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醫生事蹟材料範文(通用15篇)

欄目: 事蹟材料 / 釋出於: / 人氣:1.32W

醫生事蹟材料範文 篇1

從醫19年,做一名好醫生是他不懈追求的目標。經過他勤奮的學習、艱苦的努力,目前已成為京煤集團總醫院消化腫瘤內科的學科帶頭人,在門頭溝地區已是小有名氣。

醫生事蹟材料範文(通用15篇)

為了開展新業務、新技術,他不分白天、黑夜地忙碌在病房、胃鏡室、B超室及實驗室,憑著對醫療事業執著的追求,對患者高度負責的職業道德,先後開展了食道狹窄擴張治療、食道支架植入術、結腸支架植入術、食管靜脈曲張硬化治療、胃底靜脈曲張組織膠注射治療、消化道息肉內鏡下切除、十二指腸乳頭切開取石術、賁門失弛緩球囊擴張治療及區域性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療。同時與超聲科合作開展了超聲引導下介入治療:如肝膿腫穿刺置管引流、胰腺囊腫穿刺置管引流,穿刺活檢(肺佔位、肝佔位、淋巴結、胃壁佔位)及經皮經肝膽道穿刺引流術。此外,他還與麻醉科合作開展了無痛胃腸鏡檢查等;所有技術均填補了門頭溝地區的空白,提高了我院的聲譽,極大地方便了患者,給患者帶來了希望。

經常強調的是“要多為患者著想,給患者最合理的治療!”。他以身作則,看病時總是為患者著想,從檢查到治療,處處都為病人精打細算。如果是遠道來的患者,他還會跟相關科室溝通聯絡,儘量當天能做完檢查,明確診斷,給予及時治療,為患者節約食宿費用。平時教育年輕醫生時他常說“健康是指身心健康,所以,我們在給患者看病時,一定不要忘記關注患者的心理變化,爭取經過治療,患者恢復身心健康”。平時出專家門診時,他耐心地傾聽每一位患者的講述,認真地分析,遇到有心理問題的患者,及時進行心理疏導,並教會患者多種釋放心理壓力的方法。因此,許多患者看完病後經常會說“不用吃藥,跟肖主任聊幾句天,就覺著病好多啦”! 更有甚者,有些病人清晨4、5點來排隊掛號,就是為了能跟肖主任說幾句話!肖主任對病房的病人更是關心有加,以致經常會有死亡患者的家屬在辦理完喪事後,特地到醫院送錦旗給肖主任。還有許多患者的家屬因陪親屬在內四科住院,看到肖主任帶出的醫療團隊特別值得他們信賴,就將醫保定點醫院改為北京京煤集團總醫院。

先後獲得了北京市勞動模範、北京地區百名優秀青年醫師等榮譽,面對取得的成績和榮譽,他淡然處之。他知道他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事,他最想做的就是當一名好醫生。

醫生事蹟材料範文 篇2

由於組織的信任和關心,我被調到剛剛成立的維揚區疾控中心工作。7年多來,我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以實際行動忠實地實踐“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認認真真學習,踏踏實實工作,兢兢業業奮鬥在傳染病防治工作一線。以保護廣大群眾身體健康為己任,以較強的政治責任感、強烈的事業心和求實創新精神,忠實履行一名疾控人員的工作職責,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了一定的成績,在默默無私的奉獻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年,我被單位評為優秀醫生光榮稱號。

一、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始終保持過硬的政治思想素質

一直以來,我始終堅持政治理論的學習,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以實際工作忠實地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質。我始終牢記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嚴格要求自己,保持不驕不躁的工作作風,忠實履行工作職責,並得到了服務物件的稱讚。作為傳防科副科長,我以身作則,吃苦在前,在科內起到網模範帶頭作用,盡心竭力帶領和團結同事做好各項工作。

二、勤奮好學精益求精始終保持不斷進取的學風

多年來,我始終堅持把業務學習與工作實踐相結合,在學習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在工作中實踐所學的知識。利用業餘時間,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獲得了江蘇職工醫科大學預防醫學大專學歷,並取得了疾病控制中級職稱。作為一名疾控技術人員,我利用培訓、自學等多種形式和途徑不斷豐富、更新自身的業務知識,來應對日新月異的疾控工作。通過自學、摸索,我掌握了網路的一些基本知識,在領導的信任下,我兼任單位的網路管理員。單位的電腦、網路出了故障,我總是隨叫隨到,不辭辛苦,盡力幫助解決。

三、愛崗敬業忠於職守始終奮鬥在傳染病防治工作一線

作為疾控中心傳染病防治工作的業務骨幹,我始終戰鬥在疾控工作的第一線。在工作中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疾控中心任務重,人員少,我所分管的工作專案多,要求高。把領導分配的所有工作當作對自己的信任,考驗和鍛鍊,盡職盡責,加班加點,努力使各項工作爭先創優。遇到各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暴發疫情時,我總是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及時調查事件的原因,採取有效措施,把疫情撲滅在萌芽狀態。,在那場抗擊“非典”鬥爭中,我舍小家顧大家,把不滿4歲的兒子送回了老家,以解決我工作的後顧之憂。作為疫情現場處置人員,我總是不顧個人安危,主動要求深入現場,參與現場流行病學調查處置,為我區抗擊“非典”鬥爭的勝利做出了貢獻。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始終把關心艾滋病人及病毒感染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放在首位,以疾控工作者崇高的職業道德和責任心,主動去貼近他們。面對患者的心理問題,及時與他們溝通,使他們進一步瞭解自己的病情,消除對疾病的擔憂與懼怕,使患者從痛苦和沮喪中擺脫出來,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給他們送去黨和政府的溫暖和關愛,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困難,贏得了他們的信任。在結核病防治工作中,我主動承擔責任,發揮個人主觀能動性,積極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經驗,指導基層單位開展工作,圓滿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被揚州市衛生局授予結核病防治工作“先進工作者”稱號。今年4月起,甲型流感疫情肆虐全球,我認真做好應對疫情的準備工作,參加多次的業務培訓和演練。每當接到疫情命令時,我作為一線應急隊員,首當其衝趕到現場開展工作。我想,為了人民的身體健康,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總之,在組織的關懷下,在領導的幫助下和同事的支援下,我在我熱愛的疾控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成績面前,我感到更多的是責任和壓力,我將更加嚴格要求自己,紮紮實實,無怨無悔投入到工作中,投入到崇高而平凡的疾控事業中,做一個守護人們健康的忠實衛士。

醫生事蹟材料範文 篇3

,女,xx歲畢業於中醫藥大學xx學院中醫繫結合專業,畢業後響應國家號召於2019年8月,經“三支一扶”考入xx縣xx鎮衛生院,從事內科、婦科、藥局、心電科及防保等輔助科室,具有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工作認真負責,技術精益求精,於2019年6月至2019年7月於東寧縣人民醫院心電科學習有幸獲得主任帶教,認真學習的態度受到了主任及其他帶教醫生的好評。

在工作中兢兢業業,任勞任怨,恪盡職守,銳意進取,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又考慮理論知識需要經常更新,我又再次考取了中醫藥大學的本科班,其次:我在日常工作中,在行動中以希波克拉底誓言為自己的行動準則:

(一)心存感激。

(二)為患者減輕痛苦。

(三)不利用職業作缺德事。

(四)保守祕密。

一個好的醫生只有德藝雙馨才能有能力救治他人,手藝的提高來自於臨床的經驗的積累和勤奮的理論學習,而對待患者的態度如沐春風才能最大限度的減少他們的疼痛,古語有“醫者父母心”,讓患者痛苦而來,微笑而歸一直是我服務和工作的宗旨,患者就診,是信任我,把健康乃至生命交給了作為醫生的我,在值班時有兒童來診治的時候我總是不厭其煩,因為兒童不能敘述自己的病痛,小點的以哭鬧代替,做心電的患者,上了年紀的,我幫助他們翻身有時脫掉襪子,從來沒有嫌棄,在大內科的急救中,尤其是服毒患者,我不嫌髒,不怕累,還耐心的做服毒患者的思想工作,終於把他從死亡線上搶救了回來,在那一刻我用我所學,救治了一條生命,我的靈魂得到昇華,也更加愛惜自己的工作崗位,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是我工作的前提,把患者放在第一位,使單純的醫患關係變成了親情關係,有時患者只是來諮詢,這時我總是耐心解釋,使他們滿意而歸,給患者消除心中的疑慮也是我的快樂之源,在非常簡陋和艱苦的工作環境中我爭取為患者把好第一關,保證及時就診,及時定診儘量作到不延誤患者病情,遇急重患,及時轉診,總是任勞任怨,毫無怨言。

在對待同事關係上,業務中我們經常溝通,如有不明白跨科的問題我總是虛心向他們請教,在日常生活中,我對待同事就像對待自己的家人一樣,每逢節假日同事要求和我串班和親人回家團聚,我都會欣然同意,保證同事節日期間順利回家。

然而工作中總是積極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經驗,指導基層單位開展工作,圓滿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我想為了人民的身體健康,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總之,在組織的關懷下,在領導的幫助下和同事的支援下,我在我熱愛的醫療衛生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成績面前,我感到更多的是責任和壓力,我將更加嚴格要求自己,紮紮實實,無怨無悔投入到工作中,投入到崇高而平凡的醫療衛生事業中,做一個守護人們健康的忠實衛士。

醫生事蹟材料範文 篇4

宋到xx村工作已經十幾年了,他紮根鄉村,多年如一日,憑著他精湛的醫術,高尚的醫德,務實的工作作風,深得各級領導和當地群眾的好評。

宋醫生深知在鄉村行醫,必須醫療技術全面。他知道,單憑自己在學校學的那些西醫知識,遠遠滿足不了群眾看病的需求。因此,在繁忙之餘,他除了努力鑽研業務,不斷提高自己的醫療水平外,還常刻苦自學中醫.鍼灸推拿等,很快就成了多面手的鄉村醫生。

xx村八組的饒忠香和餘立錦先後因腰椎和頸椎骨折而致高位截癱,在市內大醫院手術後,專家說他們能站起來的希望非常渺茫,回家後臥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宋醫生不辭勞苦,每天上門去為他們治療。他查閱大量鍼灸書刊.古典醫籍,運用中西醫結合,內服中藥,頭針.體針結合穴位注射,配合推拿綜合治療。幾個月後兩傷者都奇蹟般的下地走路,還能象從前一樣勞動。他們感激的逢人便說:“如果不是宋醫生,我可能這一輩子就要癱瘓了”。

五保老人鍾立德八十多歲了,前年因咳嗽.咳血,宋醫生為其檢查後懷疑“肺癌”,聯絡隊長帶其到市內醫院進一步檢查,經CT檢查果然是“肺癌”,而且還是晚期。隊長把他交給宋為其安慰性治療,宋積極地給予對症治療,並不斷的給予病人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勵。有時鐘立德不能到衛生室來,宋就去他家中為其輸液送中藥。在宋醫生的悉心治療和鼓勵下,鍾立德頑強的和癌魔做鬥爭。如今鍾立德仍堅強的活著,而和他同時診斷為“肺癌”的另一患者已經死去快一年了。

治療活著的生命是醫生的職責,給臨終病人以人性的關愛也同樣是醫生的使命,這是宋醫生的職業信仰。因此有不少瀕死患者還要其家屬找宋醫生為其瞧病,無論白天還是晚上,他都儘快趕到。老病號劉隆根肝癌晚期,臨終前由於疼痛而痛苦掙扎,已經休息了的宋醫生接到電話,立即跑到劉隆根家,當他趕到時,劉隆根還在悸動.抽搐。宋醫生輕輕的撫摩他因疼痛而扭曲的面容,合上他半閉的雙眼,就象催眠一個幼小的嬰兒,劉隆根安詳的離開了人世,他的儀容是那麼祥和,沒有絲毫痛苦的表情,就象熟睡了似的。很多人說醫生是不送終的,宋卻不那麼認為。他說醫生既然被尊為白衣天使,就有迎生送死的使命。

宋所在的xx村衛生室不僅要為轄區的村民們治病,還要承擔婦幼保健.傳染病防治.計劃免疫以及農村合作醫療等公共衛生工作。儘管工作量很大,宋都盡責盡職的完成。2019年夏天H1N1流感全世界流行,各地方都認真的開展H1N1流感防治工作。一天下午,宋知悉餘家灣有一小孩和來自疫區的人員接觸後突發高熱,便立即向上級部門彙報,並迅速趕到那小孩家去診視,可當他趕到時,那小孩及家人都不知去向,晚上他又連續去尋找三次都一無所獲,在此期間他不斷地和區衛生局領導以及疾控中心聯絡,並互通查詢結果。深夜快十二點時,宋醫生又第四次和開發區衛生局翁局長.曹局長等一道再次去查詢發熱兒童,村子裡惡狗亂竄狂吠,宋勇敢的走在前面開路,斥退厲犬。可這次他們仍無功而返,宋只好回衛生室值班候命,局長們接著去挨個醫院查詢,<本站>終於在太和醫院找到那發熱小孩。第二天一早宋又去那小孩家,終於見到了那小孩,宋仔細的詢問病情.檢查身體,併為其測量體溫,體溫正常,就是普通的感冒發熱,經治療已好轉,宋及時的把情況彙報給區衛生局,大家才始放下心來。因為他認真務實的工作,第二天在全區防控H1NI流感會議上,得到管委會葉主任和衛生局局長的讚揚。

不論何時.何地,宋都不忘自己做醫生的神聖使命。這不,宋於2019年7月4日下午在豔湖公園游泳時,遇到一青年在禁泳區游泳不幸溺水沉入湖底,數百人圍觀,就宋一人冒著生命危險,連續三次潛入湖底,終於救出了溺水者。此事在2019年7月12日的《十堰晚報》上報道後,秦楚網.東風論壇等新聞媒體紛紛轉載,一時間,見義勇為的好醫生成了很多市民和網上議論的焦點。許多親友看到新聞後詢問宋,他淡淡的回答:“遇到這種事,救人是應該的,何況我還是醫生呢。”

宋就這樣用他的仁人之心和良好的職業素養,譜寫著平凡而燦爛的人生詩篇,他的業績得到人們的普遍認可。1999年他被評為“全國優秀鄉村醫生”;2019年他所在的xx村衛生室被評為開發區“十堰市高新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先進單位”,他本人也被評為“先進工作者”。

醫生事蹟材料範文 篇5

朱,19xx年出生,男,漢族。中專文化,共產黨員,19xx年起任xx縣工業園區管委會xx村衛生所村醫,承擔著全村1200人的基本醫療、疾控、婦幼保健、慢病隨訪、新農合報銷、健康教育等工作。是一名在農村醫療防保戰線上工作了近2019年的鄉村醫生,於19xx年省衛生廳授予鄉村醫師執業證書,十八年如一日,走村串戶,默默奉獻,及時解除患者病痛,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多次被該園區黨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一、情繫鄉村,紮根基層,無私奉獻。

xx村是崇信縣銅城工業園區最偏僻行政村,村民分散,居住在4個自然村莊。1996年由鄉村推薦,縣衛生局審批在xx村當了一名鄉村醫生,自籌資金為村衛生所配備中西醫診療裝置10餘件,掌握中醫適宜技術10餘項並廣泛開展。年診療人次3000餘人,年完成兒童免疫接種400餘人次,接種率100%,結核病督導率100%,傳染病防治及上報率達到98%,開展健康沙龍20餘次,20xx年為轄區內1200餘名居民建立了健康檔案,20xx年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嚴把採購藥品質量關,堅決抵制假冒偽劣及過期藥品,確保患者用藥安全。他和許多紮根農村的赤腳醫生一樣,雖然“白手起家”,但是不斷自我挑戰,雖然條件艱苦,但是不斷克服困難,勇於擔當,誰家的人有什麼病,誰家的孩子什麼時候該接種何種疫苗,他的心裡都有一本賬。近2019年來,他的足跡遍及xx村的每一個角落、每條巷道。村民朱留黨因患“慢性膽囊炎、胃病”多年,每次病情發作,都請他出診,他從不厭煩,每次都及時趕到,為病人進行治療,一等就是幾個小時,有時候能等到深夜,直到病人病情穩定,他還要再囑咐幾句,才放心地回家。雖然是多次出診服務,但從未收過出診費和注射費。不論白天黑夜,村民們的病痛是他最掛心的,他從不計較個人得失,默默地無私地奉獻著。哪家有人病了,一個電話過來,他立即上門診療,或者載著患者回衛生所救治,有時碰到疑難雜症自己無法救治,他會想方設法幫助病人轉到鄉醫院。在醫療工作中,朱始終把孤寡老人、特困家庭作為重點關注物件。每逢他們有了病痛,都主動上門,送醫送藥。他說,人都有個病痛,有的老人孩子不在身邊,我做好他們的保健醫生是應該的。

二、立足本職,愛崗敬業,任勞任怨。

除了診治農村多發病、常見病,他還積極配合做好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積極應對各類突發事件,並取得了顯著成效。前些年,由於農村居民的文化水平相對落後,預防意識淡薄,導致計劃免疫工作在農村開展難度較大,但他知難而進,逐門逐戶核實做好登記和宣傳教育,改變家長們的淡薄觀念,使他們能及時帶孩子參加計劃免疫接種,得到了廣大村民的理解、信任和支援。對於困難戶,他總是慷慨解囊。率先在村衛生所建立了新生兒預防接種登記,兒童出生登記,流動兒童管理登記本,使計劃免疫工作有了新的起色。

三、勤奮好學,精益求精,德藝雙馨。

他在堅持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刻苦鑽研,精益求精,多年來參加培訓學習達20多次。他堅持向鄉衛生院資深醫師、大醫院專家虛心請教,在業務上力求精益求精。通過自學和理論聯絡實踐,他的醫療技術水平提高得很快,使一些常見病和多發病的處理得心應手,一般的疾病不用去大醫院,在他這裡都能得到解決,業務水平和診療能力得到了群眾的認可和滿意,成為了當地群眾信得過的好醫生。

德藝雙馨是他的一貫品德。他常說:做人要講人品,行醫要重醫德。因此他從不為金錢所動,為錢喪德,從醫2019年來,他從不做違規違紀之事,從不接受吃請,不拿病人“紅包”,進藥也嚴格把關,幾十年來從未因用藥而發生醫療事故。

四、思想解放,開拓創新,與時俱進。

近年來,按照中央、省、市、縣的有關政策要求,xx市加強了對村級醫療衛生機構的規範管理和村級衛生服務功能的拓展,面對新的形勢,他思想活躍,有創新精神,以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醫療需求和讓更多的人民群眾得到更好的醫療衛生服務為目標,積極投身於衛生改革中,獻計獻策,配合上級主管部門,實行鄉村衛生服務管理一體化工作。熟練掌握村衛生室資訊系統的使用,為促進鄉村衛生事業的健康發展邁出了一大步。

他是千千萬萬鄉村醫生的縮影,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他默默奉獻、任勞任怨、辛勤耕耘、艱苦創業。雖然他沒有豪言壯語,沒有驚天動地的業績,但是,正是他幾十年來紮根基層,心繫群眾疾苦,關心群眾安危,才鞏固了農村醫療衛生網路的網底,保障了一方百姓的健康安全。

醫生事蹟材料範文 篇6

在河北省遷西縣,有這樣一位鄉村醫生,他默默紮根鄉土,不分白天黑夜,不懼酷暑嚴寒,從醫36年來累計接診患者達20餘萬人次,出診近3萬次,用心血和汗水鑄就了父老鄉親的健康之路,被群眾譽為“三輪車上的流動醫院”。他就是遷西縣半壁店村鄉村醫生趙振洋。

身殘志彌堅:會治病、治好病是醫生的“能”

趙振洋出生於19xx年,3歲時罹患小兒麻痺症,左腿終身殘疾。貧寒的家境和殘疾的身體沒有讓他沉淪,反而鑄就了他堅韌的意志和強大的精神。幹不了農活兒,他就學習樂器,學習家電修理,學習養蜂技術。他憋著一股勁:要和正常人生活得一樣有尊嚴!

終於,他憑著一股子鑽勁兒和靈巧的雙手贏得了人們的尊重。但對他而言,身體的殘疾始終是一個打不開的心結。“自己的腿就這樣了,但我可以讓別人少受疾病的折磨。”於是,他堅定了一個想法:我要成為一名醫生,我要給別人健康!

19xx年,縣裡組織鄉村醫生培訓,他第一個報名,並以優異成績結業,成為了一名真正的鄉村醫生。這一年,他剛滿18歲。

醫道如海,浩瀚無涯。趙振洋深知自己學歷低、底子薄,他一邊行醫,一邊刻苦自學,理論與實踐的互補讓他的醫術突飛猛進。他至今也無法忘記治好病人的那種感受:“太幸福了,真的好像喝了蜜一樣。我不是廢人,我有我的能力。”

蹣跚行醫路:第一時間幫患者解除病痛,這是醫生的“仁”

20xx年,全縣興建集體產權村衛生室,趙振洋是第一批主動入駐的鄉村醫生。村衛生室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並且承擔著繁重的公共衛生工作。工作多了,收入少了,趙振洋依然無怨無悔。

作為最基層的醫務工作者,沒有上班和下班的區別,也沒有工作日和休息日的概念。只要有需要,無論什麼時候他都會背起藥箱匆匆出診,因為他知道,在路的那一頭,是需要治療的身體,是需要安慰的心。

晝夜應診、隨叫隨到,對於一個正常人來說可能只是勞累,但對於趙振洋來說,卻是折磨和考驗。殘疾的左腿無法負重,他只能左手拄柺棍、右手扶藥箱、斜著身子一步步地往前挪;由於長年不均勻負重,他的腰椎嚴重變形,疼痛難忍,不能久坐,也不能久站,每次起身走路,都必須站在原地按一按、緩一緩……36年來,他記不清用斷了多少根柺棍,也記不清多少次跌倒在出診的路上。“我的腿不好,但我的手沒問題,打針輸液,量血壓測血糖,好用得很。”老趙說得很樂觀,隨後他又補充一句:“鄉親們相信我,需要我,我就得隨叫隨到。”

一天夜裡,村民陳素敏的小外孫女突發高燒,哭鬧不止,心急如焚的她趕緊撥通了趙振洋的電話。趙振洋急忙穿衣起床,老伴兒幫著打手電、背藥箱,兩口子火急火燎地往患者家裡趕。看過病情,用了藥,老趙就在邊上守著,直到孩子退了燒,睡熟了,又囑咐家長明天到衛生室複查,這才安心回家。

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他的艱難也許只有老伴兒最清楚。“每天晚上我都得給他按摩腰,按摩腿,要不就疼得睡不著。有時候我也勸他歇著點,可他一接電話就走,攔也攔不住,沒辦法,我就跟著去。”老伴兒抱怨的言語裡偷著心疼,也透著驕傲。

“他就是我們村的流動醫院。”鄉親們這樣評價他。

真情付桑梓:重預防、治未病,這是醫生的“德”

多年行醫,趙振洋見慣了病榻纏綿,看多了因病返貧。對於那些貧困患者,他從來不收診費,藥費也是能免就免,實在免不了又給不起的,他就自己墊上,最高時他墊付藥費達8萬餘元。村衛生室運轉困難,他就把自家養蜂的收入補貼進來。“衛生室得運轉,不然老百姓看病太不方便;沒錢我就先墊著,總之不能讓公家吃虧。”趙振洋如是說。

但這樣也不是辦法。趙振洋知道,要改變現狀,就必須轉變老百姓固有的“有病治病”觀念,把預防保健工作做實做好,才能少得病,從而真正減輕群眾的就醫負擔。特別是他發現近年來村裡心腦血管疾病高發,有“三高”症狀的人也越來越多。於是,他開始著手為每位村民建立健康檔案,定期為慢性病患者免費量血壓、測血糖、稱體重,並一一記錄在案。他還自費購置了影碟機和健康知識講座光碟,在村衛生室裡播放。一開始,只是來輸液的患者看,漸漸地人越來越多,大家都看得津津有味,“少肉多豆,少鹽多醋”、“每天一千步,健康像大樹”、“褲帶越長,壽命越短”……一句句朗朗上口的健康口訣好懂、好記、易實踐,潛移默化地改變著鄉親們的生活方式,也把健康意識栽植到了鄉親們的心裡。

現在,趙振洋累計為326位村民建立了健康檔案,並實行動態管理,村民身體狀況的變化一目瞭然。鄉親們都說:“這可是件大好事!”

但在趙振洋的心裡,這還遠遠不夠。“未病防病、已病防變”是他的行醫理念,也是他的追求。對於只靠醫療收入養活自己的鄉村醫生來說,預防做好了,病人少了,收入就少了。可趙振洋卻說:“醫者仁心,我寧可不掙這個錢。”

此外,對村裡68多名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每年四次的慢病隨訪、婦幼保健、疫情報告、傳染病防控、兒童防疫、死亡報告……讓老趙忙得不亦樂乎,用他自己的話說:很忙、很累,也很快樂。

36年歲月風雨,36年無悔堅守,36年蹣跚奔走,36年無私奉獻。趙振洋就像一團火,燃燒了自己,卻溫暖著鄉親們的心。這最基層的醫務工作者,就是托起健康中國夢想的堅實基石。在為民服務的路上,他走得無比堅定。

醫生事蹟材料範文 篇7

在井岡山腳下的青原區,方圓幾十裡內,有一個沒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名字,他全心全意為農民健康服務,無私奉獻的精神,他被譽為農村居民健康的守護神。他就叫李。

——李,男,46歲,本科學歷,中西醫執業醫師,中共黨員,青原區富灘鎮宋溪村衛生所鄉村醫生。其從事鄉村醫生工作26年來,曾先後多次榮獲省、市、縣(區)各級優秀鄉村醫生、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政協委員、優秀人才獎和十大群眾滿意服務員等稱號,尤其是20xx年被國家衛生部授予“全國優秀鄉村醫生”榮譽稱號。

李立志從醫,篤學醫術,決心為父老鄉親們解除病痛。高中畢業那年,他放棄了升學,跟隨外公(原縣醫院中醫師)學醫。在外公的悉心指教下,他熟讀了《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醫宗金鑑》等經典醫學著作,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積累了不少臨床經驗,通過不懈努力,於19xx年8月,如願成為一名鄉村醫生。在工作中他還擠出時間,積極參加各種培訓班和函授學習,並取得了可喜進步,增長了醫學見識,20xx年開始,他先後獲得大專、成人大學本科文憑。20xx年獲得中西醫執業醫師證。

李xx26年如一日堅持立足鄉村,篤厚惠民,為鄉親們作奉獻,一門心思撲在醫療工作中,紮根農村,愛崗敬業,醫術上精益求精,對患者體貼入微,從未發生過醫療事故。對特困戶、烈軍屬、孤寡老人及殘疾人看病只收成本費,有時連成本也給貼上。26年來他免收、減收各類費用達12萬元。醫療工作中,嚴格按照醫療常規,認真對待每一位病人,做到診斷正確、治療及時、處理得當、看病有門診日誌,用藥有處方。對危重病人,疑難病人,做到及時轉診。實行日夜值班,以保證病人隨時就診。他對任何人在任何時候從不開大處方,不給大劑量,不“搭車”售藥,農民到他衛生所來,帶上十元、幾元就可看病,有的無錢也給看。社山村劉國源,其參加過工農紅軍,年齡90多歲,劉大爺患肺心病多年,身體虛弱,行走不便,家中只有80多歲的老伴,親人都在外地務工,老伴亦步履艱難,劉大爺一到冬天病情反覆發作。不管三更半夜還是颳風下雨,不論酷暑嚴冬,只要他老伴一個電話,李醫師便立即趕去。有一個冬天的晚上,雨風交加,吹打到身上刺骨寒心,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吵醒了他,他快速披衣起床,當得知老大爺病情突然加重,不顧一切立即趕到老大爺家,發現老人呼吸困難,口脣紫紺,生命垂危,他立即為其進行吸痰等搶救處理,並立即聯絡救護車,連夜護送到市醫院搶救治療,還先為老人墊付壹仟多元醫療費,一夜陪護在老人床邊,直到老人脫離危險,並及時將病情告訴老人的子女。一星期後,老人康復回家,老人和子女非常感激,特地送一面錦旗表示感謝,象這樣的事還有很多很多。

富灘鎮敬老院有四十多位孤寡老人,李十分關心他們的身體健康,每年定期免費為老人們檢查身體,這一工作他堅持了十多年。平時不管哪位老人有個頭痛腦熱,他隨叫隨到,為老人看病只收藥物成本費或免掉藥費。數年來,李為敬老院老人減免醫藥費達7.8萬元以上。李還經常向老人們傳授衛生保健知識,老人們覺得越活越年輕了,他們倍感人間溫暖、親切,讚揚李不是親人勝是親人。

從醫以來,李一直擔負著全村村民的醫療保健、計劃免疫、疾病監測、地方病防治、婦幼保健、愛國衛生運動、健康教育等任務。平時他發現疫情及時報告上級,積極配合鎮醫院工作,免費為本村兒童及時接種疫苗,做到準確無誤,無漏,並協助醫院宣傳艾滋病、肺結核病、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識,堅持督導結核病人按時服藥,定期檢查。他任勞任怨,兢兢業業把這一工作做得紮紮實實,而又穩穩妥妥。各次評比檢查名列市、區前茅。前幾年,非典和禽流感疫情先後席捲城鄉。由於這幾類傳染病來勢猛,傳染快。這時候,李負責的地域鎮政府所在地圩場,交通便利,過往人多,這給工作增添了諸多難處,白天要走村串戶,宣傳抗非典知識,特別是宋溪村外出務工人員多,流動量大,但他不畏艱難,不嫌麻煩。他一發現務工人員返鄉,就跟蹤義務測量體溫,發現發熱人員及時送鎮衛生院隔離點觀察,每天堅持24小時值班,填寫好相關檔案,及時向上報告。他和從疫區返鄉人員零距離接觸,從未畏葸害怕過,動搖過。通過努力,確保了一方百姓平安,確保了當地社會的穩定。

李緊緊圍繞國家醫療體制改革為中心,去年區裡開展鄉村醫生簽約服務試點工作,宋溪村列為試點村,在簽約服務試點啟動工作中,由於宋溪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較多,村民們剛開始對簽約服務不理解,不肯接受,部分村民認為簽約服務是形式,是騙取醫療費。因此,李在和群眾簽約時,請當地村幹部配合,他走村串戶向村民們苦口婆心、不厭其煩的宣傳醫療衛生政策,讓他們從根本上消除對簽約服務的誤解。簽約率達86%,在家居民簽約率達100%。宋溪九組有一對青年夫婦,他們覺得自己年輕力壯,可不需簽約服務,經李再三上門勸解後才同意簽約,就在簽約不久,其妻子因不明原因突然腹痛,電話告知李出診上門服務,李得知後立即騎摩托車趕往他家,經詳細詢問病史,仔細查體後,診斷為宮外孕病,病情十分危急,李趕緊為其聯絡救護車幫助轉診,經上級醫院手術和輸血等搶救,才轉危為安。其妻感動的流淚說:“要不是簽約服務,我的性命就丟掉了,這要感謝黨的政策好,更要感謝李醫生視村民為父母,技術高明,工作認真負責,挽救了我的生命”。

20xx年,鑑於李突出的業績,較大的社會影響,較好的當地聲譽,受到省衛生廳的高度重視,推選他作為最基層的村衛生所醫生代表(全國鄉村醫生代表僅3人,而江西只有他一名),參加了在北京召開的衛生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鄉村衛生機構公共醫療績效評價的專家研討會,與高層領導和專家共商農村醫療衛生大事。會上,李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和親自體會,提出了一些建議性意見,例如村衛生室對重點寄生蟲病防治與控制工作這一內容,評價指標原來只有上報服藥不良反應的要求,他認為不全面,鄉村醫生還應督導病人規範服藥;又如對危急重症病人的院前急救的要求,他提出要加上如何正確處理的要求。他還對其他內容也提出了修改意見,都被會議祕書處採納,受到衛生部領導專家的高度讚揚。

李所在的宋溪村衛生所轄地共9個村民小組,有農戶280戶,總服務人口1260人。李以其精湛的醫療技術和熱情的服務態度,踐行構建和諧的鄉村醫患關係,贏得了廣大幹群的信任,當地村民稱他是家門口居民健康的守門神。

醫生事蹟材料範文 篇8

--,--市人民醫院中醫科門診主任,全國五運六氣專家協作組專家,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龍砂醫學流派--推廣工作站負責人,--中醫藥學會五運六氣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市五運六氣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先系全國第四批名老中醫學術指導老師陳權主任的學術繼承人,現拜師於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龍砂醫學流派代表性傳承人顧植山教授,成為龍砂醫學流派首批出師的主要傳承人。

從事中醫臨床工作二十餘年,率先將五運六氣理論拓展到危重症救治領域,屢獲奇效,多次在國家級中醫藥繼續教育專案五運六氣臨床應用和膏方臨床應用培訓班、--省中醫臨床骨幹人才培訓班、--省五級師承培訓班、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第三批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研修專案五運六氣培訓班及中國臺灣慈濟大學、馬來西亞吉隆坡中醫學院等講授五運六氣在重症救治中的應用,廣受關注。

她,出身於中醫世家,自幼耳濡目染,後又師承名門,在中醫傳承的薰陶下精研醫理醫術,為探尋中醫文化之源不斷努力;

她,平和典雅,醫者仁心,從醫20餘載堅持臨床實踐,並不斷總結經驗和探索救治方法,始終以救治和扶正病痛為己任;

她,積極上進,孜孜不倦,勇於開拓危重症中西醫合作救治的新領域,效果卓著;

她,樂於言傳,善於身教,擅長運用五運六氣理論和龍砂膏滋方調治未病,努力將龍砂醫學流派發揚光大……她就是--市人民醫院中醫科門診主任——--。

中醫世家淵源深厚,師承名門溯本追源

“我家五世中醫,祖父李秀庭先生曾是我院中醫科第一任主任。因為對祖傳中醫的敬畏和對祖父醫術的愛慕,我們後輩自然而然對中醫產生了較深的感情。”大學畢業後,--如願加入到--市人民醫院中醫科這個大家庭。

最初,--侍診於國家第一批名老中醫姚子揚先生,約6年餘;

後考取國家第四批名老中醫陳權主任的學術繼承人。

“李姚兩家為世交,又同為中醫世家,子孫後代有著共同的中醫情結,傳承中醫文化,堅守中醫臨床,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坦言,姚老“唯醫知藥,學醫貴精,業醫貴專,治病法活,取效貴捷”的家訓至今鞭策著她。

一次偶然的機會,--與恩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全國首批64家中醫學術流派之一的龍砂醫學流派代表性傳承人顧植山教授相識。恰是此次偶緣讓--認識了五運六氣理論,進一步明確了她研習中醫文化的方向,成為她溯本求源探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新里程的轉折點。

“20__年,我跟隨陳權主任去杭州參加全國中醫優秀臨床人才培訓班,有幸聆聽了顧植山教授關於中醫原創思維理論及其預測體系的講座,第一次深刻認識到從太極圖闡述陰陽的本意、從‘時序’相生解釋五行生剋的真諦。”--當時猶如醍醐灌頂,豁然開朗。曾經在物質層面難以理解五行相生的疑惑瞬間釋懷。“當時我激動不已,著實有一種‘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觸動。我深刻感受到顧老師的一堂課至少節約了我二十年的時間。尤其是當顧老師從‘開闔樞’理論解釋‘七損八益’,闡述太極河洛思想時,研習太極拳開合訓練多年的我,蹭地從座位上跳了起來,這不就是多年來我苦苦尋覓的理論體系和明師嗎?”

“眾裡尋他千百度,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心燈點燃,北斗已明。20__年,經中醫科任繼東和陳權兩位主任醫師舉薦,--拜入顧植山教授門下,開始學習五運六氣理論並在臨床推廣應用,運用龍砂膏滋方調治未病,率先將運氣理論拓展到危重症救治領域,視野由此進入新的維度。

精研五運六氣理論,臨床思辨把握先機

“中醫藥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集中體現,凝聚了深厚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原創思維。而五運六氣學說是中醫理論的源頭,是五藏六腑、三陰三陽六經、十二經絡等中醫概念形成的基礎,是解讀《黃帝內經》和中醫理論的鑰匙。”--對顧植山教授的這種見解非常贊同。正是明晰這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原創思維的淵源,和龍砂醫學流派系統承載五運六氣理論和臨床實踐的使命,她不顧一切地投入到運氣理論的學習中。

初學運氣理論,--如邯鄲學步,臨證常常舉棋不定。“在運氣方和辨證方之間我猶豫不決,即使用運氣方也會習慣性地以辨證思路加減。”一次偶然,她茅塞頓開。“我的一位摯友,罹患子宮肌瘤多年,術後三年復生多枚,但她拒絕再行手術,轉尋中醫。20__年(壬辰年)初春,我請恩師高診。顧老師初診帶下有血絲,面部色斑,餘無不適,舌暗淡胖苔白,脈沉細無力,每次開方寥寥數味,逐漸血絲消失,色斑變淡。約5個月後,摯友例行查體,b超報告顯示子宮肌瘤全部消失,她欣喜若狂。”

為此,--專門研究了病案,一探究竟。“見病初以治帶下的易黃湯化裁,後轉為壬辰年三因司天方靜順湯,其中並無一味消積化症藥,不見半克活血化瘀藥,緣何肌瘤全消失了呢?”--既震驚又疑惑,經過一番請教,顧教授以企業管理通過加強內部體制的疏通來解決問題為例,引導她的思維由單純的針對病證向“司天、司人、司病證”綜合模式轉變。

“通過運氣方調整人與自然的關係,使其恢復身體正常的氣化功能,從而使病患得以消失。原來,臨床高手可以是這樣治病的!”--的臨床思辨力有了質的飛躍。

經過不斷的學習和總結,--活學活用五運六氣“開闔樞機之要,氣機升降出入”的核心思想,在臨床的推廣應用上取得顯著療效。20__年開始引入龍砂膏滋方,重視腎命理論和“冬藏精”思想開展膏方服務,為中醫養生治未病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徑。一時間,龍砂膏方被醫、患者廣泛關注和接受。

開創危重症救治新思路,開啟中西醫合作新局面

“五運六氣是古人研究自然界週期性變化而總結出來的規律。”拜入龍砂醫門後,--深刻感受到運氣理論對中西醫臨床診治的指導性意義:“把握五運六氣的變化動態,既可對重大疫情的預測預警提供重要參考依據,亦可對危重症的日常救治有指導價值。”

她相繼與--市人民醫院感染科、重症醫學科、小兒科、外科、心內科、婦產科等科室開展了眾多中西醫合作專案,開創了中西醫配合在危重症救治領域的新思路。在中西醫合作救治病案中,--處方靈活奧妙,化裁得當,療效頗為突出。

20__年2月15日,--市人民醫院婦產科收治了一位非常危重的病人。該患者當時懷孕7月餘,外感後發熱,出現黃疸,病症迅速加重,就診時已胸悶呼吸不暢,經檢查發現急性肝壞死,腹中一對男胎已死亡。經手術取出死胎,但孕婦已經昏迷不醒,送至重症監護室進行搶救。經呼吸機、人工肝、血液濾過等一系列搶救措施,病情未能控制,生命指徵仍不穩定。重症監護室周廷發主任邀請中醫科會診,尋求救治思路。

“我在會診時見病人神志不清,全身面板鞏膜黃染色鮮明如橘,呼吸機維持呼吸,行床邊血液濾過,急性肝衰、呼衰、腎衰。脈沉細無力。此案病發於20__年癸巳年初,從運氣病機看風氣太過易傷肝木,實際氣候與運氣相合,其病在肝,影響脾土生化,進而致五臟氣機閉塞。思慮良久,決定從中焦入手,救肝扶脾,疏通氣機,恢復中焦氣化功能為主,給予當年運氣司天方敷和湯結合大柴胡湯化裁。3日後再會診,神志已轉清,全身黃染色鮮明,大便通暢,中焦氣化初步復甦,診得舌暗苔黃厚膩,脈沉細無力,在前診思路基礎上,加以清利溼熱。藥後病情繼續好轉,生命指徵穩定,黃疸減輕。經中西醫悉心救治20余天,撤除呼吸機,轉肝病科繼續調治。患者家人非常滿意。”

經歷這次聯合搶救,周廷發主任由衷感慨:“重症搶救雖是西醫的優勢,但在非常危急的時刻,請中醫在關鍵的時機拉一把,還是有扭轉乾坤的機遇!”此後,連續有重症胰腺炎、急性心衰、重症肌無力呼吸衰竭等危重症經中西醫合作救治轉危為安,兩個科室之間配合愈加默契,危重症工作快速開展,並申請了省級中西醫結合重點專科專案。

由於認識到中藥的療效和中醫的發展優勢,重症醫學科有兩位主任拜入龍砂師門學習應用五運六氣理論,周主任指導女兒學習中醫,考取了中醫藥大學。

20__年春節,本是萬家團圓的歡慶時節,但重症醫學科的值班醫生沒有休息,他們連續5天4夜奮戰在危重症搶救第一線,--及其團隊積極參與其中,成功將一位突發爆發性心肌炎心臟停止跳動的患者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

像這樣中西醫聯合救治危重症取得神效的病例不勝例舉。如今,在全省乃至全國綜合性醫院中,--市人民醫院中醫科的發展走在前列。20__年,全國綜合醫院中醫科現場工作會議在--召開,會後,中醫專家們專門去--市人民醫院中醫科參觀交流工作經驗。

愛心待患,盡心盡責,奉獻崗位

“我媽媽沒時間管我”這是孩子對媽媽--的話,“老師您太累了,是該找個時間好好休息休息了”這是學生對老師--的話。除去每週四天的繁重門診工作之外,每週五和週一兩天她都要去相關科室會診,週日還經常到外地學習、開會、會診等。她把自己奉獻給了病人。對待病人她經常對自己和自己的學生說:“病人是我們最好的老師,對待病人要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儘管有時做不到感同身受,但是一定要有愛心和耐心,患有重症的病人要尤其注意,如有時間一定要守著他們,觀察他們瞬間的病情變化,收集資料,隨時遣方用藥,方能幫病人尋得一線生機。”

醫生事蹟材料範文 篇9

羅,男,漢族,生於19xx年1月,大專文化程度,20xx年取得鄉村醫生資格證書,現任xx鎮xx村村醫,年門診2019餘人次。他四十年如一日,走村串戶,默默奉獻,及時解除患者病痛,被當地群眾譽為健康的“保護神”,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連續多年被新窯中心衛生院評為“年度鄉村醫生先進個人”。

19xx年畢業於崇信縣紅專學校的他懷著對農村衛生事業的嚮往和熱愛,回到當時的xx村醫療站當了一名赤腳醫生。面對惡劣的工作環境他也曾經躊躇過、彷徨過,但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最終,他選擇了堅持,他說絕不能辜負群眾的信任和組織的期望。為了儘快掌握醫藥知識和技能,他一邊工作,他購買了大量的醫學書籍積極自學。功夫不負有心人,19xx年他被衛校錄取,經過三年的正規專業教學,應對常見病顯得得心應手了許多。和許許多多紮根農村的赤腳醫生一樣,雖然“白手起家”,但是不斷自我挑戰,雖然條件艱苦,但是不斷克服困難,逐漸擔當起了“鄉村醫生”這一光榮而又艱鉅的重任。

xx村地處山區,村民分散,全村共有居民174戶,761人,最遠的距離村衛生室10千米以上,誰家的人有什麼病,誰家的媳婦什麼時候到預產期,誰家的孩子什麼時候該接種何種疫苗,他的心裡都有一本賬。近40年來,他的足跡遍及東西村的每一個角落、每條巷道。無論颳風下雨,只要有村民疾病發作,他都以最快速度出診,從不厭煩,每次都及時趕到,為病人進行治療,一等就是幾個小時,有時候能等到深夜,直到病人病情穩定,他還要再囑咐幾句,才放心地回家。病人為了感謝他,給他送去了家禽和雞蛋,他也總是婉言謝絕。

近年來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後,村醫工作明顯增多,公共衛生服務及新農合工作都要求在電腦上操作,他又從零學起,雖然困難,但多年以來從未出現過任何差錯。他的勤懇、熱情、細心值得我們學習,他四十年如一日,默默的將青春奉獻給了這篇養育他的厚土,更值得讚賞。

醫生事蹟材料範文 篇10

河有多深,能不能過?過不了!這是新疆鄉村醫生居馬泰護送小病人阿革蘭時在路上和同伴的對話。鄉村醫生居馬泰被冰河攔住了回診所的路,他懷裡抱的孩子名叫阿革蘭。只有8個月大,由於上呼吸道感染髮高燒已經兩天了,在這樣的高原和高寒地帶,隨時可能會轉發肺炎,危及生命。牧場裡缺少藥品,居馬泰必須以最快的速度把小阿革蘭帶回到50公里外的診所。而這天山最艱險的一段路程被當地的牧民稱之為“魔鬼路”。

冰看一下! 冰看一下! 可以過得話,我們看一下,抓緊時間,過不去!冰太軟!繞過山從那邊走吧!阿革蘭 。高燒不退的小 阿革蘭 ,一直哭鬧不止,居馬泰想盡辦法,逗小傢伙開心,8個月大的小阿革蘭很快就跟他熟悉起來。阿革蘭 的笑容讓48歲的居馬泰想起自己的三個孩子。居馬泰滿心愧疚。他的大女兒高哈爾說:我爸一般都說:有你在我放心,可是我嗎能幹什麼呢?

我們都上學的,這次居馬泰出門診前,妻子剛剛的做完子宮切除手術,可等不得妻子出院,居馬泰就又要出發了。他必須趕到在大雪封山前把藥品送到冬季牧場把危重病人轉移出來。因為自己是天山深處一塊2200平方公里冬季牧場中唯一的醫生。女兒高哈爾說:我爸走的時候,我媽就又掉眼淚說肚子疼,然後我爸就給她給了一些藥說可能過幾天就好了。

把生病的妻子交託給15歲的大女兒和9歲的小女兒照顧,居馬泰的心一路上牽掛。可這時,他卻不得不將精力放在眼前這50米的溜索上。溜索距離河面不到2米,不及一根拇指粗。居馬泰在冬季牧場出診已經在這根溜索上來回20年了。可是這一次,要抱著小阿革蘭。他雙手根本沒辦法抓住溜索。居馬泰把小阿革蘭緊緊綁在自己身上。路過的牧民找來繩子,把他倆拉過了河。

阿革蘭! 阿革蘭! 居馬泰在溜索上不停的叫著哭鬧的孩子。小心點!鄰近傍晚小 阿革蘭體溫突然升高,咳嗽的更加嚴重了。居馬泰停了下來,給小阿革蘭餵了僅剩下的一點藥。拔山涉水後。大家都很疲憊。居馬泰卻一個人在冰河邊剃起了鬍子。這也是他每次轉診病患孩子時必須做事。居馬泰說;一邊打鞭子,一邊抱孩子。那時候看看娃娃的體溫怎麼樣,這樣子面對面(測體溫),但是娃娃不舒服,鬍子刮掉好。上午十點回診所路上,第二天小阿革蘭病情加重,但回診所,卻要面對4200米的雪山。在這樣的冬季翻雪山被當地牧民認為是最危險的事。

在厚厚的白雪下面,掩蓋著無數的懸崖和冰川。居馬泰在這條路上往返20年,熟悉這裡每一條路的分佈,可依然不敢有絲毫的掉以輕心。他的三匹馬都曾摔死在這樣的路上。我和馬一塊下去了,摔倒了,馬死了,我活著。這讓居馬泰身上留下了三處舊傷,每到寒冷天氣就會傷痛加劇。可他還是毫不猶豫的承擔起最危險的用自己的身體為阿革蘭和媽媽開闢出一條安全道路。峰頂氣溫驟降到零下25度,撲面的冷風空氣讓人無法呼吸,一米多厚的雪,讓每一步移動都非常艱難。4個多小時不停息的趕路,馬終於支援不住了。

兩晝夜的奔波,居馬泰已經體力透支了極限,可是他知道自己是小阿革蘭最後的生命保障,無論腳下的路多麼艱難,多麼漫長。無論還要面對怎樣的風雪,除了堅持他已別無選擇。兩個小時後,居馬泰帶著孩子終於回到診所。經過一個星期的治療,小阿革蘭恢復了健康。

他是居馬泰在天山深處“魔鬼路”上轉診的第92個病人。在這20年中居馬泰救治過192位病人。他冒著生命的危險在極地行走,守護著1500多戶牧民的健康。

主持人問居馬泰:北京冷嗎?居馬泰答:北京不太冷。但對我們來講,剛剛過去的這個元旦是三十年裡最冷的一個元旦。零下十幾度相當於您那兒的什麼季節居答:現在我們那兒是零下30度。在這種天氣下,您還得進行巡診,繼續巡診。我手中拿的是一份病歷,我仔細看了這份病歷,分別是居馬泰所在那個縣和所在的州醫院所開的病歷證明,這上面醫生寫的是什麼,心力衰弱,您有這麼重的心臟病換個人行嗎?換個人去,換個人也行。但是我們牧民想有點擔心。擔心什麼?擔心他們為了需要我們這樣子。我們擔心他,擔心別人對路途不熟悉是嗎?到底有多危險?又高又那個啥?滑的很,雪也大,學業厚。那樣子,特別危險。一走就是20年。據說您是從父親的手中接過的藥箱。嗯!對,我父親留給我的。這個藥箱你想傳下去嗎?想傳給誰?那個藥箱,傳給誰?我的丫頭,兒子他(們)用。幾個孩子您?一個兒子,兩個丫頭。年紀最大的是女兒是嗎?對!她希望當醫生嗎?她也希望當醫生。

有請居馬泰的大女兒高哈爾登場獻獎!小姑娘今年話不能不到16歲,家裡很多活死她幹。自己想當醫生嗎?想!我的夢想就是當一名醫生,像我爸爸這樣的醫生。其實居馬泰的妹妹和妹夫也是鄉村醫生。這一家人對周邊的很多百姓就是生命的護衛,真應該向他們致敬。這座獎盃所包含的是所有的那份敬意,浮雕上面有真實的鄉村中國,上面綻開的是岩石上的花朵,生命如花,十字交叉。神聖的醫生責任,向所有鄉村醫生致敬!向居馬泰致敬!

醫生事蹟材料範文 篇11

他,有著醫者的慧心巧手,更有著醫者的良知厚德,三十餘載堅守臨床一線,甘之如飴,如痴如醉,以不懈的技術鑽研贏得了同行的尊敬,以無私的愛心奉獻換來了病人的愛戴。工作中,他任勞任怨,從不喊累;

技術上,他精益求精,從不滿足,他就是--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急診醫學碩士研究生導師——--。

他自幼立志做一名醫生,對治病救人、祛除病痛有著神聖而美好的嚮往。1987年大學畢業後到--地區胸科醫院內科工作,1992年到--市中心醫院急診科工作。大家都知道,急診急救,是生命的綠色通道,是醫院的視窗單位,是一個工作繁忙、急危重症病人多、突發事件多、糾紛多發的科室,工作加班加點到深夜是家常便飯,很多醫生都不願意幹這個科室,但是他依然服從領導安排來到急診科。當時的急診科剛剛成立不久,還不成規模,業務發展還很渺茫,很多人都不理解他,勸他找找領導調到骨科或者心內科工作,但他憨厚一笑,說工作總得有人幹,急診科也需要醫生,就這樣他來到急診科一干就是二十六年,他從一個年輕的醫生成長為一個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主任醫師,在他的不懈努力與帶領下,--市中心醫院急診科已經成為--山區急救醫學中心,是--市重點學科,這些年他為基層醫療機構培養了一大批骨幹急救醫療人員,為--市北部及周邊市縣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工作上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從不計較個人得失

急診科收治的往往都是病情發展迅速、病種複雜、診斷困難的急危重症病人。對這些患者來說,時間就是生命,搶救病人更是需要爭分奪秒,無論是值班還是在家休息,他接到科室求救電話,總是第一時間趕到醫院,第一時間為病人救治,無論遇到什麼樣病人,他總是沉著泠靜應對,科室醫護人員常說,只要李主任在我們就有了主心骨。他常說患者來到我們醫院就診,把健康乃至生命交給了我們,是對我們莫大的信任,我們不能辜負他們的信任。遇到那些不能描述自己病情的重症患者,他總是認真查體,仔細診斷;

遇到那些由於著急而暴躁激動家屬,他總是不厭其煩、耐心解釋;

遇到那些因醉酒打架鬧事的患者,他總是盡力安撫,想方設法讓病人儘快得到救治;

遇到那些上了年紀行動不便的病人,他總是幫助翻身脫襪從不嫌棄;

遇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他總是放棄在家裡的一切衝鋒在前,20__年他為抗擊非典與家人隔離,在醫院一待就是一個月,由於工作突出他被沂水縣人民政府授予抗擊非典先進個人。

農村出身的他,對農民有著深厚的感情,他體諒病人的疾苦,更體諒病人的難處,他從來不給病人在經濟上增加負擔,他從來都是能用便宜藥品治好病的,不給病人用貴藥,從來不給病人過度化驗檢查,點點滴滴為病人節省,在同行中有很好的口碑。他在這些看似平凡的工作中,無怨無悔的堅守著自己的崗位,從死亡線上拉回不計其數的病人。看到一條條生命從自己手中活過來,他時常高興的像個孩子,他總是說救活一個病人自己的靈魂也可以得到一次淨化和昇華,在他心中醫術可以前行,但醫者不能忘本,“有病人,才能實現我的人生價值”成了他的口頭禪,因此對“醫生”這個職業的堅守,他看得比什麼都重。他說,至今病人一聲真情的“李醫生”,依然會讓他動容,因為那樣的呼喚滿含信任與理解,是最純樸的東西,融入血液,化作生命。

業務上一步一個腳印,不懈追求,精益求精,從不滿足

對他來說,技術沒有止境,追求不能停步。他潛心臨床診療的同時,對科研和技術總是身先士卒,帶頭攻關,參與國家自然基金專案一項,承擔--省科技廳科技發展專案一項,獲--市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二等獎一項,三等獎三項,發表省級以上論文十餘篇,其中中華級論文五篇,參編著作四部。20__年他所帶領的急診科加入--省胸痛聯盟,並進行了全國胸痛研究,20__年9月他有幸參加了由中華醫學會在北京組織的中國胸痛診療指南專家共識編寫。近年來他作為--省急診界著名專家經常在學術交流會上進行講座,受到同行好評。

雖然他的業務水平在行業中已經得到了認可,但他從不不滿足,一直不停的學習,他經常說,精湛的業務水平才是為人民服務的有力保障。在長期的臨床工作中,他善於開動腦筋,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山區農藥應用廣泛,有機磷農藥中毒也是常見的急症,傳統治療是清除毒物,應用特效解毒劑治療,解毒劑是指抗膽鹼藥阿托品及復能劑,應用阿托品的原則是快速達到阿托品化,然後再維持一定量的阿托品應用,一般病人的治療也得常達七至十天時間,危重病人時間會更長。他研究發現抗膽鹼藥及膽鹼酯酶復能劑都不能解除體內農藥,只是對症處理,他通過認真研究中毒機理,創新的規範了救治用藥,使大部分有機磷中毒患者,由住院十幾天減少到二至三天左右,死亡率由原來的7%以上,下降到2%以下,花費由原來的一萬元左右,減少到一千元左右,該專案通過醫院科學委員會鑑定為國內首創,推薦到--市科技局立項研究,獲--市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一等獎,並推薦到--省科技廳,--省科技廳作為--省科技發展專案立項研究,省內專家鑑定為世界先進水平,該專案在省內外各級學術會上介紹引起轟動。

在30多年的行醫生涯中,他診治了無數的病人。見慣了生離死別,但他始終保有愛心。他常說“沒有愛,就當不了一名好醫生,急危重症患者尤其需要關愛”。無論何時何地他始終把病人放在第一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履行著一個醫生的職責,詮釋著救死扶傷的神聖使命。

在長期的臨床工作中,他成功搶救了大批急危重症患者,經常收到來自患者及家屬的表揚信和錦旗。曾有一位多臟器功能衰竭的患者,病情危重,生命危在旦夕,輾轉多家醫院治療效果不好,醫生曾告知這個病人無治療價值,勸其回家,但這位患者家屬不願意放棄,慕名來到--市中心醫院急診科找到他,經過他詳細詢問病史、認真仔細檢查後明確診斷,並採取了一系列綜合治療,病人奇蹟般的好了起來,至今多年未曾復發;

還有一位敵敵畏中毒患者,一直昏迷,在某三級醫院住院治療十天不見好轉,後轉入某省級醫院治療近一個月仍不見好轉,專家討論結論是該病人治療價值不大,但家屬仍不死心,詢問該院專家還有沒有擅長治療中毒的醫院,專家告訴家屬說--市中心醫院治療有機磷中毒水平最高,你可以過去試試,但一定要到急診科找一個姓李的主任,家屬輾轉來到急診科找到他,經過他精心治療後痊癒出院,當時在同行業引起轟動;

某三級甲等醫院收治一口服一斤甲拌磷(3911)自殺患者,該院對此類患者治療沒有成功的經驗,聽說--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治療這類病人效果非常好,洗胃後用救護車直接送來我院急診科,經過十幾天的精心治療痊癒出院,家屬出院時掏心窩子說:“我們當時從大城市向縣城醫院轉診時心裡沒有底,沒想到李主任水平這麼高”。這樣的事例不勝列舉,就連省內專家談起--主任治療有機磷中毒時,都說李主任治療有機磷中毒全省第一。

北方地區冬天農村習慣於煤炭取暖,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很多,嚴重的中毒患者治癒後常發生一氧化碳中毒遲發性腦病,輕者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重者昏迷,治療難度非常大,他積極開動腦筋,在總結國內外傳統治療的基礎上進行改革,加用糖皮質激素等進行治療,這一改革收到了巨大成效,使一氧化碳中毒遲發性腦病病程縮短,治癒率明顯增加。

注重專科建設,打造一流急診急救團隊

急診科經常承擔大型車禍、集體中毒等事件的搶救工作,因此團隊的協作至關重要,救人於水火,救人於危急,生機轉瞬即逝,因此必須加強團隊協作,作為--市急診急救專業的學科帶頭人、急診醫學碩士研究生導師、教授,他深刻認識到團隊協作的重要性,他時常說“一個好的團隊可抵得上千軍萬馬”,因此他對塑造團隊精神、凝聚團隊合力高度重視,一直致力於打造急診急救專科團隊,承擔著科室住院規培醫師、全科醫師、進修醫師及實習學生的教學工作,手把手的嚴格帶教,毫無保留的把自己的臨床經驗傳授給年輕一代。20__年急診科被評為住院醫師規培先進科室,他被評為優秀教師。

“浴火重生”,行板如歌。對於病人,那是一首首生命交響曲,對於醫者,同樣是經歷生與死考驗的人生之歌、靈魂之曲。醫生,對於別人也許只是一份簡單的養家餬口的工作,而對他,卻是一份為之傾注、熱愛一生的事業,他紮根於臨床一線,不求虛名,無私奉獻,用精湛的醫術帶領他的團隊創造著一個又一個生命的奇蹟。

他古道熱腸,見義勇為,受到當地群眾稱讚;

他兢兢業業,以純真質樸的醫者情懷救死扶傷;

他說藝多不壓人,幹技術需要有學無止境的精神,是做醫生職責和本分;

他人到中年考取博士,成為縣級醫院為數不多的博士醫生。他就是--市見義勇為英雄、--縣道德模範、--縣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

醫生事蹟材料範文 篇12

30日,杭州市衛生系統舉行王妙芳先進事蹟報告會。王妙芳也出席了報告會,她用百丈口音講道:我做的是非常平常的事,社會各界卻給了這麼高的榮譽,真有點擔當不起。我今年60多了,但只要鄉親們需要我,我還是會一如既往地做下去。

市衛生局領導,局直屬各單位、各區、縣(市)衛生局(社發局)主要負責人、黨辦主任,職工代表,直管醫院負責人共300多人蔘加了報告會。

王妙芳是百丈鎮仙岩村一名普通的鄉村醫生,40年來她堅守在一個小山村,用自己的技術和熱情幫村民解除病痛。她把病人當鄰里、當朋友、當親人,成了當地村民不可缺少的大好人。7月11日,光明日報頭版頭條報道了王妙芳的事蹟。患者的快樂就是自己的快樂,被村民需要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王妙芳這種質樸的幸福觀,引起了全區、全市甚至全省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省市領導黃坤明、徐立毅紛紛作出批示。區、市衛生局先後作出決定,號召衛生系統向王妙芳學習。

報告會由區五院趙玲主講,百丈鎮社群衛生服務中心主任白洪斌和員工王剛領、王妙芳的兒子林峰、仙岩村村民李萍分別從各自的角度描繪了一個可親、可敬、可愛的下屬、同事、母親和阿姨,講述了一個個樸實感人的故事。

杭州市衛生局黨委書記、局長滕建榮一見到王妙芳,就握著她的手連說“向你學習”,他說,你的先進事蹟,事實上就是鄉親們對你的口碑,這是你的光榮,也是衛生系統的光榮,對此,你要保持一顆平常心。他表示,下一步全市衛生系統將進一步加強對王妙芳事蹟的學習和她這種樸素價值觀的宣揚,學習她紮根基層、不計名利的高尚情懷,愛崗敬業、救死扶傷的職業素養和情繫群眾、無私奉獻的優秀品格,從而鼓勵鼓舞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輕一代投身醫療衛生的神聖事業。

崇賢街道掀起一股“王妙芳”熱

日前,崇賢街道黨工委組織機關幹部、村(社群)負責人、崇賢街道衛生服務中心醫務人員一起參加王妙芳先進事蹟報告會。 來自崇賢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生沈掌富在聽完報告後表示:聽了王醫生的事蹟,深受鼓舞,作為一名“赤腳醫生”,本人有著與王妙芳一樣的經歷,要以王妙芳為榜樣,一心一意為病人服務,解除病人痛苦,體現自身價值。據瞭解,崇賢街道黨工委舉辦的王妙芳先進事蹟報告會,掀起了學習王妙芳愛崗敬業、樂於奉獻精神的高潮,街道黨工委要求全體機關幹部聯絡實際,談認識,找差距,在推進崇賢新城專案建設中盡心盡責,在城鄉統籌發展中獻計獻策,在創新社會管理上有新突破。

百丈鎮以王妙芳精神激勵工作熱情

近日,百丈鎮計生辦組織了各村(社群)計生幹部,開展主題為“學習王妙芳同志先進事蹟,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實現人生價值”座談會。近來,百丈鎮各部門紛紛組織幹部職工學習王妙芳同志先進事蹟,宣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激勵工作熱情和創業動力。參加座談會的計生幹部,紛紛暢談學習王妙芳同志的體會,大家都被她的事蹟深深感動。仙岩村計生服務員談到,自己和王妙芳同是一個村的村民,作為年輕一代,著重在四個方面學習王妙芳同志的精神。一是要有責任心,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二是要甘於平凡,腳踏實地;三是要堅持不懈地學習,做學習的表率;四是要不斷開拓創新,營造充滿活力、積極向上的氛圍。

醫生事蹟材料範文 篇13

我叫程,19xx年出生,安徽黃山市屯溪區人,國中文化,中共黨員,於19xx年從事鄉村醫生工作,是一名在農村醫療防保戰線上工作了40餘年的老鄉村醫生,先後被評為“安徽省赤腳醫生先進個人”,原“徽州地區赤腳醫生先進個人”,原“屯溪鎮鄉村醫生先進個人”多次被原硯忠鄉黨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現依然堅守在村衛生室從事基層醫療工作。

60年代末,農村實行合作醫療,經過村裡推薦我於19xx年到鄉衛生院學習,跟老中醫朱民槐學習中醫知識傳統醫學和臨床實踐,併兼學西醫解剖及其他知識。當時我毫無醫學基礎知識,學習難度可想而知,那時我想過放棄,但一想起村民對我的信任和期待,我咬牙堅持了下來。當時衛生院西醫知識也不是豐富,我自己購買了大量的醫學書籍,利用晚上時間挑燈夜讀,拼命地汲取醫學知識。19xx年回到本村傍霞擔任赤腳醫生這一光榮而又艱鉅的重任,擔負起傍霞村930餘村民的防病治病工作。不管白天黑夜,颳風下雨病人隨叫隨到。當時參合資金每人每年5元。為了節約藥費開支,能用鍼灸醫治的儘量用鍼灸,能用中草藥醫治的儘量用中草藥,我一有空就會上山挖集中草藥,晾晒、烘製、製作,免費給村民使用。當時40%病人都用鍼灸和中草藥治療。在辦合作醫療10餘年中,因我用鍼灸和中草藥為主給病人醫治,所以在有限的參合資金裡保證了病人有藥用及合作醫療資金的正常運轉。那時農村裡牛、豬、雞等牲畜還是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一旦發生意外會給家庭帶來不小的損失,為此村裡決定還讓我出去學習獸醫。19xx年9月我外出學習,通過幾個月的努力我順利完成了學業並還獲得原安徽省農學院阜陽分院畜牧獸醫系學員結業證書,為我村的畜牧醫療事業保駕護航。隨著醫療科學的發展,必需提高醫療技術水平。我在1986年先後2次自費到屯溪區醫院及黃山市人民醫院進修西醫內科。通過這2次的進修學習,提高了臨床醫療水平,更好更有效的解決了病人的許多痛苦,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

作為一名普通的鄉村醫生,又是一名中共普通黨員,我時刻把職業道德銘記在心,天天惦記著周圍群眾的身體健康問題。印象最為深刻的是“非典”期間,在防治“非典”工作中,我服從上級主管部門的統一按排,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對外出歸來人員進行隨防工作,及時為群眾測量體溫、宣傳防治知識,打消群眾的恐慌心理,經常忙到深夜,一連幾個月都沒有休息。那時村衛生室已由我私人承包,業務收入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家裡人很不理解,都在埋怨我說我傻,但是我心裡非常清楚:在這重大疫情來臨之際,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怎麼能做視不管呢?作為一名老黨員怎麼能對得起這個稱號呢?經過我的耐心解釋與說服,家裡的人終於被說服了,還積極地配合參與這“防非抗非”的“群眾戰爭”中來,支援我做好“防非”工作。

近年來,按照中央、省、市、縣的有關政策要求,我市加強了對村級醫療衛生機構的規範管理和社群衛生服務功能的拓展,實行鄉村衛生服務管理一體化工作,以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醫療需求和讓更多的人民群眾得到更好的醫療衛生服務。雖然一體化後會影響到我個人利益,但我覺得這能更好地服務於人民群眾,能把我們農村衛生事業做優做強。當時因新衛生室還未選址動工,我便出資幾萬元把自己的衛生室按照上級要求改造佈置作為新農合的醫務室,家裡人一時難以理解,認為這是衛生院的事,我說現在都因黨的政策好我們才能過上好日子,幫助政府解決下臨時困難有什麼不可以呢。而且後來政府對我衛生室的改造資金也給予了補助,所以我相信政府相信黨不會讓老百姓吃虧的。

本村產婦楊金花,產後患上關節病,四肢活動受限,活動時疼痛劇烈,在上級醫院治療一段時間後,療效不明顯加上經濟困難只好放棄治療。回家後產婦不能活動只能整天臥床,加之營養不良產婦無奶水,只好將幾十天的嬰兒託付她的姑媽代養。丈夫束手無策十分著急,如果治療不好妻子的病,家庭將會變成怎樣真是不敢想象。困急中他找到了我,我聽後立即趕往他家中,通過和病人的溝通並對她進行了仔細檢查,決定採用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案。通過2個多月的精心治療和比較科學的護理,使她的病得以完全康復。當時農村農民收入低,生活困難加上她家是特別困難戶,我沒有收她一分錢和物品。如今黨的政策好,她全家都健康幸福的生活著。

現年86歲的老黨員程桃仙患高血壓腦梗臥床已近4年不能下地生活不能自理,家裡只有一個未成家的兒子。程桃仙因需常年服藥,且又缺乏科學飲食調理,消化系統疾病時常發生。因不能運動經常大便祕結,有時需要用手掏,我給家屬做示範並指導家屬運作,並隔三差五上門去指導家屬怎樣調理飲食,減輕患者痛苦。患者家庭經濟比較困難,又要常年服藥,村衛生室有符合她可用的藥,我也經常免費給她。有一次我上門複診時發現近期患者因經濟問題飲食不好,影響了病情,我便拿了200元給她家屬臨時改善營養之用。去年患者有一次突然劇烈腹痛,家屬趕來叫我,經仔細查診確定為闌尾炎,便立即會同家屬送往上級醫院動手術,因送診及時未發生併發症且術後恢復較快。

現年83歲老人程桂,因患風溼病不能行走臥床3年了,今年3月份臀部發生褥瘡三塊,從4月份起隔天換一次藥,中途患者感冒因身體虛弱需輸液治療,家中兒媳患宮頸癌,治療費用要10餘萬元,孫女讀高三面臨大學聯考,家庭確實困難。按規定患者從4月份到現在幾個月的材料費及感冒期間的幾天輸液費至少得2019多元,我也是分文未收。我覺得我是一名老黨員,要通過我們的實際行動把黨的關懷送到需要關心的的病人,使他們感受到共產黨的好,社會主義政策好,從而樹立戰勝疾病嚮往美好生活的信念和信心。

以上是我列舉的從事農村醫療工作40餘年來所做的一些微不足道的份內職責的幾件小事,離黨及群眾的要求還相差甚遠。在這裡我還是要感謝黨的培養、各級政府和上級各有關業務管理部門對我工作中的大力支援。我雖已步入老年人行列,但40餘年的基層醫療工作,紮根在家鄉的熱土上,能為父老鄉親服務,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用我自己的真心付出,善德善行,詮釋了一個共產黨員、鄉村醫生的基本道德,黨和村民需要我的時候,我會鞠躬精粹發揮餘熱。

醫生事蹟材料範文 篇14

他經常在夜半酣夢中,被前來求診的鄉親叫醒;他經常走在蜿蜒崎嶇的鄉間小路上,披著星光獨自回家。雖無驚天動地的業績,但他38年如一日懸壺濟世,走村串戶,送醫送藥,隨叫隨到,村民記住了他,更離不開他。他,就是全國優秀鄉村醫生、蘆溪縣銀河鎮xx村衛生所醫生易。

19xx年,易xx高中肄業,便回到家鄉參加農業生產。19xx年,在中央“把醫療衛生工作重點放到農村去”這一指示下,當地政府決定在每個村選拔一批年青人,培訓一批農村醫生,興辦一批鄉村衛生所。當時,xx村裡沒有鄉村醫生,群眾看病要到10多裡外的鄉鎮衛生院,非常不方便。就這樣,易被村裡選派到宣風醫院參加初級衛生保健培訓班學習。培訓結束後,易回到xx村當起了赤腳醫生,這年他還不到20歲。

19xx年8月,他自費參加省裡舉辦的鄉村醫生函授班,使自身業務水平有了大幅提升。19xx年xx月,他獲得鄉村醫生資格證書。作為一名鄉村醫生,又是一名共產黨員,易始終感受著病人的信任和依賴。他常說,人不能忘本,是黨培養了我,是村民推薦我當醫生,做人要講人品,行醫更要重醫德。因此他從不給患者開大處方,並堅持做到能吃藥的絕不打針,能打針的絕不輸液。“我總覺得如果單純地去追求經濟利益,我會良心上過不去,行醫對我不僅是職業,還是一種救助與守護。”

易習慣在村內開展巡診,以走村串戶送醫送藥的方式為本地群眾治病。不管是寒冬酷暑,還是白天黑夜,只要患者上門或打個電話,他總是立即接診或挎上醫藥箱就出診。

“病人快斷氣了!請易醫生救命!”一個寒冷的冬夜,易睡下不久,門外突然響起急促的敲門聲。他匆忙穿好衣服,挎上急診箱,一口氣跑了3裡山路趕到病人60歲老人鍾慧香家。他來不及喘口氣就開診,原來是急性膽結石。易趕緊展開急救,病人逐漸恢復氣息,那天晚上,易醫生待在老人身邊整整一夜。

“我儘量開中藥,因為中藥溫和,副作用小,價格也便宜。”易為病人健康著想,總是優先選用中藥。這些年來,他從不收取病人的出診費。對於那些長期臥病在床及行動不便的老人,他還不計報酬上門進行護理和治療。對一些沒有家屬陪伴的病人,易還會讓妻子為他們煮飯,照顧他們飲食起居。對於村裡的困難戶、五保戶、殘疾人,他經常免除醫療費,還不定時地為他們體檢,就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

與易醫生同時代加入村醫隊伍的人,很多因為工作的艱辛、生活的清貧早就改行了。但是,易對自己的事業卻從未動搖過。他說,“既然選擇了從事醫生這一行業,我就要對得起身上的這件白大褂!”這是一份責任,更是一份承諾。

走進易診所,幾本手寫的醫療日記特別引人注目。這些日記每本都有幾十頁,在這些日記裡,詳細記錄著數百種農村常見病、多發病的治療方法。從醫38年,易足跡遍及xx村的每一個角落,累計接診病人十幾萬人次,出診上萬次,出診行程兩萬多公里。他了解每一戶村民的身體健康狀況,誰患過哪些慢性病,誰對哪些藥物過敏,誰家有幾個小孩,誰家的孩子什麼時候該接種何種疫苗,他的心裡都有一本賬。

“只要鄉親們需要,我就會一直幹下去。”如今易笑言自己老了,力不從心了,但他希望把衛生所一直開下去,為鄉親們的健康點一盞希望的燈。

醫生事蹟材料範文 篇15

田徑,男,39歲,中共黨員,中專文化,畢業於銅仁職業技術學院,系印江自治縣纏溪鎮方家嶺村人。

一、義無反顧 立志農村衛生事業

醫生這個職業是光榮而崇高的,不僅是能以肉體上解除人的痛苦,而且在精神上也能給人安慰,所以選擇了這個職業必須全身心的投入,才能全心全意的為人民服務。 有高度的責任心和事業心,工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苟,所在的村衛生室轄區服務四個行政村,共服務3000人口,能愛崗敬業,紮根在農村最基層衛生服務,遵守 國家法律法規,嚴格執行規定的收費標準,堅持從正規渠道進藥,藥品價格,收費標準公示上牆,不開大處方,不亂收費,讓群眾花小錢,就能放心就醫。 醫者父母心,對群眾熱情,關心,耐心聽取病人描述病情和痛苦。分析他們的需求和意見。時時急病人這所急,痛病人之所痛,上班時嚴肅認真,細緻診查每一例病 人,謹慎用藥,嚴格執行操作常規,避免醫療事故的發生。不管是寒冬還是酷暑,白天還是夜晚,下雨還是下雪,上班時還是下班時,隨叫隨到,無怨無悔言。有時 一晚能出診數次,一夜都睡上覺,有時剛端上飯碗,吃了一口飯,就被病人叫去,就是大年七年級,也沒輕閒過,更談不上平時節假日,曾有人問,這麼沒日沒夜,圖 的是什麼,即沒有高的收入,也沒有政治地位,回答的是憑一個人的良心,一個醫生的道德。

二、顧全大局,完成公共衛生任務

在防控非典,手足口病,流感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非典期間早出晚歸,整天排查從疫區迴歸人員,為他們早晚測一次體溫,不畏懼隨時被感染的可能為轄區內兒童檢查手足口病,做好散區兒童的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防控流感,做到發現疫情及時上報,認真篩查轄區內出國迴歸人員,做好登記,嚴密防控流感的發生和流行。

所在村衛生室,管理規範,制度健全,資料齊全,去年被評為鎮先進村衛生室,個人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從事鄉村醫生工作後,多次被評為先進鄉村醫生,鎮優秀共產黨員,纏溪鎮第五屆、第六屆人大代表。

在轄區內經常開展巡診工作,及時送發防保所下達的各種宣傳資料,使防病抗病知識普及到全村各家各戶。向村民宣傳黨的衛生工作方針,宣傳新型家村合作醫療的優 越性。配合主管部門村委員會開展改水改廁工作,主動參與,當好參謀,向村民宣傳改水改廁對人的身體健康的重要性,使人民群眾健康意識不斷增強,把各種疾病 控制在萌芽狀態。經常為60歲以上老人健康體檢,聽心肺、測血壓,建立了村民健康檔案,規範管理性高血壓、糖尿病慢性病人。定期為他們檢查,建議治療和康 複方案。開展35歲以上測血壓,及時發現高血壓病人,提出最佳治療意見。及時通知轄區內孕婦去醫院體檢,向她們宣傳住院分娩的好處。夏秋季產後訪視的同時 宣傳預防產婦中暑。做好兒童保健和計劃免疫工作,及時發放預防接種和體檢通知單,結核病督導工作一絲不苟,主動與患者達成服藥協議,發現副反應及時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