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8月外語系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

欄目: 社會實踐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1.91W

XX年7月6日至16日,南京審計學院外語系暑期實踐小分隊一行12人赴安徽涇縣黃村鎮中心國小,進行了為期十一天的“送教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並且影響深遠。

8月外語系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

一、主題目的明確 準備工作充分

一直以來,社會實踐的目的主要是讓學生利用暑期時間走出校門,接觸社會、瞭解社會、認識社會,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服務於社會。今年是 “五四”運動85週年,是組織開展大中專學生社會實踐20週年。為響應國家對大學生的要求和我院“萬人百隊”的號召,外語系今年決定率領大學生組成服務團深入基層,服務社會。5月將“送教下鄉”定為今年實踐活動主題。

我們將目光投向了國家級貧困縣--安徽省的涇縣,同時也是革命老區。教育是滯後當地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我係此行的主題。主題、地點選定後,通過自願報名,考核選取了全系學生中優秀代表10人,與指導老師和帶隊老師各1名組成一支12人的實踐分隊。著眼當地孩子的英語啟蒙教育,發揮我們的專業優勢,6 月10 日至20 日,小組制定了十天的短期英語培訓計劃,撰寫了詳細的課程安排和備課筆記。同時,系領導十分重視,多次聯絡並親自了解實踐單位情況。本次計劃還中標獲得了院實踐分隊二等獎的資助。至此,準備一切就緒。考試完畢,暑假伊始,小隊奔赴安徽,開始實踐。

二、“送教下鄉”探索教學方法 共建師生情誼

在中心國小,10名英語專業的學生成了180名孩子的英語啟蒙老師。新老師缺乏經驗,新學生從未接觸過英語,教學工作只有在摸索中進行。根據少兒的學習特點和當地學生的素質,我們堅持以興趣為指導,並根據教學情況適時修改備課內容。備課時,分排任務,由淺入深,巧妙編歌謠歌曲和遊戲,聯想穿插相關知識; 10名學生分成3組在上課教授理論知識的同時,通過分組比賽對話問答的方式讓學生自主接受知識並培養協作意識。多樣化的授課形式不僅贏得了孩子的心,還受到了當地教師的好評。

實踐隊員每天都要備課,回顧一天教學活動,寫日誌並討論次日教學。隊員們也真真切切地體驗了鄉村教師的艱辛和光榮。在培訓末期進行的一次測驗中,學生成績異常優秀,27名獲滿分,無不及格現象。隊員更感到了收穫的欣慰和喜悅。

三、社會重視 成果豐碩

1. XX年南京審計學院外語系“送教下鄉”暑期社會實踐問卷調查表

實踐末期,我們還就安徽涇縣黃村鎮的國小英語教育水平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調查物件是所有參加此次暑期英語培訓的國小生以及即將任教的中心國小英語教師。發放問卷180份,收回問卷180份,反饋率100%。綜合問卷調查資料表明,超過93%的學生知道英語是世界上最廣泛語言,可見英語的影響力之大,英語學習之重要性早已深入人心。100%的學生認為英語好聽,超過95%的學生想學英語,這明學生們對英語學習很感興趣,這也為他們學習英語奠定了一個良好的氛圍。但是學生們想學的英語內容各不相同。大約有7.9%的學生想學簡單的問候語,8.9%的學生天氣方面的英語,高達73.2%的學生想學日常交流英語,想學其他的佔10%。

另外,24.8%的學生最早從老師、同學那兒接觸到英語,而高達49.5%的學生第一次是從電視廣播上接觸到英語,選擇其他的佔25.7%。這一方面也反映英語的影響力,但另一方面,也暴露出農村孩子學習英語的途徑太少。

此次調查,資料真實可靠,讓我們以小見大地初步瞭解了我國當今農村基礎教育尤其是英語啟蒙教育的狀況,農村的孩子喜歡英語也渴望學英語,但是農村教育設施有限,孩子們獲取英語知識的渠道也不寬。因此,我們更加堅信我們的實踐活動是意義深刻的,並需要和只得繼續進行下去。

2.共建大學生社會實踐和教學實習基地

本次實踐是我係在安徽涇縣黃村鎮中心國小的第一次教學活動,也標誌著南京審計學院與中心國小社會實踐和教學實習基地的建立。

為更好地利用雙方的資源優勢,南京審計學院外語系和安徽省涇縣黃村鎮中心國小經過協商,決定一致共建南京審計學院外語系大學生社會實踐和教學實習基地。根據協議,南審外語系將推薦優秀學生在安徽省涇縣黃村鎮中心國小進行畢業實習和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為涇縣啟蒙教育服務,並由中心國小對學生實習實踐情況給予評價和鑑定。為加強雙方的協作關係,外語系還將優先安排中小英語教師培訓,並提供學習便利。

基地掛牌儀式和協議簽訂儀式於XX年7月6日在中心國小舉行。這是小鎮的大事,引起了各方關注,受到了社會的重視。

3.媒體廣泛報道

縣電視臺對7月6日基地掛牌儀式進行了報道。縣領導、縣教育部門領導都給予了充分重視,並出席掛牌儀式和活動尾聲的座談會。

實踐小隊在教學過程中得到了當地老師的配合,學生家長的支援;在生活中,得到了當地居民的關心。實踐期間,實踐隊員也向報社寄發了簡訊,他們向社會宣傳一種當今大學生服務社會的新風尚,他們的所作所為成為當地人民中的佳話。

四、經驗總結

十一天的支教雖短暫,可卻是我們一生的非常體驗,令我們感觸頗深。

第一,山區的孩子對知識很渴望,他們也正接受國家對他們規範化義務教育的恩澤,可是交通的閉塞,經濟的貧困,觀念的落後,更像一座又一座大山,阻隔了孩子們的受教之路。山區的孩子需要支教,山區人民是社會的弱勢群體,他們需要幫助。這次活動為山區帶去了新的教育理念,也樹立了當地英語啟蒙教育的典範。可是我們認識到,這次活動太短,農村的教育發展之路太長,因此,我係決定每年向安徽派去英語專業學生實踐實習,支援當地教育。但更重要的,山區自身要建立一種教育體制,才能做到教育之樹常青,知識之泉長流。

第二,我們得以重新審視自己,思考人生的價值。人生的意義在於為社會創造多少價值而非索取多少物質。我們身在大都市的現代大學生擁有優越的環境,能索取更多的資源,相應地,我們應做得更多更好回報社會。奉獻精神不能忘。

經過在農村的歷練,我們認識到,在優越的條件下同樣要艱苦奮鬥,不斷進取。做學生,我們要在學校積累過硬的知識技術資本,奠定良好的就業基礎;做人,要能學以致用,創造價值。

我們走出了象牙塔,走出了課堂,走上了實踐的道路;我們回到了校園,更加珍惜在校的時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識,並不斷深入到實踐中,檢驗自己,為今後更好地服務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廣闊的社會還有許多領域等待著我們去開拓。找準自己的位置,激發對生活的熱情,是人生的精髓所在。南審的莘莘學子將在不斷的學習與實踐中,站在一個新的起點,憑著理論知識和拼搏精神,展示新世紀大學生開拓創新、樂於奉獻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