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終高中地理新教師個人工作述職報告

欄目: 述職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2.74W

一、教學的思想狀況和精神狀態

終高中地理新教師個人工作述職報告

我認為,中學地理這門學科對於素質教育,對於青少年價值觀和思維的訓練以及身心的發展來講,應該是全面涉獵得近乎完美的學科。因為中學地理知識涉及的範圍廣泛,內容豐富,單純看我們高中地理必修一就可以知道,從第一章浩瀚無垠的宇宙空間,到深邃莫測的地球內部,堅硬的岩石、地殼,從瞬息萬變的大氣到洶湧澎湃的江河海洋;從聯絡緊密的無機世界到千姿百態、變化萬千的生物界及地球上最高智慧的生命物質——人類的活動,真可謂包羅永珍。因此,地理知識可以為發展學生智力提供全面而又豐富的食糧。別的不說,只從理解力而論,在認識我們周圍的環境時,地理知識提供了較全面的資訊,使學生對周圍的自然界,如天體,氣候,大地等等到必修二的社會現象,如城市環境,工農業生產,交通運輸等等的觀察力、理解力都得到提高。因為這較全面的資訊中,包含著豐富的概念、判斷——思維的食糧。

地理學是一門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綜合的科學,它的這一特點十分明顯 地反映在中學地理教學中。因而使地理教學在中學各科教學中,成為唯一綜合了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兩大部門知識的學科。對於這一優勢,長期以來只做為地理教學的突出特點加以論述,並未能充分挖掘這一寶藏,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地理教學不同於其他學科,它把人與地理環境視為整體,即人地系統,將自然現象與社會現象融匯在一起思考、研究,從而恢復了世界本來的面目。人類既是地理環境的產物,又是地理環境的改造者;儘管由於人類生產技術 飛速的發展,使地理環境的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人類的這些活動,卻每時每刻都依賴著被他改造的環境,從那裡獲取物質與能量。人類與環境是有機的統一整體。地理教學在為學生描繪這樣一幅世界的圖景時,不僅使他們獲得有關世界真實的、全面的知識,而且在這一認識中,提供了優質的思維營養,使他們的智力獲得良好的發展。每當我想起這門學科對人身心的陶冶就倍感自豪,為我所從事的工作感到驕傲。

但是,迎頭打擊是,大多數學生不重視地理學科的學習,少數學生甚至報有放棄的態度,他們在課堂上是不聽課的,或睡覺或做別科作業,覺得聽課是浪費時間,我一再苦口婆心地勸說:只要抓住課上的時間,課後是不用花費時間學習地理的,結果是越強調地理的重要性和簡單性,越被大家忽視,這可能是我的說服方式的問題,有的時候我也在想,有人不愛聽地理課是我當老師的講課不夠有吸引力,不能怪學生吧,所以正在努力提高自身的講課能力。

二、對教學工作的適應情況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地理學科教育提出了許多新要求,作為新老師,角色的轉變不是由舊的教育思想向新的教育思想的轉變,而是從學生角色與自己在接受教育的時候的形式向教師角色,高層次的教學並且是新課程改革要求下的教學的大改變。我覺得一篇文章觀點非常好,教師角色的轉變這裡借用一下,“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是推動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即由被動接受性學習向主動探究性學習轉變。要實現這一轉變,除了教學評價方式的轉變外,還必須推動教師角色的轉變。從傳統中走出來,處理好“繼承”與“發展”的關係,應該引導教師逐步實現下列轉變:

(1) 由“權威”向“非權威”轉變;

向學生學習,向學生承認自己不懂的問題,請學生幫助老師解決教學中的疑難,讓學生消除學習的“神祕感”,與學生建立一種平等的師生關係,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是一種平等的交流,是一種享受,是一種生命的呼喚。

(2) 由“指導者”向“促進者”轉變;

要變“牽著學生走”為“推著學生走”,要變“給學生壓力”為“給學生動力”,用鞭策、激勵、賞識等手段促進學生主動發展。

(3) 由“導師‘向”學友’轉變;

倡導專家型教師,不提倡教師站在專家的高度去要求學生。有甘當國小生的勇氣,與學生共建課堂,與學生一起學習,一起快樂一起分享、一起成長。

(4) 由“靈魂工程師”向“精神教練”轉變;

教師要成為學生“心智的激勵喚醒者”而不是“靈魂的預設者”,要成為學生的“精神教練”。

(5) 由“資訊源”向“資訊平臺”轉變;

不僅要輸出資訊,而且要交換資訊,更要接受學生輸出的資訊。

(6) 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轉變;

成為“生生不息的奔河”,引導學生去“挖泉”即挖掘探尋,以尋到知識的甘泉。

(7) 由“挑戰者”向“應戰者”轉變

新的課堂中不能僅僅是教師向學生提出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解決問題。它要求教師引導學生自己去提出問題,因為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學生向教師提出問題,便是對教師的挑戰。開放的課堂中教師隨時可能接受學生的挑戰,而成為應戰者。

(8) 由“蠟燭”向“果樹”轉變

中國的傳統文化把教師比作“春蠶”、“蠟燭”,不管是春蠶還是蠟燭總是在奉獻給客體的同時而毀滅掉主體。新時代的教師不能再作“春蠶”或“蠟燭”而應該在向社會奉獻的同時不斷的補充營養,成為常青的“果樹”,而不是在照亮了世界或吐盡了芳絲後就毀滅掉自己。

(9) 由“統治者”向“平等中的首席”轉變

教師不能把課堂視為自己的課堂,而應該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不能作課堂的統治者,因為統治者總免不了令人“懼怕”。教師應該從統治的“神壇”上走下來,與學生融為一體。在新課程中教師不能再是居高臨下的,而是與學生站在同一個平臺上互動探究,在平等的交流中作“裁判”,在激烈的爭論中做“首席”。

(10) 由“園丁”向“人生的引路人”轉變

“園丁”是令人尊敬的。但“園丁”又是令人遺憾的,因為園丁把花木視作“另類生命”。園丁在給花木“澆水、施肥”的同時,還要給它們“修枝”、“造型”,他們是按照園丁自己的審美標準把花木塑造出來供人們欣賞。在園丁看來不合自己情趣的“歪枝”、“殘枝”是可以“判死刑”的,他們可以隨意“修剪”,可以培育出以曲為美的“病梅”。然而教師與學生的生命同源。教師應該允許學生的缺點存在,應該允許奇才、偏才、怪才、狂才的發展。教師應該給學生的成長引路,給學生的人生導向,而不是限制學生的發展空間,更不能給不服自己管教的學生或有某種缺陷的學生“判死刑”。教師應該多一些愛心,多一些對“問題學生”的理解與關懷,將學生的缺點當作財富而施教,因為它可能使你成為教育家——沒有任何一個教育家不是因為對問題學生的教育獲得成功而成為真正的教育家的。

作為新教師,我們的工作和思路剛剛起步,我們有大把的青春和時間來鑽研教學方面的問題,也會欣喜地享受自己教學方面的進步。

三、師生之間的關係狀況

作為班主任,我沒有經驗,所以認為這是工作中遇到的最棘手的問題。開始的時候很多人都講要嚴,尤其是班主任,於是我在班級裡面幾乎都沒有笑容,後來發現學生一點都不喜歡我,上課的時候也不愛回答問題,反倒是我的其他幾個班級很多同學和我比較要好,每當看見我自己班的學生去找數學老師聊天的時候感覺很失落。後來的一件事情個了改善了一些,就是在運動會上,我的創意很好,結果我們班級用了最短的時間練習,結果拿到所有的獎狀,而且在得知我們得到獎勵之後,我興奮得叫了起來並且跳得很高……他們很驚訝於自己老師也有這樣的一面,這次他們對我有些信服,漸漸願意和我講話了;但是這種狀況現在越演越烈,現在他們一點都不怕我,有時候我講話他們比我還大聲,而且分配的任務完成情況很差,還不如剛剛開學的時候……人和人之間關係是非常深奧的一門學問,要在生活中,和學生們的接觸中漸漸體會掌握,把握適度的原則。

四、教學的具體情況、具體效果和具體存在問題;

高中地理教師要與時俱進,要培養學生自主發展和創新能力,這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尤其是現在的多媒體教學,效果很好,在我們這個學科,很多東西用語言是無法描述得出來的,通過一些圖片,一些動態的變化過程,很輕鬆就掌握了一些事物的發生發展規律,尤其是通過自主討論,大家各抒己見,形形色色的老師沒有想過的問題浮出水面,激發學生積極思考。但是存在這樣的問題,在學生自主研究問題的時候,大部分同學在熱烈的探討,卻有一小部分同學懷著“事不關己”的態度,整個一沒事人,這個現象有待進一步改進。

五、改進教學工作的措施、策略;

預習策略:針對課堂上不能面面俱到照顧到每一位同學,加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很差的局面,要求學生做到課前預習,對將要學習的內容有初步瞭解,並對不能瞭解的內容作簡單記錄,課上選擇性聽講,不提出自己的見解,我想這樣能調動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們的參與性。另外調查過一些學生,他們都覺得語系的效果很好。

不可行之處:課後作業負擔很重,沒有時間預習,他們會把預習的任務當作是地理的作業來完成,並抱怨作業做不完的問題。

六、自身專業發展的願望和要求

針對本學科特點,建議地理科目進行作業調整,不留課後作業,只留預習作業,課上解決學生們不懂的問題,這是地理科目在雙十理科科目佔用學生課後時間太多的背景下提出的對策。並且這種方法最好推廣下去,讓學生和老師都養成習慣,地理課上課之間就聊聊課前預習情況,存在的不能解決的問題,哪些問題比較普遍,哪些是本節課的考點和重點,還有一些難點看同學們能否解決。

但是這些都是建立在地理科目和其他科目平等的前提下,甚至在某些老師的思想裡,地理就是不應該留作業的,以為這是文理分開之後背一背就追上的,這是大錯特錯的,不信看一看前兩章內容就知道了。由於一部分老師的這種想法,學生自然而然就輕視,導致連上課的狀態都不好。我承認地理的容量較小,卻不意味課上可以不聽,既然我們課後作業完成情況不好,建議留課前作業,有必要的地理課都改成探究式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