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朗讀者》優秀讀書筆記

欄目: 讀書筆記 / 釋出於: / 人氣:2.64W

早些年在電影頻道看到電影《朗讀者》的推介,對之揮毫潑墨,讚譽有加。加之又是巨星凱特-溫絲萊特出演女主角,令我對之興趣大增。於是抱著崇敬的心態看完電影。在享受視覺盛宴之後,內心卻頓覺僵化了。那種把人性解剖之後毫無保留的暴露出來促使人反觀自省的深刻內涵,讓我深深陷入迷惘與沉思,並難以自拔。

《朗讀者》優秀讀書筆記

為了解開迷惘,更深地理解《朗讀者》的深刻內涵,我把同名原著好好研讀了一遍,卻才發現《朗讀者》是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一生懺悔!

《朗讀者》的情節並不複雜。講述的是主人公米夏十五歲時愛上了一個三十六歲的女子漢娜,他們在一起時只會做三件事:朗讀、洗澡及肉體歡愉;一天漢娜突然失蹤,杳無音信;多年後米夏已是一名學法律的大學生,在一次法庭的審判中兩人重逢,然而此時漢娜卻坐在被告席上,因為二戰時她曾是納粹集中營的一名看守;十八年後,漢娜在獲准出獄前上吊自殺,期間米夏經常為漢娜朗讀文學作品並錄成磁帶寄給她;由漢娜的死,米夏也展開了對自己的審判。但其內涵卻超出情節本身,正如曹文軒在序中所言:"在這裡,只有嚴肅的主題,嚴肅的思考和嚴肅的語言。"

卡夫卡曾言:"書必須是鑿破我們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子。"而《朗讀者》,不啻為這樣一把斧子。閱讀它,將使你在愛情、道德、自尊、法律、寬恕等方面陷入沉思。

愛情——到底是你使懦弱的人堅強,還是懦弱的人使你蒙塵?

愛情顯然不是此書的主旨,但卻是它非常重要的一條引子、線索。當一個十五歲的少年與一個三十六歲的女人,尤其是一個有納粹歷史的文盲女人產生愛情,可想而知對這份愛情的堅守以及對世俗的對抗需要多大的勇氣。

不能不說漢娜本身就是美麗的,而這種刻意顯露出來的誘惑的美,對一個涉世未深且情竇初開的少男本身就具有極度的吸引力。不管怎樣,這樣的愛情在不該發生的人之間發生了。但在道德維繫執行的社會裡,戀愛的人必然要面對世俗的審視與拷問,如果沒有勇氣,這樣的愛情註定只能沉於地下。

全書始終籠罩在地下情的敘事裡。成熟的人顯然更在意世俗的觀點,所以成熟的漢娜在壓抑的愛情下,變得神經質;所以曾經勇敢得在眾人面前不懼怕親吻甚至可以當他母親的漢娜的米夏,在走向成熟之後,更懼怕這段愛情的公開,以至在漢娜面臨被被陷害的危險關頭,為了掩蓋這份必遭世俗唾棄的愛情,他選擇了沉默,沒有說出真相替漢娜申雪。雖然他認為這是在尊重漢娜的選擇,但這又何嘗不是對自己怯懦的掩飾?也因此,他可以不厭其煩地為獄中的漢娜繼續朗讀並錄成磁帶寄給她,但卻對漢娜希望看到他的信的希望置之不理,導致漢娜在出獄前選擇了自殺。

這說明,不被世俗和社會承認甚至被詬病的愛情本身就是一場悲劇,這同樣引發我們思考:當一個人陷入這樣的愛情,該如何面對?是與世俗對抗縱使身敗名裂還是放棄愛情直面世俗?當你的某些行為或思想不符合人們的普遍習俗時,當你身處某一圈子其潛規則與自我的道德良知衝突時,你又該如何選擇?

道德——誰有資格拷問與普世價值觀及體制衝突的別人的道德?

年輕時的漢娜在西門子公司工作,奧斯維辛集中營跟西門子簽了約,決定由被關押的猶太人為西門子公司進行生產,而西門子公司需要派遣一些員工看守關押有猶太工人的奧斯維辛集中營,且這些員工需要加入黨衛隊,漢娜便去應聘。對於文盲漢娜來說,到集中營當看守與當公司員工並無二致,況且是在全體國民集體無意識的納粹時期!

成為看守後,漢娜才知道她的工作就是每月挑選出一些年老體弱、不能勝任工作的猶太人,把他們送去毒氣室,以便騰出地方來安排新到的猶太人。她只是一個普通的職員,好好按命令完成任務就是她的本職工作,她能不做嗎?尤其在當時具有層層組織領導的管理體系下,在全國人民都陷於認為猶太人是劣等民族應予消滅的畸態價值觀下,她能違抗命令不幹嗎?但是漢娜並非是完全滅絕人性的,否則她也不會把那些體弱的猶太人選出來送走之前,不讓他們去幹繁重的體力活;讓那些將走上死路的女孩為她朗讀,以便讓她們臨死之前過得好受些;讓米夏在她死後把最後所有的錢捐給集中營中倖存的那位女孩。

作為一個體制下的普通一員,需要生存活命,而這個體制要求你把一項違揹人類良知的事當做一項工作完成,這項工作卻不違反當時的法律,難道後世的人可以要求他們要像中國的先聖一樣"道不行,乘桴浮於海"?誰有權依據後來的反省要求當時的普通老百姓這樣拔高他們的道德和良心?

所以,在審判席上的漢娜兩次毫不畏懼的反問法官:"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她的這一叩問,不僅是問法官,更是對後世我們這些對歷史求全責備的人的深刻審問。

自尊——自尊和自由孰更高貴?

漢娜是個文盲,但她熱愛書籍,因此她只能從別人的朗讀中品位讀書的樂趣。

她對那些能讀寫的人充滿了豔羨,對書籍本能地充滿了歡愛,甚至邁克以她不懂的拉丁文和希臘文朗讀,她也由衷地讚歎:太美了。

漢娜為自己的文盲身份羞愧自卑,深以為恥。她不向任何人透露自己不能讀寫的祕密,即使是自己的愛人,她需要人們認為她是有文化的人以尋得自尊。也許我們會認為漢娜太過於阿q,但那確實是她窮盡生命以牢牢維護的所在。因此在法庭上,當其他有文化的五個女看守以謊言攻訐、誣陷她時,她選擇了承認是她起草並書寫教堂失火事件後的報告,因為她覺得減輕罪刑如果必須以公開她的文盲身份為前提,觸及了她的自尊底線,她寧肯受冤也不能讓自己的自尊受傷。

也許我們太多人不會把文盲與自尊牽扯上太大的聯絡,但每個人的自尊容量是不一樣的。在漢娜那裡,文盲身份是她的自尊心所不能容忍的。所以我們不難明白,漢娜為什麼選擇自尊,而放棄自由。

法律——以正義的名義還是以統治意志的名義審判?

對漢娜的審判,用戰時的的法律來看,漢娜僅在於履行職責,她是無罪的,但戰後的法律卻不這麼認為,因此,讓漢娜以戰後的法律來承擔罪責成了德國的每個人減輕自己不作為罪責與良心譴責的最好結局,漢娜是有罪的,但同時漢娜在更大意義上也替許多人做了替罪的羔羊,包括審判她的法官。

然而不這樣做還能如何呢?若宣告漢娜無罪,將如何成就大家對戰後德國的寬恕?判決全體德國人有罪,這是正義能承受之重嗎?

寬恕?——也許只有時間可以做到這一點

猶太人當然不能遺忘大屠殺、種族滅絕,忘記歷史等於背叛。但德國人渴望能得到他們的原諒,所以德國總理下跪了,德國人一次又一次地表達歉意和反省。我不知道猶太人是否滿懷悲傷地寬恕了那個有罪的國家,我所看到的是《朗讀者》裡那個教堂大火倖存的小姑娘,即使步入老年後,對作過認真反省的漢娜捐出來的錢說的話得決絕:"這些錢我不能拿來做什麼,如果我把錢給了隨便跟什麼清掃猶太人有關的東西,對我來說,那就是赦免,而這正是我所不能給予的。"

我理解這個倖存者的感受和決定,不要指望從被害者那裡是那麼容易獲得寬恕的,即使永不寬恕也不是被害者的錯誤。加害者永遠不應當是帶著得到寬恕的想法去反省,否則反省就是功利的。

某專欄作者曾這樣評價《朗讀者》:"這震撼不像《辛德勒名單》或《鋼琴教師》那樣直接,而是通過綿密的:傷感,在人性最薄弱的部位慢慢滲透、裂變。"是的,《朗讀者》就是這樣一部極具穿透力的作品,它迫使你竭力剖開人性的最深處進行反思,而在反思中,你獲得了"情感上的昇華和精神上、人性上的昇華"。由此,《朗讀者》不僅只是作者單純的"令人難以置信的一生懺悔",更是我們觀照愛情、道德、自尊等方面而做的一場人生懺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