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孩子你慢慢來讀書筆記4篇大綱

欄目: 讀書筆記 / 釋出於: / 人氣:2.81K
本文目錄2017孩子你慢慢來讀書筆記《孩子你慢慢來》讀書筆記《孩子你慢慢來》讀書筆記《孩子你慢慢來》讀書筆記

是《孩子,你慢慢來》書中卷首的一段話,“我在石階上坐下來,看著這個五歲的小男孩,還在很努力地打那個蝴蝶結:繩子穿來穿去,剛好可以拉的一刻,又鬆了開來,於是重新再來;小小的手慎重地捏著細細的草繩。淡水的街頭,陽光斜照著窄巷裡這間零亂的花鋪。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這個孩子從從容容地把那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正是這段文吸引我繼續讀完這本書。

孩子你慢慢來讀書筆記4篇大綱

青蛙有青蛙的世界,蝌蚪有蝌蚪的世界。作為青蛙的我已忘記自己是怎樣的長大,已不能切身的理解蝌蚪的想法,尤其是近階段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心態就明顯有心急的嫌疑。“你看你啊,講了幾遍還不明白嗎”“怎麼到班裡這麼長時間還沒有把書拿出來”等的話語經常不經過自己大腦就熟練地從口中蹦出,說完後意識不到有什麼不妥卻也沒見起到什麼效果,反而更讓自己心裡添堵。文中的“媽媽”是個聰明、睿智、理性的母親,她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選擇了一個非常簡便卻又符合兒童身心生長的方法——孩子你慢慢來。這個在我們的教學中不是也可以較好的運用嗎?

班裡的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的發展水平不同,因此我們在教育時應提出不同的要求:發展水平高的學生,你有能力快點就快點,而對於水平稍低的學生,你慢點老師也等你啊!

慢慢來卻比較快。慢慢來,孩子。

《孩子你慢慢來》讀書筆記2017孩子你慢慢來讀書筆記(2) | 返回目錄

這個寒假媽媽給姐姐買了《孩子你慢慢來》,想讓姐姐看看。可姐姐沒太多的時間,所以這本書被我“搶先”看完了。

《孩子你慢慢來》是著名作家龍應臺寫的,雖然沒有太多的好詞好句,作者卻能把所有真實的事情和真實的語言都真真切切的描繪了出來,整本書寫得非常生動形象,讓讀者彷彿身臨其境,畫面就在你面前似地。

這本書講的是主人公華安和華飛(作者的兩個兒子)的成長過程,因為作者是臺灣人,而她丈夫是德國人,所以華安來到這個世界上有不懂的東西都會用兩個國家的語言分別問一下爸媽。一天她遇到了長者一雙翅膀和羽毛,兩隻瘦腳,一把尖嘴的東西,問家長這是什麼?媽媽說是鳥,爸爸說是“bird”。幾個月後他看見一隻大公雞,興奮的喊著:“啵!媽媽,啵!”媽媽看了看,這不是大公雞麼?嗯,和鳥相似,這不是bird,啵,是什麼呢?雖然安安把“bird”說成了“啵”,可他還是很興奮。是啊,一歲不到的孩子能記住一件事物就很不錯了,說錯了可以改,以後的時間多的是,要讓他慢慢來,慢慢來……

自從安安的弟弟華飛出生後,安安犯得錯誤比以前多多了,比如把弟弟的衣服剪的全是洞,像個收破難的;比如讓同伴去偷東西等等,可作者卻耐心對待。是呀,幾歲的小人兒你跟他凶什麼呢?要讓他慢慢來,慢慢來……

《孩子你慢慢來》讀書筆記2017孩子你慢慢來讀書筆記(3) | 返回目錄

這是《孩子,你慢慢來》書中卷首的一段話,“我在石階上坐下來,看著這個五歲的小男孩,還在很努力地打那個蝴蝶結:繩子穿來穿去,剛好可以拉的一刻,又鬆了開來,於是重新再來;小小的手慎重地捏著細細的草繩。淡水的街頭,陽光斜照著窄巷裡這間零亂的花鋪。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這個孩子從從容容地把那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正是這段文吸引我繼續讀完這本書。

青蛙有青蛙的世界,蝌蚪有蝌蚪的世界。作為青蛙的我已忘記自己是怎樣的長大,已不能切身的理解蝌蚪的想法,尤其是近階段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心態就明顯有心急的嫌疑。“你看你啊,講了幾遍還不明白嗎”“怎麼到班裡這麼長時間還沒有把書拿出來”等的話語經常不經過自己大腦就熟練地從口中蹦出,說完後意識不到有什麼不妥卻也沒見起到什麼效果,反而更讓自己心裡添堵。文中的“媽媽”是個聰明、睿智、理性的母親,她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選擇了一個非常簡便卻又符合兒童身心生長的方法——孩子你慢慢來。這個在我們的教學中不是也可以較好的運用嗎?

班裡的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的發展水平不同,因此我們在教育時應提出不同的要求:發展水平高的學生,你有能力快點就快點,而對於水平稍低的學生,你慢點老師也等你啊!

慢慢來卻比較快。慢慢來,孩子。

《孩子你慢慢來》讀書筆記2017孩子你慢慢來讀書筆記(4) | 返回目錄

第一眼見到《孩子你慢慢來》時,就買下了這本書。毫不猶豫的原因是,我曾見到老師的桌子上放著這本書,我很好奇,是什麼故事讓老師都會去看一看。讀完這本書後,才發現是“母愛”和“親情”。

這本書的作者龍應臺我並不熟知,但看了這本書後,我可以很肯定,這是隻有真正懂得愛的作家才寫得出的書,記載了龍應臺的兩個兒子華安以及華飛成長時的一切、全部,雖然並沒有一絲一毫都寫出來,但是散文中的情感卻足以表達了一切。

華安比華飛大四歲,他們互相笑稱對方“葛格”和“底笛”,這讓我呢感受到了他們不可切割的手足情誼,從一開始的華安對華飛的“敵對”,到後來兩兄弟的打打鬧鬧,之中有一條無形但聖潔的紐帶拴住了他們之間的血緣。有時不經意的打鬧,完全漏出一種特別的氣息。

還有他們的母親——龍應臺。龍應臺在這本書裡扮起了嚴母、慈母的形象。她對兒子的期望很高,對德國的教育方式大驚小怪,在一方面比較嚴格,在另一方面又是另一回事了。我真希望全天下的母親都能像她一樣,牽著孩子慢慢來,該放手的時候就放手。

雖然華安和華飛一開始並不友好,但隨著時光飛瀉卻像蜜糖一樣甜蜜、黏黏的。我和姐姐也是如此哦。一次我去姐姐家玩,不知怎麼的,姐姐對我開始冷淡起來,我一時氣憤也不去理她,但是過了一會兒,我們又和好如初了,又相互依靠在一起玩耍了。其實啊,親情就是這麼easy呢!

讀完這本書,我想說:珍惜眼前的時光和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