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2023英語研討會心得體會(通用3篇)

欄目: 黨員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1.32W

2023英語研討會心得體會 篇1

6月2日清晨6:45分,沿著崎嶇彎彎的道路行程一個多小時,到達了離禹城市最遠的_中學,聽了_中學髙雲花老師和_鑑開中學劉穎老師的兩節八年級英語課,聆聽了全國和諧教學法創始人勤教授的現場評課,滿載累累的收穫回到了十里望,到家時恰好是中午1點,一大上午的活動很累但很幸福,因為我收穫了很多、學習了很多、感悟了很多。現在與中學的英語老師們共同分享自己的感悟,因為我多年任國中數學課,原來學的一點英語知識早忘光了,聽英語課連課題都記不完整,因此一定有很多外行話和不正確的地方,請老師同仁指教。

2023英語研討會心得體會(通用3篇)

一、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形式落實到位

_中學髙雲花和_鑑開中學的高穎老師都能夠將學生的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集體探究學習三種學習形式落實到位。教師能夠放手、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這是非常可貴的。教師讓學生學習什麼?學習多長時間?怎樣交流?怎樣展示?怎樣記分?教師心如明鏡,熟練於心,使上課遊刃有餘。達到這種境界,教師在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學生上一定絞盡腦汁,冥思苦想,再加上平時的積累設計出來的,絕非一朝一夕的功夫。教師放手讓學生自學,並不是讓學生自己學去吧,教師輕鬆啦,而忽視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其實不然,這樣的課堂,教師上課更嚴密了、更科學了,教師備課、研課更優化了,用的功夫更多啦,效果自然更好啦!

二、朗讀教學突出呈現

兩位老師都非常注重英語的朗讀教學,髙雲花老師設計了三次自由朗讀和一次站起來集體朗讀,教師採用提出問題、學生朗讀、學生展示、學生做學案上的題,再提出問題、再朗讀、再展示、再做題。採用講練結合步步清的教學思路,教學紮實有效。劉穎老師設計了學生聽錄音朗讀、跟著錄音小聲讀、自由朗讀、檢查朗讀、複述課文朗讀的方法,充分讓學生讀,學生讀熟之後再做題,最後教師點撥。他們都能利用課堂45分鐘的時間讓學生充分的朗讀,並且檢查評價朗讀的效果,然後在進行做題和精講點撥的環節。我聽過很多英語課,朗讀教學體現不足,上課教師講和學生做題居多,把朗讀放在課下啦!你也放在課下完成、他也放在課下完成,多數學生等於課下不完成或者抄襲,朗讀背誦的作業基本就忽略啦。勤教授講,什麼是真的,只有上課看見學生讀熟了是真的,看見學生展示正確了才是會的,學生上交的作業和考試成績都難免是真的。因此,教師一定要抓好課堂朗讀,課堂讓學生充分朗讀,體現英語教學朗讀為本的教學思想,讀不熟或根本不會讀怎樣進一步學習課文哪?

三、上課像考試一樣緊張

上課學生精力高度集中,像考試一樣緊張。教師將練習與檢查融為一體,每節課必有學習自學、課堂練習、達標測試等環節,練習有時多次出現,每次練習,都檢查每個人的學習情況,做到人人清,並且小組記分,達標測試時要求每個同學獨立完成,然後學生檢查記分。課堂教學讓學生高度緊張,自學——展示——練習——檢查——記分——總結——矯正,將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融為一體,教學效果相當好。

四、教法學法靈活多樣

髙雲花老師在啟用練習時,運用電視上選號的方式讓學生抽題作答,最後評價時將冠軍組的團體照片在多媒體上出示,設計了自由朗讀、集體朗讀的環節,這些都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利用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劉穎老師設計了會讀會用學習新詞、學習課文熟讀理解、學以致用拓展延伸、達標測試當堂檢測、課後研學自主評價等環節,充分讓學生自學合作研討,教學效果很好。

五、課堂教學實實在在,實用性強

_鑑開中學劉穎老師的課,沒有一點花架子,實用性非常高,具有很高的推廣價值。

1、上課開始,教師播放英語歌曲匯入新課,此環節可謂“情景匯入,激發興趣”。

2、運用多媒體出示:學習目標,學習新詞,會讀會用。有三個環節,這是我分的。

一是教師領讀拼讀新單詞,板書學生數空加深印象。

二是自己記憶背誦單詞,小組內檢查展示,123組分別檢查456組的學生,檢查到每個學生是否記住。

三是做學案上的新單詞練習,小組代表展示,優秀的鼓掌鼓勵,學生記分。

可想一想,經過三個環節的歷練,學生能不過單詞關嗎?能有不會的學生嗎?這才叫步步清、人人清,新單詞的處理多麼實在呀!

3、運用多媒體出示:學習課文,熟讀理解。

一是聽錄音,看圖畫,整體感知課文。

二是聽錄音,自己跟著錄音機小聲讀課文。

三是學生自由朗讀,大聲讀課文。教師提醒學生先不做題,先朗讀。

四是學生根據課文做學案上的練習題。教師巡迴指導。

五是小組內相互檢查,我看到教師指導學生,撫摸學生的肩膀加油,摸摸孩子的腦袋鼓勵。

六是教師評價,全對的小組舉手,給全對的小組一個小貼上畫。

七是學生展示。生1展示,生2展示,教師評價,鼓掌。通過這七個環節,每個學生都達到了學習課文,熟讀課文的程度,教師的教學多麼紮實呀!

4、學以致用,拓展延伸。將課文分為六部分排序,並且每人一部分讀熟,並鼓勵學生盡最大努力背誦下來。小組展示每人背一部分能夠背誦下來。對於剛剛接觸的新學生教師能讓學生將課文背過,並且每人都背,不見差生,真是不簡單。

六、面向全體,關注每一位想學生

兩位老師都利用了小組合作教學,採用師教兵、兵教兵,師查兵、兵查兵的方法,面向全體學生,不讓每一名學生掉隊。特別是教師讓學生自學、練習之後,小組中生生檢查,小組交換檢查,例如在檢查朗讀時,兩組交換學生逐個檢查,效果很好。

劉穎老師上課有一個小環節使我非常感動。在拓展延伸的環節中,小組展示,以小組為單位每人一段上臺背誦,第一組展示的很好,六名學生都背過了,教師鼓勵後回到座位上。

在第二個小組展示背誦的時候,輪到第二名學生背誦,她忘了、背不下去了,小組的其他同學很著急,這名學生很緊張,教師說:“再給你一次機會,回去看一下再背。”這名同學跑到桌上看了一眼,再背,結果還是沒背下來。這名同學急的眼淚汪汪,因為他覺得給小組丟了分、丟了臉。此時教師將紙條拿過來,讓學生看著讀下來。這名學生看了一下紙條,終於背了下來,剩下的四名同學熟練背下來。教師給這組的學生給予了鼓勵的掌聲,我看見那名背誦吃力的學生留下了眼淚。這樣的情景教師經常遇到,處理的這麼有耐心、這麼關注差生很難做到,而部分老師上課特別是公開課就怕提問到不會的學生而耽誤上課時間。

總之,一上午的聽課學習,再傾聽了勤教授的評課,自己學到了很多東西。特別是知道了“英語閱讀課的上課基本模式”,對指導教學、研究教學起到了方向性的作用。例如,原來的英語閱讀課,特別是英語公開課,經常採用文不離句,句不離詞,將重點單詞的教學滲透到講析課文當中,把記憶單詞的環節拿到預習的環節或者課前處理。而從勤和兩位老師的上課看,英語閱讀課,就要先學習新詞,掃除障礙,並且每人都強化記憶並檢查,非常實在,真是高效低負擔,效果很好,受益很深。

由於水平有限,兩位老師還有很多優秀的做法,表達不出來地方,請大家指正!

耽誤大家的時間,謝謝老師的聆聽!

2023英語研討會心得體會 篇2

20_年6月16—17日,我們19位教師在李老師的帶領下參加了市教研室在羅莊區組織的臨沂市國小英語閱讀專項研討活動,參加“臨沂市國小英語閱讀專項研討會”。雖然這次會議只有一天半的時間,但內容卻很緊湊、充實。對於從未接觸過六年級閱讀課的我來說,這次學習收穫頗多。

16號下午安排的是典型發言。首先是尹老師就國小英語閱讀的幾個重要問題作了闡述。尹老師從閱讀的定義、閱讀的目標、閱讀的發展階段、閱讀與認知、閱讀與口語、閱讀與寫作的關係以及學校閱讀教學活動七個方面對國小英語的閱讀進行了全面詳細的論述,明確了閱讀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在接下來的時間裡蒙陰的任豔老師、平邑的王福豔老師、沂南一小的朱祥慧老師、臨沂二十一中的張傳花老師和臨沂九小的吳豔紅老師五位老師分別就英語閱讀的基礎、英語閱讀的技巧、拓展閱讀材料的編制、讀後寫作以及享受閱讀過程等方面與大家一起分享了他們的實踐經驗和心得體會。他們的精彩報告使我們各位教師在閱讀前的教師選材和學生打好閱讀根基、掌握閱讀中的閱讀技巧和享受閱讀過程、讀後的寫作嘗試這幾個方面有了更細緻、更全面、更系統的認識。

17號上午是專項研討課時間。在這段時間裡來自臨沂五小的李傳霞老師、羅莊區湯莊中小的劉晶老師和臨沂一小的宋傳芳老師這三位教師分別將字母與音素教學、故事教學和主題拓展閱讀教學三節不同課型的課呈現給了聽課的老師們。這三節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李傳霞老師的字母課,李老師通過音標教學加強國小生的英語語音意識很值得我們學習。

語音教學是語言教學的基礎,如果想讓學生真正的學好英語,避免發音不準、漢語式的英語等情況的出現,那麼語音教學便是我們英語教學的必經之路。英語的26個字母的名稱音佔了英語音素的一半,因此,在字母教學的階段就可以將有關的語音知識結合進去,為學生以後學習單詞打下一個基礎。另外,通過字母的學習,教師還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起一些正確的學習語音的習慣和策略。如:聽(音)看(口型)等,這些教學思想在李老師的這節課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現。三年級雖然初次學習字母,但李老師在教學了某個字母后給出一組由這個字母開頭或含有該字母的單詞,讓學生在認讀過程中,初步感知該字母在單詞中的發音,然後以兒歌的形式進行總結,寓學於樂之中,學生們不但接受了知識,還是情願的、主動積極的去接受,這正是教育所要達到的效果,也是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17號下午,來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吳欣博士給我們作了關於國小英語語篇意識與語用能力的報告。吳老師通過分析基本概念和引用大量的例句深入淺出的給我們講解了語篇意識、語用能力、外語教學這三者之間的關係,並對我們以後的教學提出了專家的意見和建議,她的這些有見地的觀點,很值得我們在以後的教學中去落實。

學然後知不足,每次學習都能從專家、名師們身上學到很多知識。在珍惜每一次學習機會的同時我也深知單單學到知識是不夠的,我們的最終任務是將學到的知識內化為自己的教學能力。在以後的工作中,我一定將學到的新的教學理念落實到課堂中去,實現外出學習的初衷。

2023英語研討會心得體會 篇3

自擔任高年級的英語課以來,有關語法教學方面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我:怎樣才能讓枯燥的語法學習變得有趣一點呢?怎樣才能形象地引入這些語法知識,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呢?怎樣才能讓學生不僅只是瞭解這些語法知識,而是能很好地在真實的情景中運用這些語法知識呢?由於困惑種種,所以就很想多多請教在這方面有經驗的老師。

值得慶幸的是,3月23日東莞市長安鎮第一國小舉辦了"東莞市國小英語語法教學研討會",我有幸被派去參加學習。研討會上,首先是兩位老師的語法課例展示,每堂課短短的20分鐘,給我們展示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語法教學例項,讓我看到學生對語法的學習也是這樣充滿了興趣。隨後的羅老師與鄧老師的講座更是讓我豁然開朗,讓我對語法教學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與體會:

為了節省時間,我們教學語法知識的時候往往都會採用Explicit grammar teaching,或者有時候甚至就是直接講解,以為老師講了學生就能記住,但其實這種方法根本節約不了時間,而且教師想要學生能掌握好會花很多時間在操練上。而這次會上提出的Implicitgrammar teaching則主張主要通過情景讓學生體驗語言,通過對語言的交際性運用歸納出語法規則。顯而易見,後一種方法更適合國小生的認知規律和心裡特徵,情景的創設更能吸引國小生的注意力,從而激起他學習的興趣。我們大多數的老師都會認為情景創設一般只用在單詞與對話的教學中,而往往忽視了在語法教學中也應當創設情景。其實創設真實有意義的情景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比較直觀地讓學生體會、理解這些語法知識。首先創設情景引入語法知識,讓學生在情景中體驗,學習興趣會更濃厚;然後創設情景讓學生操練,能讓學生更直觀地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操練,能讓學生記憶更深刻;第三是讓學生在情景中運用語法規則,這讓學生知道學了就要會用,要會用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這不僅更能讓學生鞏固所學的語法規則,並且鍛鍊了學生的語言交際運用能力。

總而言之,真實有意義的情景的創設在我們英語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創設情景也並不是一件簡單易行的事,需要我們不斷地研究與創新,情景的創設不能千篇一律,不能單調乏味,更不能脫離學生的實際,這都是我們應該注意的。

真的很感謝這次的長安之行,讓我在語法教學上的一些困惑得到了解決,但知道了怎樣做並不代表一切都解決了,以後的路還很長,需要我不斷地在實踐中去探索、去反思、去總結,我知道以後新的問題也還會出現,但我相信以後的語法教學的路一定會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