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大學》讀書筆記2篇

欄目: 讀書筆記 / 釋出於: / 人氣:3W
本文目錄《大學》讀書筆記儒典《大學》讀書筆記

《大學》是我最早接觸的,也是最啟發我人生的一本不朽的中華古代經典。讀了這本偉大的經典著作我對人生有了一種新的認識,是《大學》令正值求學階段的我對未來少了一絲迷惘,多了一絲籌劃。

《大學》讀書筆記2篇

《大學》為人生規劃出八大階段: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明明德和至善。達至善者堪稱完美。我們平常人對於達到明明德和至善,可謂是難於上青天,但我認為《大學》指引我們人人都應以至善為人生目標。這樣才能達到儒家所倡導的“仁愛"與“王道”。所以我就將“至善”立為我的終極人生觀,並將按《大學》中的規劃去努力奮鬥。

《大學》中倡導的人生第一階段“格物致知”就是要我們首先達到“知本”即認識自然事物的根本,對自然本質奧祕有挖掘的好奇心,從而增加認知的廣度與深度。為此我平日裡更加留意對一些平常事物的觀察和認識,憑藉我日久天長的細心觀察認識,我對很多科學知識都有了本質上理解。從而堅定了我對科學的認可,認清了迷信,封建的思想無非都是自己欺騙自己,本質上是空的,而真理的根本實踐證明是堅定可靠的。有了這種認知我發現我已自然邁向人生的第二階段“誠意”也就是“毋自欺也”不自己欺騙自己。有了第一階段對事物科學本質的認識做基礎,第二階段很自然的完成了過渡。然而《大學》為我們規劃出的人生八大階段,並不是那麼簡單的幾個過程,是需要我們一生去奮鬥的。 人生能達到“治國,平天下”的英雄尚且鳳毛麟角,有“明明德”達“至善”者恐怕只有古今聖賢了。對於我們大多數人,其實並不需太過於追求人生的結果,體會《大學》中對人生提出的奮鬥過程才是最主要的。

《大學》伴隨了我五六年,從一個懵懂少年到現如今成長為一個有思想,有判斷力的青年。《大學》對我思想上的成長有著巨大的功勞,我相信《大學》這部經典將會為我的人生繪出一幅精彩的畫卷。

儒典《大學》讀書筆記《大學》讀書筆記(2) | 返回目錄

一、孔老夫子一生所行持,實際上就是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奔走呼籲,這是有當時深刻的社會歷史根源的,這裡不具體闡述了。此外,孔老夫子本人,他是有深厚的內修功底的。因為他首先應是“修身”的典範,所謂“學為人師,行為世範”。否則,若沒有內在和外在完美的統一,他的思想就不可能在漫長的兩千多年的中國歷史長河中不斷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二、簡要談談對孔老夫子的內修境界的認識

這裡僅從《大學》角度談。雖然,《大學》是孔子的學生曾參整理成文,但後人認為《經一章》是孔子的原話記錄,《傳十章》一般認為是對“經”的解讀。本人認為,“傳”十章,主要是曾子老先生為“經”一章尋找理論依據。大凡有人提出一種學說或理論觀點,除了引用大量事證外,一般都需要有說服世人的權威著作或言論作為理證,表示有古聖先賢的傳承為依。這樣更加令人可信可依可行。即使引用大量古賢言論,只能是一種論據,並不表示能夠完全解讀作者本人治世理念的全部核心,更深度的資訊不一定借用古人的話就能完全透露出來,況且“傳”十章所引用資料更多是從社會功能性方面去註解的。本人這裡試圖從內修角度去解讀三綱要乃至“修齊治平”理念。

1、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就是他內德光明的一個註腳。德性,本來就是光明的體性,也就是通常說的慧性。“明明德”第一個“明”,一般作動詞解釋為對明德的能動認識。在經世方面,古今賢哲多解讀為弘揚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故而把第一個“明”定義為“弘揚”等義,但這遠遠不能涵蓋“明”的後得“智”性一面。所以,僅僅“弘揚”一詞,內在的明德是不可能真正彰顯出來的。所能弘揚的,只能是社會道德人性的一面,卻不能涵蓋內在修為超凡脫俗的一面。若沒有這一面的內德,孔子的思想就不能碰撞出如此燦爛的火花來。所以本人覺得此處更是一種明“智”的狀態,這種“智”體現在《大學》提到的“格物”而“致知”,通過這個路子,達到對“明德”的覺悟,則“近道矣”,即通達體性之“大”(上期對“大學”之“大”的解讀),它包容一切,涵蓋一切,空明廊闊。

2、大學之道在“親民”。這反映了夫子教化世人的著手點,在於建立井然有序的理想社會,並以遠古堯舜禹,近之西周王朝為樣板奔走呼籲,終身致力仁政仁愛理念。

關於“親民”,很大部分學者根據《大學》所引用《康誥》“作新民”而註解為“新民”,所謂棄舊圖新、去惡從善是也。本人從內在德性修養角度,認為垢盡為新,“德潤身”,光明顯現為新。但從行道角度講,“親民”不僅是“作新民”,而有更深的內涵。否則,同一篇目中,為什麼不直接根據古語概括為“新民”而採用相異的詞彙呢?顯然,二者內涵有所不一致。即使孔子或他學生,若僅僅是“新民”涵義,他就沒有必要另外創造一個“親民”詞彙。再閱讀後文,《大學》引用《康誥》語“如保赤子”,這樣“親民”之意才趨於完整。“如保赤子”說的是愛護民眾如同母親護親生嬰兒般。所以,“親民”與孔老夫子一生倡導的“仁”,即與“仁政仁愛”在核心上,極為一致。這是順理成章的事。

3、大學之道在“止於至善”。

“止”,《大學.傳十章》第三章“《詩》雲:“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詩》雲:“緡蠻黃鳥,止於丘隅。”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詩》雲:“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歸納起來,於社會,就是人各安其位,秩序井然,順乎自然。於個人,君子知其所為,知其所不為。這也是明瞭治國做人所彰所遮,所彰,即止於至善,揚聖賢明君仁政君子之道。所遮,即戒行,杜絕暴君暴政小人之行。

上述三個“在於”,即“三綱要”,分別從內證德性,外化德行,仁愛所依等三方面講述了通達大學之道。

4、緊接著,《大學》論述曰“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前面分析了“止”的涵義,一是彰至善,明“君子有所為”,一是遮止“君子有所不為”。水有“止”,就不起波瀾,人心有“止”,心則安靜,心安靜則各守本分事。安守本分,則摒除物慾的矇蔽,這便是“慮”的作用,也就是起“觀”智。有“觀”則有“照”,觀照同時,即是“得法”,明明德之本。則近道矣。道次第頗是分明。讓我們不得不佩服東方聖人孔老夫子的內修功底,真乃個人修身實踐與家國天下治理理念完美統一。

三、闡明“明明德於天下者”應該怎麼做?

《大學》概括為“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1、起用古人的經驗。在孔老夫子眼中,古人經驗是值得大寫的。

首先,遠古堯舜禹等,是聖君典範。當然,按歷史記載,堯舜禹時代的社會背景是沒有階級的剝削與壓迫,社會生產力水平極為低下,人人崇尚道德,是可能的。

本人這裡插入一段假說,類似玄幻小說,供大家思考。在上一輪人類文明程序中,由於地球上毀滅性的災難降臨,地磁場受到極大的改變,大部分地球人被當時的眾多災難所吞噬,剩下極少部分人倖存下來,由於地磁場的劇變等原因,倖存下來的那少部分人類突變愚痴,記憶力基本喪失。但上輪文明中有少部分聖賢大士也留下來了,災難不能改變他們的智力現狀和智慧境界,並以留下來的少量糧食為種子材料,教大家耕種和參與各種生產活動,這可能便是聖賢治國,民之“無知”的所謂遠古文明之始。由於那時人煙稀少,所謂治國,其實就是帶領部落群體參與集體耕種等生產生活活動。在這個漫長的時期,社會物質文明從幾乎為零的起點發展到原始社會末期灌溉農業階段。大禹治水,就是一個很重要的依據。

整個所謂原始共產主義期間,不斷有聖賢應化,他們一般成為部落首領。基於特定因緣,許多聖賢首領也許不一定經過受胎成長階段而很可能是他方世界直接降臨世間的。這些聖人大多沒有留下名,只是發展到後期,諸如黃帝堯舜禹等,名終於留傳下來了。

當然,本人這個假說不完全是空穴來風,多少有些歷史的內在邏輯推理和宗教情感體驗。本來這段史前歷史就是一個謎。

之所以,在孔子乃至老子的思想中,多少夾雜著被後代一些史家所批評的所謂“愚民”政策因素,可能與遠古的樣板有關。其實,他們建構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會秩序,不可能離開古代社會作為參考模板。理想王國的建構,不能離開現實的土壤。譬如給人以幸福,是以解脫現實痛苦為前提的。即使在宗教信仰裡,譬如佛教講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願力成就,但也不能離開眾生的得度因緣。阿彌陀佛因地發願,就是基於解救輪迴苦難中芸芸眾生而發起。任何聖賢大哲救世思想的發起,不能離開對現實社會苦難的改造,所以,孔夫子構建他的理想社會秩序,我們應予足夠理解和認識。我們今天弘揚傳統文化,也是有現實社會作為支撐點的。如今國家提出構建“和諧社會”的理念同樣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2、畢竟先古堯舜禹所處時代與進入奴隸制的周王朝有區別,所以,他們在崇尚古賢的同時,孔老夫子極力推崇西周王朝前期的統治模式,他認為進入春秋亂世,周王朝雖然名存實亡,但周王朝遺民思天下安定,倡導周禮最能順乎民心,所以,他認準這點,便終身致力於推行恢復周禮模式的仁政理念和仁愛精神。只是在戰亂不息的社會環境,往往不是一廂情願的事情,所以,孔夫子能知難而行,一以貫之,其堅定信念,也是非常令人讚歎不已的。

3、整個第二段經文,還闡明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邏輯內涵,這也是與孔老夫子及其弟子們深厚的道德根基與實踐分不開的。該段經文明確透露出,古代那些賢明君主,之所以都是治國的典範,是因為他們首先是修身、齊家的典範。所以,孔夫子及弟子們正告統治者的,就是要他們從修身做起。所以,孔子的治世思想,與治家、修身、涵養德行是有機統一的,不可割裂開來。

實際上,從人類現實社會出發所推崇的理想社會模式,基本都是以倡導上至君王群僚,下至黎庶平民,以德行天下,以治國齊家修身的完美統一達到至善標準為主流價值取向的。很難想象,若如一個魔王般的君主能構建出極樂世界般的光明國度,一個普遍不注重修養身心的國度會是一個和諧的國度。所以,孔夫子思想並非有些人所批評那樣是離開現實的純粹幻想,他揚堯舜禹、周文王等為代表的聖君道德禮儀同時,也警示批判瞭如商紂王般的暴戾統治。雖然建立理想社會的實踐遭受嚴酷的創傷,但絲毫不影響他的思想偉大之處。

4、從這段經文,還可以看出孔老夫子對心法的運用亦在其中,這是了不起的。

芸芸眾生對於物慾的貪求沒有止境,就是不知遮“止”,沒有明“明德”,借用佛家術語,就是無明煩惱現前。這就要以智慧觀照。有了知“止”的智慧,便明確“止於至善”君子可為,亦明確遮止君子不可為。“知至而後意誠”,具有正確的心法抉擇,而後如《大學.傳十章》所明“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則心地平正,直心入道,身則修矣,性則顯矣,“仁”則發揮至極致也。真修身者,則不論居家眷屬,還是大眾百姓,不論親疏,平等施“仁”,“仁愛”至上,如此則國家得以真治,上下有序,人人守本,天下太平。

我們看到,在孔老夫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及“仁愛”的背後,仍然崇奉上下尊卑,男女不平等,認可差別存在的文化思想,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分析:

其一、現實人類社會沒有絕對平等。所謂平等,只是承認差別的“平等”。若一個家庭,男女各安本業,長幼各安禮儀,便是有序,有序便能和諧,和諧便是平等,便是齊家。上至國家,若政體合理,社會制度井然有序,君臣、官民有序,萬物各得其位,是為天下太平。

其二、受周易思想影響。孔子崇尚周文王為代表的所謂聖君治世,無疑對周易思想要進行深入學習研究,接受其思想理念。所以,史載《繫辭傳》就是孔子所作,便是例證。比如“天尊地卑”觀念,在人事運用上,便是男尊女卑,認為這是天地之正位。若居位錯亂,則卦位不正,必不吉祥。若人不安本分事,即所謂六爻亂動。若行非中庸,走極端,即所謂“爻動”過之而不及。上可為禍國家,下致家庭不睦,在人,禮儀盡失。為此,孔老夫子在一些言教中,提出了許多對治辦法,其中許多在今天被斥為糟粕。

四、《大學.經一章》之結語

第三段“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亦是勸誡語。勸上至君王,下至庶民百姓,“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前面講了,若不修身,上不能治理好國家,推行仁政,下不能和諧家庭,不能安撫天下百姓,不能興禮儀,不能廣施仁愛。如此本末倒置,則悖於大道。若談齊家、治國、平天下,只是徒勞。

說幾句題外話:這是本人向研究會及會外文化行業諸位老師、同仁的學習彙報材料,談的是個人體會。至於孔子思想原貌究竟是怎樣的?歷代都有人研討,仍然是莫衷一是。其實,儒家思想主要在“用”的方面強調了它的社會功效,所謂“修齊治平”,所謂“養浩然正氣”也。孔子及其學生所傳播的方法論體系,由於受歷史動盪條件的侷限,主要在於呼籲上至君王,下至平民進行社會道德修養實踐,提出修身齊家與治世平天下完美統一,從而達到效法周禮,實施仁政仁愛,結束君非君,臣非臣,父非父,子非子,乃至干戈不息四分五裂的社會混亂局面。這是孔子一生所致力的事業。

儒學方法論體系,集中體現由子思所撰的《中庸》一書,強調以“誠”為實現中庸的關鍵。後來許多理學大家都持守中庸信條。

需要說明的是,儒家“中庸”主張,與佛學“中觀”般若思想有根本的區別。儘管孔子德比天地,明昭日月,但他所處的時代迫使他把視線側重於關注修身與治世的融合,處處體現針對時局,對世間根基進行世間道德的教化,未能明顯看出他關於出世理念的言論留下。但在一些修治著述中,又可窺見他的心性的光明照射,所以,他既是聖人,外現的又首先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而自孔孟之後,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儒學大家不少,卻在儒學門內,又難以複製孔聖第二,不得不說這是一種遺憾了。所以,對孔子的解讀,真不是那麼輕鬆的。歷史是無情的,若真是儒家人,反而難做儒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