亭、鑲藍旗亭。

左右翼王亭是當時左右兩翼王爺辦公的地方。八旗亭是八旗旗主辦公的地方,也是在大政殿舉行朝會和典禮時各旗官員的集結之處。他們之間的主要區別之處是左右翼王是從事政的,而八旗旗主是從事軍事的。

這種建築形式是以八旗制度為核心的軍政體制在宮殿建築上的反映。八旗制度是政治、軍事合二為一的組織形式,是當時國家制度的基本組成部分。皇帝對國家的治理主要通過八旗來實現,遇有重要事情必須與八旗旗主商量決定,可見八旗在清入關前國家制度中佔有重要地位。

二、瀋陽故宮中路建築

瀋陽故宮中路建築自成體系,共有三進院落。由南至北依次是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清寧宮。它們都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兩側還有一些對稱式的附屬建築。這些建築雖然保持了滿足的建築特色,但受漢族傳統文化的影響十分明顯,是漢滿等多民族建築藝術的融匯,並真實的記錄了皇太極時期波瀾壯闊的歷史風雲。

1、第一進院落

第一進院落,南有大清門,北有崇政殿,東有飛龍閣,東七間樓,西有翔鳳閣,西七間樓。飛龍閣、翔鳳閣都是二層,為五間硬山式建築,裡面陳列著乾隆東巡時帶到瀋陽故宮的樂器。

(1)大清門

大清門,俗稱午門,也就是瀋陽故宮的正門,為五間硬山式建築,是當時文武群臣候朝的地方,也是清太宗皇太極接受群臣謝恩之處。按規定,文武群臣候朝時,只能站在門內和門南,東西對面而立,而不允許“背闕”(背向北)或“面闕”(面向北)。當官員們升遷、調任或是獲罪恩免時,都要到這裡向門北的崇政殿叩謝天恩。

(2)崇政殿

鳳凰樓,建在3.8米高的青磚臺基上,是一座三層歇山式建築,原名叫翔鳳樓,是皇太極休息、宴會和讀書之所。清入關後用以存放帝王畫像、行樂圖及清初皇帝玉璽。康熙二十年(1681年)重修,乾隆八年(1743年)改成今名。

鳳凰樓正門上方懸掛的“紫氣東來”金字橫匾,是乾隆皇帝御筆,意思是大清朝國力強盛的福氣是從東方盛京而來,表達了清代皇帝對先祖創業之地的頂禮膜拜。下層的門洞是連線臺上臺下的通道,鳳凰樓既是後宮的大門,又是當時盛京城的最高建築,所以有“鳳樓曉日”、“鳳樓觀塔”等傳稱,並被列為盛京八大景之一。

3、第三進院落

第三進院落,南起鳳凰樓,北至清寧宮,東西各有二宮,是一組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建築,這裡是皇太極的後宮,為皇太極和后妃們的住所。

整個後宮建在高臺之上,並高於前朝的宮殿。這種“宮高殿低”的特色反映了滿族的傳統和習慣。滿族先人曾是一個以遊獵為主的山地民族,常年生活在山林之中,逐漸形成了代代則高而居、把山寨首領的住宅建在地勢最高處的生活習慣。因此,瀋陽雖地處平原,但仍用人工堆砌高臺,在高臺上建寢宮。

另外,清入關前,後金政權一直處於烽火硝煙的戰亂年代,滿族作為一個弱小民族在其發展過程中受到的威脅,使他們不論在心裡上還是現實中都必須時刻保持警惕,而後宮建在高處,隨時可以登高遠眺,起到防禦作用。

(1)清寧宮

清寧宮,原名“正宮”,為五間硬山式建築,是瀋陽故宮最具滿足住宅特色的建築。

東一間是皇太極和孝莊文皇后博爾吉特氏的寢宮,稱“暖閣”,寢宮分為南北兩室,各有火炕,又稱“龍床”。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極就在南炕“無疾端坐而終”,終年52歲,後葬於昭陵。東側第二間的北窗下設兩口大鍋,南宮門旁設一口鍋,是祭祀時煮肉和燒炕用的。

西側三間通連北西南三面搭成相連的環炕,稱為“萬字炕”,是帝后日常隱居及會見、宴請親眷的廳堂。

西四間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用途,就是作為宮內舉行薩滿教祭祀的“神堂”。薩滿教是一種以信奉“萬物有靈”為特點的原始宗教,也是過去滿足民間普遍流行的一種信仰習俗。

(2)索倫杆

索倫杆在清寧宮正門前的庭院南端,滿族人稱之為“神杆”。木杆下方上圓,底部鑲有石座,頂端安有錫鬥,全部用紅漆塗染。它是滿族人用來祭天的,祭天時在錫鬥裡放上五穀雜糧或豬雜碎,以敬烏鴉。這反映了滿足薩滿教的靈禽崇拜觀念。

(3)東西配宮

清寧宮兩側的東西配宮,都是皇太極和妃子們的居住之所。東配宮有關雎宮、衍慶宮,西配宮有麟趾宮和永福宮,每宮5間,建築風格與清寧宮相同,只是體諒和裝飾等級略低。

四宮中以永福宮最為著名,崇德三年(1638年),清世祖福臨就出生在永福宮。崇德八年(1643年),6歲的福臨走出了永福宮開始了皇帝的生涯。第二年,清軍入關,福臨成為清王朝統治全國的第一個皇帝。

(4)煙囪

這個平地而起的煙囪,是瀋陽故宮裡唯一的一個煙囪。它不是附建於山牆之上,而是在離牆不遠的地方建起,好像一座小塔。當年設計這個煙囪時,頗費一番心思,工匠們將宮內的地下挖空修成地溝,上面蓋方磚,叫火地,又在室外修有燒火的灶門,所以宮內即取了暖,又不受煙燻,由此可以充分體會到滿足建築的精妙之處。

宮內把這種挖有地下火道的房子稱之為暖閣,清寧宮的冬暖閣就是這種結構。因為皇宮只有這一個煙囪,所以皇太極下旨,盛京城內所有煙囪都不得高於它,這就叫大清朝一統天下,這裡取的是“統”的諧音。

三、瀋陽故宮西路建築

瀋陽故宮西路建築,是為了適應皇帝東巡時的需要而增設的一組建築,套院相接,多而不亂,是文化氣息較濃之處。

文溯閣,建於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至乾隆四十八年,為西路建築中的主體建築,是仿照明代浙江寧波大藏書家範欽的“天一閣”修建的,專門收藏乾隆時期編纂的大型圖書《四庫全書》,也是全國存放《四庫全書》的著名閣樓之一。

閣名是乾隆皇帝欽定的,因其位於“祖宗發祥之地”盛京,所以取“溯源求本”之意,命名為文溯閣。《四庫全書》共7部,其中1部當年就存放在文溯閣,後因戰備考慮將其移交到甘肅省圖書館儲存。

文溯閣也是硬山式建築,面闊6間,從外面看是重簷2層,從裡面看則是3層,明顯帶有江南建築的風格樣式。與其他建築不同,文溯閣頂蓋用的是黑琉璃瓦綠剪邊,這在瀋陽故宮建中是獨一無二的。

根據五行八卦之說,黑是代表水,書最忌火,以黑瓦為頂象徵著以水克火之意。此外,文溯閣的所有門窗都漆為綠色,外簷彩畫也已藍綠白相間的冷色調為主,樑枋間彩繪“白馬獻書”圖案,給人以古雅清新之感。

閣內還懸有乾隆手書的對聯“古今併入含茹,永珍滄溟控大本,禮樂仰承基緒,三江天漢導洪瀾”。

文溯閣東有方形碑亭1座,內立石碑一塊。正面刻有乾隆帝撰寫的《御製文溯閣碑記》,背面刻有乾隆撰寫的《宋孝宗論》。碑文詳細記錄了建閣經過和《四庫全書》的收藏情況。

文溯閣後為仰熙齋,是皇帝讀書之所。閣前宮門外有嘉蔭堂,左右有出廊,南面有戲臺,是乾隆、嘉慶時期皇帝東巡賞戲的場所。

各位遊客朋友,今天的遊覽就到此結束了,謝謝大家!

關於故宮的導遊詞 篇26

故宮位於北京市中心,也稱“紫禁城”。這裡曾居住過24個皇帝,是明清兩代(公元1368~)的皇宮,現闢為“故宮博物院”。故宮的整個建築金碧輝煌,莊嚴絢麗,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一(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裡姆林宮),並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故宮的宮殿建築是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總面積達72萬多平方米,有殿宇宮室9999間半,被稱為“殿宇之海”,氣魄巨集偉,極為壯觀。無論是平面佈局,立體效果,還是形式上的雄偉堂皇,都堪稱無與倫比的傑作。 一條中軸貫通著整個故宮,這條中軸又在北京城的中軸線上。三大殿、後三宮、御花園都位於這條中軸線上。在中軸宮殿兩旁,還對稱分佈著許多殿宇,也都巨集偉華麗。這些宮殿可分為外朝和內廷兩大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文華、武英殿為兩翼。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六宮為兩翼,佈局嚴謹有序。故宮的四個城角都有精巧玲瓏的角樓,建造精巧美觀。宮城周圍環繞著高10米,長3400米的宮牆,牆外有52米寬的護城河。 現在,故宮的一些宮殿中設立了綜合性的歷史藝術館、繪畫館、分類的陶瓷館、青銅器館、明清工藝美術館、銘刻館、玩具館、文房四寶館、玩物館、珍寶館、鐘錶館和清代宮廷典章文物展覽等,收藏有大量古代藝術珍品,據統計共達1052653件,佔中國文物總數的六分之一,是中國收藏文物最豐富的博物館,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其中很多文物是絕無僅有的無價國寶。

故宮建築形式

故宮嚴格地按《周禮·考工記》中“前朝後寢,左祖右社”的帝都營建原則建造。整個故宮,在建築佈置上,用形體變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組合成一個整體。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同時達到左右均衡和形體變化的藝術效果。中國建築的屋頂形式是豐富多彩的,在故宮建築中,不同形式的屋頂就有10種以上。以3大殿為例,屋頂各不相同。故宮建築屋頂滿鋪各色琉璃瓦件。主要殿座以黃色為主。綠色用於皇子居住區的建築。其它藍、紫、黑、翠以及孔雀綠、寶石藍等五色繽紛的琉璃,多用在花園或琉璃壁上。太和殿屋頂當中正脊的兩端各有琉璃吻獸,穩重有力地吞住大脊。吻獸造型優美,是構件又是裝飾物。一部分瓦件塑造出龍鳳、獅子、海馬等立體動物形象,象徵吉祥和威嚴,這些構件在建築上起了裝飾作用。

故宮前部宮殿,當時建築造型要求巨集偉壯麗,庭院明朗開闊,象徵封建政權至高無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對角線的中心,四角上各有十隻吉祥瑞獸,生動形象,栩栩如生。故宮的設計者認為這樣以顯示皇帝的威嚴,震懾天下。後部內廷卻要求庭院深邃,建築緊湊,因此東西六宮都自成一體,各有宮門宮牆,相對排列,秩序井然,再配以宮燈聯對,繡榻幾床,都是體現適應豪華生活需要的佈置。內廷之後是宮後苑。後苑裡有歲寒不雕的蒼松翠柏,有秀石迭砌的玲瓏假山,樓、閣、亭、榭掩映其間,幽美而恬靜。

故宮宮殿是沿著一條南北向中軸線排列,三大殿、後三宮、御花園都位於這條中軸線上。並向兩旁展開,南北取直,左右對稱。這條中軸線不僅貫穿在紫禁城內,而且南達永定門,北到鼓樓、鐘樓,貫穿了整個城市,氣魄巨集偉,規劃嚴整,極為壯觀。

故宮是幾百年前勞動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結晶。初建時被奴役的勞動者有工匠十萬,伕役百萬。在當時社會生產條件下,能建造這樣巨集偉高大的建築群,充分反映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創造才能。同時,為了修建故宮,如所需的木材,在明代時,大多采自四川、廣西、廣東、雲南、貴州等地,無數勞動人民被迫在崇山峻嶺中的原始森林裡,伐運木材。所用石料多采自北京遠郊和距京郊二三百里的山區。每塊石料往往重達幾噸甚至幾十、幾百噸,如現在保和殿後簷的臺階,有一塊雲龍雕石重約250噸。

建築學家們認為故宮的設計與建築,實在是一個無與倫比的傑作,它的平面佈局,立體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偉、堂皇、莊嚴、和諧,建築氣勢雄偉、豪華壯麗,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精華。它標誌著中國悠久的文化傳統,顯示著五百多年前匠師們在建築上的卓越成就。

站在高山上看故宮,根本看不到一個窗戶,是為了防止刺客找路。大門前有兩個鐵缸,是防火的,裡面盛滿了水。

故宮四門

故宮有四個大門,正門名為午門。其平面為凹形,巨集偉壯麗。午門後有五座精巧的漢白玉拱橋通往太和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故宮的四個城角都有精巧玲瓏的角樓,角樓高27.5米,十字屋脊,三重簷迭出,四面亮山,多角交錯,是結構奇麗的建築。

故宮的正門叫“午門”,俗稱五鳳樓。東西北三面以12米高的城臺相連,環抱一個方形廣場。有1組建築。正中有重樓,是9間面寬的大殿,重簷廡殿頂,在左右伸出兩闕城牆上,建有聯簷通脊的樓閣四座,明廊相連,兩翼各有13間的殿屋向南伸出,四隅各有高大的角亭,輔翼著正殿。這種形狀的門樓稱為“闕門”,是中國古代大門中最高階的形式。這組城上的建築,形勢巍峨壯麗,是故宮宮殿群中第一高峰。午門是皇帝下詔書、下令出征的地方。每遇宣讀皇帝聖旨,頒發年曆書,文武百官都要齊集午門前廣場聽旨。午門當中的正門平時只有皇帝才可以出入,皇帝大婚時皇后進一次,殿試考中狀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從此門走出一次。文武大臣進出東側門,宗室王公出入西側門。

後門“神武門”,明朝時為“玄武門”,玄武為古代四神獸之一,從方位上講,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玄武主北方,所以帝王宮殿的北宮門多取名“玄武”。清康熙年間因避諱改稱“神武門”。神武門也是一座城門樓形式,用的最高等級的重簷廡殿式屋頂,但它的大殿只有五開間加圍廊,沒有左右向前伸展的兩翼,所以在形制上要比午門低一個等級。神武門是宮內日常出入的門禁。現神武門為故宮博物院正門。

東華門與西華門遙相對應,門外設有下馬碑石,門內金水河南北流向,上架石橋1座,橋北為三座門。東華門與西華門形制相同,平面矩形,紅色城臺,白玉須彌座,當中闢3座券門,券洞外方內圓。城臺上建有城樓,黃琉璃瓦重簷廡殿頂,城樓面闊5間,進深3間,四周出廊。

在午門以內,有廣闊的大庭院,當中有弧形的內金水河橫亙東西,北面就是外朝宮殿大門——太和門,左右各有朝房 廊廡。金水河上有5座橋樑,裝有白色漢白玉欄杆,隨河宛轉,形似玉帶。

三大殿

太和門內,在3萬多平方米開闊的庭院中,是外朝的中心: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明朝稱: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嘉靖時改名:皇極殿、中極殿、建極殿。現名為清朝時名稱)。這3座大殿是故宮中的主要建築,它們高矮造型不同,屋頂形式也不同,顯得豐富多樣而不呆板。

太和殿和中和殿、保和殿都建在漢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工字形基臺上,太和在前,中和居中,保和在後。遠望猶如神話中的瓊宮仙闕。基臺三層重迭,每層臺上邊緣都裝飾有漢白玉雕刻的欄板、望柱和龍頭,三臺當中有三層石階雕有蟠龍,襯托以海浪和流雲的“御路”。在25000平方米的檯面上有透雕欄板1415塊,雕刻雲龍翔鳳的望柱1460個,龍頭1138個。用這樣多的漢白玉裝飾的三臺,造型重迭起伏,這是中國古代建築上具有獨特風格的裝飾藝術。而這種裝飾在結構功能上,又是檯面的排水管道。在欄板地栿石下,刻有小洞口;在望柱下伸出的龍頭也刻出小洞口。每到雨季,3臺雨水逐層由各小洞口下洩,水由龍頭流出,千龍噴水,蔚為壯觀。這是科學而又藝術的設計。

太和殿

太和殿(明朝稱奉天殿、皇極殿),俗稱“金鑾殿”,太和殿高35.05米,東西63米,南北35米,面積約2380多平方米。長寬之比為9:5,寓意為之尊。面積是紫禁城諸殿中最大的一座,而且形制也是最高規格,最富麗堂皇的建築。太和殿是五脊四坡大殿,從東到西有一條長脊,前後各有斜行垂脊兩條,這樣就構成五脊四坡的屋面,建築術語上叫廡殿式。簷角有10個走獸(分別為 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鬥牛、行什),為中國古建築之特例。大約從14世紀明代起,重簷廡殿是封建王朝宮殿等級最高的形式。太和殿有直徑達1米的大柱72根,其中6根圍繞御座的是瀝粉金漆的蟠龍柱。殿內有瀝粉金漆木柱和精緻的蟠龍藻井,殿中間是封建皇權的象徵——金漆雕龍寶座,設在殿內高2米的臺上,安放著金漆雕龍寶座,御座前有造型美觀的仙鶴、爐、鼎,背後是雕龍屏。太和殿是故宮中最大的木結構建築,是故宮最壯觀的建築,也是中國最大的木構殿宇。整個大殿裝飾得金碧輝煌,莊嚴絢麗。太和殿是皇帝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即皇帝即位、生日、婚禮、元旦等都在這裡慶祝。

中和殿

中和殿(明朝稱華蓋殿、中極殿)是故宮三大殿之一,位於太和殿後。中和殿高27米,平面呈正方形,面闊、進深各為3間,四面出廊,金磚鋪地,建築面積580㎡。黃琉璃瓦單簷四角攢尖頂,正中有鎏金寶頂。四脊頂端聚成尖狀,上安銅胎鎏金球形的寶頂,建築術語上叫四角攢尖式。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舉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習禮儀的地方。皇帝在去太和殿之前先在此稍作停留,接受內閣大臣和禮部官員行禮,然後進太和殿舉行儀式。另外,皇帝祭祀天地和太廟之前,也要先在這裡審閱一下寫有祭文的“祝版”;在到中南海演耕前,也要在這裡審視一下耕具。

保和殿

保和殿(明朝稱謹身殿、建極殿)也是故宮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後。保和殿高29米,平面呈長方形,面闊9間,進深5間,建築面積1240㎡。黃琉璃瓦重簷歇山式屋頂。屋頂正中有一條正脊,前後各有2條垂脊,在各條垂脊下部再斜出一條岔脊,連同正脊、垂脊、岔脊共9條,建築術語上叫歇山式。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賜宴外藩王公的場所。保和殿也是科舉考試舉行殿試的地方。

內廷

故宮建築的後半部叫內廷,內廷宮殿的大門——乾清門,左右有琉璃照壁,門裡是後三宮。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兩翼有東六宮和西六宮,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之處也是皇帝與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後半部在建築風格上同於前半部。前半部建築形象是嚴肅、莊嚴、壯麗、雄偉,以象徵皇帝的至高無上。後半部內廷則富有生活氣息,建築多是自成院落,有花園、書齋、館榭、山石等。

清代在隆宗門曾發生過一場激烈的戰鬥。嘉慶十八年(1820xx年),中原一帶發生“天理教”農民起義,農民領袖林清策劃並領導京畿一支隊伍直接攻打紫禁城。九月十四日,起義軍喬裝打扮,兵分兩路,計劃從東、西華門進入宮城。西華門一支在內應太監劉得才、劉金等人引領下迅速攻打到隆宗門,並在此展開激戰。此次紫禁城之變,“釀成漢、唐、宋、明未有之事”,嘉慶皇帝破例向天下發了“罪己詔”。至今隆宗門匾額上留有箭頭,相傳即這次戰鬥的遺蹟。箭頭位於匾額的左下側。

乾清宮在故宮內庭最前面。乾清宮是內廷正殿,高20米。重簷廡殿頂。殿的正中有寶座,內有“正大光明”匾。兩頭有暖閣。乾清宮是封建皇帝的寢宮。清康熙前此處為皇帝居住和處理政務之處。清雍正後皇帝移居養心殿,但仍在此批閱奏報,選派官吏和召見臣下。

坤寧宮在故宮“內庭”最後面。重簷廡殿頂。坤寧宮是明朝及清朝雍正帝之前的皇后寢宮,兩頭有暖閣。清代改為祭神場所。雍正後,西暖閣為薩滿的祭祀地。其中東暖閣為皇帝大婚的洞房,康熙、同治、光緒三帝,均在此舉行婚禮。

交泰殿在乾清宮和坤寧宮之間,含“天地交合、安康美滿”之意。其建於明代,清嘉慶三年(公元1798年)重修,是座四角攢尖,鍍金寶頂,龍鳳紋飾的方形殿。明、清時,該殿是皇后生日舉辦壽慶活動的地方。清代皇后所謂親蠶典禮,需至此檢查祭典儀式的準備情況。清代的“寶璽”(印章)也收藏在這裡。

清朝自雍正之後養心殿成為皇帝在故宮內的實際居所。清同治年間慈禧、慈安二太后垂簾聽政就在養心殿東暖閣。

在後三宮東西廡,還有為皇帝儲存冠、袍、帶、履的端凝殿,放置圖書翰墨的懋勤殿。南廡有皇子讀書的上書房,有翰林學士承值的南書房,以及管理宮廷日常生活的處所。此外還有左右對稱的日精門、月華門、龍光門、鳳彩門、基化門、端則門、隆福門、景和門,通妃子居住的東西六宮。這種左右對稱的平面佈局,也是中國古代建築的特徵之一。

內廷東側的寧壽宮是當年乾隆皇帝宣佈退位後當太上皇養老皇宮,花費一百一十萬兩銀修建。

在坤寧宮北面的是御花園。御花園裡有高聳的松柏、珍貴的花木、山石和亭閣。御花園原名宮後苑,佔地11000多平方米,有建築20餘處。以欽安殿為中心,園林建築採用主次相輔、左右對稱的格局,佈局緊湊、古典富麗。殿東北的堆秀山,為太湖石迭砌而成,上築御景亭,名為萬春亭和千秋亭的兩座亭子,可以說是目前儲存的古亭中最為華麗的。

東六宮

故宮的東西六宮都是皇帝后妃和子嗣居住的地方。東六宮包含指景仁宮、延禧宮、承幹宮、永和宮、鍾粹宮、景陽宮,東六宮建於明永樂年間。

東六宮包括鍾翠宮,承乾宮,景仁宮,景陽宮,永和宮,延禧宮。其中,東太后慈安就住在鍾翠宮。另外,延禧宮也非常有名,因為紫禁城中唯一的一座西洋建築就在延禧宮內,他就是民間廣為流傳的水晶宮。延禧宮在道光年間曾遭雷擊而毀壞,於是宣統年間清朝統治者決定造一座不怕火的宮殿,於是一座以漢白玉,玻璃為主要材料的宮殿就開始動工了。但當工程進行到一半時,清朝滅亡了,整個工程也被迫停了下來。目前延禧宮現在還沒有對外開放。

現在東六宮大都改為古代藝術品陳列館,其中有明清工藝美術館、陶瓷館、青銅器館、鐘錶館、繪畫館、珍寶館。以參觀珍寶館和鐘錶館的人數最多,鐘錶館設在奉先殿,珍寶館設在故宮東北角的養性殿、樂壽堂、頤和軒這在座堂裡。玩具陳列館設在坤寧宮以東的聯房叫東板房裡。

故宮謎團

冷宮何處

“冷宮”在哪裡,要先談“三宮六院”。故宮中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稱為“三宮”。六院分別指東路六宮:齋宮、景仁宮、承乾宮、鍾粹宮、景陽宮及永和宮。封建帝王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可以隨心所欲地挑選妃子。皇帝的妻妾眾多。至於選到宮中的女子,一旦失寵,便在宮中禁室裡等死,更為悲慘。

故宮的“冷宮”並無定所,但歷來有兩種說法,一說即是乾清宮、長春宮;一說“冷宮”無固定地址,關禁王妃、皇子的地方,便俗稱“冷宮”。查遍所見明、清史料,冷宮並不是某一處宮室的正式命名。根據一些文獻記載,明、清時代被作為“冷宮”的地方有好幾處。

明末天啟皇帝時,成妃李氏得罪了權勢赫赫的太監魏忠賢,被由長春宮趕到御花園西面的乾西,一住四年。先後被幽居乾西的,還有定妃、恪嬪等人。這個“冷宮”在紫禁城內之西。

光緒皇帝的珍妃被慈禧落井之前,據說關在景祺閣北邊北三所(現坍毀),這地方就在今天珍妃井西邊的山門裡。如果這一出自太監之口的傳聞屬實,則此地也算得一處“冷宮”。

故宮設計者

故宮這樣巨集偉的建築,如果浩大的工程,由誰負責設計?又是誰主持施工的?這的確是個歷史謎團,難倒不少老北京人。因為故宮的建築上沒有如現代建築那樣明確地刻上此建築物建於何年,由何人設計等字樣。目前大多數人都認為故宮是明代一位傑出的匠師,姓蒯名祥,人稱蒯魯班的人設計的。

故宮博物院古建部高階工程師於倬雲先生提出了不同意見:曾經參加建造南京宮殿的蒯祥是故宮的設計者這個說法不確切,其實,蒯祥只是故宮的施工主持人,故宮真正的設計人應該是名不見經傳的蔡信。永樂20xx年紫禁城宮殿開始進入大規模施工高潮時,蒯祥才隨朱棣從南京來到北京,開始主持宮殿的施工,而在此之前,蔡信已主持故宮和北京城的規劃、設計和建造了。

皇帝上朝的地點

現在很多人都認為太和殿平時是用於上朝的,其實不是這樣的。太和殿其實是用來舉行各種典禮的場所,實際使用次數很少,縱觀明清,皇帝上朝的地方主要在:太和門、乾清門(為御門聽政)、乾清宮(有大事或重要的事情時皇帝召見大臣所在地)、還有養心殿(垂簾聽政,清朝後期)的,並不是平時所說的太和殿。

故宮為何“龍”多

紫禁城是龍的世界,龍的造型千姿百態,栩栩如生。在我國封建社會裡,皇帝被稱做“真龍天子”,是大地的主宰。紫禁城是明、清兩朝的皇宮,因此,宮中的殿堂、橋樑、丹陛、石雕以及帝后寶璽、服飾御用品等無不以龍作為紋飾。那麼,故宮裡到底有多少龍?恐怕誰也說不清。有人粗算過,故宮號稱有宮殿8000多間,僅以每殿有6條龍計算,就有龍近4萬條,如果加上所有建築裝飾和一切御用品上的龍,那就數不勝數了。

有人做了一個統計,即,太和殿頂屋脊及瓦當、滴水等共有龍紋2632條,外簷額枋及門窗彩繪包括飾件共有龍紋5732條,殿內簷及殿內樑枋天花上共有龍紋4037條,殿中金柱、藻井、寶座、屏風及陳設上共有龍紋609條,殿內牆壁及暖閣門罩等共有龍紋542條。這是個尚不完全的統計,太和殿內外的龍紋、龍雕等各種形式的龍就有13 844條之多。這種萬龍朝聖的裝潢設計,構成了一種威嚴神祕的氛圍,以獲得神化皇帝、恫嚇臣民的效果。

三大殿院內為何不種樹

有人撰文提出三大殿院內不種樹,主要是出自烘托意境的需要。太和殿、中和殿、保殿並稱外朝三大殿,是皇帝舉行盛典的地方,從位置上說居整個外宮建築的中心,也是整個北京城的中心。為了突出這組宮殿的威嚴氣勢,建築上採取了許多手法,其一便是院內不植樹,從皇城正門天安門起,經端門、午門、太和門,這之間的一系列庭院內都無樹木(現在端門前後的樹是辛亥革命以後種植的)。當時人們去朝見天子,進入天安門,經過漫長御道,在層層起伏變化的建築空間中行進,會感到一種無形的,不斷增長的精神壓力,最後進入太和門,看到寬闊的廣場與高聳在三重臺基上的巍峨大殿,這種精神壓力達到頂點。寬闊的廣場、藍藍的天空,把三大殿映襯得更加威嚴壯觀。而這正是至高無上的天子對自己臣民所要求的。如果在這些庭院內都種上樹,綠蔭宜人,小鳥鳴叫,那將會破壞朝廷的威嚴氛圍。

關於故宮的導遊詞 篇27

各位朋友:

今天我們將要遊覽的是一處獨具特色的旅遊景點,它位於北京城的中心,殿宇千門萬戶,樓閣巍峨莊嚴,紅牆黃瓦,金碧輝煌,素有金色的宮殿之海的美稱。您一定猜到了,這就是馳名中外的故宮博物院。

故宮是明、清兩面三刀代的皇宮,在這裡有明清兩代24個帝王登基坐殿,統治中國長達500多年。故宮含金量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北京城的中心,是全城風景最美的一處景觀。故宮的西北面有湖光塔景的北海公園;西面是碧波粼粼的中南海;東面有著名的商業街王府井;北面的景山為故宮的屏障。站在景山萬春亭上,可以俯瞰故宮的全貌。故宮南面是特殊意義的國門,即天安門廣場,它是新中國的象徵,第一面五星紅旗在此冉冉升起。

故宮是世界著名的旅遊景觀,被世界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它閃爍著東方文明的光輝。

故宮南北長960米,東西寬750米,面積木2萬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有房屋9000餘間。很多人都聽說故宮有房9999間半的傳說,這是因為按《易經〉中講九是陽極之數,發九為尊,故宮是皇帝的住處自然要作到頭了。故宮四周有高10米的城牆。城有四門,南面是正門午門,北為神武門,東有東華門,西有西華門。四角各有一座結構精巧別緻的被稱作“九樑十八柱七十二條脊“的角樓。城外有長3800米,寬52米的護城河,使故宮自成防禦體系,有城中之城的美稱。而其護城河長度,也已列入世界之最。

故宮從明代開始作為統治中心,但它的初建者卻不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而是他的四兒子明成祖朱棣。故宮建在北京城南起永定門北至鼓樓長16華里的中軸線上,南北為主,左右對稱,建造中遵循《周禮。考工記》中“前朝後室,左祖右社”的建造原則。故宮在建造手法上突出皇權,其基本做法是突出以前三殿和後三宮為主的中軸線,其他建築拱衛中央。故宮的建造可以說是集全國的人力物力,木材磚瓦取自全國各地,耗費極其巨大。宮殿內墁地的磚被稱作“金磚”,製作工藝極為複雜,從取土到成泥要6道工序,到成磚則需17道工序,最後還要把磚放到桐油裡浸泡處理。這種磚鋪在地上越磨越亮,由於製作複雜,價格昂貴,在當時一磚合一石米。年以有“金磚”之稱。可以說故宮每座宮殿都浸透著人民的血汗它集中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優秀傳統和獨特風格,充分反映了我國勞動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創造才能。故宮是我國儲存到現在最完整,最輝煌的一組皇家建築群,而今成為著名的旅遊景點。

現在展現在我們眼前的這座紅牆黃瓦,飛簷巨集麗的建築就是故宮的正門——午門。它平面呈“凹“形,上有崇樓五座,正樓是9開間的重簷廡殿頂大殿,東西是四座重簷四角攢尖頂方形亭樓,各以廊廡相連,輔翼正樓。整個建築氣勢巍峨,充分體現了皇帝的威嚴。午門全部建築,高下錯落,左右映對,勢若朱鳥展翅,翱翔天空,故又常被人稱作五鳳樓。正樓設有寶座,左右設有鐘鼓樓,過去皇帝在太和殿舉行大典時,鐘鼓齊鳴,肅穆森嚴。

一提起午門,常令人想起“推出午門斬首示眾”這句話。其實午門前並未斬過人。因為明朝行刑在西市9今西四),清代在菜市口,但在這裡卻打死過人。明代有一種罰刑——廷杖,就在午門下舉行。如果大臣觸怒皇帝就要被批“逆鱗”。被子批“逆鱗”的大臣被子打掉烏紗帽穿上囚衣推出午門,行刑就在這御路東側。起初只是象徵性的打,主要在於對大臣的羞辱,但到後來則打人至死。正德十四年正德皇帝朱厚照要到江南選美,群臣阻諫。荒淫無度的正德皇帝不但不聽,還將舒芬,黃鞏等130位大臣廷仗,打死11人。這聽起來確實非常殘忍,不過要到傳統佳節元宵節,這晨卻是另一番景象,懸燈結彩賜宴百官,喜氣洋洋。

進入午門就開始了宮內的遊覽,您看前面的河叫金水河,上面五座漢白玉石橋叫內金水橋。五座橋各有用處:正中的叫御路橋,供皇帝走,望宗室親王走;再外面是品級橋,供文武大臣走。引金水河流過這裡,除美觀外還有防火作用。一方面故宮內多是木建築,一旦失火可以用河水撲救;另一方面與我國的五行說相關,南方屬火故以水克之,這種例子很多,講解中將隨時介紹給大家。由此可見,故宮不僅是集建築藝術之大成,也是集中國傳統文化之大成。前面這座門叫太和門,門前這對銅獅您能猜出雌雄嗎?您猜得不錯,東面的是雄獅,前腳踩一繡球,象徵權力也象徵統一寰宇;西面是雌獅,前腳撫弄一小乳獅,象徵子嗣昌盛。門旁所立的圖是故宮平面圖。大家請看,故宮是由前朝和內廷兩部分組成的,前朝以三大殿為主,是皇帝釋出政令和舉行大典的地方。三大殿後是內廷,有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御花園及東西六宮等,這裡是皇帝處理政務,居住享樂的地方。現在故宮的陳列體系分宮廷歷史遺蹟陳列,東六宮,外東路及三大殿兩廡等為古代文化藝術陳列。在故宮這座藝術寶庫中收藏有近百萬件珍貴文物,佔全國700座博物館藏品總數的六分之一,成為馳名中外的最大的博物館。這裡閃爍著中華民族5000年文化藝術的光輝。昔日的皇宮禁地今天成為人們參觀遊覽的旅遊名勝。

現在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規模巨集大,氣宇軒昂的三大殿。大殿坐落在三層漢白玉石臺基上。中國建築主體是木結構,受材料限制,本身不可能很高,聰明的古代人民採用高大的石臺基將大殿托起以增強氣勢。大家還注意到如此大的廣場前沒有一棵樹,其原因也是為烘托三大殿的高大,故意製造一開闊的空間;另一個原因就是五行相剋的體現,金木水土火五行學說中,土居中,樹為木,而木克土,如果種樹恐怕不利於中央統治。古人在建造故宮時可謂用心良苦。殿前三層漢白玉臺階上有銅鼎18個。露臺上分列兩旁的銅龜銅鶴寓意龜鶴延年。東面的日晷是古代的計時器,西面的嘉量是中國古代的標準量器,放在這裡象徵皇帝公正平允。殿前左右各有一對鎦金銅缸,是清乾隆年間鑄造成的,每缸重約2噸,也稱門海,放在這裡用於防火,取意缸置於土上,土生金,缸中貯水,金生水,而以水克火。正中的大殿是太和殿,就是人們常說的金鑾寶殿。明朝叫奉天殿,皇極殿,清順治二年改叫太和殿。大殿面寬11間約64米,進深5間約38米,高26。92米,加上臺基高度,通高35。03米,大殿面積2377平方米,是我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建築物。殿內寶座四周的6根大柱為蟠龍金漆大柱,金光燦燦,因為這裡是宮內最神聖的地方,所以殿頂,彩繪等都採用官式建築中最高等級。殿內金漆大柱當中就是皇帝的寶座。設在地平床上。寶座左右有對稱的形容詞象,仙鶴,香筒等陳設,這些都是銅胎嵌絲琺琅製品。座旁有孔雀做的扇。各位抬頭請看,寶座上方是金漆蟠龍藻井,藻井為覆鬥式,井中有盤龍,龍頭下的圓球叫軒轅鏡。相傳軒轅鏡為軒轅氏黃帝所造,將它懸於寶座上象徵江山正統,但現在寶座與軒轅鏡並不上下相對,據說是復辟皇帝袁世凱登上寶座,抬頭見軒轅鏡懸在頭頂,怕球掉下來將他砸死,於是將寶座後移。軒轅鏡下紫宸臺上就是楠木金漆雕龍寶座,它是皇權的象徵。太和殿內外裝飾壯麗豪華,但皇帝並不是天天在這裡,只有元旦,冬至,萬壽節(皇帝生日)及重大慶典如冊立皇后,派大將出徵等日子,才來此登臨寶座以示尊嚴。

轉過太和殿,眼前這座單簷四角攢尖鎦金寶頂的方形殿宇叫中和殿,明朝叫華蓋殿,中極殿,順治二年改名中和殿。大殿深廣均為5間,長寬均為24。15米。皇帝到太和殿舉行大典前,先在此小憩,接受內閣大臣等官員朝拜,然後再去太和殿。皇帝到天,地,日,月壇,祭祀的前一天要來此看祭文,到農家壇親耕要先來此閱視種子,農具。清朝皇帝每10年修一次玉牒,要在此舉行隆重的儀式,殿內陳列著乾隆年間的兩頂肩輿,就是轎,也就是人們俗稱的八抬大轎。中和殿後是保各殿,面寬9間,進興5間。它的功用有很多,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就是殿試。這是封建科舉制度中最高一級考試。被錄取的進進士,前三名稱鼎甲三元即狀元,榜眼,探花,其他稱“進士出身”或“同進士出身”能參加殿試是很不容易的,要經過童試,鄉試,會試三級考試錄取後才是殿試。如果一個文人在各級考試中都是第一名叫連中三元,那是很了不起的事情。我國自隨代開始的科舉制度一直延續到本世紀,最後一次科舉在1904年就是光緒三十年舉行,最後一們狀元叫劉春霖,自稱是第一人中的最後一人。保和殿後位於丹陛御路上的大雲龍石雕,是故宮內乃至全國最大的一塊石雕塑,長16。57米,寬3。07米,厚1。7米。重約250噸。產自北京郊區房山。如此大的石板在當時沒有現代機械裝置情況下運輸極為困難,當時人們採用在路上潑水凍冰用滾木等方法進行運輸。

現在我們所在的這個東西橫向的廣場叫乾清門廣場,它是前朝與內廷的分界地帶。內廷是皇帝的居住區,這座門叫乾清門,清康熙皇帝曾在此御門聽政。乾清門內就是總稱後三宮的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乾清,坤寧象徵天地乾坤。乾清宮東西兩面的日精門,月華門象徵日月。圍牆外東西六宮象徵十二星辰。後面眾多建築象徵眾星。這些象徵日月星辰的建築均拱衛皇帝居住的象徵天的乾清宮,以顯示一輩子受命於天皇帝尊嚴。這後宮就是民間所說的三宮六院七十二妃三千佳麗所居住的皇宮內院,現面我們到裡面細看。

乾清門內的這第一座大殿就是乾清宮,面寬9間,是皇帝的寢宮和日常活動的地方,一直到雍正皇帝以後才將寢宮移到養心殿。這兒是皇帝的寢宮,也是奪權鬥爭最激烈的地方,明代的壬寅宮變,紅丸案,移宮案等宮闈大案都有發生在此。各位抬頭請看宮內高懸的“正大光明”匾就是宮內鬥爭的產物。匾後是藏祕密立儲匣的地方。有人說正大光明匾一點也不正大光明,就是因為雍正皇帝上臺後有傳聞,說他是串通隆科多等人篡改遺詔當皇帝的。此事真假不用深考,不過祕密立儲確是由雍正朝開始。雍正上臺後深感其父康熙皇帝在立儲問題上幾廢幾立,造成諸皇子明爭暗鬥朝臣互相傾軋,對中央統治不利,於是改為祕密方式立儲。方法是事先寫兩份遺詔,一份帶在身上,一份藏於“正大光明”匾後,皇帝晏駕後,將兩份遺詔校對後再宣佈繼位者。乾隆等皇帝都是這樣繼位的。

乾清宮後是交泰國殿,它的形制與中和殿相同,這裡是皇后在冬至,元旦,千秋節受賀的地方。現在這裡存有玉璽25塊,放置25塊的寓意是從《周易》“天數二十有五”之說而來的,而且1。3。5。7。9這五個陽數之各也是25,殿內高懸的“無為”二是康熙親筆所寫,取意“無為而治”。殿內的內宮不可干政的鐵牌也是康熙皇帝鑑於明亡的教訓而立的,只可惜到清末依然出了安德海,李蓮英等太監弄權誤國。交泰殿後的坤寧宮原來是皇后的寢宮,後來皇帝移居養心殿,皇后移居體順堂,這裡成為祭神的地方。請大家到東面來,透過玻璃可以看到東暖閣內有龍鳳喜床,床有有象徵多子多福的百子帳,這裡是皇帝大婚的洞房,一派喜氣景象。

出坤寧宮我們現在來到御花園,這裡是皇帝皇后休息遊玩的地方。當中的大殿叫欽安殿,這是宮內惟一的道教建築。道貌岸然家認為北方屬水,所駝個殿內供的是道貌岸然教北方之神玄武大帝。這座御花園面積1。2萬平方米,東西130米,南北90多米,以主建築欠安殿為中心,左右對稱,前後呼應,分佈著10餘座亭臺樓閣曲池水榭。位於園子四角的象徵春夏秋冬的萬春亭,浮碧亭,千秋亭,澄瑞亭,同是亭子但形態各異還有收藏《四庫全書薈要》的離藻堂,堆秀山上的御景亭等。其音點綴著蒼松翠柏奇花異石,是皇家園林中的典範。規整中見變化:規整是指佈局上四平八穩,變化指建築風格變化多樣,在一萬多平方米範圍內容納十幾種風格不同的建築,各們倘佯其間才能細細品味。

我們現在走出的這座高大城門叫神武門,是故宮的後門,至此宮內的遊覽結束了,但是紫禁城的建築並未結束,您看對面高43米的景山,它是紫禁城的屏障,與前面的金水河遙相呼應,構成中國建築背山面水的傳統格局,我們乘著遊興登上山項萬春亭俯瞰故宮。看看這金碧輝煌的世界奇觀。

關於故宮的導遊詞 篇28

故宮由外朝與內廷兩部分組成。外朝以太和殿(金鑾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為中心,東西以文華殿、武英殿為兩翼,是皇帝處理政事、舉行重大慶典的地方。內廷以乾清宮(皇帝臥室)、交泰殿、坤寧殿(皇帝結婚新房)為中心,東西兩翼有東六宮、西六宮(皇紀宮室),輔以養心殿、奉先殿、齋宮、毓慶宮、寧壽宮、慈寧宮以及御花園等,是皇帝平日處理政務及皇帝、皇后、皇太后、紀嬪、皇子、公主居住、禮佛、讀書和遊玩的地方。

總體佈局為中軸對稱,前三殿、後三宮坐落於全城中軸線上,氣勢雄偉,豪華壯觀,為我國現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也是世界上別具一格,輝煌壯麗,並具中國古典風格和東方格調的建築物和世界上最大的皇宮。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統治,結束了20xx多年的封建王朝,但被廢帝博儀仍居住在故宮後半部分。將外朝闢為“古物陳列所”。11月5日馮玉祥部將鹿鍾麟把博儀驅逐出宮。10月10日成立故宮博物院。

它的特產有:白煮肉、鴨掌、刷羊肉、烤鴨、灌腸、豆汁……

關於故宮的導遊詞 篇29

大家好!歡迎遊客們到故宮觀光遊覽。今天,我將帶領大家遊覽故宮,希望遊客們能喜歡我!

遊客們!故宮博物院是在明、清兩代皇宮——紫禁城的基礎上建立的一座集古代建築群、宮廷收藏、歷代文化藝術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博物館。紫禁城佔地面積約100多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萬平米。故宮裡一共居住過24位皇帝,第一位是明代永樂皇帝朱棣,最後一位是清代宣統皇帝溥儀,統治全國長達491年。所以說故宮的歷史非常悠久呢!

遊客們,請往上看,這就是午門,在古代,殺什麼人都要在午門前殺呢!從午門進去,我們就可以看到內金水橋。從內金水橋過去,過一個太和門,就可以看到宮廷原狀陳列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是皇帝聽政的地方,巨集偉之極。從保和殿出來,過一個乾清門,就來到乾清宮、交泰殿和坤寧宮,傳說修故宮時,是為了能天下太平,才修的這三個地方呢。過了坤寧門,就是御花園,御花園裡景色秀美,有許多奇形怪狀的石頭,遇到這些石頭時,記住留影紀念喔!

再過了順貞門和神武門,我們的故宮之遊就結束了。回頭看看這雄偉的故宮,是不是有些捨不得呢?

篇二:關於介紹故宮的導遊詞300字

各位旅客,你們好!我是戴穎妍,是今天你們的導遊。今天準備帶領大家前往非常著名的故宮進行參觀。

旅客們,現在,我們已經到達故宮了。人流量非常地多,請大家注意安全。門前有不少參天的大榕樹,掛著紅色牌子的是已經超過三百歲的百年老樹。掛著綠色牌子的也有100多年的年紀了。

現在我們已經進入了故宮,請大家往前看看,這城門從前面觀看,象一個大字,從後面觀看,則象一個山字,它就是午門,是古代用以執行刑法的地方。

大家請看看,這是歷代帝王的正殿,是各級官員每天朝拜的地方。只見玉石龍柱鋪成橋,整個廣場都是用白大理石拼砌而成的。

我們已經來到故宮的另一個值得觀賞的地方。這裡存放的都是歷代帝王將相最珍貴的物品,是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請大家注意喔,千萬不要試圖觸碰這些寶物,因為我們是有責任保護祖國的文化遺產的。

各位旅客,雖然遊覽的時間很短,但大家在參觀過程中,對中華民族的文化風貌已有了解了。今天的旅程將要結束了,希望帶給大家繞有興味的回顧吧。

祝旅途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