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大學生養老院社會實踐感受論文6篇

欄目: 社會實踐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1.46W

假期來臨,大學生開展了進入養老院的社會實踐活動,為本次的活動談談感想與收穫,本文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學生養老院的社會實踐感受論文,僅供參考。

大學生養老院社會實踐感受論文6篇

大學生養老院社會實踐感受論文一

真情常住我心間,溫馨敬老院之旅 真情常住我心間,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沒好人間。

很高興今天我們 一行人在今年寒假能有這樣一個機會,今天,我們幾個同學結伴去了市裡敬老院進行社會實踐,在那裡我們幾個同學陪老人做了一些簡單工作,使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們知道老人其實最缺少的就是關心關愛,他們最害怕的就是是孤獨和寂寞,而恰恰相反的是他們最希望的是可以在兒女的包圍下幸福快樂的生活,從而創造屬於自己的生活。

今天一大早,準確的說是 20xx年二月20日,我和幾個同學約好一同前往位於市郊的敬老院,我們帶著一些瓜果並且滿懷興奮的心情一路直達目的地。令我們幾個很意外的是有幾位老人老早就在門外等我們呢。於是我們幾個就走上前搭話,原來他們老早就知道大學生要來看望他們,所以他們老早就站在那裡等接我們,這讓我們感到受寵若驚。

於是我們一行人隨老人們進入了院裡,進入裡面了,裡面還有娛樂室,整個房間滿滿的都是人,和我們之前想的完全不同,相反的。老人們見了我們很是高興,很熱情呢。當我們做了自我介紹之後,便按照事先的安排為老人進行了表演,表演了幾個小節目。說實話,我們表演的哪裡是節目啊,簡直難入法眼,慘不忍睹啊,但是老人們卻沒有嫌棄,仍把

我們泵在手心,高度讚賞,滿是開心的目光投向我們,把我們弄得也怪不好意思的,之後有幾個老人們也心癢,想為我們表演,他們竟也毫不示弱 ,其中有位白髮的老奶奶為我們表演了一段戲曲,那模樣、那扮相簡直是絕了,絲毫不遜於我們看過的正規京劇表演。之後我們跟前的幾位老人說,這位老人其實是非常有才的,要不是當時條件有限,就那老人那水平,早就成名了,不過說句心裡話,那老人的唱腔挺不錯的,我們都只豎大拇指表示佩服。

後來,我們又和老人們坐下來彼此面對面地聊聊天,談談心,從中,我們感受到的是;在這個大院裡,老人們其實是孤單的,寂寞的,他們經常玩些活動,通過聊天,我們瞭解了許多,老人們當中有些是在家呆不住,有些是子女工作忙沒辦法照顧老人。剛來這時,他們都很不習慣,但是時間久了,他們逐漸喜歡上了這裡,老人們在這裡玩的都很開心,每天他們一有時間就會到樓下的樹蔭下或是樓上的寫字房內 看會電視或是打打麻將。夏天時就在樹蔭下乘涼,冬天時就四處散散步。

下午一點多了,我們吃完飯後就隨著老人出去散步了,鍛鍊鍛鍊身體,敬老院裡有個很大的和運動的地方,可以容納很多機器,好多人都在那裡活動,並且和我們玩著一些小遊戲。

通過這次和老人們面對面心連心的交談,是我們明白了許多,明白到了他們過去的經歷,明白了他們的辛勞,明白了他們對兒女們的亟盼,更明白了他們對我們這一代人的希望。

臨走時,我們戀戀不捨得。所以我們拿出相機和老人們喝了個影。照完相後,老人對我說;‘你們照片洗出來後能給我們留一張嗎?然後寫上你們的名字。”我們被這一舉動感動了,我們連聲說道:“好好。’

老人們平日裡太孤獨了,兒女們大多都不在身邊,有的甚至沒有兒女,他們要給他的是簡單的一句關懷,並不是物質上的供給。金錢所能代替的,只是在生活的溫飽要求之上的,有人在身邊那是最開心的事情了。常回家看看裡歌詞寫的好,老人們需要的是有兒女陪伴身邊,陪他們聊聊天。 我現在自己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已經不在了,所以看到老人就覺得特別親切,想想對自己的親人一樣照顧他們關心他們,而他們也把我們當成自己的孫女了,拉著你的手,巴阿他們的那份慈祥加在你身上,而我們也欣然接受。

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從年幼到年老的過程,未來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也許當我們有時間了,停下來靜下心想一想;我們是否會向他們一樣自在開心呢?

那晚年呢?年輕的時候父母不嫌我們慢,叫我們怎樣繫鞋帶、拿筷子、穿衣服,當他們年老時。老是重複說一句話時我們就受不了了。為人子女藥學會體諒父母。父母為了我們能有更好的前途,每天早出晚歸打工幹活,辛辛苦苦的,任勞任怨,但從不喊累,永遠讓我們能吃飽穿暖。

通過今天的時間我懂了很多,明白了為人子女該做什麼不該作什麼。我希望以後能有很多這樣的機會。總之我很開心。

大學生養老院社會實踐感受論文二

銀杏樹之行

如果有一天,我老無所依,請把我留在那時光裡;

如果有一天,我悄然離去,請把我埋在這春天裡。

——題記

一首《春天裡》唱出多少人的心聲,面對老我們無法逃避,所以我們必須正視。老有所依,老有所養不僅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願,更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老子的《道德經》有云:“為民上者,躬行節儉,力盡孝慈,為天下先。”信奉中庸之道的中國,將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努力營造社會和諧的良好氛圍貫穿於我們的成長。在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是我們文化傳統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和親和力的具體體現。今年暑假的社會實踐活動,我們一行八人來到了位於福建路的“銀杏樹老年服務中心”,開始了為期七天的義工生活,看望並照顧那裡的老人們。 在七天的實踐活動開展中,我們主要進行了三方面的活動:

1.關心慰問養老院裡的老人們

第一天,我們利用半天上午熟悉了養老院託養中心的基本環境,養老院分為三層,第一第二層大多為生活半自理的老人,第三層分為客房及一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我們小隊根據養老院的格局,迅速分為三個小隊,每兩人一組,負責一層樓的工作。

保持養老院的衛生是護工阿姨每天必做的事情,因此我們最先開始做的工作就是將養老院的衛生打掃乾淨,不放過任何一個死角,組員們互相幫助,認真仔細地將院內垃圾清掃乾淨,然後擦拭窗臺扶手,以及桌子板凳。老人們看著我們這些小丫頭細心地做著活,都投來讚許的目光,而我們也從老人們的微笑中體會到了這次打掃的意義。

有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多年癱瘓在床,我們所做的內容之一就是給這些老人餵飯,他們的飯都是特製的流食,這就考驗了我們的耐心,對於我們這些習慣了和年輕人在一起玩耍的小青年來說,耐心是最大的挑戰。而在餵飯的過程中,我們的組員都表現出了對老人們極大的關愛和耐心,沒有人半途而廢,也沒有人中途退縮,更沒有人表露出不滿的情緒,大家餵飯時還能很細心的給老人擦嘴,這讓很多老人都很感動。就連平時護工阿姨說的吃飯最慢的那位奶奶在那幾天裡,吃飯的速度也不亞於別人,這讓我們的內心充滿自豪感。

2.開展關於銀杏樹養老院老年人生活狀況的問卷調查

從第四天起,我們就開始著手對養老院的老人們組織一些問卷調查。老人們看見我們拿著白色問卷,顯得很拘謹,生怕說錯什麼話,有的老人甚至不願意配合我們的工作。隨後我們改變了策略,以聊天的輕鬆方式,將問卷中的問題帶入了輕鬆的氛圍中,這樣問卷才得以順利地進行。

我們的問卷主要從老人自身情況,養老院條件,以及老人們對養老院相關問題的看法等方面進行。老人們都如實相告,基本反映了老人內心真實想法。面對這一群年過古稀的老人,我們很難想象出他們也曾和我們一樣充滿活力,甚至還有的老人曾經是教授,工程師。他們在過去的青春歲月裡都曾為社會做出過大大小小的貢獻。現在他們年邁體衰,已經無力發揮餘熱,最是需要社會關懷的時刻。過程中,我們瞭解到大部分老人都是因為由於長年生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子女們住得也比較遠,很難照顧所以才來到這裡的。但是他們的子女也會經常來看他們。其實我們都知道,這些老人缺的不是物質上的資源,而是內心精神上的陪伴。他們要求的並不多,只是希望我們這些子女能夠經常去看他們,和他們聊天讓他們不再感到孤單。總的來說,老人們對這裡的生活很滿意。

3.收集並整理素材以便完成實踐報告

我們此次取材主要以照片為主,而此次活動最有趣的地方莫過於那兩天給老人們拍照了,有的老人忸怩著不願意拍照,總是擺擺手“老了老了,照了不好看。”而這時,我們所有人又會齊齊上陣哄著他們,給他們信心。雖然有的老人覺得自己老了醜了,可又會情不自禁換上自己覺得最漂亮的衣服走到我們的鏡頭前。拍完後還會反覆詢問我們會不會把照片洗出來,得到確認後還會不放心。等到我們把洗好的照片送到每個人手上時,他們臉上露出的喜悅的表情就告訴了我們他們內心裡有多開心。所有的照片中給我們印象最深的便是一位老爺爺笑得合不攏嘴,雙手還孩子似的舉出V字型,從他的笑容裡我們更多地體會到了在晚年裡得到的關注與愛護對一個老人來說是多麼重要。

實踐雖然只有短短的一週,但此次社會實踐,我們都感到收穫很大,也為我們日後的踏上工作崗位積累了經驗,奠定了基礎。

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態度,保持認真仔細的態度和對工作的熱情。

在此次社會實踐過程中,我們經常要做一些繁瑣的事情,這就需要我們的耐心與細心。比如說給老人們餵飯,我們需要端著碗,每次用勺子舀少許的流食,悉心吹涼後再餵給老人,並要注意時不時用紙巾給老人擦拭嘴巴,保持清爽。再比如,我們跟老人談話時,必須要有十足的耐心,因為他們的聽力並不十分好,有時候簡單的一句問候,我們甚至需要重複好幾遍。但我們的隊員們都在這個過程中學會了調整自己的心態,讓自己時刻擁有一如既往的面對工作的熱情。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找到不同的樂趣,讓自己過得充實、有意義。

其次,是要有良好的團隊意識,善於與夥伴們合作。

有句名言說得好:“成功在於合作”。身處當今競爭如此激烈的社會之中,我們要擁有足夠的團隊意識,與同事團結合作,齊頭並進,這樣才能更加高效的完成任務,節省人力物力。在養老院的這一週裡,我們幾個隊員們都是兩兩一組,分工合作,拿最簡單的清理打掃工作來說,一位同學用泡沫清潔冰箱的部件,那麼另一位同學就會緊接著清水過濾,再一位同學負責用乾毛巾擦拭等等。這些過程緊密相連,環環相扣,如果不是我們分工明確,那麼我們將至少多花費幾十分鐘的時間完成這些工作,而不像我們原來那樣省時省力。當然,這是我們相處久了而自然產生的默契,一開始,我們的合作也是晦澀的,漸漸地才擁有了默契。俗話說“兄弟一心,齊力斷金。”一個人的力量太小,只有擁有合作,才能擁抱成功。一人之力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杆尖頭了的一隻航船,需要風浪的推動;一人之力是立於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經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需要朝霞的映襯;一人之力是躁動於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嬰兒,需要母體的滋養。我們需要不斷的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

再次,是要學會與他人良好的溝通。

學會與他人溝通並能很好的溝通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具備的素質。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說過“假如人際溝通能力也是同糖或咖啡一樣的商品的話,我願意付出比太陽底下任何東西都珍貴的價格購買這種能力。”由此可見溝通的重要性。然而,我們此次養老院社會實踐中在溝通方面的能力還有待加強,隊員們因為都是女孩子從而都有些內向害羞,在問卷調查時的最開始,大家都有些“放不開”,十分依賴隊裡善於溝通的隊長。但是在現代社會,不善於溝通將失去許多機會,同時也將導致自己無法與別人的協作。我們都不是生活在孤島上,只有與他人保持良好的協作,才能獲取自己所需要的資源,才能獲得成功。要知道,現實中所有的成功者都是擅長人際溝通、珍視人際溝通的人。所以,我們在溝通方面還有待磨練。

總之,這次的社會實踐是一個開始,也是一個起點,我相信這個起點將會促使我們逐步走向社會,慢慢走向成熟。作為一名在校學生,能在大一期間參加社會實踐,是一次難得的機遇。它為我們這些嬌慣、依賴的大學生提供了接觸社會的機會,使我們對當今社會有了更深的瞭解。。更為可貴的是,無論是思想還是心理上,我們都在實習中成長的更加成熟。這樣的經歷將成為我們所永遠擁有的“無形資產。”社會是一個大舞臺,複雜而多變,但相信終有一天,我們會在這個舞臺上譜出優美的旋律,跳出美麗的舞蹈!

大學生養老院社會實踐感受論文三

一、實踐目的:

通過對敬老院的訪問,瞭解目前中國老年人療養情況,以及老年人社會工作的發展狀況。實踐單位為樂頤敬老院,選擇的原因為:該敬老院的規模和服務質量屬於中等水平,能較好的反映當代社會敬老院的發展狀況。

二、實踐內容

1.實踐方案:本次實踐以小組為單位,四到五個人為一個小組,負責兩個老人。主要以談話和表演節目、做遊戲的方式進行,另外一些小組還主動幫助老人料理一些生活,比如洗頭、餵飯等。通過與老人建立良好,和諧的關係,瞭解他們日常生活以及內心的想法。另外,還通過實地觀察,以及與該單位工作人員的交流,調查敬老院實際工作狀況、工作中的困難和老年人社會工作整體發展。

2.具體過程:我們一大早就來到樂頤敬老院,該敬老院的地理位置不是很好,位於幾棟高大建築之間,很難接受到充足的陽關,這對老人的身體是很不利的,特別是現在冬天,一些身體不好的老人很容易生病。敬老院的規模不是很大,一座簡單構造的兩層小樓房,房前一個狹窄的小院子,院內是些簡單的花花草草和健身器材。裡面的老人並不是特別多,我們去的時候他們可能剛剛起來,都在院子裡活動。整個敬老院給我的感覺並不是很好。首先對於我們的到來老人似乎並沒有表現出很大的熱情;其次。工作人員的態度也並不是很好,對老人的照顧也不是很盡心。雖然給我這樣一些負面的印象,但是我們仍然抱著很大的積極性去開展活動。在與老人的互動中,大部分老人還是比較配合的在表演節目和做遊戲的環節,氣氛也十分融洽,但是一些老人由於身體原因,聽的不是很清楚或者說話不清楚也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了不便。我們為了這次實踐活動準備了幾個節目,包括兩首合唱的歌曲和兩段舞蹈,還排了一個小型的話劇,老人們在觀看的過程中都很認真。在做遊戲環節,一些會手工的同學還提前準備了一些作品作為遊戲的獎品,這也提高了老人們的參與熱情。在與老人的交談中,我們儘量做到不觸及老人的隱私和一些傷心事,因為大部分來到這裡的老人都是由於兒女不願意照顧他們或是不想照顧他們,他們渴望家的溫暖,親人的陪伴。我覺得這是無論再好的生活條件都不能替代的。實踐中我們發現很多這裡的工作人員都不是很盡心地在照顧老人,老人的穿著都不是很好,住宿條件都很差,生活用品都很久,而一些工作人員還在一邊很悠閒地看電視,也不經常和老人進行交流,所以很多老人都感覺很孤獨、寂寞,都不喜歡這裡,更別說把這裡當成是家了。他們感覺自己被拋棄、遺忘,只有等待死亡,這些都令我們同學感到很難過,卻又無能為力。

三、實踐結果以及分析

結束了當天的實踐後,我感到很不輕鬆,從這些老人的眼中,我讀到一種深深的絕望,孤獨,我想這除了是因為他們的兒女不孝順造成的外,還有一部分原因在於社會。這裡的老人大多身體不是很好,甚至有些都不能自理,他們覺得自己不再被兒女需要,不再被社會需要,只是一個累贅,等待死亡,所以他們不把敬老院看作是自己的一個家,這對他們來說只是一個收容所,一個社會唯一能容納他們的地方而已。這令我反思,究竟怎樣為老人提供良好的養老環境?僅僅只是提高老人的生活條件嗎?我並不這樣認為。人活著的意義不僅在於吃飽穿暖,還要有精神上的滿足,就像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介紹的一樣,人首先需要生理上的保障,這是人類維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然後是安全上的需要,包括: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資源所有性、財產所有性、道德保障、工作職位保障、家庭安全。其次是情感和歸屬的需要,這就包括了親情。接著是尊重的需要,包括:自我尊重、信心、成就、對他人尊重、被他人尊重。最後是自我實現的需要,這是最高層次的需要,它是指實現個人理想、抱負,發揮個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達到自我實現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決問題能力增強,自覺性提高,善於獨立處事,要求不受打擾地獨處,完成與自己的能力相稱的一切事情的需要。

只有在低層次的需求滿足後,才回有高層次的需求。我們國內的很多養老機構大多隻重視老人的最基本的需求,及生理需求,而忽略了其他的需求,或者根本就認為老人沒有更高層次的需求,這些都是我們老年人社會工作中的思想誤區。在這點上,國外的養老機構的做法很值得借鑑。有報道新聞說國外有家養老院,為老人們制定了一整套“延緩衰老”、“保持年輕”的課程,每天都給老人們佈置作業,鼓勵他們開動腦筋。這就是為了滿足老人自我實現的需要。反觀我們的養老院,最常見的情景是老人們在一塊兒閒聊,除了偶爾打牌下棋,就是毫無興致地翻翻報紙雜誌,或獨自散步,或呆坐著晒太陽。院方開展的集體活動很少。不動腦筋,精神空虛,會加速人的衰老,可我們的很多養老院顯然沒意識到這一點,把對老人的關心、體貼單一地表現在物質條件改善、生活待遇提高上,精神方面卻很少顧及,老人在養老院只能消磨時光,閒度餘生。有些老年人剛進養老院時還挺有精神,幾個月呆下來,便蒼老了許多,衰老的速度很讓家人擔心。只有當一些學校組織的志願者來到養老院時,和老人們做遊戲、聊聊天,他們才會很開心地笑。其實國外養老院的“不老經”早已告訴我們,讓老人們快樂、充實一點,有時並不需要多大的成本。

(一)對我國未來養老模式的思考與建議

由於我國老年人口基數過大,同時由於計劃生育政策的執行,養老問題更加突出。目前我國的養老模式仍以傳統的家庭養老為主,但在社會服務系統完善以前,這種養老方式已越來越難以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而“社會養老”又存在明顯的不足,同時很難設想政府能夠拿出一筆巨大的資金建立眾多的養老機構。因此我們的當務之急,一是要發揮社會各界力量,調動社會各界的積極性,通過各種方式建立完善的服務系統,通過良好的社會服務幫助老年人在原有住所內安度晚年;二是要建設適合老年人居住的住宅,或對現有住宅進行改造,以適應老年人需要,使家庭養老成為可能。老年人退休後仍住在原有社群,保持原有社會關係的連續性;同時鼓勵活躍期和自理期的身體健康的老年人發揮原有專長,投入到社群建設中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負責社群安全巡視與監管,參與幼兒園和託兒所的工作。這樣,老年人蔘與社群服務機構的工作,不僅能為社群建設貢獻餘熱,而且能通過勞動充分肯定自身的社會價值,樹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觀,延緩衰老過程。 既有利於老年人身心健康又可減輕政府負擔。

(二)關於老年居住環境的創造

採用社群服務與家庭養老結合的養老模式,應注重創造適合老年人的居住環境,並注意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

1.住宅建設上應考慮老年人的生活需要。日本建設省在1995年推出了“長壽社會對應住宅設計指標”,規定今後所有住宅建設都應考慮老年人生活需求,“儘可能在同一樓層配置門廳、廁所、浴室、老年臥室”,“在樓梯、廁所、走廊等空間設定扶手”,“廁所、浴室儘可能確保可供護理的空間”,為老年人創造獨立生活的居住環境,為家庭養老創造條件。結合我國具體情況,在住宅建設中至少應在多層住宅的底層按照老年住宅的要求進行設計,或為改造成為老年住宅創造條件,如減少室內外高差、將踏步改為坡道、將浴缸與洗臉盆分開以做到乾溼分離等等。

2.建立完善的社群服務體系和社群文化設施。目前在大多數居住區中服務設施十分欠缺,社會服務基本上是一片空白,老年人僅有的娛樂場所就是條件簡陋的麻將室。這種狀況亟待改變,建議在居住區規劃中配套建設老年人活動設施,如修建老年人活動中心,為老年人提供休閒、娛樂和交往場所;修建老年人日託中心,白天可為老年人提供餐飲等服務,晚上老年人可回到家中與兒女團聚,共享天倫之樂;建立社群醫療服務機構,為老年人提供健康諮詢、衛生保健等服務,同時可吸收身體健康的老年人蔘與到社群服務中來。

3.在居住區中大力推廣“兩代居”房型。鼓勵兒女成家後與父母就近居住,既可在生活上相互照應,又能保持相對的獨立性,使各自的生活方式不受影響。在這一點上國外也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經驗,如日本在70年代推出的“高齡者同居戶入居優待辦法”對兩代近居予以獎勵,因為這種做法既有利於老年人養老、又減輕了政府的負擔,具有很好的社會意義。這一做法十分值得我們借鑑。

4.居住區規劃和住宅設計中應注重老年人戶外活動空間的設計。根據老年人的行為特點,設定晨練場、門球場,各種形式的休息空間、交往空間等,尤其應鼓勵老年人與青年人、兒童等不同年齡群體的相互交往,使老年人融入社會大環境之中。戶外空間宜相對開放,使老年人與社群有更多的視覺和心理上的互動,避免過於封閉造成心理上的社會隔離感。住宅設計利用架空層及樓梯休息平臺等,稍加改造即可作為交往空間。

綜上所述,解決老年人的養老問題,必須從老年人自身特點出發,結合我國現有社會、經濟、文化、環境等特殊情況,建設適合老年人生活的居住環境,為老年人創造出一個安度晚年的幸福樂園。

四、實踐總結與體會

經過這次實踐我有很深的體會,首先我們在思想上存在著不重視老人的觀念。尊老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在當今社會,這種美好的品質似乎在逐漸被人遺忘。也許是生活所迫,但我們始終都不應該忽略生育我們的父母,他們把年輕給了我們,現在我們成年了,而他們老去,這是我們的責任也是義務去關心他,照顧他們,給他們提供一個安詳的晚年。 從政府的叫的來說,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劇,養老成為一個不可迴避的問題。僅僅依靠法律和道德要求公民盡贍養的義務是不夠的,政府需要建立一套符合中國國情的,有效的,完善的養老體系,要有適宜老人居住的環境,要培養專門照顧老人的工作人員„„這些都是當務之急。

從整個社會來說,我們要大力支援養老工作的發展。值得欣慰的是,現在有一些民辦的養老院已經陸續在一些發達的城市出現,這是養老工作的一個希望,但這還是不夠的,這需要社會各界以及國家的的支援。一位民辦養老院負責人說道:“在發展養老機構增量的時候,國家應當實行民辦公助的政策,鼓勵民辦養老院發展,並給予適當補貼,當然對於偏僻貧困地區的養老院,如果沒有民間力量願意進入,還是應當由當地興辦;而在盤活存量的時候,應當實行公辦民營的政策,如果有民間力量有進入的意願,就應該通過改制改造將給民間力量興辦。”她預測,“一旦國家放手並資助民間力量,民辦養老院將步入發展的快車道。

大學生養老院社會實踐感受論文四

在許多人眼裡,敬老院是孤寡老人的棲息之所。而現在,許多子女成群的老人主動走進了敬老院。他們有的以前是教師、工程師、幹部,也有藝術工作者。選擇敬老院,因為子女工作忙、家裡樓層高、沒人陪自己聊天;更因為在這裡與同齡人朝夕相伴,共同的興趣愛好,相近的人生觀念,讓他們更能感到夕陽無限好。

起初在有些老人面前大家還顯得很拘謹,但個別活躍性格開朗外向的學生十分熱情帶動了大家。有些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等等,同學們也耐著心和他們聊天,幫老人整理衣物,擦拭傢俱,聽老人講自己的過去,也與老人分享自己的校園生活。還為老人們表演了小節目,讓這些在孤獨中生活著的老人又一次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平時嬌生慣養的我們,走出校園來到社會,走進老人。把老人當作朋友一樣聊天,聽老人們的事蹟是如此的著迷,更讓人感到高心的是,居然有的同學主動跑到外面小賣部買東西給老人。我們來的時候已經準備了點水果,點心,還有月餅。可遠遠不夠,那些學生用自己平時的零花錢給老人們買吃的。這一幕深深印在我心裡。

我們一行人從早上到中午12點,走了部分老人房間。慰問了老人們。到了老人吃飯的時間,大家就跟著負責分飯的管理員一起一邊慰問一邊幫助老人們進行就餐。有的老人就餐很不方便,一定需要一邊喂才行。這時大家早已沒有先前的拘謹同學們都爭著給老人餵飯,雖然動作顯的笨拙。可一見到老人的笑臉大家就笑的很開心。感覺像一家人似的其樂融融。

下午1點多,等我們吃完飯,一般這時老人們都出來散步和鍛鍊身體了.敬老院有個很大的院子,裡面有很多鍛鍊身體用的運動器械.有相當多的老人們在散步和鍛鍊身體,看見我們來了.就和我們一起玩些小遊戲.

通過聊天,我們瞭解了老人們日常的生活。老人們有些是在家呆不住,子女工作繁忙,有些是被子女送過來的。雖然有的剛剛不太習慣,不過時間長了逐漸習慣起來。

老人家在這裡都過得很開心,他們有時間的時候會在樓下的樹陰或者是樓上先房字裡看一下電視或玩一下麻將,也有是到樓下做一些簡單的鍛鍊的。因此,老人在這裡也可算是可以晚年安康。

通過這次跟老人家的聊天,是我們明白的很多,明白到他們過去的經歷,明白他們的辛勞,明白他們對他們兒女的記盼,更明白他們對我們的希望……

敬老院的1樓住的老人大多是行動較為不便的。2樓的老人有相當部分是剛住進來沒一年的。我們上了2樓,發現有些老人在和他們的子女聊天,有的老人在下像棋。

我們慰問到一個老婆婆,她居然哭了出來。很是傷心難過。我們耐心的和她聊天,聽她說她把她的退休養老金都給了她的子女,她子女不管她就把她送到這裡來,而且很少來看望她。有一位同學和阿婆說“我們都是您的子女。“並給阿婆表演節目,阿婆才破涕為笑,我們才依依不捨的離開。

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從孩童到青年,從青年到老年的過程,經歷生與死。我們現在還是青年階段,未來亦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要走,如何走下去,我想,每個人都應該心中有數。也許當我們走完我們的人生旅程,該休息時,是否也會象敬老院的老人那樣快樂開心地度過自己的晚年呢?

在某個敬老院的牆壁上有這樣一段話:孩子!當你還很小的時候,我花了很多時間,教你慢慢用湯匙、用筷子吃東西。教你係鞋帶、扣扣子、溜滑梯、教你穿衣服、梳頭髮、擰鼻涕。這些和你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是多麼的令我懷念不已。所以,當我想不起來,接不上話時,請給我一點時間,等我一下,讓我再想一想……極可能最後連要說什麼,我也一併忘記。孩子!你忘記我們練習了好幾百回,才學會的第一首娃娃歌嗎?是否還記得每天總要我絞盡腦汁,去回答不知道你從哪裡冒出來的嗎?所以,當我重複又重複說著老掉牙的故事,哼著我孩提時代的兒歌時,體諒我。讓我繼續沉醉在這些回憶中吧!切望你,也能陪著我閒話家常吧!孩子,現在我常忘了扣扣子、繫鞋帶。吃飯時,會弄髒衣服,梳頭髮時手還會不停的抖,不要催促我,要對我多一點耐心和溫柔,只要有你在一起,就會有很多的溫暖湧上心頭。

孩子!如今,我的腳站也站不穩,走也走不動。所以,請你緊緊的握著我的手,陪著我,慢慢的。就像當年一樣,我帶著你一步一步地走。

老人院總共有2層,一二樓都有老人住的房間。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我們分散去陪老人聊聊天。這裡分成好多個小套間,一個小套間裡面有3個老人住,小客廳有一臺電視機。我們進去後見到三個婆婆正在坐著看電視。坐下後,缺乏經驗的我們,有點點冷場,剛接觸我們老人家有點見外,我們變化了好幾個話題,都是保持一問一答的形式。“在這裡住的習不習慣” “在這裡住得習慣不?”“習慣。”“平常這裡有些什麼活動嗎?”“沒有。”“家裡人經常來探望你嗎” “有啊。”相當尷尬, 這種局面足足保持了3,4分鐘後。 後來談及家人方面的問題,有個婆婆眼裡閃出了淚光。 我們覺得她應該是想起了什麼不愉快的事情。哎~~~感覺事情被我們搞砸了似的。 好幾次我們想讓她說出心中的委屈,好讓她心裡好受點,不過回答基本上都是“沒事”後來大概瞭解到的是 他們相當一部分都是不願意來到這裡的 遠離了子女 在這裡生活覺得很孤獨無助, 免得再挑起她的痛苦回憶我們,對於他們不願意回答的問題 , 我們還是不要 “宜將剩勇追窮寇 ”了 , 否則說多錯多啊。。

大概一個小時之後,我們用輪椅把老人家帶到陰涼的地方集中。我們給老人家表演一些小節目 ,唱了幾首歌,感恩的心 團結就是力量 東方紅 還有 原版和現代版的帝女花呢~~~~汗 不足之處我們準備不夠充分 節目之間的銜接不夠流暢 不過老人家也挺合作 也樂於和我們互動 他們玩得也挺開心 這個是我們唯一感到欣慰的。唱完歌后來也表演了一些舞蹈,還有讓些喜歡唱歌的老人家上來為大家展示下歌喉。接近11點時我們以 《感恩的心》大合唱作為節目的壓軸結束了所有的節目。

這天一早,我們小隊一行五人就帶著精心製作的心理健康知識宣傳頁和海報趕到敬老院,那裡的爺爺奶奶們見到我們很高興,對我們要講解的心理保健知識更是充滿好奇。我們緊張的情緒立刻消退了很多,並且都鼓足了信心。活動伊始,我們攙扶著一些行動不便的老人進入活動室裡,我們遞給他們早就準備好的純淨水,可那些爺爺奶奶們卻關切的把水給我們喝,甚是親切。之後,由團隊裡的一位同學給他們講解心理保健知識,爺爺奶奶們不住地點頭,露出肯定和讚許的神色。爺爺奶奶們聽完後,也親切的告訴我們,你們學生也得注意健康,好好學習為社會做貢獻。一位爺爺竟然為我們唱起了《東方紅》,我們充滿感動地鼓掌、微笑,整個敬老院裡洋溢著歡樂祥和的氣氛。還有一位很健談的爺爺,親切地給我們講述他們那個年代上學的情況以及他的親戚家上師範大學的孩子的一些情況。最後,我們給在場的每位爺爺奶奶單獨拍照,並答應他們等我們把照片洗出來之後,帶著照片再來看望他們,他們連連點頭期待。

實踐已經過去幾天了,可每每想起老人的面龐,我總是動容且想念。這些曾經也一樣年輕過且貢獻了一生的人逐漸老去,他們確實需要我們更多的關注和愛護。我忽然意識到自己身上的擔子,我們長大了,肩上有了更多的責任。

大學生養老院社會實踐感受論文5

12月25日的早上,晴空高照,相約和幾個同學一起前往敬老院,對於這個敬老院,我們並不陌生,在過去幾年的寒假,我們就曾在此參加過學校、班級組織的一系列慰問活動,而今天則是我們自己組織前去,心裡充滿了緊張與興奮。

節前為那些在敬老院中的老人送上我們的祝福,的生活環境,日子,我們雖不能為老人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希望老人能夠開心。

5位老人,我黃大爺正在屋內,帶拿著本在閱讀,老人額頭上的皺紋與白髮較之去外經商,而老人不願意離開這塊土地,也不願因為自己而打擾兒女的生活。本以為老人已經不認識我們了,畢竟已經過了一年,誰知道老人一見我們進來,便認出了我們,儘管他不知道我們的姓名,但是他卻記得我們的相貌,老人高興的把我們叫進屋裡,並詢問是不是隻有我們兩人來了,當得知來的人不止只有兩人後,老人顯得非常開心,我們告訴老人我們已經是大學生啦,我的大學在內蒙,我另一個同學則在山東,我們都很喜歡大學的生活,老人邊聽我們講述大學的生活一邊笑呵呵的看著我們。我們在與老人交談時便開始做起了打掃工作。說實話,老人的房間很整齊,東西很少很少,只有日常必須的幾樣生活用品還有書架上幾本陳舊的書,老人退休之間是一名中學語文老師,其退休後一直都有著看些散文的習慣。

下一代的期望轉移到了我們身上老人,的故事,是在不斷的學習,很多事情,10到時候給老人表演幾個節目,從老人臉上老人真的很開心,因為我不擅長文藝表演,所以我的工作就是負責給在座的老人端茶遞水,而且他的同學則是能唱的唱,能跳的跳,還有說快板的,雖然這些節目沒有經過任何彩排,而且所有的表演者的水平都只是業餘的,但是老人們看的都很開心,那是他們發自內心的微笑。

在臨近午飯的時候,我們和老人們一起在敬老院的食堂裡吃了午飯,老人的飯菜總是那麼幾樣,簡簡單單的,就和老人日常的生活一樣,淡淡的。我們一起和老人吃了湯圓,湯圓中的料雖然不多,但是老人的臉上卻一直掛著燦爛的笑容,即使再少的料,因為有了我們的陪伴,老人還是很開心。

隨後我們又與老人去了附近的地下超市,為老人買了一副春聯寥寥數字,但卻包含了我們對老人的無限祝福。新的一年裡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百忙之中抽空來看看老人,他們的孩子。

下午3

我們不能對父母大而不是火冒三丈的去和父母較真。父母是世界上最愛我們的人,無私的愛,對於他們我們怎能傷害。

大學生養老院社會實踐感受論文6

經過組員許久的討論與協商,我們決定了此次的暑期實踐活動是去敬老院探望老人,並確立了此次活動是以“關愛老人,服務社會”為主題。

酷暑八月,炎熱難耐。但是我們沒有因為酷熱的天氣埋怨過一句,取而代之是滿腔的熱情。因為我們知道,看似普通的活動實際上蘊藏著巨大的人生價值,它是一種美德,更是老人與大學生之間心與心的溝通。

來之前的路上,我們就已經備好了看望老人的東西,提著新鮮的水果與牛奶,在蕪湖人張藝煒的帶領下,乘坐了公交車。經過一個半小時的顛簸,大家來到了這裡——蕪湖市官陡頤養中心。把食品交給工作人員,工作人員會對物品進行合理安排後,發放給老人。

接待我們的是一位熱心的姐姐,聽老人們都稱她為小劉。在她的帶領下,簡單參觀了一下敬老院,院內綠化還挺不錯的,再加上這裡處於郊區,周圍都是花草樹木,空氣也很清新,當然這對老人的健康是大有裨益的。

當我們繞著敬老院走時,看見幾位坐在樹蔭下乘涼的老人,他們此時正在津津有味的玩著鬥地主的遊戲,一片熱鬧景象。也有幾位老人,忍不住對我們的好奇,直接問了劉姐我們的來歷,對我們讚不絕口。

敬老院分為兩層,在一樓住的的老人大多是行動較為不便的。每一層有數十個房間,每個房間裡住兩個老人,參觀了一下,裡面的設施還是很齊全的,電視,衛生間,風扇應有盡有。在院子中心,有一些健身器材,可以供老人們鍛鍊身體。總體,這裡是老人們可以安享晚年的好去處。

由於裡面打掃的已經很乾淨了,我們也就沒做多少活,還真是有點不大好意思。我們也只能力所能及的陪老人聊聊天,暫時扮演他們的親人,讓老人們開開心心的,再給他們的晚年生活留下美好的回憶。

在樓梯口,一位老人問我們來這裡做什麼的,就與老人閒聊了幾句,也知道了原來像我們一樣富有愛心的學生不在少數,老人誇了我們幾句,哪知我們組員卻與老人開起了玩笑,很自戀的拍了拍胸脯,說道:“那是必須的,誰叫我們都是新時代的接班人哪,這是應該噠,噓噓....低調”,不僅我們樂了,更是把在場的爺爺奶奶們都逗樂了。

在劉姐的陪同下,我們來到一位奶奶的房間裡,這位奶奶頭上的青絲早已成為銀髮,曾經美好的面龐現在也早就充滿了皺紋。王奶奶很親切,見天氣很熱,看我們滿臉通紅,汗水直往下落,就站起來把她和她已經外出的室友的風扇移到了我們的面前,見我們笑著搖搖頭,老人依舊堅持把風扇對著我們涼快涼快,露出了她已經少得可憐的牙齒,我們小組都很感動,便自發地圍著老人,形成了一個圈,聽老人講她過去的故事。

期間,我看老人床旁有把蒲扇,怕老人熱著,,便拿起蒲扇給老人扇扇,散散熱,就像小時候,我奶奶對我那番,搖著蒲扇,哼著曲。沒想到一個猝不及防,老人勁兒那麼大,蒲扇就被老人抽走了,放在了身後,正想著怎麼將扇子拿回來的時候,老人卻搖著頭笑了笑,親切地說,乖孩子,奶奶不熱,不用,你趕緊歇著吧。我很無可奈何地撅著嘴,隨即卻又點了點頭。小夥伴們見此狀況,也不禁笑了起來。現在回想那樣歡樂融融的畫面,還是倍感親切,滿臉的掛著微笑與懷念。

來到另一間房裡的時候,當我們與一位老大爺交談的時候,有一位老爺爺,很是奇怪,看見我們,露出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想要表達什麼,最終卻什麼也沒說。許久,緩慢地從她的枕頭下拿出了一支筆,一本筆記,寫出了一行字‘我是聾啞人,我今年八十六歲了’,或許是因為太激動的緣故,握筆的手很是顫抖,字也寫的歪歪扭扭。通過工作人員介紹,知道了老人是因為年輕時的一場意外,變成了一位聾啞人。

聽到這些,再看著滿是皺痕的臉,我們心裡很是酸澀,頓時充滿了尊敬與憐憫。我們在這位老大爺的房間裡呆的時間最久,只想多多陪伴他一會兒。老大爺很樂觀,我們也很熱情開朗,無法用言語敘述,文字便成了最有力的溝通工具,當樂觀與青春碰撞,屋子裡便洋溢滿了幸福,一時間,老人的房間也就充滿了歡聲笑語。我們依依不捨的與老人告別,每個人都主動要在他的筆記本上留言,工工整整的寫了幾句話,字裡行間都充斥著我們對老人的深深敬愛與美好祝福。 一眨眼,已經下午五點了,再不走就沒有公交車了,我們只能戀戀不捨的與老人告別,承諾下次再來,我們向老人說再見,老人也對我們揮了揮手,離別的場面真實令人潸然淚下。

回去的路上,大家都在討論這次實踐活動的感受,不禁感慨不已。不到萬不得已,誰會到養老院這裡安度晚年。敬老院裡我們看見的老人們的生活一片歡樂融融,舒服自在。可是,我們看不見的是當夜晚來臨,落寞拉開帷幕,老人心理掛念的依舊是孩子,懷念的是以前家庭和睦的場景,想著他們的兒女現在是否安好,想著他們可愛的小孫子現在是不是又長高了,又吃胖了的畫面。

我們不知道老人們在夜裡是如何的輾轉反側,如何唏噓不已。誰又懂得他們的惆悵與哀思,他們的寂寞。我們知道,有些兒女能夠帶來的快樂,我們是給不了。社會給他們只是物質上的保障,我們帶給他們的,只是短暫的歡樂。但是,即時這樣,我們依舊會貢獻我們的力量,給老人帶來一絲欣慰與溫暖。希望,以後還有更多的機會能夠讓我們開展這種很有意義的活動。

時間已經過去好幾天了,可每每想起老人或慈愛,或滄桑的面龐,總是動容且想念。這次的暑期社會實踐帶給我的有自身價值的昇華,更多的是我對父母的感悟。我想以後,雖然,我們不能時時刻刻的陪伴在父母的身邊,但卻可以盡我們所能,利用現在的高科技產品與我們對父母真切的關心,讓父母不再感覺孤單與落寞。很幸運的是,這個暑假我沒有選擇工作,而是呆在父母的身旁,撒撒嬌,賣賣萌,做做家務。因為,這樣的溫馨場面以後只會越來越少,我,要懂得珍惜。