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讀後感 > 讀後感

《懺悔錄》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釋出於: / 人氣:4.58K

昨天晚上粗略的看了盧梭《懺悔錄》的第四章,大致講了他四五年的漂泊生活。他是勇敢的人,敢於承認自己做過的違背道德的事情。不是偽善者。這一章的景色描寫很動人,發生的事情也十分有趣,看過之後,心中有濃濃的滿足感。這便是名著的魅力吧。

《懺悔錄》讀後感

有一晚他睡在歐洲的某條河邊,看著對面的魅力的梯形花圃,氣溫剛好,他睡了難得的好覺,沒有溫床,卻有大自然的美景陪伴,美哉。

他很喜歡週末去大自然中去賞美景。或者欣賞,或者咒罵自己的生活。

第五章的開頭他寫道:“就我這個年歲而言,我的智力比較地發達了,但判斷力卻欠缺些,我非常需要有人教我如何為人處事,因為幾年的經驗並沒能夠徹底根治我那浪漫的幻想,而且,儘管我經歷.了各種各樣的苦難,但我仍舊不很瞭解世事人情,好像我並未從苦難中得到什麼教益似的。”

(一段小語言:我步入叢林

因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義

我希望活得深刻

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

以免當我生命終結

發現自己從沒有活過)

————————————————————————

從寒假到上個月中旬,差不多歷時三個月,終於看完了盧梭的自傳《懺悔錄》以及《懺悔錄》續篇《漫步遐想錄》,前者是盧梭在面對汙衊誹謗時極度渴望的自我辯護,而後者則是這料,人生總會有林林總總痛苦和煩惱,在這個路途中我們到底應該怎樣活、為什麼活。幸福的、痛苦的、愧疚的、憤怒的;自我、友誼,這些都關乎生活、關乎人性、甚至,關乎靈魂。位偉大思想者在生命的最後路途的淺淺悲鳴。看完兩本書的總體印象是:人生的事誰也無法預料。

一、盧梭的童年

童年總充滿美好的回憶,我們差不多每一個人都會懷念自己的童年,而盧梭在《懺悔錄》第一部裡也無限追憶自己的童年。出身於工匠家庭,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即使出身喪母),大量的閱讀增長了他的知識等等。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有兩件事:弄壞了朗拜爾西埃小姐的梳子;種柳樹。在前一件事裡,我們可以看出盧梭身上有代表著所有孩子的特徵——“魔鬼般的倔強”,他在被逼問時“毫不動搖,我寧可死”(p16),每一個孩子身上似乎都有這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倔強、執著、不屈不撓地堅持自己的信念,維護自己的清白。這種性格我也曾經有過,並且在許多孩子身上看過,電影《晨曦中的小女孩》中的小姑娘在面對後母錯誤的教育方式、對待不是自己親身孩子的殘酷時所表現出來的抵抗、寧死不屈的“魔鬼般倔強”也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我相信,吃軟不吃硬是每個孩子的共性,如果你想用“暴力”讓他屈服,那麼失敗的往往是心軟的父母。“一個兒童在平常生活裡性情靦腆溫情,但在激情奮發的時候卻是那麼激烈、高傲而不可馴服。”(p17)他們小小的心靈裡有著自己的祕密的精神世界,而且是一個極為豐富的世界,成人的世俗老練思維是探取不到屬於他們的這個純真、新奇、熠熠生輝而又充滿創造性的神祕世界的,即使是世界上最有創造力的成年人的思維世界也沒有他們的可愛、豐富。而在種柳樹這件事上,我們又看到了小孩子的愛心和對生命的尊重和熱愛,給柳樹偷偷偷渡胡桃樹的水分,挖出一條以為別人絕不會發現的“地下水道”,這麼富有創意和趣味的一個事,也只有小孩子才會做得出來,成人是想不到這種“偉大的工程”的。在小孩子的眼中,布娃娃都是有生命的,萬物有靈。

至於盧梭所說到的對朗拜爾西埃特別的感情我覺得蘊含了一種戀母情結。盧梭出身喪母,在父親和姑姑的撫養中長大,自然對這樣一位“有母親般慈愛,還擁有母親般的權威”的老師有著更復雜的感情,渴望被關注、被愛是每個人的天性,尤其是缺乏安全感的小孩子,因此,朗拜爾西埃小姐打他的時候他產生了快感。盧梭很大可能是這樣的情感需要,至於後來與華倫夫人發生關係後所表現的出來的負罪感大都是這種情感混在其中。此外,性早熟也是盧梭存在的,對於一個喜歡閱讀的孩子來說,書本早已對他的心智啟了蒙,這也許是他特殊心理形成的原因吧。

盧梭在《懺悔錄》中的大膽坦率是為後人所津津樂道的,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在《安德烈·莫洛亞為1949年法國勃達斯版<懺悔錄>寫的序言》提出了這樣觀點:

但是這裡要提請大家注意的是這種坦率的目的是引出盧梭在性的方面的態度和表現而已,而這方面的坦率恰恰又是某種形式的暴露癖。寫自己樂意去做的事,這就使他的放縱行為有了成千上萬的觀眾,自己也因而感到分外快樂。在這一題材方面所表現的恬不知恥使那些和他是難兄難弟、共染惡習和一丘之貉的讀者同他建立起密切的關係。(p626)

事實是什麼,除了盧梭,沒有人知道,大家從心理學等等方面猜錯也是挺有意思的。弗洛伊德的理論應該可以深入解剖,可惜我還沒有機會去閱讀相關書籍。

二、盧梭當學徒時的逃跑

很明顯,盧梭的逃跑,離開家鄉,並不類似其他小孩的離家出走,其他小孩的離家出走是叛逆期的最具誘惑性、冒險性、帶有懲罰父母高壓政策的勇行,是對現實生活的無聲行動抗議,宣告自己已經成年,有自己的思想,最終多數是以孩子們的勝利告終。而盧梭是徹底要逃離當學徒的打罵了,當然其中也有讓他父親擔心的理由,在懺悔錄中他後來也是提到其父親只追他到半途,語氣裡的委屈也是有的。但他是一個衝動性的人,“當我由於空間而計劃逃跑的時候,心裡有多名悽慘,但是在一旦實行這一計劃的時候,心裡反而覺得十分愜意。”(p41),逃跑終於讓盧梭“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做自己的主人了”(p41),而從這可以看出,盧梭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自己討厭的事物,他的這份勇氣也預示了他將來面對所有責難時的堅強。追求自己信念的他得罪了敵人、朋友,但他也毅然走下去,堅持自己的信仰,偉大的思想家總在磨難中產生。

三、盧梭與戴萊絲

戴萊絲·勒·瓦瑟陪伴了盧梭差不多下半輩子,這位做洗洗縫縫工作的善良女人雖然沒有太多的智慧,盧梭卻“第一次看見這個姑娘出現在餐桌上的時候,就特別注意她那種淳樸的風度,尤其是她那活潑而溫柔的眼神,我覺得是無以倫比的,”(p311)盧梭與戴萊絲有沒有真正的愛情?這種愛情維持了多久?這種愛情最終化為了親情?這些都很難說,起碼在《懺悔錄》裡面沒有詳細的說明,僅僅是盧梭單方面的描述是很難下結論的,只有當事人戴萊絲才有發言權。

盧梭也說:“我最初的用意還是想給自己找一種消遣。”p314“說到底吧,我需要有人來接替媽媽:既然我不能再跟她一同生活了,我就需要有個人來跟她的學生一同生活,並且我能在這人身上發現她曾在我身上發現的那種心靈的質樸與柔順。”(p314)人總是渴望幸福的,盧梭也不是怪物,戴萊絲給了他無限的家的幸福和幫助,為其生了五個孩子,在每一次“逃亡”時留下了整理衣服、書籍,晚年照顧疾病纏身的盧梭等等。在《懺悔錄》裡我們可以知道盧梭的想法,但遺憾的是我們對這個善良的女性的思想一無所知。盧梭在《漫步遐想錄》中追憶華倫夫人(沒寫完就猝然而逝),卻沒有寫到戴萊絲(盧梭在那時已經與戴萊絲結婚),只用我的妻子稱呼了。

在此書裡,我們只知道盧梭自己眼中的自己,別人眼中的盧梭是怎樣的,卻不知道。盧梭與伏爾泰、狄德羅、格里姆、以及諸夫人之間到底有什麼恩怨,當時思想混亂、條理不清晰、急於為自己辯護、有精神錯亂傾向的盧梭沒法給我們詳盡的描述,要真正評價這位偉大思想家,需要參考的書籍還有很多,但盧梭在法國曆史上、文學上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拉·羅什把她(戴萊絲)帶到府裡來了,什麼話也不對她說,她原以為我已經走遠了,一看到我,她就一聲尖叫,撲到我的懷裡。啊!友情,心靈的契合,習慣,親密!在這甜蜜而又慘痛的一剎那間,我們在一起度過了那麼多幸福,溫馨,安謐的日子全都湧上了心頭,使我在近十七年幾乎沒有一天不形影相隨的生活之後,更深切地感到第一次別離的錐心之痛。(p546)

四、盧梭與自然

無疑,自然成了盧梭最好的朋友,成了盧梭最後的精神棲息地。在《漫步遐想錄》中這種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在現實生活中受盡人情苦難的他,在自然中寄託了自己的精神思想,自然不會拋棄他,不會背叛他,不會暗中中傷他,在自然的懷抱中他有無限的安全感和舒適感。自由地散步、自由地思考,沒有人給他壓力,也沒有人限制他。人世是如此的可怕,他很自然地選擇了逃避作為保護自己的手段,況且當時他也不得不“逃避”。在發表了《愛彌兒》後到處被通緝、如喪家之犬一樣從這個地方被趕到那個地方,無知的小民用石子砸他的房子,在經過種種的迫害和不被諒解後這位思想的先驅者終於感到他的“一切努力全都歸於無效,徒然自苦而一無所得,於是決心採取唯一可取的辦法,那就是一切聽天由命,不再跟這必然對抗”(《漫步之一》),從而得到了內心的安寧。盧梭在“和諧的大自然的撫慰下,處於心曠神怡的境界中,陶醉於廣闊無垠的天地之間,感到自己同天地萬物融為一體,跟整個自然打成一片。”(徐繼曾語)可以說,盧梭站在了世俗之外、自然之中思考人生,他對人生的淡然有一種來自一種道德的、理想的、形而上的優越感,看慣“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嚷嚷皆為利往”,到死亡“天下”卻什麼都帶不走。看到世人為利益鬥得傷痕累累,卻忽略了品味幸福和快樂,盧梭自然就把他們當作舞臺上的角色,蔑視世人、也悲憫世人。盧梭站在自然中與上帝同在,他在與上帝的高度上觀看人生的過過往往,他與自然之神同在了。

自然陶冶著盧梭,給他安適處,給他養分,而盧梭也深愛著時刻保持本色的、寬容的博大的自然。這種寄情山水的情懷在中國魏晉時就出現了,用道家的話來說就是盧梭“出世”了。但盧梭真的忘卻了世間所有的事嗎?答案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研究了。

“有一切理由這樣想:盧梭在人類思維存在缺點所許可的限度裡說出了真話——他的真話。”(p634)

註釋:

懺悔錄/(法)盧梭著;黎星,範希衡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漫步遐想錄/(法)盧梭著;徐繼曾譯——北京: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團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