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關於黃山歙縣導遊詞

欄目: 安徽導遊詞 / 釋出於: / 人氣:1.92W

歙縣,中國黃山市下屬的一個縣,徽州六縣之一,徽州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位於安徽省南部,古代為徽州府治所在地,是徽州文化及國粹京劇的發源地,也是徽商的主要發源地,是文房四寶之徽墨、歙硯的主要產地,於1986年被授予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稱號。下面是本站帶來的黃山歙縣導遊詞,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關於黃山歙縣導遊詞

篇一:黃山歙縣導遊詞

出棠樾牌坊群,車行約十多分鐘,便抵達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歙縣,古城徽州。歙縣位於杭州、千島湖、黃山、九華山旅遊線的中心點,徽杭、屯蕪公路在此交會,皖贛鐵路穿越而過。這裡山明水秀、風光旖麗。境內古民居群佈局典雅,園林、長亭、古橋、石坊、古塔到處可見,猶如一座氣勢恢巨集的歷史博物館。主要景點有:太白樓、新安碑園、許國石坊、斗山街、陶行知紀念館等。

太白樓位於太平古橋西側,為黃山至千島湖途中必經之地。該樓為雙層樓閣,挑樑飛簷,為典型徽派建築,樓內陳列有歷代碑刻,古墨跡拓片,古今名人楹聯佳名。相傳,唐天寶年間,詩人李白尋訪歙縣隱士許宣平,結果在練江之畔失之交臂,後人為紀念此事,便在李白飲酒的地方建起了這座太白樓。遊客登樓可以飽覽城西山光水色、古橋塔影。

新安碑園緊鄰太白樓,此景區將碑園與園林溶為一體,整個建築依山就勢,多式花牆、漏窗、洞門相互通透,碑廊曲折起伏蜿蜒二百多米。高處立亭,窪處蓄池,竹影婆娑,為徽州私家花園的風格,其園築於披雲峰上,有峰有樓有水,雖然咫尺之地,卻是博大胸懷,饒有山野情趣。

許國石坊聳立於徽州城鬧市中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於明萬曆十二年(公元1584年),是朝廷為旌表李保兼太子太保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許國而立。許國明代嘉靖乙丑(公元1565年)進士,為嘉靖、隆慶、萬曆三朝的重臣,博行皇上“加恩眷酬”。牌坊四面八柱,呈口字形,石柱、樑坊、欄板、斗拱、雀替均是重四、五噸的大塊石料,且全部為質地堅硬的青色茶園石,雕飾鏤刻精美細膩,圖案錯落有致,疏朗多姿。成雙結隊的綵鳳珍禽,翱翔雕樑之間,一個個飛龍走獸,揚威於畫壁之中,十二隻倚柱石獅,神態各異,體現出徽派石雕獨特的表現手法。

現存的南樵樓基本保持宋代的建築風格,特別是其中的“排柵柱”,乃正宗宋代“營造法”,今已很難見到。東樵樓又名陽和門,原名鐘樓,建於明弘治年間,為重簷式的雙層樓閣。這兩座樵樓咫尺相望。

篇二:黃山歙縣導遊詞

歙縣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歙(shè)縣,位於安徽省南部,118°15′E~118°53′E,29°30′N~30°7′N,黃山市的一個縣。全縣總面積2122平方公里,人口約49萬。

這裡歷史悠久,文風昌盛。秦始置縣,古稱新安,自隋唐以來,一直為州治、府治所在地,史稱“徽州府”,是古徽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素有“東南鄒魯”、“文化之邦”的美譽,是中國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徽文化的主要發祥地和集中展示地,也是著名的“中國徽墨之都”和“中國歙硯之鄉”,更是在明清兩代曾輝煌近四百年的徽商故里。文物古蹟遍佈全縣,徽州古城為中國儲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這裡孕育了宋代活字版印刷術的發明家畢昇,農民起義領袖汪華、方臘,明代著名詩人、散文和雜劇作家汪道昆,明代文淵閣大學士許國,清朝體仁閣大學士曹振鏞等文人名仕;祝確(朱熹的外祖父)、江元、吳養春、鮑漱芳、江春、葉天賜等著名歷史徽商和吳榮壽、程霖生、王致和等著名近代徽商;制墨大家曹素功;新安畫派奠基人漸江、清代著名畫家和書法家汪士慎、現代國畫大師黃賓虹;近代經學大師吳承仕和經濟學家王茂蔭,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革命音樂家張曙,文學評論家葉以群,黨和國家領導人職業革命家柯慶施等一大批歷史名人。程朱理學、新安畫派、徽派建築、徽派盆景、新安醫學、新安文學及徽戲、徽墨、歙硯、徽菜等都閃耀著徽文化的燦爛光芒,在中國文化中獨樹一幟。

歙縣是國家文化歷史名城,自宋至清,商業繁榮,教育發達。許國石坊、棠樾牌坊群、漁梁壩、鄭氏宗祠、竹山書院、許村古建築群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新安碑園石刻、漸江墓、長慶寺塔、太平橋、南譙樓、忠烈祠坊、聖僧庵壁畫、黃賓虹故居、貞白裡坊、新州石塔、方春福宅、張林福宅、方士載宅、豐口四面坊、殷尚書坊及大司徒坊、潘氏宗祠、吳氏宗祠、風雨廊橋、東譙樓、徽州府衙、敬本堂、曹氏二宅、稠墅牌坊群、天心堂、棠樾古民居、員公支祠、周氏宗祠、汪華墓、昱嶺關、大母堨、昌溪廟坦及水口、紫陽橋、葉村洪氏宗祠、萬年橋、太湖祠、槐塘雙坊、石潭吳氏宗祠、 巴慰祖宅、 徽州府衙、蕃村鮑氏宗祠、王氏故宅、鄭村和義堂、 雄村五石坊、吳承仕宅、張曙故居、蜈蚣嶺梯田及大隊部舊址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境內還有徽州國家森林公園、清涼峰國家自然保護區。棠樾牌坊群-鮑家花園景區、徽州古城景區、新安江山水畫廊景區、歙縣雄村景區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歙縣傳統上分東南西北四鄉,風俗迥異,除了共同的節日以外,各地還有不相同的風俗節日,西鄉有巖寺的“上九”(正月初九)、堨田的“四月八”、潛口的“六月二”等,民間都要籌集款項,建臺演戲,四鄉的農具傢俱、生活用品、竹木器具雲集到村鎮上來交流銷售,人來人往,熱鬧非凡。如今,還保留著這些傳統的風俗節日,不過內容更加充實,真正變成了規模很大的物資交流會。

東鄉也有風俗節,如大谷運的“六月一”、汪滿田的“六月十”、桃坑的“六月半”、桃嶺的“七月半”、竦坑的“十月半”等,俗稱“保熟節”、“慶熟節”。在這些節日裡,有的用麵粉做鹹淡麵包,有的做油煎米果,有的裹粽子,都為的祈求風調雨順,五穀大熟。並有用麵包、米果、粽子互送親戚,以示“撒福”,相互祝願。南鄉和北鄉的許多地方,還有社節,俗稱“土地節”。二月春分和八月秋分,為一年中的“二、八”社節。過去,人們要去社公祠、土地廟祭拜,祈求年景大熟。有的地方還要剪些寸長的麥杆與黃豆炒在一起,到田畈裡去祭拜,謂之“炒蟲”。這一天,小孩子要剃光頭,謂之“除蟲窩”,意思是祈求無蟲無病,五穀豐登。

篇三:黃山歙縣作文

我來自安徽省黃山市歙縣,那兒是個特別有古文化的一個縣,因為那兒有座古城,叫“徽州古城”,在那兒我感受到了古人的文化和智慧,還有我們歙縣人的保護古文物的堅持力。

然而,在那兒的民風習俗,更是讓人感到親切,整個中國,每個省、市、鎮,甚至是村,雖然都是過年,但每個都有每個的過法,在這兒我就來說說我們安徽是怎樣過年的吧!

由於我去老家時,已經是快三十夜了,過了大年十一就回千島湖了,我懂得大概也就是這段時間我們要幹什麼,所以只能講這段時間啦……

這個臘八那天,是瞭解到的。在臘八那天,許多人都出嫁了,俗話說:“臘七臘八日子好,多少大姑改大嫂。”所以小孩子們追著婚車跑,為的就是得到一包喜糖。

在小年夜那天,家家擺著幾張桌子,迎接四面八方來的客人,大家下午娛樂,直到三四點就開始吃晚飯了,當晚,是由小孩來放煙花的。

假如在那兒的鄉村裡迷了路,需要幫助時,我們可不能這樣稱呼人家:“喂”、“哎”,必須先喊:“同志”、“朋友”、“老人家”,看見人家抱著孩子,要誇孩子:“胖”、“壯”,可不能說:“肥”、“重”。這是我們那兒的諱忌。

大年七年級,是我們那個村裡最熱鬧的一天了,因為家家都起得很早,為的是去看錶演,在村裡的小廣場裡,那裡聚滿了人,願意演出節目可以自願上去演,不管差不差,好不好,都是有獎品的。

我懂得就是這些了,希望大家能去安徽玩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