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讀書筆記3000字範文大全

欄目: 讀書筆記 / 釋出於: / 人氣:1.91W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3000字

讀書筆記3000字範文大全

鄉村社會無疑是中國的傳統社會,直到今天還在中國佔據主流位置,儘管它已經成為新潮和時代的棄兒,成為追求現代化的心病。我們不喜歡它了,覺得揹著這個名字在國際上有點欠地位,脫不了國際大款眼中的土包子形象。可是努力奮鬥了半個世紀,我們還是擺不脫這樣的糾纏,還在想方設法;個人想脫農皮而脫不掉,國家想脫農皮也常感為難。

因為鄉村社會本來就是個穩定的不容易改變、不容易創新的社會;農業的特點是求穩,四季的輪迴即可保證農業的運轉,四季的輪迴立刻帶動人民的生活、帶動人民的觀念跟著輪迴。鄉村因為不變,所以重視傳統,所以重視經驗,所以有了老一輩的權威地位。長輩們繼承了前代的一切方法、標準,這些舊傳統,是足夠把當前生活應付得服服帖帖的。後生小輩自然只能唯唯諾諾,專以學傳統為務,務必把老者當權威、當老師,只能尊崇不能違反。待過幾十年,自己也登上老者的尊位,可以捋著鬍鬚滿有把握地數落乳臭未乾的後生了;這樣的經歷,好像複製一般,一批又一批地複製,如同四季的複製。

生活方式影響生活的觀念。不願意變革、只求穩定是農業社會的思想特徵。老人的話就一定是對的,可以成為人生的指標,因為他傳遞著祖輩們的心得,是靠世世代代歷經洗練淘出的金玉之珍。聽話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後生要樹立正面形象,聽話是先決條件,老人的話不對你也不可以反駁,你也不可以頂撞。傳統教育要求孝,孝的主要內容就是“無違父之道”,且根本不許懷疑父之道算不算是道,一懷疑就危險,一危險就可怕,後果是嚴重的。聽話者,善守祖業者,可以得一世英名,說不定還有御賜的嘉獎。退一步講,就算上輩人的確立錯了規矩,你也沒有可以頂撞可以反駁的資格,你可以陽奉陰違,但是照顧老人的面子和情緒是頂重要的事情,是嚴重地關乎道德的事情。此外再無可退步的地方。

費孝通稱之為長老統治。

說得好像農村簡直不需要進化、不需要新生事物一樣,那也是不可能的,新變化總會有,只是很慢而已。老人總不希望變,對新事物要反對,要壓制。下一輩在遵守祖訓的同時總要冒些另類的想法,但是又要顧及自己的名聲,養成“美好的德行”,就不能針鋒相對來犯上作亂,必須保持恭順的嫵媚樣子。這樣,就誕生虛偽,就偷偷摸摸幹移花接木的事情。表面贊同,實際反對,表面繼承,實際修改,你定你的標準,我做我的解釋。看起來祖宗之法還佔著神龕享受膜拜,實際上後代的蛀蟲們正陰險地一點一點侵蝕它的肌體。也正因為矛盾是靠這樣一種溫柔的方式來調和,所以變革的節奏緩慢。也正因為變革節奏緩慢,才產生了這樣一種溫柔的調和方式。

傳統中國是農業社會,別說一般無智識的農民大伯不動腦筋地在鏈條上依次執行,就連高層知識分子、尊顯的皇親貴族也在不動腦筋地跟著執行,這是整個社會的特徵,整個社會的內涵。誰能逃逸於空氣之外,呼吸於無空氣之鄉呢?

自漢朝以來,孔子的儒學被統治階層奉為至寶,是修身齊家治國的聖經,歷代不求變革,唯恐不能洞悉孔子的原意。直到清代,儒家學說老而彌堅,不經歷風雨卻天天都是彩虹高掛。中國的王朝不斷更替,後來者儘管對自己的敵人老輩子口誅筆伐,可是待自己上位,還是誠惶誠恐地照抄原文,用前代的印版印自己的朝廷。一亂一治地複製不停,社會還是老樣子,換了姓名不換制度,猶如鄉村換個村長,也只會用前人的方式拿鋤頭。北方陌生的草原民族數度入侵以至淹有全國,本來這一股陌生的力量沒有儒家的傳統血液流淌,可以不必用前朝的印版,但是他們自己本身也沒有印版,於是面對中國廣闊的農村手足無措,“英雄入彀”,立刻從征服者搖身變為奴僕,主動接受中國長者的傳統教育,戴精美的中國枷鎖,做穩定的中國國君。這一條,為中國史家頗感自豪,因為足以證明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超強的魅力:軍事上屢屢獲勝的暴發戶,在政治上、思想上無一不投入中國老當家的懷抱。的確,不求改變的傳統中國社會把力圖改變的外來野蠻人給改變了,最成功的改變就是把他們也改變得不求改變了。在歐洲,野蠻的日耳曼民族衝跨了強大的羅馬帝國,促成了新鮮的封建制度,因為羅馬帝國沒有像我們這樣偉大的農業;在中國,最囂張的蒙古鐵騎也被馴化成溫柔的綿羊,因為中國有天下最偉大的農業。

再看看知識分子都幹了些什麼。從春秋戰國百家爭鳴以來,中國思想界雖然也人才輩出各領風騷,但是縱使歷史給了這些知識分子兩千多年時間,也還是沒有一個出息得可以和孔子齊名。相比孔子,後世這一切的人才,都只好二流就座。因為這些著作等身的思想家們,其實只好被稱作翻譯家、訓詁學家,他們之中絕對沒有革命家;翻譯家、訓詁學家注重的是準確地反映本來的意思,追求的最高境界是當孔子肚子裡的蛔蟲。孔子思想能夠經久不衰,一本《論語》能夠在幾千年後為我們耳熟能詳,正要託這些翻譯家的福。為什麼不能違揹他老人家另起爐灶?為什麼兩千多年時間不能產生另外一種學說?為什麼兩千多年時間沒有人懷疑孔子的牌位有沒有放對位置?為什麼再也沒有百家爭鳴?放入農業社會這個大背景,就不需要再問這麼多為什麼了,當全社會都用農民的思維方式考慮問題的時候,一切的為什麼都是危險的,一切的危險都是可怕的,後果很嚴重。誰還居然會想到這裡居然存在一個“為什麼”呢?這麼一個傳統可以維持社會的穩定,自然這是一個需要維持的傳統,不能反對的傳統。當然,社會在發展,新思想自然也要發生,翻譯家們採取的方式正是鄉村的後生的做法,小心謹慎地在為孔子作注的時候不著痕跡地摻入自己的想法,明明是自己的東西,就算根本和孔子唱反調,還說最接近孔子的原意。這種一點一點的滲透,有的時候也會騙過他本人,以為自己真地洞悉了孔子的心聲,可以為之代言;有這種感覺的思想家,常覺得自己是有大成就的思想家。也正是這樣一點一點的滲透,使得儒家學說在緩慢但是不間斷地發展,有著越來越豐富而精深的內容;同樣是因為這一點一點的滲透,使得革命不能發生,儒家萬變不離其宗,還是儒家。

鄉村社會有多慢,政治社會就有多慢,思想社會也就有多慢。傳統是一切的中心,是人民心中的聖碑,那最有資格代言傳統的長老們,自然就是聖人,有不可置疑的權威。鄉村的老人、宮廷的老官僚、學院的老學究因為把傳統守得最老,所以最為人敬重。整個社會的任意角落,都瀰漫傳統的觸鬚,稍有反叛即被它縛住,吞入口中,消化於無形。中國社會正是因為藉著傳統的強大力量,保持著穩定,可以長期綿延,建成一部完整的,有開端,有發展,有高潮,有衰落,有結束的整個過程的封建史,建成世界上最長的一部封建史。農業在此立下大功。可以想象,沒有19世紀以來東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沒有西方文化的大獲全勝,中國要想在20世紀繁衍出資本主義運動的風潮,繁衍出社會主義的理想,要想發生對於封建時代的全盤否定,那是何等艱難!

當今中國,無可爭議已經認可並誠心地接納了來自西方的新風尚。但是幾千年農業文化的滋養,誕生的眩目的光芒,很容易讓人驕傲,“很有面子”。至今人們仍然津津樂道,暢談四大文明古國的榮耀、四大發明的卓越、文明延續數千年不斷的個性,以及漢唐引領世界的風騷,每每有依依不捨的情愫。的確這一切的宣講可以增強民族自豪感、增強民族向心力。但是要警惕自己,別做了翻譯家,別迷失在傳統的光芒中,思想家一個人的迷失,常常會導致眾多人的迷失。要切記:固然我們的傳統中有值得驕傲的東西,但是我們的傳統中有更多值得惋惜的東西。為什麼連綿兩千多年的傳統社會僅僅只奉獻了四大發明而沒有更多?為什麼我們那麼發達的農業始終催生不出現代化的生產工具?為什麼有數千年雄厚基礎的大中華帝國會被區區小國輕易超過?……有很多會讓我們覺得很沒面子的為什麼呢!要切記:後生可畏!更要培養可畏的後生!

當今中國,正在努力擺脫農業大國的形象,要褪掉農業文明的神光,降低農業的比重,減少農民的成分,因為我們已經認識到了農業文明的背後隱藏的諸多弊病。但是,也許對於農業思維的頑固存在,我們的認識還沒那麼明確。“聽話的才是好孩子”,這樣的思想,起碼現在還佔著統治地位;在廣闊的農村,傳統的生活方式、傳統的思維觀念仍然悠悠然、施施然地捋鬍鬚教訓著後輩。更重要的是,改變這樣的思想,別再讓它阻礙新生事物的成長,別再讓後輩們只能偷偷摸摸地搞小動作了。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3000字

早在工作之初即在導師的推薦下,懷著無比崇敬的心理拜讀過我國著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民族學家、社會活動家,中國社會學和人類學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由於人生經歷和學識等因素的限制,對費老先生的大作深層意義理解僅限於文字層面,其中蘊含的深厚社會意義與現實意義不甚瞭解。

XX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資料公報顯示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665575306人,佔49.68%;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674149546人,佔50.32%。在中國的城市化程序中,東部沿海和南方地區城市化遠遠高於中國西部地區,也就是說,中國的西部,農村人口遠遠高於城鎮人口,在縣一級,農村人口比例基本佔到全縣人口的80%,而基層法院所管轄的案件90%以上都與農民有關。那麼,如何在一個經濟和文化不發達的農村地區做好司法工作是我們每個司法人都應當思考的問題。

工作之後,在我國西部基層法院工作至今,由於工作的性質,常年來走村下鄉,工作於農村的田間地頭、土灶泥炕之間,與農村群眾拉家常、收莊稼已經成為工作的一種常態,也使我對中國社會這個罪龐大的群體有了一個最直接的觀察與思考。去年在書店看見一本人民出版社XX年出版的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懷著對農民兄弟的深厚感情和對費孝通先生的崇拜,買下後回家細讀之,結合當前基層法院工作的現實需要,使我對當前鄉村環境下的司法工作有了一個更加深入的認識,也對我所從事的西部基層法院工作有著很大的啟發意義。

一、《無訴》與“審判五進”。費孝通先生在《鄉土中國》中的《無訴》一文中認為:“但是在鄉土社會的禮治秩序中做人,如果不知道‘禮’,就成了撒野,沒有規矩,簡直是個道德問題,不是個好人。一個負責地方秩序的父母官,維持禮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不是折獄。如果有非打官司不可,那必然是因為有人破壞了傳統的規矩。”……“生活各方面,人和人的關係,都有著一定的規則。行為者對於這些規則從小就熟習,不問理由而認為是當然的。長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規則化成了內在的習慣。維持禮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權力,而是在身內的良心。所以這種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理想的禮治是每個人都自動地守規矩,不必有外在的監督。但是理想的禮治秩序並不常有的。一個人可以為了自私的動機,偷偷地越出規矩。這種人在這種秩序裡是敗類無疑。每個人知禮是責任,社會假定每個人是知禮的,至少社會有責任要使每個人知禮。……打官司也成了一種可羞之事,表示教化不夠。”費老先生的觀點在現在的西部農村地區同樣適用,去年筆者所在法院有這樣一個案例:王老漢有三個兒子,在86年分家時,大兒子和二兒子在各分的一間房屋後分家另過,王老漢與三兒子居住兩間房屋,後三兒子不幸病逝,王老漢在老伴過世後,身患重病,無人照看,大兒子與二兒子因有分家協議不願照看王老漢。王老漢無奈將兩個兒子起訴到法院,法官經調解,雙方還是無法達成協議。後戶縣法院決定藉助“審判五進”平臺,在王老漢所在村公開開庭審理該案。開庭當天,大兒子與二兒子經法庭合法傳喚,沒有到庭,而是在開庭時委託村幹部要求法庭調解,後經法庭當庭調解,王老漢的贍養問題當天予以解決。後來還有一起贍養案件,法庭同樣是決定在原被告所在村開庭審理,在開庭公告張貼後,雙方就達成調解協議。

深思戶縣法院這兩起案件的審理過程和結果,使我對費老先生的《無訴》一文有了一個重新的認識,雖然農民群眾沒有很高的文化素養,但是他們也認為“如果不知道‘禮’,就成了撒野,沒有規矩,簡直是個道德問題,不是個好人。”“打官司也成了一種可羞之事,表示教化不夠。”於是前邊所說的兩案的被告在得知法院要在村裡開庭後,很快就答應贍養老人,這是為什麼?因為他們害怕村裡人說他“沒有道德,不是個好人”,因為他們知道這是“一種可羞之事”。於是我就想,如果在審判工作中,我們能夠利用“審判五進”平臺,針對一些特殊案件,以“審判進農村”的形式,就地開庭,不僅可以使案件順利審結,也能起到教育群眾的效果。

二、《文字下鄉》與法律宣傳。法律宣傳是法院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這個宣傳不是交給群眾生硬的法律條文,而是讓他們知道法律,用法律來解決生活中的糾紛。費老先生在《鄉土中國》的《文字下鄉》一文中說到:“其實鄉村工作的朋友說鄉下人愚那是因為他們不識字,我們稱之為‘文盲’,意思是白生了眼睛,連字都不識。”“‘愚’如果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識字不識字並非愚不愚的標準。智力是學習的能力。如果一個人沒有機會學習,不論他有沒有學習的能力還是學不到什麼的。”同樣,我們不能說農村人不懂得法律或者不認識法律條文上的字就說他是愚的,如果他沒有學習或者接觸法律,他怎麼會知道、懂得法律呢?懂不懂法律,與他們識字或者是農民無關,而與我們是否給他們提供懂法的機會有關,與我們的法律宣傳工作有關。

費老先生在《鄉土中國》的《文字下鄉》一文中又說:“所以在提倡文字下鄉的人,必須先考慮到文字和語言的基礎,否則開幾個鄉村學校和使鄉下人多識幾個字,也許並不能使鄉下人‘聰明’起來。”同樣,我們在法律宣傳過程中,也要注意宣傳的物件,做到有針對性,教給農民群眾真正需要的法律。如果你教給祖輩耕種的農民《海洋法》,你能期望他們弄懂嗎?可能《土地承包法》等能夠很快的使他們變得“懂法”起來。

三、《長老統治》與司法調解。調解是當前解決錯綜複雜農村社會矛盾的一個很好的方法。但是我們有很多法官對個別農村案件是“久調不決”,究其原因,乃調解方法問題。費老先生在《鄉土中國》的《長老統治》一文中寫到:“……說近似而不說確當是因為這裡還有一種權力,既不是橫暴性質,又不是同意性質;既不是發生於社會衝突,又不是發生於社會合作。它是發生於社會繼替的過程,是教化性的權力,或者說爸爸式的,英文裡是paternalism。”“因之,每個要在這逆旅裡生活的人就得接受一番教化,使他能在這些眾多規律下,從心所欲而不碰著鐵壁。”“教化性的權力雖則在親子關係裡表現得最明顯,但並不限於親子關係。”鑑於此,使我聯想到在司法調解過程中,有我們法官在調解中所不能說服的地方,我們法官為什麼不借助這種“教化性的權力”來幫助我們做司法調解工作?比如在鄰里糾紛中,雙方互不讓步,判決後的執行成本顯然大於群眾的訴訟利益的案件中,法官藉助這種“教化性的權力”在得到案結事了的同時,也更有利於農村地區的社會和諧。

《鄉土中國》可以說是瞭解中國社會中不可不讀的一本書,再次細讀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一書,與審判實踐相結合,發現對我們做基層法院工作、審理農民群眾案件有很多值得借鑑的社會理念和工作方法。雖然該書論著成於上世紀40年代,但是時至今日,還是值得基層法院工作同志一讀。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3000字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先生的一本影響頗大的書,全書僅五萬多字,可謂“大家小書”。而全文通俗易懂,語言活潑,描寫了一個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裡的一種特具的體系。讀完這本書後,面對大作,當然不敢談有什麼意見,只是淺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鄉土本色

費先生在書中給我們展示了鄉土社會的特點所在。

從基層上去看,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我們的民族確實是和泥土分不開的,u中國的文明的根源就是土地,是取資於土地的。古往今來,中國人有這麼一個傳統,安土重遷,口袋裡有了點積蓄就去買地。哪天衣錦還鄉了,就得置地購宅。或許大家都覺得,別的東西說不定哪些時候就失去了,而只有土地它是正正當當地就在那裡的。

鄉土的非流動性就直接導致了血緣和地緣的出現。血緣是一套根據血緣親疏關係來決定對對方權力和義務的體系,血緣是穩定的力量。而地緣在人口不流動的原始狀態下是和血緣合一的。也就是說血緣相近的群體在土地允許的狀況下是生活在一起的,只有土地上的資源不夠了,才會有一部分人漂流帶到外地,要麼在另外一個群體裡生活下去,要麼重新開闢一個群體。而前者往往是不被另外一個群體所接受的,因為在地緣上他們是不相接近的。

從社會秩序來看,在鄉土社會中,“禮治秩序”是佔主要地位的。我們可以說鄉土社會是“無法”的社會,因為它是“禮治”的社會。但禮治並不是說是根據個人好惡的統治,而是社會公認合式的行為規範。所說的“禮治”也並不是君子統治,它包含著國家暴力,社會階層的嚴格命定,各種在今天看來屬於野蠻殘暴的某些行為也是屬於“禮治”的範疇。比如陪葬,株連等那都是禮,是人們心中形成的共同的行為習慣。也就是說,禮並不是靠一個外在的權利來推行的,而是從教化中養成了個人的敬畏之感,使人膺服。在鄉土社會中,人服於禮是主動的,是世世代代傳下來的價值觀念。但“禮治”在表面上是人們行為不受規律拘束而自動形成的秩序,其實不然,它只是主動服從於成規而已。也就是說,禮治的可能必須以傳統可以有效的應付生活問題為前提,但在一個社會變遷很快的社會裡,傳統的效力時無法維持的,所以費先生指出,“禮治”也將會在社會變遷中慢慢走向“法治”,這是“禮治秩序”的未來,也是鄉土社會的未來。

費先生也在書中提到鄉土社會中權利的四種性質方式:從社會衝突中所發生的橫暴權利,從社會合作中所發生的統一權力,從社會繼替中所發生的長老權力,從社會變遷中所發生的時勢權力。在安定的社會環境中,長老權力是強勢的,而時勢權力則相對不發達。時勢權力的權力的構成充分地說明了中國鄉土社會的環境是固定的,變遷慢。

二、淺談差序格局

“差序格局”是費先生的獨創,在書中,他打了個比方,將西洋的“團體格局”和中國的“差序格局”區分開來:西洋的社會有些像我們在田裡捆柴,幾根稻草束成一把,幾把束成一捆,幾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個挑裡都屬於一定的捆、扎、把;而中國的社會格局不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通過這個比喻,費先生把中國傳統社會的特點形象具體地表現出來了:

首先是執行私人道德。“私”的毛病在中國的鄉土社會中實在是一個較為嚴重的弊病,“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個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物上霜”就可以顯現這點。而在西洋的團體格局中,道德的觀念是建立在團體和個人的關係上的,團體是超於個人的存在。其次是判斷標準的隨機性。中國社會富於伸縮的社會圈子會隨著勢力的大小而變化,對於不同的環境和人事,自然就會有不同的對待方法,我們往往講的是攀關係,講交情。而西洋社會將的是權,社會對每個人是公道的人對人遵守的是一樣的規則,就是要互相尊重權利,而團體對個人也必須保障這些個人的權利。再次就是模糊的社會組織的界限。比如在書中提到的關於“家庭”的概念,在中國,“家庭”這詞是含糊得很,可以是自己和太太,可以是加上孩子,還可以是加上其他的伯叔侄子之類的。而在西洋社會,“家庭”就是指他以及妻子,未成年的孩子,明確得很。最後就是社會結構的層次化。中國的傳統社會向來就是階級社會,上下級關係的明確規定,使得社會層次分明,鄉土中國的社會網路是由等級差別的。而在團體格局中,人是平等的,是被一視同仁的。

費先生說,在差序格局中,以己為中心,向“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絡成的社會關係,像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可以這麼說,在立體社會中,每個人都是石頭,而當這些石頭一起扔進水中的時候,就產生了許多的中心點,這些點各自推出去的波紋在不斷交匯,而且還不斷移動,由此我們可以聯想到人類社會中人們之間相互關係的強弱也會因相互作用而處於不停的變動之中,或者說個人“圈子”的範圍在不斷地“伸縮”,這樣的動態模式也許可以更形象地體現出“差序格局”中人與人之間複雜和變動的相互關係。

而在中國複雜和變動的社會關係是有著它的社會根源,可以這麼說,“差序格局”的形成是深深植根於中國傳統的道德體系之中的。在《鄉土中國》裡,費先生指出中國傳統社會中的“差序格局”是由儒家文化中孕育出來的,而孔子所提出來的“推己及人”正是這樣一種模式,在中國這種社會結構裡,從自身到他人正是一種推的過程,社會關係是逐漸從一個一個人關係推出去的。儒家所看重的倫理之道鬼神,“君臣,父子,貴賤,親疏,爵賞,夫婦,政事,長幼,上下”正是傳統“差序格局”的狀況,就是要建立社會等級和社會制度。

三、中國發展過程中的鄉土格局

《鄉土中國》有許多的延伸意義,讓人看完有一種對鄉土社會發展未來探窺的慾望。

有一位中國社會學史的研究者曾這樣寫道:《鄉土中國》是以中國的事實來說明鄉土社會的特性,勾畫出中國基層社會結構的原則。“費先生多年研究的物件是中國的鄉村,他認為在鄉村裡可以看到中國大部分人民的生活,一切問題都牽連到這些在鄉村裡住的人民,所以對於他們生活的認識應當是討論中國改造和重建的重要前提。費先生力圖使自己的研究緊密的結合中國實際,研究如何從鄉土社會轉到工業社會”。

而中國傳統的鄉土社會在向工業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城市化的過程中受到了很大的衝擊。禮治秩序的全面打破,血緣和地緣的分離,劇烈的社會變遷,使得人們不再圈定在一定的範圍內,而是更加迅速地流動,這就導致了更多的鄉土本色被花花世界所淹沒。

最明顯的是社會關係網路的變性。傳統的鄉土社會是以自己為中心所推出去的圈子,關係的親疏是以距離的遠近來衡量的,而在近代以來,中國人的人情關係開始發生微妙的變化,但社會關係還是含糊得很,倒也不像西洋的“團體格局”。不過可以打個比喻,中國人的人情視野開始有點像遠視者眼中的景觀,近的反而看不到了。鄉土社會是私人關係累積的群體,費先生書中也有提到,在傳統結構中,每一個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圍劃出一個圈子,這個“圈子”是“街坊”。過去喜事要請街坊喝酒,有喪事鄰里也要出手幫幫,中國有句古話“遠親不如近鄰”,在中國傳統社會裡,街坊鄰里就構成一個比較固定的群體。而我們的現狀是,隔門的鄰居不太往來了,甚至是不相認識了,一個小區裡的人們只是為了各自的需求住到了同一塊地域裡,沒有了以前同一塊地域內的相互依賴關係。

當然,中國的本質還是鄉土的,即使她從“農業大國”到“工業大國”。中國人骨子裡的私德是不會一下子消失的,卻反而有一種加重的趨勢,社會上盛行的“各走各路”的風氣使得這個社會更加地冷漠。中國的五千年文化是孕育於農業文明中的,中國人身上的“泥土味”是不會失去它的香氣的,所以老有一些“城市人”在那裡鄙視“鄉下人”,那就有點可笑了。

以上是本人看完《鄉土中國》後的一些想法,其實看完《鄉土中國》之後有許多的感想,但又不足以成文,所以只將能成文者呈現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