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市文化專項資金政務公開自查報告

欄目: 自查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2.14W

我局迅速組織學習,認真領會檔案並組織自查自糾工作專班,對檔案要求的XX年-XX年中央、省級文化專項資金進行了自查自糾。現將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市文化專項資金政務公開自查報告

一、基本情況

1、成立自查自糾工作專班。我局接到檔案後,迅速組織學習並予以落實。成立了以局領導、相關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自查工作專班。

2、財政專項資金:

(一)XX年313.4萬元(其中省級10.4萬元,中央303萬元)

(1)文化設施維修5萬元;

(2)地方戲保護資金5萬元;

(3)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0.4萬元;

(4)鄉鎮綜合文化站裝置購置專項資金5萬元;

(5)湖北省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計劃專項資金12萬元;

(6)提前下達XX年免費開放經費41萬元;

(7)三館一站免費開放經費9萬元;

(8)湖北省農村文化建設補助資金206萬元;

(9)湖北省農村文化建設獎勵資金30萬元。

(二)XX年度727.5萬元(其中省級468.5萬元,中央259萬元)

(1)文化設施維修3萬元;

(2)縣級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建設補助經費320萬元 ;

(3)鄉鎮綜合文化站裝置購置和文化設施維修補助;

(4)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經費6.5萬元;

(5)文化設施建設省預算內固定資產投資計劃80萬元;

(6)省級農村文化建設補助資金55萬元;

(7)送戲下鄉補貼4萬億;

(8)提前下達XX年免費開放經費50萬元;

(9)湖北省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計劃專項資金2萬元;

(10)三館一站免費開放經費(含獎勵資金)2萬元;

(11)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援城市社群文化中心和文化活動室裝置購置專案資金30萬元;

(12)中央農村文化建設補助資金146萬元;

(13)中央農村文化建設獎勵資金29萬元

(三)資金使用情況

1、XX年和XX年兩年總計撥款地方財政1040.9萬元,財政已撥469.9萬元,財政未撥571萬元(其中XX年17萬元,XX年554萬元)。

2、未撥原因:

(1)XX年中央和省級農村文化補助和獎勵資金230萬元納入xx市XX年統籌財政專項資金支援新農村建設管理,xx市出臺了《xx市XX年統籌財政專項資金支援新農村建設方案》、《xx市XX年統籌財政專項資金支援新農村建設的管理辦法(暫行)》、《關於統籌使用財政專項資金意見(討論稿)》。

(2)XX年提前下達免費開放經費按照年度工作計劃和進度撥付。

(3)兩館建設實行的是bt方式,加上地方財政已安排文化中心建設前期費用300萬元,所以補助資金也是按照年度工作計劃和工程進度申請撥付。

(4)其它小額專項資金將在XX年逐步安排使用。

二、自查情況

(一) 專項資金管理的措施

1、專項資金嚴格做到專款專用。

(1)有明確使用用途和確定專案單位的所有專項資金做到及時足額撥付到專案單位;

(2)沒有明確專案單位的專項資金,由主管局向財政提出的分配計劃,再按分配計劃組織實施。

(3)有明確專案單位但由於不是獨立核算單位由我局代管,集中使用,單獨設定記賬科目。

2、所有專項資金各需要衽政府集中採購的,由政府統一集中採購。

3、加強內部審計力度,專項資金監督管理,不存在截留、挪用和改變專項資金的性質用途、範圍。

4、制訂了一系列財務、財產、黨風廉政建設等規章制度

5、我局和財政局已經聯合起草了《xx市農村文化建設專項資金管理辦法》、《xx市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鄉鎮綜合文化站免費開放專項資金管理辦法》、《xx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資金管理辦法》、《xx市地方戲曲保護與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xx市重點文物保護專項補助資金管理辦法》等五個專項資金管理辦法。

(二) 專項資金使用取得的社會效果

1、群眾文化鋪天蓋地。農村文化站、村級文化活動室(中心)、文化廣場建成已成為當地群眾文化娛樂中心。各類農村群眾文化活動蓬勃開展,豐富了農村業餘文化生活,是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如開展送戲下鄉、送電影、送展覽等日常性文化活動和舉辦大型公益性文化活動;扶持每村建設一支舞蹈隊,激勵全民廣泛參與文化活動。

2、精品文化頂天立地。近年來,xx市推出了一批文化精品。如文曲戲《草鞋老太爺》、《漁鼓聲聲》,xx市農民藝術節,xx市廣場舞大展演等。

3、設施文化翻天覆地。xx市文化中心無論是資金投入、建築面積還是內部設施裝置配置都超過了xx市幾十年對文化投入的總和。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與過去相比也是無法想象的。還有村級文化活動室和文化廣場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

三、存在的問題

1、在管理上存在不足。農村文化公益性服務人員少,只有1人,大鄉鎮2人,不便於管理。

2、在使用上利用率普遍不高。

3、監督上缺乏共管機制。

四、建議:

農村文化建立共管機制。業務工作由主管局負責,日常工作由鎮(處)負責,在監督上要相互配合,資訊互通有無,完善共管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